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内部审计情景案例精选集

合集下载

(财务内部审计)内审案例

(财务内部审计)内审案例

内审案例:武钢的“内审三部曲”武钢的内部审计一直被业内称作是中国企业内审的一面旗帜。

内部审计作为企业的第二种声音,可以帮助企业及时发现并堵塞漏洞。

一流的企业需要一流的内部审计在武汉钢铁 (集团) 公司 (下称“武钢”) ,内部审计被称为企业的第二种声音。

武钢决策层一直认为,如果企业只有一种声音,就会出现只报喜不报忧,甚至以过充优的现象,这是一种不好的企业文化。

相比之下,第二种声音比第一种声音更重要,“忠言逆耳利于行”,听到后可以及时采取措施,堵塞漏洞。

正是公司决策层对企业发展负责的境界,为内部审计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管理中最大的问题不在财务对于内部审计的控制职能,财政部内部控制准则咨询专家、武钢企业咨询指导组组长、曾任过武钢审计部部长和计划财务部部长的谭丽丽有着自己的见解,“以前内部审计是以财务为主线,审来审去审的是财务。

其实,管理中最大的问题不是在财务,也不是在管理的某个环节本身,而是在整个系统中一个环节与另一个环节的接口部位。

”因此,武钢的内部审计立足于对控制系统的整体思考。

按照体现企业管理要求的各个环节建立控制点;审计人员以业务流为基础,以资金流和物流为主线,“三流”合一,齐头并进,相互验证;在日常审计活动中,关注企业市场变化、政策变化、技术飞跃、供应渠道改变、业务流程再造中易发的突变现象及风险。

在不被识别、极易忽视但有着因果关系的各个环节中,发现理论上不曾介绍过的隐性系统,重点关注管理的接口部位责任与权利的传递点。

在这些环节间,组织跨专业、跨部门的信息循环,验证信息过滤风险,在信息循环的起点与终点间建立制衡机制,发挥控制系统的协同效应。

风险审计为企业降低成本风险审计涉及决策程序、企业改制、并购及生产经营诸方面。

如在决策环节,重点关注民主决策程序的规范性及决策支撑依据的真实性,以防止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决策风险。

近年来,武钢将企业风险审计的重点放在企业改制、投资、采购、建设工程等领域以及易被忽视的专项预算费用的使用。

2009内部审查工作报告

2009内部审查工作报告

qq公司2009年第三季度内部审计工作报告董事会审计委员会:根据年度审计计划安排,内审部于2009年7月1号至8月31日对公司采购供应管理进行了审计;2009年9月1日至9月30日进行了固定资产管理的审计。

一、审计概况审计依据:财政部《会计法》、《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公司《财务管理制度》等有关规定。

审计项目:采购供应管理审计;固定资产管理审计。

审计内容:审查公司采购管理制度的完备情况和执行情况;审查公司采购询价的有效性;审查公司采购计划的制定、实施的及时性、有效性、合理性、合规性;审查公司固定资产业务授权批准制度的制定和执行情况;审查公司固定资产投资预算制度的执行情况;审查公司固定资产日常保管制度的制定和执行情况;审查公司固定资产处置制度的制定和执行情况。

审查程序和方法:(1)检查采购管理的制度文档。

(2)抽查供应商管理档案、采购询价表等资料。

(3)对采购部员工进行访谈。

(4)固定资产分析性复核。

(5)检查固定资产增加和减少情况。

(6)检查固定资产的所有权。

(7)对购入的固定资产进行实地观察。

(8)检查固定资产的抵押、担保情况,检查固定资产是否已在资产负债表上恰当披露。

二、审计评论经过审计,我们有如下结论:(一)采购供应管理我单位采购供应管理制度基本健全,人员岗位职责明确,内部控制系统比较完整。

审计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经过现场沟通,提出建议,采购部也根据现实情况,对相关问题也采取了有效的改进措施。

(二)固定资产管理公司建立了《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公司对固定资产购置实行授权批准制度,严格履行审批程序。

同时成立了专门的招投标管理办公室,组织对重大的或关键的设备、工程等前期论证、招标,保证采购质量和金额。

针对在建工程,配备了专人对工程基建项目进行专项管理。

公司财务部及时办理固定资产入帐并按固定资产可使用年限计提折旧。

公司还建立了固定资产目录、编号、卡片制度,完善了固定资产申购、验收、领用、维修和报废审批手续,每年定期组织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盘点,保证了账、卡、物相符。

内部审计情景案例2009开篇

内部审计情景案例2009开篇

:人力资源审计引发大麻烦人力资源审计引发大麻烦某公司审计总监李由现在一筹莫展,桌子上醒目的文件是人力资源总监送来的关于公司工资信息泄密情况通报,李由翻来覆去看了几遍,几次抓成一团,又几次摊开,眉宇一直未能展开。

半月前,公司薪酬委员会兼审计委员会主席,提请审计部做一份审计调查,了解公司中层人员薪资政策及其调整情况,供薪酬委员会讨论高管薪酬参考,同时指示,对薪资调整流程实施专项审计。

由于公司实行薪酬保密制度,审计部门从未做过薪酬福利方面的审计,原来人力资源审计仅限于人力资源招募、录用、晋升、考核和培训方面审计,且考核结果运用于薪酬发放都不列入审计范围,人员晋升流程中涉及晋升后薪资调整文件也不向审计部门提供。

因此接到这个任务,李由立即想到了授权,审计通知书由董事长亲自签发,总经理也专门找了人力资源总监面谈。

李由派出了审计部最强的两员干将,并专门就此项审计单独签署了保密协议,明确要求对薪酬等敏感信息保密。

审计见面会和结束沟通会议上,人力资源总监一直没有好脸色,尤其在结束沟通会议上对审计发现很是反感,将很多问题推说为出于保密要求。

现在审计报告和调查报告初稿已出,在人力资源部征求意见多日,人力资源部没有按期回复,却整来一份泄密情况通报。

通报指出:公司一直实行薪酬保密制度,对工资信息实行不公开、不询问、不讨论的三不政策多年,员工对于薪酬从未有过攀比等。

疑:最近进行的审计泄露了薪酬机密。

公司在这几天收到数份加薪申请,加薪申请人将自己的薪酬与多个自认为同岗、同档次应该同酬的员工进行了详细比较,所提数据相当准确,这可是从未有过的事情。

人力资源部正在安抚加薪申请人,对其提供的其他员工薪酬信息不予承认,并要求其提供信息源,相关员工讳莫如深。

通报还指出某加薪申请人入职时就是审计师王亮推荐的。

让李由更头痛的是,通报提到的那位审计师王亮向他提出了离职申请,原因也来自于这次审计。

王亮在审计中发现,公司薪资调整制度就是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审计部门的员工普遍低于公司其他部门,而且审计部每年加薪申请均被调减为按最低增资额调整,而其他部门还出现申请少,批得多的情况,而那些人往往是审计出问题被处罚的人,审计处罚后获得了更多的补偿。

内部审计成功案例分析

内部审计成功案例分析

内部审计成功案例分析内部审计是指由机构内部的审计部门或专职人员对机构内部的经营活动、管理制度和财务状况进行独立和客观的审查和评价的一种管理工具。

内部审计主要目的是为机构提供有关经营管理活动的信息和建议,确保机构的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和治理工作有效运行。

下面将介绍一个成功的内部审计案例。

背景:公司是一家规模较大的制造业企业,面临着市场竞争激烈、内部控制薄弱等问题。

公司领导意识到内部审计的重要性,于是成立了内部审计部门,负责监督和评估公司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工作。

案例分析:该公司的内部审计部门在成立初期,首先进行了公司内部控制的评估和分析。

他们对公司各个业务流程进行了详细的审查,包括采购、生产、销售等流程。

通过对业务流程的审查,他们发现了一些存在的内部控制缺陷和风险隐患,如采购环节存在审批不严格、盖章不规范等问题,库存管理不及时等。

内部审计部门在发现问题后,及时向公司领导汇报,并提出了改善的建议和措施。

公司领导高度重视,并组织相关部门进行改进工作。

他们成立了专门的质量管理小组,负责制定并推行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和流程,对员工进行培训和教育,以提高员工的内控意识和质量管理水平。

此外,他们还加强了审批和监督机制,完善了内部审计部门的角色定位和工作流程。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该公司的内部控制状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采购环节的审批和盖章程序规范化,库存管理更加及时和准确。

同时,公司领导通过内部审计的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了其他隐患和问题,并及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

这些改善措施不仅提高了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还为公司提供了更准确的财务信息和经营管理建议,推动了公司的持续发展。

结论:以上案例表明,内部审计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对公司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全面评估和分析,可以帮助公司发现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

同时,内部审计部门作为一个独立的监督机构,可以有效地推动公司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内部审计案例

内部审计案例

内部审计案例某公司内部审计案例1. 案例背景某公司是一家制造业企业,主要生产电子产品。

为了保障公司的运营和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公司决定进行内部审计。

2. 审计目标公司的内部审计目标主要包括:- 确保公司业务活动的合规性,包括政策、法规和内部规章制度的遵守;- 评估公司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性,包括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流程的规范性;- 提供改进建议,优化公司的运营效率和风险管理。

3. 审计范围和方法内部审计团队对公司的各个业务部门进行了全面的审计。

审计范围主要包括财务管理、采购与供应链管理、生产与质量管理、销售与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

审计方法采用文件审阅、访谈、现场核查等方式。

4. 审计发现和问题在审计过程中,内部审计团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潜在风险。

具体包括:- 财务管理方面存在一些资金使用和报销不规范的情况;- 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中,供应商评估和合同管理不够完善;- 生产与质量管理中,部分工序的质量控制不到位;- 销售与市场营销中,销售奖励机制不够激励员工积极性;- 人力资源管理中,员工培训和绩效考核制度可以进一步完善。

5. 建议和改进措施内部审计团队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改进措施。

包括:- 财务管理方面,加强资金使用的审批和报销流程,规范财务管理;- 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中,建立供应商评估和合同管理制度,加强供应链的管理;- 生产与质量管理中,加强各工序的质量控制和产品检验;- 销售与市场营销中,优化销售奖励机制,激励员工积极性;- 人力资源管理中,建立健全员工培训和绩效考核制度,提升员工的能力和积极性。

6. 审计报告和跟踪内部审计团队将审计结果整理成审计报告,并提交给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

公司的管理层将会根据审计报告中的建议制定相应的改进计划,并设立跟踪机制,以确保改进的有效实施。

通过以上的内部审计案例,公司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和风险,加强内部控制,提升运营效率,进一步提升公司的竞争力。

审计实务---内审案例

审计实务---内审案例

去年9月13日,26岁的刘某到位于东城区安外大街的某公司应聘成为一名保安。

事后据刘某供称,他应聘保安就是想瞅准机会监守自盗。

刘某被分配在公司大堂的电梯口,负责出入人员的登记。

经过观察刘某发现,公司所收的款项会存放在收款室内的保险柜中,由押款车统一收走;保险柜平时由两名女会计负责,但两人图省事,一般都将记有保险柜密码的塑料牌和保险柜钥匙随意地放在抽屉里。

刘某喜不自禁,开始制定偷盗计划。

同年10月初,刘某被调入监控室负责看监控。

他利用职位之便将大堂内2、3号和步行梯上方的12号摄像探头调成不录像状态。

刘某还偷配了单位后门钥匙,以便潜入和逃跑。

11月1日下午4时,刘某发现会计将10多万元的现金放进保险柜,而当天押款车不会再来取款,刘某决定当晚盗窃。

刘某回到宿舍换了衣服,请假说出去一趟。

然后又悄悄返回公司,藏在厕所内。

晚上8点半保安巡视完楼层后,刘某戴好事先准备的手套、单肩包进入收款室,在没有上锁的抽屉内找到了保险柜钥匙和写有保险柜密码的塑料牌。

可这时,刘某发现自己不会开保险柜。

他灵机一动,用手机上网搜索打开保险柜的方法,顺利打开保险柜偷走35万余元现金。

次日,刘某从赃款中取出4000元,租下天通北苑二区的一间房子,将其余的赃款存放在屋内,然后照常去单位上班。

案发后,民警通过对现场进行勘验、查看监控录像等,很快便将此案认定为是内部人员作案,随后将刘某抓获归案。

这个案件还是有疑点:1、现金由2个会计保管;2、会计怎么保管钥匙和密码,保安竟然通过观察就可以发现?这种公司没有偷盗或舞弊是偶然,有才是必然!确实漏洞比较多,把监控调成不录像状态难道没人发现?保安部没有检查?公司晚上不锁门吗?各个通道都畅通无阻?从身边实例看内控实例1:某天去苏宁买一台热水器,一个销售员在跟我聊了十几分钟后,觉得我有心买,但又想再便宜点的心理,对我说:“这样吧,你留下电话和地址,就这台热水器送上门时再付钱,比在这少400元。

由供应商直接开票,与在苏宁开票一样的,售后都是这家供应商提供的。

企业内部审计 经典案例参考

企业内部审计 经典案例参考

关于企业内部审计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它通过审查与评价本企业及所属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及有效性,促进企业加强经济管理,实现经济目标。

目前,我国大部分国有企业、上市公司及部分集体企业和民营企业都设置了内部审计机构,但内部审计现状不容乐观,尚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1、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设置不合理,独立性较差。

2、企业领导对内部审计工作不够重视。

3、内部审计人员结构不合理、知识单一,大多数内部审计人员是从原财务部门分离出来的,不仅理论水平和业务技能比较低,缺乏必要的审计专业知识和技巧,而且缺乏与生产、经营、管理相关的知识和经验,严重制约了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正常开展。

由于存在上述问题,导致内部审计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为此,我们特地编发了本期稿件,从如下几个方面来讨论如何完善和发展企业内部审计的质量和效率。

一、机构设置的模式? (不合理)由于我国内部审计机构建立较晚,加之在借鉴国外经验方面不尽一致,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存在多种模式,如设在企业财会部门、隶属于总会计师、隶属于总经理、设在监事会以及隶属于董事会下设的审计委员会等。

需要考虑的问题不仅是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有没有统一的模式,更重要的是能否保证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使内部审计能对企业管理层的经济责任、经营行为和各职能部门实施有效监督和控制,保证企业目标的顺利实现。

二、企业内审的风险??????审计风险,是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注册会计师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

企业内审的风险成因有很多种,比如:1、内部审计机构模式设置不合理;2、内部审计法规体系不健全;3、内部审计人员自身素质的影响;4、内部审计人员选用审计程序和方法的影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经营方式的复杂化和企业信息使用者的多元化,在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中,内部审计风险日益增加,为了增强风险意识,防范和避免审计风险,应对内部审计风险的根本起点和成因进行深刻、全面的认识,才能有效地促进企业内部审计事业的发展。

企业内部审计案例

企业内部审计案例

企业内部审计案例引言:一、背景介绍:公司是一家制造业企业,主要生产和销售电子产品。

由于竞争激烈,公司对质量和成本控制要求非常高。

为了提高管理效率和透明度,公司决定进行内部审计。

二、审计发现的问题:1.人事管理方面的问题:审计发现,一些员工在工作中存在违规行为,如未经批准的加班、私自调整工资待遇等。

此外,一些高级管理人员的工资水平明显高于同职位的市场平均水平,引发了员工的不满和不公平感。

2.财务管理方面的问题:审计揭示了一些财务管理的漏洞。

例如,采购环节存在非标准采购、价格过高、供应商质量不稳定等问题。

审计还发现,一些销售数据与实际销售情况不一致,存在销售账目造假的嫌疑。

3.环境管理方面的问题:审计发现,公司的环境管理制度并不完善,存在一些违规行为。

例如,未按照相关规定对废水、废气进行排放处理;未能有效控制废弃物的产生和处置。

三、采取的措施:1.人事管理方面的改进措施:公司决定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管理,明确员工的职责和权益,加强对违规行为的管理和制裁力度。

为了解决高级管理人员薪酬不公平的问题,公司决定重新审查薪酬体系,确保公平和合理性。

2.财务管理方面的改进措施:公司决定重新制定采购流程和相关标准,明确采购的准入条件和采购审核程序。

对于存在销售账目造假嫌疑的问题,公司决定加强销售数据的监控和核实,确保销售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3.环境管理方面的改进措施:公司决定完善环境管理制度,严格执行环境法规要求,加强废水、废气排放的监测和处理,改善环境管理水平。

此外,公司还决定加强对废弃物的管理,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和优化处置方式。

四、改进的效果和意义:通过内部审计,公司及时发现并解决了各个方面的问题,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和风险控制能力。

在人事管理方面,公司加强培训和制度建设,提升了员工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减少了违规行为的发生。

在财务管理方面,改进后的采购流程和标准提高了采购的透明度和效率,减少了不必要的成本支出。

内部审计案例与答案

内部审计案例与答案

案例一:大地电焊条公司在销售过程中,销售业务是按照销售合同进行的,当生产车间产品完工后,填制产成品入库单,验收合格后入库。

销售部门根据销售合同编制发货通知单,分别通知仓库发货和运输部门办理托收手续。

产品发出后,销售部门根据仓库签收后转来的发货通知单开具发票,并据以登记产成品明细账,运输部门将其与销售票一并送交财务部门,财务将其与销售合同核对后,开具运杂费清单,通知出纳人员办理货款结算,并进行账务处理。

请点评此案例中的内部控制是否健全?并指出其可能造成的影响。

案例二:背景资料某公司审计部于2009年3月派出审计组,对子公司H公司2008年度财务收支进行审计,有关资料和审计情况如下:1.审计组对该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了解和测试,并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记录了有关情况,摘录如下:⑴货币资金业务。

财务专用章由专人保管,分管财务的总经理个人印章由其授权办公室主任梁某保管;对重要货币资金支付业务,实行集体决策;现金收入及时存入银行,特殊情况下,经公司领导班子集体研究批准后,方可坐支现金;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由出纳员李某负责定期编制。

⑵销售与收款业务。

负责主营业务收入和应收账款的会计张某不经手货币资金;负责赊销和审批的职员刘某不涉及销货业务的执行;销售价格、运费和折扣由销售人员何某根据客户情况进行谈判决定;应收票据的保管和贴现由会计王某专门负责。

⑶材料采购与领用。

材料采购由仓库提出书面申请,由采购部门批准并发出订购单;采购的材料到货时,由仓库保管人员林某和赖某共同负责验收入库;材料发出时,由生产部门经批准后填制一式四联的领料单,仓库发出材料后,将领料单分送生产部门、会计部门和仓库核存。

期末的盘点由仓库保管人员林某和赖某共同负责进行。

⑷设备采购与报废。

设备采购由采购部门确定需要量并提出设备购置申请书;采购的设备到货后,由设备管理部门组织验收;设备验收合格后,由采购部门开具付款通知书,交财务部门办理付款手续;设备报废时,由设备管理部门提出设备报废单,经批准报废后,通知财务部门注销相关账面记录。

计算机审计情景案例

计算机审计情景案例

计算机审计情景案例
本文将介绍两个计算机审计情景案例,其中一个是关于内部员工滥用权限的案例,另一个是关于黑客攻击的案例。

案例一:内部员工滥用权限
某公司的财务部门发现账目不平衡,决定进行一次内部审计。

审计发现,某员工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多次篡改账目并将资金转移至自己的账户。

经过进一步的调查,发现该员工利用自己的系统管理员权限,修改了财务系统的账目,并删除了相关日志记录,以掩盖自己的行为。

最终,该员工被公司开除,并被追究刑事责任。

案例二:黑客攻击
某银行发现其客户账户中的大量资金被盗取,决定进行一次安全审计。

审计人员发现,黑客利用了一处漏洞,成功入侵银行的服务器。

黑客在成功入侵后,利用恶意软件窃取了客户的账户信息和密码,并将资金转移至自己的账户。

经过进一步的调查,银行修补了漏洞,并提高了安全防护等级。

同时,银行对受害客户进行了赔偿,并与执法机关合作,将黑客绳之以法。

结论
以上两个案例说明了计算机审计的重要性。

通过计算机审计,可以及时发现并防止内部员工滥用权限或黑客攻击等安全事件。

同时,也可以帮助企业提高安全防护措施,并保护客户的合法权益。

- 1 -。

内部审计情景案例精选全集

内部审计情景案例精选全集
最后,我们感谢视野给内部审计一片小天地,感谢我们 忠实的网友对案例的提供和讨论的积极参与,感谢大家打开 本电子杂志来了解内部审计。――
张大春
案例七:黑脸白脸——内部审计师被指责咄咄
逼人,怎么办?
25
【案例背景】
25
【网友讨论】
25
【专家视点】
26
案例八:隐形杀手——被审单位兴师问罪 27
【案例背景】
3、由于定位不对,结果导致人力资源部门的强烈反弹, 导致本次人力资源审计的目的非但没有达成,而且还导致了双 方关系的对立。
根据案例描述王亮的那段话就知道这个内部审计人员走了 极端。
试想:老板再傻,也不会无缘无故的会给一些人加薪或者 升职。此案例中的内部审计部门工资低于公司其它部门,首先 说明他们部门的整体工作是做得不如别的部门好或者不出色。 有一点需要强调的是,欲先取之必先予之。工作做得好了,许 多东西是自然的事情,而不是仅凭个人在那里钻牛角,撞南 墙。
bean_counter:内部审计的保密问题确实很重要,用人不 疑、疑人不用。人力资源总监有制造压力的嫌疑。我也遇到了 王亮的情形,可惜遇到了金融危机,呵呵。
hdm:没办法,只好救火。 1、感觉审计总监在审计之前缺少与人力资源总监的沟 通,目的是减少抵触和提高配合度。其中包括如何制定在审计 过程中的保密措施,如薪酬信息接触限制和不拿出人力部门的 限制,系统权限等等。虽然审前签订了保密协议,但充其量只 能算措施之一。 2、对此审计项目整个过程进行检查,并审阅审计计划和 方案、审计底稿、审计报告初稿等,以确认项目本身是否问 题。尤其是弄清薪酬保密内部控制是否到位,如找出其漏洞证 据更有利。 3、同审计人员分别谈话,先不出示公司工资信息泄密情 况通报,了解两位审计人员对此次审计的想法和感触;然后再 出示此通报,再次听取他们的想法。 4、了解两位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薪酬保密措施,尤其 是同王亮推心置腹谈一下,以确认其泄密与否。 5、如确认审计方面没有泄露薪酬,可尽力安抚并留下审 计人员,尤其是王亮。 6、如确为审计人员泄露薪酬信息,只有向人力资源总监 道歉并处分该审计人员,同时向公司领导说明情况和以后整改 措施,否则甚至可以建议成立调查组详细调查此事。 7、事后召开部门内部座谈会,共同讨论,吸取此事经验 教训。

企业内部审计案例

企业内部审计案例

企业内部审计案例企业内部审计案例-保障资产安全某公司是一家大型制造业企业,主要生产汽车零部件。

由于公司规模庞大,资产众多,为了确保资产安全,公司每年举行一次内部审计。

以下是该公司一次内部审计的案例。

审计项目:库存管理审计目的:检查公司库存管理制度是否健全,是否存在资产丢失、盗窃等风险,并提出改进建议。

审计范围:包括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库存。

审计过程:1. 首先,审计人员与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座谈,了解库存管理制度、流程、责任分工等。

同时,审计人员收集了相关的文件、记录、报告等。

2. 根据收集到的资料,审计人员对库存管理制度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估。

包括库存记录的真实性、完整性,入库和出库手续的规范性,库存清点和盘点的频率和准确性等。

3. 审计人员选取了一部分库存进行实地检查。

他们仔细检查了库存记录与实际情况的一致性,核对了库存数量与物理盘点结果的一致性,并对异常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4. 在实地检查的过程中,审计人员发现了一些问题。

例如,某一地点的库存数量与记录不符。

经过调查,发现这是由于操作失误导致的,且经过人工盘点后已经纠正。

此外,也发现了一些操作流程不规范的情况,例如货物出库未按照规定手续办理等。

审计结果:1. 审计人员认为公司的库存管理制度相对完善,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库存记录的及时性不够,导致了一些数据不准确的情况。

同时,一些操作流程不规范,容易引发错误和风险。

2. 审计人员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建议和改进建议。

例如,加强库存的实时记录,引入自动化管理系统,提高库存数据的准确性。

另外,建议加强员工培训,提高操作规范性,降低操作风险。

3. 公司接受了审计结果,并立即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例如,加强库存记录的管理,并优化了库存管理流程。

此外,公司加强了员工培训,提高了员工的操作规范性。

通过一次内部审计,公司发现了库存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这不仅保障了公司资产的安全,还提高了库存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为公司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09年中国大陆与香港内部审计能力与需求调查

2009年中国大陆与香港内部审计能力与需求调查

2009年中国大陆与香港内部审计能力与需求调查2009年中国大陆与香港内部审计能力与需求调查本次内部审计能力与需求调查得到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的大力支持。

前言“黑天鹅事件”:不可预测的重大事件,它罕有发生,但一旦出现,就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美】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 2008年势必成为极不平凡的一年。

全世界都处于经济危机的漩涡之中,中国也不能独善其身。

过去30年,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进步。

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中国企业越来越多地加入国际化竞争,企业面临的风险也越发复杂,“黑天鹅事件”存在于各个角落,无论金融市场、商业、经济还是个人生活,都无法远离它带来的影响。

如今,很多公司在感受到巨大财务压力的同时,也竭力寻找着机遇,在这场全球经济衰退中求存,将损失降到最低,以求在不确定的经济环境下抢占先机。

企业管理层乃至董事会纷纷不敢懈怠,不断提高了对风险、内控和治理等领域的重视程度。

2008年6月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了中国第一部《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它创立了以企业为主体,以政府监管为促进,以中介机构审计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内部控制实施机制,为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建设提供了基础性、权威性的指引。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内部审计日益受到重视,并且面临着监管力度加强和应对金融危机的双重挑战。

有鉴于此,甫瀚中国在大陆和香港地区组织了第二次的“内部审计能力与需求”调查,受访者包括首席审计执行官、审计总监、审计经理和其他内部审计人员,他们围绕三个主题回答了我们提出的90多个问题:“一般技术知识”、“审计流程知识”与“个人技能和能力”,并详细列出了他们认为当前最需要改进的领域。

今年,我们不但分析了2009年的调查结果,还结合2008年调查结果对比两年调查结果中耐人寻味之处,并辅以评论图表。

此外,报告的每一章节不但比较了两年内部审计能力与需求调查结果中最需要改进的领域,还分析了香港地区和大陆地区受访者在能力和需求方面的差异,以及占总体样本公司比例较大的金融机构独特的能力与需求。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案典型案例范文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案典型案例范文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案典型案例范文一、案例背景。

咱们这个国有企业啊,那可是行业里的老大哥,业务涉及好几个板块,员工也是成千上万。

不过呢,企业大了,有时候管理上就像个大迷宫,难免有些地方让人看不太清楚。

这就轮到内部审计部门出马啦,就像一群侦探,要在这个大企业里找出隐藏的问题。

二、案例情况。

1. 采购环节的猫腻。

有一次啊,内部审计团队接到举报,说采购部门在办公用品采购上可能有问题。

审计人员就像嗅觉灵敏的小猎犬一样开始调查。

他们首先查看采购合同,这一看可不得了。

合同里有一些办公用品的价格高得离谱,比市场平均价高出了30%呢!这就好比你去市场买苹果,别人卖5块一斤,你却花了6块5,肯定有问题啊。

进一步调查发现,负责这个采购项目的员工和供应商有点“特殊关系”。

这个员工呢,老是在几家特定的供应商那里下单,而且那些供应商提供的产品质量还不咋地。

原来是这个员工收了供应商的小恩小惠,在采购的时候就不管价格和质量了,损害了企业的利益。

2. 项目工程中的水分。

还有个项目工程,那可是企业投了大笔资金的。

审计人员开始审查这个项目的成本核算。

他们发现工程的一些原材料用量在账目上看起来特别多,就像一个人饭量突然变得超级大,肯定不正常啊。

深入了解后才知道,工程队在上报用料的时候虚报了数量。

本来只用100吨钢材,他们报了120吨。

为啥呢?因为工程队想从多报的材料里捞一笔钱。

他们和项目的某个负责验收的人员勾结起来,验收人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这么让企业多花了冤枉钱。

三、审计措施。

1. 采购环节。

针对办公用品采购的问题,审计人员首先和采购部门的负责人进行了严肃的谈话,就像老师批评犯错的学生一样。

然后呢,重新制定了采购的流程,要求采购人员必须从多家供应商那里获取报价,并且要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评估。

同时,对那个收受贿赂的员工进行了处罚,让他把多花企业的钱吐出来,还把他调到了一个没有采购权力的岗位。

2. 项目工程。

对于项目工程中的问题,审计人员要求工程队重新核算用料,按照实际用量进行结算。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案典型案例范文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案典型案例范文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案典型案例范文一、案例背景。

咱们就说有这么一家国有企业,叫它A公司吧。

A公司规模不小,旗下有好几个分公司,业务涵盖了从制造业到服务业等多个领域。

公司发展一直还算平稳,但最近几年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公司高层觉得有必要好好审视一下内部的管理和财务状况,于是内部审计部门就闪亮登场啦。

二、审计发现的问题。

# (一)采购环节的猫腻。

1. 高价采购原材料。

内部审计人员在审查采购部门的账目时,发现一个特别奇怪的现象。

公司采购一种主要原材料的价格,比市场平均价格高出了差不多20%。

这就好比你去菜市场买白菜,别人都卖1块钱一斤,你却花1块2买,这不是明摆着多花钱嘛。

审计人员深入调查后发现,原来是采购部门的一个采购员和供应商私下勾结。

这个采购员呢,接受了供应商的一些小恩小惠,什么高档餐厅的代金券啦,新款手机啦,然后就不顾公司利益,在采购价格上做手脚。

2. 虚假供应商。

还有更离谱的呢!审计人员发现有几家供应商,看起来好像是正常的公司,但实际上是那个采购员的朋友临时注册的空壳公司。

这些假供应商提供的原材料质量不咋地,但价格却虚高。

他们就像一群吸血鬼,趴在A公司身上吸血,导致公司成本大大增加。

# (二)销售部门的混乱。

1. 应收账款管理不善。

销售部门也是一团糟。

审计人员发现应收账款的账龄分析简直就是一塌糊涂。

有好多客户的欠款已经逾期很久了,但销售部门却没有积极去催款。

有些销售人员为了完成业绩,只管把产品卖出去,根本不管能不能收到钱。

就像你把东西借给别人,别人说过几天还,结果过了好几个月,你连问都不问一下,这不是傻吗?结果就是公司有大量的资金被客户占用,公司的现金流变得非常紧张。

2. 销售折扣违规操作。

另外,销售折扣方面也存在问题。

按照公司规定,只有在满足一定条件下才能给客户销售折扣。

可是审计人员发现,有些销售人员为了讨好客户,私自给客户高额的销售折扣,而且这些折扣并没有经过公司的正规审批流程。

这就好比你自己家里的钱,你随便就给别人打个折,也不跟家里人商量,这哪行呢?三、审计处理措施。

案例九绿岛实业固定资产审计案例

案例九绿岛实业固定资产审计案例
案例八 绿岛实业公司 固定资产审计案例
一、案例背景: 诚信会计师事务所初次接受绿岛实业公司董事会 委托,对该公司进行年度会计报表审计。根据审计计 划安排,2009年2月10日对其2008年度会计报表的 固定资产项目进行了审计。 绿岛实业公司是一个以超市为主的企业,未发 现任何对其可持续经营性造成威胁的迹象。在编制审 计计划时,报表层的重要性水平为700万元。分配到 固定资产的重要性水平是200万元。 该企业的房屋建筑物按10年计提折旧,不考虑 残值。 根据审计计划,项目负责人安排审计人员李辰 和季小明负责固定资产的测试与取证工作。
4、审计固定资产的减少。 在对减少的固定资产进行审计时,审计 人员首先审查了减少的固定资产的授权批 准文件,确认是否符合有关规定,并验证 其数额计算的准确性。此外,还结合固定 资产清理和待处理财产损溢等科目,抽查 了固定资产账面转销额的正确性,同时关 注是否存在未作会计记录的固定资产减少 业务。 在审查减少的固定资产时,发现该公司 有一笔办公设备报废的业务,该公司对此 项业务所作的账务处理为:
按照诚信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规范的要求,对固 定资产的实质性测试,应从固定资产项目、固定 资产折旧、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化等方面用审阅法、 核对法、函证法、实地盘点法等进行。审计人员 对固定资产实质性测试的主要过程包括: 1、明确固定资产及累计折旧实质性测试的目的及 程序。编制固定资产及累计折旧审计程序表。 2、索取固定资产及累计折旧分类汇总表,核对明 细表与明细账、总账是否相符。审计人员取得了 全部固定资产的明细表,并进行了复核,与明细 账、总账核对一致。审计人员还认真将期初余额 与上年审计报告的审定数予以核对,证实公司已 按上年审计要求予以调账,年初数核对一致。
6、固定资产折旧的审计。 审计人员在核对折旧明细表后,首先对折旧计 提的总体合理性进行复核。其次,计算了本期计提 折旧额占固定资产原值的比率,并与上期比较,分 析本期折旧计提额的合理性和准确性。此外,还计 算了累计折旧占固定资产原值的比率,评估固定资 产的老化率,并估计因闲置、报废等原因可能发生 的固定资产损失。 进行分析性复核后,审计人员审查了折旧的计提和 分配的账户,并将累计折旧账户的贷方的本期计提 折旧额与相应的成本费用中的折旧费用明细账户的 借方相比较,以查明计提折旧金额是否已合部摊入 本期产品成本或费用中。 最后,审计人员对某些折旧的计提过程追查至固定 资产登记卡,特别注意有无已提足折旧的固定资产 继续超提折旧的情况和在用固定资产不提或少提折 旧的情况。

内部审计法律案例(3篇)

内部审计法律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某上市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成立于2000年,主要从事房地产开发业务。

公司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国内知名的大型房地产开发企业。

然而,在2015年,公司被爆出存在严重的财务舞弊行为,涉及金额高达数亿元。

此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也使得内部审计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再次被凸显。

二、案例经过1. 舞弊行为揭露2015年,某知名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司进行年度审计时,发现公司存在财务舞弊行为。

经过调查,发现公司通过虚构业务、虚增收入、隐瞒费用等手段,虚报了公司盈利能力。

具体表现为:(1)虚构业务:公司虚构了部分房地产项目,将未实际销售的项目计入销售收入,从而虚增了公司的营业收入。

(2)虚增收入:公司通过虚构销售合同、虚增预收款等方式,将部分应收账款计入营业收入,从而虚增了公司的营业收入。

(3)隐瞒费用:公司通过隐瞒实际发生的费用,将部分费用计入其他应付款,从而虚减了公司的营业成本。

2. 内部审计部门介入公司内部审计部门在得知财务舞弊行为后,立即启动了内部调查程序。

审计部门对公司的财务报表、业务流程、内部控制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审查,并收集了相关证据。

3. 舞弊行为调查与处理经过内部审计部门的调查,证实了公司存在财务舞弊行为。

公司董事会对此高度重视,立即成立了专项调查组,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严肃处理。

具体措施如下:(1)对涉及财务舞弊的部门负责人进行免职处理。

(2)对直接参与舞弊的员工进行解聘,并追究其法律责任。

(3)对财务报表进行修正,对相关责任人进行经济处罚。

(4)对公司内部控制制度进行整改,加强内部审计力度。

三、案例分析1. 内部审计的重要性此案例表明,内部审计在企业管理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内部审计部门通过对公司财务报表、业务流程、内部控制等方面的审查,可以发现潜在的风险和问题,为企业提供决策依据。

2. 内部审计的法律地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内部审计部门具有独立的监督权和建议权。

2009年内部审计报告

2009年内部审计报告

焦作千业水泥有限责任公司2009年内部审计报告财务科按照财政部《内部审计基本准则》等相关制度,对2009年12月31日与财务报表相关的内部控制有效性、内部审计重点区域进了自我评估报告。

焦作千业水泥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称“千业水泥公司”)管理层的责任是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并保持其有效性,以及保证自我评估报告真实、准确、完整地反映了与财务报表相关的内部控制。

内部审计的责任是对千业水泥公司与财务报表相关的内部控制有效性发表意见。

审计是依据财政部《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并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的相关制度进行的。

审计的重点是:1. 通过对内部控制进行测试,可以评价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遵循性和有效性,能针对内部控制中的薄弱环节及时提出相应改进建议,促使企业以合理的成本促进有效控制;2.经营情况、收支情况,着重为工程项目新建、扩建期间资金使用情况;3.公司全面预算执行情况;4.经营者年薪考评。

财务部在审计过程中,实施了包括了解、测试和评价内部控制设计的合理性和执行的有效性,以及认为必要的其他程序。

我们相信,我们的审计为发表建议提供了合理的基础。

审计一:千业水泥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一、公司的基本情况焦作千业水泥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千业水泥公司”)于2004年7月7日在焦作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马村分局注册登记成立,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号为 410804100000211;法定代表人:和南方。

公司地址焦作市马村区安阳城乡田门村北。

初始注册资本人民币650万元,实收资本650万元,其中:焦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出资500万元,持股比例76.92%;焦作市筑王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出资150万元,持股比例23.08%,2006年12月焦作市筑王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将其对千业水泥公司的出资人民币150万元转让给焦作煤业(集团)冯营电力有限责任公司。

2007年12月,根据千业水泥公司第三次董事会决议和修改后的公司章程规定,增加注册资本28760万元,其中:焦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出资14350万元,中国能源化学工会焦作矿区委员会出资14410万元,变更后注册资本为人民币29410万元,实收资本29410万元,其中: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合计出资14850万元,持股比例50.49%;中国能源化学工会焦作矿区委员会出资14410万元,持股比例49%;焦作煤业(集团)冯营电力有限责任公司出资150万元,持股比例0.5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跨越雷池/人力资源审计引发大麻烦2009年内部审计版面开篇情景案例由水落提供,本案例引发的讨论超过了以往各类案例,网友投注了空前关注,并在个别观点上出现了针锋相对的争论。

【案例背景/BACKGOUND】某公司审计总监李由现在一筹莫展,桌子上醒目的文件是人力资源总监送来的关于公司工资信息泄密情况通报,李由翻来覆去看了几遍,几次抓成一团,又几次摊开,眉宇一直未能展开。

半月前,公司薪酬委员会兼审计委员会主席,提请审计部做一份审计调查,了解公司中层人员薪资政策及其调整情况,供薪酬委员会讨论公司薪酬政策参考,同时指示,对薪资调整流程实施专项审计。

由于公司实行薪酬保密制度,审计部门从未做过薪酬福利方面的审计,原来人力资源审计仅限于人力资源招募、录用、晋升、考核和培训方面审计,且考核结果运用于薪酬发放都不列入审计范围,人员晋升流程中涉及晋升后薪资调整文件也不向审计部门提供。

因此接到这个任务,李由立即想到了授权,审计通知书由董事长亲自签发,总经理也专门找了人力资源总监面谈。

李由派出了审计部最强的两员干将,并专门就此项审计单独签署了保密协议,明确要求对薪酬等敏感信息保密。

审计见面会和结束沟通会议上,人力资源总监一直没有好脸色,尤其在结束沟通会议上对审计发现很是反感,将很多问题推说为出于保密要求。

现在审计报告和调查报告初稿已出,在人力资源部征求意见多日,人力资源部没有按期回复,却整来一份泄密情况通报。

通报指出:公司一直实行薪酬保密制度,对工资信息实行不公开、不询问、不讨论的三不政策多年,员工对于薪酬从未有过攀比等。

疑:最近进行的审计泄露了薪酬机密。

公司在这几天收到数份加薪申请,加薪申请人将自己的薪酬与多个自认为同岗、同档次应该同酬的员工进行了详细比较,所提数据相当准确,这可是从未有过的事情。

人力资源部正在安抚加薪申请人,对其提供的其它员工薪酬信息不予承认,并要求其提供信息源,相关员工讳莫如深。

通报还指出某加薪申请人入职时就是审计师王亮推荐的。

让李由更头痛的是,通报提到的那位审计师王亮向他提出了离职申请,原因也来自于这次审计。

王亮在审计中发现,公司薪资调整制度就是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审计部门的员工普遍低于公司其它部门,而且审计部每年加薪申请均被调减为按最低增资额调整,而其它部门还出现申请少,批得多的情况,而那些人往往是审计出问题被处罚的人,审计处罚后获得了更多的补偿。

王亮心灰意冷,将此审计发现也写入了审计报告,却被李由在初稿中就删掉了。

李由深知王亮的为人,他从来不会透露审计中的任何信息,但这次审计对他的冲击会否让他失了方寸,况且他口头提出不满,并要离职。

李由陷入了沉思,我们都来帮帮李由吧。

【网友讨论/DISCUSSIONS】闲闲小女孩:其实这个个案,不见得是内部审计人员泄密,也有可能是人力总监泄密,制造压力给审计部,这不是审计的范畴。

sdlzf:除了客观,内部审计更需要公正。

通过审计,王亮在薪资调整问题上对人力资源部意见颇多,难免会将个人情绪带到工作中,更会在审计报告中有所体现,即使是相关的审计发现已被删除,报告也难免会有偏颇之词。

对于薪资调整合理性的判断,不能只站在结果的角度,从“是否会哭”和“是否受过处罚”两方面来判断“是否应该加薪”或“应该多加薪”的问题,更不能将内部审计部门加入比较对象。

如此“徇私”,谁人会服?以下事实绝非异常:有人很饿,还很会哭;有些人受罚较多,但贡献更大;如此说来,我们只是在乱嚷嚷,我们既然会如此,人力资源部又何尝不会?枫叶2008:薪酬从来是个敏感的话题。

案例中薪资调整流程专项审计已得到授权董事长签字,总经理亲谈,相关人员已签署保密协议,且人力资源总监提出的所谓通报只是推测而已,且“多日不回复”,因此个人认为人力资源总监有制造阻力的嫌疑。

案例中王亮发现薪资调整流程中的不正常现象,说明此流程本身就存在问题,但“李由在初稿中就删掉了”,个人感觉此条应该予以披露或进行沟通为宜。

案例中王亮由于发现薪资调整过程的不公平现象,就“心灰意冷”大可不必,个人认为审计师在审计过程一定要摆平心态,否则难以提出公允合理的审计建议。

bean_counter:内部审计的保密问题确实很重要,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人力资源总监有制造压力的嫌疑。

我也遇到了王亮的情形,可惜遇到了金融危机,呵呵。

hdm:没办法,只好救火。

1、感觉审计总监在审计之前缺少与人力资源总监的沟通,目的是减少抵触和提高配合度。

其中包括如何制定在审计过程中的保密措施,如薪酬信息接触限制和不拿出人力部门的限制,系统权限等等。

虽然审前签订了保密协议,但充其量只能算措施之一。

2、对此审计项目整个过程进行检查,并审阅审计计划和方案、审计底稿、审计报告初稿等,以确认项目本身是否问题。

尤其是弄清薪酬保密内部控制是否到位,如找出其漏洞证据更有利。

3、同审计人员分别谈话,先不出示公司工资信息泄密情况通报,了解两位审计人员对此次审计的想法和感触;然后再出示此通报,再次听取他们的想法。

4、了解两位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薪酬保密措施,尤其是同王亮推心置腹谈一下,以确认其泄密与否。

5、如确认审计方面没有泄露薪酬,可尽力安抚并留下审计人员,尤其是王亮。

6、如确为审计人员泄露薪酬信息,只有向人力资源总监道歉并处分该审计人员,同时向公司领导说明情况和以后整改措施,否则甚至可以建议成立调查组详细调查此事。

7、事后召开部门内部座谈会,共同讨论,吸取此事经验教训。

zhao5470:首先,从技术上说这是一个很失败的人力资源审计案例,我感觉作为内部审计主管和审计师都应该反思。

1、内部审计定位错误,把自己当作企业的法官和审判员,认为这不对那不对,尤其反映在薪酬审计上。

这是做内部审计职业的大忌。

2、薪酬的平衡,是决策者的事情,内部审计人员需要做的是,人力资源部门有没有按照公司薪酬制度办理。

3、由于定位不对,结果导致人力资源部门的强烈反弹,导致本次人力资源审计的目的非但没有达成,而且还导致了双方关系的对立。

根据案例描述王亮的那段话就知道这个内部审计人员走了极端。

试想:老板再傻,也不会无缘无故的会给一些人加薪或者升职。

此案例中的内部审计部门工资低于公司其它部门,首先说明他们部门的整体工作是做得不如别的部门好或者不出色。

有一点需要强调的是,欲先取之必先予之。

工作做得好了,许多东西是自然的事情,而不是仅凭个人在那里钻牛角,撞南墙。

另外,李由作为主管也有问题,不应该直接删掉王亮的发现了事。

而应该与人力资源总监先充分沟通,了解情况。

如果情况属实,我想就不是HR总监状告内部审计部门了,而是他会主动找你们说明原因的。

在双方充分沟通的基础之上,再由内部审计部门写报告提报高层,我想事情就不会是稳中所说的那种场景了。

wanglun0826:从这个案例中感觉,这方面的审计是一个限制性的审计,尤其是那些保密范围以及什么是泄密、何种表现为泄密等方面的责任缺少明确的定义,或者说是缺位吧,最终可能会导致有口难辩。

我感觉,这个王亮的行为估计是看到真相才猛然省悟,大约是触及其内心里的那种“公平”的感觉吧。

从人力资源管理角度看,薪酬的确定存在着太多的人为因素,但员工心中的公平感是不会消除的。

王亮这样的人如果走了,其实恐怕触及到的是整个内部审计人的心,作为总监,有责任去争取其留下来,同时,也应该去头儿们那里去争取这个权益的。

其实啊,忍让是不行的,有时,事情倒还真的不怕其大起来呢,大不了,老子这总监不干,大不了你就把这部门给撤了,又能怎么样,在很多情况下,当我们把问题推上了真格的了,那么或许会有引起重视的时候,对于自己来说,也往往能够从这个上面看到内部审计真正的地位和作用呢。

其实,我们在很多国家机关或事业单位的时候,最讨厌的就是这人事部门的人,在企业也是一样的。

他们那种神神秘秘的作态让人生气,这里面,公开就是一个要求,一方面,你上面要审,目的是干什么呢,不就是监督嘛,现在,你这个要保密、那个要保密,那这审计不就是做个过场嘛,如果这样的话要这个内部审计作什么。

问题恐怕还是汇报的程序要明确吧。

gqx2004安琪:泄密事件有可能是人力资源总监布局,也可能是内部审计师王亮泄密。

审计总监首先应同两位内部审计师分别私下沟通,以确认王亮是否汇密,如果没有,应报告董事长说明事件来龙去脉,或申请相关部门专门调查以澄清真相还审计部清白。

如果系王亮泄密,内部审计师基本的职业道德都不具备,留之何益?不过审计总监也应从中吸取教训,不能让你的下属得不到应得的利益。

敏感项目,尽量不去触碰。

万不得已应选择合适的内部审计师,专业技能只是一方面,人品可能更重要。

内部审计,作为企业风险的防范者,更作为公司老板的耳朵和眼睛,对外处事均应以公司利益最大化原则,对公司不利的事情自然应有所反应,很可能触及某些人利益。

不过内部审计吃的就是这碗饭!否则甭干内部审计!harry_yuanlin:我们的什么原则什么道德操守是不是应该服从于一些大的原则之下?这个公司执行的是不公平和不合理的薪酬制度,虽然对于老板来说是方便的,而且这个人力经理认为自己做得对,现在内部审计发现了问题,同时发出了自己的反抗声音,然后,因为人力资源部门的强势和潜规则,这事情变成了内部审计的错误,我们自己还要反省和想法去缓和,处理……为什么不反过来想想,人力资源的政策是不是有问题,人力资源部门的绩效是不是有问题,这样的做法执行下去,对企业是否有好处,将来内部审计部门出报告,是不是也可用保密的理由应付其它部门的质问?这样是不是报告怎么写都可以?Scwyyf:是否我们陷入了本位主义,我们是内部审计,就认为内部审计师的职业操守不会出问题。

其实站在更高层面考虑,不应该怀疑人力资源总监的操守。

从动机和层次上看,人力资源总监泄密的可能性比审计师小。

如同炒股。

持股者就只看多,空仓者就只看空,而不管实际市场风向如何,这是作任何事情都应该避免的。

审计总监的事前的风险分析是否到位?!中高层的薪资在任何公司都是绝密的资料。

但是审计总监将这个工作交由下属执行是否得当?是否应该由审计总监亲自作然后向薪酬委员会报告?敏感信息应该分级,有些信息就算是审计总监也不应该知道,比如公司的核心技术机密。

Wanghongjia:审计部门要求人力资源部公开说明,薪资保密的原因是什么,如果保密的原因是可以方便暗箱操作,那么审计报告也可以把这块原因写进去。

如果这公司真想写出来这样,那人力资源部总监一定是无法推卸责任的,当然一个公司对审计部门应该无秘密可言的。

竹子2004:审计调查和专项审计一起进行,单从审计成本考虑也许合适,但薪资是个敏感问题,将两项任务放在一起做就不太合适,目的也不一样。

审计全过程中双方的沟通不够,临时的授权会造成被审单位的抵触情绪。

没有得到被审单位回复也可主动去沟通,就不会处于被动局面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