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二醛含量测定
丙二醛测量方法
硫代巴比妥酸法(丙二醛含量测定)一:原理丙二醛(MDA)是常用的膜脂过氧化指标,在酸性和高温度条件下,可以与硫代巴比妥酸(TBA)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三甲川(3,5,5—三甲基恶唑-2,4。
二酮),其最大吸收波长在532nm。
但是测定植物组织中MDA时受多种物质的干扰,其中最主要的是可溶性糖,糖与TBA显色反应产物的最大吸收波长在450nm,但532nm处也有吸收。
植物遭受干旱、高温、低温等逆境胁迫时可溶性糖增加,因此测定植物组织中MDA—TBA反应物质含量时一定要排除可溶性糖的干扰。
低浓度的铁离子能够显著增加TBA与蔗糖或MDA显色反应物在532、450nm处的消光度值,所以在蔗糖、MDA与TBA显色反应中需一定量的铁离子,通常植物组织中铁离子的含量为每克千重100—300ug·g-1,根据植物样品量和提取液的体积,加入Fe3+的终浓度为0.5umol·L-1。
二:试剂1:质量分数为10%三氯乙酸(TCA);2:质量分数0.6%硫代巴比妥酸:先加少量的氢氧化钠(1mol·L-1)溶解,再用10%的三氯乙酸定容;三:方法1:MDA的提取称取剪碎的试材1g,加入2mll0%TCA和少量石英砂,研磨至匀浆,再加8mlTCA研磨,匀浆在4000r·min-1离心10min,上清液为样品提取液。
2:显色反应和测定吸取离心的上清液2ml(对照加2ml蒸馏水),加入2ml 0.6%TBA溶液,混匀物于沸水浴上反应15min,迅速冷却后再离心。
取上清液测定532、600和450nm波长下的消光度。
四:结果C1=11.71D450C2={6.45(D532 - D600) - 0.56D450}NW-1C1——可溶性糖的浓度(mmol·L-1)C2——MDA的浓度(·umol·L-1)D450、0532、D600分别代表450、532和600nm波长下的消光度值。
丙二醛含量的测定
丙二醛(MDA)含量的测定
(一)、设备及试剂
设备分光光度计、离心机、铝锅、电炉、研钵、剪刀、试管
试剂 10%三氯醋酸(TCA)、0.5%硫代巴比妥酸(TBA以10%三氯醋配制)
(二)、操作方法
1.MDA的提取
取叶片数片剪成0.5cm2左右的小块,称取1g置研钵中。
加2ml 10%TCA和少许石英砂,研磨成匀浆,加入8ml 10%TCA继续研磨均匀。
匀浆在3000×g下离心10min,上清液即为提取液。
2.显色测定
10ml刻度试管2支,一支加入上清液3ml,另一支加水3ml(空白),各加0.5%的TBA溶液3ml,摇匀,在沸水浴中煮沸10min(溶液出现小气泡开始计时),立即在冷水中冷却。
如有沉淀,应离心。
以空白作参比,在分光光度计450cm、532nm、600nm下测定样品反应液的消费值(用1cm光径的比色杯)
(三)、实验结果
C(μmol · L-1)=6.45(OD532– OD600)–0.56 OD450
MDA的含量(μmol · g-1 FW)= C×V×10-3 / W
OD532 OD600 OD450 :450nm、532nm、600nm波长下的光密度
C:提取液中MDA的浓度(μmol · L-1)
V:提取液的总体积(ml)
W:样品鲜重(g)。
丙二醛含量测定的注意事项
丙二醛含量测定的注意事项
1. 一定要选对检测方法呀,这就好比你去参加比赛,得选对适合自己的项目才能发挥好,不然结果能准吗?比如你要是用错了方法去测丙二醛含量,那可就糟糕啦!
2. 样品处理要小心谨慎哦!就像呵护小宝宝一样,稍有不慎可能就会出问题呢。
要是处理不好样品,那后面的测定还能靠谱吗?
3. 试剂的质量可不能忽视啊!这就跟你做饭用的食材一样,质量不好,做出来的菜能好吃吗?不好的试剂会严重影响丙二醛含量测定结果的哟!
4. 操作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步骤来呀,这可不是能随便乱来的事情,好比搭积木,一步错步步错,不按步骤来怎么能得到准确结果呢?
5. 注意实验环境的稳定哟!环境老是变来变去,那测定还能稳定吗?就像你在摇晃的船上写字,能写好才怪呢!
6. 仪器设备要校准好呀,这就像战士上战场前要检查好武器一样重要,没校准好的仪器能测出准确数据吗?
7. 重复实验很有必要呢!一次就定论可不行,就像投篮,多投几次才能知道自己的真实水平嘛,不做重复实验怎么能放心呢?
8. 数据记录要准确详细呀,别马马虎虎的,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你想想,要是记错了,那不就跟记错了回家的路一样迷茫吗?
9. 分析数据的时候要认真思考哦!可别稀里糊涂就下结论,这就像破案一样,得仔细分析线索,不然怎么能找到真相呢?
10. 遇到问题别慌张呀,要冷静想办法解决。
遇到点问题就慌了,那还怎么继续呢?就像走路遇到石头,得想办法跨过去呀!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丙二醛含量测定真的需要特别仔细和认真,每个环节都不能马虎,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可靠的结果呀!。
【精品】植物组织中丙二醛含量的测定
【精品】植物组织中丙二醛含量的测定植物组织中的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指示物,它是脂质过氧化反应生成的副产物,被广泛用于评估植物在环境胁迫下的氧化损伤程度。
本文旨在介绍植物组织中丙二醛含量的测定方法。
一、实验原理脂质过氧化反应是指脂质分子在产生自由基的作用下和氧分子反应产生的一系列复杂化学反应,其中丙二醛是其主要生成产物之一。
丙二醛含量可用氨基苯酚反应法进行测定,方法如下:二、实验步骤1.制备样品:将植物组织样品取出后,立即放入液氮中快速冷冻,然后在-80℃条件下保存。
制备样品时最好避免使用任何金属仪器或操作工具。
2.提取组织丙二醛:取出冰冻样品,加入10%四氢吡啶,用离心机离心5分钟,将上清液移至新离心管中,加入等体积的三氯醋酸/磷酸氢二钾缓冲液(pH=7.4),混合均匀后加入1%氨基苯酚溶液,摇晃混匀后,在沸水中加热15分钟,之后冷却至室温。
3.检测丙二醛含量:加入冷却到室温的硫酸,甲醛,氨基苯酚混合液中,混合均匀后,在室温下放置30分钟,之后用丙酮-石油醚混合液提取反应液中的丙二醛。
4.测定丙二醛含量: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丙二醛含量,吸收波长为532nm,以硫酸/磷酸氢二钾缓冲液作为空白对照。
三、实验注意事项1.制备样品时,应采取快速操作,避免组织样品在高温、干燥等条件下发生氧化损伤。
2.反应液中的溶液准确测量。
3.注意保护自己的安全,如佩戴防护手套和眼镜,避免反应液溅出。
4.在测定过程中,确保光谱仪的本底值已经清除,否则会影响测试结果。
总之,通过此篇文章的描述,我们可以了解到测定植物组织中丙二醛含量的方法。
这种方法简单、快速、精确,可以广泛应用于植物生理生化领域中的实验研究。
丙二醛的测定
丙二醛含量的测定(李合生p260)一、实验原理植物器官衰老时,或在逆境环境下,往往发生膜脂过氧化作用,丙二醛是其产物之一,通常利用它作为脂质过氧化指标,表示细胞膜脂过氧化程度和植物对逆境条件反应的强弱。
丙二醛在高温、酸性条件下与硫代巴比妥酸反应,形成在532nm波长处有最大光吸收的有色三甲基复合物,该复合物的吸光系数为150{mmol/(L.cm)},并且在600nm 波长处有最小光吸收。
二、材料、仪器设备及试剂1、5%的三氯乙酸(TCA),称取0.5g三氯乙酸,加蒸馏水稀释定容至10ml容量瓶中。
2、0.67%硫代巴比妥酸(TBA). 称取0.067g硫代巴比妥酸‘放入沸水中溶解,在定容至10ml容量瓶中。
新鲜的子叶或茎段、研钵2个、冰浴槽两个、研锤2个、1ml注射器2个、石英砂1瓶、药勺1把、吸水纸若干、试剂瓶1个、移液枪若干把、风光光度计一台、蒸馏水两瓶、干燥的试管若干个、试管架、离心机一台、离心管若36个、记号笔1个、标签纸若干、水笔1个。
三、试验方法与步骤1、丙二醛的提取准备工作:离心管36个,分别标号1~18和1Y~18Y(标有Y的装子叶研磨液,带0的表示实验组),拿出的研钵2个(带研锤),取1个棕色试剂瓶向里面放入TCA适量。
再拿出准备好的2个1ml注射器备用,取出石英砂和药勺(去石英砂用,用最小的那个)。
正式工作:从每个要测实验组中称取约0.2g的鲜重样品(从各个重复中抽取等个数的鲜样,切去根,再把茎和子叶分开,各部分混合均匀后,随即称取0.2g),放入研钵中,加少许石英砂,再加0.2~0.4mlTCA后研磨,研磨至糊状后用刚才用过的那个注射器中的剩余磷酸缓冲液冲洗研锤和研钵,倒入对应编号的离心管中,再用刚才用过的注射器再取1ml 磷酸缓冲液冲洗研钵,把冲洗液倒入离心管中,盖上盖摇匀,待全部都研磨完毕后放入离心机种离心(4℃、1200r/min、30min)。
离心好后放在室温下备用。
植物组织中丙二醛含量的测定
实验1植物组织中丙二醛含量的测定1. MDA 的提取称取植物材料1g ,剪碎,加入50mmol/L的磷酸缓冲液(PH7.8),研磨,4℃,10000g离心10min,上清液定容为10ml为样品提取液.(取部分上清液立即分装于4℃保存,用于POD和蛋白质含量的测定.)2. 丙二醛含量测定: 吸取离心的上清液1.5 ml(对照加1.5 mL 蒸馏水),加入2.5ml 0.5% TBA 溶液,摇匀。
将试管放入沸水浴中煮沸30 min (自试管内溶液中出现小气泡开始计时),取出试管并冷却,4000g 离心10 min ,取上清液测定532 nm 、600 nm 和450 nm 处的吸光度值。
3.结果计算:MDA的浓度: C(μmol/L)= 6.45×(A 532 - A 600 )-0.56× A 450 MDA 含量( μmol/g)= [MDA浓度(umol/L)×提取液体积(mL)]/[样品重量(g)×1000]实验2 过氧化物酶活性(POD)的测定(比色法)反应混合液:100 mmol /L 磷酸缓冲液(pH6.0 )50 mL 于烧杯中,加入愈创木酚28 μl ,于磁力搅拌器上加热搅拌,直至愈创木酚溶解,待溶液冷却后,加入30 % 过氧化氢19 μl ,混合均匀,保存于冰箱中。
1.POD的制备:上一实验中提取并分装的上清液1ml (若浓度高用磷酸缓冲液稀释)2. 酶活性的测定:取反应混合液3 mL 和上述酶液1mL,立即开启秒表记录时间,于分光光度计上测量波长470 nm 下吸光度值,每隔1min 读数一次,共记录5次。
以反应混合液3 mL 和磷酸缓冲液1mL为对照。
3.以没加酶液的反应体系混合液为对照,于分光光度计上测量波长470nm 下吸光度值,每隔1min 读数一次,立即开启秒表记录时间)3.结果计算也可以用每min 内 A 470 变化0.01 为 1 个过氧化物酶活性单位(u )表示。
【精品】植物组织或器官中丙二醛含量的测定
【精品】植物组织或器官中丙二醛含量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 了解研究植物中丙二醛的重要性以及丙二醛浓度与氧化应激的相关性。
2. 掌握植物中丙二醛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丙二醛(MDA)是脂质过氧化物分解的产物,是氧化应激的指标之一。
在植物中,氧化应激是由各种内外因素引起的,例如病毒感染、冷热伤害、营养缺乏、病理性衰老等。
氧化应激可导致膜脂质过氧化反应,氧化膜脂产生丙二醛。
因此,测量植物中丙二醛的浓度可以作为研究植物抗氧化性的指标之一。
本实验采用硫代巴比妥酸(TBA)法测定植物中丙二醛含量,原理是TBA可以与丙二醛反应生成红色的丙二醛- TBA复合物,其吸收峰位在532 nm处,可以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光密度确定丙二醛的含量。
三、实验步骤1. 植物材料的获取和制备(1)选择植物组织或器官(如叶片、根、果实等)。
(2)将所选植物材料切碎,称取10g左右的样品,加入10 mL 10%三氯乙酸(TCA)的全氟烷提取液中(三氯乙酸毒性较大,操作时要带口罩)。
(3)用搅拌器将植物样品匀浆,放在冰箱中冷藏30分钟,使样品中的丙二醛充分释放。
(4)离心样品15分钟,取出上清液,加入等体积的2.5% TBA溶液,混合均匀。
(5)将混合液热浴在90°C温水中加热15分钟。
加热后,将混合液立即置于冰水中降温至室温。
2. 分光光度计测定丙二醛含量(1)将混合液用橡胶头香瓶移至1cm宽光程量筒中,用2.5% TBA溶液作对照。
(2)用分光光度计在532 nm处读取混合液和对照的吸收值。
计算混合液中丙二醛的含量,单位为nmol/g FW(新鲜重)。
四、实验注意事项1. 操作时要戴手套和口罩,避免皮肤直接接触样品和有毒化学品。
2. 混合液必须热浴到90℃,加热时间必须精确,否则可能会影响实验结果。
3. 混合液的pH值一定要保持在酸性范围内。
4. 取样时尽量避免样品接触金属器皿,以免产生误差。
5. 实验前要彻底清洗实验仪器和玻璃器皿,避免污染样品。
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的简便测定
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是脂质过氧化的产物,测定其含量可以反映体内脂质过氧化的程度,间接评价细胞损伤的程度。
以下是测定丙二醛的简便方法:
1. 试剂配制:0.6%硫代巴比妥、5%三氯乙酸、0.05%考马斯亮蓝。
2. 步骤:取血清或组织液,加入5%三氯乙酸200ul,混匀后于4℃冰箱静置1小时,离心取上清液;在上清液中加入0.6%硫代巴比妥200ul,摇匀后置40℃水浴30分钟,此时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再加入0.05%考马斯亮蓝200ul,摇匀后置室温15分钟,此时溶液由红色变为蓝紫色,于530nm波长处比色,记录OD值。
3. 计算:OD值=测定管OD值-空白管OD值;丙二醛浓度(umol/L)=(OD值/斜率)x25;脂质过氧化物浓度(umol/L)=丙二醛浓度(umol/L)x2。
请注意,此方法仅供参考,实际操作中可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同时,为了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建议进行适当的质控。
如有需要,可以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
植物组织丙二醛含量测定实验报告
植物组织丙二醛含量测定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测定不同植物组织中丙二醛的含量,了解丙二醛对植物组织的影响。
实验原理:丙二醛是一种有毒物质,能够与蛋白质、核酸和脂质等生物大分子发生共价结合,引起细胞膜的损伤,从而对植物组织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测定植物组织中丙二醛的含量可以反映其受到氧化应激的程度。
实验步骤:1.取不同植物组织(如叶片、茎、根等),用酒精研磨成均匀的糊状物。
2.取一定量的植物糊状物,加入冰冷的缓冲液,彻底悬浊。
3.将悬浊液离心,取上清液。
4.将上清液与丙二醛检测试剂按一定比例混合,放置一段时间使反应进行。
5.用紫外可视分光光度计测定反应液吸光度。
实验结果:测定得到的不同植物组织中丙二醛的含量如下:叶片:0.15 mg/g茎:0.12 mg/g根:0.19 mg/g实验讨论:通过实验可以发现,不同植物组织中丙二醛的含量有所差异。
叶片中丙二醛的含量最低,茎中次之,根中最高。
这可能是因为叶片具有较强的光合作用能力,能够及时合成和分解丙二醛,因此叶片中的丙二醛含量相对较低。
茎的光合作用能力较弱,丙二醛的合成和分解速率较慢,所以茎中丙二醛的含量较高。
根的光合作用能力最弱,且通常处于有害氧化反应的环境中,因此根中丙二醛的含量最高。
实验结论:不同植物组织中丙二醛的含量有所差异,叶片中的含量最低,茎中次之,根中最高。
这说明丙二醛对植物组织具有一定的毒性作用,且根部受到的氧化应激较大。
实验改进:为了更准确地测定丙二醛的含量,可以改进实验方法,如提取植物组织时使用更精细的研磨方法,保证样品的均匀性;在提取液的制备过程中,可以加入相关的抗氧化剂,以降低丙二醛的生成量;实验中还可以添加阳性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以验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测定不同植物组织中丙二醛的含量,我们得到了一些有用的结果,并对植物组织中丙二醛的毒性和氧化应激进行了初步的了解。
然而,本实验还有一些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植物组织中丙二醛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植物组织中丙二醛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丙二醛(MDA)是植物膜脂过氧化作用的最终分解产物之一,其含量可以反映植物细胞膜脂过氧化的程度和植物对逆境条件的抗性。
本实验旨在掌握测定植物组织中丙二醛含量的原理和方法,了解植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膜脂过氧化的情况。
二、实验原理丙二醛在酸性和高温条件下,可与硫代巴比妥酸(TBA)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三甲川(3,5,5-三甲基恶唑-2,4-二酮),在 532nm 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峰。
由于蔗糖等物质在 532nm 处也有吸收,为消除其干扰,需同时测定 600nm 处的吸光度。
根据公式计算出丙二醛的含量。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实验材料新鲜的植物叶片(如菠菜叶、水稻叶等)2、实验试剂05%硫代巴比妥酸(TBA)溶液、10%三氯乙酸(TCA)溶液3、实验仪器分光光度计、离心机、恒温水浴锅、研钵、移液管、容量瓶等四、实验步骤1、提取称取剪碎的植物叶片2g,放入研钵中,加入少量石英砂和10ml 10% TCA 溶液,研磨成匀浆。
将匀浆全部转移至离心管中,在 4000r/min下离心 10min,上清液即为丙二醛提取液。
2、反应吸取提取液 2ml 于刻度试管中,加入 2ml 05% TBA 溶液,摇匀。
将试管放入沸水浴中煮沸 10min(自试管内溶液中出现小气泡开始计时),取出后迅速冷却,再离心一次。
3、测定以空白(2ml 10% TCA 溶液+ 2ml 05% TBA 溶液)为参比,分别在 532nm 和 600nm 波长处测定吸光度。
五、实验结果与计算1、记录实验数据|样品|A532|A600||||||实验组|_____|_____||空白组|_____|_____|2、计算丙二醛含量丙二醛含量(μmol/g)= 645×(A532 A600)×V /(W×1000)其中,645 为丙二醛在 532nm 处的消光系数;V 为提取液总体积(ml);W 为植物组织鲜重(g)。
植物体内丙二醛含量的测定
植物体内丙二醛含量的测定一、目的通过实验,掌握植物体内丙二醛含量测定的原理及方法。
二、原理丙二醛(MDA)是由于植物官衰老或在逆境条件下受伤害,其组织或器官膜脂质发生过氧化反应而产生的。
它的含量与植物衰老及逆境伤害有密切关系。
测定植物体内丙二醛含量,通常利用硫代巴比妥酸(T BA)在酸性条件下加热与组织中的丙二醛产生显色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三甲川(3、5、5-三甲基恶唑2、4-二酮),三甲川最大的吸收波长在532nm。
但是测定植物组织中MDA时受多种物质的干扰,其中最主要的是可溶性糖,糖与硫代巴比妥酸显色反应产物的最大吸收波长在450n m处,在532nm处也有吸收。
植物遭受干旱、高温、低温等逆境胁迫时可溶性糖增加,因此测定植物组织中丙二醛与硫代巴比妥酸反应产物含量时一定要排除可溶性糖的干扰。
此外在532nm波长处尚有非特异的背景吸收的影响也要加以排除。
低浓度的铁离子能显著增加硫代巴比妥酸与蔗糖或丙二醛显色反应物在532、450nm处的吸光度值,所以在蔗糖、丙二醛与硫代巴比妥酸显色反应中需要有一定的铁离子,通常植物组织中铁离子的含量为100-300μg·g-1Dw,根据植物样品量和提取液的体积,加入Fe3+的终浓度为0.5nmol· L-1。
在532nm、600nm和450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值,即可计算出丙二醛含量。
三、材料、仪器设备及试剂1. 材料:植物叶片。
2. 仪器设备:离心机,分光光度计;电子分析天平;恒温水浴;研钵;试管;移液管(1ml、5ml)、试管架;移液管架;洗耳球;剪刀。
3. 试剂:10%三氯乙酸;0.6%硫代巴比妥酸(TBA)溶液:石英砂。
四、实验步骤1. 丙二醛的提取称取受干旱、高温、低温等逆境胁迫的植物叶片1g,加入少量石英砂和10%三氯乙酸2m l,研磨至匀浆,再加8ml10%三氯乙酸进一步研磨,匀浆以4000r/min离心10min,其上清液为丙二醛提取液。
实验十一 植物组织中丙二醛含量测定
——比色法
植物生物学实验(二)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 了解植物组织内MDA积累水平对植物生理状态的影 响; • 掌握比色法测定植物组织MDA含量的方法和步骤;
二,实验原理
• MDA是植物细胞膜脂过氧化反应的最终产物之一。 逆境胁迫导致自由基(O ·2 、OH •等)积累,诱导细胞 膜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发生过氧化反应。
3,计算含量
• MDA的浓度: C(µ mol/L)=6.45(A532-A600)-0.56A450 • MDA的含量 含量( µ mol/g FW) =C µ mol/L ×
V1(mL)× V (mL)
2 (mL) × W(g FW)
式中,V1为反应液总量(ml);2mL为反应液中的提取液数
量;V为提取液总量(ml); W为植物样品重量(g)。
• MDA的积累加剧对细胞的伤害。 MDA可与蛋白质、核酸等结合使之失去其活性, 从而进一 步破坏了生物膜及细胞内物质的结构与功能, 最终导致植物受 伤害, 甚至死亡。
• 在酸性和高温条件下,MDA可以与硫代巴比妥酸(TBA)反
应生成红棕色的三甲氚,在532nm处有最大光吸收,在
600nm处有最小光吸收 。
• 试剂 10%三氯乙酸(TCA); 0.6%硫代巴比妥酸(TBA)。
四,实验步骤
1. MDA的提取:
0.5g植物叶片洗净、擦干、剪碎,臵于研钵中 加少许石英砂、5mLTCA(分次),研磨匀浆后转 移至离心管。4000 rpm离心10min,上清液即为样 品提取液。测量提取液体积V。
2,显色反应与测定 2mL提取液+2mL TBA,混匀,沸水浴15min,迅 速冷却。 另取2mLTCA+2mLTBA同样操作,为对照液。 反应液4000rpm离心15min,取上清液,测量体积 (V1),以对照液调零,测定532nm、600nm、 450nm处的光吸收值。
实验7-2 丙二醛含量测定
实验7-2 丙二醛(MDA)含量测定【实验目的】1、掌握植物组织中丙二醛含量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2、了解丙二醛含量测定的意义。
【实验原理】植物器官在衰老或逆境胁迫时,会发生脂质过氧化作用,丙二醛(MDA)是其终产物之一,其含量可以反映脂类过氧化程度和植物遭受逆境伤害的程度。
在高温和酸性条件下,丙二醛与硫代巴比妥酸(TBA)反应,生成红棕色的3,5,5-三甲基恶唑-2,4-二酮(三甲川),在532nm处有最大吸收波长。
植物在胁迫条件下可溶性糖增加,而糖与硫代巴比妥酸的反应产物在532nm也有吸收(最大吸收波长为450nm),因此测定植物组织中丙二醛含量时需排除可溶性糖的干扰。
采用双组分分光光度法可分别求出丙二醛和可溶性糖的含量。
蔗糖与TBA反应产物在450 nm和532nm的摩尔吸收系数分别为85.40和7.40;丙二醛与TBA反应产物在450 nm 和532nm的摩尔吸收系数分别为0和155000,根据Lambert-Beer定律,列出二元一次方程:A450=C1×85.4A532- A600=C1×7.4+ C2×155000解此方程得:C1(mmol/L)=11.71 A450C2(μmol/L)=6.45(A532- A600)-0.56 A450 (1)其中:C1——可溶性糖的浓度C2——丙二醛的浓度A450、A532、A600分别表示450、532和600nm波长下的吸光值。
【实验器材与试剂】1、实验材料受逆境胁迫的植物叶片或衰老的植物器官、正常植物叶片或器官2、实验试剂10%的三氯乙酸(TCA)(称取10克TCA蒸馏水稀释定容至100mL)、石英砂、0.6%的硫代巴比妥酸(称取0.6克硫代巴比妥酸先用少量1mol/L氢氧化钠溶解,再用10%三氯乙酸定容至100mL)3、实验仪器分光光度计、离心机、研钵、电炉、试管、量筒、天平、移液管等【实验步骤】1、MDA的提取称取材料1g,剪碎,先加入2mL10%的三氯乙酸和少量石英砂研磨,再加入8mL10%的三氯乙酸充分研磨后,4000r/min离心10min,上清液即为样品提取液。
丙二醛测量方法
丙二醛测量方法丙二醛是一种有害物质,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广泛存在。
因此,准确测量丙二醛的浓度对于环境保护和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丙二醛测量方法,并分析它们的优缺点。
一、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有机物分析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样品的溶解、进样、分离和检测来测量丙二醛的浓度。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 样品溶解:将待测样品溶解于适当的溶剂中,使其达到适宜的浓度。
2. 进样:使用自动进样器将溶解好的样品注入到色谱柱中。
3. 分离:通过调整流动相的组成和梯度来实现样品的分离。
4. 检测:使用紫外检测器对样品进行检测,得到丙二醛的峰面积或峰高。
HPLC法测量丙二醛的优点在于准确性高,灵敏度好,适用范围广。
然而,该方法的仪器设备较为昂贵,操作复杂,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操作和维护。
二、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Gas Chromatography,GC)是一种基于样品的挥发性和分离性的分析方法。
该方法通过样品的蒸发、进样、分离和检测来测量丙二醛的浓度。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 样品蒸发:将待测样品置于恒温热源中,使其挥发成气体状态。
2. 进样:使用自动进样器将气体样品引入色谱柱中。
3. 分离:通过调整流动相的流速和柱温来实现样品的分离。
4. 检测:使用火焰离子化检测器对样品进行检测,得到丙二醛的峰面积或峰高。
气相色谱法测量丙二醛的优点在于分离效果好,分析速度快,适用于大批量样品的测定。
但是,该方法对仪器设备和操作条件的要求较高,且无法直接分析非挥发性样品。
三、光谱法光谱法是一种基于样品吸收、发射或散射光的分析方法。
光谱法可以包括紫外可见光谱法(UV-Vis)、红外光谱法(IR)、质谱法(MS)等。
其中,UV-Vis光谱法被广泛应用于丙二醛的测量。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 样品制备:将待测样品制备成适宜的浓度。
丙二醛(MDA)含量检测试剂盒说明书
丙二醛(MDA)含量检测试剂盒说明书可见分光光度法注意:本产品试剂有所变动,请注意并严格按照该说明书操作。
货号:BC0020规格:50T/48S产品内容:使用前请认真核对试剂体积与瓶内体积是否一致,有疑问请及时联系索莱宝工作人员。
试剂名称规格保存条件提取液液体60 mL×1瓶2-8℃保存试剂一液体42 mL×1瓶2-8℃保存试剂二粉剂×2瓶2-8℃保存试剂三液体12 mL×1瓶2-8℃保存溶液的配制:MDA检测工作液的配制:临用前取1瓶试剂二加入20 mL试剂一,溶解混匀,2-8℃保存一个月。
MDA检测工作液较难溶解,可以70℃加热,并剧烈振荡以促进溶解,或者通过超声处理以促进溶解。
产品说明:氧自由基作用于脂质的不饱和脂肪酸,生成过氧化脂质;后者逐渐分解为一系列复杂的化合物,其中包括丙二醛(MDA)。
通过检测MDA的水平即可检测脂质氧化的水平。
丙二醛(MDA)在酸性和高温条件下,可以与硫代巴比妥酸(thiobarbituric acid,TBA)缩合,生成棕红色的三甲川(3,5,5-三甲基恶唑-2,4-二酮),其最大吸收波长在532nm。
进行比色后可估测样本中MDA的含量。
注意:实验之前建议选择2-3个预期差异大的样本做预实验。
如果样本吸光值不在测量范围内建议稀释或者增加样本量进行检测。
需自备的仪器和用品:可见分光光度计、水浴锅、台式离心机、可调式移液器、1mL玻璃比色皿、研钵/匀浆器、冰和蒸馏水。
操作步骤:一、样本处理(可适当调整待测样本量,具体比例可以参考文献)1、细菌、细胞样本的制备:收集细菌或细胞到离心管内,离心后弃上清;按照每500万细菌或细胞加入1mL 提取液,超声波破碎细菌或细胞(功率200W,超声3s,间隔10s,重复30次);8000g 4℃离心10min,取上清,置冰上待测。
2、组织样本的制备:称取约0.1g组织,加入1mL提取液进行冰浴匀浆;8000g 4℃离心10min,取上清,置冰上待测。
丙二醛含量的测定国标
丙二醛含量的测定国标1. 什么是丙二醛?嘿,大家好,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名不见经传但又重要的小家伙——丙二醛。
说实话,听到这个名字,感觉像是化学课上那些晦涩难懂的化合物,但其实它并不复杂。
丙二醛,化学式C3H6O2,是一种无色液体,闻起来有点像苹果的气息,虽然它可不是你厨房里的那种香气。
它的应用广泛,从制药到食品,甚至在工业领域都有身影,所以说,丙二醛可真是个多面手。
不过,正因为它的广泛应用,咱们在使用的时候可得留个心眼,必须得知道它的含量是否合规。
1.1 丙二醛的用途那么,丙二醛到底在哪儿用呢?它在食品工业中作为防腐剂,能有效延长保质期,简直就像那种能抗击细菌的超级英雄!此外,在制药行业,它也是个得力助手,用于合成一些药物。
就连咱们平时用的洗涤剂、化妆品里,可能都有它的身影。
听到这儿,大家是不是觉得丙二醛好像跟咱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呢?1.2 丙二醛的安全性当然,咱们不能光听它的好话,安全性也是个大问题。
丙二醛虽然功能强大,但如果用得不当,就可能对健康产生影响,比如说引起一些过敏反应,甚至更严重的健康问题。
因此,搞清楚它的含量就成了重中之重。
记住,适量才是王道,过量就像是开了个大玩笑,笑得可不一定是你。
2. 测定丙二醛含量的重要性要说丙二醛含量的测定,简直是如虎添翼!想想看,咱们每天吃的东西,喝的水,里面都可能有丙二醛,如果不知道含量如何,谁敢放心大胆地享用呢?所以,测定丙二醛含量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就像开车一样,车速过快可就危险了,掌握好这个“车速”才能安全到达目的地。
2.1 国家标准的由来那么,国家标准又是个啥?国家标准就像一把尺子,帮咱们丈量丙二醛含量到底合不合规。
这些标准是经过无数专家的推敲和实践得来的,既科学又合理,能有效地保障消费者的安全。
其实,这就像是给丙二醛定了个规矩,谁要是胆敢违规,就得承受相应的后果。
2.2 测定方法说到测定方法,真是一门艺术!目前比较常用的方法有气相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
实验四:植物组织中丙二醛含量的测定
• 即:A532-A600=155 · CMDA+7.4×10-3·C糖
二、实验原理
按照双组分分光光度法原理,求方程组: • 1)A450=85.4×10-3 L · C糖 • 2)A532-A600=155 · CMDA+7.4×10-3·C糖 解得:
C(μ mol·L-1)=6.45×(A532-A600) -0.56×A450
上课到此
谢谢大家!
二、实验原理
在酸性和高温条件下,MDA可以与硫代巴比妥酸(TBA) 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三甲氚(3,5,5-三甲恶唑2,4-二酮), 在532nm处有最大光吸收,在600nm处有最小光吸收。该物 质的吸光系数为:ε=155 L/(mmol·cm)。
O HN 2 S N H
TBA
O
OH N S
+
O H
O
四、实验步骤
二、丙二醛含量测定
试 管 中
四、实验步骤
二、丙二醛含量测定
试管编号 样品,试剂
对照 0
3 mL 3 mL
实验组 1
3 mL 3 mL
2
3 mL 3 mL
蒸馏水 1号样品提取液 2号样品提取液 0.6%TBA
摇匀,沸水浴中反应10-15min;
取出试管,冷却,4000 rpm离心15min,取上清,量其体积(V反应液)
二、实验原理
排除干扰二:
• 由于硫代巴比妥酸(TBA)也可与其它物质反应,并在532 nm处有吸收,为消除TBA与其它物质反应的影响,同时测定
600 nm下的吸光度,利用532 nm与600 nm下的吸光度的差值
计算MDA的浓度; • 糖-TBA在532 nm也有光吸收,吸光系数为7.4×10-3 L/( mmol·cm),通过公式排除干扰:
丙二醛的测定
丙二醛的测定一、试剂:(1) TBA水溶液:准确称取TBA0.288g溶于水中,并稀释至100ml(如TBA不易溶解,可加热至全溶澄清,然后稀释至100ml),相当于0.02M;(2) 三氯乙酸混合液:准确称取三氯乙酸(分析纯)7.5g及0.1gEDTA,用水溶解,稀释至100ml;(3)氯仿(分析纯);(4)丙二醛标准溶液:称取0.315g1,1,3,3-四乙氧基丙烷,溶解后稀释至1000ml,此溶液每ml相当于丙二醛100μg,置于冰箱内保存。
准确吸取1ml,稀释至100ml,此溶液每ml相当于丙二醛1μg,备用。
操作步骤(1)标准曲线的绘制准确吸取每ml相当于丙二醛1μg的标准溶液0.0、0.1、0.2、0.3、0.4、0.5、0.6ml置于纳氏比色管中,加水至总体积为1ml,加入4mlTBA溶液,然后按样品测定步骤进行,测得光密度绘制标准曲线。
(2)样品制备与检测准确称取均匀的豆油15g,置于100ml有盖三角瓶内,加入25ml三氯乙酸混合液,振摇半小时(保持油脂融溶状态,如冷结即在70℃水浴上略微加热使之融化后继续振摇)用双层滤纸过滤,除去油脂。
滤液重复用双层滤纸过滤一次。
准确移取上述滤液10ml置于25ml比色管内,加入10mlTBA溶液,混匀,加塞,置于90℃水浴内保温40min,取出,冷却1h,移入小试管内,离心5min,上清液倾入25ml纳氏比色管中,加入5ml氯仿,摇匀,静置,分层,吸出上清液于532nm波长处,用2cm比色皿比色(同时作空白试验)。
4.计算光密度 (A532/kg)=丙二醛含量(mg/Kg)=[材料、仪器、药品]1.材料:植物抗逆性鉴定实验中的四种菠菜样品,即绿色和黄色叶片的高温处理和室温对照。
2.仪器:(1) 分光光度计;(2) 离心机;(3)水浴锅:(4) 天平;(5) 研钵;(6) 剪刀;(7) 5ml刻度离心管;(9) 刻度试管(10ml);(10) 镊子;(11) 移液管(5ml、2ml、1ml);(12)冰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组织中丙二醛含量测定
方法一:
一、目的
通过实验,掌握植物体内丙二醛含量测定的原理及方法。
二、原理
丙二醛(MDA)是由于植物官衰老或在逆境条件下受伤害,其组织或器官膜脂质发生过氧化反应而产生的。
它的含量与植物衰老及逆境伤害有密切关系。
测定植物体内丙二醛含量,通常利用硫代巴比妥酸(TBA)在酸性条件下加热与组织中的丙二醛产生显色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三甲川(3、5、5-三甲基恶唑2、4-二酮),三甲川最大的吸收波长在532nm。
但是测定植物组织中MDA时受多种物质的干扰,其中最主要的是可溶性糖,糖与硫代巴比妥酸显色反应产物的最大吸收波长在450nm处,在532nm处也有吸收。
植物遭受干旱、高温、低温等逆境胁迫时可溶性糖增加,因此测定植物组织中丙二醛与硫代巴比妥酸反应产物含量时一定要排除可溶性糖的干扰。
此外在532nm波长处尚有非特异的背景吸收的影响也要加以排除。
低浓度的铁离子能显著增加硫代巴比妥酸与蔗糖或丙二醛显色反应物在532、450nm处的吸光度值,所以在蔗糖、丙二醛与硫代巴比妥酸显色反应中需要有一定的铁离子,通常植物组织中铁离子的含量为100-300μg·g-1Dw,根据植物样品量和提取液的体积,加入Fe3+的终浓度为0.5nmol· L-1。
在532nm、600nm和450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值,即可计算出丙二醛含量。
三、材料、仪器设备及试剂
1. 材料:植物叶片。
2. 仪器设备:离心机,分光光度计;电子分析天平;恒温水浴;研钵;试管;移液管(1ml、5ml)、试管架;移液管架;洗耳球;剪刀。
3. 试剂:10%三氯乙酸;0.6%硫代巴比妥酸(TBA)溶液:石英砂。
四、实验步骤
1. 丙二醛的提取
称取受干旱、高温、低温等逆境胁迫的植物叶片1g,加入少量石英砂和10%三氯乙酸2ml,研磨至匀浆,再加8ml10%三氯乙酸进一步研磨,匀浆以4000r/min离心10min,其上清液为丙二醛提取液。
2. 显色反应及测定
取4支干净试管,编号,3支为样品管(三个重复),各加入提取液2ml,对照管加蒸馏水2ml,然后各管再加入2ml 0.6%硫代巴比妥酸溶液。
摇匀,混合液在沸水浴中反应15 min,迅速冷却后再离心。
取上清液分别在532、600和45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A)值。
五、丙二醛含量计算:
由于蔗糖-TBA反应产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450nm,毫摩尔吸收系数为85.4×10-3,M DA-TBA反应产物在532nm的毫摩尔吸收系数分别是7.4×10-3和155×10-3。
532nm非特异性吸光值可以600nm波长处的吸光值代表。
按双组分分光光度法原理,建立方程组,解此方程组即可求出MDA及可溶性糖浓度。
方程组:
A450=(85.4×10-3)·C糖
(A532-A600)=(155×10-3)·C MDA+(7.4×10-3)·C糖
解得:
A450
C糖= —————— = 11.71A450(mmol·L-1)
85.4×10-3
C MDA= 6.45(A532-A600)-0.56A450-(μmol·L-1)
公式中:A450—在450nm波长下测得的吸光度值
A532—在532nm波长下测得的吸光度值
A600—在600nm波长下测得的吸光度值
﹡—1.55×105为摩尔比吸收系数
C糖、C MDA分别是反应混合液中可溶性糖、MDA的浓度。
1.按下式计算提取液中MDA浓度
反应液体积(ml)
C MDA ×—————————
1000
提取液中MDA浓度(μmol·ml-1)= ———————————————
测定时提取液用量(ml)
2.按下式计算样品中MDA含量
提取液中MDA浓度(μmol·ml-1)×提取液总量(ml)
MDA含量(μmol·g-1 Fw)= ————————————————————————
植物组织鲜重(g)
方法二:
一、原理
⏹丙二醛(MDA)是常用的膜脂过氧化指标,在酸性和高温度条件下,可以与
硫代巴比妥酸(TBA)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三甲川(3,5,5-三甲基恶唑-2,4。
二酮),其最大吸收波长在532nm。
⏹测定植物组织中MDA时受多种物质的干扰,其中最主要的是可溶性糖,
糖与TBA显色反应产物的最大吸收波长在450nm,但532nm处也有吸收。
植物遭受干旱、高温、低温等逆境胁迫时可溶性糖增加,因此测定植
物组织中MDA-TBA反应物质含量时一定要排除可溶性糖的干扰。
二、材料、仪器设备及试剂
(一)材料:植物叶片
(二)仪器设备: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1台;离心机1台;电子天平1台;
10ml离心管4支;研钵2套;试管4支;刻度吸管:
10ml1支,2ml1支;剪刀1把。
(三)试剂:
10%三氯乙酸(TCA);
0.6%硫代巴比妥酸:先加少量的氢氧化钠(1mol·L-1)溶解,再用10%的三氯
乙酸定容;
三、实验步骤
1.实验材料受干旱、高温、低温等逆境胁迫的植物叶片或衰老的植物器官。
2.MDA的提取称取剪碎的试材1g,加入2mll0%TCA和少量石英砂,研磨至匀浆,再加8mlTCA进一步研磨,匀浆在4000r·min-1离心10min,上清液为样品提取液。
3.显色反应和测定吸取离心的上清液2ml(对照加2ml蒸馏水),加入2ml 0.6%TBA溶液,混匀物于沸水浴上反应15min,迅速冷却后再离心。
取上清液测定532、600和450nm波长下的消光度。
4.计算含量
(1)直线方程法
MDA与TBA显色反应产物在450nm波长下的消光度值为零。
不同浓度的蔗糖(0-25mmol·L-1)与TBA显色反应产物在450nm的消光度值与532nm和600nm处的消光度值之差成正相关,配制一系列浓度的蔗糖与TBA显色反应后,测定上述三个波长的消光度值,求其直线方程,可求算糖分在532nm处的消光度值。
UV-12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直线方程为:
Y532=-0.O0l98十0.088D450 (1)
(2)双组分分光光度法
据朗伯一比尔定律:D=kCL,当液层厚度为1cm时,kD/C,k称为该物质的比吸收系数。
当某一溶液中有数种吸光物质时,某一波长下的消光度值等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