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上册《水和食用油的比较》说课稿(合集5篇)
教科版科学三上《水和食用油的比较》参考教案1

教科版科学三上《水和食用油的比较》参考教案1一. 教材分析《水和食用油的比较》这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水和食用油的性质和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异同。
教科书通过提供丰富的实验材料和详细的教学指导,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课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但对于水和食用油的性质和特点可能还不够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自主发现水和食用油的异同。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水和食用油的性质和特点,学会比较不同的物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学生对自然界的探索欲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水和食用油的性质和特点。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自主发现水和食用油的异同。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观察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六. 教学准备1.实验材料:水、食用油、实验器材等。
2.教学工具:PPT、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思考水和食用油的用途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水和食用油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和特点。
3.操练(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水和食用油的性质和特点,如密度、粘度等。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记录实验结果。
4.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总结水和食用油的异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水和食用油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烹饪、清洁等,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水和食用油的性质和特点。
7.家庭作业(5分钟)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观察生活中水和食用油的用途和特点,巩固所学知识。
教科版科学三上《水和食用油的比较》说课教案

教科版科学三上《水和食用油的比较》说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水和食用油的比较》这一课是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的一个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水和食用油的性质和特点,以及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简单的实验,引导学生探究和发现水和大豆油的特性,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他们对水和食用油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没有深入探究过它们的性质和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探索。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水的性质和特点,了解食用油的性质和特点,学会比较不同的物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科学现象。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水的性质和特点,了解食用油的性质和特点,学会比较不同的物质。
2.难点: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发现水和食用油的性质和特点,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和比较水和食用油的性质和特点。
2.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3.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实验结果,分享心得体会,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实验材料:水、食用油、实验器材(烧杯、量筒、滴管等)。
2.课件:制作课件,展示实验过程和结果。
3.教室环境:布置实验室,保证实验安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水和食用油吗?它们有什么不同?让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实验材料和实验器材,向学生介绍实验的目的和步骤。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水和食用油的性质和特点。
水和食用油的比较说课稿

一是把水和食用油同时倒入量杯中观察水和食用油 的分层情况
二是将同一根木条放入装有水和食用油的试管 中,观察木条的沉浮情况
水
食用油
三是将水和食用油分别倒入不同容器中观察水和食 用油的形状
水
食用油
(四)各小组通过以上三个实验,交流汇报实验 结果,老师进行评价。 (五)整理归纳实验结果,填写记录表
四、说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观察并在实验中比较水和食用油在颜色、气味、 透明度、黏度、液滴的形状、重量方面的异同点。
五、说教学准备
(一)每小组准备:1个量杯、1片玻璃板、1张蜡 光纸、1枝筷子、2根木条、不同形状的容器
(二)给每个小组准备3张记录表格
六、说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出示实验器具,并和学生互动交流,激发学生的好奇 心和学习兴趣。 (二)出示本课的主题----水和食用油的比较 1.老师顺着学生的思路进行引导,并启发学生说说在 平时生活中可以用哪些方法来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异同。 2.老师带领学生围绕三个比较活动进行实验,这三个 活动为:一是利用感官直接观察对比水和食用油;二是运 用实验法进行分组实验,让学生动手操作,教师适时巡视 指导学生进行实验。三是比较水和食用油的轻重实验。
(三)实验活动设计
主要分为三大步骤进行:一是围绕三个比较 活动进行对比实验;二是各小组交流汇报实验结果, 填写记录表;三是整理归纳实验结果。
1.运用观察法,利用感官直接观察对比水和 食用油。
(1)教师提示实验注意事项。
在这一环节中,主要让学生看一看比较水和食用油在颜 色、透明度方面的区别,用鼻闻一闻它们的气味,用筷子 搅拌观察比较它们的流动速度。
一、说教材
教科版科学三上《水和食用油的比较》参考教案1

教科版科学三上《水和食用油的比较》参考教案1一. 教材分析《水和食用油的比较》这一课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了解和掌握水和食用油的性质和特点。
教科书通过生动的图片和简洁的文字,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上三年级之前,已经学习了一些简单的科学知识,如了解物质的基本属性,具备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但对于水和食用油的性质和特点,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实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说出水和食用油的性质和特点,了解它们的区别。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培养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索精神,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说出水和食用油的性质和特点。
2.难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发现水和食用油的区别。
五. 教学方法采用“引导探究式”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同时,运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讨论中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水和食用油样品,用于实验和观察。
2.准备实验器材,如试管、滴管等。
3.准备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出示水和食用油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颜色、透明度等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水和食用油的性质和特点,为学生实验和观察打下基础。
3.操练(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水和食用油的性质。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使用试管和滴管等器材,观察水和食用油的颜色、透明度等特征。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实验心得,互相学习。
同时,教师进行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水和食用油性质的掌握情况。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水和食用油的性质不同?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了解水和食用油的分子结构不同,导致它们的性质也不同。
水和食用油的比较的说课稿

水和食用油的比较的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带来一场关于“水和食用油的比较”的说课。
通过这次说课,我们将一起探讨这两种常见物质的特性、用途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引导学生理解物质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的重要性。
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水。
水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它是生命的源泉,对于地球上的所有生物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
水的化学式是H2O,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用水来饮用、洗涤、烹饪等。
水的物理性质包括: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摄氏度,冰点是0摄氏度。
水在固态时称为冰,液态时是我们常见的水,气态时称为水蒸气。
水具有很好的溶解性,能溶解许多物质,这也是为什么它在生物体内扮演着重要的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角色。
接下来,我们来看食用油。
食用油是我们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主要由甘油三酯组成,这是一种脂肪酸和甘油的化合物。
食用油可以是植物油,如橄榄油、菜籽油、大豆油等,也可以是动物油,如猪油、牛油等。
食用油的主要功能是为人体提供能量和必需脂肪酸。
在物理性质上,食用油在常温下通常是液态,但在低温下也可能凝固。
它的沸点比水高很多,因此在烹饪时,油可以被加热到更高的温度而不沸腾。
食用油的化学性质相对稳定,但在高温和长时间储存时可能会发生氧化,影响其营养价值和口感。
现在,我们来比较一下水和食用油。
首先,在密度上,水的密度约为0.92克/立方厘米,而食用油的密度通常在0.91到0.93克/立方厘米之间,这意味着一立方厘米的食用油比同样体积的水轻一点点。
其次,在表面张力上,水的表面张力较大,这使得水能够形成水滴状,而食用油的表面张力较小,不容易形成水滴。
这也是为什么在烹饪时,油可以更好地传热,使食物外层迅速形成脆皮,而水则更适合于煮和炖。
此外,水和食用油在化学性质上也有所不同。
水可以作为溶剂,而食用油则不溶于水。
这意味着在烹饪时,我们不能简单地用水来代替油,因为它们在食物中的分布和作用是不同的。
教科版科学三上《水和食用油的比较》教案

教科版科学三上《水和食用油的比较》教案一. 教材分析《水和食用油的比较》这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水和食用油的性质差异。
教科书通过生动的图片和简单的实验,引导学生发现两种液体的不同之处,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课堂之前,可能对水和食用油有一定的了解,比如知道它们都是液体,都有用途等。
但是,学生可能没有深入地了解它们的性质差异。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这两种液体的不同。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通过实验观察,了解水和食用油的性质差异。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实验操作,提高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培养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索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生能够通过实验观察,了解水和食用油的性质差异。
难点:学生能够通过实验操作,发现水和食用油的不同之处。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观察法、小组讨论法等,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发现问题的答案。
六. 教学准备1.实验材料:水、食用油、实验器材等。
2.课件:相关的图片和视频。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水和食用油有什么不同吗?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引出今天的课题。
2.呈现(10分钟)通过向学生展示水和食用油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它们的颜色、透明度等特征,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两种液体的不同。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水和食用油的性质差异。
实验内容包括:比较两种液体的密度、蒸发速度、溶解能力等。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让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填写实验报告,总结水和食用油的性质差异。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水和食用油会有这些不同?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探讨两种液体的性质差异背后的原因。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水和食用油的性质差异,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和思考。
科学《水和食用油的比较》说课稿

科学《水和食用油的比较》说课稿开始: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今天我将要说课的课题是《水和食用油的比较》。
一、说教材教学《水》一课之后,紧接着就要引导学生学习《水和食用油的比较》一课。
本课将食用油与水进行比较,一是因为食用油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质,学生较熟悉;二是油与水比较,无论是颜色、气味、黏度等外部特征,还是液体的内聚力、表面张力、密度等内部特征,都有很大的可比性,从而让学生从多个侧面展开对水的认识,进一步建立液体的概念。
二、说学情三年级的学生,对周围一些常见的物体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但观察能力、动手实践能力、表达能力不强。
虽然学生通过学习对水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知道了水和食用油的一般特点,但对它们本质的区别认识是模糊的。
这些都是要在本节课及今后的教学中予以培养、锻炼、提高及澄清的。
透明度、黏度、液滴的形状、重量等方面有差异,但它们都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
三、说教学目标1. 科学概念目标:比较水和食用油,知道它们在颜色、气味、透明度、黏度、液滴的形状、重量等方面有差异,但它们都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
2. 过程和方法目标:运用不同感官仔细观察比较水和油;用图表方式记录比的结果,并进行分析和交流。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注重事实、细致地观察、尊重他人、乐于合作与交流的科学态度。
四、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在比较水和油的过程中逐渐构建“液体”的概念:都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等。
教学难点:用图表的方式准确记录实验的结果,并进行分析和交流。
五、说教学法1、教法:在科学教学中,教师通过语言描述、实物演示、知识渲染等手段创设课堂的教学情景,小学生们大都具有很强的好奇心,但自制力和理解力相对较差,通过丰富的情感体验和社会实践,使学生大胆表现自己认识世界,我尝试采用如下教学法:(1)想象法:通过教师巧妙的介入,引导学生在大自然中感知植物的特点。
(2)表现法:通过感知,使学生产生强烈亲身体验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大胆的表现对事物的了解。
教科版科学三上《水和食用油的比较》参考教案2

教科版科学三上《水和食用油的比较》参考教案2一. 教材分析《水和食用油的比较》这一课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了解水和食用油的性质,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水的溶解性和食用油的溶解性,以及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有关水和食用油的一些基本知识,如它们的来源、特点等。
但在比较它们的性质方面,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引导为主,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来发现和总结水和食用油的性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说出水和食用油的溶解性特点,并能举例说明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学会比较不同物质的性质,并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增强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水和食用油的溶解性特点及应用。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水和食用油的性质。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观察法、引导法等,以学生为主,教师为引导,让学生通过实践和思考来掌握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实验材料:水、食用油、实验仪器等。
2.教学工具:PPT、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如烹饪时水的使用和炒菜时食用油的使用,引出水和食用油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利用PPT展示水和食用油的图片,让学生说出它们的特点。
然后简要介绍水和食用油的溶解性特点,为学生实验做准备。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水和食用油的溶解性。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水和食用油的溶解性特点。
引导学生运用这些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如为什么洗碗要用热水等。
5.拓展(10分钟)学生思考:除了溶解性,水和食用油还有哪些区别?引导学生从各个方面进行思考,如口感、营养价值等。
教科版科学三上《水和食用油的比较》备课教案

教科版科学三上《水和食用油的比较》备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水和食用油的比较》这一课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水和食用油的性质和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简单的实验操作,引导学生发现水和食用油的异同,从而加深学生对这两种物质的认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上节课已经学习了关于物质的基本概念,对物质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水和食用油的性质和特点,他们可能还不是很清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通过生动的实验和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去观察、发现和总结。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说出水和食用油的性质和特点,知道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培养对科学的热爱,学会用科学的方法去探究和解决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说出水和食用油的性质和特点。
2.难点:学生能通过实验和观察,发现水和食用油的异同。
五. 教学方法采用“引导发现法”,教师通过提问、引导,让学生主动去观察、发现和总结。
同时,运用“实验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培养实验操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水、食用油、试管、滴管、玻璃棒等。
2.课件:水和食用油的图片、实验视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内容,然后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水和食用油的比较》。
2.呈现(10分钟)利用课件呈现水和食用油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接着,展示实验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水和食用油的性质。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水和食用油的性质。
实验内容包括: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密度、观察水和食用油的蒸发过程、比较水和食用油的溶解能力等。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总结水和食用油的性质和特点。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水和食用油会有这些性质?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5.拓展(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如何鉴别水和食用油?教师引导学生从气味、颜色、溶解能力等方面进行鉴别。
水和食用油的比较 说课

水和食用油的比较
教材分析
教学准备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设计
板书设计
【教材分析】
《水和食用油的比较》,它将使学生从多个侧面认识到水 和其他液体的不同之处,同时对他们的相同点进行概括提升。 教材呈现了五个活动: 活动一、观察水和食用油。学生通过感观观察,比较水 和食用油在颜色、气味、透明度、粘稠度等方面的不同。 活动二、液滴比较。通过比较,发现两者的形状差异。 活动三、比较水和油的轻重。通过两种方法让学生在比 较中判断两者的轻重,并说明理由。 活动四、观察水和食用油的相同点。发现油和水都不能 保持固定的形状,都会流动的特点。 活动五、整理观察结果。能用维恩图归纳相同点与不同 点。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水和油相比,在颜色、气味、透明度、粘稠度、液 滴的形状、重量等方面有差异,但它们都会流动、没有 固定形状。 2.过程与方法 运用不同感官和实验的方法仔细观察比较水和油; 用维恩图记录比较的结果,并进行分析和交流。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注重事实、细致地观察、尊重他人、乐于 合作与交流的科学态度。
水
食用油
无色 无味 透明 不粘手
黄色 有气味 半透明 粘手
环节二:主要活动
【教学设计】
活动二、观察比较液滴形状
观察汇报并画出水滴, 油滴的形状。 预设1:水滴比油滴高, 水滴圆形,油滴发扁。(板书)
提示:课后大家可以试一试: 看水和油滴在报纸、宣纸上会怎么 样?
水
食用油
无色 无味 透明 不粘手
圆
黄色 有气味 半透明 粘手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对周围一些常见的物体 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操作 具体形象的物体,但他们的观察能力、动手 实践能力、表达能力不强。学生通过学习, 对水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根据已有的生活 经验知道了水和食用油的一般特点,但对它 们本质的区别认识是模糊的。这些都需要在 本节课及今后的教学中予以培养、锻炼、提 高及澄清。
教科版科学三上《水和食用油的比较》教案2

教科版科学三上《水和食用油的比较》教案2一. 教材分析《水和食用油的比较》这一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水和食用油的性质和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教材中安排了丰富的实验和探究活动,让学生在操作中感知和理解水和食用油的性质。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科学课中已经学习过一些基本的科学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但对于水和食用油的性质和特点可能还不是很清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来发现和理解水和食用油的性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水和食用油的性质和特点。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水和食用油的性质和特点。
2.难点: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来发现和理解水和食用油的性质。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验和观察中发现问题,通过讨论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满水和食用油。
2.准备一些实验工具,如勺子、滴管等。
3.准备一些问题卡片,用于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满水和食用油,让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认为水和食用油有什么不同?”2.呈现(5分钟)食用油的口感有什么不同?”3.操练(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用手感受水和食用油的温度,并提问:“你们认为水和食用油的温度一样吗?”4.巩固(5分钟)教师提问:“通过刚才的实验,你们能总结出水和食用油的哪些不同?”引导学生回答,并板书。
5.拓展(5分钟)教师提问:“你们还能想到水和食用油的其他不同吗?”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板书。
7.家庭作业(5分钟)教师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里用的食用调和油和色拉油,比较它们的颜色、气味等,并和家长交流。
8.板书(5分钟)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板书,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教科版科学三上《水和食用油的比较》教案及反思

教科版科学三上《水和食用油的比较》教案及反思一. 教材分析《水和食用油的比较》这一课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水和食用油的性质和用途,以及它们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教科书通过提供丰富的图片和生动的文字,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从而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课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的观察和实验操作。
同时,学生对生活中的水和食用油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能够提出一些相关的问题。
然而,学生对水和食用油的性质和用途可能还没有深入的了解,需要通过观察和实验来进一步探究。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水和食用油的性质和用途,以及它们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实验和对比的方法,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认识到科学对生活的重要性,增强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水和食用油的性质和用途。
2.难点:学生能够理解水和食用油的性质和用途,以及它们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学生通过观察水和食用油的性质和用途,了解它们的异同。
2.实验法:学生通过实验操作,观察水和食用油的性质和用途。
3.对比法:学生通过对比水和食用油的性质和用途,深入理解它们的特点。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科书《科学》三年级上册。
2.实验材料:水、食用油、实验器材等。
3.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对水和食用油的思考。
“你们在生活中什么时候会用到水和食用油?它们有什么不同?”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图片和实物,向学生介绍水和食用油的性质和用途。
可以使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一些实验结果,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水和食用油的特点。
操练(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观察水和食用油的性质和用途。
水和食用油的比较说课稿

水和食用油的比较说课稿水和食用油的比较说课稿1敬爱的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我是来自,今日我说课的内容是教科版科学三班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二课《水和食用油的比较》。
下面我围围着教学资源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预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这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分析《水和食用油的比较》是《水和空气》单元的第二课,是上一节课《水》的延展和提升,是从水的初步感知到深入探究。
水是液体的典型代表。
同学们已在生活中积累了大量有关水的认知阅历。
如何将同学对水的感性认识向科学概念转化在这一个单元将详细开展。
本单元认识水是通过《水》、《水和食用油的比较》、《谁流得更快一些》、《比较水的多少》四节课从水的初步感知到深入探究逐步实现的。
其中《水和食用油的比较》是通过对比的方法让同学从多个侧面认识到水和其他液体的不同之处,是同学对水的感性认识的升华。
本课我设计了用课件引导同学进行三个比较活动。
一是利用感官径直观测对比水和食用油;二是比较它们的液滴和“轻重”;三是观测它们作为液体的共同特点。
通过课件的演示把如何比较食用油和水的区分,怎样观测,一步一步清楚的展示出来,让每一步骤流下深刻的印象,使同学操作更规范。
让同学从多个侧面开展对水和食用油的认识,有助于液体概念的进一步建立。
二、说学情分析三班级的同学,对四周一些常见的物体有剧烈的新奇心和探究欲望,特别是对形象的动画,图像分外有爱好。
他们乐于操作详细形象的物体,但他们的观测技能、动手实践技能、表达技能不强。
虽然同学通过学习对水有了肯定的感性认识,依据已有的生活阅历知道了水和食用油的一般特点,但对它们本质的区分认识是模糊的。
课件的运用对同学认识的培育、知识的掌控有着比其它教学手段更好的效果。
三、说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水和油相比,在颜色、气味、透亮度、黏度、液滴的外形、重量等方面有差异,但它们都会流淌、没有固定外形。
过程与方法:运用不同感官认真观测比较水和油;用图表方式记录比较的结果,并进行分析和沟通。
年级科学《水和食用油的比较》教案设计范文

年级科学《水和食用油的比较》教案设计范文第1篇:年级科学《水和食用油的比较》教案设计范文【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水和油相比,在颜*、气味、透明度、黏度、液滴的形状、重量等方面有差异,但它们都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
过程与方法:运用不同感官仔细观察比较水和油;用图表方式记录比较的结果,并进行分析和交流。
情感、态度、价值观:愿意与他人合作,乐于交流尊重事实、重视*据。
【教学重点】观察、描述水和食用油在颜*、气味、透明度、黏度、液滴的形状、重量等方*有差异,但它们都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
【教学难点】运用不同感观比较水和食用油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用图表的方式记录比较的结果,并进行分析和交流。
【教学准备】给每个小组准备:2个塑料杯、1片玻璃、1张蜡光纸、1支筷子、2个试管、2根长木条(可以是长一些的牙签)1个玻璃杯、1个塑料瓶(矿泉水瓶)、1个水槽。
给每个学生准备:记录纸两张。
【教学过程】一、观察水和食用油1、导入:水是一种液体,你们知道的生活中还有哪些液体?这些液体是否都一样呢?今天我们以水和食用油为例,进行研究。
2、学生观察:提供给每组一杯水和一杯食用油,要求学生仔细观察两者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并把观察到的结果填写在维恩图中。
(提示:在科学观察中,一般不用尝的方法)3、交流水和食用油有哪些相同和不同,师板书展示。
二、滴液比较1、师:水和食用油除了我们刚才所观察到的不同之外,还有不未完,继续阅读 >第2篇:三年级上册科学《水和食用油的比较》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水和食用油的比较》是《水和空气》单元的第二课,因此我站在整个单元的高度上去分析这一课,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1、单元分析水是液体的典型代表。
学生们已在生活中积累了大量有关水的认知经验。
如何将学生对水的感*认识向科学概念转化在这一个单元将具体展开。
2、课与课的关系本单元认识水是通过《水》、《水和食用油的比较》、《谁流得更快一些》、《比较水的多少》四节课从水的初步感知到深入探究逐步实现的。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二课《水和食用油的比较》教学设计(合集五篇)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二课《水和食用油的比较》教学设计(合集五篇)第一篇: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二课《水和食用油的比较》教学设计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二课《水和食用油的比较》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水和食用油的比较》一课是教科版小学科学第四单元第二课,本单元前四课是认识水,后三课是认识空气,前四课认识和描述水的方法是为后面认识和描述空气的特征打基础的。
前四课中,前三课是认识水的特征的,第一课从整体上感知水,让学生通过辨别水在那个袋子中的活动,感到水和醋及牛奶有些相同的地方,后面的分类中将醋、牛奶和水分为一类叫液体。
但是具体液体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水有哪些特点?学生不清楚也说不出来,这正是学生构建水和液体概念的原点。
第二课《水和食用油的比较》是运用多种感官和借助工具通过和食用油比较来进一步的认识水,认识液体之间的相同点:会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
第三课再拿出液体中的一个相同点进行研究:液体流动的快慢是否一样。
依托对水的认识,来认识液体。
本课中的活动有两个:观察水和食用油,整理我们的观察结果。
观察水和食用油的活动有三个层次:1.通过用多种感官进行简单,直接的观察水和油在颜色、气味、透明度、粘度、流动快慢、液滴的不同。
直接进行记录。
2.通过混合水和油,认识水和油的轻重不同。
要进行简单的思维后才能有结果,再进行记录。
3.把油和水倒入不同的容器中来考虑水和油的形状。
思维的难度有所增加,需要和同学讨论交流才能完成思维的任务,来完成水和油都没有固定的形状的记录。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较差,灵活性也相对较差,书写慢,有很多不会写的字,表达能力也较弱。
通过前几个单元的学习,会初步运用多种感官来进行观察,也初步学会了用维恩图来对两种物质的相同和不同进行比较,对水和食用油也比较熟悉,但是具体水和食用油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不清楚。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水和油相比较,在颜色气味、透明度,黏度,液滴的形状、重量等方面有差异,但是它们都会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
教科版科学三上4.2《水和食用油的比较》教案

拓展环节,我引导学生思考:除了教科书上提到的性质和特点,水和食用油还有哪些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学生们积极思考,并提出了一些有趣的观点。
在小结环节,我引导学生对本次课程的内容进行小结,巩固所学知识。学生们能够较好地掌握本次课程的内容。
其次,在交流分享环节,部分学生表现出较大的表达困难,无法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在课后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口语训练,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
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于水和食用油的性质和特点理解不够深入。针对这一问题,我在课后增加了相关知识的拓展和讲解,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所学内容。
16.加强实验操作培训:在课后,我对实验操作不熟练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和指导,提高他们的实验技能。
17.提高口语表达能力:课堂上,我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口语训练,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18.深化知识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拓展和讲解,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水和食用油的性质和特点。
8.板书(5分钟)
教师根据课程内容,进行板书设计,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
教学过程每个环节所用的时间:导入5分钟,呈现10分钟,操练10分钟,巩固10分钟,拓展10分钟,小结5分钟,家庭作业5分钟,板书5分钟。总计55分钟。教学情境和教学活动分析:
一、教学情境
在教学《水和食用油的比较》这一课时,我创设了以下教学情境:
9.生活情境:课前,我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水和食用油的用途,让学生思考水和食用油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10.实验情境:课堂上,我学生进行实验,观察水和食用油的性质和特点。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物质的特性。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二课时《水和食用油的比较 》附反思含板书设计

六、说教学过程
【教学准备】:
【教具】:托盘天平、烧杯、圆底烧瓶、量筒、食用油和水若干。 【学具】:3个塑料杯、2支滴管、1片玻璃、1张报纸、食用油和水若干、实验 记录单。 【说明和提醒】:每个实验结束后要注意提醒学生整理好桌上的实验器材。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一)、导入新课 1.水是一种液体,生活中你们还见过哪些液体? 2.同样是液体,他们的特点是否都一样呢?今天这堂课,我们就以水和
七、说板书设计
根据三年级的年龄特点,本课板书内容简单明了,重难点突出。 《水和食用油的比较》板书
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立足让学生在玩中学会, 在动手中提高技能,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我将继续努力,让 我的课堂教学更高效,更精彩。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 通过猜谜语的游戏导入新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在对 水有一定认识的基础知道水是一种常见的液体我让学生举例生活中的液体有哪些,从而展开 新课的教学。 首先是比较方法的选择,其次是具体的操作。在进行激烈的讨论方法的基础上 进行实验的操作,充分发挥学生归纳的主观能动性。其次是两种液体在蜡纸上形成的液滴的 比较。 然后让学生自己去验证认识液滴的差异。挑战性的活动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于是我 们又进行了两种液体的“轻重”的比较,在两种液体的相互混合中,学生发现两种液体的差 异。 在这节课上我重点放在观察水和食用油的观察实验比较,重在培养孩子的科学探究的能 力,形成两种液体的全面认识。由于实验较多,一个有一个有趣的活动深深吸引了学生的科 学学习的兴趣。相信通过这样的一节又一节具有科学味的课堂,学生会越来越喜欢科学课。 科学的素养会提高很快。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不断地去探索、去实践,争取逐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科学教育科学三年级上册《水和食用油的比较》说课稿

《水和食用油的比较》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来自宜丰县新昌一小。
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水和食用油的比较》。
我将从以下十个方面来展示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水和食用油的比较》是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二课的内容,本单元将具体展开如何将学生对水的感性认识向科学概念转化这一探究活动。
本课让学生对水和食用油进行有意义的对比研究。
学生将从多个侧面认识到水和其他液体的不同之处,同时对他们的相同点进行概括提升。
二、说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对周围一些常见的物体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虽然学生通过学习对水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知道了水和食用油的一般特点,但对它们本质的区别认识是模糊的。
这些都是要在本节课及今后的教学中予以培养、锻炼、提高的。
三、教学目标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学情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特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以下几点:科学概念:水和油相比,在颜色、气味、透明度、黏度、液滴的形状、重量等方面有差异,但它们的共同点是:都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
过程与方法:运用不同感官仔细观察比较水和油;用图表方式记录比较的结果,并进行分析和交流。
情感、态度、价值观:愿意与他人合作,乐于交流,尊重事实、重视证据。
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
四、教学重点、难点通过科学的比较活动,理解水和食用油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而本课的教学难点就在于:用图表方式记录比较的结果并进行分析和交流五、说教法、学法为了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课预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始终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思维为主线,鼓励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胜利完成:自研自探、合作探究、互相交流、展示提升、巩固拓展、总结评价这一过程。
《课标》明确提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
”因此我将重点引导学生综合运用:自主探索、群体合作、观察比较、实验操作等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让学生切身的体验成功的乐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上册《水和食用油的比较》说课稿(合集5篇)第一篇: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上册《水和食用油的比较》说课稿《水和食用油的比较》说课稿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上册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您们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教科版三年级上册《水和空气》单元的第二课《水和食用油的比较》。
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准备”、“教学设计”这四个方面进行说课:【教材分析】1、课程分析本课让学生对水和食用油进行有意义的对比研究。
学生将从多个侧面认识到水和其他液体的不同之处,同时对它们的相同点进行概括提升。
本课在单元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使学生们学会用比较的方法去观察,去实验。
为下面研究水和空气的对比做了很好铺垫。
2、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对周围一些常见的物体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但他们的观察能力、动手实践能力、表达能力不强。
虽然学生通过学习对水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知道了水和食用油的一般特点,但对它们本质的区别认识是模糊的。
这些都是要在本节课及今后的教学中予以培养、锻炼、提高及澄清的。
【教学目标】1、让学生懂得水和油相比,在颜色、气味、粘稠度、重量等方面有差异,但它们都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
2、运用不同感官和实验的方法仔细观察比较水和油;并进行分析和交流。
3、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乐于交流、尊重事实、重视证据的情感态度。
【教学设计】活动分析:本课主要进行五个活动。
一是利用感官直接观察比较水和食用油;二是比较它们的浸润和液滴形状;三是比较水和油的沉浮情况。
一、导入师:同学们,看看桌子上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什么材料?预设:试管,水,食用油,滴管,面巾纸,试管架。
师:这节课我们就比较水和食用油,关于水和油,同学们想想有哪些不同?本环节达到的目的:1、认识实验用具。
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2、引出本课的主题。
(水和食用油的比较)3、了解学生的原有认知。
二、主要活动活动一、利用感官观察比较水和食用油1.确定方法:比较水和食用油可以用哪些方法呢?预设1:看,听,摸,闻,尝。
预设2:教师追问:尝的方法合适吗?为什么?策略2:尝是不卫生的,不安全的。
不合适。
2.确定记录的方式:维恩图。
3.观察活动。
4.小组汇报。
本环节达到目的:使学生们通过感官观察能够比较出水和食用油的相同和不同,并且能够描述。
注重观察方法的科学性。
并能够通过比较的方法把维恩图进行完善。
学会了在不同当找相同的方法。
活动二、观察浸润现象、比较液滴形状发现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1.引入:在刚才摇晃试管听声音的时候,有人把水和油洒出来了吗?拿面巾纸擦擦看到了什么现象?预设:进到纸里面去了。
目的:学生们很难直接说观察浸润的现象,通过前面活动的引导,可以使学生们意识到自己看到的就是浸润现象。
起到过渡的作用。
2.液滴的比较观察。
再次过度:有水和油进不去的材料吗?引出玻璃片。
教师讲解实验要求:把玻璃片放在桌面上,拿1号滴管取一滴水,2号滴管取一滴油分别滴在玻璃片上,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水滴和油滴,不要把水和油滴到一起。
3.汇报并画出水滴,油滴的形状。
预设:水滴比油滴高,水滴圆形,油滴发瘪,油和水都不能保持固定的形状,水和油都可以流动。
活动三、观察同一物体在水和油中的沉浮情况。
教师演示,并请学生们汇报现象并做以分析。
目的:使学生们感知到水和油都有浮力,但不求全班说出浮力的这个词。
能够感知沉浮情况就可以。
三、小结以及拓展。
总结:请学生们观察维恩图来总结水和油的相同和不同。
教师拓展:通过今天学习的比较水和油的方法,也可以应用到生活中去比较其他的液体。
第二篇:三年级科学上册水和食用油的比较教案教科版水和食用油的比较【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水和油相比,在颜色、气味、透明度、黏度、液滴的形状、重量等方面有差异,但它们都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
过程与方法:运用不同感官仔细观察比较水和油;用图表方式记录比较的结果,并进行分析和交流。
情感、态度、价值观:愿意与他人合作,乐于交流尊重事实、重视证据。
【教学重点】观察、描述水和食用油在颜色、气味、透明度、黏度、液滴的形状、重量等方面具有差异,但它们都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
【教学难点】运用不同感观比较水和食用油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用图表的方式记录比较的结果,并进行分析和交流。
【教学准备】给每个小组准备:2个塑料杯、1片玻璃、1张蜡光纸、1支筷子、2个试管、2根长木条(可以是长一些的牙签)1个玻璃杯、1个塑料瓶(矿泉水瓶)、1个水槽。
给每个学生准备:记录纸两张。
【教学过程】一、观察水和食用油1.导入:水是一种液体,你们知道的生活中还有哪些液体?这些液体是否都一样呢?今天我们以水和食用油为例,进行研究。
2.学生观察:提供给每组一杯水和一杯食用油,要求学生仔细观察两者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并把观察到的结果填写在维恩图中。
(提示:在科学观察中,一般不用尝的方法)3.交流水和食用油有哪些相同和不同,师板书展示。
二、滴液比较1.师:水和食用油除了我们刚才所观察到的不同之外,还有不同之处吗?比如,我们分别把水用心爱心专心滴和油滴滴到蜡纸、玻璃片和报纸上,它们的状态一样吗?2.生猜测,并讨论:在实验中需要注意什么?(师适当提示:每一次将液滴滴在不同的物体上时,为了实验的可靠,需同时多滴几滴;每一滴的量要控制,不要太多,简单演示;要注意观察水滴和油滴在不同物体上后形成的形状是否一样)3.生实践,将观察到的液滴状态画下来,并注明液滴是在什么物体上。
4.展示学生的记录,并交流讨论。
三、比较水和油的轻重1.师:水和食用油相比,那种物质更重?我们有什么办法比较?2.生交流方法,并讨论、判断方法的可行性。
3.提供材料,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种方法进行实践,判断水重还是食用油重。
(这一实验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为演示实验)4.交流实验结果,并尝试根据实验现象进行解释。
5.请学生将观察所得的结果补充到维恩图中,师补充到板书中。
四、借助多种容器,进一步观察水和食用油的相同点1.师演示,将水和食用油分别倒入一些形状不同的容器中,请学生观察它们有哪些相同的特点。
2.生交流、小结。
将两者的相同点补充到维恩图中五、总结提升1.全班交流:水和食用油有哪些不同之处,又有哪些相同之处?重点讨论它们的相同之处其他液体也具有吗?这些相同点,固体具有吗?2.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对于水是怎样的一种液体,你们又有哪些新的认识?用心爱心专心 2第三篇: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水和食用油的比较》教学设计《水和食用油的比较》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比较水和油,知道它们在颜色、气味、透明度、黏度、液滴的形状、重量等方面有差异,但它们都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
2、运用不同感官仔细观察,比较水和油,学会用图表方式记录比较的结果,并进行分析和交流。
3、培养学生注重事实、细致地观察、尊重他人、乐于合作与交流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观察、描述水和食用油在颜色、气味、透明度、黏度、液滴的形状、重量等方面具有差异,但它们都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
教学难点:运用不同感观比较水和食用油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用图表的方式记录比较的结果,并进行分析和交流。
教学准备:给每个小组准备:活动一材料:2个烧杯(一杯水,一杯食用油)、2根筷子、科学表格纸1张、1块玻璃、1张报纸、2支滴管。
教师:(油和水各一瓶预备)形状不同的容器3件、天平。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都知道水是我们人类的生命之源,它都有什么特征?它的用途也是很广泛的,谁来说说。
师:我们说水是一种液体,那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液体?生1:食用油。
生2:饮料。
生3:酱油。
师:那所有的液体都相同吗?生:不同。
师:那有什么不同啊?我这还有一杯液体,出示食用油。
同学们观察一下,他们之间有什么不同啊?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比较水和食用油这两种液体,看看它们有哪些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二、用感官观察水和油。
1、说说观察方法生1:看一看生2:听一听生3:摸一摸师:老师建议大家摸完后赶紧用纸巾把手擦干净。
生4:闻一闻生5:尝一尝师:这液体不干净的,你敢尝吗?生:不敢了。
师:这就对了,在科学观察中,我们不提倡用尝的方法,这样既不卫生,也不安全。
2、用感官直接观察水和食用油师:原来有那么多方法可以比较水和油,假如把这样的一杯水和一杯油放在你们的桌上,你们能快速把它们的不同点和相同点都找出来吗?生:能师:那就请各组上来领取材料开始观察吧!比一比哪组发现的特点多。
小组观察比较。
3、交流师:通过我们细致的观察,一定有不少新发现了吧!哪个小组先来说说你们的发现。
三、观察、比较不同的液滴。
1、导语:刚才,我们进行的是一杯水和一杯油的比较,如果从它们中各取一滴分别滴在报纸上或者玻璃上,它们又有什么不同呢?你们想知道吗?2、设计活动方案;师:要想找到水滴和油滴的不同,我们还需要先用这个(出示滴管)取出液滴。
师:这个叫什么?生:不知道师:这叫滴管(使用滴管时首先要用中指和无名指夹住滴管中部,然后用大拇指和食指捏紧上部,再把它浸入液体中慢慢放开,液体就跑到滴管中了,要滴液体时只需轻轻挤压,像这样,不可以太用力哟!)师:你会用滴管了吗?生:会了。
师:为了更准确地比出水滴和油滴的不同,我们滴液滴时还要注意什么呢?(1)生:要让水和油一起滴师:一起滴在什么地方?是不是水滴在纸上,油滴在玻璃上?生:不是,要一起滴在同一个物体上。
(同时滴在同一物体上)师:你们考虑得很对,呆会儿两位同学可以把水和油同时滴在玻璃上,观察记录后再把它们同时滴在纸上观察。
(2)师:还有要注意的吗?生:我觉得水和油不能滴的太多(液滴不能太多)师:你说得对,那你认为滴多少比较合适呢?生:两三滴吧。
师:你们觉得呢?生:可以。
师:好,呆会我们就滴两滴吧!(3)师:同学们,你们再看,像我这样同时滴行吗?生:不行,太高了,水和油会溅起来的。
生:不行,液体靠得太拢了,水和油会混到一起的。
师:是的,我们滴的时候要一样高,但不能太高了,而且两滴液体也要隔一定的距离(滴的高度一样,液滴要保持距离)(4)再仔细想想,滴好后我们可以把它们拿起来观察吗?生:不能。
师:那看不清楚怎么办?生:可以蹲下来看。
生:对了,滴好后,不准移动玻璃片和报纸,我们可以蹲下来,从正面、侧面仔细观察。
师:看来,小小的实验也还是有许多值得注意的地方。
接下来,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还要像科学家那样把看到的现象记录下来。
现在,请记录员取出记录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张记录表吧。
(课件出示记录表)师:有不明白的吗?生说:3、比较液滴实验。
(课件出示实验提示)师:都明白了吗?生:明白了。
师:下面请各小组取出材料开始实验吧!小组比较液滴4、交流:师:哪组愿意先来汇报一下你们的发现。
生:在报纸上,润湿纸的面积水比油大;水的渗的速度比油快;在玻璃上,水滴更圆,而油滴要扁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