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生物学实验教程

合集下载

1-细胞生物学实验

1-细胞生物学实验

如镜台测微尺1mm处(全长)与目镜测微尺75 刻度(150小格)重合,则:
目镜测微尺每小格的实际长度=
1 150
mm
=0.0067mm=6.7μm
④同样的方法标定高倍镜下目镜测微尺 每小格的实际长度
计算公式如下:
目镜测微尺每小格的实际长度
镜台测微尺长度 =
目镜测微尺格数
= 30×10μm 200
(4)测量细胞并计算核质比
五、实验操作
1. 取猪肝1g,放入小烧杯中,加4ml 0.25M蔗糖缓冲液, 将组织剪成约1mm立方的小块。
2. 将剪碎的组织移入匀浆器的外管中,再将内管(带柄 的活塞)插入外管中,缓慢而均匀地施力,上下旋转拉 动,匀浆7-10分钟,然后用六层纱布过滤回洗净的原烧 杯中。(这两步操作略)
3. 每组取1个5ml离心管,加入匀浆液2ml,2000rpm离 心10分钟。(每组1管)
许多酸性染料不易穿过活细胞的质 膜进入细胞内,却能渗入死亡的细胞 内,使其着色,以此来鉴别死活细胞。
2.方法 取酵母悬液一滴于洁净玻片上,滴一滴0.2%亚甲基
蓝染液,加盖片,2分钟后于显微镜下观察细胞。
3.结果 死细胞被染成蓝色,活细胞不着色。
实验作业
画图记录细胞吞噬实验所见结果
实验三
细胞核与线粒体的 分级分离
实验内容
实验一、细胞的形态结构与显微测量 实验二、细胞生理活动的实验观察 实验三、细胞核与线粒体的分级分离 实验四、细胞分裂的形态观察 实验五、细胞原代培养 实验六、细胞计数及死活细胞的鉴定 实验七、综合设计性实验
实验一
细胞的形态结构与显微测量
实验目的
(一) 观察并了解细胞的基本形态。 (二)掌握临时制片和显微绘图的方法。 (三)了解显微测微尺的原理及使用方法

细胞生物学实验(精)

细胞生物学实验(精)

Company Logo
六、实验结果
1 .绘制质体和后含物生物图,并进行比较说明。 2. 完成核型图,并加以分析。
Company Logo
七、思考题
植物器官的不同颜色是由什么决定的?如何判断
和鉴别?
植物细胞中有哪些代谢产物?如何鉴别?
不同植物的淀粉粒形态结构是否相同?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五、实验步骤
I 质体和后含物的观察 将植物材料徒手切片后,制成水装片,于显微镜 下由低倍到高倍观察。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II 核型分析
1.染色体测量 用毫米尺测量染色体总长和两臂长度(着丝粒一分为二 算入两臂)。并注意各染色体随体的有无,随体和次缢痕长 度一般不计算在染色体长度内。 2.测量结果的计算 染色体组总长度=该细胞全部染色体长度(包括性 染色 体)之和 相对长度=(某染色体绝对长度/染色体组总长度) ×100% 臂比=长臂长度/短臂长度 臂指数(着丝点指数)=短臂长度/染色体全长 随体的有无
Company Logo
染色组通常是指生物体细胞染色体所有可测定的 表型特征的总称,包括染色体的总数,染色体组 的数目,组内染色体基数、每条染色体大小、形 态等。它是物种特有的染色体信息之一,具有很 高的稳定性和再现性。 染色体组型分析是指对染色体进行分组,对核型 的各种特征进行定量和定性的描述,如对染色体 长度、着丝点位置、臂比和随体有无等。 染色体组型分析是细胞遗传学、现代分类学和进 化理论的重要研究手段,也是一种简便的方法。
Company Logo
3.配对:根据测量数据及染色体相对长度、臂率、 着丝粒指数、次缢痕有无及位置、随体的形状和 大小等进行同源染色体的剪贴配对 4.粘贴:染色体对从大到小,短臂向上,长臂向 下。各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在一条直线上。

细胞生物学实验步骤

细胞生物学实验步骤

冻存细胞的复苏1、于液氮罐中取出冻存管。

2、37℃水浴锅中摇动,使之快速融化。

3、超净台内酒精棉球擦拭,打开冻存管,吸出细胞悬液,注入离心管中,再滴加2倍培养液,混匀。

4、离心:1500转/分,3分钟,弃上清。

5、吸取2-3ml培养液加入到离心管中,吹打制悬,接种到培养瓶中,37℃培养。

组织块法培养骨骼肌细胞1、将新生大鼠处死,再用酒精棉球擦拭其全身消毒,带入超净台内于肩关节和髋关节处剪取四肢(去爪),置培养皿中。

2、PBS液中,清理血污,剥去皮肤。

3、用PBS液洗涤两次,并剔除脂肪,结缔组织,血液等杂物。

4、用将肌组织从骨骼上剪切下来,PBS液清洗后转移至干净培养皿中。

5、加少量培养液,将组织剪成1mm3小块,用吸管将其转移到培养瓶,贴附与瓶底面。

翻转瓶底朝上,将培养液加至瓶中,培养液勿接触组织块。

入37℃培养箱静置0.5-1小时,轻轻翻转培养瓶,使组织浸入培养液中(勿使组织漂起),37℃继续培养。

贴壁细胞的传代和冻存1、超净台中打开细胞培养瓶,用吸管将培养液吸出。

2、加入PBS液,使其覆盖培养瓶底部,轻轻摇动后倒掉。

3、加入消化液,以覆盖整个培养瓶底部,盖好瓶盖,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待见到细胞质回缩、细胞间隙增大后于超净台内倒掉消化液。

4、加培养液终止消化。

5、用吸管吸取培养瓶中的培养液,反复吹打瓶壁,制备细胞悬液。

6、将细胞悬液吸入离心管中,离心1500转/分,3分钟,倒掉上清。

7、加入3ml培养液于离心管中,吹打制悬。

8、取2ml细胞悬液进行接种后,剩余细胞悬液继续离心1500转/分,3分钟。

9、去上清,加入1ml冻存液,制悬,转移到冻存管,再按照-4℃1小时→-20℃2小时→-80℃2小时→液氮的顺序进行冻存。

细胞计数血球计数板每一大方格长为1mm,宽为1mm,高为0.1mm,体积为0.1mm3,可容纳的溶液是0.1μl,那么每ml溶液中所含细胞数即是视野中每一大方格中数出的细胞数的10000倍。

细胞生物学实验教程:细胞运动性检测实验详细介绍

细胞生物学实验教程:细胞运动性检测实验详细介绍

一、细胞生物学实验教程:细胞运动性检测实验详细介绍细胞的运动是机体新陈代谢与基本生命特征之一。

在低等生物中,原始细胞通过变形与伪足活动趋近食物与远离伤害。

在高级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中,细胞的定向迁移与胚胎形成、神经发育、免疫应答、器官成熟等密切有关。

人类的许多重大疾病及其治疗,如肿瘤转移,神经修复、干细胞功能再生等等都与细胞运动息息有关。

细胞的运动依靠于细胞骨架(Cytoskeleton),细胞骨架除了承担胞内的物质运输之外,也是构成细胞运动性的物质基础,比如肌动蛋白是细胞运动伪足中最要紧的结构单位。

当细胞感受到外界的刺激信息(如食物信号等),会伸出扁平的片层伪足,通过其前沿的不断延展与基部的收缩,与细胞与支撑物之间的吸附、解吸附的动态循环,朝向刺激源运动。

细胞的运动还具有粘附性(Adhesion)与趋向性(Polarization)的特点,不一致的粘附因子与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相互作用一方面决定了细胞运动的分子信号调控,同时与大量的趋化因子共同决定了不一致细胞的特定组织转移与偏好。

图1:细胞的定向迁移运动图2:细胞的运动性与细胞骨架蛋白图3:神经干细胞分化与神经元的定向迁移图4:原生癌细胞的迁移与侵袭图5:一个正在穿孔的肿瘤细胞的运动图6:恶性黑色素瘤细胞侵入机体正常组织图7:上皮细胞在伤口部位增殖,运动迁移,进行组织修复二、细胞运动性常用检测方法细胞运动性研究在发育生物学、神经生物学、癌症与干细胞生物学等诸多前沿科学领域具有重大研究意义。

然而长期以来细胞运动性检测是一个技术难点,目前常规可用于细胞运动性评估的要紧方法有:基于显微镜的形态观察(含荧光标记)、体外组织移植、细胞集落划痕与Boyden Chamber法,这些方法各有千秋,但都无法实现定量检测细胞定向迁移、癌细胞侵袭性与细胞粘附性等,最近罗氏公司推出的基于Boyden Chamber原理的微电子细胞芯片检测技术(xCELLigence)实现了定量、动态、无标记关于大规模细胞迁移、侵袭、粘附性的检测,同时还可同步检测包含细胞增殖、凋亡等多项细胞生理学功能。

细胞生物学实验教程第二版课程设计

细胞生物学实验教程第二版课程设计

细胞生物学实验教程第二版课程设计一、课程简介细胞生物学实验教程是针对生物学、医学、生物工程等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开设的实验课程。

本课程旨在通过实验教学,帮助学生了解细胞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实验技术和实验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掌握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2.了解常用的细胞培养技术3.熟悉细胞实验的基本步骤和方法4.掌握常用的细胞实验技术和设备的操作方法5.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二、课程设计2.1 课程内容本课程共分为以下几个实验环节:实验1:细胞培养基本操作1.细菌和真菌的培养和细胞的纯化2.细胞的培养基础和检测3.细胞的培养和细胞数目的计数实验2:细胞形态学常规染色1.细胞的镜检和取样2.细胞形态学的染色和检测3.细胞核的染色和检测实验3:基础的免疫细胞化学方法1.免疫细胞化学的基本操作流程2.免疫细胞化学试剂的制备和质量控制3.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的步骤和结果分析实验4:基于PCR的细胞基因检测1.PCR的基本操作流程和原理2.基于PCR的细胞DNA的提取3.基于PCR的细胞基因检测的步骤和结果分析2.2 实验室教学教学分为理论讲解和实验演示实验操作。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会对学生进行操作指导和实验安全教育。

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学生的实验操作规范和实验室安全。

2.3 课程总结和评估每个实验完成后,教师会分析实验结果并给出评估指导。

在课堂上,学生可以对讲授内容、实验操作和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和提问。

根据实验成绩和平时表现,教师将给出最终评估,并以此为依据给出课程总结。

三、参考文献1.Goldman L, Ausiello D A. Cecil Medicine. 23nd ed. ElsevierSaunders, 2007.2.Weimer A W. Instructional design in technical areas. JohnWiley & Sons, Inc., 2002.3.Boud D, Cohen R, Sampson J. Peer learning in highereducation: Learning from & with each other. Psychology Press, 1999.四、总结细胞生物学实验教程是培养生物学、医学和生物工程等相关专业本科生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素养的重要课程,本文通过对实验教程的课程设计和实验内容的分析,介绍了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各个方面,希望对教师和学生对实验教程的理解和评估有所帮助。

细胞生物学实验

细胞生物学实验

细胞生物学实验
一、细胞培养
1、细胞复苏
将冻存有细胞的冻存管从-70ºC 冰箱中取出,迅速置于已预热37ºC的水浴箱中不断摇动使冻存液在1 min 内解冻。

在超净工作台内吸出细胞悬液并滴加在含6 ml DMEM 培养基的离心管中,放入离心机1 000 rpm 离心6 min, 弃上清液,向离心管中加入DMEM 培养基6 ml 吹打混匀制成细胞悬液种于培养瓶中, 放入37ºC 5%CO2培养箱中继续培养,24 h 内换液,以除去残存冻存液和未贴壁细胞。

2、细胞培养与传代
当细胞长满培养瓶底约85%~90%时弃去原培养液,用PBS 轻洗2~3 次,弃去PBS,加入适量胰蛋白酶液,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若胞质回缩,细胞间不再连接成片时,吸弃胰蛋白酶液,加入DMEM 培养基终止消化,轻轻吹打直至细胞全部脱落悬浮,将细胞悬液吸出分装至2~3 个培养瓶中,再加入适量DMEM 培养基和胎牛血清,血清浓度为10%,放入培养箱中静置培养。

传代第2 天吸出原培养
液,加入新培养液。

细胞约2~3 天传代1 次。

3、细胞冻存
细胞冻存前一天更换培养基,观察细胞生长情况,使细胞处于指数生长期。

按照细胞传代的方法收集,去少量细胞悬液在倒置显微镜下进行细胞计数。

然后将细胞悬液吸入离心管,1000 rpm 离心6min,弃上清,吸取细胞冻存液,吹打混匀细胞,使细胞密度为1×107个/ml,将细胞悬液吸入冻存管中严密封口,冻存管做标记。

先将冻存管放入4ºC 冰箱30 min,接着置于-20ºC 冰箱1 h,再移入超低温冰箱中保存。

1-细胞生物学实验

1-细胞生物学实验



五、实验操作



1. 取猪肝1g,放入小烧杯中,加4ml 0.25M蔗糖缓冲液, 将组织剪成约1mm立方的小块。 2. 将剪碎的组织移入匀浆器的外管中,再将内管(带柄 的活塞)插入外管中,缓慢而均匀地施力,上下旋转拉 动,匀浆7-10分钟,然后用六层纱布过滤回洗净的原烧 杯中。(这两步操作略) 3. 每组取1个5ml离心管,加入匀浆液 2ml,2000rpm离 心10分钟。(每组1管) 接下去的操作见下面的流程图。 健那绿染色:各取10μlD4悬浮液和健那绿染液在载玻片 上混合,10分钟后加盖玻片,观察线粒体。 改良苯酚品红染色:取10μlD6涂片,滴10μl改良苯酚品 红染液,5分钟后加盖玻片,观察细胞核。
2.细胞核的分离提取
3.高速离心分离提取线粒体
操作步骤 装有上清液的高速离心管→ 17000rpm 离心 20 分 钟 → 弃 上 清 , 留 取 沉 淀 物 → 加 入 0.25mol/L蔗糖-0.003 mol/L氯化钙液1ml, 用吸管吹打成悬液→17000rpm离心20分钟→将 上清吸入另一试管中,留取沉淀物,加入 0.1ml 0. 25mol/L蔗糖一0.003mol/L氯化钙 溶液混匀成悬液→取上清液和沉淀物悬液,分 别滴于载玻片上,各滴一滴 0.02 %詹纳斯绿 B 染液盖上盖片染20分钟→油镜下观察,颗粒状 的线粒体被詹纳斯绿B染成蓝绿色。
(2) 镜台测微尺


1.外形是一载玻片,上有一带精细刻度的标尺。
2 . 总长度为 1mm,分为 100 等份,每一个格的长度为 0.01mm(10μm)。
(3)标定方法

①将镜台测微尺置镜台上。 ②低倍下找到镜台测微尺,使之与目镜测微尺平行且 左端对齐(0刻度重合)。

细胞生物学实验

细胞生物学实验
• sin α /2的最大值必然小于1;介质为空气,镜口率一般为0.05~0.95; 油镜头用香柏油为介质,镜口率可接近1.5。
• 普通光线的波长为400~700nm,分辨力数值不会小于0.2μm,人眼 的分辨力为0.2mm。
【操作方法】
▪ 1、取洋葱块茎,用刀片切下0.5 cm大小的小块时, 小心用镊子夹住内皮,轻轻撕下,置于载玻片上, 然后加2滴碘液,5~10min后,盖上盖玻片,同时 用吸水纸拭去过多的碘液,随后置于显微镜下观察。
• 其中λ为入射光线波长;N.A.为镜口率 =nsinα/2,n=介质折射
率;α=镜口角(样品对物镜镜口的张角) 。
思考:如何提高显微镜的分辨能力?
表一、几种介质的折射率
介质 空气 水 香柏油 α 溴萘 折射率 1 1.33 1.515 1.66
显微镜的几个光学特点
▪ 制作光学镜头所用的玻璃折射率为1.65~1.78,所用介质的折射率越接 近玻璃的越好。
注意事项与作业
▪ 【注意事项】 ▪ 1、做血涂片时,应该注意:①推片的边缘要平滑。②推血
膜时,用力要均匀,保持角度,中途不能停止。若停止再推, 血膜产生波纹,薄厚不均。⑧推血膜时,如血滴大、角度大, 速度慢,易出现较厚的血膜,对观察不利。 ▪ 2、做刮取口腔上皮细胞前,应超前漱口,以防残留的食物 渣影响镜下观察。 ▪ 3、油镜使用完毕后,应及时用蘸有二甲苯的擦镜纸擦拭干 净,以免油镜受到污染。
实验用品
▪ 1、材料:普通显微镜、普通离心机、扭力天平、 10ml试管、10ml刻度离心管、试管架,2ml注射器 (无需针头)或5ml移液管、洗耳球、滴管、载玻 片、擦镜纸、记号笔。
▪ 2 、 试 剂 : 0.128mol/L NaCl 溶 液 、 0.128mol/L NH4Cl 溶 液 、 0.128mol/L NH4AC 溶 液 、 0.128mol/L NaNO3溶液、0.09mol/L Na2SO4溶液、0.24mol/L葡 萄 糖 、 0.24mol/L 甘 油 、 0.24mol/L 乙 醇 、 0.24mol/L丙酮、0.128mol/L察------临时制片法

细胞生物学实验

细胞生物学实验

细胞生物学实验《细胞生物学实验教程》为生物科学所有本科生必修,训练学生实验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及设计实验等能力。

从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3个层面设置实验项目,旨在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和综合创新能力,内容涵盖光学显微镜技术、细胞化学技术、细胞器的分离和鉴定技术、染色体标本制作技术、细胞培养和细胞融合技术、染色体畸变检测技术、细胞凋亡检测技术以及细胞生物学设计性实验的选题、设计和实施等内容。

第一部分基础性实验实验1 细胞的形态观察和大小测定实验2荧光显微镜的使用实验3细胞器的活体染色实验4细胞内核酸的原位显示实验5细胞内糖类的显示实验6细胞内脂类的显示实验7 细胞内蛋白质的定位实验8骨髓细胞染色体标本的制备第二部分综合性实验实验9 细胞器的分离和鉴定实验10 完整叶绿体和叶绿体亚组分的分离及其鉴定实验11细胞骨架的显示和光学显微镜观察实验12动物细胞融合实验13植物原生质体的分离、融合和培第三部分设计性实验实验14植物细胞悬浮培养实验15 微核的诱导和检测实验16 细胞凋亡的诱导和检测本教材首先介绍了常用实验动物了解和解剖器械的使用、细胞生物学实验绘图方法与要求、特殊显微镜的原理和应用,在此基础上,学生学习动物细胞的基本形态观察和显微测量、细胞显微摄影、细胞核与线粒体的分级分离;然后开始学习细胞化学:核酸细胞化学、酶细胞化学、吖啶橙荧光染色法、免疫细胞化学;再研究细胞生理活动:细胞生理活动的实验观察、细胞分裂的形态观察;最后是综合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细胞的原代培养、细胞的传代培养、培养细胞的生长特征和形态分型、培养细胞的形态观察和计数、细胞生长曲线的测定、细胞的分裂指数、细胞融合、早熟染色体凝集(PCC)的诱导、观察和分析、正常细胞与肿瘤细胞常规核型的检测和分析。

xu《细胞生物学实验》教案

xu《细胞生物学实验》教案

《细胞生物学实验》教案一、实验目的1. 理解细胞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细胞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3. 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1.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

2. 细胞培养技术:细胞培养基的制备、细胞的分离和培养等。

3. 细胞观察技术:显微镜观察、细胞染色等。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细胞培养基、细胞悬液、染色剂等。

2. 实验仪器:显微镜、细胞培养箱、离心机等。

四、实验步骤1. 细胞培养:准备细胞培养基,将细胞悬液加入培养基中,放入细胞培养箱中培养。

2. 细胞染色:将染色剂加入细胞培养基中,观察细胞染色后的形态和结构。

3. 显微镜观察: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和结构,记录观察结果。

4. 数据分析:分析实验结果,探讨细胞生物学相关问题。

五、实验报告要求1. 实验目的:简要描述本实验的目的。

2. 实验原理:简要介绍实验原理和相关概念。

3. 实验材料与仪器:列出实验中使用的材料和仪器。

4. 实验步骤:详细描述实验步骤和操作过程。

5. 实验结果:描述实验观察结果,附上显微镜照片。

6. 数据分析: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探讨相关问题。

7. 结论:总结实验结果,回答实验问题。

8. 参考文献:列出实验中引用的参考文献。

六、实验一:细胞膜的渗透性实验1.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红墨水对细胞膜的渗透作用,了解细胞膜的选择性通透性。

2. 实验原理:细胞膜具有选择性通透性,可以控制物质的进出。

红墨水中的染料分子会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部,导致细胞颜色变化。

3. 实验材料与仪器:红墨水、生理盐水、细胞膜模型、显微镜等。

4. 实验步骤:a. 准备细胞膜模型,模拟细胞膜的结构。

b. 将细胞膜模型放入含有生理盐水的容器中,观察细胞膜的初始状态。

c. 将红墨水滴在细胞膜模型上,观察红墨水通过细胞膜的渗透过程。

d. 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膜模型在不间点的颜色变化。

5. 实验报告要求:描述实验目的和原理。

细胞生物学实验操作指南

细胞生物学实验操作指南

细胞生物学实验操作指南目录1.洗涤与灭菌1.1细胞培育瓶1.2小烧杯、吹管1.3盐水瓶1.4瓶盖、胶塞1.5塑料器皿1.6附注:洗液配方〔次强酸液〕2.配置常用溶液2.1平衡盐溶液2.2pH 调整液2.3抗生素液2.3.1青霉素+链霉素2.3.2两性霉素2.3.3G4182.3.4潮霉素2.4消化液2.5培育基2.5.1配置2.5.2使用3.培育操作根本要求无菌操作一.洗涤与灭菌在组织培育中,离体细胞对任何有害物质都格外敏感。

有害物质包括微生物、细胞剩余物以及非养分成分的化学物质。

因此对承受和重使用的培育器皿,都要严格清洗。

1.细胞培育瓶:(1)浸泡:初次使用和培育用后的玻璃器皿都需先用清水浸泡,以使附着物软化或被溶解掉。

的玻璃器皿,玻面常带有很多枯槁的灰尘,同时在生产过程中,玻璃外表常呈碱性并带有一些对细胞有毒的物质,如铅和砷等。

瓶使用前应先用自来水简洁冲洗,然后用稀盐酸(5%)浸泡过夜,以中和其中的碱性物质。

培育后的玻璃器皿往往附有大量蛋白质,枯槁后不易刷洗掉,故用后要马上浸入清水中;留意让水能完全进入瓶皿中,不应留有气泡。

(2)刷洗:浸泡后的玻璃器皿一般仍旧要用毛刷沾洗涤剂洗涤,以除去器皿外表的附着较牢的杂质。

刷洗次数太多,能损害器皿外表光泽度,所以应选用软毛刷和优质的洗涤剂〔如高级洗衣粉或洗洁精〕,确定不能使用含沙粒的去污粉!洗刷时特别留意洗刷瓶角部位。

可以将洗涤剂倒入浸泡培育瓶的清水中,直接在水中进展刷洗,然后再以清水冲洗干净。

(3)泡酸:刷洗不掉的极微量杂质经过硫酸和重铬酸钾洗液的强氧化作用后,可被除掉。

洗液对玻璃器皿无腐蚀作用,去污力量很强,是清洗过程中关键的一环。

浸泡时,器皿要布满洗液,勿留气泡。

浸泡时间不应少于 6 小时,一般应浸泡过夜。

留意,泡酸时要戴防酸手套,否则将损伤皮肤。

(4)冲洗:泡酸后必需用水充分冲洗,使之不留任何残迹。

冲洗时每瓶都要用水灌满,倒掉。

冲洗程序是先用自来水冲洗20 遍,再用蒸馏水冲洗10 遍,最终用双蒸水冲洗两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胞生物学实验教程
1. 细胞培养
细胞培养是研究细胞生物学的重要工具。

其基本原理是将动植物等生物材料分离、挑选出优良细胞群体,通过合适的细胞培养基、培养条件、方法和设备,使细胞在体外生长和繁殖。

其常用培养细胞的类型有:肺、肝、胃肠、心肌、肌肉、神经、结缔组织、卵巢等。

2. 细胞分离
将细胞组织挑选出来进行细胞分离,我们需要用到一般的分离试剂,如细胞酶、生物表面活性剂、离子液体、尼龙布、毛细管、细胞分选仪和细胞联合培养等,同时需要注意一些技术细节。

例如合适的分离环境和分离条件、合适的分离时间、细胞貌形的观察以及细胞去污的操作等。

3. 细胞染色
细胞染色是存在于细胞的染色体、蛋白质和核酸等物质,借助不同染色剂使之显色的过程。

其优点是操作简便,速度快,结果直观且研究范围广。

根据它的使用范围和目的不同,一般分为核型分析、基因型分析、生化分析、免疫分析和化学分析等。

4. 免疫组化染色
免疫组化染色是指利用抗体与细胞中的特定抗原之间的结合反
应,使细胞中的抗原在细胞、组织切片或细胞培养物中可视化并得到定位的技术。

这种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与分子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研究细胞分子和生物学的密切联系。

5. 荧光标记技术
荧光标记技术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荧光分子效应的物理特性。

将该技术运用于细胞生物学中,可以标记生物分子,如细胞内结构组分和生物分子中的蛋白质、核酸、糖等,以实现对其特性、运动和转化的动态和定量分析。

同时,它对于研究牛眼改良和细胞砂浆的研究、比较病理学和細胞生理学中细胞示踪标记的定位等过程中也有着积极的作用。

6. 电镜观察
电子显微镜(EM)是一种利用电子束代替光束观察样品表面
的高分辨率显微镜。

其操作方法较为复杂,需要像样的准备样本和设备,但提供的高分辨率和高对比度,使得研究者可以观察小于光学分辨率的细胞结构,并能发现小分子、细菌和病毒等细胞成分。

7. 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
目前,分子生物学技术已经成为细胞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

例如,聚合酶链式反应(PCR)、DNA构建、DNA测序、蛋白质组学等,这些都是分子生物学技术广泛应用于细胞生物学领域的示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