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内营养注意事项
肠内营养液的正确使用方法
肠内营养液的正确使用方法
肠内营养液是一种通过肠道给予患者充足营养的方法,它可以有效补充患者身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正确使用肠内营养液对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下面将详细介绍肠内营养液的正确使用方法。
首先,使用肠内营养液前,需要进行严格的消毒操作。
在使用肠内营养液之前,需要先将双手进行彻底的清洁,使用洗手液和流动水进行洗手,彻底清洁双手,以免在操作过程中引入细菌,造成感染。
此外,还需要对使用的器具进行消毒,确保器具的清洁和无菌状态。
其次,正确配制肠内营养液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配制肠内营养液时,需要按照医生的建议和配方进行操作,严格按照比例将各种营养物质混合搅拌,确保患者能够获得充足的营养。
同时,需要注意肠内营养液的温度,一般来说,肠内营养液的温度应保持在体温左右,过热或过冷都会对患者的肠道造成刺激,影响吸收。
接着,正确的肠内灌注方法也是十分重要的。
在进行肠内灌注时,需要选择合适的灌注管,将肠内营养液缓慢地注入患者的肠道
中,避免过快或过慢造成不适。
在灌注的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一旦出现不适症状,需要及时停止灌注并向医生报告。
最后,使用后的器具需要进行清洁和消毒。
在使用完肠内营养液后,需要对使用过的器具进行清洁和消毒,确保下次使用时的卫生和安全。
总之,正确使用肠内营养液对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只有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操作,才能确保患者获得充足的营养,促进康复。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大家正确使用肠内营养液,为患者的康复做出贡献。
肠内营养输注流程注意事项
1、如无禁忌,卧床病人抬高床头30°~45°,鼻饲完成后保持原卧位20~30分钟。
一定要抬高床头!
2、采采用输注泵时,以每小时25~50毫升的速度开始,根据患者耐受性逐渐调整到每小时100~125毫升。
每次鼻饲量不超过200毫升,间隔时间大于2小时。
居家或没有输注泵时,可以手推注射器缓慢推注,速度不宜过快。
鼻饲过程中患者如有呛咳、误吸等现象应立即停止输注。
鼻饲前后用注射器抽取20~30毫升温开水进行脉冲式冲管,以保持管道通畅,避免鼻饲管内食物残留。
鼻饲后30分钟内尽可能避免吸痰,清醒患者尽可能避免用力咳嗽,以防患者出现呕吐及误吸的现象。
3、营养液温度不宜超过38~40℃,患者感觉舒适、一般以滴在手腕上不烫为宜。
若患者平时喜食温热食物,请告知护士,可采用加温输注的方法。
4、营养液现配现用,避免污染、变质,24小时内用完。
调配和盛放营养液的容器要保持清洁。
5、按照制剂说明书配置标准浓度的营养液,如出现肠内营养不耐受时,可通过稀释营养液或减速输注改善症状。
6、肠内营养期间要关注患者有无腹胀、腹泻、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并发症的发生。
肠内营养的注意事项护理措施
密切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及时发现和处理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 良情绪,帮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
管道护理
保持管道通畅
定期冲洗管道,避免管道堵塞和 打折,确保肠内营养液的顺利输
注。
防止感染
定期更换管道和附件,保持管道接 口清洁干燥,避免感染的发生。
观察管道位置
注意观察管道是否在位,避免管道 移位或脱出。
的安全和舒适。
04
特殊情况下的肠内营养
重症患者的肠内营养
重症患者由于疾病或创伤等原因,常 常出现消化系统功能减弱或丧失,无 法正常进食。此时,肠内营养成为重 要的营养补充方式。
肠内营养液的输注速度和量应根据患 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避免过快或 过量输注,以免引起腹胀、腹泻等不 良反应。
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时,应选择易于消 化、低脂、高蛋白的营养液,避免高 糖、高脂肪的食物,以免加重消化系 统负担。
肠内营养的注意事项和护理措施
汇报人:XXX 202X-XX-XX
目录
• 肠内营养的基本知识 • 肠内营养的注意事项 • 肠内营养的护理措施 • 特殊情况下的肠内营养 • 总结与展望
01
肠内营养的基本知识
肠内营养的定义
01
肠内营养是指通过胃肠道提供营 养物质的方式,包括口服营养补 充和管饲营养。
输注速度的控制
输注速度应适中,不宜过快或过 慢,以免引起患者不适或影响营
养吸收。
对于需要控制输注速度的患者, 应使用输液泵等设备,精确控制
输注速度。
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如出现腹 胀、腹泻等不适症状,应及时调
整输注速度。
定期监测与评估
定期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营养 指标等,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和
肠内营养护理常规
肠内营养护理常规肠内营养护理是指通过肠内途径给予患者营养支持的护理措施。
它通过肠道消化和吸收功能来提供充足的营养,减少肠外营养的需要。
肠内营养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营养状况,增强免疫力,促进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下面是肠内营养护理的常规措施。
1.全面评估:护士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患者的营养状况、肠道功能、肠道吸收能力、疾病状态和合并症等。
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对制定合理的肠内营养护理方案至关重要。
2.选择合适的配方:根据患者的营养需求和特殊情况选择适宜的肠内营养配方。
一般情况下,应选择高营养密度、低渗透压、易于消化和吸收的配方。
根据需要,可以选择不同种类的配方,例如低糖配方、低脂配方、高蛋白配方等。
3.导管选择与置入:根据患者的肠道功能和疾病状态选择合适的肠内导管。
常用的肠内导管有鼻饲管、胃饲管和空肠置管等。
护士需要掌握导管的选择原则和正确的置入方法,确保导管的安全和有效。
4.导管护理:护士需要定期检查和清洁肠内导管,检查导管是否有堵塞、移位或感染等情况。
为了保持导管的通畅,护士需要定期冲洗导管,遵循护理操作的各项规范。
5.监测营养状况:护士需要监测患者的体重、血常规、电解质、肝肾功能等指标,评估肠内营养的效果。
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肠内营养配方和计量,以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
6.配合其他治疗:肠内营养护理通常是患者治疗的一部分,护士需要与其他医疗人员密切配合,调整治疗方案。
护士需要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治疗进展,及时做出相应的护理干预。
7.宣教与心理支持:肠内营养护理涉及患者和家属对护理操作的理解和配合。
护士需要对患者和家属进行营养知识和操作技巧的宣教,帮助他们理解和接受肠内营养护理。
此外,护士还需要给予患者和家属心理支持,减轻他们的焦虑和压力。
8.并发症预防与处理:肠内营养护理可能出现一些并发症,如导管脱落、腹胀、腹泻等。
护士需要及时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变化,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同时,护士还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并发症的预防,如适当调整配方、控制液体摄入等。
肠内营养注意事项
一、什么是肠内营养指对于消化功能障碍而不能耐受正常饮食的患者,选择口服或管饲等途径,经肠内供给只需化学性消化或不需消化的、由中小分子营养素组成的流质营养制剂的治疗方法。
二、肠内营养的优点1、肠内营养营养全面易于消化和吸收.2.营养物质经门静脉系统吸收输送至肝脏,有利于内脏(尤其是肝脏)的蛋白质合成及代谢调节.3.肠内营养可以改善和维持肠道粘膜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完整性,有防止肠道细菌易位的作用。
4.肠内营养较价廉,对技术和设备的要求较低,使用简单,易于临床管理。
三、肠内营养的适应症1、口服摄入不足,但胃肠道有消化吸收功能的病人。
2、超高代谢:如严重烧伤、创伤、化脓感染、多发性骨折等蛋白质大量丢失者均可用。
3、胃肠疾病:如胃肠瘘、短肠综合征、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严重时应先用PN)、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及胰疾患者(最好采用空肠置管滴注)、慢性胰功能不全等。
4、术前准备及术后营养不良:术前准备常用于肠道手术需低纤维膳食时,如结肠及肛门直肠手术前准备,手术前后营养不良均可用。
5、化疗和放疗患者。
四、肠内营养的禁忌症1。
3个月内婴儿不能耐受要素膳,即使稀释也易引起电解质紊乱.2。
短肠综合征应先用静脉营养4~6周后,始能逐渐增加要素膳,使小肠逐渐适应。
3. 切除术后患者不能耐受高渗液体要素膳,易引起倾倒综合征,必要时可空肠置管滴注低浓度要素膳.4. 消化道出血者禁用。
5. 空肠瘘的患者无论在瘘的上端或下端喂养均有困难,因缺乏足够吸收的面积。
6. 处于严重代谢应激、麻痹性肠梗阻或腹泻急性期,均不可过早地应用要素膳。
7。
严重吸收不良综合征的患者,应先用PN,以后视病情逐渐加用要素膳。
8。
糖尿病患者不宜用高糖要素膳。
9。
先天性氨基酸代谢缺陷的儿童,肝、肾功能衰竭的患者,不宜用营养治疗要素膳,应结合病情采用特殊治疗要素膳.五、肠内营养的投给方法肠内营养进入胃肠道的方法有二:口服和管饲。
1、口服口服的肠内营养不一定需要等渗的。
肠内营养乳剂的正确使用方法
肠内营养乳剂的正确使用方法肠内营养乳剂是一种常见的治疗肠道疾病的药物,正确的使用方法对于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肠内营养乳剂的正确使用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使用这一药物。
首先,使用肠内营养乳剂前,患者需要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了解药物的使用方法、剂量以及注意事项。
在使用过程中,患者应按照医生的建议和处方进行用药,不可随意增减剂量或更改用药方式。
其次,患者在使用肠内营养乳剂时,应注意药物的保存方法。
通常情况下,肠内营养乳剂应保存在阴凉干燥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
在使用前,患者需要检查药品的有效期,过期的药物不宜使用。
另外,在使用肠内营养乳剂时,患者需要注意药物的服用时间和频率。
一般来说,肠内营养乳剂的服用时间通常是在饭后或睡前,以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
同时,患者需要按照医生的建议确定药物的服用频率,严格按时按量服用。
此外,患者在使用肠内营养乳剂时,应留意药物的副作用和禁忌症。
如果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停止使用药物。
同时,对于存在禁忌症的患者,如对药物成分过敏、有肠梗阻等情况,应在医生指导下慎重使用或避免使用。
最后,患者在使用肠内营养乳剂时,需要定期复诊并接受医生的跟踪观察。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用药效果进行调整,确保患者能够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总之,正确使用肠内营养乳剂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患者在使用药物时,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用药,并注意药物的保存、服用时间和频率,留意药物的副作用和禁忌症。
同时,定期复诊并接受医生的跟踪观察也是非常重要的。
希望患者能够在正确的指导下合理使用肠内营养乳剂,早日康复。
肠内营养护理最新操作规范
肠内营养护理最新操作规范1. 引言肠内营养护理是一种通过肠道给予患者所需营养的方法,广泛应用于医疗机构中。
为了确保肠内营养护理的安全和有效性,制定一份操作规范是非常重要的。
2. 操作准备在进行肠内营养护理之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 患者评估:评估患者的肠道功能、营养需求和适应症,确保肠内营养护理适用于该患者。
- 医嘱确认:确认医生已经下达了进行肠内营养护理的医嘱,并明确所需营养成分和剂量。
- 设备准备:准备好所需的肠内营养管、营养液和输注泵等设备,并确保其清洁和完好无损。
3. 操作步骤3.1 插管操作1. 患者准备:确保患者处于适当的体位,通常为半卧位或仰卧位。
2. 管道选择: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肠内营养管,如胃管或空肠管。
3. 滴管插入:采用无菌操作,将肠内营养管插入患者口腔,通过食管插入到胃或空肠。
确保插管过程中患者感到舒适,避免损伤黏膜。
4. 定位确认:通过X光或其他适当方法,确认肠内营养管的准确位置,避免误导管。
5. 固定固定:将肠内营养管固定在患者体表,确保管道稳固不易脱落。
3.2 营养液输注1. 营养液准备:按照医嘱要求,准备合适的肠内营养液,并确保其质量和安全性。
2. 输注装置选择:选择适当的输注泵或滴注装置,确保输注速度和压力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3. 连接管路:将肠内营养管与输注装置连接,并确保连接处密封可靠,避免漏液或感染风险。
4. 输注监测:定期检查输注装置的运行情况,避免堵塞或漏液等问题。
同时监测患者的反应和耐受情况。
4. 操作注意事项为确保肠内营养护理的安全和有效性,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避免感染风险。
- 定期检查肠内营养管的通畅性和位置,防止误导管或脱落。
- 注意患者的营养需求和适应症,及时调整营养液成分和剂量。
- 定期监测患者的营养状态和相关指标,评估肠内营养护理的效果。
- 尽可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如感染、腹胀等。
5. 总结肠内营养护理是一项重要的医疗护理工作,需要严格遵守最新的操作规范。
肠内营养使用应遵循的原则
肠内营养使用应遵循的原则
肠内营养的使用应遵循以下原则:
1. 适应症:肠内营养主要用于那些不能通过口服摄取足够营养的患者,如手术后、胃肠道疾病、重症监护等。
在确定使用肠内营养前,应明确患者的适应症。
2. 个体化:肠内营养的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调整,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病情、代谢状况等因素。
3. 营养评估:在开始使用肠内营养前,应进行全面的营养评估,包括患者的体重、身高、基础代谢率等指标。
4. 安全性:在实施肠内营养时,应确保患者的安全。
避免因营养液的温度、流速或浓度不当而引起的不良反应。
同时,定期监测患者的血糖、电解质等指标,以确保患者的生理状态稳定。
5. 渐进性:肠内营养时应遵循渐进性原则,从低浓度、低流速开始,逐渐增加营养液的浓度和流速,以适应患者的肠道功能。
6. 预防感染:在使用肠内营养时,应预防感染的发生。
定期对管道进行清洁和消毒,避免因营养液的污染而引发感染。
7. 患者教育:对患者进行肠内营养的教育和指导,包括正确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等,以帮助患者更好地接受肠内营养。
8. 监测与调整:在使用肠内营养过程中,应定期监测患者的营养状态、肠道功能等指标,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肠内营养的方案。
9. 避免过度喂养:在使用肠内营养时,应根据患者的实际需要量进行喂养,避免过度喂养导致的不良反应。
10. 与医护人员密切合作:在使用肠内营养时,应与医护人员密切合作,遵循医嘱进行操作,确保肠内营养的安全和有效性。
肠内营养使用注意事项
特殊人群的肠内营养制剂选择
老年患者
老年患者对营养的需求较高,但胃肠功能较弱,应选择易于消化 吸收的整蛋白型或短肽型肠内营养制剂。
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患者应选择低糖、高蛋白、高纤维素的肠内营养制剂,并注 意控制摄入量。
肝病患者
肝病患者应选择低脂肪、高蛋白质、高维生素的肠内营养制剂,以 促进肝细胞修复和再生。
选择合适的肠内营养制剂
根据患者病情和营养需求 选择
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身高、病情和营养 需求等因素,选择适合的肠内营养制剂。
考虑患者的消化吸收能力
对于消化吸收能力较差的患者,应选择易于消化吸 收的短肽型或氨基酸型肠内营养制剂。
考虑患者的经济承受能力
不同品牌的肠内营养制剂价格差异较大,患 者应根据自身经济承受能力进行选择。
肠内营养的适用人群
01
胃肠道功能受损的患者:如胃瘫、胃食管反流病等。
02
消化吸收不良的患者:如短肠综合征、克罗恩病等。
03
需要进行营养支持的患者:如肿瘤、重症肌无力等。
肠内营养的优点与局限性
01
优点
02
符合人体生理特点,易于消化吸收。
03 可以提供全面的营养物质,满足患者的能量和营 养需求。
肠内营养的优点与局限性
定期监测营养摄入量
根据患者的营养需求和病情,定期检查和调整肠 内营养的摄入量,确保满足患者的能量和营养需 求。
监测患者反应
密切观察患者对肠内营养的反应,如出现胃肠道 不适、腹泻、呕吐等症状,应及时调整营养液的 配方和输注速度。
定期检查营养指标
定期检测患者的营养指标,如血浆蛋白、血红蛋 白、血糖、血脂等,以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和治 疗效果。
注意保持管饲管道的清洁和通畅,避免感染和堵塞。
肠内营养泵使用注意事项
肠内营养泵使用注意事项
1、清洁消毒:在准备给予患者肠内营养时,应仔细检查营养泵是否存在连接不紧密的情况,可用温开水冲洗喂养导管;
2、营养液选择:肠内营养剂的选择与疾病类型密切相关,部分患者需要减少肠道内粪便,营养液既要保证肠道营养成分,又要尽量减少粪便产生。
建议应用纤维素较少的肠内营养剂,从而促进疾病痊愈。
对于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长期鼻饲患者,肠内营养液中应含有大量纤维素,来保证大便通畅;
3、应用方法:均匀持续输注是临床上推荐的肠内营养输注方式,胃肠道不良反应少,营养效果好。
在肠内营养液输注时,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开始时采用低浓度、低剂量、低速度的方法,逐渐增加营养液的浓度和剂量,使胃肠道有逐步耐受肠内营养液的过程;
4、固定管道:输注结束后要关闭输注泵,用温开水冲洗喂养导管,封闭喂养管口并将管道固定在合适的位置。
肠内营养注意事项
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是经胃肠道提供代谢需要的营养物质及其他各种营养素的营养支持方式。
其决定于时间长短、精神状态与胃肠道功能。
肠内营养的途径有口服和经导管输入两种其中经导管输入以包括鼻胃管,鼻十二指肠管,鼻空肠管和胃空肠造瘘管。
随着近年来对胃肠道结构和功能研究的深入,逐步认识到胃肠道不单纯是消化吸收器官,同时是重要的免疫器官。
正因如此,较之胃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支持,EN的优越性除体现在营养素直接经肠吸收、利用,更符生理、给药方便、费用低廉外,更显示有助于维持肠黏膜结构和屏障功能完整性的优点。
故在决定提供何种营养支持方式时,首选EN已成为众多临床医师的共识。
一;大分子聚合物⑴自制均浆膳;将牛奶、豆浆。
鱼、肉、蔬菜等食物研碎加水而成,为”自然食物“⑵大分子聚合物制剂;含有蛋白质、糖、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水。
二;要素饮食;三;特殊配方制剂⑴高支链氨基酸配方;⑵必须氨基酸配方;⑶组件配方;适应症:胃肠道有功能,且安全时,使用肠内营养①吞咽和咀嚼困②意识障碍或昏迷③消化道瘘④短肠综合征⑤肠道炎性疾病⑥急性胰腺炎⑦高代谢状态⑧慢性消耗性疾病⑨纠正和预防手术前后营养不良⑩特殊疾病禁忌证麻痹性和机械性肠梗阻、消化道活动性出血及休克均是EN的禁忌证。
严重腹泻、顽固性呕吐和严重吸收不良综合症也应当慎用。
管饲并发症及防治⑴机械并发症原因:其发生往往与饲管本身有关,如管径的大小、材料等有关。
吸入性肺炎是一种潜在致命性的并发症,它可能是由于大管径饲管损伤食管下括约肌、移位或姿势不当所致。
处理:鼻饲时应将患者头部抬高30度,灌完后lh,才可放平;鼻饲时回抽胃残留液,如大于100ml,应暂停鼻饲或放慢鼻饲灌注的速度。
⑵饲管堵塞原因:鼻饲液浓度过高或匀浆没有完全打碎所致。
处理:鼻饲后,应以水清洗管子,确保管内无食物残留。
⑶胃肠道并发症腹泻最常见腹泻原因:长期未进食、初次鼻饲、灌注速度过快、吸收不良、浓度太高、乳糖不耐症等。
肠内营养管理制度
肠内营养管理制度
1、患者肠内营养种类由医生根据病情决定。
2、留置鼻胃管患者,鼻饲前需抬高床头30-45°(特殊情况除外),持续至餐后30分钟;使用肠内营养输注泵的患者,要持续抬高床头。
3、确保喂养管位置安全有效,每日观察并记录喂养管置管刻度。
输注营养液前,应确定喂养管的位置,经胃内营养者,应用三种方法确认在胃。
4、规范固定各种肠内营养管道,更换固定贴时,要检查固定处的皮肤,避免粘膜和皮肤的损伤。
5、持续肠内营养输注使用专用营养输注器,放置床头,与其他管路区分;每24小时更换营养输注管及50ml肠内营养注射器。
6、根据营养液性质和患者耐受程度必要时使用加热器,选择最低加热温度为原则,做好防烫伤、电效能监测措施;使用期间,注意安全、加强巡视,控制好温度及摆放位置。
7、保证营养泵使用效能,应有专人管理,每周检测肠内营养泵、加热器的使用效能,能做到及时维修,有检修记录。
8、营养液开启后24h内有效;营养液单独使用,不加药物。
9、鼻饲药物要充分研磨,给药前后用10-30ml温水冲洗胃管,冲洗器容量应≥20ml。
10、使用连续喂食泵每4小时进行温开水常规脉冲式冲管,必要时增加管路冲洗频率,以防堵管。
肠内营养指南(二)2024
肠内营养指南(二)引言概述:肠内营养是通过肠道内的特殊饮食或进食方式来提供营养,以满足机体对营养物质的需求。
本文是《肠内营养指南(二)》,旨在为需要肠内营养支持的患者、医务人员以及关心肠内营养的人士提供一些指导和建议。
以下是本文的内容大纲。
一、适应症1. 消化道功能衰竭:包括严重胰腺炎、胃肠道切除术后等。
2. 吸收障碍:如炎症性肠病、肠道梗阻等。
3. 肠结肠炎:包括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等。
4. 腹部放疗后并发症:如放射性肠病等。
二、肠内营养的类型1. 胃肠道循环饮食:将一部分胃肠道内容物连续引流出来,经过适当处理后再回输给患者,以减轻肠道负担。
2. 胃肠道全营养:通过胃肠道摄入特殊配方饮食,提供全面的营养支持。
3. 加强胃肠道吸收:通过调整饮食成分、使用特殊的饮食辅助剂来增强营养物质在肠道内的吸收能力。
4. 部分肠外饮食:在肠内营养的基础上,加入少量的静脉营养支持。
三、肠内营养的管理1. 肠内导管插管:对于不能经口摄入足够营养的患者,可通过插管直接进食。
2. 肠内营养的饮食管理:选择适宜的肠内营养配方,进行规范的饮食管理。
3. 肠内营养的监测与评估:通过观察患者的体重、营养指标以及肠内导管的情况,进行营养状况的监测和评估。
4. 肠内营养的并发症处理:如导管相关感染、腹痛、腹胀等,并发症的处理和预防。
5. 肠内营养的团队合作:建立由医师、护士、营养师和其他相关专业人员组成的团队,共同管理肠内营养患者。
四、注意事项与禁忌1. 注意营养物质的平衡:根据患者个体差异和具体情况,调整饮食中各营养物质的比例。
2. 禁忌食物:根据患者病情和肠道耐受性,排除对某些食物的摄入。
3. 肠内导管相关并发症的预防:包括导管脱出、皮肤炎症、穿孔等。
4. 肠内营养的适应症与禁忌症: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评估其是否适合接受肠内营养支持。
五、总结肠内营养是一种重要的临床支持手段,能够提供全面的营养支持,促进患者的康复。
在肠内营养的管理中,饮食管理、监测与评估、并发症处理和团队合作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肠内营养输注流程注意事项
肠内营养输注流程注意事项Intestinal nutrition infusion is a critical procedure that requires careful attention to detail in order to ensure patient safety and well-being. It is important to follow proper protocols and guidelines when administering this type of treatment to patients. One key aspect to consider is the preparation of the nutrition solution. It is important to make sure that the solution is properly mixed and free from any contaminants before administering it to the patient.肠内营养输注是一项关键程序,需要仔细注意细节,以确保病人的安全和福祉。
在给患者进行这种治疗时,遵循适当的协议和指导是很重要的。
一个要考虑的关键方面是营养溶液的准备。
在向病人输注之前,确保溶液被正确混合且没有任何污染物是很重要的。
Another important consideration is the placement of the feeding tube. It is crucial to ensure that the tube is properly inserted into the patient's intestine to prevent complications such as aspiration or leakage. Careful monitoring of the tube position and regular assessment of the patient's tolerance to the feeding are essential to ensure the success of the infusion process.另一个重要要考虑的因素是喂管的放置。
临床肠内及肠外营养操作指南
临床肠内及肠外营养操作指南引言:营养支持是重症患者管理的基础,在临床实践中,肠内及肠外营养是常用的方法。
肠内营养是指通过口服或鼻饲管、胃管、肠造瘘管等途径,将营养物质直接输入肠道,提供患者所需要的营养成分。
肠外营养是指通过静脉途径,将营养物质输入血液,供给患者全身所需的营养。
一、适应证:1.肠内营养的适应证包括口服困难、吞咽困难、胃肠道功能障碍、胃肠瘘口、肠损伤等病情。
2.肠外营养的适应证包括胃肠道完全性功能失调、吸收不良、重大手术后等病情。
二、操作步骤:1.肠内营养操作步骤:(1)选择适当的营养配方,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营养需求等进行选择。
(2)准备好营养配方,按照医嘱进行浓度调整和温度调节。
(3)选择合适的营养导管,根据口腔、食管、胃、肠的情况选择适宜的导管。
(4)准备好导管,插入导管到合适的位置,固定好导管。
(5)将营养配方逐渐注入导管,注意调整注入速度和容量。
(6)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肠内营养的耐受性反应,及时调整营养配方和操作方式。
2.肠外营养操作步骤:(1)选择适当的肠外营养配方,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营养需求等进行选择。
(2)准备好肠外营养配方,按照医嘱进行浓度调整和温度调节。
(3)选择合适的静脉途径,根据患者的血管情况选择适宜的途径。
(4)准备好静脉输液装置,将肠外营养配方连接到输液装置。
(5)将输液装置连接到静脉途径,按照医嘱调整输液速度。
(6)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肠外营养的耐受性反应,及时调整营养配方和操作方式。
三、操作注意事项:1.营养物质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营养需求等进行综合评估,选择合适的配方。
2.操作前应仔细检查导管或途径的通畅性和完整性,并消毒操作区域,避免感染的发生。
3.操作过程中,营养物质的温度应适中,不宜过高或过低,以免对肠道或血管造成不良刺激。
4.营养物质的注入速度要缓慢逐渐增加,避免急性肠道反应的发生。
5.患者在接受肠内或肠外营养支持过程中,应定期监测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等指标,以调整营养配方和操作方式。
肠内营养的六防
营养液浓度过高
高浓度的营养液容易在管道内形 成沉淀,导致堵管。
管道打折或扭曲
管道放置不当,发生打折或扭曲 ,影响营养液的流动。
药物残留
某些药物与营养液发生化学反应 ,产生凝结块,导致堵管。
冲管不及时
未及时冲管,管道内残留的营养 液容易干涸形成堵塞。
堵管的预防
选择合适管径的喂养管
01 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管径的
一旦发现感染,应根据细菌培养和 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 行治疗。
调整肠内营养液
在感染控制期间,可能需要根据医 生建议调整肠内营养液的成分和输 注方式。
防脱管
04
脱管的原因
患者自行拔除
由于患者意识不清、烦躁不安 或对导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自行拔除导管。
固定不牢
导管固定不牢固,在患者活动 时容易脱落。
处理
家长应学习正确的喂养知识,遵循医 生或营养师的建议,避免过度喂食, 观察宝宝的饱足信号,尊重宝宝的意 愿。
个体化营养支持的考虑因素
考虑因素
年龄、体重、身高、性别、活动量、健康状况、饮食习惯等 。
实施
根据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营养支持计划,调整食物摄入量 和营养成分,以满足不同个体的营养需求。Fra bibliotek THANKS.
误吸可能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包括肺炎、呼吸困难甚至死亡。
误吸的风险
01
02
03
年龄
老年人由于咽喉感觉减退 和肌肉松弛,更容易发生 误吸。
疾病
神经系统疾病、呼吸系统 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影 响吞咽功能的疾病,增加 误吸风险。
药物
某些药物如镇静剂、抗帕 金森病药物等可能影响吞 咽功能,增加误吸风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什么是肠内营养
指对于消化功能障碍而不能耐受正常饮食的患者,选择口服或管饲等途径,经肠内供给只需化学性消化或不需消化的、由中小分子营养素组成的流质营养制剂的治疗方法。
二、肠内营养的优点
1、肠内营养营养全面易于消化和吸收。
2.营养物质经门静脉系统吸收输送至肝脏,有利于内脏(尤其是肝脏)的蛋白质合成及代谢调节。
3.肠内营养可以改善和维持肠道粘膜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完整性,有防止肠道细菌易位的作用。
4.肠内营养较价廉,对技术和设备的要求较低,使用简单,易于临床管理。
三、肠内营养的适应症
1、口服摄入不足,但胃肠道有消化吸收功能的病人。
2、超高代谢:如严重烧伤、创伤、化脓感染、多发性骨折等蛋白质大量丢失者均可用。
3、胃肠疾病:如胃肠瘘、短肠综合征、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严重时应先用PN)、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及胰疾患者(最好采用空肠置管滴注)、慢性胰功能不全等。
4、术前准备及术后营养不良:术前准备常用于肠道手术需低纤维膳食时,如结肠及肛门直肠手术前准备,手术前后营养不良均可用。
5、化疗和放疗患者。
四、肠内营养的禁忌症
1. 3个月内婴儿不能耐受要素膳,即使稀释也易引起电解质紊乱。
2. 短肠综合征应先用静脉营养4~6周后,始能逐渐增加要素膳,使小肠逐渐适应。
3. 切除术后患者不能耐受高渗液体要素膳,易引起倾倒综合征,必要时可空肠置管滴注低浓度要素膳。
4. 消化道出血者禁用。
5. 空肠瘘的患者无论在瘘的上端或下端喂养均有困难,因缺乏足够吸收的面积。
6. 处于严重代谢应激、麻痹性肠梗阻或腹泻急性期,均不可过早地应用要素膳。
7. 严重吸收不良综合征的患者,应先用PN,以后视病情逐渐加用要素膳。
8. 糖尿病患者不宜用高糖要素膳。
9. 先天性氨基酸代谢缺陷的儿童,肝、肾功能衰竭的患者,不
宜用营养治疗要素膳,应结合病情采用特殊治疗要素膳。
五、肠内营养的投给方法
肠内营养进入胃肠道的方法有二:口服和管饲。
1、口服
口服的肠内营养不一定需要等渗的。
冷饮,热饮,加调味剂或以其他饮料配制都可随病人的喜爱。
口服的量能满足营养素的需要及纠正过去的缺乏。
凡经口不足的热量与氮,应由周围静脉补充,直至依赖肠内营养能满足需要时为止。
有的病人不能耐受要素肠内营养的味道与气味,用麦管啜饮或冷饮,均有助于降低其不适。
向病人说明要素肠内营养的性质,组成与效用,亦有助于消除其疑虑而易于接受。
口服每次 1 份 ( 200-300ml ),1 日 6-10 次。
2、管饲
管饲可分为:一次投给;间歇重力滴注和连续滴注。
采用何种方法投给决定于肠内营养的性质,喂养管的类型与大小,管端的位置及营养素的需要量,如采用质地柔软与管径小的喂养管,则不适用于粘度大或混有研碎药品的肠内营养。
不过,肠内喂养应以连续滴注为宜。
(1) 一次投给
将配制的或即用的肠内营养置于注射器中,于 5-10 分钟内缓缓注入鼻胃喂养管内,每次 250-300ml,每日 4-6 次。
有的病人
初期不易耐受,常发生恶心,呕吐,腹胀,腹痛与腹泻,但长期应用后,亦可逐渐适应。
(2) 间歇重力滴注
将肠内营养置于塑料袋或其他容器中,经输注管与汁滴室与喂养管相连,缓缓进入胃内。
每次 250-300ml,每日 4-6 次,速率为30ml/min。
如感不适,可减低速率。
多数病人可耐受这种喂养。
间歇滴注法简便,病人有较多的下床活动时间及类似于正常肠内营养的餐次。
缺点是可能发生胃排空延缓。
(3) 连续经泵滴注
肠内营养置于商品肠内喂养用的容器中,其输注管有一段为硅胶管以便嵌入输注泵内。
连续滴注可持续 16-24 小时,适用于危重,十二指肠或空肠近端喂养的病人。
喂养的速率必须使病人在初期有足够的时间以适应肠内营养,一般需要 3-4 日的起动期。
在开始肠内营养以前,如接受 PN 2 周以上,此种起动期更应延长。
在起动期内不足的营养素,应由静脉补足。
五、注意事项
1、长期使用肠内营养的患者应维持机体代谢的营养需要,应定期检测生化指标,及肝肾功能。
2、每次用前将营养液复温到40℃左右,以免温度不适引起病人胃肠道的不良反应产生腹胀腹泻等。
3、鼻饲前后用20ml清水冲洗管道。
4、若为推注每次量100~250ml,每天可达6~8次,根据患者耐受情况而定,从少到多;若为重力滴注速度可从40ml/h逐渐增加到80~180ml/h(相当于30~60滴/分)。
5、配制好的营养液应在0~4℃保存,24小时内用完。
严禁静脉使用;口服或管饲前请摇匀;胀袋勿食。
6、无论采用间歇或连续滴注作胃内喂养时,病人应采取半卧位以免发生吸入气管的危险,尤以老年,体弱,痴呆或昏迷的病人为然。
7、胃内滴注的肠内营养浓度,体积与速率必须从低值逐渐调节至能为病人所耐受及可满足需要时为止。
可逐渐增加速率或浓度,不可两者同时增加。
8、肠内营养液常温下保存不得超过 8 小时。
9、胃内喂养开始时,每隔 3-4 小时检查胃残留的体积,其量不应大于前 1 小时输注量的 2 倍。
当肠内营养浓度与体积达到可满足需要及能耐受时,每日检查胃残留 1 次,其量不应大于 150ml。
如残留物过多,宜停止输注数小时或降低速率。
凡胃排空延缓者,不宜胃内喂养。
10、每周称体重。
11、记录每日进出量,肠内营养的体积与其他摄入的水分分开记录。
12、每日更换输注管及肠内营养容器。
七、肠内营养粉怎么用
根据需要的浓度(或热量密度)称量出一定量要素制剂,先用少量温开水(50°C 左右)调成糊状,再用 60-70°C 温水稀释至一定容积,并充分搅拌成均匀溶液(最大浓度 25%,热量密度一般为 ml),放置 10 分钟后即可使用。
使用中应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
多数病人开始时应稀释 1 倍,以避免引起不耐受,浓度由 10%逐步提高至 25%,灌注速率与总容量亦应逐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