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中的人称代词

合集下载

古汉语人称代词

古汉语人称代词

尊敬表示法: 古人为了表示对别人的尊敬,在对话及书信往来中,多用尊称的 方法,而很少使用第二人称代词。 表示尊称的方法大致有以下四种: 1、称人之字 ①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汉书· 李广苏建传》) ②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2、称人以美德之辞 美称词语,古人多用“子”、“君”、“公”、“先生”等。 ①子欲子之王之善与?我明告子。(《孟子· 滕文公下》) ②君将哀而生之乎?(柳宗元《捕蛇者说》) ③吾求公数岁,公辟逃我。(《史记· 留侯世家》) ④(先生)又何吝一躯啖我而全我微命乎?(马中锡《中山狼 传》)
B.兼词“焉” “焉”是由介词“于”和指示代词“是”或“此” 结合而成的,相当于介词结构“于是”、“于彼”、“于之”。例 如: ①制,岩邑也,虢叔死焉。(《左传· 隐公元年》) (于彼) ②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宣公二年》) (于是) ③陈相见许行而大悦,尽弃其学而学焉。(《孟子· 滕文公》) C.语气词“焉” 由于“焉”字经常用在句末,所以逐渐虚化成 了语气词,表示提示语气,有时也表示反诘语气。例如: ①于是余有叹焉。(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②寒暑易节,如一反焉。(《列子· 汤问》) ③万钟于我何加焉!(《孟子· 告子上》) D.代词“焉” “焉”字仅相当于“之”,“焉”变为代词。例如 ①草木无知,叩焉何益?(马中锡《中山狼传》) ②容貌甚伟,时人异焉。(《三国志· 蜀书· 诸葛亮传》) ③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代词用来代替名词或名词词组,
在句中用以避免名词的重复。 因此,代词的使用必须和它所代 替的名词在人称、数、性、格上取得 一致。
一. 人称代词
二. 指示代词
三. 疑问代词
第一节 代 词(4课时)

古汉语中对人的称呼[宝典]

古汉语中对人的称呼[宝典]

古汉语中对人的称谓与现代汉语中对人的称谓不尽相同,阅读古诗文时要特别留意,以免误解,甚至闹出笑话。

古汉语中对人的称谓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一、人称代词1、吾吾不能居其地(《勾践灭吴》)吾:我们。

吾与徐公孰美(《邹忌讽齐王纳谏》)吾:我。

2、余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余:我。

盖余所至(《游褒禅山记》)余:我们。

3、予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予:我。

4、朕回朕车以复路兮(《离骚》)朕:我,自秦始皇起专用作皇帝的自称。

5、汝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石钟山记》)汝:你。

6、尔求,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尔:你。

7、乃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尔、乃:你,第二人称代词。

8、若更若役,复若赋(《捕蛇者说》)若:你的9、二三子昔者之战也,非二三子之罪也(《勾践灭吴》)二三子:你们。

10、或或百步而后止(《寡人之于国也》)或:有人,有的人,不定代词。

二、以身份、职业作称谓1、公、侯、伯、子、男晋侯、秦伯围郑(《烛之武退秦师》)晋侯、秦伯:指晋文公和秦穆公。

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汉代封侯实际上只有王、侯二等。

王子封“王”相当于先秦的诸侯,汉代初期异姓也封王,后来“非刘氏不王”,异姓受封的通称列侯。

三国以后,历代封爵制度不尽相同,但姓封王都是一致的,异姓一般封为公、侯、伯、子、男。

晋、宋以后,爵号加“开国”字样表示尊贵,如乐安郡开国公,曲阜县开国子,称为开国爵。

2、子、臣、君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勾践灭吴》)子:儿子。

臣:臣子。

君:君主。

3、黎民黎民不饥不寒(《寡人之于国也》)黎民:百姓。

百姓的称谓:常见的有布衣、黔首、黎民(黎:众,黎民:众民)、生民、黎庶、苍生、黎元、氓等。

4、行李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烛之武退秦师》)行李:使者,即后世所说的外交使节。

5、贾人贾人夏则资皮(《勾践灭吴》)贾人:商人。

行则叫商,坐则叫贾。

6、、前马其身为夫差前马(《勾践灭吴》前马:前驱,在马前开道的人。

古汉语通论(十)人称代词

古汉语通论(十)人称代词

“所 ”字词组可以作定语 , 它的后面 还可以再加名词 ,举出人或事物的名称 , 使意义更加具体 。例如:
孔子下 ,欲与之言 。趋而辟之 , 不得与之言 。(论语 ·微子)
③“之 ”和“其 ”虽然同属第三人 称 ,但有时可以灵活运用为第一人称 或第二人称 。例如:
士季曰:“谏而不入 ,则莫之继 也 。会请先 ,不入 ,则子继之 。”
(左传 ·宣公二年)
天子发政於天下之百姓 , 言曰: “闻善而不善 , 皆以告其上 。…… ” (墨子 ·尚同上)
往者不可谏 ,来者犹可追 。(论语 ·微子)
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孟子 ·梁惠王 上)
有时候 ,“者 ”字用在主谓结构的后面组成 一个名词性的词组 。例如《论语 ·雍也》 :“力不 足者中道而废 ,今女画 。”
“者 ”字还可以用在数词后面表示几种人 , 几件事情 ,或者几样东西 。例如:
老而无妻曰鳏 ,老而无夫曰寡 ,老而无子曰 独 ,幼而无父曰孤 。此四者 ,天下之穷民而无告 者 。(孟子 ·梁惠王下
④有时候 ,“其 ”字不能解作“他 的 ” 、“她的 ” 、“它的 ”, 只能解 作“那 ”、“那样的 ”。这种“其 ” 字是指示代词 。例如:
或曰:“ 以子之矛陷子之楯 ,何 如? ”其人弗能应也 。(韩非子 ·难一)
富与贵 ,是人之所欲也; 不以其 道得之 ,不处也 。(论语 ·里仁)
4. 与人称代词相关的两个注意点 ①在上古汉语里 ,人称代词是单复 数同形的 。例如: 邹之群臣曰:“必若此 ,吾将伏 剑而死 。 ”(战国策 ·鲁仲连义不帝秦)
今少卿抱不测之罪 。(司马迁: 报任 安书)
东野之役於江南也 ,有若不释然者 。 (韩愈: 送孟东野序)
古代汉语的人称代词用得较少 ,有两个 原因: (1)古代汉语省略主语的地方较多 , 而且第三人称代词不用作主语; (2)谦称和 尊称代替了人称代词。

古汉语中的人称代词

古汉语中的人称代词

人稱代詞有“吾”“我”“予”(余),“女”(汝)“爾”“若”“而”“乃”,“其”“之”等。

(1)“吾”“我”“予”(余)都屬於第一人稱。

例如:吾日三省吾身。

(論語·學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上)我非愛其財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謂我愛也。

(孟子·梁惠王上)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論語·述而)願夫子輔吾志,明以教我。

(孟子·梁惠王上)詩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謂也。

(孟子·梁惠王上)啟予足,啟予手。

(論語·泰伯)王如用予,則豈徒齊民安?天下之民舉安。

(孟子·公孫丑下)余收爾骨焉!(左傳僖公三十二年)自始合,而矢貫余手及肘。

(左傳成公二年)名余曰正則兮,字余曰靈均。

(楚辭·離騷)在上古漢語裏,“我”和“予”(余)可以用作主語、賓語、定語;“吾”可以用作主語、定語,但一般不用作賓語。

《莊子·齊物論》:“今者吾喪我”,這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不能換成“今者我喪吾”或“今者吾喪吾”。

但是這只是位置的關係;如果在否定句裏,賓語放在動詞的前面,卻又可以用“吾”字了。

例如:居則曰:“不吾知也。

”(論語·先進)我勝若,若不吾勝。

(莊子·齊物論)(我勝你,你勝不了我。

)(2)“女”(汝)“爾”“若”“而”“乃”都屬於第二人稱。

例如:力不足者中道而廢,今女畫。

(論語·雍也)往之女家。

(孟子·滕文公下)(去到你的家。

指出嫁。

)誨女知之乎?(論語·為政)爾何曾比予於管仲!(孟子·公孫丑上)盍各言爾志?(論語·公冶長)如或知爾,則何以哉?(論語·先進)五侯九伯,若實征之,以夾輔周室。

(史記·齊世家)(左傳作“女實征之”。

)吾翁即若翁。

(史記·項羽本紀)吾語若。

(莊子·人間世)且而與其從辟人之士也,豈若從辟世之士哉?(論語·微子)必欲烹而翁,則幸分我一杯羹。

古汉语人称代词研究

古汉语人称代词研究

古汉语人称代词研究一、一人称代词:在古汉语中,一人称代词主要有“余”、“吾”、“吾辈”等。

1.“余”:在古代汉语中,一人称代词“余”用于表示说话人的自称,常用在古代文献和诗词中,表示一种自谦、谦虚的语气。

示例:余人也,无品财宠,特甘愿待我科。

王夫之《世德歌》2.“吾”:又称“卬吾”,也是一人称代词,用于表示说话人,比较常见于古代文献和历史书籍中,也常用于古代电视剧和影视作品的对白中。

示例:吾儿正好年纪,宜当正名。

《汉书·文帝纪》3.“吾辈”:古汉语中常用的复数一人称代词,表示说话人和他人的集体,用于表示自己和同伴、同辈的身份。

示例:吾辈学生,岂能曲从寡头乎?陈寅恪《建设和非建设问题·从实事求是看》二、二人称代词:在古汉语中,二人称代词主要有“尔”、“汝”、“卿”、“君”等。

1.“尔”:二人称代词,常用于歌颂、恭维、劝勉等语境中,表示对对方的尊敬和礼貌。

示例:尔祖,惟德,孙后之君。

《孝经》2.“汝”:古代汉语中常用的二人称代词,表示对方,类似于现代汉语中的“你”。

示例:汝乃夫差之臣耶?,《楚辞·天问》3.“卿”:古代用于对朝廷官员的尊称代词,用于表示对方的尊贵地位。

示例:卿来何迟?《史记》4.“君”:常常用于注重礼仪和尊敬的场合,表示对对方的尊敬和敬意。

示例:君君,何为者?《诗经·周南·关雎》三、三人称代词:在古汉语中,三人称代词主要有“彼”、“是”、“之”等。

1.“彼”:表示与说话人和对方都不相关的第三人称,用于表示离说话人和对方较远的人或事物。

示例:彼地,与此相去甚远。

庄子《逍遥游》2.“是”:古代汉语常用的三人称代词,用于表示离说话人和对方较近的人或事物。

示例:是何人也?《论语》3.“之”:古代汉语中常用的第三人称代词,表示与说话人和对方都不相关的事物。

示例:是二者者,之菑露也。

《庄子·列德》以上是古汉语人称代词的一些研究内容,古汉语人称代词的使用与现代汉语有一些差异,但在古代文献中仍然有广泛的应用。

古汉语中的人称代词解读

古汉语中的人称代词解读

‎‎‎‎古汉语中的‎人称代词解‎读‎一、人称‎代词第一人‎称:‎吾、我、‎予(余)、‎卬教材例句‎补例:‎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

《诗》云‎:诗》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伤‎,孝之始也‎。

”“吾“‎一般不用作‎宾语。

但可‎作前置宾语‎。

例如:‎今者‎吾丧我。

(‎庄子·齐物‎论)‎2、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庄‎子·秋水)‎3、‎故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

(荀子·‎修身)‎4、居‎则曰:‎“不吾‎知也。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论语·先进‎)5‎、我胜若,‎若不吾胜。

‎(庄子·齐‎物论)补充‎:‎“卬”也是‎第一人称代‎词,例如:‎:‎招‎招舟子,人‎涉卬否。

人‎涉卬否,卬‎须我友。

(‎诗经·郑风‎·匏有苦叶‎)2‎、先秦时期‎一般人也可‎自称“朕”‎:‎朕皇考曰伯‎庸。

(屈原‎《离骚》)‎第二人称‎教材例句补‎例:离骚》‎)第二人称‎教材例句‎补例》:‎“俎‎亦机之类,‎故夏侯湛《‎新论》为…‎机‟,机犹‎俎也。

比太‎公於牲肉,‎故置之俎上‎。

”注意:‎新论》为…‎机‟,机犹‎俎也。

比太‎公於牲肉,‎故置之俎上‎。

”注意》‎注:‎“受尔汝‎之实指受人‎轻贱的言行‎。

”译文:‎“‎人能够把不‎受轻贱的实‎际言行扩而‎充之,那无‎论到哪里都‎合于义了。

‎”2‎、其俗无尊‎卑皆汝之。

‎(晋书·姚‎弋仲载记)‎3、‎游雅常众辱‎奇,或尔汝‎之。

(北史‎·陈奇传)‎4、‎祢衡少与孔‎融作尔汝之‎交。

(世说‎新语·言语‎)5‎、忘形到‎尔汝,痛饮‎真吾师。

(‎杜甫《醉酒‎歌》)第三‎人称重要结‎论:‎“其”字‎只能作定语‎,“之”字‎只能作宾语‎。

也就是说‎,上古时期‎还没有充当‎主语的第三‎人称代词!‎“其”=名‎词+之关于‎人称代词的‎几点说明:‎‎ (一)‎之、其均‎可活用而指‎第一、第二‎人称。

古汉语第一册语法_人称代词

古汉语第一册语法_人称代词

第三人称代词综述
其:定语 之:宾语 彼:主语、宾语、定语。
上古有无真正的第三人称代词?
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第十章:“严格说,文言没 有第三身指代词,‘之’‘其’‘彼’三字都是从指示 词转变过来的。这本是很合理的,可是这三个字没有一 个是发育完全的,合起来仍然抵不了白话里一个‘他’ 字,虽然另有胜过‘他’字的地方。”
第二人称代词(一)
女(汝) 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 “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论 语·雍也》) 往之女家。(《孟子·滕文公下》) 诲女知之乎?(《论语·为政》) 提问:“女”作何种句法成分?
第二人称代词(二)
尔 尔何曾比予于管仲!(《孟子·公孙丑上》) 盍各言尔志?(《论语·公冶长》)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论语·先进》)
彼(教材361页) 彼丈夫也,我丈夫也,吾何畏彼哉。(《孟 子·滕文公上》) 彼陷溺其民。(《孟子·梁惠王上》) 悲夫!世人以形色名声为足以得彼之情。 (《庄子·天道篇》) 彼不能收用彼众。(《墨子·非攻中》) 问题:“彼”作何种句法成分?
第三人称代词(五)
“彼”的特点: 具有人称代词的性质。 没有完全丧失指代性。 不是正式的第三人称代词。 带有轻视的意味。
观点三简介
观点三简介
尔汝歌(一)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卷二十五《排调》 5:“晋武帝问孙皓:‘闻南人好作《尔汝歌 尔汝歌》, 尔汝歌 颇能为不?’皓正饮酒,因举觞劝帝而言曰: ‘昔与汝为邻,今与汝为臣,上汝一桮酒,令汝 寿万春!’帝悔之。” (不同版本文字稍有出入,“尔汝歌”,一本为 “汝歌。”)
尔汝歌(二)
南朝·梁沈约《宋书·刘穆之传》: “河东王歆之,尝为南康刘邕相,素轻邕。 后歆之与邕俱豫元会,并坐。邕性嗜酒, 谓歆之曰:‘卿昔尝见臣,今不能见劝一 杯酒乎?’歆之因斅(xiào,又音xué)孙 皓歌答之曰:‘昔为汝作臣,今与汝比肩。 既不劝汝酒,亦不愿汝年。’”

古代汉语代词

古代汉语代词
或劳心,或劳力。 (孟子?许行)
有时“或”前有先行词,则“或”指代其中一个或一些人。例如:
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 (左传?襄公15年)
先王之法,经乎上世而来者也,人或益之,人或损之,胡可得而法! (吕氏春秋?察今)
有时句中连用几个“或”,构成排比,则既可指人又可指事物。例如: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司马迁?报任安书)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荀子?劝学)
由于焉字经常放在句尾,逐渐具有了语气词的性质了。在有的句子里,甚至就是纯粹的语气词。例如:
君以为易,其难也将至矣;君以为难,其易也将至焉。 (国语?晋语)
分析:这是平行的句法,上句用“矣”,下句用“焉”,显然“焉”不再具有指代的性质。但要注意,不要轻易把“焉”字看成单纯的语气词。
2、特指和泛指:“之”可以表示泛指,用作定语和宾语;“其”可以表示特指,总是作定语。例如:
之子于归,远送于野。 (诗经?邶风?燕燕)
姜氏欲之,焉辟害?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晏子立于崔氏之门外,其人曰:“死乎?” (左传?襄公25年)
就指示代词而言,教材还作了一些讨论。
1、指示代词还有“若”“然”“尔”略等于现代汉语的“这样”或“那样”。例如:
大者王,小者侯。 (汉书?高帝记)
王莽征天下能为兵法者六十三家。 (后汉书?光武纪)
“者”的另外一种用法是放在数词或时间词之后表示一定的范围或种类。例如:
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 (论语?颜渊)
古者丈夫不耕,草木之食足食也。 (韩非子?五蠹)
注意:1“者”字只是起辅助作用的代词。
“者”字结构不论多长,在句中只充当一个成分,可以作主语、定语、宾语和谓语。

古汉语人称代词归纳总结

古汉语人称代词归纳总结

古汉语人称代词归纳总结小朋友们呀,今天咱们来一起了解一下古汉语里的人称代词,可有趣啦。

在古汉语中,“我”有好多不同的说法呢。

像“吾”,这是很常见的表示“我”的字。

比如说,孔子说“吾日三省吾身”,这里的“吾”就是孔子他老人家说自己呀,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呢。

还有“余”也表示“我”。

屈原写的“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这个“余”就是屈原说自己早就知道正直敢言会带来灾祸。

“予”也是“我”的意思哦。

有个故事,欧阳修在一篇文章里写“予观夫巴陵胜状”,这里的“予”就是欧阳修自己,他在说自己看巴陵郡美好的景色呢。

那表示“你”呢,古汉语里有“汝”。

想象一下,老师要是在古代,可能就会对小朋友说“汝需勤奋读书”,就是说你要勤奋读书呀。

“尔”也是“你”的意思呢。

有一次,一个大人对调皮的小孩说“尔不可如此顽皮”,就是告诉他你不能这么调皮。

再说说表示“他”的。

“之”有时候可以表示他、她或者它。

就像“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这个“之”有点像说莲花它从淤泥里出来却不被污染。

还有“其”也能表示他或者他的。

比如“其父善游”,这里的“其”就是说他的父亲擅长游泳。

古汉语里的这些人称代词就像一个个小魔法字。

我们要是读古代的故事或者文章,知道了这些代词的意思,就好像拿到了一把小钥匙,能把文章里的秘密都解开。

要是不知道呀,可能就会看得一头雾水。

就像我们走迷宫,知道这些代词的意思就是有了地图,能顺利地在古汉语的迷宫里走啦。

咱们一起多去读些古代的小文章或者小故事,慢慢地就会对这些人称代词越来越熟悉。

就像和一群古代的小朋友交朋友一样,慢慢地了解他们说话的方式。

下次再看到古汉语里的这些人称代词,咱们就能一下子明白它们在说谁啦。

文言文中人称代词

文言文中人称代词

文言文中人称代词文言文中人称代词在日常过程学习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文言文吧?文言文是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

是不是有很多人在为文言文的理解而发愁?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言文中人称代词,欢迎阅读与收藏。

第一人称代词古汉语中,第一人称代词主要有“我、吾、余、予、朕、台(yí)、卬(áng)”等七个。

其中,常用的是“我、吾、余、予”四个。

吾:吾与汝毕力平险余:余闻而愈悲我:我与城北徐公孰美予:予观夫巴陵胜状谦称古人为了表示自己的谦逊礼貌,在对话中往往不用自称代词,而常用谦称代替。

其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1、自称其名。

如: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斥之,辱其群臣。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2、自称低贱的身份。

如:①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

(司马迁《报任安书》),“牛马走”指“像走马一样被役使的仆人”,是谦称。

②愚以为宫中之事。

此外:“臣、不肖、小人”等代替第一人称时是谦称。

注意“孤、寡人、朕”是古代帝王诸侯自称。

如:孤不度德量力,安陵君其许寡人“朕”,秦以前本是一般的自称,秦始皇以后专门用于帝王君主的自我称谓了。

如:朕皇考曰伯庸。

(屈原《离骚》)“卬(áng)”,多用在《诗经》中,“台”多用在《尚书》里,后代都不使用了。

“臣”是春秋战国时的人自称。

后来则变成臣子的自称了。

第二人称代词古汉语中,第二人称代词主要有“女、汝、尔、而、乃、若”等六个。

其中以“女、汝、尔、若”四个为常见。

“汝”、“女”本是同一个词的不同写法。

例如: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诗经魏风硕鼠》)汝:汝是大家子尔:尔等若:若属皆且为所虏尊称“子、足下、君、公、先生、大王、陛下(对君王)”作第二人称时,是尊称,相当于先生,“您”。

1、称人之字。

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汉书李广苏建传》)2、称人以美德之辞,美称词语。

古人多用“子”、“君”、“公”、“先生”等。

例如:①子欲子之王之善与?我明告子。

古代尊称

古代尊称

1、第一人称代词:“吾”、“我”、“予”、“余”、“朕”。

2、第二人称代词:“女(汝)”、“尔”、“若”、“而”、“乃”。

3、第三人称代词:“其”、“厥”、“之”。

“之”和“其”都不是典型的第三人称代词:一是“之”和“其”除称代以外,还可以称人或物。

二是“之”和“其”除了可以称代第三方以外,有时候也可以用来称代说话人自己或听话的一方。

区区、在下、不才、小生、我、1、人称代词(1)一人称代词:“吾、我、予、余”等。

(2)第二人称代词:“汝、女、尔、若、而、乃”等。

(3)三人称代词:“之、其”。

(4)古汉语人称代词的一些特点:1) 形式多,用法复杂。

2) 没有单复数的区别。

有时也在人称代词后面加“属、侪、曹、辈、等”一类名词以表示多数。

汝,余,吾,我,尔,卿等尔,女(汝),朕,哀家你: 女、汝、若、而、尔尔、乃子、卿、君、尊驾、阁下、公、足下/汝,尔,女,子,卿,君,尊驾,阁下,公,足下第一人称-我:我、吾、余、予、朕、某第二人称-你: 女、汝、若、而、尔尔、乃第三人称- 他/她:其、之、他、伊、渠(古代汉语的人称代词体系还不完备,严格说来,先秦汉语中还没有真正的第三人称代词,第三人称代词的职务是由指示代词“其”和“之”来承担的。

)在上古汉语里,人称代词单数和复数是同形的。

有时,第一人称代词和第二人称代词后面可以加“侪”、“属”、“曹”、“辈”、“等”来表示复数。

这些词与现代汉语的“们”不同,它们都是词和现代汉语一样,古代汉语中也有不少的人称代词,其功用也是用来代替人或事物名称。

有第一、第二、第三之分,还有己称、旁称和尊称等。

第一人称:又叫“自称”。

常用“吾、我、余、予”等,还有帝王的专称“朕”和“孤”字。

通常都可译为“我”、“我们”、“我的”、“我们的”。

例:1、已得履,乃曰:“吾亡持度。

”《郑人买履》——已经拿到了鞋子,竟然说:“ 我忘记了拿尺码。

”“吾”用于句首,作主语,代替“我”。

2、吾知子所以距我也,吾不言。

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

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
人称代词
1、第一人称代词 (1)我、吾、余、予 (2)其、之
(3) “臣、愚、不肖、小人”等代替第一人 称时是谦称。
“孤、寡人、朕”是古代帝王诸侯自称。
2、第二人称代词 (1)女、汝、尔、而、乃、若、
(2)“子、足下、君、公、先生、卿”作第 二人称时是尊称,相当于 “您”
பைடு நூலகம்
3、第三人称代词 之、其、彼
的“那”、“那个”、“那些”、“那样” 相当。
3、表示虚指 “虚指”,即指代对象不明确。 文言中的虚指代词主要用“或”字表示,相 当于“有的”、‘有人”。
4、表示无指
“无指”,即排除一切对象。 文言的“无指代词”主要是“莫”和 “无”,相当于“没有谁”、“没有什么”
古汉语的第一、第二人称代词,也可在 它们的后面加上“侪”“辈”“属” “曹”“等” “族” “徒”字表示多数。 “吾辈、尔等、吾属、士大夫之族” 。
指示代词
1、表示近指
“是、斯、之、然、若”等。这些代词相当 于现代汉语的“此”、“这”、“这个”、 “这样”。
2、表示远指 “彼、夫、其”等。这些代词与现代汉语

(十二)人称代词,指示代词,者字,所字

(十二)人称代词,指示代词,者字,所字

⑤ 海滨遐远,不沾圣化,其民困于饥寒而吏不恤,故使陛下赤子盗弄陛下之兵于潢池中耳。(《龚遂传》)
⑥ 其尤贫而力不能者,令书其佣,足相当,则使归其质。(《柳子厚墓志铭》)
“夫”字指示性较轻,多用作定语,可译为“那个”,如例①②。“彼”字并不是第三人称代词,而是指示代词,表示远指,指人时等于说“那个人”,如例③;指代处所时可译为“那里”,例如④。“其”字作为指示代词,绝不作主语,而只作定语,可译为“那里”、“那些”等,如例⑤⑥。
(3)其它指示代词
“他”、“然”、“尔”、“焉”、“诸”作为指示代词,用法各有特点。“他”是表示旁指的指示代词,多作宾语、定语,可对译为“别的
② 王顾左右而言他。(《孟子·梁惠王下》)
③ 观止矣。若有他乐,吾不敢请已。(《季札观乐》)
(2)现代汉语用第三人称作主语的地方,古代还有另外两种表达方法:一种是重重前面出现的名词。另一种是省略的主语。
(3)“之、其”的活用
“之、其”可以灵活运用,说话人本人自称,有时是指对话人。
① 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晋灵公不君》)
② 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同①)
朕皇考曰伯庸。(屈原《离骚》)
2、第二人称代词
“女(汝)、尔、若、而、乃”属于第二人称代词,表示对称。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女(汝)、尔、若,”可以作主语,定语和宾语。一类“而、乃”一般,只用作定语。
君来赐命曰:“吾与女伐狄。(《吕相绝秦》)
汝知而心与左右手背乎?(《孙子列传》)
我无尔诈,尔无我虞。(《左传·宣公十五年》)
(3)“者“字也可以位于数词后,与数词组成“者”字词且。这种“者”字也是“别事词”,它所代的人或事物一定在上文里已经出现过,数词是对上文出现过的事物加以总括。例如:

文言文高频词人称代词

文言文高频词人称代词

文言文高频词(五)常用代词代词在记人叙事的文言文中出现频率很高。

人物传记文中代词起着关联人物、事件的重要作用,只有精准理解文中每个代词所指代的具体的人物、事件和事物,才能全面准确理解文章内容。

高考文言文阅读题的设计和解答也与代词密不可分。

代词可以是文言翻译题中的得分点,还可以是信息概括分析题(第3个选择题)中设误点。

人称代词常在句首作主语,据此语法特点可判定句子停顿之处,准确解答断句题。

因此,要在准确理解文意基础上精准答题,就必须全面掌握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三类代词的用法。

一、第一人称代词古汉语第一人称代词有“我、吾、余、予、仆、妾、愚、臣、己、自、之、孤、朕、寡人”等。

其中“我、吾、余、予”四个词最常用。

“仆”是古时男子对自己的谦称,“孤、朕、寡人”是古代帝王诸侯自称。

“朕”在秦以前是一般人的自称,秦始皇以后专门用于帝王君主的自称了。

“臣”是春秋战国时的人自称,后来则变成臣子的自称了。

而“吾”后加上“侪、辈、曹、属”等词后表示复数。

第一人称代词在句中常用作主语、宾语和定语。

在对话中古人常用“臣、不肖、小人”等谦称代替第一人称。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论语·述而》)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3.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4.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范仲淹《岳阳楼记》)5.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后汉书·列女传》)6.臣不胜受恩感激。

(诸葛亮《出师表》)7.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孟子·梁惠王上》)8.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

(诸葛亮《隆中对》)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卫灵公》)10.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

(诸葛亮《出师表》)11.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战国策·荆轲刺秦王》)12.吾属今为之虏矣(《史记·项羽本纪》)二、第二人称代词古汉语第二人称代词主要有“汝(女)、尔(而)、乃、若”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汉语中的人称代词就是哪些语文学习分享到:1、第一人称:又叫“自称”。

常用“吾、我、余、予”等,还有帝王的专称“朕”与“孤”。

通常都可译为“我”、“我们”、“我的”、“我们的”。

2、第二人称:又叫“对称”,常用“尔、汝、女、若、乃、而”等。

通常译为“您、您的、您们、您们的”。

3、第三人称:又叫“她称”,主要有“彼、其、之”等,它们既可以用来指人,又可以用来代事,其用法更为灵活,通常译为“她、她的、她们、她们的”等。

4、关于己称,即“自称”,常用“自、己”二字,均可以译为“自己”的意思。

5、关于“旁称”,亦称为别人,常用一”人字“,可能译为”别人”、“人家”。

6、关于“尊称”,即对人的礼貌称呼法,有“君、子、公、卿、先生、夫子、足下、陛下、阁下”等,一般译为“您老人家,她老人家”的意思。

7、个人在对话中用“贱称”,也叫“谦称”。

一般用“臣、仆、妾、鄙人、寡人”等,均可译为“我”一、人称代词第一人称:吾、我、予(余)、卬教材例句补例:1、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啟予足,啟予手。

《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而今而后,吾知免乎!小子!”(论语·泰伯)啟:通“晵“,视也。

2、《孝经》:“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伤,孝之始也。

”“吾“一般不用作宾语。

但可作前置宾语。

例如:1、今者吾丧我。

(庄子·齐物论)2、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庄子·秋水)3、故非我而当者,吾师也;就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

(荀子·修身)4、居则曰:“不吾知也。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论语·先进)5、我胜若,若不吾胜。

(庄子·齐物论)补充:1、“卬”也就是第一人称代词,例如::招招舟子,人涉卬否。

人涉卬否,卬须我友。

(诗经·郑风·匏有苦叶)2、先秦时期一般人也可自称“朕”:朕皇考曰伯庸。

(屈原《离骚》)第二人称教材例句补例:项王患之,为高俎,置太公其上,告汉王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

”汉王曰:“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桮羹。

”项王怒,欲杀之。

项伯曰:“天下事未可知,且为天下者不顾家,虽杀之无益,祗益祸耳。

”项王从之。

(史记·项羽本纪)唐·司马贞《史记索隐》:“俎亦机之类,故夏侯湛《新论》为‘机’,机犹俎也。

比太公於牲肉,故置之俎上。

”注意:古人相见时多不直接称“尔汝”,如相称,则或表轻贱,或表关系十分亲密。

例如:1、人能充无受尔汝之实,无所往而不为义也。

(孟子·尽心下)杨伯峻《孟子译注》注:“受尔汝之实指受人轻贱的言行。

”译文:“人能够把不受轻贱的实际言行扩而充之,那无论到哪里都合于义了。

”2、其俗无尊卑皆汝之。

(晋书·姚弋仲载记)3、游雅常众辱奇,或尔汝之。

(北史·陈奇传)4、祢衡少与孔融作尔汝之交。

(世说新语·言语)5、忘形到尔汝,痛饮真吾师。

(杜甫《醉酒歌》)第三人称重要结论:“其”字只能作定语,“之”字只能作宾语。

也就就是说,上古时期还没有充当主语的第三人称代词!“其”=名词+之关于人称代词的几点说明:(一) 之、其均可活用而指第一、第二人称。

例如:1、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

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

——第一个“之”指对方,第二个“之”指自己。

2、[滕世子]谓冉友曰:“吾她日未尝学问,好驰马试剑;今也,父兄百官不我足也,恐其不能尽於大事,子为我问孟子。

”——“恐其不能……”等于说“恐怕我之不能……”(二)有时“其”不就是人称代词而就是指示代词,例如:1、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

——“其人”指“这个人”或者“那个人”;2、夏后殷周之盛,地未有过千里者,而齐有其地矣。

——“有其地”指(已经)“拥有那样多的土地)了。

(三)在上古时期,人称代词单复数同形、例如:1、鲁卫谏曰:“齐其疾我矣!”——鲁、卫本就是两个国家,但这里仍说“我”而不像后代那样说成“我等”,更不会说成“我们”。

2、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不说“用一句话概括它们”。

(四)“吾侪”、“吾属”、“若属”、“尔等”等均不就是真正意义上的人称代词复数,而就是含有贬义的说法。

例如:1、吾侪何知焉?2、范增对项庄说:“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於坐,杀之。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这就是范增叫项庄进去杀了刘邦,并且强调,我这就是为您考虑,如果您今天不杀她,将来您们这帮人必定被刘邦俘虏(若属皆且为所虏),言下之意就是我没事,不会当俘虏的,您们这帮人才会。

明显含有轻视对方的意味。

(五)古人常用谦称代替第一人称,尊称代替第二人称。

谦称如:寡人、不谷、臣、小人、老妇、仆、愚……尊称如:君、大王、王、陛下、子、先生、足下……(六)称对方的“字”表示尊敬,自称其名也表谦逊。

——读书时要注意古人的“名”与“字”!第一次出现时一般出现全名,第二次出现时往往只出现名或字,而省去了姓。

二、指示代词(一) 近指:就是、此、斯、兹(对比:就是心足以王矣。

——此心之所以合於王者,何也?)(二) 远指:彼[后来发展成为带有人称代词的性质,但因表远指(则小)又常常带着轻视意味。

如:“彼哉!彼哉!”(论语·宪问)“彼陷溺其民”。

(孟子·梁惠王上)]远指、近指对比例: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苏轼《前赤壁赋》)——“斯”指眼前的江水,“彼”指天上的月亮。

(三)“之”在先秦也可以就是指示代词,例如:1、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诗经·周南·桃夭》)——这个姑娘出嫁,会使她的夫家与顺。

2、之二虫又何知?(《庄子·逍遥遊》)——这两个动物(蜩,即蝉;学鸠,小鸟)又知道什么?(四)“夫”字带有轻微指示性,有时可译出,有时可不译。

例如:1、小子何莫学夫诗?(《论语·阳货》)——学生们为什么不学习《诗经》?(不必译出)2、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论语·先进》)——不为这个人伤心为谁伤心?(译出)(五)示代词“然”就是“这样”的意思,例如:1、河东凶亦然。

(《孟子·梁惠王上》)——河东遭受灾荒时也这样。

2、物皆然,心为甚。

(同上)——事物都就是这样,心尤其就是这样。

(六)“尔”与“然”用法相同,只不过没“然”用得普遍:1、相去万余里,故人心尚尔。

(古诗十九首)——相隔上万里,对老朋友的关心还就是这样(深切)。

2、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陶渊明《饮酒诗》)——问您为什么能够这样?(七)“或”在上古就是肯定性指示代词,例如:1、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

(《孟子·梁惠王上》)2、或相倍蓰,或相什百。

(《孟子·滕文公上》)3、宋人或得玉。

(左传·襄公15年)(八)“莫”在先秦就是个否定性无定代词。

例如:1、自经於沟渎而莫之知也。

(《论语·宪问》)——自己在山沟里上吊死了而没有谁知道她。

(指人)2、天下之水,莫大於海。

(《庄子·秋水》)——天下的水面没有什么比海更宽阔的了。

(指物)3、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宣公2年)——犯了错误而能改正,没有什么比它更大的了。

(指事)汉以后又产生出副词词性,例如:1、秦王车裂商君以殉曰:“没如商鞅反者。

”(《史记·商君列传》)——不要像商鞅一样造反。

2、作书与内舍,便嫁莫留住。

(汉·陈琳《饮马长城窟行》)——写信与妻子:“立即改嫁不要留在我家。

”三、特别指示代词:“者”、“所”(一)“者”用在形容词、动词之后指代具有某性质(状态)的人或物,或指代做某事的人,也就就是构成一个名词性词组。

1、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论语·冶长)2、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

(孟子·公孙丑上)3、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不做的与不能做的在表现上有什么差异?注意:“者”字无论就是在判断句的主语后面表示提顿,或就是在“有……者”名词性结构中,还就是在时间名词“今”、“昔”、“古”、“曩”等后面,它都就是语气词。

例如: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2、宋人有曹商者,为宋王使秦。

(庄子·列御寇)3、曩者辱赐书,教以慎於接物,推贤进士为务。

(司马迁《报任安书》)——前些时候接到您的来信,教导我要谨慎地与人交往,要把(向皇帝)推举贤人作为自己的任务。

(二)“所”字通常用在及物动词的前面与动词组成一个名词性词组,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

A它指代的一般就是行为的对象。

例如:1、夺其所憎与其所爱。

(战果策·赵策)——夺了她所讨厌的人的官职来给她所喜爱的人。

2、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孟子·梁惠王上)——大王的最大愿望可让我听听不?B行为的对象范围较宽泛,所以后面还可再具体化,即接上具体的名词。

例如: 1、仲子所居之室……所食之粟。

——住的房屋……吃的粮食2、光不敢以图国事,所善荆卿可使也。

(史记·刺客列传)——与我要好的荆卿可以出使。

C注意区分“所字结构”与“者字结构”1、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

(庄子·养生主)——我刚开始解剖牛的时候,所瞧到的没有不就是牛的。

——“所见”指“见”的对象:牛。

2、见者惊犹鬼神。

(庄子·达生)——瞧见的人吃惊得还以为就是鬼神。

——“见者”指发出“见”这个动作的人。

D“所×者”=“所×”,例如:1、所爱者,挠法活之;所憎者,曲法诛灭之。

(史记·酷吏列传)——对她所喜爱的人,就曲解法律救活她;对她所讨厌的人,就绕者弯也要找寻法律根据来把她杀掉。

2、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

——她们认为好的,我们就实行它;她们讨厌的,我们就改正它。

E“所以”表工具、方式、原因等,“所为”也表原因。

例如:1、彼兵者,所以禁暴除害也,非争夺也。

(荀子·议兵)——那战争就是用来禁止暴乱、除掉害人的乱人的,不就是用来争夺的。

2、所以为君市义也。

(战国策·齐策)——用来为您买义的方式。

3、所以报也。

——报答的方式。

4、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她焉。

——古代的人大大地超过别人的原因没有别的。

5、此所以乱也。

——这就就是乱的原因。

6、所为见将军者,欲以助赵也。

——见将军的原因,就是想用(这种办法)帮助赵国。

“所”字结构练习文段:魏王问张旄曰:“吾欲与秦攻韩,何如?”张旄对曰:“韩且坐而胥亡乎?且割而从天下乎?”王曰:“韩且割而从天下。

”张旄曰:“韩怨魏乎?怨秦乎?”王曰:“怨魏。

”张旄曰:“韩强秦乎?强魏乎?”王曰:“强秦。

”张旄曰:“韩且割而从其所强,与所不怨乎?且割而从其所不强,与其所怨乎?”王曰:“韩割而从其所强,与其所不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