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学教师评价制度研究综述

合集下载

中小学教师评价研究的梳理与反思

中小学教师评价研究的梳理与反思

改进教学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目前 的 中小 学 教 师评 价 功 能 与 目的 单 一 ,主要 是 学
校管理者和教 育行政部门通过 掌握一 线教师的 工作成
绩 、工作 表现 ,把 评 价 的 结果 与对被 评 对 象 的 奖励 、惩
处 等 直接 挂 钩 ,以 “ 名 次 ” “ 高 低 ”的 方 法 ,来 排 、 比 甄 别 和选 拔 极 少 数优 秀和 不 合格 教 师 ,旨在 为教 师 奖惩 提 供 依 据 。[l1 34 1 1】 5
中圈分喜号:G 0 0 8 . 峰 4 - 5 11
l 一、 究概况 ¨ 硼}
自有 教师 这 一职 业 以来 ,不 同 的 社 会 主体 就 以各 自 的视 角和 方式 对 教师 进 行 着评 价 。正 式 的 教师 评 价 制 度
求 、评 价 内 容 、原 则 方 法 、指 标 体 系和 组 织 实 施 等 方 面 。进 入 2 世 纪 ,先 后 出 现 《 展 性 教 师 评 价 制 度》、 1 发 ( 师 评 价 :绩 效 管 理 与专 业 发展 》、 《 分 性 教 师 评 ( 教 区 价》 等专 门 研 究教 师 评价 理 论 的专 著 ,开 始走 上 教师 评 价 理论 体 系的 建构 历 程 。
= ◇研 究 的 主 要 问题
( ) 关 于 教 师 评 价 功 能 与 目的 一
18 95年 《 共 中 央 关 于 教 育 体 制 改 革 的 决 定》 指 中 出 : “ 逐 步 建 立 系 统 的 教 育 评 价 和 监 督 制度 。 19 要 ” 93 年 颁 布的 ( ( 法》 第二 十 四 条规 定 : “ 师 考 核 结果 教师 教 是 受 聘任 教 、晋 升 工 资 、实 施 奖 惩 的 依 据 ” 。这 些 文 件 对 我 国 当时 的教 师 评 价研 究 是 一个 极 大 的推 动 。新 一 轮

教师述评制度及实施方案

教师述评制度及实施方案

教师述评制度及实施方案一、引言教师教学述评制度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建立科学、公正、透明的教师评价体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为了更好地实施教师教学述评制度,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教师教学述评制度的背景、目的、原则、内容、实施步骤和保障措施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二、教师教学述评制度的背景和目的1. 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教师队伍建设日益成为制约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

传统的教师评价体系存在诸多问题,如评价内容单一、评价方式片面、评价结果不透明等,导致教师发展动力不足,教育教学质量难以提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有必要建立一套科学、公正、透明的教师评价体系,以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2. 目的教师教学述评制度的目的是通过建立一套科学、公正、透明的评价体系,激励教师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具体来说,教师教学述评制度旨在实现以下目标:(1)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通过评价,引导教师关注自身专业素养的提升,实现自我完善和成长。

(2)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结果将作为调整教育教学策略、改进教学方法的重要依据,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优化教师队伍结构:通过评价,发现和选拔优秀青年教师,推动教师队伍结构的优化。

(4)强化教育教学管理:评价结果将作为教师聘任、晋升、奖惩等的重要依据,提高教育教学管理的科学性。

三、教师教学述评制度的原则1. 客观公正:评价过程应遵循客观公正的原则,确保评价结果真实反映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2. 全面评价:评价内容应涵盖教师的教学能力、专业素养、学生发展、教学成果等多个方面。

3. 发展性评价:评价应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发展,为教师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

4. 激励性评价:评价应充分发挥激励作用,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5. 透明公开:评价过程和结果应保持透明公开,接受教师和社会的监督。

我国教育评价发展综述

我国教育评价发展综述
年 ,测验》 《 杂志创刊 。 9 5年 , 13 中央大学教育学院编制了《 小
的文章达 6 2篇 , 8 翻译著作 达 l 0余部 。同时, 全国最高教育 行政领导机 构组织 了各类学术 研讨 会 ,而评 价工作也有 组 织 地 展 开 , 价 实践 的种 类 也 逐渐 增 多 。 评
23 规 范 化 阶 段 ( 9 0年 一 9 6年 ) . 19 19
18 9 5年 5月 , 中共 中央颁布了《 于教 育体制改革 的决 关 定 》提 出了建立我国教育评价制度 。18 年 6 , , 95 月 教育部 召 开了《 高等工程教育评价 问题专题讨论会 》这是第一次全 国 。
性 的教育评价研讨会 , 它标志着我国教 育评 价研 究和实践 真 正开始起 步了1 18 2 9 5年 1 月, 1 。 原国家教委发布《 1 关于开展高
京 和天津等省市参加 I A组织 实施 的第二次 自然科 学 ( E 包 括 物理 、 学 、 化 生物 、 地球科学等 ) 教育成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就评价研究 活动1 2 ] 。 美 国教育评价专家布 鲁姆 在这段时 间来华讲学 ,为普及教 育评价 的知识 奠定了基础。同时 , 一些 翻译 和介绍 国外和我 国 台 湾 地 区 教 育 评 价 的 文 章 专 著 开 始 出 现 ,这 为 当 时 的 学 者研究 教育评 价提供 了丰富的资料 。 22 活跃 阶段 ( 9 5年 ~ 9 9年 ) _ 18 18
21 觉 醒 阶 段 ( 9 7年 一 9 4年 ) . 17 18
十一届三 中全会 以后 , 国恢复 了高 考制度 , 我 得到 了社 会 各 界 的普 遍 欢 迎 , 同时 又 碰 到 一 个 非 常 棘 手 的 问题 , 即如 何客观 、 正 、 公 可靠及有效地评价 和选拔学生 。此后掀起 了 对学生学业成绩 和素质的研究热 潮 ,也形成 了教育评价恢 复和兴起 阶段 的客观 需求基础 。同时 ,教育改 革的势在必 评价存在于人 的一 切有 目的的活动之 中。教育 是一种 有 目的的活动 , 教育评价 随着 教育活动而产 生。 目前 , 对教 育评价历史发 展阶段的划分 , 有很多 的看法 。但是 , 从整体 来看 , 教育评价 的发展过程可 以大致概括 为 : 主观评价到 从 测定 , 从测定到科学评价 。 行 ,一线教育工作 者渴望教育评价 的理论 和方 法及 国外一 些教育评价理论 基础的传人 ,分 别形成 了教育评价恢 复和 兴起阶段的社会基础 、 群众基础 和理论技 术基础 。 在这个 阶段 ,我 国的教育 评价取得 了一些成绩 。1 8 92

中小学教师评价体系

中小学教师评价体系

中小学教师评价体系随着教育的发展,评价教师的工作逐渐受到重视。

评价体系是评价教师表现和能力的一种重要方式。

本文将从教师评价的目的、评价标准、评价方法、评价流程、评价内容、评价结果、评价效果、评价改进、教师反馈、评价师资、评价工作与教学改进的关系、建议和总结等角度展开分析。

教师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质量。

评价体系应该既注重教师的教学能力,也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

评价标准应该包括教学水平、师德师风、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等多个方面的内容,以全面评估教师的工作表现。

评价方法应该采用多元化的方式,如观察课堂教学、听取学生和家长的意见、分析教学材料等。

评价流程应该严谨科学,确保评价的客观公正。

评价内容应该涵盖教学设计、教学实施、课堂管理、学生评价、教育教学研究等方面。

评价结果应该及时反馈给教师,以促进其自身的进步和成长。

教师评价的结果与评价效果是密切相关的。

评价结果应该有针对性地提出教师的优点和不足,并且给予具体的改进意见。

评价效果应该是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提高,并且能够激励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和改进。

评价工作与教学改进是紧密联系的。

评价工作应该通过对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评价,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来帮助教师改进和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的教学改进是评价工作的重要目标之一,通过评价工作,教师可以了解到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

教师评价体系建设的过程中有一些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

首先,要注重教师的反馈。

教师的反馈是评价体系改进的重要信息来源,应该给予教师充分的表达意见的机会。

其次,评价师资力量的建设也非常重要。

评价师资的专业素养和能力直接影响评价的质量和效果。

此外,评价工作需要与教学改进工作相结合,共同推动教育教学的发展。

综上所述,中小学教师评价体系是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

评价体系应该注重全面、客观、准确地评价教师的工作表现,并通过评价结果和效果促进教师的教学改进。

教师评价的发展综述-2019年精选教育文档

教师评价的发展综述-2019年精选教育文档

教师评价的发展综述教师评价的发展经历了由自发到自觉的过程,可以分为自发阶段、传统阶段、转型阶段和专业化阶段。

经历了由关注教师的工作结果向关注教师的工作过程的转变,总的研究趋势是重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关注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具体行为。

教师评价,是指通过对教师素质以及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行为表现状况的测量,评价教师的素质和教育教学效果,为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素质水平和教育教学效果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

研究教师评价的发展历程可以为我国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进行有效的教师评价提供有力的借鉴。

教师评价是随着教师职业的产生发展而产生发展的,历史悠久,但作为一种制度实施的历史却很短暂。

教师评价的历史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自发阶段(20世纪以前)在这一阶段,还“没有‘教师评价’的提法,没有学校对教师进行评价,也没有学者对教师评价进行研究。

”但是,通过历史文献,我们可以看到有关于教师评价确良归功于苏格拉底,这就是归纳论证和一般定义。

这两样东西都是科学的出发点。

”这种教师评价是一种自发的、不成体系的,是现代教师评价的思想萌芽。

传统阶段(20世纪初至20世纪80年代)――奖惩性教师评价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首次出现了英等国开始正式实施教师评价制度。

从1925年起美国的大城市中73%的学校开始开展教师评价,教师评价的标准也由20世纪初的评价教师的个性特征发展到涵盖个性、专业态度和一般教学行为等多个方面。

这个阶段的教师评价主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因此被称作教师效能评价或奖惩性教师评价。

教师效能评价发轫于教师责任制,它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负责,强调通过学生的学习结果来评价教师的效能。

其目的在于通过评价实现对教师的有效管理。

在评价的内容上,主要关注教学过程的每一环节,是一种总结性评价。

就这种评价的效果来说,由于责任制与教师的自主性从根本上说是相互矛盾的,在实施评价的过程中,它排斥了教师的参与,难以调动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因而效果并不理想。

小学教育教学评价改革相关研究综述、书单和文献清单

小学教育教学评价改革相关研究综述、书单和文献清单

小学教育教学评价改革相关研究综述、书单和文献清单PS:本文档首先对小学教育教学评价改革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并附上主要的中外参考文献以及该相关领域的中外权威学者名单。

正文:当今社会,教育教学评价的改革已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包括小学教育在内。

在过去,教育教学评价主要关注学生的成绩,以考试分数为主要评价标准,而现在,人们已经意识到这种评价方式的不足,开始尝试采用更加多元化和综合性的评价方式,旨在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评价目标的明确化小学教育教学评价改革的目标在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这一点应当在评价标准的制定上有所体现。

评价标准应当更加明确,涵盖学生知识、技能、情感和态度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

二、评价方式的多元化传统的评价方式主要是基于考试成绩,但是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探索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包括日常表现、小组合作、口头报告、实验报告、作业、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等。

这种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评价过程的参与化小学生的学习过程应当是积极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

在评价过程中,学生应当积极参与,通过自我评价、互评、教师评价等多种方式来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促进自身的进步。

四、教育教学评价的信息化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教学评价的信息化已成为一种趋势。

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更加方便、快捷地收集和整理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也为评价过程提供了更多的数据和分析手段,从而提高评价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五、教育教学评价的增值化最后,2020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文件中要求要探索增值评价。

这是首次在文件中提及增值评价并要求探索增值评价制度。

笔者以下整理并专对增值评价进行的文献综述。

当今教育教学评价改革的趋势是逐步从以考试成绩为主的传统评价方式,转向更多元、更全面、更综合的评价方式,而“增值评价”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概念。

教师述评制度

教师述评制度

教师述评制度教师教学述评制度是指学校和教育部门要求教师在一定周期内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的评价和反馈,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教育管理制度。

近年来,我国教育部门开始重视教师教学述评制度的建设和实施,旨在通过该制度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本文将从教师教学述评制度的内涵、实施意义、实施策略和实施效果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教师教学述评制度的内涵教师教学述评制度是一种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学质量的教育管理制度。

它要求教师在一定周期内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的评价和反馈,包括学生的学业成绩、学习态度、思维能力、合作精神等方面。

通过教师教学述评,学校和教育部门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依据;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学生可以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明确努力方向,激发学习兴趣。

二、教师教学述评制度的实施意义1.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师教学述评制度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和综合素质,有利于引导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 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教学述评制度促使教师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3. 推动教育教学改革。

教师教学述评制度为学校和教育部门提供了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依据,有助于推动教育教学改革。

4.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教学述评制度要求教师进行全面的评价和反馈,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

三、教师教学述评制度的实施策略1. 建立健全教师教学述评制度。

学校和教育部门应制定详细的教师教学述评制度,明确评价内容、评价方式、评价周期等。

2. 加强教师培训。

学校和教育部门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对教师教学述评制度的理解和认识,提高教师评价和反馈的能力。

3. 建立信息化平台。

学校和教育部门应建立教师教学述评信息化平台,方便教师进行评价和反馈,提高教师教学述评的效率。

4. 加强过程性评价。

教师教学述评制度应注重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小学教师绩效评价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

《小学教师绩效评价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

小学教师绩效评价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1 国外研究现状其实在很早之前,国外有不少学者,就开始研究对于小学教师的绩效评价考核制度。

例如,在19世纪初期,学者罗伯特·欧文首次把绩效考评的概念介绍到苏格兰,紧接着到80年代,就被运用到高等院校之中,伴随着大量研究的开展,一套相对完善的体系就构建出来了。

在美、英、德、法、日等国都有比较典型的研究和成果。

2002年,学者巴克沃提出,建立一套完善的相关数据技术对于整个教师考评系统来说是非常必要的,这种技术能够支持考核指标的建立、数据库的完善和数据汇总结果的分析。

2007年,学者维克多·拉维指出,把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工资挂钩,依据一定的教学计划和要求,能够激励教师积极改善目前的教学水平。

然而,如何判断教师的教学水平却是一个难题,这就让绩效工资的实行变得不太现实。

2008年,学者弗里曼提出,教师的绩效技术可称作整个人类的绩效技术,其能够带动社会的创新,能够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

2012年,学者So Young Sohn etc建构了一套DEA 评价模型以研究教师的绩效,其运作是建立在输入及输出变量的仔细挑选的基础之上。

2013年,学者Surratt C. K.则提出学生要做教师绩效的考核主体,因为学生是直接面对教师教学的对象,其更有说服力性。

而学者森纳同样觉得教师工作的核心环节是跟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因而,考核评价应该建立在师生互动的有效性之上,并且将此当做考核的标准。

2014年,学者尤纳斯提出教师是由集体组织来发挥教育作用的,对于学生来说,全面发展不仅仅是靠每一位教师,因而,绩效考评制度不仅应针对教师个人,还应该针对整个教师团队,而教师之间应该也要互相进行教学评价。

2014年学者毛姆曾提出要依据学科和教龄等不同,开展标准各异的绩效考评,尊重教师群体的差异性。

学者默克米克也提出为更好实现教师的绩效评价要求,应该以定量和定性的不同程度,综合分析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

我国发展性教师评价研究综述

我国发展性教师评价研究综述

我国发展性教师评价研究综述一、引言教师评价是学校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能力、素质以及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的表现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是影响教师成长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国外正式的教师评价制度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直到20世纪70年代才在各学校广泛应用。

在我国则起步较晚,直到20世纪80年代后才有比较正式的教师评价。

学术界多数学者通常将其按照評价目的划分为奖惩性教师评价和发展性教师评价,且更加推崇后者。

二、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最早起源于英国。

20世纪80年代末,英国对传统的教师评价在特点、方法、类型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吸收原有评价的合理成分,构建了发展性教师评价的基本框架体系。

美国于1900年在学校开始正式使用正规的方法来评价教师,并努力以教师发展的内在需求和实际情况为出发点,不断完善这种教师评价体系。

尽管国情不同,但英美等国的早期研究和实践却给我国的教育改革以及教师发展评价等方面带来许多借鉴。

尤其是英国在推行发展性教师评价的实践中,获得了众多教育工作者的称赞和认可,更对我国的教师评价制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是1998年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王斌华先生通过在英国访学考察,专门研究并撰写了《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一书,成为我国发展性教师评价研究的起点。

这本书将发展性教师评价的相关研究系统地介绍到我国教育界,并为许多学者所推崇。

关于发展性教师评价这一概念,不同的研究者从各自的角度出发,对其进行了解释和说明。

王斌华教授指出:“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是一种新型的、面向未来的教师评价制度。

它没有将教师评价制度作为奖励和惩罚的机制。

其目的是在没有奖惩的条件下,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从而实现学校的发展目标。

2001年6月,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试行)》中也明确提到:“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

”这一纲要的出台,也让更多人逐渐接受发展性教师评价的思想。

教师述评制度及实施方案

教师述评制度及实施方案

教师述评制度及实施方案教师述评制度是指学校对教师进行绩效评价和考核的一种制度。

建立健全的教师述评制度,对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激励教师的积极性、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从教师述评制度的意义、实施方案等方面进行详细探讨。

一、教师述评制度的意义。

1.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述评制度,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2.激励教师积极性。

建立完善的述评制度,能够激励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增强教学的热情和动力。

3.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通过述评制度,可以为教师提供专业成长的机会和平台,使教师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4.建立教师队伍的稳定性。

通过述评制度,可以及时发现和培养优秀教师,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增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二、教师述评制度的实施方案。

1.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包括教学业绩、教学质量、教学态度等方面的评价指标,确保评价的全面性和客观性。

2.制定详细的评价标准。

明确教师在各个方面的表现标准,为教师的述评提供明确的依据和标准。

3.建立健全的述职述廉机制。

教师需要定期对自己的教学工作进行述职述廉,接受学校领导和同行的评议和监督。

4.加强述评结果的应用。

学校需要将述评结果与教师的职称评定、奖惩措施等挂钩,使述评结果能够真正起到激励和约束的作用。

5.建立完善的述评档案管理制度。

对教师的述评结果和相关材料进行严格管理,确保档案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6.加强述评结果的反馈和指导。

学校需要根据教师的述评结果,提供相应的指导和帮助,帮助教师改进工作,实现专业成长。

三、结语。

建立健全的教师述评制度,对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激励教师的积极性、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学校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结合教师的特点和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师述评制度,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校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同时,教师本身也应积极配合学校的述评工作,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小学教师教学述评制度范文

中小学教师教学述评制度范文

中小学教师教学述评制度范文一、重要意义建立中小学教师教学述评制度,是改革教师评价,推进践行教书育人使命的重要内容和方式;是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落实陪伴教育的具体体现;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施因材施教的关键环节;是激发教师动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必要手段;是促进家校沟通、提高家长满意度的重要途径。

二、人员范围全县各级各类中小学在职任课教师。

三、述评内容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目的,注重学生发展和综合表现的评价,把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知识应用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学习的情感水平和价值观等纳入述评内容。

坚决杜绝把知识、技能方面的考试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四、述评原则述评要遵循全员参与、过程积累、尊重差异、客观公正等原则。

所有在岗任课教师都要参加述评,所有学生都要接受述评;要注重学生日常表现,注重平时的观察、指导,关注学生成长的动态性;要关注学生的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要本着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的精神,客观公正的对学生进行评价。

五、相关要求1.成立组织。

各学校要成立教师教学述评工作小组,班主任、教师代表不少于述评工作小组组成人员的1/3。

2.制度方案。

各学校制定本单位的《教师教学述评制度》和《教师教学述评评价方案》。

方案须经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或教职工大会)85%及以上审议通过后方可实施,并报县教育和体育局备案,同时在学校公开栏、网站等进行公开。

3.组织实施。

每学期结束后,各学校要依据评价方案,通过多种方式,对任课教师的教学述评进行评价量化。

评价结果要在学校公开栏进行公示。

4.结果使用。

教师教学述评结果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档次,优秀档次比例由学校自主确定,优秀档次比例过高的学校要向县教育和体育局作出书面说明。

述评结果纳入教师考核,可以与年度考核、绩效考核和师德考核挂钩。

5.总结归档。

评价工作结束后,各学校要写出工作总结,连同评价结果,在下学期开学后一周内报县教育和体育局。

县教体局将组织工作力量,对各学校教师教学述评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专项督查。

关于教育评价的文献综述

关于教育评价的文献综述

关于教育评价的文献综述# 教育评价:回顾与展望。

一、引言。

教育评价就像是教育世界里的“裁判”,它决定着教育的方向、质量,还影响着学生、教师和整个教育体系的发展。

这个“裁判”有时候很公正准确,有时候又会让人觉得有点摸不着头脑。

今天,咱们就来唠唠教育评价那些事儿。

二、教育评价的历史发展。

# (一)早期的教育评价。

在古代,教育评价还比较简单粗暴。

像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那基本就是看你能不能把四书五经背得滚瓜烂熟,写的文章能不能符合考官的口味。

这时候的评价就很单一,主要就是考察知识的记忆,能通过这种评价的人,就被认为是有学问的,可以当官啦。

在西方,早期的教育评价也差不多,教会学校里,对学生的评价主要看对宗教教义的理解和遵守情况。

# (二)现代教育评价的兴起。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变得多样化了。

这时候,教育评价也开始变得复杂起来。

20世纪初,泰勒提出了“泰勒原理”,这可是现代教育评价的一个里程碑。

他强调目标导向的评价,就是先确定教育目标,然后根据目标来设计评价的方法和工具。

这就好比你要去一个地方,先确定目的地,然后再找合适的路线和交通工具一样。

从这时候开始,教育评价不再只是看学生记住了多少知识,还开始关注学生能不能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了。

# (三)当代教育评价的发展趋势。

到了当代,教育评价就像开了挂一样,变得越来越多元化。

除了传统的纸笔测试,还有各种表现性评价、过程性评价、自我评价、同伴评价等等。

表现性评价就是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项目完成等方式来展示自己的能力,就像让厨师做一道菜来展示厨艺,而不是只考他关于烹饪的理论知识。

过程性评价呢,是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比如课堂参与、小组合作等。

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则让学生自己和小伙伴们也参与到评价中来,就像大家互相照镜子,发现彼此的优点和不足。

三、教育评价的类型。

# (一)总结性评价。

总结性评价就像是一场期末考试,是在一个学习阶段结束的时候进行的,比如学期末或者学年末。

教师教学述评制度及实施方案

教师教学述评制度及实施方案

教师教学述评制度及实施方案一、引言教师教学述评制度是我国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要举措,旨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本文将详细阐述教师教学述评制度的内涵、实施原则和具体实施方案。

二、教师教学述评制度的内涵教师教学述评制度是指学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教师的教学活动进行定期、全面、客观的评价,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提高教学质量。

具体而言,教师教学述评制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评价内容: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效果、教学反思等方面。

2. 评价主体:学校领导、同事、学生、家长等。

3. 评价方式:课堂观察、教学资料分析、学生访谈、家长反馈等。

4. 评价结果:形成书面评价报告,为教师提供改进教学的建议和指导。

三、教师教学述评制度的实施原则1. 公平性原则:确保评价过程的公正、公平,避免主观臆断。

2. 客观性原则:依据事实和数据进行评价,避免主观臆断。

3. 发展性原则: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为教师提供改进教学的建议和指导。

4. 激励性原则: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提高教学质量。

四、教师教学述评制度的实施方案1. 成立教师教学述评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教师教学述评制度的相关政策和实施方案。

2. 制定教师教学述评制度实施细则:明确评价内容、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评价结果等。

3. 组织培训:对教师进行教学述评制度的培训,提高教师对教学述评的认识和能力。

4. 实施课堂观察:学校领导、同事对教师的教学活动进行观察,记录教学过程,提出改进建议。

5. 开展教学资料分析:收集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计划、学生作业等资料,分析教学效果。

6. 组织学生访谈:了解学生对教师教学的满意度、意见和建议。

7. 开展家长反馈:通过家长会、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家长对教师教学的反馈。

8. 形成书面评价报告:根据评价结果,形成书面评价报告,为教师提供改进教学的建议和指导。

9. 定期召开教师座谈会:教师可以提出教学中的问题和建议,学校领导进行解答和指导。

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综述

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综述
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待遇是影响教师专 业成长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提高教 师的社会地位和待遇,需要加强对教 师职业的认可和尊重,提高教师的薪 酬水平和福利待遇。同时,还应建立 完善的奖励机制,对在教学和科研方 面取得突出成绩的教师进行表彰和奖 励。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加强与教育相关的舆论引导和宣传,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教师观,为教师专业成长 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
鼓励社会各界关注和支持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事业,形成全社会共同推动教师专业 成长的良好局面。
07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总结
1
教师专业成长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 本研究发现,中小学教师的专业成长是 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需要教师在职 业生涯中不断学习和实践。
鼓励教师开展自我反 思和合作学习
教师应积极开展自我反思和合作学习 ,以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学校可以 组织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和经验分享的 活动,鼓励教师之间相互学习和交流 。同时,学校还可以为教师提供合作 学习的机会,如组织教师进行教学研 究、课程开发等活动,促进教师之间 的合作和交流。
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 和待遇
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性
教师专业成长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学业成就,还影响教师的职业满意度和教育事 业的发展。
综述目的和范围
目的
通过对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进 行综述,梳理相关理论和实践,为教 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范围
本文综述了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概 念、内涵、影响因素、发展阶段、培 养策略等方面的研究,涵盖了教育学 、心理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02
教师专业成长概念及理论
教师专业成长定义
教师专业成长是指教师在职业生涯中,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和教育理念,逐步实现从新手教师到专家教师的转变。

中小学教师评价制度改革

中小学教师评价制度改革

中小学教师评价制度改革在教育领域,中小学教师评价制度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评价制度的设计与实施对于提高教育质量、激励教师发挥创造力和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展开,探讨中小学教师评价制度改革。

首先,要理解评价制度对教师工作的重要性。

中小学教师在快速变化的教育环境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他们不仅传授知识,还负责塑造学生的品格和发展他们的技能。

因此,评价制度需要全面、公正地评估教师在这些方面的表现。

其次,评价制度应采取多元化的评估方法。

传统上,学校评估教师主要依靠学生的考试成绩和行为表现。

然而,这种单一的评估方法并不能充分展现教师的全面素质和教学能力。

改革中小学教师评价制度需要引入多种评估方法,如教案设计、课堂观察、学生评价和同行评估等,以全面评估教师的教学质量和专业能力。

第三,评价制度应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

教师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职业,他们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评价制度改革应该鼓励教师参加教育培训、研讨会和研究项目,提供专业发展的机会和支持,帮助教师成长为优秀的教育者。

第四,评价制度要注重激励和奖励机制。

教师评价应该既能反映教师的不足,又能激励他们改进和提高。

评价制度改革应该建立起明确的激励和奖励机制,如教学成果奖、荣誉称号和晋升机会等,以激励教师积极参与教学和学校发展。

第五,评价制度需要实施科学的管理和监督。

教育部门应该建立起科学的评估体系和评估标准,确保评价工作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同时,评价制度需要有专门的人员进行管理和监督,确保评价过程的透明和公开。

第六,评价制度应引入外部评估和社会评价。

仅仅依靠学校内部的评估工作是不够的,中小学教师评价制度改革也需要引入外部专家的评估和社会的评价。

外部评估可以提供一个客观的评价标准,社会评价可以借助互联网等新媒体平台进行,促使学校和教师更加认真对待教育质量的提升。

第七,评价制度改革应该与薪酬制度紧密结合。

薪酬制度是一种外部激励机制,通过与评价制度相结合可以发挥更好的效果。

教师评价综述

教师评价综述

教师评价综述作者:刘宇来源:《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校长》2007年第01期自1978年我国恢复教师职称评聘工作以来,坚持对教师年度和任期工作考评就日益显得重要。

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完善学校教学质量监督机制,教师评价无疑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而为了做好对教师的考评工作,自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先后都制定并出台了相关的考核指标体系,不少学校还在此基础上,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研究制定了本校教师工作考核指标体系。

但现行的中小学教师考评指标体系仍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1.从总体上看,没有反映出中小学教师工作的本质特征及其客观规律;2.定性指标多,定量指标少;3.考核指标内涵模糊甚至缺失;4.考核指标不够全面,考核重点不够突出。

因此,许多教育科研工作者不断引进或提出新的教师评价方式,以完善教师评价体系,规范中小学教师日常管理工作,促进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

下面就简单介绍几种比较常用的教师评价方法:一、绩效考评法[1]绩效考评法是指学校在一定时期内,根据绩效管理的需要,针对教师所承担的工作,运用各种科学的定性与定量的方法,对其工作结果和工作表现进行考评。

绩效考评法的目的是加强学校的绩效管理;发挥导向作用;奖优罚劣。

绩效考评法的操作方式不外乎三种:第一,强制压迫式,由学校领导全权给出评价结果;第二,计算统计式,依据评价标准,对教师的工作结果和工作表现进行打分,然后进行统计,给出评价结果;第三,民主参与式,由学校领导、专家、同事、学生、学生家长等共同参,给出评价结果。

具体说有十几种方法,如:序列比较法、配对比较法、强制分布法、等级选择法、积分累计法、板块评价法、算术平均法、重要事件法等。

在实施绩效考评过程中,评价者不可避免地受到评价能力、评价视角、人际关系、价值观念、兴趣爱好、政治观点、团体利益等方面的影响,在心理上和行为上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出现各种错误倾向,从而导致教师评价结果的误差。

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深刻认识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于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推进教学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也呈现出多元化、个性化的趋势,并且随着各种综合评估的进一步发展,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机制也不断完善。

本篇文章将就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进行深入分析。

一、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的概念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是指以一定的方法和标准,对教育教学过程、成果和效果进行分析、判断、评估的过程。

中小学教师通过评价系统可以了解教学情况与学生表现,并以此为基础,调整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水平。

目前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有很多种形式,如学生评价、家长反馈、考试成绩和教学成果等。

学校需要评估教师的教学质量,以便了解教学水平。

同时,学生也需要评估教师的教学水平,以便在教学过程中更好的理解所学知识,从而取得更好的成绩。

二、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的方法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方法可以分为两类: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

定性评价:以学生思想观念、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实践能力等为考核对象,从整体上对学生能力进行评估。

这种方法注重表现、特征和细节,能反映出学生素质的发展情况。

例如,教师观察学生课堂表现、作业提交情况以及学生实际操作等情况,从而对学生综合能力进行评估。

定量评价:以测量工具为考核标准,从某种程度上可以更加准确地衡量教育教学质量成果。

定量评价方法有多种,其中最常见的是考试成绩和综合评估。

例如,学生考试表现、学生日常评估、学生的试卷和作业成绩等数据都可以用来进行定量评估。

三、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的优势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的实施,可以对学校的教学质量进行全面的评估,同时也可以直接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成果,对于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优势如下:1.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是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系统化、科学化的评价,可以对教育教学工作做出比较客观、全面和准确的评价。

关于教师教学述评制度的研究

关于教师教学述评制度的研究

关于教师教学述评制度的研究摘要:教育对于国家发展使其文明富强至关重要,而教师是教育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要想提高教育质量,就需要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教育评述制度,对于提升教师的职业素养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初中阶段是孩子一生身体与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个阶段收到的教育会深刻的影响孩子的一生,本文通过教育评述制度来提升教师的职业素养,来给孩子们提供更优秀的教育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

希望本文的讨论能够为教育工作者和学者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关键词:教师;教学述评;制度分析引言:教育一直是社会乃至国家关注的焦点,教育质量的提升非常的重要,而教师是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

在各个学段中,初中阶段具有特殊的地位。

初中阶段是学生从小学过渡到高中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的正是其成长的关键时期,对知识、技能和价值观的塑造尤为关键[1]。

因此,要求初中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能力,以确保学生能够顺利度过这个关键时期在此背景下,教师教学述评制度成为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本文旨在通过研究初中阶段的教师教学述评制度,探讨其实践意义,并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思考,以期为初中教育提供有益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1.教师教学述评制度简述教师教学述评制度是一种以教师为主体,对教学行为、教学方法、课堂组织以及课堂效果等方面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的制度。

这种制度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目标,鼓励教师从教学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成长。

教师教学述评制度包括教师自我评价、同行评价和学生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旨在全面、客观地了解教师的教学水平。

初中生的身体机能与心智发展迅速,对知识、技能、价值观的需求更加迫切。

因此,初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此外,初中的课程和学科知识体系与小学和高中的不同。

教师需要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善于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

因此,在初中阶段实施教师教学复习制度,对于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质量具有更加明显的现实意义。

《教师管理与绩效评价研究文献综述3300字》

《教师管理与绩效评价研究文献综述3300字》

教师管理与绩效评价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目录教师管理与绩效评价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 (1)1教师绩效评价研究 (1)2教师绩效管理研究 (3)1教师绩效评价研究自从教师出现以来,他们就一直接受着学生、家长、社会等各方的评价,但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师评价只有短短几十年的时间。

欧美各国20世纪初开始探讨教师评价体系,但是,直到70年代后期,教师评价体系才在各类学校广泛采用,并在90年代中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英国政府在20世纪80年代早期,相继发布了一系列的白皮书,像1983年的《教学质量》、1985年的《把学校办得更好》等,都强调了有必要进行教师绩效评价,通过评价奖励、晋升优秀教师,解聘不合格的教师,但是该制度引起了教师的不满。

1998年12月,工党政府在《英国教师职业现代化的绿皮书》中提出PRP(Performance Related Pay)这一概念,它指的是一种将绩效与薪金挂钩的国家教师评价体系。

这种评价体系的目的是对表现优秀的教师进行奖励;对为学校成功作出重要贡献的校长进行奖励;保持有才华青年对教师职业的向往,以实现提高教育水平的最终目标。

它具有两个功能:一是按量化指标决定教师薪金,二是促进教师个人职业的发展。

美国对教师绩效评价的研究是从教育绩效责任制产生后才逐渐发展起来的。

美国绩效责任之父莱辛杰(Leon Lessinger)指出:“很显然,我们正在把三项基本权利确立为公共政策:首先,每个孩子都有受教育权,以便他们能有效地参与社会生活;其次,纳税人及其选举代表有权知道教育投入所产生的教育结果;第三,学校有权从社会各部门获得人力、物力和技术资源的支持。

”1因此,作为对学生学业成绩产生重要影响的教师也必须对学生的学业成绩担负起责任。

我国的教师评价起步较晚,始于20世纪50年代,对教师绩效评价的研究更是在90年代以后才发展起来。

目前我国的教师绩效评价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的教师绩效评价的著作很少,只是在学术期刊上看到一些文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中小学教师评价制度研究综述摘要:我国中小学教师评价制度出现较晚,其主要分为恢复与初步发展和法制化全面建设两个阶段。

当前教师评价制度中主要存在评价目标失当、以学生学习成绩作为最重要的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单一和方法过分量化等问题。

为此,建议重构以奖惩性评价为主,以发展性评价为辅的教师评价制度。

关键词:教师评价;奖惩性评价;发展性评价;重构一、我国中小学教师评价制度的演变我国的教师评价制度出现较晚,萌芽于20世纪50年代,开始于60年代,直到80年代以后才有比较正式的评价。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可以把教师评价制度主要分为两个阶段:1978~1986年间是教师评价制度的恢复与初步发展阶段,其标志是1986年《教师职务试行条例》的颁发。

1987年以后是我国教师评价制度的法制化与全面建设阶段,以1995年《教育法》的颁发为主要标志[1]。

1.教师评价制度的恢复与初步发展阶段在1978年的统计中,全国中小学教师中学历不合格的教师占81.8%,其中小学学历不合格的教师占52.9%[2]。

因此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一方面加强教师培训,发展师范教育;另一方面首先恢复高等教育教师职称评审制度,并逐步开展评选优秀教师和实施教师考核。

1983年8月,教育部颁布《关于中、小学教师队伍调整整顿和加强管理的意见》,开始了对广大中小学教师的考核工作,要求从政治思想表现与态度、教学业务能力与教学效果、文化程度三个方面,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对所有的教师进行考核,考核成绩记入档案,作为评定职称和晋升工资的依据[1]。

1986年4月颁发了《中小学教师考核合格证书试行办法》,初步建立了我国教师证书制度。

这段时间,虽然有了一定的考核制度,但是教师的职务还不健全,中小学没有自己的专业职务名称。

1986年,国家教委又制定了《中学教师职务试行条例》和《小学教师职务试行条例》,这些文件分别规定了各类学校的教师职务类别。

这样就为学校开展教师职务评审、任命和考核等提供了制度上的依据,为规范教师评价奠定了基础。

2.教师评价制度的法制化与全面建设阶段从1986年我国颁布《教师职务试行条例》后,教师评价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教师职务评价制度的发展出现三个过渡阶段:一是教师职务制度逐步得到落实,教师考核和评聘全面展开。

二是教师奖励制度初步健全。

1986年,国家教委成立了“中国中小学幼儿教师奖励基金会”,地方政府开展奖励活动,以此来激发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

三是教师资格制度初步确立,教师评价制度逐步健全。

1993年10月颁布的《教师法》第十条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其随后几条对教师资格的标准和条件、认定程序和考试等作了原则性的规定。

19 95 年12月,国务院颁布《教师资格条例》,标志着我国教师资格制度正式确立[3]。

随后对教师资格制度进行修改和完善,对奖励制度进行了修订,聘任制逐步深化。

但是,由于没有健全的人才市场,这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聘任制。

从教师评价制度的发展过程来看,每个政策或法律的制定都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提高教育质量对教师要求的反映。

同时,也使教师的教育实践有了政策依据,加强和改进了教师评价的工作实践。

然而,在教育实践中教师评价的现状仍不理想。

二、我国中小学教师评价制度的现状审视1.现行中小学教师评价制度的现状根据有些学者的教师问卷调查与对校长重点访谈的结果分析[4],发现目前中小学教师评价制度的几个主要特征:1)评价主体是以校长为主;2)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主要评价内容;3)现行教师评价对教师专业发展关注较少;4)现行教师评价对教师关爱较少;5)教师喜欢与自己深入交谈后再做评价;6)教师评价影响教师的积极性,给教学工作带来不利影响。

以上的调查结果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同时,有关研究表明这些现象也具有普遍性。

2.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师评价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整体上看,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师评价反映的仍然是以传统的教育和管理观念为主导的评价机制,呈现教师评价的科学、量化和规范的特点,但也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教师评价目标失当目前比较流行的教师评价指标系统,大都是从“德、能、勤、绩”四个方面进行评价的。

这种评价目标在实际的执行中会形成以校长为主体的教师评价制度,教师处于被动的地位,这是一种主观性很强的随意性评价。

评价目标以学校行政管理内容为主而定,而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考虑较少,并导致教师只对上级负责而不是对学生的发展负责。

(2)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评价教师最重要的指标很多学校将学生在各种测验中所获得的成绩作为评价体系中最客观最直接的指标。

以学生的成绩评价教师具有很大的片面性,学生的成绩好坏与教师的素质没有必然的联系,而与学生的智力水平、家庭环境紧密联系。

这种片面的评价方式导致了教师的片面发展,教师难免异化为教学机器,其自身的全面成长被扼杀,其生存的价值沦为工具性,主体的精神被架空[5]。

这说明教学过程中对教师人文关怀的缺乏,教师评价中重成绩而轻视教学过程比较明显。

教学过程与教学绩效相比较,前者较后者有更大的难测性。

评价全凭主观判断,不同的人的评价结果差异很大,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对教学过程评价的重视。

(3)评价教师的标准单一,方法过分量化现有的评价采用的是机械单一的标准和详细量化的评价方法,势必会走向奖惩性评价。

在评价过程中,采用的方法过分强调量化,走入科学性和精确性的误区。

这种情况下量化管理的实践和探索成为热点,甚至成为“科学管理”的代名词。

这些量化数据资料虽然是评价者用实证科学和数量化的方法技术获得的,但是在设计时,总是靠近那些易被量化的指标。

因此,这种方法就忽视了那些不易捕捉的、不便量化的有价值的信息,如情感、态度等,而这些信息对教师工作的影响更大[4]。

三、我国中小学教师评价体系的重新建构1.对我国中小学教师评价制度的反思对我国教师评价问题进行再思考,并结合教育教学实际,我们不难找到其中的缘由。

一方面,有的研究者认为,影响中小学教师评价的因素比较复杂,而且学校与学校之间也不尽相同。

概括起来主要有三个因素:首先,教师评价队伍的素质成为教师评价的一个制约因素。

现实的评价者,如校长或教导主任还远不能满足现代教师评价的需求。

其次,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增加了教师评价实施的难度,教师的工作具有外显性与内隐性的特点。

显性的工作,如考试成绩可以用量化的方式体现出来,而隐性的工作就很难体现。

最后,无关因素的干扰使教师评价结果不够合理,比如先入为主导致的偏差和类群心理引起的偏差等[6]。

另一方面,基础教育阶段教师评价仍然没有摆脱以学生分数和升学率论高低的困境。

尽管国家有相关的政策出台,目的在于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并对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做出相应的修改。

但是,至目前为止在实际的教育工作中还没有看到这些政策的具体实施。

这些政策对于中小学教师,就像素质教育的糖果,中小学生无法尝到一样,教师也无法感受到。

有学者认为,这种情况下,教师评价的实质和重心就脱不开“分数”,从学校到家长,乃至整个社会,“分数”依然是衡量一个教师水平的重要依据,教师评价很难走出以学生考分论高低的困境[7]。

在目前教育改革背景下,急需对教师评价体制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以及对整个教育制度进行相关的配套改革。

为此,有些研究者对基础教育的教师评价体系进行了思考并尝试重建。

2.奖惩性与发展性教师评价的分析一般而言,教师评价是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及相关的因素进行系统描述,并做出相应的价值判断的过程。

目前,我国教师评价主要分为奖惩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两种。

奖惩性评价是以奖励或惩处为手段,是面向过去的评价制度。

虽然有其值得肯定的激励功能和利于学校管理的一面,但这种方法有其明显的缺点,如评价内容狭窄、评价主体偏离教师的发展和缺少对教师的人文关怀等。

新课程改革启动以来,发展性教师评价以其鲜明的“促进教师发展为目的”引起了教育界的关注。

这种以促进教师未来发展为目的的评价制度是一种形成性的评价制度,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从而实现学校的发展目标。

这种评价主要是为了提高全体教师参与评价的意识和由评价双方共同承担实现发展目标的职责,主要实施教师之间的评价、注重教师未来的发展[8]。

根据这些特征,奖惩性教师评价制度虽然有较多弊端,但仍有其可取之处,它与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存在互补性,有着其他评价制度起不到的作用,两者互补符合现代教育的最终目的。

这两者的结合实现了教师的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辩证统一,从某种程度上说,教育的价值就在于追求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在现实条件下最大限度的统一[9 ]。

这样的教育是我们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也需要我们在这样的理念下建构起新的教师评价体系。

3.我国中小学教师评价制度的重构一般来讲,当代主流教师评价理论主要强调考察师德修养、专业知识、教育教学能力、专业态度、专业品质、教育教学效果、教师工作量等方面[10]。

而有学者认为,评价教师的主要目的有两点:一是必须保持教师的绩效压力,二是能够保持对教师的内在激励,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11]。

因此,教师评价改革必须着眼于“奖惩”与“发展”之间的结合与重构,利用奖惩中的激励因素来拉动教师的发展。

有研究者认为,要处理好二者之间的重构,还需要平衡几个方面的因素。

首先,从评价目标上,兼顾奖惩性与发展性。

其次,在评价依据上,兼顾社会性与个体性。

再次,评价方式上,兼顾规范化与灵活性。

因为没有规范化,就不能称之为制度,没有灵活性,则是一种僵化的制度[2]。

综合现阶段国情,要改革教师评价制度,必须改变当前的教育管理制度、考试制度、教育观念及人事制度。

我国现有考试制度和教师管理制度仍旧严重制约着教师评价制度的改革。

在这种教育制度和考试制度下,现有的教师评价模式很难改变。

在此前提下,建议在中小学实行以奖惩性教师评价制度为主、以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为辅的制度。

参考文献:[1]刘长军.新时期我国教师评价制度的演变、问题与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11).[2]温寒江.搞好在职教师培训是一项战略性措施[J].教育研究,1998(9).[3]蔡永红.教师评价研究缘起、问题及发展趋势[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3(1).[4]田爱丽,张晓峰.对现行中小学教师评价制度的调查与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3).[5]傅道春.教师的成长与发展[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6]代慧玲.中小学教师评价的反思与建构[D].山东师范大学,2005.[7]禹晓成.对中小学教师评价的再思考[J].教学与管理,2007(3).[8]王斌华.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132,117.[9]杨昌钧.发展性教师评价及试行方案.Http://www.klwz.cn,2001-10.[10]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11]张其志.对发展性教师评价的审视与思考[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5(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