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突破--词类活用名词动词形容词的活用

合集下载

高考备考文言文阅读实词之词类活用(中动词形容词活用)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分点精讲

高考备考文言文阅读实词之词类活用(中动词形容词活用)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分点精讲
故以女妻之,装送资贿甚盛。宣不悦,谓妻曰:“少君生富骄,习美饰, 而吾实贫贱,不敢当礼。”妻曰:“大人以先生修德守约,故使贱妾侍执 巾栉。既奉承君子,唯命是从。”宣笑曰:“能如是,是吾志也。”(选自 《后汉书》,有删改) (1)父奇其清苦,故以女妻之,装送资贿甚盛。 (2)少君生富骄,习美饰,而吾实贫贱,不敢当礼。 【参考答案】(1)活用词:奇,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奇 【译文】少君的父亲对他的清贫刻苦感到惊奇,因此把女儿嫁给了他,(少 君出嫁时)嫁妆陪送得非常丰厚。
对点训练:
1.指出下列各句中活用的形容词,解释词义并说明其活用类型。 (1)而刀刃者无厚。(《庖丁解牛》) ______:______。类型:________。 (2)善万物之得时。(《归去来兮辞》) ______:________。类型:________。 (3)抑王兴甲兵,危士臣。(《齐桓晋文之事》)
2024年新高考第一轮总复习
文言文复习 :实词
词类 活 用
(中:动词、形容词活用)
Ⅱ.动词活用
1.动词活用为名词
动词的主要作用是充当谓语,但有时也出现在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 表示与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有关的人或事物,这时它就活用为名词 了。如: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伏:埋伏的部队,伏兵) 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出:出产的东西;入:收入的东西)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至:到达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动词的为动用法
动词的为动用法,就是动词带宾语,含有主语“为了宾语怎么样”的 意味,一般可译为“为……”。如: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哀:为……哀叹) 动词的为动用法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1)表示为了某一目的而施行某一行动,宾语是动词谓语赖以存在的 目的。 (2)表示出于某一原因而施行某一行动。如:猿猱欲渡愁攀援。(愁: 为……发愁) (3)表示给(替)宾语施行某一行动,宾语是动词谓语的服务对象。 (4)表示对(向)宾语施行某一行动,宾语是动词谓语的面向对象。

高中语文 词类活用

高中语文 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这是词语功能的改变,所以和它在句中的位置有很大关系。

词类活用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名词活用作动词、名词活用作状语、动词活用作名词、形容词活用作动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为动用法等。

名词的活用:(1)名词活用为动词:因为能愿动词只能修饰动词,所以:1)如果名词前紧接能愿动词时,即可判断它是活用成了动词;2)因为只有动词能带宾语和介宾短语,所以,如果名词后紧接代词或处所名词、介宾短语,即可判断它是活用成了动词;3)同理,如果两个名词连用,二者之间既非并列关系,也非修饰关系,其中必有一个活用成了动词。

如:左右欲刃相如(刃:杀)——《廉颇蔺相如列传》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私:偏爱)——《邹忌讽齐王纳谏》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军:驻扎)——《烛之武退秦师》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衣:穿)——《寡人之于国也》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衣:穿;王:称王)——《寡人之于国也》。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水:游泳)——《劝学》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襟:连带)——《滕王阁序》与其身也,则耻师焉。

(师:学习)——《师说》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礼:礼遇)——《六国论》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屠慧褒始舍其址。

(舍:盖屋)——《游褒禅山记》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阳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者。

(名:命名)——《游褒禅山记》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名:说出)——《游褒禅山记》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戒五日,舍相如广成传舍。

(舍:安排住宿《廉颇蔺相如传》)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

(衣:穿)——《廉颇蔺相如传》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

(嘻:发出嘻的声音) ——《廉颇蔺相如传》范增数目项王。

(目:看)——《鸿门宴》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下:攻下)——《前赤壁赋》(2)名词使动:所谓名词的使动用法,就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文言文词类活用汇总(共八类)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文言文词类活用汇总(共八类)

高考语文文言词类活用一、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活用为动词有以下几种情况:(1)名词+宾语籍吏民,封府库。

(登记)(《鸿门宴》)(2)副词做状语+名词江水又东。

(向东流)(《水经注江水》)(3)能愿动词+名词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渡水)(《劝学》)(4)名词+补语沛公军霸上。

(驻扎)(《鸿门宴》)(5)名词充当连动式谓语组成部分孙讨虏聪明仁惠,敬贤礼士。

(恭敬对待)(《赤壁之战》)(6)叙述句的谓语部分找不到动词或其他词语做谓语中心词,事物名词就活用为动词如平地三月花者,深山中则四月花。

(开花)(《采草药》)(7)两个名词连用,不存在并列、同位和修饰关系,不带计量意义时,第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来之所敢知。

(做)(《答司马谏议书》)(8)在复句中充当一个叙述性独词分句,名词就活用为动词权,然后知轻重。

(权衡)(《孟子·梁惠王上》)二、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一般不带宾语,如果带了宾语,就是用作一般动词。

①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说……短处)(《屈原列传》)②亲贤臣,远小人。

(亲近。

疏远)(《出师表》)③素善留侯张良。

(与……友善)(《鸿门宴》)④峨大冠、拖长绅者。

(高戴)(《卖柑者言》)⑤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

(看重。

轻视)(《论贵粟疏》)⑥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尊敬)(《廉颇蔺相如列传》)三、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1)动词活用为名词,即这个动词在句子中具有明显的表示人与事物的意义。

它一般位于句子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有时它前面有“其”字或“之”字。

①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到达的人)(《游褒禅山记》)②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出产的东西。

收入的东西)(《捕蛇者说》③惧有伏焉。

(埋伏的军队)(《曹刿论战》④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

(拥有的东西)(《捕蛇者说》)(2)和动词活用为名词一样,活用为名词的形容问般位于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有时它前面有“其”子,“之”字或数词。

高中语文高考文言文词类活用汇总(共四类)

高中语文高考文言文词类活用汇总(共四类)

高考语文文言文词类活用一、名词的活用(一)名词作状语1.动词前面有名词,如果此名词不是句子的主语,一定活用作状语。

[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每天”2.表示时间、方位的名词常常活用为状语。

[例]上食尘土,下饮黄泉(《劝学》)“向上”“向下”【总结】1.表示对待人的态度。

译为“用对待……的方式”⑴人皆得以隶使之(隶:像对奴隶一样)(《五人墓碑记》)2.表示动作使用的工具。

译为“用……”“借助……”⑵余自临安舟行适临汝(船:乘船)(《石钟山记》)⑶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函:用匣子)(《荆轲刺秦王》)⑷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目:亲眼,耳:亲耳)(《石钟山记》)3.表比喻:译为“像……一样”⑸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狐:像狐狸一样。

)(《陈涉世家》)4.表状态:译为“……地”⑹日削月割(天/月:一天天/月月地)(《六国论》)(二)名词作动词古代汉语当表示同某事物或方位处所等有关的行为变化时,常常使用表示这一事物、方位处所的名词来表示,这就是名词活用为动词。

【总结】[规律一]名词放在“能”“可”“足”“欲”“敢”等能愿动词的后面,活用为动词。

[例]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水:游泳)(《劝学》)2.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下:咽下)(《六国论》)[规律二]代词前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

因为代词不受名词修饰。

[例]1.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树:种植)(《寡人之于国也》)2.无乃尔是过与?(过:责备。

恐怕该责备你吧?)(《季氏将伐颛臾》[规律三]名词与名词连用,如果二者不是并列、偏正、判断等关系,而是主谓关系、动宾关系或动补关系,那么其中必有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

[例]1.籍吏民,封府库(籍:造册登记)(《鸿门宴》)2.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壁(衣:穿。

怀:怀里揣着)(《廉颇蔺相如列传》)3.吾师道也(师:学习)(《师说》)[规律四]副词特别是否定副词后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

[例]1.范增数目项王。

12词类活用考点突破-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文言文阅读(全国通用)

12词类活用考点突破-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文言文阅读(全国通用)

【2024高考一轮复习考点专题精讲】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词类活用考点突破教学目标正确辨别文言实词的活用现象。

教学重点难点辨别词类活用。

教学过程词类活用词类活用就是指某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了某种新的语法功能,而这种语法功能与现代汉语相比具有明显的不同。

1.名词活用为动词类型例句名词+介宾短语,名词放在介宾短语前面,名词就用作动词风.乎舞雩。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风”放在了介宾短语“乎舞雩”的前面,“风”应翻译为“吹风”名词+名词,非并列修饰关系,且无谓语,一般第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鸿门宴》)“籍”应翻译为“造册登记”名词+代词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醉翁亭记》)“名”应翻译为“命名”副词(能愿动词)+名词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劝学》)“水”应翻译为“游泳”助词“所”后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置人所罾.鱼腹中。

(《陈涉世家》)“罾”应翻译为“用网捕”古代汉语中,不仅普通名词能活用为动词,方位名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赤壁赋》)“下”应翻译为“攻占”,“东”应翻译为“向东进军”词也常常活用为动词【对点训练】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

(1)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梦游天姥吟留别》)( )(2)履.至尊而制六合(《过秦论》)( )(3)沛公军.霸上(《鸿门宴》) ( )(1)“雨”,下雨(2)“履”,登(3)“军”,驻扎2.指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中发生活用的词语,并将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刘文静劝李渊与突厥相结,资其士马以益兵势。

渊从之,自为手启,卑辞厚礼,遗始毕可汗云:“欲大举义兵,远迎主上,复与突厥和亲,如开皇之时。

若能与我俱南,愿勿侵暴百姓。

若但和亲,坐受宝货,亦唯可汗所择。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高祖兴唐》) 若能与我俱南,愿勿侵暴百姓。

[词语][译文][词语]方位名词“南”,名词活用为动词,要译为“南下”。

(全)高考语文知识考点-古文常见词类活用类型及判断方法归纳

(全)高考语文知识考点-古文常见词类活用类型及判断方法归纳

【独家】高考语文知识考点-古文常见词类活用类型及判断方法归纳一、名词活用为动词因为能愿动词只能修饰动词,所以,如果名词前紧接能愿动词时,即可判断它是活用成了动词;因为只有动词能带宾语和介宾补语,所以,如果名词后紧接代词或处所名词、介宾短语,即可判断它是活用成了动词;同理,如果两个名词连用,二者之间既非并列关系,也非修饰关系,其中必有一个活用成了动词。

如: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今王鼓乐于此无所事事二、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按一般语法,形容词不能带宾语,所以,如果形容词出现在代词前面,就可以判断它活用成了动词;同理,如形容词出现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前,而它和后面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之间又构不成偏正关系,那么这个形容词就活用成了动词。

如:敌人远我,欲以火器困我也是以君子远庖厨也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西人长火器而短技击三、名词作状语从句法关系看,谓语动词在句中总是出现在主语、状语后,所以,如果名词出现在动词前,而句子已有明确的主语时,即可判断名词活用成了状语。

如: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相如廷斥之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四、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从句法关系看,动词在句中常出现在主语、状语之后作谓语,所以,如果在谓语动词前或后出现了动词,且具有明显的表示人或事物的意义时,即可判断动词活用成了名词。

这一名词一般出现在句中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有时前边有“其”字。

如: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形容词用为名词时,形容词一般出现在句中宾语的位置上,翻译时应该补出中心词,而以形容词为定语。

如:经略洪承畴与之有旧贵以近知远,以所见知所不见五、使动用法所谓使动用法,就是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不及物动词带了宾语,一般而言可以断定活用成了使动;如:君将哀而生之乎不及物动词未带宾语,但它所表示的动作不是由主语直接发出的,而是主语使其他人或物发出的,这时也可判断为用作使动;如: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另外,及物动词如果跟它的宾语之间不是支配和被支配关系,宾语不是动作的承受者,而是动作的实施者时,也可判断为用作使动;如:沛公旦日从百余骑见项王俯身散马蹄再有,如果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而此动词表示的动作不是主语发出的,也可断定它们活用成了使动,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具有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如: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足以荣汝身名词的使动用法可按“使宾语怎么样”这一关系来判断;如: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舍相如广成传舍六、意动用法意动用法一般涉及的是形容词和名词。

2020届高三语文难点突破100题 难点36 正确辨别词类活用现象(含解析)

2020届高三语文难点突破100题 难点36 正确辨别词类活用现象(含解析)

难点 36 正确辨别词类活用现象词类活用主要包括名词、形容词、动词的活用,考查频率较高的是: 1.名词的使动用法,名词做状语。

2.动词的使动用法,动词活用为名词。

3.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判断一个词语是否存在词类活用的现象,须要结合具体语境。

若一个句子中没有动词,就要考虑句中 某个名词或形容词是否充当了动词,如“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勾践灭吴》),其中的“礼”是名词, “礼貌”的意思,在这里活用为动词,是“有礼貌地接待”的意思。

修饰动词的名词常活用为状语,如上 例中的“庙”,指“在庙堂上”。

若句中有动词,但不是及物动词,直接翻译会导致语意不通,就要考虑其 是否属于动词的使动或者意动用法,如“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赤壁赋》),其中的“舞”和“泣” 是两个不及物动词,如果直接翻译为“起舞”和“哭泣”,则语意不通,因此要考虑其运用了使动用法,翻 译为“使……起舞”和“使……哭泣”。

而形容词和名词活用时常为意动用法,如“成以其小,劣之”(《促 织》)中的“劣”为形容词,“差,不好”的意思,这里为意动用法,是“认为……不好”的意思。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曹沫者,鲁人也,以勇力事鲁庄公。

庄公好力。

曹沫为鲁将,与齐战,三败北。

鲁庄公惧,乃献遂邑之地以和。

犹复以为将。

活用词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而盟。

桓公与庄公既盟于坛上,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桓公左右 的 翻 译 要 注莫敢动,而问曰:“子将何欲?”曹沫曰:“齐强鲁弱,而大国侵鲁亦甚矣。

今鲁城坏即压 意以下 4 点:齐境,君其图之。

”桓公乃许尽归鲁之侵地。

既已言,曹沫投其匕首,下坛,北面就群臣之1.名词位,颜色不变,辞令如故。

桓公怒,欲倍其约。

管仲曰:“不可。

夫贪小利以自快,弃信于 活用为动词,诸侯,失天下之援,不如与之。

”于是桓公乃遂割鲁侵地,曹沫三战所亡地尽复予鲁。

有两种译法。

(选自《史记》,有删改) (1)换词法。

高考语文古诗词的词类活用汇总

高考语文古诗词的词类活用汇总

高考语文古诗词的词类活用汇总词类活用6大类型主要有:1、名词活用为动词。

2、动词活用为名词。

3、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4、数词活用为动词。

5、名词用作状语。

6、形容词作名词。

一、名词作状语与文言散文一样,古诗词中的名词作状语,就是将名词放在谓语中心语动词的前面,让它修饰、限制后面的中心语动词。

依据状语的语法性能,处在状语位置上的名词,其实已变成了副词,因此名词作状语亦称名词活用为副词作状语,表示各种形态。

例: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曹操《短歌行》)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杜甫《石壕吏》)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上例中句是方位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的趋向,意思为“向南”;句是名词作状语,表示时间,意思为“在夜里”;句是名词作状语,表示比喻,意思是“像灰一样”“像烟一样”。

二、名词活用为动词在古诗词中,名词活用为动词的现象随处可见。

我们知道,古诗词是以精练的语言传达丰富的意蕴,协调优美动人的韵律和节奏,以达到精警传神,动人心魄的艺术效果的。

把名词放在特殊的条件下,使之活用为动词,正是使古诗词语言灵动、精彩、传神的有效途径。

在鉴赏活动中,我们必须抓住这些“特殊的条件”,才能准确理解并解释这些活用的词语。

例: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雨”,读作yu,破音异读。

依据名词前有能愿动词“欲”,该名词活用为动词的活用条件,“雨”字由名词活用为动词“下雨”。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客”,原意是名词“宾客”,此与“京华”构成了动补关系,活用为动词“客居”。

三、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形容词,按其语法性能是不能带宾语的。

但是如果它处在谓语中心语的位置上,带上了宾语,与宾语构成了动宾关系;或者后有补语,并与补语构成了动补关系;或者与前面的主语构成了主谓关系,则此形容词即活用为一般动词。

例: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李白《送友人》)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啼泪满衣裳。

高考古汉语词类活用详解

高考古汉语词类活用详解

高考古汉语词类活用详解高考古汉语词类活用详解1. 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活用为动词有以下情况:〔1〕名词+宾语例如:籍吏民,封府库。

〔《鸿上宴》〕——登记官吏、百姓,封闭财物仓库。

〔2〕副词作状语+名词例如:汉水又东。

〔《水经注·江水》〕-—江水又向东流。

〔3〕能愿动词+名词例如: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劝学》〕-—凭借船桨的人,并不会游水,却能横渡江河。

〔4〕名词+补语例如:沛公军霸上。

〔《鸿门宴》〕——沛公在霸上驻扎军队。

〔5〕名词充当连动式谓语组成部分。

例如:孙讨虏聪明仁惠,敬贤礼士。

〔《赤壁之战》〕-—孙权聪明仁德,尊敬贤者,礼遇士人。

〔6〕叙述句的谓语部分找不到动词或其他词语作谓语中心词,事物名词就活用为动词。

例如:如平地三月花者,深山中则四月花。

〔《采草药》〕—-如平原三月开花的,到深山中就得在四月开花.〔7〕两个名词连用,不存在并列、同位和修饰关系,不带计量意义时,第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

例如: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答司马谏议书》〕——如果说现在什么都不做,只是恪守前人的旧法,那么我不能接受.〔8〕在复句中充当一个叙述性独词分句,名词就活用为动词。

例如:权,然后知轻重。

〔《孟子·梁惠王上》〕--权衡,而后才能知道轻重.2.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不带宾语的,但是如果带了宾语,就是用作一般动词,例如:〔1〕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屈原列传》〕—-后来让上官司大夫在顷襄王面前说屈原的坏话.〔2〕亲贤臣,远小人。

〔《出师表》〕——亲近贤臣,疏远小人。

〔3〕素善留侯张良.〔《鸿门宴》〕——〔项伯〕平日善待留侯张良。

〔4〕峨大冠,拖长绅。

〔《卖柑者言》〕—-戴着高大的帽子,拖着长长的腰带.〔5〕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论贵粟疏》〕——因此贤明的君主重视粮食而轻视金玉.〔6〕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尊重大国的威望而表示敬意啊。

常见词类活用类型及判断方法高考复习(高三)

常见词类活用类型及判断方法高考复习(高三)

•••••••••••••••••常见词类活用类型及判断方法高考复习(高三)常见词类活用类型及判断方法高考复习(高三)常见词类活用类型及判断方法在古代汉语里,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而灵活运用,甲类词临时具备了乙类词的语法特点,并临时做乙类词用,这种语法现象就叫做文言的词类活用。

常见的类型有:1、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2、名词作状语,3、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4、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5、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

一.名词活用为动词因为能愿动词、否定副词只能修饰动词,所以,1)如果名词前紧接能愿动词或否定副词时,即可判断它是活用成了动词;2)因为只有动词和介词能带宾语,所以,如果名词后紧接代词或处所名词、介宾短语,即可判断它是活用成了动词;3)同理,如果两个名词连用,二者之间既非并列关系,也非修饰关系,其中必有一个活用成了动词。

4)句中没有主要动词作主语,则处于谓语位置上的名词活用成了动词(前面往往有“而”、“乃”等虚词)。

如: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 下江陵,顺流而东也今王鼓乐于此 / 舍相如广成传舍 / 臣乃敢上璧/ 扣舷而歌之朝服衣冠 / 履至尊而制六合 / 杖汉节牧羊/ 左右欲刃相如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 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二.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按一般语法,形容词不能带宾语,所以,1)如果形容词出现在代词前面,就可以判断它活用成了动词;2) 同理,如形容词出现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前,而它和后面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之间又构不成偏正关系,那么这个形容词就活用成了动词。

如:敌人远我,欲以火器困我也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 大王必欲急臣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西人长火器而短技击 / 会盟而谋弱秦三.名词作状语从句法关系看,谓语动词在句中总是出现在主语、状语后,所以,如果名词出现在动词前,而句子已有明确的主语时(即该名词不是后面动词的主语),即可判断名词活用成了状语。

高三语文总复习之词类活用

高三语文总复习之词类活用

(1) 两个名词连用,组成动宾关系或主谓关系,
则前一宴》) 籍吏民,封府库(《鸿门宴》) 吾师道也(《师说》) 榆柳荫后檐(《归园田居》)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陈涉世家》) 处罚
登记
学习 遮蔽 称王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阿房宫赋》)灭族,使动用法
2.形容词作动词
(1)形容词作一般动词
按现代汉语习惯,形容词是不带宾语的,如 带了宾语,又无使动、意动的意思,那么这个形 容词就活用为一般动词。 例: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出师表》)
亲近;疏远 素善留侯张良(《鸿门宴》) 秋毫不敢有所近(《鸿门宴》) 友好、善待 接触、据为己有 茂盛滋长 照明
(2) 名词用在代词“之、尔、我、汝、其”等前
面用作动词。
例如:
一狼洞其中(《狼》) 女幸而偶我(《与妻书》) 驴不胜怒,蹄之(《黔之驴》)
打洞 匹配
用蹄踢
(3) 受副词“遂、弗、不、皆、已”等修饰的名
词用作动词。
例如: 皆指目陈胜(《陈涉世家》) 范增数目项王(《鸿门宴》)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曹刿论战》) 未云何龙(《阿房宫赋》)
形容词用作使动和意动有一点值得注意,就一般情况说,代词 前面的形容词一定用作使动或意动,因为代词照例是不被形容词 所修饰的。 例如: 且庸人尚羞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另外,肯定了宾语之后,就会知道宾语前的形容词用作动词。 例如: 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 (《货殖列传》) “甘”、“美”、“安”、“乐”后的成分均为宾语,因此它 们都用作意动。
四、名词作状语
(1) 表示方位或处所,译为“向(朝、往)……”
“从(在、当)……”等。
例如: 前辟四窗,垣墙周庭(《项脊轩志》) 在前面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孔雀东南飞》) 向东南 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在朝廷上 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廉颇蔺相如列传》) 从小路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词类活用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词类活用

(翼: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鸿门宴》)
2、人皆得以隶使之。
(隶:像对奴隶一样)(《五人墓碑记》)
3、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船:乘船)(《黔之驴 》)
4、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
(目:亲眼,耳:亲耳)(《石钟山记》
5、余自临安舟行适临汝。
(舟:用船)(《石钟山记》)
规律:就一般情况说,凡动词前面的名词
.
32
形容 词的 活用
形容词 活用为 名词
形容词 活用为 使动
形容词 活用为 动词
形容词 活用为 意动
.
33
形容词 活用为 名词
形容词用作名词,表示具有这一性质状 态的人或物,形容词若处在主语、宾语 的位置,有时前面有“其”“之”等字 或数词,翻译时一般要补出中心词(名 词)而以形容词作定语。
将军身披坚执锐。 译为:坚硬的铠甲;锐利的武器。
高考专题辅导
—词类活用
.
1
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用法是指 词类活用。词类活用是指一部分 实词(也有个别虚词)在一定的 条件下临时改变原来所属那类词 的语法功能而作另一类词用的现 象。识别词类活用主要根据上下 文,从语法角度去分析。
.
2
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用法









动 词 活 用
其 它 词 活 用
A、C、名作动 B、名做状语
D、认为 ……小 的,意动用法
.
27
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名词活用作动词的一 项是( D )
A、刑人如恐不胜 B、沛公欲王关中 C、还军霸上 D、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D、名作状,在夜里。
.
28

高考语文知识点:词类活用

高考语文知识点:词类活用

在古代汉语尤其是上古汉语里,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在句中临时改变它的词性和基本语法功能。

这种语法现象就叫做词类活用。

常见的词类活用类型:汉语的词类划分,在上古就已奠定了基础。

实词可以分成名词、动词、形容词和数词等类;虚词可此分成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兼词等类。

某个词属于某一词类比较固定,各类词在语句中充当什么成分也有一定的分工。

比如名词经常用作主语、宾语、定语,动词经常用作谓语,形容词经常用作定语、状语和谓语,数词经常用作定语,代词经常用作主语、宾语、定语,副词经常用作状语、补语,等等。

这些基本功能是古今相同的。

在古汉语中,某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又可以灵活运用。

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在句中充当其它类词。

词的这种临时的灵活运用,就叫做词类活用。

总的来说,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主要有: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为动用法动词的使动用法,动词活用为名词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数词活用为动词,数词的使动用法 此外,名词用作状语的现象在古代汉语中也很常见。

在现代汉语中,普通名词一般不能用作状语,古今有别。

1、名词作动词:现代汉语中,名词是不会直接带宾语的,但文言文中却经常出现名词直接带宾语的现象,这就是名词用作动词。

活用以后,名词变成相关的动词的意思。

如:“始见中原气象,泰然不肉而肥矣”中的“肉”,就是吃肉的意思。

(1)籍吏民,封府库籍:登记(2)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水:游泳(3)一狼洞其中。

(《狼》)洞:原为名词,现做动词,可译为“打洞”。

2、名词作状语:名词作状语是指名词用在动词或形容词的谓语前,起一种修饰或限制作用时的用法。

这种用法与现代汉语不同,不需要依靠介词的介引,它省略了介词,但不是省略句。

(1)表示比喻、比拟,可用名词前加介词去理解,翻译成“像……一样”。

例1:其一犬坐于前。

(《狼》)犬:原为名词,在这里用作状语,修饰谓语,可译为“像狗一样”。

高考语文总复习(二十八)——词类活用——形、动、数词活用

高考语文总复习(二十八)——词类活用——形、动、数词活用

高考语文总复习(二十八)——词类活用——形、动、数词活用考点透视考点明确《考试大纲》要求“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

包含“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和“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B级;“筛选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和“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C级。

命题趋势考查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实际上是考查考生在特定语境中确定多义词词义的能力。

比较常见的考查方式是从文本中选择四个重要语句,对此中的重要词语进行解释,设为四个选项,要求考生选择正确或错误的一项。

这项要求,要重视其中“常见实词”的提示,此为考查范围;“在文中”则暗示了运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条件所在,此为强调理解要结合具体语境。

知识讲解像现代汉语一样,文言实词往往也具有多义的特性,因此,要扫除阅读障碍,就要根据语境确定特定实词的唯一意义。

备考中,要多注意教材中出现频率较高,尤其是那些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或者在所提供的文本中可能会出现一些特殊用法的那部分实词。

词的活用是在古汉语中某些实词的灵活用法,即某类词(名、动、形、数)临时具有另一类词的语法功能,注意要在一定的语境中。

这在文言文中是相当普遍的现象。

其起因在于古时词汇没有后代丰富,句法不像后代那样严格,于是分工就不像现代汉语那样多,那样明确。

本讲归类整理形容词、动词、数词在具体的语境中的活用情况。

形容词活用形容词活用为名词用作名词的形容词,在句中表示具有这一性质、状态的人或物,一般处在主语或宾语的位置。

有时前面有“其”字、“之”字或数词。

翻译时一般要补出中心语(名词),而以这个形容词作定语。

例,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烛之武退秦师》)乏困,作动词“共”的宾语,用作名词,缺少的东西2、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

(《过秦论》)贤、富,作动词“有”的宾语,用作名词,分别译为德才、财富3、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高考语文:《词类活用》

高考语文:《词类活用》

规律四:副词特别是否定副词后面的 名词活用为动词。 规律五:表示时间、方位的名词常常 活用为状语。 规律六:就一般情况说,凡动词前面 的名词在意思上不能认为是用作主语 的,就应该认为是用作状语。 规律七:不能带宾语的名词带有宾语, 活用为使动或意动词。
名词活用歌
名词连用多活用,代前副后谓语通。 不能带宾强带宾,多是意动或使动。 谓前不愿作主语,时间方位状语共。 区分活用看仔细,切记放在句子中。
四、表动作行为的处所
1、相如廷斥之,辱其群臣 2、有大石侧立千尺 3、其下平旷,有泉侧出 4、内立法度。 5、童子隅坐而执烛
“在……” “从……”
规律一:能愿动词后面的名词活用为 动词。 规律二:代词前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 因为代词不受名词修饰。 规律三:名词与名词连用,如果二者 不是并列、偏正、判断等关系,而是 主谓关系、动宾关系或动补关系,那 么其中必有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
①生死而肉骨
肉:使……长肉
②齐威王欲将孙膑 将:任命……为将,使……为将
③而欲以力臣天下之主 臣:使……臣服
④尔欲吴王我乎
吴王:让……做吴王
⑤故王不如东苏子,秦必疑齐而不信苏子矣。
东:使……向东去
3、名词——意动
意动用法:就是主语主观的认为宾语具有这个动词的特 性。一般是名词和形容词用作意动。动词一般不用。 可译为:以……为……;
三、形容词的活用
1、问其深,则其好游者…形…容词—名词
2、素善留侯张良
形容词—动词
3、臣请完璧归赵。
形容词—使动
4、孔子登东山而小鲁, 形容词—意动 登泰山而小天下。
孔子登上东山便觉得鲁国变小了, 登上泰山就觉得天下也变小了。
1、形容词——名词

高中语文 抓牢文言基础三词类活用

高中语文 抓牢文言基础三词类活用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 语。(注意词类活用)
上问侍臣:“创业与守成孰难?”房玄龄曰:“草昧之 初,与群雄并起角力而后臣之,创业难矣!”魏征曰:“自古 帝王,莫不得之于艰难,失之于安逸,守成难矣。”上曰: “玄龄与吾共取天下,出百死,得一生,故知创业之难。征与 吾共安天下,常恐骄奢生于富贵,祸乱生于所忽,故知守成之 难。然创业之难,既已往矣,守成之难,方当与诸公慎之。” 玄龄等拜曰:“陛下及此言,四海之福也。”
“翼”解释为“翅膀”,为名 词,放在动词“蔽”之前,构成 状语与中心词的修饰关系,表示 动作的某种状态,故“翼”用作 状语,译为“像翅膀一样” “兄”解释为“兄长”,为名 词,放在动词“事”之前,构成 状语与中心词的修饰关系,表示 对人的某种态度,故“兄”用作 状语,译为“像对待兄长一样”
表工具,翻译为 “用(以)……”的 形式,“用(以)” 有时也可以省略
门宴》)
为:与……交好
用为
“欣”为形容词,与
动词 所+形容词
向之所欣.,俯 “所”构成“所”字
仰之间,已为
形容词在“所”字后面,活
结构,为名词性短
用为动词
陈迹。(《兰 语,故“欣”为动
亭集序》)
词,译为:喜爱
能愿动词+形容词
余之力尚足 “足”为能愿动词,修
形容词放在
以入,火尚 饰了形容词“明”,句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 语。(注意词类活用)
孙叔敖为楚令尹,一国吏民皆来贺。有一老父,衣粗衣, 冠白冠,后来吊。孙叔敖正衣冠而出见之,谓老父曰:“楚王 不知臣不肖,使臣受吏民之垢,人尽来贺,子独后来吊,岂有 说乎?”父曰:“有说。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位已高而 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孙叔敖再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语文突破---词类活用(名词、动词、形容词的活用)
一、知识梳理
【基本要求】
➢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
➢能结合语言环境正确理解文言词法;
➢掌握名词、动词、形容词在语境中的活用类型并准确解释和翻译。

【考点知识】
(一)考点综述
所谓词类活用是指一个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词性当做另一类词使用,随着词性的改变,这个词又同时具有了新的含义。

词类活用是文言中重要的特殊现象,词类活用的考察本身是文言实词考察的升级版,属于高考必考题,对于词类活用的掌握直接关乎对文章的准确理解和对词语、句子的准确解释、翻译,因此必须了解和学会推断。

一般来说,高中生应掌握名词活用、动词活用、形容词活用。

(二)名词活用
名词活用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
1.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1)“名词
..+名词(名词性短语)”。

如果前一个名词不是起到修饰限定作用,那么就可以断定活用为动词。

如:“函.梁君臣之首”(《伶官传序》)中的“函”。

(2)“名词
..+代词”。

这时,名词一般活用为动词。

如“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游褒禅山记》)中的“名”。

(3)“副词(能愿动词)+名词
..”。

这时,名词用为动词,如“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前.”。

2.名词活用为使动词
活用后这个词表示使某事物发生某种变化,可以翻译为“使(让)某事物……”
如:“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病梅馆记》)中的“病”。

意思是“使……成病态”、“把……弄成病态”。

3.名词活用为意动词
活用后,这个词表示人主观上认为某事物是怎样的,可以翻译为“认为某事物……”、“以某事物为……”、“把某事物当做……”等。

如:“驼业.种树”(《种树郭橐驼传》)中的“业”。

意思是“以……为业”。

4.名词活用为状语
在现代汉语中,名词一般是不能做状语的。

但是在文言文中,名词直接做状语的现象很常见。

其活用的语境是“名词+动词”。

如:“东犬西.吠”(《项脊轩志》)。

(三)动词活用
1.动词活用为名词
动词活用为名词后,这个词语不再表示动作行为,而是表示与这动作行为有关的人或事物。

其活用的语境主要有
(1)“动词(介词)+动词
..”。

后面动词如果做宾语,那么就可以断定活用做名词。

如“手巾掩口啼,泪落便如泻.”(《孔雀东南飞》)中的“泻”,意思是“流水”。

(2)“其+动词
..”。

这里,其如果起到限定作用,那么后面的动词一般活用为名词。

如“则其至.又加少矣”(《游褒禅山记》)中的“至”,意为“到达那里的人”。

2.动词活用为使动词
不及物动词带了宾语后大多活用为使动词,意思是“使某人或某物产生某种动作行为”。

如“动心骇目”(《黄州快哉亭记》)中的“动”和“骇”,意思是“使……”。

3 .动词活用为状语
其活用的语境是“动词+动词”,如果这两个动词表示的动作行为不是先后关系而是同时发生的,那么前面的动词就作状语,表示伴随状态,一般可以翻译为“……着”。

如:“涕泣谋于禁卒”(《左忠毅公逸事》)中的“涕泣”,表示“谋”的情状是“哭着”而非其它。

(四)形容词活用
1.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这时,形容词不再表示性质状态,而是表示具有这一性质状态的人或事物。

活用的语境主要有以下几种。

(1)“动词(介词)+形容词
...”,形容词作宾语。

如:“兵之形避实.而击虚.”(《诸子喻山水》)中的“实”和“虚”,意思是“有实力的地方”和“虚弱的地方”。

(2)“其+形容词
...”。

如:“不知其浅深”(《石钟山记》)中的“浅深”,意思是“深度”。

(“浅”为衬字,不表示意义)。

(3)形容词处于主语位置。

如:“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师说》)中前一个“圣”和“愚”,意识是“圣人”和“愚人”。

2.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1)“形容词
...+名词(名词性短语)”。

如果形容词不是起到修饰限定作用,那么就可以断定活用为动词。

如:“亲.贤臣,远.小人”(《出师表》)。

(2)“形容词
...+代词”。

这时,形容词一般活用为动词。

如:“上无以隐,益重.之”(《训俭示康》)。

(3)“副词(能愿动词)+形容词
...”。

这时,形容词有时活用为一般动词。

如:“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游褒禅山记》)。

3.形容词活用为使动词。

活用后,这个词表示使某事物具备某种性状,可以翻译为“使(让)某事物……”。

如:如:“远.罪丰.家”(《训俭示康》),意思是“使……远”和“使……丰”。

4.形容词活用为意动词。

活用后,这个词表示主观上认为某事物具备某种状态,可以翻译为“认为某事物……”。

如:“单于壮.其节”(《苏武传》)中的“壮”,意思是“以……为壮”,可以翻译为“敬重”等。

【相关题型】
(一)名词活用
1.2014年一模静安区《窦婴》
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当鱼肉
..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14年一模浦东区第一篇文言文
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及为柳州刺史,武陵北.还,大为裴度器遇。

解题思路:“鱼肉”一词是名词,在这个句子中,作动词使用,可以联想到生活中常见的一个词语“鱼肉百姓”中的“鱼肉”,这里解释为“任意欺凌”,典型的名词活用法;“北还”中,我们翻译时,应该明确知道这是一个古代汉语中常见的语法现象,名词作状语,“北”是“从北方”的意思,具有一定文言基础的学生都能准确地翻译出来这个意思。

(二)动词活用
1.2014年一模长宁区第一篇文言文
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有饮.马长江之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14年一模杨浦区第一篇文言文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闻公欲以嫁女,安可以此物病.公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题思路:“饮马”中的“饮”,这里活用为使动,它的只能理解为使马产生饮水这个动作行为,因为“饮”这个动词是不能跟“马”这个名词的;“病公”中的“病”自然也不能带宾语“公”,因此这个词语也用为使动词,根据文意,这个病不能理解为生病这里是“使……忧虑”的意思。

动词用为使动词时有一个特点就是其后跟的宾语是无法与动词构成符合常理的动宾关系的。

(三)形容词活用
1.2014年一模黄埔区第一篇文言文
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时人贵.其旷达()
2.2014年一模嘉定区第一篇文言文
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家人以其年幼而异.焉。

解题思路:“贵”后面跟了宾语,至于是使动还是意动,结合上下文,应理解为“以……为贵”,意动用法。

“异”,这里后面跟着“焉”,这个词语这里作为代词使用,那么“异”就是意动用法,理解为“对……感到惊奇”。

注意,一个词语在使用时必须结合上下文进行句子意思的把握,然后再结合相应的语法,理解时语感是很重要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