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科技成果

合集下载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PPT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PPT

• 提示: (1)特点:航空航天领域成就突出, 世界领先。
• (2)原因: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发展为科技 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党和政府的 正确决策,一系列科技发展计划和战略的 实施;教育的发展,人才的培养;科技工 作者的艰辛努力和奉献精神等。
• 2.[学思之窗](教材P93)你怎样理解邓小平的这 段话?
•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做出的发展重大科 学科技的战略性举措有哪些?
• 精讲: (1)建国初期:建立科研机构,组织 科研队伍;实施“两弹一星”战略;制订科技 发展规划(如863计划,星火计划等)。
• (2)改革开放后:1978年召开全国科学大会, 邓小平重申“科技是生产力”的论断;1985年 中共中央做出《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 定》,极大推动了科技与经济的结合;1995年, 党和政府提出科教兴国战略,要求进一步发挥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
• (3)科技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 展和进步,也显露出其某些负面效应。
• 研究性学习是新课标下历史学习的重要手段, 读下框内的文字材料,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
• 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 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 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 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 发达的标志。
• 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 B.中国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
• C.中国成功发射“神舟5号”
• D.中国首枚自行研制的火箭发射成功
• 解析: 正确解读图片,图片显示的是东方红 卫星发射的纪念烟标。
• 答案: B
•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 1905 年 爱 因 斯 坦 发 表 《 论 动 体 的 电 动 力 学》,为物理学的发展带来了革命性的变 化。为纪念这一成果诞生100周年,2005年 被定为世界物理年。

第19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课件(共49张PPT)

第19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课件(共49张PPT)

人。”
钱学森
③卫星技术
1970年,我国第 一颗人造地球 卫星“东方红 一号”成功发 射。
意义: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 宣告中国进入航天时代。
第一篇章
我们的成就
术三 中 1、1992年:政府作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决策 的个 国 国掌 成 2、1999年起:“神舟”号飞船4次无人飞行成功 家 握 3、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发射成功 为 载世 4、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号”发射成功 人界 航上 天
成就一:强大的国防科技——“两弹一星”
第一篇章
我们的成就
成就二:开创“太空新时代”的载人航天技术
1、1992年:政府作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决策 2、1999年起:“神舟”号飞船4次无人飞行成功 3、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发射成功 4、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号”发射成功 5、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号”发射成功 6、2011年11月15日:“神舟八号”发射成功 7、2012年6月16日:“神舟九号”发射成功
④为了打破美苏对我国的核垄断和核威胁, 增强国防力量。 目的
3、两弹一星”成果:
①核科学
中国 “两弹元 两弹元勋-邓稼先(1924-1986年)
安徽怀宁人,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 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 邓稼先是中国爱国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为了祖国的 强盛,为了国防科研事业的发展,毅然舍弃国外优厚的待 遇,回国甘当无名英雄,默默奋斗了数十年。他在中国核 武器的研制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却鲜为人知,最后 因受核辐射严重伤害、全身大出血而病逝,年仅61岁。 直到他去世后,人们才知道了他的事迹。他的遗言是: 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 1967年氢弹爆炸成功; “死而无憾”。 功,打破美、苏的核垄断;

科技创新方面的重大成就举例

科技创新方面的重大成就举例

科技创新方面的重大成就举例包括但不限于:
1. 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是科技创新的一个重要领域,已经产生了许多重大成就,例如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和计算机视觉等。

这些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如医疗保健、金融服务、制造业等。

2. 太空探索:人类一直在探索太空,已经取得了许多重大成就,例如阿波罗登月计划、火星探测任务、哈勃太空望远镜等。

这些成就不仅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宇宙,也推动了科技的发展和进步。

3. 基因编辑:基因编辑技术如CRISPR-Cas9已经取得了重大突破,可以精确地编辑人类和动物的基因。

这种技术有望治愈许多遗传性疾病,并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生命的本质。

4. 区块链技术:区块链技术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例如比特币、以太坊等加密货币。

这种技术可以用于创建一个更加安全、透明和可靠的交易系统,并有望在供应链管理、金融服务、医疗保健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5. 5G和物联网技术:5G和物联网技术是当今世界的重要趋势,它们将连接各种设备和数据,从而推动智能化和自动化的发展。

这种技术有望在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能制造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总之,科技创新的领域非常广泛,而且每天都在不断涌现新的成果和突破。

这些成就不仅有助于人类更好地了解世界,而且有助于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第19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第19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 “东方红一号” 东方红一号”
意义: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 意义: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 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 宣告中国进入航天时代 航天时代。 宣告中国进入航天时代。
两弹一星” ④“两弹一星” 两弹一星
后中国的科技成就: 后中国的科技成就:
1975年 首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 1975年,首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 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 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 1979年 中国成为世界上第四 1979年,中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拥有远洋航天测量 船的国家。 船的国家。 1982年 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 1982年,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够从潜艇水下发 射战略导弹技术的国家; 射战略导弹技术的国家; 从“东方红1号”成功发射至2001年,中国研制并 东方红1 成功发射至2001年 2001 发射了15 类型、50余颗人造地球卫星, 15种 发射了15种类型、50余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率达90%以上。 90%以上 率达90%以上。 从第一枚探空火箭升空到2001 2001年 中国成功研制了12 从第一枚探空火箭升空到2001年,中国成功研制了12 不同型号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 70多 种不同型号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把70多颗国内 外卫星送入太空。 外卫星送入太空。
二、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 两弹一星”
1、“两弹一星” 两弹一星” (1)背景
1949年 1949年8月29日, 29日 苏联第一颗原 子弹爆炸成功 爆炸成功, 子弹爆炸成功, 成为继美国之 后第二个拥有 原子弹的国家。 原子弹的国家。
“小男孩” 小男孩” 小男孩
1945年 1945年8月6日,日本广岛
①1978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重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 1978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重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863计划”“星火计 计划”“ ②1985年推行科技体制改革,制定实施 “863计划”“星火计 1985年推行科技体制改革, 年推行科技体制改革 划”“火炬计划”等,取得瞩目成就。 ”“火炬计划” 取得瞩目成就。 火炬计划 ③1995年,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1995年 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发展原因及其历史启示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科技事业蓬勃发展,在原子能技术、空间技术、高能物理、生物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等诸多领域,已达到和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主要科技成果主要有:1961年制造出1.2万吨水压机,1964年我国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6年我国第一颗导弹爆炸成功,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1974年袁隆平研究培育出高产杂交水稻,1983年我国首次研制成每秒运算1亿次的计算机银河I型巨型计算机,1984年我国首次发射定点卫星同步实验通信卫星成功,1985年向太平洋预定海域发射远程火箭成功,1988年我国第一座高能加速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首次对撞成功,1999年我国第一艘“神舟”号宇宙飞船安全返回,2003年我国“神舟”5号载人宇宙飞船发射成功并顺利返回。

从“两弹一星”成功到载人航天事业所经历的成功历程,反映了一个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载录了一个在历史大跨越中自信与豪迈,印证了一个伟大正在实现伟大腾飞的光辉历程。

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科技事业发展创造了前提;二是党和政府对科技发展的重视和正确决策,为科技事业发展提供了保证;三是优秀科学家和广大科技工作者在科技事业中的开拓创新和无私奉献。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现代化科技事业得到较全面的发展。

它带给我们深刻的历史启示:民族独立是科技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科技发展是民族独立和国际地位提高的有力保障;科技的发展与社会政治环境、国家政策关系密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十八以来取得的重大科技成就

十八以来取得的重大科技成就

十八以来取得的重大科技成就
近年来,我国在科技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的重大成就,不仅提升了国家科技水平,也对全球科技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以下将围绕“十八以来取得的重大科技成就”来一一阐述。

第一步,重点发展人工智能技术。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工智能技术在我国的发展也越来越迅速。

十八大以来,我国政府和企业在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方面投入了巨大的精力和资金,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例如,在语音识别、图像识别、智能算法等方面都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第二步,大力推进航空航天领域技术应用。

在我国科技发展中,航空航天领域一直是重中之重。

近年来,我国在航空航天领域的科技研发和应用上,也突飞猛进。

如发射了多颗北斗卫星、成功实现了空间实验室和嫦娥探月计划等。

第三步,着力发展新能源技术。

在当今全球面临着环境问题的情况下,发展新能源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我国在新能源领域的研发和应用也取得了重大成就,如风电、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已经广泛应用,同时,我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也取得了很多的进展。

第四步,深入研发生物医药技术。

生物医药技术是当下世界科技竞争的主要方向之一,我国也在该领域投入了很大的精力和资金。

我国的生物医药方面的研究取得了极具竞争力的成果,如许多世界级的新药和创新药物均源自我国。

综上所述,我国在科技领域以及各个重大方面取得的成就,为国际科技领域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也为我国的经济、科技、文化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将会创造出更多的科技成果,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出更多的力量。

重大科技成果 界定

重大科技成果 界定

重大科技成果界定
引言概述:
重大科技成果的界定是科技领域中一个重要且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在科技的快速发展中,科学家们不断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如何确定哪些成果可以被称为重大科技成果却是一个相对模糊的概念。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重大科技成果的界定问题。

正文内容:
一、科技成果的创新性
1.1 创新性的定义
1.2 创新性的重要性
1.3 创新性的评估标准
二、科技成果的影响力
2.1 影响力的度量方式
2.2 影响力的时效性
2.3 影响力的广度和深度
三、科技成果的实用性
3.1 实用性的定义
3.2 实用性的评估指标
3.3 实用性的可持续性
四、科技成果的科学性
4.1 科学性的定义
4.2 科学性的验证方法
4.3 科学性与实用性的关系
五、科技成果的社会价值
5.1 社会价值的概念
5.2 社会价值的评估指标
5.3 社会价值的可持续性
总结:
综上所述,重大科技成果的界定需要考虑其创新性、影响力、实用性、科学性以及社会价值等多个方面。

创新性是科技成果的核心要素,影响力则是衡量其重要性的重要指标。

实用性和科学性则是判断科技成果能否为社会所接受和验证的关键因素。

最后,科技成果的社会价值是其长期影响力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通过综合考量这些因素,我们能够更准确地界定重大科技成果,为科技创新的发展提供指导和支持。

重大科技成果简介

重大科技成果简介

重大科技成果简介一、新一代运载火箭技术1.1概述新一代运载火箭是我国航天事业的重要发展方向,旨在提升我国运载火箭的运载能力、可靠性、适应性和经济性。

通过对运载火箭各系统进行技术创新和优化,新一代运载火箭具备了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

1.2技术创新1.2.1发动机技术新一代运载火箭采用了高性能的液氧煤油发动机,具有高推力、高比冲、低油耗等优点。

该发动机采用了分级燃烧循环,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1.2.2结构设计技术新一代运载火箭采用了模块化设计,可根据不同任务需求进行组合,提高了火箭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同时,采用了轻质高强度材料,降低了火箭的结构重量,提高了运载能力。

1.2.3电气系统技术新一代运载火箭采用了先进的电气系统,实现了全数字化设计和控制,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性能。

同时,采用了绿色环保的锂离子电池,降低了火箭的能耗和环境污染。

1.3应用前景新一代运载火箭将广泛应用于国内外卫星发射、载人航天、深空探测等领域,满足各类航天任务的需求。

其高性能、高可靠性等特点,将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卫星导航与定位技术2.1概述卫星导航与定位技术是我国航天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对卫星导航与定位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我国已成功实现了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和运行。

2.2技术创新2.2.1卫星导航系统技术我国自主研发的卫星导航系统,采用了先进的导航信号技术、抗干扰技术和精密测量技术,实现了高精度、高可靠的导航定位功能。

2.2.2定位算法与数据处理技术针对卫星导航信号的复杂特性,我国研究了一系列高性能的定位算法,实现了卫星导航信号的快速、高精度定位。

同时,采用了高效的数据处理技术,提高了卫星导航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2.3应用前景卫星导航与定位技术在我国交通、气象、电力、公共安全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卫星导航与定位技术将在更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这十年,我国科技事业都有哪些重大成果?

这十年,我国科技事业都有哪些重大成果?

这十年,我国科技事业都有哪些重大成果?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

我国科技事业的巨大进展也在大会中被提及:“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断加强,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载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测、超级计算机、卫星导航、量子信息、核电技术、大飞机制造、生物医药等取得重大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那接下来,就让我们来看看十年来这些取得重大成果的“国之重器”吧。

载人航天:奇功屡建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中华民族不懈追求的航天梦。

航天梦是强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我国航天事业的发祥地之一、多次担负神舟系列飞船发射任务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在其中无疑占据着重要地位。

60多年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共发射了近300颗卫星、14艘神舟飞船,并发射天宫一号、天宫二号,进行了上千次其他各类火箭发射试验。

自2021年我国空间站进入建设阶段以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常态化值守载人飞船发射和返回、应急救援、应急搜救等任务,成为航天员进出太空的航天港。

党的十八大之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积极拓展测试发射能力,航天员搜索回收能力和其他科研试验能力,集液体火箭、固体火箭及应急发射于一身,飞船发射与回收于一体。

特别是近几年来,这里每年承担航天任务达到20次以上。

神舟十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第二步第一阶段的收官之战,对巩固和完善空间交会对接技术、推动空间实验室和空间站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神舟十号飞船承载着3名航天员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准确进入轨道。

在轨飞行期间,按预定计划开展了一系列的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3名航天员在轨正常工作和生活。

“天宫课堂”第三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而现在,我国载人航天已经迈向新的阶段。

就在党的二十大开幕前夕,“天宫课堂”第三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在约50分钟的授课中,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作为“太空教师”,介绍展示了空间站问天实验舱工作生活场景,演示了微重力环境下毛细效应实验、水球变“懒”实验、太空趣味饮水、会调头的扳手等神奇现象,这也是中国航天员首次在问天实验舱内进行授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知识点总结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知识点总结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知识点总结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知识点总结: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1、时代背景:(1)国际背景:美国敌视中国,中苏关系恶化,美苏争霸,世界局势紧张。

(2)国内背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国家一穷二白、百废待兴。

(3)目的:打破美、苏等国对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垄断。

2、重大成果:(1)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加强了中国的国防能力,打破美苏和垄断,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2)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仿制近程导弹成功。

(3)1964年,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

(4)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的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

(5)1992年,中国政府作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载人飞船正式列入国家研制计划。

这是中国在世纪之交规模最庞大、技术最复杂的航天工程。

(6)2003年10月15日载人飞船载着宇航员杨利伟升上了太空,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知识点总结:袁隆平与杂交水稻1、过程:(1)1964年,袁隆平偶然发现了一株天然杂交水稻,优势非常明显,这给了他很大启发。

(2)1973年,他选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南优2号。

(3)2001年,他获得中国国家最高奖项——“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对人类的贡献:袁隆平是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第一人。

他选育出的杂交水稻不仅大大提高了中国的水稻产量,也被认为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

联合国粮农组织把在全球范围内推广杂交稻技术作为一项战略计划,还聘请袁隆平为首席顾问,为一些国家培训技术专家。

袁隆平多次获得国际大奖,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知识点总结:计算机和生物技术的发展1、计算机技术的发展:(1)1946年,美国研制出世界第一台大型电子计算机。

(2)20世纪70年代中国开始了计算机研制工作。

中国科技领域的重大项目与成果

中国科技领域的重大项目与成果

中国科技领域的重大项目与成果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科技传统和雄厚实力的国家,在近年来的科技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本文将介绍中国在科技领域的一些重大项目和成果,展示中国科技创新的强大实力。

一、航天领域中国的航天事业在全球范围内备受瞩目。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作为中国航天事业的核心,先后成功开展了一系列重大航天项目。

比如中国自主研制的“风云”气象卫星,向全球提供高分辨率卫星气象数据,为气象预测和防灾减灾工作提供了重要支持。

此外,中国还成功发射了“嫦娥”探月工程,实现了中国人第一次月球着陆和返回地球的壮举,为人类探索月球提供了宝贵的数据和经验。

二、人工智能领域人工智能是当前科技领域的热点之一,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也取得了重要的成果。

中国的科技巨头们积极投资研发,并相继推出了一些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人工智能产品。

例如,百度公司研发的“百度AI”智能语音助手,已经在多个领域展现了强大的语音识别和交互能力,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

与此同时,中国的人工智能领域还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创业氛围,涌现出许多具有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创业公司。

三、高铁建设中国高铁建设是世界瞩目的重大成就之一。

中国高铁技术在速度、安全性和舒适度等方面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截至目前,中国已经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高铁网络,连接了中国各个主要城市。

中国的高铁技术还在国际市场上取得了成功,中国高铁建设模式成为一些国家和地区参考的对象。

四、新能源领域中国在新能源领域的发展也走在全球前列。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光伏发电国家和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

同时,中国积极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大力发展风能、水能等新能源形式。

中国不仅在太阳能和风能等传统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还在新材料、能源储存等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为全球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总结起来,中国科技领域的重大项目和成果丰富多样,涵盖了航天、人工智能、高铁建设和新能源等多个领域。

这些创新成果不仅对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第19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第19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课时安排1课时重点建国后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

难点科技的发展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如何深入浅出、准确简炼的讲述本节课文所涉及的科学知识。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本课教材主要从三个方面介绍了我国建国以来的科技发展状况:科技战略的发展、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袁隆平与杂交水稻。

建议教师在讲授时,从两个方面对教材加以处理,一是党和国家对科技事业的重视和战略决策,二是新中国所取得的重大科技成就。

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对两个问题进行探究活动──新中国科技事业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及原因?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现代化建设中起了什么作用?教师可以适当补充二战后世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内容,使学生对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科技发展的世界背景有个大体的了解。

第一目,教材以时间顺序为线,叙述了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在不同时期的科技发展战略。

通过本目的学习,应理解党和政府对发展科技的重视和决策,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建议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按先后顺序归纳出党和政府在不同时期的科技发展战略,在此基础上弄清新中国科技发展的三个阶段。

新中国成立到“文革”以前是第一个阶段,新中国科技事业有了较全面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工作。

一、建立科研机构。

1949年成立了中国科学院,逐步建立了由中央各部门、高等院校和地方组成的科学研究体系。

二、制定科技发展规划。

1956年1月,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要在几十年内,努力改变我国在经济上和科学文化上的落后状况,迅速达到世界上的先进水平。

”同年,中共中央召开全国知识分子大会,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号召。

随后,制定实施了中国科技发展的远景规划(即《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和“十年规划”(即《1963年至1972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

两个规划的实现,使我国科学技术有了较全面的发展,为我国科学技术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第19课_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第19课_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第19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课程标准:
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 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一、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
1、“两弹一星”
原子弹 导 弹 人造地球卫星
材料1 1945年8月6日,美国在日本广岛投下了一颗原子弹。 1949年8月29日,苏联爆炸成功第一颗原子弹。1984年和1985年 初,报纸刊登着两条新闻:“一批解密文件表明,1953年美国曾 想利用核武器攻击中国的援朝部队”“1954年,美、英等国考虑 用核武器进攻中国。” 材料2 1958年夏天起,中苏两国在涉及国家利益的一系列问题上 发生了冲突。苏方出于自身的需要,提出双方共同合作在中国建 设一座长波电台和建立一支联合潜艇舰队。但中国认为,实际上 侵犯中国的主权,并有控制中国的企图。1960年7月16日,苏联 驻华临时代办苏达利柯夫向中方递交照会。照会单方面宣布召回 所有在华专家….. 材料3 赫鲁晓夫上台以后,提出同美国平起平坐、实现美苏合作、 共同主宰世界的基本战略。随着苏联经济、军事实力进一步增强, 从50年代后期起,美苏争霸的格局逐渐形成。 材料4:“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的欺 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毛泽东
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都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 术,结果是促进了我国近代科技的发展,但仍处于落后 地位,也没有改变中国“弱国无外交”的社会地位。 原因:
洋 务 派: 学西方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封建制度,因而不能改变 中国落后的面目。
资产阶级: 学西方先进科技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历程,但由于 资产阶级的局限性,他们没能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中国 仍然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地位。 启 示: 要改变中国的落后面貌,除了向西方引进先进技术 外,最根本的是要获得民族的独立,民族独立是国家

建国60周年以来我国取得的重大科技成就

建国60周年以来我国取得的重大科技成就

建国60周年以来我国取得的重大科技成就一、生物技术——生物科学(1)1965年,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破译牛胰岛素基因后,成功地人工合成了该胰岛素。

诺贝尔奖金委员会主席蒂斯利尤斯对此评价说:“比核能力更有说服力的是胰岛素。

因为,人们可以从书本中学到制造原子弹,但不能从书本上学习制造胰岛素……”(2)1998年4月15日,中科院上海生化所又成功地运用基因方法重组人胰素。

(3)1984年3月9日,我国青年学者旭日干与日本学者合作,培育出世界上第一胎“试管山羊”,1989年,“试管绵羊”被成功培育。

(4)被世界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于1973年在世界上首称育成籼型杂交水稻。

直到90年代,杂交水稻的影响还在继续。

——基因工程(5)从1980年开始,由上海医学遗传研究所与复旦大学遗传研究所合作进行乳汁中含有人凝血因子IX的转基因羊研究获得重大突破,使我国的转基因羊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6)一种生长耗料低、肉质好、抗病力强的转基因猪,已由湖北省农科院畜牧所培育成功,其基因导入总效率2.1%,比国外高出一倍多,超过国际先进水平。

(7)在基因药物方面,1988年,我国研制成功乙型肝炎基因工程疫苗;1992年又研制成功治疗甲肝和丙肝有特殊疗效的合成人工干扰素等一批基因工程药物,其中一些药物已进入市场。

二、农业技术(8)早在1956年,广东省的农民育种专家就培育出中国第一个大面积推广的矮秆籼良种。

此后,随着一系列矮秆品种的育成和推广,1965年,我国南方稻区基本上实现籼稻矮秆化,每亩产量由200—2 50公斤提高到300—350公斤。

(9)90年代,我国农业科技人员运用现代生物技术分离克隆出光敏核不育基因,进一步研制出只采用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的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

在全国大面积的试种中,表现出高产、优质和多抗等特性,平均每公顷产量可达11250公斤。

(10)1995年11月,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山东大学生物系联合培育成功世界上第一株抗大麦矮病毒的转基因小麦品种。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我国为什么要发 展航天事业? 展航天事业? 航天事 业的发展与我们的日 常生活有什么关系? 常生活有什么关系?
太空青椒
太空佛手茄子
太空西红柿
三、享誉国际的农业技术 ——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技术 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技术
1.袁隆平简介 1.袁隆平简介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杂交水稻之父” 有“杂交水稻之父” 之称。 之称。国家科学技 术奖获得者。 术奖卷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 年浙江卷 术的进步, 术的进步,一些图书馆的纸质历史文献已 经以电子文本的形式提供利用。 经以电子文本的形式提供利用。我们应如 何历史地看待这一现象? 何历史地看待这一现象? A.现代发明比古代发明更为重要 现代发明比古代发明更为重要 B.造纸术的发明已经失去历史意义 造纸术的发明已经失去历史意义 C.历史文献不应该采用时髦的电子文本 历史文献不应该采用时髦的电子文本 D.不论是纸质文本还是电子文本,《论 不论是纸质文本还是电子文本, 不论是纸质文本还是电子文本 终究还是《论语》 语》终究还是《论语》
2.杂交水稻对人类的贡献 2.杂交水稻对人类的贡献
杂交水稻的培育不仅解决了中 国人民的温饱问题,也为解决世界粮 国人民的温饱问题, 食短缺问题提供了战略思路。 食短缺问题提供了战略思路。
四、赶超时代的信息技术 ——“银河”系列巨型计算机 银河” 银河
1983年 1983年,中国第一台每秒钟运 算达1 ——“ 算达1亿次以上的计算机——“银 在长沙研制成功。 河”在长沙研制成功。 1992年 银河— 10亿 1992年,“银河—Ⅱ”10亿 次巨型计算机在长沙通过国家鉴 定。 1997年 银河— 1997年,“银河—Ⅲ”并行巨 型计算机在北京通过国家鉴定。 型计算机在北京通过国家鉴定。 该机运算峰值性能为130 130亿次 该机运算峰值性能为130亿次 促进了国家信息化的发展。 促进了国家信息化的发展。

重大科技成果简介

重大科技成果简介

重大科技成果简介重大科技成果对社会和人类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科技成果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应用,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下面将根据题目【重大科技成果简介】展开论述:1. 研究背景:重大科技成果的诞生不是偶然的,它需要长期的研究和积累。

许多科研人员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2. 技术突破:重大科技成果往往代表着技术上的重大突破。

通过对科技原理的深入研究和推理,研究人员可以找到解决复杂问题的方法,从而取得创新的成果。

3. 示范效应:一项重大科技成果的成功通常会引起广泛的关注和模仿。

这种示范效应不仅可以带动相关领域的发展,还可以激励更多的科研工作者参与到科技研究中来。

4. 经济效益:重大科技成果的应用往往能够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例如,新型的节能环保技术可以帮助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竞争力,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

5. 社会效益:重大科技成果的应用还可以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

例如,新型的医疗设备和药物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预防和治疗疾病,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6. 国际影响:一项重大科技成果的成功不仅可以提升国家的科技实力,还可以在国际上树立良好的形象。

国际合作和交流也会得到进一步的促进,从而促进全球科技发展的繁荣。

7. 可持续发展:重大科技成果的研究和应用有助于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例如,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可以减少对传统能源资源的依赖,降低环境污染,推动绿色低碳经济的发展。

8. 伦理道德:重大科技成果的研究和应用也面临着伦理道德等重要问题。

科研人员需要谨慎思考,遵守科学道德规范,确保科技成果的应用符合社会伦理和法律规定。

9. 推广普及:为了将重大科技成果的成果推广到更广泛的领域,科研人员需要积极开展科普宣传工作,提高公众的科技素养,促进科技文化的传播和交流。

10. 未来展望: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我们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重大科技成果涌现出来,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带来更多的希望和机遇。

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在2004 年8日发表的《2004年全球粮食安全状况报告》 中指出,全球有8.52亿人处在经常性的饥饿中, 饥饿和营养不良每年使500多万儿童死亡,饥 饿直接和间接给各国国民生产力和国家经济 造成上百亿美元的巨额经济损失。
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是邓 小平;二靠袁隆平。中国农民为什么要 这么说?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意义:
①加强了中国的国防力量,打破 了美苏的核垄断,有利于维护世 界和平; ②带动了相关科技的发展; ③为和平利用核能创造了条件。
秦 山 核 电 站 内 部 大 亚 湾 核 电 站
中国在任何 情况任何时 侯不会首先 使用原子弹
钱学森一家
1960年中 国仿制近程导 弹成功。 1964年独 立研制的中近 程导弹发射成 功,揭开导弹、 火箭发展史新 一页。
1973年-南优二号
杂交水稻的主要贡献:
杂交水稻增产明显,南优2号单产一般比常 规稻增产20%以上; 杂交稻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 杂交稻在世界范围推广,被许多国家引种, 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

《饥饿的女孩》
《垂死的女人》
看了这两幅图片你有何感想?
粮食问题对中国及其世界的影响
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于北京时间2003 年10月15日9时整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发射升 空。飞船按照预定轨道环绕地球14圈,在太空飞行21小时18分。10月16 日6时23分飞船在内蒙古主着陆场成功着陆,返回舱完好无损,杨利伟自 主出舱。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
1967年氢弹爆炸成功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思考:中国为什么要发展核武 器?当时面临着怎样的国际环 境? 为什么中国要集中力量首先在 一些尖端领域取得突破?

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神舟六号航天员费俊龙和聂海胜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神舟六号飞船发射升空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神舟六号航天员在太空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神舟六号返回舱成功着陆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神舟七号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和景海鹏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神舟七号飞点船此播发放教射学升视频空
神舟七号飞船进入太空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神舟七号航天员与地面进行通话

星发射成功
计算机 技术
1983年成功研制出运算速 度每秒上亿次的“银河—
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一个安定的环境。
毛泽东、周恩来等接见制定我国第一个科 学技术发展规划的科学家们。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原子弹与氢弹
原子弹(nuclear weapon)是核武器之一,核武 器是指利用能自持进行核裂变或聚变反应释放的能 量,产生爆炸作用,并具有大规模杀伤破坏效应的 武器的总称。其中主要利用铀235(厬U) 或钚239(厱 Pu)等重原子核的裂变链式反应原理制成的裂变武器, 通常称为原子弹;主要利用重氢(dao H,氘)或超重氢 (chuan H,氚)等轻原子核的热核反应原理制成的热 核武器或聚变武器,通常称为氢弹。
导入新课
中华民族在历史上曾创造了辉煌灿烂、领 先世界的科技成就;但自近代中国,中国的科 技水平远远落后于西方之后;新中国成立后, 中国人民开始了民族振兴的伟大历程,我国的 现代科技事业也得到了较全面的发展。你知道 “863计划”?你知道“星火计划”?你知道 “火炬计划”?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西汉时四川首先出现了梯田。6世纪30年代,北 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曾专述了水、旱稻栽 培技术。晋《广志》中并有在稻田发展绿肥, 增加有机肥源,培肥地力的记载。反映了当时 的种稻技术已有一定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中国历史
第三节重大科技成果
科学在任何一个时期,都是文明不可或缺的部分,给予了我们今天能够登上 科技高峰的信心。它是中国最早发明和最早的使用,对整个人类科技发展社会进 步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一、天文、历法、地理、医学
1、天文方面
古代天文学家以他们饱蘸知识的笔墨写下了许多著名的辉煌成就的天文学 典籍,古代巨大的科技成果如下。
(1)祖冲之的《大明历》祖冲之(429至500),字文远,范阳遒 郡(今河北涞水)人,是中国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和机 械制造家。很多人知道祖冲之的名字,是因为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正确地 把圆周率推算到小数点后七位的人。但是,祖冲之对中国历法的贡献也 是卓越的,这些贡献集中体现在他编制的《大明历》中。
(2)郦道元《水经注》郦道元,字善长,北魏时范阳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 人,大约公元466年或472年诞生于一个世代官宦的家庭里。由于郦道元从小 就跟着做官的父亲到处旅行,祖国各地的明山秀水在他幼小的心灵中早已留下 深刻的印象。毕生心血的专著《水经注》,共计40卷,约30万言,记述了大 小河道计1252条。使原先仅记述137条河流,仅一万余历》行,俗姓张,名遂。魏州昌乐(今行未出家前, 俗名叫张遂河南南乐)人。21岁出家为僧,先后在嵩山、天台山研究佛经和 天文历算 。武则天时期出家当了和尚,起了个法号叫一行。僧一行实测子 午线,制定《大衍历》 自唐开元十三年(725)开始,僧一行(张遂)率 领一个科学考察队实测滑州白马(滑县)、汴州太岳台(开封市)、许州扶沟(扶 沟县)、豫州上蔡武津馆(上蔡县) 27唐里。开元十五年(727),僧一行编成《大衍历》,纠正前代历
(1)最早的恒星表天文学著作------《甘石经》战国时期楚国人甘德和魏国 人石申各写德《天文星占》八卷、《天文》八卷两部书的合称。记录了800 个恒星德名字,其中121个恒星位置以确定。还记录了金、木、水、火、土 星德运行情况,发现其出没规律。对古代天文学影响有很大发展前途。
(2)张横----《灵宪》、浑天仪。张衡东汉著名天文学家,此《灵宪》全面阐述 了天地生成、宇宙德演化、日月星辰本质及其运动等重大规律。对后世产生了深 远影响。浑天仪用来演示天体运行”浑象“,人们可知哪颗星在什么位置。这一 发明推动了古代天文学前进,成为世界天文史的不朽之作。
4、医学方面
(1)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张仲景(公元150年~219年)名机,字仲景,南 阳人。他幼年时对医学就有很大兴趣,青年时期曾被推举做孝廉,相传晚年一 度当过湖南长沙太守。他一生主要是在从事医学研究中度过的,对中医学做出 了卓越的贡献。伤寒杂病论》共16卷,包括“伤寒”和“杂病”两部分。后人 将这两部分分成两部书,即《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伤寒论》共10卷、 22篇,397法、113方,论述了外感热病“伤寒”的病理、诊断、治疗和用药, 确立了“辨证施治”规律。《金匮要略》共6卷、25篇,139条、262方,对脏 腑、经络、内科杂病、外科、妇产、儿科等疾病分类、病因病机、诊断和防治 等进行了论述。此两书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最早的药治经典著作,也是最早 的中医内科学 著作,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2、历法方面 任何一种具体的历法,首先必须明确规定起始点,即开始计算的年代,这叫 “纪元”;以及规定一年的开端,这叫“岁首”。此外,还要规定每年所含 的日数,如何划分月份,每月有多少天等等。因为日、月、年之间并没有最 大的公约数,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非常复杂,不仅需要长期连续的天文 观测作为知识基础,而且需要相当的智慧。主要影响力如下。
(3)郭守敬-----《授时历》郭守敬是中国元朝时期的著名天文学家之一, 也是中国古代最有成就的科学家。他生于1231年,卒于1316年。郭守敬根 据大量数据,花了两年的时间,编出了一部新的历法,叫《授时历》。这 种新历法,比旧历法精确得多。它算出一年有365.2425天,同地球绕太阳 一周的时间,只相差26秒。这部历法同现在通行的格里历(即公历)一年 的周期相同。但是郭守敬的《授时历》比欧洲人确立公历的时间要早302 年。
祖冲之《大明历》
3、地理方面
(1)张衡的地动仪张衡(公元78—139年),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北)人,是个科 学家、天文学家、哲学家、文学家,具有多方面...终其一生,张衡都抱定这种高 尚节操,精勤于机巧技艺,精勤于天文、阴阳、历算、玄经的研究,因而取得了 卓越的成就。 ... 据《后汉书·张衡传》记载,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圆径八尺”,“形似 酒樽”,上有隆起的圆盖,仪器的外表刻有篆文以及山、龟、鸟、兽等图形。 仪器的内部中央有一根铜质“都柱”,柱旁有八条通道,称为“八道,还有 巧妙的机、关。樽体外部周围有八个龙头,按东、南、西、北、东南、东北、 西南、西北八个方向布列。龙头和内部通道中的发动机关相连,每个龙头嘴 里都衔有一个铜球。对着龙头,八个蟾蜍蹲在地上,个个昂头张嘴,准备承 接铜球。当某个地方发生地震时,樽体随之运动,触动机关,使发生地震方 向的龙头张开嘴,吐出铜球,落到铜蟾蜍的嘴里,发生很大的声响。于是人 们就可以知道地震发生的 它比欧洲早1700多年。
(2)沈括-----《十二气历》括(约1031~1095)中国古代科学技术鼎 盛时期(北宋)最博学的科学家,字存中,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他在 天文学,声学,光学,地学等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有《梦溪笔谈》、《长 兴集》、《苏沈良方》等著作。《十二气历》实为一种阳历,即与实际形 象和季节相吻合,接节气定月,有利于安排农事服务于生产活动。对日蚀 月蚀做出了科学解释,在天文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张衡的地动仪张衡
《水经》扩大了20余倍。所以《水经注》的学术价值在于作者比较系统地采用 了以水记山、因地记事的写作手法,探究了祖国大地上河道的源流及其变迁的 情况,这里包括了水文学、地貌学、气候学、土壤学等多学科的内容。书中还 历述了各地的民情风俗、经济生活、前朝古迹、奇闻逸事之类。所以,《水经 注》确实是我国古代地理学的不可多得的世界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