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及护理
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及护理PPT课件

➢ 患者多超重或肥胖 ➢ 治疗上限制热量、减轻体重
.
Slide no 10
低血糖症注意事项 (4)
——无意识性低血糖
➢ 1型糖尿病患者病程超过20年后,有50%患者
可以出现无意识性低血糖。
➢ 严格的血糖控制、既往低血糖、睡眠期间以
及饮酒,均可诱发无意识性低血糖。
➢ 糖尿病患者合并自主神经病变时,也容易发
情况
.
糖尿病非酮症性高渗昏迷
Slide no 38
——预防
➢ 定期进行自我监测血糖,将血糖控制在相对合理范 围内,1型糖尿病病人坚持胰岛素治疗
➢ 在生病,手术,及其他特殊时期应该增加血糖监测 频率
➢ 老年人保证足够饮水
➢ 对中枢神经系统障碍者保证出入量平衡
➢ 糖尿病患者发生呕吐、腹泻、烧伤、严重感染等疾 病时—保证足够水分摄入,并给予及时处理
18
16 • 胰岛素剂量过大导致夜间低
14
血糖,并造成早晨反应性高 血糖
12 10
黎明现象 苏木杰现象
8
6
正常血糖水平
4
2
0 10pm
12am
2am
4am
6am
8am
.
Slide no 9
低血糖症注意事项 (3)
——早期糖尿病性反应性低血糖
➢ 多见于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细胞早期分泌 反应迟钝,引起高血糖后又进一步刺激B细胞, 引起高胰岛素血症,多在进食4-5小时后出 现低血糖症状
✓ 血糖浓度降低
✓ 血糖升高至正常时症状消失或显著减轻
.
Slide no 4
糖尿病相关低血糖症
——常见原因
➢胰岛素使用不当或过量
➢口服降糖药使用不当或过量
糖尿病急性并发症防治护理课件

防治高渗高血糖综合征的关键在于及时诊断和治疗。患者应定期监测血糖和血浆 渗透压,一旦出现症状如多尿、口渴、恶心呕吐、烦躁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治 疗主要包括补液、胰岛素降糖、纠正电解质紊乱等措施。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防治
总结词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表现为高血糖、高血酮、代谢性酸中毒,可能导致昏迷甚至死亡。
VS
详细描述
防治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的关键在于预防 和治疗。患者应避免使用可引起乳酸性酸 中毒的药物如苯乙双胍等。一旦出现症状 如乏力、恶心呕吐、呼吸深快等,应及时 就医。治疗主要包括补液、纠正酸碱平衡 等措施。
糖尿病急性并发症
03
护理
日常护理指导
定期监测血糖
每天至少监测血糖一次 ,包括空腹和餐后血糖 ,以了解血糖控制情况
分类
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代谢紊乱引起的急性 并发症,如低血糖症、高渗高血糖综合征等;另一类是感染 引起的急性并发症,如糖尿病足、糖尿病合并感染等。
常见症状与表现
症状
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的症状因个体 差异而异,但常见的症状包括恶 心、呕吐、腹痛、乏力、食欲不 振等。
表现
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的表现也因个 体差异而异,但常见的表现包括 脱水、电解质紊乱、意识障碍、 昏迷等。
控制糖分摄入
减少高糖食品和高糖饮料的摄 入,尽量避免食用糖果、甜点
等高糖食品。
控制脂肪摄入
减少高脂肪食品的摄入,如油 炸食品、肥肉等,以降低血脂
水平。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
多食用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如蔬菜、水果、全麦面包等。
运动护理指导
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
根据个人情况和医生建议,选择适合 自己的有氧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 、游泳等。
糖尿病常见并发症护理

糖尿病常见并发症护理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患者不处理病情容易引发多种并发症,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健康。
以下是一些糖尿病常见并发症的护理方法:1. 神经病变: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神经病变,表现为感觉异常、疼痛、麻木等症状。
护理方法包括保持足部干燥清洁,穿戴合适的鞋袜,避免受伤和磨脚,定期进行足部检查。
2. 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患者容易引发视网膜病变,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
护理方法包括定期进行眼部检查,控制血糖和血压,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3. 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心血管并发症,如高血压、冠心病等。
护理方法包括控制血糖和血压,保持良好的饮食和运动习惯,定期进行心脏检查。
4. 肾脏病变: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肾脏病变,最终发展为慢性肾病。
护理方法包括控制血糖和血压,限制蛋白质摄入,定期进行肾功能检查。
5. 皮肤感染: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皮肤感染,如真菌感染、溃疡等。
护理方法包括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受伤和磨损,及时治疗感染。
总之,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重良好的血糖控制和生活习惯,定期进行相关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并发症,以减少并发症对身体的影响。
此外,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饮食调理也至关重要。
他们需要遵循医生或营养师指导的健康饮食方案,注重高纤维、低脂肪、低盐、低糖的饮食习惯。
多摄入新鲜水果、蔬菜、全谷食品和纤维,减少糖分和精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这有助于控制血糖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此外,糖尿病患者还需要保持适量的体育锻炼。
常规的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不仅有助于降低血糖水平,还可以改善心血管健康和促进体重管理。
然而,患者在进行体育锻炼前,务必咨询医生以了解何种运动适合自己。
另外,积极管理心理健康也是至关重要的。
糖尿病可能对患者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因为他们需要长期对血糖进行监测和管理,同时还会担心并发症的发生。
因此,有规律的心理咨询和支持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
总之,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需要我们引起足够的重视。
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及护理PPT课件

治疗与监测
• 监测:血气、血乳酸、电解质、血糖等 • 血液或腹膜透析—清除乳酸或引起乳酸酸中毒药物,如苯
乙双胍 • 补液 • 补碱:每2小时测pH,当pH到达7.2时暂停补碱治疗 • 其他:胰岛素、纠正电解质紊乱,抗感染等综合治疗
32
低血糖症
33
低血糖诊断标准
14
DKA监测
血糖、血电解质、血气分析/每2小时一次 注意监测尿糖;血、尿酮体及生命体征 尿酮体转阴后酌情延长间隔时间 肝、肾功能,心电图等相关检查
15
DKA预防
• 提高对DKA症状的早期识别 • 1型糖尿病不能随意停、减胰岛素治疗 • 2型糖尿病合理用药,在应激及急性伴发病时密切监
测血糖;血、尿酮体等 • 糖尿病患者应定期监测血糖
19
病理生理
利尿剂 口渴中枢受损 限制液体摄入
脱水、低血钾
应激激素分泌↑
胰岛素相对不足
高血糖
渗透性利尿
血渗透压↑
20
发病率及死亡率
• 在美国,糖尿病非酮体高渗性综合征占由高血 糖引起的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的30%
• 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性综合征的死亡率为31%
21
临床症状
• 多尿 • 烦渴 • 躁动 • 渐进性意识障碍等神经精神症状 • 症状出现可能经历几个星期的时间
6
DKA诱因
诱因 新发病的糖尿病 急性疾病(呕吐、腹泻、创伤、手术) 胰岛素停用或坚持不好 感染 突发性心脏病, 卒中, 胰腺炎
发生率 5-40% 10-20%
33% 20-38%
<10%
7
酮体生成
胰岛素分泌量↓↓ 升糖激素分泌↑↑
胰岛素作用严重缺乏
脂肪分解↑
高血糖
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护理措施
5.饮食护理:鼻饲高旦白、高热量、高维生 素全流食(匀浆液、混合奶、要素饮食)。 6.预防泌尿系感染:留置尿管,进行尿道口 护理,并行膀胱冲洗2次/日。
低血糖症
血糖小于2.8mmol/L(50mg/dl),可诊断 为低血糖症 低血糖(Whipple)三联征: 低血糖症状和体征 血糖浓度降低
实验室检查
尿糖强阳性,早期尿量明显增多,晚期尿 少或尿闭。血糖常高至33.3mmol/L以上, 一般为33.3-66.6mmol/L.血钠可在 155mmmol/L,血浆渗透压显著升高达 330-460mmol/L,一般在350mmol/L以上。 无或有酮症,血尿素氮及肌酐升高,白细 胞显著升高。
酮症酸中毒表现: *呼吸深快有烂苹果 味 *三多一少加重 *恶心、呕吐、脱水 * 嗜睡、昏迷 * PH↓、血尿酮 (强阳性 )、血糖 ↑↑
酮症酸中毒的诱因: 感染(以呼吸道、泌尿道最多见) 治疗不当 饮食不当 创伤 手术、麻醉 妊娠、分娩 精神刺激等
病情观察
1. 患者逐渐出现疲乏软弱,极度口渴,厌食, 恶心,呕吐。 2.呼吸加速,呼气时有酮味(烂苹果样气味)。 3.随着失水加重出现脱水表现 4.严重时可出现休克 5.实验检查异常。
急性并发症
Hale Waihona Puke 慢性并发症糖尿病足
糖尿病急性并发症
酮症酸中毒 高渗性非酮症昏迷 低血糖昏迷
急性并发症
酮症酸中毒(DKA)
概念:糖尿病 代谢紊乱加重时,脂肪动员和分解加速, 大量脂肪酸在肝经β氧化产生大量酮体(乙酰乙酸、β羟 丁酸和丙酮)这些酮体均为较强的有机酸,血酮继续升 高,便发生代酸而称之。 (特点:高血糖、高血酮和代谢性酸中毒)
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护理讲课ppt课件

01
02
详细描述
定期监测血糖和生长发育指标,确保正常 发育。
03
04
提供适合年龄的糖尿病教育,增强自我管 理能力和意识。
注意孩子的心理状态,提供必要的心理支 持和引导。
05
06
与学校和家庭合作,共同管理孩子的健康 状况。
妊娠期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的护理重点
总结词:妊娠期糖尿病急性并
发症对母婴健康影响较大,护
患者张先生,因高血糖引发昏迷, 通过及时就医和有效护理,成功 脱离危险。
案例二
患者李女士,突发低血糖反应,迅 速采取措施,避免了严重后果。
总结
成功案例的关键在于早期识别、迅 速反应和规范护理。
从失败案例中吸取教训与改进措施
案例一
患者王先生,因未及时发现高血 糖引发酮症酸中毒,导致病情恶
化。
案例二
患者赵女士,在低血糖时未及时 补充糖分,出现脑损伤。
分类
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酮症倾向,包括酮症酸中 毒和高渗高血糖综合征;另一类 是低血糖倾向,即低血糖症。
常见症状与表现
01
02
03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口渴、多尿、恶心、呕吐、 呼吸深快、呼气时有烂苹 果味、皮肤干燥、血压下 降等。
高渗高血糖综合征
多尿、严重脱水和电解质 紊乱、意识障碍、反应迟 钝、嗜睡等。
应特别关注。
详细描述
密切监测血糖水平,预防低血糖的发 生。
提供安全的生活环境,预防跌倒和意 外伤害。
定期评估老年患者的认知和心理状况, 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
根据老年患者的营养需求,提供合理 的饮食建议。
儿童及青少年患者的护理要点
总结词:儿童及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期,护理 时应关注生长发育和心理状态。
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的处理

横纹肌溶解症:在发生酮症酸中毒时,往
往出现血浆肌球蛋白及肌酸激酶浓度的升高, 表明患者存在有横纹肌的溶解。此情况易引起 患者发生肾功能不全。常见于DKA、高渗状态、 巨细胞病毒感染、胰腺炎等。其临床特征为:血 CPK升高;高肌球蛋白血症或高肌凝蛋白血症; 多伴有急性肾功能衰竭;部分病人伴有DIC或肺 水肿。
(三)碱血症性DKA
发生机理
是原发性代谢性碱中毒合并阴离子间隙显著升 高的原发性代谢性酸中毒。如伴有严重呕吐、使 用利尿剂、摄入碱类物质过多和库什综合征等。
诊断 酸中毒主要依靠血HCO3-或PH。DKA降低HCO3-以 缓解酮酸,升高阴离子间隙。呕吐时氯丢失造成 低氯,可进一步升高阴离子隙,血实际PH值高于 从PaCO2计算PH值。由呕吐丢失氯和酮酸滴定时 HCO3-丢失共同导致的阴离子间隙极度升高,以及 实际PH较计算值高为混合性代谢性酸中毒和代谢 性碱中毒的重要特征。
包括: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高血糖高渗状态 乳酸性酸中毒 低血糖昏迷
共同特征
急性糖代谢紊乱和昏迷 起病急,病情重 与其它疾病同时存在,病情复杂 极易误诊或漏诊,死亡率高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DKA)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由于体内胰岛 素或其作用缺乏引起的以高血糖、高酮血症 和代谢性酸中毒为主要改变的临床综合征
目前广泛采用小剂量持续静脉滴注。
静脉注射胰岛素血浆半衰期约为7分钟,作 用迅速短暂,浓度恒定,因此血糖控制平 稳作用迅速可靠,用量容易调整,并发症 少。一般按0.1u/kg.h或4-6u/h的速度用微 量输液泵或胰岛素泵给药,或另开辟输液 途径加生理盐水中静脉点滴,以保证给胰 岛素剂量的稳定。
3.疗程 DKA时胰岛素治疗应持续用至酮 症消失而不是血糖下降。血糖下降过快可 补糖,但酮体转阴后要及时且大幅度减少 胰 岛 素 用 量 , 减 至 2-3u/h 。 使 血 糖 降 至 13.9mmol/L(250mg/dl) 并 维 持 。 血 糖 相 对 稳定在此水平的好处是:①防止低血糖; ②防止和减少发生脑水肿;③防止低血压 (尤其是单纯高血糖而血钠低者)。
糖尿病并发症及护理

糖尿病并发症及护理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长期不受控制的高血糖会导致一系列并发症的发生。
这些并发症包括心血管疾病、神经病变、视网膜病变、肾病以及足部病变等。
合理的护理和管理可以减少这些并发症的风险,并且提供给病人更好的生活质量。
一、心血管疾病长期高血糖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导致动脉硬化和血栓形成的风险增加。
这些改变使得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出现冠心病、心肌梗死、中风等心血管疾病。
因此,控制血糖、血压和血脂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关键。
病人需进行规律的锻炼、均衡的饮食、戒烟限酒,并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降压、降脂治疗。
二、神经病变高血糖会损伤神经组织,引起神经病变。
常见的神经病变包括周围神经病变、自主神经病变和中枢神经系统病变。
周围神经病变会引起感觉异常、疼痛和脚部溃疡。
自主神经病变会导致胃肠功能紊乱、膀胱功能障碍等。
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则表现为认知功能减退等。
预防神经病变的关键在于控制血糖水平、避免饮酒和保持良好的人体姿势。
护理措施包括定期检查神经功能、注意足部保健、避免感染等。
三、视网膜病变糖尿病会损伤视网膜内血管,引起视网膜病变,严重的情况下甚至可导致失明。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分为早期非增殖性病变和晚期增殖性病变。
预防措施包括定期进行眼科检查、控制血糖和血压,并避免吸烟。
护理重点在于帮助病人正确使用眼药水、定期检查眼睛、保持良好的血糖控制和避免眼部损伤。
四、肾病糖尿病肾病是造成肾功能损伤的主要原因,也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高血糖会损害肾小球滤过膜,导致蛋白尿和逐渐进行性的肾损害。
预防肾病的关键是良好的血糖控制和血压控制。
护理包括定期检查肾功能指标、合理的饮食控制、摄入充足的水分和遵循医生的治疗建议。
五、足部病变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足部病变,包括足部溃疡和感染。
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是导致足部病变的主要原因。
预防足部病变的关键是保持足部的清洁和干燥,定期检查足部,并采取适当的足部护理措施。
护理包括穿合适的鞋子、避免赤脚行走、定期修剪指甲、注意足部保湿等。
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的护理

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的护理一、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iabetic Ketoacidosis ,DKA)DKA是最常见的一种糖尿病急性并发症。
糖尿病患者在各种诱因作用下,胰岛素严重不足,升糖激素不适当升高,引起糖、蛋白质、脂肪以及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最终导致高血糖、高血酮、酮尿、脱水、电解质紊乱,并伴有代谢性酸中毒1、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表现:◆常见症状:食欲减退,恶心呕吐,乏力,头痛头晕,“三多”症状加重,腹痛,倦怠。
还有诱发因素的表现,如感染时有发热等。
◆体检特点:脱水明显;呼吸加快,可呈酸中毒深大呼吸;呼吸有酮臭味,类似烂苹果的气味;心跳加快;严重者可陷入昏迷状态。
2、治疗要点:◆补液:迅速纠正失水以改善循环血容量与肾功能。
立即静脉输入生理盐水,先快后慢。
补充量及速度须视失水程度而定。
失水较重者,可在入院第1小时内滴入1000ml,以后6小时内每1—2小时滴入500-1000ml,视末梢循环、血压、心率、尿量、中心静脉压等决定输液量和速度。
由于初始期血糖浓度已很高,不能给葡萄糖液,当血糖降至13.9mmol/L以下,改用5%葡萄糖加胰岛素继续输注(按每3-4g葡萄糖加1U胰岛素计算),葡萄糖加胰岛素有利于减少酮体的产生。
第一个24小时输液总量约4000-5000ml,严重失水者可达6000-8000ml。
治疗过程中必须避免血糖下降过快、过低,以免发生脑水肿,对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输液尤应注意不宜太多、太快,以免发生肺水肿。
◆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失衡:轻症患者经补液及胰岛素治疗后,酸中毒可逐渐得到纠正,不必补碱。
重症酸中毒,二氧化碳结合力<8.92mmol/L,PH≤7.0时,应根据血PH和二氧化碳结合力变化,给予适量碳酸氢钠溶液静脉输入,补碱后监测动脉血气。
酸中毒时细胞内缺钾,治疗前血钾水平不能真实反映体内缺钾程度,经补液已排尿时就应开始静脉补钾,24小时补氯化钾总量6-10g。
如患者有肾功能不全、血钾过高(≥6.0mmol/L)或无尿时则暂缓补钾。
糖病护理中的常见并发症及预防措施

糖病护理中的常见并发症及预防措施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患者需要终身进行护理和管理。
如果糖尿病没有得到良好的控制,将会引发一系列的并发症。
本文将探讨糖尿病护理中的常见并发症以及预防措施。
一、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高血糖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促使动脉硬化的发生,从而增加心脏病、高血压以及中风的风险。
为了预防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患者需要严格控制血糖水平,并加强运动和合理饮食的管理。
此外,戒烟和限制饮酒也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措施。
二、肾脏疾病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中一种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逐年增加。
长期高血糖会损伤肾脏的微血管,导致肾功能逐渐恶化。
为了预防糖尿病肾病,患者需要定期监测肾功能,并且保持血糖和血压在合理范围内。
此外,合理饮食、适量的运动以及戒烟限酒也对预防糖尿病肾病有着积极的影响。
三、神经病变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神经病变,包括末梢神经病变、自主神经病变以及中枢神经病变。
末梢神经病变会导致患者出现手脚麻木、疼痛等症状;自主神经病变则会影响消化、排泄和性功能等方面的正常运作;中枢神经病变则可能导致认知功能受损。
为了预防神经病变,糖尿病患者需要保持良好的血糖控制,并且进行规律的锻炼,以增强神经系统的功能。
四、眼部疾病糖尿病患者容易患上眼部疾病,其中最常见的是视网膜病变。
高血糖会使视网膜血管收缩、出血,从而导致视力损害,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失明。
为了预防眼部疾病,糖尿病患者需要做好眼部常规检查,包括眼底检查和视力检查。
此外,保持良好的血糖控制、戒烟和避免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等也对保护眼部健康有重要意义。
五、足部疾病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足部疾病,主要是由于末梢神经病变和血液循环不良所致。
足部溃疡和感染是最常见的足部并发症,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截肢。
为了预防足部疾病,糖尿病患者需要保持良好的足部卫生,并定期检查足部是否有无红肿、溃疡或其他异常情况。
此外,合理饮食、加强体育锻炼和戒烟限酒也是保护足部健康的重要措施。
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有哪些

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有哪些文章目录*一、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有哪些*二、糖尿病并发症的检查*三、如何预防糖尿病的并发症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有哪些1、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之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酮症或酮症酸中毒由于体内胰岛素严重缺乏,葡萄糖不能作为能量被利用产生高血糖,人体自动分解脂肪产生能量,脂肪分解产生酮体,酮体不断蓄积,发生酸中毒。
2、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之非酮症高渗性昏迷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性昏迷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性昏迷是糖尿病急性代谢紊乱的另一临床类型,以严重高血糖、高血浆渗透压、脱水为特点,病友常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甚至昏迷。
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性昏迷的表现:多尿、口渴、多饮、倦怠、乏力加重、反应迟钝、表情淡漠等;逐渐出现脱水和神经精神症状,烦躁、嗜睡、昏迷、抽搐,少尿甚至无尿。
3、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之乳酸性酸中毒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是各种不同原因引起的血乳酸含量持续性升高达5mmol/L以上,而pH7.35所致的临床综合征。
重症临床少见,但预后差,死亡率高。
4、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有哪些大血管病变会引起心血管疾病、周围血管病变、脑血管疾病。
糖尿病发生大血管病变的危险性会增加2-4倍。
糖尿病患者的大血管病变往往会更广泛、更严重、发病年龄更早。
心血管疾病:主要为冠心病和糖尿病心肌病变。
糖尿病患者冠心病的发病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2-8倍。
症状表现为心慌、胸闷、甚至剧烈的胸痛、呼吸短促、出汗脑血管疾病:主要的病理改变是动脉粥样硬化。
增加中风的危险和痴呆、偏瘫等。
微血管病变会引起糖尿病性眼病、肾病、神经病变等多种并发症。
糖尿病性眼病:在糖尿病患病过程中,眼睛的大部分组织都可受到影响,从而会产生不同程度和不同症状的眼部病变。
主要有视网膜病变、白内障和青光眼,严重者可导致失明。
神经病变: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临床表现:由所累及的神经种类、部位、功能与程度决定。
糖尿病并发症的检查1、糖化血红蛋白检查糖化血红蛋白检查能弥补血糖只反映瞬时血糖的不足,是了解血糖水平必不可少的项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早期临床症状和体征
• 多尿 • 烦渴 • 多食 • 疲乏
• 肌肉痉挛
• 面色潮红
晚期临床症状和体征
• 体重下降
•丙酮味呼吸
• 低血压
• 恶心呕吐
• 腹痛
• 休克
• 意识障碍 • 昏迷
• 脱水
实验室检查
• 血糖明显升高(多在16.7mmol/L以上)
• HCO3-下降(在失代偿期可降至15-10mmol/L以下) • 血PH 下降<7.30;PaCO2↓;CO2↓ • 尿糖强阳性(++/+++/++++) • 尿酮体阳性、血酮体定性强阳性,定量>5mmol/L
3,纠正电解质紊乱
4,预防感染
5,处理诱发因素
补 钾
• 体内失钾相当多
• 输注生理盐水过程中可出现低血钾
• 静脉补钾可按 10-15mmol/小时;口服可以每 天4-6克补氯化钾或10%的枸橼酸钾40-60ml
监 测
• 血糖、电解质、生命体征,每2小时一次
• 有条件尤其是伴有心功能不全时监测中心静脉压
• 双肺呼吸音清,心界正常,心率86bpm,律齐
• 腹平软,无压痛,肝脾未及 • 双肾区无叩痛 • 双下肢无水肿
辅助检查
• 血常规:WBC 10.2×109/L • 尿糖++++,尿酮体++++,尿蛋白+ • FBS 18.6 mmol/l
• 空腹Ins 5 mIU/l (6-27 mIU/l)
• 胰岛细胞抗体阳性
1型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风险更高
低血糖的三级生理防御机制
Level 1 调节内源性胰岛素水平
低血糖 3级防御
Level 1 Level 2 Level 3
正常人 有 有 有
T1DM 无 无 有/差
T2DM 有/差 有/差 有
Level 2 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
Level 3 肾上腺素分泌增加
• 前瞻性研究中,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反应均缺乏的1型糖尿病患者,与胰高血 糖素反应缺乏而肾上腺素反应完整的患者相比,遭遇严重低血糖的几率高出25倍
病理生理
利尿剂 口渴中枢受损 限制液体摄入
脱水、低血钾 应激激素分泌↑ 高血糖 胰岛素相对不足
渗透性利尿
血渗透压↑
发病率及死亡率
•
在美国,糖尿病非酮体高渗性综合征占由高血 糖引起的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的30%
•
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性综合征的死亡率为31%
临床症状
• 多尿
• 烦渴
• 躁动
• 渐进性意识障碍等神经精神症状 • 症状出现可能经历几个星期的时间
糖尿病非酮症性高渗综合征
高渗性非酮症昏迷综合征
•
• •
老年及外科手术后多见
病程长 严重脱水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
严重高血糖、高血浆渗透压
无明显酮症 伴有进行性意识障碍
诱发原因
• 感染 • 药物如利尿剂,受体阻滞剂,糖皮质激素、 环胞霉素、大仑丁、西咪替丁、噻嗪衍生物 • 饮用过多的含葡萄糖饮料 • 医源性
定义
• 体内无氧酵解的代谢产物,乳酸在血中升 高造成的酸中毒 • 诊断率低,发生率低 • 但是死亡率极高
乳酸酸中毒的诱因
• 糖尿病合并肝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慢性心 肺功能不全等缺氧性疾病 • 糖尿病不恰当的服用苯乙双胍者,尤其是合并 上述疾病时 • 糖尿病各种急性并发症合并脱水、缺氧时
诊断
• 糖尿病患者有酸中毒但血、尿酮体不显著
• 电解质紊乱,血K+↑
治疗原则
• 补液
• 控制血糖,纠正酸中毒-胰岛素应用
• 纠正电解质紊乱,补钾
• 寻找病因并给予针对性治疗(如抗感染)
补 钾
• 只要患者尿量>30ml/h,血钾<5.5mmol/L, 补胰岛素的 同时即可开始补钾 • 若以后仍<5.5mmol/L, 每增加1000ml液体加1-1.5克钾 • 监测血钾(通过心电图、血钾测定) • 必要时考虑胃肠道补钾
10-20%
33% 20-38% <10%
酮体生成
胰岛素分泌量↓↓ 胰岛素作用严重缺乏 升糖激素分泌↑↑ 脂肪分解↑ 乙酰CoA↑ 乙酰乙酸↑ 酮体 β羟丁酸↑ 丙酮↑ 高血糖
+
草酰乙酸↓ 柠檬酸 三羧酸循环
酮体
• 热卡不足时可作为供能物质
• 空腹或长时间运动会导致生理性酮症
• β-羟丁酸是主要的酮体,而试纸或酮体片剂不能测出 • 酮症酸中毒时尿酮体可以阴性 • 血酮化验可以早期诊断酮症酸中毒
• 饮酒过量
• 肾上腺、甲状腺或垂体功能衰竭
血糖水平及生理应答反应
5.0
4.6mmo/L 抑制内源性胰岛素分泌
静 脉 血 糖 3.0 水 平 (m 2.0 mol /L)
1.0
4.0
3.8mmo/L
拮抗激素分泌 胰高血糖素 肾上腺素
3.2-
2.8mmol/L
开始出现低血糖症 状 自主神经症状
诊断
血糖 酮体 渗透压 电解质 阴离子间隙 血气分析 >33 mmol/L (600 mg/dl) 尿酮: 无或少量
血酮: <0.6 mmol/L
>320 mOsm/kg - (Na,BG, 尿 素升高) Na,BG,尿素肌酐升高
<12
pH >7.30 正常或升高
治 疗
1,补液
2,降糖,胰岛素应用
常发生生化性低血糖,并且这些低血糖通常可以维持
数小时而不惊醒患者。夜间低血糖可以导致患者猝死。 如果患者睡前血糖水平低于5.6 mmol/L, 则表明患 者有可能在睡前需要加餐
需要注意的问题(2)
• “苏木杰” Somogyi效应:患者在夜间发生低血糖后, 可以在第二天早晨出现严重的高血糖。原因为:低血糖 后拮抗激素的分泌反应,导致了胰岛素抵抗的产生,从 而使得患者出现了“反弹”性高血糖
3.0-2.4mmol/L 神经生理功能异常 唤醒障碍
2.8mmol/L 认知功能异 常: 不能完成 复杂任务 2..0mmol/L
<1.5mmol/L 严重的低血糖 患者发生意识障碍 、惊厥及昏迷
脑电图发 生变化
0
临床表现
• 神经源性(自主神经)症状 - 肌肉颤抖、心悸、焦虑、出汗、饥饿感、皮肤感觉异 常等 • 神经组织糖缺乏症状 - 神志改变、性格变化、虚弱、乏力、认知障碍、抽搐、 昏迷等
• 发达国家中总体死亡率为2-10%
• 大于64岁的患者,死亡率达20%
• 年轻人的死亡率为2-4%
Dan Kraft ,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DKA诱因
诱因
新发病的糖尿病
发生率
5-40%
急性疾病(呕吐、腹泻、创伤、手术)
胰岛素停用或坚持不好 感染 突发性心脏病, 卒中, 胰腺炎
糖尿病急性并发症
糖尿病急性并发症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 糖尿病非酮症性高渗综合征
• 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
• 糖尿病低血糖症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
• DKA是最常见的一种糖尿病急性并发症 • 各种诱因作用下,胰岛素严重不足,升糖激素不 适当升高 • 引起糖、蛋白质、脂肪以及水、电解质、酸碱平 衡失调 • 最终导致高血糖、高血酮、酮尿、脱水、电解质 紊乱,并伴有代谢性酸中毒
一次严重的医源性低血糖或由此诱发的心血管 事件可能会抵消一生维持血糖在正常范围所带 来的益处。
Cryer PE et al. Diabetes Care.2003 June;26(6):1902-1912
糖尿病低血糖常见原因
• 胰岛素使用不当或过量 • 口服降糖药使用不当或过量 • 食物摄入不足 • 过量运动(时间过长、突然) • 肾功能减退,导致对胰岛素和降糖药清除率降低 • 糖尿病妊娠妇女在分娩结束后,及在进行哺乳时
• 渗透压下降至正常后延长间隔时间
预 防
• 定期自我监测血糖,将血糖控制在相对合理范围内
• 老年人保证足够饮水 • 对中枢神经系统障碍者保证出入量平衡
• 糖尿病患者需用脱水剂者应监测血糖、血钠及渗透压
• 糖尿病患者发生呕吐、腹泻、烧伤、严重感染等疾病 时—保证足够水分摄入 • 易误诊、不易发现
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
• 血pH<7.35,血乳酸升高 • 阴离子间隙>18mmol/L
治疗与监测
• 监测:血气、血乳酸、电解质、血糖等
•
血液或腹膜透析—清除乳酸或引起乳酸酸中毒药物,如苯 乙双胍
• 补液
• 补碱:每2小时测pH,当pH到达7.2时暂停补碱治疗
• 其他:胰岛素、纠正电解质紊乱,抗感染等综合治疗
低血糖症
Q:根据病史、查体和辅查,可确诊为何病?诊 断依据是什么? • 1型糖尿病,糖尿病酮症
典型三多一少症状 FBS 18.6 年龄较轻 起病急,症状明显 消瘦,BMI 20.2 酮症倾向,尿酮体++++ 胰岛素分泌不足 ICA阳性
Q:病程中是否有过低血糖症?
• 低血糖症可能性大
–清晨发生饥饿、冷汗、心慌、神志改变
• “黎明现象”:患者血糖水平于早晨5:00- 8:00 之 间显著上升。原因:睡眠期间分泌的大量生长激素导致 胰岛素抵抗,继而血糖升高
需要注意的问题(3)
• 早期糖尿病性反应性低血糖 -多见于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细胞早期分泌反应迟钝, 引起高血糖,高血糖又刺激B细胞,引起高胰岛素血症, 在进食4-5小时出现低血糖反应 -患者多超重或肥胖 -治疗上一般为限制热量。肥胖者减轻体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