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联和并联知识点优秀版

串联和并联知识点优秀版

串联和并联知识点考察

1、把两个小灯泡首尾顺次相接后再接到电路中,这两个小灯泡是_____连的.这种电路的工作特点是:一个用电器断开其他用电器____工作.(可以工作或不能工作)

2、把两个小灯泡两端分别连接然后在接到电路中,这两个小灯泡是____连的,这种电路的工作特点是:一个用电器断开其他用电器____工作.(可以工作或不能工作)

3、练习:

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

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

散 串、并联及混联电路 一、串联电路

①电路中各处电流相同.I=I 1=I 2=I 3=……

②串联电路两端的电压等于各电阻两端电压之和.U=U 1+U 2+U 3…… ③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个导体的电阻之和,即R=R 1+R 2+…+R n

④串联电路中各个电阻两端的电压跟它的阻值成正比(串联电阻具有分压作用——制电压表),即

12

12n

n

U U U I R R R === ⑤串联电路中各个电阻消耗的功率跟它的阻值成正比,即

21

212

n n

P P P I R R R ===

注意:⑴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各串联电阻额定电流的最上值;允许加的最大电压=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R 总

⑵电路的总功率=各电阻消耗的功率之和.

二、并联电路

① 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同.U=U 1=U 2=U 3……

② 并联电路总电路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的电流之和I=I 1+I 2+I 3=……

③ 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个导体的电阻的倒数之和。n

R R R R

1 (1112)

1

+++=

n 个相同的电阻R 并联R 总= ; 总电阻比任一支路电阻小 R 总= 特别注意:在并联电路中 增加支路条数,总电阻变小 三个支路时R 总= 增加任一支路电阻,总电阻增大 ④ 并联电路中通过各个电阻的电流跟它的阻值成反比(并联电阻具有分流作用——改装电流表), 即I 1R 1=I 2R 2=…=I n R n = U .支路电阻越小,通过的电流越大。

⑤ 并联电路中各个电阻消耗的功率跟它的阻值成反比,即P 1R 1=P 2R 2=…=P n R n =U 2

注意:⑴几条支路并联,允许加的最大电压=和支路额定电压的最小值;

最小的额定电压

允许的最大电流R =

⑵电路的总功率=各电阻消耗的功率之和

第2课

分式复习

一、本章知识网络图

⎪⎪⎪

⎪⎪⎩

⎪⎪⎪⎪

⎪⎪

⎨⎧⎪⎩⎪⎨⎧⎪⎪⎩⎪⎪

⎧⎩⎨⎧应用解法定义分式方程整数指数幂加减

乘方乘除分式的运算通分约分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概念 二、知识点及考点:

(一)分式的概念、有无意义或等于零的条件

(1)概念:形如A

B ,且A 、B

为分子的整式不一定含有字母)

(2) (3)分式无意义的条件:分母等于零。

讨论分式值为零)

题型一:考查分式的定义 下列各式:

2b a -,x x 3+,πy +5,()

14

32

+x ,a 12+,b a b a -+,)(1y x m -中,是分式的共有

(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题型二:考查分式有意义的条件

当x 有何值时,下列分式有意义 (1)

44+-x x (2)2

32+x x

(3)

1

22-x (4)

3||6--x x

(5)x

x 11-

题型三:考查分式的值为0的条件 当x 取何值时,下列分式的值为0.

(1)3

1

+-x x

(2)

4

2||2--x x (3)

6

53222----x x x x

易错易混点:①对分式的定义理解不准确。 ②不注意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 (二)分式的基本性质、约分、最简分式

(1)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和分母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零的整式,分式的值

分 式

不变,符号表示:

M

B M A B A M B M A B A ÷÷=⋅⋅=; (其中A ,B ,M 是整式,且M ≠0)。 (2)约分:把一个分式的分子和分母的公因式约去的变形,称为约分。

①约分的依据是分式的基本性质。

在分式化简结果中,分子和分母已没有公因式,这样的分式称为最简分式。)。 (3)确定最简公分母的方法:

①最简公分母的系数,取各分母系数的最小公倍数; ②最简公分母的字母因式取各分母所有字母的最高次幂.

题型一:化分数系数、小数系数为整数系数

【例】不改变分式的值,把分子、分母的系数化为整数.

(1)y x y

x 4

1313221+- (2)

b

a b

a +-04.003.02.0

题型二:分数的系数变号

【例】不改变分式的值,把下列分式的分子、分母的首项的符号变为正号.

(1)y

x y

x --+- (2)b

a a

---

(3)b

a ---

题型三: 【例】如果把

y

x y

322-中的x 和y 都扩大5倍,那么分式的值( )

A 扩大5倍

B 不变

C 缩小5倍

D 扩大4倍 【例】如果把

y

x xy

322-中的x 和y 都扩大5倍,那么分式的值( )

A 扩大5倍

B 不变

C 缩小5倍

D 扩大4倍 题型四:化简求值题

【例】已知:511=+

y x

,求

y

xy x y

xy x +++-2232的值. 提示:整体代入,①xy y x 3=+,②转化出y

x

11

+. 【例】已知:21=-x

x ,求2

21x x +的值.

题型五:约分 【例】约分:(1)

3

22016xy y x - (3)n m m n --2

2; (3)6

222---+x x x x .

题型六:通分

【例】将下列各式分别通分. (1)

c

b a

c a b ab c 225,

3,2--; (2)a b b b a a 22,--; (3)a a -+21,2

(三)分式的乘除法

分式乘法法则:两个分式相乘,把分子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分子,把分母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分母。

式子表示为:n n n

b a b a =⎪⎭⎫

⎝⎛(n 为正整数)。

1、计算:

(1)3432x y

y x

⋅ (2)3222524ab a b c cd -÷

(3)2322332510a b a b ab a b -⋅- (4)22222

4222x y x y

x xy y x xy

-+÷+++

(5)2222255343m n p q mnp

pq mn q ⋅÷

(6)221642816282a a a a a a a ---÷⋅++++ (7)3

4223x y z ⎛⎫- ⎪⎝⎭ (8)2

3

32232a ay xy x ⎛⎫⎛⎫

÷- ⎪ ⎪⎝⎭

⎝⎭

注:(1)当分式的分子,分母为多项式时,先分解因式,再进行分式的乘除运算。

(2)

(3)

(四)分式的加减法则⎪⎭⎫

⎝⎛±=±c b a c

b c a

(1)同分母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最后化简为最简分式。

(2)

进行。 1、计算:

(1)3134+-++m m m m (2)2

210352ab b

b a a +

(3)xy

x xy

y x y +++22223 (4)y x y x x 8164222---

注:①通分时先找出各分母的最简公分母(各分母所有因式的最高次幂的积),然后再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注意分子不要漏乘;{确定最简公分母的方法:各分母中凡出现的字母(或含字母的因式),取其最高次数,当各分母系数为整数时,取它们系数的最小公倍数作为最简公分母的系数};

②当分母是多项式时,一般先分解因式,当某个分母的系数不是整数时,应先将其化为整数。

③在处理分子、分母符号变化问题时,要考虑分子、分母的整体性。 (五)分式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

分式加、减、乘、除混合运算先进行乘、除运算,再进行加、减运算,有括号,先算括号内的。

易错易混点:

(1)分式乘除法运算顺序容易错误。 (2)把通分当成去分母、错用分配律。

(3)结果没有化成最简分式或整式。

1.先化简,再求值:2111

x x

x x ---+,其中x =2.

2.先化简,再求值:11

1222---++x x

x x x ,其中x =12-

3、先化简,再求值:11

2

---a a a ;其中:a=-2。

(六)整数指数幂与科学记数法

1

m m

a a -=

(a≠0,n 是正整数) 1.直接写出计算结果:

(1)(-3)-2 ; (2)32-= ;

(3)33

()2

-= ; (4)0(13)-= .

2、用科学记数法表示0.000 501= .

3、一种细菌半径是1.21×10-5米,用小数表示为 米。

4、计算(1)()3

12a b - (2)()3

2222a b a b ---

(七)分式方程

1.概念:分式方程:分母中含有 的方程叫分式方程。

2.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步骤是:

1)在方程两边同乘以最简公分母,化成 方程; 2)解这个 方程;

3)检验:把 方程的根代入 。如果值 ,就是原方程的根;如果值 ,就是增根,应当 。 4)总结

解下列分式方程 (1)x x 311=-; (2)0132=--x

x ;

(3)11

4112=---+x x x ; (4)x x x x -+=++4535 若关于x 的分式方程3132--=-x m x 有增根,求m 的值. 若分式方程122-=-+x a x 的解是正数,求a 的取值范围.

高考物理一轮知识点深度解读:《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梯度讲解 迷津指点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知识点深度解读 一、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梯度讲解一 ——知识梳理篇 1. 串联电路 (1) 串联电路各处的电流相等,即:123I I I I ===; (2) 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电压之和,即:123U U U U =++; (3) 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路电阻之和,即:123R R R R =++ ; (4) 串联电阻具有分压作用:串联电路中各电阻两端的电压跟它的阻值成正比,即: 123 123 U U U I R R R ===。 2.并联电路 (1) 并联电路的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即:123I I I I =++; (2) 并联电路的总电压与各支路电压相等,即:123U U =U =U =; (3) 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的倒数之和,即: 123 1111R R R R =++; (4) 并联电路具有分流作用:并联电路中通过各支路电阻的电流跟它们的阻值成反比,即:112233I R I R I R U ===。 梯度讲解二 ——重点突破篇 1. 串联电路、并联电路总电阻的比较: 2. 处理串联、并联电路以及简单的混联电路的方法:

(1) 准确地判断出电路的连接方式,画出等效电路图; (2) 正确利用串联、并联电路的基本规律、性质; (3) 灵活选用恰当的公式进行计算。 3.电路简化的原则: (1)无电流的支路去除; (2)电势相等的各点合并; (3)理想导线可任意长短; (4)理想电流表的电阻为零,理想电压表的电阻为无穷大; (5)电压稳定时电容器可认为断路。 梯度讲解三 ——跟踪训练篇 【跟踪例题1】由四个电阻连接成的电路如图所示.R 1=8 Ω,R 2=4 Ω,R 3=6 Ω,R 4=3 Ω。 (1) 求a 、d 之间的总电阻; (2) 如果把42 V 的电压加在a 、d 两端,则通过每个电阻的电流是多少? 【答案】 (1) 14 Ω. (2) I 1=3A ,I 2=3 A ,I 3=1 A ,I 4=2 A 【解析】(1)由题图可知:34 34 2cd R R R R R = =Ω+, 故R ad =R 1+R 2+R cd =8 Ω+4 Ω+2 Ω=14 Ω。 (2) 由欧姆定律知:3A cd U I R = =,即为通过R 1、R 2的电流。设通过R 3、R 4的电流分别为I 3、I 4,则由并联电路电压相等,得I 3R 3=I 4R 4,又I 3+I 4=3 A ,解得I 3=1 A ,I 4=2 A 。 二、电压表和电流表 梯度讲解一 ——知识梳理篇 1. 小量程电流表的三个参数及关系 三个参数:内阻R g (已知)、满偏电流I g 、满偏电压U g , 关系:U g=I g R g 2. 小量程电流表改表 (1) 将表头串联一个分压电阻,改装成大量程的电压表; (2) 将表头并联一个分流电阻,改装成大量程的电流表。 梯度讲解二 ——重点突破篇 1. 电压表、电流表的改装及其特点

串联和并联知识点优秀版

串联和并联知识点优秀版

串联和并联知识点考察 1、把两个小灯泡首尾顺次相接后再接到电路中,这两个小灯泡是_____连的.这种电路的工作特点是:一个用电器断开其他用电器____工作.(可以工作或不能工作) 2、把两个小灯泡两端分别连接然后在接到电路中,这两个小灯泡是____连的,这种电路的工作特点是:一个用电器断开其他用电器____工作.(可以工作或不能工作) 3、练习: 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

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

散 串、并联及混联电路 一、串联电路 ①电路中各处电流相同.I=I 1=I 2=I 3=…… ②串联电路两端的电压等于各电阻两端电压之和.U=U 1+U 2+U 3…… ③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个导体的电阻之和,即R=R 1+R 2+…+R n ④串联电路中各个电阻两端的电压跟它的阻值成正比(串联电阻具有分压作用——制电压表),即 12 12n n U U U I R R R === ⑤串联电路中各个电阻消耗的功率跟它的阻值成正比,即 21 212 n n P P P I R R R === 注意:⑴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各串联电阻额定电流的最上值;允许加的最大电压=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R 总 ⑵电路的总功率=各电阻消耗的功率之和. 二、并联电路 ① 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同.U=U 1=U 2=U 3…… ② 并联电路总电路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的电流之和I=I 1+I 2+I 3=…… ③ 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个导体的电阻的倒数之和。n R R R R 1 (1112) 1 +++= n 个相同的电阻R 并联R 总= ; 总电阻比任一支路电阻小 R 总= 特别注意:在并联电路中 增加支路条数,总电阻变小 三个支路时R 总= 增加任一支路电阻,总电阻增大 ④ 并联电路中通过各个电阻的电流跟它的阻值成反比(并联电阻具有分流作用——改装电流表), 即I 1R 1=I 2R 2=…=I n R n = U .支路电阻越小,通过的电流越大。 ⑤ 并联电路中各个电阻消耗的功率跟它的阻值成反比,即P 1R 1=P 2R 2=…=P n R n =U 2 . 注意:⑴几条支路并联,允许加的最大电压=和支路额定电压的最小值; 总 最小的额定电压 允许的最大电流R = 总 ⑵电路的总功率=各电阻消耗的功率之和 第2课

物理串联和并联知识点

物理串联和并联知识点 物理学中的串联和并联是电路中非常重要的概念。串联和并联是指连接电阻、 电容或电感器件的方式。了解串联和并联的概念对于理解电路中的电流分布和电压分配非常重要。本文将带您逐步了解物理串联和并联的知识点。 1.串联电路串联电路是指将电阻、电容或电感依次连接在一起的电路。 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可以流通。假设有两个电阻分别为R1和 R2,当它们串联在一起时,总电阻为Rt,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总电阻:1/Rt = 1/R1 + 1/R2 根据上述公式可知,串联电阻越多,总电阻将会增加。换句话说,串联电路中 电阻的总和等于各个电阻的和。 2.并联电路并联电路是指将电阻、电容或电感同时连接在一起的电路。 在并联电路中,电流可以同时通过多个路径。假设有两个电阻分别为R1和 R2,并联在一起时,总电阻为Rt,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总电阻: Rt = R1 + R2 根据上述公式可知,并联电阻的总和等于各个电阻的和。与串联电路相反,并 联电路中电阻越多,总电阻将会减小。 3.串联和并联的电压分配在串联电路中,电压分配是按照电阻值比例 来分配的。根据欧姆定律,电压与电阻成正比。假设有两个电阻R1和R2串联在一起,并且电源电压为V,根据串联电路的特性,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各个电阻上的电压: V1 = V * (R1 / Rt) V2 = V * (R2 / Rt) 其中,V1和V2分别代表电阻R1和R2上的电压,Rt代表串联电路总电阻。 在并联电路中,电压在各个电阻上是相同的。无论电阻的大小如何,电压都一样。这是因为在并联电路中,各个电阻之间是同时连接在电源的两个电极上的。 4.串联和并联的电流分布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在各个电阻之间是相同 的。根据基尔霍夫定律,电流在串联电路中是守恒的。因此,无论电阻的大小如何,电流都是相同的。 在并联电路中,电流分配是按照电阻的倒数比例来分配的。假设有两个电阻 R1和R2并联在一起,并且电源电流为I,根据并联电路的特性,可以通过以下公 式来计算各个电阻上的电流: I1 = I * (Rt / R1) I2 = I * (Rt / R2) 其中,I1和I2分别代表电阻R1和R2上的电流,Rt代表并联电路总电阻。

(完整版)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知识点一:;:电阻的串联有以下几个特点:(指R1、R2 串联,串得越多,总电阻越大) ①电流:I=I 1=I2(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②电压:U=U 1+U2(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电压之和) ③电阻:R=R1+R2(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如果n 个等值电阻(R)串联,则有R 总=nR 注: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分电阻都大,其原因是电阻串联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 ④分压作用:U1/U 2=R 1/R 2(阻值越大的电阻分得电压越多,反之分得电压越少)⑤比例关系:电流:I1∶I2=1∶1 例题:电阻为12Ω的电铃正常工作时的电压为 6 V ,若把它接在8 V 的电路上,需要给它串联一个多大的电阻?(要求画出电路图,在图上标出有关物理量) 例题:把电阻R1=20Ω与电阻R2=15Ω串联起来接入电路中,流过R1、R2的电流之比是,R1、R2两端的电压之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例题: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10V,闭合开关S后,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O.5A和6V。 求:(1)通过R1的电流I1是多少? (2)马平同学在求R2的电阻值时,解题过程如下:根据欧姆定律:R2=U/I=6V/0.5A=12 Ω请你指出马平同学在解题过程中存在的错误,并写出正确的解题过程。 练习1.电阻R1和R2串联后接在电压为 6 V 的电源上,电阻 R1=2Ω,R2=4Ω,求: (1)总电阻.(2)R 1两端的电压.(要求画出电路图,在图上标出有关物理量) 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若电源电压保持 6 V 不变,电阻R1=10Ω,滑动变阻器R2的变化范 围是O~20Ω.求: (1)欲使电压表的示数为 4 V,则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多大?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是多大? (2)当滑动变阻器连人电路的电阻为20Ω时,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分别是多大?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新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物理[串联和并联(提高)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

新人教版九年级全册初中物理 重难点突破 知识点梳理及重点题型巩固练习 串联和并联(提高) 【学习目标】 1.了解生活中一些电路的连接方式; 2.理解串、并联电路的特点,能够区分串、并联电路; 3.会连接简单的串并联电路; 4.能够根据实际要求设计串并联电路。 【要点梳理】 要点一、串联和并联

要点诠释: 电流流向法:电源正极→各用电器→电源负极,若途中不分流,则用电器串联;若电流在某一处分流,每条支路只有一个用电器,这些用电器并联;若每条支路不只一个用电器,这时电路有串有并,叫混联电路。 (2)断开法:去掉任意一个用电器,若另一个用电器也不工作,则这两个用电器串联;若另一个用电器不受影响,仍然工作,则这两个用电器为并联。 (3)节点法:在识别电路时,不论导线有多长,只要其间没有用电器或电源,则导线的两端点都可看成同一点,从而找出各用电器的共同点。 (4)观察结构法:将用电器接线柱编号,电流流入端为“首”电流流出端为“尾”,观察各用电器,若“首→尾→首→尾”连接为串联;若“首、首”,“尾、尾”相连,为并联。 (5)经验法:对实际看不到连接的电路,如路灯、家庭电路,可根据他们的某些特征判断连接情况。要点二、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1.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对照电路图,从电源正极出发,逐个顺次地将实物图中的各元件连接起来即可。 (1)在电路图中任选一条单一的回路,并对照这个回路在实物图中将相应的元件连接好。 (2)对照电路图,把所选回路以外的元件分别补连到实物图的相应位置,在连入回路以外的元件时,要找出电路中电流的分流点和会合点,将回路以外的元件连接在两点之间。这里要特别注意实物图中元件的连接顺序必须与电路图中各元件的顺序一致。 2.根据实物图连接电路图:要用规定的电路符号代替实物,按照实物的连接方式画出规范的电路图。(1)电路图中各元件摆放的位置尽量与实物图中各元件位置相对应,这样便于检查; (2)各电路元件摆放的位置要均匀、美观; (3)交叉连接的导线,一定要在连接处画一个“黑点”。 要点诠释: (1)连接电路时应注意:①画好电路图;②按一定顺序;③接线过程开关是断开的;④避免电源短路。(2)并联电路连接的方法通常有先干路后支路;先选定一条支路完整连接,再连接其他支路。 (3)干路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开关只控制该支路。 要点三、生活中的电路 1.生活中的串联电路:用来装饰店堂、居室、烘托欢乐气氛的彩色小灯泡多数是串联。 2.生活中的并联电路:装点天安门等高大建筑物上的成千上万只灯泡是并联的,家庭中各用电器都是并联的,街道两旁的路灯是并联的,竞赛时的抢答器的电路是并联的,电冰箱中的灯泡和发动机之间是并联的。 3.家庭电路图可简化成下图所示:电路中的灯泡、电视机、台灯以及小彩灯的整体是并联方式接在电路中的,灯泡和开关是串联,单个小彩灯是串联。

初中物理串联并联知识点

初中物理串联并联知识点

初中物理串联并联知识点 掌握答题技巧,能让你在考试的过程中做得更加游刃有余。愿你前程无量,努力备考,考入理想院校!下面是给大家带来的初中物理串联并联知识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并联电路电阻的计算公式 并联电阻的计算公式: 电流计算 I总=I1+I2+......+In 即总电流等于通过各个电阻的电流之和 电压计算 U总=U1=U2=Un 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且等于总电压 电阻值计算 1/R总=1/R1+1/R2+1/R3+......+1/Rn 即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分电阻的倒数之和 对于n个相等的电阻串联和并联,公式就简化为R串=n乘R 和R并=R/n 编辑本段 用图解法求并联电阻 方法一 若要求R1与R2的并联电阻值,可先作直角坐标系xOy,并

作Y=X的直线l,在OX轴上取A点,使OA长度等于R1的阻值,在OY轴上取B点,使OB长度等于R2的阻值,连结AB与直线l相交于M点,则M点的坐标(X或Y)值即为R1与R2的并联阻值。 证明:作MD⊥OX ∵ △AOB∽△ADM ∴ AO/BO=AD/DM 因OD=DM,并设其长度为R的数值 R1/R2=(R1-R)/R 解得:R=R1R2/(R1+R2) 此即R1、R2的并联电阻的阻值。 应用若需求三个电阻的并联电阻值,可先求R1、R2的并联电阻,得到D点,再在OY轴上取C点,使OC长度等于R3的值,连CD与l直线交于N点,则N点的坐标值为R1、R2、R3的并联总阻的阻值。例如,令R1=4Ω,R2=12Ω,R3=6Ω,求解结果为图2所示,R1、R2的并联总阻为3Ω,R1、R2、R3的并联总阻为2Ω。 方法二 在平面上任取一点O,用相互交角为120°的三矢量作为坐标轴OX、OY、OZ(每轴均可向负向延伸),若要求R1、R2的并联电阻,只要在OX轴上取OA长等于R1的值,在OY轴上取OB 长等于R2值,连结AB,交OZ轴(负向)于C点,则OC长度(绝

物理串联和并联知识点总结

物理串联和并联知识点总结 让我们在自己的心灵中点燃起强烈的求知的火花,以浓厚的兴趣进入物理的大千世界,在学习中体验自己智慧的力量,体验求得知识的欢乐。接下来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物理串联和并联知识点,供大家学习和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物理串联和并联知识点 1.使用定义法识别串并联电路 若电路中的各元件是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则电路为串联电路,若各元件“首首相接,尾尾相连”并列地连在电路两点之间,则电路就是并联电路。 2.使用电流流向法识别串并联电路 从电源的正极(或负极)出发,沿电流流向,分析电流通过的路径。若只有一条路径通过所有的用电器,则这个电路是串联的(如图l 所示);若电流在某处分支,又在另一处汇合,则分支处到汇合处之间的电路是并联的(如图2所示)。 电流流向法是电路分析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例1.分析下图所示电路中,开关闭合后,三盏灯的连接形式,并分析开关的作用。 从电源的正极(或负极)出发,沿电流流向,分析电流通过的路径。若只有一条路径通过所有的用电器,则这个电路是串联的(如图l 所示);若电流在某处分支,又在另一处汇合,则分支处到汇合处之间

的电路是并联的(如图2所示)。 电流流向法是电路分析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例1.分析下图所示电路中,开关闭合后,三盏灯的连接形式,并分析开关的作用。 分析:用“电流流向法”来判断.在图甲所示的电路中,从电源的正极出发,电流依次通过了灯L1、L2和L3,电路中没有出现“分叉”,见图3的虚线所示,所以这三盏灯是串联的.在串联电路中,一个开关可以控制所有的用电器。 为识别图乙所示电路的连接方式,可以先用虚线将电流通过的所有路径在图中画出来,在图中可看出,电流的流向是: 由此可看出灯L1、L2和L3分别在三条支路上,所以这三盏灯是并联的。其中通过灯L1、L2的电流通过了开关S1,当开关S1断开时,灯L1、L2中没有电流通过,两灯熄灭,因此开关S1控制L1、L2两盏灯泡。开关S2在干路上,控制三盏灯。 在如图所示电路中用“电流流向法”画出了图丙中的电流流向。见图4的虚线所示,电流有三条通路,且每一流线上只有一个用电器,则此电路为并联电路。开关S在干路上,控制三盏灯。 3.使用节点法识别串并联电路 节点法:就是在识别电路的过程中,不论导线有多长,只要其间没有电源、用电器等,导线两端点均可以看成同一个点,从而找出各用电器两端的公共点。以图丙为例,具体方法:先在图中各接点处用字母表示出来,如图5所示。

物理九年级串联并联知识点

物理九年级串联并联知识点 物理的力学主要研究的是平衡现象,例如气体、液体、固体的状态方程,各种热力学平衡性质和化学平衡的研究等。物理力学主要借助统计力学的方法。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物理九年级串联并联知识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物理九年级串联并联知识点 串联电路: 定义:用电器首尾依次连接在电路中。 规律: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即:U=U1+U2。 优点:在电路中,若想控制所有电路,即可使用串联的电路。 缺点:若电路中有一个用电器坏了,整个电路意味着都断了。 特点:电路只有一条路径,任何一处开路都会出现开路。 1、电流只有一条通路。 2、开关控制整个电路的通断。 3、各用电器之间相互影响。 4、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I总=I1=I2=I3=……=In。 5、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处电压之和:U原=U1+U2+U3+……+Un。 6、串联电阻的等效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R总=R1+R2+R3+……+Rn。 7、串联电路总功率等于各功率之和:P总=P1+P2+P3+……+Pn【推导式: P1P2/(P1+P2)】。 8、串联电容器的等效电容量的倒数等于各个电容器的电容量的倒数之和:1/C总=1/C1+1/C2+……+1/Cn。 9、串联电路中,除电流处处相等以外,其余各物理量之间均成正比(串联电路又名分压电路):(电流做的功指在通电相同时间内的大 小)R1∶R2=U1∶U2=P1∶P2=W1∶W2=Q1∶Q2。 10、开关在任何位置控制整个电路,即其作用与所在的位置无关。电流只有一条通路,经过一盏灯的电流一定经过另一盏灯。如果熄灭一盏灯,另一盏灯一定熄灭。 11、在一个电路中,若想控制所有电路,即可使用串联的`电路。 12、串联电路中,只要有某一处断开,整个电路就成为断路。即所相串联的电子元件不能正常工作。

九年级物理串联与并联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物理串联与并联知识点总结 串联与并联是九年级物理的知识点,以下是店铺整理的九年级物理串联与并联知识点总结,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串联电路: 定义:用电器首尾依次连接在电路中。 规律: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即:U=U1+U2。 优点:在电路中,若想控制所有电路,即可使用串联的电路。 缺点:若电路中有一个用电器坏了,整个电路意味着都断了。 特点:电路只有一条路径,任何一处开路都会出现开路。 1、电流只有一条通路。 2、开关控制整个电路的通断。 3、各用电器之间相互影响。 4、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I总=I1=I2=I3=……=In。 5、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处电压之和:U原=U1+U2+U3+……+Un。 6、串联电阻的等效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R总=R1+R2+R3+……+Rn。 7、串联电路总功率等于各功率之和:P总=P1+P2+P3+……+Pn 【推导式:P1P2/(P1+P2)】。 8、串联电容器的等效电容量的倒数等于各个电容器的电容量的倒数之和:1/C总=1/C1+1/C2+……+1/Cn。 9、串联电路中,除电流处处相等以外,其余各物理量之间均成正比(串联电路又名分压电路):(电流做的`功指在通电相同时间内的大小)R1∶R2=U1∶U2=P1∶P2=W1∶W2=Q1∶Q2。 10、开关在任何位置控制整个电路,即其作用与所在的位置无关。电流只有一条通路,经过一盏灯的电流一定经过另一盏灯。如果熄灭一盏灯,另一盏灯一定熄灭。

11、在一个电路中,若想控制所有电路,即可使用串联的电路。 12、串联电路中,只要有某一处断开,整个电路就成为断路。即所相串联的电子元件不能正常工作。 并联电路: 定义:并联电路是使在构成并联的电路元件间电流有一条以上的相互独立通路,为电路组成二种基本的方式之一。 优点:可将一个用电器独立完成工作,一个用电器坏了,不影响其他用电器。适合于在马路两边的路灯。 缺点:若并联电路,各处电流加起来才等于总电流,由此可见,并联电路中电流消耗大。 特点:电路有多条路径,每一条电路之间互相独立,有一个电路元件开路,其他支路照常工作。 1、电路有若干条通路。 2、干路开关控制所有的用电器,支路开关控制所在支路的用电器。 3、各用电器相互无影响。 【九年级物理串联与并联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串联并联知识点

九年级串联并联知识点 一、串联与并联的定义及概念 串联和并联是物理学中常用的电路连接方式。在电路中,电子元件按照特定的连接方式可以分为串联和并联两种形式。 1.1 串联电路: 串联电路是指将多个电子元件依次连接在同一条电路路径上,电流沿着这条路径依次流过各个元件。在串联电路中,电流是相同的。 1.2 并联电路: 并联电路是指将多个电子元件同时连接在电路的不同路径上,电流可同时流过各个元件。在并联电路中,电压是相同的。 二、串联电路的特点及应用 2.1 串联电路的特点:

在串联电路中,电流相同,而电压会分配成各个元件之间的电压之和。总电压等于各个元件电压的代数和。 2.2 串联电路的应用: 串联电路常用于需要依次通过不同元件的电流传递的场景,例如:电池组、电子设备等。 三、并联电路的特点及应用 3.1 并联电路的特点: 在并联电路中,电压相同,而电流会分配成各个元件之间的电流之和。总电流等于各个元件电流的代数和。 3.2 并联电路的应用: 并联电路常用于需要同时通过多个元件的电流传递的场景,例如:家庭电路、并联电池等。 四、串联与并联的计算方法

4.1 串联电路的计算方法: 在串联电路中,电阻的总值等于各个电阻值的代数和。总电阻为: 1/R = 1/R₁ + 1/R₂ + ... + 1/Rn 4.2 并联电路的计算方法: 在并联电路中,电阻的总值等于各个电阻值的倒数之和的倒数。总电阻为: 1/R = 1/R₁ + 1/R₂ + ... + 1/Rn 五、串联与并联的比较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在电流和电压分配上有着明显的区别。 5.1 电流分配: 串联电路中,电流在各个元件之间是相同的。而在并联电路中,电流在各个分支之间会按照各自的电阻大小进行分配。 5.2 电压分配:

高二物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知识点

高二物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知识点 高二物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知识点 1.部分电路基本规律知识点总结 (1)形成电流的条件:一是要有自由电荷,二是导体内部存在电场,即导体两端存在电压。 (2)电流强度: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q跟通过这些电量所用时间t的比值,叫电流强度。 (3)电阻及电阻定律:导体的电阻反映了导体阻碍电流的性质,定义式;在温度不变时,导体的电阻与其长度成正比,与导体的长度成正比,与导体的横截面S成反比,跟导体的材料有关,即由导体本身的因素决定,决定式;公式中L、S是导体的几何特征量,r叫材料的电阻率,反映了材料的导电性能。按电阻率的大小将材料分成导体和绝缘体。 对于金属导体,它们的电阻率一般都与温度有关,温度升高对电阻率增大,导体的电阻也随之增大,电阻定律是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总结出的物理规律,因此也只有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才能使用。 将公式错误地认为R与U成正比或R与I成反比。对这一错误推论,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第一,电阻是导体的'自身结构特性决定的,与导体两端是否加电压,加多大的电压,导体中是否有电流通过,有多大电流通过没有直接关系;加在导体上的电压大,通过的电流也大,导体的温度会升高,导体的电阻会有所变化,但这只是间接影响,而没有直接关系。第二,伏安法测电阻是根据电阻的定义式,用伏特表测出电阻两端的电压,用安培表测出通过电阻的电流,从而计算出电阻值,这是测量电阻的一种方法。 (4)欧姆定律 通过导体的电流强度,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即,要注意: a:公式中的I、U、R三个量必须是属于同一段电路的具有瞬时对应关系。

b:适用范围:适用于金属导体和电解质的溶液,不适用于气体。在电动机中,导电的物质虽然也是金属,但由于电动机转动时产生了电磁感应现象,这时通过电动机的电流,也不能简单地由加在电动机两端的电压和电动机电枢的电阻来决定。 (5)电功和电功率:电流做功的实质是电场力对电荷做功,电场力对电荷做功电荷的电势能减少,电势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因此电功W = qU = UIt,这是计算电功普遍适用的公式。单位时间内电流做的功叫电功率,这是计算电功率普遍适用的公式。 (6)电热和焦耳定律:电流通过电阻时产生的热叫电热。Q = I2 R t 这是普遍适用的电热的计算公式。 电热和电功的区别: a:纯电阻用电器:电流通过用电器以发热为目的,例如电炉、电熨斗、白炽灯等。 b:非纯电阻用电器:电流通过用电器以转化为热能以外的形式的能为目的,发热是不可避免的热能损失,例如电动机、电解槽、给蓄电池充电等。 在纯电阻电路中,电能全部转化为热能,电功等于电热,即W = UIt = I2Rt =是通用的,没有区别。同理也无区别。在非纯电阻电路中,电路消耗的电能,即W = UIt分为两部分:一大部分转化为热能以外的其他形式的能(例如电流通过电动机,电动机转动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另一小部分不可避免地转化为电热Q = I2R t。这里W = UIt不再等于Q = I2Rt,而是W > Q,应该是W = E其他 + Q,电功只能用W = UIt,电热只能用Q = I2Rt计算。 2.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知识点总结 (1)串联电路及分压作用 a:串联电路的基本特点:电路中各处的电流都相等;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电路各部分电压之和。 b:串联电路重要性质: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即R总= R1 + R2 + …+ Rn;串联电路中电压与电功率的分配规律:串联电路中各个电阻两端的电压与各个电阻消耗的电功率跟各个电阻的阻值成正

串联规律和并联规律整理

串联规律: 分压不分流: 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I1=I2=I 电路两端总电压等于各局部电路两端电压之和:U1+U2=U 串联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R串=R1+R2 比值类型I1:I2=1 ;I1:I=1 ;I2:I=1 U1:U2=R1:R2 ;U1:U=R1:(R1+R2);U2:U=R2:(R1+R2) 并联规律:分流不分压: 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I1+I2=I 并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支路两端电压:U1=U2=U 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分电阻的倒数之和: 1/ R并=1/R1+1/R2+1/R N 若只有两个电阻并联则:R并=R1R2/R1+R2仅此种情况如此呦。 比值类型I1:I2= R2:R1;I1:I= R2:(R1+R2);I2:I= R1:(R1+R2)U1:U2=1:1 ;U1:U=1:1 ;U2:U=1:1 ○主○要公式:I=U/R 导出公式:U=IR R=U/I 在使用欧姆定律解题时,一定要注意:单位统一性; 式中各字母的同一性;各物理量的瞬时性和对应性。R1=U1/I1U1=I1 R1I1= U1/:R1 R2=U2/I2U2=I2 R2I2= U2/:R2 U总=I总R总I总= U总/R总R总= U总/I总

串、并联电路的比较: 串联电路并联电路 连接特点用电器逐个顺次连接,只有一条电流 的路径,无分支 各用电器并列地连接在电路的两个点之间,有 干路与支路之分 工作特点任意一个用电器断路,其他用电器均 停止工作 某一支路断路时,其他支路上的用电器仍可工 作 开关控制特点电路中任意位置的一个开关,即可控 制整个电路的工作 干路上的开关控制整个电路的所有用电器,支 路上的开关只能控制所在支路上的用电器 连接方法和技巧逐个顺次,一一连接“先串后并法”或“先并后串法” 电路图 串、并联电路中电流和电压关系的比较: 电流关系电压关系 串联电路 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各处都相等,表达式: I =I1=I2=…=I n 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串联导体两端电压之和, 表达式:U=U1 +U2+…+U n 并联电路 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表达式:I =I1+I2+…+I n 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电压都相等,表达式:U=U1 =U2=…=Un

九年级物理串联与并联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物理串联与并联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物理串联与并联知识点总结 串联与并联是九年级物理的知识点,以下是店铺整理的九年级物理串联与并联知识点总结,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串联电路: 定义:用电器首尾依次连接在电路中。 规律: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即:U=U1+U2。 优点:在电路中,若想控制所有电路,即可使用串联的.电路。 缺点:若电路中有一个用电器坏了,整个电路意味着都断了。 特点:电路只有一条路径,任何一处开路都会出现开路。 1、电流只有一条通路。 2、开关控制整个电路的通断。 3、各用电器之间相互影响。 4、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I总=I1=I2=I3=……=In。 5、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处电压之和:U原=U1+U2+U3+……+Un。 6、串联电阻的等效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R总=R1+R2+R3+……+Rn。 7、串联电路总功率等于各功率之和:P总=P1+P2+P3+……+Pn 【推导式:P1P2/(P1+P2)】。 8、串联电容器的等效电容量的倒数等于各个电容器的电容量的倒数之和:1/C总=1/C1+1/C2+……+1/Cn。 9、串联电路中,除电流处处相等以外,其余各物理量之间均成正比(串联电路又名分压电路):(电流做的功指在通电相同时间内的大小)R1∶R2=U1∶U2=P1∶P2=W1∶W2=Q1∶Q2。 10、开关在任何位置控制整个电路,即其作用与所在的位置无关。电流只有一条通路,经过一盏灯的电流一定经过另一盏灯。如果熄灭

一盏灯,另一盏灯一定熄灭。 11、在一个电路中,若想控制所有电路,即可使用串联的电路。 12、串联电路中,只要有某一处断开,整个电路就成为断路。即所相串联的电子元件不能正常工作。 并联电路: 定义:并联电路是使在构成并联的电路元件间电流有一条以上的相互独立通路,为电路组成二种基本的方式之一。 优点:可将一个用电器独立完成工作,一个用电器坏了,不影响其他用电器。适合于在马路两边的路灯。 缺点:若并联电路,各处电流加起来才等于总电流,由此可见,并联电路中电流消耗大。 特点:电路有多条路径,每一条电路之间互相独立,有一个电路元件开路,其他支路照常工作。 1、电路有若干条通路。 2、干路开关控制所有的用电器,支路开关控制所在支路的用电器。 3、各用电器相互无影响。 【九年级物理串联与并联知识点总结】

物理知识点总结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

物理知识点总结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物理知识点总结: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 在物理学中,电路是指由导体、电源和电阻器等元件组成的闭合路径,是电流传导的通路。电路按照电流的传导方式可以分为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本文将围绕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展开讨论,总结相关的物理知识点。 1. 串联电路 串联电路是指将电源、电阻器等元件按照一定顺序连接在一起,电流依次经过每个元件。串联电路中,电流在各个元件之间保持不变,而电压则会随着电阻值的变化而分配。 1.1 串联电路中电流的分布 根据基尔霍夫定律,串联电路中的总电流等于各个电阻上的电流之和。换句话说,串联电路中的电流是分流的,经过每个电阻器的电流的总和等于总电流。 1.2 串联电路中电压的分配 串联电路中,电压会根据电阻器的阻值而分配。根据欧姆定律,串联电路中的总电压等于各个电阻器上的电压之和。因此,在串联电路中,阻值较大的电阻器上会有较大的电压降。 2. 并联电路

并联电路是指将电源、电阻器等元件的一端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共同的节点,电流则按照不同的通路流过各个元件。并联电路中,电流在各个元件之间保持不变,而电压会随着电阻值的变化而相同。 2.1 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分布 根据基尔霍夫定律,并联电路中的总电压等于各个电阻器上的电压之和。因此,对于并联电路而言,电流是合流的,各个元件上的电流相等,等于总电流。 2.2 并联电路中电压的分配 在并联电路中,各个电阻器之间是相互独立的通路,因此它们之间的电压是相同的。根据欧姆定律,总电压等于各个电阻器上的电压之和。 3. 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的应用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在电路设计和应用中有各自的优势和用途。 3.1 串联电路的应用 串联电路中的元件依次连接,电流便通过每个元件流过。这种连接方式常用于需要电流限制或不同电阻器起到不同作用的应用,例如电路中的电源过载保护和电阻器的分压功能等。 3.2 并联电路的应用

物理知识点总结之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

物理知识点总结之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 特点 1、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关系: 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都相等:I=I1=I2=I3=……In 并联电路中总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电流之和:I=I1+I2+I3+……In 2、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的电压关系: 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电压之和:U=U1+U2+U3+……Un 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都相等:U=U1=U2=U3=……Un 3、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 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路电阻之和:R=R1+R2+R3+……Rn 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倒数之和: 本知识是电学的重点,年年必考。属于考试水平中理解层次的知识点有: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关系、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关系、串、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这部分经常出现在综合性较高的计算题中。 并联电路像河流,分了干路分支流,干路开关全控制,支路电器独立行。 串联等流电压分,并联分流电压等;串联灯亮电阻大,

并联灯亮小电阻。 例析: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闭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滑动时,电压表 示数增大,V2的示数增大 示数减小,V2的示数增大 示数减小,V2的示数减小 示数增大,V2的示数减小 解析: 分析电路中电压的变化,还是考查对公式U=IR的理解.在串联电路中,由于R的变化,引起I的变化,从而引起某个电阻两端电压的变化。从图中看:R1和R2串联,V1测的是R1两端电压U1,V2测的是变阻器两端的电压U2,画出便于分析的图进一步分析可知,滑片P向右移动,变阻器电阻增大,根据I=u/R,总电压不变,总电阻变大,电流I 减小.致使U1的变化:U1=I R1,其中R1不变,I减小,U1减小。 U2的变化:U2=U-U1,U不变,U1减小,U2增大。 答案:B 今天的内容就介绍到这里了。

物理串联和并联知识点

物理串联和并联学问点 让我们在自己的心灵中点燃起剧烈的求知的火花,以深厚的喜欢进入物理的大千世界,在学习中体验自己智慧的力量,体验求得学问的快乐。接下来在这里给大家共享一些关于物理串联和并联学问点,供大家学习和参考,期望对大家有所关心。 物理串联和并联学问点 1.使用定义法识别串并联电路 若电路中的各元件是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则电路为串联电路,若各元件“首首相接,尾尾相连”并列地连在电路两点之间,则电路就是并联电路。 2.使用电流流向法识别串并联电路 从电源的正极(或负极)出发,沿电流流向,分析电流通过的路径。若只有一条路径通过全部的用电器,则这个电路是串联的(如图l所示);若电流在某处分支,又在另一处汇合,则分支处到汇合处之间的电路是并联的(如图2所示)。 电流流向法是电路分析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例 1.分析下图所示电路中,开关闭合后,三盏灯的连接形式,并分析开关的作用。 从电源的正极(或负极)出发,沿电流流向,分析电流通过的路径。若只有一条路径通过全部的用电器,则这个电路是串联的(如图l所示);若电流在某处分支,又在另一处汇合,则分支处到汇合处之间的

电路是并联的(如图2所示)。 电流流向法是电路分析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例 1.分析下图所示电路中,开关闭合后,三盏灯的连接形式,并分析开关的作用。 分析:用“电流流向法”来推断.在图甲所示的电路中,从电源的正极出发,电流依次通过了灯L1、L2和L3,电路中没有出现“分叉”,见图3的虚线所示,所以这三盏灯是串联的.在串联电路中,一个开关可以控制全部的用电器。 为识别图乙所示电路的连接方式,可以先用虚线将电流通过的全部路径在图中画出来,在图中可看出,电流的流向是: 由此可看出灯L1、L2和L3分别在三条支路上,所以这三盏灯是并联的。其中通过灯L1、L2的电流通过了开关S1,当开关S1断开时,灯L1、L2中没有电流通过,两灯熄灭,因此开关S1控制L1、L2两盏灯泡。开关S2在干路上,控制三盏灯。 在如图所示电路中用“电流流向法”画出了图丙中的电流流向。见图4的虚线所示,电流有三条通路,且每一流线上只有一个用电器,则此电路为并联电路。开关S在干路上,控制三盏灯。 3.使用节点法识别串并联电路 节点法:就是在识别电路的过程中,不论导线有多长,只要其间没有电源、用电器等,导线两端点均可以看成同一个点,从而找出各用电器两端的公共点。以图丙为例,具体方法:先在图中各接点处用字母表示出来,如图5所示。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