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新课程标准试题(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填空题
1、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内容分为(基础性内容)和(拓展性内容)。
2、课时安排: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程,不少于(68)学时,建议102学时;上机课时不少于总学时的(70%)。
3、课程教学内容:小学阶段分为模块一(信息技术简介)、模块二(操作系统简单介绍)、模块三(用计算机画画)、模块四(用计算机作文)、模块五(网络的简单应用)、模块六(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作品)、模块七(LOGO绘图)。
4、信息技术课中设计的任务主要以(典型作品设计)和(项目型作业)或实践活动为主。
5、信息技术课程的总体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课程的三维培养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6、教学评价必须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本着对发展(学生个性)和(创造精神)有利的原则进行。
7、评价的方式要灵活多样,要鼓励学生创新,主要采取(考查学生实际操作)或评价学生作品的方式。
8、新课程整体设置(九年一贯制)的义务教育课程。
9、新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
10、新课程从小学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11、为保障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12、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应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核心内容。
13、课程标准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
14、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及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15、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16、在使用信息技术时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使用与(年龄特征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
17、能够在他人的帮助下(使用通讯远距离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开展(开展直接和独立)的学习,发展个人的(兴趣和爱好)。
18、知道(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
19、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目前要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教学内容分为(基础型)和(拓展性),各地区可根据教学目标和当地的实际情况在两类模块中选取适当的教学内容。
20、小学信息技术初步模块内容安排有:了解信息技术基本工具的作用;了解计算机各个部件的作用,掌握键盘和鼠标器的基本操作;认识多媒体,了解计算机在其他学科学习中的一些应用和(认识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道德和责任)。
21、小学用计算机作文模块内容安排有:文字处理的基本操作和(文章的编辑、排版和保存)。
22、小学网络的简单应用模块内容安排有:学会用浏览器收集材料和(学会使用电子邮件)。
23、PowerPoint有五个视图,它们分别是:(幻灯片视图)(大纲视图)(幻灯片浏览视图)(备注页视图)(幻灯片放映视图)。
24、在制作电脑小报时,利用(文本框)更便于文字内容的定位。
25、人们通常把( CPU )叫做电脑的心脏。
26、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27、Excel中,若要计算某列数值的总和,可使用的统计函数为(SUM)。
二、简答题
1、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2、信息技术教师的素质应该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计算机应用能力强,熟悉学生学习和教学等相关软件的使用;教师学习能力强,能够接受新生事物,并对新生事物快速的做出响应;教师表达能力强,能够在课堂中能够言简意赅地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教师写作能力强,能够通过文字,记录、提炼教学经验;与学生、同事沟通能力强,能够借助信息化手段,高效地同他人进行实质的沟通;协作能力强,在信息化社会中,能够与他人协作完成大型任务。
3、如何关注课堂中学生的基础水平和认知特点差异?
答:教师可以通过设立多级学习目标和多样的学习方式,让不同的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选择到合适的内容。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差异、水平差异针对性地实施分层次教学;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采用补课的方法为其奠定必要的基础,消除他们对信息技术的神秘感,增强其学习的信心;也可以采用异质分组的方法,变学生的个体差异为资源,让学生在参与合作中互相学习并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协同完成学习任务;对于少数冒尖的学生,给予专门辅导,使其吃饱吃好,早日成才。
4、简述信息技术课堂中常用的教学方法。
答:讲授,任务驱动,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等。各种教学方法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环境、学生特点选择使用。
5、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评价原则是什么?
答:(1)强调评价对教学的激励、诊断和促进作用,弱化评价的选拔与甄别功能。(2)发挥教师在评价中的主导作用,创造条件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3)评价要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鼓励学生的创造实践。
教学评价必须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本着对发展学生个性和创造精神有利的原则进行。教学评价要重视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评价的方式要灵活多样,要鼓励学生创新,主要采取考查学生实际操作或评价学生作品的方式。
6、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提出了适龄儿童“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如何体现这一宗旨?
答:在义务教育法中,指明学生在接受教育方面有“平等的权利”,信息技术课堂中,也要让全体学生享有“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机会,要让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都有所收获。所以在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中,要针对不同的学生设置不同的内容,以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从而体现出平等接受教育这一要求。
7、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特别注意贯彻的教学原则主要有哪几个?
答:科学性和思想性结合原则,直观性和抽象性相结合原则,知识积累和智能发展相结合原则,高难度与量力性相统一原则,统一要求和个别发展相结合原则,教学内容的顺序编排要有灵活性。
8、信息技术教师的学习要求有哪几个方面?
答:(1)要充分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课程(2)要体现在实际的行动中(3)要跟踪一个学科的发展(4)要虚心接纳别人的知识,特别是自己学生的知识。
9、简述小学信息技术新课程与原来小学计算机课程目标的区别?
答:①由原来的培养学生计算机操作技能转变到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②新课程以学生终身发展为本,课程目标体现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与人文素养培养相的三维目标
10、信息技术教学中经常使用小组合作学习来组织教学,请列举几种常用分组方法?
答:同质分组、异质分组,按位置分组、按兴趣分组、随机分组等
11、国庆节快到了,小李的单位请他制作一个宣传单位成就展的演示文稿。领导审核时要求他:(1)将第15张幻灯片与第16张幻灯片的次序调换。(2)将第18张幻灯片删除。请你写出操作过程。
答:切换至“普通视图”状态,选中第16张幻灯片,然后按住鼠标不放,将第16张幻灯片拖到第15张幻灯片上,松开鼠标,即完成互换。选中第18张幻灯片,单击Delete 键,即可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