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方案2017高考语文总复习 第四单元 自然科学小论文 13 宇宙的未来落实应用案 新人教版必修5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自然科学小论文第13课宇宙的未来同步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
第13课宇宙的未来一、基础巩固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比拉彗星自1826年被命名后,一直在预计回归的年份准时出现。
1846年比拉彗星一分为二,形成了两颗小彗星,并各自逐渐产生彗尾。
这是人类第一次真切地观测到彗星分裂的现象.然而,1852年比拉彗星如期回归后,两颗由它分裂而成的彗星出现在人们视野中的距离已经拉大到240万千米却从此失踪了。
无论天文学家如何________,进行细致的计算,无论世界各地的天文台和爱好者们如何________地寻找,全世界再没有人观测到比拉彗星。
直至1872年11月27日,奇异的事情发生了,一场意外又异常壮丽的流星雨造访地球,从黄昏到黎明,天空中流星________,如焰火般盛放。
据估计,这一夜可见的流星总数约16万颗,是一场真正的“流星暴雨"。
而这天正是地球穿过原比拉彗星轨道的日期.天文学家醒悟过来:分裂后的彗星已经碎解为颗粒尘埃,( )——人们终于发现了流星雨真正的成因。
确实,大多数流星雨都与彗星瓦解或喷发的产物________,至今天文学界已经证实有十多个颗粒尘埃流星群与彗星的轨道相合.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由它分裂而成的两颗彗星出现在人们视野中的已经拉大到240万千米的距离却从此失踪了。
B.出现在人们视野中的由它分裂而成的距离已经拉大到240万千米的两颗彗星却从此失踪了.C.距离已经拉大到240万千米的出现在人们视野中的由它分裂而成的两颗彗星却从此失踪了。
D.两颗由它分裂而成的出现在人们视野中的距离已经拉大到240万千米的彗星却从此失踪了。
B解析画线句有两处语病:其一,“距离”和“失踪”搭配不当,句子的主干应为“彗星却从此失踪了";其二,定语语序不当,根据多重定语的排序原则,句中的定语语序应为“出现在人们视野中的”“由它分裂而成的"“距离已经拉大到240万千米的”“两颗"。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殚精竭虑苦心经营络绎不绝休戚相关B.精益求精煞费苦心川流不息息息相关C.殚精竭虑煞费苦心络绎不绝息息相关D.精益求精苦心经营川流不息休戚相关B解析第一处,殚精竭虑:用尽精力,费尽心思.精益求精:(学术、技术、作品、产品等)好了还求更好.语境强调科学家希望通过更加精准的计算寻找到比拉彗星,应填“精益求精”。
优化方案2017高考语文总复习 第四单元 自然科学小论文单元综合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5
单元综合检测(四)(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大厦.(shà)两栖.(xī)混.沌(hùn) 轮廓.(kuò)B.流域.(yù) 梵.文(Fàn)蜂窠.(cháo) 细胞.(bāo)C.墁.地(màn) 暴涨.(zhǎng)轴.线(zhú) 分娩.(miǎn)D.鲱.鱼(fēi) 膨胀.(zhàng)接榫.(sǔn) 蒙昧.(mèi)解析:选D。
A项,两栖.(qī);B项,蜂窠.(kē);C项,轴.线(z hóu)。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瓦当激奋琉璃富丽堂黄B.振动木屑点缀苦口婆心C.糟糕慧星穹宇慈祥谦和D.霎时崩溃贯例耗尽燃料解析:选B。
A.富丽堂皇;C.彗星;D.惯例。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当执法人员对假冒少数民族群众的小贩进行处罚时,该小贩装作听不懂。
执法人员拟对物品暂扣时,他又原形毕露,________,强词夺理,企图不接受处罚。
②英国统治阶层普遍缺乏科学知识,对数字毫不敏感,只会靠________治理国家。
③2015赛季亚冠分组揭晓,广州恒大队在小组赛阶段将再遇上赛季在八强战中淘汰自己的卫冕冠军澳超球队西悉尼流浪者队。
得知抽签结果后,恒大集团副总裁刘永灼自信满满________。
A.侃侃而谈夸夸其谈振振有词B.振振有词夸夸其谈侃侃而谈C.振振有词侃侃而谈夸夸其谈D.夸夸其谈侃侃而谈振振有词解析:选B。
振振有词:理直气壮的样子,形容自以为理由很充分,说个不休。
夸夸其谈:形容说话、写文章时浮夸,不切实际而又滔滔不绝。
含贬义。
侃侃而谈:侃侃,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的样子。
形容理直气壮地谈论或演讲。
含褒义。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江水进入水厂后,将经过严格的净化处理,成为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的自来水,最终被输送至全市管网,进入北京市千家万户。
13《宇宙的未来》教案
《宇宙的未来》教案设计自读要求1.能读懂本演讲录的内容2、学习本文生动、幽默的演讲风格。
3.感受科学精神,增进科学素养。
自读重难点1.提炼本文的要点,增强概括能力。
2.探究本文的内涵,增强分析能力。
【自读程序】总的原则是:多次自读,逐层领悟,逐个落实学习重点。
具体如下:1.初读,总体感知。
结合注释,通读全文,总体感知。
读后能用一句话简要地说出本文讲了什么。
明确:本文讲的是宇宙的未来问题,预测了两种结局:或膨胀,或收缩。
2.再读,提炼要点。
要求比上一次读得细一些,边读边给课文分段,明确作者讲了几层意思,并提炼出要点。
提炼要点的方法是:或者摘录文中的语句,或者用自己的语言组织。
明确:要点依次为:①科学家有信心预言未来。
②巫师的预言模棱两可,宗教的预言屡测屡败。
③物理方程、制约大脑的方程具有混沌性,因此我们不能预言人类;而宇宙的行为在非常大尺度下却是简单的,而不是混沌的,因此我们可以预言宇宙遥远的未来。
④宇宙的未来有两种可能,一是继续膨胀下去,二是收缩以至坍缩成一个点。
是膨胀还是坍缩,取决于宇宙的平均密度。
⑤宇宙现在的密度非常接近于把坍缩和膨胀区分开来的临界点上,所以两种可能都会发生。
3.三读,探究内涵。
要求比上一次读得更深入,能对某些语句的内涵进行分析,也能对作者的某个观点进行评析,或者对作者的整个科学思想进行阐述分析。
4.交流讨论。
交流讨论可以在前三步之后综合进行,也可以在每一步(初读、再读、三读)之后分别进行。
对总体感知的情况、提炼要点的情况、探究内涵的情况依次进行交流讨论。
可以先在小组(前后桌为一组)内进行,然后每个小组选一人参与全班交流。
【自读点拨】本文是史蒂芬•霍金1991年1月在剑桥大学的一次演讲录。
这篇演讲,从古代巫师的预言,谈到近代宗教的预言,然后过渡到自己对宇宙未来的预言,结构严谨,重点突出。
作者运用天体物理学理论,对宇宙未来作出了两种预测,一是继续膨胀下去;二是收缩以至坍缩成一个点。
高二语文同步检测:第四单元 13《宇宙的未来》Word版含答案.doc
注音 (1)单音字。
坍.缩( ) 耶稣.( ) 逾.越( ) 告罄.( ) 恍惚..( ) 溢.出( ) 关隘.( ) 沮.丧( ) 膨胀.( ) 拯.救( ) 混沌..( ) 尴尬..( ) 模棱..两可( ) 诘.问( ) 臭名昭.著( ) 答案:tān sū yú qìng huǎnghū yì ài jǔ zhàng zhěng hùndùngāngà móléng jié zhāo(2)多音字。
涨⎩⎨⎧暴涨.( )泡涨.( ) 丧⎩⎨⎧丧.生( )丧.事( ) 创⎩⎨⎧首创.( )创.伤( ) 屏⎩⎨⎧屏.风( )屏.除( ) 答案:zhǎng zhàng sàng sāng chuàng chuāng píng bǐng(3)形近字。
⎩⎨⎧摇摇欲坠.( )堕.落( ) ⎩⎨⎧倾泻.( )发泄.( ) ⎩⎨⎧绿草如茵.( )因.为( ) 答案:zhuì duò xiè xiè yīn yīn“尸”是个象形字。
其甲骨文和金文的形体,像一个面部朝左而屈膝的人形。
上部为头,左伸展的一笔为臂,下部为腿足之形。
小篆的形体,像人仰卧之形。
楷书的写法,已看不出人的样子了。
“尸”是个部首字。
在汉字中,凡由“尸”组成的字大都与人有关,如“尾”“屁”“尿”“屎”“居”等。
解释词义(1)模棱两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臭名昭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微不足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4)不可逾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5)感恩戴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答案:(1)可作两种解释。
高中语文 第4单元 自然科学小论文 第13课 宇宙的未来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5
②震动了整个理论物理学界 ③发现了一个又一个宇宙运行的重大奥秘 ④思维却遨游于广袤的太空
解析:①②③中只有①有主语,是行为句,③是行为的结 果句,②是结果所带来的反响、效果,所以①③②的排列方式 为宜。整个语段只要能确定④的位置,其他就不难了。
根据文章表达的需要,起首提出疑问,或是设置一个让读 者产生阅读兴趣的悬念,再在后文阐释,慢慢揭开疑团。开头 设置悬念,可以是情节方面的,可以是感情方面的,也可以是 人物方面的。开头设置悬念,能一下子抓住读者的心,激发人 们去思考,起到引人入胜的效果。
3.本文为什么要加上一些复杂的背景知识? [提示] 这是一篇科学讲演,涉及较为复杂的背景知识。 这些知识和讲演的主题是密切相关的,如果不作必要的交代, 讲演的内容就会显得抽象和单薄,如谈到天气预报、大脑工作 原理都具有混沌性质,来反衬宇宙在大尺度上是“平滑而非混 沌”的;又如,谈到恒星的死亡(归宿)引出黑洞,为宇宙中暗 物质的存在寻找理论支持;再如,谈到现存宇宙对初始密度的 极度敏感,引出了“人择原理”等。这些相关的论述,或从对 立面凸显观点,或从纵深面强化观点,使论证丰富多彩。
如果宇宙的密度小于该临界值,它将不会坍缩,而会继续 永远膨胀下去。其密度在一段时间后会变得如此之低,引力吸 引对于减缓膨胀没有任何显著的效应。星系们会继续以恒常速 度相互离开。
这样,对于宇宙的未来其关键问题在于:平均密度是多少? 如果它比临界值小,宇宙就将永远膨胀。但是如果它比临界值 大,宇宙就会坍缩,而时间本身就会在大挤压处终结。然而, 我比其他的末日预言者更占便宜。②即便宇宙将要坍缩,我可 以满怀信心地预言,它至少在一百亿年内不会停止膨胀。我预 料那时自己不会留在世上被证明是错的。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自然科学小论文 13 宇宙的未来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5
13 *宇宙的未来一、课外阅读(2018·湖南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为什么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是内在的、不可避免的?这是因为,现在普遍应用的科学之技术,都来自数理科学。
数理科学的机械自然观与自然本身是有冲突的。
科学及其技术的力量越强大,冲突越激烈。
数理科学的代表是牛顿的经典物理学,它建立在机械论、决定论、还原论的世界图景之上。
牛顿时代有种说法,“上帝是一个钟表匠”,整个宇宙被看成一架机器,由一系列机械连接的构件组合而成,它是物质的,没有内在生命,这是机械论;这架机器可以分离、拆卸,也可以重新安装、重新组合,这是还原论;只要掌握每一个部件的细节,就可以对整个机械的运行做完全确定性的计算和预期,这是决定论。
按照这种机械自然观的世界图景,整部宇宙机器的运行遵循既定的、统一的物理规律;这些规律能够被人获知,写成数学方程;这些方程可以计算。
数理科学试图通过计算,对大自然进行准确的分析和预言。
进而,通过其技术,直接对自然进行干预。
于是,大自然成为人类研究、分析、计算、控制、改造、重构的对象。
大自然失去了其曾经的主体地位,变成了纯粹的客体,人类则相信自己有能力、有权力对自然进行控制和改造。
在工业文明的社会结构中,整个社会都把资本增值作为最高目标和最高行为准则,人类通过科学对自然的改造也不例外。
数理科学不仅为工业文明的意识形态提供支持(机械自然观、人类中心主义、社会进步观等),还提供有助于资本流通、增值的技术。
反过来,社会也对这样的科学和技术予以支持,使得其获得更多的资源,从而加强了对自然的控制和改造。
数理科学的实际操作方式是:从自然之中切割出一个局部,忽略这个局部与其他部分之间的关联,建立理想化模型,再用数学方程来描述这个局部,此所谓科学规律。
美国科学哲学家约瑟夫·劳斯认为,科学是一种地方性知识,实验室中的地方性知识。
人们把基于实验室的科学技术强行应用于大自然(“大自然的实验室化”),必然要对自然的整体性造成破坏。
高三语文宇宙的未来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导语】《宇宙的未来》是英国理论物理学家霍⾦1991年1⽉在剑桥⼤学的⼀次讲演录。
霍⾦运⽤天体物理理论,对宇宙的未来作了科学的预测,得出宇宙或膨胀或坍缩取决于宇宙的平均密度的结论。
下⾯是⽆忧考整理的内容,希望对你们有帮助!1.⾼三语⽂宇宙的未来课⽂原⽂ 本⽂是霍⾦1991年1⽉在剑桥⼤学的⼀次讲演录。
这篇讲演,从古代巫师的预⾔,谈到近代宗教预⾔,再过渡到对宇宙未来的讨论,主要探讨了宇宙未来的两种命运:⼀是继续膨胀下去,⼀是收缩以⾄于坍缩成⼀个点。
膨胀还是收缩,取决于宇宙的平均密度。
运⽤天体物理学理论,对宇宙的未来作出科学的论断,这是科学家与巫师不同之处。
节选⾃《霍⾦讲演录——⿊洞、婴⼉宇宙及其他》(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年版)。
杜欣欣、吴忠超译。
史蒂芬·霍⾦,英国理论物理学家,1942年1⽉⽣于英国的⽜津。
先后在⽜津⼤学物理系和剑桥⼤学物理系学习,23岁获博⼠学位。
21岁时,患上⼀种运动神经细胞病,以致全⾝不能动弹,不能说话。
他⾝残志坚,在⼤爆炸、⿊洞等宇宙学理论上取得了举世瞩⽬的成就,被誉为当代的爱因斯坦。
他的科普著作《时间简史》在全世界⾏销数千万册,极⼤地增进了⼈们对宇宙的认识。
现任英国剑桥⼤学卢卡逊数学讲座教授。
本⽂是霍⾦1991年1⽉在剑桥⼤学的⼀次讲演录。
这篇讲演的主题是宇宙的未来,或者不如说,科学家认为将来是什么样⼦的。
预⾔将来当然是⾮常困难的。
我曾经起过⼀个念头,要写⼀本题为《昨天之明天:未来历史》的书。
它会是⼀部对未来预⾔的历史,⼏乎所有这些预⾔都是⼤错特错的。
但是尽管有这些失败,科学家仍然认为他们能预⾔未来。
(尽管预⾔宇宙的未来有困难,但科学家仍未失去信⼼。
) 在⾮常早的时代,预⾔未来是先知或者⼥巫的职责。
这些通常是被毒药或⽕⼭隙溢出的⽓体弄得精神恍惚的⼥⼈。
周围的牧师把她们的咒语翻译出来,⽽真正的技巧在于解释。
古希腊的德勒菲的巫师以模棱两可⽽臭名昭著。
当这些斯巴达⼈问道,在波斯⼈攻击希腊时会发⽣什么时,这巫师回答道:要么斯巴达会被消灭,(古代巫师的预⾔,诀窍在于可以随意作出解释。
【新人教版】2019-2020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自然科学小论文 13 宇宙的未来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5
13 *宇宙的未来一、课外阅读(2018·湖南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为什么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是内在的、不可避免的?这是因为,现在普遍应用的科学之技术,都来自数理科学。
数理科学的机械自然观与自然本身是有冲突的。
科学及其技术的力量越强大,冲突越激烈。
数理科学的代表是牛顿的经典物理学,它建立在机械论、决定论、还原论的世界图景之上。
牛顿时代有种说法,“上帝是一个钟表匠”,整个宇宙被看成一架机器,由一系列机械连接的构件组合而成,它是物质的,没有内在生命,这是机械论;这架机器可以分离、拆卸,也可以重新安装、重新组合,这是还原论;只要掌握每一个部件的细节,就可以对整个机械的运行做完全确定性的计算和预期,这是决定论。
按照这种机械自然观的世界图景,整部宇宙机器的运行遵循既定的、统一的物理规律;这些规律能够被人获知,写成数学方程;这些方程可以计算。
数理科学试图通过计算,对大自然进行准确的分析和预言。
进而,通过其技术,直接对自然进行干预。
于是,大自然成为人类研究、分析、计算、控制、改造、重构的对象。
大自然失去了其曾经的主体地位,变成了纯粹的客体,人类则相信自己有能力、有权力对自然进行控制和改造。
在工业文明的社会结构中,整个社会都把资本增值作为最高目标和最高行为准则,人类通过科学对自然的改造也不例外。
数理科学不仅为工业文明的意识形态提供支持(机械自然观、人类中心主义、社会进步观等),还提供有助于资本流通、增值的技术。
反过来,社会也对这样的科学和技术予以支持,使得其获得更多的资源,从而加强了对自然的控制和改造。
数理科学的实际操作方式是:从自然之中切割出一个局部,忽略这个局部与其他部分之间的关联,建立理想化模型,再用数学方程来描述这个局部,此所谓科学规律。
美国科学哲学家约瑟夫·劳斯认为,科学是一种地方性知识,实验室中的地方性知识。
人们把基于实验室的科学技术强行应用于大自然(“大自然的实验室化”),必然要对自然的整体性造成破坏。
高中高三语文《宇宙的未来》优选教学设计方案
高中高三语文《宇宙的未来》优选教学设计方案《宇宙的未来》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的一篇科技论文,是史蒂芬·霍金1991年1月在英国剑桥大学作的一次演讲。
通过讲故事、打比方等方法生动形象地向读者预示了宇宙的未来。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中高三语文《宇宙的未来》优选教学设计方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高中高三语文《宇宙的未来》优选教学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教育目标1、了解有关宇宙学的一些知识;2、了解演讲稿的一些特点。
二、能力培养目标1、学习举办科普讲座,以提高讲座的科学性、规范性;2、通过和本单元前面的课文进行比较,提高比较阅读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通过本文的学习,激发学生对宇宙奥秘的探索热情。
四、美育渗透目标引导学生体会这篇讲演幽默的语言风格,提高自己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重点:1、了解有关宇宙学的一些知识;2、了解演讲稿的一些特点。
难点:1、学习举办科普讲座,以提高讲座的科学性、规范性;2、通过和本单元前面的课文进行比较,提高比较阅读的能力。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步骤一、明确目标1、了解有关宇宙学的一些知识;2、了解演讲稿的一些特点。
3、通过和本单元前面的课文进行比较,提高比较阅读的能力。
二、整体感知1、导入新课在当今世界的自然科学领域,能够和爱因斯坦比肩的人物恐怕应当首推史蒂芬·霍金了,他不但做出了辉煌的科学成就,其坚强的意志品质也深深地感染着我们,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他的一篇演说辞《宇宙的未来》(板书课题)。
仰望灿烂的星空,我们会肃然起敬,产生无穷无尽的联想和想像。
从古到今,人们对于宇宙的猜测和探索从来也没有停止过。
如屈原在《天问》里就发出了一系列的探问:“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九天之际,安放安属?隅隈多有,谁知其数?天何所沓?十二焉分?日月安属?列星安陈?出自汤谷,次于蒙汜,自明及晦,所行几里?”中国古代的宇宙学有浑天说、盖天说、宣夜说等,西方有日心说、地心说等。
优化方案2017高考语文总复习第四单元自然科学小论文13宇宙的未来课件新人教版必修5
13
宇宙的未来
一、认读字音 (一)单音字 (1)恍惚 (huǎnɡ)(hū) .. (3)尴尬 (ɡān)(ɡà) .. (5)坍 缩(tān) . (7)流逝 (shì ) . (9)膨胀 (pé nɡ)(zhànɡ) .. (2)咒 语(zhò u) . (4)耶稣 (sū) . (6)逾 越(yú ) . (8)恒 星(hé nɡ) . (10)逃逸 (yì ) .
《霍金讲演录——黑洞、婴儿宇宙及其他》 ,是由霍金 1976~ 1992 年间所写文章和演讲稿共 13 篇结集而成; 讨论了虚时间、 由黑洞引起的婴儿宇宙的诞生以及科学家寻求完全统一理论的 努力,并对自由意志、生活价值和死亡作出了独到的见解。
三、积累词语 (一)辨析正误 判断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正误,并解释。 1.一年前,这位知名歌星带头签署了《演艺人社会责任自律宣 言》 ,但墨迹未干,他却因“涉恶”嫌疑被警方带走,前后判若 云泥,真是不可思议 。 .... 辨一辨:
答案:不可思议:现多指无法想象,难以理解。使用正确。
2.一个城市,如果对这样严重的拥堵只能听之任之,甚至无可 奈何,模棱两可 ,那么这样的管理态度和能力无论如何也不能 .... 令市民满意。 辨一辨:
答案:模棱两可:对事情不置可否,这样也行,那样也行,没 有明确的态度或意见。此处应用“束手无策”。
3. 《中国青年报》12 月 25 日刊发评论认为,年轻人常常抱有 “功未成名未就,有何脸面回乡面对父老”的心态。其实这种 心态大可不必, 因为比起父母对游子的牵挂, 我们那点“脸面” 真的是微不足道 。 .... 辨一辨:
限制:①规定范围,不许超过;②规定的范围。 奥巴马背后是民主党,民主党主张经济活动中突出政
高三语文教案:《宇宙的未来》
高三语文教案:《宇宙的未来》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
下面小编为您推荐高三教案:《宇宙的未来》。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有关宇宙学的一些知识。
2能读懂本演讲录的内容.。
二能力目标1.激发学生对宇宙奥秘的探索热情2.引导学生体会这篇讲演幽默的语言风格,提高自己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三情感目标通过介绍霍金的感人事迹,感受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了解有关宇宙学的知识。
2、引导学生体会这篇演讲幽默的语言风格。
难点:能读懂本演讲录的内容。
【教学步骤】趣味导入:同学们都很喜欢看穿越小说,那谁来给我们说说你看了哪些穿越小说、电影、电视剧呢?你们看的穿越小说,有穿越地球看到宇宙世界的吗?那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篇讲说宇宙未来会怎样的文章。
作者简介(展示图片)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1942年1月8日生于牛津,那一天刚好是伽利略逝世三百年。
可能因为他出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代,所以小时候对模型特别着迷。
他十几岁时不但喜欢做模型飞机和轮船,还和学友制作了很多不同种类的战争游戏,反映出他研究和操控事物的渴望。
这种渴望驱使他攻读博士学位,并在黑洞和宇宙论的研究上获得重大成就。
霍金十三、四岁时已下定决心要从事物理学和天文学的研究。
十七岁那年,他考到了自然科学的奖学金,顺利入读牛津大学。
学士毕业后他转到剑桥大学攻读博士,研究宇宙学。
史蒂芬?霍金是继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之后最杰出的物理学家。
霍金1942年出生于英国牛津,先后就读于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学习、物理学和宇宙学。
1963年,霍金经诊断得了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
这种病会引起肌肉萎缩,导致瘫痪;说话会越来越困难,直至完全丧失语言能力;患者通常因并发肺炎或窒息而死亡。
不过,患者的思维能力包括记忆能力不受影响。
医生告诉霍金他最多只能活两年。
在经历了一段短暂的失望和沮丧后,霍金又开始了他的宇宙学研究。
高中语文第4单元自然科学小论文第13课宇宙的未来课后拓展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
第13课宇宙的未来一、语言基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曾经在成都最为大众化的茶馆,也有百姓自发的写诗的热情。
有好事者将自己写好的诗拿到茶馆里张贴,第二天再去一看,应对者已经如云。
和诗者,在茶馆里彼此打擂台。
茶客们,则在观看中肆意地评点优劣。
诗让人们________,再没有哪里可以找到如成都茶馆里这样对诗的热闹场景了,想象那劲头赶得上《红楼梦》大观园里的赛诗会吧。
一座平民化的城市,才能够将诗从高雅的殿堂上拉下来,让诗和自己________。
而一座有诗的传统的城市,才能够花开一般,处处都可以绽放出诗来。
成都的诗的传统,( ①)。
如果当年杜甫没有来成都,而是在别的地方盖了一间草堂,那也许就________了,就像蒲公英的种子,飞落在哪里,哪里就生根发芽。
诗的传统,( ②)。
它靠的不是________,而是长久岁月的积淀和打磨,才化为了这座城市的血脉和基因。
如今,草堂的杜公祠前还悬挂着何绍基题写的楹联:“锦水春风公占却,草堂人日我归来”。
安史之乱后,杜甫投奔到严武门下。
在浣花溪旁搭建一间茅草屋,即我们现在所说的草堂,写下《堂成》一诗,其中一联:“暂止飞鸟将数子,频来语燕定新巢。
”(③)。
才有了以后我们见到的“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这些“自有天然工巧而不见其刻划之痕”的诗句。
我一直这样认为,正是杜甫自身这样的平民性,创造了其诗歌的人民性,也才创造了成都这座城市诗歌传统的平民性,让诗和这座城市的人们心心相印。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悠闲自得平分秋色另眼相看晨钟暮鼓B.悠闲自得平起平坐另眼相看晨钟暮鼓C.自得其乐平起平坐另当别论一朝一夕D.自得其乐平分秋色另当别论一朝一夕解析:选C 悠闲自得:心无牵挂,随意而满足。
形容神态悠闲、心情安逸,不在乎事事所为,只在乎自身感觉的快慰;本着对自己好和对别人好的意义,才是真正的快悠闲适和闲得乐哉;自由清闲,心情舒畅。
高考语文总复习 第四单元 宇宙的未来
13 宇宙的未来(时间:45分钟分值:45分)一、语言运用(23分)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如果这些最终都没有发生,则斯巴达就会对阿波罗太阳神如此之感恩戴德,________忽视其巫师作错预言的这个事实。
②余下的会渐渐地在中心附近更近的轨道上稳定下来,并且________会集中在一起,在星系的中心形成一颗巨大的黑洞。
③宇宙________是这种样子,是________否则的话,我们就不会在这里观测它。
A.以致最终之所以/因为B.以至终于如果/那么C.以至最终之所以/因为D.以致终于如果/那么解析:选A。
以至:连词,①表示在时间、数量、程度、范围上的延伸。
②用在下半句的开头,表示由于前半句所说的动作、情况的程度很深而形成的结果。
以致:连词,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的原因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
最终:最后,末了。
终于:副词,表示经过种种变化或等待之后出现的情况。
“之所以……是因为”表示因果关系。
“如果……那么”表假设关系。
2.下列选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在不稳定或混沌的系统中,一般地存在一个时间尺度,初始状态下的小改变在这个时间尺度将增长到近两倍左右。
B.有人认为科学家终日埋头科研,不问家事,有点不近人情,然而事实却是对这种偏见的最好说明。
C.由于单位优势逐渐丧失,身处僻壤的水电八局职工子弟,开始选择城市作为实现人生的目标,尤其是80后这一代迫切地希望融入城市。
D.这篇讲演的主题是宇宙的未来,或者不如说,科学家认为将来是什么样子的。
预言将来当然是非常困难的。
解析:选D。
A项,“近”与“左右”重复;B项,“事实却是……说明”正好说反了,依句意应是“事实却是对这种偏见的最好反驳”。
C项,成分残缺,“开始选择城市作为实现人生的目标”缺宾语,应为“开始选择城市作为实现人生的目标的地方”。
3.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文中的横线处,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几十年来,霍金的身体禁锢在轮椅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 宇宙的未来(时间:45分钟分值:45分)一、语言运用(23分)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如果这些最终都没有发生,则斯巴达就会对阿波罗太阳神如此之感恩戴德,________忽视其巫师作错预言的这个事实。
②余下的会渐渐地在中心附近更近的轨道上稳定下来,并且________会集中在一起,在星系的中心形成一颗巨大的黑洞。
③宇宙________是这种样子,是________否则的话,我们就不会在这里观测它。
A.以致最终之所以/因为B.以至终于如果/那么C.以至最终之所以/因为D.以致终于如果/那么解析:选A。
以至:连词,①表示在时间、数量、程度、范围上的延伸。
②用在下半句的开头,表示由于前半句所说的动作、情况的程度很深而形成的结果。
以致:连词,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的原因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
最终:最后,末了。
终于:副词,表示经过种种变化或等待之后出现的情况。
“之所以……是因为”表示因果关系。
“如果……那么”表假设关系。
2.下列选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在不稳定或混沌的系统中,一般地存在一个时间尺度,初始状态下的小改变在这个时间尺度将增长到近两倍左右。
B.有人认为科学家终日埋头科研,不问家事,有点不近人情,然而事实却是对这种偏见的最好说明。
C.由于单位优势逐渐丧失,身处僻壤的水电八局职工子弟,开始选择城市作为实现人生的目标,尤其是80后这一代迫切地希望融入城市。
D.这篇讲演的主题是宇宙的未来,或者不如说,科学家认为将来是什么样子的。
预言将来当然是非常困难的。
解析:选D。
A项,“近”与“左右”重复;B项,“事实却是……说明”正好说反了,依句意应是“事实却是对这种偏见的最好反驳”。
C项,成分残缺,“开始选择城市作为实现人生的目标”缺宾语,应为“开始选择城市作为实现人生的目标的地方”。
3.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文中的横线处,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几十年来,霍金的身体禁锢在轮椅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以极度残疾之身,取得了极其辉煌的科学成就,成为自爱因斯坦以来引力物理学领域最大的权威。
①他执着地寻求着“我们从何处来,我们往何处去”的答案②震动了整个理论物理学界③发现了一个又一个宇宙运行的重大奥秘④思维却遨游于广袤的太空A.④①③②B.④②③①C.③②①④D.③④①②解析:选A。
本题考查的是句子的衔接连贯。
根据横线前一句“身体禁锢在轮椅中”找出紧跟在它后面的对应句子“④思维却遨游于广袤的太空”,然后根据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寻求→发现→震动”,依次排出后边三句的顺序为①③②。
4.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30个字。
(4分)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核能的开发利用,为人类提供了巨大的核能的同时,也创造出了对人类具有巨大破坏性的核武器;农药的应用对于防治农作物害虫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使农作物大幅度的增产,但同时也对人畜和环境造成极大的危害;工业革命为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财富,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转基因也同样具有两面性,但总体来说,利大于弊。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
这是一段议论性材料,从“核能的开发利用”“农药的应用”等后文来看,第①处应强调“两面性”;再从最后一句“转基因也同样具有两面性”来看,应该是“新的科学技术”,这样第①处所填内容应不难答出。
第②处应与“核能的开发利用”“农药的应用”后半句句式相似,内容方面也强调负面影响。
答案:①任何一项新的科学技术的应用都有它的两面性②同时也为人类带来了灾难性的环境污染和对生态平衡的破坏5.把下面的长句改写成两个短句,要求层次清楚,语意连贯、得体,不改变原意,可以适当更换词语。
(6分)在遥远的东方,成为耀眼的明星,有点残疾的那个不苟言笑的英国老头史蒂芬·霍金,凭着他的英姿、他的智者风度,让黄皮肤的学人智者、青年老年们一饱眼福,犹如受到了一次圣洁的学术洗礼。
答:解析:长句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什么样的史蒂芬·霍金”,二是“他的英姿、他的智者风度,让……”,据此,改为“史蒂芬·霍金,是……英国老头,……明星”和“他的英姿、他的智者风度,让……”即可。
答案:史蒂芬·霍金是那个有点残疾且不苟言笑在遥远的东方成为耀眼的明星的英国老头。
他的英姿、他的智者风度,让黄皮肤的学人智者、青年老年们一饱眼福,犹如受到了一次圣洁的学术洗礼。
6.阅读下面的材料,概括出主要信息。
(4分)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表示,移民外太空将是确保人类生存的关键步骤。
他指出,在未来数百年中人类免遭重大灾难的机会不大。
在日前一档由英、加两国共同制作的探索节目《霍金的勇敢新世界》中,这位杰出的学者对现代社会各方面的最新技术进展进行了评价。
在这次节目之前,霍金在英国剑桥大学通过邮件形式接受了加拿大媒体的采访,在采访中霍金对人类目前所面临的一些最紧迫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指出太空探索应当成为人类当前最为紧迫的任务。
答:解析:抓住第一段中的首句,根据文意,将“移民外太空将是确保人类生存的关键步骤”这句话稍作概括即可。
答案:霍金称太空移民是确保人类生存的关键步骤。
二、阅读提升(2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没有天堂赵鑫珊在东西方宗教中都有一个假设:在地球之外某个地方有一个天堂,那里尽是金碧辉煌,尽是山珍海味,没有尘世的种种苦难或悲惨。
这假设中的天堂,纯属子虚乌有,纯属幻想。
要知道,除了地球,我们没有其他任何星球可去!月球、火星、金星……是万万去不得的。
人类只能生存在地球上;在别的星球上,人类无法生存,更无幸福可言——这就是“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这句口号的涵义。
如果人类能够快乐地生活在月球、火星或金星上,并且还可以把60亿人统统移民过去,那么“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的口号就是多余的。
摆在人类面前的出路只有两条:坚决控制地球上的人口,下决心保护地球生态环境;或将人类统统移民到别的星球上去居住。
但这后一条出路几乎是不可能的。
比如,在月球表面上如何建造密封式的居住空间就是个大问题。
月球上没有大气,它是一个完全没有生命的世界——夜间极冷(-166℃),白天奇热(99℃)。
在世界工业化之前,地球只能供给10亿人的温饱。
假设我们现在决定不搞工业化,那么50亿人就必须离开地球。
而在决定哪50亿人离开地球这场混战中,我们所有的人都会死去。
把我们的工厂搬离地球生物圈,进入太空,让它们高悬在我们头顶上几千公里之外,那也是不现实的。
火星同样不适合人类生存。
那里的昼夜温差达100℃,气候极寒冷而且干燥,大气非常稀薄,主要是二氧化碳;火星大部分的水贮存在冻土圈的地壳层中,地表到处是干旱的荒漠。
金星的英文名称是维纳斯,听起来很美、很温柔,但名不副实。
其大气和表面对人类的生存亦抱有敌意。
金星稠密云层的下面,是个巨大的、炎热的、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气体的海洋,或者说是一层厚厚的碳酸气浓雾——除非是一些特殊植物,动物是无法呼吸、生存的。
更有甚者,金星的表面温度高达465℃,大气压力比地球高出90倍。
这样的生存环境,简直像个酷热的地狱。
今天的金星地层还在不断发生地震、熔岩四溢,且伴有雷鸣闪电。
过去,金星上也有氧气,两极也有冰雪,只因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日渐积聚,形成温室效应,入射的太阳光不能向外散发,表面温度日渐增高,氧气的生成越来越少,两极的冰雪全部融化、蒸发。
从此河川消失,地面日渐沙漠化,生物亦被一扫而空,成了今日干旱的不毛之地。
如果21世纪地球的污染得不到有效控制,那么金星的今天便是地球的明天。
为此,我们大家有理由不寒而栗。
最近我读了一些鼓吹人类到地球以外的行星上去另谋生路的文章,其中最著名的是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艺术和人类学教授透纳的《到火星上去生活》,文中乐观地声称,将火星改造成一颗可供人类居住的行星正在变得越来越可行。
他的口号是:“把火星改造成花园吧!”——通篇都是诗人的幻想,而不是严谨的科学论证。
如果我们对火星或金星的严酷自然环境缺乏想象力,那就请把目光转向新疆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吧。
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流动沙漠,“塔克拉玛干”的蒙古语意思是“进去不出来”。
这是一片32万平方公里的死亡沙海!我可不愿看到整个地球有朝一日变成塔克拉玛干。
在宇宙太空中,地球原是一条很安全、很舒适的小飞船。
如今它因人类的错误触了点礁,漏了些水,人类理应积极行动起来,亡羊补牢,拨正航向,这才是唯一的出路,而不是弃船逃走。
听听在航天飞机上负责地球观测、摄影的飞行专家斯普林格说的话吧:“实际上,在飞船上你能一瞬间瞥见整个大陆,至少是从东到西的大陆。
你能看到,最有价值的财富是陆地;你还能看到,地球环境里发生了什么事情。
当你看到到处都有被砍伐了森林的地块时,心里真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
这迫使人们认识到,我们必须开始保护我们的环境,要比现在做得更好些。
”因为,天堂是没有的。
(选自《天地徜徉录》,有删改) 7.作者在文章开头描述东西方宗教中“天堂”的目的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4分)答:解析:分析时可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入手。
从内容上看,与标题“没有天堂”照应,点题,为下面的描述做铺垫;从结构上看,与下文人类不能在其他地方生存的现实构成对比,引起下文。
答案:①描述“天堂”中的情境,与下文月球、火星、金星的情况作对比;②突出所谓“天堂”的虚幻性,引起下文。
8.对应一课一考点结合文意,简要分析两处画线部分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
(6分)答:解析:解答此类题,首先应点明其修辞手法,其次应根据具体语境,分析其表达效果。
第一处画线部分,“其大气和表面……抱有敌意”,把金星的“大气和表面”当成人来写,形象地说明了人不能在金星上生存的现实。
第二处画线部分,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人类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从而说明了保护环境的必要性、紧迫性。
答案:①运用了拟人(或“比拟”)手法,将金星的“大气和表面”比拟成对人类抱有敌意的生命体,从而形象生动地说明了金星不适于人类生存的情况。
②运用了比喻手法,以小飞船喻地球,用触礁、漏水喻地球突变,强调了地球对人类的重要性,以及人类积极行动起来保护环境的必要性、紧迫性。
9.文中为什么重点介绍金星的情况?(6分)答:解析:分析时首先要明确作者重点写了金星的哪些情况,如名字、生存环境、发展历史,然后看和地球的异同点。
尤其要注意“金星的今天便是地球的明天”这句话,也就是说金星在很多地方和地球有相似之处,后因二氧化碳的积聚导致温室效应而成为不毛之地,这样写,利于突出环保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