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塔工程施工设计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电厂一期2×300MW机组烟气脱硫工程吸收塔制造安装
施工方案
1、工程概况
1.1 XXXX电厂位于XX省XX市郊,由大唐发电有限公司投资兴建,我单位承接本项工程一期制作安装2台300MW发电机组排烟脱硫系统吸收塔的制装,吸收塔是整个排烟脱硫系统工艺中最大、最重要的非标准设备。该工程工期短,工序交叉多,设备制装要求高,现场
安装环境差,给工程施工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1.2 吸收塔主要技术参数
2、编制依据
2.1 吸收塔设计图纸
2.2 GB50205-95《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2.3 GB150-98《钢制压力容器》
2.4 DL/T869-2004《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
2.5 DL/T5047-95《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锅炉机组篇)
2.6 GBJ128-90《立式圆筒型钢制焊接油罐施工及验收规范》
2.7 SH3530-93《石油化工立式圆筒型钢制储罐施工工艺标准》
2.8 JB4708-2000《钢制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评定》
2.9 JB/T4709-2000《钢制压力容器焊接规程》
2.10 JB4735-97《压力容器无损检测》
2.11 吸收塔设备技术协议及规范书
3、施工工艺程序与施工方法、技术措施
3.1施工方法
3.1.1 本工程塔体部分采用液压千斤顶提升倒装法进行安装,即将塔底环板铺设在基础上并用卡具打紧,随后在底板上放出塔壁基准线,依据塔壁基准线组装塔体最上部倒数第三带壁板并焊接,随后正装倒数第二带和最上一层带板、壁板加强筋及其附属构件、出口收缩段锥体和出口法兰并完成焊接检验工作。安装塔内提升装置并试运行二次,各液压顶动作必须协调一致,将上三带板接锥顶整体提升至一米高度后在外侧围下一带板,待全部放置到位后继续提升至一带板高度,然后按图纸找正并完成焊接检验工作,最后按同样方法依次提升直至塔体全部组装完毕,壁板提升过程中应同步完成塔体加强筋、塔壁检修人孔、接管和平台牛腿的安装。待塔体全部组装完毕后再在塔内搭设脚手架由下至上依次完成内件、进口烟道和塔平台钢结构的安装。施工过程中利用两套提升装置采取两台按同样顺序交叉施工的方法,铆工在每一带壁板提升完毕,横焊缝组对好并交由焊工施焊后,即可进行另一台塔的壁板板提升及组对工作,如此循环往复,
3.1.2液压提升倒装法:
液压提升倒装工艺提升平稳,安全可靠,无高空作业,可以全天候施工,施工时无噪音、飞尘,作业环境好,有利于施工质量高,施工工期短。其工艺特点如下:
3.1.2.1采用液压千斤顶和专用提升装置逐带进行倒装,减少高空作业和脚手架材料。如采
用正装,带板需要高空组对,大大增加人工、机械、材料的投入,并且增大安全费用投入。
3.1.2.2设备定型,可周转使用,可按容器大小灵活组合。
3.1.2.3工序安排更合理,顶升过程不受时间限制、能更好的保证工期。
3.1.2.4 液压传动平稳,可控性好,提升速度、高度和同步性易于保证,且液压千斤顶承载
能力可通过改变油压来调整,使施工安全可靠。
3.1.2.4 附液压提升装置结构图。
3.1.3液压顶升装置计算与设置
3.1.3.1塔体顶升重量(单台塔)
G=200T(暂定)
最大顶升载荷Gmax计算
Gmax= G*1.43=286T
其中 G为塔体及附件顶升重量 K为摩擦及安全系数为1.43
顶升装置个数计算
n=Gmax/P=286/16=17.88 考虑到液压顶对称分布,选用20个16吨的液压顶
其中 n为液压顶个数, P为每个液压顶允许载荷
3.1.3.2提升倒装法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3.1.3.2.1逐台检查试验液压千斤顶和阀门、接头等,并以1.5倍额定载荷试验,保压时间不少于30分钟。
3.1.3.2.2逐根检查油路的支油管(分配管、分油管)总分配管,总油管和接头、阀门,清污并吹除后采取措施,防止灰尘、砂进入管内。
3.1.3.2.3全面检查液压控制台、试验操作各电钮,电液阀、信号显示器件,使之处于完好状态,油箱、油液干净。
3.1.3.2.4逐根检查提升用立柱的不直度和截面误差,提升钩头应在立柱内滑动自如。
3.1.3.2.5配备足够的胀圈门形卡板,底板定位板、调整用角钢卡,角钢楔子、壁板对口限位板,胀圈抗滑角钢爪。
3.1.3.3液压千斤顶提升倒装法工艺流程
3.1.3.3.1安装胀圈及胀圈升杆集中落下装置
胀圈采用工20工字钢,工字钢两面加20mm钢板制作成箱式梁,制作时胀圈滚圆直径应为塔壁内径。胀圈离底板250mm左右,焊接胀圈门形卡板,利用角钢楔和胀圈千斤顶使胀圈紧贴壁板,要注意胀圈断面加强筋板处要焊1-2只防滑角钢。
3.1.3.3.2安装立柱和稳升滚轮架
a 提升立柱以放线位置为准,与壁板的间距以提升钩头伸出长度为准,在两个方向以铅坠找正、点焊,并安装立柱支撑。
b 调整稳升滚轮架,使滚轮紧贴壁板,锁定调整螺栓。
3.1.3.3.3安装液压千斤顶的配管
a 将千斤顶吊装在立柱上,按千斤顶配管方向要求与立柱联接。
b 拉紧提升杆,使每个提升钩头与胀圈底面接触。
c 用较低油压逐个启动液压千斤顶,使提升钩头顶紧,确保每个提升钩头受力一致。
3.1.3.3.4逐带提升
a 每次提升当壁板下口离底板100mm左右,应停止提升,并观察10分钟,分别对立柱、提升钩头、胀圈、液压千斤顶、管路等检查无问题后,方可继续提升。
b 提升时,各液压千斤顶差异应控制在50mm以内,而且相邻的液压千斤顶差异应接近,调平时,一次调整的液压千斤顶数不超过3个,以防止钩头过多卸荷,
c 提升高度接近带板高度时,应减慢提升速度,严格控制塔体水平,当提升至下带板高度时立即停止提升,且千斤顶最后一个行程不得回油。
3.1.
4.1
3.2 施工准备
3.2.1 施工图纸会审
3.2.2 设计图纸、明细表及设计说明书是否有效、完整、统一。
3.2.3 图面是否清晰、图签明确、签字齐全。
3.2.4 需要修改或补充图纸时,由设计单位办理修改联络单或补充图,作为施工依据之一。
3.2.5图纸审核由工艺技术人员组织,工艺责任师审查确认并填写图纸会审记录。
3.2.6 学习和熟悉设计图纸及相应的技术文件、规范、规程。
3.2.7 根据设计图纸和钢板来料尺寸,绘制施工排版图。
3.2.8 对施工班组进行施工技术及安全技术交底,并做详细记录。
3.3 施工工艺程序
3.3.1 现场施工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