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建筑史 PPT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家好
31
平面柱网
金厢斗底槽:平面柱网用内外两圈柱子构成,如山
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唐);
单槽:用内柱将平面划分为大小不等的两区,如山西
太原晋祠圣母殿(宋),朔县崇福寺观音殿(金);
双槽:用内柱将平面划分为大小不等的三区,如西安
唐大明宫含元殿遗址(唐),北京清故宫太和殿 (清);
分心槽:用中柱一列将平面等分,如河北蓟县独乐寺
用于较隆重的建筑,如大殿,塔等。
大家好
38
山西五台县佛光寺文殊殿平面 图
大家好
6
北京故宫太和殿平面图
大家好
7
大家好
8
明间,次间,梢间,尽间
2. 明间,次间,梢间,尽间:建筑开间正中的一 间称为明间(宋称当心间),左右侧的称为次间, 再外的称为梢间,最外的称为尽间,9开间以上的 建筑则增加次间数。
各开间的面阔尺寸在夏、商代宫殿中都是相等的,如河南 偃师二里头一号宫殿遗址;到南北朝时的石窟中雕刻的建 筑还有这样的做法,例如云岗21窟北魏的五重塔。后来中 部各间相等,仅端部一间减窄,如山西五台山唐代佛光寺 大殿。在宋代建筑遗物和《营造法式》中,各间面阔有相 等的;有当心间稍宽,次间稍窄的;也有各间不均的。元 以后也大抵如此。
宋代是以屋架上的椽数来计算通进深的,若进深有四椽, 则称为四架椽屋。清代各步距离相等,宋代有相等的,递 增的递减或者不规则排列的。
大家好
17
进深(通进深)示意图
大家好
18
山西五台山唐佛光寺大殿剖透 视图
大家好
19
二. 柱. 柱的分类
1. 柱的分类
总的可以分为外柱和内柱; 按照结构所处的部位可以分为檐柱(檐下最外一列
1/15左右。
大家好
29
内外柱的高度差别
古代建筑内外柱的高度有等高的,也有不等高 的:
如佛光寺大殿,内外柱等高,柱径也基本一致; 而宋代建筑的两种做法都有。
按照室内空间的不同要求,荷载的大小来选择 长度荷柱径不等的柱子,在结构上是合理的, 在结构上是进步的
大家好
30
柱的“生起”与“侧脚”
宋代《营造法式》有关于梭柱的具体做法,规 定将柱身依照高度等分为三,上段有收杀,中 下两段平直。
元代以后的重要建筑大多用直柱。
大家好
25
梭柱
大家好
26
山西五台山唐佛光寺大殿剖透视图
大家好
27
大家好
28
柱径于柱高的比例
变化过程:
东汉崖墓中的石柱,直径于柱高之比在1/2---1/5之间; 唐代佛光寺大殿木柱为1/9; 清代北方在1/10---1/11左右; 南方民居,由于屋面荷载比较小,结构较轻,一般在
减柱法:减少部分内柱的方法,如山西五台山佛光寺金代所建
的文殊殿,面阔7间进深4间,只用内柱2根;
移柱法和减柱法通常结合使用,如山西大同Biblioteka Baidu化寺三圣殿,面阔
5间,进深4间,减去前檐全部内柱,又将后檐次间内柱内移一椽 长度; 明清的建筑中已经较少使用。
副阶周匝:在主体建筑以外另外加了一圈回廊的做法,一般应
第三节 大木作(官式建筑)
一.前言 二.柱 三.枋 四.斗拱 五.屋架 六.多层木建筑
大家好
1
一. 前言
几个概念
1. 开间:我国木建筑正面两檐柱的水平距离称为 “开间”(又叫做面阔),各开间宽度的总和称为 “通面阔”。
建筑的开间在汉代以前有奇数也有偶数的,汉代以后用11 以下的奇数,民间建筑通常用3,5开间,宫殿庙宇,官署 多用5,7开间,十分隆重的用9开间。至于11开间的建筑, 有西安大明宫含元殿,麟德殿遗址和北京故宫太和殿,其 他未见实例。
大家好
9
云岗21窟北魏的五重塔
大家好
10
河南偃师二里头一号宫殿遗址 复原
大家好
11
北京故宫太和殿平面图(明间,次间,梢 间,尽间)
大家好
12
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
大家好
13
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立面图
大家好
14
山西五台山南禅寺大殿立面图
大家好
15
山西太原晋祠圣母殿立面图
大家好
16
步
3. 步:屋架上的檩条(宋称为团)与檩条的中心 线之间的水平距离,清代称为“步”。各步距离的 总和或侧面各开间宽度的总和称为“通进深”。若 有斗拱,则按照前后挑檐檩中心线间水平距离计算。
22
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平面图
大家好
23
山西五台山唐佛光寺大殿剖透视图
大家好
24
柱. 梭柱
我国已知最早的梭柱形象出现于河北定兴北齐 义慈惠石柱上端的建筑上(569年),柱子断 面圆形,上段收杀较缓,下段收杀较竣。
山西五台山南禅寺大殿的抹角方柱和佛光寺大 殿的圆柱都是木质直柱,仅上端略有卷杀。
建筑的檐柱由当心间向两端升高,因此檐口呈现出缓 和的曲线,这在《营造法式》中称为“生起”。它规 定当心间不升起,次间升2寸,以下各间依次递增。也 就是五开间角柱比当心间柱高4寸,七开间高6寸,十 三开间高1尺2寸。这种做法多见于唐,宋,辽,金。 元,明,清已经不用。
为了使建筑有较好的稳定性,宋代建筑规定外檐柱在 前后檐向内倾斜柱高的10/1000,在两山向内倾斜柱高 的8/1000,而角柱在两个方向都有内倾,这种做法称 为“侧脚”。如元代建筑永乐宫三清殿。明清时期大 多不用。
柱子,不论前后或两侧),金柱(檐柱以内的柱子, 除了在建筑物纵中线上的),山柱(山墙正中的, 一直顶到屋脊的柱子),中柱(在纵中线上,顶着 屋脊,但是不在山墙内的柱子),童柱(在梁上, 将上一层梁垫起,使之达到需要的高度的木块)等。
大家好
20
北京故宫太和殿剖透视图
大家好
21
北京故宫太和殿平面图
大家好
山门(辽)
大家好
32
北京故宫太和殿平面图
大家好
33
北京故宫太和殿剖面图
大家好
34
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平面图
大家好
35
山西太原晋祠圣母殿剖面图
大家好
36
河北蓟县独乐寺山门剖面图
大家好
37
平面柱网
移柱法:宋,辽,金,元建筑中,常将若干内柱移位,称为移
柱法,如山西大同华严寺上寺金代的大雄宝殿,其中央五间前后 檐的内柱都向内移动一椽长度;
各开间之间的距离,自商代到战国时代的遗迹多在3米左 右,后来随着技术的发展,唐代的宫殿庙宇以5米居多, 宋代以后扩大到7,8米,清朝的太和殿明间面阔到了10米, 最大的是明长陵棱恩殿的明间面阔为10.34米。
大家好
2
面阔(通面阔)示意图
大家好
3
大家好
4
陕西西安唐大明宫麟德殿发掘平面图
大家好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