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普通化学答案

合集下载

《同济大学611综合化学1993-2019(部分年份)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

《同济大学611综合化学1993-2019(部分年份)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

10.PH3 属于__________杂化类型,分子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每小题 10 分,共 40 分)
1.将 40 毫升 0.2mol/L 氨水与 20 毫升 0.2mol/L 盐酸混合,求此溶液是 pH 值。如在此溶
液中加入 134.4 克 CuCl2 固体(忽视体积变化),问是否有沉淀生成? (已知 Kø(NH3·H2O)=1.8×10-5;Ksp[Cu(OH)2]=5.6×10-20;Cu 63.5;Cl 35.5)
A. lnK 对 T B. lnK 对 1/T C. lnK/T 对 1/T D. T/lnK 对 1/T
9. 配位化合物 K4[Fe(CN)6]的名称是()
A. 六氰合铁酸钾
B. 氰合铁(Ⅱ)酸钾
C. 六氰合铁(Ⅲ)酸钾
D. 六氰合亚铁(Ⅱ)酸钾
10. 在下列晶体中,熔化是需要破坏共价键的是()
A. SiF4
C. NaOH
D. H2S
6.对一特定反应化学反应速度越快是由于该反应的()
A. 活化能越小 B. 活化能越大 C. ΔG 越负 D. ΔH 越负
《同济大学 611 综合化学历年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
2/76
7. 下列酸中酸性最强的是()
A. HClO4
B. HF
C. HCN D. HCl
8. 一个反应的活化能可通过下列中一法获得的斜率来确定()
毫升水才能使氨水的电离度增大一倍。
5. ABS 树脂是由


共聚而成。
6. 胶体溶液之所以能长期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是

7. 在 Cr2O72-溶液中加入 Ba2+离子产生
色、
沉淀。

普化练习卷答案【更新】

普化练习卷答案【更新】

普化练习卷答案【更新】同济大学浙江学院普通化学课程练习卷(期中)答案一.选择一个最合理的答案,将相应的标号填入括号中。

(每题2分)1. 下列各热力学函数中,其值为零的是( B )(A) S m? (H2, g. 298K) (B) Δf H m? (Br2, l. 298K)(C) Δf G m? (金刚石, g. 298K) (D) Δf H m? (CO2, g. 298K)2.下列有关熵的说法正确的是(D )(A) (孤立体系)自发反应的熵变大于零。

(B) 标准状态下,最稳定单质的熵值为零。

(C) 系统的混乱度增加,其熵值一定减小。

(D) 就CaCO3(s)→CaO(s)+CO2(g)而言,其熵变大于零。

3.某化学反应的速率常数k的单位是mol?dm-3?s-1,则该化学反应的级数为( C )(A) 1/2级(B) 2级(C) 0级(D) 1级4.化学反应的催化剂能起的作用是。

(C )(A) 提高反应的平衡常数,以提高反应产量(B) 降低反应的ΔG,使反应易于进行(C) 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使反应速率加快5.在某体系中,凡是Δr S>0的反应都能自发进行,则此体系必须是 D 。

(A) 敞开体系(B) 绝热体系(C) 封闭体系(D) 孤立体系6.若已知反应aA+ bB→dD+ eE的反应为基元反应,则此反应级数是 D 。

(A) (a+b)/2 (B) a (C) b (D) (a+b)7.已知在等温等压下,某化学反应的Δr G m(T) =Δr G mθ(T),则表示B。

(A)该反应体系处于平衡状态(B)该反应体系处于标准状态(C)该反应已经完成,反应物完全转化为产物8.已知下列反应及焓变CO(g) +1/2 O2(g) ?r H m3CO2(g)r H m2?r H m1C(s) + O2(g)则?r H m1、?r H m2和?r H m3相互间的关系为( A )。

(A) ?r H m3 = ?r H m1-?r H m2(B) ?r H m3 = ?r H m1+?r H m2(C) ?r H m3 = ?r H m2-?r H m1(D) ?r H m3 = ?r H m2/?r H m1 9. 已知反应CuCl2(s) = CuCl(s) +1/2 Cl2(g)在298K及100kPa下不自发,但在高温时能自发进行。

《普通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普通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普通化学第一章 习题答案1. 答案(1-)(2-)(3+)(4-)2. 答案(1c )(2d )(3a )(4d )(5abd )(6ad )(7d )(8d )3. 答案(1)燃烧前后系统的温度(2)水的质量和比热(3)弹式量热计热容4..答案:根据已知条件列式 K C g K g J g molg mol J b )35.29659.298](120918.4[5.0122100032261111-+⨯⋅⋅-=⨯⋅⋅⨯----- C b =849J.mol -15.答案:获得的肌肉活动的能量=kJ mol kJ mol g g8.17%3028201808.311=⨯⋅⨯⋅--6. 答案:设计一个循环 3× )(2)(32s Fe s O Fe →×3→)(243s O Fe )(3s FeO ×2(-58.6)+2(38.1)+6p q =3(-27.6) 17.166)1.38(2)6.58()6.27(3-⋅-=----=mol kJ q p7.答案:由已知可知 ΔH=39.2 kJ.mol -1 ΔH=ΔU+Δ(PV )=ΔU+P ΔVw ‘=-P ΔV= -1×R ×T = -8.314×351J = -2.9kJ ΔU=ΔH-P ΔV=39.2-2.9=36.3kJ8.下列以应(或过程)的q p 与q v 有区别吗? 简单说明。

(1)2.00mol NH 4HS 的分解NH 4HS(s) NH 3(g)+H 2S(g) (2)生成1.00mol 的HCl H 2(g)+Cl 2(g) 2HCl(g) (3)5.00 mol CO 2(s)(干冰)的升华CO 2(s)CO 2(g) (4)沉淀出2.00mol AgCl(s) AgNO 3(aq)+NaCl(aq) AgCl(s)+NaNO 3(aq)9.答案:ΔU-ΔH= -Δ(PV )=-Δn g RT (Δn g 为反应发生变化时气体物质的量的变化) (1)ΔU-ΔH=-2×(2-0)×8.314×298.15/1000= - 9.9kJ(2)ΔU-ΔH=-2×(2-2)×R ×T= 0(3)ΔU-ΔH=-5×(1-0)×8.314×(273.15-78)/1000= -8.11kJ (4)ΔU-ΔH=-2×(0-0)×R ×T= 010.(1)4NH 3(g)+3O 2(g) = 2N 2(g) +6H 2O(l) 答案 -1530.5kJ.mol -1(2)C 2H 2(g) + H 2(g) = C 2H 4(g) 答案 -174.47kJ.mol -1 (3)NH 3(g) +稀盐酸 答案 -86.32kJ.mol -1 写出离子反应式。

普通化学_同济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普通化学_同济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普通化学_同济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下列体系为单相体系的是答案:0.1mol/L 硫酸铜溶液2.按照酸碱质子理论判断,下列物质既能作为酸又能作为碱的是答案:H2O3.如果阳极用镍,阴极用铁来电解NiSO4溶液,两极的电解产物是答案:Ni和镍离子4.下列碳酸盐中热稳定性最强的是答案:BaCO35.Cu的价电子排布式正确的是答案:3d104s16.其他条件不变,Cu-Zn原电池中若将Cu离子浓度提高10倍,而将Zn离子浓度降低10倍,则该原电池电动势会答案:增大7.下列溶液中,具有缓冲能力的是答案:0.01 mo1/L的HAc溶液与0.005mo1/L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8.273.15K、100kPa下,由水、冰、水蒸气、氮气和氧气组成的体系中,含有()相。

答案:9.从化学动力学来看,一个零级反应,其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正确的是()答案:不受反应物浓度的影响10.下列物质中,具有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为()答案:CH411.下列分子的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的是()答案:BF312.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可以设计成原电池,那么判断某氧化还原反应自发进行的条件是()答案:电池电动势大于零13.下列物质中,只能充当碱的是()答案:Na2S14.下列化合物中,键角最大的是()答案:BeH215.电子具有确定的原子轨道能级的最好证明是()答案:原子光谱是由不连续的谱线组成的16.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中,最根本的性质是()答案:蒸气压下降17.[Co(en)(NH3)3Cl]2+配离子中,配位数为()答案:618.欲使弱酸强碱盐、弱碱强酸盐的水解度都增大,可采取下列哪种措施()答案:稀释溶液19.3p轨道的磁量子数可能的取值为()答案:0,+1,-120.相同的温度和压力下,下列物质,在水中溶解度最小的是()答案:CuCl21.“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是()年。

答案:201922.我国首次海域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试采成功,下列关于可燃冰的说法错误的是()答案:燃烧后会产生有害气体23.溶剂的凝固点降低系数kf()答案:只与溶剂的性质有关24.热力学第三定律认为()答案:在0 K时任何纯物质的完美晶体的熵等于零25.某反应在等温、等压、不做非体积功的条件下,正向自发进行,则有()答案:26.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的条件是答案: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27.答案:28.在等温下仅增加反应物浓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的原因是()答案: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目增加29.答案:30.根据配合物的价键理论,下列分子中不能作配体的是()答案:CH431.下列操作可使溶液的pH值增大的是()答案:将NaF固体加入到HF溶液中将NaAc固体加入到HAc溶液中32.氢氧化铁溶胶具有下列哪些性质()答案:电泳丁达尔效应布朗运动33.下列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有()答案:天然气煤石油34.改变下列反应条件,肯定能够增加正反应速率的是(零级反应除外)()答案:升高温度增大反应物浓度35.下列科学家对近代共价键理论研究做出过重要贡献的有()答案:美国化学家G.N.刘易斯德国化学家F.伦敦美国化学家L.鲍林36.等压反应热等于体系的焓变,焓是体系的状态函数,所以等压反应热也是体系的状态函数。

普通化学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

普通化学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

不变 增大 增大
不变 增大 增大
增大 增大 增大
增大 增大 增大
不变 增大 不变
逆向移动 正向移动
不移动
(3)答案:氟里昂,NOX、HCl;CO2;NOX和SO2 4. 答案:(d)>(c)>(e)>(a)>(b)原因是气体熵>液体>固体 分子量大的熵大 5. (1)溶解少量食盐于水中。 答案:正 (2)活性炭表面吸附氧气。 答案:负 (1) 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 答案:正 6. 答案:由定义可知Fe2O3的 =3-4 = [(-77.7)+4(-742.2)]=-1015.5kJ.mol-1 7.答案:查表 水的 过程的>0 所以在298.15K的标准态时不能自发进行. 8. (查表时注意状态,计算时注意乘系数) (1) 307.7 -66.9 (2) -23.0 -147.06 (3) -184.3 -26.9 (4) -51.4 96.9 9.答案: (1) SnO2 =Sn +O2 (2) SnO2 +C =Sn + CO2 (3) SnO2 +2H2 =Sn +2H2O (g) 52.3 51.55 205.138 52.3 5.74 51.55 213.74 52.3 2×130.684 51.55
第2章 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与大气污染
1. 答案 (1-)(2-)(3-)(4-)(5-)(6+)(7+)(8+) 2. 答案1b 2b 3b 4c 5bcd 6a 3. (1)答案:基本不变,基本不变,增大 减小, 增大 增大 (2)
k(正) 增加总压力 升高温度 加催化剂 k(逆) v(正) v(逆) 平衡移动方向
△fHθm(298.15K)/kJ.mol-1 226.73 -393.51 -285.83 (1)kJ.mol-1 反应热Q= -1229.58 kJ.mol-1 (2) kJ.g-1反应热Q=

同济大学 普通化学 1230001 期末考试题集锦

同济大学 普通化学 1230001 期末考试题集锦

同济大学本科课程期终考试统一命题纸 B 卷2008 2009 学年第一学期命题教师签名:审核教师签名:课号:123001 课名:普通化学考试考查:考试此卷选为:期中考试()、期终考试()、重考(√)试卷年级专业学号姓名得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中,选择出哪一个符合题意义的答案,将其代号填入括号内)(本大题分10 小题,每题2 分,共40 分)1. 金属的电化学腐蚀有析氢腐蚀、析氧腐蚀和浓差腐蚀。

哪一个选项中的电极反应是表示析氧腐蚀时进行的电化学反应:…………………………………………………………()(A) 阳极:Fe(s) Fe2+(aq) + 2e;阴极:O 2(g) + 4H2O + 4e OH(aq);(B) 阴极:Fe(s) Fe2+(aq) + 2e;阳极:O 2(g) + 4H2O + 4e OH(aq);(C) 正极:Fe(s) Fe2+(aq) + 2e;负极:O 2(g) + 4H2O + 4e OH(aq);(D) 负极:Fe(s) Fe2+(aq) + 2e;正极:O 2(g) + 4H2O + 4e OH(aq)。

2. 对于可逆反应,N 2(g) + 3H2(g) 2NH3(g),v 正(N2)代表以 N2 浓度变化所表示的正反应速率,v 逆(H2)代表以 H2 浓度变化所表示的逆反应速率,v 逆(NH3)代表 NH3 浓度变化所表示的逆反应速率。

当该反应平衡时,则下列哪一个关系式是正确的,……………()(A) 2v正(N2) = v 逆(H2);(B) v 正(N2) = v 逆(NH3);(C) 2v正(N2) = 3v 逆(NH3);(D) v 正(N2) = 3v 逆(H2)。

3.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若生成物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的总能量,则该反应是放热反应;(B) 分子晶体中,其分子间作用力愈大,则分子愈稳定;(C) NH4HCO3 溶液的凝固点与冰的凝固点相同;(D) 若酸碱反应:酸1 + 碱2 酸2 + 碱1 的 K >> 1,则酸性:酸 1 > 酸 2。

《普通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普通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普通化学第一章习题答案1. 答案1-2-34- 2. 答案1c2d3a4d5abd6ad7d8d 3. 答案1燃烧前后系统的温度2水的质量和比热3弹式量热计热容4..答案根据已知条件列式KCgKgJgmolgmolJb35.29659.298120918.45.0122100032261111 Cb849J.mol-1 5.答案获得的肌肉活动的能量kJmolkJmolgg8.173028201808.311 6. 答案设计一个循环3×232sFesOFe×3 243sOFe3sFeO×2 -58.6238.16pq3-27.6 17.1661.3826.586.273molkJqp 7.答案由已知可知ΔH39.2 kJ.mol-1 ΔHΔUΔPVΔUPΔV w‘-PΔV -1×R×T -8.314×351J -2.9kJ ΔUΔH-PΔV39.2-2.936.3kJ 8.下列以应或过程的qp与qv有区别吗简单说明。

12.00mol NH4HS的分解NH4HSs NH3gH2Sg 2生成1.00mol的HCl H2gCl2g 2HClg 35.00 mol CO2s干冰的升华CO2s CO2g 4沉淀出2.00mol AgCls AgNO3aqNaClaq AgClsNaNO3aq 9.答案ΔU-ΔH -ΔPV-ΔngRT Δng为反应发生变化时气体物质的量的变化1ΔU-ΔH-2×2-0×8.314×298.15/1000 - 9.9kJ 2ΔU-ΔH-2×2-2×R×T 03ΔU-ΔH-5×1-0×8.314×273.15-78/1000 -8.11kJ 4ΔU-ΔH-2×0-0×R×T 010.14NH3g3O2g 2N2g 6H2Ol 答案-1530.5kJ.mol-1 2C2H2g H2g C2H4g 答案-174.47kJ.mol-1 3NH3g 稀盐酸答案-86.32kJ.mol-1 写出离子反应式。

同济的普通化学习题---珍藏版

同济的普通化学习题---珍藏版

专题一化学,就是研究物质化学运动和变化规律的科学,亦即研究那些具有一定质量、占有一定空间的实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以及伴随这些变化过程的能量关系的科学。

物质有4种不同的物理聚集状态,即气态、液态、固态和等离子态。

气体的基本特征是其具有无限的可膨胀性、无限的掺合性和外界条件(温度、压力)对其体积影响的敏感性。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对含有物质的量为n的理想气体,在密闭的容器中其体积(V )、压力(p )和热力学温度(T )之间服从以下关系式: PV = nRT此式称为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式中R 叫做摩尔气体常数,其值等于1 mol 任何理想气体的pV/T 值,其数值可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来求得。

R =•mol -1·K -1 。

在使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时,要注意各物理量的量纲与R 数值及其单位的一致,即R =•mol -1·K -1时,式中n 、p 、V 、T 等物理量只能用它们的基本单位mol 、Pa 、m 3和K 。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表示为另外一些形式,如:RT M m pV = 或RTM p =ρ 二、混合气体分压定律(道尔顿分压定律、阿马格分容定律)在恒温下,把混合气体分离成各个单独组分,并使其与混合气体具有相同的压力,此时该组分气体所占有的体积称为该组分的分体积。

ni n V i V i x )()()(== ∑=)()(i V i V 气—液平衡在临界温度以下,气体转化为液体,但分子的热运动并未停止,处于液体表面的少数分子能克服分子间力,重新飞逸出液面变成气体,此过程称为液体的蒸发(或气化)。

如果把液体放置于密闭的容器中,蒸气分子则不致逃走,已形成的蒸气分子又可能重新撞到液面上而凝聚为液态。

蒸发与凝聚两个过程同时进行,但开始时前者居优势,所以气相中分子逐渐增多,随后分子返回液相的机会增大,到了一定程度,单位时间内分子的出入数目相等,此时两个过程达到平衡: 气体凝聚蒸发液体,此时,液体的蒸发和气体的凝聚似乎已经停止,但实际上这两个过程仍在不断进行,只是它们的速度相等而已,因此,这是一种动态平衡。

《普通化学》复习题答案

《普通化学》复习题答案

普通化学习题参考答案一、判断题(共36题)1.因为H=U+PV,而理想气体的内能仅是温度的函数,所以理想气体的焓与p、V、T均有关。

(×)2.体系状态发生变化后,至少有一个状态函数要发生变化。

(√)3.任何循环过程必定是可逆过程。

(×)4.因为ΔH=QP,而H是状态函数,所以热也是状态函数。

(×)5.一定量的气体,从始态A变化到终态B,体系吸收100 J的热量,对外作功200 J,这不符合热力学第一定律。

(×)6.在一个绝热刚性容器中进行一个放热反应,则ΔU=ΔH=0。

(×)7.一定量的某种理想气体的内能和焓只是温度的函数,与体系的体积、压力无关。

(√)8.标准平衡常数的数值不仅与反应式的写法有关,而且还与标准态的选择有关。

(√)9.反应CO(g)+H2O(g)=CO2(g)+H2(g),因为反应前后分子数相等,所以无论总压如何变化,对平衡均无影响。

(√)10.在一定温度压力下,某反应的ΔG>0,所以要选用合适催化剂,使反应能够进行。

(×)11.对于吸热反应,升高温度,正反应速度加快,逆反应速度减慢,所以平衡向正反应方向。

(×)12.因为H=U+pV,所以焓是热力学能与体积功pV之和。

(×)13.理想气体在等外压力下绝热膨胀,因为等外压力,所以QP=ΔH;又因为绝热,所以QP=0。

由此得QP=ΔH=0。

(×)14.在一个容器中:H2(g)+Cl2(g) = 2HCl(g)。

如果反应前后T、p、V均未发生变化,设所有气体均可视作理想气体,因为理想气体的U=f(T),所以该反应的ΔU=0。

(×)15.稳定单质在298.15 K时,标准摩尔生成焓和标准摩尔熵均为零。

(×)16.在刚性密闭容器中,有下列理想气体的反应达到平衡:A(g)+B(g)=C(g) ,若在恒温下加入一定量的惰性气体,则平衡将不移动。

同济的普通化学习题---珍藏版

同济的普通化学习题---珍藏版

专题一化学,就是研究物质化学运动和变化规律的科学,亦即研究那些具有一定质量、占有一定空间的实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以及伴随这些变化过程的能量关系的科学。

物质有4种不同的物理聚集状态,即气态、液态、固态和等离子态。

气体的基本特征是其具有无限的可膨胀性、无限的掺合性和外界条件(温度、压力)对其体积影响的敏感性。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对含有物质的量为n的理想气体,在密闭的容器中其体积(V )、压力(p )和热力学温度(T )之间服从以下关系式: PV = nRT此式称为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式中R 叫做摩尔气体常数,其值等于1 mol 任何理想气体的pV/T 值,其数值可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来求得。

R =8.314J?mol -1·K -1 。

在使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时,要注意各物理量的量纲与R 数值及其单位的一致,即R =8.314J?mol -1·K -1时,式中n 、p 、V 、T 等物理量只能用它们的基本单位mol 、Pa 、m 3和K 。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表示为另外一些形式,如:RT M m pV = 或RTM p =ρ 二、混合气体分压定律(道尔顿分压定律、阿马格分容定律)在恒温下,把混合气体分离成各个单独组分,并使其与混合气体具有相同的压力,此时该组分气体所占有的体积称为该组分的分体积。

ni n V i V i x )()()(== ∑=)()(i V i V 气—液平衡在临界温度以下,气体转化为液体,但分子的热运动并未停止,处于液体表面的少数分子能克服分子间力,重新飞逸出液面变成气体,此过程称为液体的蒸发(或气化)。

如果把液体放置于密闭的容器中,蒸气分子则不致逃走,已形成的蒸气分子又可能重新撞到液面上而凝聚为液态。

蒸发与凝聚两个过程同时进行,但开始时前者居优势,所以气相中分子逐渐增多,随后分子返回液相的机会增大,到了一定程度,单位时间内分子的出入数目相等,此时两个过程达到平衡: 气体凝聚蒸发液体,此时,液体的蒸发和气体的凝聚似乎已经停止,但实际上这两个过程仍在不断进行,只是它们的速度相等而已,因此,这是一种动态平衡。

普通化学答案第一章

普通化学答案第一章

第一章 气体、液体和固体习题1.一个体积50.0m 3的氧气钢瓶,在20℃时,使用前的压力为12MPa ,使用后压力变为10MPa 。

试计算用掉的氧气的质量。

66R M R M (210)*10*50.0*328.314*2931.313*10()mpV Tm pV Tm g =∆∆=-∆== 2. 在相同温度下,将压力为400kPa 的O 2 5.0 dm 3和100kPa 的H 2 20.0 dm 3充入一个40 dm 3的密闭容器中。

试求该温度下混合气体的总压力以及两种气体的分压力。

22222211O H total O H 400*5.050(kPa)40100*20.050(kPa)40100(kPa)p V p V p p p p p ======+= 3.在20℃、标准大气压下,用排水法收集氢气0.10g 。

若此温度下水的蒸气压为2.70kPa ,求此时收集到的H 2的体积。

333R M 0.10*8.314*2931.235*10(m )2*(1013252.70*10)mpV T V -===- 4.300K 的温度下,在体积为1.00 dm 3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00molCO 2。

试分别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和范德华方程计算其压力(范德华常数见答案)。

6326-2-53-1R 1.00*8.314*300 2.49*10(Pa )1.00*10a()(b)R w here:a=0.364m *Pa*m ol b=4.27*10m *m ol2.2(M Pa )m m pV n Tp p V TV p -===+-== 5. 试计算外压为670kPa 时水的沸点。

已知水的摩尔蒸发焓为40.67kJ ·mol -121212()11ln ()()R 436.0(K )vap s s H p T p T T T T ∆=--= 6.20℃时,苯和甲苯的蒸气压分别为9.96kPa 和2.98kPa ,将等物质的量的苯和甲苯在该温度下混合。

同济大学普通化学第一章习题

同济大学普通化学第一章习题

第一章化学反应的基本规律1在下列哪种情况时,真实气体的性质与理想气体相近?(A)低温和高压(B)高温和低压(C)低温和低压(D)高温和高压2对于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来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r G m︒越负,反应速率越快(B)∆r S m︒越正,反应速率越快(C)∆r H m︒越负,反应速率越快(D)活化能越小,反应速率越快3在什么条件下CO2在水中的溶解度最大?(A)高压和低温(B)高压和高温(C)低压和低温(D)低压和高温(E)往溶液中加HCl1–4当KNO3是按下式溶解于一烧杯水中时:KNO3→K++NO3-∆r H m︒=3.55kJ⋅mol-1其结果是:(A)离子比KNO3分子具有的能量少(B)水变暖(C)1摩尔KNO3电离时将放出3.55千焦热量(D)烧杯变冷(E)烧杯的温度保持不变5下述诸平衡反应中,如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气体,增加压力时,不受影响的反应是:(A)N2+3H22NH3(B)2CO+O22CO2(C)2H2+O22H2O(D)N2+O22NO(E)2NO2N2O46反应A+B C+D为放热反应,若温度升高10℃,其结果是:(A)对反应没有影响(B)使平衡常数增大一倍(C)不改变反应速率(D)使平衡常数减少7下列关于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298K时,纯物质的S m︒=0(B)一切单质的S m︒=0(C)对孤立体系而言,∆r S m︒>0的反应总是自发进行的。

(D)在一个反应过程中,随着生成物的增加,熵变增大。

8从化学动力学看,一个零级反应,其反应速率应该:(A)与反应物浓度呈反比(B)随反应物浓度的平方根呈正比(C)随反应物浓度的平方呈正比(D)与反应物浓度呈正比(E)不受反应物浓度的影响9任何一个化学变化,影响平衡常数数值的因素是:(A)反应产物的浓度(B)催化剂(C)反应物的浓度(D)体积(E)温度10在绝对零度时,所有元素的标准熵为:(A)0(B)约10焦耳/摩尔·度(C)1焦耳/摩尔·度(D)正值(E)负值11有两个平行反应A→B和A→C,如果要提高B的产率,降低C的产率,最好的办法是:(A)增加A的浓度(B)增加C的浓度(C)控制反应温度(D)选择某种催化剂12能量守恒定律作为对化学反应的应用,是包含在下面哪位科学家所发现的原理的阐述中?(A)卡诺(Carnot)(B)盖斯(Hess)(C)勒夏特列(LeChatelier)(D)奥斯特瓦尔特(Ostwald)(E)傅里叶(Fourier)13反应A2(g)+2B2(g)2AB2(g)的∆r H m︒>0,采用下述的哪种方法可以使平衡移向左边?(A)降低压力和温度(B)增加压力和温度(C)降低压力,增加温度(D)增加压力,降低温度(E)加入较多的A2气体14阿仑尼乌斯公式适用于:(A)一切复杂反应(B)发生在气相中的复杂反应(C)计算化学反应的∆r H m︒(D)具有明确反应级数和速率常数的所有反应15下列各热力学函数中,哪一个为零::(A)∆f G m︒(I2,g.298K)(B)∆f H m︒(Br2,l.298K)(C)S m︒(H2,g.298K)(D)∆f G m︒(O3,g.298K)(E)∆f H m︒(CO2,g.298K)16在298K,反应H2(g)+1/2O2(g)==H2O(l)的Q p与Q v之差是:(A)-3.7kJ⋅mol-1(B)3.7kJ⋅mol-1(C)1.2kJ⋅mol-1(D)-1.2kJ⋅mol-117某化学反应A(g)+2B(s)→2C(g)的∆r H m︒<0,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仅在常温下,反应可以自发进行(B)仅在高温下,反应可以自发进行(C)任何温度下,反应均可以自发进行(D)任何温度下,反应均难以自发进行18反应2HCl(g)→Cl2(g)+H2(g)的∆r H m︒=184.9kJ⋅mol-1,这意味着:(A)该反应为吸热反应(B)HCl(g)的∆f H m︒为负值(C)该反应体系是均相体系(D)上述三种说法均正确19298K时,1/2∆f G m︒(CCl4(g))>2∆f G m︒(HCl(g))>1/2∆f G m︒(SiCl4(g))>1/2∆f G m︒(TiCl4(g))>∆f G m︒(MgCl2 (s)),且反应H2(g)+Cl2(g)→2HCl(g)的∆r S m︒>0,下列反应中,哪一个可在高温下进行?(1)TiCl4(g)+C(s)→Ti(s)+CCl4(g)(2)TiCl4(g)+2Mg(s)→Ti(s)+2MgCl2(s)(3)SiCl4(g)+2H2(g)→Si(s)+4HCl(g)(4)2MgCl2(s)+C(s)→2Mg(s)+CCl4(g)(A)(1)、(2)、(3)、(4)(B)(2)、(3)、(4)(C)(2)、(3)(D)(3)、(4)20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A)不能改变反应的∆r G m、∆r H m、∆r U m、∆r S m(B)不能改变反应的∆r G m,但能改变反应的∆r U m、∆r H m、∆r S m(C)不能改变反应的∆r G m、∆r H m,但能改变反应的∆r U m、∆r S m(D)不能改变反应的∆r G m、∆r H m、∆r U m,但能改变反应的∆r S m21二级反应速率常数的量纲是:(A)s-1(B)mol⋅dm-3⋅s-1(C)mol-1⋅dm-3⋅s-1(D)mol-1⋅dm3⋅s-122如果系统经过一系列变化,最后又回到起始状态,则下列关系式均能成立的是:(A)Q=0;W=0;∆U=0;∆H=0(B)Q≠0;W≠0;∆U=0;∆H=Q(C)∆U=0;∆H=0;∆G=0;∆S=0(D)Q≠W;∆U=Q-W;∆H=023若下列反应都在298K下进行,则反应的∆r H m︒与生成物的∆f H m︒相等的反应是:(A)1/2H2(g)+1/2I2(g)→HI(g)(B)H2(g)+Cl2(g)→2HCl(g)(C)H2(g)+1/2O(g)→H2O(g)(D)C(金刚石)+O2(g)→CO2(g)(E)HCl(g)+NH3(g)→NH4Cl(s)24下列关于活化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不同的反应具有不同的活化能(B)同一反应的活化能愈大,其反应速率愈大(C)反应的活化能可以通过实验方法测得(D)一般认为,活化能不随温度变化25已知反应H2(g)+Br2(g)2HBr(g)的标准平衡常数K1︒=4.0⨯10-2,则同温下反应1/2H2(g)+1/2Br2(g)HBr(g)的K2︒为:(A)(4.0⨯10-2)-1(B)2.0⨯10-1(C)4.0⨯10-2(D)(4.0⨯10-2)-1/226反应A+B C+D的∆r H m︒<0,当升高温时,将导致:(A)k正和k逆都增加(B)k正和k逆都减小(C)k正减小,k逆增加(D)k正增大,k逆减小(E)k正和k逆的变化无法确定27反应CaCO3(s)CaO(s)+CO2(g)的∆r H m︒=178kJ⋅mol-1,∆r S m︒=161J⋅mol-1⋅K-1,则CaCO3(s)开始分解的温度是:(A)900K(B)500K(C)800K(D)1106K28已知反应3O2(g)→2O3(g)的∆r H m︒=-288.7kJ⋅mol-1。

同济的普通化学习题---珍藏版

同济的普通化学习题---珍藏版

专题一化学,就是研究物质化学运动和变化规律的科学,亦即研究那些具有一定质量、占有一定空间的实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以及伴随这些变化过程的能量关系的科学。

物质有4种不同的物理聚集状态,即气态、液态、固态和等离子态。

气体的基本特征是其具有无限的可膨胀性、无限的掺合性和外界条件(温度、压力)对其体积影响的敏感性。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对含有物质的量为n的理想气体,在密闭的容器中其体积(V )、压力(p )和热力学温度(T )之间服从以下关系式: PV = nRT此式称为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式中R 叫做摩尔气体常数,其值等于1 mol 任何理想气体的pV/T 值,其数值可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来求得。

R =•mol -1·K -1 。

在使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时,要注意各物理量的量纲与R 数值及其单位的一致,即R =•mol -1·K -1时,式中n 、p 、V 、T 等物理量只能用它们的基本单位mol 、Pa 、m 3和K 。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表示为另外一些形式,如:RT M m pV = 或RTM p =ρ 二、混合气体分压定律(道尔顿分压定律、阿马格分容定律)在恒温下,把混合气体分离成各个单独组分,并使其与混合气体具有相同的压力,此时该组分气体所占有的体积称为该组分的分体积。

ni n V i V i x )()()(== ∑=)()(i V i V 气—液平衡在临界温度以下,气体转化为液体,但分子的热运动并未停止,处于液体表面的少数分子能克服分子间力,重新飞逸出液面变成气体,此过程称为液体的蒸发(或气化)。

如果把液体放置于密闭的容器中,蒸气分子则不致逃走,已形成的蒸气分子又可能重新撞到液面上而凝聚为液态。

蒸发与凝聚两个过程同时进行,但开始时前者居优势,所以气相中分子逐渐增多,随后分子返回液相的机会增大,到了一定程度,单位时间内分子的出入数目相等,此时两个过程达到平衡: 气体凝聚蒸发液体,此时,液体的蒸发和气体的凝聚似乎已经停止,但实际上这两个过程仍在不断进行,只是它们的速度相等而已,因此,这是一种动态平衡。

同济大学普通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参考 乙酰苯胺的制备

同济大学普通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参考 乙酰苯胺的制备

实验十七乙酰苯胺的制备
1、除了醋酸酐外,还有哪些酰基化试剂?
答:常用的酰基化试剂有:
酰氯,酸酐,羧酸,酯反应活性依次降低。

此处已乙酰氯、乙酸酐、乙酸、乙酸酯来进行比较。

乙酰氯反应速度最快,但价格昂贵,且易吸潮水解,因此应在无水条件下进行反应。

醋酸酐试剂较贵,但反应迅速,副反应易发生。

醋酸试剂易得,价格便宜,但反应时间较长,适合大规模制备。

乙酸酯反应活性很差,故不经常采用。

2、加入HCl和醋酸钠CH3COONa的目的是什么?
答:苯胺直接和乙酸酐作用反应剧烈,难以控制,易生成副反应。

加入盐酸后由于大部分苯胺生成苯胺盐酸盐,反应式如下:
C6H5NH2+ HCL C6H5NH2.HCL
此时只有少量的游离未成盐苯胺和乙酸酐进行反应,使得反应比较缓和,且随着反应的进行,平衡左移,使得反应一直在游离苯胺浓度较低的状态下进行,反应易控制,且减少了副反应的发生。

用游离胺与纯乙酸酐进行酰化时,常伴有N,N-二乙酰苯胺[ArN(COCH3)2]副产物的生成。

加入醋酸钠可以和生成的醋酸组成醋酸-醋酸钠的缓冲溶液,调节溶液pH在其中进行酰化,由于酸酐的水解速度比酰化速度慢得多,可以得到高纯度的产物。

加入醋酸钠还可以将HCL中和掉,使得盐酸盐的可逆平衡反应向左进行,是反应彻底,提高
产率。

3、若实验自制的试问:乙酰苯胺熔点为113℃~114℃,所制得的苯胺纯度如何?
答:纯乙酰苯胺的熔点为114.3℃,若实验室自制的乙酰苯胺熔点为113℃~114℃,说明里面可能含有少量杂质,但纯度已经很高。

同济大学2010-2011学年《普通化学》期末试卷及参考答案

同济大学2010-2011学年《普通化学》期末试卷及参考答案

同济大学《普通化学》2020—2021年期末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 分,共20 分)1.在同一元素原子中,下列轨道为等价轨道的是……………………( )A.3s、3p、3dB. 1s、2s、3sC.3d xy、3d yz 、3d z22.下列物质的晶体结构中既有共价键又有大 键和分子间力的是……( )A. 金刚砂;B. 碘;C.石墨;D.石英。

3.为有利于反应2NH3(g)+CO2(g) CO(NH2)2(aq)+H2O(l) (Δr H mӨ<0)向右进行,理论上采用的反应条件是…………………………………………( )A.低温高压B.高温高压C.低温低压D.高温低压4. 已知φӨ (I2/I-)=0.535V,φӨ (H2O2/H2O )=1.776V,φӨ (Cl2/Cl-) =1.358V,φӨ(Na+/Na)= –2.76V ,则这几对电对中氧化性最强的是……………( )A.Na+B.H2O2 C.Cl2 D.I25.某温度时,反应H2(g) + Br2(g) = 2HBr(g)的标准平衡常数KӨ=4×10-2,则反应HBr(g) = 1/2H2(g) +1/2 Br2(g)的标准常数KӨ等于…………………()A.1/4×10-2B.1/(4×10-2)1/2C. 4×10-26.下列分子中,中心原子成键是以sp3 不等性杂化的是……………( )A.BeCl2 B.PH3 C.BF3 D.CH47.H2 分子之间的作用力有………………………………………………………( )A.氢键B.取向力C.诱导力D.色散力8.下列各组量子数中,合理的是………………………………………………( )A.(3,1,—2,—1/2)B.(4,0,2,1/2)C.(5,—3,—3,1/2)D.(3,2,2,1/2)9.下列几种物质中△f G m Ө(298K)为零的是………………………………… ( )A.Br2(g) B.Br-(aq) C.Br2(l) D.Br2(aq)10.下列何种函数不是状态函数………………………………………………()A.U B.H C.P D.W二、填空题(每空1 分,共30 分)1.原子核外出现第一个2p 电子、3d 电子、4f 电子的元素,分别处于第周期;第周期;第周期。

同济大学普通化学 第一章、二章习题答案(详细)

同济大学普通化学 第一章、二章习题答案(详细)

普通化学(新教材)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化学反应的基本规律 (习题P50-52)16解(1)H2O( l ) == H2O(g)/ kJ⋅mol-1-285.83 -241.82∆f HθmSθ/ J⋅mol-1⋅k-1 69.91 188.83m(298k) = [-241.82-(-285.83) ] kJ⋅mol-1 = 44.01 kJ⋅mol-1∆r Hθm∆r Sθ(298k) = (188.83-69.91) J⋅mol-1⋅k-1 = 118.92 J⋅mol-1⋅k-1m( 2 ) ∵是等温等压变化(298k) ⨯ N = 44.01 kJ⋅mol-1⨯ 2mol = 88.02 kJ∴ Q p = ∆r HθmW = -P⋅∆V = -nRT = -2 ⨯ 8.315 J⋅k-1⋅mol-1 ⨯ 298k = -4955.7 J= -4.956 kJ (或-4.96kJ )∴ ∆U = Q p + W = 88.02 kJ - 4.96kJ = 83.06 kJ17解(1)N2 (g)+ 2O2(g)== 2 NO2 (g)/ kJ⋅mol-1 0 0 33.2∆f HθmSθ/ J⋅mol-1⋅k-1 191.6 205.14 240.1m(298k) = 33.2 kJ⋅mol-1 ⨯ 2 = 66.4 kJ⋅mol-1∴ ∆r Hθm∆r Sθ(298k) = ( 240.1 J⋅mol-1⋅k-1 ) ⨯ 2 -(205.14 J⋅mol-1⋅k-1 ) ⨯ 2 - 191.6 J⋅mol-1⋅k-1m= - 121.68 J⋅mol-1⋅k-1O (l) == Fe3O4 (s ) + 4 H2(g)(2) 3 Fe(s) + 4H2∆f Hθ/ kJ⋅mol-1 0 -285.83 -1118.4 0m/ J⋅mol-1⋅k-127.3 69.91 146.4 130.68Sθm∴∆r Hθ(298k) = [-1118.4 - (-285.83 ⨯ 4 ) ] kJ⋅mol-1 = 24.92 kJ⋅mol-1m∆r Sθ(298k) = [(130.68 ⨯ 4 + 146.4 ) - (27.3 ⨯ 3 + 69.91 ⨯ 4 )] J⋅mol-1⋅k-1m18. 解:2Fe2O3 (s) + 3C (s ,石墨) == 4 Fe (s) + 3 CO2 (g)∆f Hθm(298k)/ kJ⋅mol-1- 824.2Sθm(298k)/ J⋅mol-1⋅k-187.4 5.74 27.3∆f Gθm(298k)/ kJ⋅mol-1 -742.2∵∆r Gθm = ∆r Hθm- T •∆r Sθm∴ 301.32 kJ⋅mol-1= 467.87 kJ⋅mol-1 - 298 k•∆r Sθm∴∆r Sθm= 558.89 J⋅mol-1⋅k-1∴∆r Sθm = 3 Sθm( CO2(g) 298k) + 27.3 J⋅mol-1⋅k-1⨯ 4 -87.4 J⋅mol-1⋅k-1⨯ 2 - 5.74 J⋅mol-1⋅k-1⨯ 3∴Sθm( CO2(g) 298k) = 1/3 (558.89 +192.02 - 109.2 ) J⋅mol-1⋅k-1 = 213.90 J⋅mol-1⋅k-1∆f Hθm (298k, C (s ,石墨))=0 ∆f Gθm(298k, C (s ,石墨))=0∆f Hθm (298k, Fe (s))=0 ∆f Gθm(298k, Fe (s))=0∆r Hθm =3∆f Hθm(298k, CO2(g) ) -2∆f Hθm(298k, Fe2O3 (s) )⇒467.87 kJ⋅mol-1 =3∆f Hθm(298k, CO2(g) ) -2 ⨯ (- 824.2 kJ⋅mol-1)∴∆f Hθm(298k, CO2(g) ) = 1/3 (467.87-1648.4) kJ⋅mol-1 = -393.51 kJ⋅mol-1同理∆r Gθm =3∆f Gθm(298k, CO2(g) ) -2∆f Gθm(298k, Fe2O3 (s) )⇒301.32 kJ⋅mol-1 = 3∆f Gθm(298k, CO2(g) ) -2 ⨯ (-742.2 kJ⋅mol-1 )∴∆f Gθm(298k, CO2(g) ) = 1/3 (301.32 - 1484.4 ) kJ⋅mol-1 = -394.36 kJ⋅mol-119.解6CO2(g) + 6H2O(l)== C6H12O6 (s) + 6O2(g)∆f Gθm(298k)/ kJ⋅mol-1-394.36 -237.18 902.9 0∴∆r Gθm(298k) = [ 902.9 - (-237.18 ⨯ 6 ) - (-394.36 ⨯ 6 ) ] kJ⋅mol-1 = 4692.14 kJ⋅mol-1 >020.解(1) 4NH3(g) + 5O2(g) == 4NO(g) + 6H2O(l) ∆f Gθm(298k) /kJ⋅mol-1-16.4 0 86.57 -237.18∴∆r Gθm(298k) =[ (-237.18) ⨯6 + 86.57⨯ 4 - (-16.4) ⨯4 ] kJ⋅mol-1 = -1011.2 kJ⋅mol-1<0 ∴此反应能自发进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济大学普通化学答案【篇一:同济大学普通化学06-07期末试题】末考试试题一、是非题(对的在题前括号内填“+”,错的填“-”。

每小题1分,共10分)()1.273k,101.325kpa凝结为冰,其过程的△s0。

()2.一个反应如果是放热反应,当温度升高时,表示补充了能量,因而有助于提高该反应进行的程度。

()3.在原子晶体中,分子内是共价键,分子间也是共价键。

()4.从物质结构知识可以判断,fecl3的熔点高于fecl2 。

()5.3个p轨道的能量、形状和大小都相同,不同的是在空间的取向。

()6.同一元素的离子半径小于其原子半径。

( )9.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物浓度增大,则反应速率加快,所以反应速率常数增大。

种溶液中,c(h)与c(oh)之乘积均相等。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石墨属于?????????????????????????????() a.原子型晶体b. 分子型晶体 c.离子型晶体 d.过渡型晶体2.下列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焓只有在某种特定条件下,才与系统反应热相等; b.焓是人为定义的一种具有能量量纲的热力学量; c.焓是状态函数;d.焓是系统能与环境进行热交换的能量。

3.下列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固体i2分子间作用力大于液体br2分子作用力b.分子间氢键和分子内氢键都可以使物质熔点、沸点升高;c.hcl是直线型的,故cl 原子采用sp杂化轨道,与h原子成键;d. bcl3分子的极性小于 becl2分子的极性 4. 已知某弱酸ha的另一弱酸hb的第 1 页共 5 页+-3+-2+?3+-2+,则反应hb+naaha+ nab的标准平衡常数为????????????????()6.相同质量摩尔浓度的下列物质的水溶液,凝固点最低的是????????? ( )a.葡萄糖 b.hac c.nacl d.cacl27.下列元素中电负性最大的是?????????????????????( )a.nab.cac.s d.cl8.h2分子之间的作用力有 ????????????????????( )a.氢键 b.取向力c.诱导力 d.色散力a.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自发进行 b.在任何温度下都不能自发进行 c.在高温下能自发进行,在低温下不能自发进行 d.在高温下不能自发进行,在低温下能自发进行10.某电池的电池符号为(—)pt丨a3+,a2+ b4+ ,b3+丨pt (+) ?????()a.a3+ ,b4+ b.a3+,b3+c.a2+, b4+ d.a2+, b3+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1?-10-5-155-3----3. ns和np轨道杂化时,其杂化轨道的类型有、和三种。

4.某一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方程为v=kcacb,若将反应物a的浓度增加到原来的4倍,则反应速率是原来的倍,若将反应的总体积增加至原来的4倍,则反应速率为原来的倍。

5.价键理论认为形成配位化合物时,中心离子(或原子)要有可接受由配位体的配位原子提供的,而形成键。

c(h+)= ,c(a2-)=.数,而解离度。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强的还原剂是。

第 2 页共 5 页1/229. h2o2中氧的氧化数为,所以既具有性,又具有性。

10.配合物(nh4)2 [fef5 (h2o)]的系统命名为。

11.钾和氧气可生成氧化物、过氧化物和超氧化物,它们的化学式依次为、 . 和。

12.价电子构型为的元素位于第周期区族。

13.在描述下列4个电子的量子数组合填入尚缺的量子数。

电子四、简答题:(每小题3分,共6分)比较下列各组化合物的酸性,并指出你所依据的规律1、hclo4、h2so4、h3po42、h2cro4、h3cro34、cr(oh)2五、完成并配平下列反应方程式(每小题2分,共10分) 1. au+hno3 +hcl = 2. si +naoh +h2o = 3. bicl3 + h2o =4. cr2o7+no2 +h= 5. mno4- ++so32-+h2o = 六、计算题(每小题8分,共24分)⑵当p( c2h6)=80kpa,p( c2h4)=30kpa,p( h2)=3kpa,温度为298.15k时,通过计算说明上述反应自发进行的方向?(⑵和⑶中除h+及oh-外,其它物质均处于标准条件下)。

第 3 页共 5 页--+2--+n l m ms答案一、二、三、四、1.酸性强弱: hclo4h2so4h3po4 依据同周期各族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合物,从左到右酸性增强。

2、h2cro4h3cro3cr(oh)2 依据同一元素的不同价态氧化物的水合物,一般高价态的酸性比低价态的强. 五、1.au +hno3 + 4hcl = h[aucl4] + no↑ + 2 h2o 2. si + 2naoh +h2o = na2 sio3 + 2 h2↑ 3. b icl3 + h2o =biocl↓ + 2 hcl4. cr2o72- + 3no2- + 8h+ = 2cr3+ + 3no3- + 4h2o 5. mno4 + so3+h2o =mno2↓ + 3so4 + 2oh 六、⑵当p( c2h6)=80kpa,p( c2h4)=30kpa,p( h2)=3kpa,温度为298.15k时,通过计算说明上述反应自发进行的方向?依据△rgm (298.15k)= △rgm (298.15k)+ rtlnq第 4 页共 5 页??-1+-2-2--= —rtlnk ? + rtlnq ∴反应正向不能自发进行pbi2 pb + 2ipbi2 pb2+ + 2i -3. 解:⑴依据 h3aso3 + i3- + h2o = h3aso4 +3i -+ 2h+ 电对h3aso4/ h3aso3 作负极,i3- / i –作正极k ? =0.154所以反应按上述反应逆向进行。

--+-5-3-3-3-4-32+ -2+ -22-92+ -22-9正方向进行第 5 页共 5 页【篇二:同济大学普通化学1997考研真题】a 编号:102-1 答题要求:简明扼要,字体清楚一选择题1.某温度下2升氢气的压力为2.0?105pa,4升氮气的压力为4.0?105pa。

现将此两种气体完全通入8升容器中(温度不变),则混合气体的总压为()a.2.0?105pab.2.5?105pac.4.0?105pad.1.0?105pa2.已知下列三个反应的标准焓变:?1?c?s??o2?g??co2?g? ?h??t?298k???393.7kj?mol?1?2?2s ?s??2o2?g??2so2?g??h??t?298k???593.8kj?mol?1?3?co2?g ??2so2?g??cs2?l??3o2?g??h??t?298k??1075.4kj?mol?1求由c?s?及s?s?在标准状态下生成1molcs2?l?的焓变应为() a.?87.9kj?mol?1 b.87.9kj?mol?1 c.101kj?mol?1d.?2092.9kj?mol?13.在一定温度下,将1molso3放入1升反应器中,当反应2so3?g??2so2?g??o2?g?达到平衡时,容器内有0.6molso2,则此反应的浓度平衡常数为()a.0.36b.0.68c.0.45d.0.544.?1ag2o?s?的?g?t?298k??11.2kj?mol??f,反应2ag2o?s??4ag?s??o2?g?在298k 达平衡时,氧的分压最接近于()a.2.0?105pab.2.5?105pac.4.0?105pad.1.0?105pa5.将1molso3放入1升反应器中,当反应2so3?g??2so2?g??o2?g?达到平衡时,容器内有0.6molso2,则此反应的浓度平衡常数为()a.0.36b.0.68c.0.45d.0.546.醋酸的ka?1.8?10?5,欲制得ph=5的醋酸与醋酸钠组成的缓冲溶液,醋酸与醋酸钠的物质的量之比应为()a.1:18 b1:36c.5:9d.18:107.加入h2s,hcl和naoh以分离和鉴定混和溶液中的pb2+;cu2+和mg2+时试剂加入的顺序应是:a.先加入hcl,再加入h2s,最后加naohb. 先加入h2s,再加入hcl,最后加naohc. 先加入hcl,再加入naoh,最后加h2sd.先加naoh,再加入h2s,最后加hcl8.已知ag2cro4和agcl的溶度积常数分别为2?10?12和1.8?10?10,向一含有a.ag2cro4先沉淀完全b.agcl先沉淀完全c. ag2cro4沉淀部分后,agcl开始沉淀d. agcl沉淀部分后,ag2cro4开始沉淀.9.下列各题中,正确的是()a.chcl3,bcl3,h2s,hcl为极性分子,ch4,co2为非极性分子;b. hcl,chcl3,h2s为极性分子,bcl3,co2,ch4为非极性分子;c. chcl3,hcl,co2,h2s为极性分子,bcl3,ch4为非极性分子;d. chcl3,hcl,bcl3为极性分子,co2,ch4,h2s为非极性分子。

10.在五支试剂管中分别盛有以下五种溶液:nacl,na2s,k2cro4,na2s2o3,nai,加入下列哪种试剂,可以把它们区别开来:()a.氨水b.氢氧化钠c.氯化钾d.硝酸银11.下列轨道上的电子在xy平面上的几率密度为零的是()a.3sb.3dz2c.3pxd. 3pz12.多电子原子中电子的能量取决于()a.主量子数 nb.n和lc.n,l和md. n,l,m和ms13.受同种阳离子作用,下列离子中变形性最大的是()a.氟离子b.氧离子c.氯离子d.硫离子14.用杂化轨道理论推测下列分子的空间构型,其中主要为三角锥形的是()a.bf3b.pcl3c.bi3d.so315.在室温下卤素单质由f2到i2,气体逐渐变为固体是由于()a.电负性依次减弱b.原子半径依次增大c.色散力依次增加d.取向力依次增加16.配合物k2[zn(oh)4]的名称是()a.四氢氧合锌(Ⅱ)钾b.四羟基锌酸钾c.四羟基合锌(Ⅱ)酸钾d.四羟基锌钾17.比较下列各组内配离子的稳定性大小,不正确的是()a.[cu(nh3)4]2??[cu(cn)2]2?b.[fe(ncs)6]3??[fe(oh2)6]3?c.[ni(cn)4]2??[ni(nh3)4]3?d.[co(no2)6]4??[co(oh2)6]3?18. caf2,bacl2,cacl2,mgo四种晶体熔点由高到低的顺序为()a.mgo?caf2?bacl2?cacl2b.mgo?caf2?cacl2?bacl2c.caf2?mgo?bacl2?cacl2d.caf2?mgo?cacl2?bacl219.在Ⅰa与Ⅱa族金属性质比较中,下列正确的是()a.Ⅰa的第一电离能比较高b. Ⅰa的离子极化能力较强c. Ⅰa的氮化物比较稳定d. Ⅰa的碳酸盐的热稳定性较好20.向酸性三氯化铁溶液中通入硫化氢气体,生成的产物是()a.fe2s3?hclb.fes?s?hclc.fecl2?s?hcld.fe?s?hcl21.下列铁系氢氧化物的碱性强弱比较正确的是()a.fe(oh)3co(oh)3ni(oh)3b.ni(oh)3co(oh)3fe(oh)3c.co(oh)3fe(oh)3 ni(oh)3d.ni(oh)3fe(oh)3co(oh)322.下列矿物中,主要成分不是二氧化硅的是()a.石英砂b.水晶c.硅藻土d.刚金23.下列碳酸盐和碳酸氢盐中,热稳定性大小顺序正确的是()a.碳酸氢钠碳酸钠碳酸镁b.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镁c.碳酸镁碳酸氢钠碳酸钠d.碳酸氢钠碳酸镁碳酸钠24.下列氧化物酸性最强的是()a.n2o5b.so3c.cl2o7di2o725.下列物质中不能作为配位剂的是()a.硫氰酸钾b.硫代硫酸钠c.甲烷d.一氧化碳二.写出聚氯乙烯,聚苯乙烯,丁氰橡胶,硅橡胶聚合物中结构链节之式子三.写出金能溶于1.王水,2.kcn的反应方程式四.写出水处理凝聚剂,碱性氧化铝的胶团结构简单表达式五.简述影响超电势的主要因素六.距离说明各种杂化轨道类型及其空间构型七.举例说明碳+5其他元素,形成碳化物的各种类型八.计算题1.25?c下有两组水溶液,每组溶液的体积均为2000cm?3第一组:a中含有4.0g甲醇,b中含有4.0g乙醇第二组:a中含有3.2g甲醇,b中含有4.6g乙醇计算说明哪组是等渗的?若不等渗,哪个溶液是高渗的?其渗透压是多少?把不等渗的那组溶液放入一个有半透膜的容器中,a与b分别置于半透膜的两侧,达到平衡后,a溶液与b溶液中各有什么溶质,多少g?已知:c=12.0,h=1.0,o=16,假设各溶液的密度均为1.0g/cm32.25?c,ki与kmno4在ph=4的溶液中反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