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自然灾害测试

合集下载

初中地理鲁教版(五四制)七年级上册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第四节 自然灾害-章节测试习题(1)

初中地理鲁教版(五四制)七年级上册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第四节 自然灾害-章节测试习题(1)

章节测试题1.【答题】关于我国自然灾害地域分布对应点不正确的是()A.东北平原--旱灾多发B.台湾省--地震多发C.西南地区--泥石流多发D.黄淮海平原--低温冷害严重。

【答案】D【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分布。

【解答】东北平原—寒潮多发;台湾省--地震多发;西南地区--泥石流多发;黄淮海平原--旱灾严重。

2.【答题】暑期快到了,你认为天津在7、8月份易发生的自然灾害是()A. B.C. D.【答案】A【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自然灾害的分布。

【解答】天津位于季风气候区,受夏季风的影响,降水主要集中在7,8月份,容易发生水灾。

B、C项,地震、火山与板块运动有关,与季节无关。

D项,沙尘暴多发生在冬春季节。

3.【答题】如图反映了我国东部地区春季和夏季降水占全年降水的比重,根据图中的信息判断,图中的A地极有可能发生的灾害是()A.春旱和夏涝B.台风C.泥石流D.滑坡【答案】A【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自然灾害的分布。

【解答】对比两幅图中的A地,这里是华北平原,左图体现了春旱严重,右图体现了夏季风的不稳定,降水较多,多洪涝灾害。

而台风主要影响我国东南沿海的海南、广东、广西、台湾、福建、浙江等沿海省区。

泥石流和滑坡多发生于生态环境较弱的山地、丘陵地带。

4.【答题】下图漫画所反映的天气现象出现的时间和地区是()A.六月下旬到七月中旬,南部沿海地区B.七月中旬到八月下旬,长江中下游地区C.七月上旬到八月上旬,华北、东北地区D.五月下旬到七月上旬,长江中上游地区【答案】B【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天气。

【解答】读图可知,该漫画反映的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天气,发生在每年的7月中旬到8月下旬。

5.【答题】春秋季节,东北地区常遭受影响,容易发生低温冻害。

()A.台风B.洪涝C.寒潮D.干旱【答案】C【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主要灾害性天气的分布。

【解答】东北地区主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暂。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第二章 第四节 自然灾害) 课后提升训练试卷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第二章      第四节  自然灾害)  课后提升训练试卷

2020年秋绵阳外国语学校初中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四节自然灾害1.(2020广东中山纪念中学期中)下列现象,属于自然灾害的是 ()①一次大暴风雪,蒙古草原牧民羊群被冻死几只②某人清明节祭祖,不小心引发山火,毁林一片③南方地区普降暴雨,引起山洪暴发,城市内涝④没有造成任何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的火山喷发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2.(2019河北石家庄中考)每年春季和初夏,威胁华北地区农业生产的普遍问题是 ()A.寒潮问题B.春旱问题C.台风问题D.洪涝问题3.(2020黑龙江大庆龙凤期中)下列现象或事件中,不属于自然灾害的是 ()A.干旱造成人畜饮水困难B.寒潮导致农作物遭冻害C.地震导致房屋倒塌D.一位游客吸烟,引发森林火灾4.(2020辽宁沈阳中考模拟)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自然灾害种类多,以下属于地质灾害的有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5.(2020独家原创试题)中央气象台2019年11月21日06时发布寒潮橙色预警,华北东南部、黄淮中西部、江淮中西部等地气温将下降12~14℃,下面关于寒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发生时间通常在春夏季节B.可以冻死害虫,非常有利于农业生产C.云贵高原、青藏地区受寒潮影响较小D.寒潮一般从北太平洋一带侵入我国连续的暴雨导致山洪暴发,悬浮着粗大固体碎屑物并富含粉砂及黏土的黏稠泥浆在短时间内冲毁了道路,淹没了村庄,淤塞了河道。

根据材料,完成6—7题。

6.材料中描述的自然灾害是 ()A.泥石流B.滑坡C.海啸D.崩塌7.下列条件能够阻止上述自然灾害形成的是 ()A.坡陡谷深B.岩石松散C.大雨连绵D.植被茂密8.(2019甘肃天水中考)2019年5月初,我国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不同程度地受到了沙尘暴的影响。

下列关于沙尘暴产生原因的说法,错误的是 ()A.空气湿度大B.植被稀少C.沙质土壤较多D.大风天气频繁9.(2019安徽蚌埠期末)作为全国蔬菜重要产区的山东寿光等地,受到某种自然灾害的影响,损失严重,导致蔬菜价格大幅上涨。

4-第四节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

4-第四节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

第四节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一、单项选择题(2012·衡水中学高一1月)下图是“我国东部锋面雨带正常年份位臵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

1.关于锋面雨带的叙述,正确的有()A.雨带的年内推移使北方地区降水量逐渐增加B.雨带快速通过的地区汛期较长C.雨带的南北两侧都盛行偏南风D.雨带的北移由夏季风的强弱决定【解析】我国东部地区深受夏季风的影响,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偏南风)在寒冷的极地大陆气团(偏北风)的阻挡下被迫抬升并形成锋面雨带,锋面雨带的位臵取决于夏季风的势力。

【答案】 D2.关于锋面雨带的位置与我国区域自然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有()A.雨带位于a时,华北平原干旱缺水B.雨带位于d时,黄河流域进入汛期C.雨带位于c时,东南沿海台风活跃D.雨带位于g时,长江流域干旱少雨【解析】雨带位于a时,我国华北正值春旱时期;雨带位于d 时,江淮地区正值梅雨季节,华北雨季尚未来临;雨带位于f时为7、8月份,我国北方多雨,东南沿海多台风;雨带位于g时,长江中下游一带又进入雨季。

【答案】 A3.如在7月以后,雨带仍未推移进入f区域,我国东部地区将可能产生的灾害状况是()A.南旱北涝B.南北皆旱C.南涝北旱D.南北皆涝【解析】当夏季风较弱时,雨带未能推移到北方地区,在南方地区形成长时间的降水过程,容易造成南涝北旱的局面。

【答案】 C(2011·山东德州期末)我国江南丘陵地区时有灾害性天气发生。

据此完成4~5题。

4.对该地区水稻生长影响较为严重的干热少雨天气一般发生在()A.3、4月B.5、6月C.7、8月D.9、10月【解析】7、8月份,长江流域出现伏旱天气,气候炎热干燥,影响水稻生长。

【答案】 C5.导致这种干热少雨天气的直接原因是()A.副高控制B.湖泊减少C.全球变暖D.地形影响【解析】副高前缘的雨带7、8月份移至华北、东北,此时副高正好控制江淮一带,形成干热少雨的伏旱天气。

【答案】 A(2012·包头高一1月)据中国水利部权威人士透露,中国山洪灾害防治区内水土流失面积达169.8万平方千米,占全国水土流失面积的46.52%,土壤侵蚀类型以水蚀为主,水蚀面积为145.27万平方千米。

八年级地理上册2.4自然灾害习题(新版)新人教版.doc

八年级地理上册2.4自然灾害习题(新版)新人教版.doc

第四节自然灾害知识点一常见的自然灾害1. 上图中的四种常见气象灾害分别是 a 干旱、b洪涝、c台风、d寒潮。

2. 上图中的三种常见地质灾害分别是 a 地震、b滑坡、c泥石流。

知识点二我国自然灾害频发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分布1.在图中适当位置填入图例名称“洪涝多发区”“干旱多发区”“寒潮路径”“台风路径”。

答案填图略。

2. 我国的洪涝灾害多发区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干旱灾害分布广泛, 集中在华北地区; 台风主要影响我国的东南沿海地区 , 经常在福建、台湾、广东、海南等省区登陆; 寒潮影响范围广, 除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台湾岛、海南岛以外的广大地区都受其影响。

中国主要地质灾害的分布3.在图中适当位置填写图例名称“地震带”“泥石流分布区”“滑坡多发区”。

答案填图略。

知识点一常见的自然灾害1.下列现象或事件 , 属于自然灾害的是 ( B )A. 化工厂废水泄漏, 水田被污染 , 有刺鼻的臭味B. 一场突如其来的冰雹, 把田地里的很多西瓜砸烂了C.一游客违反规定在林区吸烟, 乱扔烟头 , 引发森林火灾D.楼上的广告牌被一阵大风刮落, 砸在楼下的两辆汽车上2.自然灾害所产生的危害有 ( B )①资源破坏②环境污染③财产损失④人员伤亡⑤水土流失A. ①②③B. ①③④C.②③④D. ③④⑤3.我国的地质灾害主要有 ( A ) A.地震、滑坡、泥石流B.沙尘暴、泥石流、台风C.地震、寒潮、泥石流D.泥石流、滑坡、水旱灾害4.下列自然灾害 , 属于气象灾害的是 ( A )①洪水②干旱③台风④泥石流⑤寒潮A. ①②③⑤B. ①②③④C.①③④⑤D. ①③④知识点二我国自然灾害频发5.我国的干旱灾害主要分布在 ( D )A. 西部地区B. 东部地区C.华南地区D. 华北地区6.下面有关我国气象灾害的叙述 , 正确的是 ( B )A. 我国降水季节变化、年际变化较小, 不易发生旱涝灾害B.旱涝是对我国影响最大的气象灾害C.台风只影响我国的广东、台湾、海南、福建四省D.寒潮只在冬季发生, 并对我国大部分地区产生巨大影响7.旱涝灾害都严重的地区多分布在( C )A. 人口稀疏的地区B. 经济落后的地区C.东部平原地区D.西部高山和盆地地区8.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不包括 ( C )A. 崩塌B. 滑坡C.内涝D. 泥石流9.在开发利用山区时 , 应预防和避免发生的自然灾害主要有( D )A.崩塌、地震、泥石流B.台风、滑坡、泥石流C.地震、滑坡、泥石流D.崩塌、滑坡、泥石流10. 下列自然灾害与地震关联性较强的是( A )①台风②滑坡③干旱④寒潮⑤泥石流A. ②⑤B. ②④⑤C.①②③D. ①②③④⑤11. 泥石流是一种破坏力巨大的地质灾害, 经常与之相伴发生的地质灾害还有( C )①火山②地震③山体滑坡④崩塌A. ①②B. ②③C.③④D. ①④知识点三防灾减灾12.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避震减灾方法, 你认为最不安全的做法是( C )A. 在家中 ( 楼房 ), 选择浴室、厕所等空间小、不易塌落的空间避震B. 在教室 , 应躲在坚固的课桌下、抓紧桌脚C.在野外 , 躲在山脚、陡崖下 , 遇到山崩、滑坡 , 要向山下方向跑D.躲避时尽量用棉被、枕头、书包或其他软物体保护头部13. 每年的 5 月 12 日为我国的“防灾减灾日”, 这有利于推广普及全民防灾减灾知识和提高人们避灾自救能力 , 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带来的损失。

八年级地理第二章第四节自然灾害

八年级地理第二章第四节自然灾害

身边的灾害
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
2010年8月7日22时 许,甘南藏族自治州舟 曲县突降强降雨,县城 北面的罗家峪、三眼峪 泥石流下泄,由北向南 冲向县城,造成沿河房 屋被冲毁,泥石流阻断 白龙江、形成堰塞湖。 泥石流灾害中遇难1434 人,失踪331人。
身边的灾害
2010年舟曲山洪泥石流
阅 读
活 动
5. 地震灾害
了解我国主要自然灾害 的分布及成因
如果flash不能 播放,可能是 电脑未安装插 件。删掉flash 下面有图像!
台湾地区多地震是因为_____ 亚欧 板块和_______ 太平洋 板 块挤压碰撞,西南地区多地震是因为_____ 亚欧板 块和_______ 印度洋板块挤压碰撞。
滑点 坡击 分泥 布石 区流 和
D. 楼上一块广告牌被一阵临时大风刮 落,正好砸在楼下的两辆汽车上。
自然灾害的概念
自然环境经常发生异常变化,
其中有些会造成资源破坏、财产 损失、人员伤亡等危害,这样的
异常变化叫 自然灾害 。
第一,要是“非人为”造成的,
(但人为原因可能引起自然灾害)
第二,要对人类社会产生危害。
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之
气象灾害
干 旱 台 风
洪 涝 寒 潮
视 频 可 播 放 !
视频:杭州半数茶园遭旱灾
点这里 开始!
视 频 可 播 放 !
视频:洪水袭击抚远县城
点这里 开始!
强台风“天兔”于 2013年9月23日19点40 分在广东汕尾登陆。汕 头汕尾等地区的受灾情 况较为严重,汕头部分 城区道路一度被淹水深 达1米。在汕头市区, 因为风势过大,先后封 锁了两座跨海大桥―― 海湾大桥、礐石大桥, 这也导致汕头中心城区 与海湾南侧的交通完全 中断数小时。目前已造 成25人遇难,受灾人口 547.88万人,倒塌房屋 8490间,直接经济损失 71.72亿元。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四节中国的自然灾害题目综合练习(包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四节中国的自然灾害题目综合练习(包含答案)

中国自然灾害练习题(20道选择+2道填空)及答案1.下列现象或事件,属于自然灾害的是A.某儿童春节放烟火,引起了火灾B.大雾天高速公路多辆车追尾,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C.一场暴雨冲毁了桥梁,淹没了农田D.某化工厂排放浓烟,污染了周围的空气答案:C2.我国常见的气象灾害有A.干旱、洪涝、台风、寒潮B.干旱、洪涝、地震、水污染C.滑坡、台风、寒潮、干旱D.寒潮、洪涝、大气污染答案:D3.我国大多数地区经常发生的气象灾害是A.泥石流B.旱涝C.台风D.地震答案:B4.我国南方东南丘陵多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原因是①地势起伏大②地震频繁③降水集中,雨量大④植被良好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答案:B北京时间2015年5月12日15时,尼泊尔发生7.5级地震。

受其影响我国西藏自治区南部多处道路发生塌方,抗震救灾指挥部考虑到吉隆县江村的地理位置及雨季来临等威胁,实施了整村转移。

读图,回答第5题。

5.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区道路易发生塌方的原因之一是A.地势起伏大B.夏季降水量大C.植被茂密D.山体结构稳定答案:A海绵城市就是能够像海绵一样吸水的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时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

浙江省位于我国南方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近日要求各城市新开工项目要全面落实“海绵城市”建设要求。

据此,完成第6、7题。

6.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是指A.寒潮B.洪涝C.台风D.地震答案:B7.浙江省要求全面落实“海绵城市”建设要求的主要自然原因是A.该地地形起伏大B.该地地震活动频繁C.该地降水时间分配不均匀D.该地河流稀少答案:C8.台风是影响我国的重要气象灾害之一,主要影响我国的A.华北地区B.东南沿海地区C.北方地区D.西北内陆地区答案:B9.“2015年8月30日,秦岭山区天降暴雨,秦岭山脚下的小峪河突发山洪,把在小峪河河道上游玩的9名游客全部冲走。

”为了避免同类事件的发生,以下说法最不可取的是A.突发山洪时,迅速跑向两侧的山坡B.突发山洪时,迅速跑到周围的高地上C.突发山洪时,迅速顺河道向下游跑D.来游玩时,提前收听当天天气预报答案:C10.灾害来临时,个人采取的防灾措施,正确的是A.泥石流来临时,向地势低处跑B.地震来临时,迅速跳楼逃生C.台风来临时,关闭门窗D.干旱来临时,减少饮水量答案:C11.下列事件属于自然灾害的是A.太平洋沉船时间B.天然气管道破裂,气体泄露C.2017年第13号台风“天鸽”给我国南部沿海城市带来巨大损失D.2017年10月1日美国拉斯维加斯枪击事件答案:C12.我国南方部分地区的持续暴雨在山区容易引发的地质灾害是A.台风、洪涝B.火山、地震C.雾霾、沙尘暴D.滑坡、泥石流答案:D13.有关我国自然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A.台风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B.洪涝和干旱分布区域不会重叠C.西北地区是旱灾最严重地区D.滑坡泥石流集中分布在东北平原答案:A读图,回答下题。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四节自然灾害-普通用卷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四节自然灾害-普通用卷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四节自然灾害一、单选题观察“我国主要气象灾害分布”图,回答下列小题。

1.甲、乙、丙、丁代表的气象灾害排列正确的一组是()A. 寒潮、洪涝、干旱、台风B. 台风、干旱、洪涝、寒潮C. 寒潮、台风、洪涝、干旱D. 干旱、寒潮、台风、洪涝2.当自然灾害来临时,下列做法中最不安全的是()A. 台风来临,渔船要尽快进港B. 地震发生时,高楼居民应迅速乘电梯撤离到楼下安全地带C. 被洪水围困,可到屋顶、树上等高处避难,等待救援D. 遇到泥石流,应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当自然灾害来临时,采取适当的方法,可以有效避免或减小灾害造成的损失。

下图示意某种地质灾害。

据此完成下列题。

3.上图所示的地质灾害是()A. 地震B. 滑坡C. 泥石流D. 台风4.在我国,图示地质灾害主要分布在()A. 东南沿海地区B. 降水较多的山区C. 西北内陆地区D. 气候干旱的盆地5.当我们遇到图示自然灾害时,应采取的正确避灾方法是()A. 躲在他人身后不动等待救援B. 逆着流动方向沿沟谷往上跑C. 顺着流动方向沿沟谷往下跑D. 垂直于流动方向往山坡上跑2020年3月18日,据中国天气报道称,今日京津冀等地遭遇今年以来最强大风天气,华北部分地区阵风可达9到10级,并伴有沙尘天气,目前北京大风上线,局地瞬时最大风速已达11级,…让人惊呼:“那些春风拂面的词句都是骗人的吗?”读“中国主要气象灾害分布图”,完成下列小题。

6.关于图6中甲、乙、丙、丁四图例代表的气象灾害,说法正确的一组是A. 甲是寒潮,是冬季风强烈的活动,带来狂风暴雨等B. 乙是台风,成于热带洋面,对东部沿海百害无一利C. 丙是洪涝,只发生在南方地区,北方地区没发生过D. 丁是干旱,它是对我国影响范围最大的气象灾害7.如何在大风天气远离危险,下面的温馨提示正确的是A. 外出走路、骑车时最好走高楼之间的狭长通道,风力较小B. 大风天气尽量避免外出,外出的话尽量躲在老树、广告牌、搭建物下C. 尽量避免在大风天气中靠河岸、江边行走,以防不小心被大风吹落水中发生危险D. 对于驾车一族,由于自行车、三轮车、摩托车等受大风影响,稳定性会变差,相遇时一定要缩小安全距离,避免发生交通意外2019年3月30日,四川省木里县境内发生森林火灾,着火点海拔3800米,这里坡陡谷深,地形复杂,给大火扑救带来了极大的困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8.关于图例中的气象灾害A、B、C、D的排序,正确的是A. 干旱、洪涝、台风、寒潮B. 洪涝、干旱、台风、寒潮C. 干旱、洪涝、寒潮、台风D. 洪涝、干旱、寒潮、台风9.此次火灾地点还是地质灾害多发地,这里多发的地质灾害主要包括①滑坡②泥石流③干旱④洪涝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①④10.以下不属于防震减灾有效措施的是A. 运用遥感卫星等技术预报台风、寒潮等灾害B. 修建防御工程C. 为了社会安定,对自然灾害不要预报D. 建设救灾物资储备中心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季风气候条件使得我国成为世界上旱涝灾害最为频繁和严重的国家之一,旱涝灾害的频繁发生及持续积累给我国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选修5第4章 防灾与减灾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选修5第4章 防灾与减灾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0小题每题3分共计30分)1.(1)材料中涉及的自然灾害防御措施属于()1.(2)灾前提高防灾意识做好防震准备有助于减少自己及周围人在地震中的伤亡下列关于防震准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工程性防御B. 非工程性防御C. 工程性和非工程性防御D. 以上选项都不对【答案】B【解析】(1)制定减灾规划、完善防灾法律、加强减灾管理、对公众进行防灾减灾知识教育和技能培训等属于非工程性防御措施故选B【答案】D【解析】(2)“在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是地震时的避震措施不属于震前准备故选D2.(1)图示的自然灾害是()2.(2)为减轻图中灾害的损失以下措施中收效较快的是()A. 寒潮B. 泥石流C. 洪涝D. 台风【答案】C【解析】(1)图示自然灾害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且严重区主要集中在沿河的平原地区寒潮北方比南主严重泥石流山区比平原严重洪涝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的东部地区台风北方影响小主要是东南沿海影响故选C【答案】B【解析】(2)该自然灾害是洪涝建设水利工程可以直接调节径流量的变化减少洪涝的危险营造海防林、建立自然保护区和建设河流污水治理工程对减少洪涝危害影响作用不明显、不直接所以为减轻洪涝灾害的损失收效较快的措施是建设水利工程故选B3.下列不是防灾减灾系统工程重要环节的是()A. 灾害预防B. 灾害监测C. 灾情评估D. 灾后重建【答案】C【解析】防灾减灾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灾害预防、灾害预报、灾害监测、救灾赈灾和灾后重建五个环节故选C4.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市水生态环境正发生着变化.如图为“城市某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与“传统雨水排放模式”比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为降低城市暴雨带来的损失城市施工建设应采用的措施是()①扩大绿地面积②完善蓄水、排水系统③增强预报、预警④改进路面材料透水性⑤提高个人防范意识A. ①④⑤B. ①②④C. ③④⑤D. ②③④【答案】B【解析】对于组合类选择题应当用排除法③增强预报、预警和⑤提高个人防范意识不属于城市施工建设①扩大绿地面积、②完善蓄水、排水系统、④改进路面材料透水性属于城市施工建设①④可以增加下渗减少地表径流②有利于排水可以降低城市暴雨带来的损失 B 正确5.(1)推断猴面包树所在地区的气候特征正确的是()5.(2)猴面包树大量储水的季节下列现象可信的是()A. 全年干湿季分明B. 夏季高温少雨冬季高温多雨C. 全年高温多雨D. 全年高温少雨【答案】A【解析】(1)猴面包树分布于非洲南部的热带草原气候区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且分明显干季和湿季 A正确故选A【答案】B【解析】(2)猴面包树大量储水的季节是当地雨季即是南半球夏季、北半球冬季好望角是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风浪小 A错误南半球夏季是适合进行南极科考的季节 B正确北半球冬季地中海沿岸温和多雨 C错误北半球夏季尼罗河进入汛期 D错误故选B6.(1)格栅坝主要是防御()6.(2)格栅坝有利于()A. 水土流失B. 泥石流C. 崩塌D. 滑坡【答案】B【解析】(1)由题中图可以看出格栅坝主要作用是拦石排水可防御泥石流故选B【答案】D【解析】(2)从图中可以看出格栅坝是在沟道中拦挡固体物质为主要目的新型挡拦建筑物主要作用是拦石排水可防御泥石流故选D7.(1)画中揭示的主要环境问题有()7.(2)为防止上述现象的发生人类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有()①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量②减少使用清洁能源③植树种草防止森林火灾④停止一切小汽车的生产A. 人类大量砍伐森林造成洪灾B. 全球气候变暖引起海平面上升C. 工业发展造成的酸雨D. 工业发展使海水污染严重【答案】【解析】【答案】【解析】8.下列属于防洪工作的工程措施是()A. 建立洪水预报警报系统B. 洪泛区土地管理C. 实行防洪保险D. 修建分洪区【答案】D【解析】A、建立洪水预警报警系统为预防措施不是工程措施不符合题意B、洪泛区的土地管理不属于防洪工作的工程措施不符合题意C、实行防洪保险为非工程措施不属于防洪工作的工程措施不符合题意D、修建分洪区能减轻洪水发生的频率故正确9.下列防灾减灾措施能增强人类防灾减灾意识的是()A. 加强减灾防灾的宣传教育B. 利用先进的卫星通信技术监测和预报自然灾害C. 兴建防灾减灾工程D. 建设农田防护林体系搞好生态环境建设【答案】A【解析】略10.(1)这种气象灾害有可能同时具备的“身份”是()①台风②寒潮③沙尘暴④干旱10.(2)甲地受该气象灾害的影响很小主要原因是()10.(3)针对这种气象灾害的防御措施是()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答案】B【解析】(1)由图中该气象灾害发生频率变化方向从西北向东南递减结合图中经纬度判断大约在我国中东部的中纬度地区推断出此气象灾害可能为寒潮和沙尘暴故选B【答案】A【解析】(2)根据图中的经纬度可知甲地处于四川盆地因受北部高大山地(秦岭和大巴山)的阻挡受沙尘暴和寒潮影响较小故选A【答案】A【解析】(3)通过植树造林可以减轻、降低寒潮和沙尘暴的影响开垦梯田、加快城市发展以及减少降水都会加剧环境退化或变迁引起极端天气的发生和沙尘暴频率的增加故选A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11.(1)用→、←箭头绘出4月份某日晴天时洞内外气流运动方向11.(2)随着旅游开发及工矿城市的建设溶洞的环境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二氧化碳浓度上升地下河水位下降等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溶洞中二氧化碳的来源11.(3)受人类活动影响洞外大量植被遭到破坏推测其对洞内外气流交换强度的影响并分析原因【答案】(1)如图(位置、气流运动方向均需正确)【解析】(1)4月晴天洞内外空气交换状况是白天洞内气温低于洞外洞内外空气交换受到抑制晚上洞内气温高于洞外洞外气温低气流下沉地面气压高气流从洞口底部流入洞内气温高气流上升气流从洞口上部流出【答案】(2)植物根系呼吸作用排放二氧化碳微生物的分解作用进入洞内的游客呼吸作用地下河中碳酸钙沉积释放(或碳酸氢钙分解)洞外空气中二氧化碳进入洞内【解析】(2)植物根系的呼吸作用增加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导致其浓度上升过多的游客进入洞内呼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地下河中碳酸钙沉积释放洞外空气中二氧化碳进入洞内积累等都会导致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加【答案】(3)强度增大植被破坏白天洞外升温快晚上降温快增大了洞内外温差使环流增强【解析】(3)洞外大量植被遭到破坏使得白天洞外升温快晚上降温快增大了洞内外温差使环流增强12.(1)分析20世纪60年代新加坡洪涝灾害频发的原因12.(2)说明将加冷河修复为蜿蜒的天然河流和美丽的滨水环境的积极影响【答案】(1)新加坡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降雨丰富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新加坡城市化进程加快土地硬化面积扩大雨水下渗量减少汇水速度快地表径流量大洪涝灾害频发【解析】(1)20世纪60年代新加坡洪涝灾害严重的原因既包括自然原因也包括人为原因自然原因是新加坡的热带雨林气候带来了丰沛的降水地势低平导致排水不畅人为原因是新加坡城市化导致地面硬化面积大影响下渗汇流快地表径流量大两个原因叠加导致洪涝频发【答案】(2)通过修复天然河道和河岸恢复动植物栖息地增加城市生物多样性蜿蜒的天然河道和河道中的植物群落增强了河流水源涵养功能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美丽的滨水景观提升了河流景观品质为市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空间使人们和水亲密接触增强了人与自然的亲近程度和保护自然的意识和责任心【解析】(2)修复天然河道和河岸恢复了其湿地生态系统的功能如涵养水源、净化水质、增加生物的多样性等恢复了自然景观提高了城市的景观品质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森林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森林病虫害防治是提高森林覆盖率保护和推动林业发展的重要手段无人机作为一种新型工具具有飞行速度快、续航时间长、机动性能好、操作简单易上手等优点在森林病虫害防治中日益得到广泛应用分析无人机在森林病虫害防治中的优势【答案】监测区域全面不受地面条件限制对于通讯信号较差、植被密度较大、地势险峻的林区可以实施全面监测可以大区域、连续性监测提供森林病虫害情况的实时数据及时制定最新的防治方案机动性能好可覆盖不同飞行高度完成不同精度监测任务喷洒农药速度快效率高时效性好减少喷洒作业人员与农药的接触保障人身安全利用飞行时旋翼产生的下旋气流促使药物更好穿过森林层次提升药物喷酒实效性节水省药更环保【解析】飞行速度快、续航时间长不受地面条件限制对于通讯信号较差、植被密度较大、地势险峻的林区可以实施全面监测可以扩大监测范围延长监测时间提供森林病虫害情况的实时数据及时制定最新的防治方案机动性能好可以在不同高度完成不同精度的监测任务无人机携带农药喷洒减少人与药的接触保障人员安全并且利用飞行时旋翼产生的下旋气流促使药物更好穿过森林层次提高喷洒效果省时省力效果好节水省药更环保14.(1)我国自然灾害空间分布规律是________14.(2)南部沿海地区主要的自然灾害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14.(3)试从自然环境角度分析长江中下游地区多洪涝灾害的原因14.(4)为防治洪涝灾害可采取哪些工程措施【答案】【解析】【答案】【解析】【答案】【解析】【答案】【解析】。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四节自然灾害同步练习(解析版)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四节自然灾害同步练习(解析版)

精品基础教育教学资料,仅供参考,需要可下载使用!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第四节自然灾害同步练习一、单选题(共10题;共24分)1.有关我国自然灾害的说法,错误的是()A. 我国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B. 洪涝多发生在北方地区C. 我国的自然灾害种类多且分布广D. 我国的西南地区多地震【答案】B【考点】自然灾害的防治措施【解析】【分析】我国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A正确;洪涝多发生在南方地区,B错误;我国的自然灾害种类多且分布广,C正确;由于我国西南地区处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多火山地震,D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有关我国自然灾害的相关知识点,理解答题即可。

2.下列地区最易受到寒潮影响的地区是()A. 内蒙古高原B. 四川盆地C. 青藏高原D. 云贵高原【答案】A【考点】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成因及分布【解析】【分析】北方靠近寒潮的发源地,寒冷的寒潮加剧了我国北方的严寒。

所以,受寒潮影响时间最长、影响强度最大的应该是位置最北的地区。

四个选项中,内蒙古自治区是最北的地区。

故A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寒潮最容易影响到的地区,理解解答即可。

3.长江中下游地区最集中、最严重、最频繁的自然灾害是()A. 泥石流B. 洪涝C. 寒潮D. 酸雨【答案】B【考点】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成因及分布【解析】【分析】长江中下游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多,且夏季多暴雨;地形多平原,地势低平,不利于泻洪;长江上游地区对植被破坏严重,导致水土流失,下游河床抬高,泥沙淤积,泄洪能力减弱,因此长江中下游地区是长江流域洪涝灾害最为集中,最为严重,最为频繁的地区。

故选:B;长江流域的主要灾害是洪涝,三峡的首要任务是防洪。

【点评】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在上海市注入东海。

它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

4.造成狂风和特大暴雨的自然灾害是()A. 寒潮B. 台风C. 地震D. 冰雹【答案】B【考点】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成因及分布【解析】【分析】台风是发源于热带洋面的大气涡旋,台风过境时,通常出现狂风暴雨天气,台风一般影响我国的广东、台湾、福建、海南等省区。

初中地理鲁教版(五四制)七年级上册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第四节 自然灾害-章节测试习题

初中地理鲁教版(五四制)七年级上册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第四节 自然灾害-章节测试习题

章节测试题1.【答题】下列地区中,受寒潮影响最小的是()A.吐鲁番盆地B.海南岛C.四川盆地D.长江中下游平原【答案】B【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寒潮的分布。

【解答】寒潮一般发源于蒙古、西伯利亚一带,自北向南影响我国,海南岛位于我国的最南端,且途中有山脉的阻挡,所以受影响最小。

2.【答题】寒潮所带来的强冷空气主要来自于()A.青藏高原B.新疆C.蒙古、西伯利亚地区D.北冰洋【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我国冬季风的来源。

【解答】我国位于地球上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南部,东临地球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

由于海陆性质的巨大差异,冬季亚洲大陆北部的蒙古、西伯利亚地区成为冷空气的聚集地,气压高,冷空气自高压中心区向四周辐散,成为我国冬季风的发源地。

选C。

3.【答题】下面是一些常见的避震减灾的方法,你认为最不安全的做法是()A.在家中(楼房),选择浴室、厕所等空间小,不易塌落的空间避震。

B.在野外,躲在山脚、陡崖下,遇到山崩、滑坡,要向山下方向跑。

C.躲避时尽量用棉被、枕头、书包或其他软物体保护头部。

D.在教室,应躲在坚固课桌下,抓紧桌角。

【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一些常见的避震减灾的方法。

【解答】在野外,躲在山脚、陡崖下,遇到山崩、滑坡,要向山上方向跑。

或者往平行的山脉跑去,故B错误。

4.【答题】下列自然灾害与地震关联性较强的是()①台风;②滑坡;③干旱;④寒潮;⑤泥石流;A.①②B.②⑤C.③④D.①④【答案】B【分析】本题是对我国的自然灾害的知识考查。

【解答】灾害的过程往往是很复杂的,有时候一种灾害可由几种灾因引起,或者一种灾害因会同时引起好几种不同的灾害,地震关联性较强主要是滑坡和泥石流,特别是山区。

5.【答题】如图为我国部分地区主要气象灾害发生频次统计资料,其中在西北地区发生频次较高的是()A.洪涝B.干旱C.台风D.寒潮【答案】D【分析】本题重点考查了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

【解答】由图可知,东南地区发生频次高的是洪涝和干旱,北部地区发生频次高的也是洪涝和干旱,西北地区频次高的是寒潮,D对,ABC错。

部编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四节 自然灾害专题练习

部编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四节  自然灾害专题练习

第四节自然灾害1.我国洪涝多发区主要分布在()A.西南地区B.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C.华北平原D.西北地区2.我国干旱多发区主要分布在()A.南部沿海地区B.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C.华北地区D.青藏地区3.我国台风灾害主要发生的地区是()A.东北地区B.东南沿海地区C.西北地区D.华北地区4.我国的地震多发区主要在()A.东南、西南地区B.东北、西北地区C.东南、东北地区D.东北、西北地区5.我国的滑坡&泥石流灾害多发生在()A.中西部山区B.东南地区C.东北地区D.西北地区6.我国西南地区多地震的原因是()A.这里多山区处B.处在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的交界处C.地形、气候复杂D.处在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7.我国华北地区容易发生干旱的自然原因是()A.人口多,工业发达B.耕地多C.降水较少,尤其是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D.浪费和污染严重8.我国滑坡、泥石流灾害集中分布区的形成原因是()A.地面平坦,降水均匀B.地形以高原、山地、盆地为主,地表起伏大;降水集中C.平原面积广阔,降水季节变化大D.降水丰富且集中的东南沿海地区9.我国在防灾减灾方面具有一些措施和办法。

以下不属于有效措施和办法的是()A.运用遥感卫星等技术预报台风、寒潮等灾害B.修建防御工程C.为了减小损失对自然灾害尽量不要预报D.建设救灾物资储备中10.读“我国西南局部地区主要地质灾害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地壳运动、气候和灾害成因上的关联性等方面,简述该地区地震和泥石流灾害频发的自然原因。

(2)除地震和泥石流外%危及人类生命财产安全的地质灾害还有、等。

答案1.B2.C3.B4.A5.A6.D7.C8.B9.C10.(1)该地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地震频发。

由于该区地震频发,地形崎岖,降水集中多暴雨,所以泥石流频繁发生。

(2)崩塌滑坡。

八年级-人教版-地理-上册-[基础诊断]第四节 自然灾害

八年级-人教版-地理-上册-[基础诊断]第四节 自然灾害

第四节自然灾害1.下列现象或事件中,属于自然灾害的是()A.广告牌安装不合理,被风吹落砸坏路边汽车B.非洲的旱灾,导致农田颗粒无收C.燃放大量烟花爆竹,引发森林火灾D.乱砍滥伐导致水土流失严重读我国寒潮、台风路径示意图,回答2—3题。

2.下列地区寒潮路径经过次数最多的地区是()A.云贵高原B.四川盆地C.内蒙古高原D.青藏高原3.我国下列省级行政区域中,台风登陆主要集中在()A.广东省台湾省海南省福建省B.吉林省辽宁省黑龙江省天津市C.山东省山西省河北省河南省D.安徽省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读我国某地区某气象灾害成因示意图,回答4—5题。

4.图中所示的某气象灾害是()A.寒潮B.沙尘暴C.春旱D.洪涝5.该气象灾害最易发生的地区是()A.四川盆地B.东北平原C.长江三角洲D.华北平原6.地质灾害不包括()A.地震B.滑坡C.泥石流D.洪涝读我国地震和泥石流分布图,回答7—8题。

7.我国地震和泥石流都集中分布的地区是()A.西北地区B.东北地区C.西南地区D.环渤海地区8.当地震、泥石流灾害来临时,采取适当的方法,可以有效避灾,下列避灾方法错误的是()A.发生地震时,应及时、有序地撤到安全的空旷地带B.发生地震时,如果不能及时撤离,可以暂时躲在小开间的墙角C.发生泥石流时,应马上向泥石流流动方向的空旷平地上跑D.发生泥石流时,应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参考答案】1.【答案】B【解析】A、C、D三项所述都属于人为原因引起的灾害。

旱灾导致农田颗粒无收是自然灾害。

2.【答案】C【解析】由图可知,选项里四个地区中,寒潮经过次数最多的地区是内蒙古高原,因为该地区纬度高、地势平坦,离冬季风源地近。

3.【答案】A【解析】由图可以看出,台风登陆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的广东省、台湾省、海南省和福建省等省级行政区域。

4.【答案】C【解析】由“气温回升快”判断此时应为春季。

华北平原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此时降水较少;并且由于当地人口、城市密集,用水量大,导致春旱的出现。

自然灾害小测验

自然灾害小测验

天然災害小測驗1.颱風在氣象學上是屬於:(1)溫帶氣旋,(2)熱帶氣旋,(3)副熱帶高壓,(4)以上皆非。

2.劇烈的熱帶氣旋發生在印度洋、孟加拉灣及阿拉伯海等地者稱為:(1)旋風,(2)颱風,(3)颶風,(4)以上皆非。

3.中度颱風中心最大風速為:(1)17~33公尺/秒,(2) 33~51公尺/秒,(3)51~67公尺/秒,(4)67公尺/秒以上。

4.每年颱風侵襲台灣最多的時期為:(1)3~5月,(2) 4~6月,(3)7~9月,(4) 8~10月。

5.颱風侵襲時各地出現的風力大小與什麼有密切關係:(1)颱風強度,(2)當地地形和高度,(3)颱風的路徑,(4) 以上皆是。

6.形成土石流的基本要件是:(1)豐富的堆積物,(2)充分之水份,(3) 足夠的坡度,(4)以上皆是。

7.何者不是容易發生土石流危害的地點:(1)上游崩塌地區,(2)溪流的兩岸,(3)溪流的谷口扇狀地,(4)山頂。

8.何者不是山崩發生的原因:(1)邊坡坡度太陡,(2)坡頂的負荷太大,(3)颱風豪雨,(4)種植樹木。

9.何者不是山崩的運動方式:(1)墜落,(2)跳躍,(3)滑動,(4)流動。

10.ㄧ般稱之地震為自然地震以下列何者為主:(1)構造性地震,(2)火山地震,(3)衝擊性地震,(4)以上皆非。

11.地震規模每增加一個單位,其所釋放的能量約增大幾倍:(1)5倍,(2) 10倍,(3)30倍,(4) 50倍。

12.地層垂直錯動上盤向上抬升是:(1)正斷層,(2)逆斷層,(3)平移斷層,(4)以上皆非。

13.921大地震地震的斷層錯動主要是屬:(1)正斷層,(2)逆斷層,(3)平移斷層,(4)以上皆非。

14.何者不是全球的主要地震帶:(1)澳洲地震帶,(2)環太平洋地震帶,(3)歐亞地震帶,(4)中洋脊地震帶。

15.最常引發海嘯的是震源在海底的哪一層地震:(1)淺層,(2)中層,(3)深層,(4)以上皆非。

16.何者不是引發海嘯可能的原因:(1)陸上火山爆發,(2)海底大規模崩塌,(3)巨大隕石撞擊海洋,(4)海底淺層地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自然灾害》测试题
清华附中谷丰
一、单项选择题:
1.下面哪些属于自然灾害?()
A.我国贵州夏季持续干旱
B.我国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常年干旱
C.在太平洋海面上形成了台风
D.在横断山脉没有人的深山里发生滑坡
2.下面的灾害中不属于气象灾害的是()
A.台风
B.寒潮
C.干旱
D.泥石流
图 1
3.图1中,比较容易发生滑坡和泥石流的是()
A.A B.B C. C D.D
4.火山爆发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是()
A.地震
B.洪水
C.干旱
D.台风
5.下面不属于我国自然灾害特点的是()
A.种类多
B.分布广
C.频度高
D.发生少
6.下面对于我国自然灾害分布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台风──西北内陆
B.干旱──华北地区
C.洪涝──青藏高原
D.滑坡──长江中下游平原
7.下面自然灾害与防灾措施对应错误的是()
A.西北防护林──防御风沙
B.三峡大坝──防御洪水
C.设置防护网──崩塌
D.砍伐森林──防治滑坡
8.在面对地震时,下面哪种应对措施是错误的?()A.撤离到安全地带
B.回屋抢救财产
C.躲在小开间的墙角
D.远离疏松的建筑
9.下列自然灾害具有关联性的是()
A.地震—台风—雷暴B.干旱—山崩—泥石流
C.暴雨—山洪暴发—海啸D.寒潮—沙尘暴—大气能见度降低
1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自然灾害的是()
A.气象灾害
B.地质灾害
C.生物灾害
D.人为大火
二.综合题:
(一)读“汶川地震图”,分析回答问题。

图2
(1)地震属于哪种灾害____________________
(2)可能由地震引起的自然灾害有哪些?(至少写两条)
(3)请你列举:面对地震灾害,人类在防灾、救灾方面可以开展哪些工作?(至少两条)(二)读“中国自然灾害分布图”以及“中国自然灾害时间分布图”,分析回答问题。

图3 中国气象灾害空间分布图
图4 中国气象灾害时间分布图(1)我国自然灾害发生频率____________(高或低)(2)我国的气象灾害主要发生在哪几月?
(3)观察图片,举例说明图中哪些灾害之间有相互联系。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 2.D 3.B 4.A 5.D 6.B 7.D 8.B 9.D 10.D
二、综合题:(一)(1)地质灾害(2)滑坡、泥石流(3)加固建筑、修建物资储备中心、展开防震教育等。

(二)(1)高(2)梅雨,长江流域的伏旱,台风(3)暴雨、干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