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广东版)
人教版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粤教版小学信息技术教案(8篇)
![人教版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粤教版小学信息技术教案(8篇)](https://img.taocdn.com/s3/m/63b9a626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44.png)
人教版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粤教版小学信息技术教案(8篇)人教版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粤教版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篇一学问目标:熟悉“视频f/x”菜单及条幅文本。
技能目标:学会使用“视频f/x”菜单;能够添加条幅文本套用动态效果。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提高自身审美及评价力量。
重难点及突破方法:学会使用“视频f/x”菜单;能够添加条幅文本套用动态效果。
课堂教师授课方式、学生自学方式和动手操作方式交互使用。
前几课,我们学习了有关动画的制作。
课下许多同学问:能不能像word文字效果一样套用预先设定的效果呢?答案是确定的,今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内容。
1、复习旧知,做好铺垫师:下面,同学们先新建一个:200x150的画布,并建立两帧,在不同的帧上添加不同的图像。
学生操作,教师巡察指导。
2、套用“视频f/x”菜单效果教师边讲解学生边操作。
①中第一帧和其次帧;②单击“视频f/x”菜单“peel”子菜单中的“turnpage-peel”命令;③设定效果。
学生独立练习。
3、套用文本效果教师边讲解学生边操作。
第一步:添加条幅文本。
方法一:在帧上右击,选择“添加条幅文本”命令。
方法二:单击标准工具栏中的“帧”选择“添加条幅文本”命令。
其次步:设置条幅文本。
4、保存并退出。
课堂总结:谈收获。
人教版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粤教版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篇二学问与力量:学生在自己宠爱的情境中,把握绘图工具栏各工具用法,学会绘制热带鱼和海底植物,把各种图形有机组合起来形成漂亮的海底世界。
过程与方法:在教师、同学及课件的帮忙下,感受学习绘制海底世界的过程。
初步学会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
任务驱动和教师引导相辅相成,完成教学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育学生环保意识;初步培育学生自主探究、动手操作的力量及与同伴合作沟通的意识、力量;培育学生审美力量。
本节课是信息技术第一册中怎样绘制图形及图形的美化等内容。
本节课利用网络环境,创设信息化的教与学环境,利用美丽、生动的画面,丰富好玩的情境,让学生从亲身的感受中说、做、学,优化教学过程,改良学习方式,并提倡学生主动参加学习和沟通合作,用不同的学习方式来学习制作贺卡以及指导学生解决同一问题可用不同方法。
2023-2024学年粤教版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下册第2课魔术表演(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粤教版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下册第2课魔术表演(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9ae936a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14d844a.png)
4.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魔术表演相关的主题进行深入讨论。
小组内讨论该主题的现状、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5.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魔术表演的认识和理解。
魔术表演
1.定义和重要性
2.手法和技巧
-手法技巧
-道具技巧
-心理技巧
3.原理
-视觉错觉
-物理原理
-心理原理
4.策划和表演
-选择节目
-设计舞台
-互动观众
5.道德和法律规范
学情分析
在六年级(1)班的学生们已经接触过小学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对于信息检索、处理和应用有一定的了解。他们在前期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如文字处理、图片编辑、网络搜索等。在此基础上,学生们对于新知识的学习热情较高,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知识、能力、素质方面,学生们普遍具有较强的学习意愿,渴望掌握更多的信息技术知识。大部分学生具备较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此外,学生们在团队协作方面也表现出较高的素质,能够主动参与小组讨论,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经验。
粤教版六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粤教版六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学工作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517513f04b35eefdc9d3337c.png)
粤教版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学工作计划一、教学目的和任务.1、知识与技能(1)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史,了解计算机工作的过程。
(2)了解计算机系统的构成及其工作原理。
了解LOGO语言,了解各种语言命令。
(3)理解算法的概念,了解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步骤,掌握常用算法。
(4)绘制简单图形,使用重复命令,嵌套方法绘制复杂图形。
2、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期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
(2)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手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计算机的演示操作,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以及关心社会的情感,从而使学生认识到自己肩负的重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努力学习。
二、本册教材教学重点和难点.(1)揭开计算机工作的神秘面纱并与计算机交朋友。
(2)logo初步认识logo 基本命令,颜色的设置与填充命令。
(3)重复命令的嵌套生活中的算法算法优化算法的描述。
四、教材浅析.本学期采用的是青岛出版社出版的新版教材六年级上册,它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总共三个单元,第一单元主要内容是计算机是怎样工作的,共2课,通过利用网络搜索学习认识计算机系统,完成一些与学生学习生活相关联的任务,进而掌握完成这些任务所需要的操作技能;第二单元主要内容是logo语言乐园,共10课,通过学习logo的操作,让学生掌握logo语基本命令的使用方法。
能够使用命令绘制简单的图形,学会重复命令、重复命令的嵌套,可以通过重复命令绘制一些比较复杂的图形,了解了过程的定义、调用、修改等知识。
五、教学中要注意的一些问题.1.落实教学“五认真”的具体措施。
2015-2016(1)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广东版)
![2015-2016(1)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广东版)](https://img.taocdn.com/s3/m/822f3ebedaef5ef7bb0d3c0c.png)
一、《认识小海龟》──初识LOGO语言一、教学内容本课是广东省小学信息技术教科书第三册(下)第1课内容,本节课是一节PCLOGO 的入门课,教材通过生动的例子,展现LOGO的魅力,在这个基础上,学习LOGO的界面基本操作以及隐龟、显龟、前进、后退、清屏复位、退出这几个基本命令,为以后更深入地学习LOGO语言打下基础。
二、教学对象学生在此之前,已经熟练掌握了窗口的操作及文字输入,对几何图形的概念,如角度、长度等也进行过较为系统的学习,在此基础上学习这门专为儿童而设计的LOGO语言很符合五年级学生的知识水平,有利于学生了解人与计算机的对话原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以后在信息技术领域的长足发现打下基础。
三、设计思想这一节课,是开启LOGO语言学习的第一课,尽管要掌握的技能少而简单,但却是非常重要的一课,是否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较技能目标外一个同样重要的目标,因为,在教学设计方面,特别采用生动形象的故事情节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用浅显生动的语言来让学生理解较为抽象的概念。
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另外,还注重了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特别是小组合作学习方面,形成互相研究、互相帮助、互相检查,互相欣赏、互相监督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不单单掌握操作技能,而且学会学习的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负责任的信息技术素养,这节课在教学过程中主要运用了任务驱动、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教育方法,让学生在学习中勇于尝试,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四、教学环境1.安装有PCLOGO程序。
2.教师机具备多媒体教学系统,具有视频、音频广播、监控学生机,文件发送(把资源包发送到学生桌面)等功能。
3.多媒体课件。
4.准备几个名字相同但内容不同的例程,分别在课前分发到不同的小组的相应目录当中,并发给每个组的小组长一份运行提示。
五、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学会启动和退出Pc Logo。
(2)认识Pc Logo的界面。
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
![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d34398c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85fe91d.png)
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提高计算机的应用能力。
2. 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二、教学内容1. 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启动和关闭计算机、操作系统的使用、文件的管理等。
2. 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Word的基本操作、段落的格式设置、图片的插入等。
3. 电子表格软件的使用:Excel的基本操作、数据的排序和筛选、图表的制作等。
4. 演示文稿软件的使用:PowerPoint的基本操作、幻灯片的设计、动画和过渡效果的设置等。
5. 网络的基本应用:浏览器的使用、搜索引擎的技巧、电子邮件的发送和接收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电子表格软件的使用、演示文稿软件的使用、网络的基本应用。
2. 教学难点:文字处理软件的深入应用、电子表格的数据分析、演示文稿的创意设计、网络资源的合理利用。
四、教学方法1. 任务驱动法:通过设置实际任务,引导学生独立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 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应用方法。
3. 小组合作法:鼓励学生相互合作,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行为和操作技能,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2. 成果性评价:评价学生完成任务的质量、创新性和实用性,鼓励学生发挥潜能。
3. 综合素质评价:从学生的学习态度、合作精神、问题解决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
六、教学计划1. 第1-2周: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培训2. 第3-4周:文字处理软件(Word)的应用3. 第5-6周:电子表格软件(Excel)的应用4. 第7-8周:演示文稿软件(PowerPoint)的应用5. 第9-10周:网络的基本应用与网络安全教育七、教学资源1. 计算机教室:每台计算机安装有Word、Excel、PowerPoint等软件。
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教学设计
![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a6484b3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b816703.png)
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掌握网络的基本概念,了解互联网的发展历程。
(2)培养学生利用搜索引擎高效获取信息的能力。
(3)引导学生学会用电子邮件进行沟通与交流。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互联网的发展历程。
(2)利用实际操作,培养学生利用搜索引擎查找信息的技巧。
(3)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会用电子邮件与他人沟通。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网络的兴趣,提高他们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
(2)培养学生遵守网络规则,注重网络安全。
(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创新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第1课时:互联网的发展历程1. 导入:让学生谈谈对互联网的了解。
2. 讲解:介绍互联网的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互联网的起源、发展及现状。
3. 互动: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第2课时:搜索引擎的使用1. 导入:讲解搜索引擎的作用和重要性。
2. 讲解:介绍常用的搜索引擎及其使用方法。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搜索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第3课时:电子邮件的使用1. 导入:讲解电子邮件的基本知识。
2. 讲解:介绍电子邮件的发送和接收方法。
3. 实践:学生动手操作,发送测试邮件。
三、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给予评价。
2. 实践操作:检查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完成情况,对操作技能进行评价。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四、教学资源1. 网络环境:确保教学过程中有稳定的网络连接。
2. 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教学。
3. 搜索引擎:准备常用的搜索引擎,方便学生实践。
五、教学建议1. 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2.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3.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关注和指导。
六、教学内容第4课时:博客与微博的使用1. 导入:介绍博客与微博的基本概念及其在信息技术中的应用。
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
![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c32b8a0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35.png)
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材第3章“计算机网络的初步认识”。
具体内容包括: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网络通信的原理、网络分类以及网络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掌握网络通信的原理。
2. 使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网络及其应用。
3. 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网络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网络通信原理的理解。
教学重点: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其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计算机、投影仪、黑板。
学具:教材、笔记本、计算机网络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等)模型。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校园网为例,让学生思考计算机网络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 讲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10分钟)解释什么是计算机网络,以及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程。
3. 讲解网络通信原理(10分钟)通过动画演示,让学生了解数据在网络中的传输过程。
4. 介绍网络分类及其应用(10分钟)详细讲解局域网、广域网等不同类型的网络,并举例说明它们在实际中的应用。
5. 例题讲解(10分钟)以一道关于网络分类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6. 随堂练习(10分钟)布置一些有关计算机网络的选择题和填空题,让学生当堂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回顾,回答学生疑问。
六、板书设计1.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2. 网络通信原理3. 网络分类及其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2)列举三种不同类型的网络,并说明它们的应用场景。
(3)某学校有3个计算机教室,每个教室有20台计算机,如何构建一个局域网?2. 答案:(1)计算机网络是连接多台计算机的设备,使它们可以相互通信和共享资源。
(2)局域网、广域网、城域网;应用场景分别为:学校、企业、政府部门等内部网络,互联网,城市范围内的网络。
(3)可以使用一个交换机将三个计算机教室连接起来,构建一个局域网。
六年级信息技术教案下
![六年级信息技术教案下](https://img.taocdn.com/s3/m/a56443ed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26.png)
六年级信息技术教案下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能够熟练使用常用软件。
3. 引导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生活、学习中的问题,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七课时:网上搜集与处理信息教学内容:学会使用搜索引擎查找信息,掌握信息的基本处理方法。
2. 第八课时:电子表格的应用教学内容:学会使用电子表格软件制作表格,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
3. 第九课时:演示文稿的制作教学内容:学会使用演示文稿软件制作幻灯片,进行展示与交流。
4. 第十课时: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内容: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学会使用网络进行信息交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网上搜集与处理信息的方法,学会使用电子表格和演示文稿软件。
2. 教学难点:信息的高级处理方法,电子表格的数据统计与分析,演示文稿的创意制作。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采用任务驱动法,让学生在完成实际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知识与技能。
2.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结合案例分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3. 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参与程度和实际操作能力。
2. 结果性评价:考察学生完成任务的质量,检验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
3. 综合性评价: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实践成果,进行全面评价。
六、第十一部分:信息安全与网络道德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信息安全的重要性,提高防范意识。
2. 培养学生遵守网络道德,文明上网的习惯。
教学内容:1. 信息安全:了解计算机病毒、网络欺诈等安全隐患,学会防范方法。
2. 网络道德:学习国家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相关政策,树立正确的网络价值观。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信息安全的基本知识,掌握防范方法。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遵守网络道德,自觉维护网络秩序。
教学方法与手段:1. 采用案例分析法,以实际案例教育学生认识信息安全的重要性。
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教学设计
![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8b62b62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bb.png)
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2. 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信息技术的发展: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认识计算机、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
2. 信息技术的应用: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的应用,感受信息技术对生活的影响。
3. 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如开关机、使用输入法、浏览网页等。
4. 信息安全:让学生了解信息安全的基本知识,如防范病毒、保护个人信息等。
5. 信息技术与道德法规: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相关的道德法规,如网络道德、知识产权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2. 教学难点: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和安全防范。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演示法、实践法、讨论法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实践操作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介绍计算机、互联网等基本概念。
3. 演示:演示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如开关机、使用输入法等。
4.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5. 讲解:讲解信息安全的基本知识,如防范病毒、保护个人信息等。
6.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信息技术相关的道德法规,如网络道德、知识产权等。
8. 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9. 拓展:推荐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相关书籍、网站,拓展学习渠道。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小组合作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效果。
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教学设计
![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bbc3426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62d9e1d.png)
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二、教学内容:1. 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计算机、互联网、移动设备等。
2. 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教育、医疗、交通、金融等。
3. 网络资源的使用:搜索引擎、在线学习平台、社交媒体等。
4. 信息安全:密码保护、病毒防治、个人信息保护等。
5. 网络道德:尊重他人隐私、拒绝网络欺凌、文明上网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应用领域和网络资源的使用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3. 讨论法:分组讨论网络道德和信息安全问题,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4.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实际操作计算机,掌握网络资源的使用技巧。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思考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 讲解基本概念:介绍计算机、互联网、移动设备等基础知识。
3. 分析应用领域:举例说明信息技术在教育、医疗、交通、金融等领域的应用。
4. 学习网络资源使用:讲解搜索引擎、在线学习平台、社交媒体等的使用方法。
5. 讨论网络安全和道德:分组讨论网络道德和信息安全问题,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信息技术基本概念的理解。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网络道德和信息安全方面的认识。
3. 实践操作:观察学生在使用网络资源时的操作准确性及效率。
4.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题目,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资源:1. 教材:《信息技术》六年级下册。
2. 课件:生动的动画和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
3. 网络资源:相关视频、新闻案例、教育平台等。
4. 安全软件:用于演示病毒防治和个人信息保护等安全知识。
5. 讨论话题:准备一些关于网络道德和信息安全的实际案例,供学生分组讨论。
广东版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课教案
![广东版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49250ca5ef7ba0d4a733b23.png)
广东版信息技术第三册(下)教案第1课交个新朋友——认识Flash动画制作软件一、教学内容本课简单介绍了Flash 5、0的窗口结构和工具箱内容,展示使用椭圆工具画圆和设置圆的属性的一般方法。
二、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1、了解Flash 5、0主界面窗口的结构。
2、知道工具箱各工具的名称。
【技能性目标】1、学会使用箭头工具、椭圆工具和油漆桶工具。
2、学会用箭头工具编辑图形(选取、删除、变形等)。
3、能独立画出矩形,会预设描绘颜色和填充颜色,会对矩形进行变形,试画出“圆柱体”。
【情感性目标】通过对软件的认识,引起同学们对动画制作的兴趣和冲动,学会分析、对比(与WINDOWS画图)地使用各种工具,养成在学习新知识时与旧知识联系的习惯,并积极、主动、活泼、大胆地使用和功能选项,培养勇于实践、勇于创新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会使用椭圆、矩形工具画出图形并对其编辑,会使用箭头工具。
2、难点:箭头工具的使用。
四、教学:(一)、情境引入:播放一个Flash动画《新年贺卡》给学生观赏,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二)、新授:1、介绍进入Flash的两种基本的方法:一种:直接在桌面上寻找Flash程序的图标,然后双击它。
另外一种:点击“开始”→“程序”→Flash 5、02、介绍Flash 5、0的工作窗口:3、并简单介绍各部分的功能(并让学生阅读课本P3第(1)到(7))。
4、认识工具箱:(先让学生仔细观看课本P3图3—2)老师逐一介绍工具箱各工具名称:(三)、动动手:让学生跟着课本P4的“学着做”来画一个椭圆形。
(要求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要多发现鼠标的变化,老师巡视)(四)、学一学:学习课本P5的“一点通”。
(五)、做练习:完成课本P6的“自己做”和“显身手”。
(六)、总结:提问:你想学习Flash动画的制作吗?(学生回答想),那你今天学到了什么?请你来说一说有趣的是什么?难的又是什么?第2课回归祖国——制作逐帧动画一、教学内容本课简单介绍了设置影片属性和文字属性的方法,指出如何插入“关键帧”,如何建立逐帧动画和设置播放效果。
六年级下信息技术教案-重复命令REPEAT_广东版
![六年级下信息技术教案-重复命令REPEAT_广东版](https://img.taocdn.com/s3/m/d4fae0da5ef7ba0d4a733b9b.png)
备课时间:2019年3月27日上课时间:第6周星期四第6节
课题:第6课重复命令REPEAT
课时
1
教学目标
1、掌握“REPEAT”命令。
2、学会使用重复命令画正多边形。
教学重点
通过教师讲解,学生操作练习,初步掌握REPEAT命令的运用。
教学难点
分析组成图形的最小单位,培养其观察力与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过程
二度设计
一、情景导入
谈话:播放课件(颜色鲜艳的折扇)你们喜欢这些美丽的折扇吗?我很喜欢小海龟,它能画出很多漂亮的图形,不过有时画起来太麻烦了。比如画这把扇子,要把命令语句“FD 80 BK 100 FD 20 RT 3”重复很多次。
你是一个爱动脑筋的好孩子,其实,LOGO语言已经为我们准备了重复命令,解决了画图过程中重复输入的问题。
通过展示与观察他人作品,得到
重复学习。
作业或活动设计
练习完成正八边形、正九边形和正十五边形。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一个难点应该是分析图形组成的最小单位,这方面的知识需要长期在绘画中积累经验,多加练习,用重复命令画多边形的格式要教给学生,让学生学会分析图形,这样绘画的过程才会是种享受的过程。
(2)练一练:找出长方形、平行四边形、菱形的最小单元。
成任务:想想正多边形有什么特点,试着用简单的方法画正三角形、正方形、正五边形、……
(2)练一练:指导学生操作练习。
(3)小结:用重复命令画正多边形的一半格式是:REPEAT边数[FD边长RT 360/边数]
我们今天就来进行一个小挑战!
二、讲授与练习
1、图形分析。
(1)动手做:阶梯图形的最小单元是什么?
(2)说一说:指导学生找到答案。(台阶)
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全册教案
![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b1ae66a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cf.png)
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全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提高信息处理能力。
2. 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信息素养。
3. 引导学生学会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计算机基础知识:学习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功能、使用注意事项。
2. 操作系统:学习Windows 10的基本操作,包括桌面、窗口、文件管理等。
3. 文字处理:掌握Word 2024的基本操作,如创建、编辑、格式化文档等。
4. 电子表格:学习Excel 2024的基本操作,如创建、编辑、计算数据等。
5. 演示文稿:掌握PowerPoint 2024的基本操作,如创建、编辑、展示演示文稿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计算机的基本操作、Windows 10操作系统、Word 2024、Excel 2024、PowerPoint 2024的基本应用。
2. 教学难点:Excel 2024的数据分析与处理,PowerPoint 2024的动画效果与交互功能。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示范法、实践法、分组合作法等。
2. 教学手段:计算机、投影仪、教学软件、网络资源等。
五、教学课时与进度安排1. 课时安排:本册共30课时,每课时40分钟。
2. 进度安排:按照教材内容,逐章逐节进行教学,每章安排4-6课时。
在学习过程中,结合实际操作练习,让学生充分掌握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合作交流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兴趣。
2. 操作技能评价:通过实际操作练习,检查学生对计算机操作的熟练程度,以及运用Word、Excel、PowerPoint等软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创新能力评价:鼓励学生在完成基本任务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创意,进行个性化设计,评价学生的创新能力。
七、教学策略1. 激发兴趣: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实例,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广东省小学《信息技术》第二册(下)教案
![广东省小学《信息技术》第二册(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92f8b20aa00b52acec7cac2.png)
广东省小学《信息技术》第二册(下)教案第一课调查旅游意向一、教学内容熟悉Excel表格的窗口,了解基本功能,并进行一些基本操作。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熟悉excel的窗口和菜单栏。
(过程与方法)会输入数据,调整列高和列宽,以及会创建图表,灵活调出菜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运用excel图表可以更准确地直观地表达信息和观点。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认识excel窗口,会输数据和做图表。
四、教学过程1、掌握打开excel的方法,认识excel窗口。
2、认识编辑栏,会找常用工具。
3、掌握改变行高与列宽的方法,能创建图表。
4、教师边讲解,边操作例题,让学生熟悉。
5、学生练习,并交流心得、交流经验;以及协作学习。
6、部分学生合作学习,及创新练习。
五、作业与课外练习尝试制作柱形图,注意excel和word区别操作方法。
第二课美化调查图表一、教学内容输入数据,制作图表并美化图表。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图表输入数据方法与简便方法,学会改变图表美化图表,知道单元格功用,会插入行和列等。
(过程与方法)掌握美化图表的方法,逐步熟悉excel窗口工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美化图表表达信息与思想意图。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掌握“单元格格式”功能作用,学会美化图表,以及合并单元格等。
四、教学过程1、了解图表各个选项的作用。
2、掌握通过“图表区格式“美化图表的方法,灵活应用手段美化图表。
3、了解“单元格格式”各个选项的功用。
4、掌握修饰美化表格的方法,会插入行与列。
5、掌握合并单元格的方法,通过协作能做出理想的图表。
五、练习与课外作业1、协作完成“显身手”,分组交流心得、并进一步创新。
2、练习选择制作一幅课后图表,另再完成制作课程表,自己发挥制一幅图表。
第三课计算旅游城市的平均气温一、教学内容学会自动填充表格数据,并会计算平均数的简单快速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会自动填充数据的简单方法,学会输入计算平均数的公式及计算方法会看图表和收集数据。
广州市小学六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学设计
![广州市小学六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b5eb7cf50e2524de5187e50.png)
六年级信息技术教学备课归纳问题:这些作品用什么软件创作的?这个软
件有什么特点?
出示课题。
【板书:结识新朋友—Scratch】
1.布置任务一:Scratch作品赏析。
):
外观指令:
(2)特效指令还可以设置更多特效(3)指令中的数值可根据需要调整
2.设问:对比两个作品中的舞台有什么不同?酷猫在做什么?
3.梳理问题:如何添加“草地”背景图片到舞台?如何设计酷猫翻跟斗的程序脚本?
4.出示课题。
【板书:草地翻跟斗】
设问:这个作品中的“草地与你们导入的背景有什演示、讲解、归纳:添加背景的方法。
方法一:导入媒体库中的背景图;8.设问:这个作品中的“草地与你们导入的背景有什么不同?9.演示、讲解、归纳:添加背景的方法。
方法一:导入媒体库中的背景图;
方法二:用绘图编辑器绘制。
模块,添加
,将画笔的大小设定为
及
,调整“画笔”的颜色及色
添加至角⑦单击运行程序,预览动画效果。
模生尝试操作。
拖动到脚本区中。
②将小猫定位在(-240
模块,添加
,将画笔的大小设定为
运行程序,预览动画效果。
模块指令区的。
粤教版六年级下学期信息技术《第1课Scratch初体验》(教案)
![粤教版六年级下学期信息技术《第1课Scratch初体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d7363be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d9.png)
粤教版六年级下学期信息技术《第1课Scratch初体验》(教案)一. 教材分析《第1课Scratch初体验》是粤教版六年级下学期信息技术课程的第一课,主要让学生初步认识和体验Scratch编程软件。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Scratch软件的介绍、基本操作和简单的编程实例。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Scratch的特点,熟悉其操作界面,并掌握基本的编程方法。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基础,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具有较强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但同时,他们也存在注意力不集中、自律性差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同时加强课堂管理,确保教学效果。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Scratch的特点和操作界面,掌握基本的编程方法,能够编写简单的Scratch程序。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的兴趣,提高他们主动学习、合作交流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Scratch的特点、基本操作和简单的编程方法。
2.难点:Scratch编程思维的培养,以及如何在编程过程中解决问题。
五. 教学方法1.任务驱动法:通过设置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3.示范教学法:教师通过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Scratch的操作方法和编程技巧。
4.情境教学法: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编程。
六. 教学准备1.准备Scratch软件的安装包,提前安装在学生的计算机上。
2.准备教学PPT,包含Scratch的特点、操作方法和编程实例。
3.准备相关的教学素材,如图片、音频等。
4.划分学习小组,每组选定一名组长。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习过的计算机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六年级下信息技术教案(简)-让繁琐变方便-广教版
![六年级下信息技术教案(简)-让繁琐变方便-广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1f96e15bec3a87c24128c47f.png)
第五课让繁琐变方便—重复命令
一、教学内容
本课学习制作多边形Logo画的操作,以及简便方法,会应用Logo重复命令。
色彩文字的填充。
二、教学目标
(知识性目标)
学会Logo重复命令绘画、画正多边形、画重复图形等。
(技能性目标)
掌握Logo画的方法与技巧,以及多渠、多道方法进行,并能用一套自己的方法分析绘制Logo画。
(情感性目标)
学会分析Logo画并把其道理用于生活,把真理与大家分享;把经验与同学们交流,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掌握Logo画制作的方法,并能学会分析Logo画应用于生活实际中。
四、教学过程
1、学生自己阅读课本,尝试操作,记录不会操作的地方和疑难。
2、教师讲解关于Logo画、让Logo画简单到复杂,逐步前进、文字色彩等相互操作的方法,使学生理解疑难、解决不会操作的步骤。
3、再次阅读课文,并操作Logo软件命令“太阳和小屋”,以及分析Logo命令画应用于实际中。
协作学习完成课文练习。
4、合作学习讨论经验,交流心得;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5、教师总结本节课内容,指出疑难和关键学习点;开拓练习提高学习兴趣。
五、家庭作业
制作Logo命令应用的多图组合画,并分析它应用于节日与学习用途中。
体现其中的乐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广东版)一、《认识小海龟》──初识LOGO语言一、教学内容本课是广东省小学信息技术教科书第三册(下)第1课内容,本节课是一节PCLOGO的入门课,教材通过生动的例子,展现LOGO的魅力,在这个基础上,学习LOGO的界面基本操作以及隐龟、显龟、前进、后退、清屏复位、退出这几个基本命令,为以后更深入地学习LOGO语言打下基础。
二、教学对象学生在此之前,已经熟练掌握了窗口的操作及文字输入,对几何图形的概念,如角度、长度等也进行过较为系统的学习,在此基础上学习这门专为儿童而设计的LOGO语言很符合五年级学生的知识水平,有利于学生了解人与计算机的对话原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以后在信息技术领域的长足发现打下基础。
三、设计思想这一节课,是开启LOGO语言学习的第一课,尽管要掌握的技能少而简单,但却是非常重要的一课,是否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较技能目标外一个同样重要的目标,因为,在教学设计方面,特别采用生动形象的故事情节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用浅显生动的语言来让学生理解较为抽象的概念。
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另外,还注重了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特别是小组合作学习方面,形成互相研究、互相帮助、互相检查,互相欣赏、互相监督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不单单掌握操作技能,而且学会学习的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负责任的信息技术素养,这节课在教学过程中主要运用了任务驱动、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教育方法,让学生在学习中勇于尝试,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四、教学环境1、安装有PCLOGO程序。
2、教师机具备多媒体教学系统,具有视频、音频广播、监控学生机,文件发送(把资源包发送到学生桌面)等功能。
3、多媒体课件。
4、准备几个名字相同但内容不同的例程,分别在课前分发到不同的小组的相应目录当中,并发给每个组的小组长一份运行提示。
五、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学会启动和退出Pc Logo。
(2)认识Pc Logo的界面。
(3)学会打开和运行Pc Logo程序。
(4)学会隐龟HT、显龟ST、前进FD、后退BK、清屏复位CS命令的使用。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运行例程指挥小海龟画出神奇图形的过程,初步让学生掌握与小海龟沟通的方法。
(2)懂得运用Logo命令指挥小海龟隐身、现身、前景和后退。
(3)初步让学生掌握Logo程序设计的思维方式与实现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2)引导学生思考、探索,让学生感受Logo语言的神奇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培养学生细心谨慎的良好学习态度和习惯。
增强团结互助的团队精神,形成互助学习的良好学习氛围。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隐龟HT、显龟ST、前进FD、后退BK、清屏复位CS命令的使用。
难点:隐龟HT、显龟ST、前进FD、后退BK、清屏复位CS命令的灵活运用。
七、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学活动设计意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情景引入,导学新课组织教学,介绍LOGO的主要功能。
1、播放《海底总动员》里海龟大迁徙的小段视频,定格在小海龟小古身上。
2、师:同学们,你们认识它吗?这回勇敢的小海龟小古邀请同学们一起开始新的探险寻宝旅程,你们想不想与它一起探险?3、简单介绍LOGO的功能师: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这只小海龟吧!(板书课题目:认识小海龟)这只小海龟它可聪明啦!它不但精于计算,还会奏乐,更了不起的是,它是一个天才画家。
(展示作品)学生观看视频,进行情景,与老师进行互动交流。
学生观察,了解LOGO的基本功能。
通过生动有趣的情景,让学生愉快地进入学习。
以故事情节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望。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一、认识LOGO1、启动LOGO请学生尝试打开LOGO,找到小海龟。
师:究竟这只小海龟在哪里呢?看哪位同学能够看着书上的线索把它找出来,然后,再观察一下它住的地方有什么。
2、介绍LOGO语言师:看来,同学们都很具有探险家的潜能,一下家就把它给找到了,它就住在一个名叫LOGO的神秘王国里面,在这个国家里面,流行着一种名为LOGO的神秘语言,只有学会这种语言,才能与小海龟沟通,才能与它一起寻找神秘宝藏。
(版书──初识LOGO语言)3、窗体组成用问答的形式讲解窗体组成。
师:同学们,通过观察和看书,你知道小海龟的家里面都有些什么?A、绘图窗口:小海龟画图的地方B、原点:小海龟绘图的起点C、命令窗口:输入LOGO语言,与小海龟交流的地方。
(示范输入 bye或edit 退出LOGO,让学生了解可能通过命令与小海龟互动)4、运行LOGO程序让学生分组按书本上的方法和提示,运行例程,观察运行结果并汇报。
师:小海龟刚与同学们认识,便想显示一下自己的本领,请同学们分小组按书本的方法与提示运行例程,看看小海龟都画出了些什么?5、关闭并重新启动LOGO。
A、请学习用自己的方法关闭LOGO,并重新启动LOGO。
师:小海龟的本领了不起吧!接下来,请同学们关闭LOGO,再重新开启LOGO,和小海龟开始真正的探险旅程吧!B、问学生用的是什么关闭的方法,小结并板书退出命令。
学生尝试按书本上的提示,启动LOGO并观察。
学生理解LOGO语言的基本含义。
学生回答问题,其他学生观察思考。
学生按书本的方法,和小组长手头上的提示运行例程,并分小组汇报观察到的结果。
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法关闭和重新启动LOGO。
这个内容相当简单,学生让学生自己按照书本上的提示尝试。
用简易的生动的实例,介绍LOGO语言,让学生易于理解。
明确各个窗口的作用,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用bye命令示范命令窗口的作用,既学习了退出命令,也可以了解与小海龟互动的方式,为下面运行程序作铺垫。
这个环节之通过分小组尝试和汇报LOGO的不同例程,让学生了解到LOGO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运行过后,LOGO当中的各种参数会造成变化,不利于接下来学生在初始化的环境中学习。
于是有重启LOGO的必要。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学习LOGO基本命令。
(一)让海龟学会隐身术(隐龟HT显龟ST命令)1、引导学生学习HT和ST命令师:正在小海龟炫耀的时候,大白鲨来啦,请同学们按书本上P4的方法,把小海龟隐藏起来。
等我发出安全信号,你们才把它显示出来。
2、教师小结A、隐龟和显龟命令的一般用法(板书)B、强调语言准确的重要性。
(二)前进和后退命令(fd bk)1、引导学生学习前进和后退命令。
A、师:看来,同学们已经成功地与小海龟沟通上了,接下来我们就出发出寻宝,下面有一幅藏宝图(出示下图)小海龟要从A 点出发,向上前走50步到B点取得宝物,再后退100步回到C点后隐身。
你能按照书本上的提示的前进和后退命令让小海龟完成任务吗?并思考,走错了想重新再来怎么办?B、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练习,敦促学生仔细检查,小组内学生相互检查。
2、教师小结:A、引导学生观察小海龟所画出的直线。
B、强调正确的输入格式(板书)(三)清屏复位命令(CS)1、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假如我想让小海龟把现在走的足迹删除,回到原点,有什么快速的方法吗?请同学们讨论并尝试。
2、确定答案并板书。
3、练习提高A、教师用形象的语言解释题意,让学生先尝试把答案记录在书本P5上,再上机练习来验证结果。
?清屏命令?隐龟?前进100步?后退50步?显龟B、小结学生的完成情况。
适时表扬有团队精神的小组和乐于助人的学生。
学生看教师提示反复尝试输入隐龟和显龟命令。
学生倾听,理解记忆。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尝试按书本上的方法输入前进和后退命令,控制小海龟画同直线。
并互相检查。
学生观察图形,理解命令与图形的联系,并记忆正确的格式。
学生讨论尝试并作答。
学生先尝试把答案记录在书本P5上,再上机练习来验证结果,同小组之间相互检查。
创设情景,让学生在愉快中学习,加深记忆。
通过对藏宝图的观察和理解,让学生进入情景的同学,更容易理解起点,终点,方向和距离,从而顺利过度到新知识的学习。
通过观察命令和所画的图形,把两者联系起来,从而理解LOGO命令的作用和用法。
这个CS命令很好理解,学生可以通过自学掌握。
通过这个练习,一方面可以巩固之前所学的命令,另一方面,训练学生的逆向思维及正确书写命令的能力、细心检查程序的能力,互相研究、互相帮助的团队精神。
三、巩固练习,集体提升。
通过练习,巩固HT、ST、FD、BK、CS的应用。
(一)巩固练习《齐齐来寻宝》1、把几幅藏宝图分发给各个小组长,让小组长与组员决定按照他们认为高效的方法分配组员完成。
比赛哪个小组完成的速度快。
寻宝时注意以下几项:A、出发前把小海龟隐藏B、要从起点出发。
C、按照字母顺序行走D、到达安全点后,把小海龟显示出来。
2、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练习。
3、小结:A、看似一样的直线也有不同的走法。
B、小结各小组的比赛情况,分析成功小组的做法。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各个小组的具体情况互相协调开展寻宝比赛,在小组中,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安排较为简单的任务,其他组员也适当地对其进行指导。
这个环节,既可以让学生在游戏情景中熟练各种命令,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而且开阔学生的思路,让学生明白,即使同一条直线也有多种行走方法,为以后更进一步学习LOGO绘图打下基础。
四、自评互评,取长补短。
1、请学生完成课堂评价表,小组成员间相互评价。
项目自评同学评重点知识1、会开启和关闭LOGO。
☆☆☆☆☆☆☆☆☆☆2、掌握HT、ST、FD、BK、CS、BYE等命令的正确用法,会画出直线。
☆☆☆☆☆☆☆☆☆☆学习过程1、积极参与小组活动☆☆☆☆☆☆☆☆☆☆2、乐于助人或敢于向同学提出疑问。
☆☆☆☆☆☆☆☆☆☆3、遵守纪律,积极回答问题☆☆☆☆☆☆☆☆☆☆2、表扬表现突出的学生或小组。
学生完成评价表因为LOGO本身更侧重于体现一个学生的学习过程,所以评价主要以评价学习过程为主。
包括重点知识的掌握情况,参与小组活动的积极性,团队合作精神等。
五、交流收获,总结延伸。
1、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情况和收获。
师:小海龟这节课很高兴,它和同学们一起收获了不少宝贝,不知道同学们这节课又收获到什么呢?师:看来同学们的学习成果还真丰富。
下节课,小海龟将和同学们一起,展现更多的绝技,收获更多的学习成果。
和小海龟下节课再见吧!学生谈收获用命令等方式关闭LOGO,关好机,整理好学习用品和桌椅有秩序地离开电脑室。
七、教学流程图八、教学反思教师课后反思表达标率项目80%以上达标60%~80%达标40%~60%达标40%以下达标学生总体评估记录(包括: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认识PCLOGO的功能、窗口组成及操作原理。
√掌握 HT 、ST、FD、BK、CS、EXIT、BYE这些基本命令的作用和正确的输入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