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概论》课程论文

合集下载

《语言学概论》绪论

《语言学概论》绪论

《语言学概论》绪论●《语言学概论》绪论●一、语言学的性质和任务●专门研究人类语言的学科叫语言学。

语言学是一门多侧面、多层次的立体学科。

由于语言本身具有社会属性、自然属性,同时还和思维活动有密切的关系,因此语言学和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思维科学都有着紧密的联系。

●二、语言学研究的方法和分类●从研究的对象上,可以把语言学分为个别语言学和普通语言学。

个别语言学的研究对象是某一种语言,如汉语语言学、英语语言学;普通语言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语言,着重从理论上探讨语言的共同特点和一般规律,也叫一般语言学。

●从研究的侧重点上,可把语言学分为理论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

理论语言学研究语言的一般理论。

狭义的理论语言学就是普通语言学,广义的理论语言学也包括个别语言学的理论部分;应用语言学是侧重研究语言在各个领域中实际应用的学科。

狭义的应用语言学指语言教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广义的应用语言学的范围较广,除了语言教学外,还包括其它。

语言学概论属于普通语言学和理论语言学。

●“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的语言学分类:●语言的语言学和言语的语言学。

语言的语言学是以“语言”为唯一对象的语言学。

这种语言学的“语言”是指音义结合的词汇和语法系统,它是一种静态的、同质的纯语言学。

言语的语言学是一种动态的、异质的、涉及方方面面的语言学。

●共时语言学和历时文学。

共时语言学研究语言在某一时期的、集体意识感觉到的各项同时存在并构成系统的要素之间的关系,它是只有一个展望的静态事实。

例如:截取某一历史阶段的语言,对其语音,词汇,语法等结构要素进行观察、描写,这种共识语言学也叫描写语言学。

历时语言学研究不为同一个集体意识所感觉到的连续的一个代替另一个的成分间的关系,它是有前瞻与回顾两个展望的演化事实。

历史语言学和历史比较语言学都属于历时语言学。

历史语言学是用历史的方法研究语言短期或长期的变化规律,如汉语史、英语史。

历史比较语言学是运用历史和比较两种方法,发现几种语言在历史演变中的对应规律从而确定语言的亲属关系,构拟产生这些亲属语言的原始母语。

语言学概论论文

语言学概论论文

浅折现代流行语及其让会文化心理提要流行语指的是某个时期在某些人中广泛流行的语言形式,它既是一种语言现象,又是一种社会文化心理现象。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它是时代的一面镜子,集中地折射出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变迁、文化生活和大众心理。

本文从流行语产生的背景以及与新词语的关系入手,简要地分析了流行语的来源和类型,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流行语所凸现的社会文化心理,试图揭示出流行语这一特殊语言现象与社会文化心理之间的紧密联系。

关键词:现代流行语;语言现象;文化心理因素。

流行语指的是某个时期在某些人中广泛流行的语言形式。

在某种意义上,现代流行语的主体就是新词语。

但是流行语并不完全等同于新词语,它与新词语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产生的原因也不完全一样。

只有由于各种因素流行开来的新词语才能被称为流行语;流行语也不完全是由新词语构成的,有一部分流行语是一直沿用下来的,如“小白脸”、“拉皮条”等,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已经开始使用了。

新词语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的需要,新词语是新事物、新概念、新观念的折射反映。

而流行语的流行除了客观的社会文化条件以外,部分流行语的产生也跟群众的主观心理因素有关,有些流行语的产生并非完全由于客观的需要,更多的是人们的心理表现,甚至纯粹是一种文字游戏。

一、流行语的来源流行语的来源众多,包括网络用语、影视用语、方言词语、专门术语等等。

(一)网络用语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已经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了,在网络这个虚拟世界里所使用的语言与日常生活的交际活动有密切联系,又有明显区别。

广义的网络语言大体可分为三类:一是与网络有关的专业术语,如“鼠标”、“硬件”等;二是与网络有关的特别用语,如“黑客”、“第四媒体”、“信息高速公路”等;三是网民在聊天室和BBS常用的词语和符号。

狭义的网络语言仅指第三类,它又可以分为五类:(1)字母类,如“GG——哥哥”、“JJ——姐姐”、“IC—— (ISEE)知道了”等等。

语言学理论毕业论文优秀7篇

语言学理论毕业论文优秀7篇

语言学理论毕业论文优秀7篇【摘要】语言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纽带,文字是语言的载体,是书写交流的重要工具。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类文明程度越来越高,对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关键词】语言;口语;书写;规范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身负重责。

教师是语言文字规范标准的传递者,教师不仅要提高自己对语言文字规范的认识,也承担着让学生学习规范化语言文字的任务。

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加强对学生进行规范标准的语言文字教学呢?下面笔者谈谈自己在平时教学中的几点做法:一、读准字音,规范口语汉字的读音千变万化,尤其是多音字、形似字、同音字是学生最容易读错和混淆。

多音字如“强”表示“勉强”时读“qiǎng”,表示“倔强”时读“jiàng”,表示“力量大、程度高、坚强、使用强力、使强大”等意义时则读“qiáng”;“吭”表示“喉咙”时读“háng”,表示“吭声”时读“kēng”。

我国面积辽阔、人口众多而且多民族、多语言、多方言,共有七大主要方言区,而笔者教的学生大多是从小生长在农村,地方口语读音现象比较严重。

如重庆方言“别个”普通话读音应读“别人”,“造孽”普通话应读“可怜”,“高耸耸的”普通话读音应读“又高又胖”,“吹垮垮”应读“聊天”,“丁丁猫儿”应读“蜻蜓”,等等。

二、掌握字形,正确书写汉字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一种有着丰富内涵且十分优美的文字,但是在当前分数挂帅的考试制度下,学生之间的竞争异常激烈,且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过多或只注重学生分数的单纯提高,而忽略了汉字规范化的教学,使得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只注重各科知识的学习和成绩的提高,而忽视了规范汉字的书写及运用。

在当今社会中,语言文字的运用比较混乱,主要表现为乱造简化字,写错别字,使用不规范的简化字,使用已经淘汰的简化字、异体字等;在语言的运用上语言失范、逻辑混乱等。

同时随着电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网络语言充斥于耳,对汉语的篡改、恶搞成了一种普遍现象。

考研语言学概论范文

考研语言学概论范文

考研语言学概论范文语言学是研究人类语言和语言现象的学科,它探讨的范围包括语音学、音位学、形态学、句法学、语义学、语用学等多个方面。

在考研语言学概论中,主要会涉及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以及相关研究领域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主要包括结构主义、生成语法、认知语言学等不同的学派和方法论。

其中,结构主义是语言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它强调语言的结构和系统性,通过对语言材料进行分析,揭示语言的内在规律。

生成语法则更加关注语言的生成过程,提出了基于生成规则的语法模型,以及句子的各个成分之间的关系。

而认知语言学则关注语言与认知之间的关系,探讨词汇、句法和语义等方面的认知加工过程。

除了基本理论和方法,考研语言学概论还会涉及一些重要的研究领域和概念。

其中,语音学是研究语音及其产生、传输和接受的学科,它主要关注语音的物理性质、语音单元的划分和分类等问题。

音位学则研究语音在特定的语音系统中的分布规律和相互关系。

形态学研究词的内部结构和变化规律,句法学研究句子的结构和组织方式,语义学研究词、短语和句子的意义等。

此外,还有语用学、心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等其他相关领域和概念。

在考研语言学概论中,我们需要了解这些基本理论、方法和研究领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并能够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分析和讨论。

此外,我们还需要关注语言学的发展历程、主要学者和重要著作,以及当前的研究热点和趋势。

总之,考研语言学概论是一个全面了解语言学基础知识和研究方法的课程。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掌握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了解相关研究领域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希望考研语言学概论的学习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语言和语言现象,为未来的语言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语言学概论论文

语言学概论论文

信阳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的比较摘要信阳位于河南省南部,处在大别山北麓与淮河上游之间,信阳方言属于北方方言区中原官话的信蚌片的一个方言点,从信阳方言词汇体系来看其词汇不但明显有别于河南境内的其它方言词汇,而且与周边省市的方言词汇有密切的联系,有其独立的语言类型价值。

本文主要从词形、构词、词义、造词理据等几个方面将信阳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进行比较。

关键词:信阳方言、词汇、普通话从本质上来看,普通话也是方言,普通话与各方言之间不是父子关系,而是平等的兄弟姐妹关系,由于各自形成年代不同,影响因素和环境也不一样,所以普通话和各方言也有着不少差异,这些差异表现在语音、词汇和语法各个方面,本节从词形、词法、词义、造词理据等方面对信阳方言和普通话词汇进行比较分析,分析的重点是二者的差异。

一、信阳方言词与普通话的词形比较1.有音无字到目前为止,汉语各方言中还有许多单音词有音无字,找不到恰当的字来记录。

造成有音无字现象的主要原因有:字少词多,没有为对应的单音词造字;另一种情况也会造成有音无字现象,即:方言中某个词可能有本字,但由于历史音变关系而湮灭了,造成本字无从考证。

有音无字在汉语各方言中是异常突出的现象,那些有音无字的方言词,往往是各地方言中最具特色的最常用的口语词,各方言中都有一些其他方言没有的有音无字词。

信阳方言中有相当一部分词存在有音无字现象,而这些词是信阳方言词汇中口头常用语(下列例子[ ]中字母代表拼音,数字代表声调),例如:[ceng 3] 伸到外面如:这个竹竿太长了,都~到门外头去了[pia 3] 淡而无味如:这个菜炒得~~的,就像没放盐[liao 2] 缝补如:她的衣服破了,每次都是她自己~地[jiang 3] 生产如:他家的老母猪昨晚~了一窝猪娃儿2.构词语素信阳方言的某些词与普通话意义相同,但构词语素有差异。

有的构词语素一部分相同,而另一部分不同;有的构词语素完全不相同;有的构词语素完全不同,但意义却相同;有的构词语素相同,但排列顺序却不同(如没有做其它说明,下面所有的例子,前面是信阳方言词语,后面是相对应的普通话词语)。

我的语言学概论期末论文

我的语言学概论期末论文

我的语言学概论期末论文终于写完了,那个辛苦啊!一次又一次的修改,我体会到努力的快乐,做好一件事是不容易的,昨天刚交了,今天就发在博客上,作为一段记录一个回忆,七月继续加油。

浅谈礼貌原则与英语学习摘要:“礼貌原则”是语用学中的一个指导成功交际的重要原则,它显示了一个人的受教育程度,教养和素质。

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同样的语言有可能有礼貌和不礼貌之分别。

英语学习者掌握英语语言的礼貌原则是有必要的,这对是否能进行成功的交际起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礼貌原则〈politeness principle〉英语学习〈English study〉日常交际<daily communication> 语用学〈Pragmatics〉前言:英语学习的根本目的是培养语言的交际能力。

而语言表达是否得体是衡量一个人语言交际能力高低的一项主要指标。

礼貌作为人们交际活动的基本准则之一,被认为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

礼貌原则的正确使用,能在交际中取得最佳效果。

本文将从礼貌原则的概念,从语用学角度的把握和在英语学习日常交流中的实际应用几方面对英语中的礼貌原则作简略的分析。

一.礼貌原则的概念和从语用学角度的把握礼貌原则是语用学所研究的内容之一。

礼貌体现出人们对他人“面子”的意识,在语用学中,“面子”被称其为自身的公众形象(public self-image)。

(Leech.1994)也就是说,作为说话人,你说的话要达到如下几个效果:既要明确清晰的表达你想表达的意思,又要让对方,即听话人听了觉得舒服痛快,还要让在场的其他人觉得你是一个有礼貌有教养有素质的人。

尤其是在一些气氛紧张严肃容易引起争执或翻脸的场合,说出去的话既能保全他人的颜面,不至于双方都下不来台,又能提升你自己的公众形象,这是一种艺术,需要在不断地与人交流中去体会和积累。

对英语中礼貌原则的分析,语言学家Leech认为:委婉的话语是建立在礼貌这一文化因素上。

(Leech.1994)在语用学的框架内,英语的礼貌原则一般可以分为如下六类:1.1得体原则(tact maxim).即少让别人吃亏,多让别人得益。

语言学概论论文[1]

语言学概论论文[1]
汉语方言的变化十分复杂,有人说,早在秦汉时期就出现了方言。但方言在长期的发展中会可能成为独立的语言,或继续保持原有的状态或向共同语靠拢。这三种现象是现代的学者们对方言的发展做出的预定。综上所述,语言的种种变异与社会的发展是离不开的,然而知道的是语言的变异是极其复杂的变化现象,而每种变异都有它的规律、现象和特征。
语言学概论论文[1]
D
"(按规矩办事)、"是外人无法理解的。“它们只能在一定的范围里作辅助性的交际工具使用,集不能推广到整个社会,也不能使全民语言所吸收”。①
但这种语言是不容易发展的,一方面不符合语言发展的内部规律,另一方面不会被社会群体接受,拥有这语言的人也不易外传,所以在漫长的历史变化中它们会慢慢的消失掉,“正如旧式贵族俄语把‘请坐’说成‘请您一定要满足这把椅子要拥有您的诚恳的愿望吧”。这类语言它迟早会被淘汰的。其他的行业语,如在学生的行业当中有“开夜车”“吃鸭蛋”“站黑板”等等,数学领域里的“微分”“积分”“模糊性”等等,都有他自己说的特点,只有属于那个行业的人使用的频率比较高。还有最近兴起的网络语言也属于行业语。
【参考文献】:①《语言的畸变与优变及其戴庆厦主编 商务印书馆出版社
③《普通社会语言学概要》伍铁生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④《社会语言学导论》第二章 语言和社会阶级(上)
{英}Peter Trudgill著 求知{摘译}
性别变异的产生有两种原因:一是自然标志,也就是男女两性在生理特征和体态方面的表现,另一个是社会标志,是“社会为性别差异成文或不成文地规定一系列关于区别性别的行为、服饰、仪表、礼节等方面的规范。”③因此男女两方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这也与“男人说话应该什么样”,“妇女说话应该什么样”的社会心理有关。英语中man和wumen俩词的区别以及汉语中与“女”字有关的都表现出语言性别的差异。如:西方女权运动者主张用Chairperson(主席)取代Chairman,用Humankind(人类)取代Mankind,用Freshperson(大学一年级学生)取代Freshman等等,在汉语中“奸,妓,奴,妾”都与性别的差异和男尊女卑的文化心理有关。语言性别年龄的差异并不是由于社团的距离,交际的障碍引起的,而是有关于社会心理,文化背景,历史因素等种种原因。

语言课程论文集锦9篇

语言课程论文集锦9篇

2023年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有条件的高等学校要积极聘请国外学者和专家来华从事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工作,鼓励和支持留学回国人员用英语讲授专业课程,提高大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和能力。

实行双语教学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世界科技最新成果,并加快高校与国际接轨的步伐。

《语言学概论》课程是一门普通语言学方面的基础理论课,是以人类语言为研究对象,内容涉及多种语言现象和语言事实,介绍了世界语言的内部结构及其演变规律,总结了世界语言的总的特点。

普通语言学建立于19世纪初叶,主要是在印欧语系诸语言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要想获得更多的语言研究成果,人们必须与国外语言学界有广泛的接触,了解世界最新科研动态,这势必要有更高的外语水平。

通过双语教学,可以提高师生的外语口语水平,同时还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

因此,中文专业《语言学概论》进行双语教学符合时代的需要,也是教育和院校发展的需要。

一、中文专业《语言学概论》课程双语教学的现状按照国际标准,双语教学指的是采用了外语原版教材并且外语授课课时达到该课程课时的50%以上的教学方式。

双语教学的基本内容就是将母语以外的另一种语言直接应用于语言学科以外的其他学科的教学,使第二语言的学习和各学科知识的获得同步。

在双语教学中,学科知识的获得是主要目的,同时也是给学习者创造学习和使用第二语言的空间,使学生在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能够尽可能多地使用需要他们掌握的第二语言,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同时使用母语和第二语言进行思维,能够在这两种语言之间根据交际对象和工作环境的需要进行切换,使他们具有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并树立跨文化意识。

但据我们调查得知,河南省高校中文相关专业的《语言学概论》课程双语教学的很少,且也不完全是英语授课时数占总课时的50%以上;也就是说,双语教学对教师的外语口语能力提出了极大的挑战,对许多高校教师来说,用流利纯正的外语授课不是一件那么容易的事情。

浅谈语言学概论范文

浅谈语言学概论范文

浅谈语言学概论范文语言学概论是对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等内容进行介绍和总结的学科。

它是语言学研究的起点和基础,也是其他语言学专业课程的入门课程。

本文将对语言学概论进行探讨,并对其重要性、研究内容和应用前景等方面进行思考。

首先,语言学概论在语言学学科体系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语言是人类独特的交流工具,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基石,而语言学则是对语言进行系统研究和理论探讨的学科。

语言学概论作为语言学的起点和基础,为后续的语言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通过对语言学概论的学习,可以了解语言学的基本范畴、方法与技巧,为后续的深入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语言学概论主要包括语言学的起源与发展、语言的基本属性、语音学、形态学、句法学、语义学、语用学等内容。

语言学的起源与发展部分介绍了语言学的发展历程,从人类如何从无语向有语演变、语言的起源和传播到现代语言学的形成和发展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语言的基本属性部分主要介绍了语言的功能、形式和结构等方面的知识。

语音学研究的是语音的主要特点和规律,形态学研究的是词的内部结构和形态的变化规律,句法学研究的是句子的组成和结构规律,语义学研究的是句子和词的意义。

语用学研究的是语言使用的规范和实际运用的情况。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学习和探讨,可以对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此外,语言学概论的应用前景也是不可忽视的。

语言作为人类最基本的交流工具,其应用涉及广泛,如教育、翻译、广告、媒体等各个领域。

通过对语言学的学习,可以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和技巧,为相关专业的从业人员提供理论和方法上的指导。

同时,语言学的研究也为语言技术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如自然语言处理、机器翻译、语音识别等领域的发展离不开语言学的贡献。

因此,语言学概论的学习不仅对于从事语言学研究的学者来说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各个领域的人才培养提供了基础和支持。

最后,语言学概论的学习也有助于培养人们的语言意识和语言能力。

通过对语言学的学习,可以提高人们对语言的敏感度和理解力,让人们更加深入地思考和理解语言使用的规律和意义,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语言学纲要论文

语言学纲要论文

从词缀的一般特点论现代汉语词汇的中缀摘要:本文主旨讨论现代汉语中的中缀现像。

从词缀的一般特点,推想现代汉语中“中缀”的使用范围及特点。

判断现代汉语词汇中的中缀标准是:1.它应该是构成新词的必有成分。

2.是定位的不自由语素。

3.“中缀”表示的不是具体的基本的词汇意义,而是抽象的附加的意义。

一、词缀陈光磊先生提出,认为词缀是不具备词汇意义而却具有语法作用附加在词根上的一种语素。

黄伯荣先生认为词缀即加在词根上表示附加意义的语素。

葛本仪先生则把词缀定义为附加在词根语素上共同组成词干表示语法意义和某些附加的词汇意义的一种词素。

王力先生实际上指出了词缀的几方面性质:1、粘附性;2、定位性;3、意义虚;4、排除了系词、连词、介词,认为词缀是不成词的成分;5、记号是标识词和词组的性质。

朱德熙说,真正的词缀只能黏附在词根上的语素,大大地缩小了词缀的范围。

他把成词语素和不成词语素排斥在词的范围之外,等于给词缀下了定义。

郭良夫先生认为语缀从结构上看是定位的不成词的、意义虚的语素。

经过分析,这样可以看出,以上所述学者观点的共同点是:词缀是附加的、意义虚的语素。

不同点是:标准不一致,由此产生各家所列的词缀差别比较明显的现象。

对于这一点,本文采取以其共同点为基准来进行讨论的态度,对其差异不作赘述。

由此,本文中暂把词缀概念定义为:词缀是粘附在词根上构成新词的语素。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词缀是只能粘附在词根上构成新词的语素,它本身不能单独成词。

词缀又分为三小类,前缀、中缀、后缀。

粘附在词根前面的词缀叫前缀,粘附在词根后面的叫后缀,插入词中间的称中缀。

二、成为中缀的必要条件参照语言学家给词缀下的定义,本文认为必须同时具备下列属性的语素才是中缀。

首先,它应该是构成新词的必有成分。

其次,是定位的不自由语素。

意思是,构词时,这种中加成分位置居中,后附着前语素,前附着后语素,把前后语素连接为一个整体,表达一个明确的概念意义。

再次,“中缀”表示的不是具体的基本的词汇意义,而是抽象的附加的意义。

语言学概论论文

语言学概论论文

语言学概论论文汉字起源浅探2008级中文基地班2008020325 夏桂芳从远古社会语言产生至今,人类通过语言来交流和传递信息,现代意义上的语言的定义是“人类世代习惯形成的在思维、交际、文化等领域最重要的信息工具,是声音形式和意义内容结合的又可以用文字形式转换的具有创造性的复杂的符号系统”。

语言成为人类文明发展中最重要的传承工具之一,为整个人类文明的演进发挥了巨大作用。

但在语言产生之初,它还只是表现为简单的信息传递的工具,方法也非常的粗糙,它与现代定义的语言最大的差别在于它并没有产生文字,只是凭借简单的语音形式来进行交流。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文明不断向更高层次推进,这种转瞬即逝的语言无法长期的保留,并且给远距离的交流带来极大的不便,人们为了打破语言的阻碍,开始用各种方法来帮助语言进行信息的传递,“结绳”“刻契”等方式便应运而生。

但它们还不是文字,只是人类曾使用过的帮助记忆的手段。

文字产生的时间已经很难确定,因为文字的产生是一个渐变的过程,没有明确的时间界限和区分。

汉字作为华夏文明中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以其独特的形体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整个世界文明最完整最神秘也最具意蕴的几种文字之一。

随着全球掀起汉语学习的热潮,关于汉语的研究也变得至关紧要和迫切,而汉字作为汉语的绝对主体,也必将成为汉语研究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

在各种关于汉字探究中极其引人关注的是汉字的起源。

汉字究竟产生于何时?它的形成和发展的原因是什么?它的起源和世界其他文字有没有联系?汉字作为一种文字,讨论它的起源,必须先明确什么是文字。

文字的定义,主要有狭义和广义的差别。

“广义派以王凤阳为代表,认为文字是作为社会记录和交际工具用的和语言日益适应的书写的符号体系。

狭义派以裘锡圭为代表,他们认为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

我们平日所研究的文字一般将其限定在广义范围的定义中,因为在文字产生之初,文字除了有记录的功能,也应有着表达人类情感和思维的功能。

汉字是表意的文字,它表达的是语言中的词义,而词义恰恰就是人类思维的表达,所以汉字的功能不仅仅是记录语言,也在一定程度上传达出汉民族的思想和思维方式。

2014-2015(1)语言学概论课程论文

2014-2015(1)语言学概论课程论文

The Application of Speech Act Theory in Advertising LanguageAbstract: Advertising as a way of to convey information has become an essential part of human life. To convince consumers to buy the product, theadvertisements must be attractive, thus some special words with speech acttheory has been used. Speech act theory was put forward by Austin andSearle in about 1960s.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analyzes speech acts inadvertising language in the light of speech act theory and indirect speechact theory, some examples of advertising language and discovers that someadvertising language not only transmits the advertised information but alsoimplies some speech act theory in them.Key words: speech act theory; indirect speech act; advertising language.1. Speech Act TheorySpeech act theory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contents of current pragmatics, and is an important research topic in pragmatics. Pragmatics may be defined as the study of language in use, which is a new field in linguistics. Speech act theory is the first major theory in the study of language in use. It is mainly put forward by John Langshew Austin in 1962, who is a philosopher in England, and John J. Searle in 1969, who is a linguist and philosopher in America. Speech act theory gradually changes into key contents of modern pragmatics through Searle’s elaboration and development. Meanwhile, Searle put forward the indirect speech act. Speech act theory makes the scholars change direction from grammatical or linguistic form to speech function, and make many researches change direction from linguistic knowledge to social function.2. Austin’s Speech Act Theory2.1 Austin’s Contribution to Speech Act TheoryAustin is the pioneer of speech act theory. Austin’s contribution is determined by developing the field from the aspect of act searched into the language, which is the essence of 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 His speech act theory which is developed and elaborated by Searle changes into one of the core of modern pragmatics in the field of modern linguistics.2.2 Performatives and ConstativesAustin’s first shot at the theory is the claim that there are two types of sentences: performatives and constatives. Some sentences do not describe things and can’t be said to be true. The uttering of these sentences is, or is a part of, the doing of action. So they are called performatives. Some sentences are a description of what the speaker is doing at the time of speaking. The speaker must accompany his words with the actual action. Sentences of these types are known as constatives. The purpose of performatives is the act of “in saying something”. The purpose of constatives is the act of “of saying something”. Austin thinks that performatives refers to the scope of language use and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ext, and the constatives refers to the scope of syntax and logical semantic meaning.2.3 Three Senses of Speech Act TheoryThe first sense is the locutionary act, which is the act that the speaker says some meaningful utterances through using appropriate grammar. The second sense is the illocutionary act, which is the act that the speaker speaks out some utterance with the extra meaning. The third sense is the perlocutionary act, which is the act that some utterances may influence the hearer’s reflection after some utterances being done. In the three speech act, the illocutionary act is main concern in speech act theory. This research may make us understand the speaker how to express the extra meaning through the literal meaning, or the hearer how to infer the extra meaning from the literal meaning of the speaker.3. Searle’s Speech Act Theory3.1 Searle’s Contribution to Speech Act TheoryTo a great extent, the explanation of Searle’s indirect speech act solves the issue distinguishing literal meaning of sentence from utterance meaning of the speaker. It reveals that there exists non-direct and multi-side relation between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a sentence. Meanwhile, it has great effect on linguistic philosophy, linguistics, cognitive science and so on, especially pragmatics. Searle emphasizes the function of social convention and usual practice in the speech act.3.2 Indirect Speech ActAccording to Searle’s speech act theory, indirect speech act means when thespeaker isn’t willing to directly use the performative utterance owing to some intention, he may adopt the indirect speech method to realize certain speech act. Simply speaking, it is indirectly realized another extra act through an extra act. In the indirect speech act, the speaker transmits his extra meaning to the hearer being dependent on the common background knowledge including language and non-language, and the inference ability of the hearer.3.3 Conventional and Non-conventional Indirect Speech ActIn his opinion, indirect speech act is divided into two types: conventional speech act and non-conventional speech act. The former means that the hearer deduces the indirect extra meaning according to the user’s language using habit. As for conventional indirect act,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literal meaning of sentence and extra meaning of the speaker is more fixed. Only making general inference about the literal meaning of sentence, we can determine the extra meaning of the speaker with indirect expression. The latter means that the hearer deduces the indirect extra meaning on the basis of bilateral know language information and specified context. As for non-conventional indirect speech act,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intention of the speaker and literal meaning of sentence is more complicated and unfixed. Therefore, its extra meaning is different with the different context. Non-conventional indirect speech is more indirect than conventional indirect speech act. When discerning conventional indirect speech act, the hearer can comprehend the intention of the speaker only making a simple inference about literal meaning of sentence. The mistake of communication is almost few. However, when discerning non-conventional indirect speech act, the hearer often makes a series of inference on the basis of the extra environment, such as the context. If the inference is mistaken, the communication is a failure.4. Advertisement and Advertising Language4.1 AdvertisementCurrently, advertising is the most competitive power industry in the market, and many industries have inseparable relation with it. It is necessary for their products launched on the market to make the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through the medium ofthe advertisement.4.2 Advertising LanguageTo make the people understand the advertising information, it is vital to resort to the advertising language. A great master of advertisement, David Ogilvy says, “Excellent advertising language can create 80% profits.” From this sentence, we can undoubtedly perceive that advertising language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advertisements. Advertisement circles have such a saying, “Excellent advertising language implies that the advertisement has achieved a half of success.”It can be easily concluded that advertising language plays a decisive role in the advertisement, and it is the condensation and soul of advertising theme and object. It helps advertisement spread main information in order to make people pay attention to its product. Meanwhile, it can explain the name, feature and function of the product. Advertising language is regarded as a kind of special social form. It influences the consumption behaviors of consumers all the time. During the course of the transmission, advertising language tries to create a kind of ideal p ublicity atmosphere in addition to catch the public attention so as to stimulate public purchase desire and receive the best transmission effect.4.2 Function of Advertising LanguageFirst, to embody the essence of advertising originality. Advertising language is the summary, abstraction and distillation of advertising originality. It always make an original generalization about advertising contents through the most succinct and concise sentences, and strengthen the product information so as to embody the essence of originality. Second, to emphasize the main information. The purpose of emphasizing the main information is to strengthen the memory. Through emphasizing the main information, it may help the hearer and watcher deepen the brand impression and enhance the brand popularity and good reputation.5. Application of Speech Act Theory in the Advertising Language5.1 Direct Speech Act of Advertising LanguageSpeech act is the act “in saying something”, which directly expresses the theme, namely, the speaker directly say something according to doing something. The extrameaning is explicit so that the hearer can easily infer meaning of the speaker according to literal meaning of the sentence. The application in the advertising language is that the advertising manufactures express the product of promotion or service intention with straightforward utterance to the consumers.E.g. Be really refreshed! Cool off with the Coke! Only Coca-Cola dives you the cheerful lift that’s bright and lively. No wonder Coke refreshes you best. (Coca-Cola drinks)5.2 Conventional Indirect Speech Act of Advertising LanguageConventional indirect speech act expresses the indirect speech act according to the convention or usual practice, such as some indirect speech acts, which are expressed through syntactic structure. The application in the advertising language is that the advertising manufactures expresses the speech act, such as invitation, persuasion, promise and so on to the hearer and watcher through the indirect speech act. These speech acts have the extra meaning of invitation, persuasion and promise and so on.E.g. Feast your eyes. (Pond’s eye mask)5.3 Non-conventional Indirect Speech Act of Advertising LanguageIn a specified context, speech act is expressed by non-conventional indirect speech act. The application in the advertising language is that the language is expressed with the implicit method, which manifests the unique creativity of advertisement and provides the hearer and watcher with imaginable space.E.g. Poetry in motion, dancing close to me. (Toyota)6. ConclusionThe advertising message today is addressed to a vaster and more stratified public. Advertising language is the main tool of transmitting advertising information. Its function is indelible in the advertisement. To make people comprehend the advertised information, advertising language plays a fundamental and unequalled role. Advertising language publicize something or some product with its concise language and plentiful connotation so as to make many people know the information and take an ac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ree methods that the advertising manufacturesrealizes the publicity and promotion. If they adopt the method, the advertisements will attract more consumers.References[1] Ogligy. Confession of an Advertising, [M], Ballantine, 1983.[2] 何自然, 语用学概论[M],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1.[3] 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M],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4] 肖莉, 言语行为理论在广告语中的应用[J],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2003(3).。

语言学概论论文浅谈

语言学概论论文浅谈

浅述语言和言语的关系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音义结合的词汇和语法的体系。

而言语是运用语言的过程和结果,就是在特定的言语环境中为完成特定的交际任务对语言的使用。

语言是全民性、抽象性、有限性、一般性工具,而言语是个人性、具体性、无限性、基础性工具。

语言既然是存在于全体社会成员之中的相对完整的抽象符号系统,具有全民性,而言语则具有个人性,每个人说话都带有许多个人的特点,如地域、性别、年龄、文化素养、社会地位等,言语是个人对语言形式和规则的具体运用。

言语是运用语言的过程和结果,因此,人们只能直接观察到言语,语言学家只能对大量的言语素材进行抽象概括,才会从中发现语言的各种单位和规则。

语言是一个有限语言单位的集合,而在具体的言语活动中,作为一个行为过程,人们所能说出的话语是无限的,每句话语的长短在理论上也应该是无限的,任何一句话都可以追加成份而使它变得更长。

就人们运用的语言而言,语言的规则都是现存的,约定的,不允许处于经常的变动之中,这是言语活动得以进行的前提和基础,因而语言在一定时期内处于静止状态。

言语活动总是在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展开,从说到听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区分语言和言语,有助于明确语言研究的对象和范围,还具有一般科学方法论的价值,“因为它阐明了任何科学程序所必需的抽象过程”。

口头上说的话和书面上写的话都是“言语”。

“语言”存在于“言语”中,它本身是看不见、听不到的,人们听到和看到的只是它的表现形式“言语”。

这就是说:语言存在于言语中,言语是语言的存在形式。

没有言语,也就没有语言。

因此,语言就存在于你、我、他、我们大家的话语中。

无论是研究语言,还是学习和讲授语言,都必须以言语为对象,从言语入手。

言语是运用语言的过程和结果,语言规则及语词均对言语形成制约,给予规范。

语言规范及词语是言语活动的基础。

每个人说话可以是千差万别的,但是每个人都必须遵守共同的规则,否则人们就无法交际。

总之,语言学中的所谓“语言”和生活中的语言并不完全是一回事,要想进入语言学这一领域,必须首先经过这个被索绪尔称为的“第一个十字路口”。

(语言学小论文)谈谈我身边的语言学现象

(语言学小论文)谈谈我身边的语言学现象

谈谈我身边的语言学现象外国语学院王璐佳学号:01025023 一一年的秋冬之际,我花了两个月的时间来学习语言学概论。

尽管已经学了近二十年的说话,这样一门课却还是觉得新鲜有趣得很。

每每下课意犹未尽,回宿舍与人交谈总免不了咬文嚼字一番,也收集了不少有趣的例子。

不妨借着期末作业的机会,略记几笔,当然做不成什么学问,废话几句浅谈一篇,聊胜于无罢了。

一堂语言学概论上下来,让我这个自以为已经在实践中顺利地解决的了语言学问题的外语学习者既汗颜又兴奋,于是随后几天我在图书馆找来几本相关的书读了读,渐渐发觉我所谓之“无甚新奇”的语言学其实还大有可发掘之处。

这门课程学着学着,忽然觉得,会说话实在是件幸福的事。

西哲有云: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句话,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可见“说话”之不可或缺。

我相信这个世界上享有这种幸福感的不只有人类,然而我认为没有那个物种能比人类的语言更加优美细腻,有着更加伟大的力量,在这种伟大面前连上帝都要心生恐惧,专门毁了巴别塔来阻止人类交流。

不过也多亏了他,我们这样学外语的学生以后才能混口饭吃。

我的专业是俄语,经历了一年的苦闷挣扎终于走进了这门顽固而热情的外语的大门,从而也渐渐认识学习外语是个“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的过程:每当我们试图用一种语言去解释另一种语言时总会遗憾的发现任何语言都不能取代原著而表达出和作者一样的感情。

国别、地区、古今、身份地位都能造成语言的差异,然而除此之外,个人在语言方面的修养也起着重要作用。

伶牙俐齿者能自圆其说,铁齿铜牙者能嘻笑怒骂,笨嘴拙舌者则要遭抢白,正是这样的差别成就了不少文学作品中的经典。

譬如《红楼梦》中的晴雯一番冷嘲热讽竟就刺痛了一个家族一个时代。

每个人都有一套自己的哲学,同理也都有一套自己的语言学。

说话这件事,我们是要学一辈子的,不同的语言习惯就像一幅灵魂的肖像,展示着我们不同的性格,这在我们的生活中是随处可见的,下面我就略取几例来作证。

所谓贵人话语迟,在我们宿舍雪人(昵称)是一个典型的“贵人”。

语言学概论的考试论文

语言学概论的考试论文

语言学概论的考试论文1、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有个语言艺术它埋藏在大街小巷里,人们时时刻刻都能看见,它们是一种象征,也是一种中国特色的通俗语言文化现象——店名。

举些例子:a.世界名车叫“法拉利”,这间美容院则叫“发拉理”,却不知是否一样系出名门? b.这家饮食店名“滋粥常乐”,寓意着做人的道理很简单“知足常乐”就是了。

C.以汤水为主打的餐馆为突出其汤水的特色,古为今用将店名称作“汤国演义”,让人一看就会想到三国演义。

d.有部电影《英雄本色》,周润发在里面饰演的角色令人深刻。

这里也有一间《英雄本色》,却是一间酒吧。

E.小说《围城》相信不少人看过,但这间叫围城的店铺卖的却是内衣,真有意思。

综上,这么有意思的店招牌,它们或者含蓄,或者谐音,或者采用寓意,这无不体现了中国语言中夹带着的民族文化:含蓄、充满联想性和象征意义。

这充分体现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语言作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反映民族的面貌。

而大街小巷中的店招牌不正是最好的象征?他技能表现文化的一系列民族特征:含蓄的象征,也反映着民族文化的内容——精炼,将中国传统的经典如上例:《三国演义》《围城》等等赋予新的意义新的生命。

2、语言符号的特征:约定俗成如今网络上非常流行一个形容词:“二”。

总所周知:“二”它是个数词,我们通常喊口号的:“一二一二……”中那个很普通的“二”;但是指一个人很傻或者很操蛋很垃圾很不给力。

比如说:二、二货、二逼、二愣子等等,用于陌生人含贬义。

如果对一个自己很熟悉的人说二,并不含贬义,只是开玩笑或对他的行为很无语。

特指男性角色不成熟的表现,而形容女性应该用“萌”。

也谐音为爱!(以上是百度百科给的解释)这个就是语言符号的约定俗成。

“二”最初由北方方言中出现,但是它一出现就有了自己的意义,如上述,因为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伴随时代进步,总会出现许许多多新鲜的词汇,并不是说创造出了一些新词,而是赋予一些词新的意义和生命,让语言符号的世界可以更加的完美。

有关语言学课程的论文范文

有关语言学课程的论文范文

有关语言学课程的论文范文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性质、功能、结构、运用和历史发展的一门学科。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有关语言学的论文,供大家参考。

语言学的论文范文篇一:《试谈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外语教学》一、引言社会语言学是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首先兴起的边缘性学科。

社会语言学是运用社会学和语言学等几门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从不同的社会科学角度来研究语言的社会本质及差异的学科。

社会语言学主要是注重语言的社会性,表现在:首先注重跨学科的实际应用的动态性,其次,侧重于语言的社会功能的表现。

它着重从语言与社会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来探讨和研究语言及其运用的规律,为更好地进行语言学的研究开辟了一个更广阔的崭新领域。

同时,给外语教学也带来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

二、社会语言学的基本概念社会语言学主要是研究语言社会现象的一门学科。

它关注的不是语言的核心结构体系,而是语言的边缘部分,也就是说,它主要关注的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语言表现。

研究的是语言和社会之间的关系问题,同时,考查社会语境中语言使用的现象,并且从社会语言学角度描述和解释语言使用的各种变化。

那么,根据研究的对象不同,社会语言学大致可以被分为宏观社会语言学和微观社会语言学两大类。

宏观社会语言学主要研究与全局相关的整体性问题,比如,语言规划的制定、语言政策、语言规范化问题、文字改革等等。

而微观社会语言学是研究各种社会条件下的语言变异,比如,民族或种族、阶级、性别、年龄等等社会因素对语言使用所产生的影响、人们对各种变体的态度及评价、各种语言变体的构造特点和社会功能等等。

三、我国的外语教学现状一直以来,我国外语教学重视的是语言教学,而忽视文化教学。

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对学习者而言,他们都会把自己的大部分时间和大部分注意力用在学习和讲解词汇及语法上,却不注重语言应用功能在文化特征方面和社会实践方面的探究。

因此,使得学生对语言的运用能力整体都不合格,主要表现在不能用外语进行有效而流利的跨文化交际,不能将我国的传统文化真正传播出去。

国内语言学概论课程研究简述论文

国内语言学概论课程研究简述论文

国内语言学概论课程研究简述论文国内语言学概论课程研究简述论文语言学概论课程一直备受关注,国内研究者们从课程定位、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内容等方面做了一系列的研究,提出了问题,阐明了对策,为课程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一直以来,语言学概论课程的设置和教学改革都备受关注,人们从很早就认识到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并在实践中发现了各种问题,这些问题带有一定的普遍性,且是我们一直以来都没有很好解决的。

目前,国内关于汉语言文学专业下的语言学概论课程的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综合性的研究。

这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聂志平的《语言学概论课程建设问题探讨——以浙江师范大学为例》(2010),文章中对语言学概论课程的定位、师资队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与现代汉语区别与衔接、教材与课程体系等方面作了深入细致的研究。

曾毅平的《“语言学概论”课程建设的若干问题》(2001),文中对语言学概论课程的性质、教学的内容、教学语料的选取、教学方法和手段及开课时间等方面做了探讨。

其中,他认为教学内容可进行一些改变,语音、词汇、语法知识可以进行压缩,另外增加语言与认知、语言与文化、语言与民族等内容;语料的选取方面可充分利用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的材料、利用港澳和海外学生语言生活方面的材料以及当代社会语用方面和大学生群体的语言变体材料;教学方法上可以引入讨论和专题调查等方式。

关彦庆的《关于“语言学概论”课程建设的思考》(2010)一文也从课程定位、课程教学、师资队伍、教材等方面对语言学概論课程的建设加以研究,将其仍定位在基础性、理论性课程之上,提出了宏观分析和微观分析的教学方法。

此类的研究还有李树新的《语言学概论课程的改革与实践》(2004)、王红梅的《语言学概论课程改革刍议》(2004)等等。

(2)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方面的研究。

张先亮的《关于“语言学概论”内容与方法的再思考》(2010)一文提出不能一味地追求讨论法及多媒体教学手段,应联系课程及学生实际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联想法、调查法、提问法、实践法等等,其中特别强调讲课的趣味性即通过有趣的例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语言学概论--语言的演变 论文

语言学概论--语言的演变 论文

语言学概论论文浅析语言的演变姓名:莫钰学号:01004048学院:2010级创业学院【内容摘要】语言是离不开语言是离不开社会,社会的变化对语言的变异有着重大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新事物的层出不穷,人们的思维越来越细致复杂,向社会提出新的要求,推动语言的不断丰富,向交际提出新的要求。

【关键词】语言的起源与发展一、语言的起源关于语言起源的假说,近代科学的兴起,尤其是达尔文的进化论的出现,是语言的起源神学的解释已为学者们抛弃,18世纪以后,学者们陆续提出了关于语言起源的各种理论,主要有以下几种:1、摹声说:语言起源于人类对外界各种声音的摹仿。

这种观点只能解释摹声词的产生,无法说明人类语言的起源问题。

2、社会契约说:语言起源于人们的彼此约定。

这种观点注意到了语言的社会属性和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但无法解释没有语言的情况下人们是如何彼此约定的。

3、手势说:在人类使用有声语言之前曾经历过-个手势语言的阶段,这种观点无法解释手势语言是如何发展为有声语言的。

4、感叹说:人类的有声语言是从抒发感情的各种叫喊声演变来的。

这种观点无法解释叹词是如何发展成具有理性意义的其他词语的。

5、劳动叫喊说:人类的有声语言从人的劳动叫喊声发展而来。

这种观点注意到语言起源和劳动的关系,但无法解释劳动号子是如何发展为语言的。

以上观点实质都是主观思辨的产生,缺乏科学的依据。

6、斯关于语言起源的观点:恩格斯说:语言是从劳动中并和劳动中一起产生。

劳动提出了产生语言社会需要;为语言的产生提供了心理和生理上的条件。

劳动也改善了原始人的发音器官,为语言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生理条件。

应该说恩格斯对语言起源问题的论述已经相当全面了。

二、语言演变的原因和特点从严格意义上说,发展和演变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发展是一个从简单到丰富,从低级到高级的过程:演变只是一个单纯的变化过程,这种变化并不一定是从简单到丰富,从低级到高级。

语言是人们的交际工具。

现代文明的发展推动着社会的前进,而人是社会的主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言学概论》课程论文《语言学概论》是中央电大开设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专科起点本科)的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

本课程讲授语言的性质、结构规律、演变规律以及语言与文字的关系等方面的问题。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比较系统地掌握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为提高语言理论水平、进一步学习和深入研究其他语言课程奠定必要的语言理论基础。

本课程使用的主教材为叶蜚声、徐通锵编写的《语言学纲要》,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本课程以人类语言为研究对象,涉及多种语言现象和语言事实,要学好的确是有一定难度的,这里给大家谈谈如何学习《语言学概论》课程问题,供大家参考。

一、学习《语言学概论》这门课的意义第一,语言学的重要性主要是由其研究对象的重要性所决定的。

语言,说它平常它是真平常,说它不平常它是真不平常。

说它平常,是因为我们每个人每天都要接触语言,使用语言,语言之于我们,就像水和空气,平常而又平常。

说它不平常,是因为关于语言,我们还有许多弄不明白的地方,语言的起源,语言的发生,语言的习得,语言的运用,语言与心理,语言与社会,还有许多许多亟待我们探索回答的问题。

其实,语言与我们的生活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这里的生活不仅仅是日常生活,还包括文化生活、政治生活等等。

比如汉语方言分歧,大的方言都有七种,各方言差别很大,因此我国一直在推广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而普通话的规范如何制定,如何推广,如何制定相关的语言政策等等,这些都需要对语言进行充分的研究,需要语言学的知识。

第二,学习语言学概论也同我们所选择的专业的特点有关。

我们虽然在专科阶段学习了现代汉语、古代汉语等课程,那只是围绕某一种语言的特点进行分析的,理论上还没有达到一个高度。

就像我们学习了古典文学、现代文学、外国文学,如果我们不学习系统的文艺理论,我们就感觉这些课程犹如散沙似的,分析作品、任务很难深入,而文艺理论则为我们学习具体的文学提供了较高、较系统的理论支持。

语言学概论也是如此,它将使我们的语言理论知识系统化,使我们的语言理论水平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第三,语言学概论是学位课程。

语言学概论是本专业的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这已经决定了本课程在整个专业中的重要地位,而且在普通高校中文系,随着当今社会越来越重视实用技术,重视学生的技能培养,然而语言学概论课程不但没有削弱,而且还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这是因为本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涉及到学生的后续发展问题,比如学生撰写毕业论文,大学毕业考研进一步深造,抑或考对外汉语教师资格等,都需要语言学概论的基本理论知识。

二、解决两个思想问题第一,不喜欢语言学。

就大部分学生而言,还是喜欢文学的居多,当然,就更喜欢文学类课程。

但是,我们说,语言学概论是一门基础理论课程,有关语言的基本理论知识,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必须了解,你既然选择了这个专业,那么这门课程就必须学习。

英国语言学家帕尔默说:“语言是所有人类活动中最足以表现人的特点的。

”因此,学习语言学理论,不但是必须的,而且完全是应该的。

其实,语言学并非是一无用处的,现代语言学理论是在吸收多种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建立起来的,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独特的研究方法、手段,越来越受到专家学者们的重视。

语言学与很多学科都有极为密切的关系,如逻辑学、社会学、民族学、人类学、心理学、生理学、历史等。

现代许多新的学科,都是在语言学理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比如像神经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等。

当代比较前沿的科学,如人工智能、人机对话、机器翻译等,都离不开语言学理论的指导,都要运用语言学的研究成果。

所以,现代语言学已经成为一门领先的学科,它的研究早已经超出了语言这个范围本身,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已在人文社会科学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像比较法学、比较宗教学、比较史学、比较文学等学科,都是仿效语言学的比较研究方法建立起来的。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对语言学的科学体系中的重要地位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他认为:“语言学,无论就其理论结构而言,还是就其任务之确切性而言,都是在人文科学中最先进而且对其他各种科学有重大作用的带头学科。

”第二,认为这门课程枯燥难学。

其实,这门课程的内容是相当丰富的,而且也很生动,因为它涉及到人类语言的众多现象,是非常丰富多彩的。

同时,枯燥与否也是相对的。

所以只要我们对一门学科感兴趣了,钻研进去了,就会得到乐趣,而不会觉得枯燥泛味了。

那么语言学概论是不是难学呢?我们得承认,同一般的课程相比,它是有难学的一面,尤其是自学比较难,因为语言学的基本理论,涉及到的一些名词概念等,都比较抽象,不容易理解,而且这门课程还对外语(主要是英语)有一定要求,因为有些语言现象必须结合外语才能讲清楚,像形态变化、性、数、格等,汉语中没有这些现象。

三、学习语言学概论课程的方法第一,注意多种媒体教材的综合运用广播电视大学不同于一般大学的地方在于,它是运用多种教学媒体来作为手段组织教学的。

我们的课程,也是这样,为同学们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教学媒体,既有传统的文字教材,也有比较现代的网络课件。

(一)《语言学纲要》由叶蜚声、徐通锵著,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本书由十个部分构成,是教学大纲内容的具体展示。

这是语言学概论课程的主教材,是教学与复习考试的主要依据。

这本教材已经在我国使用了二十余年,目前还在普通高校使用,影响很大,所以同学们务必重视本教材,我们选定这本教材是有道理的。

(二)《语言学纲要学习指导书》本书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主要内容为各章节教学目的要求、内容要点提示、重点难点分析、重要名词概念解释,以及教学大纲新增内容的补充介绍。

由于本课程主教材是作者在讲义的基础上编写的,行文比较简略,许多名词概念没有必要的阐释,内容要点没有明确归纳,不少重要问题或疑难问题往往是一笔带过,因此学生自学是相当困难的。

因此,学习指导书力图在主教材的基础上适当作一些补充,以帮助学生吃透教材,更好地把握本课程的教学内容。

(三) IP 电视课件IP 电视为专题辅导性质,主要讲授一些疑难问题,不系统讲授本课程的全部教学内容,由北京大学中文系徐通锵和王洪君教授主讲。

IP 电视挂在网上运行,学生通过网络可在中央电大教学平台自由选择观看有关内容。

(四)《语言学概论网络课件》课件内容包括重难点分析、综合练习、自测练习、望远镜四个部分,其中重点难点和综合练习分章编写,自测题每套均是全书内容的综合,以百分制计算,配有答案和评分标准,学生在学完全部内容后可以用来检测学习效果。

本课件内容结构设计具有简洁、明了的特点,无论打开多少层次,课件主要内容板块目录始终都在桌面上,使用者可以很方便地从一个内容链接到另一个内容,而不必烦琐地层层开闭寻找相关内容板块。

第二,弄清楚内容结构。

《语言学纲要》全书内容共分十个部分:导言、语言的社会功能、语言是符号系统、语音、语法、词义、文字和书面语、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语言的接触、语言系统的发展。

所有内容似乎很多,但概括起来可分为三个部分,我们可以用“性质”、“结构”、“发展”这样几个词来概括称呼三个部分的内容。

为便于大家把握理解,这几部分内容及各章之间的相互关系我们简要介绍一下:导言和第一章是讲授语言的性质、社会地位的;第二章至第六章是讲授语言的结构的,第二章从整体上介绍语言的结构,第三章至第五章是从某一个侧面分述语言的结构――语言形式、语言的意义、语言符号的关系,第六章又从另一个角度谈语言的问题;最后三章其实都是讲授语言的发展的,第七章可以说是语言发展问题的总论,从社会和语言自身两个角度讲授语言的发展与变化,第八章和第九章则是分论,第八章阐述语言发展与社会的关系,第九章阐述语言发展与自身结构的关系。

这三大块内容,其中语言的结构是整个课程的重点,当然,各个部分都有自己的教学重点。

弄清楚教材内容结构,理清了学习线索,把前后问题的关系搞清楚,这样从总体上把握教材更容易一些,这也是学习本课程的重要方法。

第三,注意前后的联系和对比。

语言学纲要共分九章,学习时要注意各个章节的关系,不要把他们割裂开来。

比如第一章“语言的社会功能”所讲述的是语言学最基本的理论,可以说是全书的总纲,后面许多问题的阐释都要运用这一基本理论。

所以对其中涉及到的有关问题必须细抠,而且能够前后联系起来分析问题,比如基本词汇的特点,组合规则与聚会规则、语言的发展变化等理论问题,都需要运用第一章的理论进行阐述,或者说把第一章的理论结合起来阐述能说得更加清楚透彻。

又如汉语合成词的构造和词构成词组的几种方式,其组合关系具有一直性,把它们联系起来学习,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学习中注意前后内容的联系,注意融会贯通,这样才能学活学好。

一定要避免中学阶段或专科阶段的那种只注意死记硬背要点的学习方式。

比如语言发展的特点,要点就是“渐变性”和“不平衡性”,非常简单,但如果我们问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些特点,这就不是死记要点能回答的了,必须结合语言的社会功能、语言构成成分与社会的联系来回答,才能解释清楚。

至于前后的对比,也是非常重要的。

比如语音一章的元音和辅音,其发音特点的掌握就具有一定的难度,一个一个记忆还特别容易出错搞混,如果在学习时把它们分组对比,找到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这样掌握起来就比较容易了。

同样,有的合成词容易混淆,运用对比方式,可以更好地弄清各自的特点。

至于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更需要通过对比来进行辨别掌握。

第四,注意加强自学,加强实践练习。

这也是学习这门课程的重要方法。

加强实践对于语言学课程的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语言学概论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都是围绕我们日常使用的语言来进行的,因此有许多范例分析,同样也要求我们能对语言现象进行分析。

如果学习语言学不能活学活用,只能死记硬背,那是难以收到预期效果的,而且期末肯定难以取得理想的成绩。

同时,许多抽象难以理解的理论,也需要我们通过反复的实践练习来悟透。

比如像语法形式、语法手段、语法意义、语法范畴之类的概念,在学习过程中会搅成一团,必须通过语言事实的分析,也就是实践练习才能清楚地把它们区别开来。

这里的自学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要充分利用我们提供的各种教学媒体学习,学会在网上查阅有关资料;二是这门课程的一些抽象内容,教师讲解也不一定就弄得特别清楚,这就需要我们在课下多琢磨,结合教学媒体提供的实例,反复钻研,把问题吃透。

比如像课程中的这个关系那个原则,不是一两个例子就能搞清楚的,课后的自学就显得尤为重要的。

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这是非常有道理的,这不是替老师开脱责任,而是强调自学、自修的重要性,在电大的教学活动中,尤其重要。

自学中一定要注意疑难问题,善于提出问题,做到有疑就问,有疑必问,具有了这样的学习态度,才能够把这门课程学好。

提出问题可以与同学讨论,可以请教班上的指导教师,如果同学们不见外,也可以给我们发来电子邮件讨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