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价格研究--微观经济学学期论文

合集下载

农产品价格对农村经济的调研报告

农产品价格对农村经济的调研报告

农产品价格对农村经济的调研报告农村经济一直是中国的经济基础。

在我国,农业和农村一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然而,农产品的价格成为许多农民面临的难题。

本文将对农村经济中农产品价格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以期为农民提供更好的经济保障。

一、农产品价格的背景农产品是指所有由农业生产出来,满足人们生产、生活和消费需要的各种产品,包括粮食、蔬菜、水果、畜禽肉蛋、棉花、油料等。

然而,农产品价格的波动会影响农民的收益,特别是在低价时期,农民的收入会受到很大影响,过高的价格也可能导致消费者抵触。

二、调查结果为了了解农产品价格的现状,笔者对某地农村进行了实地调查。

结果表明农产品的价格以及价格波动是农民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农民认为原材料价格的重要性是他们领会经济形势的重要因素之一。

对于某些对市场敏感的农民来说,要密切关注价格走势和价格趋势以及价格走势对其收入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低于成本价格的情况并不多见,然而在农产品过剩的情况下,出现低于成本价格甚至于处在亏本状态是常见的现象。

于此相对的,在需求大于供给情况下价格上涨则也是不可避免的,肉品、蛋类等价格较高时,农民获得的收益也相对较高。

在调研中,农民普遍存在对于市场价格的猜测性操作,即价格回升或者降低的预判,但是这些预判在实际操作中的效果并不明显,市场价格波动对于农民来说往往是一个比较明显的金融风险。

由此造成的农民利益的损失的问题是不可避免的。

三、农产品价格的问题1. 价格波动较大:农产品的价格波动非常大。

原因有很多,如自然灾害、市场供需关系、政策调控等。

2. 垄断问题:有一定部分的农产品市场被垄断,导致价格没有竞争益处。

农民直接卖到垄断的中间商,其价格是低于实际市场价格的。

3. 物流成本:由于农村与城市之间的交通取得不给力,物流成本较高,限制了其农产品的销售。

4. 整体水平良莠不齐:由于各地的基础条件不同,导致一些地方的农民收益普遍低于其他地方。

农产品定价策略研究

农产品定价策略研究

农产品定价策略研究一、概述农产品是指农田和畜禽养殖场所生产出来的农业产品。

由于农产品的特殊性,在定价策略研究中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如市场需求、生产成本、季节性等。

本文将从以上几个方面对农产品定价策略进行研究。

二、市场需求市场需求是决定农产品定价的关键因素之一、农产品的市场需求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人口数量、消费水平、生活方式等。

在制定农产品定价策略时,需要对市场需求进行充分的研究和预测,以确定适当的价格水平。

例如,当市场需求旺盛时,可适当提高农产品价格以实现更好的利润。

反之,当市场需求较低时,需要降低价格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三、生产成本生产成本是农产品定价的另一个重要考虑因素。

生产成本包括土地租金、种子、化肥、农药、劳动力等直接和间接成本。

在农产品定价策略制定中,需要确保农产品价格能够覆盖生产成本,以保证农户和农业企业的正常运营和盈利。

同时,还应考虑到农户的经济承受能力,避免将高额生产成本转嫁给消费者。

四、季节性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

不同季节农产品供需关系的变化会影响农产品的价格波动。

例如,当其中一季节农产品供应充足时,价格通常会较低,而当供应不足时,价格可能会上涨。

因此,在制定农产品定价策略时,需要考虑到季节性因素,合理调整价格,以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

五、竞争情况农产品市场通常存在一定程度的竞争。

竞争对农产品的定价有着直接的影响。

如果农产品市场竞争激烈,农产品定价策略需要明确差异化竞争的战略,通过提供独特的价值和品质来获取竞争优势。

同时,还需要密切关注竞争对手的定价策略,及时做出反应以保持竞争优势。

六、政策支持政府的政策支持对农产品定价策略有着重要的影响。

政府通过实施农业补贴、财政支持和市场监管等手段,可以促进农产品的稳定供应和价格的合理调节。

在制定农产品定价策略时,需要密切关注政府的农业政策,并根据政策走向灵活调整农产品的定价。

七、定价策略基于以上几个因素,制定农产品的定价策略应该考虑多个方面。

我国农产品成本、价格和收益研究

我国农产品成本、价格和收益研究
1. 人工成本上升 2 %, 3 %, 6 . 土地成本下 6 降 1. 4 %。每百斤鸡 肉售价 4 3 8 , 5 4. 元 9
升 1. 09 %。其 中 物质 服 务成 本 上 升
提高 6 %。每百只 肉鸡净 利润 2 1 D 79
于乡镇搞好各项制度性建设 ,弥补不
足 。如县级财政可 以结合乡财县管较
升 47 .%。每百斤鸡蛋售价 3 57 , 0. 9元 提 高 2 . 。 每 百 只 蛋 鸡 净 利 润 1% 3 10 . 524 , 2元 比上年提高 6 .%。成本 47
利 润率 1 . %,比上年提 高 43 49 5 . 6个 百分点。
1. ;净 利 润 151 9% 6 8. 8元 , 提 高
麦、 玉米三种粮食 的每 亩平均生产成
本为 4 1 6元 ,比上一年上升81 8. 0 . %。 其中 :每亩物质服务成本上升 67 . %;
人 工成本上 升 50 . %;土地成本 上升
中: 物质服务费用上升 1.%, 3 2 人工成
本上升 63 . %,土地成本上 升 3 .%。 1 3 20 0 7年 两 种 油 料 每 百 斤 平 均 售 价
厅局领导谈“ 三农 "
在市场经济 条件下 , 不仅农产 品 作为商 品生 产要讲究成本 、 价格 和效 益, 为确保 国家粮食安全 , 也需要将 其 建立在真实合理 的粮食成本 、 价格 和
收益基础之上 ; 要扩大 内需 , 就要增加
农 民的需求 , 更需要合 理的农产 品成 本、 价格和收益。鉴此, 不但要建立科 学合理 的农产 品成本 、 价格和效益形
百 斤 售 价 7. 8 2元 , 比 上 年 提 高 8
95 . %。平均每亩收益 为 2 86 ( 0. 9元 = 净 利 润 151 8 .8元 +补 贴 收入 2 . 49 3

微观经济学论文

微观经济学论文

微观经济学论⽂微观经济学(“微观”是希腊⽂“ µικρο ”的意译,原意是“⼩")⼜称个体经济学,⼩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的⼀个分⽀,主要以单个经济单位(单个⽣产者、单个消费者、单个市场经济活动)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的⼀门学科。

当代,论⽂常⽤来指进⾏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章,简称之为论⽂。

微观经济学论⽂1 ⼀、引⾔ 家庭是农民经济的组织基础,家庭经济是农民家庭再⽣产和社会再⽣产的物质基础。

在中国,⼩农家庭经济传统以来就发挥了相当重要的功能和作⽤,“传统中国农民占⼈⼝总数的 80%以上,农民的劳动是传统中国社会秩序的⽣产基础”.[1]( P150)它主要是指在“同财共居”的家庭范围之内,家庭成员间通过劳1⾏为主要包括⽣产、投资、消费等⽅⾯。

中国农民家庭的组织结构不同于西⽅社会以个⼈为单位的核算⽅式,⽽是⾃古以来就形成了勤劳节俭、吃苦耐劳的经济品格,并在当前农村去过密化、农业⽣产机械化和化学化⽔平不断提⾼的情况下仍然保持着。

关于⼩农经济⾏为的研究,学界已经形成了较为厚重的学术积累和历史脉络,对⼩农⾏为动机、⽬的等都做出了⼀定解释。

其中,理性⼩农、道义⼩农、综合⼩农和社会化⼩农等概念都是在不同层⾯对不同类型、不同时间点上的农民群体进⾏概念分析,[2]对⼩农性质进⾏界定和判断,解释⼩农⾏为的合理性。

特别是恰亚诺夫对道义⼩农的研究更成为了农民学和经济学领域中的经典范式,他主要是运⽤劳动-消费均衡理论来解释⼩农家庭的经济⾏为逻辑,有其合理性。

但道义⼩农范式在解释中国农民家庭经济⾏为逻辑时会遇到困境。

⼆、恰亚诺夫“道义⼩农”范式的理论基础 1、⽣命周期论 恰亚诺夫对农民家庭经济进⾏了深⼊分析,其最主要的两个理论来源是⽣物学规律基础上的⽣命周期论和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基础上的边际效⽤论。

⾸先是家庭经济活动量受家庭⼈⼝结构、规模和⽣命周期变化的影响,恰亚诺夫认为“家庭结构⾸先决定了家庭经济活动规模的上限与下限”.[3]( P20)⽽随着家庭⽣命周期变化,家庭⼈⼝结构中的劳动者数量( 下⽂⽤ p 表⽰) 与消费者数量( 下⽂⽤ e 表⽰)⽐率不断变化调整,家庭内部所⾯临的经济压⼒是不⼀样的,从⽽决定了家庭在劳动⼒投⼊⼒度上的决策差异。

农产品价格(5篇)

农产品价格(5篇)

农产品价格(5篇)农产品价格(5篇)农产品价格范文第1篇1979年至今为农产品结构调整的速变阶段,该时期主要农副产品的生产力量日益提高,其结构也经受了较大幅度的反复调整,至此农副产品结构调整的步伐开头逐步从量变走向质变,其结构也正逐步趋向最优。

大体上来看,1979年至今,我国农副产品结构调整主要经受了如下几个进展时期:1979~1984年为单一生产结构的适应性调整阶段。

该阶段调整的主要目标是适当调整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的种植比例,同时适当增加家庭化的畜禽养殖比例,这一举措废除了“以粮为纲”的农业方针,同时也打破了以往较单一的农产品行局。

虽然该时期极大提高了农副产品的生产力量,也基本解决了农夫的温饱问题,但由于粮棉产量增长较快,而我国当时的储运销力量进展滞后,一时间全国较大范围内均消失了供大于需的供应失衡局面,为此就急需进行新一轮的结构调整。

1985~1991年为粮食的就地转化阶段。

该阶段一方面粮棉等农产品的产量相对过剩,另一方面其它农产品却又处于短缺状况,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就实行了干预性的农产品结构调整,在实行肯定措施取消粮棉统购的同时,也乐观支持农产品深加工产业的进展。

但1989年之后,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农夫陷入了增产不增收的恶性循环怪圈。

1992至今为提高农产品生产经济效益阶段[4]。

该阶段以农产品生产的优质、高效进展为首要目标,重点强调提高农产品生产的经济效益。

然而该阶段的改革目标并没有如期实现,农产品大量供应的同时,农夫收入的增长速度却是一降再降,农产品结构调整的改革也未能带来农村经济的高效进展。

二、基于结构调整的我国农产品价格波动实证分析本文通过建立动态面板模型,对1978~2021年我国农产品价格总指数NI、种植业产品价格指数ZI、林业产品价格指数LI、畜牧业产品价格指数XI以及渔业产品价格指数YI等指标绽开争论,以便对这些价格指数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各变量间具有怎样的关系,基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农产品又具有怎样的价格波动机理。

农产品市场预测和价格趋势分析研究

农产品市场预测和价格趋势分析研究

农产品市场预测和价格趋势分析研究随着国内农业产业的不断发展,农产品市场的价格也呈现出一定的趋势,预测和分析农产品价格趋势对于农业生产和市场销售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结合当前国内农产品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农产品市场预测和价格趋势分析,为农产品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一、国内农产品市场现状当前,国内农产品市场呈现出供过于求的情况。

自2019年开始,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和疫情的影响,导致国内外市场需求下降,农产品供应闲置过多,价格持续下降。

我国农产品价格指数(CPI)也一直处于低位水平,甚至有的小品种出现了压价到负数的情况。

随着国内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推进和市场化改革的深入,一些传统农产品的产量逐渐减少,市场需求慢慢得到释放,价格逐步上涨。

同时,新的农产品品种逐渐涌现,市场潜力逐渐被开发。

例如,近年来推广的绿色、有机农产品,不仅口感好、品质高,而且符合健康、环保、生态等多方面需求,市场前景广阔。

二、农产品价格趋势分析1.传统农产品在传统农产品方面,由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其进行了严格的产量治理,农业基础设施的提升和新技术的发展也有所促进,因此国内传统农产品的供求关系在未来会逐渐得到优化。

虽然一些大宗农产品的价格在短期内可能会有波动,但总体上仍然会比过去有所提高。

2.新型农产品在新型农产品方面,随着消费观念的改变,市民对于健康、有机、绿色农产品的需求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

对于这一类农产品而言,未来价格上涨的可能性更大。

同时,新技术和新模式的不断涌现,将会为新型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不断注入新的活力,带动市场的进一步扩大。

3.创新型农产品在创新型农产品方面,近年来我国的创新力度不断加大,不仅涌现了一批农业高新技术企业,而且也在推动农业全产业链的革新。

同时,政府加强了对高科技农业的支持力度,鼓励各地开展农村产业革命。

这些都预示着创新型农产品的市场前景广阔,价格将会趋于稳定上涨。

三、结论与建议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未来农产品市场的发展将从以传统农产品为主导,转向以新型、创新型农产品为主导。

农产品价格的影响因素及稳定对策探究

农产品价格的影响因素及稳定对策探究

河南农业2016年第8期(上)
信息不对称在市场经济中普遍存在,生产者不能对市场需求变动作出及时的反应,往往根据上一年滞后的供求信息来制定新一年的种植计划,从而导致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经常出现第一年俏销,第二年滞销的局面,增强了物价的波动性。

(三)生产成本
随着农业现代化向纵深发展,影响农产品的基本成本随之变化。

近年来,土地租金的价格呈现出不断上涨的态势。

同时,随着近年来农民进城务工人员越来越多,农业
来的投机炒作
游资炒作的农产品具有易储藏的特点,大量资金在收购环节上控制货源大肆炒作,即不断抬高价格收购,在一段时间内,使产品价格不断上涨,产生赚钱效应,吸引其他资本跟进后抛出,使农产品价格大起大落。

二、稳定农产品价格的对策和建议
(一)构建畅通的信息平台,以需定产
通过多层次农产品信息网络的建设,构建畅通的信息平台,多渠
起到一定的作用。

(四)降低流通成本,畅通流通渠道
采取多种措施取消或减少在农产品流通过程中的各种费用,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稳定农产品价格。

在协调生产者、加工者、流通者、 销售者之间的利益合理分配的同时,健全农产品储备、物流体系。

(五)引进新的销售模式
在大力发展农产品直销模式的基础上,探索更多的销售模式,从而减少农产品的销售成本,更好地稳定农产品价格。

NONG YE ZONG HENG
农业纵横。

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研究论文

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研究论文

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研究论文标题: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研究摘要: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作为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农产品价格的发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通过对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的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探讨了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研究表明,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多种措施来提升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包括完善市场监管机制、加强市场信息公开和透明度、推动农产品期货市场创新等。

关键词:农产品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监管机制;信息公开与透明度;市场创新一、引言农产品是我国农业生产的重要产物,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主要消费品。

农产品价格的波动对农民的生产和生活都有重大影响。

因此,通过建立合理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实现农产品价格的合理波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农产品期货市场作为农产品价格形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高的价格发现功能,可以为农产品的生产者、加工商和消费者提供参考的价格信号,促进市场供求的平衡和价格的合理形成。

二、农产品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农产品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供参考价格农产品期货市场通过期货合约的买卖活动,形成了一系列期货合约的价格。

这些价格反映了市场主体对未来时间和地点的农产品需求和供应预期。

作为市场参与者,可以根据农产品期货市场的价格,参考市场预期的供求关系和未来价格走势,合理决策。

例如,农产品期货市场中的大豆期货合约价格可以作为大豆期货价格参考,供大豆生产商、加工商和贸易商参考,决策大豆生产和销售的行为。

2. 价格发现及信息传递农产品期货市场通过集中竞价和连续竞价的方式,实现了大量市场参与者在同一时间和地点集中进行买卖活动。

这种集中竞价的方式不仅提供了市场的价格信息,同时也为市场参与者提供了交易机会。

关于蔬菜价格上涨的经济分析—经济学论文

关于蔬菜价格上涨的经济分析—经济学论文

关于蔬菜价格上涨的经济分析Vegetable prices on economic analysis内容摘要:在我国蔬菜在三餐中是必不可少的食品,而替代品相对较少,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蔬菜价格一涨再涨。

针对蔬菜上涨的现象我们做出了具体的分析,从我国的经济现状,国民收入水平及居民消费水平的全面性角度进行了分析:首先从影响蔬菜价格上涨的因素分析,从生产角度、消费角度、天气气候角度、投入产品的价格角度、外地菜品输入的角度对此进行了分析,然后又提出了针对有利于农民、经销商生产者以及居民角度作出了具体的对策分析,并就此问题展开了深入研究并且提出了有效有力可行的方法。

Content abstract: In our country the three meals vegetables are indispensable in food, and relatively few alternatives, the influence of various factors lead to vegetable prices rose and rose. According to the phenomenon of the rising vegetables we make a concrete analysis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in our country, from the economy, national income and consumption levels of comprehensive Angle analysis: first from the influence of the prices of vegetables have gone up by factor analysis, from the Angle of view, and the production, consumption, the weather and climate Angle into the price of the product Angle, in other parts of the Angle of the input of food, the paper, and then the paper to farmers, producers and distributors dweller Angle has made specificcountermeasures analysis on this issue, and on the further research and some effective and powerful feasible method.关键字:供给、影响因素、分析、对策Key words: supply, influence factors, 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s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发展,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越来越追求有营养符合绿色需求的产品,而蔬菜逐渐成为了人们所青睐的商品。

对农产品价格波动的经济学研究

对农产品价格波动的经济学研究

L JB l ( 1B ( +。= 9 817 , 2 o )3 肌 = pI )) 山 1£ t17 , 9…, 7 ( ) m【 + Y) ( 9 0 其中Y 和Y 。 分别 为第 t t 1 和 一 年的居 民消 费价格指 数 ; X 为第 t 年农业 生产 资料价 格指数 ;。 常数 ; 。 B为 B 为居 民消 费价 格指数对农 业生 产资料 价格指 数的变 动系数 . 表 示农业生 产资料价格 指数 变动 1 %所 引起 的居 民消费价格 指数 的变动百分 比; : D 为第 t 年的居 民消 费价 格指数对第
和 发展 经 济 学 ( 肃 兰 州 70 0 。 甘 3 00)


农产 品价 格波动与通货膨胀 的实证分析
数与农 产 品价格 因素 两组 数据 的 散点 图并建 立相 应 的数 学分析模 型。 从 图 1中可 以看出 , 民消费价格 指数与 农业生 产资 居 料价格指 数有显著 的线性 相关性 。 因此 可 以建 立相应 的 回 归模 型 , 公式 ( ) 如 1所示 :
明了变量 自相关关 系 的存在 , 模型需 要进 一步调整 。在调 整 过 程 中还 要 考 虑 到 通 货 膨 胀 的 时 滞 因 素 。即 t 的 居 民 期
消费价格指数 受 t1 一 期指 数水平 的影响 ,故将模 型调 整为
更有利于经济 解释的对数模型 , 对变量 L Y和 L X绘 制散 n n 点图 ( ) 图像 同样也 显示 了很 强 的线性相关 性 。综合 上 略 , 述因素 , 新修改的模型 如公 式 ( ) 重 3 所示 :
的农业 生产 资料价 格指 数 来近 似替代 农 产 品收 购价格 指 数 。实际上 , 进行这样 的数 据处理 ( 过计量经济学 分析工 通

论文:农产品价格波动的经济学分析

论文:农产品价格波动的经济学分析

论文:农产品价格波动的经济学分析摘要随着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农产品价格波动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经济问题。

本文选取了近年来国内农产品市场的价格数据,利用经济学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原因和对经济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农产品价格波动无一单一原因,涉及因素包括天气变化、政策调整、市场需求变化等多个方面。

农产品价格波动对农民和经济社会的影响也是深远的,包括对农民生产积极性的影响、对农村经济的影响等。

本文旨在提供对农产品价格波动问题的经济学解释,为政府和农民制定应对措施提供参考。

引言农产品价格波动是农业经济中的重要问题,也是国内外经济学界广泛关注的话题。

这一问题已经持续存在并影响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农村地区的经济。

价格波动的背后涉及了自然、政策、市场等多个方面的因素,因此需要通过经济学分析的方法来深入研究。

本文选取了近年来国内农产品市场的价格数据,利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探究了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原因和对经济影响。

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原因天气变化天气变化是农业生产和农产品价格波动的一个重要因素。

自然灾害、气候变化等天气因素会对农产品的生产和品质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其价格。

例如,干旱会导致农作物减产和品质降低,从而使价格上涨;而大雨、洪涝等天气灾害则会导致农产品的供应减少,也会使价格上涨。

政策调整政策调整也是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原因之一。

政府对农业的政策和税收政策都会对农产品价格产生影响。

例如,取消或减少对农产品补贴等政策会使得生产成本上升,进而导致产品价格上涨;而税收政策的调整也会对农产品的价格产生影响。

市场需求变化市场需求的变化也是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原因之一。

市场需求的增加或减少会直接影响到农产品的价格变化。

例如,当某种农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大于供应量时,就会导致该产品的价格上涨;反之,则会导致价格降低。

农产品价格波动的经济影响对农民生产积极性的影响农产品价格波动直接影响到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当农产品价格上涨时,农民往往会增加对该品种的生产,以获取更多的收益;反之,当价格下跌时,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也会下降。

蔬菜价格调查论文

蔬菜价格调查论文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

”菜篮子永远是大家关注的话题。

近日蔬菜价格持续上涨,这些价格比往年要高出好几倍,使人们谈菜色变。

我就蔬菜价格展开了调查,发现蔬菜价格比以往几年都要高,比如青椒价格已经接近肉价。

调查时一位蔬菜批发商说“今年蔬菜进货价格的确比去年涨了不少,像青菜每斤起码涨了0.3元,土豆也从去年的0.85元/斤涨到了现在的1.1元/斤。

但是蔬菜批发价格不过是在进货价格的基础上每斤增加0.05元至0.1元,像1.4元/斤的青菜,给出的批发价为1.5元/斤。

”今年的菜价高的让人惊讶。

下边是一张蔬菜价格表:蔬菜价格2011年4月7日单位:公斤造成蔬菜价格的原因有许多一、蔬菜价格上涨和现在的物价水平有关,这也是全国的一个大趋势,不仅仅是我市在涨价。

土地、人力、化肥、农药、种子、农膜、运输等价格上涨。

原来雇一个农民要35元左右,现今要50元左右。

汽油涨价是运输价格大大提高。

土地的价格也飞速上涨。

生产资料成本也提高像化肥、农药等农业物品的价格在逐年升高使成本增加,蔬菜价格也上涨。

二、今年我国气候反常,干旱、雨雪冰冻、高温暴雨等恶劣天气严重影响到各类蔬菜生长,传粉不少地区蔬菜产量大幅减少,不少大棚甚至被暴雪压塌,颗粒无收。

三、耕地大幅度减少也是涨价的原因之一。

近年来耕地愈来愈少,农民也越来越少,使的菜价越来越贵。

荒废土地越来越多造成蔬菜价格上涨。

四、随着城区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区居民和外来人口的不断增长,使蔬菜供不应求,价格也就上涨。

是蔬菜价格降下来有以下方法:一、建立本地的蔬菜基地。

应该加大种植大棚蔬菜的面积。

我市的蔬菜主要靠运输专业户依靠长途,把蔬菜从各地运送过来,所以价格明显比本地种植的高,依靠大棚蔬菜可以减少价格是蔬菜价格下降。

建立了蔬菜基地省去了许多运费,能使蔬菜价格下降。

二、扩大土地利用率,在大片土地上种植合适生长的农作物,使土地不至于荒废,使每种农作物的产量提高,使每种蔬菜从供不应求的困境变为供过于求,这样蔬菜价格会逐渐下降。

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研究

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研究

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研究引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农产品是乡村人民的生活必需品,也是城市人民的重要消费品。

农产品价格的波动直接影响到农业生产者的收入和农产品市场的供求状况,对国内市场甚至国际市场都有重大影响。

因此,研究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对于促进农业生产、调节市场供求状况,实现农村农民的稳定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一、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的基本原理1.生产成本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包括土地、劳动力、种子、化肥、农药等资源和投入品的价格。

生产成本高则农产品价格将上涨,低则农产品价格会下跌。

2.市场供求关系市场供求关系是决定农产品价格的重要因素。

若市场需求超过供应,则农产品价格会上涨;反之,则价格会下跌。

3.政策因素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也会对农产品价格产生重大影响。

政府通过价格政策、补贴政策、关税政策等手段来干预农产品市场,促使市场价格保持相对稳定。

4.季节因素和自然灾害农产品的种植和收获都带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因此季节因素会对农产品的价格产生影响。

自然灾害如干旱、水灾、虫害等也会对农产品的生产和价格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二、我国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的特点我国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在市场化进程中逐渐形成和完善,但仍然存在一些特点和问题。

1.政府干预多政府在农产品市场中具有一定的调控和干预作用,通过价格补贴、收购政策等手段来保证农产品价格的稳定和农民的收入。

然而,由于政府干预的力度不一致,导致了市场价格的波动。

2.农业产能不足我国农业产能相对有限,供需矛盾明显。

在农产品丰收年份,由于产能过剩,供应过剩导致了价格下降;而在相对歉收年份,由于供应不足,价格上涨。

3.市场信息不对称农产品市场信息不对称是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中的一个主要问题。

由于信息不对称,农民往往无法准确判断市场需求,导致产销失衡从而影响价格。

4.农业现代化水平低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相对较低,农产品的生产方式和质量控制相对滞后,这对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价格形成机制产生了一定的限制。

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农产品价格问题

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农产品价格问题

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农产品价格问题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产品价格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之一。

农产品价格的波动对农民生活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农产品价格问题。

一、价格的波动与农民收入农产品价格的波动直接影响到农民的收入水平。

农民依靠 selling 农产品来维持日常开支,而价格波动给他们带来了不确定性。

过低的价格会使农民难以满足基本生活需求,而过高的价格可能导致农产品销售困难,影响农民收入稳定。

二、生产成本与价格之间的关系农产品价格受到生产成本的影响,生产成本的复杂性直接导致了农产品价格的波动。

农民需要购买农药、化肥、种子等生产资料,而这些成本的波动会传导到最终的农产品价格中。

同时,农业生产的附加成本,如农作物保护费用、农田水利设施的修建和维护等也会对价格产生影响。

三、市场供求关系与价格波动农产品价格的波动与市场的供求关系密不可分。

当市场上供应稀缺时,农产品价格可能会上涨;反之,当供应充足时,价格往往会下降。

供求关系的变化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天气条件、种植面积以及市场需求等。

因此,稳定市场供求关系对于控制农产品价格非常重要。

四、物流与农产品价格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另一个原因是物流系统的不完善。

农产品需要及时运输到市场以保持新鲜度和质量。

然而,由于农村交通条件较差,农产品的批发和零售环节中经常出现损耗和延误,导致农产品价格上涨。

因此,改进农产品物流系统是改善价格问题的一项重要举措。

五、政策与农产品价格政府的政策和扶持措施在农产品价格问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政府可以通过提供财政补贴、建立市场监管机制等方式来调控农产品价格。

此外,改善农民的技术水平和农业生产的科技推广也能降低生产成本,进而影响价格水平。

六、农产品加工与增值转型农产品价格问题还可以通过农产品加工和增值转型来解决。

通过农产品进一步加工,可以提高产品附加值,使农产品不再只是原材料,而是可以进入高附加值的市场。

中国农产品价格研究袁霏阳

中国农产品价格研究袁霏阳

中国农产品价格研究
一、引言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国家之一,农产品市场在中国经济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农产品价格的波动直接影响着农民的收入、农业发展、食品安全等诸多方面。

本文将对中国农产品价格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其影响因素和走势。

二、中国农产品价格的影响因素
1.气候因素
–气温、降水等气候因素对农产品生长和产量影响巨大,从而间接影响农产品的价格。

2.市场供需关系
–需求量与供给量的对比直接决定了农产品的价格水平。

3.外部政策
–政府的农产品政策、贸易政策等也对农产品价格产生重要影响。

4.生产成本
–各种生产要素的成本,如劳动力、原材料、资金等均会影响农产
品价格。

三、中国农产品价格的走势分析
通过对过去几年的农产品价格走势数据分析,可以看出: - 不同
种类的农产品价格波动较大,但整体呈现上涨趋势。

- 国内外市场需
求力度、国际市场价格、政策和天气等因素对价格波动起到重要作用。

四、未来展望
未来,中国农产品价格将受多种因素影响,继续保持着波动的特点。

随着科技进步和政策引导,农产品市场将更趋规范,价格波动也
可能趋于平稳。

五、结论
农产品价格研究对于农业发展、农民生活水平以及国家经济稳定均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通过深入研究和探讨,才能更好地指导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市场的规范化。

以上是关于“中国农产品价格研究”的详细分析,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农业行情分析及农产品价格指数研究

农业行情分析及农产品价格指数研究

农业行情分析及农产品价格指数研究摘要:本文旨在对当前农业行情进行深入分析,并通过构建农产品价格指数来研究农产品价格的波动和影响因素。

首先,从宏观经济、政策环境、气候因素和市场需求等多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当前农业市场的整体情况。

其次,通过构建农产品价格指数,研究农产品价格的波动和影响因素,为农业生产和市场经营提供参考和决策依据。

1. 引言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对于国家农村发展和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农业行情的分析与农产品价格的研究可以帮助经营者了解市场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经营策略,同时也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2. 当前农业行情分析(1)宏观经济因素宏观经济因素对农产品行情起到重要影响。

经济增长、居民收入水平、就业情况等因素都会对农产品需求产生影响,从而对农产品价格产生一定的影响。

(2)政策环境因素政府决策对农产品行情具有重要影响。

政策支持力度、农业补贴、土地政策等对农产品价格波动产生直接影响。

政策环境相对稳定和有利的时候,农产品价格往往较为稳定;政策环境不确定或者有变动时,农产品价格会出现大幅波动。

(3)气候因素气候因素是农产品价格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

天气对于农作物生长的影响非常大,干旱、洪涝、台风等自然灾害会影响农产品产量,进而对价格产生影响。

(4)市场需求市场需求是农产品价格的决定因素之一。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对农产品的需求量和品质要求也在不断增加,这会对农产品价格产生一定的推动作用。

3. 构建农产品价格指数价格指数是衡量某一品种商品价格波动的重要指标,对于农产品价格的研究也可以采用价格指数的方法。

构建农产品价格指数可以更加直观地反映价格变化趋势和波动情况。

(1)选择指数编制对象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和农产品的重要性,选择适合编制价格指数的农产品,如小麦、大豆、玉米、水稻等。

(2)确定权重和价格基期农产品价格指数的权重可以按照不同产品的产量、销售额等指标进行确定,以反映不同农产品在市场中的重要程度。

农产品价格研究--微观经济学学期论文

农产品价格研究--微观经济学学期论文

学期作业论文论文题目:农产品价格研究小组排名:2012年6月4日目录内容摘要 (2)1. 前言 (3)2。

对农产品价格的形成与变动机制的分析 (4)2。

1农产品价格的形成机制 (4)2.2农产品价格的变动机制 (5)3. 农产品最低收购价格制度 (5)4。

农产品市场出现大小年现象 (6)5. 如何稳定产品的价格 (9)5.1供给方面 (9)5.2市场方面 (9)5。

3政府做好宏观调控 (9)6。

结语 (11)参考文献 (12)内容摘要近年来,我国农产品价格频繁波动,但总体呈现上涨的趋势。

即每年都会出现价格高点,随后又有所下降,但很难再降到去年同期的水平。

而这种价格的波动给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同时,也对整个社会经济产生重要的影响,因而受到了各界人士的高度关注。

研究农产品价格波动问题,对稳定农产品价格,建立农业长效发展机制,对促进经济稳定发展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本文主要从农产品价格的形成机制、变动机制、最低收购价格制度等方面来分析了农产品市场的具体情况,向读者详细阐述了农产品在近几年的价格波动规律和整体的发展趋势。

另外,本文还就如何稳定农产品价格提出了我们自己的见解,从而可以找到稳定农产品价格的切实可行的方法.关键词:农产品;价格;价格波动;大小年1。

前言农业是人类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农产品问题事关农民收入和社会稳定大局。

“民以食为天",农产品价格关系到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是我国政府密切关注的经济问题.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产品价格是调节农产品,包括食品供需的主要信号1。

农业生产由于地域、时间,市场信号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农产品价格出现周期性波动是一种正常现象。

但是近年来,我国农产品市场上出现了“过山车”式的异常波动,形成农产品市场的“大小年”现象.农产品价格的形成和变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市场上的供需。

由于我国农业生产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生产分散、规模小、技术落后,还未形成现代化的规模生产,仍然难以摆脱自然因素的影响,农产品供给波动很大。

微观经济学猪肉价格论文【范本模板】

微观经济学猪肉价格论文【范本模板】

《微观经济学》作业济南市猪肉价格变动调查班级:信管11—1班调查组人员:完成日期: 2012——04-—19(一)信息数据来源:本月19号,我们调查小组人员利用周四下午的课余时间,来到位于省博物馆附近的农贸市场经行《微观经济模型——济南市猪肉价格变动调查》,并且走访了金锣冷鲜肉专卖店,龙大冷鲜肉专卖店,华联超市等猪肉市场。

我们在此次作业中借助网络的力量搜索了大量的数据,图表等。

(二)调查情况概述:(1)济南市物价局公布的数据:据新华社全国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行情系统监测,与前一日相比,3月10日,猪肉价格下降;蔬菜、食用油价格以涨为主;成品粮价格稳中有降;禽蛋、水产品、水果价格微幅波动;奶类价格稳定。

猪后臀尖肉、猪五花肉价格均下降0.1%;牛腱肉价格持平,牛腩肉价格上涨0.1%,去骨鲜羊肉、带骨鲜羊肉价格均下降0.1%.普通鲜鸡蛋价格持平,白条鸡价格下降0.1%。

监测的21种蔬菜中,13种价格上涨,5种价格下降,3种价格持平。

监测数据显示,今年春节过后,全国猪肉价格一路下滑,目前已降至2011年6月中旬水平。

与2012年1月26日相比,3月10日,全国猪后臀尖肉、猪五花肉价格分别下降9.0%、9.2%。

分地区来看,约一半省区市的猪肉价格降幅超过一成。

(新华社北京3月10日电(记者王晓玲))(2) 4月16日各地猪肉价格报表:河北阜城生猪价格行情6。

95元/斤,稳。

河北昌黎肥猪价格6.7元/斤,好的商品猪价格7。

1元/斤。

辽宁葫芦岛生猪价6。

8元每斤。

ﻫ辽宁彰武肥猪价格6.5元/斤,仔猪20斤左右的420元。

山西晋中祁县生猪价格7。

05元/斤,涨,豆粕1.85元/斤,仔猪20斤左右410元昨天卖的.ﻫ河北秦皇岛昌黎大猪价格7。

1元/斤,小猪20斤左右530-560元。

吉林公主岭生猪价格6。

4元/斤。

ﻫ河北武安大猪价格6。

90元/斤,微涨.河北省宁晋县外三元育肥猪价格7。

00———7。

20元/斤,涨。

农产品价格波动的经济学分析

农产品价格波动的经济学分析

农产品价格波动的经济学分析第一篇:农产品价格波动的经济学分析农产品价格波动的经济学分析摘要:近几年来,我国农产品价格在全国范围内出现了大幅波动,对农民收入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农产品涨跌犹如过山车,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文章通过蛛网模型对西部地区部分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原因和影响的分析,提出稳定市农产品价格的对策。

将有利于正确引导农业生产农产品流通,实现农产品区域供求平衡;有利于政府部门调整农业结构,有效解决三农问题。

关键词:谷贱伤农;蛛网模型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our countryagricultural product price appeared inside countrywide limits fluctuations;offarmer income produced major effect.Agricultural products price like rollercoaster, caused wide attention of the society.The cobweb model on the pricefluctua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the western part of the cause andeffect analysis, put forward to stabilize price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andCountermeasures of city.Will be beneficial to correctly guide the agriculturalproduction and circula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agricultural products toachieve regional equilibrium of supply and demand;help the government toadjust the structure of agriculture, solve3 farming problem.Keywords: Cheapgrain harming peasants;Cobweb Model近几年来,国家对农业生产实行了粮食直补、粮种补贴和大型农机具补贴等各项惠农政策,为农民增加收入带来希望。

农产业价格波动论文.doc

农产业价格波动论文.doc

农产业价格波动论文1基于马尔科夫转换的农产品零售价格波动模式分析1.1模型构建马尔科夫转换模型中最重要的一点是识别周期,因为马尔科夫转换模型允许估计体系中的序列相关。

由于真正的潜在机制是不能被观察到的,因此周期性和非周期性价格变动看起来与计量结果完全相同,即使在没有样本误差的情况下。

本文按时间序列将给定市场作为在某一给定时间的三种价格波动模式之一的一种模型。

这些模式是:(1)价格在短时间内急剧上升的阶段称为缓和阶段(R);(2)价格逐渐降低的阶段称为削价阶段(U);(3)非价格周期模式(F)焦点价格将非价格周期模式进一步细分为两个子模式:非价格周期模式——基于成本定价(C)以及非价格周期模式——粘性定价(S)。

将非价格周期行为归为一种模式使参数可估计,并利于集中关注于研究非对称周期模式。

说明:每一个方框代表给定时间内一种可能的市场体制,每一条线代表一条可能的过渡路径。

从时间t的体制i过渡到时间t+1的体制j的概率记为λij。

非周期价格模式F由粘性定价模式S和基于成本模式C这两个子模式组成。

市场在时间t处于粘性定价子模式的概率记为Y,其前提条件是处于非价格周期模式下。

1.2模型解释在模型框架中,前两个模式捕捉了不对称价格周期的变化:缓和阶段(模式R)和削价阶段(模式U)。

预期短期内价格急剧上升的阶段称之为缓和阶段,预期价格逐渐下降的阶段称之为削价阶段。

组成这些内在模式的回归方程是完全对称的,并没有一个先验的限制强加于价格变化轨迹或价格最小变化幅度。

在周期模型中,定义市场m在时间t的价格变化如下方程。

Xi:对周期中每个阶段的价格平均变化量进行简单估计的一个向量,有助于测量周期的垂直特征。

当包含了独立小企业的渗透以及一些其他需求变量时,其垂直距离就会改变。

在基于成本定价(C)模型中,本研究预测零售价格随批发价格的变化也许会有一个延迟。

1.3转换概率有九种在这三种最高层模式中转换的马尔科夫转换概率。

当包含渗透了独立小企业的变量和其他需求变量时,周期频率和横向特征会呈现不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期作业论文论文题目:农产品价格研究小组排名:2012年6月4日目录内容摘要 (2)1. 前言 (3)2. 对农产品价格的形成与变动机制的分析 (4)2.1农产品价格的形成机制 (4)2.2农产品价格的变动机制 (5)3. 农产品最低收购价格制度 (6)4. 农产品市场出现大小年现象 (6)5. 如何稳定产品的价格 (9)5.1供给方面 (9)5.2市场方面 (9)5.3政府做好宏观调控 (10)6. 结语 (12)参考文献 (13)内容摘要近年来,我国农产品价格频繁波动,但总体呈现上涨的趋势。

即每年都会出现价格高点,随后又有所下降,但很难再降到去年同期的水平。

而这种价格的波动给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同时,也对整个社会经济产生重要的影响,因而受到了各界人士的高度关注。

研究农产品价格波动问题,对稳定农产品价格,建立农业长效发展机制,对促进经济稳定发展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本文主要从农产品价格的形成机制、变动机制、最低收购价格制度等方面来分析了农产品市场的具体情况,向读者详细阐述了农产品在近几年的价格波动规律和整体的发展趋势。

另外,本文还就如何稳定农产品价格提出了我们自己的见解,从而可以找到稳定农产品价格的切实可行的方法。

关键词:农产品;价格;价格波动;大小年1. 前言农业是人类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农产品问题事关农民收入和社会稳定大局。

“民以食为天”,农产品价格关系到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是我国政府密切关注的经济问题。

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产品价格是调节农产品,包括食品供需的主要信号1。

农业生产由于地域、时间,市场信号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农产品价格出现周期性波动是一种正常现象。

但是近年来,我国农产品市场上出现了“过山车”式的异常波动,形成农产品市场的“大小年”现象。

农产品价格的形成和变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市场上的供需。

由于我国农业生产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生产分散、规模小、技术落后,还未形成现代化的规模生产,仍然难以摆脱自然因素的影响,农产品供给波动很大。

同时由于市场信息不对称,造成供需不平衡的恶性循环使得农产品价格频繁波动。

入世后,我国市场与国际市场休戚相关,农产品价格的异常波动也不可避免的受到国际市场的影响。

国内农产品价格的波动不仅受到国际农产品价格的传导的影响,生物能源发展计划、金融危机等的影响也显而易见。

与此同时,政府为了维护广大农民的利益,稳定农业生产,对农产价格实行了最低收购价格制度。

使得农产品价格的波动成为国内外市场,政府政策互相叠加的产物。

农产品价格的“大小年”现象,不仅影响了城镇居民的正常生活,而且对市场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有着诸多的消极影响。

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机会成本的增加,农产品价格波动带来的农业生产收益的减少,很多农业生产者停止从事农业生产转为非农业人口,从而给我国的农产品供给甚至社会安定带来一系列问题。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从农产品价格的形成机制、变动机制入手,深入剖析农产品价格“大小年”现象的原因,结合最低收购价格制度寻找稳定农产品价格的出路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也是促进我国市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

1 胡延松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波动性 [J]. 经济导刊 2010年第09期.2. 对农产品价格的形成与变动机制的分析2.1农产品价格的形成机制农业是我国的第一产业。

而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产品的价格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我们首先要研究的是农产品价格的形成机制。

价格形成机制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价格管理权限,即价格决策的主体是谁,由谁定价;二是价格形式,包括价格形成的方式、途径和机理;三是价格调控,包括价格调控的对象、目标和措施。

第一,农产品的价格管理权限。

农产品价格是在市场机制作用下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也就是说,农产品价格决策的主体实际上是市场。

例如,我国农业以农户小规模家庭经营为基础,农业市场接近于完全竞争市场,数量众多的农户只是农产品市场价格的接受者。

第二,农产品的价格形式。

市场中农产品的需求与供给的相对性决定了农产品的市场价格。

如果供不应求,消费者都会愿意花费更多来购买农产品,因而形成的农产品的价格就会比较高;与此相反,如果供过于求,为了将多余的产品销售出去,农产品生产者不得不降低价格,形成的农产品价格自然比平时要低一些。

政府实施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农产品作为人类基本的物质需求,关系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国家战略的发展2。

因此通过价格补贴、物资储备以及强制性的价格限制等来积极引导农产品的价格。

第三,农产品的价格调控。

对农产品的价格调控是为了达到最终满足市场需要、稳定市场波动的目的,“让农民得益,让消费者得实惠”。

在调控过程中,政府发挥了主导作用,正确引导农产品价格的变动方向。

2 邹巧.农产品价格形成分析以及解决办法探讨.[J] 现代商贸工业2011年第24期2.2农产品价格的变动机制农产品价格变动主要受市场供求关系和国家政策影响,在这两方面的共同影响下,农产品价格呈周期循环变化。

变化原因和状态共同构成了变动机制。

关系如下图所示:市场供求变动机制国家政策农产品价格的变动机制首先是受市场供求关系影响,它是市场供求关系的反映。

当市场供过于求时,市场价格下降,而市场价格的下降将使产品的供给减少;当市场供不应求时,市场价格上升,而价格的上升经此及产品供给增加。

气候的变化常常这样影响农业生产,造成产量的增减,从而影响供给市场,形成价格波动。

农产品价格还受国家政策的影响,如对农民的生活补贴,粮食的收购等,通过提高农产品价格从而提高农产品产量,以缓解农产品短缺的矛盾;农产品价格的提高导致了农产品连续增产,从而出现农产品供大于求的矛盾,进而产生农产品卖难的局面,此时农产品价格就会下降;当农产品产量再一次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时,市场价格会迅速攀升,此时国家定购任务不能完成,迫于市场压力提高定购价格,从而农产品的基准价格上升。

农产品价格存在周期性变动。

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农产品产量会产生波动导致价格波动。

生产组织规模小,势单力薄的农户不能有效地搜集和利用市场信息,不能预判市场可能出现的变化,都是简单的跟随价格做出生产决定,价格高的时候增加生产,价格低的时候减少生产,这样就形成了周期循环。

3. 农产品最低收购价格制度农产品最低收购价格制度是针对生活中常说的“谷贱伤农”这一现象而言的,谷贱伤农是农产品市场常见的现象,指的是粮食在丰收季节农民不仅不会给农民带来更多的收益,反而还会因为粮食价格的下降而导致收入降低。

为了使农民的收益不会遭受较大损失,政府采取了最低收购价格以保护农民的利益。

近几年来,农产品的最低收购价格持续走高。

32010年3月国家改革和发展委员会宣布,国家决定继续在稻谷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2010年生产的稻谷最低收购价分别比去年提高3.3%~10.5%,相当于每千克提高0.06~0.20元不等。

2012年3月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中张平称,将继续提高农产品的最低收购价格,小麦每50公斤平均提高7.4元,稻谷每50公斤平均提高16元。

而造成谷贱伤农的根本原因在于农产品是生活必需品,是缺乏需求价格弹性的商品。

通俗地讲,当粮食大幅增产后,农民为了卖掉手中的粮食,只能竞相降价。

但是由于粮食需求缺少弹性(原因前文已经说明),只有在农民大幅降低粮价后才能将手中的粮食卖出,这就意味着,在粮食丰收时往往粮价要大幅下跌。

如果出现粮价下跌的百分比超过粮食增产的百分比,则就出现增产不增收甚至减收的状况。

由于收益的减少,人们就会在第二年减少对农产品的生产,这样会导致农产品的产量降低,即造成粮食短缺。

而粮食的短缺将会对国家的经济社会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甚至危及国家粮食安全。

因此,一方面,为了保护农民的利益不受损。

另一方面,从宏观角度看,为了保障粮食供应,维护国家粮食安全,避免因粮食短缺造成社会经济的动荡,国家必须采取粮食最低收购价格制度。

4. 农产品市场出现大小年现象农产品市场的大小年现象:就是当期价格的持续下跌可能来源于前期价格的3 农产品收购价提高释放重要信号. [J]乡村科技2010年第03期持续疯涨,也即价格的“过山车”。

下文就其原因给予具体阐述。

(均以我国农产品为例进行分析)其一,供求是根本原因。

需求的价格弹性是当所有其他影响买方计划的因素不变时,一种产品的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的一个无单位衡量指标。

大多数农产品是缺乏需求弹性的,对于农业生产者来说,如果价格上升,其总收益增加;如果价格下降,其总收益减少。

供给弹性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供给量的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当价格变动幅度大于供给变动幅度时,供给缺乏弹性;当价格变动幅度小于供给变动幅度时,供给富有弹性。

商品价格价格波动幅度与其供给和需求弹性密切相关。

供给和需求弹性越小,其价格波动幅度越大;反之越小。

从供给来看,农产品的生产周期较长,所以其短期供给弹性较小,而长期较大;从需求来看,农产品需求弹性一般较小。

所以供给和需求的变动会导致价格的大幅变动。

近年来随着非农业人口的增加,总人口的增加,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农产品需求也受到禽蛋、肉类价格的影响,从而导致需求不稳定。

供需的变动导致价格的变动。

当供给大于需求时,出现生产过剩,价格下降;当供给小于需求时,出现生产不足,价格上升4。

而从长期来看,农产品供给是富有弹性的。

价格会作用于供给,当价格上升时,会增加供给,价格下降时,会减少供给。

而供给增加后往往出现生产过剩,供给减少后往往出现生产不足,供需的不均衡作用到价格上形成“大小年"的价格波动现象。

其二,成本因素。

农产品价格与其生产成本紧密相关。

农产品的生产要素种子、化肥等的市场价格变动是农产品价格波动的重要原因。

机会成本是为得到某种东西而放弃的另一种价值最高的选择。

边际成本是增加一项活动而产生的成本。

边际收益是曾加一项活动而获得的收益。

由于农业生产收益相对较低,农民纷纷投入其他行业,非农业人口不断减少。

不仅增加了农4 谢长伟,张冬平. 农产品价格销售变动对农民增收的影响及其稳定机制研究[j]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第44卷6期产品的人工成本,而且使得农业生产的机会成本大大增加。

边际成本的增加会作用于价格,价格会对生产者产生激励。

如果价格高于边际成本,就有收益,会对生产者产生正的激励,增加生产;如果价格低于边际成本,就会亏损,从而对生产者产生负的激励,减少生产。

生产的波动又从供给上影响了价格的波动。

其三,国家政策。

任何市场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政策的的影响,农产品市场也是如此。

由于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农产品关乎国计民生。

而农业生产有常常受制于天气、气候等自然因素,产量不稳定。

而国家为了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农产品的供给,对农产品进行补贴维护农民的利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