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思想感情总结
苏轼的《水调歌头》赏析
苏轼的《水调歌头》赏析苏轼的《水调歌头》赏析《水调歌头》此词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
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苏轼的《水调歌头》赏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序)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⑺,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古诗简介《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宋代大文学家苏轼在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山东省诸城市)时所作。
这首词以月起兴,围绕中秋明月展开和思考,把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之情纳入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寻之中,反映了作者复杂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又表现出作者热与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
着眼中秋月明、并以月抒情,兼怀念其弟子由,既表现了词人对当时社会的不满,也再现了他心胸旷远、毫不悲观的性格。
词作上片反映执著人生,下片表现善处人生。
落笔潇洒,舒卷自如,情与景融,境与思偕,思想深刻而境界高逸,充满哲理,是苏轼词的典范之作。
翻译/译文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怀念(弟弟)子由。
明月从时候出现的?(我)端着酒杯问青天。
不知道在天上的神仙宫阙里,现在是什么年代了。
我想乘着风回到天上(好像自己本来就是从天上下到人间来的,所以说“归去”),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美丽月宫,经受不住寒冷。
在浮想联翩中,对月起舞,月光下的身影也跟着做出各种舞姿,清冷的月宫,哪里比得上人间。
转动,照遍了华美的楼阁,夜深时,月光又低低地透进雕花的门窗里,照着心事重重不能安眠的人。
月亮既圆,便不应有恨了,但为什么常常要趁着离别的时候圆呢?人的遭遇,有悲哀,有欢乐,有离别,也有团聚;月亮呢,也会遇到阴、晴、圆、缺。
论苏轼的人生态度
论苏轼的人生态度王长辉摘要: 苏轼作为宋代一位十分重要的文学家和思想家, 他的人生态度给了后人以巨大的影响。
他主张积极入世有为, 又不失灵活圆通; 他主张义是人生追求的境界, 又认为应该义利常兼; 他主张维护社会纲常代表的礼, 又不失人生的情趣, 越礼法而显真情。
苏轼这种人生态度, 不仅是他个人修养的结果, 而且也是中国社会发展到一定时期的必然结果, 因此特别值得研究和重视。
关键词: 苏轼; 人生态度; 出世与入世; 义与利; 礼与法苏轼( 1037——1101) 字子瞻, 号东坡居士。
眉州眉山( 今四川眉山) 人。
北宋著名的文学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
在诗、词、文、书、画各个方面都有独诣的成就。
苏轼是集儒、道、释于一身的大家, 博采众长并圆通加以运用。
“达则兼济天下, 穷则独善其身”的儒家思想使他积极入世, 又不过分迂执, 道家的无为、齐物与释家的通达使他淡泊名利, 纵情山水, 达到人生的超越。
苏轼的一生是迷一般的人生, 研究他的人生态度对我们深入理解宋代乃至宋代以后的中国文人的人生特点是极为有帮助的。
一、出世与入世观苏轼的思想集儒、释、道于一身, 儒家思想占据了主导地位。
同时佛道思想的影响也不可小视。
正如李泽厚所说: “苏轼不是佛门子弟, 也非漆园门徒, 他的生活道路、现实态度和人生理想, 仍然是标准的儒家。
“少年的苏轼,,便已萌发了报国的热情。
宋史本传记载:“母程氏亲授以书, 闻古今成败, 辄能语其要。
程氏读东汉5范滂传, 慨然太息, 轼请曰: ‘轼若为滂, 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 吾顾不能为滂母邪!’”为了干一番经世济时的事业, 苏轼和其他士大夫一样通过出入仕途来实现他的抱负。
他的政论文充满了新的政治思想。
试前, 他上进策, 进论各二十五篇。
秘书阁考试时, 作了《王者不制夷狄论》, 《礼以养人为本论》等六论, 仁宗殿试时, 他认为当时国家的形式是“有治平之名而无治平之实” ,“方今之世, 苟不能涤荡振刷而卓然有所立, 未见其可也”。
赤壁赋苏轼的情感
赤壁赋苏轼的情感综观《赤壁赋》全文,作者的感情经历了三次变化:“乐——悲——乐”,作者的思想也经历了一个由平静到苦闷,再由苦闷而得到解脱的发展过程。
赤壁赋里苏轼的感情是怎么变化?苏轼与众友人观月色下江景,这时心胸开阔,舒畅,无拘无束.饮酒乐极,扣舷而歌,以抒发其思“美人”而不得见的怅惘、失意的胸怀.想望美人而不得见,加之客吹洞箫,依其歌而和之,一曲洞箫,凄切婉转,致使作者的感情骤然变化,由欢乐转入悲凉,对人生短促无常的感叹.感叹自己生命的短暂,羡慕江水的长流不息,希望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但是作者继而思辨道:事物和人类都是无穷尽的,又何必羡慕江水、明月和天地呢!这表现了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天地间万物各有其主、个人不能强求,江上的清风有声,山间的明月有色,江山无穷,风月长存,天地无私,声色娱人,我们恰恰可以徘徊其间而自得其乐.最终表现了作者忘怀得失,胸襟坦荡.心情是一波三折,哲理是步步深入.由《赤壁赋》品苏轼人生政治上的失意,萧声哀怨。
人生无常,生命的短暂。
从苏轼的《赤壁赋》中可看出他豁达淡然的人生态度。
本文在语言风格方面,不像韩愈那样拗折奇警,也不像欧阳修那样平易流转,更重视通过捕捉意象,通过音声色彩的组合,来传达自己的主观感受,时常点缀着富于表现力的新颖词汇,句式则是骈散文交杂,长短错落。
《赤壁赋》中“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写出人在浩渺宇宙间茫然不知所之的感受,而“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又以极精炼的文笔,写出冬日秋江上枯寒荒疏的印象。
《赤壁赋》写于苏轼一生最为困难的时期之一——贬谪黄州期间。
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扣上诽谤朝廷的罪名,被捕入狱。
“几经重辟”,惨遭折磨。
后经多方营救,于当年十二月释放,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但“不得签署公事,不得擅去安置所。
”这无疑是一种“半犯人”式的管制生活。
1082年壬戌,苏轼作《赤壁赋》。
他在黄州作的诗中,曾经痛苦地描写过此时的忧郁苦闷的心情。
苏轼的旷达情怀
苏轼的旷达情怀所谓旷达,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心胸开旷,想得开。
”在《词源》中解释为“心胸开旷,举止无检束。
”苏东坡的确如此,这种身处逆境之中,既保持一种超然物外,随遇而安的达观胸怀,又始终不放弃对人生的热爱,对美好事物追求的态度,就是苏轼旷达精神的所在。
一、苏轼旷达精神的表现苏轼的旷达精神表现在许多方面,他对政治荣辱、对家庭的磨难离散、对自身生活、对后学僚属等方面的态度,就可以看出他的这种胸襟。
对待政治荣辱但苏轼没有被压倒,在创作上,他仍保持乐观。
如:“半醒半醉问诸黎,竹刺藤梢步步迷。
但寻牛矢觅归路,家在牛栏西复西。
”(《被酒独行,遍至子云、威、徽、先觉四黎之舍三首》之一)“寂寂东坡一病翁,白发萧散满霜风。
小儿误喜朱颜在,一笑哪知是酒红。
(《纵笔三首》之一)“霹雳收咸暮雨开,独凭栏槛倚崔嵬。
垂天雌霓云端下,快意雄风海上来。
”(《儋耳》)“北船不到米如珠,醉饱萧条半月无。
明日东家当祭灶,只鸡斗酒定膰吾。
”(《纵笔三首》之三)。
这些诗里,看不到苏轼身陷南荒,老病交加的困境和窘态,展示给你的是那里的海风快意,民风淳民,自得其乐。
特别是他渡海北归的那首诗“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这次北归,苏轼只是遇赦而已,并非回京作官。
同时,这首诗写在他迭经打击之后,写在险象环生的海浪海风之中,写在他终生坎坷,即将辞世的前一年,此时此刻,一般人都会痛定思痛,感慨万分。
但是在诗里,我们看不到愤怒与忧伤,所看到的,是对莹洁无尘的人格和心灵的自我鉴定,是对此理性的美学审视;那可能带来舟覆人亡的风啸涛吼,成为雄壮的音乐;那缺医无药的瘴疠之地,成了他一生中最适于观赏的奇绝之处。
这里,所表现的平和心态,洒脱风度,乐观精神,豪迈气概,可与“大江东去”那首词相提并论,其心胸之旷达,于此得到了充分的集中的展示。
对待家庭磨难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试析苏轼诗词的佛学思想
试析苏轼诗词的佛学思想苏轼是一位在文学艺术领域内卓有建树的奇才,他是继欧阳修之后的又一位北宋文坛盟主,而其多方面的文学创作实践代表了北宋文学的最高成就。
不仅如此,更重要的是,他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居士代表和对禅法省悟很深的禅者。
一、苏轼生平苏轼(公元1037—1101年),字子瞻,初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人。
他出生家庭,虽不是名门望族却富有文学气氛。
母亲程氏怀孕时,夜梦僧人来到他家,于是就生下苏轼。
苏轼到七、八岁时,常梦见自己身披袈裟。
他认为前世是出家人,所以后来有所感叹:“我本修行人,三世积精炼。
中间一念失,受此百年谴。
”幼年的苏轼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同时接受儒家经世济民的政治思想和佛教自利利他的博大情怀。
宋仁宗嘉祐元年(公元1056年),他和弟弟苏辙,随父亲进京应试,兄弟俩一举中鹄。
此时因母亲程氏去世,回蜀行孝。
嘉祐四年<公元1057年),父子三人再度赴京。
嘉祐六年,苏轼应“制科”入第三等,被授大理评事,签书风翔府判官。
从此,苏轼开始了他那漫长而坎坷的仕途生涯和丰富多采的文学创作道路。
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苏轼入朝廷任职。
当时正值宗任用王安石变法。
苏轼因与王安石在改革思想、方法、措施—亡都有分歧,于是渐渐走向对立面。
照宁四年(公元071年)十一月至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苏轼因此被贬外任,相继任杭州通判,密州、徐州、湖州等知州职。
苏轼虽远离朝廷,但无时不在关心朝廷政亊。
因此,苏轼写了多首讽刺新法的诗文,被政敌肆意夸大歪曲为“愚弄朝廷”的罪证。
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七月二十八日,苏轼在湖州被捕,关押御史台,险遭极刑,这就是“乌台诗案”。
后经多方营救,终于从轻发落,贬往黄州任检校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
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苏轼调赴汝州。
元丰八年(公元1085年),神宗去世,由支持旧派的英宗皇后垂帘听政,政局发生变化。
苏轼在二十几天内连升几级。
元祐八年(公元1093年)九月,太皇太后高氏去世,哲宗亲政,政局再次变动,新党人物相继执政,并把打击“元祐党人”作为主要目标。
苏轼的文学思想
墨痕澹处,卧观云岭——浅析苏轼的文学思想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
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
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在文学历史的长河中实为一颗璀璨的明珠。
苏轼素喜蜀学,曾自述云:“孔老异门,儒释分宫,又于其间,禅律交攻。
我见大海,有此南东,江河虽殊,其至则同。
”(《祭龙井辩才文》)可见其思想实则儒释道浑融,中庸至和。
故其行事著文,皆通脱而旷达,虽值党争剧烈,仕途坎坷,然其自由精神不改,“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清幽疏旷而不失执著,正是一个大写的真人!而儒、道、佛三家思想的影响下,苏轼具有着有别于一般文人骚客的超然物外的旷达态度和自然天成的文学思想,。
那么,下面便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探微,以期略窥其妙旨。
一、道艺相合,辞以达意。
苏轼在文学创作的“知”与“能”、“道”与“艺”的关系上,有着十分可贵的见解,他认为,创作的实现是“道”与“艺”的结合,即:“有道有艺。
有道而不艺,则物虽形于心,不形于手”(《书李伯时山庄图后》)。
并将“道”,“艺”关系转化为实际创作时的“心”、“手”关系:“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而况能使了然于口与手者乎?”他的这一思考是相当深入的,在艺术思维的过程中,外界的客观物象转化为主体心中的审美形象和意象,并最终表现为物态化的图画和语言文字。
在这一基础上,苏轼又提出了著名的“辞达”观点。
孔子曾说“言之不文,行而不远”和“辞,而已矣”,这是着眼于宣传效果而要求文辞通达。
苏轼则在他的《答谢民师书》中对其做了创造性的阐释和发挥:“夫言止于达意,疑若不文,是大不然。
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便是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而况能使了然于口与手乎?是之谓词达,词至于能达,则文不可胜用矣。
”这里提出,辞的表达是意,作者做到“辞达”,首先是摆脱任何偏见的束缚,使作品能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感情,表现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在万千世界变化无定的物象中,表现事物的本质。
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思想感情 念奴娇赤壁怀古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思想感情念奴娇赤壁怀古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念奴娇·赤壁怀古》表达了怀才不遇、功业未就、老大未成的忧愤之情,表现了关注历史和人生的旷达之心。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是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
《念奴娇赤壁怀古》原文念奴娇·赤壁怀古宋·苏轼滔滔江水向东流去,那些昔日的英雄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老基地以西,人文荟萃:周郎赤壁,三国鼎立。
陡峭的岩壁,如惊雷般的海浪拍打着河岸,浪花像卷起千万条雪。
气势磅礴的河山气如画,多少豪杰豪杰一次涌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⒀,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念奴娇赤壁怀古》翻译大江东去,冲刷出那些千古风流人物。
古战场之西,传说三国周瑜破曹军赤壁,四面石山高,两边峭壁如云。
惊涛骇浪在对岸猛烈地拍打着,卷起的波浪像冬天的千万堆雪。
江山如此美丽如画,一时间涌现出多少英雄。
回想当年有名的余。
小乔刚刚嫁给他为妻,英姿飒爽。
手里执着羽扇,头上戴着黑色丝巾,从容潇洒地谈笑风生,八十万曹骏如灰。
现在沉浸在古战场,徘徊在过去。
可笑的是,我对过去有如此多的怀旧之情,我的太阳穴像老年一样花白。
人生就像一场朦胧的梦。
举杯为永恒的明月干杯。
《念奴娇赤壁怀古》注释念奴娇:词牌名。
又名“百字令”“酹江月”等。
赤壁:此指黄州赤壁,一名“赤鼻矶”,在今湖北黄冈西。
而三国古战场的赤壁,文化界认为在今湖北赤壁市蒲圻县西北。
大江:指长江。
淘:冲洗,冲刷。
浪漫人物:指杰出的历史名人。
故垒:过去遗留下来的营垒。
周郎:指三国时吴国名将周瑜,字公瑾,少年得志,二十四为中郎将,掌管东吴重兵,吴中皆呼为“周郎”。
下文中的“公瑾”,即指周瑜。
雪:比喻浪花。
遥想:形容想得很远;回忆。
雄姿英发(fā):谓周瑜体貌不凡,言谈卓绝。
英发,谈吐不凡,见识卓越。
羽扇纶(guān)巾:古代儒将的便装打扮。
水调歌头总结思想感情
水调歌头总结思想感情
《水调歌头》是晚唐诗人苏轼创作的一首琵琶曲辞,以自传体的形式描述了他在黄州任滁州刺史期间的生活和思考。
全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抒发感情、透露人生哲理,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厌倦官场的情怀,同时表达了对亲友离散、逆境困顿的愤怒和忧伤。
诗篇第一、二两节描绘了诗人在黄州观赏荷花的景象,以湖光山色为背景,生动地描绘了盛夏的水乡美景。
通过对细节的铺陈,使得读者仿佛能够亲临荷塘边的景致,感受到其中的宁静和美丽。
诗人以自然景观为载体,抒发心中的愉悦之情,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之情,以及对安逸生活的向往之情。
然而,第三、四节的转折,揭示了诗人在荒僻地方治理时所遇到的困难和不公。
诗人提到了自己曾在滁州执政时主持修筑的水利工程,但却因为巧妇难为无米炊,使得百姓的生活无法真正改善。
通过对这一现实问题的揭示,诗人暗示了官场的腐败和劣迹,对权力斗争引发的百姓苦难深感愤慨。
他通过突出自己在修筑水利工程上的用心良苦,以及对百姓苦难的共情和责任感,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官场黑暗的痛苦。
最后两节,诗人回忆起了久别亲人的情感,流露出对亲友离散的忧伤和思念之情。
他用“怅望千秋局”来形容自己与家人的长期分离,情感饱满而深沉。
同时,他也思考起人生的无常和轮回,以及对功名利禄的疑问,表达了他渴望超脱物质世界和功名利禄束缚的理想情怀。
通过《水调歌头》这首诗,苏轼以诗人独有的视角和感情,揭示了官场的黑暗和社会的不公,以及对家庭离散的忧伤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诗篇中的景物描写和个人感情抒发相互辉映,不仅展示了苏轼丰富的情感、细腻的观察力,还让读者在欣赏诗歌之美的同时,思考人生的意义和追求超脱的价值。
赏析《记承天寺夜游》
赏析《记承天寺夜游》(宋)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记承天寺夜游》是唐代文人苏轼的一篇游记,记述了他夜游承天寺的情景。
文章不仅描绘了月夜下承天寺的静谧与美丽,更表现出苏轼闲适、旷达的心境。
下面我将从主题、结构、语言风格、艺术手法和思想感情五个方面进行赏析。
一、主题《记承天寺夜游》的主题在于描述月夜下承天寺的景色,以及表达苏轼内心的感受和思考。
文章通过对寺院的静谧、月光的皎洁以及竹柏影子的描绘,表现出作者对于自然、宗教和人生的独特理解。
整篇文章充满了闲适、恬静和哲理的气息。
二、结构文章开头直接点明夜游的起因,以及所游地点为承天寺。
接着,通过描写月夜下的承天寺,引出了苏轼对于自然景观的感受。
最后,作者以“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作为结尾,表达了对于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于人生的独特理解。
整篇文章结构紧凑,层次分明,过渡自然,首尾呼应。
三、语言风格苏轼的语言风格独特,语言简练明快,富有韵律感。
在描绘自然景色时,他运用了形象的描写,使得景色栩栩如生。
在表达内心感受时,他运用了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使得情感深刻而易于理解。
整篇文章语言流畅,风格清新,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四、艺术手法苏轼在《记承天寺夜游》中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使得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他运用对比手法,将月光下的承天寺与白日里的承天寺进行对比,突出了月夜下的静谧与美丽。
他还运用比喻手法,将月光下的竹柏比作水中的荇菜,形象地描绘了竹柏的影子。
此外,他还运用抒情的写作手法,将情感融入到对于景色的描绘中,使得景色更加富有情感色彩。
五、思想感情《记承天寺夜游》不仅是一篇游记,更是一篇表达苏轼思想感情的文章。
通过对于月夜下承天寺的描绘,苏轼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然、宗教和人生的理解。
定风波的诗歌表达情感
定风波的诗歌表达情感
《定风波》是苏轼的一首经典词作,它不仅体现了苏轼卓越的文学造诣,更深入地展示了他的内心世界和人生观。
这首词中,苏轼通过描绘自己在野外的路途之中偶遇风雨的情景,传达出了一种超凡脱俗、旷达不羁,且积极乐观的思想感情。
首先,从词的上片可以看出,苏轼在雨中赶路,但他并没有因为风雨的突然袭击而显得惊慌失措。
相反,他选择了坦然面对,继续前行。
这种处变不惊、安然自若的态度,正是苏轼旷达超脱胸襟的体现。
他不仅在人生路途上遭遇挫折时能够保持冷静,更能在风雨中展现出自己的倔强和潇洒。
此外,词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如“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苏轼将风雨中的自然景色与个人的情感融为一体,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意境。
这种意境不仅表现出苏轼对自然的热爱,更反映出他对待生活的积极态度。
即使在困境中,他也能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从而保持一种乐观向上的心态。
再者,苏轼在词中寄寓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即追求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
他通过描绘自己在风雨中不受干扰、继续前行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在坎坷人生中力求解脱的决心。
这种追求不仅体现了苏轼个人的精神追求,也反映了当时文人普遍的人生信念和价值观。
总的来说,《定风波》这首词以简洁的语言、深邃的意境和丰富的内蕴,展现了苏轼超凡脱俗、旷达不羁且积极乐观的思想感情。
它不仅是一首具有极高艺术价值的词作,更是一面镜子,反映出苏轼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在今天看来,《定风波》依然具有很高的启示意义,它鼓励我们在面对生活中的风雨时,要保持一种乐观向上的心态,勇敢追求自己的理想和信念。
苏轼的文学思想
墨痕澹处,卧观云岭——浅析苏轼的文学思想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
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
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在文学历史的长河中实为一颗璀璨的明珠。
苏轼素喜蜀学,曾自述云:“孔老异门,儒释分宫,又于其间,禅律交攻。
我见大海,有此南东,江河虽殊,其至则同。
”(《祭龙井辩才文》)可见其思想实则儒释道浑融,中庸至和。
故其行事著文,皆通脱而旷达,虽值党争剧烈,仕途坎坷,然其自由精神不改,“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清幽疏旷而不失执著,正是一个大写的真人!而儒、道、佛三家思想的影响下,苏轼具有着有别于一般文人骚客的超然物外的旷达态度和自然天成的文学思想,。
那么,下面便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探微,以期略窥其妙旨。
一、道艺相合,辞以达意。
苏轼在文学创作的“知”与“能”、“道”与“艺”的关系上,有着十分可贵的见解,他认为,创作的实现是“道”与“艺”的结合,即:“有道有艺。
有道而不艺,则物虽形于心,不形于手”(《书李伯时山庄图后》)。
并将“道”,“艺”关系转化为实际创作时的“心”、“手”关系:“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而况能使了然于口与手者乎?”他的这一思考是相当深入的,在艺术思维的过程中,外界的客观物象转化为主体心中的审美形象和意象,并最终表现为物态化的图画和语言文字。
在这一基础上,苏轼又提出了著名的“辞达”观点。
孔子曾说“言之不文,行而不远”和“辞,而已矣”,这是着眼于宣传效果而要求文辞通达。
苏轼则在他的《答谢民师书》中对其做了创造性的阐释和发挥:“夫言止于达意,疑若不文,是大不然。
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便是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而况能使了然于口与手乎?是之谓词达,词至于能达,则文不可胜用矣。
”这里提出,辞的表达是意,作者做到“辞达”,首先是摆脱任何偏见的束缚,使作品能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感情,表现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在万千世界变化无定的物象中,表现事物的本质。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原文思想感情及主旨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原文思想感情及主旨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原文思想感情及主旨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思想感情
《记承天寺夜游》表达的感情是微妙而复杂的,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其中。
作者“解衣欲睡”的时候,“月色入户”,于是“欣然起行”,月光难得,不免让人欣喜。
可是没有人和自己共同赏月,只好去找同样被贬的张怀民,这里面有多少贬低的悲凉与人生的感慨呀!两人漫步中庭,又是悠闲的.。
自比“闲人”,则所有意味尽含其中。
对澄澈透明的美妙的月色作了生动形象的描绘,透露出作者在贬低中虽感慨幽微,而又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
表达了作者对月光的爱慕抒发了作者自解、自矜、自嘲,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与欣赏,和用与“闲人”相对的“忙人”(朝廷官员小人)的夷与讽刺。
主旨句: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表达出作者孤寂凄凉,无所归依的心境以及仕途不得志的抑郁,以及他豁达的人生观。
译文:哪一个夜晚没有月光?(又有)哪个地方没有松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不汲汲于名利而又能从容流连光景)清闲的人罢了。
《浣溪沙》苏轼表达的情感
《浣溪沙》苏轼表达的情感
苏轼的《浣溪沙》表达了作者即便年事已高仍旧积极向上、自强不息的思想感情,在这首词当中,作者为我们描绘了暮春时节,诗人游清泉寺所见到的优美景色,并借美景抒发了自己老当益壮,不服输、不服老的豁达情怀。
全词: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上片的三句主要为我们描绘了清泉寺周边清雅、美丽的风光景色,表达出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
下片则是诗人的直抒胸臆,表达出作者对于衰老的乐观精神。
整首词都表现着作者豁达乐观的处世态度,凸显着对于人生道理的启发。
水调歌头思想感情总结
水调歌头思想感情总结水调歌头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一首词作,它以自然景色为背景,抒发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情感的总结。
这首词以其清新自然的语言,深深打动了无数读者的心灵,并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以下是我对水调歌头思想感情的总结,下文共计1000字。
水调歌头的思想感情主要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化的疑虑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诗中通过描绘江南的美景以及其中关于人生的寓意,表达了诗人对于流年如水的感慨。
他感慨人生短暂,岁月匆匆,如同流水一样,不能停歇。
这种忧伤的感觉给人以深深的触动,启发人们要珍惜时间,珍惜生命。
在诗中,苏轼描绘了江南的美景和丰富的自然元素,如“白鹭洲边风起,更吹落、星如雨。
”,“千万缕,闪烁光欲坠”等,这些瑰丽的景象使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自然的美妙。
同时,他也从这些景象中引发了对人生深沉的思考。
他将流动的水与变迁的人生作了比较,暗示人生如水一样,不停地变换着,却无法停下来。
他深深感叹时光如梭,年轻时总以为时间漫长,却不经意间变得老去。
这个比喻给人以思索和警示,让人们深刻认识到时间的宝贵,要珍惜每一刻。
在诗中,苏轼还表达了对于生活和人生意义的疑问。
他写道:“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他以花落的无奈和燕归的悲伤来暗示人生的无奈和离别的伤感。
人们总是在流转中不断离去和归来,一次次地经历着离别和相聚,而这过程又是如此熟悉却又如此无奈。
他对人生的无常和变幻的寄托表达了对于生活的关切和迷惘。
他的诗中呈现出幻化无穷的世界,使人们开始反思人生的意义,思考人所追求的到底是什么。
然而,尽管苏轼在《水调歌头》中表达了对生活的疑虑和对人生的思考,但他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
这也反映了他自己对于这些问题的疑惑和迷茫。
这种追问和思考的精神,引发了广大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对于人生的意义和追求,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
因此,诗中留下的这种开放性,让每个读者都能够在其中找到自己的答案,从而引发了更多的思考和讨论。
苏轼的定风波表达了什么情感
苏轼的定风波表达了什么情感定风波表达了作者虽处逆境屡遭挫折,而不畏惧不颓丧的倔强性格,说明作者超凡脱俗、旷达不羁,且积极乐观的思想感情。
《定风波》一般指《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
苏轼的定风波表达了什么情感苏轼《定风波》体现了诗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脱俗的人生理想,在坎坷人生中力求解脱之道。
此词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景,上片着眼于雨中,下片着眼于雨后,全词体现出一个正直文人在坎坷人生中力求解脱之道,篇幅虽短,但意境深邃,内蕴丰富,诠释着作者的人生信念,展现着作者的精神追求。
苏轼的定风波原文及翻译《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原文: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译文: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赶上了下雨,拿着雨具的仆人先前离开了,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只有我不这么觉得。
过了一会儿天晴了,就做了这首词。
不用注意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不妨一边吟咏长啸着,一边悠然地行走。
拄竹杖曳草鞋轻便胜过骑马,这都是小事情又有什么可怕?一身蓑衣任凭风吹雨打,照样过我的一生。
春风微凉,将我的酒意吹醒,身上略略微微感到一些寒冷,看山头上斜阳已露出了笑脸。
回头望一眼走过来遇到风雨的地方,回去,不管它是风雨还是放晴。
苏轼《定风波》赏析此词为醉归遇雨抒怀之作。
词人借雨中潇洒徐行之举动,表现了虽处逆境屡遭挫折而不畏惧不颓丧的倔强性格和旷达胸怀。
全词即景生情,语言诙谐。
上阕表现出旷达超逸的胸襟,充满清旷豪放之气,寄寓着独到的人生感悟,读来使人耳目为之一新,心胸为之舒阔。
下阕由雨中情怀的抒发转入对雨后放晴的描述。
过片到“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是写雨过天晴的景象。
送东阳马生序的思想感情
送东阳马生序的思想感情
《送东阳马生序》是宋代伟大诗人苏轼的重要作品,当时苏轼还是一位年轻的诗人,他在这首诗中表达了自己对朋友的离别之情以及对社会的深刻思考。
他对朋友的离别之情,表现得深沉而温暖。
他把朋友形容成一位“贤者”,他的离别之情深深的抓住了读者的心。
他赞美朋友的才华,谈到他的学识渊博,他的高尚品质,他的温柔和蔼,他的勇敢和坚毅,他的正义和正直,他的慷慨和大度。
通过这些,苏轼表达了对朋友的珍视和思念之情。
此外,苏轼在这首诗中也表达了对社会的深刻思考。
他把朋友比作一只“白鹤”,把社会比作一片汪洋大海,他深刻的指出了社会的不平等,不公正,不公平,不公正,不公平的现象。
他把朋友的离去形容成一只白鹤被迫离开汪洋大海,他的诗中充满了对社会的悲哀和愤怒。
《送东阳马生序》表达了苏轼对朋友的离别之情以及对社会的深刻思考。
他的离别之情深深的抓住了读者的心,他的深刻思考也激发了读者对社会的关注和反思。
苏轼水调歌头情感赏析
苏轼水调歌头情感赏析苏轼水调歌头情感赏析苏轼写水调歌头这首词的运用形象描绘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美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反衬自己遣世独立的意绪和往昔的神话传说融合一处,在月的阴晴圆缺当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可以说是一首将自然和社会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苏轼水调歌头情感赏析,希望大家喜欢!情感赏析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常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的这首词写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亦即丙辰年的中秋节日。
作者当时知密州(今山东诸城),这首中秋词,“大醉”遣怀是主,“兼怀子由”是辅,也是一种对宦途险恶体验的升华与总结。
苏轼兄弟情谊甚笃,他与苏辙熙宁四年(1071)颍州分别后已有六年不见了。
苏轼原任杭州通判,因苏辙在济南掌书记,特地请求北徙,但到了密州还是无缘相会:“咫尺天不相见,实与千里同,人生无离别,谁知恩爱重”(颍州初别子由)。
当然,对于一贯秉持“尊主泽民”节操的作者来说,手足分离和私情,比起廷忧边患的国势来说,毕竟属于次要的伦理负荷,此点在题序中即有深微的提示。
此词通篇咏月,却处处关合人事。
上片望月,借明月自喻孤高,下片用圆月衬托别情。
开篇排空直入,笔力奇崛,表达了天上和人间、幻想和现实、出世和入世这样一组矛盾的情境。
相比之下,他还是立足现实,热恋人世,觉得有兄弟亲朋的人间生活来得温暖亲切。
苏轼一生并未退隐,但他通过诗文所表达出来的那种人生空漠之感,却比前人任何口头上或事实上的‘退隐’、‘归田’、‘遁世’要更深刻更沉重。
下片怀人,融写实为写意,化景物为情思,挥洒淋漓。
在这里作者把月亮拟人化了,仿佛月亮也是一个与他“心有灵犀”的朋友。
不应该有遗恨的,但你又是因为什么缘故总是在人们离别的时候团圆呢?这是埋怨明月故意与人为难,给人增添忧愁,却又含蓄地表示了对于不幸的离人们的同情。
苏轼的诗词及表达情感
苏轼的诗词及表达情感苏轼的诗词及表达情感苏轼作为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其诗歌有着鲜明的特点。
店铺精心为你整理了苏轼的诗词及表达情感,希望对你有所借鉴作用哟。
苏轼的诗词及表达情感篇1其一、说理中显趣味——一理趣取胜。
宋代诗歌的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说理,而苏轼却是一说理大家。
所谓理趣,大体上[objectObject]就是诗中所含之理富于生机与灵气,即宇宙、社会、人生的哲理。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生在此山中。
”(苏轼《题西林壁》)诗人眺望庐山,看到山岭连绵,峰峦环列,高低巍峨的景象,横看、侧看、远看、近看,视觉不同,看到的情况各不相同。
于是作者想到,人们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的真面目,就因为身在庐山之中,只看见庐山的一个局部,或被某中现象所迷惑。
这也就告诉我们:凡是主观片面,各执一端,都不能认识事物的本来面目;想见到真相,需要走出自身局限,从搞出全面洞察。
全诗融景物、感情、哲理于一体,是一首不朽的哲理诗。
苏轼诗的理不是直截了当的说出来,而是通过形象表现出来,让读者通过作品的形象去感受、联想后,然后悟出一些新颖而深邃的哲理。
又如他的《和子由渑池相会》:“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这首诗表达对人生来去无定的怅惘和往事旧迹的深情眷念。
前四句比喻生动奇妙,单行入律,一气呵成,后四句再以所闻所见所忆的情景深化“雪泥鸿爪”的感触,使前后两部分紧密相连、虚实相生。
全篇带有普遍性的人生体验,蕴涵深邃的人生哲理,古能动人深情又发人深思。
其二、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
苏轼的诗既具有杜甫诗的现实主义精神,又具有李白豪放不羁的浪漫主义风格,其现实主义精神首先表现在他对民间疾苦的关心和对穷奢极欲的统治者的不满。
他的《李氏园》揭露了官僚贵族兼并土地的罪行,他们为了建筑“美园圃”不惜“夺民田”,“破千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轼的思想感情总结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中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书画家。
他以豪放洒脱的文风和复杂多变的人生经历而闻名于世。
苏轼的思想感情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他对世界的痛苦和欢乐,对人生的冷暖和追求,构成了他独特的思想感情体系。
首先,苏轼的思想感情具有强烈的现实意识。
他对社会政治的关注和对人民疾苦的同情都体现了他对现实问题的关注。
苏轼生活在一个封建统治下的社会,他对朝廷的腐败和统治的不公感到愤怒和失望。
他用毒辣的笔锋揭露了朝政的黑暗和官吏们的贪婪,表达了对人民苦难的同情和对现实的不满。
其次,苏轼的思想感情具有深刻的人文主义关怀。
他对人性的思考和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思考表现了他对人的关怀和爱。
苏轼深知人生短暂,对人性的复杂和无常有着独到的见解。
他认为人都有智慧和情感,但也容易受到欲望和烦恼的困扰。
他以“天下才子人情至”来反映人情世故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表达了对人性的关注和对人际关系的探索。
此外,苏轼的思想感情充满了矛盾和矛盾。
他既有豪放不羁的一面,又有深沉忧郁的一面。
苏轼的豪放不羁体现在他钟爱山水和美食,崇尚独立自主的人生态度,也表现在他对官僚体制的不屑和自由思想的追求。
然而,苏轼也往往陷入忧郁和痛苦之中,处于生活的困境和政治的迫害之中。
他对人生的消极和对世界的失望表现了他内心的矛盾和痛苦。
最后,苏轼的思想感情展现了对自然和艺术的热爱。
他以属于人自然观,注重感受自然之美,并通过与自然的融合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苏轼对画和诗的追求和创造,表达了他对艺术的热爱和对人与艺术之间的联系的思考。
他倡导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体现了他对艺术的综合理解和对人与艺术之间的关系的思考。
苏轼的思想感情既具有现实意识,又具有人文主义关怀;既有豪放不羁,又有深沉忧郁;既寄托于自然和艺术,又关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
他的思想感情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当时社会的思想和情感倾向,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着重要的地位。
他的思想感情给后人以启迪,引发人们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对他的研究和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