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危险源辨识与确认及预防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
危险源识别及预控措施
危险源识别及预控措施一、危险源识别1.安全检查:组织应该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包括设备、工作环境、工作流程等。
通过检查可以发现存在的危险源。
2.工作场所分析:组织可以进行工作场所的分析,包括对设备、材料、人员等进行评估,识别潜在的危险源。
3.工作任务分析:对工作任务进行分析,确定其中的危险因素和风险。
4.事故和伤害记录:通过事故和伤害的记录,可以识别常见的危险源和导致事故和伤害的原因。
5.员工参与:组织应该鼓励员工参与危险源的识别,他们在实际操作中会有更准确的了解。
二、危险源预控措施1.设备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定期进行维修和保养。
2.工艺改进:通过改进工艺流程和操作方法,减少危险源的存在。
3.个人防护用具:提供合适的个人防护用具,确保员工在工作中的安全。
4.员工培训:对员工进行培训,提高他们对危险源的识别和对应的预控措施的了解。
5.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制定明确的责任和规范,确保相关措施的落实。
6.安全监测和报警系统:安装监测设备和报警系统,及时监测潜在危险源和预警。
7.应急预案:建立应急预案,包括事故处理和疏散逃生预案,确保在危险情况下能够及时有效地应对。
8.定期检查和评估:定期对预控措施进行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9.经验总结和分享:及时总结和分享事故和伤害案例,提高对危险源的认识和预控能力。
10.多方参与:组织应该鼓励员工、管理层和专家等多方参与预控工作,确保全面性和有效性。
总结起来,危险源识别及预控措施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组织不断地进行分析和改进。
它对于保障员工安全和生产环境的健康至关重要,也是组织提高综合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因此,组织应该高度重视危险源识别及预控工作,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2危险源辨识及预控措施
2危险源辨识及预控措施线路工程是指电力系统中的输电线路、配电线路以及相关设备的安装、调试和维护等工程。
由于线路工程涉及高压电流和电压,存在一定的危险性。
因此,在线路工程中进行危险源辨识及预控措施非常重要。
1.危险源辨识:在线路工程中,主要的危险源包括:(1)电流、电压对人体的直接伤害:高压电流和电压对人体的伤害是线路工程中最主要的危险源之一(2)电击:线路工程中常常需要接触电源、电缆和设备等,存在被电击的危险。
(3)电弧:线路工程中,电器设备的短路或过载等故障可能引发电弧,电弧的高温和高能量对人员和设备都有很大的伤害。
(4)坠落:线路工程中常常需要在高处进行作业,存在坠落的危险。
(5)物体打击:线路工程中,施工过程中使用的工具或物品可能从高处坠落,对人员造成打击伤害。
(6)化学物品:在线路工程过程中,可能会使用一些化学物品,如溶剂、涂料等。
这些化学物品可能对人体有毒性或刺激性。
2.预控措施:为了确保线路工程的施工过程安全可靠,应采取以下预控措施:(1)人员培训:对参与线路工程的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包括电安全知识、应急处理措施等,提高其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2)安全装备:为参与线路工程的人员提供必要的安全装备,如绝缘手套、安全帽、安全鞋等,以防止或减轻电流、电压和物体的直接伤害。
(3)安全防护措施:在线路工程现场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并采取隔离措施、防护罩等,以减少人员因电流、电压和物体的直接接触造成的伤害。
(4)合理规划施工过程:在线路工程的规划和施工过程中,要合理选择施工时间和施工顺序,尽量避免高风险地点和高风险工序集中在一起,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
(5)严格监督检查:对线路工程的施工过程进行严格的监督和检查,确保施工符合相关安全规范和标准,并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和隐患。
(6)事故应急预案:制定线路工程的事故应急预案,明确工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突发情况的处理措施和责任分工,提高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
危险源识别、控制及应急预案
危险源识别.控制及应急预案1.对能够施加影响的相关方的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管理的监控:(一)施工现场危险源:由于建筑施工活动,可能导致施工现场及周围社区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破坏等意外的潜在不安全因素。
(二)监理对施工方危险源辨识的监控:监督项目部应成立由项目经理任组长的危险源辨识评价小组,在工程开工前由危险源辨识评价小组对施工现场的主要和关键工序中的危险因素进行辨识。
施工方的项目重大危险源识别汇总表应按安全规程需求报业主.监理备案。
(三)危险源分类:建筑施工企业的危险源大概可分为以下几类: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触电.坍塌.机械伤害.起重伤害.中毒和窒息.火灾和爆炸.车辆伤害.粉尘.噪声.灼烫.其他等。
施工现场内的危险源主要与施工部位.分部分项(工序)工程.施工装置(设施.机械)及物质有关。
如:脚手架(包括落地架,悬挑架.爬架等).模板支撑体系.起重吊装.物料提升机.施工电梯安装与运行,基坑(槽)施工,局部结构工程或临时建筑(工棚.围墙等)失稳,造成坍塌.倒塌意外;高度大于2m的作业面(包括高空.洞口.临边作业),因安全防护设施不符合或无防护设施.人员未配备劳动保护用品造成人员踏空.滑倒.失稳等意外;焊接.金属切割.冲击钻孔(凿岩)等施工及各种施工电器设备的安全保护(如:漏电.绝缘.接地保护等)不符合,造成人员触电.局部火灾等意外;工程材料.构件及设备的堆放与搬(吊)运等发生高空坠落.堆放散落.撞击人员等意外;人工挖孔桩(井).室内涂料(油漆)及粘贴等因通风排气不畅造成人员窒息或气体中毒重大危险源。
施工用易燃易爆化学物品临时存放或使用不符合.防护不到位,造成火灾或人员中毒意外;工地饮食因卫生不符合,造成集体中毒或疾病。
(四)危险源识别在对危险源进行识别时应充分考虑正常.异常.紧急三种状态以及过去.现在.将来三种时态。
主要从以下作业活动进行辨识:施工准备.施工阶段.关键工序.工地地址.工地内平面布局.建筑物构造.所使用的机械设备装置.有害作业部位(粉尘.毒物.噪音.振动.高低温).各项准则(妇女工劳动保护.体力劳动强度等).生活设施和应急.外出作业人员和外来作业人员。
危险源识别及应急救援预案
危险源识别及应急救援预案一、危险源识别危险源识别是指对潜在的或已经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辨识、确定和评估的过程。
危险源可以是自然灾害(如地震、火灾、洪水等)或人为因素(如化学品泄露、设备事故、恶意破坏等)。
识别危险源的目的是为了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预防事故的发生或降低其造成的危害程度。
1.收集信息:收集与场所、工艺、设备和人员相关的各种信息,包括供应商提供的安全数据表、设备运行记录等。
2.评估风险:根据收集到的信息,评估危险源对人员、财产和环境造成的风险,确定其危险性等级。
3.制定防控措施: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措施来预防事故的发生或减少其影响。
这些措施可以包括工艺改进、设备更新、安全培训等。
4.实施监测:监测危险源的运行状况,确保措施的有效性。
5.持续改进:定期对危险源进行回顾和更新,及时修订并改进应急救援预案。
应急救援预案是指预先制定的、在突发事件发生时保障安全、稳定和顺利进行应急救援工作的方案和计划。
制定应急救援预案的目的是为了尽可能减轻事故造成的伤害和损失,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一个完善的应急救援预案应当包括以下要素:1.组织体系:明确应急救援的组织结构、职责和权限,确保指挥链条畅通,并明确每个人在应急事件中的职责与任务。
2.应急资源准备:保障必要的应急救援资源和设备供应,如救护车辆、救援器材等。
3.应急预案:明确各种突发事件的应对策略和具体行动方案,包括警报、疏散、救援等。
4.协调与合作机制:明确与相关部门和单位的合作机制,建立信息共享和协同响应机制,确保救援行动的协调与高效。
5.应急演练: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救援人员的组织和应对能力,验证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6.应急救援培训:开展应急救援培训,提高人员的应急救援意识和技能水平。
7.社会宣传:加强应急救援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应对突发事件的自救互救能力。
总结:危险源识别及应急救援预案是防范和应对事故灾害的重要手段,通过对危险源的识别和评估,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通过制定应急救援预案,能够提前预防和减轻事故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危险源辨识及预控措施
危险源辨识及预控措施第一条为认真做好风电工程建设过程安全管理工作,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危险点是指在建设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对人身、设备事故的起因、事件、诱发条件等。
第三条各参建单位必须制定并落实确实可行的危险点预控管理规定,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认真执行,明确危险点分析责任人、各施工现场、作业过程危险点和预控措施,并告知所有参加作业人员。
第四条危险点预控的目的是:预防人身伤亡事故、机械设备损坏事故、交通、火灾等事故。
应重点防范:高处坠落、触电、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起重伤害、中毒、火灾、爆炸等发生频率较高的人身伤害事故。
第五条危险点分析应从安全管理、脚手架、模板工程、高处作业、洞口临边防护、施工用电、大型机械、起重吊装、明火、事故易发多发地点或作业环境、施工机具等方面入手,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一)分析作业人员的精神状态,针对作业项目的结构特点,可能给作业人员带来的危害。
(二)作业中所使用的机械设备、工器具,可能给作业人员带来的不安全因素。
(三)工作环境存在的有毒、有害、缺氧、高温、高压或易燃、易爆等危险因素,可能对作业人员的安全健康造成危害。
(四)施工现场作业条件,特别是交叉作业,可能给作业人员带来的危险。
(五)作业特点,如:高空、容器内、带电等,可能给作业人员带来不安全因素。
(六)材料、设备运输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人身及设备危险因素。
(七)操作程序、工艺流程的颠倒,操作方法的失误等,可能给作业人员带来的危害。
(八)作业人员生理、心理素质差,身体状况不良,思想情绪波动,精力不集中,技术水平能力不足等,可能给作业人员带来的危害或设备异常。
(九)雨、雪、风、雾等天气情况变化,周围作业之间的相互干扰及突发的物体坠落、冲撞等作业环境可能给作业人员带来的影响和危害。
(十)其它可能给作业人员带来危害、异常的不安全因素。
第六条每次施工作业前组织编制施工方案、作业指导书时,必须由编制人员根据施工任务、作业环境、作业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危险点分析,研究制定完善、可靠的预控措施,并经项目部有关部门审核,项目经理批准后执行。
重大危险源检测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
重大危险源检测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
首先,应制定重大危险源检测方案。
该方案应明确检测频率和方法,
选择可行的检测手段,包括现场检测、设备安装传感器监测、定期检查等,并制定阈值标准来判断是否存在危险。
其次,应建立重大危险源监控系统。
该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危险源的运
行状态、温度、压力、液位等参数,并通过传感器、控制器等设备将数据
传输到监控中心。
监控中心应配备专业人员,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
处理,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最后,应制定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是在发生重大危险源事故后,为了
最大程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而采取的紧急措施。
应急预案应包括危
险源事故的应急处理程序、责任和权力划分、应急资源调配、应急措施和
应急演练等。
应急预案应根据不同的危险源进行制定,包括但不限于火灾、爆炸、
泄露、溢漏、中毒等情况。
制定应急预案时,要考虑各种可能的事故场景,包括灾害的大小、可能造成的影响范围和程度等,并明确各岗位的应急职
责和任务。
除了应急预案,还应进行应急演练,以检验和完善预案的可行性和有
效性。
应急演练要模拟真实场景,提前预警、组织撤离、实施紧急处置等
环节,并在演练结束后进行总结和评估,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
总之,针对重大危险源,应采取检测、监控和应急预案等措施,以提
前发现和防范危险,保护人员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这些措施的制定和执
行需要具备科学性和有效性,并不断优化和完善,以应对潜在的危险。
施工现场危险源识别与事故应急预案
施工现场危险源识别与事故应急预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工地遍布各大城市,但是危险事故的频繁发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为了保障建筑工人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施工现场危险源的识别和相应的事故应急预案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分析施工现场的危险源识别与事故应急预案。
一、人员管理施工现场是一个复杂的人员组织体系,其包括建设单位、总承包商、分包商、劳务队等。
然而,人员管理不善导致施工现场的危险源增加,事故发生的几率也大大增加。
为了降低事故的发生率,首先应加强对人员的培训,提高施工人员对安全操作的认识和能力。
其次,建立健全相应的考核制度,提高工人对施工安全的重视程度。
最后,加强对分包商和劳务队的管理,在合同中明确安全责任,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体系能够落地生效。
二、现场环境施工现场环境复杂多变,环境因素是造成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对施工现场环境进行综合评估,识别潜在的危险源,是降低事故发生率的关键。
在评估施工现场环境时,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周边环境、劳动力密集区域、材料和机械设备存放区域、暂时性结构物等。
同时,还需要合理规划施工现场的布局,确保各个施工区域之间的安全距离,减少危险因素对人员和设备的影响。
三、机械设备作为建筑工地必不可少的工具,机械设备在施工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机械设备本身也会成为潜在的危险源。
为了识别机械设备的危险源,首先应对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并确保设备符合安全标准。
其次,应建立健全设备维护和保养制度,定期对设备进行维修和检修,提高设备的安全性能。
最后,培训施工人员正确操作和使用机械设备,以减少人为原因引发的事故。
四、施工材料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材料可能包含有毒有害物质,如油漆、胶水、化学品等。
这些材料如果使用不当将产生危险,对施工人员的健康造成伤害。
因此,在施工材料的选择上应尽量选择环保、无毒、无害的材料,减少对施工人员和环境的危害。
同时,要加强材料的管理,分类存放,避免不同性质的材料混存引发事故。
危险源辨识及预控措施方案
危险源辨识及预控措施方案1.物理危险源辨识及预控措施-声音:辨识噪声源,如机械设备、交通工具等,并采取隔音措施、佩戴防护耳塞等;-照明:辨识光照不足或强光照射的区域,并采取增加照明设备、调整光源角度等;-温度:辨识高温或低温环境,并采取通风降温、加热等措施;-水、电、气体:辨识可能存在的水、电、气体泄漏风险,并采取防漏电、防漏水、安全操作等措施;-辐射:辨识可能存在的电磁辐射、紫外线辐射等,并采取屏蔽措施、佩戴防护设备等。
2.化学危险源辨识及预控措施-危险品:辨识可能存在的危险品及其储存或处理场所,并采取分类储存、标识管理、安全操作等措施;-有害气体:辨识可能存在的有害气体释放源,并采取通风换气、佩戴防毒面具等;-化学品泄漏:辨识可能存在的化学品泄漏风险,并采取防漏措施、建立泄漏应急预案等措施。
3.生物危险源辨识及预控措施-病菌传播:辨识疾病传播风险源,如空气传播、接触传播等,并采取个人防护、消毒措施等;-生物实验室:辨识实验室中可能存在的病原体、毒素等,并采取生物安全柜、人员培训等措施;4.人为危险源辨识及预控措施-人员行为:辨识可能导致事故的人为行为,如错误操作、违规行为等,并采取岗前培训、安全意识教育等措施;-交通事故:辨识交通事故风险,如通行车辆、交叉路口等,并采取交通指导、交通安全设施等措施;5.其他危险源辨识及预控措施-火灾:辨识火灾风险因素,如易燃物、火源等,并采取火源隔离、消防器材等措施;-坍塌:辨识可能导致坍塌的因素,如滑坡、地震等,并采取安全设施、加固措施等;-感染:辨识可能导致感染的因素,如病原体、传染源等,并采取个人防护、消毒措施等;为了确保危险源辨识及预控措施方案的有效实施,需要进行定期的复查和更新,以保持相关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此外,还需要进行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确保预控措施的有效执行。
最后,也需要建立健全的事故应急预案,以应对突发事件,减少事故损失。
工程危险源识别与应急方案
工程危险源识别与应急方案一、工程危险源识别在施工现场存在着多种危险源,包括人员伤害、物质泄漏、火灾、建筑物倒塌等各种可能危及安全的情况。
因此,对工程危险源的识别十分重要。
1、施工现场人员伤害危险源(1)高空作业:高空作业是施工现场最容易发生人员伤害的地方。
操作人员在高处工作时,如果没有正确使用安全带或脚手架等安全设施,很容易发生摔落事故。
(2)机械设备操作:在施工现场,常见各种机械设备,如吊车、挖掘机等,如果操作人员操作不当或者设备本身存在隐患,可能导致人员伤害。
(3)电气设备:在建筑施工中,常见各种电气设备,如电焊机、电动工具等,如果操作不规范或者设备故障,会造成电击事故。
2、物质泄漏危险源(1)化学品泄漏:在施工现场,常用各种化学品进行建筑施工,如果存放或使用不当,可能导致化学品泄漏,对人员和环境造成危害。
(2)燃气泄漏:建筑施工中常见燃气设施,如果燃气管道漏气或燃气设施故障,可能导致燃气泄漏和火灾。
3、火灾危险源(1)电气设备故障:在工程施工中,常常使用各种电气设备,如果操作不当或设备本身存在故障,容易导致电气设备着火。
(2)明火作业:工程施工中,常见明火作业,如焊接、烧烤等,如果操作不当或者环境不当,可能引发火灾。
4、建筑物倒塌危险源(1)建筑结构受力不均:在施工中,建筑物结构很容易受外力影响,如果不及时加固或者支撑,可能导致建筑物结构受力不均,最终导致倒塌。
(2)基础建筑不稳固:建筑物基础是建筑物的支撑,如果基础不稳固或者施工不当,很容易导致建筑物倒塌。
二、工程危险源应急方案为了有效地应对工程施工中可能发生的危险事故,需要针对不同的危险源制定相应的应急方案。
1、人员伤害应急方案(1)高空作业:在高空作业时,必须正确使用安全带和脚手架等安全设施,同时需要定期检查安全设施的使用情况,确保人员在高空作业时安全。
(2)机械设备操作:对于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需要定期进行设备检查和维护,操作人员也需要接受相关的培训,确保设备操作的安全。
危险源辨识及应急预案
危险源辨识及应急预案一、危险源辨识为了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在各种场景和环境下,我们需要对潜在的危险源进行辨识。
危险源辨识是指对可能引发事故的因素进行识别和评估的过程。
下面,我们将分别从不同的场景和环境,对几个常见的危险源进行辨识。
1. 工业环境中的危险源工业环境中的危险源主要包括火灾、爆炸、化学泄漏等,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辨识:(1)检查电气设备的安全性,包括电线是否老化、绝缘是否完好等。
(2)检查危险品的存放和使用情况,确保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3)检查化学品泄漏的风险,包括气体、液体和固体的泄漏。
(4)检查火灾的风险,包括电气设备、易燃物品的存放和使用情况。
2.建筑工地中的危险源建筑工地中的危险源主要包括高空坠落、机械伤害、施工误伤等,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辨识:(1)检查安全设施的完善性,如围护网、脚手架、安全帽等。
(2)检查机械设备的使用情况,包括起重机、挖掘机、钢筋加工机械等。
(3)检查建筑材料的堆放和使用情况,确保不会引发意外伤害。
(4)检查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情况,确保其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
3.交通出行中的危险源交通出行中的危险源主要包括交通事故、路面隐患等,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辨识:(1)检查车辆的使用情况,包括轮胎是否磨损、刹车是否灵敏等。
(2)检查驾驶员的驾驶技术和状态,确保其健康良好、注意力集中等。
(3)检查道路的交通标志和交通信号灯是否正常运行。
(4)检查道路的路面状况,包括路面平整度、坑洼等。
二、应急预案的制定应急预案是指为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和灾害事故,提前制定的应急应对措施和行动方案。
下面,我们将分别从不同的场景和环境,制定几个常见的应急预案。
1.工业环境的应急预案(1)火灾应急预案火灾应急预案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安全撤离的路线和逃生通道规划;-应急疏散的组织方法和流程;-火灾报警的装置和报警方法;-灭火器材和灭火器使用方法的培训。
施工现场危险部位预防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
施工现场危险部位预防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
首先,施工现场应设置明显的危险区标志,标明危险区域的范围和危险类型,防止人员误入。
同时,应设置专门的监控摄像头对危险区域进行全天候监控,并实施定期巡检。
监控
摄像头应安装在高处,并能够覆盖整个危险区域,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潜在的危险。
其次,应在危险部位周围设置防护栏杆或围挡,以防止人员靠近危险区域。
防护栏杆应牢
固可靠,能承受一定的冲击力。
在设置防护栏杆时,还需考虑到施工进程的变化,及时进
行调整和修复。
另外,施工单位应对危险部位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和工具的正常运作,并对可
能引发事故的危险源进行处理。
例如,机械设备应定期检修,工具应保持锋利且完好无损。
同时,还需充分培训工人,提高其对危险的识别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
此外,施工单位还需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在发生事故时各个岗位的职责和应对措施。
应急
预案要包括事故报警程序、人员疏散路线和安全出口的位置、应急救援队伍的组成和联系
方式等重要内容。
所有参与施工的工人都应接受必要的培训,熟悉应急预案并能够迅速行动。
总之,施工现场危险部位的预防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是确保施工安全的重要环节。
通过合
理的监控措施,有力地防止事故的发生,并及时采取应急措施来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
施
工单位应加强对危险部位的管理和监管,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为施工现
场的安全保驾护航。
危险源辨识及预控要求措施
危险源辨识及预控要求措施一、危险源辨识要求1.制定危险源辨识工作计划,包括辨识目标、方法和具体步骤。
2.设立专门的危险源辨识小组或委托相关机构进行辨识工作。
3.对工作场所进行全面的危险源辨识,包括设备、场地、作业活动等。
4.辨识过程中要注意潜在的物理、化学、生物、人为等各类危险源。
5.辨识结果要全面、准确,包括危险源的名称、位置、性质、可能带来的危害等信息。
二、危险源辨识措施1.对于辨识出的危险源,要及时进行风险评估,判断其造成的风险等级。
2.危险源应分类管理,根据风险等级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3.优先采取工程控制措施,如安装防护设备、改进工艺流程等,以降低危险源的风险。
4.若工程控制措施无法消除风险,应采取行政控制措施,如制定操作规程、安全作业指导书等。
5.给予员工必要的防护设备和培训,确保其知晓并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
6.定期检查和维护防护设备和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及时修复或更换损坏设备。
三、危险源预控要求1.危险源辨识是一个动态过程,要定期进行复查和更新,及时发现和解决新出现的危险源。
2.新引进设备、工艺或变动作业流程时,要进行风险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3.建立危险源台账,对各类危险源进行记录和归档,以备查阅和管理。
4.在危险源附近设置警示标志和安全警告,提醒员工注意相关危险。
5.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四、危险源事故应急处理1.建立健全的应急预案,包括危险源事故的应急预警、紧急撤离、救援与处置、善后等措施。
2.配备必要的应急装备和器材,如应急通讯设备、消防设备、急救箱等。
3.定期进行应急演练,增加员工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4.即时报告和调查危险源事故,总结教训,采取措施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危险源辨识及预控是企业安全管理的基础工作,通过有效地辨识和控制危险源,可以有效地减少事故和伤害的发生,保护员工和环境的安全。
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危险源辨识和预控机制,注重员工安全教育和培训,以确保危险源的全面管理和有效控制。
危险源辨识及预防措施
危险源辨识及预防措施危险源辨识就是识别危险源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危险源辨识主要是对危险源的识别,对其性质加以判断,对可能造成的危害、影响进行提前进行预防,以确保生产的安全、稳定。
下面店铺为大家分享危险源辨识及预防措施,欢迎大家参考借鉴。
危险源辨识及预防措施篇1一、安全生产保证措施1、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有关条例,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签订安全生产责任合同,建立安全台账,施工现场安全标准化管理,设立安全监督责任岗位。
2、本公司将为所有现场施工人员配备必要的劳保用品,包括:安全帽、防砸鞋、劳保衣等物品;现场施工工人应穿戴整齐,不得存在无配带安全帽、穿拖鞋、穿短裤,不穿上衣等违规现象。
3、特种作业人员需持劳动部门颁发的有效证件作业,严禁无证作业。
4、健全安全交底的制度。
各分项工程施工要实行逐级安全、消防技术交底,并不定期的向相关组长进行交叉作业的安全交底,并履行签字手续。
5、开展班组安全自检和互检活动。
工地现场每月召集一次安全检查活动,并实行安全生产奖惩制度。
6、所有施工人员进场,必须进行安全消防三级教育,进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高空作业系好安全带。
7、制度具体安全目标,实行目标管理,强化对工作指令、技术措施、操作规程、人员素质、设备完好、安全检查等方面工作,把安全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中,并抓住事故苗头实行“三不放过”的原则。
8、本工程派往施工施工现场的施工机械保证在安全使用年限内,杜绝带病作业,项目部定期对所有施工机械进行检查维护。
9、在交叉作业中,不得在同一垂直方向上同时作业,下层作业的位置必须处于依上层高度确定的可能坠落的范围半径之外。
不符合此条件时,中间应设置安全防护层。
10、严防带电金属导线乱扯乱放,严格执行安全用电各项规定。
随时监督和检查导线完好情况。
11、质量安全部应定期抽检、当班焊工应每天检查安全带有无烧损,其安全带用选挂绳必须全部加套。
并不得穿戴化学纤维制作的防护用品。
12、严禁在带压、带电和装有易燃、易爆和有毒介质的设备或管道上施焊。
危险源辨识及应急预案
危险源辨识及应急预案一、危险源辨识1.确定危险源的范围首先要明确危险源的范围,包括物理、化学、生物、人员行为等方面的危险源。
对于企事业单位而言,还要考虑设备、设施、工作方式、作业环境、劳动组织等工作方面的危险源。
2.收集必要的信息和数据3.描述危险源的特点和工作环境将收集到的信息和数据进行整理和归纳,准确地描述危险源的特点和工作环境。
描述内容包括危险源的性质、规模、工艺流程、作业条件、设备设施等。
4.评价危险源的可能风险根据危险源的特点和工作环境,结合相关的法律、标准、规范等,评价危险源的可能风险。
评价内容包括风险的发生概率、危害的严重程度等。
5.确定危险源的控制措施根据评价结果,确定危险源的控制措施。
控制措施包括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
事前控制是指在事故发生之前,通过改善设备设施、改进工艺流程、制定作业规程等措施,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
事中控制是指在事故发生过程中,通过紧急处置、应急措施等措施,减小事故的危害程度。
事后控制是指事故发生之后,通过事故调查、教训总结等措施,防止事故再次发生。
二、应急预案应急预案是指为应对突发事件和事故,在事前制定的预先安排,包括组织结构、职责分工、行动计划、应急资源等。
应急预案的目的是保护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并提高应对突发事件和事故的能力。
应急预案包括以下内容:1.组织结构和职责分工明确应急指挥机构和各救援队伍的组织结构和职责分工。
指挥机构要明确指挥人员和职责,各救援队伍要明确队长和队员的职责。
2.情景评估和风险评估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和事故进行情景评估和风险评估。
情景评估是指根据事故的性质、范围、可能的影响等,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
风险评估是指对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评估,包括风险的概率、程度等。
3.应急资源明确应急资源的种类、数量和配置。
应急资源包括人员、设备、物资等。
对于企事业单位而言,应急资源还包括应急设施和应急物资。
4.应急行动计划制定详细的应急行动计划,明确各救援队伍的行动流程和行动时机。
工程危险源辨识及应急预案控制措施
工程危险源辨识及应急预案控制措施工程危险源是指各种工程项目中可能对人员、环境和设备造成破坏和威胁的因素,其包括了人为、自然、技术等多种因素,如高处作业、机械作业、电气作业、药品化学品、挖掘等等。
针对这些危险源,必须进行辨识并制定应急预案和控制措施。
因此,本文将主要从以下几点展开。
一、危险源辨识危险源辨识是指通过对工程项目的全面了解,找出可能对人员、环境和设备造成危害的因素,通过建立符合标准的危险源管理系统,将危险源合理分类,识别出各类危险源的主要特征、危险程度及分布情况。
同时要建立相应的数据、卡片、档案系统和数据库,以便查询、统计和分析。
在进行危险源辨识时有以下几个步骤:1、收集资料:了解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分析项目特点、工程参数、施工环境等。
2、沟通交流:通过与各方面的人员交流沟通,了解更多的信息和意见,进行评估和分析。
3、现场勘察:对工程项目进行现场勘察,解决直观的问题,了解场地的情况。
4、风险评估:根据收集到的各项资料,对危险源进行评估,确定存在哪些危险,把危险源分级。
5、建立数据及数据库:建立符合标准的危险源管理系统,建立相应的数据、卡片、档案系统和数据库,以便查询、统计和分析。
二、应急预案的制定应急预案是指在危险事故发生时,为了保障人员的安全和减少损失而做出的既定行动计划。
制定应急预案是防范和控制危险源的必要措施之一。
1、形式化描述:制定应急预案之前,需要对工程项目的危险源进行分析,并对危险源的危险性进行评估,以便能够形式化描述应急预案。
2、概述应急流程:在形式化描述之后,需要对应急流程进行概述。
这个过程包括了对预防措施和应急措施的排序,可以为后续的工作提供思路和依据。
3、制定应急策略:应急策略是指在危险事故发生后,应急预案按照先后顺序判断应该采取的措施。
采用合适的应急策略和方法,可以有效地减轻危险源带来的影响。
4、建立应急组织:为了实现应急预案,需要建立相应的应急组织,可以根据工程项目的规模及特殊要求设置多个级别和不同功能的应急组织,以便更好地承担应急任务。
重大危险点源监控预防措施及应急预案
重大危险点源监控预防措施及应急预案一、危险点源监控预防措施:1. 风险评估:对危险点源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确定潜在的危险因素和可能的危险事件。
这可以通过专业人员进行危险性分析和风险评估来完成。
2. 安全设备安装: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安装相应的安全设备,如火灾报警器、烟雾探测器、气体泄漏监测仪等。
这些设备能够实时监测危险源的状态并及时发出警报,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
3. 定期检查和维护:对监控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以确保其正常工作。
此外,还需要对危险点源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及时清理和修复潜在的危险因素。
4. 培训和教育:开展相关人员的培训和教育,使其了解危险源的特点、危险因素以及相应的应对措施。
这可以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反应能力。
5. 监控系统建设:建立完善的危险点源监控系统,监测危险源的运行状态,并能够迅速响应和处理紧急情况。
这可以通过监控摄像头、网络连接和数据传输来实现。
二、应急预案:1. 应急演练:定期进行应急演练,让相关人员熟悉预案的操作流程和实施步骤,增强应急响应和危机处理能力。
2. 危险源隔离:在危险源发生事故或意外情况时,立即采取隔离措施,将人员迅速撤离,并防止事故扩大蔓延。
3. 应急通讯:建立健全的应急通讯系统,确保与相关部门的及时沟通和信息交流,能够迅速调动人员和资源。
4. 应急物资准备:事先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如急救箱、灭火器、安全防护装备等,以应对突发事件的发生。
5. 救援和恢复:在事故发生后,迅速启动救援和恢复工作,调动专业人员进行紧急处理和后续防范措施的落实。
总之,在危险点源监控方面,早期预防和风险评估是关键,而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实施则是保障人员安全的重要保障措施。
通过以上预防措施和应急预案的落实,可以有效降低危险源发生事故的概率,并能够快速、有效地应对突发情况,保护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
现场危险源的辨识与控制(三篇)
现场危险源的辨识与控制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工作场所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关注。
在工作场所,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危险源,如高处坠落、机械伤害、化学品泄漏等等,如果不及时识别和控制这些危险源,将会对员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对于现场危险源的辨识与控制十分重要。
首先,辨识危险源是保障工作场所安全的第一步。
辨识危险源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1.观察和检查。
通过对工作场所的观察和检查,发现潜在的危险源。
可以通过组织专门的巡检人员,定期检查并记录工作场所中存在的危险源,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2.了解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
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明确工作场所存在的危险源,如工艺流程、设备使用、物料存储等,可以及时对这些危险源进行辨识。
3.参考相关资料。
通过参考相关行业资料和先进企业的经验,了解工作场所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源,可以做到有的放矢地进行辨识。
控制危险源是辨识后的必要步骤。
控制危险源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1.采取工程控制措施。
通过对工作场所的设计和改造,减少和消除危险源,如在高处设置护栏、安装风险警示标识等。
2.采取行政控制措施。
通过管理制度和管理措施,规范员工的行为和操作,减少操作中的风险。
如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加强人员培训等。
3.采取个体防护措施。
对于无法完全消除的危险源,可以通过个人防护装备和设施来进行控制,如佩戴安全帽、防护眼镜等。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不同的危险源,需要选择不同的控制措施。
比如,对于高处作业,可以通过设置护栏、悬挂安全带等来控制;对于化学品泄漏,可以通过密封容器、通风设备等来控制。
另外,危险源的辨识与控制不是一次性的工作,而是需要定期进行检查和评估。
随着工作环境的变化和新的危险源的出现,旧的控制措施可能会失效,因此需要定期审查和更新控制措施,以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
同时,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教育也是保证工作场所安全的重要环节。
只有员工具备了足够的安全知识和技能,才能更好地辨识和控制危险源。
工作中的危险源识别与应急处理预案
工作中的危险源识别与应急处理预案工作场所中存在各种各样的危险源,包括但不限于机械设备、有害气体、高温、高压等。
为了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正确地识别危险源并制定应急处理预案至关重要。
危险源识别是工作安全的基础。
在面对复杂的工作场景时,工作人员应当具备识别潜在危险源的能力。
首先,需要学会观察和分析工作环境。
例如,对于机械设备,工作人员要能够识别出旋转部件、移动部件和高压部件等,以及它们潜在的危险性。
其次,要了解各种材料和化学品的性质。
对于有害气体和有毒物质,工作人员应当熟悉其特点和剧毒程度,通过气体检测仪或其他相关设备进行检测。
最后,要时刻保持警惕,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危险源。
例如,在高温环境下工作时,应当注意防止烫伤和中暑等情况的发生。
识别危险源之后,制定并实施有效的应急处理预案是必不可少的。
应急处理预案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事前准备、应急逃生、急救以及事故报告与调查。
首先,在事前准备阶段,应制定明确的工作程序和安全操作规范,确保工作人员了解自己的职责和操作方法。
其次,在应急逃生方面,需要制定灵活且可操作的逃生计划,包括明确的逃生路线和应对突发情况的应急演练。
第三,在急救方面,应设立急救站点,并培训员工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技能,以便在发生事故时能够及时救治伤者。
最后,在事故报告与调查方面,应当建立健全的报告机制和调查流程,彻底了解事故的原因和责任,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以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除了这些基本的危险源识别与应急处理预案外,工作场所还应实施其他一些安全措施,以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保障工作环境的安全性。
例如,定期组织安全培训和演习活动,提高员工的风险识别和应对能力;设立安全标识和警示标志,提醒人们注意危险源和安全防护措施;加强设备维护和检修工作,确保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工作环境的安全性。
总之,工作中的危险源识别与应急处理预案是确保工作场所安全的重要环节。
在工作中,我们应时刻保持警惕,学会识别危险源,并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制定应对措施。
【免费下载】 现场危险源辨识与确认及预防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
开发区综配区亦庄东工业区锅炉房改造工程燃气热水锅炉安装现场危险源辨识与确认及预防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编制:审核:安全:审定:批准:北京天元基业市政工程有限公司2014年7月2日为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及《建筑法》关于安全生产的有关规定,促进企业依法加强对建筑安全生产的管理,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度,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伤亡和其他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以及当施工中发生事故时,能采取紧急措施减少人员伤亡和事故损失,根据公司及现场施工作业环境的特点,特制定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一、指导思想为了保证建筑施工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的及时性和有效性,本着“预防为主、自救为主、统一指挥、分工负责”的原则,充分发挥公司在事故应急处理中的重要作用,保障公司、社会及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使事故造成的损失和影响降至最低程度。
二、本次建筑施工的主要特点及事故隐患的分布本次锅炉本体安装施工是一个技术复杂,工序频繁交叉施工的项目,主要特点有:1、位置固定,施工活动都是围绕着建筑物、构筑物来进行的,这就形成了在有限的场地上集中了大量的工人、材料、设备和施工机具进行作业,而且各种机械设备、施工人员都要随着施工的进展而不停的流动,作业条件随之变换,不安全因素随时可能出现。
2、锅炉散装到货,设备零部件多。
从基础验收、本体安装到水压试验、烘炉、煮炉、试运行,每道工序不同,不安全因素也不同,即使同一道工序由于工艺和施工方法不同,施工过程也不同。
而随着工程进度的发展,施工现场的状况和不安全因素也随着变化。
而且施工人员在室外露天作业,工作条件差危险因素多。
3、上锅筒内部部件安装,操作空间狭小,属于密闭空间作业,且处于高温酷暑季节,必须采取有效合理的防暑降温、通风、照明等措施。
通过对事故的类别、原因、发生的部位等进行的统计分析得知,高处坠落、触电事故、物体打击、机械伤害、火灾中毒等五种是施工现场最常发生的事故,所以,我们在日常生产活动中要加强对以上多发性事故隐患的整治工作,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发生事故。
危险源辨识与控制和应急救援预案管理制度
危险源辨识与控制和应急救援预案管理制度危险源辨识与控制是指对于生产、工作等环境中可能存在的各种危险因素进行识别和管理,以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而应急救援预案管理制度是指在紧急情况下,制定和执行应急救援预案,以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
下面将分别对这两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危险源辨识与控制1.危险源辨识:通过对生产、工作环境中可能存在的各种危险因素进行识别和评估,包括物理、化学、生物、人为等方面的危险因素。
可以通过安全检查、现场观察、安全技术分析等方法进行辨识。
2.危险源控制:根据危险源的辨识结果,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包括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和个体防护措施等。
技术措施包括改进工艺、提高设备的安全性能等;管理措施包括制定健全操作规程、加强安全培训等;个体防护措施包括佩戴个体防护用品等。
3.危险源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危险源管理制度,包括制定相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危险源管理手册等。
通过检查、评估、监督等手段,确保危险源的控制措施得到落实,避免事故的发生。
1.应急救援预案:根据可能发生的各种突发事件,制定相应的应急救援预案。
预案包括事故的类型、应急措施、救援流程、人员职责等内容,以保障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应对。
2.应急演练:定期进行应急演练,包括组织人员进行事故模拟、演练各项应急措施,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和应变能力。
同时,通过演练可以发现预案存在的不足之处,及时加以改进。
3.组织救援力量:建立相应的救援队伍和物资储备体系,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调动救援力量。
同时,与相关部门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协调资源,做到应急救援工作的高效快捷。
4.应急指挥中心:建立应急指挥中心,负责指挥和协调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工作,及时发布通告和警示信息,组织各项救援工作。
总结:危险源辨识与控制和应急救援预案管理制度是保障人员生命安全和健康的重要措施。
通过对危险源进行辨识和控制,能够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
而合理制定和执行应急救援预案,能够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迅速做出应对,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发区综配区亦庄东工业区锅炉房改造工程燃气热水锅炉安装现场危险源辨识与确认及预防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编制:审核:安全:审定:批准:北京天元基业市政工程有限公司2014年7月2日为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及《建筑法》关于安全生产的有关规定,促进企业依法加强对建筑安全生产的管理,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度,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伤亡和其他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以及当施工中发生事故时,能采取紧急措施减少人员伤亡和事故损失,根据公司及现场施工作业环境的特点,特制定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一、指导思想为了保证建筑施工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的及时性和有效性,本着“预防为主、自救为主、统一指挥、分工负责”的原则,充分发挥公司在事故应急处理中的重要作用,保障公司、社会及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使事故造成的损失和影响降至最低程度。
二、本次建筑施工的主要特点及事故隐患的分布本次锅炉本体安装施工是一个技术复杂,工序频繁交叉施工的项目,主要特点有:1、位置固定,施工活动都是围绕着建筑物、构筑物来进行的,这就形成了在有限的场地上集中了大量的工人、材料、设备和施工机具进行作业,而且各种机械设备、施工人员都要随着施工的进展而不停的流动,作业条件随之变换,不安全因素随时可能出现。
2、锅炉散装到货,设备零部件多。
从基础验收、本体安装到水压试验、烘炉、煮炉、试运行,每道工序不同,不安全因素也不同,即使同一道工序由于工艺和施工方法不同,施工过程也不同。
而随着工程进度的发展,施工现场的状况和不安全因素也随着变化。
而且施工人员在室外露天作业,工作条件差危险因素多。
3、上锅筒内部部件安装,操作空间狭小,属于密闭空间作业,且处于高温酷暑季节,必须采取有效合理的防暑降温、通风、照明等措施。
通过对事故的类别、原因、发生的部位等进行的统计分析得知,高处坠落、触电事故、物体打击、机械伤害、火灾中毒等五种是施工现场最常发生的事故,所以,我们在日常生产活动中要加强对以上多发性事故隐患的整治工作,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发生事故。
三、各类事故的预防措施(一)个体伤害事故预防监控措施:1、触电事故(1)施工现场可能发生触电伤害事故的环节在建工程与外电高压线之间不达安全操作距离或防护不符合安全要求;临时用电架设未采用TN-S系统,不达“三级配电两级保护”要求;雨天露天电焊作业;不遵守手持电动工具安全操作规程;照明灯具金属外壳末作接零保护,潮湿作业末采用安全电压;高大机械设备末设防雷接地;非专职电工操作临时用电等。
(2)预防措施①施工现场做到临时用电的架设、维护、拆除等由专职电工完成。
②工程的外侧防护与外电高压线之间必须保持安全操作距离。
达不到要求的,要增设屏障、遮栏或保护网,避免施工机械设备或钢架触高压电线。
无安全防护措施时,禁止强行施工。
③综合采用TN-S系统和漏电保护系统,组成防触电保护系统,形成防触电二道防线。
④锅炉安装时不得在高、低压线下方施工。
⑤坚持“一机、一闸、一漏、一箱”。
配电箱、开关箱要合理设置,避免不良环境因素损害和引发电气火灾,其装设位置应避开污染介质、外来固体撞击、强烈振动、高温、潮湿、水溅、以及易燃易爆物等。
⑥雨天禁止露天电焊作业。
⑦按照《建筑施工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做好各类电动机械和手持电动工具的接地或接零保护,保证其安全使用。
凡移动式照明及密闭空间内照明,必须采用安全电压。
⑧坚持临时用电定期检查制度。
2、高处坠落及物体打击事故预防监控措施:(1)施工现场可能发生高处坠落和物体打击事故的环节高处作业物料堆放不平稳;架上嘻戏、打闹、向下抛掷料;不使用劳保用品,酒后上岗,不遵守劳动纪律;起重、吊装工末按安全操作规程操作。
(2)预防措施①凡在距地2m以上,有可能发生坠落的设备平台边、屋面边、预留洞口、通道口、基坑口等高处作业时,都必须设置有效可靠的防护设施,防止高处坠落和物体打击。
②施工现场使用的卷扬机,必须专人专机,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配备齐全有效限位装置。
在运行前,要对制动装置、断绳保险等安全设施进行检查验收,经确认合格有效,方可使用。
③搭设脚手架所用材料必须合格,操作层的跳板必须满铺,并设置踢脚板和防护栏杆或安全立网。
在搭设脚手架前,须向工人作较为详细的交底。
严禁架上嘻戏、打闹、洒后上岗和从高处向下抛掷物块,以避免造成高处坠落和物体打击。
3、机械伤害事故预防监控措施:(1)施工现场可能发生机械伤害的环节机械设备未按说明书安装、未按技术性能使用;机械设备缺少安全装置或安全装置失效;对运行中的机械进行维修、保养、调整,未按操作规程操作;机械设备带病运作。
(2)预防措施①机械设备应按其技术性能的要求正确使用。
缺少安全装置或安全装置已失效的机械设备不得使用。
②按规范要求对机械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③机械操作工持证上岗,工作期间坚守岗位,按操作规程操作,遵守劳动纪律。
④处在运行和运转中的机械严禁对其进行维修、保养或调整等作业。
⑤机械设备应按时进行保养,当发现有漏保、失修或超载带病运转等情况时,有关部门应停止其使用。
4、中毒事故预防监控措施:(1)施工现场可能发生中毒的环节上锅筒等密闭空间内作业,空气流动不畅;现场焚烧的有毒物质;食堂采购的食物中含有毒物质或工人食用腐烂、变质食品。
(2)预防措施①密闭空间作业,要进行毒气试验和配备通风设施。
②严禁现场焚烧有害有毒物质。
③工人生活设施符合卫生要求,不吃腐烂、变质食品。
炊事员持健康证上岗。
暑伏天要合理安作息时间,防止中暑脱水现发生。
(二)火灾、化学物品爆燃或爆炸应急预案1、火灾事故预防监控措施:(1)施工现场发生火灾的主要环节电气线路超过负荷或线路短路引起火灾;电热设备、照明灯具使用不当引起火灾,大功率照明灯具与易燃物距离过近引起火灾,电弧、电火花等引起火灾。
电焊机、点焊机使用时电气弧光、火花等会引燃周围物体,引起火灾;民工生活、住宿临时用电拉设不规范,有乱拉乱接现象。
民工在宿舍内使用大功率电器引燃易燃物质等。
(2)预防措施①要根据电器设备的用电量正确选择导线截面,导线架空敷设时其安全间距必须满足规范要求。
②电气操作人员要认真执行规范,正确连接导线,接线柱要压牢、压实。
③现场用的电动机严禁超载使用,电机周围无易燃物,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保证设备正常运转。
④施工现场内严禁使用电炉子,使用碘钨灯时,灯与易燃物间距要大于30cm,室内不准使用功率超过60w的灯泡。
⑤使用焊机时要执行用火证制度,并有人监护、施焊周围不能存在易燃物体,并配备防火设备。
电焊机要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
⑥施工现场的高大设备做好防雷接地工作。
⑦存放易燃气体、易燃物仓库内的照明装置一定要采用防爆型设备,导线敷设、灯具安装、导线与设备连接均应满足有关规范要求。
2、易燃、易爆危险品引起火灾、爆炸事故预防监控措施:(1)施工现场由于易燃、易爆物品使用引起火灾、爆炸的主要环节施工现场的使用油漆、松节油、汽油等涂料或溶剂;使用挥发性易燃性溶剂稀释的涂料时使用明火或吸烟;焊、割作业点与氧气瓶电石桶和乙炔发生器等危险品的距离过小;(2)预防措施①使用挥发性、易燃性等易燃、易爆危险品的现场不得使用明火或吸烟,同时应加强通风,使作业场所有害气体浓度降低。
②焊、割作业点与氧气瓶、电石桶和乙炔发生器等危险品物品的距离不得少于10m,与易燃、易爆物品的距离不得少于30m。
(三) 暴风雨预防监控措施::(1)施工现场由暴风雨引起伤亡事故的主要环节,强风高处作业(阵风六级、风速10.8m/s);基础土方施工由于无排(降)水措施导致土方边坡失稳;(2)预防措施①基础土方施工应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有效的排(降)水措施(土建配合)②六级以上大风严禁登高作业,吊装作业(四)地震预防监控措施:(1)施工现场可能发生的地震、水灾灾害,由于地震导致建筑物损毁、人员伤害。
(2)处置措施组织人员紧急疏散。
(五)水灾预防监控措施::(1)施工现场可能发生的地震、水灾灾害,由于水灾导致建筑物损毁、人员伤害。
(2)处置措施组织人员紧急疏散。
五、各类事故的救援预案(一)处置程序施工现场一旦发生事故时,施工现场应急救援小组应根据当时的情况立即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或进行现场抢救,同时要以最快的速度进行报警,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要立即赶赴事故现场,组织、指挥抢救排险,并根据规定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尽量把事故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并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项目指挥部人员熟知本项目工程的安全消防通道及安全疏散道路路线图,并确保通道的畅通,遇突发紧急事故时,由专人指挥与事故应急救援无关人员的紧急疏散,根据不同的事故,明确疏散的方向、距离和集中地点。
(二)报警和联络方式一旦发生事故时,施工现场应急救援小组在进行现场抢救、抢险的同时,要以最快的速度通过电话进行报警,如有人员伤亡的,要拨打“120”急救电话和公司报警电话;如果发生火灾,应拨打“119”火警电话和公司报警电话。
(三)各类事故的救援预案1、触电事故的救援预案一旦发生触电伤害事故,首先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方法是切断电源开关,用干燥的绝缘木棒、布带等将电源线从触电者身上拨离或将触电者拨离电源),其次将触电者移至空气流通好的地方,情况严重者,边就地采用人工呼吸法和心脏按压法抢救,同时就近送医院。
2、高处坠落及物体打击事故的救援预案工地急救员边抢救边就近送医院。
3、机械伤害事故的救援预案(1)对于一些微小伤,工地急救员可以进行简单的止血、消炎、包扎。
(2)就近送医院。
4、中毒事故的救援预案施工现场一旦发生中毒事故,让病人大量饮水、刺激喉部使其呕吐,立即送医院抢救,向当地卫生防疫部门报告,保留剩余食品以备检验。
5、火灾事故的救援预案(1)迅速切断电源,以免事态扩大,切断电源时应戴绝缘手套,使用有绝缘柄的工具。
当火场离开关较远时需剪断电线时,火线和零线应分开错位剪断,以免在钳口处造成短路,并防止电源线掉在地上造成短路使人员触电。
(2)当电源线因其他原因不能及时切断时,一方面派人去供电端拉闸,一方面灭火时,人体的各部位与带电体保持一定充分距离,抢险人员必须穿戴绝缘用品。
(3)扑灭电气火灾时要用绝缘性能好的灭火剂如干粉灭火机,二氧化碳灭火器、1211灭火器或干燥砂子,严禁使用导电灭火剂扑救。
(4)气焊中,氧气软管着火时,不得折弯软管断气,应迅速关闭氧气阀门停止供氧。
乙炔软管着火时,应先关熄炬火,可用弯折前面一段软管的办法将火熄灭。
(5)一般情况发生火灾,工地先用灭火器将火扑灭,情况严重立即打“119”报警、讲清火险发生的地点、情况、报告人及单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