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医学最完整总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医学复习资料

一、社会医学绪论

1、社会医学概念:是一门交叉学科,研究社会因素与个体及群体健康和疾病之间相互作用及其规律,制定相应制定社会卫生策略和措施,保护和增进个体及人群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活动能力,提高生命质量发挥,充分发挥健康的社会功能,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

2、WHO在1948对健康的新定义:健康是身体、心理、社会的完好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或身体虚弱而已。

3、社会医学的研究内容:

(1)研究社会卫生状况(人群的健康状况)——对社会卫生问题作出社会医学的“诊断”

(2)研究影响人群健康的因素(社会因素)——社会病因分析

(3)研究社会卫生的策略和措施——社会医学处方(充分享有人人卫生保健)4、社会医学研究任务:

(1)倡导积极健康观和推进现代医学模式

(2)改善社会卫生状况,提高人群健康水平

(3)制定社会卫生策略和措施

(4)开展健康高危人群保健和社会病控制

5、社会医学的发展

(1)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提出环境及生活习惯对疾病的作用。

(2)盖伦(Galen):重视心理因素的致病作用。

(3)弗兰克:悲惨的生活是疾病的温床;《全国医学监督体制》:用医学监督计划使政府采取措施保护公众的健康;第一个提出社会卫生措施。

(4)魏尔啸(Rudolf Virchow):医学科学的核心是社会科学;医学是一门社会科学;任何社会都应对居民的健康负责;政治学是广义上的医学;实现医学目标的最好的办法是将医学和社会生活及政治活动结合起来。

(5)格罗蒂扬(Grotjahn):提出社会卫生学的一整套理论和概念;《社会病理学》提出用社会观点研究人类疾病的原则;首次在柏林大学开设社会卫生学讲座。(6)我国古代医学家的意识:注意到了环境及精神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内因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

外因六淫“风、寒、暑、湿、燥、火”

6、社会医学的基本理论:

(1)卫生事业与社会协调发展

(2)健康和经济的双向作用的观念

(3)生理、心理、社会健康的观点

(4)关注高危人群和高危因素

(5)疾病防治中社会因素的决定作用

(6)卫生工作要求全社会参与(多部门参与)

二、医学模式

1、模式:指从事物中抽象出某些特征,构成关于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模型。是人们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思想和行为方式。模式是高度概括事物的核心关键信息。

2、医学模式:人类在与疾病抗争和认识自身生命过程的实践中得出的对健康观

和疾病观等重要医学观念的本质概括。(核心:医学观=健康观+疾病观;既体现医学观,也体现方法论。)

3、(1) 神灵主义的医学模式: 是指先民们认为人类的生命与健康是上帝神灵所赐,疾病和灾祸是天谴神罚。健康和疾病观:人的生命与健康是上帝神灵所赐,疾病和灾祸是天谴神罚,死亡是躯体和灵魂的分离。

(2)自然哲学医学模式:是把健康、疾病与人类生活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联系起来观察和思考的朴素、辩证、整体的医学观点。

健康和疾病观:人与自然的和谐—健康,失衡--致病。诊断和治疗:内外因--辩证疗法。自然界万物之源(四元素理论): 水、火、土、气;对应冷、热、干、湿;体液学说:体液分为胆液质、血液质、粘液质和黑胆质四种。

(3)机械论医学模式:是基于机械唯物主义观点,以机械运动来解释一切生命现象的医学观和方法论。

健康和疾病观:是自己发动自己的机器;将生命活动比作机器的运动;对健康的保护与保护机器的原理一致;疾病:机器出现故障和失灵;医学:对出现故障的部分和零件的修补。

机械论医学模式的缺点:它简单地把人比作机器,忽视人类机体的复杂性及社会复杂性,对人体的观察具有片面性、机械性,“头痛医头,脚痛医脚”。(4)生物医学模式:是指从生物学角度认识健康和疾病,反映病因、宿主和自然环境三者内在联系的医学观和方法论。

二元论:人的身体和精神应有合理的分工,医学应研究如何通过精密的技术测量细胞生物化学的变化,来解释病人的症状与体征,干预这些变化来恢复健康;还原论:将人体分解为器官、细胞、分子,复杂的生命现象必须用物理的、化学的方法来解释功能改变的因果关系;疾病是静止的因果结局。健康和疾病观:健康是宿主、环境和病原体三者的动态平衡;疾病是平衡破坏。诊断和治疗:精密技术在诊断中的应用;攻克外科手术三大难题:疼痛、感染、出血;三大武器出现:杀菌灭虫、预防接种、抗菌药物。生物医学模式的贡献:为解决临床医学的一些重大难题提供了基础;借助于细胞病理学,成为临床诊断的决定性标准;在疾病预防领域有了较大成就。

缺陷:只考虑了生物因素,忽视了心理社会环境因素对疾病的影响;注意力只放在身体和疾病上,忽视了病人的行为和心理过程(高技术低情感)。

(5)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就是指从生物、心理和社会等方面来观察、分析、思考和处理疾病和健康问题的科学观和方法论。

(6)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产生的背景:

1疾病谱、死因谱的转变;

2健康需求提高;

3医学的社会化;

4医学学科的内部融合与外部交叉发展。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医学实践的指导意义:(1)对预防工作的影响(2)对卫生服务的影响(3)对临床工作的影响(4)对医学教育的影响。

消极的健康观:以传染病的发生、变化和转归为依据的疾病,是单因单果的健康疾病表现形式;健康是没有疾病,疾病是失去健康;健康是没有症状和体征。积极的健康观: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完好状态。(-WHO);健康是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学三维组合的概念。

亚健康状态:即第三状态或灰色状态,是指人的机体虽无明显的疾病,但呈现

活力降低,适应力呈不同程度减退的一种生理状态,是由机体各系统的生理功能和代谢过程低下所导致,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生理功能降低的状态。人群中所占比例大。

亚临床疾病:即无症状疾病,虽没有临床症状和体征,但存在生理学代谢或病理性反应的临床检测证据,这是与亚健康状态的主要区别。

三、社会经济因素与健康

1、社会因素影响健康的基本规律和特点:(1)广泛性和交互作用;(2)持久性和累计性。

2、经济发展与健康存在一种彼此关联、互为因果、相互促进的双向作用关系。

3、经济发展对健康的促进作用:(1)经济发展提高了居民的物质生活水平(2)通过教育间接地影响人群健康(3)有利于增加卫生投资

4、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健康问题:(1)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2)生活方式改变(3)现代社社会病的影响(4)心理健康问题凸显(5)负面社会事件增多(6)社会人口特征的剧烈变化。

5、健康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增加劳动力供给、提高劳动效率;减少疾病损失;促进教育收益实现;促进对自然资源利用。

6、健康投资:是指人们为了获得良好的健康而消费的食品、闲暇时间和卫生服务等资源。健康的获得是健康投资的结果。通过对健康的投资,可以获得以后更好的生存与发展能力;可以改善人们的健康状况,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7、健康投资效益分析:(1)健康投资的经济效益:平均期望寿命常被作为反映健康投资经济效益的重要敏感指标。(2)健康投资的社会效益:公共健康状况的改善,也会增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健康状况的恶化,会带来沉重的疾病负担、破坏社会的互信与合作。

四、社会环境因素与健康

1、人口流动:指人口在地理空间位置上的变动和阶层职业上的变动。

2、食品安全:指食物种植、养殖、加工、包装、储藏、运输、销售、消费等活动符合国家强制标准和要求,不存在可能损害人体健康、导致消费者死亡的有毒有害物质或危及消费者或后代的隐患。

3、职业压力:多指因职业过程的各种因素对工作者造成生理、心理、社会的健康状态改变及损害的压力。

4、社会制度: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的规范体系,是社会经济、政治、法律、文化制度的总和。

5、人际关系:人与人之间在社会生活中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极其复杂的关系,这种关系可以表现为亲密,也可以是疏远和敌对。

6、社会支持:指一个人从社会网络所获得的情感、物质和生活上的帮助。

7、家庭对健康的影响:(1)家庭关系不良:家庭暴力(2)家庭功能失调:家庭消费及教育功能失调(3)家庭结构破坏:离婚,丧偶

8、社会发展与健康:(1)正向作用:诊疗技术;信息高速公路

(2)负向作用:医患关系;医疗费用;过渡诊疗。

9、城市化与健康负面影响:环境污染;精神障碍疾病增多;现代病出现;交通危害。

五、社会文化因素与健康

1、文化:广义的文化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即精神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