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孙权劝学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 孙权劝学》课件(47张)
谁 比得上
认为
大有所益。” 益处、好处
蒙乃 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
于是 从事 到了…的时候 到
蒙论 议,大
惊曰:“卿今者
讨论 评议 非常,十分
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 三
日,就即更重刮新 目相待,大兄怎何么 认见清事之
晚“啊乎”!,”肃于遂是 拜拜见蒙母,结表友顺而接别,就
表示感叹
语气
鲁肃
三国时吴国名将、政治 家。字子敬,临淮东城 人。出身士族,为孙权 所敬重。主张联刘抗曹, 助周瑜大破曹军于赤壁。 周瑜死后,代领其军, 继续与刘备维持和好关 系。
吕蒙
字子命,三国时吴国名将。安 徽阜南人,少依孙策部将邓当。 邓当死代领其军。后从孙权攻 占各地。曾随周瑜、程普等大 破曹操于赤壁。他接受孙权劝 告,多读史书、兵书,长进甚 快。鲁肃卒,代领其军,袭破 关羽,占领荆州。不久病故。
拓展知识:
1、出自本文的成语有哪些?
“吴下阿蒙”原指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 比喻学识浅陋的人。现在多用在他人有了转 变方面,凡学识大进,或地位从低下而攀高 了,以及穷困而至富有了,都可以用此语。
(例句)你还不知道吗?小黄已贵为总经理,可 不再是吴下阿蒙了。
“刮目相待”指用新的眼光来看待。表示不要 用老眼光看待别人,要估计到别人的进步。
思考:本文讲了怎样一个故事?请用自己的 话说说。
劝 不可不学 孙权
军中多务辞 吕蒙 就学
刮目相待豪
非复吴下阿蒙
赞
鲁肃
1、孙权为何要劝吕蒙学习?他又是怎样劝 勉吕蒙学习的?(3分) 2、从文中找出一个成语形容吕蒙的变化。 从“孙权劝学”这个故事中,你获得什么 启示?(3分)
1、孙权为何要劝吕蒙学习?他又是怎样劝勉 吕蒙学习的?(3分)
《孙权劝学》原文和译文
孙权劝学宋司马光【原文】初1,权2谓3吕蒙4曰:“卿5今6当涂7掌事,不可不学!”蒙辞8以军中多务9。
权曰:“孤10岂欲卿治经11为博士12邪13!但14当涉猎15,见往事16耳17。
卿言多务,孰若18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19始20就21学。
及22鲁肃过23寻阳24,与25蒙论议26,大267惊28曰:“卿今29者才略30,非复31吴下阿蒙32!”蒙曰:“士别三日33,即34更35刮目相待36,大兄37何38见事39之晚乎40!”肃遂41拜42蒙母,结友而别。
【译文】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
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你说军务繁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颇多。
”吕蒙于是开始学习。
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一起谈论议事,鲁肃十分吃惊地说:“你现在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能和谋略,不再是吴下时没有才学的阿蒙了!”吕蒙说:“与读书的人分别几天,就应当用新的眼光看待,长兄你知晓事情怎么这么晚呢?”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好友后分别了。
【注释】1、初:当初,这里是追述往事的习惯用词。
2、权:指孙权,字仲谋,黄龙元年(公元222年)称王于建业(今江苏南京),国号吴,不久迁都武昌(今湖北鄂城)。
229年称帝。
3、谓:告诉,对……说,常与“曰”连用。
4、吕蒙:东吴名将,汝南富陂(今安徽阜阳)人。
5、卿:古代君对臣或长辈对晚辈的爱称。
6、今:现在。
7、涂:同“途”。
当涂掌事:当涂,当道,即当权的意思。
掌事,掌管政事(异议:当涂:地名)。
8、辞:推托。
9、多务:事务多,杂事多。
务,事务。
10、孤:古时候王侯的自称。
11、治经:研究儒家经典。
"经”指四书五经,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12、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15孙权劝学
鲁肃: 三国时吴 国的名将, 字子敬。
吕蒙: 三国时吴国的名将, 字子明。
分 角 色 朗 读
以孤务事当为孤 为常,耳涉博岂 大读孰。猎士欲 有书若卿,邪卿 所,孤言见!治 益自?多往但经 。 何刮士 见目别 事相三 之待日 晚,, 乎大即 !兄更
不卿 可今 不当 学涂 !掌 事 , 复卿 吴今 下者 阿才 蒙略 !, 非
表顺接 告别
为什么 认识 无实义 了解
于是 拜见
集体朗读译文!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掌管军 事,不能不学习呀!”吕蒙以军中事多推辞。 孙权说:”我又没有要你研究经书成为博士! 只是应当浏览群书,了解以往的历史罢了。 你说事务多,又有谁比得上我的事务多呢? 我经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收获。”吕蒙从此 开始读书。 等到鲁肃到寻阳,跟吕蒙议论军务时, 大吃了一惊说:“你现在的才略,已不是吴 下的阿蒙了!”吕蒙说:“士别三日,就应 当以新的眼光去看待,兄长领悟事理怎么那 么晚呢?”鲁肃于是拜见了吕蒙的母亲,与 吕蒙结为好友才告别。
司马光 (1019- 1086),字君 实,北宋政治 家,史学家。 著有《资治通 鉴》,本文选 自此书。
《资治通鉴 》
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中国古代史学巨著。 《资治通鉴》是 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 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孙权: 三国时吴 国的建立 者,字仲 谋。
文中出现有哪些成语?
“吴下阿蒙”----原指三国时
期吴国大将吕蒙。现在比喻学识短 浅的人。
“刮目相待”------指用新的眼
光来看待。表示不要用老眼光看待别 人,要估计到别人的进步。
当:
但当涉猎。(应当)
当涂掌事。(如今) 见: 见往事耳。(了解)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认清) 辞: 旦辞爷娘去。(告辞,辞别) 蒙辞以军中多务。(推托,推辞)
15、孙权劝学
世人睥睨我自笑,来日令尔惊苏秦!【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及文学常识。
熟读课文,掌握本课生字词。
2、结合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3、积累文言词汇,背诵文言文。
【自主学习】1、请同学们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及作品。
2、阅读课文,借助工具书给生僻字词注音。
①在文中圈注生字词,并用红色笔标注拼音。
②完成《新学案》自主预习1、2小题。
3、自读课文,力求读准字音,注意正确断句和停顿,读出语气和情感。
试着在小组内读一读,请求别人的帮助指导。
【合作探究】1、小组同学一起,逐段逐句翻译课文,疏通文意。
①组长做好安排,同学轮流一句一句的翻译,其余同学对不正确的或有异议的做以补充和纠错。
②形成通顺的文意语段,写在书本的空白处或写在便利贴上,粘贴在课文段落处。
③重点字词或句子的翻译在文中或翻译的文本中用红色笔标注。
④完成《新学案》自主预习第三小题。
2、在理清文意的基础上概述本文的内容,在学习交流中积极的展示。
并做好学习笔记。
【课堂小结】将本文的文言词汇整理写在下面,积极交流展示学习成果。
1、通假字:2、古今异义词:3、一词多义:4、特殊文言句式: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揣摩想像人物当时的语气、神态和心理活动。
2、掌握疏通文言句意的方法3、理解课文的内容并有自己的感悟4、品味语言,理解吕蒙与鲁肃对话的含义。
【自主学习】1、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层次。
(要求:①要写明从哪到哪是第一层。
②请用4—8个字概括每层的大意)。
2、孙权如何以现身说法,劝吕蒙学习?文中那句话表明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提示: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从原文中找出话语回答。
)3、吕蒙学习后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通过谁的所见所言来写?【合作探究】1、文中写到了三个人物,请探讨一下这三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2、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拓展延伸】孙权劝学、吕蒙就学、鲁肃赞学对你有什么启示?(请把你的认识写在下面,并做好交流展示的准备。
15.《孙权劝学》(确定)
5.通过学习,使吕蒙发生了巨大 的变化。我们今天 学习了《孙权 劝学》后,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 示呢?
告诉我 们“开卷有益”的道理。 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
.
6.本文的三个人物各有什么特点?
孙权
劝
爱才,关爱部下,善劝, 好学 能听取别人意见,勤奋 好学。
敬才爱才
吕蒙赞ຫໍສະໝຸດ 鲁肃古今中外有许多劝人读书的名 言、格言,请搜集这些名言,并 围绕这些名言或格言,谈谈读书 的重要性。
2.孙权如何以现身说法,劝吕 蒙学习?(原文)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3.为什么“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鲁肃之所以主动与吕蒙“结友”,是 因为鲁肃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 之深交,表明鲁肃敬才、爱才,二人 情投意合。
4.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 说明了什么? 因为情况是在不断变化,人也在不断变化, 不能拿老 眼光看待人。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 人和事。
曹操(魏) 孙权(吴)
刘备(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在学习中掌握重点文言实词的含义。 2.掌握有关文学常识。
能力目标:
1.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2.培养文学鉴赏能力。
情感目标:
1.学习吕蒙虚心接受意见、努力学习的精神。 2.感受人物语言的艺术美。
作者情况
司马光,字君实, 北宋 政治 家、 史学 家。 卒谥文正,追封温国公 世称司马温公。
想一想:
大意失荆州
关羽
智取荆州 吕蒙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和久必分”。话说三 国鼎立之时,吴王孙权雄霸一方。其手下有 员名将叫吕蒙,此人武艺高强,战功卓著, 曾随周瑜、程普大破曹操于赤壁,后又袭破 关羽,占领荆州,深受吴王孙权的信赖。可 他就不爱读书,孙权多次劝说,他总是推三 阻四,不肯就学,今天,孙权又来劝说了, 结果如何呢?咱们一起来看《孙权劝学》。
《孙权劝学》译文(精选15篇)
《孙权劝学》译文(精选15篇)《孙权劝学》译文篇1选自《资治通鉴》孙权劝学:司马光文本译文原文文本起初,吴王孙权对大将吕蒙说道:“你现在身当要职把握重权,不行不进一步去学习!”吕蒙以军营中事务繁多为理由加以推辞。
孙权说:“我莫非是想要你钻研经史典籍而成为学问渊博的学者吗?只是应当广泛地学习学问而不必去深钻精通。
你说要处理很多事务,哪一个比得上我处理的事务呢?我经常读书,自己感到获得了很大的收益。
”吕蒙于是开头学习。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行不学!”蒙辞以军中多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等到东吴名将鲁肃路过寻阳,与吕蒙研争论说天下大事,鲁肃听到吕蒙的见解后特别惊异地说:“你如今的才能谋略,已不再是过去的东吴吕蒙可相比的了!”吕蒙说:“对于有志气的人,分别了数日后,就应当擦亮眼睛重新看待他的才能,老兄你为什么发现事物的变化这么晚呢!”鲁肃于是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好友,然后告辞而去。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警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 2023/10/01《孙权劝学》译文篇2孙权劝学教学目的:1.体会人物语言的情味。
2.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3.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
4.理解本文开卷有益的主旨。
教学过程一、导入:“开卷有益”这个成语是说读书对人们大有好处。
本文讲了一个有关读书的故事。
三国时,孙权手下的名将吕蒙大字不识几个。
孙权劝他,你现在当权,不行以不读书。
吕蒙听了孙权的劝说,开头学习,后来果真大有进步。
二、作家作品简介本文选自《资治通鉴》,题目是编者加的。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即为统治阶级供应政治借鉴。
初中孙权劝学原文及翻译
初中孙权劝学原文及翻译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译文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
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你说军务繁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很多。
”吕蒙于是开始学习。
当鲁肃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一起谈论议事,鲁肃十分吃惊地说:“你现在的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能和谋略,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吴县的(没有学识的)阿蒙了!”吕蒙说:“志士(君子)分别几天,就重新另眼看待了,长兄你认清事物怎么这么晚呢?”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朋友后分别了。
注释1、初:当初,起初,这里是追述往事的习惯用词。
2、权:指孙权,字仲谋,吴郡富春(浙江富阳)人,黄龙元年(公元222年)称王于武昌(今湖北鄂城),国号吴,不久迁都建业,(今江苏南京)。
229年称帝。
3、谓……曰:谓,告诉;连用表示“对……说”。
4、吕蒙:字子明,三国时吴国名将,汝南富陂(今安徽省阜南县东南)人。
5、卿: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
6、今:当今。
7、当涂:当道,当权。
8、掌事:掌管政事。
9、辞:推托。
10、以:介词,用。
11、务:事务。
12、孤:古时王侯的自称。
13、岂:难道。
14、治经:研究儒家经典。
治,研究。
“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等书。
15、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16、邪(yé):通“耶”,语气词,表示反问或疑问的语气。
17、但:只,仅。
18、当:应当。
19、涉猎:粗略地阅读。
15.《孙权劝学》说课稿
《孙权劝学》说课稿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孙权劝学》。
希望各位老师多多指教。
说教材:《孙权劝学》一文是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最后一课。
在延续前面四课展现名人风采的同时,又产生一些新的变化。
就内容而言,本文情节简单,语言通俗易懂,是培养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绝佳教材。
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借助课文的注释和相关资料,应该可以很容易地理解故事大意。
同时,由于本文的主题与学生的学习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对于解决学生在学习上的态度和方法问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因此,教育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树立学习上的自信心,也是教材设置这一课的主要目的。
【说教学目标】针对前面提到的教材设置目的,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几点:1、简单了解《资治通鉴》及其作者司马光,了解故事中三个主要人物的生平及相互关系;2、借助课下注释及相关资料,疏通课文,了解故事大意;3、积累文言词汇,培养学生自己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和习惯;4、学习本文详略得当、用语言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写法,并学以致用;5、思考吕蒙前后变化的原因,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以上五个目标,我觉得第二和第三个目标应该是本节课的重点,也就是掌握字、词、句,掌握阅读方法,是我们学习文言文的最主要目的,至于第四个关于写法的学习,我觉得在课文详略安排这一环节的学习上,可能存在一定的难度,有些同学呢,无法理解课文为什么这样安排,有些同学可能理解,但不一定能够将这种妙处说出来。
设置这一目标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引导学生理解,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文章这样写的妙处,并能将这种写作思想渗透到自己今后的写作中去。
【说教法学法】这一课里我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第一,诵读法;文言文只有多读才能深入理解文意,如果连文章都读不熟,很难想像学生会懂得文章的意思。
第二,点拨法,主要是针对一些学生能回答上来,但不一定能意识到的问题,通过逐步的启发和点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问题;第三,讨论法,关于这一方法的作用我想就不用多说了。
七年级下册语文《孙权劝学》教案【五篇】
【导语】本⽂选⾃《资治通鉴》司马光主持编撰《资治通鉴》的⽬的是想让后⼈通过历的⼀些的失吸取教训从⽽更好的治理国家。
⼩编整理了七年级下册语⽂《孙权劝学》教案【五篇】,希望对你有帮助!篇⼀ ⼀,导⼊。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第15课:《孙权劝学》它选⾃《资治通鉴》,同学们先看⼀下《资治通鉴》的相关知识。
关于司马光,同学们都知道他砸缸的故事,下⾯再了解⼀下。
⼆、感知课⽂ 1.学习⽂⾔⽂最重要的是朗读。
朗读要求读准字⾳,把握节奏,读出感情。
下⾯⽼师读⼀下,同学们要听准字⾳、停顿。
2.好,请同学们看⼤屏幕,看看这⼏个字怎么读。
3同学们,该你们来朗读了!千万要注意读准字⾳,还要把握好节奏。
4.好,下⾯谁愿意给⼤家展⽰⼀下你的朗读才能啊? 5.下⾯,让我们来了解⼀下⽂章⾥的⼈物! 孙权(182-252)即吴⼤帝。
三国时吴国的建⽴者。
字仲谋,吴郡富春⼈。
公元200年,兄孙策死后,他18岁便继承了孙⽒政权,据守江东。
208年与刘备联合,⼤败曹操于⾚壁。
222年夷陵战役,吴军⼤败蜀汉军队。
229年称帝于武昌,后迁都建邺。
230年派将军卫温到达夷州(台湾),加强了与夷州的联系。
吕蒙(178-219),字⼦命,三国时吴国名将。
安徽⾩南⼈,少依孙策部将邓当。
邓当死代领其军。
后从孙权攻占各地。
曾随周瑜、程普等⼤破曹操于⾚壁。
他接受孙权劝告,多读史书、兵书,长进甚快。
鲁肃卒,代领其军,袭破关⽻,占领荆洲。
不久病故。
鲁肃(172-217),三国时吴国名将、政治家。
字⼦敬,临淮东城⼈。
出⾝⼠族,为孙权所敬重。
主张联刘抗曹,助周瑜⼤破曹军于⾚壁。
周瑜死后,代领其军,继续与刘备维持和好关系 6.理清了⼈物关系,下⾯我们来疏通⽂意。
请同学们以⼩组为单位,结合书下注释,来疏通课⽂,有问题尽量在⼩组内解决,若组内有疑难,则提出来全班解决。
有哪个词哪句话不理解,提出来 请同学们看⼤屏幕。
还有两个成语出⾃本课,看⼤屏幕;吴下阿蒙:泛指缺少学识,⽂才的⼈. ⽬相看): ⽤新的眼光来看待.希望同学们能把它们积累下来,并熟练运⽤。
孙权劝学原文及注释
孙权劝学原文及注释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警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注释:1、初:当初,起初,这里是追述往事的习惯用词。
2、权:指孙权,字仲谋,吴郡富春(浙江富阳)人,黄龙元年(公元222年)称王于武昌(今湖北城),国号吴,不久迁都建业,(今江苏南京)。
229年称帝。
3、谓……曰:谓,告诉;连用表示“对……说”。
4、吕蒙:字子明,三国时吴国名将,汝南富陂(今安省南县东南)人。
5、卿: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
6、今:当今。
7、当涂:当道,当权。
8、掌事:掌管政事。
9、辞:推托。
10、以:介词,用。
11、务:事务。
12、孤:古时王侯的自称。
13、岂:难道。
14、治经:研究儒家经典。
治,研究。
“经”指《》《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等书。
15、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16、邪(yé):通“耶”,语气词,表示反问或疑问的语气。
17、但:只,仅。
18、当:应当。
19、涉猎:粗略地阅读。
20、见往事:了解历史。
见,了解;往事,指历史。
21、耳:语气词,表示限制语气,罢了。
22、多务:事务多,杂事多。
务,事务。
23、孰若:与……相比如何;谁像(我)。
孰:谁,哪个;若:比得上。
24、益:好处。
25、乃:于是,就。
26、始:开始。
27、就学:指从事学习。
就,单独译为从事。
28、及:到了……的时候。
29、过:到。
30、寻阳:县名,在湖北黄梅西南。
31、论议:讨论议事。
32、大:非常,十分。
33、惊:惊奇。
34、者:用在时间词后面,不译。
35、才略: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
36、非复:不再是。
复:再,又。
37、吴下阿蒙:指在吴下时的没有才学的吕蒙。
孙权劝学翻译和原文
孙权劝学翻译和原文原文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yé)!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lǔ)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suì)拜蒙母,结友而别。
译文当初,孙权对大将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太多为借口推辞。
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渊博的学者吗?只是粗略地阅读,让你了解历史罢了。
你说你事情多,怎么能比得上有我多呢?我经常读书,认为读书有很大的好处。
”吕蒙从此就开始学习。
后来鲁肃到寻阳的时候,和吕蒙讨论议事,鲁肃大吃一惊,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已经不再是以前那个吴下的阿蒙了!”吕蒙说:“有志之士分开三日,就应该用新的眼光来看待(另眼看待),长兄你知道这件事怎么这么晚啊!(或指鲁肃愚钝)”鲁肃于是拜见了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好友,而后分别。
字词释义1、初:当初,这里是追述往事的习惯用词。
2、权:指孙权,字仲谋,黄龙元年(公元222年)称王于建业(今江苏南京),国号吴,不久迁都武昌(今湖北鄂城)。
229年称帝。
3、谓:告诉,对……说,常与“曰”连用。
4、卿: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
5、今:现在。
6、涂:同“途”。
当涂掌事:当涂,当道,即当权的意思。
掌事,掌管政事(异议:当涂:地名)。
7、辞:推托。
8、多务:事务多,杂事多。
务,事务。
9、孤:古时候王侯或帝王的自称。
10、治经:研究儒家经典。
"经”指四书五经,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11、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12、但:只,仅。
13、涉猎:粗略地阅读。
14、见往事:了解历史。
见,见解,见识;往事,指历史。
《孙权劝学》原文及字词释义
《孙权劝学》原文及字词释义《孙权劝学》原文及字词释义中考语文古诗文详解:孙权劝学原文及翻译原文及译文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yé)(语气助词,在这里表示反问的语气)?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Lǔ)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suì多音字)拜蒙母,结友而别。
当初,吴王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身居要职掌握重权,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加以推辞。
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而成为学识渊博的学者吗!只要粗略地阅读,了解以往的事罢了。
你说你事务繁忙,谁比得上我处理的事务多呢?我常常读书,自己感到有很大的收益。
”于是吕蒙就开始学习。
鲁肃来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讨论天下大事,鲁肃听到吕蒙的见解后非常惊奇地说:“以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已不再是当年的那个东吴阿蒙了!”吕蒙说:“与有志向的人分别几日,就要擦擦眼睛重新看待,长兄知道这件事太晚了啊!”鲁肃于是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后就告别了。
字词释义1、初:当初,这里是追述往事的习惯用词。
2、权:指孙权,字仲谋,黄龙元年(公元222年)称王于建业(今江苏南京),国号吴,不久迁都武昌(今湖北鄂城)。
229年称帝。
3、谓:告诉,对……说,常与“曰”连用。
4、卿:古代君对臣或长辈对晚辈的爱称。
5、今:现在。
6、涂:同“途”。
当途掌事:当涂,当道,即当权的`意思。
掌事,掌管政事(异议:当涂:地名)。
7、辞:推辞。
8、多务:事务多,杂事多。
务,事务。
9、孤:古时候王侯的自称。
10、治经:研究儒家经典。
“经”指四书五经,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11、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15孙权劝学学案
15《孙权劝学》学案设计者兼馨施教者七年级班姓名等级学习目标:1、了解有关《资治通鉴》的文学常识。
2、掌握文中涉及的常用文言词语。
3、能在熟练朗读的基础上,正确断句和停顿。
4、过理解文意,体会对话中的不同语气,揣摩想象人物当时的神态和心理活动,进而分析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征。
5、情感目标能够懂得学无止境,学有益于人的完善和发展。
学习重点:品味鲁肃、吕蒙对话并说出其中表现的人物形象特点。
学习难点:联系生活,真正领悟到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的道理。
课时安排:2课时一、学习过程第一教时(一)老师导学大家帮老师想想办法。
班里有个同学,他总是不肯下功夫学习,老师劝他应该好好学习,他说自己的事很多,况且又不想当学者,也不想考学,不学也罢,得过且过。
老师很想好好跟他讲讲道理,可又不知该怎么劝说才能打动他,大家看看老师应对他说些什么好呢?巧了,东汉时,吴国的国君孙权也遇到这种情况,大家想不想知道他是怎么劝的?(二)简介作者作品。
1、司马光,北宋政治家、史学家,著有《司马文正公集》》。
2、《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的史事。
司马光编纂此书的目的是为统治者治国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的。
3、简介文中的三个人物孙权:(182—252)字仲谋,吴郡富春人,三国时吴国的建立者。
吕蒙:字子明,三国时吴国名将。
鲁肃:学识渊博,孙权的谋士。
(三)激情展示:分组诵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注意下列字音:卿涉岂邪孰遂(四)理解翻译课文,扫清文字障碍,基础大比拼。
1、就文中字词解释。
【初】【谓……曰】【以】【岂】【但】【耳】【孰若……】【所益】【就】【三日】【议论】【士】【之】【遂】【而】2、结合书下注解及补充注释翻译课文,对抗号订正。
3、仔细朗读课文,体会人物对话的语气,揣摩人物的心理。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2)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3)卿言多务,孰若孤?(4)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5)大兄何见事之晚乎!4、归纳文言字词,要用心记住。
孙权劝学文言文翻译及原文
孙权劝学文言文翻译及原文原文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语气词,通“耶”)!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lù)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suì多音字)拜蒙母,结友而别。
译文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的理由来推托。
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书的学官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你说军中事务繁多,谁能比得上我呢?我经常读书,(我)自认为(读书对我)有很大的好处。
”吕蒙于是就开始学习。
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和吕蒙论议国家大事,(鲁肃)惊讶地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以前那个吴县的阿蒙了!”吕蒙说:“和有抱负的人分开一段时间后,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长兄怎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啊!”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才分别。
朗读节奏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注释1、初:当初,这里是追述往事的习惯用词。
2、权:指孙权,字仲谋,黄龙元年(公元222年)称王于建业(今江苏南京),国号吴,不久迁都武昌(今湖北鄂城)。
229年称帝。
3、谓:告诉,对……说,常与“曰”连用。
4、卿:古代君对臣或长辈对晚辈的爱称。
5、今:现在。
6、涂:同“途”。
当涂掌事:当涂,当道,即当权的意思。
掌事,掌管政事(异议:当涂:地名)。
古诗孙权劝学翻译赏析
古诗孙权劝学翻译赏析文言文《孙权劝学》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诗文如下:【前言】孙权劝学写的是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佳话。
可分两层:先写孙权劝学,吕蒙“乃始就学”;后写鲁肃“与蒙论议”,“结友而别”。
【原文】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注释】1、初:当初,这是追述往事的习惯用词。
2、权:指孙权,字仲谋,吴郡富春(浙江富阳)人,黄龙元年(公元222年)称王于武昌(今湖北鄂城),国号吴,不久迁都建业,(今江苏南京)。
3、谓:告诉对……说。
4、吕蒙:字子明,三国时吴国名将,汝南富陂(今安徽省阜南县东南)人。
5、卿: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
6、今:如今。
7、当涂:当道;当权,涂,通“途”8、掌事:掌管政事。
9、辞:推托。
10、以:介词,用、拿。
11、务:事务。
12、孤:古时王侯的自称。
13、岂:副词,表示反问。
译为“难道”“怎么”。
14、治经:研究儒家经典。
治,研究,专攻。
“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等书。
15、为:成为。
16、博士:古义: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今义:学位的最后一级。
17、邪(yé):通“耶”,反问语气词,表示“吗”。
18、但:只,仅。
19、当:应当。
20、涉猎:粗略地阅读;泛览。
21、见往事:了解历史。
见,了解;往事,指历史。
22、耳:语气词,罢了。
23、多务:事务多,杂事多。
务,事务。
24、孰若:谁比得上。
孰:谁。
若:比得上,不如。
25、益:好处。
26、乃:于是,就。
27、始:开始。
28、就学:指从事学习。
29、及:到了……的时候。
15 孙权劝学
十五.孙权劝学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作者、作品及相关资料,熟读课文,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积累文言词汇。
2.疏通文意,领悟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的道理。
理解精当剪裁的表达效果。
3.揣摩文中言简意丰、生动传神的对话描写,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
4.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
5.对比阅读,比较《孙权劝学》和《伤仲永》的异同,逐步提高阅读能力。
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1.朗读法。
可采用多种形式,如教师范读、学生练读,齐读、散读,分角色朗读等。
2.竞赛法。
为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可采用小组竞赛的方式,包括辨字音、析词义、翻译等,分步落实文言知识,为更好地理解课文奠定良好的基础。
3.文言文五步阅读法。
初读课文,正音正字;译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思读课文,理清文章背诵思路;品读课文,赏析本文言简意丰的对话美;悟读课文,体验反思。
4.比较阅读法。
延伸拓展,通过比较《孙权劝学》与《伤仲永》,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开卷有益”的道理,理解刻苦治学,不断提高自己的学识修养,对自己的成长意义重大;敦促学生养成读书的良好习惯。
培养学生虚心接受正确意见,努力学习的精神。
教学重点:(1)学习掌握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含义用法,能够准确直译文章。
(2)揣摩文中对话,感受三位人物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心理,体味其妙处。
(3)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
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
教学难点:理解鲁肃与吕蒙的对话,体味这段话的情味。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具准备:多媒体、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已打印好的文字资料。
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导语设计:从《三国演义》当中我们可以对吴国的大将吕蒙有一些了解,他武艺高强,战功卓著,深受吴王孙权的信赖。
可吕蒙有个毛病:不爱读书学习。
孙权屡屡劝他多学知识,可他每次都推三阻四的,还自以为自己一介武夫,读书有何用?现在也有不少学生不好好学习,认为自己学不好了。
孙权劝学全文注释赏析
孙权劝学宋代:司马光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译文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
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你说军务繁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很多。
”吕蒙于是开始学习。
当鲁肃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一起谈论议事,鲁肃十分吃惊地说:“你现在的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能和谋略,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吴县的(没有学识的)阿蒙了!”吕蒙说:“志士(君子)分别几天,就重新另眼看待了,长兄你认清事物怎么这么晚呢?”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朋友后分别了。
注释1、初:当初,起初,这里是追述往事的习惯用词。
2、权:指孙权,字仲谋,吴郡富春(浙江富阳)人,黄龙元年(公元222年)称王于武昌(今湖北鄂城),国号吴,不久迁都建业,(今江苏南京)。
229年称帝。
3、谓……曰:谓,告诉;连用表示“对……说”。
4、吕蒙:字子明,三国时吴国名将,汝南富陂(今安徽省阜南县东南)人。
5、卿: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
6、今:当今。
7、当涂:当道,当权。
8、掌事:掌管政事。
9、辞:推托。
10、以:介词,用。
11、务:事务。
12、孤:古时王侯的自称。
13、岂:难道。
14、治经:研究儒家经典。
治,研究。
“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等书。
15、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16、邪(yé):通“耶”,语气词,表示反问或疑问的语气。
17、但:只,仅。
18、当:应当。
19、涉猎:粗略地阅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孙权劝学张庄中学“自主——互助,当堂巩固”七年级语文课案课题: 15.孙权劝学课型:新课执笔:李小慧集备:年月日教学:__日星期____班第______小组学生姓名___________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掌握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和它的作者司马光的相关文学常识。
(2)学习本文一些文言词语的古今义;学会“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的用法;借助于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自主、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后,能正确翻译、理解全文。
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朗读和个性化阅读,理解文意,顺畅翻译,体会对话中的不同语气,揣摩想象人物当时的神态和心理活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明确本文开卷有益的主旨,理解终生学习、勤奋学习对人成长的重要意义。
培养正确、积极健康的读书学习观,体验学习带给人的乐趣。
学习重难点:教学重点:熟练朗读课文,准确流畅地翻译,理解文章内容。
教学难点:体会对话中的不同语气,揣摩想象人物当时的神态和心理活动,分析人物性格。
自主学习指导:1、有关文中人物鲁肃:(172-217),三国时吴国名将、政治家。
字子敬,临淮东城人。
出身士族,为孙权所敬重。
主张联刘抗曹,助周瑜大破曹军于赤壁。
周瑜死后,代领其军,继续与刘备维持和好关系。
吕蒙:(178-219),字子命,三国时吴国名将。
他接受孙权劝告,多读史书、兵书,长进甚快。
鲁肃卒,代领其军,袭破关羽,占领荆洲。
不久病故。
孙权:(182-252)即吴大帝。
三国时吴国的建立者。
字仲谋,吴郡富春人。
208年与刘备联合,大败曹操于赤壁。
222年夷陵战役,吴军大败蜀汉军队。
229年称帝于武昌,后迁都建邺230年派将军卫温到达夷州(今台湾),加强了与夷州的联系。
2、有关《资治通鉴》的信息:《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对史料取舍慎重,考证详密。
其中像《赤壁之战》、《淝水之战》都成为历史散文的名篇。
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即为统治阶级提供政治借鉴。
《孙权劝学》中出现了两个沿用至今的成语,你知道是下面的哪两个么?下面众多成语都是出自于《资治通鉴》。
吴下阿蒙刮目相待请君入瓮口蜜腹剑桃李满天下冰山难靠风声鹤唳,草木皆兵3、学习积累文言词语。
卿今当涂..掌事:辞:治经:涉猎:见.往事及.鲁肃过寻阳过.寻阳即更.刮目相待权谓.吕蒙曰但.当涉猎蒙乃.始就.学肃遂.拜蒙母写出下列词语的古今意义。
博士:古义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往事:古义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但:古义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过:古义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孤:古义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4、朗读指导,请根据自己对文章的理解,揣摩三位人物对话时的心情、语气。
文言文的朗读要在准确朗读字音、断句、语调的基础上,读的雅致,读出韵味,读出一点文言的味道。
也就是说,文言文的朗读,节奏要舒缓,速度要放慢,不仅要读的准确,还要读出文言味。
例如下面的句子要注意语气、口吻:A."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语重心长,谆谆告诫)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反问句。
强调学的目的,有责怪的语气。
)C."卿言多务,孰若孤?"(反问句。
否定吕蒙托辞的理由。
要重读强调。
)D."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感叹句,惊讶赞叹的语气)E."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感叹句,带有自豪的语气。
)拓展与探究:(一)、故事导入,引入文本同学们,读过《三国演义》吗?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和久必分。
话说三国鼎立之时,吴王孙权雄霸一方。
其手下有员名将叫吕蒙,此人武艺高强,战功卓著,曾随周瑜、程普大破曹操于赤壁,后又袭破关羽,占领荆州,深受吴王孙权的信赖。
可他就不爱读书,孙权多次劝说,他总是推三阻四,不肯就学,这不,孙权又来劝说了,结果如何呢?今天咱们一起来看《孙权劝学》。
(二)、整体感知走进文本1、多重朗读,培养语感。
2、顺畅翻译,合作学习。
结合书中注释与手中的资料书疏通文意。
(友情提示:文言文翻译五字法:留替补调删)3.请复述、概括故事情节,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
(用一句话概括)明确:(思路:孙权劝学——吕蒙就学——鲁肃赞学)(三)、分析人物解读文本文言文阅读的第三个要素——分析得透彻”。
问题:课文主要讲了孙权劝吕蒙学习的故事,孙权为什么“劝”,是怎么“劝”的,“劝”的结果怎样?请仔细揣摩文章中人物对话的语气来谈。
1.找出孙权的语言“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益处。
”2.找出鲁肃与吕蒙的对话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3.从语言中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孙权:关爱部下、好学、善劝;吕蒙:能听取意见;鲁肃:爱才、敬才。
)(四)、情景再现拓展文本。
这篇文章故事性强,人物语言生动,形象鲜明,比较适合表演法进行学习和再造,中学生也喜欢表演这种学习形式,收效一定会很好。
课堂小结:“知识改变命运,态度决定成败。
学无止境,开卷有益。
只要勤奋学习,定能成功。
希望同学们拥有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多读书,读好书。
”课堂评价:评价内容自学情况自学检测课堂反馈课堂参与等级评价人张庄中学“自主——互助,当堂巩固”七年级语文课案课题: 15.孙权劝学课型:新课执笔:李小慧集备:年月日教学:__日星期____班第______小组学生姓名___________自主学习检测: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蒙辞.()以军中多务.()但.()当涉猎见.()往事耳自以为..()大有所益及.()鲁肃过寻阳即更.()刮目相待蒙乃.()始就学权谓.()吕蒙曰2、找出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4、文学常识。
《孙权劝学》选自,这部书是主持编纂的体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书名“资治”,说明本书编撰的目的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提供政治借鉴。
本书的编者是(朝代)、家。
等级课堂反馈:比较一下方仲永和吕蒙,联系生活体验,你又有哪些启示?等级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在上册已经学习了7篇古文,14篇古诗,在下册学习了2篇:《伤仲永》《木兰诗》,对古文的几种翻译方法有了初步掌握,对于一些浅显的古文也有尝试翻译的强烈愿望,若老师加以正确引导,适时鼓励,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
15 《孙权劝学》教学设计及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文学常识2.掌握文言字词3.通过理解文意,体会对话中的不同语气,揣摩想象人物的神态、心理活动,进而分析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征。
4.物塑造,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及对比手法的运用。
5.学无止境,开卷有益,学有益于人的完善和发展。
(与《伤仲永》比较)重点:1.字词。
(本文是略读课文,字词部分以课外准备、课内教授相结合)2.品读对话,分析人物形象。
难点:联系课文、生活,让学生真正真正领悟到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的道理。
教学设想:1.学生在课下借助工具书自渎课文,对字词自读质疑。
2.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神态、心理。
3.品读对话,分析人物形象。
课时:1课时预习:熟读课文,利用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翻译课文,并记下疑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
以关羽导入,引出吕蒙。
多媒体展示关羽图片,以“败走麦城”的故事,引出吕蒙。
二介绍《资治通鉴》和司马光。
通过预习《孙权劝学》,你们觉得《资治通鉴》应该是一本什么样的书?明确:了解文学常识的目的是:丰富我们的文学知识和修养,并给我们提供进一步学习、看书的基础。
三全班朗读全文。
用幻灯片打出几个应该注意的读音。
四字词过关。
昨天已经让同学们利用课下注释和工具书预习课文了。
下面,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一下大家的重点字词和字词疑点。
1.每个小组至少提出3个重点字词,并解释词义。
2.提出在翻译过程中遇到的字词疑难点。
──给学生2分钟的交流时间,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回答。
五翻译全文。
请一个同学翻译全文。
其他同学认真听。
注出翻译不恰当的地方和翻译得精彩的地方。
(教师总的指导)六分析人物形象。
了解了课文之后,我们回过头来想一想。
吕蒙为什么能够打败关羽呢?──学习。
在这个过程中,谁起了重要作用呢?──孙权。
请大家再次深入地阅读课文,想一想孙权、吕蒙是什么样的人(分析人物形象)?从哪里可以看出来?(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孙权、吕蒙)我们在《最后一课》中学了很多描写人物的方法(外貌、语言、动作、神态)。
那么,在这篇课文中,主要采取了什么描写方法呢?──对话。
我们知道对话是人讲的话,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语气、不同的语言、不同的神态。
请我们同学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朗读,一个人扮演一个角色。
试着把握课文中人物的感情、语调。
请几个小组来读一读,互相交流。
七总结。
这是的一篇关于劝学和学习的文章。
我想我们大家要反问一下自己:我是一个好学的人吗?我正在用学习完善、发展自己吗?如果学了这篇课文,同学们能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那么我们最重要的目的也就达到了,司马光也可以含笑九泉了!教学过程一、导语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意思是生命有限,学海无涯。
而智出学海。
从古至今哪位能人智者不是从学海脱颖而出的?这就是说,一个人的才能是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获得的,今天我与同学们一起探究一篇关于劝学的文章:(板书)孙权劝学二、作者及文中人物简介1.作者: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2.孙权(182~252)字仲某,三国时吴国的建立者。
3.吕蒙(178~219)字子明,三国时吴国名将。
4.鲁肃:字子敬,三国时吴国军师。
《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以史实为纬,以年月为经,按时代顺序记录了上起战国、下至五代长达一千三百六十多年的历史,书名是宋神宗所赐,有鉴于往事,资以治道的意思,主要是为皇帝提供统治人民的历史经验。
三、读课文1.教师范读(或放录音)。
2.重点强调下列字的读音与写法卿qīng 岂qǐ涉猎shè孰shú3.找学生朗读课文注意下列句子中加线词所表示的语气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反问语气)②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限制语气)③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感叹语气)教学生反复朗读这些句子,指读、齐读、读出这些句子的语气。
4.理解课文大意结合文下注释,具体说说本文写的一件什么事(翻译)。
大胆说,说错了也不要紧,同学可以相互补充(学生解决不了的地方,教师指导进行)。
提示:①通假字:“邪”同“耶”,语气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