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山水画欣赏 高中美术优质课
象外之境——中国传统山水画+课件高中美术人教版(2019)美术鉴赏
《六君子图》的画面结构十分明了和简洁:平缓的远山,处在画面的大约四分 之一处,并以此为界,向上的空白处就是天空,往下的空白便是水面,构成了画 面远景。靠紧画面最下部分的是近处的石坡,还不到整个画面的四分之一。画面 中部一大半空白的水面。“三段式”构图就这样展开,实际上就是两道横向的平 缓的石坡,把画面分割为三段。 为了打破构图上单调,增加画面的意境、寒荒和 萧疏感,画上了六棵不同品种树木,与横向的山石坡构成经纬走向。
理解运笔、用墨的技巧,是欣赏的起点。理解笔墨所传达的审美价值与精神理念, 才能读懂中国传统绘画。
物质层面
毛笔、水墨
笔墨
技法层面 形式层面
运笔、用墨 线条、色彩
价值层面
气、韵
五、课堂小结
山水画源自对自然山川的写生,但又超 越具体时空,具有纯粹的,普遍性的美。美 学家蔡若虹指出:“艺术的微妙作用,恐怕就 在于意境,就在于那种一半留在画面上,还 有一半留给画外读者去想象的诗的意境。”
《踏歌图》南宋画家马远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作者表现了雨后天晴的京城郊外景色,同时也反映出丰收之年, 农民在田埂上踏歌而行的欢乐情景。《踏歌图》上端显著位置有题 诗:“宿雨清畿甸,朝阳丽帝城。丰年人乐业,垄上踏歌行。
构图 这幅《踏歌图》采用“一角式”布局,从左至右以对角线分割,
形成左实右虚的结构。画面左边奇峰巨石,显得分量有些重,所以 作者在右边安排了远山、殿阁,尤其是疏柳和翠竹的枝干摇曳的动 姿以及点景人物,从而以静待动,使画面左右达到视觉上的平衡。 画上大片空白云烟,在构图上使画面避免了壅塞,作者在右边显著 位置画了一株高柳,使之贯入上部,起到了填充作用。总之,画面 上、下连为一体,给人一种空灵、自然之感。 技巧
此图在具体画法上,卧石与秀峰主要用大斧劈皴,其中在秀峰 上夹用些许长披麻皴,岩石的凝重,秀峰的峭险与水纹柔和的钩法 形成强烈的对比。柳树枝干高扬而柳条稀疏富有精致,更显示了作 者提炼形象的功夫,山间树干虬曲,树枝斜出伸展,几丛翠竹用双 钩填色的工笔画出,置于大笔渲染的树石之中,显得生机盎然。近 处的稻田刻画得非常精细,表现出稻叶在微风中轻轻飘动的感觉。 山溪流水,用笔柔和流畅。这些细节的刻画与粗笔概括的描绘,形 成繁与简、柔与刚的鲜明对比,丰富了画面的节奏与韵律,增加了 作品的艺术魅力。
2009504103 09美本1班 魏军 中国古代山水画欣赏
美术欣赏课教案------09美本1班魏军 2009504103课题:中国古代山水画欣赏教科书:人教版高中美术授课教师:魏军年级:高二课类型:综合课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对中国古代优秀山水画作品的欣赏,以强烈的视觉形式来展示我国传统的山水绘画,初步了解我国古代山水画在历史长河中是如何发展和完善的,及其艺术特色。
(2)技能目标:通过赏析,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作品的内涵,提高艺术鉴赏能力。
通过赏析,启发学生的联想、想像能力,学会用自己的语言对作品发表见解。
(3)情感目标: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传统艺术的熏陶,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感受山水画作品的艺术美,培养学生对传统艺术和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了解我国古代山水画不同时代的艺术风格,及其发展脉络。
感受山水画作品的艺术美。
教学难点:通过赏析,能够真确理解作品的内涵,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作品的见解,从而提高艺术鉴赏能力。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讲授法、观察法、比较法、引导法、启发法、互动探讨法相结合。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导入课题提问:同学们对于中国画了解多少呢?讲授:中国古代绘画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传统,传统的中国画在世界画坛上独树一帜,自成体系。
而以描写人物活动为主的人物画成熟的最早,山水画,花鸟画是后来从人物画中分离出来形成今天的独立画科。
中国山水画作为一个独立的画科比人物画晚,但它在中国绘画史上得到了突出的发展,并且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多种画法和艺术风格。
今天我们就一起欣赏中国古代的山水画。
(出示课题)三、讲授新课提问:哪位同学了解中国古代山水画的发展?讲授:山水画自魏晋、南北朝形成,至隋唐发展成为独立画科,经历展子虔的“设色山水”,李思训父子的“金碧山水”,王维的“水墨山水”,至五代北宋,山水画获得大发展,水墨山水和青绿山水都取得辉煌成就,达到高峰。
至元明清,文人水墨山水与“浅绛山水”遂成为画坛主体,追求超凡脱俗的人文意境,营造出文人画家回归自然的精神家园。
【公开课】第3课+象外之境——中国传统山水画+教案-高中美术人教版(2019)美术鉴赏
第3课象外之境——中国传统山水画一、课时:1课时二、课型:新授课·美术鉴赏三、学情分析:高一年级阶段的学生对中国传统山水画已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对中国传统山水画中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创作观的理解还有所欠缺,为此,我将在课前准备大量的中国传统山水画的作品,使学生理解画中浓郁的山水情怀。
四、教材分析:高一年级美术鉴赏模块中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内容,是美术鉴赏中的重要内容,根据上一单元如何鉴赏美术作品的学习,能更好的理解山水画所表达的情怀。
本课是这单元的第一课,山水画的理解能更好的帮助后面人物画、花鸟画等的学习。
五、学习目标:1、理解中国传统文人浓郁的山水情怀,培养学生的图像识读能力,提升对中国传统山水画的鉴赏能力。
2、通过欣赏、分析、讨论,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对中国传统山水画欣赏评述能力。
3、理解山水情景融合、主客观统一的山水意境表达提高对传统绘画的鉴赏水平。
培养学生文化理解能力并提升人文素养。
六、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中国传统山水画“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创作观,理解中国传统山水画的意境表达并且学会赏析经典作品的意境表达。
2、难点:深刻理解中国传统山水画所蕴含的浓郁山水情怀。
七、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观察法八、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山水画作品的高清图九、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用多媒体出示杭州第19届亚运会开幕式中的《水墨入诗画》的视频片段,引导学生观察并说一说:这个视频中的场景是真实的风景吗?同学们能认出它们都是什么画吗?学生回答:视频中的场景不是真实的风景,是用中国的山水画作为背景。
教师总结:节目的背景是《富春山居图》和《千里江山图》,演员在游动的画中进行表演,让中国传统的山水画都“动起来”彷佛穿越回千年前的宋元文明中。
从而引出本课的课题《象外之境——中国传统山水画》。
设计意图:凭借对视频的观察,引发探究意识,通过问题引领,帮助学生分析判断。
(二)新课讲授概述:中国画,习惯指晋唐以来流行的卷轴画,广义上还应包括战国秦汉以来的古代帛画、壁画、漆画等样式。
【课件】第3课+象外之境——中国传统山水画高中美术人教版(2019)美术鉴赏
倪 瓒 《
清高、
六
茺凉、
君
疏放 的
子 》
一种
艺术
境界
试比较以下绘画说出 不同感受
徐 渭
油
明
画 《 葡 萄 》
《 葡 萄 》
万物之源
中国画家经过观察物象、体验物象、画物象三阶段,画出 的是自己心里的感受。能够引起观众共鸣,引起观众心里 的感动。 西方是写生,追求形状、光线等酷似。
中国古代山水画在表现山石的质感上创造了许多行之 有效的表现程式。
试比较同题材绘画不同 《渔村小雪图》 北宋 王诜
后段:平视+平远
英
《干 草
康车
斯》
泰
勃
尔
中段:平视+深远
英
《 佛
康 斯 泰 勃 尔
拉 富 德 小 屋 》
前段:俯视+平远
一 点 透 视
观察方式不同
●中国画写心立意,以大观小,天人合一的哲学处理方式。 ●西方绘画逻辑思维客观的处理原则。
欣赏绘画
创造 孤傲、
浅绛山水
作者萧俊贤 《芥子园画传》 说:“黄公望皴,仿虞山石 面,色善用赭石,浅浅施之, 有时再以赭笔钩出大概。王 蒙复以赭石和藤黄着山水其 山头喜蓬蓬松松画草,再以 赭色钧出,时而竟不着色, 只以赭石着山水中人面及松 皮而已。”这种设色特点, 始于五代董源,盛于元代黄 公望,亦称“吴装”山水。 工艺绘画中亦见。
式。
课外补充
北宋
无我之境
重在画家对自 然景物的感受 和描写,画家 为自然服务。
南宋 追求细节真实 和诗的意境
重诗情画意。
元代
有我之境
重在抒发画家内 心思想情感,自 然景物描写为次。
人美版美术鉴赏高二《中国古代山水画》课件
王希孟
山 水 画 鉴 赏
︽ 溪 山 行 旅 图 ︾ 宋 范 宽
︽ 六 君 子 图 ︾ 倪 赞 元
山 水 画 鉴 赏
普通高中美术 二年级
(人美版)
中国古代山水画
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感谢缘分,珍惜缘分,
愿
我们一起度过
轻松愉快、充实美妙的四十五分钟!
教学目标:
1、理解和辨识中国山水画的“三远法”
2、能够识别常见的几种皴法和山水画类别
3、理解山水画的意境
4、尝试用专业术语鉴赏山水画
预习反馈:
表现优秀小组:
2组、6组、7组、8组、9组
︽ 蛙 声 十 里 出 山 泉 ︾ 现 代 画 家 齐 白 石
探究三:观 察画家在用 墨上的技巧, 以及对画名 的理解,深 刻领会作品 的内涵,进 一步体会齐 白石作品意 境的绝妙之 处。
山 水 画 鉴 赏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了什么?大量的留白的作用?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创设了怎样的意境?
山 水 画 鉴 赏
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 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 山 水 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 画 ——(宋)郭熙 《林泉高致》鉴
赏
《树色平远图》 北宋 《 九 峰 雪 霁 图 》 元 黄 公 望
《《《 青溪渔 郭熙 卞山庄 隐行秋 居旅霁 图图图 》》》 北 元宋元 代 王 蒙范 宽倪 瓒
探究四:你在作品中看到
︽ 寒 江 独 钓 ︾ 宋 马 远
山 水 画 鉴 赏
探究五:感受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在心中画一幅 水墨画,体会其意境。(用语言描述出来) “月光如流水一般,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 影,还有”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 “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
高中美术《中国古代山水画》课件 新人教版
北 宋 巨 然 《 层 崖 丛 树 图 》
元 倪 瓒 《 六 君 子 图 》
清 王 珲 《 秋 山 问 道 图 》
明 唐 寅 《 山 路 松 声 图 》
元 明 清 成 为 中 国 古 代 绘 画 主 流
中国古代山水画
艺术传统
学.科.网
• 表现情景交融的意境
溪 山 行 旅 图 范 宽 ( 宋 )
南 宋 。 马 远 《 踏 歌 图 》
《雪景寒林图》 北宋 范宽
张大千。《庐山图》
发展脉络概况
1。魏晋时期萌芽
东 晋 。 顾 恺 之 〈 洛 神 赋 图
〉
隋:独立成画科
隋:展子千。〈游春图〉
唐:李思训 唐、宋:从成熟走向高峰 北宗:水墨山水 唐:王维
南宗:青绿山水(金碧山水)
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卷〉
二、山水画在空间处理上采用 “以大观小”,“小中见大” 的手法
z.xx.k
三、中国古代山水画创造了许多 行之有效的程式。作品分析《富春山居图》
Z.x.x.k
《寒江独钓图》 宋 马远
《早春图 》北宋
郭熙
《六君子图》元倪瓒
突 出 表 现 早 春 季 节 特 色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的创 一造 种孤 艺傲 术︑ 境清 界高 ︑ 茺 凉 ︑ 疏 放
《 青 卞 隐 居 图 》 元 王 蒙
元 倪 瓒 《 六 君 子 图 》
北宋 无我之境 重在画家对 自然景物的 感受和描写, 画家为自然 服务。
Zx.xk
南宋 追求细节真实 和诗的意境 重诗情画意。
元代 有我之境
重在抒发画家 内心思想情感, 自然景物描写 为次。
• 中国古代山水画在空间处理上采用 以“大观小、小中见大”的手法。
【高中美术】第3课象外之境—中国传统山水画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中美术人教版2019美术鉴赏
隋代 展子虔 《游春图》
《游春图》的出现是对我国传统中国画创 作的突破,是山水画以独立的形式步入中 国画创作天地的主流画种。
二、山水画的发展与高峰
中国山水画在唐代蓬勃发展,用 色浓烈、艳丽,称为“青绿山水”。
《明皇幸蜀图》 唐代 李昭道
唐玄宗统治后期, 爆发了“安史之 乱”,唐玄宗被 迫西逃。经过一 个半月的煎熬, 天子率领的大批 队伍抵达成都。
山水画经历了北宋时期的大山大 水,之后又如何发展呢?
南宋 马远 《踏歌图》
南宋 夏圭 《对月图》
《富春山居图》 子明卷
元代 黄公望 《富春山居图》 无用师卷
元代 赵孟頫 《鹊华秋色图》
明代 仇英 《松亭试泉图》
明代 仇英 《水阁销夏图》
明代 文征明 《浒溪草堂图》
清代 王时敏 《松岩静乐图》
整张画纵 206.3厘米, 横103.3厘 米,绢本。
山西浑源恒山 山东泰安泰山 陕西渭南华山
河南登封嵩山 广西桂林漓江 陕西铜川香山
陕西省铜川市照金镇香山
中国传统绘画的创作是描绘内心景物的样子,而不是眼见景物的样子。
主体部分为巍峨 高耸的山体,高 山仰止,壮气夺 人。山顶丛林茂 盛,山谷深处一 瀑如线,飞流百 丈。
以你丰富的玩耍经验认为哪个地方好玩?
你会养哪只狗?
你愿意在哪里居住?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安全 (可以行走)
有趣 (愿意游玩)
漂亮 (赏心悦目)
舒适 (渴望居住)
小结: 中国传统山水画蕴含着古人对大自然
的态度以及对待人生的态度
人大于山,水不容泛 ————— 积极进取,人定胜天 可行、可望、可游、可居 ———— 敬畏自然,和谐相处
虽然画幅很 大,但是画 中的细节一 丝不苟,非 常生动。
人教版高中美术课《中国古代山水画》鉴赏课教师讲课ppt
宋徽宗对这类画感到有点儿兴趣了,再往下看,没想到惊喜还在后面。 估计用老和尚体现古寺的这群人中有人后来反应过来了:既然有了老和尚还 画寺庙干什么呢?岂不多此一举、画蛇添足?于是他们赶紧把寺庙删了,而 且这个老和尚年老体弱,挑不了水,那就采药吧,能采药的地方,那真是深 得不能再深的山了。
什么是意境美?
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 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 意境美就是画家用所表现形象来表达胸中之意,对 山水的情感,画家把这种情感写与笔端,使作品呈 现出自然独特的美感,让后人欣他的作品丰富的内 涵。
我们一起来吟诗作画
先看这首大家比较熟悉的诗: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北宋浑厚的、整体的、全景的山水,变而为南宋精巧的、诗意的、特 写的山水,前者以雄浑、辽阔、崇高胜,后者以秀丽、工致、优美胜。两 美开峙,各领千秋。
《六君子图》 倪瓒 元代
画中画了什么?面对这幅画,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六君子图》此图绘坡陀上六株树木劲挺 列植。湖面宽广无波,江上峰峦遥接远空,气象 萧索清旷。近处是六棵树木在丘石之间顽强的生 长,中间占据着画面大部分空间的空白处,似云、 似雾、又似水,体现出深远幽静的气韵,再加上 画面顶端的一抹远山,更显悠长。僻静的韵律, 整洁的画面,作者的用笔用墨恰到好处,整幅画 面仙气升腾
在宋代,画家在进入画院之前,需要经过考试,只有考试合格的画 家才能成为翰林图画院的成员。历史上著名的书画皇帝——宋徽宗,曾 经就给考生出了一道难题,就是要以“深山藏古寺”这句诗作一幅画。
这可不是简单的随性 作画,天马行空、自由发 挥;而是命题作文,要通 过画把诗词的意境表达出 来
2019-2020年高二美术 第二、三课 中国画山水教案
2019-2020年高二美术第二、三课中国画山水教案课型:综合课教学方法:欣赏、讲解、示范与练习相结合。
教学目的通过树木画法的教学,增加学生对中国画山水的了解,提高学生对中国画山水树木画法的技法与欣赏水平。
为以后学习山水画打下基础。
教学过程课前,在教室前面挂出写意山水画二至三幅。
1导入:先欣赏挂在墙上的几幅山水画,由此引入新课,并介绍树木是山水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祖国的传统艺术,我们要十分珍爱并发扬光大。
2树木的结构:树木的种类繁多,形状也千差万别,但每株树都是由枝、干、根、叶构成,它们的生长规律是:主干粗、枝干细,枝干越分越细。
3树干、树枝的画法:画树的顺序是:先立干,后分枝,最后点叶。
古人有“树分四枝”之说。
意思是指画树要四面出枝,才能表现出一棵树的立体感。
再则,画树枝要注意取舍、概括,以达到简化,同时在画面的树干时,多用浓墨,画后面的枝干时,多用淡墨来表现,使其具有远近关系和层次。
古人经过长期的观察、提炼,把各种树木的种类和各种树枝的生长规律和形态概括为两种基本形态。
即:“鹿角法”和“蟹爪法”。
鹿角法:枝条上挺如鹿角状,两枝交接处的内角多为锐角,也有成钝角的,但不宜取直角,因直角太呆板。
蟹爪法:枝条下屈,如蟹爪。
(枣、柿等树,大体属于这一类。
)4树叶的画法:树叶的表现法虽很多,但基本上可分为两大类。
即:点染法和双勾法。
点染法:(1)胡椒法:为密集的圆形小点。
最好用微秃的毛笔画,落笔时笔锋直擢纸面,有节奏地点下去。
注意墨色的浓淡变化。
梅花点与鼠足点:由五点聚成一个小单位,其形状如梅花和鼠足,然后由许多小单位交错排列而成。
梅花点下笔重;收笔轻;鼠足点下笔轻,收笔重。
松叶点:松叶又叫松针,由八、九笔或更多的笔画组成上仰的扇形,一般由中间一笔画起,先左后右,每个小单位参差交叠构成一大片树叶。
介字点与个字点:叶形下垂,每个小单位形如“介”字或“个”字。
要注意参差交叠与浓淡变化。
双勾法:双勾法,就是用勾线的方法画树叶。
山美版高中美术《中国山水方风景画》课件
霍 贝 玛 《 乡 间 村 道 》
中国山水画表现空间手法
“三远法”
“山有三远。 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 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 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
——(宋)郭熙《林泉高致集》
三远法
自山下而仰山巅
自山前而窥山后 自近山而望远山
高远
深远
平远
(元)倪瓒 《渔庄秋霁图》 平远
(宋)范宽 《溪山行旅图》 高远
二、西方风景画的空间表现手法
焦点透视:
科学的在平面上表现深
远空间的方法,景物因角度、 距离的不同发生近大远小、 近实远虚的变化。
近实远虚 近大远小
视平线 消失点
A
B
C
D
二、西方风景画的空间表现手法 荷 兰 焦点透视:
在平面上表现深远空间
的方法,景物因角பைடு நூலகம்、距离 的不同发生近大远小、近实 远虚的变化。 视平线
( 宋 ) 马 远 《 寒 江 独 钓 图 》
中国山水画欣赏要点:
意境 意境是指作品中呈 现出的那种情景交 融、活跃着生命律 动的韵味无穷的诗 意空间。
傅抱石《平沙落雁》
暂停
傅抱石《平沙落雁》
中西绘画的审美追求
西方风景画 中国山水画
强调写实性 画眼中所见
注重意境 画心之所感
小结:
中国山水画 观察方法 西方风景画 固定视点 对景写生 焦点透视 近大远小 近实远虚 强调写实 画眼中所见
散点透视 游走观察
空间表现 “三远法” 手法 虚实相生
审美追求 注重意境 画心之所感
思考
通过中西美术作品的比较,你认为 造成中西美术差异的根源是什么?
(中西文化、传统、环境、思想等)
第3课 象外之境——中国传统山水画 课件-2021-2022学年高中美术人教版(2019)美术鉴赏
哪里是不符合视 觉逻辑的地方呢?
地平线太高
山峰全貌 山脚特写
哪里是不符合视 觉逻辑的地方呢?
创作视角不同
哪里是不符合视觉 逻辑的地方呢?
与实景不符
通过对三幅山水画构图、形式的分析, 理解中国传统山水画中的山水并不是 真山真水,理解山水画中的妙夺造化, 培养我们审美判断能力。
因58.3x108.1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万壑松风图》 【宋】李唐 188.7x139.8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踏歌图》 【南宋】马远 192.5x111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赤壁图》 【金】武元直 50.8x136.4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葛稚川移居图》 【元】王蒙 139.5x58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溪山行旅图》 【北宋】范宽 206.3x103.3厘米
《溪山行旅图》是北宋范宽创作的一幅绢本墨笔画,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该图主体部分为巍峨高耸的山体,高山仰止,壮气夺人。山顶丛林茂盛,山谷深处一瀑 如线,飞流百丈。山峰下巨岩突兀,林木挺直。画面前景溪水奔流,山径上一队运载货 物的商旅缘溪行进,为幽静的山林增添了生气。近处怪石箕居,大石横卧于冈丘,其间 杂树从生,亭台楼阁露于树颠,溪水奔腾着向远处流去,石径斜坡透迤于密林荫底。山 阴道中,从右至左行来一队旅客,四头骡马载着货物正艰难地跋涉着。
《青卞隐居图》biàn 【元】王蒙 140.6x42.4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青卞隐居图》描绘画家故乡卞山 苍茫景色,山上树木茂密苍郁,溪 流回环,景色清幽,隐士行居其 间。画法先以淡墨勾皴,而后施浓 墨,再用焦墨皴擦,使得画面不迫 不塞,元气淋漓,气势磅礴,创造 了线繁点密、苍茫深厚的新风格。
妙夺造化
象外之境——中国传统山水画
第七课 中国古代山水画 教材 教案 讲义 教学设计 教学参考 教学案例 高中美术 >高中艺术欣赏上册
第七课中国古代山水画[教材阅读]一、教材分析(一)教学目的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对中国古代山水画的性质、画法、各种艺术风格以及独特的艺术传统,有所了解,有所认识,达到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培养健康的审美趣味、提高艺术欣赏能力和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的目的。
(二)内容结构本课内容为中国古代山水画欣赏,通过对5件典型的中国古代山水画名作的赏析,了解中国古代山水画的性质、不同的艺术风格和中国古代山水画的艺术传统。
整个课文分成以下7个自然段落:第1段主要说明中国古代山水画的性质和它在中国古代绘画中的重要地位,以及中国古代山水画的多种画法和艺术风格。
第2段主要说明中国古代山水画的艺术传统,首先在于要求创造情景交融的意境。
同时说明中国古代山水画在创造意境方面所经历的过程。
本课则着重通过对北宋、南宋和元代这三个历史阶段的山水画代表作的赏析,说明它们彼此不同的面貌和意境。
第3段以北宋三位有代表性的山水画家范宽、郭熙和王希孟的3幅作品,说明北宋山水画在创造意境方面的主要成就和特色。
第4段以南宋的山水画,特别是以马远的《寒江独钓图》,说明南宋山水画在创造意境方面的主要特色,同时说明中国古代绘画在运用空白、虚实关系时的一些独特的艺术手法。
第5段以元代两位著名山水画家倪瓒和王蒙的山水画代表作,说明元代山水画在创造意境方面的主要特色。
第6段主要说明中国古代山水画的艺术传统,还表现在对空间的处理上。
第7段主要说明中国古代山水画的艺术传统,也表现在一些源于生活的程式化的表现手法和表现山石的皴法上。
本课图版共5幅,除宋代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是一长卷,图版只能选一局部外,其他均系全图。
课文中作重点分析的马远的《寒江独钓图》见课本第9页。
(三)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着重理解中国古代山水画独特的艺术传统。
课文中在说明中国古代山水画的性质和多种多样的艺术风格后,就从以下三个方面论述中国古代山水画独特的艺术传统,所欣赏的山水画作品也主要是借以说明这一点。
G13高中美术单元上课实践示例:《中国古代山水画》2案例解析5《中国古代山水画》课例评析
《中国古代山水画》课例评析江苏省南通第一中学 周宏江苏省南通中学 叶勤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高中美术鉴赏第六课《独树一帜——山水画》中的《咫尺千里——山水画》。
有关中国画的鉴赏教学一直是高中美术鉴赏模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山水画这部分又是中国画鉴赏教学中难点比较突出的内容,而陈旭老师用生动的课堂语言、丰富、灵活的教学策略,多维地为学生“展开”了一幅幅生动的山水画,让每个学生都如同身临其境一般作了一次“画中游”。
接下来从教学设计和策略两个方面进行评析:一、教学流程和内容本节课的教学素材由图可见,本课从“初步了解山水画”、“深入理解宋元山水画”两个环节,由浅入深地展开,条理清晰,设计完全结合了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
另外,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这节课有外显的主线,那就是结合山水画的发展进行鉴赏活动,还有一条教师精心设计的隐藏的主线——通过具体作品由表及里地让学生理解山水画的内涵,这条线才是这节课的重点、难点。
另外,教师对导入山水画的内涵︵由表及里层层递进︶ 山水画的发展原教学用书中的素材进行筛选,重新整合,在新的素材中增加了一些山水画发展史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使教学更加严谨,也使教学更加的流畅。
虽然可能有老师认为本节课内容过多,难度和深度对于某些学校的学生实际情况而言似乎偏深,但是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从来都不是问题,关键是教师解决问题的策略,每位老师可以针对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加以调整。
二、教学策略教学策略是实施教学过程的教学思想、方法模式、技术手段这三方面动因的简单集成,是教学思维对其三方面动因进行思维策略加工而形成的方法模式。
1.刺激注意、能量辐射一般认为,一节新课的导入部分不会被作为一节课的重点,但其存在的功能确实不可被忽视的,它直接影响学生的兴趣导向。
在本节课的导入部分,教师引用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一段有关山水画的唯美视频画面,引发了学生的极大的关注和兴趣,如果把这样的兴趣比喻为一种能量,那么这样的能量的辐射作用会使学生的关注点一下子提升到比较高的水平,当然一节课,要让学生始终保持在比较高的兴奋水平,那么就需要教师要很好的把握课堂节奏,设计更多的兴奋点。
高中美术《天人合一—情景交融-中国山水画》11舒萍教案名师一等奖教学设计
12018年度“一师一优、一课一名师”美术学科《心与自然的对话---宋代山水画赏析》教学设计执教老师:舒萍广州市花都区邝维煜纪念中学一、教材版本:人民美术出版社高中美术《绘画》模块情景交融天人合一中国山水画二、课型:鉴赏三、课时:1课时四、教材分析:本课从探讨中国古代绘画从盛唐时期人物画由盛至衰,逐步兴起山水画的历史文化背景入手,帮助学生理解在山水画中所展现的文化内涵。
重点分析山水画高峰时期的代表作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对宋代早、中、晚期的经典山水画作品比较赏析,引导学生从笔墨皴法、构图、形式、以及意境的表达等多角度对比鉴赏,与西方绘画作品对比赏析,使学生可以体会到有宋代独特的中国山水韵味的意境和格调。
宋朝文人士大夫文化的相互渗透, “郁郁乎文”的时代氛围与人文思想的启导,宋代山水画的意境有其时代特征:如诗画结合的山水之美;如情景交融的生命之美,表现出物我两忘的禅意境界。
画家们把自己对自然的感悟融入山水画创作之中,寄情山水的艺术情怀。
本堂课学生在欣赏、分析、探究、比较的过程中,感受和体会中国山水画寄情于景,是中国人对美、对自然、对自我修养、对人生感悟的具象化艺术形态。
五、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赏析,了解宋山水画发展历程、名家名作、表现技法和风格特征,理解山水画的意境,感受宋代画家是如何表现自然之美,表达对自然的认识、对人生的感悟和抒发内心情怀,掌握中国山水画的欣赏方法。
过程与方法:能用所学知识对宋代经典山水画进行分析品评,在审美感知的基础上能组织语言进行表达、发现、表现,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和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问题互动式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让学生在分析、品评宋代山水画的过程中,加深对传统文化深厚底蕴的个性化体验,获得艺术鉴赏的欢乐和情感交流的喜悦;引导学生形成关爱自然、以人为本、热爱生活的完善人格。
通过多角度、多形式的赏析和拓展,领略中国山水画的意境之美,体悟两宋山水画的独特审美价值,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庐山图是东晋顾恺之画作。以艺术形
式形象展现了庐山的自然美。该作品被称 为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第一幅山水画 ,真迹
已佚,亦无后世摹本存世,今人无法赏析 。但唐代张彦远所作的《历代名画记》和 北宋郭若虚所作的《图画见闻志》都曾有 记载。
隋
展子虔 《游春图》
国内现存最早的山水画
五代 荆浩 《匡庐图》
唐代 李思训 《江帆楼阁图》
中国古代绘画撷英
---中国古代山水画
西方的风景画与中国山水画 有何不同或存在哪些差异? 北宋和南宋的作品有什么差异?
中国传统绘画可以分 为人物、花鸟、山水三 个画科。中国山水画的 成就超过了其他许多艺 术部类,成为世界美术 史上罕见的瑰宝。
中国山水画自魏晋 开始发源,经历了数 千年的发展,在宋元 达到高峰。
问题二:
描绘作品风格的词句,看看能否判断出描绘的是 哪一时期的作品?
巨嶂高壁 多多亦壮
一角山岩 半截树枝
小巧、精致
雄浑、壮观
特写式构图
全景式构图
问题四:
当我们面对真实的作品时,你又能否做出正确 的判断?
《雪景寒林图》 范宽
《寒江独钓图》 马远
说一说: 你喜欢哪一时期的作品,为什么?
散点透视
儒、道思想
问题二: 我们来看看北宋和南宋的作品有什么差异?
画家以坚劲有力的 笔法和浓墨皴擦,真实 的描绘出北方大山大水 的雄壮之美及磅礴的气 势
范宽 北宋 《溪山行旅图 》
《深堂琴趣图》
南宋的作品更倾向 与表现作品的意境,构 图上实景偏于一角,画 面留有大片空白,使得 画面虚实相生,雾气迷 蒙,琴声缭绕的诗境引 人向往。
北宋 郭熙 《早春图》
《深堂琴趣图》
元代 黄公望 《富春山居图》
问题一:
西方的风景画与中国山水画 有何不同或存在哪些 差异?(小组讨论回答)
康斯太勃尔《干草车》 范中国山水画
方
绘
重明暗光影
不重光影明
画 对
暗而重皴擦
比
重色彩变化
不重色彩变
焦点透视
化而重笔墨
基督教
《深堂琴趣图》 范宽《溪山行旅图》
马远 《松鹤高士图》
夏圭 梧竹溪堂图页
想一想 如果给古诗词配幅画,你会选择北宋还是南宋
的作品呢?
《望岳》 唐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 宋 秦观
漠漠轻寒上小楼。 晓阴无赖似穷秋。 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 无边丝雨细如愁。 宝帘闲挂小银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