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常识五心肺复苏术
常见七种急救方法
![常见七种急救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0f2acf9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99.png)
常见七种急救方法常见七种急救方法在紧急情况下,迅速的急救措施可以挽救生命。
急救措施需要我们平时多学习多掌握,能够更好地应对意外事件。
下面是常见七种急救方法:一、心肺复苏术心肺复苏术是指在突发心跳骤停情况下对病人进行的一种急救方法。
该方法在外层胸骨上按压,刺激心脏舒张,促进心肌再次收缩,保持血液循环。
这种方法需要一定的专业技能,请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术的人员进行。
二、止血在出现外伤性大出血的时候,我们需要及时进行止血。
可以采用手掌直接按压出血部位,或者将绷带紧紧绕在出血处以上。
尤其对于头部外伤出血的情况,尽快防止大出血,眼睛等器官更是需要紧急处理。
三、呼吸道通畅呼吸道阻塞是指空气无法顺畅进入或出去,造成窒息的现象。
对于窒息的婴儿,可以采用俯卧位,手轻拍其背部以疏通呼吸道;对于成人,可以尝试进行急性喉喷雾或是刺激气管,让其呼吸顺畅。
四、心脏除颤心脏除颤是指在病人突发室颤或是室速的情况下,通过电击使心脏重新恢复正常的节律活动。
具体来说,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操作,将电极贴在病人的胸部,在情况紧急的时候能够对患者的生命造成至关重要的影响。
五、中毒处理中毒是指人体接触到有毒物质,造成生理功能紊乱的情况。
对于中毒的患者需要尽快采取急救措施。
比如,先立即让患者吐出已经进入食道的毒物,然后立即送往医院进行洗胃等紧急处理。
六、骨折处理骨折的急救方法必须保证骨骼位置不能变动,最好还要在患处进行固定。
当在某种情况下我们必需要移动骨头时,一定必须得到专业医生的指导,不能在没有任何专业知识的情况下瞎动。
七、高空坠落救援在高空工作现场,若意外发生会造成较为严重的后果。
因此需要进行高空坠落救援,急救人员需要迅速到达现场,给予受伤者技术上的救援,并进行相应的保护其不继续受到进一步的伤害。
结语以上七种急救方法在我们平时生活中都很有必要掌握,遇到紧急情况可以做出正确反应。
但是,更为重要的还是保证平时安全,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不要轻易让自己和他人处在危险的情境中。
现场急救五大技术
![现场急救五大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e0274a75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ea.png)
现场急救五大技术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急救技术的需求越来越高。
在紧急情况下,掌握一些基本的现场急救技术可以帮助我们有效地应对突发事件,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本文将介绍现场急救的五大技术,分别是心肺复苏术、止血术、人工呼吸术、骨折固定术和清除呼吸道阻塞术。
一、心肺复苏术心肺复苏术是指在心脏停跳或呼吸骤停时采取的紧急救治措施。
首先,检查患者的呼吸和心跳情况,如果发现没有呼吸或心跳,立即开始心肺复苏术。
方法如下:先进行心脏按压,将手掌放在患者的胸骨中央位置,用力按压,每分钟100-120次,深度约为5-6厘米。
同时进行人工呼吸,将患者的头仰向后,捏住鼻子,用口对口或口对鼻进行人工呼吸,每次呼吸1-2秒钟。
心肺复苏术的关键是及时、准确地进行,以恢复患者的呼吸和心跳,争取时间将患者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救治。
二、止血术止血术是处理大出血的一种急救技术。
大出血可能会导致患者失血过多,危及生命。
在紧急情况下,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止血:首先,用干净的纱布或绷带直接压迫出血部位,以阻止血液的流出。
如果纱布或绷带不足以止血,可以使用止血带。
将止血带绕在出血部位的上方,用力拧紧,直到出血停止。
但是要注意,使用止血带时要掌握好力度和时间,避免造成血液循环障碍。
此外,如果出血部位有异物,应先将异物取出,然后进行止血处理。
三、人工呼吸术人工呼吸术是在呼吸骤停或呼吸困难时进行的急救技术。
方法如下:首先,将患者放置在平坦的地面上,头部稍微仰起,以确保呼吸道畅通。
然后,用手捏住患者的鼻子,用口对口或口对鼻进行人工呼吸。
每次呼吸的时间约为1-2秒钟,频率为每分钟10-12次。
在进行人工呼吸时,要注意控制呼吸的深度和力度,避免过度压迫或过度松弛。
四、骨折固定术骨折固定术是在发生骨折时采取的紧急救治措施。
骨折可能会导致骨骼错位和软组织损伤,应及时进行固定,以减轻患者的疼痛,避免进一步伤害。
方法如下:首先,用干净的纱布或绷带包扎骨折部位,以固定骨骼。
教职工基本急救常识
![教职工基本急救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2223b8ea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33.png)
教职工基本急救常识一、引言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突发意外事件时,掌握基本的急救常识是非常重要的。
教职工作作为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具备一定的急救能力,以应对突发事件并及时救助伤员。
本文将介绍教职工基本急救常识,包括心肺复苏术、止血、骨折固定和烧伤处理等方面的内容。
二、心肺复苏术(CPR)心肺复苏术是一种应用于心脏骤停患者的紧急救治方法。
在执行CPR时,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1. 检查环境安全:确保自己和伤者的安全,判断是否有危险因素,如火灾、电流等。
2. 检查意识和呼吸:轻拍伤者的肩膀,询问“你还好吗?”观察是否有意识和正常呼吸。
3. 拨打急救电话:若伤者无意识或无正常呼吸,立即拨打急救电话,请求专业医护人员的支援。
4. 开始胸外按压:将伤者平放在坚硬的地面上,双手交叉放在胸骨下方,用身体重量向下按压胸骨,按压深度为5-6厘米,速度为100-120次/分钟。
按压与松开的比例为30:2。
5. 继续CPR:持续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直到专业医护人员到达现场。
三、止血在处理出血伤口时,正确的止血方法能够有效减少血液流失,保护伤者的生命安全。
以下是常见的止血方法:1. 直接压迫:用干净的纱布或绷带直接压迫伤口,持续10-15分钟,直到出血停止。
2. 提高伤肢:如果伤口位于四肢,可以将伤肢抬高,减少血液流入伤口的压力,有助于止血。
3. 绷带包扎:如果伤口较大,可以用绷带紧密包扎伤口,固定止血。
四、骨折固定骨折是指骨头折断或破裂,处理骨折时需要注意以下步骤:1. 保护现场:确保现场安全,防止进一步伤害。
2. 确认骨折:观察伤者是否有明显的畸形、肿胀和疼痛,可以轻轻触摸伤处,感受是否有异常。
3. 固定骨折:用绷带、木板或其他固定物将骨折部位固定,避免进一步移动和伤害。
4. 拨打急救电话:及时拨打急救电话,请求专业医护人员的支援。
五、烧伤处理烧伤是一种常见的意外伤害,正确的处理方法能够减轻伤者的痛苦并防止感染。
心肺复苏急救常识
![心肺复苏急救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6df4131be87101f69e3195cb.png)
心肺复苏急救常识
一、常用急救技术 1、口对口人工呼吸 使病人仰卧,松解衣扣和腰带,清除病人口腔 内的痰液、呕吐物、血块、泥土等,保持呼吸道 畅通救护人员一手将病人下颚托起,使其头尽量 后仰,将其口唇撑开,另一只手捏住病人的鼻孔, 深吸一口气,对住病人的口用力吹气,然后立即 离开病人口,同时松开捏鼻孔的手吹气量要适中, 次数以每分钟16-18次(成人)、18-24次(儿童呼吸 病人因牙关紧闭或外伤等原因, 不能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可采 用口对鼻人工呼吸法,方法与口 对口人工呼吸法基本相同,只是 把捏鼻改成捏口,对住鼻孔吹气, 吹气量要大,时间要长。
心肺复苏急救常识
3、胸外心脏按压 由于电击,窒息及其他原因所至心脏骤停时, 应使用胸外心脏按压法进行急救 将病人仰卧在地上或硬板床上,救护人员跪 或站于病人一侧,面对病人,将右手掌置于病 人胸骨下段向下压向脊柱,随后将手腕放松, 每分钟挤压60-80次在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时,宜 将病人头放低以利病人血回流若病人同时伴有 呼吸停止,在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时,还应进行 人工呼吸,一般做四次胸外心脏按压,做一次 人工呼吸。。
总结心肺复苏知识点
![总结心肺复苏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edf21e95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b1.png)
总结心肺复苏知识点一、心肺复苏的基本原理心肺复苏的基本原理是通过人工按压和人工呼吸,模拟心脏跳动和呼吸功能,以维持和恢复病人的生命体征。
在心脏骤停的情况下,心脏停止跳动,血液无法被输送到各个器官和组织,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就需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操作,以阻止脑细胞和其他重要器官的损害,并尽快将病人送到医院接受进一步的救治。
二、心肺复苏的基本步骤心肺复苏的基本步骤包括检查现场安全、呼救、检查患者意识和呼吸、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等待急救人员的到来。
在执行心肺复苏的过程中,应首先保证现场的安全,然后立即向医疗救护人员求助,然后检查患者的意识和呼吸情况,如果患者没有意识和呼吸,就需要开始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直到急救人员的到来。
三、胸外按压的操作方法胸外按压是心肺复苏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通过对患者的胸部进行按压,模拟心脏的跳动功能。
在进行胸外按压的过程中,应该选择一个坚硬的平面,将患者平躺在上面,然后紧握患者的双肩,用两只手的掌心连续对患者的胸部施加压力,每次按压深度为5-6厘米,按压频率为100-120次/分钟,直到急救人员的到来。
四、人工呼吸的操作方法在进行心肺复苏时,如果患者没有呼吸,就需要进行人工呼吸,以确保患者的氧气供应。
人工呼吸的操作方法包括将患者平躺在地面上,打开患者的气道,然后用一只手捏住患者的鼻孔,用另一只手贴紧患者的下巴,然后将自己的嘴对准患者的嘴,并进行口对口呼吸,每次呼吸时间为1秒钟,呼吸次数为10-12次/分钟。
五、心肺复苏的常见错误和注意事项在进行心肺复苏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常见错误,比如用力过猛导致患者胸骨骨折,或者呼吸过度导致气胸等情况。
因此,在进行心肺复苏时,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保持冷静,不要慌张;第二,在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时要注意力度和频率的把握;第三,在进行心肺复苏时要确保患者的气道畅通;第四,在进行心肺复苏时要保持不断地进行循环复查,确保病人的生命体征稳定。
院前急救护理技术—心肺复苏术
![院前急救护理技术—心肺复苏术](https://img.taocdn.com/s3/m/48c78c27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3b.png)
心肺复苏术
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是针对心跳、呼吸 骤停所采取的急救措施,包括胸外心脏按压或其他方法形成暂时的人工循 环并最终恢复心脏自主搏动,用人工呼吸代替自主呼吸并最终恢复自主呼 吸,达到挽救生命的目的。脑复苏是心肺功能恢复后,针对保护和恢复中 枢神经系统功能的治疗,加强对脑细胞损伤的防治和促进脑功能的恢复, 脑功能的恢复程度决定患者的生存质量。
现场心肺复苏的基本程序
1.快速判断 在评估环境安全、做好自我防护的情况下,快速识别和判断心搏骤停。
(1)综合分析判断环境:在眼睛看、耳朵听、鼻子闻,并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判断环境是否安全, 环境安全可以进入现场救人:若环境不安全先解除不安全因素或将患者脱离危险环境,同时根据现 场条件尽可能做好自身防护。
现场心肺复苏的基本程序
(2)胸外心脏按压:是对胸骨下段有节律地按压,产生血流能为大脑和心肌 输送少量但却至关重要的氧气和营养物质。
1)按压部位的确定:成人和儿童的按压部位在胸部正中,胸骨的下半部,两乳头连线中 点的胸骨处;婴儿按压部位在两乳头连线中点下一指处。
2)胸外按压方法:操作者一只手的掌根部紧贴患者两乳头连线中点胸骨处,另一只手掌 根叠放其上,两手手指交叉相扣,手指尽量向上,避免触及胸壁和肋骨,按压者身体稍前倾, 双肩在患者胸骨正上方,肩、肘、腕关节呈一条直线,按压时以髋关节为支点,应用上半身 的力量垂直向下用力快速按压。儿童可用单手按压,婴儿用两个手指进行按压。
次,不必深呼吸,每次吹起至患者胸部上抬后,即与患者口部脱离,轻轻抬起头部,同时放
松捏闭患者鼻部的手指,让患者胸廓依其弹性而回缩导致气体呼出。⑤当患者口周外伤或牙
关紧闭、张口困难者可用口对鼻呼吸,吹气时要使上下唇合拢。
心肺复苏术(CPR)
![心肺复苏术(CPR)](https://img.taocdn.com/s3/m/5889bebd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fd.png)
2023心肺复苏术(CPR)contents •心肺复苏术简介•心肺复苏术的基础知识•心肺复苏术的实践操作•心肺复苏术的进阶技能•心肺复苏术的社会影响和推广目录01心肺复苏术简介心肺复苏术的定义心肺复苏术(CPR)是一种急救技能,通过人工的方式进行心脏按压、口对口人工呼吸等方法,以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直到急救医疗服务到达。
CPR的目的是暂时维持血液循环和呼吸,为受伤或突然发病的患者提供基本的生命支持。
CPR的三个基本要素包括:畅通气道、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
心肺复苏术的发展历程1950年代以前,心肺复苏术主要由医护人员手动进行,但成功率很低。
1950年代以后,随着体外心脏按压和口对口人工呼吸的引入,CPR的存活率大大提高。
1970年代,美国心脏协会(AHA)开始推广CPR培训,使得更多的人掌握这门技能。
心肺复苏术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中,意外和突发疾病经常发生,而CPR可以在等待专业急救医疗服务到达之前,为患者提供基本的生命支持。
CPR可以暂时维持血液循环和呼吸,保护大脑和其他重要器官的功能,提高患者的存活率。
CPR是一项重要的公众技能,任何人都可以学习和掌握。
掌握CPR可以为家人、朋友和其他人提供及时的急救支持。
02心肺复苏术的基础知识当个体突然出现心脏骤停时,心肺复苏术可以迅速恢复其心脏和肺部的正常功能。
心肺复苏术的适用范围心脏骤停当个体因窒息导致呼吸停止时,心肺复苏术可以帮助其重新启动呼吸过程。
窒息当个体因各种原因导致休克时,心肺复苏术可以改善其生命体征并缓解症状。
休克通过外部胸部按压和口对口人工呼吸,心肺复苏术可以刺激心脏和肺部,促使它们重新启动并恢复正常的呼吸和血液循环。
方法心肺复苏术包括胸部按压、口对口人工呼吸和检查脉搏。
胸部按压是通过在个体的胸骨上施加压力,以刺激心脏和肺部。
口对口人工呼吸是通过向个体的肺部吹气,以促使它们重新启动。
检查脉搏是为了确保胸部按压和人工呼吸的正确性。
原理心肺复苏术的原理和方法VS心肺复苏术的注意事项在进行心肺复苏术之前,必须确认现场是安全的,以避免施救者受伤。
急救知识大全
![急救知识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d26c20ce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67.png)
急救知识大全急救知识大全一、心肺复苏术1. 判断意识和呼吸:轻摇患者并询问是否清醒,同时观察胸部是否有起伏。
2. 呼叫急救:如果患者没有呼吸或仅有不规则的呼吸,立即呼叫急救。
3. 开始心肺复苏术:将患者放平,将手掌叠放在胸骨中央(两乳头连线上),用力按压胸骨至少5厘米深度,每分钟按压100~120次。
4. 人工呼吸:在每30次按压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
将头后仰,捏住鼻子并用口对口或口对鼻进行人工呼吸。
5. 继续心肺复苏术:持续进行心肺复苏术直到急救人员抵达现场。
二、中暑1. 将患者移到阴凉处,并松开衣服。
2. 给患者喝温水或含冰块的水,并用湿毛巾擦拭额头、颈部、手腕等处。
3. 如果体温超过40℃,需及时送医院急救。
4. 预防中暑:避免在烈日下暴晒,多喝水补充水分,穿戴透气、轻便的衣服。
三、心脏病突发1. 判断症状:出现胸闷、呼吸困难、头晕等症状时,应立即怀疑心脏问题。
2. 呼叫急救:立即呼叫急救,并告知医务人员患者的情况和所在地点。
3. 给患者服用硝酸甘油:如果患者有硝酸甘油,可让其含在口中或舌下含服。
不要让患者自己取药。
4. 等待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并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
四、溺水1. 进行心肺复苏术:将溺水者放平并进行心肺复苏术,直到急救人员到达现场。
2. 保持体温:将溺水者裹上毛毯或衣物,并用电吹风等工具加速干衣。
3. 注意观察:观察溺水者是否有呕吐、咳嗽、胸闷等症状,如有需要及时送医院就诊。
五、骨折1. 确认骨折部位:询问患者或观察受伤部位是否肿胀、疼痛等。
2. 固定受伤部位:用绷带或其他固定材料固定受伤部位,并保持患者的舒适。
3. 抬高患肢:将受伤的手臂或腿抬高,以减轻肿胀和疼痛。
4. 尽快送医院就诊:如果骨折比较严重,应尽快送医院就诊。
六、中毒1. 确认中毒原因:询问患者或观察周围环境是否有毒物存在。
2. 呼叫急救:立即呼叫急救,并告知医务人员中毒原因和所在地点。
3. 给予急救措施:根据中毒情况给予相应的急救措施,如洗胃、吸氧等。
急救常识
![急救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9adaad422b160b4e767fcf91.png)
急救常识一、心肺复苏法猝死、溺水、触电、窒息、中毒、失血过多时,常会造成心脏停跳。
如果抢救不及时或抢救不得当,极易产生不良后果。
此时,运用心肺复苏法(包括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法)抢救病人至关重要。
应急要点1、任何急救开始的同时,均应及时拨打急救电话。
2、抢救前,施救者首先要确保现场安全,确定病人呼吸、脉搏确实停止,然后再施行救助。
3、施救者先使病人仰面平卧于坚实的平面上,然后自己的两腿自然分开,与肩同宽,跪于病人肩与腰之间的一侧。
4、人工呼吸主要包括:口对口人工呼吸、口对鼻人工呼吸、口对口鼻人工呼吸等方法。
采取口对口施救,如病人口中有异物,要先清除,开放气道,再以一只手按住病人前额,另一只手的食指、中指将其下颌托起,使其头部后仰,压额手的拇指、食指捏紧病人鼻孔,吸足一口气后,用口唇严密的包住病人的口唇,以中等力量将气吹入病人口内,不要漏气,当看到病人的胸廓扩张时停止吹气,离开病人鼻翼的拇指和食指,同时侧转头吸入新鲜空气,继续以12-16次/min的频率进行人工通气。
每次吹气时间,成人为2秒钟,儿童1至1.5秒钟。
5、胸外心脏按压法:施救者以靠近病人下肢(定位手)的中指沿病人的肋缘自下而上移动至肋缘交会处(剑突)伸出食指与中指并排,另一只掌根置于此两指旁,再以定位手叠放于这只手的手背上,手指相扣,贴脘跷指,手指跷起勿压胸肋,以髋关节以轴用力,肘关节伸直向下压(垂直用力),手掌下压深度为 3.5至4.5厘米,每分钟约做100次。
6、胸外心脏按压法与人工呼吸交替进行,比例为:单人进行复苏30:2,也就是说心脏按压30次,吹气2次,反复做;双人进行复苏30:2次,也就是说,一人做30次按压,另一人吹气2次,反复做。
7、心肺复苏的成功与抢救是否及时、有效有关,若能在心脏骤停4分钟内进行基础生命支持,8分钟内进行心脏除颤,则存活率可达40%,越早抢救,复苏成功率越高。
专家提示1、心脏停跳时间不长时(3-4分钟内)可进行心肺复苏法。
急救小常识十四种急救方法
![急救小常识十四种急救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4c73873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14d8448.png)
急救小常识十四种急救方法一、心肺复苏术心肺复苏术是用来挽救心跳停止或呼吸停止的急救方法。
当发现有人心脏骤停或呼吸停止时,立即开始进行心肺复苏术,要求受训者在30:2的频率下进行循环按压和人工呼吸,直到急救人员到达现场为止。
二、止血当有人出现大量出血时,要及时进行急救。
首先要尽快压迫出血处,同时可以使用绷带、纱布等物品进行包扎,以减少出血。
如果是出血严重,可以扎紧止血带。
但是要注意不要过于扎紧,以免导致血液循环不畅。
三、急救烧伤当有人被烫伤或者烧伤时,必须及时进行急救。
首先要将烫伤的部位放入冷水中冷却,然后用干净的纱布或绷带包扎,以免继续受伤口感染。
四、急救中暑当有人出现中暑症状时,要将患者移到阴凉处,并用冷毛巾或冰袋敷在患者的额头、颈部和腋窝等处,同时给患者适量的清凉水或者盐水。
五、急救失忆当有人突然出现失忆症状时,要保持冷静,不要刺激患者,同时让患者躺下休息,给予患者适量的糖水或者盐水。
六、急救晕厥当有人出现晕厥症状时,要将患者抬高脚部,并给患者松解领口,保持通风。
如果患者恢复意识后,要给予患者适量的水或者盐水。
七、急救窒息当有人出现窒息症状时,要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急救。
可以采用背部拍打,人工呼吸或者胸部按压等方式,来帮助患者排出呼吸道内的异物。
八、急救骨折当有人出现骨折时,要将患者固定好,并在固定的同时进行急救处理。
可以采用绷带和夹板等物品进行固定,并及时送医院进行治疗。
九、急救溺水当有人溺水时,要迅速将患者救上岸,并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等急救处理,同时及时送医院进行治疗。
十、急救昏迷当有人出现昏迷症状时,要迅速将患者放在侧卧位,并保持呼吸道畅通,不要给患者口服液体或者药物。
并及时送医院进行治疗。
十一、急救鼻衄当有人出现鼻衄时,要让患者坐起并前倾,用纸巾捂住鼻孔,同时用手指按压鼻梁,持续压迫10至15分钟,即可止住鼻衄。
十二、急救昏食当有人误吃了有毒食品时,要迅速让患者吐出误食的食物,或者给患者大量喝水,帮助患者将有毒物质排出体外。
急救知识了解
![急救知识了解](https://img.taocdn.com/s3/m/cf234a4c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21.png)
急救知识了解急救知识是每个人都应该了解的重要知识,因为生活中遇到突发事件的几率很高。
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可以有效地减少人员伤亡和事故发生的次数。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急救知识,希望能够对读者有所帮助。
一、心肺复苏术心肺复苏术是指通过施行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使患者体内的血液循环和氧气供应得到恢复的一种紧急救治方法。
一般来说,心肺复苏术是针对停止呼吸或心跳而作出的应急举措。
当我们遇到这种情况时,首先应该定位到受害者的呼吸和脉搏,如果发现停止了呼吸或心跳,就应该开始施行心肺复苏术。
该项技能需要专业的训练和操作,如果不熟练请勿轻易尝试。
二、止血救治血是人体的“液体金子”,失血过多对身体的伤害是非常严重的,因此在急救事件中要注意止血。
止血的方法有多种,其中比较常见的有压迫止血法和缝合止血法。
在实施前,需要彻底清洗伤口并做好消毒工作,以免引发感染。
三、烧伤、烫伤处理烧伤或烫伤是一种常见的事故,针对不同的烤伤情况,我们需要采用不同的急救措施。
对于轻度烧伤,可以采用冷水或冰敷的方法以缓解疼痛和减轻水肿,对于较为严重的烧伤,我们需要让患者尽量躺平并且保持镇静,同时及时送往医院接受专业治疗。
四、骨折、伤口处理发生断骨或其他外伤的时候,可以使用简单的急救技巧进行处理。
如需要固定骨骼,可以利用外用固定材料或绷带来限制骨头的活动,以缩短愈合时间。
对于较为严重的伤口,要采取及时处理和包扎,以防止出血和感染。
五、窒息救治窒息是指空气流通受到阻塞而导致呼吸困难的状态。
对于处于窒息的患者,我们需要先将其放置在一侧,进行轻拍背部和敲击胸骨的救治方法,如果救治无效,建议立即送往医院接受进一步的治疗。
总之,急救知识很多,包括了各种各样的情况处理方法。
掌握这些基本的急救知识对我们的生活中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突发情况下能够及时采取适当的行动,可以有效地避免悲剧的发生。
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努力提高急救知识水平,学习更多更高级的急救技巧,为自己和他人的生命保驾护航。
急救知识与心肺复苏术(CPR)培训
![急救知识与心肺复苏术(CPR)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dda28435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9f6ec6a.png)
急救知识与心肺复苏术(CPR)培训一、急救知识的重要性急救知识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意外情况,比如交通事故、自然灾害、心脏骤停等。
在这些情况下,如果能够及时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伤害,甚至挽救生命。
二、心肺复苏术(CPR)心肺复苏术(CPR)是一种紧急救护技术,用于救助心脏骤停的患者。
心脏骤停是指心脏停止跳动,导致血液循环停止,全身各器官组织得不到氧气和营养供应,从而发生严重的功能障碍。
三、CPR的操作步骤1. 判断现场安全:在进行CPR之前,首先要确保现场安全,避免救助者自身受到伤害。
2. 评估患者情况:判断患者是否有意识,是否在呼吸,是否有脉搏。
3. 呼叫急救:如果患者没有意识,立即呼叫急救电话。
4. 进行CPR:如果患者没有脉搏,立即进行CPR。
CPR包括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两个部分。
胸外按压:将一只手掌放在患者胸骨中下1/3处,另一只手掌放在第一只手掌上,垂直向下按压30次,每次按压深度至少5厘米。
人工呼吸:将患者头部向后仰,清除口腔异物,用一只手捏住患者鼻子,用另一只手托起患者下巴,深吸气后,将气吹入患者口中,每次吹气时间为1秒,共吹气2次。
5. 重复CPR:每进行30次胸外按压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直至患者恢复意识或有急救人员到达。
四、CPR的注意事项1. 在进行CPR时,要确保手法正确,力度适中,以免对患者造成伤害。
2. 如果患者有外伤,应先进行止血处理。
3. 如果患者有呕吐物,应将其头部转向一侧,避免窒息。
4. 在进行CPR时,要保持冷静,避免过度紧张。
五、急救知识普及与培训急救知识的普及和培训对于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开展急救知识普及和培训活动,可以提高人们在遇到紧急情况时的应对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伤害,挽救生命。
总之,急救知识与心肺复苏术(CPR)是每个人都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
通过学习急救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常用急救技术
![常用急救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7abefe78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f1.png)
常用急救技术常用急救技术急救是指在突发状况下,采取一系列紧急措施,以保护生命、减轻痛苦、恢复健康的医疗行为。
急救技术是每个人都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
以下是常用的急救技术:一、心肺复苏术心肺复苏术(CPR)是指通过人工方式给予心脏和肺部持续的压力和气体交换,以维持身体的生命功能。
CPR应该在心跳停止或呼吸停止时立即开始。
1.检查意识:轻拍受害者并大声喊叫他们的名字。
如果没有反应,请寻求帮助。
2.检查呼吸:将耳靠近受害者口鼻处,听是否有呼吸声。
3.打电话:如果没有呼吸或心跳,请立即打电话给急救服务,并告知他们您所在的位置。
4.开始CPR:在胸骨中央找到合适位置并开始按压胸部。
按压深度为至少5厘米,频率为100次/分钟。
二、止血止血是指通过控制出血来防止失血过多而导致的危险。
以下是常用的止血技术:1.直接压迫:使用干净的纱布或绷带,直接覆盖在出血部位上,并用力压住。
2.提高伤肢:将伤肢抬高,使其高于心脏,以减少出血量。
3.绷带缠绕:将干净的绷带缠绕在受伤部位上,以控制出血。
三、窒息处理窒息是指气管被堵塞或呼吸道受阻而导致无法呼吸。
以下是常用的窒息处理技术:1.背部拍打:让受害者俯卧在你的腿上,用力拍打他们的背部。
2.腹部按压:站在受害者身后,将手放在腹部正中央,向内施加快速、有力的压力。
3.腹部冲击法:站在受害者身后,将手放在腹部正中央下方,并向内施加快速、有力的冲击。
四、烧伤处理烧伤是指皮肤和组织因接触高温物质而损伤。
以下是常用的烧伤处理技术:1.冷却:将受伤部位放入冷水中,或使用冰块或冰袋敷在伤口上。
2.覆盖:将干净的纱布或绷带覆盖在伤口上,以保护其免受感染。
3.止痛:使用止痛药或局部麻醉剂来缓解疼痛。
五、中暑处理中暑是指由于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下而导致身体失去水分和电解质平衡。
以下是常用的中暑处理技术:1.移动到阴凉处:将受害者移动到阴凉处,并让他们躺下。
2.补充水分:给受害者喝水或运动饮料,以恢复体液平衡。
现场急救常识-心肺复苏
![现场急救常识-心肺复苏](https://img.taocdn.com/s3/m/689acd79f18583d048645910.png)
现场急救常识现场救护是早期抢救伤员,开展自救互救的有效手段之一,了解掌握现场急救的基本方法,就能减少伤害,避免更大的损失。
(五) 心肺复苏心跳、呼吸骤停的急救,简称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通常采用人工胸外按压和口对口人工呼吸法。
1.人工呼吸法用手捏住患者鼻子,口对口用力对患者吹气,同时观察患者胸部是否上升,看到患者胸部上升,停止吹气。
让患者被动呼出气体,然后再给患者深吹气,成人每分钟14一16次,儿童每分钟20次。
最初六、七次可快些,以后转为正常速度。
2.胸外心脏按压术抢救者跪于伤员一侧(一般为右侧),一手掌根部放于患者的胸骨下牛部,另一手放在第一只手手背上,儿童一只手掌即可,手臂伸直,利用身体的部分重量下压胸壁3~5厘米即放松(儿童2.5—4厘米),抬手时掌根部与患者胸壁不能脱离,成人每分钟80~100次,儿童每分钟30—40次。
(1)单人心肺复苏术同一抢救者轮番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术。
比例为:胸部按压数/人工呼吸数=15/2(2)双人心肺复苏术由两位抢救者分别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胸按压术比例为:胸部按压数/人工呼吸数=5/l★小知识——“120”呼救电话须知(1)讲清伤病员所在的详细地址,如X弄X号X楼X室。
不要含糊其词,说在某某路口或某某商店楼上等。
(2)简要叙述伤病员的病情,以便救护人员有所准备。
(3)报告呼救者姓名、电话号码,以防万一找不到时可与呼救者联系。
(4)呼救后应派人在路口等候救护车。
(5)及时清除楼梯、过道上影响搬运病人的杂物。
医学急救小常识
![医学急救小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cb49f916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ee.png)
医学急救小常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一些突发状况,如意外伤害、突发疾病等,这时候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医学急救小常识,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理。
1.心肺复苏术
心肺复苏术是一种紧急救治心跳骤停的方法,它可以在短时间内恢复心脏的正常跳动,挽救生命。
在进行心肺复苏术时,首先要确定患者是否有呼吸和心跳,如果没有,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2.止血
在遇到外伤出血时,我们需要及时止血,以避免大量失血导致生命危险。
止血的方法有很多种,如用纱布、绷带等进行包扎,或者使用止血剂等。
3.急救烧伤
在遇到烧伤时,我们需要立即将受伤部位放入冷水中,以降低受伤部位的温度,减轻疼痛。
同时,我们需要用干净的纱布或绷带进行包扎,以避免感染。
4.急救中毒
在遇到中毒时,我们需要立即将患者送往医院进行治疗。
在送往医
院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尽可能地了解患者中毒的原因和症状,以便医生能够更好地进行治疗。
5.急救窒息
在遇到窒息时,我们需要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急救。
首先,我们需要让患者弯腰,用手轻轻拍打其背部,以帮助其排出异物。
如果拍打无效,我们需要进行人工呼吸或心肺复苏术。
掌握一些医学急救小常识对于我们的生活非常重要。
在遇到紧急情况时,我们需要保持冷静,采取正确的措施进行急救,以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现场急救之心肺复苏术
![现场急救之心肺复苏术](https://img.taocdn.com/s3/m/cec116aedd3383c4bb4cd2a1.png)
一、心肺复苏术
时间就是生命,心跳呼吸停止后分分秒秒都是活命的 关键: ·心脏停止跳动10秒即意识丧失、突然倒地; 心脏停止跳动10秒即意识丧失、突然倒地; 10秒即意识丧失 ·心脏停止跳动60秒则自主呼吸逐渐停止; 心脏停止跳动60秒则自主呼吸逐渐停止; 60秒则自主呼吸逐渐停止 ·心脏呼吸停止3分钟开始出现脑水肿; 心脏呼吸停止3分钟开始出现脑水肿; ·心脏呼吸停止8分钟出现脑死亡。 心脏呼吸停止8分钟出现脑死亡。 而此时,心肺复苏术就是帮助恢复心跳、呼吸最好的 方法。
心肺复苏术(CPR)详细步骤及操作 心肺复苏术(CPR)详细步骤及操作
4、胸外按压的要点: 胸外按压的要点: 1、按压部位;2、姿势;3、按压与放松间隔相等;4、幅度及频 率;5、按压/ 率;5、按压/通气比率 如何确定胸外按压的部位? 如何确定胸外按压的部位? 方法1 方法1 两乳头连线与胸骨交叉点处,即为心脏按压部位。 方法2 方法2 适用于确定女性患者的胸外按压部位。
一、心肺复苏术
心肺复苏(CPR)术: 心肺复苏(CPR)术:
亦称基本命支持(basic lifesupport,BLS),是 亦称基本命支持(basic lifesupport,BLS),是 针对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心搏骤停,在4 针对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心搏骤停,在4~6分钟内所必 须采取的急救措施之一 。目的在于尽快挽救脑细胞在缺 氧状态下坏死(四分钟以上开始造成脑损伤,十分钟以 上即造成脑部不可逆之伤害),因此施救时机越快越好。 心肺复苏术适用于心脏病突发,溺水,窒息或其他意外 事件造成之意识昏迷并有呼吸及心跳停止之状态。
一、心肺复苏术
猝死的最佳抢救时间是4min;而严重 猝死的最佳抢救时间是4min;而严重 创伤的最佳抢救的黄金时间是30min。不管 创伤的最佳抢救的黄金时间是30min。不管 是发生猝死还是严重创伤,第一目击者如 果在这两个时间内正确施救,做好“ 果在这两个时间内正确施救,做好“ 院前 急救” 急救”那么伤患者救活的几率将大大提高, 否则,就算送到了医院,医院里的设备再 好、医生医术再高明,病人也难以起死回 生。
急救常识五心肺复苏术
![急救常识五心肺复苏术](https://img.taocdn.com/s3/m/3b06513d02d276a200292ef4.png)
急救常识——心肺复术心肺复术(CPR)是针对呼吸心跳停止的急症危重病人所采取的抢救关键措施,即胸外按压形成暂时的人工循环并恢复的自主搏动,采用人工呼吸代替自主呼吸,快速电除颤转复心室颤动,以及尽早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来重新恢复自主循环的急救技术。
心肺复的目的是开放气道、重建呼吸和循环。
人们只有充分了解心肺复的知识并接受过此方面的训练后才可以为他人实施心肺复。
心肺复的意义人体是靠心脏的跳动、血管的节律运动和肺的呼吸,将氧气和营养物质运送到人的各个部分,以供机体正常活动;并通过血液流动和呼吸将二氧化碳和废物排出体外。
在一般情况下,心跳停止即脑组织缺氧4分钟之,可恢复其原有功能,心跳停止超出4分钟,易造成脑组织永久性损害,甚至导致死亡。
所以抢救此类伤员要及时、迅速,以竭力挽救伤员生命。
心肺复= (清理呼吸道) + 人工呼吸+ 胸外按压+ 后续的专业用药据美国近年统计,每年心血管病人死亡数达百万人,约占总死亡病因1/2。
而因心脏停搏突然死亡者60-70%发生在院前。
因此,美国成年人中约有85%的人有兴趣参加CPR初步训练,结果使40%心脏骤停者复成功,每年抢救了约20万人的生命。
心脏跳动停止者,如在4分钟实施初步的CPR,在8分钟由专业人员进一步心脏救生,死而复生的可能性最大,因此时间就是生命,速度是关键,初步的CPR按ABC进行。
A:开放气道B:口对口人工呼吸C:人工循环A 开放气道拍摇患者并大声询问,手指甲掐压人中穴约五秒,如无反应表示意识丧失。
这时应使患者水平仰卧,解开颈部钮扣,注意清除口腔异物,使患者仰头抬颏,用耳贴近口鼻,如未感到有气流或胸部无起伏,则表示已无呼吸。
B 口对口人工呼吸在保持患者仰头抬颏前提下,施救者用一手捏闭的鼻孔(或口唇),然后深吸一大口气,迅速用力向患者口(或鼻)吹气, 然后放松鼻孔(或口唇),照此每5秒钟反复一次,直到恢复自主呼吸。
每次吹气间隔1.5秒,在这个时间抢救者应自己深呼吸一次,以便继续口对口呼吸,直至专业抢救人员的到来。
卫生应急急救知识
![卫生应急急救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69765b52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6a.png)
卫生应急急救知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突发事件时时发生。
当我们遇到突发状况时,正确的应急处理和急救措施能够帮助我们避免严重的后果。
以下是一些卫生应急急救知识。
一、心肺复苏术心肺复苏术是一种用于心脏骤停的急救措施。
当人体心脏骤停时,需要进行心肺复苏术以恢复心脏跳动。
在急救过程中,我们需要检查患者是否意识丧失、呼吸停止,并及时进行胸外心肺复苏术。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1. 快速判断患者的意识和呼吸状况;2. 及时召唤120急救车;3. 在等待急救车的过程中,进行胸外心肺复苏术;4. 如果复苏成功,及时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二、出血处理在突发事件中,出血是一种常见的情况。
正确的出血处理方法可以避免出血过多而影响身体健康。
以下是一些处理方法:1. 先用纱布或干净的布包住伤口,然后用力压住伤口;2. 如果出血较多,需要将伤肢抬高;3. 如果出血无法止住,应尽快到医院进行治疗。
三、骨折处理骨折是一种常见的意外伤害。
正确的骨折处理方法可以减轻疼痛,避免骨骼移位。
以下是一些处理方法:1. 先用干净的布包住骨折处,然后固定伤肢;2. 如果出现骨折处皮肤破裂,需要及时进行消毒,以免感染;3. 如果骨折严重,应及时送往医院。
四、烧伤处理烧伤是一种常见的伤害,正确的处理方法可以减轻疼痛,避免感染。
以下是一些处理方法:1. 将受伤部位放入冷水中冲洗,直至疼痛缓解;2. 用干净的布或纱布覆盖烧伤处,以避免感染;3. 如果烧伤面积较大,应及时送往医院进行治疗。
五、中毒处理中毒是一种常见的危险状况。
以下是一些处理方法:1. 尽快将中毒物质清除干净,可用清水冲洗口腔或皮肤;2. 如果中毒物质已经进入胃部,可以让患者喝些牛奶或水来稀释毒性物质;3. 及时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正确的应急处理和急救措施可以避免突发事件造成的严重后果。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习并熟悉这些卫生应急急救知识,以便在需要的时候能够正确地处理突发状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救常识——心肺复苏术心肺复苏术(CPR)是针对呼吸心跳停止的急症危重病人所采取的抢救关键措施,即胸外按压形成暂时的人工循环并恢复的自主搏动,采用人工呼吸代替自主呼吸,快速电除颤转复心室颤动,以与尽早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来重新恢复自主循环的急救技术。
心肺复苏的目的是开放气道、重建呼吸和循环。
人们只有充分了解心肺复苏的知识并接受过此方面的训练后才可以为他人实施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的意义人体是靠心脏的跳动、血管的节律运动和肺的呼吸,将氧气和营养物质运送到人的各个部分,以供机体正常活动;并通过血液流动和呼吸将二氧化碳和废物排出体外。
在一般情况下,心跳停止即脑组织缺氧4分钟之内,可恢复其原有功能,心跳停止超出4分钟,易造成脑组织永久性损害,甚至导致死亡。
所以抢救此类伤员要与时、迅速,以竭力挽救伤员生命。
心肺复苏= (清理呼吸道) + 人工呼吸+ 胸外按压+ 后续的专业用药据美国近年统计,每年心血管病人死亡数达百万人,约占总死亡病因1/2。
而因心脏停搏突然死亡者60-70%发生在院前。
因此,美国成年人中约有85%的人有兴趣参加CPR初步训练,结果使40%心脏骤停者复苏成功,每年抢救了约20万人的生命。
心脏跳动停止者,如在4分钟内实施初步的CPR,在8分钟内由专业人员进一步心脏救生,死而复生的可能性最大,因此时间就是生命,速度是关键,初步的CPR按ABC进行。
A:开放气道B:口对口人工呼吸C:人工循环A 开放气道拍摇患者并大声询问,手指甲掐压人中穴约五秒,如无反应表示意识丧失。
这时应使患者水平仰卧,解开颈部钮扣,注意清除口腔异物,使患者仰头抬颏,用耳贴近口鼻,如未感到有气流或胸部无起伏,则表示已无呼吸。
B 口对口人工呼吸在保持患者仰头抬颏前提下,施救者用一手捏闭的鼻孔 (或口唇 ),然后深吸一大口气,迅速用力向患者口(或鼻)内吹气, 然后放松鼻孔(或口唇),照此每5秒钟反复一次,直到恢复自主呼吸。
每次吹气间隔1.5秒,在这个时间抢救者应自己深呼吸一次,以便继续口对口呼吸,直至专业抢救人员的到来。
C 人工循环检查心脏是否跳动,最简易、最可靠的是颈动脉。
抢救者用2-3个手指放在患者气管与颈部肌肉间轻轻按压,时间不少于10秒。
如患者停止心跳,抢救者应握紧拳头,拳眼向上,快速有力猛击患者胸骨正中下段一次。
此举有可能使患者心脏复跳,如一次不成功可按上述要求再次扣击一次。
如心脏不能复跳,就要通过胸外按压,使心脏和大血管血液产生流动。
以维持心、脑等主要器官最低血液需要量。
选择胸外心脏按压部位:先以右手的中指、示指定出肋骨下缘,而后将右手掌侧放在胸骨下1/3,再将左手放在胸骨上方,左手拇指邻近右手指,使左手掌底部在剑突上。
右手置于左手上,手指间互相交错或伸展。
按压力量经手跟而向下,手指应抬离胸部。
.胸外心脏按压方法:急救者两臂位于病人胸骨的正上方,双肘关节伸直,利用上身重量垂直下压,对中等体重的成人下压深度为3-4厘米,而后迅速放松,解除压力,让胸廓自行复位。
如此有节奏地反复进行,按压与放松时间大致相等,频率为每分钟80—100次。
一人心肺复苏方法:当只有一个急救者给病人进行心肺复苏术时,应是每做30次胸心脏按压,交替行2次人工呼吸。
二人心肺复苏方法:当有两个急救者给病人进行心肺复苏术时,首先两个人应呈对产位置,以便于互相交换。
此时,一个人做胸外心脏按压;另一个人做人工呼吸。
两人可以数着1、2、3进行配合,每按压心脏30次,口对口或口对鼻人工呼吸2次。
)心肺复苏操作程序1.判定伤员有无意识可轻轻摇动、轻轻拍打或者呼唤伤员(图3-71、72)。
(心肺复苏——判定伤员)2.呼救、唤人协助打通知救护单位。
呼救时,讲清伤员伤情、出事地点等。
3.将伤员放在适当体位(恢复伤员仰卧位)(图3-73)。
(心肺复苏——恢复伤员仰卧位)4.用仰头抬下巴以开通气道、保持气道畅通,口内若有假牙或异物、污物要尽快取出与清除(图3-74)。
(心肺复苏——清除口内异物)5.确定有无自主呼吸,在保持气道通畅前提下,将耳贴近伤员口鼻。
侧头注视伤员胸部和上腹部(观察3~5秒钟)。
即:(1)看:胸部和上腹部有否呼吸起伏;(2)听:伤员口鼻有无出气声;(3)感觉:抢救者面颊部有无气体吹拂感觉。
若有自主呼吸,要继续保持气道通畅,若无自主呼吸,则迅速作两次吹气。
吹气时应捏紧鼻子,第一次吹气和第二次吹气时要放松鼻子,吹气时要注意伤员胸廓是否有因吹气而抬起(图3-75)。
(心肺复苏——口对口呼吸)6.判定有无脉搏:检查颈动脉(图3-76),并应在5秒钟内完成,手要轻柔,不能加压。
若无颈动脉搏动,立即开始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术。
(心肺复苏——检查颈动脉)7.胸外心脏按压术:(1)抢救者跪于伤员一侧(一般为右侧);(2)抢救者右手食指和中指沿伤员肋弓上移至胸骨下切迹(肋弓与胸骨接合处)(图3-77);(3)中指置切迹外,食指紧靠中指,起定位作用;(4)用抢救者左手的掌根部紧靠前一手指,放于胸骨下部,掌根部长轴与胸骨长轴重合(图3-78);(5)然后,将定位用手叠于另一手手背上,两手手指交叉抬起,使手指脱离胸壁(儿童一只手掌根即可)(图3-79);(6)抢救者双肘伸直,利用上身重量有节奏地垂直下压;(7)按压至适当强点后即开始松驰。
抬手时掌根部不能与皮肤脱离,以防按压部位移动;(8)在按压间歇期内,不能使胸部受压;(9)下压距离3.8~5厘米(儿童2.5~3.8厘米);(10)按压速率:每分钟80~100次。
胸外心脏按压术:寻找胸骨下切迹胸外心脏按压术:手掌根部长轴与胸骨长轴重合胸外心脏按压术:按压胸廓后手指脱离胸壁8.单人心肺复苏术:同一抢救者顺次转换完成口对口人工呼吸与胸外按压术(图3-80)。
(单人心肺复苏术)胸部按压数:人工呼吸数=5∶2。
重复一轮按压和通气后,要检查复苏效果,即检查颈动脉与有无自主呼吸。
9.双人心肺复苏术:由两位抢救者分别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与胸外按压术。
两位抢救者各在一边(图3-81)。
胸部按压数:人工呼吸数=5∶1,要有机衔接。
在每次轮换时,两位抢救者各负责检查脉搏和呼吸。
(双人心肺复苏术)10.转移-终止;(1)转移:在现场抢救时,争取到的每1秒钟都关系着伤员的生和死,尤其在伤员心脏、呼吸停止瞬间,更是关键,因此必须争分夺秒地做好心肺复苏。
现场心肺复苏应坚持不断地进行,抢救者不应频繁更换,即使送往医院途中也应继续进行心肺复苏,如将伤员由现场移往室内,中断操作时间不得超过7秒;送上救护车时的操作中断不得超过36秒。
中断时间越长,重要脏器的损害就越严重,以致无法恢复正常的功能,如肾功能衰竭,脑部留有严重后遗症等。
(2)终止:决定在什么条件下终止心肺复苏,这是一个医学问题,也是一个很复杂的社会问题。
如在临床死亡前常有出现心跳、呼吸非常微弱的过程,在极为微弱的状态下,很难在现场确切地判定何时完全停止;又如雷击后的呼吸抑制,经较长时间和辅助呼吸后,方恢复自主呼吸;再如儿童的心跳停止后,能耐受较长的缺氧时间;低温也能延缓生物死亡。
因此,在现场终止心肺复苏操作,只有医生才有权作出,否则不得放弃抢救,如经专业医务人员正式确认伤员抢救成功后,应与时恢复伤员体位(右侧卧位见图3-82),并尽可能送往医院继续观察一段时间。
(右侧卧位)注意事项1、口对口吹气量不宜过大,一般不超过1200毫升,胸廓稍起伏即可。
吹气时间不宜过长,过长会引起急性胃扩X、胃胀气和呕吐。
吹气过程要注意观察患(伤)者气道是否通畅,胸廓是否被吹起。
2、胸外心脏按术只能在患(伤)者心脏停止跳动下才能施行。
3、口对口吹气和胸外心脏按压应同时进行,严格按吹气和按压的比例操作,吹气和按压的次数过多和过少均会影响复苏的成败。
4、胸外心脏按压的位置必须准确。
不准确容易损伤其他脏器。
按压的力度要适宜,过大过猛容易使胸骨骨折,引起气胸血胸;按压的力度过轻,胸腔压力小,不足以推动血液循环。
5、施行心肺复苏术时应将患(伤)者的衣扣与裤带解松,以免引起内脏损伤。
2005年底美国心脏学会(AHA)发布了新版CPR急救指南,与旧版指南相比,主要就是按压与呼吸的频次由15:2调整为30:2.(1)观察颈动脉搏动,有效时每次按压后就可触到一次搏动。
若停止按压后搏动停止,表明应继续进行按压。
如停止按压后搏动继续存在,说明病人自主心搏已恢复,可以停止胸外心脏按压。
(2)若无自主呼吸,人工呼吸应继续进行,或自主呼吸很微弱时仍应坚持人工呼吸。
(3)复苏有效时,可见病人有眼球活动,口唇、甲床转红,甚至脚可动;观察瞳孔时,可由大变小,并有对光反射。
(4)当有下列情况可考虑终止复苏:①心肺复苏持续30分钟以上,仍无心搏与自主呼吸,现场又无进一步救治和送治条件,可考虑终止复苏;②脑死亡,如深度昏迷,瞳孔固定、角膜反射消失,将病人头向两侧转动,眼球原来位置不变等,如无进一步救治和送治条件,现场可考虑停止复苏;③当现场危险威胁到抢救人员安全(如雪崩、山洪爆发)以与医学专业人员认为病人死亡,无救治指征时。
学会心肺复苏对于每个人都会很有用,生活中有很多意外,很难保证我们是时时安全的。
为了能够有危急时刻挽救生命,建议大家一定要学会初步的心肺复苏方法!另外,如果是儿童心肺复苏(1岁~14岁),按压方式改为用单手每分钟100次频率按压,深度只需要3~4厘米,其余方法同上;婴儿的心肺复苏,测动脉时取肱动脉(肱二头肌下方),首先将双手的食指置于二乳头上作为基点,而心脏就在此连线中央偏下,接近胸骨基底处;按压改为食指和中指按压,每分钟100次频率,深度只需1~2厘米,其余方法同上;口对口人工呼吸时,嘴不仅要包合婴儿的嘴,连婴儿的鼻也要包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