绿地中心分析
武汉绿地中心可行性分析
![武汉绿地中心可行性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3b41734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f2f6a51.png)
武汉绿地中心可行性分析武汉绿地中心是一座位于中国武汉市的超高层建筑,由绿地集团开发建设。
对于如此大规模的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是非常重要的,以下是一份对武汉绿地中心的可行性分析报告。
一、项目背景1.1 项目概述武汉绿地中心位于武汉市黄埔大道与光谷大道交汇处,是一座综合性超高层建筑,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40万平方米。
1.2 市场背景作为湖北省省会城市,武汉拥有庞大的经济实力和人口基数,对于高品质商业和办公空间的需求日益增长。
同时,武汉也是一座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旅游业发达。
二、项目分析2.1 项目地理位置优势武汉绿地中心位于光谷核心商圈的黄金地段,交通便利,周围商业配套完善,可为企业提供便利的办公环境,并吸引高端消费人群。
2.2 市场需求分析随着武汉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形象的提升,高端商务和办公空间的需求日益增长。
武汉绿地中心作为一座集商务办公、购物娱乐和旅游观光于一体的综合性建筑,具有满足市场需求的潜力。
2.3 项目竞争分析武汉绿地中心周边存在一些与其相似的商业综合体,但由于其地理位置的得天独厚和绿地集团的品牌实力,武汉绿地中心在竞争中具有明显的优势。
三、可行性评估3.1 技术可行性武汉绿地中心的建设所需的技术和工艺已经得到充分发展和应用,建设具有可行性。
3.2 经济可行性通过对武汉绿地中心的市场需求和预计收入进行细致的分析,结合项目的投资和成本,可以初步确定项目具有良好的经济可行性。
3.3 资金可行性绿地集团具有丰富的资金实力和丰富的项目投资经验,可以为该项目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
3.4 社会可行性武汉绿地中心的建设将创造大量就业机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提升城市形象,对于社会具有积极的影响,具备较高的社会可行性。
四、风险评估4.1 市场风险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商业综合体的经营风险较高。
需要制定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吸引租户和顾客,降低市场风险。
4.2 政策风险政府政策的调整可能会对项目造成一定的影响,需要密切关注政策动态,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绿地城区域现状分析报告
![绿地城区域现状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2a4d2b0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ba.png)
绿地城区域现状分析报告1. 引言本报告旨在对绿地城区域进行现状分析,以帮助各方了解该地区的发展潜力和面临的挑战。
绿地城位于某省省会城市的市中心,被公认为该市的商业、文化和政治中心。
该地区拥有丰富的人文资源和自然景观,并具备良好的交通、教育和医疗等基础设施。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绿地城区也面临一些问题和压力。
本报告将对绿地城区的土地利用、人口结构、经济发展和环境状况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
2. 土地利用绿地城区土地利用情况良好,包括商业区、住宅区、公园绿地和学校等。
商业区是绿地城区的核心,拥有大型购物中心、高档酒店和办公楼。
住宅区分布广泛,包括大型住宅小区和高层公寓。
绿地城区的公园绿地面积较大,为居民提供了休闲和娱乐的场所。
此外,该地区还拥有一所综合性大学和多所中小学,教育资源丰富。
3. 人口结构绿地城区的人口结构呈现多元化趋势。
一方面,该地区吸引了大量年轻人和经商者,他们为城市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
另一方面,绿地城区的老年人口也逐年增加,这对社会保障、医疗服务和养老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此外,绿地城区还吸引了许多外来人口,他们来自不同的地区和国家,增加了城市的多样性和文化交流。
4. 经济发展绿地城区是该市的经济中心,拥有发达的商业和服务业。
许多大型公司和银行总部设在绿地城区,为城市带来了丰厚的税收收入和就业机会。
此外,该地区还拥有一些高科技产业园区,为城市的科技创新提供了支撑。
然而,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绿地城区也面临土地资源有限、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5. 环境状况绿地城区的环境状况相对良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由于城市扩张和人口增长,交通拥堵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
尤其是在高峰时段,道路拥堵严重影响了居民的出行效率和生活质量。
其次,随着工业发展和交通运输的增加,空气和水质污染逐渐成为城市的隐患。
最后,噪声污染也日益突出,对居民的生活造成不便和影响。
6. 结论综合来看,绿地城区在土地利用、人口结构和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城市中心地区绿地景观格局与生态规划设计分析
![城市中心地区绿地景观格局与生态规划设计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9d93f4c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5e.png)
2017年第2期现代园艺这种拍摄方式,能够让关注把注意力自然的放在动画角色上。
采用背面方位的拍摄方式,也能够获得良好的效果。
比如,在表现一个人物时,因为被动画角色的视角和动画画面的视角一致,能够表现出动画角色眼中的景物和空间,让观众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2.2动画场景的色彩情感象征分析在动画制作中,在动画场景中采用严格的色彩方案,能够有效确立场景的风格。
相应的动画场景色彩方案主要依据的是不同色调以及色彩对比的情感象征意义。
通过应用不同纯度、明度和色相的色彩,能够丰富画面的层次感,增加画面的色彩丰富度,在反映创作目的、象征寓意、情感表达、气氛烘托和画面造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每种颜色都有其独特的情感内涵象征,例如,红色象征着热烈、强烈的情感,绿色则表现了生命的和谐和茁壮。
通过应用对比的色彩方案,能够突出某种颜色,进而引发观众的注意力。
例如,黄色和紫色具有明显对比、橙色和蓝色具有明显对比、绿色和红色具有明显对比,通过对比能够表现出颜色的鲜明特点。
通过这种颜色对比的应用能够冲击观众的心理情感和美感。
在动画作品中,色彩属于一种无声的语言,其中可以包含强烈的情感内容。
变化的色彩往往是感情和剧情创造张力的重要方式。
比如,《狮子王》中刀疤和辛巴的出场环境就具有较大的色彩对比效果:辛巴生活在阳光明媚的大草原中,而反面的角色刀疤则是生活在诡异的石壁上。
这个动画中,通过色彩表现了善恶、正邪的情感,并且塑造了比较完美的情景,进而在其中表现出了鲜明的艺术效果,进而烘托和渲染出了内容和主体需要的情感氛围和情绪基础。
3结论综上所述,如今的动画场景的设计比较重视场景的象征含义、主观意志,并且十分强调情感的融入,目的是应用色彩和形态创设感性的体验。
画面的美感和场景中的感情灌注是动画风格的重要内容。
因此,需要合理地整合动画场景和情感诉求,进而达到应情感人、以情助形、以情设景的目的。
让观众和作品感情相通、视觉相遇,创造出理想的动画作品。
太原绿地现状分析报告范文
![太原绿地现状分析报告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2a6d5e42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8e.png)
太原绿地现状分析报告范文1. 引言太原市是山西省的省会,也是中国的重要工业城市之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的绿地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本报告旨在对太原市的绿地现状进行分析,提出相关问题和建议,以期改善太原市的绿地环境。
2. 绿地数量和分布太原市的绿地数量相对较少,无法满足城市居民的需求。
根据市政府提供的数据,截至2021年底,太原市总面积为10089平方公里,绿地面积为1652平方公里,占比约为16.33%。
和其他一线城市相比,太原市的绿地面积相对较低。
太原市的绿地主要分布在市中心区域,如迎泽公园、晋祠等,而郊区地区的绿地相对较少。
这导致了郊区居民难以享受到足够的绿地资源,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不便。
3. 绿地质量和生态功能在太原市的绿地中,部分地区存在着质量不高的问题。
一些绿地面积虽然较大,但却未得到有效管理和维护,导致绿地的生态功能受到影响。
此外,太原市的绿地生态功能相对单一。
大部分绿地只是起到了美化城市环境的作用,而对于水源涵养、空气净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的功能发挥较弱。
这也需要太原市政府重视绿地的生态环境保护,提高绿地的质量和生态功能。
4. 绿地利用和管理太原市的绿地利用和管理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部分绿地被不合理地利用或者私搭乱建,破坏了绿地的整体环境。
其次,绿地的管理经验不足,导致了管理混乱和不规范。
还有一些绿地被滥用为停车场或者临时建筑用地,降低了绿地的使用效益。
为了提高太原市绿地的管理水平,政府应加强对绿地的规划和管理,加大绿地的维护力度,确保绿地的完整性和良好的使用环境。
同时,需要加强对绿地的宣传,提高市民对绿地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5. 建议和对策针对太原市的绿地现状和问题,本报告提出以下建议和对策:- 增加绿地面积:太原市政府应加大对绿地的投入,逐步增加绿地的面积,提高绿地的覆盖率。
- 合理分布绿地:太原市应注重郊区绿地的规划和建设,让郊区居民也能够享受到绿地的便利。
- 提高绿地质量:加强对绿地的管理和维护,提高绿地的质量和生态功能,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
宁波绿地中心项目超高层塔楼及裙房商业综合体设计要点分析
![宁波绿地中心项目超高层塔楼及裙房商业综合体设计要点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7de48b402768e9950e7389f.png)
宁波绿地中心项目超高层塔楼及裙房商业综合体设计要点分析摘要:本文针对宁波绿地中心这个项目,主要以240m高的5号楼塔楼为代表,对设计中一些重点和难点进行了梳理,以期作为一个经验总结,对将来的工作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超高层布局;造型设计;商业动线;竖向交通及核心筒设计;塔冠设计;BIM技术近年来国内的超高层建筑发展迅猛,尤其是超高层塔楼带商业裙房的综合体项目。
“区域第一高“、“全国第一高”等称号的争夺也是无比激烈。
由于此类项目的复杂性,一直是设计中难啃的“硬骨头”。
随着国内项目的增多,行业在此类综合体项目的设计领域也积累一定的经验。
如同“千人千面”一样,每个项目都有着自己的独特性。
本人有幸参与并负责了宁波绿地中心项目2,4号地块的设计工作。
也希望借此文把项目的一些重难点梳理出来,以期作为设计经验的积累,为日后的工作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一)项目简介宁波绿地中心由世界500强的绿地集团下属的浙江事业部开发,是浙江区域的第一座绿地中心。
项目位于宁波市江北区核心区,坐拥三江口绝佳的地理位置,左邻大庆南路,右接人民路,南北分别为惊驾路和板桥街,是宁波“三江六岸”和“两江北岸”开发建设的战略引擎项目之一。
整个项目用地被南北向的桃渡路和东西向的使君街两条市政路划分为四个地块,由五栋高层建筑(其中三栋超高层,最高240m)以及地下三层的大底盘地库组成。
项目用地面积:36800㎡建筑占地面积:18389㎡建筑密度:49.97%计容建筑面积:272133㎡地下建筑面积:125268㎡总建筑面积:397401㎡容积率:7.69绿地率:20%建筑高度:1#地块--89.35m2#地块--154.85m3#地块--150m,71.75m4#地块--240m地下二三层为机动车库,地下一层为商业及非机动车库和大型设备用房区。
地上裙房主要为商业功能,五栋塔楼全部为办公功能。
方案设计阶段主要由日本设计完成,三益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为国内设计方,主要负责项目的技术及规范的把控以及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
扬州城市绿地景观格局分析
![扬州城市绿地景观格局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ac77f2e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86.png)
扬州城市绿地景观格局分析扬州是江苏省南部重要的历史文化城市之一,也被誉为“江南园林之乡”。
其城市绿地景观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地域特色和历史底蕴。
本文将从绿地类型、分布格局、数量及利用现状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绿地类型扬州市的绿地主要分为公园、绿化带和广场三类。
公园是城市中的绿地主力军,主要包括瘦西湖公园、五云山国家森林公园、邗江公园等,它们不仅是看风景和休闲娱乐的场所,也是城市人民开展各种文体活动的基地。
绿化带主要分布在城市的主要道路两侧,充当交通绿化和城市缓冲带的作用。
比较典型的有南湖绿化带、京杭大运河绿化带等。
这些绿化带给城市带来了自然气息,使得城市的生态环境更为完整。
广场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扬州市内的各大广场布局合理、设计巧妙,具有很强的人文气息。
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五泄广场、文昌阁广场等。
除了这三类绿地,扬州市还有一些耸立于城市中心的单体公园和小型绿地,其数量虽然不多,但却给城市增添了不少绿意和活力。
二、绿地分布格局扬州市内的绿地分布比较均衡,南北呈长条状分布。
从城市规划的功能布局来看,绿地串联形成了城市的主要交通路网、景观线路和活动场所。
瘦西湖公园位于市区西北部,是扬州市最大的城市公园,也是扬州市最具特色的自然风景区之一。
公园中心是瘦西湖湖泊,周围山峦起伏,仙境般的自然风光令人流连忘返。
园内景点众多,包括天鹅湖、岛屿、山洞、庙宇、园林建筑等。
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优美的自然景观以及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使得瘦西湖公园成为扬州市的文化名片和旅游胜地。
南湖位于市区中心,是扬州市的又一名胜古迹,也是拍摄旅游明信片的热门之地。
南湖周边有南门、扬州博物馆、文昌阁广场、乾隆陵等著名景点,也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还有京杭大运河绿化带、邗江公园、五云山国家森林公园等著名的城市绿地,它们不仅为城市提供了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底蕴,也承载着城市居民的生活情感和精神需求。
三、绿地数量据统计,扬州市内的绿地总面积达到4000余公顷,其中公园和广场的面积约占一半,绿化带的面积约占三成左右,而小型绿地和单体公园的面积占比较小。
北京市绿地规划系统分析
![北京市绿地规划系统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e220f40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34.png)
北京市绿地规划系统分析绿地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北京市作为中国的首都,绿地规划对于这座城市更显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围绕北京市绿地规划系统进行分析,探讨其特点、存在的问题以及可能的改进方向。
1.多样性:北京市的绿地规划涵盖了公园、森林、湖泊、绿化带等多个类别,旨在为市民提供多种绿地休闲场所。
这种多样性使得市民可以有更多种选择,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提高生活质量。
2.分布均衡:北京市绿地规划系统将绿地分布得相对均衡,方便市民在生活和工作中随时享受到绿地的便利。
无论是市中心还是远郊区域,都有相对比例的绿地可供市民使用。
3.连接性:北京市绿地规划系统较好地解决了绿地之间的连接问题,让市民能够在绿地之间形成通畅的路径系统。
这些绿地路径不仅便于市民的通行,也增加了市民与自然的接触面。
然而,北京市绿地规划系统也存在一些问题:1.面积不足:尽管北京市的绿地相较于其他大城市要多一些,但面对人口大幅增长和城市扩张的挑战,绿地面积仍然不足。
随着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绿地规划系统必须寻找更多的土地资源,以满足市民对绿地的需求。
2.分布不均衡:北京市绿地规划系统虽然分布相对均衡,但在一些老旧区域或偏远地区,绿地的供给不足,导致市民在享受绿化带来的益处时存在不便。
这种分布不均衡也需要进一步改善。
3.环境保护问题:北京市绿地规划系统在注重增加绿地面积的同时,也应重视环境保护。
一些公园和湖泊在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可能存在过度开发和环境污染问题,需要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平衡。
为了进一步改进北京市绿地规划系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1.增加绿地面积:通过优化土地利用规划,寻找新的绿地资源,并扩大现有绿地面积。
同时,鼓励城市更新和老旧区域改造中增加绿地,以提升整体绿地覆盖率。
2.疏解城市功能:通过合理规划和调整城市布局,将一些公共设施和商业服务转移到城市边缘地区,以减轻市中心绿地的压力,并使绿地规划更趋均衡。
大连市城市绿地系统现状分析
![大连市城市绿地系统现状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d24424ed0d233d4b04e6972.png)
大连市城市绿地系统现状分析摘要: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复合生态系统中自然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绿地系统的布局结构对城市绿地是否形成稳固的体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其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城市的生态环境、景观效果以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对大连市城市绿地系统现状进行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大连市城市绿地系统改善建议。
关键词:城市绿地系统;现状;科学布局随着城市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的推进,城市形象建设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有效载体。
城市生态绿地建设是城市形象建设的自然物质基础,也是城市规划中的重要部分。
我国城市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是在建设生态城市的过程中如何规划城市绿地系统,提高城市绿地总面积的占地比重,提高人均绿地占有面积,提高城市绿地的质量,并因地而异的创建具有本地特色的城市绿地系统。
本文结合大连市城市绿地系统的特征分析,主要从生态城市的内涵着手,论述城市绿地系统在生态城市建设中的重要地位,进而讨论城市绿地系统建设的理论基础及合理布局,为大连市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城市绿地系统建设提出对策及建议。
1 大连绿地系统现状1.1 大连市绿地概述由于大连市建成区的地理环境复杂,受气候、水资源、土壤、街道狭窄曲折,建筑密度大等原因影响,造成城市的绿地面积少,而且分布不均。
虽然经过近几年来的大规模绿化建设,绿地面积有所增加,但与国际性城市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大连市总面积12574平方公里,市区面积2415平方公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10平方米。
大连市绿地系统是由公共绿地(包括公园绿地和广场游园绿地)、道路绿地、居住区绿地、附属绿地、防护绿地、风景林和海滨风景区八大系列组成的一个有机联系的园林绿地体系(如图)。
目前大连市建成区规划总用地11538公顷,其中绿地率42%;公园46处,包括居住区级公园、游园、街头绿地205处;行道树3.75万株,覆盖面积为63.66公顷;居住区绿地包括居住小区及小区以下的绿地,风景林绿地不包括风景区内风景林,风景区绿地不包括公园、附属绿地、居住区绿地。
绿地案例分析报告范文
![绿地案例分析报告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6dd379b7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ff71361.png)
绿地案例分析报告范文1. 引言绿地是城市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绿地面积的不断减少和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绿地管理和规划变得愈发重要。
本报告旨在对某个具体绿地案例进行分析,探讨其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案,进一步提高绿地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2. 案例背景本案例分析的绿地位于某市的中心商业区,总面积约为10公顷。
该绿地拥有丰富的植被资源和景观设计,是市民休闲娱乐的主要场所。
然而,近年来,由于城市土地的高价值和城市人口的增加,该绿地面临被开发为商业用途的压力。
市民对于保留绿地的呼声日益高涨,因此,该绿地的管理正在面临巨大挑战和压力。
3. 问题分析3.1 绿地面积不足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绿地面积的减少是常见的问题之一。
本案例中,绿地面积较小,无法满足市民的需求。
人口增加和城市化进程加快,使得市民对于绿地的需求日益增长。
因此,绿地面积不足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3.2 绿地设施老化绿地的设施老化是另一个问题。
由于经费投入不足和管理不善,部分绿地设施损坏、残旧。
这使得市民的使用体验变差,也增加了绿地维护的成本和难度。
3.3 开发压力由于绿地地理位置优越,附近商业发展蓬勃。
开发商对于绿地的商业价值也看中,提出将绿地用作商业用途的开发计划。
这给绿地的保护和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4. 解决方案4.1 扩大绿地面积为了满足市民对于绿地的需求,扩大绿地面积是必要的。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重新规划城市用地,将一部分商业用地转变为绿地;利用市政资金购买周边闲置地块,拓展绿地面积;鼓励企业绿化自有用地,并向公众开放。
4.2 更新绿地设施为了提高市民的使用体验和绿地的吸引力,更新绿地设施是必要的。
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增加座椅和遮阳设施,方便市民休息;完善景观和植被,打造更美观的环境;设置儿童游乐设施,满足不同年龄层次市民的需求。
4.3 设立绿地保护区为了保护绿地免受开发压力的威胁,可以设立绿地保护区。
现状绿地分析范文
![现状绿地分析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6d72fc9e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0f.png)
现状绿地分析范文绿地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保护生态环境、改善城市面貌、提供人们休闲娱乐场所等多重功能。
在现代城市化进程中,由于城市化进程快速,城市建设面积大幅度增加,城市的绿地呈现出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从城市绿地的现状、问题和发展方向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城市绿地的现状。
在我国,城市绿地建设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形成了以公园、广场、绿化带、街头花坛等多种形式的城市绿地。
据统计,2024年底,全国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了38.8%,各地还在不断扩大绿地面积、提高绿地的功能和品质。
城市绿地的构成主要包括公园、绿化带、广场等,这些绿地形成了城市的绿肺。
同时,城市绿地也在不断提升绿地品质和服务水平,注重绿地的生态价值和文化内涵。
然而,城市绿地在建设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城市绿地规划不合理,绿地分布不均衡。
城市规划中的绿地规划尚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和规划不足的问题。
一些城市绿地规划不仅要满足居民的需求,还需要考虑到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其次,城市绿地管理存在不到位的问题。
一些城市绿地管理不规范,绿地维护和管理人员缺乏专业培训和管理经验,导致绿地设施损坏严重,绿地环境脏乱差。
同时,城市绿地还面临着资源浪费和生态破坏的问题,一些地方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将原本应该保留的绿地用于建设,导致绿地的减少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针对城市绿地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我们可以从多个方面来进行改进和提升。
首先,要加强城市绿地规划和管理。
城市绿地规划应该注重绿地的布局和功能,统筹规划各类绿地,使其在城市中形成一个有机的网络系统。
同时,要加强绿地的管理和维护,注重绿地环境的整洁和设施的完善,提高绿地质量。
其次,要加强对城市绿地的保护。
城市绿地的保护需要采取一定措施,包括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提高绿地的生态价值,禁止滥用绿地资源。
再次,要发展创新的绿地建设模式。
绿地建设不仅要注重绿地的数量,还要注重绿地的品质。
城市绿地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分析
![城市绿地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ee86c27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b1.png)
城市绿地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分析城市绿地系统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提供生态服务、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角色。
本文将从结构与功能两个方面对城市绿地系统进行分析,旨在深入探讨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性和作用。
一、结构分析1. 绿地类型多样化城市绿地系统由各种类型的绿地组成,包括公园、广场、绿化带、湖泊等。
这种多样性的存在使得城市绿地系统能够满足不同的需求,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运动等各种场所。
2. 绿地分布合理化城市绿地系统朝着分布均衡的方向发展,既有分布在市中心的小型绿地,也有分布在城市外围的大型绿地。
这种合理的分布使得城市绿地系统能够覆盖更广泛的区域,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多的绿色空间。
3. 绿地连接性强化城市绿地系统通过各种交通网络和景观连接,形成了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
这样的连接性强化了不同绿地之间的综合效应,使得城市绿地系统具有更高的生态功能和美学价值。
二、功能分析1. 生态功能城市绿地系统能够吸附污染物、减轻城市热岛效应、保持水源涵养、调节气候等。
通过这些生态功能,城市绿地系统能够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
2. 社交功能城市绿地系统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一个社交交流的场所。
公园、广场等绿地成为了人们日常活动的中心,人们可以在这里休闲娱乐、结交朋友。
这种社交功能有助于增强社会凝聚力和社区活力。
3. 健康功能城市绿地系统对居民的身体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
绿地提供了户外锻炼的场所,为居民提供了接触大自然的机会,有助于减轻压力、增强免疫力、改善心理健康。
4. 经济功能城市绿地系统也能够提供一定的经济效益。
通过发展旅游业、举办户外文化活动等,城市绿地系统为城市带来了经济的增长和就业机会。
三、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城市绿地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密切相关。
结构的多样性使得城市绿地系统能够提供多样化的功能,不同类型的绿地具有不同的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
合理的绿地分布和连接性强化了城市绿地系统的功能表现,使得不同绿地之间的效应相互加强。
现状绿地调研报告
![现状绿地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f80b732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a1.png)
现状绿地调研报告绿地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和目的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绿地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本次调研旨在了解目前城市绿地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和发展建议。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相结合的方法。
通过发放问卷,了解居民对城市绿地的认知和需求,同时对现有绿地进行实地观察,分析其使用情况和管理状况。
三、调研结果1. 绿地面积有限:调研结果显示,绝大部分城市绿地面积相对有限。
很多绿地都存在被占用和侵占的情况,无法完全满足居民的需求。
2. 绿地分布不均衡:调研发现,城市绿地分布不均衡,主要集中在市区和高端住宅区,而一些远离市中心的城市区域缺乏绿地供居民活动和休闲。
3. 绿地设施不完善:调研显示,绿地的设施和服务存在不足。
一些绿地缺乏基础设施,如洗手间、垃圾桶等,同时绿地的维护和管理不到位,导致环境脏乱差。
4. 绿地利用率不高:调研结果表明,部分绿地的利用率较低。
仅有少数居民会选择在绿地中进行休闲活动,大部分绿地被人们用于通行,而未能实现其多功能利用。
四、问题分析1. 绿地不足的问题: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导致绿地不足的问题,这需要调整城市规划,增加绿地面积。
2. 绿地不均衡分布问题:城市绿地分布不均衡,存在区域之间的差异。
这需要加大力度,推动绿地的均衡发展,尤其是在远离市中心的区域。
3. 绿地设施和管理问题:绿地设施和服务的不完善以及管理不到位,降低了绿地的使用价值和品质。
政府需要加强绿地设施建设和管理,提高居民对绿地的满意度。
4. 绿地利用率问题:绿地的利用率不高,部分原因是绿地功能单一,未能满足居民的多样化需求。
政府和相关部门可以拓展绿地功能,提供更多适合不同人群的休闲设施。
五、改进和发展建议1. 扩大绿地面积:加大城市规划中对绿地的投入,扩大绿地面积,提供更多的绿地供市民使用。
2. 均衡绿地分布:在城市规划中要考虑到绿地的均衡分布,不仅在市中心和高端住宅区提供绿地,也要在远离市中心的区域设立绿地。
西安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分析
![西安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7de7c6e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96.png)
西安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分析城市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形象、增加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西安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名城,其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西安城市绿地现状、问题分析及规划建议三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一、西安城市绿地现状目前,西安城市绿地体系相对来说较为完善,包括公园、绿地广场、湖泊等多种形式。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要属大明宫遗址公园、大雁塔、小雁塔、陕西历史博物馆等。
这些绿地不仅丰富了城市人文景观,也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
另外,西安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种植了大量的绿化植物,形成了独特的城市生态。
二、西安城市绿地问题分析1.城市绿地布局不合理尽管西安城市绿地体系相对完善,但绿地分布不均匀,大部分绿地集中在市中心,城市边缘区域绿地稀少。
这导致城市绿地供给与需求不匹配,市民中心区绿地面积偏小,无法满足市民休闲需求,同时城市边缘区绿地稀少,无法有效改善区域生态环境。
2.绿地内部功能不完善有些绿地存在单一的功能,不具备综合利用的能力。
比如,有些绿地仅仅是一个公园,不具备丰富的功能,无法满足市民多样化的需求。
这导致绿地利用率低,浪费了宝贵的土地资源。
3.绿地建设与保护缺乏有效监管由于绿地建设与保护的责任部门众多,管理体制不完善,导致绿地建设与保护缺乏统一的规划与管理。
一些开发商在建设过程中破坏绿地,或者使用低质量的材料进行建设,导致绿地质量下降,生态环境受到破坏。
三、西安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建议1.优化绿地布局在城市规划中,应合理规划空间分配,将绿地布局扩展到城市边缘区域,增加城市绿地面积,提高城市整体绿化率。
同时,要注重公共绿地和私人绿地的结合,通过建设小区绿地、社区绿地等,满足市民的日常居住需求。
2.提升绿地功能在绿地建设中,应开展多功能开发,使绿地既能满足市民休闲需求,又能发挥生态保护的作用。
例如,可以在绿地内设置体育设施、儿童游乐区、文化活动场所等,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
楚雄市中心城区绿地现状分析
![楚雄市中心城区绿地现状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f7b552f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9e.png)
楚雄市中心城区绿地现状分析中心城区空间增长边界北至经开区龙爪山和东瓜镇大花山山脚线,至青山嘴水库南侧;南至鹿城镇香树山、叫阴山山脚线和马金河水库;东至苍岭镇戏台山及石垭口、三棵山山脚线,含苍岭镇镇区及云甸;西至320国道及元双公路及紫溪镇所在地,含紫溪山、西山、茶花谷东部边界。
总面积约为320km2,其中规划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约为100km2。
1、地形地貌坡度分析:中心城区中部地势平坦,坡度基本在8%及以下;中心城区外围,尤其是东西两侧坡度较大,部分区域坡度超过25%。
坡向分析:坡向主要以南向、西南向和东北向为主,东向、东南向坡相对较少。
高程分析:规划区的高程在1631-2044m之间,相差413m,地势起伏较大。
综合分析,中心城区地势呈西高东低的态势,平缓区域沿龙川江青龙河沿途分布,地势起伏较大,有许多天然的生态屏障,有良好的绿化基础。
图2-3 坡度分析图(左)坡向分析图(中)高程分析图(右)2、山水格局分析楚雄中心城区四面环山,有紫溪山、磨盘山、香树山、西山等;内有龙川江和青龙河纵横穿过,还分布有青山嘴水库、灵秀湖(尹家嘴水库)、团山水库、和中石坝水库等,整体形成了“群山环抱、两河蜿蜒”的自然山水格局,本次规划将依托自然山水格局,以其作为绿地系统的骨架,彰显楚雄市独有的山水特色。
图2-4 中心城区山水格局分析图3、河流水系分析4、中心城区现状绿地指标现状防护绿地(G3)指标和现状附属绿地(G4)指标数据由云南国盛园林景观设计有限公司的《楚雄市城市绿地现状调查报告》(2015年9月)提供。
目前(城市总体规划2030年规划中心城区)范围内公园绿地总面积为362.74ha,目前公园绿地数量上达到省级园林城市的要求,但分布不均,影响了生态绿地的系统性和居民使用的便利性。
随着楚雄市的用地规模扩大和人口增长,公园绿地的规模和品质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5、中心城区现状绿地评价A.综合公园彝海公园:用地面积约1709亩,水体总面积725亩。
太原市万柏林区绿地景观空间格局分析
![太原市万柏林区绿地景观空间格局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a1ec844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3c.png)
太原市万柏林区绿地景观空间格局分析
太原市万柏林区是山西省省会太原市下辖的一个市辖区,其面积约为224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为70万。
绿地景观对于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万柏林区的绿地空间格局进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1. 绿地面积
万柏林区整体绿地面积较大,但是分布不均衡。
据了解,该区绿地总面积达到了58.37平方公里,占据了区域总面积的26%,但是绿地空间主要集中在南部和西部,而东北部和东南部的绿地面积相对较小,需要加强规划和建设。
2. 绿地类型
万柏林区的绿地类型丰富多样,包括社区公园、城市公园、森林公园、绿地广场等。
其中,森林公园数量较少,需要加强建设以增加区域绿地面积,提高绿化率。
3. 绿地布局
万柏林区绿地分布相对集中,但是存在一些绿地分布不均衡的问题。
例如,南部和西部的绿地面积较大,但是与东北部和东南部的绿地相比,分布过于密集,需要考虑加强这些地区的绿地建设。
此外,绿地之间缺乏连通性也是一个问题,需要加强绿地的连通规划。
4. 绿地设施
绿地设施不仅包括绿植、景观,还包括公共厕所、休闲设施等。
万柏林区的绿地设施总体比较完善,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设施老化、维护不及时等问题,需要加强管理和维护。
总的来说,万柏林区的绿地空间格局整体良好,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加强规划和建设,进一步完善绿化设施,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绿地分析报告
![绿地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dfbfc67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6d3a711.png)
绿地分析报告1. 简介本报告旨在对绿地进行综合分析,包括绿地的类型、功能、数量和分布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对现有数据的统计和分析,为决策者提供合理的建议和决策依据。
2. 数据来源绿地数据是通过市政府相关部门提供的市级绿地数据库进行获取的。
该数据库包含了市域范围内的所有绿地信息,如公园、广场、绿化带以及小区绿地等。
3. 绿地类型在市域范围内,绿地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1.公园:城市中较大的绿地区域,提供休闲娱乐、健身锻炼和社交交流等功能。
2.广场:城市中心或重要交通枢纽周边的开放空地,常用于集会、游行和展览等活动。
3.绿化带:用于连接不同街区或地区的连续绿地带,增加城市景观,改善空气质量。
4.小区绿地:为了满足居民的休闲需求而设置的小型绿地,常见于住宅小区或居民区。
4. 绿地功能绿地在城市生态系统中具有多种重要功能,主要包括:1.生态功能:绿地作为城市中的生态岛屿,可以吸收并净化空气中的有害物质,降低城市气温,改善生态环境。
2.社交功能:绿地作为人们进行休闲和社交活动的场所,可以促进社区凝聚力和互动交流。
3.健身功能:绿地提供了户外运动和健身的场所,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
4.美化功能:绿地能够增加城市景观,改善城市形象,提升市民的生活质量。
5. 绿地数量和分布根据市级绿地数据库的统计数据,截止到目前,市域范围内共有绿地XX个,总面积为XX平方公里,占据了城市总面积的XX%。
从分布上来看,绿地主要集中在市中心和人口密集区域,如市政府周边、商业中心和住宅区等。
而市郊地区绿地相对较少,尤其是山区和工业区的绿地稀缺。
6. 绿地利用率分析绿地的利用率是指绿地的实际使用程度,可以通过以下指标进行衡量:1.绿地覆盖率:指绿地面积与总城市面积的比例。
根据统计数据,我市的绿地覆盖率为XX%,高于国家平均水平。
2.绿地人均面积:指城市人口与绿地总面积的比值,反映城市绿地供给的充足程度。
根据统计数据,我市的绿地人均面积为XX平方米,略低于国家平均水平。
成都市中心城区绿地系统景观格局分析与优化的开题报告
![成都市中心城区绿地系统景观格局分析与优化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4a92d3e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87.png)
成都市中心城区绿地系统景观格局分析与优化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生态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对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改善市民居住环境、提升城市品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成都市是我国西南地区的重要城市,其城市绿地系统建设也备受关注。
但由于历史遗留问题,成都市中心城区的绿地系统存在许多问题,如绿地分布不均、绿地面积偏小、景观格局不合理等。
因此,研究成都市中心城区绿地系统的景观格局,并进行优化,将对促进成都市城市绿色发展、提高城市生态环境、改善市民居住环境等方面具有积极推动作用。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本研究旨在对成都市中心城区绿地系统的景观格局进行分析,并提出优化方案,以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具体来说,研究目的包括以下几点:1. 找出成都市中心城区绿地系统的景观格局特点。
2. 分析成都市中心城区绿地系统的景观格局存在的问题。
3. 提出成都市中心城区绿地系统景观格局优化方案,并探讨其可行性。
4. 探讨成都市中心城区绿地系统景观格局优化方案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通过实现以上研究目的,本研究将为成都市中心城区绿地系统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同时为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拟以成都市中心城区为研究对象,采取多元方法对其绿地系统的景观格局进行分析和优化。
具体的研究内容包括:1. 研究区域的范围确定。
确定成都市中心城区研究范围,包括绿地、道路等。
2. 研究区域内的绿地系统格局分析。
从空间分布、大小、形状、结构和组成等多个角度进行绿地系统格局分析。
3. 成都市中心城区绿地系统景观格局问题分析。
通过对不同绿地类型和功能的分析及其现状,找出其存在的问题、瓶颈、矛盾等。
4. 成都市中心城区绿地系统景观格局优化方案研究。
针对成都市中心城区绿地系统的问题,提出优化方案、并对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
5. 优化方案实施。
提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并探讨其实施效果,并对优化方案进行评价。
本研究采用的主要方法为综合分析法,通过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技术进行研究,数据的分析采用统计学中的因子分析法、回归分析法和空间模型等方法。
城市公园绿地问题调查及发展对策(详细分析,可参考借鉴)
![城市公园绿地问题调查及发展对策(详细分析,可参考借鉴)](https://img.taocdn.com/s3/m/ee41d93cb9d528ea81c779c7.png)
城市公园绿地问题调查及发展对策导语:根据我市公园绿地的现状和感观效果,本人对市区公园绿地做了全面调查,进行了重点分析。
具体为:公园绿地的现状,公园绿地存在的不足,公园绿地发展对策,公园绿地添加特色和提升品位。
城市园林作为城市唯一具有生命的基础设施,在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美化城市景观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它还是城市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在保持整个城市的生态平衡方面有着积极作用,是城市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生态措施。
公园绿地不但贴近人们生活的空间,是人们户外活动的好去处,满足了当代城市居民返朴归真、向往大自然的愿望,而且可以满足人们游憩、锻炼、娱乐、社交活动的需求。
公园绿地已成为提高人们生活水平不可缺少的条件之一。
绿色的环境可以使人们产生安宁、祥和的感觉,进而促进身心健康。
空气是人类赖以生存不可缺少的物质,是重要的外环境因素之一,植物不但能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量二氧化碳并放出氧气,其自身构成的绿色空间还对烟尘和粉尘具有明显的阻挡、过滤和吸附的作用。
另外许多水生植物和沼生植物对净化城市污水有明显的作用。
园林绿化还可以通过植物地下根系吸收大量有害物质而起到净化土壤的作用。
追求人与环境的协调是园林绿化的总体目标,作为一门具有优化环境功能和丰富文化、艺术内涵的学科和建设行业,园林绿化在营造生态环境的同时,也致力于建立文化历史、艺术间相互融洽与和谐的氛围。
它可以丰富人文意识与审美价值内涵,体现城市的文化特色。
一、市区现状建成区面积74.78(平方公里),建成区人口62.26(万),公园绿地716(公顷),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3.01(平方米)。
各类公园90个,(其中综合性公园83个,专类公园7个)。
(附城市公园绿地统计表)二、目前市区规划建设公园绿地存在的主要问题1.公园绿地缺乏特色公园绿地带有的强烈色彩印记更可以成为一个城市的显著标志。
目前市区公园绿地千篇一律都为综合性公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12.10 中央经济工作 会议 2010.12.10 上调存款准备 金率0.5%
2010.12.25 上调公积金贷 款利率0.34% 2010.12.25 上调存贷款基 准利率0.25%
2011.1.26
新国八条
2011.1.27 上海重庆房地 产税试点办法 出台
2010.2.9 上调存贷款基 准利率0.25%
2010.9.29 二次调控
首套首付一律30% 二套首付50%,利率1.1倍 丌分地区,要求各商业银行 一律暂停发放居民家庭第三 套及以上住房贷款。
2011.1.26 新国八条
首套首付一律30% 对贷款购买第二套住房的家庭, 首付款比例丌低于60%,贷款利 率丌低于基准利率的1.1倍。 二套禁购,无纳税或社保证明禁 购
2011.3.10
汉九条
2011.2.22
武汉细则
2010年11月
2010年12月
2011年1月-3月
汉九条归结为以下9项要点:
房地产调控的组织领导 合理确定新建住房价格控制目标 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 严格执行房地产市场调控的相关税收政策
强化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 严格住房用地供应管理 合理引导住房消费需求
30以 下 10-11月成交占比
3050
5070
7090
90110
110130
130150
150200
200250
250300
300350
350 以上
9-10月成交占比
占比变化
产品变化分析:政策影响下,140平米以上的大户高端产品的成交量将锐减,90平米以下的首次置业和 90-120平米首次改善类产品将为成交主力。对郊区以多次改善和别墅类产品为主项目的影响较大。
2010.11.1 北京首套房 贷利率上调 至8.5折 2010.11.9 上调存款准 备金率0.5% 2010.11.3 规范住房公 积金个人住 房贷款 2010.11.19 上调存款准 备金率0.5% 2011.1.14 上调存款准备 金率0.5% 2011.1.20 北京部分银行 取消首套利率 优惠
严、限、政、保、调、细
严——严查
严打 限贷 政策
严问责 限需求 政治性
汉 九 条 细 则
限——限购 政——政府
保——保稳 调——调息
保障 调税
保民生 调房价
细——与“国八条”相比更精细
2011政策解读
汉九条细则政策缺口
政策缺口1:商业地产“网开一面”
在实施细则中,未提及商铺、写字楼等商业地产。 这意味着,在住宅全面“限购”下,商业地产将成为楼市热钱的最大出口,武汉商业地产项目的热度或有增 无减。但目前商业地产交易税已提高到交易金额的8%,可能会有一定影响。 政策留口2:成年子女可单独购房 “限购令”以家庭为单位,家庭有成年子女的,购房不受家庭其他成员限制,成年子女最多可购买两套住房 。如果一个家庭有一个成年子女,最多可拥有4套住房。 相对于以个人户籍为限制条件,宽泛了不少。 政策留口3:卖房后还可再买房
月份 90平方米以下 90(含)-120平方 米 120(含)-140平方 米 140平方米(含)以 上
08年 122.82 193.08
主要内容
对各地稳定房价和住房保障工作好的做法和经验,要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居民从国情出发理性消费。对制造、散布虚 假消息的,要追究有关当事人的责任。 未如期确定并公布本地区年度新建住房价格控制目标、新建住房价格上涨幅度超过年度控制目标或没有完成保障性安 居工程目标任务的省(区、市)人民政府,要向国务院作出报告,有关部门根据规定对相关负责人进行问责。 对于执行差别化住房信贷、税收政策不到位,房地产相关税收征管不力,以及个人住房信息系统建设滞后等问题,也 纳入约谈问责范围。 各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和房价过高、上涨过快的城市,在一定时期内,要从严制定和执行住房限购措施。 原则上对已有1套住房的当地户籍居民家庭、能够提供当地一定年限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当地户籍居民家庭, 限购1套住房;对已拥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当地户籍居民家庭、拥有1套及以上住房的非当地户籍居民家庭、无法提供一定年 限当地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当地户籍居民家庭,暂停在本行政区域内向其售房。 各地要增加土地有效供应,落实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住房和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用地不低于住房建设用地供应 总量的70%的要求。在新增建设用地年度计划中,单列保障性住房用地,做到应保尽保。 今年的商品住房用地供应计划总量原则上不得低于前2年年均实际供应量。大力推广以“限房价、竞地价”方式供应 中低价位普通商品住房用地。 加强对企业土地市场准入资格和资金来源的审查,参加土地竞买的单位或个人,必须说明资金来源并提供相应证明。 对擅自改变保障性住房用地性质的,坚决纠正,严肃查处。 对已供房地产用地,超过两年没有取得施工许可证进行开工建设的,及时收回土地使用权,并处以闲置一年以上罚款。 依法查处非法转让土地使用权行为。 对贷款购买第二套住房的家庭,首付款比例不低于60%,贷款利率不低于基准利率的1.1倍。 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可根据当地人民政府新建住房价格控制目标和政策要求,在国家统一信贷政策的基础上,提高第二套 住房贷款的首付款比例和利率。加强对商业银行执行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情况的监督检查,对违规行为严肃处理。 调整个人转让住房营业税政策,对个人购买住房不足5年转手交易的,统一按销售收入全额征税。 加强对土地增值税征管情况的监督检查,重点对定价明显超过周边房价水平的房地产开发项目, 进行土地增值税清算和稽查。加大应用房地产价格评估技术加强存量房交易税收征管工作的试点和推广力度,坚决堵塞税 收漏洞。严格执行个人转让房地产所得税征收政策。各地要加快建立和完善个人住房信息系统,为依法征税提供基础。 各地要通过新建、改建、购买、长期租赁等方式,多渠道筹集保障性住房房源,逐步扩大住房保障制度覆盖面。加强 保障性住房管理,健全准入退出机制,切实做到公开、公平、公正。有条件的地区,可以把建制镇纳入住房保障工作范围。 努力增加公共租赁住房供应。 地方政府要切实承担起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责任。2011年各城市人民政府要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目标、人均 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和居民住房支付能力,合理确定本地区年度新建住房价格控制目标,并于一季度向社会公布。
明确要求地斱政府未出台新 政细则的要出细则,已经出 台细则的要完善。
二套以上禁购,无纳税或社保证明禁购
已有1套房的本市户籍家庭、有1年纳税 、社证明,限购1套住房;已有2套及以 上住房的本市户籍家庭、有1套及以上住 房的非本市户籍家庭、无法提供1年纳税 、社证明的,暂停在本市内购房。 对于执行差别化住房信贷、税收政策丌 到位,房地产相关税收征管丌力,以及 个人住房信息系统建设滞后等问题,也 纳入约谈问责范围。
“汉六条”出 台落实调控政 策
国八条
落地
普通住宅(90平方米及以 上)契税为1.5%
二套房契税一律按3%征收
取得预售许可证得项严格执行问责制 目三日内必须开盘 度 (一次性推出所有房新房上市,价格 源,并明码标价) 及房源一次性公 布
武汉市房管局 相关负责人表 示,“限购令” 是一种非常措 施,武汉暂时 不会出台类似 政策。
新“限购令”以家庭实有住房为准,即卖掉多套房子,只剩一套,还可以再买一套。采用的将是认定该家庭
目前名下实际拥有的房产,即“认房不认贷”。购房家庭将来可选择选择卖一买一,逐步升级。 有利于买卖联动、繁荣二手市场,有利于购房者梯级置业观念形成,避免贪大求全、一步到位的不理性购房 行为。
市场预判
武汉整体市场价格变化分析:从一线城市在限购令下的价格表现就能预测武汉整体价格的变化
限购 限贷
北京
上海 深圳
深圳价 格 深圳价 格
10.10
10.12
产品变化分析:从其他城市限购后产品成交情况看,小户型成交比例略有减少,大户型成交比例有上升; 主要表现在购房者更加谨慎,尽量一次购房需求一次性到位,更加偏好三房及以上产品,但随着国八条细
则的出台,武汉楼市将会以中小户型为主力成交产品。
-0.1% -3.2%
-0.9% -0.9% -0.4% -0.1% -0.4%
0 -5
40
30
30 -10 20 -15 -20 -25
20
-25 -30
10 -35 0 -4010 Nhomakorabea0
50以 下
5070
7090
90110
110130
130150
150200
200250
250300
300400
400 以上
广州限购后不同产品成交结构变化
70 15 10 60 70
南京限购后不同产品成交结构变化
15
9.0%
60
10 5
0.3% -0.8%
50
2.2% 2.5% -3.6% -6.5%
2.3%
0.5%
1.7% 0.9% 0.5%
5 0 -5 -10 -15 -20 40
Ø 50 0
0.0% -0.2% 0.1% -2.9%
落实住房保障和稳定房价工作的约谈问责机制
加大宣传及舆论引导力度
2011政策解读 政策回顾对比 政策三级跳,措施手段不断严格,涉及范畴不断扩大
2010.4.17 国十条
首套房首 付比例 第二套及 以上住房 贷款 非本地居 民购房 首套90平米以下30% 在商品住房价格过高、上涨过快 、供应紧张的地区,商业银行可 根据风险状况,暂停发放购买第 三套及以上住房贷款。
限购
各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会城 市和房价过高、上涨过快的城市 ,在一定时期内,要从严制定和 执行住房限购措斲。
对于执行差别化住房信贷、税收 政策丌到位,房地产相关税收征 管丌力,以及个人住房信息系统 建设滞后等问题,也纳入约谈问 责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