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血管瘤影像诊断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不典型肝血管瘤的影像学表现ppt课件
8
9
外生性的血管瘤
• 外生性的血管瘤确实较少见。可以是无症
状的,但可以由于扭转或者梗塞引起症状。 多平面重建可以帮助诊断。它的强化方式 同典型血管瘤的强化方式。
10
11
有动静脉瘘的血管瘤
•
动静脉瘘通常伴随恶性肿瘤,但是在良性 肿瘤也可见到。表现就是动脉期病变的早 期强化伴随着门静脉早显。
12
6
• a,增强CT显示肝第七段大的,低密度病变。
b,延迟扫描病变有强化 c,T2WI显示病变为高信号,但信号低于脑脊液信号。 d,大体切片显示弥漫的纤维成分
7
瘤内有液-液平面的血管瘤
上层液性成分为非凝固状态的血清--CT上低密 度,T1WI与肌肉等信号,T2WI明显高信号。 下层为红细胞--CT上为高密度,T1WI高于肌肉 信号,T2WI上轻度的高信号。液-液平面并不是 血管瘤的特异性的诊断。有些作者认为如果CT、 MR能够发现液-液平面,而超声不能发现的话, 那么可以提示血管瘤的诊断。
b,T1WI显示低信号病变中高信号区域--出血 c,T2WI病变明显高信号。 d,切片显示出血的血管瘤。
25
22
• a,1987年肝右叶的3cm大小的血管瘤
b,1996年病变直径为6.5cm,诊断由经皮穿刺活检证实
23
血管瘤的并发症:
• 包括炎症、瘤内出血、血管瘤的自发破裂
导致的腹腔积血、外生性血管瘤导致的肠 扭转及血管瘤对周围结构的压迫等。
24
• a,平扫第四段,大的,不均质病变,有包膜下血肿。注意另外的一个低密度病变。
18
• a,us显示肝脏内大的, 边界不清低回声区。
b,CT平扫肝内大的,低密度区域。 c,早期扫描仅见正常肝脏的强化(箭) d,延迟扫描整肝呈等密度。
肝脏肿瘤的影像诊断PPT课件
肝脏肿瘤与转移性肿瘤的鉴别诊断
原发性肝癌
通常在影像学上表现为低密度或等密 度占位,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增 强扫描时强化不均匀。
转移性肿瘤
通常在影像学上表现为多发或单发的 低密度或等密度占位,边界相对清晰, 形态规则或不规则,增强扫描时强化 相对均匀或不均匀。
05
肝脏肿瘤的治疗和预后
肝癌的治疗方法
肝细胞腺瘤的影像学表现主要包括肝实质内 圆形或类圆形肿块,密度均匀,增强扫描时 呈均匀强化;肝母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主要 包括肝实质内巨大肿块,形态不规则,边界 不清,密度不均匀,可伴有出血、坏死等; 胆管细胞癌的影像学表现主要包括肝实质内 不规则形肿块,边界不清,密度不均匀,可
伴有钙化、坏死等。
04
肝脏肿瘤的分类
总结词
肝脏肿瘤主要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其 中最常见的是肝癌。
详细描述
肝脏良性肿瘤主要包括海绵状血管瘤、局灶 性结节性增生、肝腺瘤等,这些肿瘤通常生 长缓慢,不会发生转移,预后较好。而肝脏 恶性肿瘤则以肝癌为主,肝癌可以分为原发 性肝癌和转移性肝癌,其中原发性肝癌是指 发生在肝脏本身的恶性肿瘤,而转移性肝癌
肝脏肿瘤的影像诊断 PPT课件
目录
• 肝脏肿瘤概述 • 肝脏肿瘤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 肝脏肿瘤的影像学表现 • 肝脏肿瘤的鉴别诊断 • 肝脏肿瘤的治疗和预后
01
肝脏肿瘤概述
肝脏肿瘤的定义
总结词
肝脏肿瘤是指发生在肝脏部位的肿瘤病变,可以分为良性和恶性两类。
详细描述
肝脏肿瘤通常是指发生在肝脏部位的肿瘤病变,这些肿瘤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遗传、慢性肝炎、肝硬化、 长期酗酒等。根据其性质,肝脏肿瘤可以分为良性和恶性两类,不同类型的肿瘤在病理学、生物学行为、治疗和 预后等方面存在差异。
肝脏常见肿瘤影像诊断PPT课件
第33页/共52页
纤维板状肝细胞癌FLC
• HCC罕见亚型 • 肝左叶好发,膨胀性生长,包膜光滑、完整,瘢痕常见,钙化更常见 • 年轻人多见,无肝硬化,AFP不高,手术切除率高,预后良好
第34页/共52页
影像特点
• 巨大肿块,单发,8~15CM • 纤维板,贯穿整个肿块, • 疤痕圆钝,显示率40%,T2WI低信号 • 钙化:显示率70~90% • 强化:富血供,动脉期强化不均 • 淋巴结增大:65%
第18页/共52页
缺血供肝癌
• 占10%,与透明变、脂肪变有关,影像诊断困难,注意病灶包膜是否显示 第19页/共52页
肝细胞腺瘤
• 病理:扩张血窦将分化良好的肝细胞成片分隔,瘤内无胆管、门脉,出血、脂肪变常见 • 好发:年轻女性,口服避孕药或相关甾体类激素、糖原沉积症患者
第20页/共52页
影像特点
第5页/共52页
• S3段血管瘤小病灶,均匀强化,各期密度与血窦相当 第6页/共52页
• 血管瘤巨大病灶,因中心疤痕,强化未能完全填
充,需与其他含疤痕病变鉴别,关键与血窦比较
第7页/共52页
鉴别—边缘强化病变
• 转移瘤、胆管细胞癌等鉴别 • 左:转移瘤 • 右:血管瘤
第8页/共52页鉴别—逐渐填充第2源自页/共52页第30页/共52页
• FNH 第31页/共52页
• 富血供,均匀强化
• 瘢痕,T2WI高信号,延迟强化
• 典型FNH
第32页/共52页
鉴别
• 1.富血供肿瘤:HCC 血管瘤 腺瘤
• 2.疤痕肿瘤:纤维板状肝细胞癌FLC (疤痕T2WI低信号,疤痕钙化) 胆管细胞癌(乏血供)
第12页/共52页
影像特点
纤维板状肝细胞癌FLC
• HCC罕见亚型 • 肝左叶好发,膨胀性生长,包膜光滑、完整,瘢痕常见,钙化更常见 • 年轻人多见,无肝硬化,AFP不高,手术切除率高,预后良好
第34页/共52页
影像特点
• 巨大肿块,单发,8~15CM • 纤维板,贯穿整个肿块, • 疤痕圆钝,显示率40%,T2WI低信号 • 钙化:显示率70~90% • 强化:富血供,动脉期强化不均 • 淋巴结增大:65%
第18页/共52页
缺血供肝癌
• 占10%,与透明变、脂肪变有关,影像诊断困难,注意病灶包膜是否显示 第19页/共52页
肝细胞腺瘤
• 病理:扩张血窦将分化良好的肝细胞成片分隔,瘤内无胆管、门脉,出血、脂肪变常见 • 好发:年轻女性,口服避孕药或相关甾体类激素、糖原沉积症患者
第20页/共52页
影像特点
第5页/共52页
• S3段血管瘤小病灶,均匀强化,各期密度与血窦相当 第6页/共52页
• 血管瘤巨大病灶,因中心疤痕,强化未能完全填
充,需与其他含疤痕病变鉴别,关键与血窦比较
第7页/共52页
鉴别—边缘强化病变
• 转移瘤、胆管细胞癌等鉴别 • 左:转移瘤 • 右:血管瘤
第8页/共52页鉴别—逐渐填充第2源自页/共52页第30页/共52页
• FNH 第31页/共52页
• 富血供,均匀强化
• 瘢痕,T2WI高信号,延迟强化
• 典型FNH
第32页/共52页
鉴别
• 1.富血供肿瘤:HCC 血管瘤 腺瘤
• 2.疤痕肿瘤:纤维板状肝细胞癌FLC (疤痕T2WI低信号,疤痕钙化) 胆管细胞癌(乏血供)
第12页/共52页
影像特点
肝血管瘤及影像诊断ppt课件
编辑版ppt
8
肝海绵状血管瘤的MRI
MRI: 海绵状血管瘤内的血窦与血窦内充满缓慢流动的液
体
T1WI
T2WI
Gd-DTPA增强
圆形或边缘分叶的 在肝实质低信号背 从边缘增强,逐渐
类圆形的均匀低信号肿 景的衬托下,肿瘤表现 向中央扩散,充盈整个
块
为边缘锐利的明显高信 肿瘤
号灶,称之为“灯泡”
征
编辑版ppt
编辑版ppt
13
肝硬化性血管瘤的CT
诊断特征: 病灶形状不规则 部分病灶内部可见钙化 肝脏体积缩小及病灶处肝包膜皱缩 增强病灶周围可出现结节状强化或边缘强化, 无向内填充或填充缓慢 延迟期病灶可相对于周围肝组织呈不均匀稍高密度, 但病灶内部仍可见稍低密度区。
编辑版ppt
14
肝硬化血管瘤的CT表现
肝血管瘤的分型与影像学诊断
2 病理分型与影像诊断
3 临床分型 4 动脉造影分型
编辑版ppt
2
简介
肝血管瘤是最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大约占肝脏良性肿 瘤的84%。
好发于女性,发病率为男性的4.5-5倍。多见于30-60岁。 病因机制:先天性肝血管畸形
三胚层形成期染色体变异 肝毛细血管内皮生长调节因子紊乱 后天性激素改变刺激等学说。
MRI表现为稍长T2WI,稍长T1WI。
编辑版ppt
18
肝毛细血管瘤影像表现
朱文丰 代海洋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4年12月 第12卷 第9期 总第62期
病理分型与影像诊断
病理分型 肝海绵状血管瘤 肝硬化性血管瘤 肝血管内皮细胞瘤 肝毛细血管瘤
发病率与好发年龄 最多见,好发于30~60y女 较少见 性
简介
肝脏肿瘤的影像诊断医学PPT课件
46
常见良性肿瘤-肝细胞腺瘤
MRI表现 无任何特征 肿瘤 T1WI呈低信号、T2WI多呈等信号。
47
常见良性肿瘤-肝细胞腺瘤
女,26岁。已婚。体检发现。乙肝表面抗原 阴性,afp阴性。有服避孕药史。
48
49
50
51
常见良性肿瘤-肝细胞腺瘤
女 、32岁,体检发现肝右叶占位性病变, 有口服避孕药史;余未见异常.
41
42
43
常见良性肿瘤-肝细胞腺瘤
概述: 肝细胞腺瘤与口服避孕药及合成激素有密 切关系。 主要见于年轻妇女,偶见男性。 多无症状,偶有腹痛。
44
常见良性肿瘤-肝细胞腺瘤
病理: 肿瘤表面光滑,有完整包膜,有的带蒂。
镜下:肿瘤由分化较好、形似正常肝细胞的组 织构成,但无胆管结构。
45
肝脏常见肿瘤的影像诊断
1
肝脏常见肿瘤的影像诊断
检查技术 正常表现 常见肿瘤的影像表现
2
检查技术
CT检查 1.CT平扫: (1)扫描前30分钟口服1-2%泛影葡胺500-800ML
(2)层厚及层隔:10MM,小的病灶可以2-5MM. (3)范围:肝顶至肝下缘
2.增强扫描:
(1)目的:增加正常组织与病灶间的密度差,显示等 密度或可疑病灶;帮助鉴别病灶性质;显示肝内血管 解剖 (2)方法:静脉快速注射对比剂后扫描:肝动脉期 (20-25秒),门静脉期(60秒)肝实质期(2-3分钟) 延迟期(5-7分钟)
25
肝脏常见肿瘤
常见恶性肿瘤
1.肝细胞癌 2.胆管细胞癌 3.肝转移瘤 4.肝囊腺癌 5.肝肉瘤
26
常见良性肿瘤-肝血管瘤
常见良性肿瘤-肝细胞腺瘤
MRI表现 无任何特征 肿瘤 T1WI呈低信号、T2WI多呈等信号。
47
常见良性肿瘤-肝细胞腺瘤
女,26岁。已婚。体检发现。乙肝表面抗原 阴性,afp阴性。有服避孕药史。
48
49
50
51
常见良性肿瘤-肝细胞腺瘤
女 、32岁,体检发现肝右叶占位性病变, 有口服避孕药史;余未见异常.
41
42
43
常见良性肿瘤-肝细胞腺瘤
概述: 肝细胞腺瘤与口服避孕药及合成激素有密 切关系。 主要见于年轻妇女,偶见男性。 多无症状,偶有腹痛。
44
常见良性肿瘤-肝细胞腺瘤
病理: 肿瘤表面光滑,有完整包膜,有的带蒂。
镜下:肿瘤由分化较好、形似正常肝细胞的组 织构成,但无胆管结构。
45
肝脏常见肿瘤的影像诊断
1
肝脏常见肿瘤的影像诊断
检查技术 正常表现 常见肿瘤的影像表现
2
检查技术
CT检查 1.CT平扫: (1)扫描前30分钟口服1-2%泛影葡胺500-800ML
(2)层厚及层隔:10MM,小的病灶可以2-5MM. (3)范围:肝顶至肝下缘
2.增强扫描:
(1)目的:增加正常组织与病灶间的密度差,显示等 密度或可疑病灶;帮助鉴别病灶性质;显示肝内血管 解剖 (2)方法:静脉快速注射对比剂后扫描:肝动脉期 (20-25秒),门静脉期(60秒)肝实质期(2-3分钟) 延迟期(5-7分钟)
25
肝脏常见肿瘤
常见恶性肿瘤
1.肝细胞癌 2.胆管细胞癌 3.肝转移瘤 4.肝囊腺癌 5.肝肉瘤
26
常见良性肿瘤-肝血管瘤
肝脏肿瘤的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讲座)ppt模板
A,平扫右肝下叶边 缘5cm圆形外生性肿 块,不均匀低密度 B,动脉期肿瘤不均 匀强化
A
B
C,切除标本显示:
1,广泛出血(空箭),
2,胞浆内含大量脂肪的细胞
聚集区(直箭)
C
肝腺瘤--鉴别诊断
肝腺瘤:钙化和 血管期显著强化
A
A,CT平扫;B,
B
CT门脉期;C,
MR动脉期
C
肝腺瘤--鉴别诊断
肝腺瘤:包膜 T2
fatty liver
不典型肝血管瘤--鉴别诊断
hypoattenuating hemangioma from hypo-dense to isodense. A, plain scan. B, arterial phase. C, 41 seconds later. D, 3 minutes 39 seconds later . E, 6 minutes 55 seconds
3,腺瘤:T1多为高信号,T2亦为高信号,信号不均匀,增 强表现与FNH类似,但可见包膜。
鉴别诊断
4,转移瘤:注意,T2像可见肿瘤中央坏死-高信号“靶征”和肿瘤周围水肿—高信号 “环征”,与低信号肝癌假包膜不同。 5,肝内胆管细胞癌:见讲义。 6,肝肉瘤:见讲义。 7,肝淋巴瘤:见讲义。
典型肝血管瘤--鉴别诊断
血管期
延迟期
FNH--鉴别诊断
局灶性结节增生诊断原则
1,T1为等-低信号,均匀,中央可有更低信号 瘢痕区; 2,T2为稍高或等信号,中央瘢痕更高信号;3, 增强早期显著均匀强化,中晚期呈稍高—等信 号,中央瘢痕无强化或延迟强化。 4,部分病例没有中央瘢痕,仅见线样分隔。
肝腺瘤--鉴别诊断
临床上好发育龄女性,与口服避孕 药有关;肿瘤细胞胞浆内含大量脂 质和糖原;CT和MR表现与FNH极为相 似,但易发生出血,没有中央瘢痕 和包膜。如果没有包膜,则与没有 中央瘢痕的FNH鉴别困难。
肝脏肿瘤的影像诊断PPT
肿块型肝癌伴假包膜— 外周水肿
肿瘤边界清楚,有中央斑片坏死,肿瘤实 性部分显著强化;假包膜在平扫呈线样低 密度,增强后在线样低密度(弯箭)外侧 可见稍低密度水肿带(直箭)。
小肝癌伴假包膜— 不完整,MR优于CT
CT增强实质期未显示假包膜,MR增 强后病变内侧见不完整假包膜,呈 弧线状强化(箭)
结节型肝癌伴假包膜—T1 强化优于T2
FNH--鉴别诊断 女,24岁
CT平扫等密度,动脉期显著强化,内有线样分隔,静脉及延迟期等密度,无包膜
分隔
平扫
A期
V期
D期
FNH--鉴别诊断 女,24岁
MR平扫T1等低信号,T2不 均匀线状高信号,边界不 清,无包膜,无中央瘢痕
T1
TruT2
TseT2
FNH--鉴别诊断
女,24岁
MR平扫等低信号,动脉期显著强化,内有线样分隔,静脉及延迟期略高或等信号, 无包膜
可能的原因: 1、病变内出血 2、脂肪变性,是肝癌的病理特征之一; FNH、再生结节及腺瘤罕见 3、病变内铜含量增多,高信号常见 4、肿瘤的分化程度:分化好,信号高 5、肝背景信号:肝充血、肝实质铁质沉 着增多,肝信号减低
肝癌脂肪变性
同相T1梯度回波, 肝癌稍低信号
反相T1梯度回波,部 分肝癌病变信号下降
肝内胆管细胞癌----鉴别诊断
肿块型
(a)动脉期:肿块大部呈低 密度,周边环状增强,周 围可见扩张的肝内胆管 (箭)
(b)门脉期:向肿块中央强 化,低密度区范围变小, 动脉期的环状增强密度减 低
(c)病理标本显示肿块呈分 叶状,黄白色,无包膜; 附近胆管壁显著增厚(胆 管周围纤维化)(箭)
肝内胆管细胞癌----鉴别诊断 胆管内型
肝血管瘤的影像学完整PPT
目前对肝血管瘤的确切发病原因尚不明确,主要有以下几种
学说:
(1)先天性发育异常学说:目前多数学者认为血管瘤的发生为 是先天性肝脏末梢血管畸形引起,一般认为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由 于肝血管发育异常,引起血管内皮细胞异常增生而形成肝血管瘤;
(2)激素刺激学说:有学者观察到在女性青春期、怀孕、口服 避孕药等可使血管瘤的生长速度加快,认为女性激素可能也是血 管瘤的致病机制之一;
(3)其它:如毛细血管组织感染后变形,导致毛细血管扩张, 肝组织局部坏死后血管扩张形成空泡状,其周围血管充血扩张; 肝内区域性血循环停滞,致使血管形成海绵状扩张。
肝血管瘤的影像学检查一般包括以下3方面:
超声成像
小的肝血管瘤在超声检查中多表现为边界清楚的强回声团块,其
内血流丰富。较大的血管瘤多成混杂回声,周边可引出血流信号。位
感谢观看
管发育异常,引起血管内皮细胞异常增生而形成肝血管瘤;
肝非寄生虫囊肿 原结发节性 型肝:癌癌根结据节大可体以形是态单一个般或可多分个为,大4型小:不等,分布在肝左、右叶,也有数个结节融合成一个较大结节; 孤立单发肝囊肿易与肝血管瘤鉴别,只有少数多囊肝有时可能与 小的肝血管瘤在超声检查中多表现为边界清楚的强回声团块,其内血流丰富。
诊断困难时可结合病史、肝动脉造影和肝穿刺活检等加以确诊。
肝血管滑瘤的完影像整学检的查一囊般包腔括以,下3可方面能: 有家族遗传因素;
小的肝血管瘤在超声检查中多表现为边界清楚的强回声团块,其内血流丰富。
其他 TT22WWII随随着着回 回波波时时间间的的延延长长信信号号强强度度增增高高,,表表现现为为特特征征性性的的““灯灯泡泡征征””。。
肝血管瘤的影பைடு நூலகம்学
肝血管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临床上以海绵状血管 瘤最多见,自然人群尸检发现率为0.35-7.3%,占肝良性肿瘤的520%。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体检的意识提高及各种影像诊断技 术的进步,无症状的小血管瘤发现率明显升高。多数病例临床无 症状或症状轻微,病程长、生长缓慢,预后良好。目前对该病的 基础和临床研究不多,缺乏成熟而严格的诊治标准,治疗方案、 适应征的界定存在诸多模糊甚至是错误的认识,传统外科手术治 疗与射频消融术、肝动脉栓塞、放射治疗、术中微波固化术、冷 冻和硬化剂注射治疗等多种治疗手段共存,治疗方案尚未形成较 为统一的临床路径供医患抉择。
肝血管瘤查房 ppt课件
密度区,代表血栓机化或纤维分隔,少数可见到钙化。
(2)增强扫描:
①早期病变边缘显著强化呈结节状或“岛屿状”,密度与邻近腹主动
脉相近,明显高于周围肝实质密度,持续时间超过2分钟。
②随着时间延长,增强幅度向病变中央推近,而病变的低密度区相对
变小。
③延时扫描病变呈等密度或略高密度(平扫时病变内更低密度无变化
2020/11/24
12
疾病相关知识
治疗
手术切除是治疗肝血管瘤的最有效的方法。
1、小的、无症状的肝血管瘤不需治疗,可每隔3~6个月做超 声检查,以动态观察其变化。 2、一般对肿瘤直径>10cm,或直径5~10cm但位于肝缘,有 发生外伤性破裂危险,或肿瘤虽小(直径3~5cm)而有明显 症状者,可根据病变范围做肝部分切除或肝叶切除术。 3、病变广泛不能切除者,可行肝动脉结扎术。
效果评价:未发生并发症
2020/11/24
25
护理问题及措施
P7: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与长时间卧 床有关
护理目标:受压皮肤完好
护理措施: 1、予以Q2H翻身,睡气垫床,骶尾部予以减压帖保护; 2、保持床单元清洁干燥; 3、向家属及病人沟通翻身及配合治疗的重要性。
效果评价:未发生压疮
2020/11/24
16
案例介绍
实验室检查:嗜酸性粒细胞数(EOS):0.012×10^9/L。嗜酸性
粒细胞率(EOS-R):0.002.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TPP):20.5s。 阴离子间隙(AG):6.70mmol/L。肌酸激酶(CK):312 U/L.
影像学检查:CT:肝右后叶、肝左外叶分别见一团块稍低密度影
护理目标:病员焦虑减轻
护理措施:
1、对病员主动关心,热情服务,缩短护患距离,消除其陌生感。 2、对病员提出的问题耐心解答,向病员介绍手术医生,手术过程和愈后 情况,目的是让病员在情绪稳定的状态下接受手术,配合医疗护理。
肝血管瘤的CT影像诊断23页PPT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25、学习是血管瘤的CT影像诊断
36、“不可能”这个字(法语是一个字 ),只 在愚人 的字典 中找得 到。--拿 破仑。 37、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 破,不 要嫉妒 要欣赏 ,不要 托延要 积极, 不要心 动要行 动。 3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 素。(注 意:传 统观念 认为勤 奋和机 会是成 功的要 素,但 是经过 统计学 和成功 人士的 分析得 出,乐 观是成 功的第 三要素 。
39、没有不老的誓言,没有不变的承 诺,踏 上旅途 ,义无 反顾。 40、对时间的价值没有没有深切认识 的人, 决不会 坚韧勤 勉。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5、学习是血管瘤的CT影像诊断
36、“不可能”这个字(法语是一个字 ),只 在愚人 的字典 中找得 到。--拿 破仑。 37、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 破,不 要嫉妒 要欣赏 ,不要 托延要 积极, 不要心 动要行 动。 3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 素。(注 意:传 统观念 认为勤 奋和机 会是成 功的要 素,但 是经过 统计学 和成功 人士的 分析得 出,乐 观是成 功的第 三要素 。
39、没有不老的誓言,没有不变的承 诺,踏 上旅途 ,义无 反顾。 40、对时间的价值没有没有深切认识 的人, 决不会 坚韧勤 勉。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7
8
9
10
11
诊断依据
• MRI T1WI低信号,T2WI表现为特征性的“灯泡征”I
DWI T2WI13
14
诊断依据
• 动脉造影 对比剂进入肝血管窦后密度呈很高的染色,形
似大小不等的“小棉球”或“爆米花”,瘤体巨大的则出 现“树上挂果”征。动脉期很早出现,持续时间长,可达 20s甚至更长 ,即“早出晚归”征。
2
发病机制
• 目前肝血管瘤的病理发生机制尚不清楚,现有两种不同的
认识。其一认为是血管畸形, 其增长是由于血窦在血流 作用下的扩张。其二认为肝血管瘤是真性肿瘤,其增长是 由于新血管组织的形成。
3
分类 (1)海绵状血管瘤:其切面呈蜂窝状、充满血液、镜检显示大小不
等囊状血窦、其内充满红细胞,时有血栓形成,血窦之间有纤维 组织隔,纤维隔内见有小血管及小胆管,偶见被压缩之肝细胞索。 纤维隔及血窦内的血栓可见钙化或静脉石。 (2)硬化性血管瘤:其血管腔闭合,纤维间隔组织较多呈退行性改 变。 (3)血管内皮细胞瘤:血管内皮细胞增殖活跃,易致恶性变。 (4)肝毛细血管瘤:血管腔窄,纤维间隔组织多。
• 放射性核素显像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扫描(SPECT)肝
血流,血池显像方法对肝血管瘤的诊断有高度的特异性和 敏感性,是诊断本病的最佳方法。
15
16
肝血管瘤的危害性
• 肝功能逐渐出现异常 • 损害肝脏的代谢作用 • 大出血,危及生命
因此如果瘤体直径小于4cm,无临床症状,且动态观察其 静止不发展,定期复查即可 ,否则应予治疗。
17
治疗方法
• 手术治疗
(1)肝血管瘤切除或肝叶切除术; (2)肝动脉结扎术; (3)术中冷冻治疗。
• 非手术治疗
(1)放射治疗; (2)中医中药治疗。
18
治疗方法
• 微创介入治疗
(1)动脉导管介入 通过股动脉插管至肝部,采取注射 硬化剂,阻止肝部血管瘤瘤体生长,使其逐渐坏死,达到 治疗目的。
(2)高频彩超微创介入疗法 在高频彩超三维可视下, 通过介入针使药物直达体内血管瘤瘤体中心病灶,准确率、 有效率高,愈合快,不复发。
19
典型病例
• ID 284207,女,54岁,查体发现肝巨大占位1天。
20
21
22
病例回顾
• 女,40岁,查体彩超发现肝占位
23
24
25
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26
主要经营:网络软件设计、图文设计制作、 发布广告等
公司秉着以优质的服务对待每一位客户, 做到让客户满意!
肝血管瘤 1
概述
• 肝血管瘤,是肝脏的良性肿瘤。以肝海绵状血管瘤最常见。
海绵状血管瘤一般是单发的,多发生在肝右叶;约10% 左右为多发,可分布在肝一叶或双侧。血管瘤在肝脏表现 为暗红、蓝紫色囊样隆起。分叶或结节状,柔软,可压缩, 多数与邻近组织分界清楚。
• 中年女性多见,女性的发病率是男性的6倍。
27
致力于数据挖掘,合同简历、论文写作、 PPT设计、计划书、策划案、学习课件、 各类模板等方方面面,打造全网一站式需 求
28
29
低回声占位伴有后方不甚明显的回声增强效应。大多数小血 管瘤(<5cm)为强回声。较大的血管瘤(>5cm)则表现为内 部高低混杂回声,边界不整,形状不一,此为瘤内有纤维性 变、血栓形成或坏死所致。
• CT 平扫下肝血管瘤表现为圆形或卵圆形低密度灶。增强特
征表现为:早期病灶边缘呈高密度强化,增强区域呈进行性 向心性扩展,延迟(>5min)扫描病灶呈等密度充填,再延迟 1h后病灶又恢复到平扫时之低密度(“快进慢出)。
4
临床表现
• 小血管瘤多无明显症状及体征,较大血管瘤可有肝区胀
痛 ,右上腹可触及包块,肝大。
• 4厘米以上者约40%伴腹部不适,有食欲不振、消化不良
等症状。肝血管瘤内可有纤维组织、机化血栓,可因反复 血栓形成而导致肿瘤肿胀、引起肝包膜牵拉胀痛。
5
诊断依据
• B超 可检出直径>2cm的肝血管瘤。典型表现为边界清晰的
7
8
9
10
11
诊断依据
• MRI T1WI低信号,T2WI表现为特征性的“灯泡征”I
DWI T2WI13
14
诊断依据
• 动脉造影 对比剂进入肝血管窦后密度呈很高的染色,形
似大小不等的“小棉球”或“爆米花”,瘤体巨大的则出 现“树上挂果”征。动脉期很早出现,持续时间长,可达 20s甚至更长 ,即“早出晚归”征。
2
发病机制
• 目前肝血管瘤的病理发生机制尚不清楚,现有两种不同的
认识。其一认为是血管畸形, 其增长是由于血窦在血流 作用下的扩张。其二认为肝血管瘤是真性肿瘤,其增长是 由于新血管组织的形成。
3
分类 (1)海绵状血管瘤:其切面呈蜂窝状、充满血液、镜检显示大小不
等囊状血窦、其内充满红细胞,时有血栓形成,血窦之间有纤维 组织隔,纤维隔内见有小血管及小胆管,偶见被压缩之肝细胞索。 纤维隔及血窦内的血栓可见钙化或静脉石。 (2)硬化性血管瘤:其血管腔闭合,纤维间隔组织较多呈退行性改 变。 (3)血管内皮细胞瘤:血管内皮细胞增殖活跃,易致恶性变。 (4)肝毛细血管瘤:血管腔窄,纤维间隔组织多。
• 放射性核素显像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扫描(SPECT)肝
血流,血池显像方法对肝血管瘤的诊断有高度的特异性和 敏感性,是诊断本病的最佳方法。
15
16
肝血管瘤的危害性
• 肝功能逐渐出现异常 • 损害肝脏的代谢作用 • 大出血,危及生命
因此如果瘤体直径小于4cm,无临床症状,且动态观察其 静止不发展,定期复查即可 ,否则应予治疗。
17
治疗方法
• 手术治疗
(1)肝血管瘤切除或肝叶切除术; (2)肝动脉结扎术; (3)术中冷冻治疗。
• 非手术治疗
(1)放射治疗; (2)中医中药治疗。
18
治疗方法
• 微创介入治疗
(1)动脉导管介入 通过股动脉插管至肝部,采取注射 硬化剂,阻止肝部血管瘤瘤体生长,使其逐渐坏死,达到 治疗目的。
(2)高频彩超微创介入疗法 在高频彩超三维可视下, 通过介入针使药物直达体内血管瘤瘤体中心病灶,准确率、 有效率高,愈合快,不复发。
19
典型病例
• ID 284207,女,54岁,查体发现肝巨大占位1天。
20
21
22
病例回顾
• 女,40岁,查体彩超发现肝占位
23
24
25
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26
主要经营:网络软件设计、图文设计制作、 发布广告等
公司秉着以优质的服务对待每一位客户, 做到让客户满意!
肝血管瘤 1
概述
• 肝血管瘤,是肝脏的良性肿瘤。以肝海绵状血管瘤最常见。
海绵状血管瘤一般是单发的,多发生在肝右叶;约10% 左右为多发,可分布在肝一叶或双侧。血管瘤在肝脏表现 为暗红、蓝紫色囊样隆起。分叶或结节状,柔软,可压缩, 多数与邻近组织分界清楚。
• 中年女性多见,女性的发病率是男性的6倍。
27
致力于数据挖掘,合同简历、论文写作、 PPT设计、计划书、策划案、学习课件、 各类模板等方方面面,打造全网一站式需 求
28
29
低回声占位伴有后方不甚明显的回声增强效应。大多数小血 管瘤(<5cm)为强回声。较大的血管瘤(>5cm)则表现为内 部高低混杂回声,边界不整,形状不一,此为瘤内有纤维性 变、血栓形成或坏死所致。
• CT 平扫下肝血管瘤表现为圆形或卵圆形低密度灶。增强特
征表现为:早期病灶边缘呈高密度强化,增强区域呈进行性 向心性扩展,延迟(>5min)扫描病灶呈等密度充填,再延迟 1h后病灶又恢复到平扫时之低密度(“快进慢出)。
4
临床表现
• 小血管瘤多无明显症状及体征,较大血管瘤可有肝区胀
痛 ,右上腹可触及包块,肝大。
• 4厘米以上者约40%伴腹部不适,有食欲不振、消化不良
等症状。肝血管瘤内可有纤维组织、机化血栓,可因反复 血栓形成而导致肿瘤肿胀、引起肝包膜牵拉胀痛。
5
诊断依据
• B超 可检出直径>2cm的肝血管瘤。典型表现为边界清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