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教育思想对我国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启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墨子教育思想对我国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

启示

摘要:墨子一生都在从事“上说下教”的教育活动,其活动中蕴涵了丰富的教育思想。他提出很多深刻的见解,不仅丰富了我国古代教育思想,而且对我国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通过对墨子教育思想的研究得出几点启示,希冀对我国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有所借鉴。

关键词:墨子;教育思想;现代职业教育;启示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XX)11-0181-03

一、墨子教育思想概述

墨子,名翟,是孔子之后又一个具有巨大影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他所创立的墨家学派,与孔子的儒家学派并称为显学。

墨子一生都在从事“上说下教”的政治宣教活动,其活动中蕴涵了丰富的教育思想。他提出了很多非常深刻独到的见解,丰富了我国古代思想教育遗产。

(一)教育目的:培养“兼士”

墨子认为,天下之害的根源在于人们“不相爱”,如果人们能够兼相爱、交相利,“天下祸篡可使毋起”;认为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培养

“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之人。他认为,教育就承担起培养“贤士”或“兼士”的重任,“贤士”的主要标准是兼爱,不仅要“厚乎德行”,还要“辩乎言谈”,更要“博乎道术”。“厚乎德行”是要求受教育者达到“兼爱”的思想境界与道德品行;“辩乎言谈”是为了让他们善于去推行自己的思想主张;“博乎道术”是让他们拥有兴利除害的能力,能够亲身投入生产实践中。墨子把教育的作用提升到为天下兴利治乱的高度,充分地显示了墨子经世致用的教育思想。

(二)教育对象:有教无类

墨子主张每个人都应当接受教育,即“上说王公大人,次说匹肤徒步之士”。他的教育对象不仅包括“王公大人”,也包括“农与工肆之人”,真正做到了“有道者劝以相教”。他认为,每个人都有公平接受教育的机会与权利。他的这种教育思想体现了教育公平观。

与孔子提出的“有教无类”培养社会上层人物的精英教育思想相比,墨子的“有教无类”更为彻底、更接地气,把受教育对象扩展到整个社会阶层。他对教育对象受教前的品行及出身、天性、资质、等级、贫富、贵贱等并无明确规定,对所有自愿“修德进业者”均予以教诲。

(三)教学内容:突出技能

墨子为了把“王公大人”、“匹肤徒步之士”培养成“兼士”,达到“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创设了一套独特的教学内容。在对儒家教育内容吸收和扬弃的基础上,他突破“六艺”的教育范畴,不断丰富完善,增加了自然科学知识、科技知识、军事技能、逻辑知识

等内容,形成了以《墨经》为纲,《亲士》、《大取》、《非儒》、《杂守》等篇章为目,独具特色的、丰富的、系统完整的综合教材。《墨经》分名言、自然、辩术、政法、教学、伦理等十二部分,包括了当时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全部内容。《墨经》成为墨子讲学的主要教材,主要的教学大纲。《墨经》的教学内容讲述的比较概况,而《亲士》、《非儒》、《大取》、《杂守》等篇章成为具体的教学内容,讲的比较详细。

(四)教学原则与方法:敢于创新

在先秦诸之当中,墨子是第一个集中系统地研究人的认知过程的人。他在教学实践中认识到人的认知对学习知识的重要作用。他以唯物论思想为指导,对人的认知过程做系统的研究,形成了比较完善、系统的认识论思想,提出了一些独具特色的教育原则与方法。

1.“强说人”

墨子提出“不叩亦鸣”,提倡“强说人”的积极主动精神。他说:“不强说人,人莫之知。”孔子教人是来者不拒的,墨子则更进一步主张,对不来者也主动施教,这就是说教上门,行说人者,其功善亦多,何故不行说人也?这种由教师强力推行的“劝说”、“劝教”的方式,体现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的合理内核。

2.“述而又作”

墨子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实践并论述“创新精神”的教育家。他不同意儒家“信而好古,述而不作”的保守态度,主张“述而且作”的创新精神。墨子说:“吾以为古之善者则述之,今之善者则作之,

欲善之益多也。”他认为,对待古代文化应该采取“吸取精华,去其糟粕”的扬弃精神,不但要继承文化中精华的东西,而且也要对现在好的东西进行创新,使好的东西越来越多。

3.“察类明故”

墨子提出的“察类明故”,就是善于通过类比,探明原理,即“以见知隐”,根据以知推测未知,根据可见现象,推测内在本质。他在教学实践中善于引导学生认真细致地分析客观存在的事物,鼓励学动脑子思考问题,分析各类事物之间的差别、因果关系,通过类比推理,强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透过现象探明事物的原理、本质。不仅让学生不仅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4.“强力而行”

墨子特别重视德行的锻炼。他说:“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要求学生“强力而行”,特别要珍惜时间,不虚度年华。他用“驷驰过隙”来形容光阴易逝,不可浪费。他还十分注重坚强意志锻炼,认为“志不强者智不达”,意志需要不断磨炼才能够增强,否则就会衰退。

5.“量力所至”

量力所至墨子教学实践活动的普遍原则。他认为每个人的资质、能力、天赋不同,人要想学有所成,就应量力而为、深浅适度、繁简得当,选择学习合适的东西,否则学习太多的知识就会一事无成。

(五)教育作用:反对命定论

墨子认识到教育对生产的重要作用及教育受到环境的影响。他反对命定论,强调教育的重要作用。他认为,决定人的富贵贫贱不是命,

而是“力”的强与不强,人要想改变自己的命运,得到富贵,需要经过教育的培养。“夫岂可以为命哉?固以为其力也”,批判了“名富则富,名贫则贫”的谎言。同时,墨子还重视向周边的人事和社会环境中学习知识,认为在社会环境中必定有所染。他以染丝为例,说明环境的影响和教育的作用,“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士亦有染”,所以,“染不可不慎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