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二单元 第三章 第四节 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根瘤菌与豆科植物课件 (新版)济南版

合集下载

济南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二单元 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第三章生物圈中的微生物第四章生物的分类复习知识点

济南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二单元 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第三章生物圈中的微生物第四章生物的分类复习知识点

第二单元 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第三章 生物圈中的微生物一、病毒、细菌、真菌的比较:病毒 细菌酵母菌 霉菌青霉 曲霉【注意】1、异养分为:腐生(分解动植物的遗体获取有机物的营养方式)和寄生(从获得动植物体上获取有机物的营养方式)。

2、抗生素:微生物产生的能杀死细菌的一种物质。

二、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了解)1、生物圈中的“清洁工”:营腐生生活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以分解生物遗体、粪便为生,可将生物遗体、粪便中的有机物最终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等,归还到大自然中。

2、生物圈中的“氮肥厂”:生物圈中的固氮微生物(如根瘤菌)可把氮气转变成氮肥,供植物利用。

【例题】病毒: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病毒特点的是( )A.个体十分微小,只能用电子显微镜观察B.没有细胞结构C.在寄主细胞里生活和繁殖D.可以独立生活2、下列生物中,没有细胞结构的是( )A.乳酸细菌B.衣藻C.草履虫D.肝炎病毒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病毒引起的疾病或病害的是( )A.烟草花叶病B.痢疾C.鸡瘟和猪瘟D.流行性感冒4、2003年1—5月,在亚洲许多国家流行SARS(非典型肺炎),这种病原微生物属于()A.细菌B.病毒C.酵母菌D.曲霉5、下列选项中,能有效控制危害人体健康的绿脓杆菌的病毒是()A.动物病毒B.人类病毒C.植物病毒D.细菌病毒6、病毒的营养方式和生活方式是()A.自养腐生 B.异养腐生 C.异养寄生 D.自养寄生7、下列生物中不具有细胞结构的是()A.细菌 B.水螅 C.烟草花叶病毒 D.蚯蚓。

8、下列生物属于病毒的是()A.痢疾杆菌B.结核杆菌C.痢疾杆菌噬菌体D.大肠杆菌。

9、下列生物的生活方式属于寄生的是()A.噬菌体和痢疾杆菌B.流感病毒和醋酸杆菌;C.酵母菌和烟草花叶病毒D.大肠杆菌和青霉。

10、噬菌体属于下列哪一种病毒类型()A.动物病毒B.植物病毒C.细菌病毒D.微生物病毒。

11、下列哪一项不是人类利用病毒为人类服务的实例()A.无脊椎动物病毒制成杀虫剂B.给高烧病人注射青霉素C.用噬菌体治疗烧伤病人的化脓性感染D.给健康人注射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12、下列不是病毒引起的疾病或病害是( )A. 烟草花叶病B. 流行性感冒C. 鸡瘟和猪瘟D. 痢疾13、下图为某些微小生物的形态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片中不具有细胞结构的微生物是[ ]________,它的结构组成是。

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上册《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表格式导学教案

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上册《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表格式导学教案
2.参照)“氮”在大气中是以氮气的形式存在的,动植物体都不能直接利用氮气合成蛋白质,氮气怎样才能转变成植物可以直接吸收利用的氮肥?
(2)动植物的遗体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这些蛋白质中的氮又是如何转变成植物可以吸收利用的氮呢?
(3)土壤中的含氮化合物中的氮去向如何?
归纳反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学生对社会事件的关注,学会辩证地分析事情、看待问题。
重难点
教学重点
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
微生物的代谢方式及其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
批注
自主质疑
1.生物圈中的碳能周而复始地进行循环,主要归功于生物圈中的一些营腐生生活的,它们可将动植物尸体、粪便中的分解成、水和等,归还到大自然中,被再利用来制造。
C.对人类既有益又有害D.对自然界的物质循环有重要作用
8.促进生物圈中氮循环的微生物所发挥的作用不包含下列哪项()
A.根瘤菌能使大气中的氮气固定并转化为含氮的化合物
B.一些微生物将生物体内的含氮化合物释放到土壤中
C.一些微生物将土壤中的含氮化合物分解成氮气释放回空气中
D.根瘤菌将含氮的化合物分解为氮气释放回大气中
9.下列有关大豆根瘤菌固氮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大豆根瘤菌能在土壤里固定空气中的氮气并将其转化为植物能吸收的含氮物质
B.大豆根瘤菌必须生活在大豆植物根部,吸收大豆的有机物,才能从空气中转化大豆所需的含氮物质
C.由于大豆根瘤菌生活在大豆体内,并从大豆体内获得现成有机物,因此,大豆根瘤菌属于寄生
D.大豆根瘤菌不但能生活在大豆根部进行固氮,而且还能在蚕豆、花生根内进行固氮
后者能被绿色植物吸收。
植物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2单元第3章第4节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学案2无答案新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2单元第3章第4节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学案2无答案新版

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通过学习说出腐生细菌、真菌在生物圈碳循环中的作用。

(2)通过学习描述细菌、真菌在生物圈氮循环中的作用。

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运用“五环节教学模式”进行本节课的教学。

课堂上利用多媒体直观的图片演示,通过问题衔接知识点,由学生归纳,教师引导,小组合作交流探究活动结论,从中体现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学生课前预习、课堂交流、师生交流,学生学会在教师引导下归纳总结知识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真菌的营养方式。

、课堂导入:教师4、教师用课件展示微生物在碳循环中的作用。

植物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动物微生物2、看图并列表对比根瘤菌(细菌)细胞与豆科植物细胞结构的异同。

A.空气中B.土壤里C.水中D.其他生物的细胞里2、下列属于营寄生生活的细菌是()A.枯草杆菌 B.根瘤菌规C.乳酸细菌 D.大肠杆菌3、大量的细菌可以使食品迅速腐败,食品在冰箱中能保持一段时间不腐败,主要是因为在冰箱的环境中()A.细菌很少B.细菌繁殖很慢C.没有细菌D.细菌都冻死了4、一条死小鱼深埋在一棵大树的根旁,过了好长一段时间后,小鱼不见了,其原因是()A.被树根吸收了B.被水冲走了C.被猫挖去吃了D.被腐生细菌分解了5、如果自然界的各种细菌都不存在,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生物尸体极易腐烂B.草木繁盛,动物大量繁殖C.人类将免于病患D.植物的营养来源发生困难6、确切的说,对自然界物质循环起最大作用的是()A.病原菌B.寄生的细菌和真菌C.腐生的细菌和真菌D.大肠杆菌7、在根瘤菌与大豆的共生中,根瘤菌的作用是()A.固氮 B.提供二氧化碳C.提供水分D.提供有机物8、种植大豆、花生等豆科植物时,不需要施加氮肥的原因是( )。

A.植物根中有根瘤菌B.植物的根可以制造氮肥C.空气中有氮气D.土壤中有较多的氮肥[来二、简答题1.腐生的细菌和真菌对自然界的________有重要作用,它们可以把________分解为________,后者能被绿色植物吸收。

济南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二单元-第三章第四节-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1课时-教案

济南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二单元-第三章第四节-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1课时-教案

第四节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1、促进生物圈中的碳循环
2、促进生物圈中的氮循环
教学反思:
“促进生物圈的碳循环〞“关系网〞,从而使学生自主发现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在生物圈中扮演的角色和在碳循环中所起的作用,同时及时进行稳固理解练习,增强对碳循环的灵活运用。

“促进生物圈中的氮循环〞的教学,从一些农业生产俗语“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种地不上粪,等于瞎胡混〞等入手,使学生了解包括氮肥在内的“肥料〞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

然后,利用课本上的“微生物在氮循环中的作用〞示意图引导学生分析总结氮循环。

突出特点:。

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二单元第三章第四节 细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二单元第三章第四节 细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单元第三章第四节细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学分析本课是对细菌、真菌与生物圈中其他生物之间关系的总结,重点突出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对于维持生物圈中物质循环的重要作用以及与人类生活密不可分的关系。

细菌、真菌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既有有害的方面,也有有益的方面。

我们看待细菌、真菌不能仅局限于与人类的关系上,而应把它们作为生物圈中的一员去分析其存在的价值。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于细菌、真菌与人类的关系能够形成全面的认识,但是对于宏观方面,即细菌、真菌在生物圈中促进物质循环的作用缺乏了解,尤其是由于化学知识的缺乏,可能对于微生物参与生物圈中氮循环的作用原理存在理解困难。

教学过程中,应从学生熟悉的现象入手,深入浅出,减轻学习负担。

教学目标1、举例说出细菌、真菌在生物圈的碳循环和氮循环中的作用。

2、关注生物圈中的细菌和真菌。

3、形成“微生物在生物圈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科学观点。

4、培养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1、腐生微生物在生物圈的碳循环和氮循环中的作用。

2、培养宏观分析能力和对已有知识的整合能力。

教学难点1、腐生细菌、真菌在生物圈氮循环中的作用。

2、对已有的知识形成体系,宏观分析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教学准备1、收集含氮化肥的种类及蛋白质组成元素的资料。

2、收集有关氮肥在植物生活中作用的资料。

3、收集有关肥料的农谚。

4、制作植物生活过程中从周围环境中吸收各种物质的动画。

5、学生按每四人一小组划分学习小组,每小组一名发言代表。

教学程序一、新课导入设置疑问:地球上每时每刻都有大量的动植物死亡,还有动物每天排出的粪便,秋天凋落的树叶,这些物质如果持续存在于地球表面将会出现什么样的情景?但事实并非如此,这是什么原因?分析“小猫种鱼”的童话故事,提出问题:小猫春天把鱼种到土壤里,秋天有收获吗?埋在土壤里的鱼还有吗?为什么?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后得出结论:植物和动物的遗体、遗物等有机物会被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分解,由此导入新课学习。

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上册2.3.4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学设计)

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上册2.3.4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学设计)

第四节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一、教材分析本节课内容较为抽象,教材是从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引入的,然后列举与本课内容相关的生活和生产实例,介绍了细菌和真菌对动植物及人的危害,接着又讲述了细菌和真菌与动植物共生的实例。

这样编写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生物学知识,能够从多角度、多层次、比较全面地认识自然界中细菌和真菌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碳循环和氮循环比较抽象,学生缺乏感性认识,对微生物在农业生产者中的应用更是缺乏实践经验。

教师要把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及微生物腐生生活,结合起来,结合媒体视频,总结氮循环和碳循环的的过程及作用。

三、教法与学法本节课采用的是“问题引导式”教学模式。

教师通过实物展示、播放视频、播放PPT课件及利用电子白板功能等教学手段展示学习指导内容,采用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主,教师点拨为辅的教学方式。

通过学生自学、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组内互助、组间竞争等学习方式,采用小组加分机制,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并且教会了他们获取新知识的方法。

四、学习目标1、说出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碳循环中的作用。

2、说出微生物在氮循环中的作用,以及固氮微生物和植物的关系。

3、认同微生物在生物圈物质循环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关注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五、教学重难点重点:说出细菌、真菌在生物圈的碳循环和氮循环中的作用。

难点:细菌、真菌在生物圈氮循环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二、学习新知探究主题题一:生物圈中的“清洁工”阅读课本P119-120,看图2.3-16,自主学习,探究思考1、腐生微生物与动物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2、腐生微生物与绿色植物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3、微生物在自然界中是如何扮演“清洁工”角色的?展示分享,表达交流,师点拨释疑1、腐生微生物将动物尸体、粪便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等,并将它们归还到大自然中。

2、腐生微生物将植物的枯枝落叶等分解为二氧化碳、水等,归还到大自然中。

第二单元第三章第四节 《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案(教案)

第二单元第三章第四节 《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案(教案)

济南版生物七年课时教学设计课题《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单元二学科生物年级七学习目标1.描述微生物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2.列举微生物对动植物及人类的影响。

3.从多角度、多层次比较全面地认识自然界中微生物的作用。

重点微生物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难点微生物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我们都知道小猫种鱼的故事,小猫把鱼种在了地里,它想到了秋天获得更多的鱼。

想一下1.小猫春天把鱼种到土壤里,秋天会有收获吗?【不会】2.秋天到了,小猫不仅没有收到更多的小鱼,之前种下的小鱼也不见了,小鱼到哪里去了呢?【鱼被微生物分解了】按生活常识解释引出兴趣讲授新课在动植物的体内外,在土壤、空气、冰川、大海、沙漠中,到处都有微生物存在。

微生物是生物圈中不可缺少的组成成分。

细菌和真菌几乎是无处不在的。

在砧板上、在抹布上细菌和真菌是非常多的。

有些细菌在极端环境中还可以生存。

如海底的古细菌、火山口的细菌等。

地球上每时每刻都有大量的动植物死亡,动物细菌的广布让学生知道微生物的分布范围每天都要排出许多粪便,生物圈却并未因此垃圾堆积如山,这主要归功于生物圈中的一些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

一、促进生物圈中的碳循环观察:微生物在碳循环中的作用讨论:1.绿色植物生活所需要的二氧化碳物质来自(大气)水、无机盐等物质来自(土壤)2.各种生物生活所需要的氧气来自(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3.生物圈中的动物体内的有机物是哪里来的呢?【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从而得到现成的有机物】4.为什么自然界中生物遗体、粪便等会消失呢?【被腐生微生物分解】5.腐生微生物分解生物遗体、粪便中的有机物会产生什么呢?【二氧化碳、水、无机盐】6.各种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各种生物都依赖于一定的环境,并能适应环境,又都能影响环境。

】营腐生生活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以分解动植物的尸体、粪便为生,可将动植物尸体、粪便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无机盐等,归还到大自然中,绿色植物再利用它们制造有机物。

初一生物济南版第二单元 第三章 第4节 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初一生物济南版第二单元 第三章 第4节 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3.土壤中的含氮化合物中的氮去向如何?
微生物将土壤中的含氮化合物分解成氮气,释放回空气中
微生物促进生物圈中的氮循环
空气中的氮气
固氮微 生物
氮肥
植物
植物遗体 其他腐 生微生 物 动物遗体、粪 便 动物
4.农业上是怎样利用固氮微生物的? 豆粮间作、瓜类和豆类轮作等种植方式来提高产量。 用固氮微生物拌种或施播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第三章
生物圈中的微生物
你想小猫秋天会有收获吗
学习目标
明确要点 强化重点 突破难点
1.说出细菌、真菌在生物圈的碳循 环和氮循环中的作用。 2.关注生物圈中的细菌和真菌。
【探究活动一】
促进生物圈的碳循环
【探究活动一】
1.绿色植物所需要的二氧化碳、水、无机盐等物质来自何处?
二氧化碳来自大气,水、无机盐来自土壤。
2.各类生物所需要的氧气来自哪里? 来自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3.各种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各种生物都依赖与一定的生活环境,都能适应环境, 又都能影响环境
微生物促进生物圈中的碳循环
腐生细菌和 复杂的有机物 简单的无机物 真菌
起分解者的作用
动物
作光 用合 植物(有机物)
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在生物圈中扮演“清洁工”的角色。 病毒能使一些老弱生物个体加速死亡,因此病毒在生物 圈的物质循环中也起到促进作用。
意义:
达标检测:
一、选择题
1.有关细菌和真菌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A.细菌和真菌能参与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B.细菌和真菌能使人类感染疾病,应该消灭它们
C.细菌和真菌都很小,都必须借助高倍显微镜才能观察
D.细菌和真菌都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跟人类一样属于消费者

秋七年级生物上册第2单元第3章第4节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学案(最新编写)

秋七年级生物上册第2单元第3章第4节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学案(最新编写)

测试评 价 7 分钟
6、确切的说,对自然界物质循环起最大作用的是
()
A. 病原菌
B.
寄生的细菌和真菌
C.腐生的细菌和真菌
D. 大 肠杆菌
7、在根瘤菌与大豆的共生中, 根瘤菌的作用是 ( )
A.固氮
B.
提供二氧化碳
C.提供水分 D. 提供有机物 8、 种植大豆、花生等豆科植物时,不需要施加氮 肥的 原因是 ( ) 。
1、教师展示“ 合作探究一 ”的内容,要求小 组同学合作探究以下问题: (先独立思考,不能解 决的问题再小组探究) ( 1)绿色植物生活所需要的二氧化碳、水和无机 盐等物质分别来自哪里?它们被绿色植物通过光 合作用制造成了什么物质 ? ( 2)动植物生活所需要的有机物和氧气来自哪 里?动植物是如何利用有机物和氧气的? ( 3)腐生的细菌、真菌生活所需要的有机物来自 哪里?它们是如何利用有机物的? ( 4)动植物和微生物分解有机物所产生的二氧化 碳、水和无机盐等物质又对植物的生活有什么意 义? (5)为什么说微生物在生物圈中扮演着“清洁工” 的角色? (教师在学生小组探究的过程中巡回进行询问、指 导。) 2、教师补充提问:寄生的细菌、真菌和病毒能不 能促进物质循环? 3、教师展示图片,学生看图并归纳总结微生物在 碳循环中的作用。
条小金鱼 ? ___

完成《生物助学》 96-97 页的【当堂达标】 。
学生独立完 成。
针 对不同层 次 的学生提 出 明确的完
板书设计: 第三章生物圈中的微生物
第四节微 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一、微生物促进生物圈中的碳循环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植物
动物
微生物
动植物尸体和粪便
成目标。
二、微生物促进生物圈中的氮循环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四节《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参考课件(002)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四节《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参考课件(002)

一、促进生物圈中的碳循环
这些腐烂的水果、蔬菜,会不会是越积越多呢?
腐生的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是生 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思考讨论
1.绿色植物生活所需要的二氧化碳物质来自_大__气_, 水、无机盐等物质来自_土__壤___。 2.各种生物生活所需要的氧气来自_绿__色__植__物__的___ _光_合__作__用______。 3.生物圈中的动物体内的有机物是哪里来的呢? 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从而得到现成的有机物
腐生微生物:(有机物传递的终点) (生物遗体、粪便等)有机物 分解 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
(无机环境中)
画一个示意图,表示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动 物和微生物之间的关系
生物遗体、粪便 腐生微生物 等含有的有机物
二氧化碳等
食物
动物
绿色植物
二、促进生物圈中的氮循环
收利用的氮肥。为什么这些植物这么神奇呢?
豆科植物的根瘤
在豆科植物的根瘤 中,有能够固氮的 根瘤菌与植物共生, 如大豆、花生等。
根瘤菌将空气中的氮转化为植物能吸收的含氮 物质,而植物则为根瘤菌提供有机物。
农业应用
棉花间作花生套种
玉米间作大豆套种
花生和小麦间轮作换茬
生活链接
每年的秋天,一部分植 物会落叶,对落叶的处 理方式有三种:焚烧、 填湖、掩埋。你会选择 哪种处理方式?
思考讨论 4.为什么自然界中生物遗体、粪便等会消失呢? 被腐生微生物分解
5.腐生微生物分解生物遗体、粪便中的有机物会 产生什么呢? 二氧化碳、水、无机盐 6.各种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各种生物都依赖于一定的环境,并能适应环境, 又都能影响环境。
绿色植物: (无机环境中)二氧化碳和水 光合作用 有机物 动植物体: (体内)有机物 呼吸作用 二氧化碳,水和能量(无机环境中)

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二单元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第三章生物圈中的微生物第四章生物的分类复习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二单元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第三章生物圈中的微生物第四章生物的分类复习知识点

第二单元 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第三章 生物圈中的微生物一、病毒、细菌、真菌的比较:病毒 细菌酵母菌 霉菌青霉 曲霉【注意】1、异养分为:腐生(分解动植物的遗体获取有机物的营养方式)和寄生(从获得动植物体上获取有机物的营养方式)。

2、抗生素:微生物产生的能杀死细菌的一种物质。

二、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了解)1、生物圈中的“清洁工”:营腐生生活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以分解生物遗体、粪便为生,可将生物遗体、粪便中的有机物最终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等,归还到大自然中。

2、生物圈中的“氮肥厂”:生物圈中的固氮微生物(如根瘤菌)可把氮气转变成氮肥,供植物利用。

【例题】病毒: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病毒特点的是( )A.个体十分微小,只能用电子显微镜观察B.没有细胞结构C.在寄主细胞里生活和繁殖D.可以独立生活2、下列生物中,没有细胞结构的是( )A.乳酸细菌B.衣藻C.草履虫D.肝炎病毒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病毒引起的疾病或病害的是( )A.烟草花叶病B.痢疾C.鸡瘟和猪瘟D.流行性感冒4、20XX年1—5月,在亚洲许多国家流行SARS(非典型肺炎),这种病原微生物属于()A.细菌B.病毒C.酵母菌D.曲霉5、下列选项中,能有效控制危害人体健康的绿脓杆菌的病毒是()A.动物病毒B.人类病毒C.植物病毒D.细菌病毒6、病毒的营养方式和生活方式是()A.自养腐生 B.异养腐生 C.异养寄生 D.自养寄生7、下列生物中不具有细胞结构的是()A.细菌 B.水螅 C.烟草花叶病毒 D.蚯蚓。

8、下列生物属于病毒的是()A.痢疾杆菌B.结核杆菌C.痢疾杆菌噬菌体D.大肠杆菌。

9、下列生物的生活方式属于寄生的是()A.噬菌体和痢疾杆菌B.流感病毒和醋酸杆菌;C.酵母菌和烟草花叶病毒D.大肠杆菌和青霉。

10、噬菌体属于下列哪一种病毒类型()A.动物病毒B.植物病毒C.细菌病毒D.微生物病毒。

11、下列哪一项不是人类利用病毒为人类服务的实例()A.无脊椎动物病毒制成杀虫剂B.给高烧病人注射青霉素C.用噬菌体治疗烧伤病人的化脓性感染D.给健康人注射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12、下列不是病毒引起的疾病或病害是( )A. 烟草花叶病B. 流行性感冒C. 鸡瘟和猪瘟D. 痢疾13、下图为某些微小生物的形态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片中不具有细胞结构的微生物是[ ]________,它的结构组成是。

2.3.4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2.3.4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第三章第四节 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情境任务请将、、入项
大自然中有许多供我们透视世界寻找意义的窗口,微生物即是其中的一扇!有许 多绝顶聪明、洞鉴犀利的生物学家前仆后继擦亮了窗上的玻璃,透过这些窗户,我们 能够看到微生物之美,可以应用微生物之能,可以避免微生物之害,可以更了解人 类过去所不尽知道的领域.
学学习目标、、入项
1. 通过小组合作分析问题串,说出微生物如何促进生物圈的碳 循环。(生命观念、科学思维) 2.通过分析根瘤菌固氮作用示意图,小组讨论说出微生物如何促 进生物圈的氮循环。(生命观念、科学思维)
评价任务将、、入项
评价任务
评价要点
任务一:认同 找出问题串的答案,知道微生物与动、植物的关系(3☆ ) 微生物是生物
D.氧气
(2)下列生物中,对自然界的物质循环所起作用最大的是( D )
A.病原体
B.寄生细菌真菌
C.大肠杆菌
D.腐生细菌和真菌
任务一 认同微生物是生物圈中的”清洁工”
3.归纳拓展 看下图复述出生物圈中的碳循环的过程。
动植物尸体、粪便 细菌、真菌 二氧化碳、水、
等含有的有机物
无机盐等
动物
食物
绿色植物
释放到土壤中
(4)土壤中的含氮化合物是怎样变成氮气释放回空气中的?
土壤中的另一些微生物将土壤中的氮肥分解成氮气释放回空气中
(5)什么是固氮作用?什么是固氮微生物?
生物圈中的一些微生物,能够把空气中植物不能吸收利用的氮气固定下来,转变成可以被植物 利用的氮肥,这个过程叫做固氮作用,这样的微生物叫做固氮微生物。
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将生物遗体、粪便中的有机物最终分解成二氧化碳、水、无机盐, 归还到大自然中。

抚宁县实验中学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单元多彩的生物世界第三章生物圈中的微生物第4节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抚宁县实验中学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单元多彩的生物世界第三章生物圈中的微生物第4节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共生
有些细菌和真菌与动物和植物共 同生活在一起 , 相互依赖 , 彼此 有利 , 一旦分开 , 两者都不能独 立生活 , 这种现象叫做共生。
大豆、花生等豆科植物的根瘤中 , 有能够 固氮的根瘤菌与植物共生。根瘤菌将空气中 的氮转化为植物能吸收的含氮物质 , 而植物 那么为根瘤菌提供有机物。
玉米间作花生套种
1 2 3 4 5 6 7 8 9 10
1.小朋和同学调查了学校周围环境中的生物,将香樟、蜡梅、玉兰、
山茶归为一类,画眉、蚯蚓、蜻蜓和狗归为另一类。他们依据的归
类方式是( )
A.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归类
B.按照生活环境归类
C.按照用途归类
D.按照个人喜好归类
关闭
香樟、蜡梅、玉兰、山茶属于植物,画眉、蚯蚓、蜻蜓和狗属于动物,这 关闭
松树、榆树、菊花、狗尾草、蜘蛛、蚂蚁、苍耳、蚊子、鼠妇、
丁香、小鸟、蜻蜓、桃树、一串红
(1)将上述生物归为植物和动物,你的归类方式是

(2)上述生物中,属于植物的是
;属于动物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是

关闭
(1)按照形态结构特点 (2)松树、榆树、菊花、狗尾草、苍耳、丁香、 桃树、一串红 蜘蛛、蚂蚁、蚊子、鼠妇、小鸟、蜻蜓
第二单元 多彩的生物世界 第三章 生物圈中的微生物
第四节
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促进碳循环
促进氮循环
它想 : 到了秋天------
1、小猫春天把鱼种到土壤里 , 秋天会有 收获吗 ?
2、秋天到了 , 小猫不仅没有收到更多的 小鱼 , 之前种下的小鱼也不见了 , 小 鱼到哪里去了呢 ?
(一)促进生物圈中的碳循 环
阅读课本相关内容 , 结合以下图 , 讨论 问题

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高效课堂资料2.3.4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教案

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高效课堂资料2.3.4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教案

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高效课堂资料第 2 单元第 3章第 4节第 1 课时总计第 1 课时一、导入新课带领同学们共同回忆之前学习的梳理细菌和真菌的生活方式、营养方式,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动植物的呼吸作用以及微生物的腐生生活分解有机物入手,结合示意图帮助学生联系起植物、动物、微生物三者之间的代谢特点,强调二氧化碳与有机物之间的转化,总结得到三者在碳循环中的作用。

【点评】强调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重要的作用。

二、自主学习要求同学们先自主预习课本内容,然后依据导学案中的学习目标和导学问题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在课本中勾画出主要知识点,并完成导学案的自主学习部分。

1、微生物如何促进生物圈中的碳循环的?2、微生物是如何促进生物圈中的氮循环的?3、认同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点评】讲课前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对本节课内容有初步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数。

三、合作探究要求:1、各小组同学预习自学中不理解的知识,相互讨论、交流,解决疑难,尽可能使每个同学把所要学习的知识都搞明白,并构建知识网络。

(先对桌讨论,解决不了的问题再小组讨论,统一答案。

仍然解决不了的疑问,展示到黑板上,由全体师生共同解决。

2、要注意讨论的有效性,珍惜时间,及时解决问题,不要谈与学习无关的事情。

(一)问题导入1、提问:植物因为可以自己合成有机物,在生态系统中被称为什么?回答:生产者。

2、提问:动物被称为什么?回答:消费者。

3、提问:那么,如果世界上只有这两类生物,植物的枯枝败叶、动物的遗体粪便等都不能腐烂,我们的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回答:植物残骸越来越多,动物的遗体和粪便也越来越多,最后整个地球会被淹没。

【点评】问题的设计既复习了学习的内容,又联系了学生的日常生活,并且引起他们对微生物作用的兴趣。

(二)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1、微生物促进了生物圈中碳循环。

2、微生物促进了生物圈中的氮循环3、微生物对整个物质循环的重要作用。

【点评】结合图片引导学生一步步的明确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初中七年级生物教案 第四节 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衡水杯”一等奖

初中七年级生物教案 第四节 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衡水杯”一等奖

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交流展示学以致用:
1.下列有关微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圈中有不少细菌是有益的,有些细菌给人类带来危害B.病毒不属于分解者,在生物圈的物质循环中不起作用
C.酿酒、造醋等酿造工业离不开酵母菌和曲霉
D.分解者主要是指营腐生生活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
2.细菌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这一生理过程属于()
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C.蒸腾作用D.吸收作用3.在自然界中,动植物的遗体不会记载保留着,主要原因是()
A.绿色植物能够分解植物遗体B.细菌分布十分广泛
C.腐生细菌能够分解动植物遗体D.动植物的遗体自身会分解
4.下列选项中,对自然界的物质循环起重要作用的是()
A.寄生菌类
B.光合细菌
C.腐生菌类
D.有荚膜的细菌
5.据图回答:
从右图可以看出,腐生的
细菌和真菌对自然界
的有重要
作用,它们可以
把分解
为,后
者能被绿色植物吸收。

植物吸收空气中的,利用太阳光能进。

七级生物上册 第二单元 第三章 第四节 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七级生物上册 第二单元 第三章 第四节 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十八章第1节
呈现动植物知识(zhī shi)
为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fēnxī)
12/12/2021
分解者的概念模糊 微生物的认识很抽象
第三页,共十九页。
教学 目标 (jiāo xué)
知识 目标 (zhī shi)
1、简述什么(shén me)是微生物,列举常见的微生物类型 2、概述微生物的生活及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No 用。微生物的生活及其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发散思维,得到(dé dào)很多意想不到的微生物活动的场所。微
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即是本节知识的重点又是难点
Image
12/12/2021
第十九页,共十九页。
腐生性 微生物 (shēngxìng) 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12/12/2021
第十三页,共十九页。
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即 是本节知识(zhī shi)的重点又是 难点。
学生(xué sheng)说 出疑点
12/12/2021
学生(xué sheng)之间互相 解疑
老师查错补缺
第十四页,共十九页。
发散(fāsàn)思维(2min)
12/12/2021
第七页,共十九页。
总结巩固(5min)
微生物的重要性 学好(xué hǎo)微生物的重要性
12/12/2021
第八页,共十九页。
大多数微生物 是单细胞生物 (shēngwù)
(shēngwù)
12/12/2021
第九页,共十九页。
少数微生物是多细胞(xìbāo)生物
能力目标
运用比较的方法归纳和总结出各类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