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工器具管理制度.1.doc

合集下载

公司工具管理制度

公司工具管理制度

公司工具管理制度公司工具管理制度引导语:工具,汉语词语,原指工作时所需用的器具,后引申为为达到、完成或促进某一事物的手段。

以下是店铺分享给大家的公司工具管理制度,欢迎阅读!1 目的:加强公司工具管理,保证工具得到正确使用、维护及保养,杜绝工具的人为损坏和流失,提倡自制专用工具和先进工具的使用,最终达到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的.目的。

2 适用范围:公司工具管理3 职责4.1 各单位负责本单位的工具的管理工作,指定专人管理本单位工具帐、卡及具体工具管理工作。

4.2 公司设备动力处负责审批上报工具的领用和换新工作及检查考核各单位对工具的使用、保养和管理情况。

5 工具的分类5.1 个人工具由个人管理和使用的工具。

5.2 公用工具由集体保管和使用的工具。

5.3 自制专用工具是特用于某种或某类工作的工具。

6 工具的管理6.1 所有工具必须建帐。

6.1.1 设备动力处应建立“公司工具汇总台帐”,各单位建立“单位工具汇总台帐”、“公用工具登记台帐”、“个人工具登记台帐”及“自制专用工具登记台帐”。

6.1.2 各单位对使用的工具建立“公用工具领用记录”并派专人对工具进行管理,保证帐物相符。

6.2 工具的保养与维修6.2.1 个人工具由使用人员负责进行保管、保养,公用工具由所属班组或单位进行保养,禁止违反操作规程使用工具而造成工具损坏,做好工具的润滑、防腐、卫生及电气部分的维护,始终保持工具良好状态。

6.2.2 工具损坏应及时进行修理,保持工具的完好,在本单位无力修理的工具由设备动力处负责上报审批进行外委修理。

6.3 工具的申报、换新和领用6.3.1 因增加定员需领新工具时,领用工具单位应到人事处办理证明,按“个人工具配备标准”上报申请和工具计划经设备动力处审批后,报公司分管领导批准后执行。

6.3.2 因工作实际需要领用新工具时,领用工具单位应根据实际情况上报申请和工具计划,经设备动力处审核、公司分管领导批准后执行。

安全工器具使用管理制度范本

安全工器具使用管理制度范本

安全工器具使用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企业员工的人身安全和工作顺利进行,规范安全工器具的使用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安全工器具使用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所有员工使用安全工器具的管理。

第二章安全工器具的管理和使用第三条安全工器具包括但不限于头盔、防护眼镜、耳塞、防护面具等。

第四条安全工器具的配备应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并交由专人负责管理。

第五条安全工器具应在使用前进行检查,如发现破损、变形或失效等情况,应及时更换。

第六条安全工器具的使用应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并参照相关使用说明书。

第七条安全工器具不得私自拆卸、损坏或改动,如有需要更换或维修,应向相关部门提出申请。

第八条安全工器具应妥善保管,放置在指定的存放位置,避免日晒、雨淋或受到机械损坏。

第九条安全工器具不得私自借用、转让或擅自使用他人的工器具。

第十条安全工器具的丢失,应及时向上级主管报告,进行补充或更换。

第十一条安全工器具的管理人员应定期对工器具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使用。

第十二条员工违反本制度的规定,造成安全工器具的损失或人身伤害,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三章安全工器具的培训与考核第十三条新进员工应接受安全工器具使用培训,并通过考核后方可上岗。

第十四条员工应定期参加安全工器具使用学习和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技能。

第十五条定期组织安全工器具使用考核,员工应根据考核结果进行改进和提升。

第十六条安全工器具使用培训和考核应有相关记录,用于后续管理和评估。

第四章安全工器具的维护与更新第十七条定期对已领用的安全工器具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使用功能。

第十八条安全工器具的检修和维护应由专人负责,如有需要更换配件或零件,应及时采购和更换。

第十九条使用年限达到国家标准规定的安全工器具,应及时进行更新,并有相应的更新计划。

第二十条所有更新的安全工器具应经过检测和试验,确保其质量和功能符合国家标准。

工器具、设备及安全防护用具管理规定范文

工器具、设备及安全防护用具管理规定范文

工器具、设备及安全防护用具管理规定范文一、引言工器具、设备及安全防护用具对于企业的生产经营具有重要意义,为了保障企业工作人员的安全,提高工作效率,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制定本规定。

二、管理范围本规定适用于企业内所有的工器具、设备及安全防护用具的采购、使用、保养、维修和报废等管理工作。

三、采购管理1. 选择供应商根据企业需要,由采购部门进行供应商的选定工作,要求供应商具备相应的资质和信誉,保证提供的工器具、设备及安全防护用具质量可靠。

2. 采购标准根据工作需求和标准,明确工器具、设备及安全防护用具的采购要求,确保所购买的物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保证使用安全。

3. 采购计划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的需要,制定详细的采购计划,合理安排采购时间和数量,避免因工器具、设备及安全防护用具短缺造成工作中断和延误。

四、领用管理1. 领用手续所有的工器具、设备及安全防护用具领用均需填写领用手续,包括领用人、领用时间、品牌型号、数量等信息。

领用人需签字确认,并对所领物品进行点验。

2. 配发原则根据不同岗位的工作需求,合理配发工器具、设备及安全防护用具,保证每个岗位的工作人员都具备必要的工具和装备。

3. 使用期限在领用时,工器具、设备及安全防护用具需要同时配发使用期限,过期未领用的需要重新审批,并重新发放。

五、使用管理1. 厷物登记工器具、设备及安全防护用具使用前,需要进行入库登记,并对每个物品进行标识和编码,方便日后管理和追溯。

2. 照管责任每个岗位的责任人应当负责工器具、设备及安全防护用具的安全、合理使用,定期检查存放,防止遗失和损坏。

3. 使用范围工器具、设备及安全防护用具仅限于工作需要使用,不得私自转借或使用于其他非工作活动,确保使用安全。

4. 使用检查定期进行工器具、设备及安全防护用具的检查,对于有损坏、质量问题的需要及时更换或修复,确保使用效果。

六、保养维修1. 定期保养对于需要进行定期保养的工器具、设备及安全防护用具,应建立相应的保养计划,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使用效果。

项目部机械设备、工器具管理制度范文

项目部机械设备、工器具管理制度范文

项目部机械设备、工器具管理制度范文一、引言在项目部的工程建设过程中,机械设备和工器具的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有效的机械设备和工器具管理制度不仅可以提高工程施工的效率和质量,还可以有效避免设备的损坏和丢失,确保资金的合理利用和节约。

因此,建立一套规范的机械设备和工器具管理制度对于项目部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二、机械设备管理制度1. 设备台帐管理1.1 设备台帐应详细记录每台机械设备的基本信息,包括设备名称、型号、规格、制造单位、购置价格、进场时间、年限、安装位置等。

1.2 如有设备借出或外租的,应在设备台帐中做相应记录,包括借出或外租日期、借出或外租方名称、借出或外租期限等。

1.3 设备报废的,应在设备台帐中做相应记录,并注明报废原因和处理方式。

2. 设备保养维修管理2.1 制定设备保养维修计划,并按照计划进行设备的定期保养和维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2.2 每次设备保养和维修后,应做相应的记录,包括保养和维修的日期、内容、维修费用等。

2.3 重要设备的保养和维修应由专业维修人员进行,确保操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性。

2.4 对于设备出现故障或损坏的情况,应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并做相应的维修记录。

3. 设备出入库管理3.1 对于新购买的设备,应制定相应的入库管理流程,包括验收、编号、登记、入库等。

3.2 设备出库前,应事先编制出库单,由有关部门经办人员进行审批,并严格按照出库单进行设备出库操作。

3.3 设备入库和出库时,应对设备进行清点和检查,确保数量和状态的准确性。

4. 设备租赁管理4.1 设备租赁前,应与租赁公司签订租赁合同,并明确租赁期限、租赁费用、设备责任、设备维修等相关事项。

4.2 设备租赁期满后,应按照合同约定进行设备归还,并进行清点和检查,确保设备的完好性。

5. 设备巡检管理5.1 每日设备巡检应由专人负责,检查设备的运转情况、润滑情况、安全状况等,并及时进行记录和处理。

5.2 对于发现的问题,应及时进行处理和报修,并在设备维修完成后进行核实和验收。

安全工器具管理制度范本

安全工器具管理制度范本

安全工器具管理制度范本一、目的与依据为了做好安全生产工作,防范和减少事故隐患,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相关法律法规。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内所有从事生产作业的员工。

三、职责与权限1. 单位负责人:负责全面组织、指导和推动工器具的管理工作,并提供必要的经费和保障;2. 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完善工器具管理制度,并对工器具的购买、使用、维护、报废等方面进行监督和检查;3. 各部门负责人:负责本部门工器具的管理和使用,并严格落实相关制度;4. 安全员:负责安全管理工作,包括对工器具的检查和维护;5. 员工:使用工器具时应认真遵守相关规定,并对工器具的使用和保管负责。

四、工器具购买与验收1. 工器具的购买由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需按照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要求选择合格的产品;2. 工器具的验收由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和相关部门负责,必须经过严格的检查和测试,确保工器具的质量合格,方可投入使用;3. 验收合格的工器具应及时登记并标识其编号、型号和规格,并进行分类存储。

五、工器具的使用与保管1. 使用工器具应按照正确的方法和操作规程进行,禁止私自改变和擅自修理工器具;2. 使用工器具的员工必须经过专业的培训,熟悉工器具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3. 使用工器具时应保持清洁,使用完毕后应妥善存放在指定的位置,不得乱放乱扔;4. 工器具应不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有问题的工器具应及时修理或更换;5. 禁止将工器具外借他人或私自带离工作岗位。

六、工器具的报废与更新1. 工器具损坏、失效或达到使用寿命时,应及时报废。

报废的工器具应交由安全生产管理部门统一处理;2. 对于需更换的工器具,应及时向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提出申请,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更新;3. 工器具的报废和更新记录应及时登记并保存备查。

七、违规处理1. 对于违反本制度的员工,将按照公司规定的相关纪律惩处;2. 对于故意损坏或私自带离工作岗位的员工,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并承担相应的经济赔偿责任。

安全生产工器具管理制度模版

安全生产工器具管理制度模版

安全生产工器具管理制度模版一、总则1.为了保障安全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确保工器具的正常使用和管理,制定本管理制度。

2.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内所有的工器具的管理。

3.工器具管理应遵守法律法规和相关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标准的要求。

二、工器具管理职责1.工器具管理应设专人负责,负责制定和完善工器具管理制度,定期进行检查和评估。

2.工器具管理人员要负责工器具的注册登记、分类存放、定期维护和检查。

3.工器具管理人员要保障工器具的完整性和正常使用,及时处理无法修复的工器具,并进行报废处理。

4.工器具管理人员要做好工器具的借用登记和归还登记,并对借用人员进行工器具使用指导。

三、工器具的注册登记1.所有工器具必须进行注册登记,并领取注册牌照。

2.注册牌照上应标注工器具的名称、型号、编号、生产日期和登记人等信息。

3.工器具的注册登记应记录在专门的工器具登记簿上,并定期进行更新。

四、工器具的分类存放1.工器具应根据功能和规格进行分类存放,同类工器具应放在统一的存放区域内。

2.存放区域内应配备专门的储物柜、货架或者工具箱,确保工器具的有序存放。

3.不同类别的工器具应分开存放,避免混乱和损坏的发生。

五、工器具的定期维护和检查1.工器具管理人员应定期对所有的工器具进行维护和检查,确保工器具的正常使用。

2.维护和检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清洁、润滑、调整和更换磨损零件等。

3.工器具管理人员应编制维护和检查计划,按时进行维护和检查,并将结果记录在工器具维护和检查表上。

六、工器具的报废处理1.对于无法修复或者超过使用寿命的工器具,应及时报废处理。

2.工器具的报废处理应经过严格审批程序,包括申请报废、报废审批和报废登记。

3.报废的工器具应及时进行封存和标识,并记录在工器具报废登记簿上,以便后续的管理和统计。

七、工器具的借用管理1.工器具的借用必须经过书面申请,并得到借用人员和负责人的审批。

2.借用工器具的人员应接受工器具使用指导,并承担相应的责任,保证工器具的安全使用和及时归还。

公司工器具管理制度方案

公司工器具管理制度方案

公司工器具管理制度方案一、目的和范围本制度旨在规范公司工器具的采购、使用、维护、检查和报废等管理活动,确保工器具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满足生产和服务的需求。

适用于公司内所有涉及工器具使用的部门和员工。

二、责任分配1. 资产管理部:负责工器具的采购、登记、分发、回收、维修和报废工作。

2. 使用部门:负责工器具的日常使用和维护,确保工具的正确使用和存放。

3. 安全监督部:负责定期对工器具的安全状况进行检查,并提出改进建议。

三、工器具分类与编号1. 分类:根据工器具的功能和使用性质,将其分为不同的类别,如手动工具、电动工具、测量工具等。

2. 编号:每件工器具应有唯一的编号,便于跟踪管理和盘点。

四、采购与验收1. 需求申请:使用部门根据工作需要提出工器具采购申请,由资产管理部审核。

2. 供应商选择:选择合格的供应商,确保工器具的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公司要求。

3. 验收入库:新购置的工器具需经过严格的验收程序,合格后方可入库。

五、领用与归还1. 领用登记:使用部门领用工器具时,需填写领用单,并由资产管理部记录在案。

2. 归还检查:归还工器具时,资产管理部需检查工具的使用情况,并做好记录。

六、日常维护与保养1. 清洁:使用后应及时清洁工器具,防止油污、灰尘等物质的积累。

2. 润滑:对于需要润滑的工器具,应定期进行润滑保养。

3. 存放:工器具应放置在指定的位置,避免受潮、受损。

七、定期检查与维修1. 定期检查:安全监督部应定期对工器具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其安全性和功能性。

2. 故障维修:发现工器具损坏或功能异常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报修。

八、报废与更新1. 报废标准:明确工器具的报废标准,如严重损坏、无法修复或经济性差等。

2. 更新计划:根据工器具的使用情况和技术进步,制定合理的更新计划。

九、培训与宣传1. 操作培训:对使用特定工器具的员工进行操作培训,确保其正确使用。

2. 安全宣传:定期进行安全使用工器具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安全工器具管理规定及考核办法范文

安全工器具管理规定及考核办法范文

安全工器具管理规定及考核办法范文一、目的和范围为了确保每位员工都能在工作中使用到符合安全要求的工器具,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和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行,制定本规定。

本规定适用于公司内所有员工,包括办公区域和生产现场。

二、安全工器具的管理1. 安全工器具使用管理责任人每个部门的负责人应指定一名具体负责人,负责本部门的安全工器具的使用、管理和维护工作。

2. 安全工器具的选择和采购(1)在选择安全工器具时,应优先选择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产品,确保安全性。

(2)采购安全工器具时,应与正规供应商合作,确保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

3. 安全工器具的标识和存放(1)每个安全工器具应有专门的标识,标明所属部门和责任人,以便进行管理。

(2)安全工器具应存放在专门的储存柜或仓库中,以防止丢失或损坏。

4. 安全工器具的使用和归还(1)员工在使用安全工器具前,应进行培训并了解相关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员工在使用安全工器具后,应及时进行清洁和维护,并归还到指定的存放地点。

5. 安全工器具的维护和检修(1)每个部门应制定安全工器具的维护计划,确保每个工器具按时进行检修和保养。

(2)安全工器具发现损坏或无法正常使用时,应立即报修或更换。

三、安全工器具管理的考核办法1. 安全工器具的使用情况考核(1)通过定期组织员工对安全工器具进行使用培训来考核员工的工器具使用情况,包括正确使用和存放。

(2)根据员工使用安全工器具的记录和实际情况评定,对使用不当或违反规定的员工进行警告、记过等处理。

2. 安全工器具的维护情况考核(1)定期检查各部门的安全工器具维护记录,评估维护情况是否到位,是否按时进行保养和检修。

(2)对于无法正常维护安全工器具的部门或个人,应进行相应的处罚或补救措施。

3. 安全工器具的储存和管理情况考核(1)定期检查安全工器具的储存柜和仓库,确保工器具的存放位置整洁、标识清晰。

(2)对于储存柜和仓库管理不当的部门或个人,应进行相应的培训和指导,并要求整改。

安全工器具的管理制度范本

安全工器具的管理制度范本

安全工器具的管理制度范本一、总则1. 为了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和工作环境的安全,规范安全工器具的使用管理,制定本制度。

2. 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员工使用的安全工器具。

3. 安全工器具包括但不限于:头盔、防护眼镜、耳塞、口罩、防护手套等。

4. 所有员工必须严格遵守本制度的规定。

二、责任1. 本单位负责任人负责安全工器具的采购、分发和监管。

2. 各部门负责监督员工按照规定使用和保管安全工器具。

3. 员工有义务按照规定使用和保管安全工器具。

三、采购与登记1. 本单位统一采购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安全工器具。

2. 采购安全工器具应当向质检部门提供相关证书和检测报告。

3. 每一件安全工器具都应当标有规格、型号、厂家名称和生产日期等信息。

4. 安全工器具入库后,必须及时在登记簿上进行登记,包括工器具名称、数量、采购日期等信息。

四、分发和领用1. 安全工器具的分发和领用应当按照岗位需求和工作环境的特点进行合理安排。

2. 部门负责人应当将分发的安全工器具清单报告给负责人备案。

3. 分发给员工的安全工器具应当记录在员工档案中。

五、使用与保管1. 员工在使用安全工器具时,应当严格按照使用说明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2. 严禁将安全工器具私自调整、更换或修理,如有需要应当向上级主管报告并由专业人员进行操作。

3. 安全工器具在使用过程中损坏或发现存在问题时,应当立即停止使用,并向上级主管报告。

4. 安全工器具应当保持清洁、整齐,不得随意乱放,避免丢失或损坏。

5. 员工离岗或下班前,应当将安全工器具归还至指定的存放位置。

六、检查与维护1. 负责人应当定期对各部门的安全工器具进行检查,确保其完好有效。

2. 发现安全工器具有问题或需要更换时,应当及时修理或更换。

3. 负责人应当制定检查记录,记录安全工器具的使用和维护情况。

七、培训与宣传1. 本单位应当定期组织安全培训,提高员工使用安全工器具的意识和能力。

2. 安全工器具的正确使用和保管应当成为员工职业道德和安全文化建设的一部分。

监理公司工器具管理制度

监理公司工器具管理制度

监理公司工器具管理制度一、总则1.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参与工程项目的监理人员及相关工作人员。

2. 工器具管理工作应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确保工器具的安全使用和完好状态。

3. 所有工器具必须经过定期检验和维护,不合格的工器具不得使用于任何工程项目中。

二、工器具采购与验收1. 采购部门应根据工程需要,选择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的工器具。

2. 新购置的工器具到货后,应由专人负责检查验收,确保数量、型号与采购订单相符,且无明显质量问题。

3. 验收合格的工器具应及时入库,并做好登记备案工作。

三、工器具的使用与维护1. 工器具使用前,操作人员应进行必要的检查,确认无安全隐患后方可使用。

2. 使用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禁止超负荷或违规使用工器具。

3. 工器具使用后应及时清洁保养,防止腐蚀和损坏。

4. 对于特殊或大型工器具,应指定专人负责操作和维护。

四、工器具的检查与维修1. 定期对所有工器具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 对于出现故障的工器具,应立即停止使用,并送至专业维修点进行修理。

3. 维修后的工器具需重新检验合格,方可再次投入使用。

五、工器具的报废与更新1. 对于损坏严重无法修复或达到报废标准的工器具,应及时报废处理。

2. 报废的工器具应从库存中清除,并在台账中注明报废日期和原因。

3. 根据工程需要和工器具使用情况,合理安排更新计划。

六、责任与考核1. 各级管理人员应加强对工器具管理工作的领导,确保制度的执行。

2. 对于违反管理制度的行为,应依据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3. 定期对工器具管理情况进行考核,以此作为评价单位和个人业绩的重要依据。

七、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监理公司负责解释。

2. 如有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之处,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3. 本制度如有更新,将另行通知。

国有企业办公用品(备品)、设备购买使用管理制度模版

国有企业办公用品(备品)、设备购买使用管理制度模版

办公用品(备品)、设备购买使用管理制度第一条办公用品(备品)和其它设备的购买、发放、管理统一由综合部负责,并指定专人、设专账、专库管理。

其他部门或个人未经批准都不得擅自购置。

第二条各部门可根据工作需要,先填写《办公用品申购单》报综合部汇总,综合部、财务部首先根据所报计划,结合实际情况对所需购置的物品(设备)进行市场询价,然后指定申购人依据询价情况填写《设备(办公用品)购置表》,经总经理审批同意后,方可进行相应设备(耗材)的购置。

凡购置大宗设备(耗材)如电脑、打印机等,须与供货商签署《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定向采购协议》。

第三条办公用品购买要厉行节约,采购人员必须廉洁奉公,严禁购买质次价高物品、假冒产品,如因责任心不强,造成失误,除责令退还外,还要追究当事人责任。

第四条凡属固定资产或低值耐耗品(使用期一年以上),采购人须凭《设备(办公用品)购置表》(经审批)和有效发票先办理入库手续。

第五条采购人持《设备(办公用品)购置表》(经审批)、有效发票和入库手续方可办理报销。

第六条综合部指定专人对所有办公用品(备品)和设备进行登记造册,微机管理,严格出入库手续。

未经领导批准,一律不准外租、外借、随意处置。

第七条对办公用品、设备实行领用人员(使用人员)负责制。

领用人员(使用人员)负有安全使用、妥善保管、定期维护保养、防止丢失和非正常损坏的直接管理责任。

第八条人员变动时,原办公用品一般不得随人带走,要在综合部的安排下,认真办理物品移交手续。

第九条重要的办公用品专人负责,使用不当或人为造成损失的,由责任人赔偿。

第十条各部门要发扬勤俭持家、艰苦奋斗的精神,在办公用品的使用上,要做到精打细算,提高使用效率。

需要购买办公用品的各部门须先向主管领导提出申请,主管领导同意后,由综合部统一购买入库后,再发放所需部门。

办公用品申购单设备(办公用品)购置表办公电话使用规定第一条安装办公电话,一般每人一部。

由所在部门提出书面申请,经综合部汇总,报公司领导批准后,由综合部负责与厅后勤服务中心联系安装事宜,也可由有关部门联系安装。

公司工程工具管理制度

公司工程工具管理制度

公司工程工具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公司内部工程工具的管理,提高工程工具的使用效率和安全性,保障公司财产和员工的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员工、工程师和技术人员,涉及公司内所有工程工具的使用、保管和保养工作。

第三条公司负责人应当认真贯彻执行本制度,对违反规定的员工进行相应处理,并及时对本制度做出调整和完善。

第二章工程工具的分类和管理第四条公司的工程工具主要包括机械设备、电动工具、手工工具、仪器仪表等,根据其用途和类型进行分类管理。

第五条各部门应当根据工作需要,定期清点和盘点所属工程工具,并建立清晰的工具台账,确保工具的数量和状态符合要求。

第六条工程工具应当经过专人管理,定期检查和保养,收到损坏或失效的工具应当及时报废或维修。

第三章工程工具的使用第七条员工在使用工程工具时应当遵循相关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工具,确保工具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第八条禁止员工将工程工具私自带离公司内部,未经同意擅自使用工具或转借他人使用。

第九条在使用工程工具时,员工应当注意安全防护措施,穿戴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确保工具操作过程中不会对人身和财产造成损害。

第四章工程工具的维护和保养第十条公司应当配备专职维护人员,定期对工程工具进行检修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转和使用寿命。

第十一条员工在使用工程工具结束后应当进行简单的清洁和保养工作,保持工具的清洁和状态,延长其寿命。

第十二条工程工具的维护保养记录应当及时填写和归档,以备日后查阅和分析,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第五章工程工具的安全防护第十三条公司应当为工程工具配备相应的安全防护设施,确保员工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受到伤害。

第十四条员工在使用工程工具时应当注意周围环境和他人的安全,严禁在危险地点和条件下使用工具。

第十五条发现工具存在安全隐患的员工应当立即停止使用,并向上级报告,确保事故的及时处理和预防。

第六章工程工具的保管和归还第十六条员工在使用完工程工具后应当及时将工具清理、保养和存放到指定位置,确保工具的完整和安全。

能源公司工器具管理制度

能源公司工器具管理制度

能源公司工器具管理制度一、总则1. 本制度旨在规范能源公司工器具的采购、使用、维护、检验和报废等管理活动,确保工器具的安全、有效使用。

2.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特别是一线操作人员和设备管理人员。

3. 公司应设立专门的工器具管理部门,负责工器具的全面监督管理工作。

二、工器具采购1. 工器具的采购应根据公司生产需要和预算情况,经过严格的审批流程后进行。

2. 采购的工器具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行业规定,由合格的供应商提供。

3. 新购置的工器具应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入库。

三、工器具登记与领用1. 所有工器具必须进行编号登记,建立工器具台账,记录工器具的型号、规格、数量、状态等信息。

2. 员工领用工器具时,需填写领用单,并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审批。

3. 领用工器具的员工应负责该工器具的日常保养和维护。

四、工器具使用与维护1. 工器具使用前应进行检查,确保其完好无损,安全可靠。

2. 使用工器具时,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安全标准进行,防止事故发生。

3. 工器具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或损坏,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报告维修。

4. 定期对工器具进行维护保养,保持其良好的工作状态。

五、工器具检验与报废1. 定期对工器具进行性能检验,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2. 对于检验不合格的工器具,应及时进行维修或调整。

3. 对于无法修复或达到报废标准的工器具,应按照公司规定的程序进行报废处理。

六、培训与考核1. 公司应定期组织工器具使用和管理的培训,提高员工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2. 对员工的工器具使用情况进行考核,作为其工作绩效的一部分。

七、违规处理1. 违反本制度规定的员工,将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处罚。

2. 对于因违规操作导致工器具损坏或丢失的情况,相关员工应承担相应的经济责任。

八、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工器具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2. 本制度如有更新,应及时通知全体员工。

工器具使用管理制度范文

工器具使用管理制度范文

工器具使用管理制度范文一、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和管理公司内工器具的使用,确保工器具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提高工作效率和保障员工的安全。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工器具的使用和管理。

三、基本原则1. 规范性原则:工器具的使用必须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内部规章制度。

2. 安全性原则:工器具的使用必须保证员工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3. 效率原则:工器具的使用必须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和减少工作负担。

四、责任1. 公司负责人:负责制定和完善工器具使用管理制度,确保其有效实施。

2. 部门负责人:负责本部门内工器具的选购、领用、使用和维护,并做好相关记录。

3. 员工:负责按照制度规定正确使用和保管工器具,及时上报损坏或需要维修的情况。

五、工器具的选购1. 工器具的选购应根据具体需求和工作要求进行,并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选择。

2. 选购的工器具应具备必要的安全保护措施,并且应具备可调节、可维修和可替代的功能。

3. 选购的工器具应具备合格证明和保修期限,并且应有明确的售后服务和维修渠道。

六、工器具的领用和归还1. 领用工器具的员工应填写领用登记表,并由领用人和领导签字确认。

2. 领用工器具的员工应按照规定的方式和要求正确使用和保管工器具。

3. 工器具归还时,领用人应进行检查确认,如有损坏应及时上报。

七、工器具的使用和保养1. 工器具的使用必须牢记安全第一的原则,遵守操作要领和注意事项。

2. 工器具的保养应定期进行,保持工器具的正常工作状态和使用寿命。

3. 工器具的保养包括但不限于清洁、润滑、更换磨损部件等,具体保养要求由部门负责人确定。

八、工器具的维修和报废1. 出现故障或需要维修的工器具应及时上报,并由专业人员进行修理或更换。

2. 维修后的工器具应经过检测合格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

3. 超过使用寿命或无法修复的工器具应及时报废,并按照公司的废物处理制度进行处理。

九、工器具的记录和报告1. 部门负责人应对本部门内的工器具进行台账管理,包括工器具的领用、归还、维修和报废等情况。

安全工器具的管理制度模版

安全工器具的管理制度模版

安全工器具的管理制度模版一、总则为了确保工作场所安全,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防范能力,保障工器具的正常使用和管理,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本单位的所有工作人员。

三、工器具管理的责任1. 本单位负责人是工器具管理的主要责任人,要保障工器具的配备、使用及维护的正常进行。

2. 各部门负责人要严格按照本制度进行工器具的管理,确保工器具的使用情况及时报告并做好日常维护工作。

3. 全体工作人员都有责任遵守本制度,并及时反馈工器具使用中的问题和隐患。

四、工器具的配备与购买1. 工器具的配备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进行,各部门负责人要根据岗位的工作要求合理配置工器具。

2. 工器具的购买必须按照相关规定进行采购,不得盗用公款或违规购买。

五、工器具的标识与编号1. 所有工器具必须进行标识与编号,以方便日后的管理和追溯。

2. 工器具的标识与编号应明确标注在工器具的显著位置,不得随意更改或涂抹。

六、工器具的领用与归还1. 工作人员领用工器具前必须进行登记,包括领用人、领用日期、领用数量等相关信息。

2. 工器具的归还要及时进行登记,确保工器具的出借与归还情况清楚明确。

七、工器具的使用与保管1. 工器具的使用必须符合相关操作规程和安全要求,不得盲目使用或私自修改。

2. 工器具使用完毕后,必须及时进行清洁和保养,确保工器具的正常使用寿命。

八、工器具的维修与报废1. 工器具出现故障或损坏时,工作人员要及时上报,并填写维修申请。

2. 维修人员要及时处理工器具的故障,确保工器具的正常使用。

3. 工器具严重损坏或者已经达到使用寿命时,工作人员要及时上报,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报废处理。

九、工器具的盘点与检查1. 定期进行工器具的盘点,确保工器具的归还情况与登记一致。

2. 随机抽查工器具的使用情况,确保工器具的正常使用和保养。

3. 对工作人员使用工器具的情况进行检查,对于不符合规定的使用行为进行纠正。

十、工器具的教育与培训1. 对新入职人员要进行相关工器具的使用培训,确保其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

安全生产工器具管理制度范文

安全生产工器具管理制度范文

安全生产工器具管理制度范文一、总则1.为了确保安全生产、保障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2.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职工,包括一切工器具的选购、使用和管理。

二、工器具选购管理1.本单位应建立统一的工器具选购管理制度,明确工器具的选购程序和标准。

2.工器具选购前,必须根据工作需要明确具体的规格、型号、品种和数量,并报经有关负责人批准。

3.工器具选购时应优先选择具有安全性能检测合格证书、质量保证书的产品。

4.选购的工器具应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经过质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三、工器具使用管理1.工器具使用前,必须经过检验合格、贴有使用标识和合格标志后,方可使用。

2.使用工器具的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岗位资格和操作技能,并按规定进行操作。

3.严禁擅自修改工器具结构、附件等,严禁私自拆卸、修理,如有需要应向有关负责人提出申请。

4.使用工器具时,应按工器具的使用说明正确使用,严禁私自超负荷使用,防止过度损坏。

5.使用中发现工器具存在故障、失效或不符合使用要求的,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向有关负责人报告。

四、工器具保养维护管理1.机具使用完毕后,必须进行保养和清洁,保持机具的干燥、清洁及良好状态。

2.对于容易受潮、腐蚀等特殊工种的工器具,应定期进行防护和维护。

3.工器具出现故障或失灵时,必须及时修理或更换,确保工器具的正常运转。

4.定期对工器具进行检查和维修,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工器具的安全和可靠性。

五、工器具储存管理1.工器具应分类储存,分门别类存放于专用库房或指定的存放地点。

2.存放地点应干燥、通风,远离易燃易爆物品,防止工器具的受潮、腐蚀等。

3.工器具的存放应按规定摆放整齐,以便管理和使用。

4.工器具的存放地点应安装相应的标识和警示牌,提醒相关人员注意工器具存放。

六、工器具使用的安全知识培训和教育1.本单位应组织开展定期的工器具使用的安全知识培训和教育,使相关人员了解工器具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工器具管理制度模版

工器具管理制度模版

工器具管理制度模版一、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和管理公司内部的工器具使用与管理,确保工器具的安全、有效使用和维护,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降低工器具的损耗和损坏风险。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部门和员工,包括但不限于生产车间、实验室、办公室等各个工作场所。

三、责任与义务1. 库管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公司规定的流程和要求,负责对工器具进行领用、归还、检查、维护和修理。

2. 部门负责人要确保员工正确使用和保管工器具,并定期检查和审计工器具的使用情况。

3. 所有员工都有义务正确使用工器具,保护工器具的安全和完整,及时报告工器具的损坏或丢失情况。

四、工器具管理流程1. 领用:(1)员工向库管人员提出领用工器具的申请,并填写领用单。

(2)库管人员核对申请人和工器具信息后,将工器具交给申请人,并在领用单上记录。

(3)领用人必须对领用的工器具进行检查确认,如有问题及时向库管人员反馈。

2. 归还:(1)员工在使用完工器具后,必须及时进行清洁和检查,确保工器具的完好。

(2)归还时,员工需交给库管人员进行检查和确认工器具的完好与数量,然后填写归还单。

(3)库管人员检查无误后,签字确认,并将归还单归档。

3. 维护和修理:(1)员工对工器具进行日常维护保养,如清洁、润滑、调试等。

(2)如工器具出现故障或损坏,员工需及时报告给部门负责人和库管人员,并停止使用。

(3)库管人员将损坏的工器具送至专业维修机构进行维护和修理,维修完毕后再归还给员工。

4. 盘点和报废:(1)库管人员按照公司规定的周期对工器具进行盘点和检查。

(2)定期盘点后,库管人员会填写盘点报告,并将报告提交给部门负责人审查。

(3)对于已经损坏无法修理的工器具,库管人员会将其记录在报废清单上,并按照公司制度进行报废处理。

五、工器具使用和保管规范1. 使用规范:(1)根据工作需要使用合适的工器具,不得随意替代或私自调拨。

(2)正确使用工器具,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避免错误使用导致损坏。

工器具安全管理制度

工器具安全管理制度

工器具安全管理制度一、目的工器具安全管理制度旨在规范工作场所的工器具使用,提高工器具使用安全性,保护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工作场所的工器具使用管理。

三、责任与义务1. 所有员工有责任按照本制度的规定正确使用工器具,并保持工器具的完好状态。

2. 监督管理人员有责任确保工器具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监督员工的工器具使用情况。

3. 设备维护人员有责任定期检查和维护工器具,并及时修理或更换出现问题的工器具。

4. 安全管理部门有责任制定并落实相关工器具安全培训和操作规程,提供相关指导和支持。

5. 公司领导有责任对工器具安全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制度的有效执行。

四、工器具的购买与使用1. 公司应根据实际需求购买合格的工器具,并对工器具进行严格质量检查。

2. 员工在使用工器具前,应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了解工器具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3. 使用工器具时,应保持清醒状态,不得在酒精、药物或疲劳状态下操作工器具。

4. 使用电动工器具时,应确保插头和电源连接良好,避免出现漏电、电击等安全问题。

5. 禁止将工器具借给未经培训的员工使用,确保只有受过培训和授权的员工才能使用工器具。

五、工器具的保养与维修1. 工器具在使用后应及时清洁,保持干燥,并妥善保存。

2. 定期对工器具进行维护,检查是否有松动、磨损等问题,并及时修理或更换有问题的工器具。

3. 禁止擅自拆卸工器具,如发现有工器具需要拆卸修理的情况,应联系维修人员进行处理。

六、工器具的存放与保管1. 工器具应存放在专门的工具房或工器具柜中,保持干燥、整洁、通风良好的环境。

2. 工器具柜的钥匙应由责任人保管,避免工器具被未经授权的人员使用或盗走。

3. 禁止将工器具随意堆放或放置在易碰撞、易破损的地方,避免工器具受损。

七、紧急情况处理1. 在工器具使用过程中,如发生突发状况,应立即停止使用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2. 在发生事故或工器具损坏时,应立即上报安全管理部门,并配合相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和处理。

公司工器具使用管理制度

公司工器具使用管理制度

********企业工器具使用管理制度一、目旳为加强工器具旳管理,保证各类工器具在采购、保管、检查、使用、维修和报废各环节得到有效控制,保证员工在使用各类工器具过程中旳人身安全,提高设备旳完好率和运用率,延长其使用周期,减少生产成本,结合各分厂实际状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合用范围本制度合用于各分厂及部室旳个人工器具、公用工器具旳管理。

三、专用术语个人工器具:指按照工作需要由个人保管使用旳工器具及仪器。

公用工器具:指由分厂、部室统一保管旳工器具及仪器,包括大型旳工器具及仪器。

形成固定资产旳工器具:指单价2023元及以上旳大型工器具。

工器具旳分类:包括钳工工具、电动工具、气动工具、起重工具、液压工具、安全工具、测量器具、焊接工具、切削工具、防爆工具、化验器具、试验器具、土木工具、专用工器具、其他工具等。

四、职责1.生产技术部设备专业人员负责制度旳执行、监督、检查及考核。

2.生产技术部主管领导负责审核各分厂/部室提交旳各类工器具计划及监督工器具管理制度旳实行;分厂设备/工艺技术员负责生产用工器具旳领取、发放、库存工具保管等管理工作;分厂安全员负责安全工器具、劳保用品旳领取、发放、库存保管等管理工作。

3.工器具领用单位负责建立对应旳个人工器具、公用工器具台帐,负责新增工器具旳台帐补充;全面负责各类工器具旳使用、保管、保养、维护。

4.测量类工器具由分厂设备/工艺技术员负责协调企业有关部门,定期按规定进行检查、校验工作。

5.各工器具领用、保管单位及领用工器具旳个人,每六个月向生产技术部公布一次工器具状况,接受各分厂、部室征询。

五、工器具旳申报、领用、使用及保管寄存1.计划申报⑴各分厂专业人员根据分厂内部人员配置及工器具使用状况,申报个人工具及公用工具。

⑵严格控制使用年限,未到使用年限者、不准申报计划。

2.领用⑴由工器具领用单位提出申请,分厂专业管理人员按照企业ERP流程及有关规定进行统一出库领用,出库后按照领用单位提出旳申请,经分厂领导同意进行发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司工器具管理制度.1
能源公司工器具管理制度(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工器具管理,使各类工器具在采购、保管、检验、使用、维修和报废各环节得到有效控制,确保员工在使用各类工器具过程中的人身安全,降低生产成本,根据煤化工企业的特点,结合神华巴彦淖尔能源公司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实际,特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专用术语
个人工器具:指按照工作需要项目单位长期借用由个人保管使用的工器具及仪器。

公用工器具:指由部门统一保管的工器具及仪器,包括大型的工器具及仪器。

形成固定资产的工器具:指单价5000元及以上的大型工器具。

工器具的分类:包括钳工工具、电动工具、气动工具、起重工具、液压工具、安全工具、测量器具、焊接工具、切削工具、防爆工具、化验器具、试验器具、土木工具、专用工器具、其它工具等。

第三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属单位的个人工器具、公用工器具、绝缘安全工具和形成固定资产的工器具的管理。

第二章组织与职责
第四条公司经营管理部负责工器具管理制度的制定,负责各工种工器具的发放审批,并对工器具管理、使用情况进行考核。

第五条机电中心对各单位、部门工器具的保管、使用进行考核
第六条物资供应部按照公司工器具管理制度规定的工器具种类,进行采购和发放。

工器具仓库保管员汇总管理各单位工器具台帐(电子台帐即可,不需打印保存)。

第七条各生产单位、部门主管领导负责审核本单位各类工器具计划,监督工器具管理制度的实施;各生产单位、部门相关负责人负责建立相应的个
人工器具、公用工器具台帐,负责新增工器具的台帐补充;生产用工器具的领取、发放、库存工具保管等管理工作;班组长负责本班内工器具的领取、发放及共用工器具的保管、保养工作。

第八条质量计量检验中心负责协调相关检验机构,进行表类和尺类工器具的检验工作。

第三章工器具的申报、领用、使用及保管存放
第九条计划申报
(一)各生产单位根据岗位、工种配备情况,申报个人工具及公用工具。

(二)严格控制使用年限,未到使用年限者,不准申报计划。

(三)领用计划需由单位、部门主管领导审核,到经营管理部审核备案,对不符合发放条件的,予以剔除后,报公司分管领导批准。

(四)领用计划需提前一个月上报。

第十条领用
(一)物资供应部根据领用单位、部门凭经各分管领导审批的领用计划,按照物资采购程序进行采购。

(二)工器具验收入库后,通知各领用单位、部门,按照领用计划审批范围,办理领用手续。

(三)工器具领用后,当天(最迟第二个工作日),由物资供应部登记领用台账。

第十一条使用及保管存放
(一)工器具由领用单位做好保管台账,由相关领用人保管。

(二)个人领用的基本工具由领用人妥善保管,爱护使用,并建立个人工具台帐,注明领用数量、时间等相关内容。

若丢失或使用者个人原因损坏,由领用人负责赔偿。

在使用年限内不得以旧换新,若必须更换,须经本单位主管领导批准,并注明理由。

(三)公用工具由使用单位相关负责人负责。

建立公用工具台帐,并定期
进行检查、维护保养,并指定责任人。

若丢失或使用者个人原因损坏,由责任人赔偿。

在使用年限内不得以旧换新,若必须
更换,须经本单位主管领导批准,并注明理由。

(四)专用工具由使用单位负责,应定期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因个人原因损坏或丢失的,自己负责修理或赔偿;使用后要妥善保管以防丢失。

(五)电焊机(包括电焊钳及焊接电缆线)和气焊工具由使用人负责。

用后及时收回,妥善保管,以防丢失。

(六)所用工具(个人工具、公用工具及专用工具)原则上不准借其他单位、部门或个人,特殊原因需要借用,必须经车间主任、工段长以上人员签字同意,并出具借条,明确归还时间,并按期收回,若有丢失或损坏,按价赔偿。

(七)化验用仪器、器具、器皿由质计中心化验人员负责管理。

(八)所有工具(个人工具、公用工具、专用工具、及化验用仪器、器具、器皿)每月盘点一次。

(九)特殊器具(测量器具、钢丝绳等)定期维护以保证正常使用。

(十)检修人员负责现场工器具完好无缺,正常工作后按时收回二级库或工作间内。

(十一)由使用单位、部门保管的工器具在规定期限内正常损坏,保管人员及时报告领导说明情况;在规定期限内出现丢失或非正常损坏,追究保管人员责任。

(十二)工器具的使用周期一般不低于 3 年,对于易损工器具使用周期一般不低于1.5 年,如不到规定的使用周期,工器具因正常使用损坏需提前更换,要说明原因。

第十二条工器具使用一般注意事项
(一)工器具的使用者应熟悉工器具的使用方法,否则不准使用。

(二)工器具的使用者,在使用前应认真核查合格证是否在有效期内,并进
行使用前的常规检查。

不准使用无合格证、合格证超过有效期以及外观有缺陷等常规检查不合格的工器具。

(三)外界环境条件不符合使用工器具的要求时、使用者佩戴劳动保护用品不符合规定时不准使用。

(四)工器具的使用者应按工器具的使用方法规范使用工器具,爱惜工器具,严禁超负荷使用工器具,严禁错用工器具,严禁野蛮使用工器具。

(五)不得随意将现有工器具改做其它工具,确因生产需要必须改做的,必须经机电中心许可,改做后的工器具纳入专用工具管理,并在工器具台帐上予以注明。

(六)工器具使用安全注意事项:见安全规程的相关章节
第十三条工器具的存放
(一)摆放整齐,堆放合理、牢固,便于收、发、存。

(二)安全工器具及手动工器具无油污、无杂物、无缺损。

(三)工器具图表、料卡、单据、台帐、资料等管理有序,字迹工整、清晰无涂改。

(四)标志齐全、清晰醒目。

(五)根据工器具存放特性要求,采取防雨、防潮、防火、防盗、防腐、防风、防冻、防爆、防砸、防有害气体等项措施。

(六)淘汰不合格的安全工器具及手持电动工器具应集中收回,交物资供应部。

(七)妥善保存产品说明书及使用说明书。

第四章考核
第十四条工器具管理过程中,未能建立台帐或台帐未能及时更新,经公司经营管理部考核确认后,罚责任单位或部门主管领导1000元。

第十五条以下各项由公司机电中心进行考核处罚
(一)因保管不善、使用不慎,丢失损坏的工器具一律进行赔偿。

常用手
工工具类、电工工具类、其它日常用工具按原价赔偿;钳工工具类、切割工具类、测量工具类按原价的50%赔偿。

(二)赔偿金额可参考工具的使用年限定出赔偿系数。

使用年限不满1年:系数为1
使用1-2年:系数为0.8
使用2-3年:系数为0.6
使用3-4年:系数为0.4
使用4-5年:系数为0.2
(三)发现工器具异常而继续使用的,每次罚责任人100元,造成工器具损坏的照价赔偿。

(四)野蛮使用工器具的,每次罚责任人200元,造成损坏的照价赔偿。

第五章附则
第十六条本管理制度由经营管理部负责解释。

第十七条本制度从下发之日起执行。

附录:
附录1:工器具台帐
附录2:工器具丢失情况登记表
附录3:工器具损坏情况登记表
附录4:个人工器具配置及使用年限
附录5:公用工具使用年限
附录1:
工器具台帐单位名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