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环境质量报告书公众版
东莞南玻太阳能玻璃有限公司东莞市环境保护局东莞市
![东莞南玻太阳能玻璃有限公司东莞市环境保护局东莞市](https://img.taocdn.com/s3/m/66b20d02be1e650e52ea99f7.png)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东莞南玻太阳能玻璃有限公司650t/d太阳能玻璃生产线三期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目录1总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任务由来及项目简介.....................................................................................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编制依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评价目的与评价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环境功能区划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污染控制与环境保护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1.6评价标准和规范.............................................................................................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东莞市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印发
![《东莞市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印发](https://img.taocdn.com/s3/m/a41ab0c2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0f.png)
《东莞市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印发
日前,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东莞市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十四五”指标体系包括环境质量改善、应对气候变化、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环境风险防控、生态保护等五大类指标。
目标到2025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到2030年生态环境全面改善,到2035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基本实现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长新的美丽东莞。
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东莞市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的通知东府办〔2022〕21号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府直属各单位:《东莞市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业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2年4月27日1234。
东莞市麻涌镇生活垃圾处理厂项目环境影响报告简本
![东莞市麻涌镇生活垃圾处理厂项目环境影响报告简本](https://img.taocdn.com/s3/m/4db3dbdc195f312b3169a5bc.png)
东莞市虎门生活垃圾处理厂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前言东莞市位于珠江三角洲中心地带,属广东省的地级市,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
东莞虎门镇总面积178.5平方公里,全镇人口约57.4万,其中户籍人口12.4万多,外来人口45万。
东莞市虎门生活垃圾处理厂项目位于东莞市虎门镇大岭山林场夹沟与陈村社区牛角地交界地段。
随着东莞市经济的迅速发展、各镇街人口不断增加,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各镇街的生活垃圾不断增加,由此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危害人民的健康并制约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为解决东莞生活垃圾处理难题,目前全市已投入大量资金建成市区、厚街、横沥三家垃圾处理厂,当清溪、虎门、麻涌等三座生活垃圾处理厂项目全面建成投产后,全市生活垃圾将全面实现无害化处理。
改善东莞市的生态环境,缓解城市化进程加快后的垃圾处理矛盾,东莞市提出了建设东莞市虎门生活垃圾处理厂项目,服务范围为虎门镇,项目建成后能有效提高东莞市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率,提高生活垃圾的资源利用率,减少生活垃圾的填埋量。
根据相关环保法律法规的要求,东莞市虎门垃圾处理厂筹建办公室委托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编制《东莞市虎门生活垃圾处理厂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目前,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已基本编制完成,现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2006]28 号)和《广东省建设项目环保管理公众参与实施意见》(粤环〔2007〕99 号)的有关规定,将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主要内容编制成报告书简本,供公众及有关政府部门人员、专家阅读,以加深公众对项目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开展项目的公众参与活动。
报告书主要内容如下:1 建设项目概况1.1 建设项目的名称、地点和建设性质项目名称:东莞市虎门生活垃圾处理厂项目项目性质:新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程项目建设地点:东莞市虎门镇大岭山林场夹沟与陈村社区牛角地交界地段1.2 建设规模、服务范围和工程投资东莞市虎门生活垃圾处理厂选择以焚烧方式处理生活垃圾,采用机械炉排炉处理工艺。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公众参与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公众参与](https://img.taocdn.com/s3/m/545ded840b1c59eef9c7b452.png)
6 信息公开
6.1 信息公开次数、时间和形式 信息公开次数、时间和形式的具体要求见表 2。
表 2 信息公开的次数、时间和形式
HJ□□-20□□
目次
前 言 ............................................................................................................................................. II 1 适用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总则.............................................................................................................................................1 4 公众的范围.................................................................................................................................3 5 公众参与计划.............................................................................................................................4 6 信息公开.....................................................................................................................................5 7 公众意见调查的内容.................................................................................................................6 8 公众意见调查方法.....................................................................................................................6 9 公众意见的汇总分析和信息反馈.............................................................................................9 10 环境影响报告书公众参与篇章的编制要求.........................................................................10 附录A(规范性附录)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12 附录B(规范性附录)公众参与调查问卷 ..................................................................................14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东莞市银泰不干胶材料环评报告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东莞市银泰不干胶材料环评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23e0c6fcc1755270622082e.png)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试行)
项目名称:东莞市银泰不干胶材料有限公司
建设单位(盖章):东莞市银泰不干胶材料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2016年6月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点。
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
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
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学校、医院、保护文
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结论与建议――给出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题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
措施的有效性,说明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
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它建议。
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主要编制依据及环境功能属性
环境质量状况
评价适用标准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环境影响分析
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
结论与建议
北
建设项目:
附图1 项目地理位置图(1:80000)
附图2 项目卫星及噪声监测布点图
附图3 项目四周现状图。
东莞水质检测报告
![东莞水质检测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a2209a1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551ea43.png)
东莞水质检测报告概述本文档是关于东莞市水质检测结果的报告。
水质检测是为了评估水体的卫生状况以及是否符合相关环境标准和健康要求的重要工作。
本报告将提供对东莞市主要水体的检测结果,并进行评估和分析。
检测区域和水体本次水质检测覆盖了东莞市的主要水体,包括东江、黄江、河源水库等。
这些水体是当地供水的重要来源,并且与人们的生活和工业生产密切相关。
检测指标和标准水质检测项目主要包括以下指标:1.pH值:衡量水体的酸碱度。
标准范围为6.5-8.5。
2.溶解氧:衡量水体中溶解氧气的含量。
标准范围为≥5mg/L。
3.总大肠菌群数:衡量水体中大肠菌群的数量,反映了水体的卫生状况。
标准范围为0个/100mL。
4.总悬浮物:衡量水中悬浮物的含量,反映水体的清澈程度。
标准范围为≤20mg/L。
5.重金属:包括铜、铅、锌等重金属的含量。
标准范围根据不同金属而定。
检测结果和评估pH值对于东江、黄江和河源水库,pH值均在标准范围内,表明这些水体的酸碱度正常,适合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
溶解氧东江和黄江的溶解氧含量均超过标准要求,分别为7.2 mg/L和6.8 mg/L,表明这些水体中氧气的含量充足,有利于水生生物的生存。
河源水库的溶解氧含量稍低,但仍在标准范围内,为5.3 mg/L。
总大肠菌群数东江和黄江的总大肠菌群数检测值均为0个/100mL,说明这些水体中没有大肠菌的存在,水质卫生状况良好。
河源水库的总大肠菌群数为2个/100mL,稍高于标准要求,需要进一步加强水体的消毒和处理。
总悬浮物在对东江、黄江和河源水库的检测中,总悬浮物的含量分别为15 mg/L、18 mg/L和12 mg/L,均在标准范围内。
水体的清澈程度较好,符合要求。
重金属东莞市的水体中重金属的检测结果显示,铜、铅和锌的含量都在标准范围内,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结论根据本次水质检测结果,东莞市的主要水体,如东江、黄江和河源水库,水质良好,符合相关的环境标准和健康要求。
《东莞市热电联产规划》(修改版)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第二次公示
![《东莞市热电联产规划》(修改版)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第二次公示](https://img.taocdn.com/s3/m/45d5b871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b00827a.png)
《东莞市热电联产规划》(修改版)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第二次公示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东莞市发展和改革局•【公布日期】2015.07.06•【字号】•【施行日期】2015.07.0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正文《东莞市热电联产规划》(修改版)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第二次公示《东莞市热电联产规划》已经东莞市同意印发实施,其规划环评也于2014年7月取得东莞市环境保护局的批复。
目前,因东莞市有部分热电联产项目推进的过程中因实施情况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与《东莞市热电联产规划》不一致,为一进步优化区域能源结构、改善区域环境质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的实施,推进东莞市热电联产项目的顺利建设,东莞市发展和改革局于2015年5月组织编制了《东莞市热电联产规划》(修改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等,该规划修编应当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东莞市发展和改革局委托成都宁沣环保技术有限公司编制《东莞市热电联产规划(修改版)环境影响报告书》。
按照《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与暂行办法》有关规定,现将本次规划修编环境影响评价的有关事项向公众进行第二次公示,公示内容如下:一、规划修编概况规划名称:《东莞市热电联产规划》(修改版)。
规划范围:规划涵盖的范围为整个东莞市,根据东莞市相关发展规划,用热需求相对集中的地区主要是各个工业园或工业区等,规划主要考虑东莞市用热量较大且较为集中的区域,同时兼顾东莞市内其它工业、公建的用热需求,以最大限度满足东莞市工商业用热需求。
规划修编调整主要内容:1、东城工商业集聚区及其周边区域热源点的现有2×180MW机组搬迁至沙田虎门港立沙岛(原麻涌片区热源由虎门港立沙岛、麻涌片区热源代替);2、东城工商业集聚区及其周边区域热源点近期扩建2×390MW机组规模扩容及其供热范围的调整;3、中期中堂造纸产业基地根据用热需求扩建相应规模的热电联产机组。
东莞虎门镇环岛路填海工程海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简本
![东莞虎门镇环岛路填海工程海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简本](https://img.taocdn.com/s3/m/75f1b253a98271fe900ef933.png)
---------------------------------------------------------------最新资料推荐------------------------------------------------------東莞虎門鎮環島路填海工程海洋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簡本附件一:《东莞市虎门镇环岛路填海工程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1 、工程概况项目名称:东莞市虎门镇环岛路填海工程项目概要:为加强虎门镇与周边区域的联系,打造滨海、亲水、利水与治水的城市景观带,提高威远岛沿太平水道的防洪等级,配合虎门镇实现规划目标,虎门镇人民政府特实施威远岛的环岛路工程。
项目实施后,将大大提升虎门镇的亲水景观,为居民和游客提供优美的休闲平台,极大提升城市整体形象。
环岛路起止均在威远大桥,全长15.84km,红线宽46m~59m。
进行填海建设的路段其中一段为一河两岸中心区段(沿江高速~规划一路)一河两岸中心区段(沿江高速~规划一路)的起点正在施工的沿江高速起约3km的路段;另一段为一河两岸中心区段的终点之前的约1.2km长的路段。
两段路的填海面积为5.6456公顷,均位于太平水道西侧。
2 、工程分析((1 )施工期道路填海施工外围堰建成后,且把围堰内的水抽干的状态下进行。
本项目拟采用拉森钢板桩临时围堰方式,拉森钢板桩因为其特殊的板间连接构造,使其具有良好的止水能力,可以满足工程挡土拦泥1 / 11的要求。
其后的搅拌桩施工或者抛石挤淤对海洋环境的影响都在限制在围堰内,仅临时围堰施工时产生的极少量的悬浮泥沙,对水质影响不大。
施工期废水包括施工队伍的生活污水和施工船舶、机械含油污水。
施工项目部拟考虑在威远岛内租用民房做为现场办公和住宿场所。
每天COD cr 排放4.32kg、BOD 5 排放2.16kg、SS排放1.40kg。
由于源强小,且施工期属于短期行为,只要加强生活污水控制并收集处理后排放,对附近海域水环境的影响不大。
东莞市热电联产规划(第三次修编)环境影响评价第一次信息公示
![东莞市热电联产规划(第三次修编)环境影响评价第一次信息公示](https://img.taocdn.com/s3/m/c81c4819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bb04559.png)
东莞市热电联产规划(第三次修编)环境影响评价第一次信息公示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东莞市发展和改革局•【公布日期】2017.05.11•【字号】•【施行日期】2017.05.1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正文东莞市热电联产规划(第三次修编)环境影响评价第一次信息公示因东莞市供热需求及部分热电联产项目发生变化,东莞市发展和改革局组织进行《东莞市热电联产规划(第三次修编)》。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及《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国务院第559号)等要求,该规划修编应当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东莞市发展和改革局委托北京国寰环境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编制《东莞市热电联产规划(第三次修编)环境影响报告书》,按照《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现将本次规划修编环境影响评价的有关事项向公众进行第一次公示,公示内容如下:一、规划修编概况规划名称:东莞市热电联产规划(第三次修编)规划范围:规划范围为整个东莞市,规划供热范围主要考虑东莞市用热量较大且较为集中的工业园区,同时兼顾其他工业、公建的用热需求。
规划修编主要内容:包括规划年限顺延和规划热源调整。
本次修编规划年限与东莞市国民经济、产业、城建等规划相衔接,规划近期由2017年顺延至2020年,中期由2020年顺延至2025年。
本次修编涉及供热热源调整的有中堂片,虎门港立沙岛、麻涌片,寮松片区及周边区域,凤岗镇片。
中堂片前版规划2017年扩建2×350MW燃煤热电冷联产机组;本次修编2020年新建2×9F级燃气抽凝式热电联产机组,2025年扩建2×9F级燃气热电冷联产机组。
虎门港立沙岛、麻涌片的麻涌镇豪丰工业园规划建设小型分布式能源站对园区内企业供热,近期规划建设1台6MW级的燃气分布式能源站,中期根据负荷增长再建相应规模的燃气分布式能源站。
寮松片区及周边区域前版规划的2017年2×9E级燃气发电机组供热改造项目,及2020年扩建2×9F级燃气热电冷联产机组一并调整至2020年建设,总规模调整为7×6F级燃气热电冷联产机组。
东莞市商品房竣工环评报告
![东莞市商品房竣工环评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6304d30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a8.png)
东莞市商品房竣工环评报告一、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程序1、申请:建设单位在试生产(试运行、试营业)前,向项目审批的环保部门书面提出试生产申请。
2、受理:环保主管部门收到试生产申请后,安排现场检查。
3、批准:符合试生产条件的项目,环保部门批准试生产。
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项目,责令限期整改。
二、建设项目环保验收1、申请:建设单位在项目试生产(试运行、试营业)完成后,向项目审批的环保部门书面提出验收申请。
2、现场检查:收到验收申请后,需要现场检查的,环保部门安排现场检查。
3、委托监测或调查:对主要排放污染物的项目,建设单位应委托有资质的环境监测部门编制验收监测方案,报项目审批的环保部门批准,监测部门按照批准的方案进行监测,并编制验收监测报告(表)。
对主要产生生态环境影响的项目,建设单位应委托具有资质的环境监测单位或环评单位编制验收调查报告(表)。
4、提交验收材料:建设单位需要提供的验收材料包括:①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申请报告(表)或登记卡;②验收监测报告(表)或调查报告(表);③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环保局审查批复文件;④建设项目试生产(运行)环保意见;⑤其它相关材料。
包括:环保设施设计单位资质证书;建设项目工艺流程图;建设项目污染防治设计方案、图纸;环保设施操作、维修规程等环境管理制度;试运行记录;治污工作总结。
5、组织验收:负责验收的环境行政部门收到达到要求的验收材料后,30日内应组立验收组。
三、环评验收现在具体是什么样的程序1、请有资质的单位进行环境监测。
2、按照环保部门要求提交验收申请。
3、环保部门现场进行验收考察。
4、验收整改完成后,环保部门出具验收批复。
【环境影响评价信用平台】生态环境部负责建立全国统一的环境影响评价信用平台(以下简称信用平台),组织建立建设单位、技术单位和编制人员(以下统称信用管理对象)诚信档案管理体系,公开信用管理对象基础信息和失信行为等相关情况。
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数据不合理、监测布点不符合要求或者未分析引用的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数据有效性的;自然环境现状资料数据错误或者环境标准适用错误的;污染影响和生态影响因素分析错误或者主要影响因素遗漏的;评价因子选择不当或者污染源源强核算错误的;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方法或者结果错误的;评价等级错误或者评价深度和内容未达到相应评价等级要求的;提出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防治措施以及对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原有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提出的防治措施针对性、有效性或者可行性不足的;制定《办法》是为落实环境影响评价法有关规定、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必然要求,是贯彻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的具体措施,是落实国办《关于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的指导意见》的实践探索,也是环评管理特别是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编制单位管理方式的重大变革,对规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编制行为,加强监督管理,保障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质量,维护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服务市场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虎门港总体规划环评(简本)0617
![虎门港总体规划环评(简本)0617](https://img.taocdn.com/s3/m/8bdca8e0102de2bd960588f3.png)
国环评证甲字第2803号东莞虎门港总体规划(2011-2020年)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委托单位:东莞市虎门港管理委员会编制单位:中山大学2013年6月目录目录 (2)1规划背景 (4)2港口总体规划概述及分析 (5)2.1规划范围及年限 (5)2.2港口性质和功能 (5)2.3港口吞吐量发展水平预测 (5)2.4船型发展预测 (6)2.5岸线利用规划 (6)2.6总体布置规划 (6)2.6.1港区布置规划 (6)2.6.2水域布置规划 (7)2.7规划协调性分析 (7)3港口环境现状及主要环境制约因素 (11)3.1港口码头建设现状 (11)3.2环境质量现状 (11)3.2.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11)3.2.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 (11)3.2.3海水环境质量现状 (12)3.2.4声环境质量现状 (12)3.2.5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 (12)3.2.6土壤环境质量现状 (13)3.2.7河流底泥及海洋沉积物环境质量现状 (13)3.2.8水生生态现状 (13)3.2.9渔业资源现状 (14)3.3主要环境制约因素 (14)4港口总体规划实施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 (15)4.1水环境影响评价 (15)4.1.1水动力条件影响 (15)4.1.2施工期填海及疏浚的影响 (15)4.1.3港区污水排放的影响 (15)4.2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16)4.3声环境影响评价 (16)4.4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17)4.5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17)4.5.1陆域生态影响评价 (17)4.5.2水生生态影响评价 (17)4.6社会环境影响评价 (18)4.7环境风险评价 (18)4.7.1水上泄漏事故影响 (18)4.7.2大气环境风险影响 (18)5港口总体规划方案的环境合理性论证 (19)5.1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 (19)5.2规划发展目标与规模的环境合理性 (20)5.2.1水环境合理性分析 (20)5.2.2大气环境合理性分析 (20)5.2.3声环境合理性分析 (20)5.2.4固体废物合理性分析 (21)5.2.5港口规划与区域环境容量适应性分析 (21)5.3岸线利用规划的环境合理性 (21)5.4规划空间布局的环境合理性 (21)5.5配套设施规划的环境合理性 (22)6规划方案的优化调整建议与规划实施建议 (22)6.1规划优化调整建议 (22)6.2规划实施建议 (22)7预防或减缓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措施 (23)7.1生态保护方案 (23)7.2水污染防治措施 (23)14.6.3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24)14.6.4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24)14.6.5固体废物处置措施 (24)14.6.6环境风险防范与应急措施 (24)8规划与规划环评互动 (25)9公众参与 (25)10评价总体结论 (25)1规划背景虎门港是广东省地区性重要港口,是东莞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重要依托,是珠江三角洲东部地区联系国内外市场的重要口岸。
东莞市环境卫生质量标准
![东莞市环境卫生质量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3a8d712bb4daa58da0114ab7.png)
东莞市环境卫生质量标准总则为了建设清洁、优美、文明的现代化城市,提高城市环境卫生水平,统一全市城市环境卫生质量标准,特制定本标准;本标准适用于城市的环境卫生工作;城市环境卫生作业应做到文明、清洁、卫生和有序,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或对市民生活的影响。
城市环境卫生管理部门负责监督本标准的实施,并对辖区内从事环境卫生工作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指导和监督。
城市环境卫生质量除应符合本标准外,亦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术语保洁:为了维护城市道路和公共场所整洁而从事的清扫和环境卫生保洁工作。
一般分为道路保洁和公共场所保洁。
道路绿地:指道路及广场范围内用于绿化的用地。
道路绿地分为道路绿化带(包括分车绿化带、行道树绿化带、路侧绿化带)、渠化岛绿地(包括中心岛绿地、导向岛绿地、立交绿岛)、广场绿地和停车场绿地等。
道路人流量: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断面的行人数量。
机动车流量: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断面的机动车辆数量。
一、道路的清扫和保洁1.1 道路清扫、保洁范围和等级:1.1.1 道路保洁范围为车行道、人行道、车行隧道、人行天桥、地下通道、高架路、快速路、商业步行街、桥梁、立交桥、靠近人行道的敞开场地及其他设施等公共场所、梯道、便道、城市道路边坡。
1. 2 道路清扫、保洁质量要求1.2.1清扫保洁应达到路面整洁;无残留污水,排水口清洁、无沙土残积,路沿石、防蚊设施、废物箱、广告、路灯等公共设施无明显污迹,行道树圈无垃圾杂物、陈旧落叶等要求。
1.2.2路面废弃物控制指标应符合下表规定,在同一单位长度内不得超过各单项废弃物总数的50%。
路面废弃物控制指标注:果皮、纸屑、塑膜的面积以火柴盒大小为标准。
1.2.3 人行天桥、人行过街地下通道、车行隧道的清扫保洁质量标准与相连接的道路相同。
栏杆、阶梯、扶手、墙面、地面、路面等应整洁、无乱张贴、乱画、垃圾和积存污水。
1.2.4一级道路保洁质量要求:道路应全天巡回保洁,每天洒水不少于3次,达到路见本色,无积沙、余泥,无积存污水、侧角石无污迹的要求。
河道综合整治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环评报告
![河道综合整治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环评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e0029682b160b4e767fcf80.png)
图1项目右岸堤防断面
(2)穿堤建筑物
根据地形、地貌及现场排水涵管调查,本项目段建设堤防后需改建、新建涵闸共3座,其中2座为钢筋砼箱涵,1座为钢筋砼圆管涵。
排水涵布置情况见下表:
表1穿堤排水涵闸布置表
序号桩号结构尺寸备注
1 QXY3+818.000 2-2×2.5m钢筋砼箱涵重建
2 QXY4+130.000 2×2.5m钢筋砼箱涵新建
3 QXY4+207.000 Φ1.5m钢筋砼圆管涵新建
1)重建QXY3+818.000箱涵
右堤桩号QXY3+818.000现状设有排水渠,渠宽约2.6m,本次设计新建堤防,拟对其进
图2QXY3+818.000 箱涵横断面图
2)新建QXY4+130.000箱涵
为利于堤内排水,拟在右堤桩号QXY4+130.000新建排水涵一座。
箱涵设一孔,尺寸为2.0m×2.5m,采用C30钢筋砼结构,底板高程为19.20m,顶板顶部高程为22.05m,上铺一层厚0.15m的C40砼铺装层,涵顶路面高程为22.20m。
箱涵顺水流方向长度为8.0m,两侧与
图4QXY4+207.000圆管涵横断面图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主要编制依据及环境功能属性
环境质量状况
评价适用标准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环境影响分析
环保投资估算及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产业政策与规划符合性分析
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
结论与建议。
东莞市虎门港沙田港区综合客运码头工程
![东莞市虎门港沙田港区综合客运码头工程](https://img.taocdn.com/s3/m/b96c7c9aff00bed5b8f31d32.png)
东莞市虎门港沙田港区综合客运码头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环评单位:广州市中绿环保有限公司建设单位:广东虎门港邮轮发展有限公司2012年2月目录1总则 (1)1.1项目由来 (1)1.2评价目的和原则 (2)1.3评价区域环境功能区划 (2)1.4评价工作等级和评价范围 (3)1.5采用的评价标准 (4)1.6污染控制要求和环境保护目标 (5)1.7评价工作程序 (7)2工程概况 (8)2.1项目名称、地点、规模及建设性质 (8)2.2工程概况 (9)3工程分析 (13)3.1陆域形成施工 (13)3.2施工方案 (13)3.3海域使用状况 (14)3.4港口岸线使用状况 (14)3.5建设用地方案 (14)3.6劳动定员及工作制度 (14)3.7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14)3.8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 (15)4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20)4.1陆生生态现状调查与评价 (20)4.2水生生态现状调查 (20)4.3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21)4.4沉积物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22)4.5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22)4.6声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23)5施工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24)5.1施工期的水环境影响分析 (24)5.2施工期的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25)5.3施工期的噪声影响分析 (25)5.4施工期固体废物影响分析 (26)5.5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26)5.6施工船舶对航运的影响分析 (28)6营运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29)6.1营运期水环境影响分析 (29)6.2营运期大气影响分析与评价 (30)6.3营运期声环境影响评价 (30)6.4营运期固体废物影响分析 (30)6.5游艇出游对环境影响分析 (31)6.6营运期水生生态影响分析 (31)7环境风险评价 (32)8项目选址合理合法性分析 (33)9公众参与 (35)10环保措施及技术、经济可行性分析 (37)10.1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 (37)10.2营运期污染防治措施 (38)10.3施工期及营运期生态补偿措施和恢复措施 (39)11评价结论与建议 (40)11.1建设项目概况 (40)1总则1.1项目由来根据2011年编制的《东莞市虎门港总体布局规划修编》,沙田港区为虎门港主要港区之一,将开发成具有一定规模的综合性港区。
广东东阳光药业有限公司海外仿制药扩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示1
![广东东阳光药业有限公司海外仿制药扩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示1](https://img.taocdn.com/s3/m/c983e46b011ca300a6c390b0.png)
东莞市长安东阳光药物开发有限公司研发中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委托单位:宜都东阳光生化制药有限公司评价单位:中山大学2010 年9 月目录目录1总则 (1)1.1项目背景 (1)1.2环境功能区划 (2)1.3污染控制与环境保护目标 (2)1.4评价标准和规范 (3)1.5评价工作等级 (3)1.6评价范围 (3)2建设项目概况与工程分析 (4)2.1项目概况 (4)2.2营运期污染源分析 (5)2.3拟采取的环保措施及治理效果 (5)3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及评价 (6)3.1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6)3.2环境空气现状调查与评价 (6)3.3声环境现状评价 (6)4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7)4.1水环境质量影响分析 (7)4.2环境空气影响分析 (7)4.3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7)5环境风险评价 (7)6污染物总量控制 (7)7项目建设及选址合理合法性分析 (7)8结论 (7)1总则1.1项目背景东阳光集团公司是一家非公有的股份制企业,现有资产100余亿元,2009年产值100多亿元。
旗下有国内最大的生产电子光箔、化成箔、亲水箔、φ16以上大电容器、电化的上市公司,随着和日本三井、古河斯凯的合资,必将形成国内铝加工技术最先进、发展潜力最大的铝工业研发、生产基地;在国内还拥有煤炭资源和开采、码头和长江水运、大火力发电三位一体的企业;同时是世界上生产大环内酯和胰岛素类生化药水平最高、规模最大并通过美国FDA认证的企业,也是国内最大的达菲生产基地,还是国内最有实力的研发、海外注册、生产欧美等发达国家仿制药的企业之一,更是国内企业中海外专家最多、装备最精良、和美国FDA最接轨、实力最强的新药研发企业。
公司生产主要集中在广东东莞、广东韶关、湖北宜都及贵州遵义(在建)四大基地。
公司拥有的HEC商标,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
宜都东阳光生化制药、宜昌长江药业隶属于东阳光集团公司,是东阳光药业集团的合成原料药以及国内制剂产品生产基地。
东莞市城市环境卫生管理规定-东莞市人民政府令64号
![东莞市城市环境卫生管理规定-东莞市人民政府令64号](https://img.taocdn.com/s3/m/5c8f8af2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22.png)
东莞市城市环境卫生管理规定正文:---------------------------------------------------------------------------------------------------------------------------------------------------- 东莞市城市环境卫生管理规定(东莞市人民政府令64号)第一章总则第-条为加强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创造整洁、优美、文明的城市环境,根据国务院《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和《广东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规定》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市区总体规划区和各镇中心规划区范围内的城市环境卫生管理适用于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的城市,是指国家按照行政建制设立的镇(区)。
各镇(区)非中心规划区范围内的环境卫生管理可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三条全市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区负责、专业人员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第四条市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局是全市城市环境卫生工作的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搞好全市城市环境卫生设施的规划、建设和监督管理及本规定的贯彻实施。
各镇(区)要根据分工,管理辖区内的环境卫生工作,负责本规定的具体实施。
市爱卫办、环保、卫生、工商、规划、建设、房管、交通、园林绿化等职能部门、街道办(包括市区总体规划区内的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协助实施。
第五条新闻媒体和机关、行政、企事业单位应当切实加强对环境卫生科学知识的宣传,提高市民的环境卫生意识。
学校、幼儿园应开展卫生、健康知识教育,使学生和幼儿从小养成讲文明、讲卫生的良好习惯。
市民应当尊重环境卫生工作人员的劳动,维护城市整洁;对妨碍、阻挠环境卫生工作人员履行职责和破坏环境卫生及其他设施的行为,应当制止或者举报。
第六条各镇(区)人民政府,对维护环境卫生方面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给予表彰和奖励。
环境检验报告单模板
![环境检验报告单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f0e56828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7c64d40.png)
环境检验报告单模板
1.项目概述
项目名称:
项目地址:
检验日期:
检验人员:
2.检验对象
检验对象名称:
检验对象类型:
检验对象描述:
3.环境检验内容
3.1 声环境检验
- 噪声测量结果:
- 噪声评价等级:
- 噪声来源分析:
3.2 水环境检验
- 水质监测结果:
- 水质评价等级:
- 水源分析:
3.3 大气环境检验
- 空气质量监测结果:
- 空气污染指数:
- 污染源分析:
4.结论和建议
4.1 结论
根据以上环境检验结果,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声环境:符合/超过/不符合相关环境标准;- 水环境:符合/超过/不符合相关环境标准;- 大气环境:符合/超过/不符合相关环境标准。
4.2 建议
基于以上结论,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 声环境:采取措施X来降低噪声水平;
- 水环境:采取措施Y来提高水质;
- 大气环境:采取措施Z来减少污染源。
5.环境检验人员声明
检验人员声明:本环境检验报告单根据我个人的客观判断和专业知识所作,并无任何造假行为。
以上为环境检验报告单模板,供参考使用。
具体内容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填写。
东莞市环境保护规划纲要
![东莞市环境保护规划纲要](https://img.taocdn.com/s3/m/ea4c7654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fd.png)
东莞市环境保护规划纲要(2023—2023)目录一、现状与挑战 (1)二、原则与目的 (3)(一)指导思想 (3)(二)规划原则 (3)(三)规划目的 (5)(四)指标体系 (5)三、重要任务 (5)(一)水环境保护 (5)(二)大气环境保护 (13)(三)固废污染防治 (16)(四)噪声污染防治 (19)(五)辐射环境监管 (21)(六)生态环境保护 (22)(七)循环经济发展 (29)四、保障措施 (34)(一)建立综合决策机制, 理顺环境管理体制 (34)(二)加强管理能力建设, 健全减排“三大体系” (36)(三)推行环境信息公开, 增强公众参与意识 (38)(四)保障环保资金投入, 抓好重点工程建设 (40)附表1 环境保护规划指标体系 (43)附表2 河流水环境功能区及其水质保护目的 (44)附表3 城市污水解决工程建设方案 (45)附表4 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 (46)附表5 城乡生活垃圾废弃物处置工程方案 (46)附表6 东莞市环境噪声功能区划 (47)附表7 环境保护重点建设工程表 (48)一、现状与挑战。
近年来, 东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 将改善环境质量作为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把环境保护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 并采用了一系列重大措施。
在经济快速发展和工业化、城乡化进程不断加快的情况下,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加剧的趋势减缓, 局部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环境保护取得了很大成就, 环境保护工作进入新阶段。
我市环境保护虽然取得了积极进展, 但环境形势仍然严峻:一是经济增长方式粗放,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矛盾突出。
我市仍以外源性经济为主, 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高, 产业升级转型的积极性不强, 自主创新能力偏弱, 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尚未得到主线性转变, 产业构成大多是传统的高污染行业, 结构性污染突出。
二是水环境问题十分突出, 内河涌“黑臭”问题严重。
东莞市沙田镇环保路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东莞市沙田镇环保路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https://img.taocdn.com/s3/m/47d22c47da38376bae1fae3b.png)
市沙田镇环保路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工程概况沙田镇环保路改造工程位于市沙田镇东部稔洲村、义沙村和西太隆村。
道路起始于轮渡路路口(起点桩号),路线成南北走向,沿旧环保路至明珠路,向北沿规划线经西太隆村至官洲渡河(终点桩号),沿线经过稔洲村、义沙村、西太隆村。
途中依此与环保南路、环保中路、天宅西路、明珠路、四围东路以及兴洲路相交,全线全长7.9km。
其中轮渡路至明珠路()为老路拓宽改建段,路线长5.492km。
明珠路至官洲渡河()为新建路段,路线长2.408km。
本项目全线()用地红线宽度为38m,双向六车道;按照城市主干道Ⅱ级标准建设,全线设计车速50km/h,项目永久占地总面积亩(其中新增征地亩),投资总额万元。
建设容包括路基工程、路面工程、桥涵工程、排水工程、交通工程、电力、电讯及照明工程、绿化工程。
本项目已于年月开工建设,年月竣工通车,目前已建成运营。
本项目地理位置及路线走向见图,路基横断面布置图见图。
本项目技术经济指标见表,建设容见表。
图市沙田镇环保路改造工程项目地理位置图图道路路基横断面布置图表本项目技术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数量道路等级城市主干道Ⅱ级车道数双向六车道设计车速路线长度,其中:新建、改扩建用地红线宽度占地亩(其中老路,新增)临时占地亩一标段():亩二标段():亩三标段():亩拆迁建筑面积挖方填方弃方借方桥梁、涵洞座(道)小桥座,道涵洞交叉工程处给排水工程交通工程环境质量现状及环境保护目标环境质量现状()水环境根据现状监测结果,在监测期间东引运河监测断面处,除、高锰酸盐指数、、石油类指标达标外,、监测指标均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Ⅳ类标准,最大超标倍数为倍、为倍,监测指标满足《地表水资源质量标准》()四级标准。
在监测小河监测断面处,除、、高锰酸盐指数、石油类指标达标外,、监测指标均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Ⅳ类标准,为倍,为倍。
城镇生活污水排放是监测河段水质指标超标的主要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度东莞市环境状况公报第一章环境状况2013年,全市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
城市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保持平稳,酸雨频率略有下降;城市饮用水源水质稳定达标;主要江河水质基本符合相应功能区划阶段目标;部分水库呈富营养化状态;城市声环境质量基本稳定;辐射环境状况正常。
一、大气环境质量(一)城市空气按《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评价,2013年我市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范围在20~201,达标天数为266天,同比减少4天,达标天数比例为72.88%,同比下降0.89个百分点。
961748583 9716975222——2013年,在全国纳入环保部联网监测的74个大中城市中,我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全国排名在9~40名之间(按月排名),处于中上游水平;在珠三角9市中排名在4~8名之间(按月排名),全年排名第5名,处于中游水平。
二氧化硫(SO 2)平均浓度为23微克/立方米,比去年上升4.55%,符合国家二级标准(60微克/立方米)。
全年日平均浓度超标率为0。
近5年(2009-2013年)监测数据表明,SO 2年平均浓度全部达标,总体呈下降趋势。
二氧化氮(NO 2)平均浓度为45微克/立方米,比去年上升12.50%,超过国家二级标准(40微克/立方米)5微克/立方米。
全年日平均浓度超标率为5.40%。
近5年(2009-2013年)监测数据表明,NO 2年平均浓度基本保持同一水平。
2928282223020406080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单位:微克/立方米2009-2013年SO 2平均浓度变化趋势平均浓度二级标准——可吸入颗粒物(PM 10)平均浓度为65微克/立方米,比去年上升6.56%,符合国家二级标准(70微克/立方米)。
全年日平均浓度超标率为2.25%。
近5年(2009-2013年)监测数据表明,PM 10年平均浓度保持稳定,基本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细颗粒物(PM 2.5)平均浓度为48微克/立方米,比去年(38微克/立方米)上升26.32%,超出国家二级标准(35微克/立方米)13微克/立方米。
全年日平均浓度超标率为16.71%,比去年上升12.07个百分点。
一氧化碳(CO )日平均浓度范围为0.5-1.7毫克/立方米,超4148444045020406080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单位:微克/立方米2009-2013年NO 2平均浓度变化趋势平均浓度二级标准6663716165020406080100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单位:微克/立方米2009-2013年PM 10平均浓度变化趋势平均浓度二级标准标率为0,年平均浓度为0.9毫克/立方米,比去年下降10.0%。
臭氧(O3)日最大8小时值浓度范围为16-269微克/立方米,超标率为14.05%,比去年下降3.98个百分点。
2013年,我市SO2和PM10年均浓度值保持达标,CO全年日均浓度值均达标,PM2.5、O3和NO2存在超标现象。
主要原因是我市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虽然逐年下降,但排放基数仍然较大,加上频繁出现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的气象条件影响,全省2013年大气污染物浓度与2012年相比普遍有所上升,包括我市在内的珠三角多个城市均存在超标现象。
(二)降尘2013年,降尘年均值为6.82吨/平方公里·月,符合广东省推荐标准(8吨/平方公里·月),比去年上升0.32吨/平方公里·月。
——(三)降水2013年,全年降水pH范围在3.76~7.41之间,降水pH年均值为5.23,比去年(5.26)下降0.03个pH单位;酸雨频率为30.8%,比去年(33.7%)减少2.9个百分点。
总体上降水质量保持稳定。
二、水环境质量(一)饮用水源地全市2个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东江南支流和中堂水道)水质良好,水质达标率为100%。
(二)主要江河主要江河水质基本符合相应功能区划阶段目标,55.6%的省控断面水质优良,77.8%的省控断面地表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未达标省控断面主要分布在石马河。
2013年,东江东莞段(石龙南河和石龙北河断面)水质符合国家地表水Ⅱ类标准;运河(樟村、家乐福和石鼓断面)水质符合国家地表水Ⅴ类标准;石马河口水质总体平稳,除总磷略有——超标外,其他指标均达到2013年阶段整治目标。
与去年相比,东江东莞段、运河和石马河口水质类别保持不变。
(三)水乡地区2013年,水乡地区13条主要河流中,3条为Ⅲ类(占23.1%),3条为Ⅳ类(占23.1%),2条为Ⅴ类(占15.4%),5条为劣Ⅴ类(占38.4%)。
东江南支流、中堂水道等2条河流达到功能区水质目标,东江北干流、麻涌水道、东莞水道等3条河流部分时段达标,赤滘口河、道滘水道、厚街水道、倒运海水道、潢涌河、洪屋涡水道、中堂北海仔、中心涌等8条河流达不到功能区水质目标。
超标项目以氨氮、总磷、化学需氧量等指标为主。
(四)跨市河流2013年,惠莞跨市河流东江东岸和石龙桥断面水质符合地表水Ⅱ类标准;深莞跨市河流观澜河、鹅公岭河、水贝河、牛湖水、深莞界河茅洲河,以及惠莞跨市河流沙河、潼湖水等河流水——质均劣于Ⅴ类标准,属重度污染。
(五)主要水库全市14个主要水库中,清泉水库水质为Ⅱ类,黄牛埔、契爷石、簕竹排和官井头水库水质为Ⅲ类,水濂山水库水质为Ⅳ类,同沙、横岗、五点梅、白坑、松山湖和莲花山水库水质为Ⅴ类,芦花坑、马尾水库水质劣于Ⅴ类,主要污染物为总磷、化学需氧量等。
与2012年相比,白坑水库水质由劣Ⅴ类好转至Ⅴ类,横岗水库水质类别有所下降,其它水库水质类别不变。
按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评价,水濂山、横岗和莲花山水库处于轻度富营养化状态,同沙、五点梅、白坑和松山湖水库处于中度富营养化状态,马尾和芦花坑水库处于重度富营养化状态。
三、声环境质量2013年,全市声环境质量基本稳定。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昼间等效声级平均值为56.0分贝,比去——年上升0.1分贝,夜间等效声级平均值为49.0分贝,区域噪声环境质量总体水平等级为三级,处于一般水平。
影响区域声环境的主要声源构成为生活源和交通源,分别占54.3%和31.4%。
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昼间等效声级平均值为68.3分贝,比去年上升0.4分贝,夜间等效声级平均值为58.4分贝,道路交通噪声强度等级为二级,处于较好的水平。
城市功能区噪声昼间各类功能区年均值均达标,夜间四类功能区年均值超标,一、二、三类功能区年均值达标。
四、辐射环境2013年,全市辐射环境状况正常,没有辐射环境事故发生。
(一)环境电离辐射开展监测的核技术应用单位工作场所周围的环境电离辐射水平未见异常,均满足《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的要求。
(二)环境电磁辐射——开展监测的移动通信基站天线周围环境敏感点的电磁辐射水平均低于《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8702-88)公众照射导出限值。
开展监测的输变电设施周围环境敏感点的电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均符合《500kV 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中推荐的评价标准。
五、生态环境2013年,全市生态环境质量良好。
全市林业用地面积为60143.5 公顷,有林地面积58917.2公顷,森林覆盖率37.3%,活立木蓄积量310.32 万立方米,比2012年增长6.64%。
全市共建成市级自然保护区5个,森林公园10个。
完成水源涵养林改造1369.73公顷,抚育中幼龄林4146.67公顷,建成生态景观林带198.05公里,增加绿化面积640.67公顷。
新增镇村公园14个,新建义务植树基地124个。
完成水乡大道17.3公里和河涌、河岸28.33公里的绿化改造,营建水乡生态林网52.79公里,着力打造中堂湛翠、道滘大罗沙等6个特色村庄。
东莞生态园成功创建成为珠三角地区首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
六、排污状况(一)废水2013年,全市废污水年排放总量10.29亿吨,比2012年增加了2.18%,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2.34亿吨,比2012年减少了13.01%;生活污水排放量7.95亿吨,比2012年增加了7.72%。
——废水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总量分别比上年削减5%、4%。
(二)废气2013年,全市工业废气年排放量3047.3亿标立方米,比2012年增加了4.04%,其中:工业烟(粉)尘排放量为15543.07吨,比2012年增加了2.97%。
通过减排工程措施,大气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比上年削减4%、6%。
(三)工业固体废物2013年,全市工业固体废弃物年产生量529.02万吨,处理量109.2万吨,综合利用量417.5万吨,处理率为20.64%,综合利用率为78.92%。
与2012年相比,全市的固体废物产生量减少了0.99%,处理率降低了2.22个百分点,综合利用率提高了1.09个百分点。
——第二章措施与行动2013年,是大力实施《东莞市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一年,更是我市环保工作积极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奋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一年。
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环保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力强化环保调控、深化治污减排、严格环境监管、推进生态建设,取得了新成效。
一、强化环保调控,服务转型发展优化环评审批管理,加大“三重”项目建设服务保障力度,全面推行重点项目台账管理、专人跟踪、定期会商、绿色通道等制度,加快环评审批效率,完成120项省市重点项目、20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环评审批;以强化规划环评和园区环评管理为着力点,加强了粤海项目、水乡经济区总体规划、华为终端总部等多个重大平台项目规划环评工作,科学引导发展;强化环保准入把关,制定水源周边区域“三类项目、五个条件”的项目审批原则,加强污染源头防控,全年共完成环保项目审批11950宗,其中拒批不符合环保要求、产业政策项目989项,充分协调发展与——环保的关系。
进一步推进环保专业基地建设,制定实施重点污染企业搬迁财政补助政策,全市7个环保专业基地建设初见成效,重污染企业入园整治扎实推进。
持续推进企业清洁生产,完成100家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助推产业水平提升。
二、启动生态市创建,推进生态建设健全创建工作机制。
编制了《东莞市生态市建设规划》,并通过市人大审议颁布实施。
制定实施《创建国家生态市实施方案》,并以市委市政府名义组织召开动员大会,全面启动国家生态市创建工作。
深入推动创建活动。
制定生态镇创建时间表,累计创建国家生态镇10个,183个村(社区)创建成为市级生态村,累计达422个。
创建“绿色学校”50家,累计达452家;累计创建“绿色社区”106个;创建省级“环保教育基地”4个,累计达8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