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战后国际关系与两大阵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战后初期的国际关系与两大阵营对峙格局的形成

教学重点:冷战形成的原因;经过;影响

教学难点:冷战的成因及其影响

1945年,“二战”的尘埃落定。人类是否迎来了真正的和平?昔日战时的盟友将何去何从?

邱吉尔说:国际关系中没有永恒的敌人,也没有永恒的朋友。二战中结成同盟关系的国家,特别是美、苏两国还能维护同盟关系吗?“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是怎样提出的?德国、朝鲜分裂,古巴导弹危机又是怎么造成的?

下面我们将对此展开探究。也许我们由此可以感悟到在战争与和平、生命与死亡的一线之隔中,人类的命运应该如何把握。

一、“冷战”兴起的原因

1.背景——“二战”后美苏关系逐渐恶化

(1)二战胜利后,美苏失去了同盟的基础.

(2)美国确立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

(3)苏联努力扩展自己的世界影响

(4)美苏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根本对立

二、“冷战”的过程

1.开始标志——“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2.“马歇尔计划”和“经互会”

3.“北约”与“华约”的建立

三、冷战的影响

消极作用

(1)冷战造成的一些地区性冲突,至今没有得到解决。

朝鲜半岛的南北对峙就是一个突出的例证。

(2)冷战期间置备的大量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还在危及人类的安全。

(3)地区或民族新冲突点大量涌现。

比如说,从苏联分裂出来的许多国家内部又相继出现独立运动或民族冲突,如车臣共和国要求脱离俄罗斯,克里米亚要求脱离乌克兰;1998年科索沃境内的阿尔巴尼亚族要求脱离塞尔维亚独立。此外,巴以和平进程步履艰难,伊拉克问题久拖不决,边界冲突时有发生,某些国家的宗教狂势力、恐怖主义活动与反西方情绪势头不减。

(4)冷战思维还在支配某些政治家的实践。

冷战的惯性似乎形成当今某些政治家的思维定势,他们或者坚持霸权主义立场,企图按照自己的主观愿望

构建一元化的国际新秩序;或者只看到国家间利益对立的一面,坚持封闭和僵硬对抗的政策。

四、视野拓展

关于“冷战”的起源目前学术界有五种观点:

1、“美国霸权论”。持此观点的多为苏、中学者,也有部分西方学者。

苏联学者认为美国垄断资产阶级为建立世界霸权,积极推行反苏反共的政策,一手导演了“冷战”。中国学者认为“冷战”是由美国酝酿和发动的,苏联只是被动的应战者。美国史学家认为美国应对战后美苏关系的破裂负主要责任。

2、“苏联扩张论”。此观点流行于西方政界和学界,特别是美英史学家

和政客。他们指出战后斯大林的对外政策是追求和扩大苏联的势力范围,企图通过世界革命将苏联式的共产主义统治整个世界,认为苏联是“冷战”的发动者,美国仅仅是对苏联的扩张做出必要的反应,以防止“极权主义”的蔓延,从而保障“自由世界”之安全。

3、“美苏共振论”。我国有学者认为“冷战”是一个双向的过程,是双

方行为的结果,并非美国单方面对苏联发动的,或仅仅是由美国的政策和措施引起的。

4、“英国主动论”。关于“冷战”的起源,学术界一般强调美国的作用

而忽视英国的影响。近年来我国学者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刘建飞认为,就西方国家而言,“冷战”的主力是美国,但是,英国等西欧国家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没有英国和其他西欧国家的积极响应、配合、推动和促进,美国也是孤掌难鸣的,因为毕竟冷战的主要战场是在欧洲,从某种意义上说,美国是被西欧国家请来打“冷战”的。促使英国等西欧国家走上反苏道路的主要原因是苏联的扩张主义政策所造成的消极影响。

5、“综合作用论”。此说认为以美苏争夺为核心的东西方冷战是多种因

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上述五种观点,又可分为两大类:“可以避免论”和“不可以避免论”。

前者认为冷战是可以避免的,后者则认为冷战是不可避免的。

五、复习思考题

l、概述战后初期世界格局的形式

2、试析杜鲁门主义

六、参考书目和文献

l、苏联科学院主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关系》,第一卷,中译本,世界知识出版社,1965年版。

2、(美)沃尔特〃拉费贝:《美苏冷战史话》,中译本,商务印书馆,

1980年版。

3、(美)戴维〃霍罗茨:《美国冷战时期的外交政策》,中译本,上

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

4、哈军〃杜鲁门:《杜鲁门回忆录》,中译本,生活〃读书〃新知三

联出版社,1974年版。

/国际冷战史研究中心纪录片:《冷战的形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