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学史第三讲20年代小说一
[整理版]20年代中国现代文学(小说)
20年代中国现代文学(小说)第一节:"五四"小说文学正宗地位的确立及概况晚清时期刊载小说的重要刊物《绣像小说》"五四"时期小说转型的多种原因:1、社会变革的推动。
中国的小说历来被视为"小道",不能与诗文同登文学大雅之堂。
在清代,正统的士大夫文体中仍拒用小说的词汇和典故。
但到了清末民初,小说从文学边缘地位向中心地位的移动已然开始。
1902年梁启超发起"小说界革命",进一步提高小说在民众心目中的位置。
另外,因上海等东南沿海城市开埠,印刷、报刊业的长足进步,使小说拥有了前所未有的出版传播手段,才形成了新的市民读者群体。
而报纸、书局向文学家支付稿酬也自近代小说始,稿费制度遂养成中国第一代以写作为生的职业小说家。
2、新式的教育产生了一代青年学生读者、作者群(包括留学生读者、作者),假如没有这样的群体,也就无法设想现代短篇小说先行革新的可能,因旧市民读者原本是没有读短篇的习惯的。
3、白话文运动的成功。
"五四"文学革命从白话代替文言人手,1918年《新青年》4卷5号改版,一律使用白话和新式标点;接着,商务印书馆的老牌《小说月报》也改用白话;1920年初,当时的教育部明令小学施行国语教育,这对叙述语言特别适用白话的小说的推广,自然起了巨大的作用。
4、西洋小说的影响。
西洋小说的引人,对中国小说由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转型的推动力,是明显的,这可以追溯到163种"林译小说"的历史性作用,古文家林纾(琴南)用文言意译的西欧小说,因其早而开风气,因其对世界小说的大量输入而引发读者对中国小说正宗位置的首肯。
从观念到文体,外国翻译小说的影响至深至巨,它们表现在小说的形式、叙事、语言各个方面。
旧的从头道来的"某生体"被扬弃了,小说可以从一个场面、一句对话插入,可以从后面发生的事情倒写上去,可以是日记、书信,叙述者的那种全知的、无所不在的面目正在改变,欧化的白话也在兴起。
中国现代文学史20年代小说-概说
《缀网劳蛛》
主人公尚洁原是童 养媳,后与帮助她逃 离婆家的长孙可望结 婚。 小说表现了宗教的慈 爱、博爱与道德、人 性的冲突,表现了顺 其自然,与世无争的 观点。 对人生和命运的隐喻: 人生如网,任其而过, 与世无争,顺应天命。
“我像蜘蛛,命运就是我的网。蜘蛛把一切有毒无 毒的昆虫吃入肚里,回头把网组织起来。它第一次 放出游丝,不晓得要被风吹到多远;可是等到粘着 别的东西的时候,它的网便成了。 它不晓得那网什么时候会破,和怎样的破发。 一旦破了,它还暂时安安然然地藏起来;等有机会 再结一个好的。 ...... 人和他的命运,又何尝不是这样?所有的网都 是自己组织得来,或完或缺,只能听任自然罢了”。
艺术特点:
提问:与庐隐 小说比较
不事情节铺排,重写人 物的心理活动; 宣扬爱的哲学,以女性 的温婉之心来观照生活; 风格清新、飘逸、感伤; 语言典雅秀逸、清丽淡 远、含蓄疑练、诗情洋 溢
二、许地山
许地山(1893-1941) 笔名落华生。祖籍广 东,生于台湾,文学 研究会成员。 主要作品: 《命命鸟》、《缀网 劳蛛》、《春桃》等。
第三章 20年代小说(二)
第一节
20年代小说概述
一、问题小说
周作人:提出一种问 题,借小说来研究它, 求人解决的,是问题 小说
1、时间: 1918—1920 2、代表性作家: 叶绍钧 许地山 冰心 庐隐 王统照等 3、题材: 家庭伦理、婚姻痛苦、女子地位、儿童问题、 青年问题、国民性改造等
《春桃》
标志着许地山走上了现实 主义的创作路向。 写春桃、李茂、向高之间 的情感纠葛。 春桃尤若一个得道高僧, 超越了凡世的清规戒律。 春桃心中,已无男女,众 生平等,丈夫已非丈夫, 媳妇已非媳妇,一切皆空。 慈爱与宽容,超越世俗的 观念,已经成为了宗教的 “空”的观念。
第三章 二十年代小说
第三章二十年代小说一、“五四”小说取得文学的正宗地位鲁迅的小说创作奠定了白话小说的地位;“五四”文学革命给小说的现代化带来契机;西洋小说的引进,是中国小说由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转型的推动力;小说新人涌现、作品迭出、读者众多,加速了小说地位向文学中心地位的游移。
二、“为人生派”的现实主义小说(一)“为人生”现实主义小说的特点“为人生”现实主义小说是指20年代在鲁迅影响下的文学研究会和与之主张相近的未名社、语丝社成员创作并形成的小说创作潮流。
这个流派在不同的时期又分为“问题小说”和“乡土小说”。
“为人生”现实主义小说的特点是:立足社会现实,关注民生疾苦,针砭社会痼疾,执着于人生意义的探寻,同情被侮辱和被损害的下层劳动者,表现出鲜明的人道主义、民主主义精神,体现了“为人生”的文学观,有着较强的社会意义和认识价值。
“问题小说”的艺术倾向是:虽不乏浪漫抒情成分,但基本倾向是客观写实。
强调对外部世界的真实再现。
在现代文学的历史长河中,他们的创作使现实主义在20年代形成了一股壮阔的洪峰。
(二)“问题小说”“问题小说”是以文研会为中坚的“为人生派”现实主义小说最早的创作潮流。
它直接师承“文学革命”倡导期《新青年》和《新潮》作家群的写实传统,发端于1918—1920间,极盛于20年代初。
“问题小说”旨在“表现并且讨论一些有关人生的一般问题”,题村比较广泛,举凡家庭之变、婚姻之苦、女子之地位、教育之不良乃至劳工问题、儿童问题、青年问题……都有涉及。
“问题小说”是黑暗矛盾的社会现实和写实派作家上下求索的创作心态碰撞的产物,也是五四启蒙精神和作家的人生思考相结合的产物,迎合了当时的社会精神心理需求。
“问题小说”具有鲜明时代气息和社会针对性,追求哲理色彩,因其“只问病根,不开药方”或以“爱”和“美”来弥合、净化人生,不免带有观念化和抽象化的弱点,人物形象为社会问题所冲淡,削弱了小说审美价值,因而“问题小说”只是一股文学潮流,而并非一个成熟的文学流派。
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三章
第三章20年代小说(二)第一节20年代小说概述一、20年代小说创作的总体状况20年代小说从体裁上来看,主要是短篇小说。
从思想内容与艺术风格看,则有“为人生”的现实主义小说和“为艺术”的浪漫抒情小说之分。
1、“为人生”的现实主义小说在20年代的小说创作界,“为人生”的现实主义小说是其中重要的一支。
做出成绩的主要是在鲁迅影响下的文学研究会和未名社、语丝社的一些成员。
他们师承文学革命的传统,从各种角度触及当时严重的社会问题。
与之相关的文学现象与潮流有:(1)问题小说(2)乡土小说2、(“为艺术”的)浪漫抒情小说与“为人生”的现实主义小说相对峙的,是前期创造社和与之相近的其他社团的一些小说家。
他们不注重对客观现实的真实再现,而是力主忠于自己“内心的要求”,标举自我情绪的审美表现,开拓了现代小说的新的园地:浪漫抒情的小说创作。
产生的原因和背景:明显受西方文学的影响。
代表作家:如郁达夫、郭沫若、张资平等。
二、问题小说20年代的人生写实派小说直接师承了“文学革命”倡导期《新青年》、《新潮》作家群的传统。
在《新青年》发表小说的鲁迅,及在《新潮》发表小说的罗家伦、叶绍钧、俞平伯、汪敬熙、杨振声等,在《晨报》发表小说的冰心,在《每周评论》发表小说的胡适等,首开问题小说的先河。
代表作家与作品冰心:《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去国》《超人》等叶绍钧:《这也是一个人?》《潘先生在难中》《多收了三五斗》许地山:《命命鸟》《缀网劳蛛》《商人妇》等。
(许地山创作初期的问题小说,外表浪漫,骨子里写实。
1928年后变为明显的现实主义倾向)王统照:《沉思》、《微笑》庐隐:《海滨故人》《或人的悲哀》《丽石的日记》等问题小说五四启蒙思想,造就了“思考的一代”,青年作家积极思考现实人生,尖锐提出人们关注的社会问题,这是五四前后三四年间的一股小说“题材热”。
“问题小说”是充满各种矛盾的社会现实和写实派作家热心上下求索的创作心态碰撞的产物,也是五四启蒙精神和作家的人生思考相结合的产物,它适应了当时的社会精神心理的需求。
第三章 20年代小说(鲁迅1)
一、鲁迅生平与思想
○鲁迅(1881-1936),浙江绍兴人,原名周 樟寿,字豫山,1892年进三味书屋时改为豫 才,1898年到南京求学时改为周树人。
《呐喊· 自序》:“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 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 世人的真面目。”他后来的创作,无论是杂 文还是小说,都受到早年这段生活的深刻影 响。
《故事新编》(1936),全书收历史小说
8篇。 《补天》、奔月》、《铸剑》、《理水》、 《非攻》、《采薇》、《出关》、《起 死》。如《自选集〃自序》所说,都是 “神话、传说及史实的演义”。
(一)《狂人日记》与知识分子形象
鲁迅笔下的知识分子形象在精神特征上可以 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类是封建制度的受害者和牺牲者。 第二类是封建制度的维护者和追随者。 第三类是封建制度的破坏者和反抗者。
象征性意义:狂人的行为中包含真理和正义, 有激发人们联想的暗示性。狂人本身虽不是 一个坚强无畏的战士,但他的举止能够暗示人 们去看待现实中反传统的革新力量的生长。
3.《狂人日记》的创作方法
大胆采用现实主义与象征主义相结合的创作 方法。 (1)实写人物,用的是现实主义。 (2)虚写寓意,用的是象征主义(疯话、 环境氛围、人物关系有象外之意)
(二) 《阿Q正传》与农民形象
鲁迅农民题材的小说不仅成功地塑造出了一 批落后农民的艺术形象,而且还真实地反映 了当时中国农村黑暗的现实,深刻地揭示出 了这些农民愚昧、麻木的精神上的创伤。
鲁迅《灯下漫笔》:"实际上,中国人向来就 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到 现在还如此,然而下于奴隶的时候,却是数 见不鲜的。"因此,他将中国人的生存状况直 接归纳为两个时代:"一,想做奴隶而不得的 时代,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03(20年代小说)
4、小说大都具有忧郁的抒情调子
(四)、乡土小说的贡献
1.突破了“五四”新文学诞生以来主要写 知识青年的狭小范围,第一次提供了中 国农村宗法形态和半殖民地形态的题材 宽广、真实而多彩的生活画面,成为了 解当时农村社会经济、政治、思想、文 化各方面状况的最宝贵的形象史料,具 有不可替代的认识价值。
学“神圣无边”。
• 冰心的“心理问题
小说”,以慰藉五
四退潮后青年人的
心灵烦闷为出发点,
以“爱的哲学”的
系统化为终结点。
• 1931 年 8 月创作的《分》,是冰心创作 道路上的分山岭。 • 《分》通过生于教授家庭和生于屠户家 庭的婴儿对话,表达了对知识分子阶层 的批评,对劳苦大众的深挚同情与尊重。 • 冰心从《分》开始转向现实主义,30年 代前期——小说集《冬儿姑娘》,抗战 期间——小说散文集《关于女人》 。
的教育界种种黑暗腐败现象放在广阔的
社会背景上加以暴露,写出了其间的真
态实景,人情事理。
《潘先生在难中》
• 最能体现作家创作特色
• 以江浙军阀混战为背景, 描绘小学校长潘先生逃 难历程 • 生动地刻划了一个卑怯 自私、苟且偷安的知识 分子形象
(1)故事: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 (2)人物:性格缺陷与人格缺陷 (3)艺术: 艺术构架富有戏剧性,荒诞性(战事并未发生,虚惊一场),具有讽刺 的效果;结局回味深长(身受其害而虚言粉饰),深透的鞭挞。
“自叙传”抒情小说又叫“自我小说”; 作品中大都有一个抒情主人公的自我形象, 直接抒发主人公的强烈感情.
三、浪漫抒情小说
1.以自我作为艺术构思的中心。 2.侧重表现情绪、感受、心境
3.抒情性和散文化倾向。
(A)浪漫主义本质特征
中国现代文学史之第二章:20年代小说(一)鲁迅1
6.从厦门到广州
由进化论到无产阶级立场
7.开始成为共产主义者
主编《语丝》等; 发起组织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 发起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 ; 从革命民主主义者转变成共产主义者, 从启蒙主义者转变成无产阶级革命家, 这就是鲁迅的思想发展的道路。
8.站在政治斗争的前列
大无畏的爱国主义者 与共产党关系密切
中国现代文学史之 第二章
20年代小说(一)
第一节鲁迅的思想发展与创作道路
鲁迅,字豫才,原名周樟寿, 字豫山、豫亭。以笔名鲁迅闻名于 世。鲁迅青年时代曾受进化论、尼 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 影响。1904年初,入仙台医科专门 学医,后从事文艺创作,希望以此 改变国民精神。鲁迅一生写作计有 600万字,其中著作约500万字,辑 校和书信约100万字。作品包括杂文、 短篇小说、评论、散文、翻译作品, 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学 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毛泽东评价他 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
9.民族魂ຫໍສະໝຸດ 使文学事业服从于社会改革和人民解放的 伟大事业,努力追求真理,探索救国之道, “遵奉革命前驱者的命令”从事战斗,重 视深入生活,面对现实,勇于吸收,善于 创造。
鲁迅的散文和杂文
散文集《朝花夕拾》和散文诗集《野草》 杂文集15部。
二、鲁迅的思想
1.独特性:对人的自由和解放的探索。 2.时代性和超越性; (1)鲁迅对中国传统封建文化的非人性 的批判。 (2)鲁迅对中国知识分子的奴性的批判。 (3)对人性的阴郁和残忍的认识。 (4)鲁迅的人生观 ----自由意志。
三、鲁迅的文学地位
1.从鲁迅的文学地位上看,他是中国20世纪 文学巨人。 2.从现代文学史的地位上看,鲁迅可以说 是现代文学的灵魂。
中国现当代文学第三章-20年代小说
上编 中国现代文学(1917~1949)
第八章 三十年代小说(2) ——茅盾 第九章 三十年代小说(3) ——老舍 第十章 三十年代小说(4) ——巴金 第十一章 三十年代小说(5) ——沈从文 第十二章 三十年代戏剧 第十三章 三十年代的新诗和散文 第十四章 四十年代文学运动和文学思潮 第十五章 四十年代小说 第十六章 四十年代新诗
台静农
王鲁彦夫妇
许杰
废名 蹇先艾
创造社作家群和郁达夫
创造社的标新立异
早期创造社的历史贡献 郁达夫的自叙传小说
创造社的成立
1921年6月在东京成立。9月发表的《<创造 季刊>预告》,宣布了创造社同人为郭沫若、 郁达夫、田汉、成仿吾、张资平、穆木天、 郑伯奇。
创造社的发展变化
创造社的历史分为前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
第二节 叶绍钧 许地山
1.许地山(1893——1941)
从 《 命 命 鸟 》《 商 人 妇 》 《缀网劳蛛》看许地山小说 的思想艺术特色;
从《在费总理的客厅里》 《春桃》《铁鱼的鳃》看许 地山客观写实的进展。
早期小说最引人注 日的特色是其传奇 性;
创作方法具有二重 性:以浪漫主义为 基调,又竭力推动 浪漫主义向现实主 义靠拢。
张资平
倪贻德
陶晶孙
叶灵凤
冯沅君
3、浪漫抒情小说美学特征
以郁达夫为代表的浪漫抒情派小说,在艺术表 现上有一些共同的美学特征,形成了独特的小 说文体,为中国现代小说提供了崭新的写法:
a、侧重自我表现,主观色彩浓厚。
b、不注重事件的外部描写,侧重宣泄、表现 作家的情绪、感受、心境、心态(特别是变态 性心理和肉欲苦恼),以此作为结构小说的线 索,因此这类小说又被称为“情绪小说”、 “情调小说”等。
第三章 二十年代小说
第三章二十年代小说第一个十年(1917—1927年)学习要点:本期小说发展的三种类型及其代表作家1.第一类是“问题小说”和为人生的小说,以冰心、庐隐、叶绍钧等作家为代表。
2.第二类是乡土小说,理解回忆、乡愁、风土、写实的基本特色。
3.第三类是浪漫抒情小说,重点把握郁达夫创作的鲜明个性,进而掌握浪漫抒情小说的基本艺术特征。
第一节20年代小说概述在20年代的小说创作界,“为人生”的现实主义小说是其中重要的一支。
做出成绩的主要是在鲁迅影响下的文学研究会和未名社、语丝社的一些成员。
他们师承文学革命的传统,从各种角度触及当时严重的社会问题。
与之相关的文学现象与潮流有:一、“问题小说”:(一)、问题小说的出现1918-1922年,周作人的理论倡导和冰心、叶绍钧、许地山等作家的创作,1921年文学研究会将问题小说创作引向高潮。
2、问题小说形成创作朝流的主要原因(1)是社会变革与思想启蒙运动的产物。
(2)是外国文学影响的结果。
(二)、问题小说的特征与缺失1.关注社会人生问题的现实精神2.题材广泛,涉及面广(1)家庭问题:(2)妇女地位问题:冰心的《庄鸿的姊姊》(3)恋爱婚姻问题:(4)教育问题(5)人生目的和意义问题:3.缺点:功利性与概念化只问病源,不开药方(三)、庐隐(1898—1934)原名黄英,福建闽侯人。
主要创作:《海滨故人》《或人的悲哀》、《丽石的日记》、《象牙戒指》庐隐小说的艺术特点(1)题材多是自己及同学、友人、家人的浮沉与悲欢。
(2)“恨”和“疑”(3)广泛采用日记和书信形式(4)重心境描写和情绪抒发(四)、王统照(1897——1957)《雪后》、《沉思》、《山雨》象征手法,追求“爱”与“美”。
二乡土小说(一)、“乡土小说”是五四文学革命以后兴起的一个最早的现实主义小说流派大约形成于二十年代中期,成员以文学研究会作家为主,也包括语丝社、未名社的一部分青年作家,主要代表有许杰、许钦文、鲁彦、彭家煌、台静农、蹇先艾等作品多发表在北京的《晨报副刊》、《语丝》、《未名》和上海的《小说月报》等报刊鲁迅在1935年《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分析蹇先艾、许钦文、鲁彦、台静农等作家的作品时,用了“乡土文学”一词,这一术语就被用来概括乡土小说流派的创作特色。
第二章 20年代小说(一)
―在争写着恋爱的悲欢,都会的明暗 的那时侯,能将乡间的死生,泥土 的气息,移在纸上的,也没有更多, 更勤于这作者的了‛(鲁迅《〈中 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
台静农(1903-1991)
(4)许钦文 代表作《鼻涕阿二》、《石宕》
小说集《故乡》书影
许钦文(1897-1984)
其他乡土小说作家
二、乡土小说
定义:20年代小说流派,一批寓居北京、上海 的青年作家,描写自己熟悉的故乡风土人情, 展示宗法制乡镇生活的凝滞、落后、愚昧,并 借以抒发自己的乡愁。主要作家有王鲁彦、台 静农、废名、许钦文、许杰、黎锦明等。 凡在北京用笔写出他的胸臆的人们, 无论他自称用主观或客观,其实往往 是乡土文学,从北京这方面说,则是 侨寓文学的作者。(鲁迅)
3、《倪焕之》,第一部反映 “五四”知识分子历史命运的 现代长篇小说 ,被称为“扛 鼎之作”。
在小学教员倪焕之的身上,叶绍 钧比较完整地写出了知识分子从 辛亥革命到小说问世前一年的大 革命失败期间的追求与遭遇。
4、叶绍钧小说的艺术特点
(1)对灰色人生冷静的观察和
朴素平实、客观谨严的描写。
(2)对小市民知识分子温婉敦 厚的讽刺 (3)结构多变,精于布局,讲 究结尾的饶有余味。 (4)语言规范,文字整饬、严
(3)《春桃》——畸形人伦关系中凸现的人情 美与独立的人格
3、许地山小说的艺术特色 (1)、富有魅力的异域色彩,如彩云缭绕的瑞 大光塔,碧波翻涌的‚干多支‛,……等,一 切都呈现着浓郁清新的南国风情和异国色彩。 (2)、浓郁的宗教氛围和人生哲理的探究。如 法轮学校、礼拜,涅繁,晚祷,《命命鸟》中 加陵和敏明的以情死为超度等。 (3)、在情节上,大都贯穿着爱情的线索 。 如《命命鸟》中的加陵与敏明、《缀网劳蛛》 中的尚洁与长孙可望、《春桃》中的春桃与李 茂、刘向高等人的爱情纠葛。
现代文学第3章20年代的小说创作
第
2.郁达夫小说创作的艺术特质:
第一,侧重自我表现,表现出强
节 郁 达 夫 说( 创 作 *
3 1896 1945 ) 小
烈的主观色彩。具体表现在取材、 形象塑造以及第一人称、主观叙 事角度、抒情文体等方面的偏爱。 第二,富于浓郁的伤感抒情情调。 第三,小说结构具有散文化倾向。 第四,文笔清丽、自然。
一、冰心小说创作 二、叶绍钧小说创作 三、许地山小说创作
2
第 节 郁 达 小夫 说( 创 作 * 1945 ) 3 1896
1.小说创作及其发展:
在日本时开始文学创作,早年作品如《银灰色 的死》、《沉沦》、《南迁》、《怀乡病者》、 《风铃》等作品的特色,正代表了创造社的倾 向。 1922年郁达夫回国,发表了《春风沉醉的晚上 》、《采石矶》、《薄奠》、《迷羊》、《过 去》等中短篇小说,表现出两种倾向。 大革命后,郁达夫在创作上显示出作家思想的 矛盾。 郁达夫最后一篇小说是一九三五年写的《出奔 》。
第 节 郁 达 小夫 说( 创 作 * ) 3 1896 1945
2.小说《沉沦》分析: ⑴小说集中表现了主人公内心的苦闷,特别是性
的苦闷,通过这些被扭曲了的人性的描写,发出 了渴望灵肉一致的爱情的呼喊,因而代表了“五 四”后青年一代要求个性解放非常坦诚、大胆的 呼声。
⑵小说中主人公身上性的苦闷又是和人生苦闷
• •
(二)乡土小说涉及到的主要内容: (三)初期乡土文学对文学史的贡献:
第 节
三、“自叙传”抒情小说 1.概述:
作年 概代 述小 说 创 作 创
1 20
主观抒情小说的美学特征以及在文学 史上的贡献:
第三章 20年代小说
郭沫若:
“他的清新的笔调,在中国的枯槁的社会里 面好像吹来了一股春风,立刻吹醒了当时的无 数青年的心。他那大胆的自我暴露,对于深藏 在千年万年的背甲里面的士大夫的虚伪,完全 是一种暴风雨似的闪击,把一些假道学、假才 子们震惊得至于狂怒了。为什么,就因为有这 样露骨的真率,使他们感受着作假的困难。”
第三章
20年代小说
主要内容 1、问题小说 2、乡土小说的崛起与艺术成就 3、浪漫抒情小说 4、郁达夫
第一节
一、问题小说(P47)
20年代小说概述
1、问题小说的出现与盛行 2、代表性作家:冰心、叶绍钧 3、特征与局限:
A、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和社会针对性。
B、追求哲理色彩。
C、带有观念化与抽象化的弊病。 4、重点阅读作品: 冰心:《超人》 叶绍钧:《潘先生在难中》
D、对现代文学的整体格局也有长远的影响。
三、浪漫抒情小说
1、创作情况 前期创造社的郁达夫、郭沫若、张资平、 倪贻德、陶晶孙、叶灵凤等,浅草——沉钟社 的陈翔鹤、林如稷,弥洒社的胡山源,文研会 的王以仁、滕固等,他们不注重对客观现实的 真实再现,而侧重自我情绪的审美表现,开拓 出浪漫抒情小说创作的新园地。
艺术特色
1、笔触客观、冷静 作家将自己对人物是非褒贬的主观评价和感受 融入客观冷静的描写之中,善于通过平凡小事 和心理描写刻画人物。 2、结构严谨、匀称 3、结尾意味深长,非常精妙 4、语言朴素、洗练、严谨、平实,富于表现力。
二、乡土小说的崛起与艺术成就
“乡土小说”(P52) 指的是上世纪20年代初、中期,一批寓居在北 京、上海的青年作家,以自己熟悉的故乡风土 人情为题材,旨在揭示宗法制度下乡镇生活的 愚昧、落后、精神弱点,并借以抒发自己乡愁 的小说。 代表作家:许杰、王鲁彦、冯文炳(废名)等。 代表作品:《惨雾》——许杰
中国现代文学教案20年代小说
二十年代小说
艺术特点: A不事情节铺排,重写人物的心理活动; B宣扬爱的哲学,以女性的温婉之心来观照生 活; C风格清新、飘逸、感伤; D语言典雅秀逸、清丽淡远、含蓄疑练、诗情 洋溢。(在语言文体上的创作,形成了冰心体, 提倡“白话文言化”,“中文西文化”。)见 教材68页
总结:冰心的情感表达方式——婉约的倾诉
二十年代小说
从总体上看,以文学研究会作家为中坚的 现实主义小说,立足社会现实,关注民生疾苦, 针砭社会痼弊,执著于人生意义的探寻,同情 被侮辱和被损害的下层劳动者,表现出鲜明的 人道主义、民主主义精神,体现了“为人生” 的文学观,有着较强的社会意义和认识价值。 他们的艺术倾向基本趋于客观写实,强调对外 在世界的精密观察与真实再现,于沉着厚实中 流露出深沉、峻烈的情怀,同时又呈现了各个 作家多姿多彩的艺术风范。
二十年代小说
(5)许地山的小说 许地山(1893—1941),笔名落华生,祖籍 广东,生于台湾。主要作品:《命命鸟》《缀 网劳蛛》《玉官》 《商人妇》 《春桃》等。 作品特点:“奇” 1.浓厚的宗教色彩。 2.诡异的浪漫情调:A.传奇的情节; B.异域的氛围; C.瑰丽的语言。
二十年代小说
《缀网劳蛛》 主人公尚洁。小说关于人生和命运的隐喻: 运就是我的网。……它不 晓得那网什么时候会破,和怎样的破发。一旦 破了,它还暂时安安然然地藏起来;等有机会 再结一个好的。……人和他的命运,又何尝不 是这样?所有的网都是自己组织得来,或完或 缺,只能听任自然罢了”。
总结:叶圣陶小说的艺术成就:(见教材61页) 1、在对“灰色人生”的冷静观察与客观描写中,表现了鲜明的现实 主义特征。在冷静真切的人生观察中摄取平凡具体的生活题材, 运用严肃客观的笔触,进行深入细致的描写,很少直接抒发自己 的主观见解,而是向读者呈现客观生活的本身,在冷峭里隐含着 热情和倾向。 2、同情与讽刺兼备,是叶圣陶对小市民知识分子用笔的基本特色。 对在生活碾盘重压下的知识者,作者看不惯他们的怯弱、空虚、 玩忽职守、自私自利,不由要刺它一下,期望他们有所改变,但 又深知他们的甘苦,造成他们这些不良表现的原因是复杂的,他 们身上沾有的细菌是那个黑暗社会的赐予。所以,他在嘲讽的同 时又有同情与理解,讽刺长春显得温婉、醇厚。 3、结构多变,精于布局,结尾饶有余味。《倪焕之》以一个人的遭 遇为纵线,辅以纵横交织的人际网络。《多收了三五斗》无一中 心任物,颇有散文风格。尤其是结尾独具匠心。 4、语言朴实凝炼,明晰纯净,生动流畅,富有较强的表现力。形成 了冷峻而朴实、严谨而自然、淡泊而隽永的艺术风格。
第三章 20年代的小说
问题小说作家 :冰心
一、冰心概况 1900年10月5日,诞生在福州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5岁时,随父 母迁居烟台,度过了七年多与海为伴的生活。这些童年时代留下的 关于海的回忆,为冰心以后走上文学道路、从事文学创作打下了坚 实的基础。 冰心是世纪同龄人,一生都伴随着世纪风云变幻,一直跟上时代的 脚步,坚持写作了七十五年。她是新文学运动的元老。她的写作历 程,显示了从“五四”文学革命到新时期文学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发 展 的伟大轨迹。她开创了多种“冰心体”的文学样式,进行了文学现 代 化的扎扎实实的实践。她是我国第一代儿童文学作家,是著名的中 国现代小说家、散文家、诗人、翻译家。
许地山小说
后期小说发生了变化:
1、由哲学阐述而转为生活显示。 2、批判性增强。 3、宗教、哲学与生活融为一体。 1934年许地山发表了他的力作《春桃》。 1940年《铁雨的鳃》 《春桃》: 1、仍具有传奇性,但已经转化为生活的传奇。 2、平民意识与宗教意识的结合。在冲突中表现一种亲和性, 冲破了社会伦理规范,在低层人的生活困境中突出人物的 善良。
第三节
20年代的乡土小说
20年代乡土小说流派的风格特征:
(一)文化批判与风情展示:对乡村社会的残酷的批判与落后习俗的揭示。 茅盾说“点缀着冷酷的、野蛮的习俗”,械斗:彭家煌《怂恿》;典妻:许 杰 《赌徒吉顺》;借种:彭家煌《活鬼》;乡刑:蹇先艾《水葬》。 (二)寄托着美好愿望的落后习俗:王鲁彦《菊英的出嫁》为代表。写了 “冥婚”。 (三)在悲惨的社会生活的叙述中,加入美丽的自然风光的描写,写出了衰 败中的美丽,与都市生活相对立的恬静美丽。许杰《惨雾》、废名《竹林的 故事》 (四)在人生与社会描写中,隐含着或浓或淡的乡愁。思乡、思亲的伤感情 调,“无可奈何的悲愤”。许钦文《父亲的花园》《石宕》。
20年代小说
1942-2 因新加坡沦陷,撤退到望加丽对岸的保东村, 开始蓄须,准备隐居 -5初 到达苏门答腊西部小镇 -6 被日本宪兵强逼任翻译 1943-9 与华侨何丽有结婚 1944-2 被汉奸告密,真实身份被日军发现 1945-8-29 晚 被日本宪兵秘密逮捕,后杀害于武吉丁宜 附近的丹戎革岱的荒野,享年50岁 。
1、基本主题:“爱的哲学” 爱母亲、爱儿童、爱自然
A小说:处女作《 两个家庭 》,成 名作《 斯人独憔 悴》,代表作 《超人》。 B诗歌:小诗集《繁星》《春水》
C散文:代表作《寄小读者》
2. 《超人》 简析
这一夜他忽然醒了,听得对面楼下凄惨的呻吟着,这痛 苦的声音,断断续续的,在这沉寂的黑夜里只管颤动。他虽 然毫不动心,却也搅得他一夜睡不着。月光如水,从窗纱外 泻将进来,他想起许多幼年的事情,——慈爱的母亲,天上 的繁星,院子里的花……他的脑子累极了,极力的想摈绝这 些思想 ,无奈这些事只管奔凑了来 ,直到 天 明,才微微 的合一合眼。 他听了三夜的呻吟 ,看了三夜的月 ,想了三夜的往事 —— 第七天早起, 他忽然问程姥姥对面楼下的病人是 谁? 程姥姥一面惊讶着 ,一面说:“ 那是厨房里跑街的孩子禄 儿,那天上街去了,不知道怎么把腿摔坏了,自己买块膏药 贴上了,还是不好,每夜呻吟就是他。这孩子真可怜,
二、乡土小说
1.鲁迅的影响
2.乡土小说作家:王鲁彦、许杰、许钦 文、台静农、彭家煌、黎锦明等
3.乡土写实小说:
(1)地域色彩——“地之子”:地方风 物、风俗画
(2)批判视角——文明的观照
(3)代表作:
许杰:《惨雾》“械斗”、《赌 徒吉顺》“典妻”;鲁彦:《菊英的 出嫁》“冥婚”;彭家煌:《活鬼》 “大妻小夫”
三、许地山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第三章二十年代小说
三、抒情小说
1 概念: 自我抒情小说、浪漫抒情小说,是指那些着重 抒发作家的主观情感,表现作家自己境遇的小 说。 郁达夫、郭沫若、成仿、王以仁等。
2、分类
为”艺术派”的小说——抒情小说
自叙传小说:身边小说,即以自己身边的日 常琐事为题材,受日本私小说影响。 寄托小说:写古代或外国的事,以此抒发作 者出于现实的主观情怀或意绪。郭沫若的 《牧羊哀话》;郁达夫的《采石矶》
2.代表作家作品
庐隐P52——《海滨故人》 ‚‘人生是什么’的焦灼而苦闷的 呼问在她的作品中成了主调‛。 关注知识分子女性的爱情生 活与内心苦闷。
冰心P65
1919年9月 发表的处女作《两个家庭》
陈先生的家——三哥的家 家庭怎样才会幸福,妇女在家庭中的责任
1921年发表的《超人》——代表作
3.代表作家
郁达夫P68 他的小说创作集中体现了 自我抒情小说的特点,代表了 自我抒情小说的最高成就。 短篇小说集《沉沦》出版 于1921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 上第一部小说集,郁达夫的代 表作。
小说发展阶段
前期 1921——1927年抒情性,性的苦闷——“自叙 传” 《沉沦》三部曲(留日时期):《沉沦》、《银 灰色的死》、《南迁》 “零余者”形象(多为青年知识分子): 1. 具有某些现代意识和特异的个性以及过人的 才华,不被社会所容; 2. 性格较弱,意志不坚,对于不合理的社会无 力反抗,在现实面前无所作为,在自己所生存的这 个世界找不到适宜的位置。
1927年——1935年 后期 写实
《春风沉醉的晚上》为转变期的代表作。 1932年《迟桂花》 1935年《出奔》 “我”由衷地祝愿这两位主人公和自己都 要像迟桂花一样得到迟来然而持久的幸福。
2二十年代小说(一)
庐隐的小说充满感伤、厌世 的情绪,主人公由愤世嫉俗、追 求个性解放到厌世甚至自杀,其 原因既源于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 大反差,也来自这些貌似独立的 现代女性心灵深处的传统道德重 负。
王统照(1897—1957) ,字剑三,山东诸城人。1918 年到北京就读于中国大学英国 文学系,并开始发表作品。其 作品多用象征手法,执著地追 求“爱”与“美”。《沉思》 《山雨》等。
问题小说具有鲜明的时代 气息。追求一些哲理色彩,是 一种特殊形态的“为人生”的 文学风尚。
(二)乡土小说 所谓“乡土小说”,主要就 是描写故乡农村(或小城镇)的 生活,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与地 方色彩的小说。它主要是针对“ 问题小说”的思想大于形象的通 病而产生的。
乡土小说作家:许杰、许钦文、 鼓家煌、冯文炳、台静农、鲁 彦等。
四、 郁达夫 郁达夫(1896—1945),名文,浙 江富阳人,出生在一个衰败的书香世家 ,父亲早逝。他自小身体羸弱,家中只 有母亲和一个丫环照料。落寞的家境培 养了郁达夫内心忧郁的性格和同情弱者 的倾向。中学时在杭州府中学与徐志摩 同班。自幼好学,古典文学,旧体诗。
郁达夫小说的主要内容: 1、以日本留学生的生活作为题材。 《银灰色的死》、《沉沦》和《南 迁》。一九二一年结集为《沉沦》 。这个集子是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 短篇小说集。
如家庭问题、婚姻问 题、妇女问题、儿童问题 、青年问题、劳工问题等 。
1919年下半年,冰心在《晨 报副刊》上发表《斯人独憔 悴》等,正式开创了“问题 小说”的风气。
2、问题小说来源主要有几方面: 1)作为思想启蒙运动的“五四”本身,闪出 思想解放的理性之光,它造就了“思考的 一代”; 2)有“提出问题的文学”(高尔基语)之称 的俄罗斯文学和东北欧文学; 3)五四时期作过较多介绍的挪威作家易卜生 的问题剧; 4)印度作家泰戈尔的哲理小说;
中国现当代文学 20年代小说(一)
1936年10月19日,鲁迅逝世,终年 岁。人 年 月 日 鲁迅逝世,终年55岁 们把写着“民族魂”的旗帜覆盖在了他的灵柩上。 们把写着“民族魂”的旗帜覆盖在了他的灵柩上。
教案
“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 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 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 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 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 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 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 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 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 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 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 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 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 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 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 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 毛泽东
教案
1927——1936) 1936) (七)上海工作时期(1927 1936
1927年10月,定居上海。 年 月 定居上海。 1929年,海婴出生。 年 海婴出生。 《答客诮》 答客诮》
无情未必真豪杰, 怜子如何不丈夫; 知否兴风狂啸者, 回眸时看小於菟。
——1932年12月答郁达夫
教案
鲁迅在上海期间,主要是办刊物和写作杂文。 鲁迅在上海期间,主要是办刊物和写作杂文。 在这期间,他还与创造社、 在这期间,他还与创造社、太阳社进行了有关革命 文学问题的论争。 文学问题的论争。 1930年,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鲁迅列名 年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 发起人,并参加了“左联”的领导工作。 发起人,并参加了“左联”的领导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题小说作家(二)庐隐(1898——1934)
1、她是文学研究会的首批会员。创作一开始多为问题小 说,第一篇小说《一个著作家》1921年《小说月报》第 12卷上发表。随后又写了《两个小学生》《一封信》 《灵魂可以卖吗?》等。但都不太出色。
2、1921年以后她以自己和自己的朋友生活为蓝本,写出 了短篇《或人的悲哀》《丽石的日记》以及中篇《海滨 故人》,才真正显示出她的个性:用哀伤的笔调叙写五 四一代青年复杂的感情世界,尤其是表现一代青年女性 追求民主解放和爱情幸福最后却只能尝到苦果的实际情 景。
• (3)离异。平衡再次被打破。
• “贼”入室。 “他是苦难人”,不是“贼”。 (4)“弃妇”。流落南洋。当秘书。另外给采 珠工人传播宗教。 由采珠而人生感受。 “他对前途一点都不灰心,且要更加奋勉” (5)丈夫忏悔,请求原谅。 “我的行为本不求人知道……”
• (6)归来。丈夫却无颜相见,“已经到槟榔屿 了”。 “为爱情么?为爱而离开我?”
• 5、艺术特征:许地山小说体现在三个方面:一、 异域色彩。故事背景多发生在缅甸、马来亚等地, 即使是国内也多在福建、广东,弥漫着旖旎的热 带风情及异域色彩。二、爱情线索。故事多以男 女爱情贯穿其中,一定程度上揭露了封建家庭扼 杀青年爱情的罪恶,写出青年的叛逆反抗,另一 方面将人世的“爱”寄托在达天知命的宗教理想 上。三、宗教氛围。许地山精通教义,作品中不 仅有多种宗教场所的展示:乞食会、教堂、礼拜 等,作品还有宗教哲学内涵。
冲破了社会伦理规范,在底层人的生活困境中突出人物的 善良。
许地山
二、作品赏析
• 1、思想内容:《缀网劳蛛》的主人公尚洁是童养媳,逃离婆家, 同曾帮助过她的可望结婚,但他们之间并没有真正的爱情。尚洁 出于慈悲之心搭救受伤的盗贼,遭到丈夫的妒嫉而被刺伤。丈夫 要与她离婚,她只身到土华岛,内心坦然,过着自食其力的生活。 尚洁对此并不感到多大痛苦,她认为命运的偃蹇和亨通,对于生 活并没有多大关系,犹如被虫蛀伤的花朵,剩余的部分,仍会开 得很好看。丈夫在牧师的启迪下,夫妇重归于好。丈夫到海岛受 苦偿过,她也不挽留,心情依旧坦然,过着安闲宁静的生活。别 人都为她高兴,她也并不感到格外的兴奋,她对人生有自己的看 法。
3、代表作家:(一)郁达夫 在日本期间写了三篇小说,即《银灰色的死》、 《沉沦》和《南迁》,都以留学生活为题材。1921年这三篇小说以《沉沦》 为名结集出版。这是中国现代文学第一部短篇小说集。(二)创造社抒情作 家群 倪贻得、陶晶孙、叶灵凤、滕固、王以仁等。 (三)张资平 前期创 作社小说家,初期的某些短篇小说《梅岭之春》《她怅望着祖国的天野》等 有浪漫伤感的气息。长篇小说《冲积期化石》采用自叙传写法,这是新文学 史上第一部白话长篇小说。
海滨故人
生的苦闷 爱的苦闷
五四知识青年在理想面前的苦闷、徘徊,同时 又带有心灵脆弱的特征。
“追求人生意义”的热情的然而空想的青年们 在书中苦闷的徘徊,我们又看见一些负荷着几 千年来传统思想束缚的青年们在书中叫着“自 我发展”,可是他们的脆弱的心灵又动辄多所 顾忌”。
问题所冲淡,审美价值被削弱。
二、乡土小说
一)、乡土小说:又被称为“流寓者的文学”,是指二十年代一些流寓都市的作 家在鲁迅的影响下,以家乡农村生活为题材创作的小说。乡土小说兴起于1923年 前后,主要作者有废名、许杰、许钦文、鲁彦、徐玉诺、蹇先艾、台静农、彭家 煌、黎锦明等。关于乡土小说,鲁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 序》中说: “凡在北京用笔写出他的胸臆的人们,无论他自称用主观或客观,其实往往是乡 土文学,从北京这方面说,则是侨寓文学的作者。”又说,他们的作品大都是 “回忆故乡的”,“因此也只见隐现着乡愁。”所谓“乡土小说”,主要就是指 这类靠回忆重组来描写故乡农村(包括乡镇)的生活,带有浓重的乡土气息和地 方色彩的小说。回忆、乡愁、风土、写实,是乡土小说的突出特色。 二)、流派的主要内容 创作流程:流寓都市——思乡 (1)对宗法制乡村文化的批判、(2)对落后习俗的揭示、(3)对故乡美丽自 然风光的怀念。
三、“自传抒情”小说及其他主观抒情小说 (自我表现的“身边小说”)
1、命名:指五四时期以创作社为主体,以郁达夫为代表的一个小说群体, 他们的创作多取材于作者的身边生活,强调内心自我的充分表现,是中国现 代抒情小说的最初形式。
2、特点:强调小说的主观性和抒情性;作品中大都有一个抒情主人公的形 象;不以人物性格的刻画和思想意识的教化为主,而是直接抒发主人公的强 烈感情,并以这种感情去打动读者为主。
• 6、意义:许地山善于编织故事,他写的小 说往往具有传奇色彩,未必一定是真实生 活中发生过的故事。作者在这些故事中揭 出人世间的问题,倾注自己的思想,标明 了自己的人生态度。在许地山的传奇故事 中,人物的苦难命运,曲折经历,在某种 程度上也显示了社会的黑暗与动荡,从而 揭露并批判了现实。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7、“蜘蛛哲学”是许地山在《缀网劳蛛》 中所表达的一种独特而深刻的人生感悟。 这种哲学表面看来有些悲观,但实则却是 积极乐观的。它告诉人们应该像蜘蛛那样 坚韧不辍地补缀个人命运之网,决不因网 总被弄破而中止辛勤地劳作,这体现着一 种面对困境所具有的积极的生命态度和坚 韧不屈的内在精神。
三)、乡土小说流派的风格特征
(一)文化批判与风情展示:对乡村社会的残酷的批判与落后习俗的揭示。 茅盾说“点缀着冷酷的、野蛮的习俗”,械斗:许杰《惨雾》;斗法:彭家
煌《怂恿》;典妻:许杰《赌徒吉顺》;借种:彭家煌《活鬼》;乡刑: 蹇先艾《水葬》。 (二)寄托着美好愿望的落后习俗:王鲁彦《菊英的出嫁》为代表。写了 “冥婚”。 (三)在悲惨的社会生活的叙述中,加入美丽的自然风光的描写,写出了衰 败中的美丽,与都市生活相对立的恬静美丽。许杰《惨雾》、废名《竹林的 故事》 (四)在人生与社会描写中,隐含着或浓或淡的乡愁。思乡、思亲的伤感情 调,“无可奈何的悲愤”。许钦文《父亲的花园》《石宕》。 乡土小说对现代文坛最大的贡献在于,它将农民和农村题材大规模地引入文 文学表现领域。
问题小说家(一): 许地山(1893—1941)
许地山是一位特立独行的作家,他资质清纯,独立不群。作品具有非常独 特的艺术魅力。
早期小说风格:
1、浓郁的异域色彩和传奇性。五四唯一以传奇著称的作家,是人生的传 奇。《命命鸟》《商人妇》《换巢鸾凤》等。
2、明显的佛教色彩和宗教氛围。宗教的环境和具有宗教情怀的小说人物。
第三讲
二十年代小说(一)概述
现代白话小说的开山之作是1918年5月 鲁迅《狂人日记》。标志着我国现代小说 新纪元的开始。随后鲁迅的《孔乙己》《 药》《阿Q正传》等小说相继问世。20年代 小说就此拉开了序幕。
20年代小说的三种类型
第一类是以“文学研究会”作家为主体的“问题小说 ”
第二类是以“文学研究会”为主体的“乡土小说” 第三类是以“创造社”作家为主体的“自叙传”抒情
不足:是一种哲学小说,重在阐述一种生活理念,小说中的人物是作者的 代言人。
许地山小说
后期小说发生了变化: 1、由哲学阐述而转为生活显示。 2、批判性增强。 3、宗教、哲学与生活融为一体。 1934年许地山发表了他的力作《春桃》。 1940年《铁雨的鳃》 《春桃》: 1、仍具有传奇性,但已经转化为生活的传奇。 2、平民意识与宗教意识的结合。在冲突中表现一种亲和性,
小说以及其他主观抒情小说
一、问题小说
(一)、概念及内涵 指五四时期以反映社会重大问题为主要内容的小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 最早的一个小说群体,标志着中国现实主义新小说的发端,其作家主要 由文学研究会的成员构成。最早给问题小说命名的是周作人,1919、2 《中国小说中的男女问题》对“问题小说”的阐述。(P39)
• (7)点明人生感受。“我像蜘蛛,命运就是我 的网。”
• 3.“我像蜘蛛,命运就是我的网”的人生寓意 (1)网 (2)缀网——蜘蛛补网
• 人生如网,任其而过,与世无争,顺应天命。顺 其自然,与世无争。
• 4、对主人公: “无争求” 、 “无争持”的理 解
• “无争求” 、 “无争持”并不是彻底的放弃, 而是在承认“人”与“人的存在”的局限性和有 限性之后的另一种人生态度的调整。她是“不争” 的“斗士”,“柔弱”的“强者”。比别人更懂 得、也更珍惜人生,因为她放弃了“执”,懂得 哪些应该拥有,哪些可能拥有,哪些不可能拥有。
(二) “问题小说”形成的两个方面原因 1、“问题小说”是五四思想启蒙运动的产物。 2、受易卜生与俄国现实主义作家和文学思潮的影响,提倡为人生的创作。 (三)、风格特征 1、以人道主义、个性主义为思想主题,提出人生和社会的诸多问题。 2、以现实人生为题材、以理想主义为基调,作品充满了哲理色彩。 3、通常是“只问病源,不开药方” 4、是一种社会功利性小说,带有观念化与抽象化的弊病,人物形象被社会
四)、乡土小说代表作家
20年代乡土小说家中不少是浙江、湖南、安徽、河南等地人。 1、王鲁彦 乡土写实派中成就最高的作家之一 。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说集《柚
子》《黄金》。注重对家乡宁波镇海一带风物、民俗环境和生活方式的真实 写照。小说《菊英的出嫁》《黄金》。 2、彭家煌 小说以稳健沉实著称,有相当多的喜剧色彩。《怂恿》是乡土文学创 作的一篇力作,写得比较圆熟。被茅盾称为“那时期最好的农民小说之一。” 小说叙述是冷静机智的,具有农民式的风趣,将本是悲剧性的故事渗入喜剧 色彩。 3、台静农 1923年开始发表作品,作品少而精。小说作品主要是集子《地之子》 主要以安徽故乡的人事为材料,描写宗法制度对故乡底层的精神统治。最著名的 是《拜堂》。 4、许钦文 受鲁迅小说影响较早的语丝社作家。小说集《故乡》。中篇小说《鼻 涕阿二》 《疯妇》 5、蹇先艾 文学研究会后期青年作家,代表作《水葬》。 6、许杰 以表现浙东的乡村悲剧见长。 《惨雾》 《赌徒吉顺》
• 2、外在故事的转折变化与人物内心的始终平静如一的反差 尚洁(妻)——长孙可望(夫)——佩荷(女儿,4岁) 尚洁——谭先生(传言) 史夫人 —— 史夺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