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品德教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美国品德教育及其对中国德育的启示

学校是否有道德教育的义务?美德可教吗?对品格的塑造和智能的训练同等重要吗?课堂上是否能讨论包含价值观的问题?如何判断价值讨论的结果?如果说学校课程中应该包含价值,那么传授谁的价值?谁为传授这些价值负责?谁可以承担传授价值的角色?如何传授?怎样评价价值传授的有效性?1这些一直成为各国教育学者讨论的德育问题。

美国道德教育在传统的保守品德教育与进步的相对主义之间发生了四次较为明显的晃动,经历了两个回复,出现了学校德育的“钟摆现象”。美国学者威尔逊指出:“正当中国教育工作者面临着文化与社会变迁现象横扫全国而竭尽全力,以便有效果地指导下一代良好的道德标准时,或许可以从美国过去的经验里、从他们的错误与成功中学习到有益于中国的教训。”2确实,美国德育的模式和价值观的多次探讨,对于中国在学校品德教育上有着借鉴意义。

美国品德教育的目标目前还没有统一表述的定义,但它可以用品德的六大支柱(Six pillars of character)来进行概述:诚信(trustworthiness)、尊重(respect)、责任(responsibility)、正直(fairness)、关心(caring)和公民技能(citizenship),3其核心价值是国家责任和爱国主义。美国学校的品德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这六大品德为主,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具有良好品德素质,适应社会发展的美国公民。

美国学校对小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利用课堂教学主阵地,在课堂和各环境中渗透品德教育

美国是没有专门的德育课程的(仅有少部分实验),实施全面主义德育,强调各门学科及全校工作的德育功能,注重德育的整体性、间接性。在学校中,每个老师都担负着德育的重任,所有教师都是品质的教育者。他们在课堂教学以及学业学习中,有意无意地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品德教育。同时,学校利用各个方面——教师的榜样、纪律政策、学术课程(包括吸毒、酗酒以及性教育课程)、教学过程、学习评估、管理学校环境、以及与家长的关系等等,作为培养思想品德的机会。4这些教育途径比之在课堂上的说教更有说服力,也让学生更广泛地接触品德教育。因此,美国小学生品德教育范围更为全面,内容也更为深刻。

(二)开设课外活动,完善良好品质

学校通过开展各类实践活动和文体活动,帮助学生提高觉悟,净化心灵,

升华思想。在美国,有丰富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如学术活动、学生社团活动、体育活动、庆典活动、社会政治和社会服务活动等。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合作与竞争的意识,激发了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据美国多项教育研究报告表明,文体活动对塑造青少年良好的道德品质是不言而喻,显而易见的。洛杉矶地区的多项实验活动表明,当学校文体活动活跃时,学生出勤率与学习兴趣会随之提高,成绩得以改善,行为趋于规范,反之则会导致青少年逃学率、犯罪率的上升。5通过课外活动的开设,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锻炼了学生的技能,同时对于学生的品德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突出爱国教育和美国精神教育

美国品德教育的核心价值是国家责任和爱国主义。他们在日常生活和品德教育中十分注重对学生的爱国教育和美国精神教育,强化“我是美国公民,我热爱美国”的思想意识。美国中小学学生每天上第一节课之前,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全体起立,右手置于胸前,唱国歌,向国旗敬礼,并背诵忠诚国旗的誓言:“我要宣誓忠诚于美利坚合众国国旗所代表的共和国,……这个国家不可分裂,并给所有的人自由和公正。”6通过这种仪式,增强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爱国意识。在美国的学校、宾馆、酒店、博物馆、商场甚至是娱乐场所,经常能看到美国国旗。这在潜移默化的环境影响和教育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有一项国际民意测验会的一项调查结果表明,在接受调查的美国青年中,70%的人认为“国家的利益重于个人利益”,80%的人赞同“青年不为国家尽力就意味着背叛”的观点。7这样的调查结果,显示了美国爱国教育的成功。

(四)注重校园文化和环境建设,使学生感受环境熏陶

环境对于人的品质培养起着润物细无声的影响作用。品质的培养可以通过环境,以情境熏染的方式来进行。美国很多学校都有校徽、校训、校歌、校旗以及校刊等,注重校园文化传统对学生的影响,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另外,美国学校把教育行政人员、教师、学校的所有其他工作人员及学生组建成立体式的道德教育管理体系,发挥学生的自治作用,发挥群体的作用,增强其道德自我教育能力。8

美国品德教育的探索和教育方式的改变,对于我国的品德教育有着一定的借鉴作用。

(一)注意发挥教学主渠道的渗透性教育作用,倡导教书育人,提高德育效

果。美国学校在自然科学、文史哲等课程中,适时适量渗透着德育内容,把道德教育有效渗透到各科教学中,使学生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促进品质的提升。在我国,设有专门的品德课程,致使部分教师认为“专时专用”,觉得品德老师在品德课上对学生的品德培养很重要,但其他课程的老师则教好自己的课程就够了,忽视了教师对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所以在我国,也应注重在教学中对学生品德的教育,将品德教育贯穿在学习中。

(二)注重通过实践活动来使学生获得道德情感体验。美国学校十分关注学生的第二课堂,为学生提供各种实践活动和社会服务活动。在我国,由于教育体制的不完善,虽然“应试教育”的现象有所改善,但在很多地方仍“以成绩论英雄”,学生没有时间参加实践活动,不了解社会服务,这让我们的学生在品德教育上缺乏情感体验,找不到情感共鸣。因此,我国学校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做中学,培养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会团结协作,培养学生的同情心、爱心,成为一个高尚的人。

(三)利用校园文化和环境为学生获得道德情感体验创设隐形条件。我国学生在进入小学以后,在校时间占去了他们生活中很大一部分时间。创设浓郁的校园文化,为学生的品德教育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教育氛围。建立起学校本身的文化,重视校园的设计布局、校园文化景观、图书馆建设等,渗透学校精神,努力发掘校园的空间环境这种“无声语言”的隐蔽性教育作用。

(四)改革道德教育中的单一灌输和说教。虽然根据教育的涵义,灌输仍然占有一定的地位,但是道德教育应在承认灌输属性的前提下,引导受教育者将灌输的内容用的自己的思维方式、经验结构内化到个体品德结构中去。9我国往往存在简单灌输或强迫灌输的现象,忽视了道德判断、情感、意志、行为的品德心理结构。品德的内化是一个主动、选择的过程,如何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品德的内涵和实质,从而内化为自身的品质,需要使我们的道德教育更加科学化、生活化、个性化。美国学校的注重学生的个人选择和思考的操作方法,是值得我们去借鉴和反思的。

教育的最终目的始终是两个方面:使人聪明(smart),使人善良(good)(Thomas Lickona.1993)。因此,品德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自明。借鉴西方国家的经验,可以使我们少走弯路,但必须立足我国国情,符合实际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