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培训材料
手足口病防控培训资料
手足口病防控培训资料一、手足口病概述手足口病是由多种人肠道病毒引发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是我国法定报告治理的丙类传染病。
大多数患者病症轻微,以发烧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要紧病症。
少数患者可显现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神经源性肺水肿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可致使死亡。
手足口病传染性极强,常显现暴发或流行。
二、病原学引发手足口病的病毒属于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包括柯萨奇病毒A 组(CVA)的二、4、五、7、九、10、16 型等,B组(CVB)的一、二、3、4、5 型等;肠道病毒71型(EV71);埃可病毒(ECHO)等。
其中以EV71及CVA16型较为常见。
肠道病毒适合在湿、热的环境下生存与传播,75%酒精和5%来苏不能将其灭活,对乙醚、去氯胆酸盐等不灵敏;对紫外线和干燥灵敏,各类氧化剂(高锰酸钾、漂白粉等)、甲醛、碘酒和56℃30分钟能够灭活病毒。
病毒在4℃可存活1年,-20℃可长期保留,在外环境中可长期存活。
三、流行病学一、传染源。
人是人肠道病毒的唯一宿主,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为本病的传染源,隐性感染者难以辨别和发觉。
发病前数天,感染者咽部与粪便就可检出病毒,通常以发病后一周内传染性最强。
二、传播途径。
肠道病毒可经胃肠道(粪-口途径)传播,也可经呼吸道(飞沫、咳嗽、打喷嚏等)传播,亦可因接触患者口鼻分泌物、皮肤或粘膜疱疹液及被污染的手及物品等造成传播。
尚不能明确是不是可经水或食物传播。
病人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及其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床上用品、内衣和医疗器具等都可造本钱病传播。
3、易感性。
人对人肠道病毒普遍易感。
不同年龄组都可感染发病,以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尤以3岁及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
显性感染和隐性感染后都可取得特异性免疫力,产生的中和抗体可在体内存留较长时刻,对同血清型病毒产生比较牢固的免疫力,但不同血清型间鲜有交叉免疫。
4、流行特点。
手足口病培训资料精要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儿童传 染病,需要及时治疗和隔离。
对于重症手足口病,需要及时 就医并接受专业的治疗和护理。
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是保持个 人卫生,加强环境卫生管理, 以及及时接种疫苗。
THANKS
感谢观看
环境卫生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经常开窗通风,避免长时间关闭门窗。
清洁和消毒日常物品
经常清洗和消毒玩具、餐具、衣物等日常物品。
避免拥挤的环境
尽量减少在拥挤、通风不良的环境中停留。
饮食卫生
喝开水
饮用煮沸过的水,避免喝生水。
吃熟食
食物应彻底煮熟,尤其是肉类和蛋类。
疫苗接种
1 2
接种手足口病疫苗
根据当地卫生部门的建议,及时为孩子接种手足 口病疫苗。
培训
对手足口病防控专业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提高其防控技能和应急处置能力。同时 ,对医护人员进行手足口病诊疗培训,提高诊疗水平。
05
手足口病案例分析
典型案例介绍
案例一
一名5岁男孩,因发热、口腔溃疡和手足皮疹等症状,被诊断 为手足口病。经过一周的隔离治疗和护理,病情得到控制并 痊愈。
案例二
一名2岁女孩,因高热、呼吸急促、心率加快等症状,被诊断 为重症手足口病。经过两周的住院治疗和护理,病情得到缓 解并逐渐康复。
隔离治疗
对确诊病例进行隔离治疗, 减少病毒传播,同时对密 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和 预防性治疗。
社区防控
加强社区防控措施,如开 展健康教育、环境卫生整 治和消毒工作,提高居民 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
宣传教育与培训
宣传教育
通过多种渠道开展手足口病宣传教育活动,普及手足口病防治知识,提高公众的 认知度和自我保护意识。
等促进愈合。
手足口病预防知识培训
疫情处理期间,要每日填报《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每日新增 病例统计表》,及时向属地县(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填报的时间应至少持续到疫情结束后一周
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每日新增 病例统计表
日期
截至首次调查时 处理后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第五天 第六天 第七天
严防社区扩散
服务帮助到位、宣传释解到位、跟踪了解到位、情况反馈到位
五、聚集性疫情分析
发病人群年龄分析(2)
今年,3-5岁年龄组发病人群所占比例也 呈现逐月上升趋势,提示今年进入高发季 节后,托幼机构聚集性发病增多。
日常防控措施(把好“6关”)
晨检关 卫生习惯关 消毒关 宣传关 家长入园关 跟踪调查关
(一)把好晨检关
应由园医或卫生老师参与 应于每天入园(入托)前完成 检查内容:
一问:通过询问家长了解儿童离园后到来园期间的一般健康情 况,包括精神、食欲、睡眠、大小便等情况,重点询问是否有 发热、皮疹、呕吐、咳嗽、流涕等症状
二摸:手摸额部及手心,以筛查小儿是否有发热,对可疑发热 者应及时隔离测量体温,确定是否发热
三看:观察小儿精神是否活泼,面色是否正常,有无眼结膜充 血、流涕等症状,特别注意手掌、脚掌等部位是否有皮疹
四查:晨检发现以发热、手、足、口、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 可能还伴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包括仅表现为手、足、口、臀 部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的儿童时,要立即通知其家长带领其 到医院诊治,并做好追踪随访。
拭消毒两次 在每班门口放置84消毒液浸泡的消毒垫 每天下午放学后一小时各睡眠室和活动室用紫外线灯进行
空气消毒,平时经常保持清洁,并通风换气良好 进行清扫或消毒工作(尤其清扫厕所)时,工作人员应穿
幼儿园教育手足口病学习培训学习材料
幼儿园教育手足口病学习培训学习材料一、手足口病基本认识1.定义2.病原体手足口病的病原体为肠道病毒,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最为常见。
3.传播途径(1)空气传播:患者咳嗽、打喷嚏时,病毒随飞沫传播;(2)接触传播:通过接触患者皮肤、黏膜、疱疹液等传播;(3)消化道传播:通过食物、水源等传播。
二、手足口病临床表现1.病程分期(1)潜伏期:一般为3-7天;(2)前驱期:发热、咳嗽、流涕等症状;(3)疱疹期: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疱疹;(4)恢复期:症状逐渐消失,疱疹结痂脱落。
2.临床表现(1)发热:多为低热,少数病例可出现高热;(2)皮疹: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疱疹,皮疹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约2-5毫米,周围有红晕;(3)口腔症状:口腔疼痛、吞咽困难;(4)其他症状:咳嗽、流涕、恶心、呕吐等。
三、手足口病预防与控制1.预防措施(1)加强宣传教育:普及手足口病防治知识,提高家长和教师的防控意识;(2)保持环境卫生:定期清洁、消毒玩具、餐具、寝具等;(3)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保持口腔清洁;(4)加强营养:提高儿童免疫力;(5)避免拥挤:减少集体活动,避免交叉感染。
2.控制措施(1)发现病例:及时报告,隔离治疗;(2)密切接触者管理: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必要时隔离;(3)加强监测:对幼儿园、学校等集体单位进行疫情监测;(4)疫苗接种:目前已有手足口病疫苗,可自愿接种。
四、手足口病治疗与护理1.治疗原则(1)对症治疗:退热、抗病毒;(2)加强营养:保证水分摄入,纠正脱水;(3)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防止继发感染;(4)中医治疗:根据病情,采用中药煎剂或中成药治疗。
2.护理要点(1)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开窗通风;(2)保持口腔清洁:每日用生理盐水或温水漱口;(3)注意饮食:给予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4)观察病情: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及时治疗。
五、幼儿园教育手足口病防控策略1.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家长会、宣传栏等形式,普及手足口病防治知识;2.建立防控机制:制定手足口病防控预案,明确责任分工;3.定期培训:组织幼儿园教职工进行手足口病防控知识培训;4.落实防控措施:严格执行预防措施,发现病例及时报告、隔离治疗;5.家园共育: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做好手足口病防控工作。
手足口病培训内容
手足口病防治培训内容新城五小手足口病防治培训内容一、什么是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临床表现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可导致死亡。
二、手足口病的病原有哪些?引起手足口病的病原主要有肠道病毒中的柯萨奇病毒a组16、4、5、7、9、10型,b组2、5、13型;埃可病毒和肠道病毒71型(ev71),其中以肠道病毒71型(ev71)及柯萨奇病毒a组l6型最为常见。
三、什么是肠道病毒ev71感染性疾病?肠道病毒ev71是人肠道病毒中的一种,简称为ev71,人感染了该病毒后能引起手足口病、病毒性咽峡炎,重症患儿可出现为肺水肿、脑炎等,统称为肠道病毒ev71感染疾病,其中手足口病是最常见的一种感染性疾病。
四、手足口病临床表现有哪些?当人感染了肠道病毒(含ev71),经过最短12-24小时、最长6天、一般2天的潜伏期后,急性起病,临床表现为发热,体温可达38度以上,口腔粘膜、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同时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痛等症状。
五、手足口病的预后如何?绝大部分尤其轻型的手足口病患者一般预后良好,无后遗症;绝少数患者得病后会迅速发展为重症或并发脑炎、脑脊髓炎、脑膜炎、肺水肿、循环衰竭,如不及时就诊、抢救治疗会危及生命,以至死亡。
? 六、诊断手足口病的依据是什么?诊断手足口病依据有下列几条:1、以发热、手、足、口、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为主要表现,可伴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2、部分病例仅表现为手、足、臀部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
3、重症病例可出现神经系统受累、呼吸及循环衰竭等表现,实验室检查可有末梢血白细胞增高、血糖增高及脑脊液改变,脑电图、核磁共振、胸部x 线检查可有异常。
七、什么叫手足口病的临床诊断病例?医院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遇见患有疑似手足口病症状的患者,应做好诊断,对符合下列症状、体征的患者可诊断为临床诊断一般病例或重症病例:一般病例:急性起病,发热,手掌或脚掌部出现斑丘疹和疱疹,臀部或膝盖也可出现皮疹。
手足口病培训内容
手足口病培训内容1.什么是肠道病毒71型感染性疾病肠道病毒71型感染性疾病是由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导致的一组感染性疾病,它包括:手足口病、疱疹性咽颊炎、无菌性脑膜炎、脑炎、迟缓性麻痹、肺水肿和病毒性心肌炎等多种疾病;2.这种病什么季节容易发生全年都可发生,以4——9月多见;3.那些人容易感染手足口病5岁以下儿童多见,尤其是婴幼儿;4.手足口病严重吗通常不严重,多数病例经对症处理后,可在7——10天内康复;只有个别病例可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脑干脑炎、心脏衰竭、肺水肿、肺出血等,甚至死亡;5.手足口病会传染吗会传染,在儿童当中传染性强;6.手足口病通过什么途径传染⑴一般通过患儿接触过的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床上用品、内衣等传播;⑵患儿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⑶门诊交叉感染;⑷通过被病毒污染的水源、食物等也可造成传播;7.手足口病感染后有哪些症状多以发热起病,一般在38度左右,部分患儿在手、足、口腔粘膜、臀部、肛周等处出现皮疹,有的患儿会出现咳嗽、呕吐、咽痛、咽部充血等,还有的出现精神差、烦躁、肢体无力及抽搐等神经系统表现;个别患儿可伴有严重的并发症,如脑干脑炎、心脏衰竭、肺水肿、肺出血等,以2岁以下患儿多见,大多持续高热,病情发展迅速,重症病例多在发病后7天内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严重并发症,并可引起死亡;8.手足口病有特异的治疗方法吗目前还没有特异的治疗药物,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9.怎样预防手足口病等EV71型病毒感染性疾病⑴饭前便后勤洗手,预防并从口入;⑵室内常通风,注意卫生及消毒;⑶尽量少让孩子到拥挤场所;⑷加强营养,多休息;10.孩子感染手足口病后怎么办⑴孩子出现发烧皮疹等症状,应尽快到医院就诊;⑵患儿暂不送幼儿园或学校等,遵医嘱,必要时住院治疗;⑶有病人家庭应特别注意卫生,经常用洁净剂洗手,用含氯消毒剂彻底清洁、消毒;青州红庙社区卫生服务站2018-5-30。
手足口病防控培训资料
教育公众如何通过个人卫生、环境卫生和饮食卫生等措施预防手足 口病。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手足口病的宣传海报和视频制作
宣传海报的设计
设计简洁明了、具有吸引力和视觉冲 击力的海报,突出手足口病的危害和 预防措施。
视频制作
制作简短的视频,介绍手足口病的基 本知识、危害和预防措施,以便在公 共场合播放。
手足口病的宣传渠道和方式选择
手足口病的治疗和护理
手足口病的治疗
01
02
03
急性期治疗
在发病急性期,应保持皮 肤清洁,避免抓挠,可使 用炉甘石洗剂、抗病毒药 物等缓解症状。
对症治疗
根据患儿的症状进行对症 治疗,如发热可使用退热 药物,咳嗽可使用止咳药 物。
严重病例处理
对于病情较重的患儿,应 住院治疗,给予静脉输液 、抗生素等治疗措施。
详细描述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防控失败会导致疫情扩散。 该病例发生在某城市社区,由于卫生管理不到位、疫苗接种 覆盖率低等原因,疫情迅速扩散。疾控部门及时介入,加强 防控措施,最终成功控制疫情。
案例三:手足口病健康教育的实践效果评估
总结词
手足口病健康教育实践效果评估显示,加强 健康教育可以提高居民对手足口病的认知和 防控意识,降低发病率和重症率。
定期用肥皂和水清洗家庭用品,如家具、 玩具和餐具。使用含有至少60%酒精的消 毒液清洁表面和常用物品。
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避免与感染者接触
注意宠物卫生
如果家庭成员感染了手足口病,尽量隔离 感染者,避免其他家庭成员与之接触。
如果家中有宠物,要定期清洁和消毒宠物 用品,并避免宠物接触感染者的分泌物和 排泄物。
手足口病防控培训资料
手足口病防控培训资料一、什么是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为我国法定报告管理的丙类染病,多由柯萨奇A组16型(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引起。
全年均有发生,5-7月高发。
手足口病的典型症状是发热,并伴有手掌、脚掌斑丘疹或疱疹,口腔粘膜疱疹或溃疡。
少数病例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重症表现。
二、传染源1.患者:感染了能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并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2.隐性感染者:感染了能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但临床上没有任何症状和体征。
三、传播途径以下三种途径可以传播手足口病。
1、消化道:经消化道(及粪口途径)传播。
2、呼吸道: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
3.密切接触:通过接触患儿皮肤、粘膜疱疹液传播。
被患儿的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污染的手、毛巾、手绢、水杯、玩具、碗筷、奶瓶、奶嘴、床上用品、内衣、医疗器具等都可以造成病毒的传播。
四、易感人群:学龄前儿童,特别是3岁以下婴幼儿。
五、病原学特征:温度在56℃以上、紫外线以及含氯消毒剂(如84消毒液、漂白粉)等化学物质可降低EV71病毒和CoxA16病毒等肠道病毒的活性,但是酒精对其无效。
用酒精消毒对预防手足口病无效六、临床表现1.普通病例的表现(1)手足口病的潜伏期为2~10天,平均3~5天。
(2)典型的临床表现1)起病急,先出现发热,体温一般不超过38.5℃,伴有食欲不振、流涕、咳嗽、咽痛、全身不适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2)发热1~2天后在患儿口腔、手、脚和臀部出现散在的、米粒或绿豆大小的斑丘疹或疱疹。
(3)皮疹的特点1)口腔粘膜疱疹散在分布于两颊部、咽后壁,舌边、唇齿侧也常发生,初为粟米样斑丘疹或水疱,很快破溃形成溃疡,其周围有红晕,疼痛感较明显。
2)手和脚的皮疹数量少的有几个,多的有几十个,多发生于手掌和脚掌,皮疹周围发红,疱疹较硬,里面有少量混浊液体。
有些皮疹不易看到,需要用手沿掌纹触摸才能发现。
3)臀部及肛周也可能出现与手、脚掌同样的皮疹,但躯干及面部很少出现。
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培训内容
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培训内容1. 什么是手足口病?手足口病,听起来像是个外星病种,其实它可是咱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小麻烦。
它主要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最常见的就是柯萨奇病毒。
得了这病的小朋友,通常会出现口腔内的小水泡,还有手、脚上也会长一些小疙瘩。
没错,这可不是一场小儿科的“盛宴”,看着孩子难受,作为家长,心里那真是一个五味杂陈。
2. 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这病可真是“粘人”,它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感染者的唾液、鼻涕、疱疹液等传播。
想想看,孩子们爱分享玩具,爱亲亲抱抱,这可就给病毒提供了大好机会。
你要是看到小朋友们一边玩耍一边用嘴巴撕开零食包装,那真是要警惕了。
这些病毒可像小偷一样,悄无声息地潜伏着,随时准备“出击”。
不过,家长们也别过于紧张,毕竟保持卫生、勤洗手,就能有效降低传播风险。
2.1 防治措施那么,我们要怎么防治呢?首先,勤洗手是关键!记得孩子们吃饭前、上厕所后都要洗手,洗得干干净净。
再说,尽量让孩子们少去人多的地方,特别是在手足口病高发期,别让他们“闹场”。
而且,如果家里的小朋友不幸感染了,尽量让他们在家休息,减少与其他小伙伴的接触。
别忘了,保持家里的环境清洁也很重要,定期消毒玩具和生活用品,这可是小细节,做得好可以大大降低感染的机会。
2.2 注意症状如果孩子真的不幸得了手足口病,家长们一定要注意观察症状。
起初可能只是发热,接着嘴巴里会长水泡,可能还会出现食欲不振、烦躁等表现。
这时候,给孩子多喝水,保持水分补充,能减轻症状。
同时,饮食方面可以选择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比如稀饭、面条等。
尽量避免让他们吃辛辣或酸的食物,以免刺激口腔。
孩子们的脾气就像小火焰,得了病会更加烦躁,家长们可要耐心陪伴哦。
3. 预防知识最后,家长们要记得给孩子讲讲防病知识。
孩子们虽然年纪小,但他们也能理解“洗手”的重要性。
你可以把洗手变成游戏,比如用洗手歌吸引他们的注意,让他们在快乐中养成好习惯。
此外,教他们不要用手去摸脸,这个习惯可得从小抓起,毕竟手上的细菌可不想成为他们的小伙伴。
幼儿园手足口病防控培训材料
幼儿园手足口病防控培训材料一、手足口病简介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儿童传染病,主要由肠道肝星病毒引起,传播途径主要包括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
患病后症状包括发热、口腔溃疡、手脚皮疹等,严重病例还可能伴随神经系统并发症。
对于儿童园幼儿园而言,手足口病的防控尤为重要。
二、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手足口病主要通过飞沫和接触传播,轻易地在幼儿园内扩散。
家庭成员是初次感染的患者,一旦进入幼儿园存在感染,易造成集体感染。
因此,控制传播途径十分关键。
1. 飞沫传播•飞沫传播主要是通过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或唾液等飞沫传播给他人。
•在幼儿园中,在孩子咳嗽、打喷嚏时,容易传播给周围的小伙伴。
2. 接触传播•在触摸带有手足口病毒的物品后,再接触口腔或鼻腔等黏膜易使病毒侵入,造成传播。
三、手足口病的防控措施幼儿园是手足口病易发的场所,因此对于手足口病的防控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以下是一些针对手足口病的常见防控措施:1. 卫生教育•针对师生开展手足口病的宣传教育,让广大师生及其家长了解手足口病的传染途径、症状、预防和控制措施,提高防控意识。
2. 提高卫生管理水平•加强对幼儿园环境卫生的的监测及日常处置,保持空气和物品的清洁,并做好儿童案被物品消毒。
3. 早期疫情发现与隔离•发现手足口病病例后,学校应第一时间上报,及时隔离患儿,并配合卫生部门进行疫情控制和处理。
4. 个人防护•孩子在幼儿园时,要求保持自身卫生,儿童及教职工应勤洗手、嘴巴、擦拭眼睛、清洗物品等,减少病菌传播。
四、结语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尤其对于幼儿园这种集体环境更容易传播。
因此,提高师生及家长的关注度,加强卫生管理,加强幼儿园卫生宣传及教育,才是有效防控手足口病的有效手段。
希望幼儿园可以认真对待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保护幼儿的健康。
手足口病防治培训
➢ 5、继续高度关注聚集性疫情,特别是托幼 机构及小学,发现聚集性疫情及时报告区 疾控中心,以便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 早治疗,防止疫情的扩散和蔓延。
疾病概述 --流行病学
►传播途径 :
胃肠道(粪-口途径)传播 呼吸道(飞沫、咳嗽、打喷嚏等)传播 接触患者口鼻分泌物、皮肤或粘膜疱疹液及
被污染的手及物品等造成传播 尚不能明确是否可经水或食物传播。
疾病概述 --流行病学
►易感性
人对人肠道病毒普遍易感 以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尤以3岁及以下儿童发
追求卓越,让自己更好,向上而生。2024年6月13日 星期四 上午1时31分25秒01: 31:2524.6.13
严格把控质量关,让生产更加有保障 。2024年6月上 午1时31分24.6.1301: 31June 13, 2024
重规矩,严要求,少危险。2024年6月 13日星 期四1时31分25秒01: 31:2513 June 2024
3.循环系统表现:面色苍灰、皮肤花纹、四肢发凉, 指(趾)发绀;出冷汗;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 心率增快或减慢,脉搏浅速或减弱甚至消失;血压 升高或下降。
疾病概述 --治疗原则
► 目前无特异性治疗方法,以支持疗法为 主,绝大多数患者可自愈。有效的疫苗是 预防传染病的最重要措施。(由于多种肠道病原体均
踏实,奋斗,坚持,专业,努力成就 未来。24.6.1324.6.13Thursday, June 13, 2024
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培训材料
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培训材料1.手足口病的流行特性手足口病流行无明明的地区性,是全球性传染病。
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多见。
该病流行期间,可发生幼儿园和托儿所集体感染和家庭聚集发病现象。
2.什么是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EV71型和A组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等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多见传染病。
手足口病≠肠道病毒EV71,肠道病毒EV71只是引起手足口病的其中的一种病毒。
3.手足口病的的症状?以发热和手、足、口、臀部四个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
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
皮疹不像蚊虫咬、不像药物疹、不像口唇牙龈疱疹、不像水痘所以又称四不像;疱疹具有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的四不特征。
手、足、口病症状在同一患者不一定全部出现。
4.手足口病危机吗?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约一周左右具有自愈的倾向。
少数患者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肺水肿和心肌炎、急性和缓性麻痹等,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
5.哪些人简易感染手足口病?人是唯一宿主,普遍易感,以婴幼儿发病为主。
≤3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
少年儿童和成人感染后多不发病,但能够传播病毒。
6.哪些消毒剂对EV71肠道病毒有用?75%酒精和5%来苏不能将其灭活,但对紫外线及干涸明锐。
各种氧化剂(高锰酸钾、漂白粉等)、碘酒都能灭活病毒。
病毒在50℃可被迅速灭活。
7.手足口病的主要传播途径?(1)经(接触被患者粪便污染的物品,病从口入)粪-口传播;(2)呼吸道飞沫(近距离飞沫)传播;(3)经接触病人皮肤、粘膜泡疹液而感染。
8.预防控制措施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
做好儿童个人、家庭和托幼机构的卫生是预防本病感染的关键。
幼儿园预防控制措施1.教室和宿舍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2.每日对不可移动的共用物品、游玩设施进行清洗消毒;3.衣被及其它日常用品和玩具要勤晒太阳;4.饭前便后要洗手,预防病从口入;5.保持充塞的睡眠,提高儿童的抗病能力;6.落实晨检制度,发现有发热、皮疹的孩子,要立即要求家长带小孩去医院就诊;7.患儿增多时,要及时向卫生和教育部门报告。
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培训材料
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培训材料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手足口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手足口病(hand food and mouth disease,HFMD)是由肠道病毒(主要由柯萨奇A组16型(CoxA16)、肠道病毒71型(EV71 ))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
2007年至2010年,手足口病在中国大陆大范围流行。
除西藏外,全国各地均有病例报告,多个地区有大规模流行暴发,患病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并不断有死亡病例出现。
全国发病人数:07年为85844例;08年为488955例;09年为1155525例,2010年为09年的2倍以上。
病原学手足口病的病原体包括数十种肠道病毒,包括柯萨奇病毒(Cox),A2、A4、A5、A7、A9、A10、A16型等,以及肠道病毒71型(EV71),其中以CoxA16、 EV71最常见。
但近年来报告由EV71 引起的症状较重,还可伴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及瘫痪。
流行病学传染源病人及隐性感染者,传染期一般为1-2周至3-5周之间,有时更长,病毒可经粪便排出,也可经疱疹破溃时的液体流出。
传播途径主要经口传播,粪口传播,密切接触,另有报导公共游泳池、医院门诊口腔检诊器消毒不严格也可传播本病,其次接触传播,飞沬也可传播。
人群易感性婴幼儿对手足口病的各型病毒普遍易感,易感性随年龄增长而降低。
发病后的免疫力不甚巩固,可再次感染。
病毒之间无明显交叉免疫。
隐性感染病例较多,1983年天津发生本病的流行,总发病率为2.02‰,幼托机构发病率23.03‰。
1975年在保加利亚流行由EV71引起的700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21%有瘫痪,44例(6.29%)死亡。
我国自1981年在上海发现本病,以后北京、河北、天津、福建、吉林、山东、湖北、广东等十几个省(市)均有报导。
手足口病在我国各地以夏季最高。
手足口病病的知识培训
03 手足口病的临床治疗与护理
对症治疗原则及方法
01
02
03
04
降温治疗
对于发热的患儿,可采取物理 降温或药物降温,以防止高热
惊厥。
口腔护理
保持口腔清洁,预防继发感染 ,可使用口腔喷雾剂或药膏以
减轻疼痛。
皮肤护理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防止疱疹 破溃感染,可使用抗病毒药膏
涂抹患处。
饮食调整
给予患儿清淡、易消化、营养 丰富的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
发病机制
病毒通过口腔或呼吸道进入人体 ,在肠道内繁殖,然后通过血液 循环到达皮肤、黏膜等部位,引 起相应症状。
流行病学特点
01
02
03
易感人群
5岁以下儿童易感,特别 是3岁以下婴幼儿发病率 最高。
流行季节
全年均可发病,但夏秋季 为高发季节。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 和密切接触传播,如接触 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 玩具、食具等。
病例报告流程与要求
报告时限
规定手足口病病例的报告时限, 确保信息及时上报。
报告程序
明确病例报告的程序,包括初诊报 告、复诊报告、死亡报告等。
报告内容
规范病例报告的内容,包括患者基 本信息、症状体征、诊断依据等。风险评源自及预警机制风险评估01
根据监测结果和病例报告情况,对手足口病疫情进行风险评估
,确定风险等级。
鉴别诊断
需要与口蹄疫、疱疹性咽峡炎、水痘等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其中口蹄疫主要发生在畜间,人类少见;疱疹性咽峡炎的疱 疹主要发生在口腔后部;水痘的皮疹呈向心性分布,主要发 生在躯干。
02 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与预防
传播途径及易感人群
传播途径
手足口防治知识培训内容
手足口防治知识培训内容
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培训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手足口病的基本知识:
- 介绍手足口病的病原体、传播途径和发病特点;
- 解释手足口病的症状、严重程度和并发症;
- 强调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易感人群以及传播的主要环境。
2. 手足口病的预防措施:
- 强调个人卫生习惯的重要性,如勤洗手、保持手指短、勿用污染物品等;
- 讲解正确的咳嗽和打喷嚏礼仪,如用纸巾或肘部遮掩口鼻;
- 推广环境卫生的重要性,如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经常清洁、消毒等。
3. 患者和疑似患者的处理:
- 介绍患者和疑似患者的识别方法,如典型症状、接触史等;
- 强调患者和疑似患者的隔离措施,如居家隔离、避免与他人近距离接触等;
- 解释患者和疑似患者的就医流程,如及时就医、遵循医生建议等。
4. 公共场所的防控措施:
- 根据手足口病传播途径,讲解公共场所的消毒和卫生管理措施;
- 强调公共场所管理者的责任,如监测传染病信息、加强清洁消毒等;
- 推广公共场所人群密集时的预防措施,如佩戴口罩、勿分享个人用品等。
5. 家庭和社区的防控措施:
- 强调家庭成员的防护意识和措施,如避免接触疑似病例、保持室内通风等;
- 推广家庭的环境卫生管理方法,如儿童玩具的清洁、家庭物品的消毒等;
- 强调社区居民的互助与合作,如及时报告病例、共同维护公共卫生等。
培训内容可以通过讲座、宣传海报、小组讨论等形式进行,同时配合实际案例和图表以增加学习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培训材料
1.手足口病的流行特性
手足口病流行无明显的地区性,是全球性传染病。
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多见。
该病流行期间,可发生幼儿园和托儿所集体感染和家庭聚集发病现象。
2.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EV71型和A组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等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
手足口病≠肠道病毒EV71,肠道病毒EV71只是引起手足口病的其中的一种病毒。
3.手足口病的的症状?
以发热和手、足、口、臀部四个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
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
皮疹不像蚊虫咬、不像药物疹、不像口唇牙龈疱疹、不像水痘所以又称四不像;疱疹具有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的四不特征。
手、足、口病症状在同一患者不一定全部出现。
4.手足口病严重吗?
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约一周左右具有自愈的倾向。
少数患者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肺水肿和心肌炎、急性弛缓性麻痹等,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
5.哪些人容易感染手足口病?
人是唯一宿主,普遍易感,以婴幼儿发病为主。
≤3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
少年儿童和成人感染后多不发病,但能够传播病毒。
6.哪些消毒剂对EV71肠道病毒有效?
75%酒精和5%来苏不能将其灭活,但对紫外线及干燥敏感。
各种氧化剂(高锰酸钾、漂白粉等)、碘酒都能灭活病毒。
病毒在50℃可被迅速灭活。
7.手足口病的主要传播途径?
(1)经(接触被患者粪便污染的物品,病从口入)粪-口传播;
(2)呼吸道飞沫(近距离飞沫)传播;
(3)经接触病人皮肤、粘膜泡疹液而感染。
8.预防控制措施
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
做好儿童个人、家庭和托幼机构的卫生是预防本病感染的关键。
幼儿园预防控制措施
1. 教室和宿舍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
2. 每日对不可移动的共用物品、游玩设施进行清洗消毒;
3. 衣被及其它日常用品和玩具要勤晒太阳;
4. 饭前便后要洗手,预防病从口入;
5. 保持充足的睡眠,提高儿童的抗病能力;
6. 落实晨检制度,发现有发热、皮疹的孩子,要立即要求家长带小孩去医院就诊;
7. 患儿增多时,要及时向卫生和教育部门报告。
培训人员:本园全体教师
主讲:班良伟
培训时间:2014年5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