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四川茶馆文化中的儒释道思想

合集下载

儒释道思想中国茶道

儒释道思想中国茶道

儒释道思想中国茶道儒释道思想与中国茶道中国的茶道文化悠久而深厚,它不仅是一种饮茶的方式,更是一种精神追求和人生哲学。

在中国茶道的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儒家、释家和道家思想的深刻影响。

儒家注重仁爱和道德,释家倡导慈悲和智慧,道家强调自然和无为。

这些思想与中国茶道的精华相互融合,共同构成了茶道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儒家的核心思想是仁爱和道德。

在茶道中,这种思想体现在茶道师傅的待客之道上。

茶道师傅不仅要熟练地掌握泡茶技巧,更重要的是要以仁爱之心款待客人。

在茶道中,茶道师傅不会只是简单地给客人倒茶,而是通过细致入微的服务和心灵的交流,传递出对客人的关怀和尊重。

这种对他人的关注和关爱,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仁爱精神。

释家的思想强调慈悲和智慧。

在中国茶道中,茶道师傅始终保持慈悲的心态,用无私无畏的爱去对待每一位客人。

茶道师傅把泡茶的过程看作是一种修心养性的方式,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倾听着客人的心事,用智慧和慈悲的态度为客人提供心灵上的慰藉。

通过对茶道的实践,茶道师傅们不仅展现了释家思想中的慈悲和智慧,同时也传达了一种超越时间和空间的精神层面的寄托。

道家思想追求自然和无为。

在中国茶道中,崇尚自然和无为的理念被诠释得淋漓尽致。

在茶道的实践过程中,茶道师傅注重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通过选用优质的茶叶、采用纯净的水源,将自然的恩赐转化为人们品味美好生活的一种方式。

茶道师傅延续着中国古代文人墨客的传统,倡导静心、静思和静态,让茶道成为了一种追求修身养性的生活方式。

这种追求无为和与自然和谐的道家思想,不仅贯穿于茶道的全过程,也成为一种与自然共处的生活哲学。

儒释道思想与中国茶道的结合,使得茶道文化更加丰富多样、内涵深厚,并赋予了茶道更深远的意义。

茶道不仅是一种饮茶的方式,更是人们修身养性和追求内心宁静的一种方式。

通过茶道的实践,人们可以感受到儒释道思想的积淀和智慧,提升自身的修养和境界。

总结而言,中国茶道与儒释道思想的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茶文化与儒、释、道的关系

茶文化与儒、释、道的关系

茶文化与儒、释、道的关系茶文化与儒、释、道的关系中国是茶的故乡,是茶的原产地。

中国人对茶的熟悉,上至帝王将相,文人墨客,诸子百家,下至挑夫贩夫,平民百姓,无不以茶为好。

为此由啦店铺为大家分享茶文化与儒、释、道的关系,欢迎参阅。

茶文化的形成发展溯到汉代,有正式文献记载(汉人王褒所写《僮约》)。

最早喜好饮茶的多是文人雅仕。

在我国文学史上,提起寒赋,首推司马相如与杨雄,且都是早期著名茶人。

司马相如曾作《凡将篇》、杨雄作《方言》,一个从药用,一个从文学角度都谈到茶。

晋代张载曾写《登成都楼诗》:“借问杨子舍,想见长卿庐”,“芳茶冠六情,溢味播九区”。

茶文化产生之初是由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开始的。

两晋北朝时,一些有眼光的政治家便提出“以茶养廉”,以对抗当时的.奢侈之风。

魏晋以来,天下骚乱,文人无以匡世,渐兴清淡之风。

这些人终日高谈阔论,必有助兴之物,于是多兴饮宴,所以最初的清淡家多酒徒。

如:竹林七贤。

后来清淡之风发展到一般文人,但能豪饮终日不醉的毕竟是少数,而茶则可长饮且始终保持清醒,于是清淡家们就转向好茶。

所以后期出现了许多茶人。

我国古代的茶文化汉代文人倡饮茶之举为茶进入文化领域开了个头。

而到南北朝时,几乎每一个文化、思想领域都与茶套上了关系。

在政治家那里,茶是提倡廉洁、对抗奢侈之风的工具;在词赋家那里,茶是引发思维以助清兴的手段;在佛家看来,茶是禅定入静的必备之物。

这样,茶的文化、社会功用已超出了它的自然使用功能,使中国茶文化初现端倪。

唐朝茶文化的形成与当时的经济、文化、发展相关。

唐朝疆域广阔,注重对外交往,长安是当时的政治、文化中心,中国茶文化正是在这种大气候下形成的。

茶文化的形成还与当时佛教的发展,科举制度,诗风大盛,贡茶的兴起,禁酒有关。

唐朝陆羽自成一套的茶学、茶艺、茶道思想,及其所著《茶经》,是一个划时代的标志。

《茶经》非仅述茶,而是把诸家精华及诗人的气质和艺术思想渗透其中,奠定了中国茶文化的理论基础。

儒释道与中国茶道精神

儒释道与中国茶道精神

儒释道与中国茶道精神中国茶道自古以来一直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儒释道作为中国传统思想的三大学派,与茶道精神有着密切的联系。

儒家注重礼仪和人伦道德,释家崇尚慈悲和平等,而道家强调自然和谐。

在儒释道的影响下,中国的茶道精神逐渐形成,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核心。

本文将探讨儒释道对中国茶道精神的贡献和影响。

第一部分:儒家与中国茶道精神儒家的核心思想是仁义礼智信,儒家学派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社会秩序。

在茶道中,礼仪是至关重要的。

在传统的茶道中,准备和品尝茶都需要遵循一定的礼仪程序。

正所谓“礼尚往来”,茶道中的礼仪能够通过练习和参与,塑造人们的品格和修养。

儒家思想强调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与茶道的修身观念相契合,通过参与茶道活动,人们可以逐渐培养自己的美德和道德。

因此,儒家思想对中国茶道精神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第二部分:释家与中国茶道精神释家强调慈悲和平等,茶道中的慈悲精神与释家思想的核心价值观相呼应。

当我们在品茶的过程中,喝茶的人通常会先施茶于他人,表达对他人的尊重和关爱。

这种行为体现了释家思想中的慈悲和深层的人文关怀。

释家的平等观念也反映在茶道中,茶道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和和谐,无论贫富贵贱,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茶道活动展现自己的独特魅力。

因此,释家对中国茶道精神的塑造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部分:道家与中国茶道精神道家强调自然和谐,尊重自然规律。

茶道的精髓就在于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与融洽。

茶道追求的是一种宁静和平衡的状态,要求参与者放松身心,与茶以及周围的自然环境产生内在的共鸣。

而道家思想中的无为而治和顺应自然,与茶道的追求契合。

茶道通过与茶与自然的接触,使人们进一步理解并感受到自然的力量,并通过此实现自我调整和平衡,这正是道家思想所倡导的。

结语:儒释道与中国茶道精神密不可分。

儒家的礼仪思想、释家的慈悲观念以及道家的自然和谐,都为茶道提供了思想和理论基础,推动了中国茶道精神的形成和发展。

在当代社会中,中国茶道精神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并通过参与其中的人们来实现个体的修身与修养。

茶与哲学思想:儒释道三家哲学在茶文化中的体现

茶与哲学思想:儒释道三家哲学在茶文化中的体现

茶与哲学思想:儒释道三家哲学在茶文化中的体现茶,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早在古代就被赋予了更深层次的象征意义。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茶不仅是一种饮料,更是与哲学思想相互融合,成为了人们生活中重要的精神食粮。

儒家、释家、道家三家哲学思想在茶文化中分别有着不同的体现,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茶文化的丰富内涵。

儒家哲学与茶文化儒家文化注重礼仪、仁爱和人伦关系,这些观念在茶文化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茶道中的“礼”与“敬”是儒家思想的重要体现,喝茶的方式讲究仪式感,如煮茶、品茶、斟茶等动作都有严格的规范。

在茶道中,主人和客人之间的互动体现了仁爱和礼貌,也体现了师生关系和长幼尊卑的儒家伦理观念。

释家哲学与茶文化释家哲学强调解脱、慈悲与平等,这些理念在茶文化中也有所体现。

茶的制作过程,如亲手采摘、炒制、品尝,都需要专注、细致和耐心,这与禅宗强调的“修行”和“当下”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茶道中,主人和客人平等相待、共同品味茶香,展现了释家所倡导的慈悲与平等的态度。

道家哲学与茶文化道家哲学强调顺其自然、无为而治,这一理念与茶文化中的“静谧”、“自然”息息相关。

在品茶过程中,常常需要静心聆听水声、观察茶香,体味茶叶与水的融合,这种体会恰恰符合了道家追求心境的虚静、超然与自然的理念。

茶亭、茶室等区域的布局和装饰也体现了“自然”、“淡泊”与“宁静”等道家哲学中的重要元素。

结语茶文化与儒释道三家哲学相互渗透、共生共存,使得茶文化不仅仅是一种饮食习俗,更是一种精神修养和哲学思考的载体。

通过茶道,人们在品味茶香的过程中,也在感悟儒释道三家哲学的智慧。

茶与哲学思想的结合,让中国传统茶文化焕发出更加瑰丽的光彩,成为了中华传统文化中令人骄傲的一朵美丽的文化花朵。

中国茶道精神与儒释道

中国茶道精神与儒释道

中国茶道精神与儒释道中国茶道精神与儒释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深远的影响力。

茶道精神强调的是和谐、自然、宁静;而儒释道这三种思想则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思想体系,有助于人们实现身心的和谐、修身养性。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探讨中国茶道精神与儒释道的联系,以及它们在现代社会的意义和发展。

一、茶道精神茶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艺术性与精神内涵相结合的茶艺活动。

茶道强调的是以茶为媒介,通过泡茶、倒茶、品茶等一系列仪式,将茶的美感与审美融入其中。

茶道强调的是和谐、自然、宁静,所追求的是心灵的寄托和修养。

1. 和谐茶道注重的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泡茶的过程中,我们与茶叶、水、茶器建立起一种默契的互动,体验自然与人的和谐共生。

在茶道中,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力量和美好,也使我们内心感到平静和谐。

2. 自然茶道崇尚自然,强调顺应自然的原则。

茶道师傅追求的是自然之美,将自然的元素融入到茶道仪式中。

茶道中的“一泡一世界”,意味着每一杯茶都有独特的韵味与气息,体现了自然万物的多样性与独特性。

3. 宁静茶道追求的是内心的宁静和平和。

在茶道的仪式中,人们需要专注、沉静,感知茶的香气、色泽、口感,这种专注的状态使人们能够放松身心,达到内心的宁静与平和。

二、儒释道儒释道是中国古代传统思想的三种主要流派,其思想内核体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对人们的礼仪、为人、做事等多个方面有深远的影响。

1. 儒家思想儒家思想强调的是修身养性、亲仁治国的理念。

儒家思想指引人们追求德行的高尚品质,注重个人修养、道德观念与礼仪规范的塑造。

在茶道中,儒家思想的影响体现在泡茶仪式的规范与整齐,以及在交流过程中的尊重和谦和。

2. 释家思想释家思想是佛教的一种流派,强调人与自然的亲近与觉知。

茶道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释家思想中的“觉知”。

通过品茗的过程,人们能够更加细致地感受茶的滋味与气息,感受到自己的存在与内心的宁静,这种“觉知”使人们更加接近佛教追求的境界。

中国茶道结合儒道

中国茶道结合儒道

中国茶道结合儒道茶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与儒道思想有着紧密的联系。

茶道以其独特的礼仪和哲学思想吸引着众多人士,并在实践中与儒道思想相互融合。

本文将探讨中国茶道与儒道的结合,以及对人们的影响。

第一部分:茶道与儒家思想的交融茶道作为一种重视品茗过程的仪式,强调和谐、平等以及尊重。

这与儒家思想中的仁爱之道不谋而合。

儒家学说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提倡“仁爱”、“礼义”等概念。

而茶道中的沏茶、敬茶等环节则体现了对他人的尊重和关爱。

在古代,士人和学子常常以茶道作为修身养性的手段。

茶道提倡清静心境,儒家思想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二者皆主张培养内在的道德品质。

茶道中的仪式和礼节能够恢复人的内心平静,有助于修身养性。

茶道的修行过程中注重自我约束,类似于儒家思想中的自我规范和道德准则。

茶道中的敬茶礼仪、与人共享茶品的行为,与儒家思想中的尊敬他人、团结合作的价值观相契合。

茶道的邀请、赠茶等行为都与儒家思想中的礼仪相统一,体现了人际关系和社会交往中的和谐与智慧。

第二部分:茶道与道家思想的交融茶道的根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道教思想。

道家强调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主张顺应自然、自然而然地生活。

茶道注重清净、平静的环境,通过沏茶、品茗来欣赏自然之美。

这与道家的追求相契合。

茶道追求茶与水、器皿、品茗者的和谐共鸣。

道家思想中的“无为而治”也可以与茶道的“无为而化”相对应。

茶道强调品茗者不必过多努力,只需将茶与自然、人与他人融合在一起。

在道家的思想中,茶被视为一种药物,可以养生强身。

茶道以独特的方式呈现了道家的保健理念。

茶叶中的茶多酚、咖啡因等成分对人体有益,这与道家“道可道,非常道”、养生保健的理念相契合。

茶道中的静坐品茗过程,与道家修炼内丹的实践相通。

茶道注重心静,有助于思考人生意义与自我修养,与道家追求“内观清静”、“照心顾命”的境界相通。

第三部分:茶道结合儒道思想的影响茶道作为文化的载体与传播者,通过结合儒道思想,对人们的生活和思维方式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茶道中的儒、道、佛思想

茶道中的儒、道、佛思想

茶道中的儒、道、佛思想儒家思想:中庸和谐中庸思想是儒家道德规范的最高标准。

陆羽所说的“茶德”,是说茶人将“中庸”反映在茶事上,即茶可以以德行道。

宋朝理学家朱熹在比较建茶与江茶后说,“建茶如中庸之为德,江茶如伯夷叔齐”,从而将“中庸之德”赋予建茶。

这是朱熹对茶道的生动阐述,也是对茶德的全新诠释。

儒家的核心思想是“仁”,它体现了儒家对人格进一步完善的追求,这也是中国茶文化的追求3茶历来被视为清洁之物,从采摘、制作到烹煮都要十分纯净,正因如此,茶品往往被比喻为人德:古代对“君子仁人"的正直、清廉、公正等品行极为推崇,而这种“君子之风”与荼性完美融合,当人们沉浸在茶的色香味中时,亦可托物寄思,升华人格。

茶道中的儒、道、佛思想道家宇宙观:清静无为道家崇尚朴素自然、清静无欲,而只有在宁静的环境下才能品出茶的真味,才能获得品茶的喜悦。

因此,道教与茶文化在“清静”上便有了共通点。

道家为中国茶道注入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赋予了中国茶道灵魂。

在茶人眼中,大自然的一山一水、一石一沙、一草一木都显得格外可爱,格外亲切。

在自然的幽静氛围中,茶人从茶壶的水沸声中去感受自然的呼吸,以“天性自然”的本性去接近和契合自然,从而彻悟茶道、天道和人道。

茶道中的儒、道、佛思想佛家本心:净心自悟陆羽在《茶经》和《陆文学自传》中都有对佛教的颂扬及对僧人嗜茶的记载,如《茶经.七之事》中的“单道开饮茶苏”、“法瑶饮茶”等。

可见,中国茶道从一开始萌芽,就与佛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佛家认为茶是一种修养身心的饮品,并认为茶有“三德”:不眠。

坐禅要求身正背直,不动不摇,内心要清净,达到身心“轻安”,内外一体。

坐禅一坐就是数月,僧人难免疲劳倦怠,而茶具有提神醒脑的特性,因此,坐禅修行中“唯许饮茶”。

助消化。

饭后坐禅,易引起消化不良,饮茶能生津化食,助消化。

不失。

佛教历来提倡禁欲、禁酒、戒荤吃素,而茶汁性淡,饮茶能养成清雅、简朴的性情,帮助控制情绪,精心修行。

中国茶文化中的儒家思想分析

中国茶文化中的儒家思想分析

中国茶文化中的儒家思想分析中国茶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把握、汲取并弘扬包括中国茶文化在内的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无论对于解决当前个人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不和谐问题,还是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茶的故乡在中国,茶文化更是从这里发源。

茶文化在魏晋南北朝初步形成,随后便开始与一些哲学思想或宗教理论进行融合,如儒家、道家、佛教思想等。

这其中茶文化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最深。

儒家思想赋予茶文化内在与外在的双重内涵,既注重茶礼、茶事活动等方面的和谐之美,又注重人们行为方式和人生价值观念的中庸之美。

1儒家思想“修齐治平”理念在茶文化中的体现。

“修齐治平”理念是儒家文化十分重要的内容,展开说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思想十分注重“修齐治平”,讲究人们要想有所作为,为天下为国家干出一番事业,就要先“治其国”,而欲治其国,则要先把家治好,所谓“齐其家”也。

而要把家治理好,就要先做好自己,也就是“修其身”.茶文化在形成初期,恰好赶上统治者推崇儒家的历史时期。

而茶文化的自然特质和精神内涵,与儒家思想的“修齐治平”理念不谋而合,因此古代饮茶者尤其是那些喜欢饮茶的文人墨客和哲学家,将两者进行充分的融合。

1.1茶文化中的“修身”思想。

儒家思想中所谓的修身,其实是“身心兼修”,一方面要提高个人外在的修养,如礼仪、文明,让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彬彬有礼。

另一方面是要提升个人内在的修养,如道德水准、理想抱负、价值理念、审美取向等,使自己的内心散发出沁人的芬芳。

而在这一点上,茶文化与之十分契合。

茶是自然的产物,具有质朴清净、超脱深远的自然特性,以及静心提神、醒脑祛毒的物理功效。

因此,两者在“修身”方面的结合可谓是“一拍即合”.自古至今,中国饮茶者无论是自己独酌,还是与友人共饮,都试图通过茶这一载体,去让自己的内心变得平静而明亮,让自己的思想变得清醒而开阔。

谈谈茶文化中的儒释道哲学思想

谈谈茶文化中的儒释道哲学思想

谈谈茶文化中的儒释道哲学思想从中国几千年的历史看,影响人们思想伦理、道德风范、言行举止最大的,莫过于儒、释、道,不论其外功、内涵,无不与茶中之“和”之“静”百和妙殊,恰融一体。

茶的“和”与“静”,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容。

应该说,中国茶文化吸收了儒、释、道各家的思想精华:儒家从中发现了兴观群怨、修齐治平的大法则,用以表现自己的政治观、社会观;佛家体味茶的苦寂,以茶助禅、明心见性。

而道家则把空灵自然的观点贯彻其中。

甚至,墨子思想也被吸收进来,墨家崇尚真,中国茶文化把思想精神与物质结合,历代茶人对茶的性能、制作都研究十分具体,或许,这正是墨家求真观念的体现。

有人说,儒家在中国茶文化中主要发挥政治功能,提供的是“茶礼”;道家发挥的主要是艺术境界,宜称为“茶艺”;而只有佛教茶文化才从茶中“了解苦难,得悟正道”,才可称“茶道”。

其实,各家都有自己的术、艺、道。

茶道精神可以概括为:和、敬、静、寂(或:和、静、怡、真)。

茶道的目的不是为饮茶止渴,也不是为鉴别茶质,而是通过复杂的程序和仪式,达到追求幽静、陶冶情操,培养人的审美和道德观念。

其中“和”是儒、释、道三教共通的哲学理念,也是茶道哲学思想之核心;“静”是修身养性,追求自我“了悟”之道,也是茶道修习的必由之路。

其实,儒释道三家都与中国的茶文化有甚深的渊源关系,应该说,没有儒释道,茶无以形成文化。

儒释道三家在历史上既曾分别地作用于茶文化,又曾综合地融贯地共同作用于茶文化,最终说来,很难讲存在着纯而又纯的哪一家的茶文化,一切都是相对的。

㈠儒家思想与中国茶文化孔孟荀之儒家思想,基本特征是无神论的世界观,是对现实生活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它以心理和伦理相结合为核心和基础,强调情理结合,以理节情,追求社会性、伦理性的心理感受和满足,而不是禁欲性的官能压抑。

茶虽然给人以刺激,使人兴奋,但人们对它是乐而不乱,嗜而敬之,品茶时需要安详静谧的心境,清雅简朴的环境,情恰和谐的茶友,精美协调的茶具,客来敬茶,以茶留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的礼仪。

儒家文化与中国茶道

儒家文化与中国茶道

儒家文化与中国茶道茶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始于古代,延续至今。

儒家文化,作为中国的经典文化之一,对茶道有着深远的影响和指导作用。

本文将探讨儒家文化与中国茶道的关系,展示其相辅相成的特点。

一、茶道的儒家价值观茶道强调内外修身的道德价值观,正是儒家文化的体现。

儒家注重个人修养和品德培养,而茶道作为一种日常生活的仪式,通过茶的烹制、品饮和礼仪等环节,塑造了人们的品行和性格。

儒家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茶道也强调了人与茶的关系,以茶会友,以茶聚集情感,提倡和谐、友善、尊重和团结。

二、茶道与儒家的修身要求茶道主张精神上的和谐与修身养性,与儒家提倡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相一致。

茶道有着独特的礼仪和规范,如泡茶时需细品慢饮、注重仪态端庄,这都是培养人们自律、自省的修身要求。

茶道注重和谐共处,与儒家所倡导的家庭和睦、社会和谐、国家和平相契合,体现了儒家的核心思想。

三、茶道与儒家的道德追求茶道中的一些核心价值,如互敬、和让、尊重和勤勉,都与儒家的道德追求紧密相连。

茶道追求自然和谐,尊重茶叶的成长过程和自然规律,展现了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茶道注重和让,体现了“仁者爱人”的儒家伦理观;茶道强调尊重茶叶和制茶师傅,传承着“君子不器”的儒家观念;茶道崇尚勤劳,强调茶艺的细致与坚持,传承了儒家“敬业乐群”的价值。

四、茶道与儒家文化的传承儒家文化对中国茶道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自古以来,中国学者和茶道家将儒家经典与茶文化相结合,如将儒家经典融入茶道礼仪中,用经典文化的智慧指导茶道实践,使茶道更富有教育意义。

茶道通过传统的教育方式和实践,将儒家思想代代相传,使茶道成为儒家文化的一个载体。

五、茶道与儒家文化的互补发展茶道与儒家文化的互补发展,使中国传统文化更加丰富多彩。

茶道以儒家的价值观和思想为基础,通过茶的烹制、品饮和礼仪实践来体现。

儒家文化为茶道提供了修身齐家治国的思想指导,茶道则以其独特的仪式与礼仪,传承和弘扬儒家文化,使之得以发展和传承。

儒释道和中国茶道

儒释道和中国茶道

儒释道和中国茶道中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儒释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哲学流派,而中国茶道则是中国独特的茶文化体现。

本文将以儒释道为引子,探讨中国茶道的起源、发展和意义。

一、儒释道的概述儒家、道家和佛家,分别代表了儒释道三个不同的哲学思想流派。

儒家强调以仁爱和道德规范为中心,鼓励人们与人类共存共荣;道家则注重追求自由自在的道,追求与自然和谐相处;佛家则强调解脱尘俗苦难的境界。

这三个哲学流派在中国历史上相互交错、相互影响,在塑造和定义中国文化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中国茶道的起源和发展中国茶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

茶在中国被赋予了广泛的社会、经济和文化意义,成为了中国人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茶道作为茶文化的精髓和核心,强调了茶的独特气质和承载的哲学思想。

茶道注重修身养性,强调内外修养的平衡。

在茶道中,人们学会欣赏茶的香气、茶的颜色和茶的味道,同时也通过冲泡茶水的仪式来增加人与自然的联系。

茶作为一种饮品,对于中国人民的日常生活和社交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

茶道作为一种传统的仪式和文化,被认为是一种礼仪和修行的方式。

三、儒释道和中国茶道的联系儒释道和中国茶道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和互动。

儒家注重的仁爱、中庸和和谐观念,与茶道所倡导的平衡、和谐和自然共生的理念相契合。

儒家的仁爱观念对于茶道的修身养性有着积极的影响。

在品茶和冲泡茶水的过程中,人们不仅学会了静心养性,还能够感受到茶的香气和味道所传递的温暖和舒适。

道家强调与自然和谐相处,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由。

在茶道中,人们通过冲泡茶水、品茶和与自然对话的方式,实现了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和灵性的追寻。

佛家注重解脱尘俗的境界。

在茶道中,人们通过茶的冲泡、品茶和观茶等活动,达到了超脱尘俗的境界,感受到了内心的宁静与平和。

四、中国茶道的意义和影响中国茶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影响。

首先,茶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礼仪文明。

茶艺的冲泡、品饮和赏析过程中,要求人们严谨而细致地操作,注重礼仪和规范。

中国茶道蕴含的儒释道

中国茶道蕴含的儒释道

中国茶道蕴含的儒释道茶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一种独特的烹饪和品味茶叶的方式,更是一种源远流长的哲学和生活方式。

在茶道中,融合了儒家、佛教和道家思想,体现了儒释道三教合一的理念。

茶道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不仅仅是对茶叶的传承和品味,更是对人文精神的追求和烙印。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来讨论中国茶道蕴含的儒释道思想。

第一部分:儒家思想在茶道中的体现儒家思想强调礼仪、道德和人伦关系的重要性,这些思想也深刻地融入了茶道的精髓之中。

首先,茶道注重仪式感和礼节,体现了儒家所倡导的以礼治国、以礼待人的理念。

在茶道中,制茶、品茶都有着一定的仪仗程序,人们必须相互尊重、和谐相处,才能够共同享受茶的品味乐趣。

其次,茶道的实践过程中也体现了儒家所提倡的中庸之道。

茶道讲究的是平衡和谐,既注重茶叶的细腻和醇厚,也强调茶品中的苦、甘、醇、香的平衡。

这种追求平衡的精神,与儒家思想中的中庸之道不谋而合,体现了儒家学说对于人生追求平衡和谐的态度。

第二部分:释家思想在茶道中的体现佛教对于茶道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茶道的精神层面。

茶道强调的是内省、冥想和思考,这与佛教修行中追求心灵的净化和内心的宁静息息相关。

在茶道的实践中,人们往往将自己置于一个静谧的环境中,专心地泡茶、品味茶。

“闻香、观色、品味、顾形”是茶道中常说的几个步骤,通过这些步骤,人们可以舒缓心情,澄清思绪,达到一种静心、宁神的境界。

此外,佛教强调无我无心、舍离世俗的感悟,这一理念也融入了茶道的追求。

在茶道中,人们需要对功利和浮躁的生活态度进行反思,将心从繁忙的外在世界转入内心的宁静,体会茶的醇厚和天然之美。

茶道通过激发人们的内心智慧和静心感悟,使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佛教的无我观念,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解脱。

第三部分:道家思想在茶道中的体现道家的核心思想是追求自然和谐、顺应自然,茶道正是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道家倡导的“无为而治”精神体现在茶道的制茶和品茶过程中。

中国茶道以儒道佛讲究和字

中国茶道以儒道佛讲究和字

中国茶道以儒道佛讲究和字中国茶道以儒道佛讲究和谐与字意中国茶道是一门古老而精致的艺术,它融合了儒道佛三种思想,注重和谐、尊重以及内心的修养。

茶道通过独特的仪式和精心的准备过程,以及对字意的追求,向人们传递关于和谐与内心的深思。

在此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中国茶道以儒道佛讲究和字意的内容。

一、儒家思想与中国茶道在中国茶道中,儒家思想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作用。

儒家强调道德伦理的价值观和社会秩序的重要性,这与茶道追求的和谐与尊重是充分相符的。

茶道准备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借鉴了儒家思想中的“礼”和“仁”的原则。

通过以礼待客,我们向对方传递尊重和善意,而通过对待茶叶的精心准备,我们体现了仁爱之心。

二、道家思想与中国茶道道家思想强调与自然的和谐,并注重内心的修养。

在中国茶道中,对自然的敬畏和对内心的宁静都是至关重要的。

茶道师傅在准备茶叶和泡茶的过程中,注重身心的安宁与平衡。

茶道仪式的每个细节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旨在唤起参与者对自然与内心平静的体验。

三、佛教思想与中国茶道佛教思想与中国茶道的连接可以追溯到古代。

佛教强调洗净心灵和追求内心的平和与安宁。

在茶道仪式中,冲茶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在洗涤心灵,清理烦恼和杂念。

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和专注的态度,参与者可以净化心灵,获得内心的宁静和平和。

四、字意在中国茶道中的重要性除了儒道佛三种思想的影响外,字意也是中国茶道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每一款茶具的名称都包含着特定的字意,这些字意以及它们所代表的意义都与茶道的核心价值观相契合。

茶具的命名以及在茶道仪式中的运用,都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华智慧的体现。

在中国茶道中,茶具的名称和造型都能够唤起对美好意境和情感的联想。

例如,茶叶盖(盖碗)的名称“宝钗”意味着宝贵之物,而茶盖的形状将其与古代女性所戴的头饰相类比。

这样的字意和形象融入到茶道仪式中,使整个过程更加仪式化和充满诗意。

总结:通过儒道佛三种思想的结合与字意的注重,中国茶道成为了一门传递和谐与内心修养的艺术。

中国茶道结合儒家思想

中国茶道结合儒家思想

中国茶道结合儒家思想茶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而儒家思想,则是古代中国社会和思想的主流,对于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中国茶道如何与儒家思想相结合,共同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精髓。

一、和谐与礼仪:茶道的基本精神儒家思想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和合理的社会秩序,而茶道注重的正是这种和谐。

茶道强调礼仪,讲究沉静、谦和、尊重等品质,与儒家思想中的仁义礼智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

茶道通过简朴的仪式、优雅的动作,传递出一种平和与宁静的氛围,使人内心得到舒缓和放松,进而培养人们对他人的关心和尊重。

在茶道的仪式中,主人和客人之间互动、交流的过程也是一个体现礼仪的过程。

主人泡茶并献给客人,客人则接受主人的款待,并品味茶水。

这一过程中,主人和客人的角色相对分明,遵循着一定的规矩和顺序。

这种礼仪的安排不仅表达了对客人的尊重,也体现了主人的谦逊和包容。

这与儒家思想中的君子之道、尊卑有序的思想观念相吻合。

二、中庸与茶艺:追求平衡和协调儒家思想的核心理念之一就是“中庸”,追求个人行为的平衡和社会关系的协调。

而茶艺的展示和传承正是追求这种平衡与协调的体现。

在茶艺中,泡茶的过程需要主人根据茶叶的性质和品种,控制水温、浸泡时间等细节,使得茶水的味道、香气和色泽达到最佳的状态。

这需要主人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细致的观察力,并将这些技巧融入到自己的行为中。

同时,在品茗的过程中,主人需要能够准确捕捉到茶水的变化,以及客人的需求和反馈,并做出相应的调整。

这种平衡和协调的追求,与儒家思想中提倡的“不偏不激”的立场相呼应。

茶道还强调与自然的和谐,主人在泡茶过程中需与自然界产生互动。

主人需通过自然的力量来控制火候和水温,使茶水达到最佳的状态。

这种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也与儒家思想中“天人合一”的理念相吻合。

茶道通过与自然的互动,使人们更加关注生态环境,体现出儒家思想中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儒释道中国茶道

儒释道中国茶道

儒释道中国茶道中国茶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融合了儒家、佛教和道家的思想理念,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茶道文化。

茶道不仅仅是一种饮茶的方式,更是一种修身养性、追求和谐的生活方式。

本文将从儒家、佛教和道家的角度,阐述中国茶道的内涵与意义。

一、儒家视角下的中国茶道儒家注重人的道德修养和社会伦理规范,将茶道视为一种重要的仪式和礼仪。

茶道在儒家文化中代表着和谐、尊敬和敬畏。

它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尊重和敬畏之情。

在茶道中,泡茶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仪式,从准备茶具,到选择茶叶,再到沏茶、品茶,每一步都需要注意细节和仪容仪表。

茶道中的每个动作都是经过仔细讲究和观念完善的,代表着儒家的修养之道。

通过泡茶的过程,人们可以感受到儒家文化中所倡导的和谐、尊敬和敬畏之情。

二、佛教视角下的中国茶道佛教强调内心的净化和修行的方式,将茶道视为一种冥想的方式,可以帮助人们静心、沉思、寻找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在佛教茶道中,泡茶的过程被看作是一种禅修的方式。

通过专注于泡茶的每一个细节,人们可以放空自己的思绪,舒缓身心,达到内心的宁静和平衡。

佛教茶道也注重茶的品质和茶具的选择。

茶品的高低不仅仅体现在茶叶的味道上,更包含了佛教对于生命的敬畏和珍惜。

佛教茶道通过品茶的过程,让人们更深刻地意识到生命的无常和短暂,培养出一种珍惜当下、感恩生活的心态。

三、道家视角下的中国茶道道家强调自然和谐、天人合一的观念,将茶道视为一种触摸自然的方式。

在道家茶道中,泡茶的过程被看作是一种触摸自然、与自然交流的方式。

茶道强调与茶叶、水、茶具的亲近感,人们通过泡茶的过程来感受自然的变化和气息。

道家茶道讲究的是自然的朴素与谦逊,倡导人们以自然的方式对待人生。

道家茶道通过泡茶的过程,让人们感受到自然的变化和流动,从而培养出一种谦逊、舒缓和平静的心态。

综上所述,中国茶道融合了儒家、佛教和道家的思想理念,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茶道文化。

从儒家的和谐、尊敬和敬畏,佛教的冥想和修行,到道家的触摸自然和谦逊,茶道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

儒释道和中国茶道精神

儒释道和中国茶道精神

儒释道和中国茶道精神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儒释道三教并存,以及茶道的特殊地位,成为中国独特的文化符号。

儒释道是中国古代主要的宗教和哲学思想流派,而茶道则是中国独有的饮茶礼仪和精神实践。

本文将探讨儒释道和中国茶道精神的关系及其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意义。

一、儒释道与茶道的渊源儒释道三教的渊源可以追溯至远古时期的中国文明。

儒家主张仁爱、礼仪和道德规范,深受中国社会的重视和推崇。

释家则是佛教的主要流派,强调慈悲与超越尘世的修行。

道家则是追求自然与道德的和谐,崇尚无为而治的思想。

而茶道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式,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茶叶在中国的种植与饮用起源于古代,成为了中国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儒释道与茶道的共同理念儒释道和茶道在理念上存在许多相似之处。

首先,在儒家思想中,仁义礼智信等核心价值观倡导了和谐共处和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而茶道中的“以茶待客”则是对待他人的一种尊重和关怀。

其次,释家注重慈悲与修行,提倡心灵的净化与觉悟。

在茶道中,沏茶的过程就可视为一种修行,通过细致的动作和专注的态度来体验茶叶的香味与内涵。

最后,道家则是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注重顺应天道和谐发展。

茶道亦是一个与自然亲近的过程,通过饮茶来感悟自然之美与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三、儒释道与茶道的重要意义儒释道和茶道在中国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首先,儒释道三教的兼容并蓄使得中国社会形成了一种宽容包容的价值观念,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其次,通过茶道,人们可以感悟真善美,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培养心灵的宁静与深度。

茶道还促进了人们对自然和环境的尊重,培养了德性与品德的提升。

此外,儒释道和茶道都具有一种“无我”、“无欲”、“无为”等哲学思想,有助于个人的修身养性与心灵的和谐发展。

四、茶道的精神实践与当代社会茶道作为中国独有的文化实践,不仅在古代有着重要的地位和意义,而且在当代社会依然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茶道精神包含了专注、和谐、尊重以及礼仪等要素,这些特质在当代社会中仍然具有重要的作用。

浅谈四川茶馆文化中的儒释道思想

浅谈四川茶馆文化中的儒释道思想

J D T S焦点透视中国是茶的故乡,自古以来,茶文化一直源远流长。

巴蜀地区是我国著名的产茶胜地之一,四川人从古至今一直保留着饮茶的习惯,有谚语流传:四川盆地“头上晴天少,眼前茶馆多”。

在四川,特别是成都,茶馆可谓遍布大街小巷,坐茶馆已经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茶文化在老成都早已演变成独一无二的“茶馆文化”。

可以这么说,茶和茶馆在四川既是生活的体现,也是文化的象征。

一、四川茶馆文化中的儒家思想中国历史上一直高举儒家思想,孔孟在宣扬“仁”的同时,强调“仁”的实行要以“礼”为规范。

中国历来就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儒家文化中的礼仪礼节,在四川的茶文化得到了充分体现。

首先是以茶待客的现象非常普儒释道思想唐黎标/文49J D T S点透视焦遍,在四川,要是有客来访,或者留在家中招待的话,主人会亲自给客人烹茶,又或者是一同去到茶馆,品茶聊天,反正茶是不可或缺的,客来饮茶是四川人家庭生活中一种常见的礼仪。

其次是以茶代酒的风俗习惯,四川人的饭局,要是主人遇上身体不适或者需要开车的情况,总是以茶代酒来表现对客人和朋友的尊重,主人以茶敬客,说一些祝福的话,体现的是敬茶人的热情和大方,在敬茶的过程中,要彬彬有礼,然而客人也需礼貌地以茶回敬,礼尚往来。

儒家思想还主张“和”,万事以和为贵,强调“天时、地利、人和”。

茶文化里最核心的茶道精神恰巧也体现在这个“和”字上面。

这里的“和”既要求茶器、茶品与中庸之道相和,还要求茶客的人品合于中庸之道。

因此,作为一个喝茶爱茶之人,不仅要注重自身的人格和道德修养,而且在饮茶过程中,要注重与其他人的沟通,尽量营造和谐的氛围,增进彼此之间的情谊。

四川茶馆都是以舒适为主,布置相对来说都较简单,放置小方桌、竹靠椅、铜茶壶、青花瓷茶碗等。

在老成都的茶馆里,客人们品的都是“盖碗茶”。

[1]制造这样的茶器和喝茶的氛围能给喝茶人一种在家的温馨感,所以民间有这样的说法“成都人生在家里,活在茶馆里。

”如今的成都茶馆发展更加趋向于多元化。

茶与儒、释、道

茶与儒、释、道

茶与儒、释、道-《该娅普洱茶》一、儒家思想与中国茶文化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在大力宣扬“仁”即爱人的忠恕之道的同时,强调“仁”的实行要以“礼”为规范,提倡德治和教化,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并有“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的治国理念。

这些思想,造成儒家以中庸为核心的思想文化体系,并形成影响人类文化数千年的东方文化圈,当今包括全世界华人、华裔、日本、韩国及东南亚诸国都从儒学中寻找真理。

而中国茶道,也多方体现儒家中庸之温、良、恭、俭、让的精神,并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伟大哲理于品茗饮茶的日常生活之中。

与浩翰宇宙和神奇的太空相比,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实在太小,随着世界人口增长和工业技术进步,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便不断产生矛盾与冲突,在寻求解决人类之间矛盾冲突的办法时,东方人多以儒家中庸思想为指导,清醒、理智、平和、互相沟通、相互理解;在解决人与自冲突时则强调“天人合一”、“五行协调”。

儒家这些思想在中国茶俗中有充分体现。

历史上,四川茶馆有一个重要功能,就是调解纠纷。

某某之间产生分歧,有法律制度不够健全的旧中国,往往通过当地有威望族长、士绅及德高望重文化人作为进行调解,这在四川收“吃茶”。

调解的地点就在茶楼之中。

有越的是,通过各自陈述、争辩、最后输理者付茶钱,如果不分输赢,则各付一半茶钱。

这种“吃茶评理”之俗延续到全国解决。

机械唯物论认为,水火不相容。

但被儒家推为五经之首的《周易》认为,水火完全背离是“未济”卦,什么事情都办不成;水火交融才是成功的条件,叫“既济”卦。

茶圣陆羽根据这个理论创制的八卦煮茶风炉就运用了《易经》中三个卦象:坎、离、巽来说明煮茶中包含的自然和谐的原理。

因为,“坎”()在八卦中为水,巽()代表风,离()在八卦中代表火。

在风炉三足间设三空,于炉内设三格,一格书“翟”(火鸟),绘“离”的卦形;一格书“坎”,绘坎卦图样;另一格书“彪”(风兽)给巽卦。

总的意思表示风能兴火,火能煮水,并在炉足上写“坎上巽下离于中,体均五行去百疾”。

中国茶道体现儒家思想

中国茶道体现儒家思想

中国茶道体现儒家思想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人民独特的饮食文化之一。

中国茶道是一种重要的茶文化传承方式,通过茶的品饮与制作来传输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思想体系中的重要流派之一,注重仁爱、和谐、中庸,茶道正是通过茶的仪式、礼节等方面,体现了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观。

首先,中国茶道强调仁爱。

儒家思想推崇“仁者爱人”,即通过仁慈、亲爱的态度与他人相处。

而茶道中,主人待客的过程正是践行仁爱的具体表现。

在中国的茶道流派中,主人在品茗时要以礼待客,亲手泡茶,将热水优雅地倒入茶碗中等等,这些举动体现了主人对客人的尊重、关怀和友爱之意。

同时,主人还会聆听来访者的心声,表达关切和倾听。

这种礼貌而周到的待客之道,映射了儒家思想中注重人际关系和相互尊重的核心概念。

其次,在茶道中,和谐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儒家思想强调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主张“和而不同”,即在尊重他人差异性的基础上,追求共同的和谐目标。

在中国茶道中,每一款茶具、茶碗、茶盘的设计都注重平衡和谐的美感。

茶道讲究“以器宣德”,器具的完美设计与茶席摆放的平衡布置,使整个茶道环境散发着和谐、平静的氛围。

同时,茶道中进行独特的沏茶仪式,通过主人的专注和动作的优美,与来宾共同营造的空间氛围,达到和睦相处、和谐相融的境界。

这种和谐的追求,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稳定、平衡与和谐的核心思想。

最后,茶道强调中庸之道。

儒家思想中的中庸之道是一种努力追求平衡、避免极端的理念。

在茶道中,主人与来宾的互动十分注重的平衡状态。

主人泡茶要恰到好处,既不能泡得过深、过浅,也不能过分注重茶的苦甜口感。

茶道中的“中庸之道”,体现了对折中、调和的追求,旨在让茶客体验到最完美的茶的味道和茶道的美感。

中国茶道体现了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观,如仁爱、和谐、中庸。

通过茶道的仪式、礼节以及品茗过程,人们可以感受并理解儒家思想的智慧。

茶道以其独特的方式,通过茶的制作、沏茶以及主人与客人之间的互动,传递着儒家文化的精神内涵。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四川茶馆文化中的儒释道思想
作者:唐黎标
来源:《烹调知识》 2018年第11期
中国是茶的故乡,自古以来,茶文化一直源远流长。

巴蜀地区是我国著名的产茶胜地之一,四川人从古至今一直保留着饮茶的习惯,有谚语流传:四川盆地“头上晴天少,眼前茶馆多”。

在四川,特别是成都,茶馆可谓遍布大街小巷,坐茶馆已经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茶文化在
老成都早已演变成独一无二的“茶馆文化”。

可以这么说,茶和茶馆在四川既是生活的体现,
也是文化的象征。

一、四川茶馆文化中的儒家思想
中国历史上一直高举儒家思想,孔孟在宣扬“仁”的同时,强调“仁”的实行要以“礼”
为规范。

中国历来就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儒家文化中的礼仪礼节,在四川的茶文化得到了
充分体现。

首先是以茶待客的现象非常普遍,在四川,要是有客来访,或者留在家中招待的话,主人会亲自给客人烹茶,又或者是一同去到茶馆,品茶聊天,反正茶是不可或缺的,客来饮茶
是四川人家庭生活中一种常见的礼仪。

其次是以茶代酒的风俗习惯,四川人的饭局,要是主人
遇上身体不适或者需要开车的情况,总是以茶代酒来表现对客人和朋友的尊重,主人以茶敬客,说一些祝福的话,体现的是敬茶人的热情和大方,在敬茶的过程中,要彬彬有礼,然而客人也
需礼貌地以茶回敬,礼尚往来。

儒家思想还主张“和”,万事以和为贵,强调“天时、地利、人和”。

茶文化里最核心的
茶道精神恰巧也体现在这个“和”字上面。

这里的“和”既要求茶器、茶品与中庸之道相和,
还要求茶客的人品合于中庸之道。

因此,作为一个喝茶爱茶之人,不仅要注重自身的人格和道
德修养,而且在饮茶过程中,要注重与其他人的沟通,尽量营造和谐的氛围,增进彼此之间的
情谊。

四川茶馆都是以舒适为主,布置相对来说都较简单,放置小方桌、竹靠椅、铜茶壶、青
花瓷茶碗等。

在老成都的茶馆里,客人们品的都是“盖碗茶”。

[1]制造这样的茶器和喝茶的氛围能给喝茶人一种在家的温馨感,所以民间有这样的说法“成都人生在家里,活在茶馆里。


如今的成都茶馆发展更加趋向于多元化。

为了使不同层面的人都能得到更好的服务,现代
的茶馆也增加了不少功能:(1)小茶馆发展成为了商务休闲娱乐的高级茶楼,是成都人谈生意、谈工作的好去处,这里环境优雅,各种设施齐全,服务人员态度友好,服务专业;(2)茶馆还可以进行休闲娱乐活动,周末闲来没事的时候,叫上三五好友,一副麻将或扑克,就可以娱乐
一下午;(3)茶馆也是老人们聚集的场所,比如,养鸽的老人都会聚集在中山街鸽市附近的茶馆,同时业余川剧爱好者是茶馆中的另一类活跃分子,他们可以定期到茶馆聚会唱戏。

以儒家的中庸、和谐为主,提倡节俭、朴素,也是茶文化所体现的茶道精神。

成都的茶馆儿,多以竹子为棚,搭配竹桌、竹椅,给人一种恬淡幽静的氛围,泡茶选用的茶叶多以茉莉花茶、龙井、碧螺春、铁观音为主,茶香四溢,且价格实惠,十多块一杯的盖碗茶,能让茶客们
度过美好的一天。

二、四川茶馆文化中的道家思想
虽然道教与茶文化的渊源很少被人提及,但实际上它们之间的缘分可以说是最深的。

四川
是中国道教重要的发源地,道家的自然观[2]乃道家学说的精髓。

道无所不在,天是自然,人是自然的一部分,那么茶文化(茶道)也是“自然”大道的一部分,茶自然朴素的天性决定了茶
文化虚静恬淡的本质。

茶本是生长在川谷之间的野生之物,现代人提倡“真茶”的概念,就是
要保证茶叶的原滋原味,不允许在茶汤中添加香料。

川茶之所以闻名全国,就是采摘者保留了
茶原本的特征,没有添加任何人工的东西。

就比方说,味醇干鲜的蒙顶甘露茶,产自四川名山
蒙顶,采摘细嫩,保留了茶本身紧卷多毫、叶嫩芽壮的特点,另外还有茶馆常泡的碧螺春、铁
观音都保留了茶本身的滋味。

不仅如此,成都老茶馆泡茶的水也十分讲究,用来泡茶的水必须
是刚烧沸的开水,第一次水只盛半盏,等到干茶叶滋润舒展开来了,才冲第二次。

这样一来,
泡的茶能够保留茶本来的茶香味,甘甜可口。

老子说“大巧若拙”。

自然之美[3]是道家最重要的美学思想,这样的美学原则也影响了茶文化中的茶艺审美,具体表现为茶具的选择和茶馆的布局上。

道家的自然之美体现在茶器上的
审美要求就是朴素之美。

四川茶馆儿里的茶具都是茶碗、茶船、茶盖三位一体,精巧的盖碗茶具,色彩的选择上大多倾向于淡雅的青花瓷,花纹蓝白相映成趣犹如中国水墨画的黑白相间,
表现出简素的审美风格,显得纯净淡雅、清新自然,茶具实用又美观,宛如一套艺术品。

另外,成都的茶馆儿,多建在大树公园等环境清幽,景致较好的地方,布局虽简单,但是多以竹为棚,摆满竹桌、竹椅,让茶客们有一种隐逸山林,逍遥自在的感觉,置身喧闹的都市之外,能忘却
烦恼和不好的情绪,获得一份难得宁静平淡。

同时,让每位茶客都能自然平等地享受生活,享
受城市带给他们的舒服和惬意。

因此,才有了“成都是一个来了就不想走的地方。

”这样的评价。

道家生命伦理的基本价值取向就是“贵生”[4]。

在道家贵生、养生思想的影响之下,茶文化开始更加重视茶的功效和作用。

四川盆地气候潮湿,人们最钟爱的食物就是火锅,同时川菜
大都以辛辣的口味为主,吃完饭不管是在家,还是在老茶馆儿里,总是会泡上一壶好茶,喝几杯,起到降火祛湿的作用。

还有老成都茶馆儿里的茉莉花、菊花、玫瑰花等的花茶,也是女孩
子们的最爱,养生又美容。

三、四川茶馆文化中的佛家思想
佛教中重要活动就是僧人坐禅修行,佛教传入中国以后,由于僧侣的活动,禅与茶有着密
不可分的联系,成都有一个被称为“都市中的心灵乐士”的大慈寺禅茶堂就是禅茶相通的代表。

禅院、阳光、香炉、树荫、瓷碗花茶,在喧闹都市中,为茶客们提供一份淡泊宁静的氛围与心境。

所谓“浮生如斯,光阴翦然,每每人问禅何处,往往只在一饮中。

”就是这样的感觉。

在四川的茶馆里,有一绝就是“茶博士”[5]们的茶艺表演。

这些“茶博士”中很多都是出家的僧人,所以在武侯祠或者文殊院这样的寺庙,也是有众多茶馆存在的,随处可见他们的表演,达到了“禅茶一体”的境界。

同时“茶博士”的斟茶技巧[6],是四川茶楼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茶与禅还有着共同的地方,体现在“悟”上,所谓“凡体验有得出,皆是悟”,茶事活动
与佛教也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

例如,在四川成都武侯祠和文殊院等地方的茶馆儿,就有坐禅
饮茶、以茶供佛这样的活动,并有评书人讲解禅门茶礼。

儒释道思想和茶文化的结合,丰富了四川的茶馆文化的内涵。

茶之为饮,茶馆的兴盛,既
营造了一种恬淡安静,和诚处世的氛围,又促进了人们之间的交流相处,体现了独特的巴蜀文化,保留了四川当地的地方特色,与中国的传统文化一脉相承。

因此,老成都的茶馆精神值得
发扬,四川的茶馆文化也值得传承。

注释
[1]所谓“盖碗茶”,包括茶盖、茶碗、茶船子(用来承托茶杯的盘子)三部分,是为了防止喝茶时茶杯倾倒。

[2]所谓“自然”,在道家指的是自己而然,道是自己如此的,自然而然的。

[3]“自然之美”就是以自然为美,在艺术手法上讲究朴拙,反对人工雕琢,在艺术风格上追究浑然天成的基本原则。

[4]所谓“贵生”,即贵生贱物,重生轻物。

贵生的真谛在于把自的生命视为最宝贵的东西。

[5]所谓“茶博士”不是现代意义上高等院校农林系科中那些专攻茶叶栽培并取得博士学位的人,而是茶馆儿里煎茶、煮茶、沏茶、泡茶的师傅,得名于陆羽的《茶经》,他们茶技艺高超,有许多绝活,因此老成都茶馆儿里的茶艺表演十分精湛,主要表现在掺茶技巧上。

[6]“茶博士”的技巧:水柱临空而降,泻入茶碗,翻腾有声;因为俗话说:“酒满敬人,茶满欺人”,须臾之间,嘎然而止,茶水是不能恰与碗口平齐的,碗外也无一滴水珠。

这既是
一门绝技,又是一种艺术的享受。

“茶博士”托一大堆茶碗来陈列桌上,茶碗都是有盖的,只见他们左手揭盖,右手提壶,一手翻,一手冲,左右配合,纹丝不乱,而速度又快得惊人,甚
至数十只杯,转眼间翻盖冲水即毕,桌上可以滴水不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