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明清杂剧与传奇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明清杂剧与传奇

第一节明清杂剧的发展概况

一、发展总述

杂剧至元代末年,虽然已出现衰落的迹象,但在入明以后一段较长的时间里,仍旧继续发展,与由南戏发展起来的传奇并行不悖

据现有的材料看,明代杂剧作家达二百余人,作品至少有五百多种,今存一百五十多种明王朝建立以后,对杂剧的创作和演出进行严格的限制,一些王室贵族作家在创作倾向上使杂剧进一步趋于宫廷化,像朱权、朱有燉等人就是这方面的代表。朱有燉的《诚斋乐府》,著有杂剧三十一种,内容多是点缀太平、歌功颂德、提倡节义或宣扬神仙道化等

二、发展路径

(一)从洪武至嘉靖

比较著名的作家有王子一、刘东生、谷子敬、杨讷、贾仲明、朱权、朱有燉,稍后还有王九思和康海

1、刘东生—《金童玉女娇红记》表现王娇娘与申纯的爱情故事,写得较为深切感人;但结尾以金童玉女的宿缘来说明二人私自结合的合理性,不免牵强

2、朱有燉—《义勇辞全》通过关羽在曹营诛颜良、退黄金、拒美色、保嫂寻兄等忠义行为,歌颂了他的刚烈气概和英雄胆魄。此剧人物形象生动,语言本色,结构完整,舞台性强,体现了作者纯熟的编剧技巧

3、王九思—《沽酒游春》以唐代故事抨击黑暗现实,借杜甫之口痛骂奸佞:“他空皮袋,无学问,恶心肠,忒忌狠,笑冷冷,掌定三台印,慢腾腾送了千人俊,乱纷纷造下孤臣运。”切中时弊,激愤慷慨。但由于剧本缺乏尖锐的矛盾冲突,动作性较差,戏剧性不强

4、康海—寓言剧《中山狼》写东郭先生因救狼而险遭狼吃的故事,高度概括了现实生活中具有狼的本性的恶人,主张对那些忘恩负义的“中山狼”要除恶务尽,其思想内容有一定深度

(二)嘉靖后期至明末

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各种社会思潮的冲击,使杂剧内容注入了新鲜血液,在形式上也有所突破。这一时期出现了杨慎、徐渭、冯惟敏、王衡、汪道昆、陈与郊、许潮等主要从事杂剧创作的作家;另外,一些传奇作家像梁辰鱼、王骥德、吕天成、梅鼎祚、徐复祚、叶宪祖、沈自征、凌濛初、孟称舜等人也写了许多杂剧作品

1、徐渭的《四声猿》成就最高,它包括四个各自独立的短剧《狂鼓史渔阳三弄》、《玉禅师翠乡一梦》、《雌木兰替父从军》、《女状元辞凰得凤》

(1)《狂鼓史》写祢衡在阴司击鼓骂曹,历数奸相的种种罪状:“你害生灵呵,有百万来的还添上七八。杀公卿呵,那里查?借廒仓的大斗来斛芝麻。恶心肝生就在刀枪上挂……”言词激烈,情绪愤懑,借古人之口,抒现实情怀

(2)《玉禅师》暴露了官府和僧侣之间的尖锐矛盾与相互倾轧的政治内容,也指出了宗教禁欲主义的虚伪

(3)《雌木兰》通过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建功立业的故事,歌颂古代妇女的过人胆识和不让须眉的英雄气概

(4)《女状元》主旨同《雌木兰》一样,写五代时期才女黄崇嘏女扮男装考中状元、政绩卓著的故事,情节充实完整,文笔流畅,注重细节描绘,人物性格丰满,是四剧中最见功力的一部

(5)《四声猿》想象丰富,情节离奇,语言爽直,风格独特,洋溢着一种孤标傲世的反叛精

神和民主思想,很受时人和后世的赞誉,王骥德说《四声猿》是“天地间一种奇绝文字”,汤显祖称之为“词场飞将”,可见其影响之大

2、冯惟敏—《僧尼共犯》通过小僧明进与小尼惠朗冲破佛规私自结合,在巡捕官支持下还俗结为夫妻的故事,表达了对宗教清规违背人性的怨恨和对世俗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作家人道主义的思想

3、徐复祚—《一文钱》是一部颇有特色的讽刺喜剧,剧本塑造了一个视钱如命的悭吝财主卢至的形象,对其进行了尽情地嘲弄

4、王衡—《郁轮袍》借唐人旧事揭露封建科举考试的舞弊现象,抒发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

5、孟称舜—《人面桃花》是晚明杂剧的名作,写进士崔护与农家少女叶蓁儿的爱情波折,表现了古代青春少女爱情的苦闷与真挚,在创作思想上明显受到汤显祖的影响

(三)清初

在民族危难、历史兴亡的社会背景下,呈现出沉郁、悲怆的主调。历经人世剧变、社会动荡的作家们以愤懑的笔触,反映了时代的悲剧

1、吴伟业—《通天台》、《临春阁》写故国沦亡的哀痛,悲怆苍凉

2、陆世廉—《西台记》通过对民族英雄文天祥的凭吊,抒发了国破家亡的悲叹

3、尤侗—《续离骚》、《吊琵琶》借古喻今,发泄满腹的牢骚

4、王夫之—《龙舟会》,郑瑜—《鹦鹉洲》,嵇永仁—《续离骚》,张潮—《笔歌》

形式短小精悍,内容多是揭露社会黑暗,抒发个人愤慨之情

(四)清雍正、乾隆年间

1、桂馥—《后四声猿》

2、蒋士铨—《四弦秋》

3、杨潮观—《吟风阁杂剧》

(五)嘉庆至清末

舒位、石韫玉、许鸿磐、周乐清、黄燮清、杨恩寿、许善长等人,写过不少杂剧作品,但内容平庸,气势远不如清初,杂剧至此已是名存实亡了

三、形式上的创新

明清杂剧在形式上曾进行过一定的变革。杂剧作家有意识地吸取传奇的某些优长,改变传统模式,逐步形成南杂剧的新体制

1、明初在剧本体制上突破四折一楔子的旧套,根据剧情需要,自由增减

像朱有燉的《仗义疏财》写了五折,刘东生的《娇红记》写了八折,杨讷的《西游记》写了二十四折

2、在唱词的分配上,不同折内安排不同角色主唱,一折之内不同角色可以对唱或合唱

3、在曲调形式上以南北合套谱写全剧

贾仲明《吕纯阳桃柳升仙梦》、朱有燉的《花月神仙会》都是如此

4、以南曲创作杂剧也成为当时的风尚

汪道昆的《高唐梦》、《洛水悲》,王骥德的《离魂》、《救友》等杂剧作品,全用南曲谱写,从而形成了一种新体式

5、这种艺术形式上的变化,无疑是一种进步,明中叶以后,徐渭等人相继写了一些短剧,有的一折,有的两折,不受传统杂剧的格局束缚,灵活自由

第二节明清传奇的发展概况

一、明清传奇的定义

明清传奇是由宋元南戏发展而来,剧本及演唱体制,继承了南戏的传统。明清传奇的剧本创作,一律为规模宏伟的长篇巨制,一部戏一般为四五十出,有的多至百余出,能够表现广阔的社会生活,塑造众多的人物形象,表达深刻的思想内容。传奇在发展过程中,不仅继承南戏的优良传统,还吸收了北杂剧的宝贵经验,在音乐、表演、舞台美术等各个方面日趋成熟、精进,于明末清初形成了完整的演剧体系

二、明清传奇的发展路径

(一)明代初年

传奇在明代初年并不十分发达,朱元璋在明朝建立之初,为巩固政权,制定严酷的法令,对戏曲的创作和演出,不断加以限制。另外,又以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削弱了知识分子对戏曲创作的热情。种种原因,造成了明初传奇创作上的萧条局面

《御制大明律》中就有规定:“凡乐人搬做杂剧、戏文,不许妆扮历代帝王后妃、忠臣烈士、先圣先贤神象,违者杖一百……”

(二)明中叶以后,嘉靖、万历年间

1、社会经济明显发展,经济的繁荣促进了传奇的创作。一批思想进步的作家创作出一批抨击时政、歌颂男女爱情、追求个性解放的作品、这段时期传奇的兴盛,与戏曲自身的发展也有密切关系。可以说从这以后的二百年间,传奇名家辈出,传奇名作如林,戏曲创作进入了又一个繁荣时代

2、四大声腔

南戏,由于在各地进行演出,在群众中有了广泛的基础,南戏的各个声腔剧种逐渐形成。四大声腔是南戏艺人根据不同地域观众的欣赏习惯,与当地的地方语言、民间艺术结合的结果

据魏良辅的《南曲引证》记载,当时已有多种声腔,“各方风气所限,有昆山、海盐、余姚、杭州、弋阳”等

祝允明的《猥谈》也提到当时业已形成的“余姚、海盐、弋阳、昆山”诸腔

每一种声腔以其形成的地方命名,也说明它们已经变化为一种独立的剧种,在音乐、表演等舞台艺术的各个方面,具备了自己的风格、特色

徐渭的《南词叙录》云:“今唱家称‘弋阳腔’,则出于江西,两京、湖南、闽、广用之;称‘余姚腔’者,出于会稽、常、润、池、太、扬、徐用之;称‘海盐腔’者,嘉、湖、温、台用之。惟‘昆山腔’止行于吴中。”

(1)昆山腔:经魏良辅等戏曲音乐家的精心改革,在演唱方面进一步发挥了“流丽悠远”、委婉动听的特点,深受人们的喜爱,并以苏州、太仓为中心向四方传播

(2)弋阳腔:依靠善于与各地方言土调结合的特点,演变发展为青阳、徽州、乐平等新的声腔

(3)总体发展:

诸腔的竞争和社会各个阶层对演剧的强烈兴趣,激发了剧作家的创作热情,大量传奇作品就是在这种情形下诞生的。各种声腔都有一定数量的剧目,海盐腔有《刘智远红袍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