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交通大学软件工程实验报告三
华东交大软件学院6周软件工程实训总结报告-学号-姓名

2012年6周软件工程实训总结报告
专业班级:学号:
学生姓名:指导教师:
所在项目:项目经理:
实训公司:
实训周期:2012年11月05日至2012年12月14日
总结内容
一、团队基本情况
提示:描述项目组规模以及团队成员;
二、项目基本概况
项目名称:
主要内容:
三、本人在项目中的主要任务及完成情况
1)主要任务简介及完成情况
提示:简要介绍实训过程中承担的主要任务以及完成情况,未完成原因;
2)相关设计思路及实现成果
提示:描述模块开发、子系统开发等已完成任务的设计思路和实现成果;
四、个人实训成果特点总结
提示:按以下格式详1:
特点2:
五、个人实训成果缺陷总结
提示:你认为本次需求开发还存在哪些方面的缺陷、产生原因是什么及改进措施?按以下格式进行描述
缺陷1:
产生原因:
改进措施:
六、心得与体会
提示:从角色工作和团队工作的角度描述参与整个项目开发过程的心得与体会
学生签名:
2012年12月14日
软件工程实验报告 模版

软件工程实验报告班级:学号:姓名:实验一软件需求分析实验项目名称:软件需求分析实验目的:1) 根据所选定题目进行需求分析工作;2) 通过实例掌握结构化数据流分析技术;3) 进行业务需求分析、用户需求、功能需求、非功能需求分析;4) 写出需求规格说明书(含数据流图)。
实验内容:用结构化数据流分析技术进行软件系统需求分析,得出系统得数据流图和数据字典。
实验步骤:1) 到相关单位进行需求分析。
2) 综合利用Internet 网和相关书籍整理并完善需求分析。
3) 画出系统数据流图(分清系统是事务型还是加工型)。
4) 得出系统数据字典。
1.软件系统需求描述:(从功能,性能上进行描述)2.软件系统数据流图(由加工、数据流、文件、源点和终点四种元素组成):1) 顶层数据流2) 1层数据流图3) 2层数据流图3.软件系统数据字典:1) 数据流条目2) 加工条目3) 文件条目4. 实验小结实验项目名称:软件概要设计实验目的:1) 建立初始结构图;2) 对初始结构图进行改进、优化;3) 写出概要设计说明书。
实验内容:主要解决实现该系统需求的程序模块设计问题。
(包括如何把该系统划分成若干个模块、决定各个模块之间的接口、模块之间传递的信息,以及数据结构、模块结构的设计等。
)实验步骤:1) 首先确定系统总体设计方案(分清系统是事务型还是加工型)。
2) 完成系统的模块结构图及模块的功能说明3) 完成系统的接口设计4) 完成系统的数据结构设计1.软件系统模块结构图2.接口设计3.数据结构设计4.出错处理设计5.实验小结实验项目名称:软件详细设计实验目的:1) 完成系统的总体设计;2) 完成系统的详细设计工作;3) 完成主要程序(标识符)设计说明;4) 写出详细设计说明书;实验内容:进行软件系统的结构设计、逐个模块的程序描述(包括各模块的功能、性能、输入、输出、算法、程序逻辑、接口等等)实验步骤:1) 首先进行程序系统的结构设计。
软件工程实验报告

引言概述:正文内容:1. 实验背景:- 介绍软件工程实验的背景和意义;- 强调实验在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方面的重要性。
2. 实验目的:- 阐述实验的主要目标,包括软件开发过程的实践应用、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等;- 说明实验对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重要性。
3. 实验设计与实施:- 总结实验的设计和实施过程,包括实验的时间安排、实验环境和实验工具的选择等;- 介绍实验所采用的具体软件开发方法和项目管理技术。
4. 实验结果与分析:- 对实验结果进行详细分析,包括开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展示实验的具体成果,如软件系统的功能和性能等。
5. 实验总结与启示:- 总结实验的主要收获和经验教训;- 强调实验对学生技能发展和职业规划的重要性;- 提出对未来实验改进的建议。
小点详细阐述:1.1 介绍软件工程实验的背景和意义:- 说明软件工程实验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引述软件工程实验在工业界中的实际应用。
1.2 阐述实验在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方面的重要性:- 解释为什么实践是培养学生实际能力的有效途径;- 引用相关研究数据支持实验对学生能力发展的积极影响。
2.1 解释实验的主要目标:- 强调软件开发过程的实践应用;- 强调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和重要性。
2.2 说明实验对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重要性:- 引述软件工程师的需求量和薪资水平的数据;- 举例实验如何提升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的竞争力。
3.1 介绍实验的具体设计:- 详细阐述实验的时间安排和实验环境的选择;- 解释为什么选择了特定的软件开发方法和项目管理技术。
3.2 说明实验工具的选择理由:- 介绍使用的开发工具和项目管理工具的优势;- 分析这些工具如何帮助实验的成功实施。
4.1 详细分析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解释实验中出现的困难和挑战;- 分析团队在解决问题时采取的策略和方法。
4.2 展示实验的具体成果:- 说明软件系统的功能和性能;- 展示实验成果的图表和数据,如用户满意度调查结果等。
软件工程实验报告

软件工程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软件工程的实际操作,加深对软件工程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软件开发能力。
具体目的包括:1. 熟悉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软件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等基本方法和技术;3. 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和项目管理能力。
二、实验内容。
本次实验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软件需求分析,通过对一个实际问题的需求收集和分析,明确软件的功能和性能需求;2. 软件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进行软件系统的总体设计和详细设计;3. 软件编码,根据设计文档,进行软件的编码工作;4. 软件测试,对编码完成的软件进行测试,确保软件的质量和稳定性。
三、实验过程。
1. 软件需求分析阶段。
在软件需求分析阶段,我们小组首先进行了需求的收集和整理工作。
通过与用户的沟通和调研,我们明确了软件的功能需求和性能需求,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文档记录。
在需求分析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需求之间的冲突和不完整之处,因此进行了进一步的讨论和修正。
2. 软件设计阶段。
在需求分析阶段完成后,我们进行了软件系统的总体设计和详细设计工作。
在总体设计阶段,我们确定了软件的整体架构和模块划分,明确了各个模块之间的接口和关系。
在详细设计阶段,我们对每个模块进行了具体的设计,包括算法、数据结构、接口等方面的设计。
3. 软件编码阶段。
在软件设计完成后,我们开始了软件的编码工作。
在编码阶段,我们严格按照设计文档的要求进行编码,注重代码的规范和可读性。
在编码过程中,我们也进行了一些单元测试,确保编码的正确性和稳定性。
4. 软件测试阶段。
在软件编码完成后,我们进行了软件的测试工作。
在测试阶段,我们采用了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对软件进行了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测试等多方面的测试。
在测试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并及时进行了修复。
四、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刻地体会到了软件工程理论知识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提高了我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项目管理能力。
软件工程实验报告

软件工程实验报告1. 引言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小组对软件工程的相关原理进行了实践探索。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学习了软件开发的基本流程,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一个简单的软件项目。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我们的实验方法、过程和结果。
2. 实验目标本实验的主要目标是让我们理解并熟悉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包括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和维护等环节。
通过完成一个小型软件项目,我们可以实际体验到软件工程的整个生命周期,并了解其中的各个环节的重要性。
3. 实验方法我们选择了一种敏捷开发方法作为实验的基本框架,并结合具体需求进行了适当的调整。
在产品规划和需求分析阶段,我们与客户进行了充分的沟通,并明确了软件的功能需求和非功能需求。
然后,我们进行了系统设计,并将设计方案转化为具体的软件模块。
接下来,我们进行了编码工作,并进行了单元测试和集成测试。
最后,我们对软件进行了系统测试,并进行了性能测试和用户验收测试。
4. 实验过程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按照敏捷开发的原则进行了任务的拆分和分配。
我们设立了每日的站立会议,用于协调各个团队成员的进展并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
在每个迭代周期结束后,我们进行了迭代评审,并对下一轮迭代进行规划。
这样的循环持续进行,直到我们完成了整个软件项目。
期间,我们还进行了代码审查和用户反馈收集,以便及时改进。
5. 实验结果最终,我们成功地完成了目标软件的开发,并通过了用户的验收测试。
该软件可以实现用户的基本需求,且具备良好的性能和稳定性。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软件工程的实际应用,并掌握了一些常用的开发工具和技巧。
同时,我们也意识到在软件开发中,团队合作和迭代开发的重要性。
6. 实验总结通过这次实验,我们对软件工程的实践过程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我们经历了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等各个环节,并成功地完成了一个小型软件项目。
通过实践,我们发现了软件工程方法在提高开发质量和效率方面的价值。
同时,我们也认识到软件开发是一个不断迭代、不断优化的过程,只有与团队紧密合作并且持续改进,才能实现最终的成功。
软件工程实验报告(总)

软件工程实验报告(总)软件工程实验报告(总)第一部分:引言1. 背景软件工程是一门跨学科的学科,通过系统化的方法和工具应用,对软件开发过程进行规范和管理。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软件工程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实际项目开发,探索软件工程的理论和实践应用。
2.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理解软件开发的生命周期和工作流程;掌握软件需求分析、设计、编码和测试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了解软件开发中常用的工具和框架,如Git和Scrum。
第二部分:实验设计1. 实验环境本次实验所使用的实验环境如下:操作系统:Windows 10开发工具:Visual Studio版本控制工具:Git协作工具:Slack2. 实验过程本次实验分为以下几个阶段:2.1 需求分析在这个阶段,我们与项目组成员一起收集并分析客户需求,制定软件功能和界面设计的规范。
2.2 软件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我们使用UML图和流程图等工具进行软件设计。
主要包括系统结构设计、类图设计、数据库设计等。
2.3 编码实现在这个阶段,我们根据软件设计的结果,使用所选择的编程语言和框架进行编码实现。
2.4 软件测试在编码实现完成后,我们使用单元测试和集成测试等方法对软件进行测试,确保软件的功能和性能满足需求。
3. 实验结果在本次实验中,我们成功开发了一个基于Web的论坛系统。
该系统支持用户注册、登录、发帖、回帖等功能,并且具有良好的用户界面和交互体验。
第三部分:实验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软件工程的理论和实践应用。
我们掌握了软件需求分析、设计、编码和测试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并熟悉了常用的开发工具和框架。
虽然在实验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挑战,但我们通过团队合作和良好的沟通解决了这些问题。
这次实验为我们今后的软件开发和工程实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四部分:参考文献张某某,软件工程导论,X出版社,2023赵某某,软件需求工程,X出版社,2023附录UML类图数据库设计文档项目代码仓库。
软件工程实验报告总结

软件工程实验报告总结(3篇)经过这学期软件工程实验的学习,深深感到用户需求对软件的重要性。
成功的软件产品是建立在成功的需求基础之上的,而高质量的需求来源于用户与开发人员之间有效的沟通与合作。
当用户有一个问题可以用计算机系统来解决,而开发人员开始帮助用户解决这个问题,沟通就开始了。
需求获取可能是最困难、最关键、最易出错及最需要沟通交流的活动。
对需求的获取往往有错误的认识:用户知道需求是什么,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和他们交谈从他们那里得到需求,只要问用户系统的目标特征,什么是要完成的,什么样的系统能适合商业需要就可以了,但是实际上需求获取并不是想象的这样简单,这条沟通之路布满了荆棘。
首先需求获取要定义问题范围,系统的边界往往是很难明确的,用户不了解技术实现的细节,这样造成了系统目标的混淆。
其次是对问题的理解,用户对计算机系统的能力和限制缺乏了解,任何一个系统都会有很多的用户或者不同类型的用户,每个用户只知道自己需要的系统,而不知道系统的整体情况,他们不知道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怎么样工作效率更好,也不太清楚那些工作可以交给软件完成,他们不清楚需求是什么,或者说如何以一种精确的方式来描述需求,他们需要开发人员的协助和指导,但是用户与开发人员之间的交流很容易出现障碍,忽略了那些被认为是认为是""很明显很明显""的信息。
最后是需求的确认,因为需求的不稳定性往往随着时间的推移产生变动,使之难以确认。
为了克服以上的问题,必须有组织的执行需求的获取活动。
需求获取活动要完成的任务或者步骤的过程如下:1、编写项目视图和范围文档系统的需求包括四个不同的层次:业务需求、用户需求和功能需求、非功能性需求。
业务需求说明了提供给用户新系统的最初利益,,反映了组织机构或用户对系统、产品高层次的目标要求,初利益它们在项目视图与范围文档中予以说明。
用户需求文档描述了用户使用产品必须要完成的任务,这在使用实例文档或方案脚本说明中予以说明。
软件工程实验报告:实验3

实验3 包图与序列图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包图与序列图实验课时:4 课时实验地点:知行楼306实验时间:2016年3 月26日星期日第5 周实验目的及要求:能根据前期的分析和设计绘制包图与序列图。
实验环境:硬件设备:PCPC机一台1)硬件设备:Windows 7操作系统:Windows 72)操作系统:应用工具:Rational Rose 2007Rational Rose 20073)应用工具:实验内容:(算法、程序、步骤和方法)第1题:在“远程网络教学系统”中,假设我们需要三个包,分别是Business包、DataAccess 包和Common包,其中Business包依赖DataAccess包和Common包,DataAccess包依赖Common包。
在类图中试着创建这些包,并绘制其依赖关系。
系统管理员需要登录系统才能进行系统维护工作,如添加教师信息、删除教师信息等。
根据系统管理员添加教师信息用例,创建相关序列图。
如果我们单独抽象出来一个数据访问类来进行数据访问。
那么,根据系统管理员添加教师信息用例,重新创建相关序列图。
师信息用例,重新创建相关序列图。
第2题:图书管理系统。
题:图书管理系统。
1.1.完成借阅者查找图书序列图。
完成借阅者查找图书序列图。
完成借阅者查找图书序列图。
工作流程如下:工作流程如下:(1)借阅者希望通过系统查询某本图书的信息。
)借阅者希望通过系统查询某本图书的信息。
(2)借阅者通过自助系统用户界面SearchBookWindow 录入图书的ISBN/ISSN 号请求查找图书信息。
找图书信息。
(3)用户界面SearchBookWindow 根据图书的ISBN/ISSN 号将Book 类实例化并请求图书信息。
书信息。
(4)Book 类实例化对象根据图书的ISBN/ISSN 号加载图书信息并提供给用户界面SearchBookWindow SearchBookWindow。
(5)用户界面SearchBookWindow 向读者显示图书信息。
软件工程 实验报告

软件工程实验报告软件工程实验报告一、引言在当今信息化时代,软件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软件工程作为一门学科,旨在通过系统化的方法和工具,提高软件的质量、可靠性和可维护性。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软件工程的理解和应用。
二、实验目的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软件开发过程中的需求分析、设计、编码和测试等环节,掌握软件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同时,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验内容本次实验的内容是开发一个简单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
该系统主要包括学生信息的录入、查询和删除功能。
具体的实验步骤如下:1. 需求分析:明确系统的功能需求和性能需求,了解用户的需求和期望。
2. 系统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设计系统的架构和模块,确定数据结构和算法。
3. 编码实现:根据系统设计的结果,使用合适的编程语言和开发工具,编写系统的源代码。
4. 软件测试:对编写完成的系统进行测试,包括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等。
5. 系统部署:将测试通过的系统部署到实际的运行环境中,进行性能测试和用户验收测试。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经过团队的共同努力,我们成功地完成了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
系统具有良好的用户界面和交互性,能够满足用户的基本需求。
在需求分析阶段,我们与用户进行了充分的沟通和交流,确保了系统的功能和性能需求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在系统设计阶段,我们采用了模块化设计的思想,将系统分为若干个模块,每个模块负责一个具体的功能。
这样不仅提高了系统的可维护性,还便于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和协作。
在编码实现阶段,我们选择了Java作为开发语言,并使用Eclipse作为开发工具。
通过合理地划分和组织代码,提高了代码的可读性和可重用性。
同时,我们也注重代码的注释和文档的编写,方便后续的维护和修改。
在软件测试阶段,我们采用了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对系统进行了全面的测试。
通过测试,我们发现了一些潜在的问题和bug,并及时修复和优化。
华东交通大学软件工程实验报告

华东交通大学软件学院上机实验报告课程名称:软件工程指导老师:唐怀琴专业班级:12软件+交通设备信息工程2班姓名:徐锦陶学号:214学期:大二下学期实验一:数据流图实验一、实验目的通过绘制数据流图掌握数据流图的基本原理,并能对简单问题进行数据流图的分析,独立地完成数据流图的分析与设计。
此外,学会使用Case工具完成数据流图和系统流程图的分析与实现。
二、实验容实验容如下:a)用visio绘制出如下定货系统的SFD(系统流程图)的模型。
图1 某定货系统SFDb)用visio绘制教材中分别绘制出定货系统的DFD的顶层模型、第一层模型和第二层模型。
(具体参考课本上P69~P70的图3.4,图3.5和图3.6)c)用visio 绘制如下图所示的取款手续的数据流图。
图2 取款手续d)请结合目前的银行柜台取款手续,对图2的取款数据流图进行改进,绘制当前银行柜台取款过程的顶层和第一层数据流图。
三、实验结果(a)、定货系统的SFD(系统流程图)的模型事务库存清单程序订货信息报告生成程序订货报告库存清单主文件(b)、图3.4 DFD的顶层模型(b)、图3.5DFD的第一层模型(b)、DFD的第二层模型(c)、取款手续的数据流图(d)、当前银行柜台取款过程的顶层数据流图当前银行柜台取款过程的第一层数据流图实验二、软件设计实验一、实验目的学会使用Case工具完成描述软件结构的软件结构图和软件层次图的设计,并熟练地掌握几种常用的软件详细设计的工具,如程序流程图、盒图、PAD图和判定表,并能把给定的软件问题描述转化为过程设计结果。
二、实验容1、软件结构设计:(1)采用visio绘制教材的图4.26中的软件结构图;(2)采用visio绘制教材的图4.41的软件层次图。
(3)分析如下所示的数据流图,并把它转换成软件结构图,然后用visio把结果画出来。
(注意,请用结构图)图1 某系统的数据流图2、软件的详细设计:某航空公司规定,乘客可以免费托运重量不超过20公斤的行,当行重量超过20公斤,对头等舱的国乘客超重部分每公斤收费6元,对其他舱的国乘客超重部分每公斤收费8元,对外国顾客超重部分每公斤收费比国乘客多1.5倍,对残疾乘客超重部分每公斤收费比正常乘客少一半。
华东交通大学软件工程试验报告

华东交通大学软件学院上机实验报告课程名称:软件工程指导老师:唐怀琴专业班级:12软件+交通设备信息工程2班姓名:徐锦陶学号:20122110120214学期:大二下学期实验一:数据流图实验一、实验目的通过绘制数据流图掌握数据流图的基本原理,并能对简单问题进行数据流图的分析,独立地完成数据流图的分析与设计。
此外,学会使用Case工具完成数据流图和系统流程图的分析与实现。
二、实验内容实验内容如下:a)用visio绘制出如下定货系统的SFD(系统流程图)的模型。
. . . .SFD1 图某定货系统的顶层模型、绘制教材中分别绘制出定货系统的DFDb)用visio的图(具体参考课本上P69~P70第一层模型和第二层模型。
)3.5,图和图3.63.4 绘制如下图所示的取款手续的数据流图。
用visio c)取款手续图2的取款数据流图进行对图2请结合目前的银行柜台取款手续,d)的顶层和第一层数据流图。
改进,绘制当前银行柜台取款过程三、实验结果(系统流程图)的模型定货系统的SFD、)a( . . . .事务库存清单库存清单程序主文件订信报告生成程订货报的顶层模型DFD b)、图3.4 (的第一层模型DFD3.5(、图b). . . .的第二层模型DFD、(b)取款手续的数据流图、(c) . . . .当前银行柜台取款过程的顶层数据流图d)、(当前银行柜台取款过程的第一层数据流图. . . .实验二、软件设计实验一、实验目的学会使用Case工具完成描述软件结构的软件结构图和软件层次图的设计,并熟练地掌握几种常用的软件详细设计的工具,如程序流程图、盒图、PAD图和判定表,并能把给定的软件问题描述转化为过程设计结果。
二、实验内容1、软件结构设计:(1)采用visio绘制教材的图4.26中的软件结构图;(2)采用visio绘制教材的图4.41的软件层次图。
(3)分析如下所示的数据流图,并把它转换成软件结构图,然后用visio把结果画出来。
软件工程实验报告(总)

软件工程实验报告(总)————————————————————————————————作者:————————————————————————————————日期:信息工程学院软件工程实验报告专业:班级:学号:姓名:指导老师:实验一:软件开发的过程计划实验课时:2课时一、实验目的项目计划的目的是为项目的研发和管理工作制定合理的行动纲领,以便所有相关人员按照计划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
⑴估计项目的总体规模、工作量和成本。
⑵制定项目计划,重点放在产品生命周期中的主要关键任务。
⑶制定项目时间表和预算。
二、实验环境1.硬件环境P4以上的个人计算机环境,要求内存不少于512MB,硬盘不小于20G.。
2.软件环境操作系统:Windows XP数据库:Sql Server 2000以上或Access 2003以上3.通用工具软件通用绘图工具:MicroSoft Visio 2003以上文本编辑工具:MicroSoft Word 2003以上4.CASE工具UML建模工具:Rational Rose 2000三、实验要求、实验内容1、实验要求:在进行实验之前,必须掌握软件开发过程的一些基础知识,准备参考资料和阅读相关的过程模型的文档。
2、实验内容熟悉RUP(Rational Unified Process)软件开发统一过程的思想,RUP(Rational Unified Process)是由Rational公司(现已是IBM公司的一部分)提出的过程模型,它软件工程史上最完整、最成熟、最优秀的过程模型之一。
学习软件开发的组织和管理,将项目开发各阶段的任务明确,掌握各阶段的里程碑,并熟悉相应的工具。
四、思考题1、项目开发首先要做的事是什么?答:进行需求分析和定义,了解客户或用户的需求,然后再进行后续。
2、你认为该软件应具备的最重要的特性是什么。
答:安全性、实用性、灵活性。
3、你认为怎样分工是最合理的?答:该项目已经采取项目经理制,但是在具体开发过程中,情况也许会比预计的复杂,因此,在了解了各组员的工作风格的情况下,根据性格类型进行工作分配,比如:外向而且善于交流的,可以给他安排和客户交流沟通,让客户随时了解我们的工作情况,并且反应客户的需求改变;为了让项目更好的组织和管理,可以采取主程序员负责制;这样,在项目经理的带领下,内部安排主程序员和副程序员,工作员有问题的话,内部自己解决,只要按时汇报工作就可以了。
软件工程实验报告

软件工程实验报告一、引言软件工程实验是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一种重要教学方法。
本次实验旨在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掌握基本的软件工程知识和技能,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学习使用软件工程中的需求分析和设计方法,通过一个小型项目的开发过程,了解软件工程开发中的各个阶段,掌握常用的软件工程工具和技术。
三、实验内容1. 需求分析在本次实验中,我们选择了一个学生信息管理系统作为开发的对象。
首先,我们进行了对用户需求的调研和分析,明确了系统要具备的基本功能,例如学生信息的录入、查询和删除等。
然后,我们使用UML建模工具绘制了用例图和类图,进一步明确了系统的功能和结构。
2. 设计阶段在设计阶段,我们使用了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将系统划分为多个模块,并定义了它们之间的接口和关系。
同时,我们使用设计模式来解决一些常见的设计问题,例如使用工厂模式创建对象、使用观察者模式实现系统的事件通知等。
3. 编码和测试在编码和测试阶段,我们使用Java语言进行开发,采用了敏捷开发的方法。
我们使用了版本控制工具来管理代码的开发进度,使用自动化测试工具来进行系统的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
四、实验结果经过几个星期的努力,我们成功地完成了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工作。
系统具有良好的用户界面和稳定的运行性能,能够满足用户的基本需求。
五、实验心得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刻认识到软件开发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团队成员之间的密切合作和沟通,同时也需要掌握各种软件工程的知识和技术。
我们不仅学会了如何使用UML进行需求分析和设计,还学会了如何使用Java进行编码和测试。
通过实践,我们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六、实验总结本次实验对我们的软件工程课程有着重要的意义。
通过实际动手开发一个软件系统,我们深刻理解了软件工程的各个阶段和过程,并且掌握了一些实际应用的技术和工具。
希望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发挥到极致,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软件工程实验报告

软件工程实验报告软件工程实验报告引言:软件工程是一门关于软件开发过程和方法的学科,旨在提高软件开发的效率和质量。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软件工程理论的理解,并掌握软件开发的基本流程和技术。
实验目的:1. 理解软件开发的基本流程和方法。
2. 掌握软件需求分析和设计的技术和工具。
3. 熟悉软件测试和调试的过程和方法。
4. 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的能力。
实验过程:1. 需求分析和设计阶段:在这个阶段,我们团队首先进行了需求收集和分析。
通过与客户的沟通和讨论,我们明确了软件的功能和用户需求。
然后,我们使用UML工具进行了系统的设计和建模,包括用例图、类图和时序图等。
这些图表为后续的开发工作提供了指导和参考。
2. 软件开发阶段:在需求分析和设计完成后,我们开始了软件的开发工作。
我们按照设计文档中的要求,使用合适的编程语言和开发工具,编写了软件的源代码。
在编码过程中,我们注重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采用了一些编程规范和最佳实践。
3. 软件测试和调试阶段:在软件开发完成后,我们进行了系统的测试和调试工作。
我们首先进行了单元测试,对每个模块进行了功能和性能的测试。
然后,我们进行了集成测试,测试不同模块之间的交互和协作。
最后,我们进行了系统测试,模拟用户的使用场景,验证软件是否满足用户需求。
4. 项目管理和团队合作: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我们团队注重项目管理和团队合作。
我们使用了项目管理工具,对任务进行了分配和跟踪。
每周我们进行团队会议,讨论项目进展和遇到的问题。
我们还进行了代码的版本控制,确保团队成员之间的代码同步和协作。
实验结果:经过几周的努力,我们团队成功地完成了软件开发的任务。
我们开发了一个功能完善、稳定可靠的软件,并通过测试验证了其性能和质量。
客户对我们的软件给予了高度评价,并表示满意。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团队深入了解了软件工程的理论和实践,掌握了软件开发的基本流程和技术。
我们通过实际操作,加深了对软件需求分析、设计、开发、测试和调试的理解和掌握。
软件工程实验报告

软件工程实验报告
软件工程实验报告
本次实验完成了一个以C语言为基础的实验,研究了数据结构、文件系统和算法
结构等实验内容。
首先,通过前面实验中对文件系统的学习,编写了一个方便管理文件的
程序,允许用户创建函数并将其存储到磁盘文件中。
其次,研究了数据结构,结合实际应用,利用链表和树结构建立一个快捷反应的响应系统,能够高效的检索出相应的结果,准
确的判断和完成相关任务。
最后,学习算法结构,使用C语言实现一个快速排序算法,通
过调用此快速排序函数,对给定的待排序数组进行排序,有效的解决大规模数据排序问题。
在本次实验中,我根据实验指导书所给出的实验内容,依次实现了三个实验项目,并较好的完成了实验任务。
比较文件管理程序,我将有个性化功能,在程序界面中加入了
一个“哈希函数”,能够完成字符串和总文件数目到哈希函数值的转换操作,更方便给出
各种文件的存储位置信息,从而提高用户的文件管理效率。
比较链表和树结构,我根据这
两种结构的特性,结合了它们的优点,建立了一个完善的响应结构,能够进行精准的结果
判断,表现出较强的可扩展性和提升系统响应能力,有利于满足不断变化的任务要求。
最后,关于快速排序,我设计了完善的代码结构,通过比较和交换来实现目标,并有效的处
理“循环移动”和“多次排序”带来的排序效率问题,有效的降低了排序中可能出现的不
确定性。
经过此次实验,我详细的学习了C语言,熟悉了文件存储系统、数据结构和算法
等知识体系,提高了我的编程水平,并完善自己的程序构建技能,掌握了软件开发的基本
方法论,以及如何从程序实现到应用部署和使用。
华东交通大学软件工程实验报告三.

软件测试实验三一、实验目的学会使用CASE工具完成软件测试用例的设计以及初步完成对单元测试,深刻理解单元测试的基本原理及CASE工具的基本使用。
二、实验内容1、单元测试的逻辑覆盖测试验证实验:运用Nunit工具完成对如下例子的单元测试,要求分别完成语句覆盖、判定覆盖、条件覆盖、判定条件覆盖、条件组合覆盖和路径覆盖测试的测试用例编写以及测试。
要求首先按格式编写出该测试所需要的测试用例,然后编写测试程序,对其进行测试,最后把你写的测试用例按格式记录到实验报告中。
测试用例的格式如下:{[输入], [期望结果]},对于本例请遵循如下格式:{[A,B,X],[X]}图1 单元测试逻辑覆盖的验证实验此外,请测试如下情况:(1).如果将第1个判定中的“AND”错写成了“OR”,用数据{[2,0,3],[2.5]}(首先,该组数据满足何种逻辑覆盖)对程序进行测试,可否发现错误?为什么?请先测试,然后把结论记录到实验报告中。
语句覆盖不能,and要求比or严格,所以and可以满足的数据or也肯定可以满足。
(2).如果将第2个判定中的“x>1”错写成了“x<=1”,则用数据{[2,0,3],[2.5]}对程序进行测试,可否发现错误?为什么?请先测试,然后把结论记录到实验报告中。
不能,第二个判定是or只要满足一个条件即可。
因为a=2所以第二个条件恒为真。
所以不能发现错误。
(3).如果将第1个判定中的“AND”错写成了“OR”,则用数据{[3,0,1],[1/3]}和{[2,1,2],[3]}(首先,该组数据满足何种逻辑覆盖)对程序进行测试,可否发现错误?为什么?请先测试,然后把结论记录到实验报告中。
语句覆盖,判定覆盖第一组测试数据不能发现错误,因为第一组数据可以满足判定一的AND判断,肯定可以通过OR判断条件。
第二组测试数据可以发现错误,因为A=2,B=1原本不可以通过路径b,因为只有A满足了条件,B未满足条件,通过AND 返回0。
2021年软件工程实训(java)总结报告

软件工程实训(java)总结报告华东交通大学软件学院软件工程实训总结报告华东交通大学软件学院201*年6周软件工程实训总结报告专业班级09软件+电气4班学号201*2110080402学生姓名xx指导教师xx 所在项目远程实验室管理系统项目经理xx实训公司江西微软技术中心实训周期201*年11月5日至201*年12月14日总结内容一、团队基本情况团队名称AceTeam团队成员陈忱、龙骁、田越、徐佳奇、朱成、翟胜、高杨、贺丽、汪晓玲、周启荣二、项目基本概况项目名称远程实验室管理系统该项目是为学生提供个人虚拟化计算机,提供随时随地的远程服务,并且通过其管理系统能够方便校方相关管理员对实验室的监控与管理。
适用对象本项目将应用于各高校的机房实验室,为高校的老师学生和机房管理人员提供极大的便利,有很多的潜在用户;但由于网络上的不稳定因素,不排除用户使用时出现延迟等情况;本项目基于Vmware虚拟化技术将与实验室监控系统同时工作,为学生提供个人虚拟化计算机,并提供随时随地的远程服务,保证整个系统的运行,通过虚拟化实验室管理系统,方便校方相关管理员对实验室的监控与管理。
三、本人在项目中的主要任务及完成情况1)主要任务简介及完成情况本人主要完成了数据库的设计,以及项目的核心编码、项目调研、人员分工等。
项目调研完成100%;数据库设计完成100%;人员分工完成100%;项目核心编码完成60%,主要实现以下功能1、虚拟机的创建2、虚拟机的启动3、Web端远程桌面连接4、关闭虚拟机1/5华东交通大学软件学院软件工程实训总结报告5、查看虚拟机进程(杀死指定进程正在开发中……)6、用户管理7、预约管理(学院、班级、年级管理)2)相关设计思路及实现成果数据库设计思路主要对后台数据库的概念模型设计和物理模型设计做出了统一的规定和约束,同时确定了每一个表的数据字典结构,主键和外键约束。
数据库名称remotecontrol数据表命名规则表前缀(t_)+表名(首字母大写)概念结构的主要特点是能真实、充分地反映现实世界;易于理解;易于更改;易于向关系、网状、层次等各种数据模型转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东交通大学软件工程实验报告三
软件测试实验三
一、实验目的
学会使用CASE工具完成软件测试用例的设计以及初步完成对单元测试,深刻理解单元测试的基本原理及CASE工具的基本使用。
二、实验内容
1、单元测试的逻辑覆盖测试验证实验:运用Nunit工具完成对如下例子的单元测试,要求分别完成语句覆盖、判定覆盖、条件覆盖、判定条件覆盖、条件组合覆盖和路径覆盖测试的测试用例编写以及测试。
要求首先按格式编写出该测试所需要的测试用例,然后编写测试程序,对其进行测试,最后把你写的测试用例按格式记录到实验报告中。
测试用例的格式如下:
{[输入], [期望结果]},对于本例请遵循如下格式: {[A,B,X],[X]}
1
图1 单元测试逻辑覆盖的验证实验
此外,请测试如下情况: (1).
如果将第1个判定中的“AND”错写成了“OR”,用数据
{[2,0,3],[2.5]}(首先,该组数据满足何种逻辑覆盖)对程序进行测试,可否发现错误?为什么?请先测试,然后把结论记录到实验报告中。
2
语句覆盖
不能,and要求比or严格,所以and可以满足的数据or也肯定可以满足。
3
(2). 如果将第2个判定中的“x>1”错写成了“x<=1”,则用数
据{[2,0,3],[2.5]}对程序进行测试,可否发现错误?为什么?请先测试,然后把结论记录到实验报告中。
不能,第二个判定是or只要满足一个条件即可。
因为a=2所以第二个条件恒为真。
所以不能发现错误。
(3).
如果将第1个判定中的“AND”错写成了“OR”,则用数据{[3,0,1],[1/3]}和{[2,1,2],[3]}(首先,该组数据满足何种逻辑覆盖)对程序进行测试,可否发现错误?为什么?请先测试,然后把结论记录到实验报告中。
语句覆盖,判定覆盖
第一组测试数据不能发现错误,因为第一组数据可以满足判定一的AND判断,肯定可以通过OR判断条件。
4
第二组测试数据可以发现错误,因为A=2,B=1原本不可以通过路径b,因为只有A满足了条件,B未满足条件,通过AND返回0。
由于把AND错写成OR,返回1,影响了X的值,发现错误。
(4).
如果将第2个判定中的“x>1”错写成了“x<=1”,则用数
据{[3,0,1],[1/3]}和{[2,1,2],[3]})对程序进行测试,可否发现错误?为什么?请先测试,然后把结论记录到实验报告中。
{[3,0,1],[1/3]}可以。
经过第1个判断,执行b操作是x=1/3,第2个判断是x <= 1,返回1,进行e操作。
最后得到的x = 4/3,与期望结果不同,提示错误。
{[2,1,2],[3]}不可以。
第1个判断是B == 0不成功,将通过b进行第2个判定,此时x仍为2。
因为A == 2正确,返回1,进行e操作。
最后x = 3,与期望结果相同。
不能发现“x>1”错写成
5
了“x<=1”。
(5).
如果将第2个判定中的“x>1”错写成了“x<=1”,则用数
据{[2,0,3],[2.5]}和{[1,1,1],[1]}(首先,该组数据满足何种逻辑覆盖)对程序进行测试,可否发现错误?为什么?请先测试,然后把结论记录到实验报告中。
满足语句覆盖,判断覆盖,条件覆盖,判断/条件覆盖。
第一组测试数据不能发现错误,在第2个判定时,因为A == 2正确,返回1,进行e操作。
最后x = 2.5,与期望结果相同。
所以不能发现“x>1”错写成了“x<=1”。
第二组测试数据可以发现错误,因为A=1,x=1原本不可以通过第2个判定,返回0。
但写错后x <= 1成立,返回1,影响了X的值,发现错误。
(6).
如果将第1个判定中的“a>1”错写成了“a<=1”,且把“b=0”
错写成了“b<>0”,则用数据{[2,1,1],[2]}和{[1,0,2],[3]}对程序进行测试,可否发现错误?为什么?请先测试,然后把结论记录到实验报告中。
都不能。
{[2,1,1],[2]}原本执行路径是abe。
出错后执行路径仍为abe,所以不能发现错误。
{[1,0,2],[3]}原本执行路径是abe。
出错后执行路径仍为abe,所以也不能发现错误。
6
(7). 如果将第1个判定中的“a>1”错写成了“a<=1”,且把“b=0”
错写成了“b<>0”,则用数据{[2,1,1],[2]}、{[2,0,2],[2]}、{[1,1,1],[1]}和{[1,0,2],[3]}对程序进行测试,可否发现错误?为什么?请先测试,然后把结论记录到实验报告中。
可以发现错误。
{[2,1,1],[2]}原本执行路径是abe。
出错后执行路径仍为abe,所以不能发现错误。
{[2,0,2],[2]} 原本执行路径是ace。
出错后执行路径仍为abe,可以发现错误。
{[1,1,1],[1]} 原本执行路径是abd。
出错后执行路径仍为acd,所以不能发现错误。
{[1,0,2],[3]}原本执行路径是abe。
出错后执行路径仍为abe,所以也不能发现错误。
2、循环结构测试
现有一个简单循环,需要对其进行测试,其程序伪代码如下:
Int i,a;
Input(i,a); While(i<=10) {
a += 2; if(a>4)
{
a *= 2; a += 3; } Else {
If(a>1) a -= 4; else
a += 5; } i++; }
a *=4; Output(a);
要求为该程序设计满足简单循环的所有测试用例,记录到实验报告中。
测试用例:
{[11,1],[4]}、{[10,1],[-4]}、{[9,1],[16]}、{[5,1],[676]}、
{[3,1],[2788]}、{[2,1],[5604]}、{[1,1],[11236]}、{[0,1],[22500]}
3、等价类划分及边界值测试的验证实验:有如下算法A和B均是非负整型变量(注:int型),如果10<A<100,则B=A*20-5,如果0<A<=10,则B=A*15+20,如果A>=100,则B=A*100-200,请分别用等价类划分方法和边界值分析方法设计测试用例,然后编写测试程序完成测试。
并把测试结论写入到实验报告中。
8
等价类划分方法:
输入条件的等价类划分
有效等价类测试用例
无效等价类测试用例
边界值分析:
根据题意取-1,0,1,9,10,11,99,100,101,102
测试实例
测试代码:
10
三、成绩评定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