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 第一章 感觉和知觉.
医学心理学重点:感觉与知觉
医学心理学重点:感觉与知觉
医学心理学是医疗卫生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中,要求理解性记忆较高的内容,其中感觉与知觉是常考的知识点之一。
帮助大家梳理相关内容,以便大家更好地复习和记忆。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应,而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各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就是说,知觉是一系列组织并解释外界客体和事件的产生的感觉信息的加工过程。
对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是感觉,对同一事物的各种感觉的结合,就形成了对这一物体的整体的认识,也就是形成了对这一物体的知觉。
知觉是各种感觉的结合,它来自于感觉,但已不同于感觉。
知觉是各种感觉协同活动的结果;感觉不依赖于个人的知识和经验,知觉却受个人知识经验的影响。
同一物体,不同的人对它的感觉是相同的,但对它的知觉就会有差别,知识经验越丰富对物体的知觉越完善,越全面。
知觉虽然已经达到了对事物整体的认识,比只能认识事物个别属性的感觉更高级了,但知觉来源于感觉,而且二者反映的都是事物的外部现象,都属于对事物的感性认识,所以感觉和知觉又有不可分割的联系。
例如,看到了一个物体的视觉就包含了颜色、形状,乃至对这一物体其他外部特征的认识,所以,现实生活中很难有单独存在的感觉。
总之,知觉的产生以头脑中的感觉信息为前提,并且同感觉同时进行。
但知觉却不是各种感觉的简单总和。
因为在知觉中除了包
含感觉之外,还包含记忆、思维和言语活动等等。
知觉属于高于感觉的感性认识阶段。
但知觉和感觉一样,都是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产生的。
离开了事物对感官的直接作用,既没有感觉也没有知觉。
心理学感觉与知觉
知觉依赖于感觉提供的信 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组 织和解释。
感觉和知觉在个体和环境 互动中相互依存,共同发 展。
04
CATALOGUE
感觉与知觉的应用
在教育中的应用
感觉与知觉在教育中的应用广泛,它们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感知特点 ,以便更好地设计和呈现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例如,教师可以通过视觉、听觉和触觉等 多种方式呈现知识,以适应不同学生的感知需求。
研究感知觉的神经机制,探索大脑如何处理感觉信息,揭示感知 觉的生理和心理过程。
心理学与计算机科学的交叉
研究感知觉的人工智能模拟,探索机器如何模拟人类的感知和认知 过程,实现机器感知和智能。
心理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
研究感知觉与社会文化因素的关系,探索感知觉如何影响人类的社 会行为和文化发展。
感觉与知觉的神经科学研究
颜色知觉
是指个体对不同波长光线的感 知,能够分辨出不同的颜色。
知觉的特性
整体性
选择性
恒常性
组织性
知觉具有将感觉信息整合成有 意义整体的能力,即使某些部 分缺失或模糊,也能通过整体 来感知事物的完整形态。
在多种感觉信息中,人们会优 先选择某些信致的。
神经元编码机制
研究单个神经元如何编码感觉信 息,揭示神经元放电的规律和感 知觉的内在联系。
大脑皮层的功能区
划
研究大脑皮层不同区域在感知觉 过程中的作用,解析不同功能区 的神经元活动和相互联系。
跨感官整合
研究不同感官之间的信息整合机 制,揭示大脑如何将来自不同感 官的信息整合成完整的感知觉。
感觉与知觉的人工智能模拟
[整理版]环境心理学目录
目录绪言第一章感觉、知觉与认知第一节感觉一、感觉的特点二、感觉刺激的重要性三、引起感觉的主客观因素四、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第二节知觉与认知一、感觉与知觉的关系二、知觉定势三、习惯化——适应四、对变化的知觉五、认知第三节多种感觉与环境设计一、视觉研究的深化二、其他感觉与环境体验三、不同感觉的相互影响第二章环境知觉的理论第一节格式塔知觉理论一、格式塔心理学简介二、基本观点三、格式塔的组织原则第二节生态知觉理论--一、基本观点二、生态知觉与情感反应三、生态知觉与环境设计四、生态知觉与道德约束第三节概率知觉理论--一、基本观点和理论模型二、概率性的世界三、概率知觉与个人经验四、概率知觉与环境问题第三章认知地图和评价地图.第一节认知地图研究概述一、认知地图的研究方法二、认知地图的组成要素三、认知地图的性质四、认知地图的特点五、认知地图的功能六、个人认知成图能力的发展七、易识别环境的特征第二节城市公共意象研究实例——武汉市的公共意象一、城市公共意象图二、问卷资料的归纳和讨论三、城市环境总体评价第三节风景区认知地图研究实例一、被试者个人背景二、公共意象和认知结构三、风景质量评价四、讨论和建议第四节校园认知地图研究实例一、研究对象概述二、比较:范围、结构、同一性和意象元素三、讨论:识别、使用和理解第五节校园评价地图一、新的H校园认知地图二、情感评价地图三、审美评价地图四、校园环境总体评价第四章环境一行为关系的理论第一节唤醒理论一、唤醒与情绪二、环境刺激与情感评价三、唤醒与绩效第二节环境应激一、应激反应二、应激物的种类三、适应环境应激的意义和代价第三节环境负荷、适应水平和行为约束一、环境负荷理论二、适应水平理论三、行为约束理论四、各种理论观点的综合第四节行为场景理论一、场所的环境特征二、行为场景的人员配备·三、场所的生命四、研究行为场景的现实意义第五章噪声、拥挤和空气污染第一节噪声一、噪声的定义二、影响噪声评价的因素三、噪声对行为的影响四、减少噪声危害的措施第二节拥挤一、高密度对人类的影响二、影响拥挤感的其他因素三、对拥挤的理论解释四、减少拥挤感的措施第三节空气污染一、空气污染的来源二、空气污染对健康的危害三、对空气污染的知觉及其对行为的影响四、空气污染对绩效的影响第六章个人空间、私密性和领域性第一节个人空间与人际距离一、个人空间二、人际距离三、人际空问定位第二节私密性一、私密性的定义二、私密性的功能三、私密性与环境设计第三节领域性一、领域性和领域二、领域的类型三、领域的功能第七章城市环境的认知第一节城市意象的后续研究一、城市意象研究范围的扩大二、研究方法的改进三、研究内容的深化第二节空间定向一、满足基本需要的导航系统二、定向系统的文化差异三、自然环境特征对定向系统的影响四、环境具体因素对空间定向的影响五、环境改变对空间定向的影响第三节认知距离一、认知距离的概念二、影响认知距离的环境因素三、影响认知距离的文化和群体因素第八章城市环境的体验第一节城市环境体验的原理和特点一、环境信息的特点二、对“复杂性”的偏爱三、城市环境体验的特点第二节显著差异与城市环境体验一、显著差异的含义二、从环境知觉理论看显著差异三、可利用和开发的元素第三节与城市环境体验有关的若干问题一、形成显著差异元素二、城市设计美学——审美情感反应的理论模型三、综合性模拟研究四、寻求易识别性和复杂性的平衡第九章城市外部公共空间活动研究第一节外部空间活动研究综述一、早期国外的研究二、近年的外部空间研究三、分析城市外部空间活动的通常方法第二节外部空间中的行为习性一、动作性行为习性二、体验性行为习性三、行为习性的差异第三节城市外部空间研究实例一、洪山广场二、红楼广场三、滨江公园四、四美塘公园五、讨论和建议第四节基于行为的外部空间设计建议一、加强外部空间的生气感二、兼顾私密性活动三、形成私密性一公共性层次四、合理满足人的行为习性五、预防和减少破坏行为第十章城市环境的影响及其对策第一节城市环境影响的理论假设一、超载假设二、城市环境应激三、行为约束和人员过剩四、城市多场所分析概述第二节城市环境影响的研究例证一、应激与应对行为二、亲和与亲社会行为三、犯罪、犯罪率与恐惧感四、绩效和健康五、城市环境的积极影响六、大城市与小城市的比较第三节基于行为的城市环境问题对策一、重视社会因素二、旧城更新:研究例证与设计建议三、城市区域安全防卫研究第十一章建筑学中的一般应用第一节基于行为的设计原理和方法一、反映建筑与行为关系的理论二、“适用”的现代术语三、基于行为的建筑设计过程第二节环境一行为信息概述一、不同尺度的场所和场景二、使用者群体三、环境~行为现象第三节基于行为的“功能”研究一、功能研究的扩大二、功能研究的深入:外显功能与潜在功能三、功能研究的细化:特定功能与行为第十二章特定建筑环境与行为第一节建筑意象与室内认知距离一、建筑的意象二、使用者的建筑综合意象三、建筑室内的认知距离第二节室内空间定向一、建筑易识别性研究概述二、建筑平面拓扑复杂性的影响三、加强室内空间定向的建议第三节建筑体验概述一、知觉理论与建筑体验二、建筑体验的研究方法和影响因素三、室内空间的体验第四节特定建筑类型与行为一、居住场所二、老年人福利设施三、其他建筑类型结语:走向更朴实和更开明的环境一行为研究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普通心理学-感觉和知觉
知觉的过程和特点
- 形成知觉的步骤:感觉信息被加工和整合,从而形成有意义的知觉。 - 知觉的主观性和可变性:知觉受个体的经验、态度和期望的影响,因此可能因人而异。
感觉和知觉的关系
- 感觉对知觉的影响:感觉提供了知觉所需的初始信息和原始材料。 - 知觉对感觉的补充和解释:知觉帮助我们理解感觉,将其解释为有意义的经验。
感觉知觉的误解
- 感觉的易被误解性:感觉受到注意力、情绪和预期的影响,可能导致感觉的 错误理解。
- 知觉的主观偏见:个体的知觉可以受到个人偏好、文化背景和社会因素的影 响。
感觉和知觉的应用
- 感觉和知觉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感觉和知觉帮助我们认知世界,做出决策, 与他人交流,以及适应环境变化。
普通心理学-感觉和知觉
感觉和知觉是了解我们周围世界的重要过程。感觉是通过感觉器官接收外界 刺激,而知觉是将这些刺激转化为有意义的经验。
感觉和知觉的定义
感觉是我们通过感觉器官接收外部刺激的过程,而知觉是将这些感觉整合、 解释和赋予意义的过程。
感觉的过程和组成部分
- 五种感觉器官:视觉、听力、触觉、味觉和嗅觉。 - 感觉传递到大脑的路径:感觉信号经过感觉神经通路传递到大脑,进而被加 工和解释。
认知心理学感觉和知觉
补充资料:色彩功能 • 红色:刺激和兴奋神经系统,增加肾上腺素分泌和增强血液循环。
但接触红色过多时,会产生焦虑和身心受压的情绪,使易于疲劳 者感到筋疲力尽。所以,在寝室或书房应避免使用过多的红色。 • 橙色:产生活力,诱发食欲,有助于钙的吸收,利于恢复和保持 健康。此色适用于娱乐室、厨房等处,对寝室、书房则不宜。 • 黄色:可刺激神经和消化系统,加强逻辑思维,但金黄色的装饰 却易造成不稳定和任意行为。所以在寝室与活动场所,最好避免 使用金黄色的家具摆设。 • 绿色:有益消化,促进身体平衡,并能起到镇静作用,对好动或 身心受压抑者有益。自然的绿色对晕厥、疲劳与消极情绪均有一 定的克服作用。 • 蓝色:能调节体内平衡,在寝室使用蓝色,可消除紧张情绪,有 助于减轻头痛、发热、晕厥失眠。蓝色的的环境使人感到幽雅宁 静。 • 紫色:对运动神经、淋巴系统和心脏系统有压抑作用,可维持体 内钾的平衡,有促进安静和爱情及关心他人的感觉。 • 靛蓝色:可调和肌肉,能影响视觉、听觉和嗅觉,可减轻身体对 疼痛的敏感作用。该色不适于装饰,但若用于布料,可使人产生 安全感。
彩色负后象是刺激色的补色。红色——蓝绿 色;黄色——蓝色
三、感觉对比
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 的现象。
视觉的明度、颜色存在对比,味觉、嗅觉和皮肤觉 都存在感觉对比。
四、联觉 一种感觉的感受器受到刺激时,在另一感觉道也
产生了感觉的现象。 例如:红、橙、黄色使人觉得温暖—“暖色”;
量的变化,而对200克的物体,要增加6克才能感觉到 重量的改变。 K=?
不同感觉的韦伯系数
• 视觉(亮度) • 动觉(重量) • 痛觉(皮肤灼痛) • 听觉(音调) • 触觉(皮肤压力) • 嗅觉(天然橡胶气味) • 味觉(盐咸味)
心理学中的感觉与知觉
心理学中的感觉与知觉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感觉和知觉是我们与世界互动、理解周围环境以及做出决策的基础。
感觉和知觉看似简单直观,但在心理学领域,它们却是复杂而深刻的研究课题。
感觉,简单来说,就是我们通过身体的感觉器官,如眼睛、耳朵、鼻子、舌头和皮肤等,从外界环境中获取信息的过程。
这些信息可能是光、声音、气味、味道、温度、压力等等。
例如,当我们看到一朵鲜艳的花,眼睛接收到的色彩和形状的信息就是一种感觉。
当我们听到一首动听的歌曲,耳朵所捕捉到的声音的频率和节奏就是感觉。
感觉是一种生理过程,它的发生是自动的、无意识的。
不同的感觉器官对不同类型的刺激具有特定的敏感性。
眼睛对光敏感,耳朵对声波敏感,鼻子对化学物质敏感,等等。
而且,每种感觉器官都有其特定的感觉阈值,也就是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比如,我们能听到非常微弱的声音,但低于一定强度的声音我们就无法感知到。
知觉则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解释、组织和赋予意义的过程。
它不仅仅是对感觉信息的简单接收,更是对这些信息的理解和整合。
当我们看到那朵花,不仅是眼睛看到了它的颜色和形状,我们的大脑还会将这些感觉信息综合起来,形成对这朵花的整体知觉,比如认出这是一朵玫瑰,判断它的美丽程度,甚至联想到与花相关的情感和记忆。
知觉具有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和恒常性等特点。
整体性指的是我们倾向于将事物作为一个整体来感知,而不是孤立地看待各个部分。
比如,我们看到一个人的脸,不会只看到眼睛、鼻子和嘴巴,而是将它们组合在一起,形成对这个人面容的整体知觉。
选择性则是我们在众多的感觉信息中,有选择地关注某些部分而忽略其他部分。
在一个嘈杂的房间里,我们可以专注于与某个人的对话,而忽略周围其他人的声音。
理解性是指我们会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解释所感知到的信息。
比如,对于一个医生来说,看到 X 光片时的知觉理解可能与普通人完全不同。
恒常性则让我们在外界条件发生变化时,仍然能够保持对事物的稳定知觉。
心理学第一章感觉和知觉
?五 错觉
?凡是与客观事物不相符合的知觉,就是错觉。错 觉是常见的、很普遍的心理现象。有的错觉是在 相同的条件下人人都会产生的。错觉以视错觉为 最多。
?“醉者越百步之沟以为跬步之浍也”
?“暝暝而行者,见寝石以为伏虎,见植林以为耸 人也。”
?“从山下望木,十韧之木若箸。”
?常见的错觉有:图形错觉
错觉的种类
3 感觉与知觉的关系:
相同点:感觉和知觉都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与感官的产物, 都是对事物的直接认知,同属于感性认识过程。
区别:感觉和知觉是不同的心理过程。首先,它们认知的 具体内容不同;其次,二者赖以产生的因素不同;再 次,知觉要比感觉复杂得多。
联系:都是对客观事物的直接反映。
感觉是知觉的基础,脱离个别属性的空间整体是不 存在的,感觉越丰富、正确,知觉就越精确、完善。
?四 知觉的分类
?知觉由多种感官联合活动而产生的,故有多种分 类法。
?按起主导作用的感官:视知觉,听知觉,触知觉 等。
?按知觉反映事物的特性: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 运动知觉。
?空间处理物体的大小、形状、方位和距离的信息
?时间知觉处理事物的延续性和顺序性
?运动知觉处理物体在空间的位移等
?按知觉是否与客观事物相符:正确的知觉,错误 的知觉(错觉)
晶状体
眼睛
玻璃体
感光系统 视锥细胞
视杆细胞
不同波长的刺激转化为神 经冲动,经视神经传至大 脑皮层的视觉中枢便产生 视觉。
? 眼球结构
3 视觉的性质:是一种颜色感觉。
非彩色 :白 、黑、灰
颜色
彩色:非彩色以外的所有颜色
不同波长的光波,作用于人的视网膜,便产生不同的颜 色感觉。如: 700毫微米引起红色的感觉; 620毫微米 引起橙色; 570毫微米引起黄色; 510毫微米引起绿色; 470毫微米引起兰色; 420毫微米引起紫色的感觉。
简述感觉与知觉的关系心理学
简述感觉与知觉的关系心理学哎,说到感觉与知觉,这俩词儿听起来挺玄乎,其实啊,就跟咱们每天吃饭睡觉一样,是生活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想象一下,你走在街上,突然闻到一阵诱人的煎饼果子味儿,嘴里立马就开始分泌口水,这就是感觉在作祟。
而当你顺着香味儿找过去,看到那个热气腾腾、金黄酥脆的大煎饼果子时,心里头那个美呀,眼睛都亮了,这就是知觉在搞事儿。
感觉嘛,就像是咱们身体的小雷达,专门负责收集外界的各种信息。
比如,你摸到冰块时那嗖嗖的凉意,听到孩子笑声时心里暖洋洋的,还有看到美食时眼睛里的光,都是感觉在给我们发信号。
它就像是个快递小哥,不管啥信息,一股脑儿地往你脑子里送,但具体这信息是啥意思,怎么整合,它就管不了了。
而知觉呢,就像是那个聪明的大脑袋,专门负责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处理。
它会把感觉送来的各种碎片,像拼图一样一块块拼起来,然后告诉你:“嘿,这是个大煎饼果子,看起来挺好吃的!”或者“哎呀,这天气真冷,得穿厚点。
”知觉就像是咱们的私人翻译官,把感觉的语言翻译成咱们能理解的大白话。
有时候,感觉和知觉还会联手玩个小把戏。
比如,你晚上一个人走夜路,感觉四周静悄悄的,只有自己的脚步声回响。
这时候,知觉可能就会开始脑补一些惊悚的场景,让你心里直发毛。
但实际上,啥事儿也没有,就是你自己吓唬自己。
所以说,感觉和知觉虽然是好搭档,但有时候也会闹点小误会。
不过话又说回来,要是没有了感觉和知觉,咱们的生活可就乱套了。
你想啊,要是吃不出酸甜苦辣,听不到鸟语花香,看不到五彩斑斓的世界,那得多无聊啊!所以嘛,咱们得好好珍惜这份来自身体和大脑的礼物,用心去感受这个世界的美好。
总而言之,感觉就像是打开世界大门的钥匙,而知觉则是那把钥匙上的花纹,让咱们在探索世界的过程中更加丰富多彩、充满乐趣。
它们俩手牵手、心连心,一起陪伴咱们走过人生的每一个瞬间。
感觉与知觉-生理心理学
嗅觉神经元
听觉神经元
感觉
味觉神经元
痛觉神经元
肤觉神经元
感觉的编码
模式理论(pattern theory) -编码是由整组神经元的激 活模式引起的,只不过某种 神经元的激活程度较大,而 其他神经元的激活程度较小 。
编码
感觉的种类
事物具有各种不同的属性,它们作用于人的不同 的分析器而产生出不同的感觉。人们的主要感觉 器官就是眼、耳、鼻、舌、身。因此,我们的感 觉也主要有五类: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躯 体觉。 依据产生感觉的分析器和它所处的部位,可 以把感觉分为三大类: 第一、外部分析器:外部分析器的各种感受 器位于身体的表面,接受各种外部的刺激。属于 外部分析器活动而发生的感觉有:视觉、听觉、 皮肤觉(触压觉、温度觉、痛觉)、味觉和嗅觉。
刺激加工与抑制
在各种感觉系统中,不但存在着刺激信息从 外周向中枢和从低级中枢向高级中枢的传 递过程(序列加工);还存在着对同一种 信息进行不同性质的分析(平行加工) 每一级中枢神经元之间还通过轴突侧支发生 横向作用的侧抑制机制。
此外还存在着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乃至对感 官的下行性抑制影响,调节着感觉系统的 兴奋性水平。
保证视觉的清晰度/敏度 与色觉有关-分辨不同波长光 线的能力
二、视觉系统的解剖结构
2.视杆细胞
对光更敏感,在昏暗环境中,视觉主要由视杆细胞提 供 神经节细胞的轴突汇聚一起,通过视神经离开眼球 没有任何感光细胞,形成盲点
3.视盘-视网膜上另一个特征结构
二、视觉系统的解剖结构
4.黄斑
视觉最敏锐,
感受器的适应:当感受器受持续刺激时,刺激强度未变但引 起的神经冲动却越来越少,这种现象叫感受器的适应。 感受器的适应并非疲劳现象。 适应与疲劳间的区别在于它的发生比疲劳快得多,而且 停止刺激后几乎马上就恢复过来了。
心理学感觉与知觉
感觉和知觉相互影响 ,共同作用,形成对 世界的完整认识。
知觉是对感觉信息的 加工和组织,感觉信 息是知觉的原材料。
感觉与知觉在心理活动中的作用
感觉和知觉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基础,通过感觉和知觉获取外界信息,进而形成对世 界的认识和理解。
感觉和知觉是人类行为的基础,通过对外界刺激的感知和解释,影响个体的行为反 应。
个体能够觉察到的刺激的微小变化量。
差别感受阈限
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 。
02
知觉
知觉的定义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 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 体属性的反映。
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 生的,是对感觉信息进行 组织、解释、构建和整合 的过程。
知觉是一个主动的过程, 需要人的大脑参与对感觉 信息的加工和处理。
感觉和知觉是人类情感的基础,通过对外界刺激的感知和解释,引发个体的情感体 验和情绪反应。
04
感觉与知觉的生理机制
感觉的生理机制
感觉刺激
感觉刺激是引起感觉的物理或化学刺激,如光、声、气味等。它们通过特定的感受器被接 收并转化为神经信号。
感受器
感受器是人体对刺激产生反应的特殊结构,如眼睛对光线的感受、耳朵对声音的感受等。 感受器将刺激转化为神经信号,传递给大脑进行解释。
质量控制
在工业和工程领域中,感觉与知觉原 理被广泛应用于产品质量检测和控制 ,通过人的感觉器官对产品进行快速 、准确的判断,保证产品质量。
在临床心理学中的应用
心理治疗
通过感觉与知觉的干预手段,如音乐疗法、艺术疗法等,帮 助患者缓解心理压力、改善情绪状态,促进心理康复。
心理咨询
在心理咨询中,咨询师利用感觉与知觉原理,了解患者的认 知和情感状态,采用相应的咨询技巧和方法,帮助患者解决 心理问题、提高生活质量。
心理学:感知觉
心理学:感知觉一、名词解释1、感觉:刺激物直接作用于感官,人脑对这些刺激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2、适应:由于刺激物对感觉器官的持续作用,从而使感受性提高或降低的现象叫感觉适应。
3、感觉对比:同一感受器受到不同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4、后像:对感受器的刺激停止以后,感觉并不立即消失,还能保持一个极短的时间。
5、刺激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人脑对这些刺激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6、错觉:定义:在特定条件下对事物必然产生的某种固有倾向的歪曲知觉。
7、观察:有目的、有计划的、有思维参加的比较持久的知觉。
观察是高水平的知觉,是感性认识阶段的最高层次。
8、社会知觉:对他人、对群体、对自己的知觉。
9、知觉:是人脑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10、感受性: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的不同叫感受性。
11:是一种复杂的神经装置,由感觉器官、传导神经(包括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和大脑皮层的相应区域三部分组成.二、填空题1、(感觉)是最简单的认识过程。
(知觉)也是一种较简单的认识过程。
2、感受性即感觉器官的(感受)能力,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性3、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 整体)属性的反应。
4、小学儿童听觉的发展包括( 声音听觉 )和(言语听觉 )。
5、感知觉是人的感性认识,而思维则属于_理性认识认识,是人类认识的_高级形式_6、感受性即感觉器官的(感受)能力,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性7、知觉具有(选择性、整体性_、理解性、恒常性)等特性8、(感觉)是最简单的认识过程。
(知觉)也是一种较简单的认识过程9、小王取看电影,进入电影院后眼前一片漆黑,过了一会,他才觉电影厅渐渐明亮。
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暗适应)。
三、判断题1、教师在黑板上用彩色粉笔标示教学内容的重点以引起学生的重视,这是利用感知的差异律和对比律。
(对)2、眼睛的适宜刺激是光波。
(对)3、引起感觉需要的最小刺激量称为阈限。
普通心理学感觉和知觉
感知社会关系
通过感知他人的行为和态度,人 们能够感知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如亲密关系、权力关系等。
感知自我
通过感知自己的身体反应、情绪 状态等,人们能够认识和了解自
己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状态。
05
总结
总结内容
感觉和知觉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基础, 它们是人类认识世界、获取信息的第一 步。
感觉和知觉在人类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 角色,它们不仅影响个体的认知和行为 ,还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
指由于某种原因,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形状 产生错误的感知。例如,旋转错觉、倾斜 错觉等。
颜色错觉
运动错觉
指由于某种原因,人们对客观事物的颜色 产生错误的感知。例如,色盲错觉、颜色 对比错觉等。
指由于某种原因,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运动 状态产生错误的感知。例如,动景运动错 觉、自主运动错觉等。
04
感觉与知觉的关系
在医疗、心理咨询等领域中,了解感觉和知觉的原理可以帮助医生更好 地诊断和治疗疾病,帮助心理咨询师更好地了解和解决心理问题。
02
感觉
定义与分类
定义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 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分类
根据刺激来源,感觉可分为外部感觉 和内部感觉。外部感觉包括视觉、听 觉、嗅觉、味觉和肤觉;内部感觉包 括平衡觉、运动觉、机体觉等。
感觉和知觉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刺 激物的特性、个体差异以及认知过程等 。
感觉是指个体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刺激 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如颜色、形状、 大小等。
知觉是指个体对客观事物整体的反映, 它是在感觉的基础上,通过大脑对信息 进行加工整合而形成的。
学习建议
深入理解感觉和知觉的基本概念和原 理,掌握它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 应用。
医学心理学重点:感觉和知觉
医学心理学重点:感觉和知觉人的心理现象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客观现实是十分丰富多彩的,人的心理现象也是复杂多样的。
感觉和是比较简单但很重要的心理现象。
今天,中公教育为大家整理总结了有关心理学上的感觉和知觉的内容,来帮助大家理解记忆。
一、感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受器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客观事物具有着各不相同的颜色、声音、味道、气味、温度等各种属性。
当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受器,各种感受器能够区别出适宜的刺激,从而使大脑产生了对这些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这种反映就是感觉。
通过感觉使我们获得了关于事物的颜色、声音、味道、气味、冷热、粗糙、光滑等感觉信息。
感觉除反映外界事物的个别属性外,还反映机体内部状况,例如,通过感觉我们可以反映有关自身的位置、运动、姿势以及机体内部器官的活动状态等种种感觉信息。
二、知觉知觉同感觉一样,也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受器的客观事物的反映,但不是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而是对事物整体的反映。
在实际生活中,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受器时,人们头脑中反映的不仅是事物的个别属性,同时反映了事物整体,即在以感觉的形式反映事物个别属性的同时也反映了事物的整体。
譬如,儿童面前有一朵花,他们并非孤立地反映它的红色、香味、多刺的枝干而是通过脑的分析与综合活动,从整体上同时反映出它是一朵玫瑰花。
三、两者的联系与区别(1)区别:①感觉是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对事物整体的反映;②感觉的产生是某一种分析器活动的结果,知觉则是分析器系统综合活动的结果;③知觉比感觉复杂得多,它们是本质上不同的两种感性认识的形式。
(2)联系:①同属认识的感性阶段;②都是对当前事物的直接反映;③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感觉的深入。
心理学 知觉
四、错觉种类: 大小错觉 缪勒—莱耶错觉:箭形错觉
四、错觉种类:
大小错觉
潘佐错觉(铁轨错觉)
四、错觉种类:
大小错觉
垂直—水平错觉
四、错觉种类:
大小错觉
贾斯特罗错觉
四、错觉种类:
大小错觉
多尔波也夫错觉
四、错觉种类:
月亮错觉
四、错觉种类:
形状和方向错觉
二、感觉和知觉的区别和联系
联系: 1.感觉是对物体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则是对物体整体
属性的反映,因此,感觉是是知觉的基础,是知觉的有 机组成部分,而知觉则是感觉的深入和发展。 2.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一般都是以知觉的形式直接反映 客观事物的,感觉只是作为知觉的组成成分而存在于知 觉之中,很少有孤立的感觉存在。 区别: 1.感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则是 对客观事物的不同属性、不同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 的、整体的反映。
调节作用只在几米(1米-2米)范围内有效,而且不是很精确。 ②双眼视轴的辐合
辐合是指眼睛随距离的改变而将视轴会聚到被注视的物体上。辐合 可用辐合角来表示,物体近,辐合角大,物体远,辐合角小。根据 辐合角的大小,人们也能获得距离的信息。
③双眼视差
双眼视觉线索的双眼视差是产生物体立体知觉的重要依据。
⑥运动视差与 运动透视
2.双眼线索——两眼视差 人眼在观看不同距离的物体时,会出现调节和辐合等一系列变化,
对人们分辨物体的距离有一定意义。
①水晶体的调节
调节是指水晶体的形状(曲度)由于距离的改变而变化。看远物时, 水晶体比较扁平,看近物时,水晶体比较凸起。水晶体曲度的变化 是由改变睫状肌的紧张度来实现的。
3.从感觉和知觉的生理机制来看,感觉是单一分析器活 动的结果,而知觉则比感觉要复杂,它是多种分析器协 同活动对复杂刺激物或刺激物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综合 的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听分析器(外耳、中耳、 内耳)—听神经—颞叶 中枢。 3 听觉的特性:我们 听到的声音有两种: 乐音:比较和谐而有规 律的声音,既周期性的 声波振动。 噪音:杂乱不规则的声 音,非周期性的声波振 动。一般在80分贝以 上。两者都有浓厚的情 绪色彩。
(三)皮肤觉:皮肤受到刺激而产生的感觉。是触、压、
三 感觉的种类 通常,根据感受器的部位和刺激物的来源,将感
觉分为: 外部感觉:感受器位于体表,接受外部刺激,有 视、听、嗅、味、触。 内部感觉:感受器位于各组织深处和内部器官表 面,接受机体内部刺激。有运动、平衡、机体等 感觉。 (一)视觉 1 可见光谱:人最重要的感觉。视觉的刺激物是 电磁波。人眼的可见光谱只占所有光谱的1/72, 既380毫微米—760毫微米的波长。这就是视觉 的适宜刺激。
三 知觉的理解性
人在知觉中总是用过去的知识经验来理解当前的
知觉对象,并用词把它表示出来。 如:“盲人摸象” 影响知觉理解性的因素: 1 知识经验:有关的知识经验越丰富,其知觉就 越深刻、丰富、精确。如一目十行 2 言语的指导作用。指引思考的方向和知觉的内 容。 3 实践活动的任务。知觉服从于当前的活动任务。 实践任务不同,知觉的效果也不同。
(六)运用多种感官协同活动的规律
不同感觉之间相互作用,教学中尽量运用多种感
官同时参与活动,提高直观效果。 二 观察力极其培养 观察是知觉的特殊形式。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 比较持久的知觉过程,是知觉的高级形态。也被 称为“有目的的知觉”或“思维的知觉”。 观察力是指观察的能力,是指善于觉察事物的细 微而重要的特征差异的能力。既发现“同中之异” 和“异中之同”的能力。是人重要的心理品质。
(二)感觉的对比
两种不同的刺激物作用于同一感受器而使感受性
发生变化的现象。 1 同时对比:当刺激物同时作用某一分析器而产 生的对比现象。 2 继时对比:当刺激物先后作用于某一分析器而 产生的对比现象。
第三节 知觉的特征
一 知觉的选择性
从纷繁复杂的环境中,把某些事物区分出来予以
温度、痛觉的总称。感受器遍布于全身。是重要的认识 器官。“生理零度”:不能引起冷热感的温度。 触点多分布于手掌、指头、嘴唇等。 温觉有冷点和热点,冷点比热点多。 触、压、温觉到一定强度就是痛觉,有安全意义。 (四)味觉和嗅觉。 味觉的适宜刺激是溶于水的化学物质,味觉的感受器是 分布在舌面各种乳突内的味蕾。基本的味觉有酸、甜、 苦、咸。甜在舌尖,苦在舌根,酸在两侧,咸在舌前部, 其他味觉是这四种感觉加触觉、温度觉综合的结果。 嗅觉是由各种气味的物质微粒作用于鼻腔上部的嗅细胞 所引起的。人的嗅觉不及动物灵敏,但不可缺少。
三 同一感觉的相互作用
同一分析器内所产生的不同感觉之间的相互作用, 从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一)感觉的适应
适应是指感受器在刺激物的持续作用下,使感受性 发生变化(提高或下降)的现象。
适应现象存在于人的各种感觉中。在视觉中最明显。
1 视觉的适应
明适应:从黑暗处走向光亮处,由于一系列的强
二 感觉与知觉的意义
1 感知觉是人类认识客观事物的开端。
人只有通过感知觉,才能认识物质世界的颜色、
声音、气味、滋味等属性,同时,才能了解自身 的运动、姿势、饥饱、干渴、和内脏器官工作是 否正常等。 2 感知觉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 没有感知觉提供外界事物的各种信息,不仅不能 维持正常的心理活动,而且还会导致心理活动的 紊乱。 3、感知觉保证了机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衡。
对象各部分的组合;对象的活动性。 2 主观因素:需要;兴趣;经验;情绪。
二 知觉的整体性 人在知觉某一事物时,把对象的各种属性和各个
部分,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反映的特性。
这是由于事物本身的各种属性和各个部分是有机
结合在一起的整体,是一个复合的刺激物。当分 析器对其进行多次加工处理后,建立起巩固的暂 时神经联系系统,以后可根据某一个别属性或部 分对事物产生整体的反映。 事物的各部分在知觉中的作用不同,强的部分的 作用大于弱的部分。 在知觉中,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同样的一些部分处于不同的关系中就成为不同的 知觉整体。
四 知觉的恒常性
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的时候,知觉的
映象仍然保持不变的现象。 在视知觉领域研究比较多。主要有: 1 颜色恒常性:在不同照明下,人的颜色知觉映 象仍然相对稳定。 2 大小恒常性:对物体大小的知觉不因距离的不 同而改变。 3 形状恒常性。物体的形状不因位置的变化而变 化。 知觉的恒常性是知识经验对知觉效果的一种调节。 在生活和工作中有重要的意义。
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差别感觉阈 限。 二者是反比关系。 韦伯定律: I(增加的刺激量) K = ——(K为常数,I为原 I 刺激量) 韦伯定律适用于人的各种感觉,并适用于中等强 度的刺激。
二 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
(一)不同感觉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
某一分析器受微弱刺激时,可以提高同时受到
优先反映,而对其他事物不加理会或不予注意。 被优先反映的事物成为知觉的对象,人对它的反 映格外清晰;被我们模糊地感知着的事物,就成 为衬托这种对象的背景。 对象和背景不是固定不变的,依一定的主客观条 件而互相转换。
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因素:
1 客观因素:对象和背景差别越大,越容易区分;
四 知觉的分类 知觉由多种感官联合活动而产生的,故有多种分
类法。 按起主导作用的感官:视知觉,听知觉,触知觉 等。 按知觉反映事物的特性: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 运动知觉。 空间处理物体的大小、形状、方位和距离的信息 时间知觉处理事物的延续性和顺序性 运动知觉处理物体在空间的位移等 按知觉是否与客观事物相符:正确的知觉,错误 的知觉(错觉)
人的每种感觉都有两类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一)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阈限 那种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绝对感觉阈
绝对感受性是指刚刚能觉察出最小刺激量的能力。
限。 二者成反比关系。 I E = ——(E绝对感受性,R感觉阈限) R
(二)差别感受性和差别感觉阈限
差别感觉阈限是刚刚能觉察出最小差异量的能力。
第四节 感知规律与教学
一 直观教学中感知规律的运用。 实物直观,实物、标本、实验、测量、参观。 模象直观,图片、模型、幻灯、电影等。 语言直观,形象化语言、生动描述、合理夸张。 (一) 第一印象及其作用 陌生人之间第一次见面所获得的印象,也叫首因效应。 构成第一印象的主要因素有外表和言语。 (二)感知的强度依存性规律 依据感受性规律,作用于感官的强度必须达到一定强度, 才能被清楚感知。教学中,教具的大小、教师语言、板 书等要达到一定强度。
(三)利用知觉的选择性规律 依据对象和背景的差异越大,就愈易于被感知的
原理,在教学中尽量扩大对象和背景之间的差别。 在教具制作中,注意线条鲜明;在语言运用中的 轻重缓急和抑扬顿挫;板书重点突出等。 (四)运用对比规律 性质和强度上对比的刺激物,同时或相继作用于 感官时,使人对它们的差异感知得更清晰。要注 意教具的对比度。 (五)运用活动规律 活动、变化的刺激物比静止的刺激物更易被优先 感知。在教学中多运用活动教具、板画、现代化 教学设备。
你有第六感觉吗?
很多人把除了视、听、嗅、味、触五个基本感觉
外的一种神秘的对未来的预感称作第六感觉。 在生理学家看来,第六感觉并没有那么神秘,甚 至还有第七、第八感觉。即机体觉、平衡觉和运 动觉。 机体觉:即内脏感觉,是机体内部进行的各种过 程引起内感受器受到刺激时而产生的感觉。没有 专门的感受器,而是有内脏组织壁上的“感觉末 梢”的神经元发出,传至丘脑和中枢。但一般不 象机体表面感觉那样清晰,而带有模糊的性质, 缺乏准确的定位。在正常的胜利条件下,被外感 受器的工作所掩蔽,只有在强烈或经常不断刺激 下,才有明显的感觉。
刺激的其他分析器的感受性;反之,某一分析 器受到强烈刺激时,可以降低同时受到刺激的 其他分析器的感受性。 (二)感觉的补偿作用 当人的某种感觉发生缺失时,可以由其他感觉 来补偿。年龄越小,补偿能力越强。
(三)联觉
一种刺激可以产生多种感觉的心理现象。
例: “尖酸的气味”
“沉重的乐曲” “甜美的嗓音” 颜色的冷热、远近、轻重感觉。 联觉是人普遍的心理现象,在绘画和生产上广泛 运用。
错觉的种类
1 2 3 4 5 6 7
图形错觉 形重错觉 大小错觉 方位错觉 时间错觉 运动错觉 颜色错觉
第二节 感觉的一般规律
人有各种感觉,各种感觉的发生、发展具有一
些共同的规律。
一 感受性极其变化 感受性:人的感受器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
其大小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测定和表示。 感觉阈限是指能引起感觉的持续一定时间的刺 激量。 感受性和感觉阈限呈反比。
3 感觉与知觉的关系: 相同点:感觉和知觉都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与感官的产物, 都是对事物的直接认知,同属于感性认识过程。 区别:感觉和知觉是不同的心理过程。首先,它们认知的 具体内容不同;其次,二者赖以产生的因素不同;再 次,知觉要比感觉复杂得多。 联系:都是对客观事物的直接反映。 感觉是知觉的基础,脱离个别属性的空间整体是不 存在的,感觉越丰富、正确,知觉就越精确、完善。 知觉并不是各种感觉的简单相加,而是各种感觉的有 机结合。感觉是单一分析器活动的结果;知觉是多种 分析器协同活动的结果。
பைடு நூலகம்
4 视觉后象:当刺激停止后,视觉并不立即消失,刺激 的痕迹在头脑中仍保留短暂的时间的现象。 正后象:后像的品质与刺激物相同 负后象:后像的品质与刺激物相反。彩色多为负后象。 5、闪光融合:断续的闪光由于频率增加,人们会得到 融合的感觉,这种现象叫闪光融合。 视敏度:是指视觉系统分辨最小物体或物体细节的能力 (二)听觉 仅次于视觉。尤在分辨言语声音中,听觉的作用是独有 的。 1 适宜刺激:听觉的刺激物是声波,每秒振动16— 20000次范围内的声波,都是听觉的适宜刺激。 2 听觉的产生:听觉的器官是听分析器,包括耳朵、传 入神经、皮下中枢及皮层的颞叶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