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时期由中原传入西域的是

合集下载

有关西域的典故

有关西域的典故

西域是指汉代以来,在玉门关、阳关以西的广大地区,范围包括了新疆以及更远的地方。

有关西域的典故非常丰富,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典故:1. 张骞出使西域: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时期),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目的是联络汉朝和西域各国,对抗匈奴的侵袭。

张骞在出使途中被匈奴捉住,他在逃脱后继续西行,终于找到了大月氏国(位于中亚),但大月氏国已经不想再与汉朝交战,张骞只好回国。

这次出使使汉朝了解了西域的地理、人文、物产等情况,为汉朝开辟通往中亚、西亚的商路打下了基础。

2. 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最初是出于经济目的,后来逐渐演变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

丝绸之路从长安(今西安)出发,经过河西走廊、敦煌,进入西域,再向西经过中亚、西亚,最终到达欧洲。

这条商路上的商品和文化交流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3. 班超经营西域:班超是东汉时期的一位著名将领,他继承了张骞的事业,继续经营西域。

班超在西域经营了三十多年,通过与各国交涉、贸易等方式,使汉朝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也为后来的丝绸之路的繁荣打下了基础。

4. 昭君出塞:王昭君是汉元帝时期的一位宫女,因貌美被选中出塞嫁给匈奴单于。

昭君出塞是汉匈关系的一次重大转折,昭君和单于生下的后代,成为汉匈友好的纽带。

昭君出塞的故事成为了中国古代民族友好交往的典型之一,也成为了文人墨客吟咏的对象。

5. 班超出使西域:班超经营西域期间,他派遣了使者出使西域各国,其中包括著名的甘英。

甘英到达了安息(今伊朗)边境,但由于海上凶险未能继续前行。

班超在西域的作为和影响力使他成为了中国古代外交家的代表人物之一。

除了以上几个典故,还有许多有关西域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事迹,如汉武帝设置西域都护府、汉朝与西域各国的贸易往来、佛教传入中国等。

这些典故反映了古代中国与西域各国的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的交流和融合,也成为了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汉朝的文化交流与西域的联系

汉朝的文化交流与西域的联系

汉朝的文化交流与西域的联系汉朝(公元前202年-220年)是我国历史上辉煌灿烂的王朝之一,不仅在政治和军事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而且在文化交流方面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其中,与西域的联系在汉朝的文化交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探讨汉朝的文化交流与西域的联系,以展示其对中原与西域文明的互惠互补之处。

一、汉朝与西域的交往背景汉朝统一中国后,积极开展与周边地区的交流,特别是与西域地区的互动频繁。

西域是指当时中国西部地区,包括今天的新疆、甘肃、青海等地。

西域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汉朝积极利用这个地理优势,与西域展开了多层次的文化交流。

二、文化交流的途径1. 丝绸之路的开辟汉朝与西域之间最重要的联系方式是丝绸之路的开辟。

丝绸之路不仅是经济贸易的重要通道,也是文化交流的桥梁。

通过丝绸之路,汉朝将中原地区的丝绸、陶瓷、书法等文化艺术品输送到西域地区,同时也向西域地区输入了西方的艺术品和科技。

2. 使者交往汉朝还派遣使者与西域各国进行往来,进一步加深了双方的文化交流。

这些使者除了传递政治、外交信息外,还将汉朝的文化、教育、科技等带到了西域,同时也学习了西域的风土人情和文化传统,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储备。

三、文化交流的影响1. 艺术与工艺品的互鉴汉朝的艺术与工艺品对西域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比如,中国的丝绸技术通过丝绸之路传到西域地区,成为当地重要的产业之一。

同时,西域地区的木雕、石雕、纺织等技艺也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原,丰富了汉朝的艺术文化。

2. 宗教与哲学的交流汉朝与西域之间的文化交流还使得佛教等宗教和哲学思想在中国得到了广泛传播。

随着丝绸之路的通畅,佛教由印度传入中国,并在汉朝得到推广和深入研究,对中国的哲学思想和社会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文学与历史的互补汉朝的文学和历史作品对西域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汉朝的史书,如《史记》和《汉书》等,以及文学作品,如《红楼梦》和《西游记》等,通过丝绸之路传到西域,并在当地广为流传。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设计:第15课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设计:第15课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1、识记:了解张骞通西域的史实(七上P82-83)
(1)“西域”的概念:两汉时期,人们把今天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也就是现在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包括欧洲),称为西域。

(2)西汉张骞通西域:
汉武帝分别于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

两次出使西域的主观目的:第一次——联络大月氏共同夹击匈奴(目的没实现);
第二次——厚赂乌孙,招其回归故地,使之助汉(目的也没实现)。

张骞出使西域起了客观作用——加强了西汉同西域的联系。

西域→内地:西域的葡萄、核桃、苜蓿、石榴、天马、汗血马等良种马、乐器、歌舞、地毯等开始传入中原,丰富了汉族的经济生活。

内地→西域:汉族的铸铁、凿井、开渠等技术和丝绸、漆器、金属工具等传到西域,促进了西域的发展。

(3)新疆开始归中央政府管辖的史实:
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

从此,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西域各国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2、理解:认识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七上P83-84)
(1)“丝绸之路”(指陆上丝绸之路)的概念:张骞通西域后,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往西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运到西亚,再由西亚转运到欧洲,又把西域各国的奇珍异宝输入中国内地。

这条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

(2)作用:丝绸之路是新航路开辟之前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有力的促进了中西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中国人民与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对促成汉朝兴盛产生积极作用。

这条中西方交通的陆上要道,在我国当今的西部大开发和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中仍发挥作用。

棕色插画风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开拓者人物介绍PPT

棕色插画风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开拓者人物介绍PPT

首使西域
元光六年(前129年),匈奴监视渐有松弛,张骞趁匈奴人不备 带领其随从,逃出了匈奴人的控制区。
张骞到大宛后,向大宛国王说明了自己出使月氏的使命和沿途种 种遭遇,大宛王为了能够与汉朝通使往来,热情款待张骞后,派 了向导和译员,将张骞等人送到康居(今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 斯坦境内),康居王又遣人将他们送至大月氏。
人物评价
张骞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走出国门的使者,打开了中国与中亚、西亚及欧洲等国交往的大门。
同时,也通过他的外交实践,第一次张扬起 国与国之间平等、诚信交往的外交理念,构 建了汉与西方国家友好交往的桥梁,促进了 东西方文化、经济的交流和发展,为中国汉 代昌盛和后世的对外开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整个世界的文明与进 步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使西域
元狩四年(前119年),在 失去河西走廊后,匈奴向西 北退却,依靠西域诸国的人 力、物力,与西汉对抗。汉 武帝再任张骞为中郎将,率 300多名随员,携带金币丝 帛等财物数千巨万,牛羊万 头,第二次出使西域。
此行的目的,一是招与 匈奴有矛盾的乌孙东归 故地,以断匈奴右臂; 二是宣扬国威,劝说西 域诸国与汉联合,使之 成为汉王朝之外臣。
由于张骞等人的沟通,此后汉朝和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天马、汗 血马等良种马传入,葡萄、核桃、苜蓿、石榴、胡萝卜和地毯等传入内 地,丰富了汉族的经济生活。汉族的铸铁、开渠、凿井等技术和丝织品、 金属工具等,传到了西域,促进了西域的经济发展。
连通西南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回汉后,向汉武 帝报告了自己出使过程中所了解到的 情况。在此以前,汉代的君臣还根本 不知道,在中国的西南方有一个身毒 国的存在。正是由于张骞的报告和记 述,汉庭才了解到华夏的外部世界。

汉武帝为何要派张 骞出使西域

汉武帝为何要派张 骞出使西域

汉武帝为何要派张骞出使西域在汉朝时期,汉武帝作出了一个具有深远影响的决策——派遣张骞出使西域。

这一行动并非偶然之举,而是基于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考量。

汉武帝时期,汉朝国力逐渐强盛,但北方的匈奴一直是心腹大患。

匈奴时常侵扰汉朝边境,掠夺财物,给百姓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为了抵御匈奴的侵略,汉武帝迫切需要寻找更多的盟友,共同对抗匈奴。

而西域地区的一些国家,可能成为潜在的合作伙伴。

从经济角度来看,汉朝的经济发展迅速,对于商品的需求日益增长。

西域地区有着丰富的物产和独特的商品,如良马、香料等。

通过与西域的交流和贸易,可以促进汉朝经济的进一步繁荣。

同时,汉朝的丝绸、瓷器等精美物品也能在西域找到广阔的市场,从而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

在军事战略方面,了解西域的地理环境、军事部署和部落情况对于汉朝对抗匈奴至关重要。

张骞出使西域,可以获取有关匈奴的情报,包括他们的军事动向、战略弱点等,为汉朝制定更有效的军事策略提供依据。

此外,汉武帝具有开阔的视野和雄心壮志,他渴望拓展汉朝的影响力,使汉朝成为一个更加强大、繁荣和具有影响力的国家。

派遣张骞出使西域,是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的重要步骤之一。

张骞本人也具备出使西域的条件和能力。

他勇敢坚毅,有着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面对未知的路途和艰难险阻,他毫不退缩。

张骞出使西域的过程充满了艰辛和挑战。

他在途中遭遇了匈奴的扣押,被困多年,但他始终牢记使命,寻找机会逃脱。

经过漫长的旅程,张骞最终到达了西域各国,与他们建立了联系。

张骞的出使,为汉朝带来了丰富的地理、人文和政治等方面的信息。

他的报告让汉武帝对西域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为汉朝后来在西域的经营和拓展奠定了基础。

张骞出使西域还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汉朝的先进技术、文化和制度传入西域,同时西域的音乐、舞蹈、宗教等也传入汉朝,丰富了汉朝的文化内涵。

总之,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是一个具有战略眼光和深远意义的决策。

这一行动不仅有助于汉朝对抗匈奴,促进经济发展和军事战略的制定,还推动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20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5课《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公开课教学设计

2020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5课《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公开课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5课《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课标要求】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本课主要讲述两汉对内对外关系。

对内,出使西域和设置西域都护;对外,打通了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建立了同欧洲国家──大秦的友好往来。

从课标要求来看,本节课的教学要求掌握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基本史实,理解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及其在中西方交流史上的地位。

【教材分析】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文明向外传播的重要通道,是中国走向世界的开始。

所以本课在整个中国古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汉朝对外交往充分体现了中西文明的交流与渗透,体现了两汉灵活多变的内外政策,反映了古老中华文明的世界领先地位,进一步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课本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班超经营西域。

教学重点是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

由于初一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积累程度的限制,对理性的知识较难领会,理解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及其在中西方交流史上的地位是本课难点。

因此让学生认识丝绸之路的意义和对当今的启示,要以古论今,联系现实生活,联系西部大开发,改革开放方针政策,中国梦来理解。

根据新课改的理念和学习的需要,我对内容作了一些整合与拓展,以丝绸之路作为本节课的主线,贯通课堂。

二、学情分析我校初一学生历史知识的积累还较少,同时对历史地理的概念比较模糊,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历史地图,明确地里位置方向。

由于学生学习的基础较差,大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因此课前要指导学生充分运用导学案做好预习,督促完成预习任务。

让导学案为课堂教学服务,方便学生更好的学,为课堂交流展示有备而来,也方便教师更好地教,引导学生深入探讨。

初一学生年龄小,接触的历史不多,全面的认识和思考问题的能力不足,应注意培养他们学会全面分析问题、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

学生感性认识比理性认识强,利用视频和史料,多媒体展示大量的图片、地图、图表进行导学,组织学生展开合作探究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汉统 一多民族封建国 家的巩固》丝绸之路通

《汉统 一多民族封建国 家的巩固》丝绸之路通

《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丝绸之路通汉朝,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其在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而丝绸之路的开通更是在其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汉朝初期,历经长期的战乱,社会经济亟待恢复。

文帝、景帝推行休养生息的政策,使得社会经济逐渐复苏,为汉武帝时期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汉武帝即位后,采取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极大地巩固了汉朝的统治。

在政治上,汉武帝通过推行推恩令,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同时,设立内朝,削弱了丞相的权力,使得皇权进一步集中。

在经济上,汉武帝推行盐铁官营、均输平准等政策,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在思想上,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将儒家思想确立为正统思想,加强了思想的统一和控制。

然而,汉朝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不仅仅体现在内部的政治、经济和思想的整合上,更体现在对外交流与民族融合方面,而丝绸之路的开通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

丝绸之路的开通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过程。

早在先秦时期,中原地区与西域等地就已经有了一定的交流。

但直到汉武帝时期,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才正式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

张骞出使西域,最初的目的是为了联合大月氏共同对抗匈奴。

虽然这一目的没有完全实现,但张骞的出使却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收获。

他带回了关于西域各国的地理、物产、风俗等方面的详细信息,使得中原地区对西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此后,汉朝与西域各国的交流日益频繁,丝绸之路逐渐形成。

丝绸之路的开通,促进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贸易往来。

汉朝的丝绸、茶叶、瓷器等商品源源不断地运往西域,而西域的葡萄、苜蓿、石榴等农作物以及良马等也传入了中原。

贸易的繁荣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也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除了贸易往来,丝绸之路还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佛教就是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并对中国的文化、艺术、哲学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时,中原地区的儒家思想、汉字、历法等也传入了西域,对西域各国的文化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汉朝丝绸之路中原与西域的经济与文化交流

汉朝丝绸之路中原与西域的经济与文化交流

汉朝丝绸之路中原与西域的经济与文化交流中国古代丝绸之路是东西方之间重要的交通和贸易通道,也是促进经济和文化交流的桥梁。

汉朝时期,丝绸之路连通了中原地区和西域地区,不仅带动了经济繁荣,还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本文将重点探讨汉朝丝绸之路中原与西域的经济与文化交流。

一、经济交流汉朝丝绸之路的开通,使得中原地区的丝绸、陶器、银器、药材等特产可以通过陆上交通方式远销到西域地区。

西域地区以珍稀的石油、水果、香料等特产以及宝石、玛瑙等贵重物品进行回销。

这种经济交流,不仅推动了中原地区的产业发展和繁荣,也为西域地区带来了丰富多样的商品。

在丝绸之路的带动下,汉朝中原地区的丝绸产业蓬勃发展。

中原地区以织造精良的丝绸而闻名,通过丝绸之路与西域地区进行贸易,促使了中原的丝绸产业得到进一步的扩张和发展。

丝绸的出口不仅为中原地区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也满足了西域地区对奢侈品的需求。

另外,在经济交流中,中原地区的农产品也远销到西域地区。

例如,中原地区的大米、小麦、豆类等粮食作物对西域地区的居民而言是十分珍贵的物品。

农产品的贸易不仅促进了中原地区的农业生产,也为西域地区提供了丰富的口粮。

二、文化交流汉朝丝绸之路的开通,不仅促进了经济的交流,也极大地推动了中原与西域之间的文化交流。

在文化交流方面,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宗教的传播。

佛教作为一种重要的宗教信仰在丝绸之路上传播得非常广泛。

汉朝时期,佛教开始从印度传入中国,通过丝绸之路传播到中原地区。

佛教的传播不仅带来了佛经的引入,也促进了佛教艺术和文化的融合。

此外,语言文字也是文化交流的重要方面。

丝绸之路的开通,使得中原地区的汉字逐渐传播到西域地区。

汉字与当地的文字进行交流和融合,促进了不同民族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除此之外,工艺技术的交流也是文化交流的重要内容之一。

中原地区的铁器、陶瓷等工艺技术通过丝绸之路传播到西域地区,丰富了当地的工艺制作水平。

总结:汉朝丝绸之路的开通,不仅带动了中原地区和西域地区的经济繁荣,也促进了两地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第14课《丝绸之路的开通与经营西域》知识点总结

第14课《丝绸之路的开通与经营西域》知识点总结

第14课丝绸之路的开通与经营西域考点一、张骞通西域1.西域范围:汉朝人把阳关、玉门关以西,也就是现在新疆和更远的广大地区称作西域。

2.背景(1)西域:小国林立,受到匈奴的控制和奴役。

(2)大月氏:被匈奴驱赶。

(3)汉朝:匈奴不断向中原发动进攻,十分被动。

3.张骞出使西域第一次第二次目的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为了加强与西域各国的联系时间公元前138年公元前119年(漠北战役)经过长安出发-被匈奴抓住扣留10余年-逃脱到达大月氏,大月氏不愿联汉打匈奴-返回-被匈奴抓住扣留一年多-逃脱回到长安,向汉武帝汇报见闻。

长安出发-走访西域许多地方-西域各国派使节到长安。

4.意义:促进了汉朝与西域的相互了解与往来。

5.张骞的优秀品质:“持汉节不失”的精神和坚决克服困难的意志。

考点二、丝绸之路(汉武帝时期)一、陆上丝绸之路(以主要运输丝绸到西方而得名)1.路线:长安——河西走廊——西域(今新疆)——中亚—、西亚——欧洲、北非2.货物交流(1)汉朝外传:汉朝的丝绸、漆器等物品以及开渠、凿井、铸铁等技术(2)传入汉朝:西域的核桃、葡萄、石榴、苜蓿、良种马、香料、玻璃、宝石,乐器和歌舞等。

3.意义: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海上丝绸之路1.重要路线:中国东南沿海港口—中南半岛——马六甲海峡—孟加拉湾沿岸—印度半岛南端、今斯里兰卡2.其他航线:从山东半岛出发的船只可到达朝鲜半岛和日本。

3.丝路精神:友好往来、合作交流、开拓创新等。

三、丝绸之路的现实价值:①至今仍发挥着交通要道的作用。

②兴起考古热、旅游热,促进“一带一路”沿线经济的发展。

考点三、汉朝对西域的管理一、设置西域都护府1.时间:公元前60年2.地点:乌垒城3.最高长官:西域都护(西域都护颁行汉朝的号令,调建军队、征发粮草。

对西域地区进行有被治理。

)4.管辖范围:包括今新疆及巴尔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

汉朝西域文化的传播与影响

汉朝西域文化的传播与影响

汉朝西域文化的传播与影响汉朝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一个朝代,汉朝的文化不仅在中原地区得到了繁荣和发展,也通过与西域地区的交流传播到了今天的丝绸之路沿线。

汉朝西域文化的传播对当时的西域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对中原地区带来了新的启示和变革。

一、汉朝西域文化的传播1. 交通路线的打通汉朝时期,丝绸之路的打通极大地促进了中原地区与西域地区的交通与贸易。

这条陆上丝绸之路成为了汉朝西域文化传播的重要通道。

通过这条通道,汉朝的文化艺术、科技理念、制度等被传入西域地区,与当地的文化相互融合、交流与发展。

2. 婚姻制度的影响汉朝与西域地区之间的外交婚姻也是文化传播的一种方式。

汉朝皇室与西域各国的王室进行婚姻联姻的做法,不仅增进了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也使得汉文化在西域地区得以传播。

通过婚姻制度,西域地区的贵族子弟来到中原地区学习,同时也带回了汉朝的文化带给本地区。

3. 翻译文献的传播汉朝西域文化的传播也有赖于文献的翻译与传递。

当时中原地区的文献文化通过传教士等途径传到西域,也有一些西域地区的文献被翻译成汉文并传回中原地区。

这种文献的传播使得两个地区的文化有了更深的交流和了解,推动了文化的融合与发展。

二、汉朝西域文化的影响1. 艺术与手工业的交流汉朝西域文化的传播与影响,对艺术与手工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中原地区的技术与艺术传入西域,丰富了当地的工艺品制作与艺术表现形式。

同时,西域地区的艺术与手工业也影响了中原地区的艺术风格,使得中原地区的艺术呈现出更多元化的特点。

2. 经济贸易的发展汉朝西域文化的传播促进了经济贸易的发展。

丝绸之路的畅通使得中原地区的丝绸、茶叶、陶瓷等商品能够远销西域地区,而西域地区的石榴、马匹、稀土等特色商品也得以进入中原地区。

这种经济贸易的发展对汉朝与西域地区的繁荣和变迁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3. 宗教与哲学的传播汉朝西域文化的传播还促进了宗教与哲学的传播与发展。

佛教便是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汉朝时期,佛教在中原地区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与接受。

汉朝时期的西域开发

汉朝时期的西域开发

汉朝时期的西域开发:探索丝绸之路的开端汉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

它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其中,西域开发成为了汉朝时期的一大亮点。

经过历代政府的不懈努力,汉朝逐渐的开发了西域地区,建立起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一、西域开发的背景在汉朝之前,中原地区与西域地区的联系并不频繁。

西域地区的文化、经济、政治等方面与中原地区存在很大的差异。

但是,随着汉朝的兴起,中国政府开始对西域进行大力开发。

这其中,最大的原因是为了解决汉代境内人口的激增问题。

同时,西域地区也是一片富饶的土地,具有很大的经济开发潜力。

二、为了开发西域,汉朝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汉武帝时期派遣张骞出使西域,打通了中原地区与西域地区的联系。

其次,汉朝兴建了大量的道路,如丝绸之路和南北大道,为西域的经济开发提供了便利。

此外,汉朝还积极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贸业,建立了一系列城池堡垒,拓展了汉朝的领土。

三、西域开发的成果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首先,西域地区成为了汉朝经济贸易的繁荣地。

通过丝绸之路,中原地区与中亚、西亚等地的商品可以豁然畅销。

同时,大量的走私活动产生了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这对汉朝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其次,汉朝通过西域进口了许多新奇的物品和文化,这推动汉朝文化与其他国家的交流,形成了多元文化的交融。

再者,汉朝通过对西域的开发,进一步拓展了自己的领土,提升了汉朝的国际地位。

四、结语总的来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

它有力地促进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为世界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它的成功经验和发展历程为后世所学习和效仿。

关于汉朝的海上丝绸之路

关于汉朝的海上丝绸之路

关于汉朝的海上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是历史上横贯欧亚大陆的贸易交通线。

下面店铺分享了汉朝的海上丝绸之路,一起来了解吧。

关于汉朝的海上丝绸之路汉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少见的盛世之一,农业、手工业生产力水平都发展到一个新高度,对外交往也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

此时,不仅在西北陆路出现了一条连接欧亚的陆的繁忙的“丝绸之路”,而且在东南海上也出现了一条“海上丝绸之路。

”据《汉书·地理志》记载,在“处近海”的交趾、日南(今越南),“中国往商贾者多取富焉”。

另外,书中还记述了一条中国商船去南海和印度洋一带的航线。

众所周知,通过陆上丝绸之路,中国丝绸经阿拉伯人之手大量转运到罗马帝国。

实际上,当时中国丝绸也有许多是经过海上贸易而转运到罗马的。

中国商人将丝绸等中国物品运到印度南部,一些罗马和阿拉伯商人再将这些商品经红海运至埃及的亚历山大港等地,然后经地中海运至罗马。

罗马帝国当时被称作“大秦”,其商人“与安息,天竺交布于海中,利有十倍……其王常欲通使于汉,而安息欲以汉缯彩与之交易,故遮阂不得自达。

至桓帝延熹九年,大秦王安敦遣使自日南徼外献象牙、犀角、玳瑁,始乃一通焉。

”这是中国与罗马帝国直接交往的最早记载,而且是通过海路进行的。

学者们认为,来者很可能不是罗马使臣,而是罗马商人。

他们可以直接见到中国皇帝,而且以前素未通中国,可见汉王朝对海外使者或商人都持欢迎态度。

在汉代,不仅与南海诸国有频繁的贸易往来,而且与日本的政治经济关系也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日本多次遣贡使来中国,期间自然都有一定数量的物品交易。

东汉时,日本还接受了汉王朝颁赐的“汉委(倭)奴国王”金印。

此金印至今尚存日本。

不难想见,两国之间的还是贸易一定有所发展。

东汉末,不少汉王室成员为避乱逃到日本,受到良好安置,史称“归化人”。

据相关报道,日本的“原田”氏即为汉刘邦后裔。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尽管政权更替比较频繁,但海外交往和海外贸易还是有所发展。

张骞:丝绸之路的开拓者

张骞:丝绸之路的开拓者

张骞:丝绸之路的开拓者张骞(前164—前114),字子文,汉中郡城固(今陕西城固)人,中国汉代卓越的探险家、旅行家与外交家,对丝绸之路的开拓有重大的贡献。

张骞是汉武帝时期的人,一开始在朝廷担任名为“郎”的侍从官。

据史书记载,他“为人强力,宽大信人”,具有坚韧不拔、心胸开阔,并能以信义待人的优良品质。

当时汉匈交恶,汉朝正在准备进行一场抗击匈奴的战争。

一个偶然的机会,汉武帝从一匈奴俘虏口中了解到,西域有个大月氏国家,大月氏人忍受不了匈奴的奴役,迁到妫水(今阿姆河)流域。

月氏王想报杀父之仇,但苦于无人相助。

汉武帝了解这些情况后,想联合大月氏,共同对付匈奴。

于是决定派使者出使大月氏。

张骞以郎官身份应募,肩负出使月氏任务。

公元前139年,张骞受命率人前往西域,寻找并联络曾被匈奴赶跑的大月氏,合力进击匈奴。

张骞一行从长安起程,经陇西向西行进。

一路上日晒雨淋,风吹雪打,历经艰辛。

当他们来到河西走廊一带后,被占据此地的匈奴骑兵发现,张赛和随从100多人全部被俘。

匈奴单于知道了张骞西行的目的之后,就把他们分散开去放羊牧马,严加管制。

他们还给张骞娶了匈奴女子为妻,一是监视他,二是诱使他投降。

但是张骞坚贞不屈,始终不忘自己的使命。

这样整整过了11个春秋,匈奴的看管才放松了。

张骞乘机和他的贴身随从甘父一起逃走,一直奔波了好多天,才越过沙漠戈壁,翻过冰冻雪封的葱岭(今帕米尔高原),来到了大宛国(今费尔干纳)。

大宛王早就听说汉朝是一个富饶的大国,很想与汉朝建立联系。

当听说汉朝使者来到时,喜出望外,在国都热情地接见了张骞。

在大宛王的帮助下,张骞先后到了康居(今撒马尔罕)、大月氏、大夏等地。

但大月氏在阿姆河上游安局乐业,不愿再东进和匈奴作战。

张骞未能完成与大月氏结盟夹击匈奴的使命,但却获得了大量有关西域各国的人文地理知识。

张骞在东归返回的途中,再次被匈奴抓获,后又设计逃出,终于历尽千辛万苦,于13年后回到长安。

张骞东归后,汉武帝开始了广求开辟联络西域途径的活动。

3.14《丝绸之路的开通与经营西域》教案

3.14《丝绸之路的开通与经营西域》教案

第14课丝绸之路的开通与经营西域逐字稿【导入新课】观看丝绸之路纪录片,感悟其重要作用,并设疑:丝绸之路何以出现?【新授课】一、凿空西域——张骞通西域学生活动:观看视频,自学教材78-79页,了解张骞通西域的原因。

师:根据刚刚播放的视频和教材,请一位同学总结张骞通西域的原因。

生: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师:回答的很好,结合11、12课所学,汉初的西域受到匈奴的管控,大月氏被匈奴向西驱赶,而同时匈奴向中央发动进攻,使汉朝十分被动,因此汉初实行的是什么政策?(预设学生回答:和亲政策),而到汉武帝时期,国家实力强盛,为反击匈奴,武帝决定招募使者出使西域,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那么西域的地理位置在哪儿呢?生:汉朝人把阳关、玉门关以西,也就是现在的新疆和更远的广大地区称为西域。

师:没错,根据刚刚阅读教材可知,张骞共几次出使西域?(预设学生回答:两次),那么依据表格,请同学们找出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相关信息,找的快的同学同位互说。

第一次出使第二次出使时间目的结果学生活动:阅读课本,找出先关信息,同位互说,并请两位同学分别回答第一次和第二次的相关信息。

生:第一次出使时间公元前138年,目的是为了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结果是未达成目的,使汉朝了解到西域的具体情况。

生:第二次出使时间是公元前119年,目的是为了加强汉朝与西域的联系,结果是促进了汉朝与西域的相互了解与往来。

师:没错,回答的很好。

那么来看一下旁边的材料研读,思考为何说张骞出使西域是“凿空”之举,“凿空”指什么?材料:然骞凿空,诸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是信之。

——《史记·大宛列传》翻译:不过由于张骞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后来出使西域的人都仿效张骞,称博望侯,以此来取信于外国,外国人因此而信任他们。

预设回答:出使西域。

教师补充:回答的不太完整。

“凿空”是指开通道路,西域与中原长期交通不便,张骞开通了中原通往西域的道路,中原王朝和西域各国有了友好往来,所以被称为“凿空”。

新疆地方史复习题

新疆地方史复习题

新疆地方史复习题新疆地方史复习题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1.公元前60年,西汉在乌垒城(今轮台)设立西域都护府,其重大意义是()A,加强了西域与内地的联系B,扩大了汉朝在西域诸地的政治影响C,使东西方之间的交往联系得到进一步发展D,使西域成为我们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2,北庭都护府是唐朝在西域设置的军政管理机构,设置该机构的()A唐太宗B唐高宗C。

武则天D。

唐玄宗3.唐朝时期,西域音乐盛行中原,宫廷的十部乐中,有三部都是西域乐。

它们是()1《龟兹乐》2《高昌乐》3《疏勒乐》4《天竺乐》A.123B.124C.134D.2344,1759年,在当地维吾尔族军民的支持下,清朝政府()A.摧毁了葛尔丹的主力B.评定了大、小和卓的叛乱C.驱逐了阿古柏匪帮D.消灭了阿睦尔撒纳的势力5. 新疆近代史上第一次打规模反抗外来侵略的群众斗争是()A .左宗棠收复新疆 B.伊犁群众反对占领者的斗争C.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D.塔尔巴哈台群众烧毁沙俄贸易圈6. 对丝绸之路的开通贡献最大的是()A .张骞 B.郑吉 C.班超 D.甘英7. 协助唐朝评定“安史之乱”的是()A. 乌孙B.回纥C.吐蕃D.突厥8.1762年,清政府在惠远城设置的军政管理机构是()A.西域都护府B.安息大都护府C.北庭大都护府D.伊犁将军府9.18世纪发生在新疆的历史事件是()A.康熙帝评定葛尔丹势力B.沙俄在新疆取得设立领事等特权C.清朝统一天山南北地区D.塔城人民焚烧塔尔巴哈台沙俄贸易圈10.有人称左宗棠是民族英雄,是因为他()A.率兵收复新疆B.率兵镇压太平军C.创办洋务企业D.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11. 历史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是()A. 敦煌B.长安C. 鄯善D.疏勒12. 1884年11月,清政府实行的“稳疆”的措施是设立()A.西域都护府B.北庭都护府C.伊犁将军府D.新疆省13 . 648年,唐朝政府设置“安西四镇”。

其意义是()A.密切了唐与乌孙的关系B.评定了长期割据西北的准葛尔政权C为唐朝统一西域创造了条件D.唐朝对西域各地统一管理的局面基本形成14.西域的文化艺术传人中原,极大的丰富了唐朝的文化内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朝时期由中原传入西域的是摘要:“天可汗”唐太宗以其博大的胸怀促进了唐中原文化与西域文化的交流,尤其在佛教,音乐歌舞,社会习俗等方面的交流就更加频繁。

唐太宗时期唐中原地区与西域地区的文化交流不仅加深了汉族与西域各族的了解,而且拉开了有唐一代二者文化交流融合的序幕。

关键词:中原文化;西域文化;佛教;龟兹乐舞唐太宗时代国力强盛,太宗本人雄才大略,不拘于琐微,他统治时期对外文化交流空前繁荣。

其对一切文化不间华夷,兼容并包,使唐中原文化和西域文化得到了很好的交流与融合。

开唐中原文化与西域文化交流融合之风,更为太宗朝之后二者的交流融合奠定了基础。

在论述唐太宗时期中原文化与西域文化的交流融合之前首先要弄清文化一词的概念。

可以说“文化”的含义颇多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其涵盖面也非常广泛,包括“物质,社会关系,精神,艺术,语言符号,风俗习惯六大子系统,等等。

”[1]本文以佛教,异族宗教,音乐歌舞和社会习俗这些文化符号为例,来对唐太宗时期中原文化与西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展开论述。

其次要论述唐太宗时期中原文化与西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就要先对唐代西域的范围加以概述。

唐代的西域指“玉门,阳关以西以迄于伊兰高原地方俱属之”。

[2]这一地区大概包括今天的新疆以及中亚,西亚一带。

这些地区在唐太宗时期已建立起诸多异族国家,这些国家的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交流融合在太宗贞观时期得到了发展,并出现繁荣之势。

一、太宗贞观时期中原佛教文化与西域佛教文化交流与融合“尽管太宗不喜佛教,从他登基以后最初几年所实施的一系列措施来看,朝廷是维护佛教的。

”[3]这主要是因为他刚刚上台立足未稳,不想因此得罪众多信仰佛教的属臣并想得到佛教界支持的缘故。

太宗对佛教产生兴趣是在其统治的晚年,一部分是他受到了僧人玄奘的影响,另一部分原因是他身体每况愈下,想从佛教中得到慰藉。

但真正吸引太宗的是玄奘西行求法游历西域诸国以及印度的所见所闻。

玄奘是开启唐中原佛教文化与西域佛教文化交流的使者,而这一交流要从玄奘西行求法时说起。

玄奘为求得佛法历尽艰辛,据史书记载他西行的第一站到达的是伊吾国,此国虽是西域小国但当地人笃信佛教。

之后“玄奘于贞观二年初至高昌,逗留一月馀,受到高昌王麴文泰的热情款待。

”[4]高昌位于今天我国的吐鲁番盆地东南,其居民汉人居多,国王麴文泰笃信佛教,佛教是高昌人最重要的精神支柱,是高昌的国教。

玄奘在高昌讲经授法,高昌王希望玄奘能留在高昌成为高昌的佛教领袖,但玄奘予以拒绝。

这是玄奘与西域诸国进行的第一次佛教文化交流。

也是唐中原佛教文化与西域佛教文化的首次交流与融合。

之后玄奘到达龟兹,这时龟兹已经成为了西域最重要的佛教文化中心。

当地佛寺众多“伽蓝百余所,僧徒五千余人,习学小乘教说一切有部。

”[4]可见龟兹的佛教之盛,龟兹人崇信佛法,信徒众多,而龟兹的佛教对玄奘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当玄奘越过葱岭进入中亚来到撒马尔罕国,他为当地国王宣讲佛法,使撒马尔罕国王放弃了崇信已久的拜火教而转信国教。

于是佛教在撒马尔罕兴起,这是太宗时期唐朝中原佛教文化对撒马尔罕国的强力渗透,是撒马尔罕国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玄奘在这一事件中扮演着主导者的角色。

在公元631年的秋天,玄奘终于到达了印度佛教的圣地以及最高学府那烂陀寺。

这一古代印度的最高学府不仅规模宏大,藏书丰富,而且学者辈出。

“印度的大乘佛教的许多大师,都曾在此地讲学或受业”[4]玄奘在此师从戒贤法师,整整学习了五年。

之后他离开了那烂陀寺开始在印度的土地上游历。

公元641年的夏天他踏上了归国之路,645年回到了长安。

玄奘西行求法在他沿途经过的西域诸国中,传播了中原的佛教文化。

在印度学习的几年中,他认真研读了印度的最新佛法,将其带入了大唐。

并在太宗的支持下亲自主持了从印度带回佛经的翻译工作。

总之玄奘是沟通唐中原佛教文化与西域及印度佛教文化的使者。

他为二者以后的交流与融合打下了基础。

尤其是他回国后完成的《大唐西域记》一书,不仅反映了西域诸国与印度的佛教文化而且涉及到西域诸国与印度的风土人情,是唐王朝了解西域的一面镜子。

可以说贞观时期玄奘的西行求法开启了唐代中原佛教文化与西域佛教文化交流与融合的序幕,他为唐初中外文化交流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二、唐太宗时期西域音乐,歌舞向唐中原地区的传播以及与中原乐舞文化的融合西域音乐在唐贞观时的传播以及与唐中原音乐的融合西域音乐文化传入中原地区可以追溯到我国魏晋南北朝时,因为当时南北朝是一个民族大迁徙民族大融合时期,各种文化交流空前频繁。

到了隋代西域音乐在隋宫廷的地位更加突出。

隋炀帝在隋初七部乐的基础上又吸收了西域各国的音乐形成了九部乐。

隋代的九部乐风格各异,绚丽多彩,其直接被唐朝继承。

唐初的音乐以隋代为基础,它在隋朝九部乐的基础上又吸收了大量外来和民间音乐文化的内容,从而形成了唐代的宫廷燕乐。

太宗在平定高昌后“在贞观六年增加高昌乐,在隋朝九部乐的基础上形成了部乐。

”[5]具体而言唐初的部乐为清商,西凉,龟兹,天竺,康国,疏勒,安国,高丽,燕乐,高昌。

这部乐除清商,燕乐,高丽乐外,大部分都是西域音乐。

而从太宗贞观时到唐末,唐代流行的西域乐以龟兹部为最盛。

贞观时太常乐工裴神符擅长《火凤》曲,其中含有不少龟兹乐成分。

据“《唐会要》称神符妙解琵琶。

作《胜蛮奴》、《火凤》、《倾杯乐》三曲,声度清美,太宗深爱之。

高宗末其伎遂盛。

”足见当时龟兹乐在唐初之盛。

虽然贞观时期的部乐每部仍有着浓烈的地方特色,但随着唐中原文化与西域文化交流的加深,一些唐朝乐师不断学习演奏西域乐,一些西域胡人也在唐宫廷充当乐师,西域外来音乐与唐中原原有音乐不断交流,相互影响逐渐出现了二者融合之势。

随着西域音乐在唐贞观时期的盛行,用以音乐演奏的西域乐器也流行起来。

太宗时演奏音乐的乐器分为“八音”即一为金,二为石,三为土,四为革,五为丝,六为木,七为匏,八为竹。

而在众多的西域乐器中以琵琶,箜篌,横笛最为常见。

太宗时,太常乐工裴神符擅长琵琶。

“神符又为五弦名手,始用手弹,后人习为揍琵琶。

”[2]可见西域乐器在唐太宗时的宫廷已经流行,这是因为在贞观时唐宫廷已有西域乐师的存在,而汉族乐师也大都精通西域乐器的缘故。

这进一步反映了唐中原音乐文化与西域音乐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西域舞蹈在唐贞观时向中原地区的传播西域诸国乐舞不分,胡舞在唐初的宫廷已颇为盛行。

龟兹乐舞更是独步西域各国。

唐朝著名僧人玄奘西行求法时路过西域诸国,他特别指出龟兹国“管弦伎乐,特善诸国”[4]可知西域诸国舞蹈以龟兹最为著名。

唐初龟兹乐舞在唐盛极一时,当时著名的伶工白明达就是龟兹人“贞观时,白明达以术逾等夷,积劳积考,并至大官。

”[2]可见龟兹乐舞深受太宗喜爱其伶工在当时的宫廷地位很高。

龟兹舞在唐初宫廷的流行使民间也受其影响其也成为了民间百姓喜爱观看的胡舞之一。

唐中原舞蹈又不断的吸收西域舞蹈的特点与风格,使二者达到了真正的交流与融合。

三、唐贞观时期西域的社会生活习俗与唐中原地区社会生活习俗的交流融合贞观时期西域的衣食习惯向唐中原地区的渗透融合1、贞观时期西域饮食习惯向唐中原地区的渗透唐贞观时太宗灭东突厥,西域诸国纷纷臣服于唐,各西域国家的民众很多来唐定居经商。

他们把特有的衣食习惯也随之带入了大唐。

由于西域胡人的涌入,胡食在唐贞观时也越发普遍。

胡食在汉魏以来即已行于中国至唐而转盛。

胡食中的胡饼是西域胡人的主要面食,胡饼在贞观时的流行程度虽远不如开元天宝以后,但太宗时西域胡人的纷纷来唐,他们食用胡饼的习惯也逐渐在向汉人中扩散,以至在开元后胡饼颇受贵族及平民的欢迎。

西域的美酒已葡萄酒传入中国为最早,汉魏以来,中国已有之。

唐初高昌传入的葡萄酒是太宗平定高昌后始入中国。

“唯在中土用西域法仿制之西域酒,要当始于太宗耳。

”[2]另据《册府元龟》载“及破高昌收马乳蒲桃于苑中种之,并得其酒法,帝自损益,造酒成凡有八色,芳辛酷烈,味兼缇盎。

既颁赐群臣,京师始识其味。

”可见当时高昌的葡萄酒不仅传入唐朝,而且太宗时已学会了酿造其酒之法。

西域酒在太宗时期的流行丰富了唐初中原酒的品种。

这也是当时唐朝中原酒文化与西域酒文化交流融合的例证。

2、贞观时期胡服在唐中原地区的流行胡服流入我国中原地区大约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到了魏晋时期胡服在我国北方地区就更为常见。

在唐贞观时胡服在北方越发流行起来。

在胡服中又以胡帽在唐初颇为盛行。

胡帽“主要是指唐代及唐代以前由西北或北方非汉民族中传入,并在唐朝境内流行的皮帽或毡帽。

”[5]贞观时,长孙无忌用黑羊毛作成浑脱毡帽一时天下欣慕,竞相效仿。

贞观七年,太子承乾以谋逆被废为庶人,徙黔州。

《新唐书、承乾传》谓:“又使户奴数百人习音声学胡人,椎髻剪彩为舞衣,寻撞跳剑,鼓鞞声通昼夜不绝。

”[6]史学家向达先生认为这是因为“贞观五年突厥平,从温彦博议,移其族类数千家入长安之此辈,因而心生欣羡,为所化耳。

”[2]可知当时在贵族中穿胡服带胡帽已较为流行。

又据刘肃《新语》中言在太宗贞观时金城坊富家被胡人劫掠,司法参军尹伊判案时谓:“胡者汉帽,汉者胡帽”说明了在当时平民中胡人带汉帽,汉人带胡帽已很普遍,从而反映了胡汉两种服装文化在贞观时的交流融合。

唐贞观时,西域国的娱乐习俗在中原地区的传播1、贞观时期西域的体育娱乐习俗在唐中原统治区的传播贞观初年一些西域的体育娱乐习俗随着西域胡人进入大唐并在唐中原统治区流行起来。

在这些西域的体育娱乐习俗中又以马毬最受唐统治者的欢迎。

据向达先生考证马毬发源于波斯,由土耳其斯坦传入中国西藏,印度诸地。

在唐太宗贞观年间传入中国内地。

据《封氏闻见记》中载“太宗常御安福门,谓侍臣曰:闻西蕃人好打毬,比亦令习,会一度观之。

”这是唐初菠罗毬传入大唐之证。

有唐一代不论皇室还是民间都喜爱打毬,当是由太宗开此风气。

可见马毬做为西域胡人的一种体育娱乐活动在贞观时期已在唐中原地区传播开来。

2、贞观时期西域的游戏娱乐习俗在唐中原统治区的传播贞观初随着一些西域民族来唐定居或经商,一些具有西域特色的娱乐游戏也随之进入唐中原统治区,其中以百戏最为流行。

“百戏又称散乐,是一种以幻术,杂技为主的综合性文艺表演形式。

”[5]它在汉代由西域已经传入我国内地,隋代百戏也颇为盛行。

唐初鉴于隋亡教训,统治者对百戏采取限制态度,但收效甚微。

在百戏中杂技是其主要内容。

唐贞观二年,有婆罗门艺术来到唐朝“善能音乐,祝术杂戏,截舌抽腹,走绳续断”可见当时已有异族的百戏表演者来到唐朝献技。

太宗长子李承乾好声色冶游,据史书载其“常命户奴数百人,专习伎乐,学胡人椎髻,剪彩为舞衣,寻撞跳剑,昼夜不绝。

”其中的“寻撞”就是杂技中的竿戏,可见杂技表演已在贞观时的宫中流行。

而百戏中的幻术有些类似于现代的魔术表演,具有强烈的神秘色彩。

太宗贞观时西域献胡僧,能以咒术使人生死,太宗挑选飞骑中身体强健的士兵试验,结果“如言而死,如言而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