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第八课探问生命第2框敬畏生命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第八课探问生命第2框敬畏生命学案新人教版

敬畏生命学习目标1. 知道生命是脆弱的又是坚强的, 认识到生命至上并不意味着只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也必须要承认别人的生命同等重要。
学会尊重、关注、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理解当我们能够与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时 , 我们就走向了道德的生活。
2.培养谨慎地对待生命关系和处理生命问题的能力 , 自觉遵守道德的原则 , 增强善待身边的人的能力 , 培养成熟的道德思维与判断能力以及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的能力。
3.树立正确的生命观 , 培养学生对生命的敬畏感。
增强敬畏生命的意识 , 热爱生活 , 有自己的道德底线 , 积极做有道德的人。
预习内容一、怀有敬畏之心1. 生命是、的,同时又是、的,生命是、的。
我们对生命要有一种敬畏的情怀。
2.当我们对生命怀有敬畏之心时 , 我们就会。
3. 生命至上 , 并不意味着只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 我们也必须承认同样重要。
二、休戚与共4. 我们对生命的敬畏并不是谁的命令, 而是。
当我们能够与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时, 我们就走向了的生活。
合作探究探究一我们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行动表达着自己对生命的态度, 你敬畏自己的生命吗?生活中你是怎样做的?说说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做。
从以下三个角度分别来思考自己在敬畏生命方面做到了哪些?并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做。
在社会中 :在学校中 :在家庭中 :探究二假如你遇到一位老人在街头突然摔倒了, 你是救还是不救?学生分组讨论后在全班交流并且说出理由。
我选择救 , 理由是我选择不救 , 理由是课堂反馈一、选择题 ( 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请将所选选项前的字母编号填入括号内)1. 人们享受一切权利的基础, 创造有意义人生的前提是()A. 青春B. 生命C. 学习D. 奉献2. 卡耐基说 : “你应该庆幸自己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应该把自己的禀赋发挥出来, 经验、环境和遗传造就了你的面目, 无论是好是坏, 你都得耕耘自己的园地; 无论是好是坏 , 你都得弹起生命中的琴弦。
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教案: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第八课探问生命第二课时《敬畏生命》

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教案: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第八课探问生命第二课时《敬畏生命》一. 教材分析本课《敬畏生命》是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的第八课。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生命的价值,认识到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宝贵的,从而培养学生的生命敬畏意识。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引人深思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教育学生珍惜生命,尊重他人生命。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在青春期的初期,他们对生命有着强烈的探索欲望,但同时也缺乏对生命深层次的理解。
他们在生活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困扰和挫折,对生命产生疑惑和敬畏。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以生动案例和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培养他们的生命敬畏意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生命的价值,认识到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宝贵的。
2.培养学生对生命的敬畏意识,教育学生珍惜生命,尊重他人生命。
3.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情和动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理解生命的价值,认识到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宝贵的。
2.培养学生对生命的敬畏意识,教育学生珍惜生命,尊重他人生命。
五. 教学方法1.案例教学法:通过生动的案例,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
2.问题驱动法: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案例材料,如新闻报道、故事等。
2.准备与课程相关的问题,用于引导学生思考。
3.准备教学PPT,展示相关案例和问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关于生命的图片,如婴儿诞生、生命的逝去等,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
提问:“你们对生命有什么看法?”让学生自由发言,表达自己对生命的理解。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一个关于生命敬畏的案例,如一位勇敢拯救落水儿童的人,或者一位身患重病却依然乐观面对生活的人。
让学生分组讨论,思考以下问题:“这个案例让你有什么感悟?”,“你会如何对待自己的生命?”,“你会如何尊重他人的生命?”3.操练(5分钟)教师提出一些与生命敬畏相关的问题,如“你觉得生命中最宝贵的是什么?”、“你会如何珍惜自己的生命?”等。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四单元 生命的思考 第八课 探问生命 第2框 敬畏生命学案 新人教版 (2)

敬畏生命课型设置【阅读文本15分钟+自研30分钟+互动表现45分钟】一、【学习主题】1、知道敬畏自己与他人的生命,理解人对生命的敬畏心,提高敬畏生命的意识,尽己所能追求生命的美好。
2、能谨慎地处理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提高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矛盾问题的能力,培养合作探究和辨析能力。
二、【整体感知】在导生的带领下,快速浏览一下新课的内容,形成整体的感知。
知识拓展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一、基础应用-选择驿站(10分,每题2分)1.在自然灾害、事故灾难面前,党和国家争分夺秒,不惜一切代价抢救生命。
这是因为( )A.人生的价值在于战胜挫折 B.各种生命共生共存,息息相关C.生命是坚强的有力量的,也是脆弱的艰难的 D.每个人的生命都有价值,要敬畏生命,关爱生命2.我们要做到敬畏生命就应该( )①好好珍爱自己什么就行了②不漠视自己的生命、也不漠视他人的生命③谨慎地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④把敬畏生命作为内心的自愿选择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3.各种生命息息相关,都有存在的意义和价值,需要相互尊重、关爱。
下列不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A.我们要积极保护珍稀濒危动植物B.尊重地球就是尊重生命,拯救地球就是拯救人类自身C.人类为了更好地发展经济,可以使用科技手段无节制地开放自然资源D.某班同学给校园草坪放置了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小草正在休息,请勿打扰”4.下列对珍爱生命的理解,最全面的一项是( )A.每个人都要珍爱自己生命,不轻易放弃自己是生命 B.珍爱他人的生命,善待他人的生命C.珍爱动物、植物、微生物,爱护自然 D.珍爱自己生命的同时,也要珍爱其他生命5、小强所在的学校不定期举行各种逃生演练、紧急疏散等活动。
他对此举不以为意:又没发生地震,用得着那样瞎练吗?下列说法中,最能说服小强的是()A.人的生命是顽强的,也是脆弱的,关爱生命从小事做起B.人们全都是为了自己活着C.无论遇到多大挫折,永不放弃生的希望D.通过逃生演练、紧急疏散活动实现生命价值二、能力提升6、2016年3月27日深夜,四川师范大学大一男生芦某在宿舍楼学习室内被其室友滕某杀害。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第八课探问生命第2框敬畏生命教案新人教版(1)

敬畏生命主备教师备课组长执行者上课时间/班级七年级课题第八课探问生命敬畏生命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既尊重自己的生命,也尊重他人的生命。
2.帮助学生尊重生命,进而珍惜人类共同生存的环境;主动地去思考生命的意义,找出自己存在的价值与定位过程与方法运用独学、对学、群学的方式让学生知道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既尊重自己的生命,也尊重他人的生命。
情感态度价值观1.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念,理解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内涵.2.回馈社会,造福更多的生命。
教学重点肯定生命、尊重生命教学难点怎样的生命才更具有价值?怎样才能让自己的生命更有价值的?教学关键学生尊重生命,主动地去思考生命的意义,找出自己存在的价值与定位.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教学过程检查与导航导入新课学生回答出示目标新课探究活动一:生命至上探究与分享生命是坚强的,也是脆弱的探究与分享汶川大地震,留给我们许多思考——面对大灾难与脆弱的生命,我们该怎样珍爱自己的生命呢?1。
体味生命的坚强与脆弱,感悟生命价值高于一切。
2.理解生命之间的休戚与共,敬畏生命,善待他人生命运用你的经验说说上面图片中的人们为什么要这样做。
94页你认为花费如此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寻找失联的MH370客机值得吗?为什么?教师归纳:当人学生领会学生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意见,并请代表发言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然后代表发言心怀敬畏之心,珍视自己的生命探究与分享生命至上,珍爱他人的生命活动二:休戚与共阅读感悟每个人的生命都与他人休戚与共的生命遭遇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人为的灾害、不可预知的结束….。
我们又会体味到生命是坚强的、有力量的,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
1。
你如何回答陶行知的困惑?2.陶行知的警言告诉我们什么?教师归纳:当我们对生命怀有敬畏之心时,我们就会珍视它。
不顾自身危险去救他人是不爱惜自己的生命吗?教师归纳:生命至上,并不意味着只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我们也必须承认别人的生命同样重要.我们自觉地珍爱他人的生命,如同珍爱自己的生命一样。
新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四单元 生命的思考 第八课 探问生命 敬畏生命》公开课教案_5

七年级第八课第二框《敬畏生命》之“生命至上”教学设计【课程标准】认识自己生命的独特性,珍爱生命,能够进行基本的自救自护。
【教材分析】根据人教版2016年7月第一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八课第二框《敬畏生命》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认识自我”中的“自尊自强”。
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能够分辨是非善恶,学会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作出正确选择”“体会生命的价值,知道实现人生意义应该从日常点滴做起”。
本微课从社会热点“河北保男童坠井”入手,让学生感受对生命要有敬畏的情怀。
注重引导学生要珍视生命,知道生命价值高于一切,懂得生命至上的内涵。
通过“为生命让路”“新西兰地震华人救援”等一定的情景活动设计,让学生了解国学思想“仁者爱人”“推己及人”,明白生命至上既包括对自己生命的珍惜,还要走向对他人生命的关怀,对生命的敬畏不是谁的命令,而是内心的自愿选择。
【学情分析】在学生中存在对生命缺少敬畏之心,对他人、对家庭、对社会缺少必要的责任感,对他人要求过多、对自己的反省太少的现状。
这种观念与我们民主、平等、互相尊重的现代伦理存在冲突,非常需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自我的基础上,学会尊重他人的生命与价值,学会与人友好相处。
因此,对青少年进行生命教育迫在眉睫。
【教学目标】1、通过环节一,感受并理解对生命的敬畏。
2、通过环节二,知道生命价值高于一切,生命至上。
3、通过环节三,了解国学思想“仁者爱人”“推己及人”,明白要珍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教学重点】要对生命有敬畏的情怀,要珍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教学难点】生命价值高于一切,明白生命至上。
【课时安排】8-10分钟。
【教学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讲授法、提问法、情景分析法、角色代入法。
【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人教版第八课探问生命第二框《敬畏生命》讲稿知识点一生命至上幻灯片1(介绍课题):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七年级第八课第二框《敬畏生命》中的第一个内容──生命至上。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第八课探问生命第2框敬畏生命教案新人教版

课堂小结,当堂检测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命的起源和生命的发展过程,了解了生命的价值,并通过案例分析,深入理解了敬畏生命的重要性。同时,我们还探讨了如何在生活中践行敬畏生命的精神。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同学们能够更加珍惜和尊重生命,关爱他人,做一个有道德、有责任感的人。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敬畏生命的未来发展或改进方向,并提出创新性的想法或建议。
4. 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敬畏生命相关的主题进行深入讨论。
小组内讨论该主题的现状、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当堂检测:
1. 请简述生命的起源和生命的发展过程。
2. 请谈谈你对生命的价值的理解,并结合实际生活,举例说明如何在生活中践行敬畏生命的精神。
3. 请分析一个你认为敬畏生命的例子,并阐述它的意义和影响。
4. 请思考如何将敬畏生命的精神应用到家庭、学校和社会中,并提出具体的实践建议。
5. 请针对一个你关注的与生命相关的问题,提出你的解决方案,并说明你的理由。
存在主要问题:
1. 学生参与度不高:在小组讨论和课堂互动环节,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影响课堂效果。
2. 教学方法有待改进:部分教学方法可能不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需要进一步调整和改进。
3. 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现有的教学评价体系可能无法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需要进一步完善。
改进措施:
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第八课探问生命第二课时《敬畏生命》

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第八课探问生命第二课时《敬畏生命》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主要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价值,理解生命的意义。
第八课《敬畏生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理解敬畏生命的重要性,认识到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宝贵的,应该珍惜和尊重。
敬畏生命,就是要尊重生命,关爱生命,珍爱生命。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对于生命的认识和理解有一定的基础,但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深化。
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对生命有敬畏之心,但对生命的深刻理解还不够。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从他们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他们深入理解敬畏生命的重要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生命的价值,认识到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宝贵的。
2.引导学生理解敬畏生命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生命敬畏意识。
3.通过对生命的思考,让学生更加珍惜和尊重生命。
四. 教学重难点1.敬畏生命的含义和重要性。
2.如何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培养生命敬畏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深入体验生命的宝贵和敬畏。
2.讨论教学法: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理解敬畏生命的重要性。
3.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敬畏生命的意义。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教学课件,内容包括教材内容、案例分析等。
2.教学素材:准备相关的教学素材,如视频、图片等。
3.小组讨论题目:制定小组讨论题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生命的诞生和成长过程,让学生感受生命的奇迹和宝贵。
引导学生思考:生命是什么?生命对于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内容,让学生了解敬畏生命的含义。
通过讲解和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宝贵的,应该珍惜和尊重。
3.操练(10分钟)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教材内容,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培养生命敬畏意识。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第八课探问生命第2框敬敬畏生命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八、2《敬畏生命》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1)、本节课《敬畏生命》是新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中第八课“探问生命”第二框的内容,“生命的思考”这单元在七年级上册教材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是对初中生开展比较系统的生命教育,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教育价值。
(2)、本节课《敬畏生命》是引导学生理解并践行对生命的敬畏,珍爱自己的生命,关心他人生命,自觉走上道德的生活。
可以说是承担着开展生命教育的首要任务,应作为生命教育的重中之重来重视。
只有学生明白生命宝贵的时候,才会慎重对待自己和他人的生命,也可以为后面第九、第十课做好铺垫。
二、【学生分析】初中阶段是一个人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而初中生的心理发展还处于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他们对生命问题的熟悉和理解还不够全面,乃至会产生误差,若是学生这些思维的矛盾和困惑得不到及时指导,就可能产生心理脆弱,思想困窘,行为失控等问题,致使其不知道尊重、敬畏、珍爱生命,甚至漠视生命,引发一场场人世悲剧,给家人和朋友造成庞大的痛苦,给社会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本节课是对学生进行生命观、价值观的正确引领,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教育意义。
它将有助于初中生正确审视个人生命和他人、社会和人类的关系,培育他们感激生命、珍爱生命、敬畏生命的情怀。
3、【设计思想】(1)先引导学生理解生命至上的内涵,成立敬畏生命意识,然后再强化,后深切,最后抵达自觉遵守的水平。
(2)正面引导,层层紧扣,结合材料、图片、故事,通过探讨、讨论、情景模拟,循循善诱,以抵达通俗易懂的效果。
4、【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敬畏自己与他人的生命,理解人对生命的敬畏心。
(2)能力目标:能谨慎地处置生命关系、处置生命问题,提高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矛盾问题的能力,培育合作探讨和辨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提高敬畏生命的意识,尽己所能追求生命的美好。
五、【教学重点】:培育对生命的敬畏心。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第八课探问生命第2框敬畏生命教案新人教版 (1)

4.8.2敬畏生命教案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到生命价值高于一切,培养学生敬畏生命、珍爱生命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情境、合作探究、交流分享等教学手段,让学生能够以恰当的方式珍爱他人的生命,学会善待身边的人知识和能力目标:懂得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生命价值高于一切。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生命至上。
2、教学难点:正确处理生命问题,学会关爱他人。
三、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法、合作探究、交流分享四、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多媒体播放一组图片:清明祭祖,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
学生讨论:这些图片中的人们为什么要这样做?预习检测:检查课前预习,下列引导问题有无勾画,勾画出重难点知识,标记疑点,独立认真完成导学案。
1、为什么要对生命产生敬畏心?2、怎样理解生命至上?3、怎样做到休戚与共?新知新解:活动一:合作探究2015年8月12日晚23时34分左右,天津滨海新区一处危险品物流仓库发生爆炸,随后引起周围多家工厂更强烈的二次爆炸,此次特重大爆炸安全事故中165人遇难,8人失联。
中国地震台网速报显示,第一次爆炸发生在8月12日23时34分6秒,近震震级约2.3级,相当于3吨TNT,第二次爆炸在30秒种后,近震震级约2.9级,相当于21吨TNT——这已经达到一枚微型战术核武器的爆炸当量。
(1)从材料中你能感受到什么?答案提示:(1)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宝贵的同样生命也是无比脆弱的。
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我们的生命是脆弱的,无法抵抗那炙热的温度,那坚硬的墙壁。
我们应时刻保护着我们的生命,爱护我们的生命。
活动二:合作探究2014年,为找寻失联的马来西亚航空公司MH370客机,共有26个国家提供了包括飞机、船只、潜艇、卫星在内,花费高达数亿美元的国际协助。
基于各项搜寻设备每小时的运行成本,美国五角大楼国防专家提供的分析数据显示,在客机失联后第一个月的搜寻中,中国、澳大利亚、美国、越南等国在印度洋和中国南海海域部署的军舰、飞机等项目上投入了约4400万美元。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四单元 生命的思考 第八课 探问生命 8.2 敬畏生命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

8.2 敬畏生命知识目标:了解敬畏生命的原因,知道生命价值高于一切,敬畏生命也要关怀他人的生命;知道如何敬畏生命。
能力目标:坚守对待生命的道德底线,学会珍爱自我生命,关怀和善待身边其他人的生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培养对生命的敬畏情怀。
重点:敬畏生命的原因、为什么要珍爱他人的生命难点:如何做到敬畏生命导入:出示清明祭祖、烈士纪念日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公祭日向某某大屠杀死难者敬献花圈的图片:每年4月份清明节,人们扫墓祭祖;每年9月30日烈士纪念日,人们庄重地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每年12月13日国家公祭日,人们沉重地向某某大屠杀死难者敬献花圈。
请问:人们为什么要这么做?敬畏生命。
一起走进第八课第二框《敬畏生命》。
环节一:1、敬畏生命的原因出示学习目标:1、敬畏生命的原因2、为什么要珍爱他人的生命?3、如何做到敬畏生命?汶川地震: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某某汶川,八级强震猝然来袭,连我们这里都有震感。
大地颤抖、山河移位;满目疮痍、生离死别。
有太多人家园被毁、亲人离去。
据统计:汶川地震造成69227人遇难,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
直接经济损失8452亿元人民币。
说一说:看了这些图片,你对生命有了什么感悟?生答: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
救援活动在一片废墟上,迅速展开:人民解放军、消防队员、搜救队员为挽救生命而努力;温总理第一时间赶赴灾区慰问灾民,全国各族人民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献血的队伍一眼望不到边,人们为守护生命而拼搏;在哀悼日期间,全国下半旗致哀,全国各地,虔诚祈祷,人们以各种方式悼念生命。
灾区人民也在努力,这是永不放弃的吊瓶男孩。
这是震后72小时的生还者。
72小时是黄金救援期。
过了72小时,被埋灾民并没有放弃生的希望,而是在顽强的以立下,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这是震后102小时,汶川县映秀镇,36岁董凤强被成功救出。
这是震后108小时,什邡市红白镇,49岁李克成被成功营救。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单元 生命的思考第八课探问生命第2框敬畏生命教案 新人教版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第八课探问生命第2框敬畏生命教案新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第八课探问生命第2框敬畏生命。
框题内容主要包括:生命至上,生命价值高于一切;敬畏生命,不漠视自己的生命,也不漠视他人的生命;谨慎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承认别人的生命价值,不侵犯他人的生命健康权。
本节课通过分析教材内容,让学生理解生命的重要性,懂得敬畏生命的意义,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和生命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能力,对于生命的概念和价值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现实生活中,部分学生对自己的生命不够珍惜,对他人生命缺乏关爱,容易产生漠视生命的现象。
因此,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重要性,培养敬畏生命的意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生命至上,生命价值高于一切的观念。
2.培养学生敬畏生命,不漠视自己及他人生命的意识。
3.使学生学会谨慎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
4.引导学生承认别人的生命价值,不侵犯他人的生命健康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生命至上,生命价值高于一切的观念。
2.难点:培养学生敬畏生命,不漠视自己及他人生命的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体验生命的重要性,培养敬畏生命的意识。
2.案例分析法: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事例,让学生从中认识到生命价值的高尚。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关爱生命,尊重生命。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事例材料,用于案例分析。
2.准备教学课件,辅助教学。
3.准备纸张、黑板等教学用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生命的诞生和成长过程,让学生感受生命的神奇和美好,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
2.呈现(10分钟)呈现现实生活中的事例,如关爱弱势群体、保护环境、急救知识等,让学生认识到生命至上,生命价值高于一切。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事例,谈谈自己对生命的认识和敬畏生命的体会。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单元生命思考第八课探问生命第2框敬畏生命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单元生命思考第八课探问生命第2框敬畏生命教案(新人教版)敬畏生命1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懂得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生命价值高于一切能力目标能够以恰当的方式珍爱他人的生命,学会善待身边的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到生命价值高于一切,培养学生敬畏生命、珍爱生命的情感【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生命至上教学难点:正确处理生命问题,学会关爱他人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展示汶川地震救援图片2.想一想:人民解放军为什么要不惜代价抢救生命?3.观看视频《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实》,感悟生命至上。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生命至上1.生命是脆弱的,也是坚强的材料一还记得1998年洪灾中抱树获救的小江珊吗?1998年盛夏,长江发生百年一遇大洪水。
8月1日晚,咸宁市嘉鱼县簰洲湾江段发生溃堤险情,年仅7岁的小江珊被洪水冲到一棵大树上。
9小时后,一艘冲锋舟靠了过去,一名武警战士伸出大手,想要将小女孩抱上冲锋舟,但因为小女孩在树上抱了很久,身体僵硬,已经与树抱死,战士第一次抓她时,只是把小女孩的裤子抓下来,冲锋舟第二次掠过时,战士再用双手使劲才把小女孩拉下树来。
九八抗洪中的这一震撼感人镜头,早已在亿万人脑海中定格。
(1)小江珊为什么能坚持9个小时,等待救援人员?材料二汶川地震十年猪坚强依然坚强:洗香波吃细粮它姓“猪”名“坚强”,是全国最著名的明星猪。
十年前的5·12汶川地震,它被掩埋地下36天却奇迹存活,从此开启了它传奇般的“猪生”。
十年过去,很多人已经将它淡忘,甚至怀疑它已经离世,但这头相当于人类88岁的耄耋老猪依然坚强的活着。
(1)想一想“猪坚强”是猪,为什么能被掩埋地下36天却奇迹存活?教师总结:当人的生命遭遇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人为的灾难、不可预知的结束……我们会感受到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当人们万众一心,为挽救生命而努力,为守护生命而拼搏,为悼念生命而默哀……我们又会体味到生命是坚强的、有力量的,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
2024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第八课探问生命第2框敬畏生命教案新人教版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教材分析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中,第八课“探问生命”的第二框“敬畏生命”是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本节课旨在让学生理解生命的价值,认识到敬畏生命的重要性,通过学习,让学生更加珍惜生命,尊重他人生命,培养良好的道德素养。
-讲解知识点:详细讲解“敬畏生命”知识点,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组织课堂活动:设计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验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敬畏生命的技能。
-解答疑问:针对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疑问,进行及时解答和指导。
学生活动:
-听讲并思考:学生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参与课堂活动:学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验等活动,体验敬畏生命的知识的应用。
学生活动:
-完成作业:学生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拓展学习:学生利用老师提供的拓展资源,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思考。
-反思总结: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和拓展学习。
-反思总结法: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
-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提供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内容逻辑关系
-重点知识点:生命的多样性、生命的价值、生命的意义
-词:多样性、价值、意义、尊重、敬畏
-句:生命的多样性是指生命的种类繁多,每一种生命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板书设计:生命的多样性、生命的价值、生命的意义
2.敬畏生命的重要性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第八课探问生命第2框《敬畏生命》教案新人教版

五、教学资源
1.教材: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2.图片或视频:展示生命的脆弱和宝贵的图片或视频
3.案例:相关的人物案例
六、教学注意事项
1.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尊重和保护生命;
2.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生命观;
情感升华:
结合《敬畏生命》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学科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鼓励学生分享学习《敬畏生命》的心得和体会,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六)课堂小结(预计用时:2分钟)
简要回顾本节课学习的《敬畏生命》内容,强调《敬畏生命》重点和难点。
肯定学生的表现,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布置作业:
根据本节课学习的《敬畏生命》内容,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互相帮助,共同解决《敬畏生命》问题。
错题订正:
针对学生在随堂练习中出现的《敬畏生命》错误,进行及时订正和讲解。
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避免类似错误再次发生。
(五)拓展延伸(预计用时:3分钟)
知识拓展:
介绍与《敬畏生命》内容相关的拓展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引导学生关注学科前沿动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6.总结提升: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敬畏生命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
7.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本节课的知识。
四、教学评价
1.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2.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尊重生命:教育学生尊重生命,不轻易放弃生命,不伤害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第八课探问生命第2框敬畏生命教案新人教版

②敬畏生命的表现:尊重生命、保护生命、健康生活
③珍爱生命的行动:安全用药、预防疾病、急救知识
板书设计应条理清楚、重点突出、简洁明了,以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同时,板书设计应具有艺术性和趣味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深刻地认识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通过引导学生理解生命的起源与特点,学生们对生命的多样性、互相依存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敬畏生命的表现上,学生们学会了尊重生命、保护生命、健康生活。在珍爱生命的行动上,学生们掌握了安全用药、预防疾病、急救知识等实用的技能。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为:培养学生珍爱生命、敬畏生命的意识,提高学生对生命价值的认识,引导学生学会理性思考,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力和行动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深入理解生命的可贵,学会尊重和保护自己及他人的生命,形成积极向上、健康生活的人生态度。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相关知识:在进入本节课的学习之前,学生已经对生命的起源、生命的特点等相关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他们已经学习过生命的多样性、生命的互相依存性等基本概念,这为本次课程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在教学评价与反馈方面,我通过课堂表现、小组讨论成果展示、随堂测试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的评估。在课堂上,我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发表自己的观点,对他们的表现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在小组讨论成果展示中,我对学生们的小组合作和表达能力的提升给予了肯定,并提出了改进建议。在随堂测试中,我通过讲解测试题目,帮助学生们巩固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
-通过拓展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和思维方式。
-通过反思总结,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促进自我提升。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第八课探问生命第2框敬畏生命教案新人教版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 观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关键 教学内容 检查与导航 出示目标 新课探究 活动一:生命 至上 探究与分享 生命是坚强 的,也是脆弱 的 探究与分享 心怀敬畏之 心,珍视自己 的生命 探究与分享 生命至上,珍 爱他人的生命 活动二:
教学过 程
休戚与共 阅读感悟 每个人的生命 都与他人休戚 与共 探究与分享 尊重、关注、 关怀和善待身 边的每一个人 相关链接 讨论交流: 巩固与练习 小结与评价
此 巨 大 的人 力 、物 力、 财力寻找失联的 MH370 客机值得吗? 为什么?
言 学生阅读 学生进行小组 讨论交流, 然后 教师归纳: 当人的生 代表发言 命 遭 遇 不可 抗 拒的 学 生 小 组 讨 论 归纳各组 自然灾害、 人为的灾 交流, 的结论, 并加以 害 、 不 可预 知 的结 整理, 然后派代 束 „.. 我 们 又 会 体 表发言 味到生命是坚强的、 学生练习 有力量的, 生命是崇 学生小结 高的、神圣的。 1. 你 如 何回 答 陶行 知的困惑? 2. 陶 行 知的 警 言告 诉我们什么? 教师归纳: 当我们对 生 命 怀 有敬 畏 之心 时 , 我 们就 会 珍视 它。 不 顾 自 身危 险 去救 他 人 是 不爱 惜 自己 的生命吗? 教 师 归 纳: 生 命至 上, 并不意味着只看 到 自 己 生命 的 重要 性, 我们也必须承认 别 人 的 生命 同 样重 要。 我们自觉地珍爱 他人的生命, 如同珍 爱自己的生命一样。 我是一个生命 敬畏生命, 让我们从 对 自 己 生命 的 珍惜 走 向 对 他人 生 命的 关怀, 使我们意识到
教 师 与 学生 共 同归 纳总结 教师评价 第八课 探问生命 敬畏生命 生命至上 休戚与共
板书设 计 教学反 思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四单元 生命的思考 第八课 探问生命 第2框 敬畏生命教案 新人教版

《敬畏生命》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正确的生命道德观念,增强生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2.能力目标学会结合社会热点观察、思考敬畏生命的表现与意义,初步形成对现实生活的复杂情形做出合理判断的能力。
坚守对待生命的道德底线,学会珍爱自我生命,关怀和善待身边其他人的生命。
3.知识目标理解对生命的敬畏,既包括对自己生命的珍惜,还要走向对他人生命的关怀。
二、教学重难点对生命怀有敬畏之心,结合社会热点观察与思考敬畏生命的表现与意义,初步形成对现实生活的复杂情形做出合理判断的能力,同时深入理解生命至上不仅指珍爱自己的生命,还要自觉珍爱他人的生命,如同珍爱自己的生命一样,是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我的生命与他人的生命休戚与共的关系,探讨在休戚与共的社会中如何做到敬畏生命.帮助学生对敬畏生命的认识实现从意识层面到行为层面,再到道德层面的逐层升华。
这一目既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三、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最伟大的逆行”思考:你认为在此次救援中付出的代价值得吗?为什么?【设计意图】引用热点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引出主题。
【板书】生命至上、休戚与共过渡:当人的生命遭遇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人为的灾难、不可预知的结束……我们会感到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当我们万众一心,为挽救生命而努力,为守护生命而拼搏,为悼念生命而默哀……我们又体会到生命是坚强的、有力量的,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
【板书】1。
对生命要有敬畏的情怀。
学生活动:“徐玉玉事件引发的思考”思考:徐玉玉这么做值不值得?徐玉玉这么做带来了什么后果?如果徐玉玉可以重来,她还可以有什么样的选择?后果又是什么?面对类似徐玉玉事件的当事人你准备说什么?【设计意图】引用“社会热点事件",引发学生对生命意义与价值的思考,突破难点,突出重点。
【板书】2.生命价值高于一切3.每个人的生命都与他人休戚与共学生活动:寻找身边“最美的人”过渡:“最美女教师”“最美司机”“最美交警”“最美妈妈”……一系列“最美”的事件或人物后面,折射出的是人性的伟大.【设计意图】通过身边“最美的人”的寻找,让学生体会到生命的重要性,自觉关爱身边的人。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第八课探问生命第2框敬畏生命教案新人教版

敬畏生命教案设计【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理解生命至上,对生命要有一种敬畏的情怀;认识到生命价值高于一切,培养学生敬畏生命、珍爱生命的情感。
能力目标:能够以恰当的方式珍爱他人的生命,学会善待身边的人。
知识目标:懂得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生命价值高于一切;对生命的敬畏是内心自愿的选择,而不是谁的命令。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生命至上,对生命的敬畏是内心自愿的选择,而不是谁的命令。
难点:正确理解生命至上,对生命有一种敬畏的情怀,处理生命问题,学会关爱他人。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2017年3月4日,因遭遇车祸抢救无效,快递小哥刘文军在常州市武进人民医院不幸去世。
家人捐献了他身上的部分器官,4人当天得救——通过器官移植,他的肺救了一名无锡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他的肝救了一名南京的肝癌患者,他的两个肾则救了两名常州的尿毒症患者。
“一命可以救4命”,是促使刘文军父母和妻子同意捐献器官的朴素理由。
在做完捐献手术以后,全体医务人员对刘文军的遗体默哀致敬。
学生讨论:刘文军父母和妻子为什么要这样做?全体医务人员为什么要这样做?学生回答。
师:是呀,生命无上,我们要对逝者有尊重、敬畏的情怀,今天我们探究这一方面的话题——敬畏生命。
二、展示预习成果1.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但有时生命是坚强的,有力量的,生命是__崇高__的、__神圣__的。
我们对生命要有一种__敬畏__的情怀。
2.在外在东西面前,生命价值__高于一切__。
3.生命至上,并不意味着只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我们也必须承认别人的生命__同样重要__。
4.我们只有不漠视自己的生命,也不漠视他人的生命,才能__尊重__、__关注__、__关怀__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5.我们对生命的敬畏并不是谁的命令,而是__内心的自愿选择__。
三、新课讲授第一目生命至上1、对生命的敬畏情怀①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②生命是坚强的、有力量的、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探究一:教材P94探究与分享你认为花费如此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寻找失联的MH370客机值得吗?为什么?答案提示:我认为是值得的,这是对生命的尊重,是对社会,对家属的责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敬畏生命
【教学目标】
1.树立自己的生命与周围其他人的生命休戚与共的意识,关爱他人。
2.学会珍爱自我生命,关怀和善待身边其他人的生命。
3.理解对生命的敬畏,包括对自己生命的珍惜,还要走向对他人生命的关怀。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生命是脆弱的,也是顽强的,敬畏生命。
教学难点:
自己的生命与他人的生命休戚与共。
【教学过程】
一、生命至上
播放视频《失联客机》,组织学生进行教材第94页第一个“探究与分享”活动,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引导。
展示洪水、泥石流、地震救援、为灾难事故祈祷祝福的图片,提问:你认为生命是顽强的,还是脆弱的?
展示知识点:
当我们对生命怀有敬畏之心时,我们就会珍视它。
我们的生命都是宝贵的,每个人的生命都比金钱、权势等更重要。
在这些外在的东西面前,生命价值高于一切。
组织学生进行教材第95页“探究与分享”活动,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引导。
展示知识点:生命至上,并不意味着只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我们也必须承认别人的生命同样重要。
“仁者爱人”“推己及人”,具备这样的情怀,理解这样的道理,才会让我们自觉地珍爱他人的生命,如同珍爱自己的生命一样。
二、休戚与共
展示建筑工人、雨伞工人、医生、环卫工人等图片,提问:图中的人物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贡献?你还能列举更多类似的例子吗?
展示知识点:敬畏生命,让我们从对自己生命的珍惜走向对他人生命的关怀,使我们意
识到每个人都需要与他人共同生活。
组织学生进行教材第97页“探究与分享”活动,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引导。
展示知识点:我们只有不漠视自己的生命,也不漠视他人的生命,谨慎地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才会尊重、关注、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我们对生命的敬畏并不是谁的命令,而是内心的自愿选择。
我们对待他人生命的态度,表达着我们如何看待自己的生命。
当我们能够与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时,我们就走向了道德的生活。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