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日语课程教学大纲
《综合日语》课程教学大纲
《综合日语》课程教学大纲一、层次与学制:本科四年制二、教学时数:1232学时,分基础阶段(1、2年级)和高级阶段(3、4年级)开设,周学时为14/12学时(基础阶段)和6学时(高级阶段)。
三、适用专业:日语专业四、课程性质和任务本课程为专业必修课,是一门具有综合性,知识和技能合为一体的实践性课程。
本课程占整个专业必修课的64.4%。
通过本课程学生掌握日语语音、语法、词汇基本知识及跨文化知识,获取听、说、读、写、译言语基本技能,全面提高学生的日语学习能力,查阅资料、分析阅读材料的能力。
五、课程的目的及基本要求本课程讲授语音、语法(句型)、词汇的基本知识,使学生学习8000个左右的词汇(基础阶段5000左右,高级阶段3000个左右)和400-600个左右的句型。
通过言语技能的训练,学生掌握听、说、读、写基本技能。
具体要求见学术质量标准。
六、教学的主要内容第1学期16周完成语音入门和初级日语17课。
主要内容包括:第2学期16周完成初级日语11课和中级日语7课。
主要内容包括:第3学期16周完成中级日语14课。
主要内容包括:第4学期16周完成高级日语15课。
主要内容包括:高年级(5、6、7学期)每周6节七、作业设计1、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主要目的在于复习和巩固在课堂所学的内容,并在新的语境中能创造性地应用。
2、原则上每天都留作业,作业的形式包括口头的和笔头的。
3、作业的批改可以是第二天的复习巩固环节,也可以是另找时间全批或部分分批4、作业内容包括:1)有关日语汉字的预复习作业;2)有关语音、语法、词汇的预复习作业;3)有关听、说、读、写的预复习作业。
注:各学期具体作业内容请参照综合日语课教学进度表。
5、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地进行讲评。
八、教学策略在“语言、功能、文化”三位一体的强化实践课教学模式原则下,1、处理好语言知识的学习和言语技能的关系。
技能训练,在整个日语教学过程中应占三分之二(基础阶段实践课教师在每一大节(90分钟)中学生的训练量应达到100次左右,其中机械训练占一半);2、既要突出听、说能力的培养,又要加强读、写的基本功训练,达到听、说、读、写的全面发展;3、导入文化因素,在文化环境中学习语言;4、加强人文修养教育,培养学生吸纳能力、思辨能力、批判能力、创造能力;5、培养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对弱势群体的同情和关怀等价值观。
综合日语教学大纲课程教案2
《综合日语》教学大纲教案课程名称:综合日语Ⅲ英文名称:comprehensive Japanese课程序号:KB050018901课程类别: 专业必修课学分学时数:6学分,108 学时 (理论讲授70学时,学生讨论、发表38学时)适用专业 :日语修(制)订人: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一) 课程性质《综合日语Ⅲ》 (下)是日语专业高年级的专业必修课程之一,是一门训练学生日语听、说、读、写、译五技能的综合课程,其重点在阅读理解、语法修辞应用能力和笔译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的训练上,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一定的相关日语语言知识,是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课程。
通过学习本课程,提高学生对各种体裁,各种类型的日文原文的阅读理解能力,特别是提高阅读和理解各种较为复杂的日语文章的能力。
(二) 课程目的本课程是为使学生较好地阅读和理解较为复杂的日文原文而开设的。
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与所学课文体裁相关的知识,掌握各种表达技巧;掌握每课的难点重点及相关的文化背景,能对所学文章的内容提出自己的观点、对课文篇章进行汉译,以期提高日语的综合应用能力。
同时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达到如下目标:1.要求学生掌握较偏的日语语法及部分古日语的语法。
2.要求学生能听懂日本人围绕某一专题进行的谈话,能听懂较复杂的听力材料,理解大意,领会作者的态度、感情和真实意图。
能听懂日本NHK新闻节目的主要新闻:能在20分钟内听写选用的录音材料(350字左右),语速为每分钟150个单词,错误率不超8%。
3.要求学生能就某一专题内容与日本人交谈,做到表达正确,无重大语法错误,语言得体,具有较强的复述能力和归纳能力,能作一般的现场翻译。
4.要求学生能读懂有相当难度的日本报刊及文章;读懂难度相当于《坊ちゃん》等日文原文小说,阅读速度基本能达到日本初中毕业生的程度。
5.在借助词典的帮助下,可以进行汉日\日汉的笔译,每小时大概400字左右的翻译量.二、教学内容、重点、、难点、教学要求及学时分配第一课蜂(理论讲课6学时)讲授内容:1.文章结构、段落分析2.长句分析及翻译要领重点:科普文章的翻译难点:长句的句子成分分析及翻译第二课日本語の表情(理论讲课9学时,学生发表3学时)讲授内容:1.非语言行为2.日本语的语言特点3.难懂的词汇以及段落解释4.日文古典文法及句子翻译重点:地道的日语表达方式、日本古典文法难点:委婉表达技巧。
大学日语课程教学大纲(二)2024
大学日语课程教学大纲(二)引言概述:本文旨在为大学日语课程的教学制定一个全面的教学大纲(二)。
该大纲将涵盖五个主要的教学内容,包括听力、口语、阅读、写作和文化知识。
通过这些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学生将能够全面提高自己的日语水平,更好地了解和应用日语。
正文内容:1. 听力:- 掌握基本听力技巧,如辨认日语语音、识别常用词汇等。
- 学习不同语速和口音的听力材料,提高听力理解能力。
- 练习听力对话和短文,提高听力反应速度和准确性。
- 使用多样化的听力资源,如音频材料、电影、日本电视剧等。
2. 口语:- 学习日常用语和常用口语表达,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 进行口语练习,如角色扮演、对话交流等,增强口语表达的流利度。
- 学习日语故事、短文,并进行口语朗读训练,提高语音语调准确性。
- 听取和模仿日语母语者的口音和语速,提高口语的自然程度。
3. 阅读:- 学习日语基础词汇和常见句型,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 阅读各类文章,如新闻、短文、小说等,培养阅读兴趣和扩大阅读广度。
- 掌握阅读技巧,如快速阅读、精读和推理阅读,提高阅读速度和准确性。
- 分析日本文化和社会现象,从中获取更深层次的文化知识。
4. 写作:- 学习基础的日语书写规则和常用汉字,提高写作能力。
- 练习日语写作,如写信、日记、文章等,提高表达能力和写作流畅度。
- 学习日语报道写作和评论写作,提高自己的批判性思维和文笔。
- 逐步引入复杂的写作题目,如故事创作、专题研究等,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5. 文化知识:- 学习日本的历史、地理、传统艺术等文化知识,加深对日本的了解。
- 了解和尊重日本的礼仪和文化习惯,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 学习日本音乐、电影和文学,培养对日本艺术的欣赏能力。
- 通过举办文化活动和实地考察,让学生更好地体验和理解日本文化。
总结:通过本教学大纲(二),学生将在听力、口语、阅读、写作和文化知识等方面得到全面提高。
同时,通过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资源,如听力材料、口语练习、阅读文本和文化活动等,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对日语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日语教学大纲docx(一)2024
日语教学大纲docx(一)引言概述:日语教学大纲是为了规范日语学习过程而制定的指导性文档。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套系统化的教学大纲,助力教师进行日语教学。
本大纲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估方式和资源支持。
每个部分都包括了具体的小点,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该教学大纲。
正文:1. 课程目标1.1 培养学生的日语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1.2 提高学生对日本文化的了解和理解1.3 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和自主学习能力1.4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1.5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2. 教学内容2.1 日语语音和音韵2.2 基本词汇和句型的学习2.3 日语语法的学习2.4 听力和口语训练2.5 阅读和写作训练2.6 文化背景的介绍和学习3. 教学方法3.1 以交际为导向的教学方法3.2 创造性的教学方法,包括角色扮演、小组活动等3.3 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如录音、视频等3.4 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教学方法3.5 分层教学,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制定个性化教学方案4. 评估方式4.1 课堂表现的综合评估4.2 听力和口语能力的评估4.3 阅读和写作能力的评估4.4 学习成果展示和评估4.5 学生自我评估和互评5. 资源支持5.1 提供教材和学习资料5.2 提供学习平台和在线资源支持5.3 提供教学辅助工具和设备支持5.4 提供学生活动和实践机会支持5.5 提供教师培训和教学指导支持总结:日语教学大纲是为了提高日语学习效果、规范教学过程而制定的指导性文档。
通过明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估方式和资源支持,教师能够更好地组织和安排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
同时,学生也能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日语学习的要点,提高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这将为学生日后的学习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综合日语教学大纲
综合日语教学大纲综合日语教学大纲日语作为一门国际语言,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学习。
为了规范日语教学,提高学习效果,日本教育部门制定了综合日语教学大纲。
本文将探讨综合日语教学大纲的内容和意义,以及如何将其应用于实际教学中。
综合日语教学大纲是日本教育部门制定的一套教学指南,旨在规范日语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该大纲包含了日语教学的各个方面,包括听、说、读、写等。
通过综合日语教学大纲,学生可以系统地学习和掌握日语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综合日语教学大纲的内容非常丰富和全面。
首先,它明确了日语教学的目标和要求。
例如,学生需要达到何种水平才能通过某一级别的日语考试。
其次,大纲提供了教学的基本框架和课程设计。
教师可以根据大纲的要求,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此外,大纲还包括了教材的选择和使用,评价标准等方面的指导。
综合日语教学大纲的制定对于日语教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它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标准,使得不同学校和地区的教学内容和水平可以得到统一。
这样,学生可以更加方便地进行学习和交流。
其次,大纲的制定也促进了日语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改进。
教师可以根据大纲的要求,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如何将综合日语教学大纲应用于实际教学中呢?首先,教师需要深入了解大纲的内容和要求。
只有了解了大纲的要求,教师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
其次,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计划的制定。
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背景不同,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个性化教学。
最后,教师需要不断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
只有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日语。
综合日语教学大纲的出台是日语教学的一大进步。
它为日语学习者提供了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和指导,可以提高学习效果。
同时,它也促进了日语教学的创新和改进。
综合日语教学大纲的应用需要教师的努力和学生的配合,只有共同努力,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综合日语教学大纲是日语教学的重要指导文件,对于规范和提高日语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総合日本语
6 23
1
44/11
本文:日本の鉄道 12 5 6
1
104/12
第2課 会話:挨拶
6 23
1
26/8
本文:挨拶の礼儀 12 5 6
1
66/14
第3課 会話:顔合わせ 6 2 3
1
65/7
本文:名字
12 5 6
1
72/9
第4課 会話:東京本社 6 2 3
1
35/12
本文:サラリーマン事 12 5 6
3
国人です/小李是中
国人
1
5/4
第2課 これは本で 6 2
3
1
7/5
す/这是书
第3課 ここはデパー 6 2
3
トです/这里是百货
大楼
1
6/6
第4課 全部でいくら 6 2
3
ですか/总共多少钱
1
6/5
第5課 部屋に机と 8 3
4
椅子があります/房
间里有桌子和椅子
吗?
1
4/6
第6課 森さんは七 8 3
4
時に起きます/森7点
4
洋服がほしいです/
我想要一件西装
1
4/6
第18課 携帯電話は 8 3
4
とても小さくなりまし
た/手机变小了
1
8/6
第19課 部屋のカギ 8 3
4
1
8/4
を忘れないでくださ
い/不要忘记房间的
钥匙
第20課 スミスさんは 8 3
4
ピアノを弾くことがで
きます/斯密斯会弹
钢琴
第21課 私はすき焼 8 3
4
きを食べたことがあり
综合日语的教学大纲是啥
综合日语的教学大纲是啥综合日语的教学大纲是啥日语作为一门世界语言,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学习。
为了系统地指导学习者学习日语,许多教育机构和学校都制定了综合日语的教学大纲。
那么,综合日语的教学大纲到底是什么呢?综合日语的教学大纲是一份详细的教学计划和指导文件,旨在规范日语教学的内容、目标和方法。
它涵盖了日语学习的各个方面,包括听、说、读、写和文化背景等。
综合日语的教学大纲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习者建立扎实的语言基础,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并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在综合日语的教学大纲中,首先确定了学习者的目标。
这些目标可以根据学习者的不同需求和水平而有所不同。
比如,对于初学者来说,他们的目标可能是掌握基本的日语词汇和语法,能够进行简单的日常对话;而对于进阶学习者来说,他们的目标可能是能够流利地进行商务交流或者阅读日本的文学作品。
通过设定明确的目标,学习者可以更加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其次,综合日语的教学大纲还规定了教学内容。
这些内容包括了日语的基本语音、词汇、语法和句型等。
通过系统地学习这些内容,学习者可以逐渐提高自己的听、说、读、写的能力。
此外,教学大纲还会涉及到一些与日语学习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比如日本的传统节日、习俗和社会礼仪等。
这些知识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日语。
综合日语的教学大纲还规定了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
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教学手段和策略。
在综合日语的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包括听说教学、任务型教学和情境教学等。
这些方法旨在提高学习者的语言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
评估方式则是用来评价学习者的学习成果和能力的手段。
常见的评估方式包括考试、口语表达和写作作业等。
通过评估,学习者可以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展,并及时调整学习策略。
综合日语的教学大纲是一份非常重要的文件,它为日语学习者提供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和指导。
然而,教学大纲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根据不同的学习需求和教学环境进行调整和更新。
日语综合教程第六册教学大纲
日语综合教程第六册教学大纲
前言
在学习第六册之前,建议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日语单词、语法知识,并熟悉日语的声调和发音规则。
本教程将介绍更为复杂的语法结构、更丰富的词汇和更高级的会话技巧。
最终目标是让学生在日语交流中逐渐达到流利自如的水平。
课程安排
第一课:日语动词
本课程将介绍日语动词的基本形式、时态、活用和敬语用法。
学生将学习如何正确使用动词并掌握复杂的语境运用。
第二课:长句子和复合句
本课程将介绍长句子的构成、复杂句子和从句的结构和拼接。
学生将学会如何用正确的语法结构来描述更复杂的语境。
第三课:难以理解的短语和表达方式
本课程将介绍一些在日语中常见但难以理解的短语和表达方式,并提供适当的语境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其含义。
第四课:日语汉字和片假名
本课程将介绍日语汉字和片假名的基础知识,包括如何正确地使用和书写它们。
《综合日语》课程教学大纲
《综合日语》课程教学大纲一、层次与学制:本科四年制二、教学时数:1232学时,分基础阶段(1、2年级)和高级阶段(3、4年级)开设,周学时为14/12学时(基础阶段)和6学时(高级阶段)。
三、适用专业:日语专业四、课程性质和任务本课程为专业必修课,是一门具有综合性,知识和技能合为一体的实践性课程。
本课程占整个专业必修课的64.4%。
通过本课程学生掌握日语语音、语法、词汇基本知识及跨文化知识,获取听、说、读、写、译言语基本技能,全面提高学生的日语学习能力,查阅资料、分析阅读材料的能力。
五、课程的目的及基本要求本课程讲授语音、语法(句型)、词汇的基本知识,使学生学习8000个左右的词汇(基础阶段5000左右,高级阶段3000个左右)和400-600个左右的句型。
通过言语技能的训练,学生掌握听、说、读、写基本技能。
具体要求见学术质量标准。
六、教学的主要内容第1学期16周完成语音入门和初级日语17课。
主要内容包括:第2学期16周完成初级日语11课和中级日语7课。
主要内容包括:第3学期16周完成中级日语14课。
主要内容包括:第4学期16周完成高级日语15课。
主要内容包括:高年级(5、6、7学期)每周6节七、作业设计1、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主要目的在于复习和巩固在课堂所学的内容,并在新的语境中能创造性地应用。
2、原则上每天都留作业,作业的形式包括口头的和笔头的。
3、作业的批改可以是第二天的复习巩固环节,也可以是另找时间全批或部分分批4、作业内容包括:1)有关日语汉字的预复习作业;2)有关语音、语法、词汇的预复习作业;3)有关听、说、读、写的预复习作业。
注:各学期具体作业内容请参照综合日语课教学进度表。
5、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地进行讲评。
八、教学策略在“语言、功能、文化”三位一体的强化实践课教学模式原则下,1、处理好语言知识的学习和言语技能的关系。
技能训练,在整个日语教学过程中应占三分之二(基础阶段实践课教师在每一大节(90分钟)中学生的训练量应达到100次左右,其中机械训练占一半);2、既要突出听、说能力的培养,又要加强读、写的基本功训练,达到听、说、读、写的全面发展;3、导入文化因素,在文化环境中学习语言;4、加强人文修养教育,培养学生吸纳能力、思辨能力、批判能力、创造能力;5、培养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对弱势群体的同情和关怀等价值观。
日语教学大纲(二)2024
日语教学大纲(二)引言:日语教学大纲(二)是日语教育领域的重要文件,旨在指导日语教师和学生在日语学习过程中的教学内容和目标。
本文将按照教学大纲的结构,分为引言概述、正文和总结三个部分,详细阐述日语教学大纲(二)的内容。
正文:一、听力训练1. 基础听力:包括常用词汇和简单句子的听力理解训练。
2. 听力模仿:通过模仿日本人的语音和语调,提高学生的听力技巧。
3. 长对话听力:训练学生听懂长对话并获取关键信息。
4. 多媒体听力训练:利用多媒体资源提供生活场景中的听力练习。
5. 听写训练:通过听写练习巩固语音和词汇的记忆,提高学生听写能力。
二、口语表达1. 基础口语:学生通过模仿、练习常用句型来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2. 对话练习:通过角色扮演和日常对话练习,培养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的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景口语:重点训练学生在各种情境下进行口语表达的能力,如问路、点餐等。
4. 每日口语训练:通过日常生活场景的口语练习,提高学生口语流利度和实际运用能力。
5. 辩论和演讲:培养学生在辩论和演讲中的口头表达和论证能力。
三、阅读理解1. 基础词汇和语法的阅读:训练学生通过理解词汇和语法,理解简单文章的意思。
2. 短文阅读:提供各种主题和风格的短文,让学生提高对文章整体意思的理解能力。
3. 长篇阅读:引导学生针对长篇文章结构、主题和细节进行深入理解和分析。
4. 阅读速度训练:通过阅读流畅性和速度的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
5. 阅读解题技巧:教授各类题型的解题技巧,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四、写作能力1. 日语书写规范:教授日语书写的基本规范和常用汉字。
2. 句子结构和篇章组织: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句子结构和篇章组织能力。
3. 日记和作文写作:通过写日记和作文,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4. 问答式写作:引导学生进行问答式写作,培养学生对话和交流的能力。
5. 文化交流写作:鼓励学生写作涉及文化交流和跨文化交际的话题,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基础日语1《综合日语第一修订版》 课程教学设计 计划 大纲(共9页)
《基础日语1》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基础日语1课程编码: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适用年级及专业(方向):适用层次:本科学时与学分:120学时,8学分课程总学时:120学时课程总学分:8学分理论学时:120学时实践(训、验)学时:0学时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本大纲根据2021级日语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制订。
《基础日语1》旨在介绍日语基础知识,使学生了解正确的日语基本词汇和语法,打好日语学习的基础。
《基础日语1》的教学目的与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本文、会话等学习,培养学生人、学习日语的方法和对日语的全方位了解。
通过学习,可以粗线条地掌握日语基础语法的体系全貌,打下比较坚实的自学基础。
学生的日语基本词汇和语法,为其读写能力以及会话打好基础,达到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和日本国际教育协会设立的“日语能力考试”的四级水平。
二、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及教学重点和难点为适应日本语能力测试改革的要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选用了贴近日本社会与文化的新教材。
本教材内容辐射面广,语言文化、教育、风俗礼仪、自然、衣食住行、政治、经济,社会问题等均有涉及,较全面地勾勒出了日本社会,文化的全貌,从而体现出较强的知识性和时代性。
结构上根据日本语能力测试4和5级级水平的句型和词汇内容,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进行编排。
《综合日语(修订版)》的练习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在教材各单元之后,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日语的能力为目的,为教师和学生提供课堂教学活动的素材,适合在课堂教学中完成。
另一部分反映在《综合日语练习册(修订版)》中,供学生自我测试使用,主要是帮助学生归纳、整理语言基础知识,检验语言知识掌握的情况。
两部分练习互相补充,力求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本册主要依据日语能力考试初级阶段的内容编写而成,内容涵盖所有学习重点、难点。
各课练习由(1)文字、词汇、语法;(2)听力;(3)阅读三大部分组成,同时另外设计了五个单元练习和总练习。
本课程学习的重点及难点均在于本文、会话、应用文中所出现的单词、词语与表达、功能用语,惯用句及日语的正确表达。
综合日语教学大纲
综合日语(基础阶段) 教学大纲课程编码:课程英文译名:Comprehensive Japanese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开课对象:日语系1-2年级学生开课学期:第1-4学期学分:40学分;总学时:640学时;理论课学时:640学时;实验学时:0学时;上机学时:0学时先修课程:无教材:《新编日语》1-4册,周平、陈小芬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5 月,第一版参考书:【1】《日本语表现文型200》初·中级,友松悦子等编,アルク(日本),2001年9月,第一版【2】《新日语基础教程》Ⅰ、Ⅱ,财团法人海外技术者研修协会编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年3月,第一版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综合日语》是日语专业技能主要必修课,是一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等综合技能的课程。
其目的在于传授日语基础知识,使学生全面掌握语音、词汇、语法、句型,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严格的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作风和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丰富学生的社会文化知识,增强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为学生学习高年级专业课程打下扎实的基础。
作为日本语言文学学科基础阶段的主要必修课,《综合日语》还应该和其它各门课程一起,力争保证学生能够在三年级上通过日语能力水平测试一级。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较扎实地掌握日语语音、基本语法和基本词汇,在此基础上能正确、熟练地用日语进行听说读写,达到语言交际的目的。
三、课程的基本内容及学时分配四、习题及课外教学要求课后布置作业,如句型造句、翻译等书面作业以及会话练习等口头作业,每次课后工作量为2~3小时。
五、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综合日语》为考试课,考试方式为闭卷。
成绩评定如下:平时成绩占30%,期中考试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40%。
综合日语(高级阶段)教学大纲课程编码:课程英文译名:Advanced Japanese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开课对象:日语系3-4年级学生开课学期:第5-8学期学分:20学分;总学时:320学时;理论课学时:320学时;实验学时:0学时;上机学时:0学时先修课程:综合日语(初级阶段)教材:《日语》5-8册,陈生保等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年参考书:【1】《中級から学ぶ日本語》,新井礼子等编著,研究社出版(日本),1994年4月,第一版【2】《上級で学ぶ日本語》,阿部友子等编著,研究社出版(日本),1994年12月,第一版【3】《大学・大学院総合日本語桜》,玉村文郎监修·编集,凡人社(日本),2002年2月,第一版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综合日语》是日语专业技能主要必修课,是一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等高水平综合技能的课程。
《综合日语》教学大纲
《综合日语》教学大纲课程编码:3071101课程性质:专业教育必修课教学时数:668学时学分数:44学分开课学期:第一、二、三、四、五、六学期授课单位:欧亚系日语教研室授课对象:日语专业本科学生一、课程概述1.性质与地位《综合日语》是日语语言文学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是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
本课程是一门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日语语言基础知识、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及文化背景知识为主要内容的日语综合知识与技能课。
本课程的教学分两个阶段实施,第一学期至第四学期为基础阶段,第五、六学期为高级阶段。
基础阶段着重打牢日语基本功,学生通过这两年的学习可系统地掌握语音、文字、词汇、语法、基本句型、功能意念等日语基础语言知识和社会文化常识,全面发展听、说、读、写、译等综合技能,提升逻辑思维能力,从而具备一定的日语综合运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为高年级阶段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级阶段是基础阶段的延伸和拓展,主要学习日语高级语言知识,如词汇、语法、功能意念、篇章结构等。
学生通过一年时间的学习,能够进一步巩固和深化日语语言知识,全面提高听、说、读、写、译等综合技能,扩充日本社会、文化、政治、军事、经济、外交、科技等方面的知识,掌握日语篇章分析的基本方法,准确理解各类复杂的日语语言现象,提高日语综合运用能力,增强分析判断、综合归纳等逻辑思维能力。
2.基本理念《综合日语》课程以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思想为理论指导,以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和日语学校语法理论为支撑,以遵循语言教学和语言习得的客观规律为前提,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全面巩固和深化学生的日语语言基础,强化日语语言各项应用技能,重点提高准确理解、分析判断、综合归纳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造性学习的意识。
课程实施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关注学生情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获取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营造个性化学习环境,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综合日语1》课程教学大纲
《综合日语1》课程教学大纲一、教师或教学团队信息杨吉萍主要讲授的本科课程高年级综合日语、泛读、高级视听、写作等。
所授课程一致受到学生们的欢迎。
主要研究领域:日本语教育·日语学。
研究成果如下:崔红花主要讲授的本科课程有基础日语、综合日语、日语语法、日与写作、商务日语等,所授课程一致受到广大同学们的欢迎。
研究方向:日语语言学、汉韩日语言对比、日语教育。
主要研究成果:“对比分析在汉日、日汉翻译中的作用”、“汉语的声调与日语的アクセント”、“区别词、冠形词、连体词的语法功能对比”、“韩国语冠形词与日语连体词对比研究”、“韩国语冠形词的来源及结构特点”、“区别词与连体词的来源与结构对比”、“汉语区别词与日语连体词的对应关系研究”等多篇论文;另主编、副主编《日本语言文化研究论集》等多部教材及论文集。
目前承担上海市教委(日语语法)重点课程建设项目。
张杭萍主要讲授的本科课程:《综合日语》《日本文学史》《八级辅导》《日本近现代文学作品选读》;其中,2013-2014学年第2学期学生评教结果分为4.68分;2014-2015学年第2学期学生评教结果为4.74分;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学生评教结果为4.83分。
主要研究日本近现代文学,论文主要如下:1、「近代中国文壇に映された漱石の遠景」(北京日本语研究中心《日本学研究》,2012年10月)。
2、扇子・女人・人血饼干——解读《湖南的扇子》中的想象与现实(外语类核心期刊、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日语学习与研究》2014年第2期)。
3、国木田独步《爱弟通信》与历史的隐秘脉络(中文核心期刊、河北大学《日本问题研究》2014年第5期)。
蒋蓓讲授的课程:基础日语、综合日语、视听说。
研究领域:日本语学、汉日对照研究、汉文训读。
科研成果如下:论文:1、《名詞の意味的特徴》,《日本学研究2008年上海外国语大学日本学国际论坛论文集》(戴宝玉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年12月第一版),ISBN978-7-5446-1102-2。
大学日语课程教学大纲(一)2024
大学日语课程教学大纲(一)引言概述:大学日语课程教学大纲(一)旨在为学生提供系统学习日语的机会,并帮助他们建立日语语言的基础。
本大纲分为五个主要部分,包括听力、口语、阅读、写作和文化知识。
每个部分都包含五至九个小点,旨在全面培养学生的日语技能和对日本文化的了解。
听力部分:1. 听力基本技能的培养a. 听取简单日语对话并理解其意义b. 辨别不同语速和口音的听力材料c. 获取关键信息以回答问题d. 辨别正误及改正错误2. 听力策略的训练a. 听取长对话和演讲,并了解主要内容和细节b. 使用笔记等辅助工具提高听力效果c. 学习预测内容以提升整体理解能力d. 听取不同练习材料以适应不同场景口语部分:1. 口语表达的基础技能a. 学习日语发音与语调的准确运用b. 掌握基本语句和问答句的构造c. 学习日常用语和日本文化相关的口语表达d. 练习自我介绍、日常对话和简单演讲2. 口语交流能力的培养a. 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真实场景对话b. 参与小组讨论和课堂演讲,增强口语流利度c. 学习探索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文化背景d. 培养日常生活和工作交流的能力阅读部分:1. 阅读基本技能的培养a. 辨识日语假名与汉字的意义b. 掌握构词法和句法结构,提高阅读速度c. 理解段落结构和阅读材料的组织方式d. 理解并分析日语长句和复杂句2. 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a. 阅读不同题材和难度的文章及故事b. 培养归纳与推理、批判性思考的能力c. 学习问题解答和辩论文章的阅读技巧d. 阅读经典日本文学作品及报刊杂志写作部分:1. 基础写作技能的培养a. 学习基本的汉字书写规范与笔画顺序b. 编写日常用语、简单句子和短文c. 学习描写事物、人物和情感的表达方式d. 发展多样化句式和修辞手法2. 写作能力的提高a. 进行日记、读后感和小论文的撰写b. 学习修订和编辑作文的技巧c. 写作练习中的语法与词汇运用d. 学习文体转换和不同写作风格的运用文化知识部分:1. 日本文化的概述a. 学习日本的历史背景和地理特点b. 了解日本传统礼仪和文化习俗c. 探索日本传统艺术和文学作品d. 介绍日本的风土人情和生活方式2. 跨文化交际的基本素养a. 探究中日文化的相似与差异b. 培养对跨文化交际的敏感度和灵活性c. 学习尊重和理解他人不同文化背景d. 提高在日本社会和职场的涉及度总结:大学日语课程教学大纲(一)旨在培养学生的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技能,并为他们提供丰富的日本文化知识。
综合日语的教学大纲是啥
综合日语的教学大纲是啥综合日语的教学大纲是啥综合日语是指将听、说、读、写四种语言技能综合起来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
在日语学习中,综合日语教学大纲是指一套系统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旨在培养学生全面掌握日语听、说、读、写的能力,并能够在实际交际中灵活运用。
一、教学目标综合日语教学大纲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通过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使其能够在日语环境中进行基本的交流,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意思。
同时,教学大纲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适应日本社会和文化。
二、教学内容综合日语教学大纲的内容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等方面。
其中,语音教学旨在帮助学生正确发音,提高听力理解能力;词汇教学注重学习常用词汇和表达方式;语法教学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法规则和句型结构;听力教学通过听取日语对话、新闻、歌曲等材料,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口语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通过对话、演讲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阅读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通过阅读日语文章、故事等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写作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方法综合日语教学大纲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互动交流。
教学方法主要包括情境教学、任务型教学和交际教学等。
情境教学通过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进行语言交流,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任务型教学通过给学生提供实际任务,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语言,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交际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通过对话、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在真实交际中学习和运用语言。
四、评估方式综合日语教学大纲的评估方式主要包括考试和实际交际两个方面。
考试主要通过笔试和口试来测试学生的语言能力,包括听力、阅读、写作和口语等方面;实际交际则通过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的交流表现来评估其语言运用能力。
五、教学资源综合日语教学大纲需要相应的教学资源来支持教学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日语》课程教学大纲
【本文由大学生电脑主页[ ]—大学生的百事通收集整理】
一、层次与学制:本科四年制
二、教学时数:1232学时,分基础阶段(1、2年级)和高级阶段(3、4年级)开设,周学时为14/12学时(基础阶段)和6学时(高级阶段)。
三、适用专业:日语专业
四、课程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为专业必修课,是一门具有综合性,知识和技能合为一体的实践性课程。
本课程占整个专业必修课的64.4%。
通过本课程学生掌握日语语音、语法、词汇基本知识及跨文化知识,获取听、说、读、写、译言语基本技能,全面提高学生的日语学习能力,查阅资料、分析阅读材料的能力。
五、课程的目的及基本要求
本课程讲授语音、语法(句型)、词汇的基本知识,使学生学习8000个左右的词汇(基础阶段5000左右,高级阶段3000个左右)和400-600个左右的句型。
通过言语技能的训练,学生掌握听、说、读、写基本技能。
具体要求见学术质量标准。
六、教学的主要内容
第
第
第
七、作业设计
1、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主要目的在于复习和巩固在课堂所学的内容,并在新的语境中能创造性地应用。
2、原则上每天都留作业,作业的形式包括口头的和笔头的。
3、作业的批改可以是第二天的复习巩固环节,也可以是另找时间全批或部分分批
4、作业内容包括:
1)有关日语汉字的预复习作业;
2)有关语音、语法、词汇的预复习作业;
3)有关听、说、读、写的预复习作业。
注:各学期具体作业内容请参照综合日语课教学进度表。
5、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地进行讲评。
八、教学策略
在“语言、功能、文化”三位一体的强化实践课教学模式原则下,
1、处理好语言知识的学习和言语技能的关系。
技能训练,在整个日语教学过程中应占三分之二(基础阶段实践课教师在每一大节(90分钟)中学生的训练量应达到100次左右,其中机械训练占一半);
2、既要突出听、说能力的培养,又要加强读、写的基本功训练,达到听、说、读、写的全面发展;
3、导入文化因素,在文化环境中学习语言;
4、加强人文修养教育,培养学生吸纳能力、思辨能力、批判能力、创造能力;
5、培养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对弱势群体的同情和关怀等价值观。
九、学术(质量)标准
语言知识的质量标准包括读音规则,表记规则,常用汉字1945字,基本词类,简单句的种类,时、体、态等语法范畴,复合句的种类、日语主要助词和助动词及其用法,敬语的用法。
掌握其内容的85%以上者为“优”,70-84%者为“良”,60-69%者为“及格”。
言语技能的质量标准是:
听力
1年级:能辨别各音节,能听懂课堂用语和一般日语讲解;能听懂与所学课文难度相同的听力材料及录音材料;能听懂学校日常生活题材的一般性谈话,准确率>80%;听两遍能听懂200~220字/分,生词<10%,无新语法现象的听力材料,理解准确度>75%。
2年级:能听懂与所学课文难度相同的听力材料及录音材料;能听懂日本人正常语速做的一般性讲演或报告,理解准确度>65%;听一遍能听懂240~260字/分,生词<10%的原版听力材料,理解准确度>75%;能听懂我国对日广播的新闻及文化节目,理解准确度>75%。
高年级:能听懂日本教师讲课;能听懂NHK新闻节目的基本内容;能听懂日本人商务活动中的日语;能听懂用日语进行的调研报告。
听一遍能听懂240—260字/分、生词不超过10%的原版听力材料,理解准确度在85%以上;能听懂我国对日广播的新闻及文化节目,理解准确度在80%以上。
口语
1年级:能较流利地进行课堂会话、回答问题及简单生活对话;能就课文内容或听力材料进行回答、复述;能连续发言1~2分钟,语速>120~140。
2年级:能就课文内容或听力材料进行回答、讨论;能同日本人进行一般性交际和事务性交谈;略经准备能连续发言2~3分钟,语速>120~140>,能较好地表达思想。
高年级:能用日语正确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能与日本人交谈;经过准备能即席发言或发表学术见解以及能用日语进行辩论或讨论。
写作
1年级:念三遍,能听写与课文程度相同的、语速100~120/字分的短文,准确率>5%;课
堂上根据要求能笔头回答问题;能用日语写日记或简单的书信;能写出400~600字短文/小时。
2年级:能就听懂或读懂的材料写出回答问题或缩写;能写一般的书信、履历或填写表格;对讲课或内容熟悉的讲演或讲话,能写出1/3内容的大意;能写出600~800字文章/小时。
高年级:能记课堂教学笔记;能写出标准的书信、调查报告等各种文体的文章;能写出一定深度和广度的说明文、议论文以及论文;掌握撰写论文的基本方法;写作速度=600~700字/小时。
阅读
1年级:能流畅地朗读所学课文及同等深度的课外材料;能读懂生词<10%的日文的主要论点、中心大意,其速度>160~180字/分,理解准确率>80%。
借助工具书能阅读日本民间故事,理解准确率>80%。
2年级:能流畅地朗读所学课文及同等深度的课外材料;能读懂生词<10%的日文的主要论点、中心大意,其速度>180~200字/分,其理解准确率>80%,借助工具书能阅读《走れメロス》程度的日文,理解准确率>80%。
高年级:能阅读日语小说,能阅读一般性文章及商务方面的文章和书信;能把握生词不超过10%的日语文章的主要论点、中心大意,阅读速度为每分钟180—200字,理解准确率在80%以上,其朗读的语音语调正确,逻辑重音准确,断句正确。
十、考试方式
1、本课程为考试课,基础阶段期末考试采取口试(10)和笔试(90)相结合的方式。
2、学期最终成绩为平时成绩(30%)和期末考试成绩(70%)(考查时各占50%);平时成绩是由学生的出席情况,完成作业情况以及课堂上的综合表现来确定的
3、期末考试:考试是检验该学期教学的总检验,检查学生学习水平的总评。
因此,命题要科学,针对性要强。
1)、命题原则:命题要保证信度、效度、覆盖面,同时要参照水平考试命题,逐步实现命题人和教学的分离;
2)、试卷要出A、B两套,以便将来形成题库的资料;
3)、如有同进度班级时,批卷要按流水作业方式进行;
4)、批卷结束后,对成绩进行分析。
十一、使用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主教材:
①《初级日本语》東京外国語大学出版
②《中级日本语》東京外国語大学出版
③《上级日本语》東京外国語大学出版
④《上級で学ぶ日本語》Ⅰ、Ⅱ、Ⅲ内部选编教材
教学参考书:
①日本アルク出版社出版的《超级配图Ⅰ、Ⅱ》(2000)
②《大家的日本语――图解集》日本スリーエネットワーク出版社出版(2004)
③《会话练习――图解集》日本スリーエネットワーク出版社出版
④《大家的日本语――标准习题集》日本スリーエネットワーク出版社出版
⑤《大家的日本语图解集》日本凡人社出版(2004)
⑥《汉日图解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0年
⑦《中级日语》(1991)吉林教育出版社
⑧自编假期阅读材料(2005)
⑨《新日本语基础Ⅰ、Ⅱ》日本スリーエネットワーク出版社出版
⑩《新日本语基础Ⅰ、Ⅱ标准习题集》日本スリーエネットワーク出版社出版
⑪《日本の社会と経済を読む》東照二等日本研究社出版2002.4
⑫中・上級日本語教科書《日本への招待》および練習長東京大学近藤安月子等東京大学出版会2002.3
⑬中級から上級への《日本語》鎌田修等日本The Japan Times出版1998年
⑭《日本語中級J501》―中級から上級へ―土岐哲等スリーエネットワーク出版
⑮《速読の日本語》三浦昭監修岡まゆみ著日本The Japan Times出版2005年⑯《日本語上級読解》柿倉侑子等日本アルク出版社出版2000年
⑰《日本語を楽しく読む中上級》小泉慶一著日本産能短期大学出版1993年
⑱《日本語表現文型》インターネット日本書き込み黒目真実監修
⑲《日本語文型辞典》くろしお出版砂川有里子ら1998年
十二、教材的删减与增补
1、本课程的教学,原则上按本大纲的内容进行。
2、如遇到特殊情况或实践证明,某些内容不符合实际时,可以适当的进行删减和增补。
需要进行删减和增补,须经教研室集体讨论决定并得到系领导的批准。
《综合日本语》大纲编写组
执笔人李永夏
2006年3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