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读导写,三年级读写结合指导
浅谈“以读带写,以写促读,读写互动”课堂教学模式
![浅谈“以读带写,以写促读,读写互动”课堂教学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02128fc82cc58bd63186bd8c.png)
一
自我潜 在的创造力与想像 , 从而爱上写作 , 爱上 了语文 。 所 以, 精 心设计题 目, 实 抓作文教学 , 能够激 发学生 “ 读” 的兴趣 , 引 导学生有 目标 的阅读相关 的文章 , 并把 阅读的收获和感受 以“ 写” 固化下 来, 拓展开去, 从 而提 高“ 读” 的效率。 3 . 指导课外阅读 , 实现以写激趣 、 以趣促 读 课 内和课外 , 是语 文教 学的双翼。语 文教学须 打通 “ 课堂” 这个瓶颈 , 搞好课 堂教学 与课 外阅读 的衔接。学生以往的课外 阅读往 往是 随意 的, 无 目的性 的, 针对这 一现 象, 我指导学生读 前确定 阅读 目标 , 制定 周密高效 的阅读计划 , 读 时学会 圈点 、 勾画或加批 注(自己的书) , 读后做摘录 , 摘抄美文 、 素材 片段 、 名言 警句等。更可以写心得 , 写读 书笔 记, 写评论 , 定期进 行交流 。这 样坚持 “ 写” , 并适 时为学生 搭建交 流 的平 台 , 可以激 发学 生 的兴趣 , 促使其 自 觉、 主动的阅读 , 实现 “ 以写激趣 、 以趣促读” 。 为了进一 步调动学 生的读写 积极性 , 我充 分利用 网络教 学 , 和学生 道制作班级博客。将 学生个人 习作进行整理发表在“ 美文精品 ” “ 小小 作家” 等栏 目上。有时 , 我 们通过 网络 出版学 生个人 作品集 , 如《 生命 的 菩提树》 《 感恩 的心》 《 青春飞扬 》 等 。这些 “ 书” , 让“ 小 作家” 感受创作 的
以读促写 读写结合 指导写作
![以读促写 读写结合 指导写作](https://img.taocdn.com/s3/m/f6f96f18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9c79a7d.png)
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指导写作在学习写作的过程中,读写结合是非常重要的。
读的过程可以帮助我们扩大词汇量,提高语感,加强阅读理解能力;写的过程可以加深对已读内容的印象,并通过实践加强写作能力。
本文就如何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指导写作进行探讨。
一、以读促写读写是相互促进的。
在学习写作前要多阅读,通过阅读来进行启发思考,帮助自己理解文体、结构、语言的运用。
我们不妨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拓展词汇量。
阅读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查找不认识的单词的意思,扩展自己的词汇量。
这样一来,写作时就可以更加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了。
2、提高语感。
在阅读过程中,我们可以尝试感受整篇文章的语气、语义,从而提高我们的语感,在写作时更加娴熟地运用语言进行表达。
3、拓展知识面。
在读过的文章中,有些是关于历史的,有些则是关于科技、人文等的,这些内容可以帮助我们拓展知识面,充实了自己的文化底蕴,让我们在写作时有更多的素材可用。
4、加强阅读理解能力。
阅读时,我们不仅要理解其表面意思,还要深究文章背后的深层内涵,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二、读写结合读与写是相互促进的,需要密切结合。
在读写结合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选择适合自己的读物。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选择那些与自己写作方向相关的内容进行阅读,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所要写作的内容。
2、多加思考,尝试写作。
在阅读过程中,我们可以多加思考,思考作者为什么使用这样的句子、这样的修辞,以及作者想要表达什么。
在我们思考过后,可以尝试将自己的思考转化为文字,进行小规模的写作练习,这样可以加强写作的能力。
3、找到优秀文章进行模仿。
我们可以从优秀的文章中寻找一个与自己所要写作风格相近的,然后多读几遍,对文章的结构、语言的运用进行研究,从而寻找写作的技巧与突破点,在自己的写作中进行运用。
三、指导写作在进行写作时,我们需要创造性地思考,但同时也需要指导。
以下几点是我们在写作时需要注意的:1、规范用语、用词。
小学三年级语文作文写作指导:从读学写,读写结合
![小学三年级语文作文写作指导:从读学写,读写结合](https://img.taocdn.com/s3/m/dce2cac9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d3.png)
小学三年级语文作文写作指导:从读学写,读写结合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作文教学时,要指导学生灵活运用阅读中的知识和技能。
”②阅读是吸收,写作是表达,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学生从阅读中汲取营养,利于学生从读学写,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这也是作文教学的基本途径。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三年级语文作文写作指导,供大家参考!小学三年级语文作文写作指导:从读学写,读写结合1、从阅读中学习文章的结构和表达方法。
我们在习作教学实践中,作为教师要有意识地把作文指导渗透到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
每学习一篇课文后,注意对该文的结构和写作方法进行分析。
如学习《槐乡的孩子》这篇课文,第三自然段作者是采用了总分的结构方式,先总写八月,天多热。
再举例分述天如何如何的热。
指导学生学习这篇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分析这篇文章的写作特点和表达方式,理解作者是如何选材如何把天热写具体生动,即对写景段落可以怎样布局。
又如学习《爬天都峰》,注意学习游记的结构特点。
在教学中持之以恒地把写作指导渗透到阅读教学中,通过长期的潜移默化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联系课文,适当摹仿,仿中求创。
中外作家历来强调创造,但在写作中可以适当摹仿。
例如在写三上第六篇习作——写去过的地方时,这时就可以引导学生摹仿课文《香港,璀璨的明珠》来写一写我们的郑州。
在写作文之前,首先要让学生搜集整理有关郑州的资料。
接着让学生先模仿第一自然段写一写郑州所处的位置及简介,再模仿二三四五六自然段用总分的段式写一写郑州的商业,美食,旅游,夜景等方面的内容,再模仿最后一自然段用一句话来概括一下郑州。
这样,一方面学生有的写作的大概模式,另一方面对郑州又比较了解,写起来就容易得多了。
在这样的引导下,学生很快就学会了,为本次作文开了个好头,亦为主题思想的进一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指导仿写的同时也注意求创,写出具有自己特色的习作。
读写结合,以读促写
![读写结合,以读促写](https://img.taocdn.com/s3/m/72b9898a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5d8066c.png)
读写结合,以读促写作者:许珊来源:《作文成功之路·作文交响乐》2024年第03期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需要更加注重读写结合,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学习写作方法和积累写作素材,学会运用写作技巧。
一、多与学生交流,创新教学形式和内容1.构建良好的沟通和交流关系在小学写作教学中,教师需要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
小学生一般都思维较为活跃,对新鲜事物有较强的好奇心,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兴趣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促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提高个人的学习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写作和阅读是同等重要的教学内容,根据不同的情况设计有針对性的教学方案,能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吸收多元化的知识,保证其语文素养的提高。
良好的沟通和交流关系,能够促进师生之间的有效交流。
目前,很多教师与学生之间缺少良好的沟通,教师对学生的写作情况以及写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未充分的了解,导致学生的成长速度相对缓慢。
在读写结合课堂的构建中,教师应该更加注重沟通和交流关系的搭建,通过日常交流,了解学生的想法以及他们在写作中存在的问题,设计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课堂教学方案。
这样可以促使学生对写作有更加全面的认知,快速掌握相应的写作技巧,提高作文水平。
例如,在日常的沟通和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围绕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进行引导,多与学生沟通和交流。
2.以兴趣为驱动学习的开展必然需要基于兴趣的基础之上。
许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缺乏学习兴趣,导致学习过程较为被动,不能取得预期的学习效果。
在当前的小学教育中,教师应该更加注重学生对语文这门学科的认知和理解,而不是要求学生按照教师的想法学习,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丧失了主动权,也感受不到语文学习的乐趣。
为此,教师需要深度挖掘学生的兴趣,以兴趣为驱动,鼓励学生开展阅读活动,在阅读过程中吸取更多的写作经验,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取的很多散文都是以生活为前提叙事的,而小学阶段的写作练习同样也要求学生关注生活,把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有趣的人或事,或者个人想法融入作文中,以便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以读促写 读写结合 指导写作
![以读促写 读写结合 指导写作](https://img.taocdn.com/s3/m/32830587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2c.png)
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指导写作读写结合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
读可以拓宽我们的知识视野,开阔我们的思维,而写则是将所学知识整理出来,加深我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下面,我将以读写结合为指导,写一篇关于读写结合对于写作的重要作用的文章。
读写结合对于写作有着重要的作用。
读可以帮助我们积累丰富的知识和信息,为我们的写作提供素材。
通过阅读各种不同类型的书籍、文章,我们可以了解到各种不同的观点、思想和理论,这些丰富的知识可以为我们的写作提供丰富的内容,使我们的文章更加有深度和可信度。
而通过写作,我们可以将我们读到的知识加以整理、总结和运用,促进我们对知识的消化和掌握。
读写结合也可以帮助我们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大量的阅读,我们可以接触到各种不同风格和水平的优秀作品,对于其中的语言表达方式和技巧进行学习和模仿。
通过不断的写作练习,我们可以加强对语言的运用和驾驭能力,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
读写结合让我们能够锻炼我们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在写作中更加流畅、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读写结合还可以培养我们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通过读一些不同观点的文章,并将其与自身的观点进行对比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评估不同观点的优缺点,从而提高我们的思辨能力。
而写作则是将我们经过思考和分析得出的结论表达出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清思路,加深对于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读写结合也可以激发我们的创造力。
通过大量阅读和写作练习,我们可以学习到一些写作技巧和创作经验,从而激发我们的创造力。
读与写的结合可以使我们在写作过程中灵感迸发、观点独到、内容新颖,从而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和创作能力。
读写结合以读促写
![读写结合以读促写](https://img.taocdn.com/s3/m/9d9f0c3f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f5.png)
读写结合以读促写〔摘要〕我们多阅读、勤阅读,我们的写作就会更好、思维才更敏捷、我们的作品才会高于被阅读的作品。
读中有写,写中带读,以读带写,以写促读,学生的作文能力才会逐渐提高。
〔关键词〕读写结合写作能力以读促写对于小学生来说“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关键,也是提高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关键,学生能力是否提高了,就要看学生是否会说,是否会写,而会写作文,则是小学生的语文能力的重要体现,写作文是衡量小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指标,也是学生发展的关键之所在,所以小学生的入门作文要讲究技巧,根据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要求,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多读多写,努力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从写作兴趣、写作习惯、写作方法指导入手,让学生懂得写什么,怎样写。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
”只有读中有写,写中带读,以读带写,以写促读,学生的作文能力才会逐渐提高。
我们在小学生作文教学中注意到了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一,从读入手,以读促写。
1、以读促写首先要做到大量阅读。
大量阅读的前提是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最开始我用开故事会的形式培养孩子们的读书兴趣。
案例一:孩子们读完书之后,给大家讲故事:如我今天看了《绿野仙踪》,我今天知道了多萝西的经历,讲给大家听,激发大家的兴趣;案例二:我看了《我要做个好孩子》,书中的小主人公金星是个什么样的孩子?她小升初遇到什么困难?一起讨论讨论;案例三:看了《爱的教育》你最喜欢里面的哪个孩子,为什么?我们阅读课的时候,还分一分角色来演一演呢!案例四:还比如开个好书推荐会!向同学介绍好的书?为你喜欢的课外书设计一百字以内的广告词。
只有了解了书的内容才可能给孩子们介绍清楚,才能把广告打响,孩子们放假回家都争着买新书看,好到学校来露一手!案例五:去年我在教三年级时,放暑国庆大假和同学们同读一本书,我们来校了就谈了彼此的收获和感受。
同学们一交流就神采飞扬!看到孩子们爱上了读书,我心里有说不出的欣慰。
对小学语文教学中“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的研究
![对小学语文教学中“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4c13845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7b.png)
对小学语文教学中“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的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小学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阅读写作能力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过分注重课文内容的传授,而忽略了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地开展阅读和写作教学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随着教育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和发展,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重视“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
这种模式以阅读为基础,通过阅读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能力,同时在写作过程中加深对所读内容的理解。
这种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基于以上背景,本研究将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旨在探寻其在提高学生阅读写作能力方面的实际效果和应用方法。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将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实践路径,为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的提升提供有益的指导和借鉴。
1.2 问题提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的理念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们面临着种种问题。
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如何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写作能力,如何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仅仅是理解文本,还能够通过阅读启发自己的写作灵感,并且如何在写作中巩固和加深对所读内容的理解。
这些问题不仅挑战着教师们的教学能力,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
研究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地实施“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的方法,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
本文将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帮助。
1.3 研究意义小学语文教学中“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的研究意义在于探讨如何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语文能力综合提升。
通过研究这一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深入了解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之间的内在联系,帮助教师更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和写作实践,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以读促写 读写结合 指导写作
![以读促写 读写结合 指导写作](https://img.taocdn.com/s3/m/ffb069b0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87.png)
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指导写作写作是语言能力的核心体现,是一种思维的表达和交流方式。
无论是在学生时代还是工作中,写作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一项素质。
但是,很多人在写作方面都遇到了困难。
在这里,介绍一些以读促写、读写结合和指导写作的方法来提升写作能力。
一、以读促写阅读是提升写作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通过阅读,可以提高自己的语感和文字鉴赏能力,还可以学习到各种写作技巧和经验。
在写作前,可以多读一些经典文学作品或优秀的文学评论,加强自己的文化底蕴和写作思路。
同时,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多注意观察生活,积累写作素材。
可以选择一些感性的话题,比如亲情、友情、爱情、人生等,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写出一篇生动的散文或小说。
二、读写结合读写结合是提高写作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
首先,可以选择一些自己比较感兴趣的主题或话题,进行文学阅读,了解各种文体和写作技巧。
例如,在阅读小说的同时,可以关注作者的描写手法、人物性格塑造和情节铺设等方面,通过对优秀作品的模仿、启发,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其次,还可以通过写作来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把握。
可以先读一篇文章,然后选择其中某一段落,尝试改写成自己的表述方式,从而锻炼自己的语言能力和写作技巧。
三、指导写作指导写作是提高写作能力的关键。
在学生时代,老师是最好的写作指导者。
老师会根据学生水平和兴趣,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写作方面的问题和建议,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提高写作水平。
对于成年人来说,可以选择一些写作培训班或自学教材,进行系统学习和训练。
在写作过程中,也要注意自我反省和调整,及时纠正错误和不足,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总之,以读促写、读写结合和指导写作都是提升写作能力和水平的有效途径。
只有在不断的实践、反思、修正和探索中,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学创作能力和语言表达水平。
读中学写以写促读———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指导策略
![读中学写以写促读———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指导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067d54c4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de.png)
读中学写以写促读———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指导策略摘要:兴趣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但是现在的语文阅读教学对于学生相对而言还是较为枯燥乏味的。
教学质量要是想得到提高,加强学生在阅读教学中最重要的两个组成部分读和写的能力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但读与写的能力培养绝不能摆脱一个完整的体系,二者要相互结合,共同发展,做到让学生读之有益、学之有味,让老师可以有一个针对阅读和写作相互融合、相对统一的教学观念,从而培养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促进整个读与写的水平的整体提高,激发学生学习阅读的兴趣。
让学生找到一个好的阅读方法以此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对知识点的掌握,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多方面的提升。
关键词:阅读教学;阅读能力;读与写引言:读与写这两个阅读的重要基础组成部分的相互分离是一个很严重的错误教学方式。
但就目前的小学教学来看,很多老师都出现了此类问题,在阅读教学中单一的将重点放在阅读上,这种教学模式无疑是一种存在很大弊端的方式。
读与写没有得到有机结合,这对于学生的阅读能力的肯定会带来很大的影响,导致学生的阅读水平无法得到提升,学生的阅读学习也将遇到很大的沟壑。
所以老师在上课教学是应当主动避免此类问题的出现,在课堂内容的设置上要做到探讨和分析阅读资料的同时加强写作能力的训练,使读和写的比重得到相对的平衡,二者互为表里,相对统一。
只有这样学生在学习阅读的成果才会最佳,所以老师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让学生可以掌握读与写的融会贯通,就显得极为重要了,这样学生就可以在学习写作的同时,加强对阅读的文章的理解,还可以为学生在阅读阶段提供非常坚实的基本保障。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指导策略(一)在写作的感知度上需要加强,平时的佳文美句的积累需要强化我们发现学生遇到的最大难题就是作文,我们在针对小学语文教学的调研中就发现了这一问题,并且发现导致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就是学生日常学习中并没有刻意的去针对阅读素材和美文中出现的优美的句子和词汇进行一个有效的综合积累,只是为了阅读而阅读。
以读促写 读写结合 指导写作
![以读促写 读写结合 指导写作](https://img.taocdn.com/s3/m/61f0fe3f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011324a.png)
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指导写作在现代社会中,写作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工作中的报告、邮件到生活中的日记、博客,写作几乎无处不在。
如何提高写作能力成为了许多人关注的焦点。
而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写作指导方法,可以有效地帮助读者提高写作水平。
以读促写是指在写作之前多读书籍、文章等优秀的作品,以获得灵感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读书是人类获取知识和情感的重要途径,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书籍和文章,可以拓宽视野、开阔思维,同时也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只有通过不断地读书,我们才能够了解不同类型的作品是如何构思、如何表达的,才能够不断汲取新的知识和启发自己的写作灵感。
读写结合是指在读书的结合自己的写作实践,通过模仿、借鉴优秀作品的方式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注意观察作者的语言表达、叙述手法、情节安排等方面的特点,然后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进行模仿或借鉴。
通过读写结合,我们可以在自己的写作实践中不断地调整、完善自己的表达方式,从而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指导写作则是在进行写作过程中,结合前期的阅读和观察,不断地总结经验和方法,加以梳理和总结,形成自己的写作指导原则。
通过不断地总结和思考,我们可以发现写作的规律和技巧,从而加以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实践中,提高写作的质量和效率。
以读促写,读写结合和指导写作三者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对于提高写作水平来说非常重要。
在实践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来进行指导写作的训练。
建立阅读的习惯。
多读书籍、文章,尤其是优秀的作品,可以拓宽我们的视野,丰富我们的知识,同时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不断地思考和总结,从而形成自己的阅读方法和技巧,为写作提供丰富的素材和灵感。
读写结合,以读促写——浅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进行习作指导
![读写结合,以读促写——浅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进行习作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9ef7dc47e45c3b3567ec8ba0.png)
读 写结合 , 以读 促 写
一
浅谈 在 阅读 教 学 中如 何 进 行 习作 指 导
赵 娟 红
( 湖 北监 利 朱 河先 锋 小 学
湖 北
监利
4 3 3 3 0 0 )
【 中图分类号】 G 6 2 3 . 2 【 文献标识码 】 A
小 学 语 文 教 学 的 主 要 目标 是 培 养 学 生 对 祖 国语 言 文 字 的兴趣 、 热 爱 和欣 赏 的感 情 , 对 祖 国 语 言 文 字 的感 悟 、 理解 、 积 累 和 运 用 的 能 力 。阅 读 教 学 和 习 作 教 学 是 语 文 教 学 的 两 大 组 成 部 分 ,它 们 不 是 孤 立 于 语 文 教 学 之 中 。而 是 有 着 密 切 联 系 的。 阅读是语言吸收的过程 , 习作 是 语 言 运 用 的过 程 。 因此 , 阅 读教学是基础 , 只有 有 效 地 结 合 具 体 的 阅读 教 学 内 容 , 渗透 习 作常识 , 学 生 的 习作 能力 才 能 逐 步 提 高 。 怎 样 把 阅 读 教 学 与 习 作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 达 到 更 有 效 的教 学 效 果 呢 ? 根 据新 课 标” 以人为本 , 读写结合 , 加强整合 , 把阅读 、 感 悟、 理解 、 积累 、 运用 、 表 达有 机 结合 起 来 ” 的原则 , 我 立 足教 材 文 本 。 将 习作 训 练渗透于阅读教学 中, 在 阅读 中进 行 积 累运 用 , 从 而 提 高学 生 阅 读 和 写 作 的能 力 。 经 过 长 期 的 实 践 探 索 ,取 得 了点 滴 的 收 获。 在 阅读 中 培养 学 生 表达 能 力 我们在批 阅学生作文时发现 。 有些 学 生 的 作 文 读 起 来 语 句不通顺 , 词 不 达 意 。简 单 地 讲 就是 表 达 能力 差 。要 解 决 这 个 问题 , 除 了 学 生 课外 要 多读 书外 , 老 师 在 平 时 的 阅读 教 学 中 有 针 对 性 的进 行 表 达 能 力 的 培 养 就 显 得 特 别 重 要 。 首先, 老师要采 取多种方 法让学 生理解 、 感 悟 文 中 的 重 点词句 , 强 化 学 生 的 语感 。课 文 中 有 些 词 句 , 特 别 是那 些 表 现 文 章 中心 、 表 达 情 感 的 精 妙传 神 的词 句 。 其次, 要 引导 学 生 多 朗读 、 多 背诵 。学 生 朗 读 、 背 诵 不 但 能 帮助 学 生 加 深 对 课 文 的理 解 , 更 能培 养 学 生 的表 达 能 力 。 表 达 能 力 的培 养 离 不 开 大 量 的语 言 材 料 和 语 言 环 境 。 因此 , 我 在 教 学 中 强调 多读 多背 , 凡课文中要求背诵的课文让学生全背 。 逐 个 检 查 。对 课 文 中不 要 求 背 诵 的让 学 生 将 重 点 精 彩 段 记 下 来, 并 要 求 学 生 在 作 文 中 灵 活 运用 。 实践证 明, 学生 背 的 多 了 , 词 语 就 丰 富 了 。表 达 能 力 也 就 强 了 。因 而写 的 文 章 就 比较 精 彩 。记 得 学 了 叶圣 陶先 生 的《 荷花》 后, 学 生 通 过 反 复 朗读 、 背 诵, 对 于 叶 圣 陶先 生 朴 实 、 自然 的 语 言 风 格 很 感 兴 趣 , 在 自己 的 习作 中不 经 意 流露 出来 , 自己 写 花 的 各 种 恣 态 时 , 也 模 仿 着 运 用且 有 的 写 出 了花 的恣 态 。实 践 表 明 : 大 凡 爱 看 书 的学 生 , 表 达 能 力都 较 强 , 想像力丰富 , 对语言文字把握非常准确。 二、 在 阅读 中指 导 学生 写作 方法 学 生 开 始 习作 时 , 表 达 方 法 等 技 巧 几 乎 是 零 。 由 于 小 学
以读导写,以写促读
![以读导写,以写促读](https://img.taocdn.com/s3/m/008a60e00722192e4436f660.png)
以读导写,以写促读摘要:阅读和写作是相辅相成的,语文教学要以读导写,以写促读,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结合写作要求阅读课文,在阅读分析的过程中学会写作技巧。
读写结合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最佳途径。
关键词:语文教学以读导写读写结合相辅相成阅读与写作是语文教学的两只脚,二者相辅相成,是语文教学中最主要的训练目标。
但有很多教师往往把它们分成教学中独立的两大块。
其实我们大可不必。
如能在语文教学中把二者结合起来,以读导写,以写促读,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新版《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
张志公先生曾明确指出:“作文教学必须结合阅读教学来进行。
”也就是说语文教学要读写结合,以读带写,以写促读,指导学生从范文中学思路,学组织结构、语言表达等基本功和各种技巧,从而提高写作能力。
纵观我们的语文教材,从内容方面看,它精选了古今中外各个时期,反映各个生活领域、知识领域的文质兼美的文章;从形式方面看,课文编选了各种不同类型体裁的文章。
它们都是学生作文的最好范例。
教师在和学生共同鉴赏每一篇课文时,除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外,还要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懂得这些文章是怎样写出来的,为什么写得这么好,从而在写作文时借鉴其写法,逐步学会作文。
在此,我想就阅读教学中如何以读导写、以写促读谈谈我的看法和做法。
一、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将单元写作训练与课文教学结合起来。
从课文编排看,新编课文按单元主题编排课文,单元后一般都有写作知识短文和写作训练。
这些写作训练的安排与所在单元的阅读训练都有一定的内在联系,每篇写作知识短文都以本单元课文为例说明,把读与写沟通起来,以实现读写并进。
因此,在进入每一单元新课时,我都会让学生先阅读单元说明,对这一单元有一个整体的了解,然后结合单元写作的要求去学习每一篇课文,实现整合优化。
如语文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该单元的阅读部分选的几篇都是经典的游记名篇,如《巴东三峡》、《周庄水韵》、《青海湖,梦幻般的湖》、《走进纽约》,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除了让学生领略各地的自然风光、民风民俗、建筑之美等等,还可以让学生了解游记的写法,感受到课文的语言美,这就为本单元写作训练中要求写参观游览的文章做了铺垫。
以读促写 读写结合 指导写作
![以读促写 读写结合 指导写作](https://img.taocdn.com/s3/m/939cc9eb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8b.png)
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指导写作读写结合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通过阅读来引发思考并积累素材,然后通过写作来加深对所读内容的理解和应用。
本文将介绍读写结合方法的步骤,并探讨其在写作中的应用。
读写结合的步骤主要包括:选择阅读材料、进行阅读、整理思路、展开写作。
选择阅读材料。
选择与自己感兴趣或学习目标相关的材料,包括文学作品、新闻报道、科学研究等。
通过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内容,能够更好地激发写作的灵感。
接下来,进行阅读。
在阅读过程中,可以抓住文章的主题和核心思想,并注意作者的观点、论证方法和写作技巧。
可以标注重要段落、关键词和有意思的句子,方便后续的整理和引用。
整理思路是写作过程中的关键一步。
通过回顾阅读的内容,可以整理出几个重要的观点或主题,将其组织为逻辑清晰的大纲。
这样,在写作时就能够有条不紊地展开论述,并保证文章的连贯性和条理性。
展开写作。
在写作中,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观点对阅读内容进行深入的分析、解释和评论。
这可以是一个对作者观点的赞同或质疑,也可以是对文章主题的延伸,甚至是对自己相关经验的反思。
通过写作,可以巩固对所读内容的理解,并将其应用到自己的生活或学习中。
读写结合方法在写作中有许多应用。
通过阅读名人传记、成功故事等激励性的文章,可以激发写作的动力和信心。
通过阅读科技、商业等领域的专业文章,可以积累专业词汇和知识,并将其应用到相关的写作中。
通过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学习到丰富的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读写结合是一种有益的学习方法,它能够通过阅读来拓宽视野、积累素材,并通过写作来加深对所读内容的理解和应用。
在写作中,我们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内容,并通过整理思路和展开写作来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读写结合方法不仅有助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够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使我们在写作中更加自信和流畅。
我们应该积极地运用读写结合方法,从中获得更多的乐趣和收获。
读中学写,以写促读——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指导策略
![读中学写,以写促读——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指导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0d8ecce6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88.png)
读中学写,以写促读——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指导策略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体系中,阅读与写作一直是密不可分的两部分,他们都是学生向外输出信息的重要方式,无论是口语表达还是书面表达,都对学生语言组织能力和思维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在阅读教学在过程中,教师要坚持读写结合的指导原则,引导学生们坐到读中学写,以写促读,从而达到促进学生语言核心素养发展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读写结合;教学策略1培养指尖助读习惯,强化专注能力指尖助读可以简要理解为:引导小学生培养“用指尖追随阅读内容”的良好阅读习惯。
科学表明,指尖助读法能有效集中人的阅读专注力,助推人在阅读中的思考行为。
小学生阅读方法意识习惯相对薄弱。
向学生渗透简单易行的指尖助读方法,有助于改善学生思维涣散、信息摄入片面等问题,以此强化学生阅读思维、提升阅读效率。
而阅读效率的提升将带动学生写作能力的成长。
学生在指读语篇的同时,高度集中地复习生字、词的书写方法,能提升自己掌握程度,降低提笔忘字频率,深化阅读记忆。
例如,在小学语文《开满鲜花的小路》教学过程中,该课文以童真的语言描绘了有关鲜花的温暖童话。
以创造美、了解美、分享美的故事情节激活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促使学生提升审美意识,培养“分享”宝贵品质。
本篇课文为二年级教学内容,学生识字量、阅读通顺程度和理解能力均停留于浅层。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指尖助读法展开阅读,并在阅读过程中圈出课文中出现的课后必会生字、词。
指读阅读法能对初步接触短篇阅读的学生带来积极指导作用,学生通过指读,能快速甄别陌生字词和课后实际生字,使文章断句更通顺流畅。
在指尖助读习惯培养的作用下,初步接触短篇阅读的学生阅读能力能获得阶段性提升。
2设计阅读笔记教学,捋顺阅读思维阅读笔记是将读与写进行有机结合的重要方式之一。
记录课堂笔记、抄写课堂摘要是传统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学习方法。
学生通过对课堂教学内容的书写、倾听与记录,保留标准化教育材料,为后续复习提供宝贵资源,并能达到深化课堂教学记忆、整理课堂教学思路、把握教学重点等目的。
以读促写 以写促读——读写结合,提
![以读促写 以写促读——读写结合,提](https://img.taocdn.com/s3/m/87c62cd7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3f.png)
探索篇誗核心素养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徐希艳(山东省郯城县第四实验小学,山东郯城)阅读教学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核心内涵,一个不具有阅读能力的人,他的写作能力则无从说起。
叶圣陶先生曾经提出:“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
”读和写是相辅相成的,在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
近些年来,本人在教学实践中一直探索写作教学中的“读写结合”之路,注重引导学生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努力让学生“读中悟写、以读促写、以写促读”,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妙读文本,以读促写阅读教学应当把读与写结合在一起进行,指导学生“以读促写”,懂得捕捉文章中自己喜欢的好词好句,懂得阅读内容、概括标题,也懂得区分主次、品评内容等,不仅可以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师要实现“读写结合”,主要是深入挖掘教材,找到正确的读写训练点,紧抓学生的兴奋点,捕捉他们的真实感受,扩展写的空间,让学生喜欢下笔。
兴奋点是什么?也就是文章中令人动心之处、词句精彩之处和有趣生动之处,这些都可以成为读和写的训练点。
只有当学生读书达到“妙读”的程度,教师才能指导学生使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
正像叶圣陶先生所述:“果能善读,自必深受所读书籍文章所影响,不必有一模仿,而思绪与技巧才能渐有提高。
”此时,教师就可以指导学生运用在阅读中学到的方法来练习写一处风景,依照一定的顺序把握风景的特点,展开充分的想象表达自己真挚的思想情感,从而实现“以读促写”的教学目标。
以《陶罐和铁罐》这篇课文为例,教师抓住人物性格和人物神态的词句,让学生去体会陶罐和铁罐的内心活动;抓住作者语言描写的句子,让学生领会陶罐正确对待他人的态度;通过语言描写感受陶罐的谦虚与铁罐让学生仿写对话片段,小练笔一次,自然会事半功倍。
二、以写促读,拓展阅读语文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进行“读中学写,以写促读”。
以读促写 读写结合 指导写作
![以读促写 读写结合 指导写作](https://img.taocdn.com/s3/m/99721e8d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01.png)
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指导写作
读写结合指导写作是指在写作过程中将阅读与写作相结合,通过阅读他人的作品来启发自己的创作,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读写结合指导写作的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确定写作主题:在开始写作之前,首先要确定写作的主题。
可以通过阅读一些相关的文献或作品来确定写作的主题,以便于在写作过程中能够有一个明确的方向。
2. 查找优秀范文:在确定了写作的主题之后,可以通过阅读一些优秀的范文来启发自己的写作。
可以选择一些与自己写作主题相关的作品,阅读这些作品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该领域内的一些流行观点和思路,同时也可以从中学习一些优秀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3. 分析范文特点:在阅读优秀的范文时,要注意仔细分析这些范文的特点。
可以思考一下这些范文为什么会吸引人,是因为它的内容有深度吗?还是因为它的结构和表达方式很巧妙?通过分析范文的特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优秀的写作方式。
4. 借鉴范文思路:在阅读了一些优秀范文并分析了它们的特点之后,可以尝试借鉴一些优秀范文的思路来启发自己的写作。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要直接抄袭范文,而是要通过吸收其中的精华元素,结合自己的写作主题和个性,来产生新的创意。
读写结合指导写作是一种有效的提高写作水平的方法。
通过阅读借鉴优秀的范文,分析其特点并加以运用,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培养自己的写作思维和创作能力。
在写作过程中可以多尝试读写结合的方式,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以读促写 读写结合 指导写作
![以读促写 读写结合 指导写作](https://img.taocdn.com/s3/m/5da288e9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171b059.png)
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指导写作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作家,只有靠天赋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需要有扎实的写作基础和良好的写作习惯。
而想要获得这样的基础和习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以读促写、读写结合,通过大量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来激发自己的写作灵感,同时不断实践写作,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写作技巧。
以读促写读书是提高写作能力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
通过阅读大量的文学作品,可以拓宽自己的视野,学习不同的写作技巧和风格,丰富自己的写作素材。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观察作家的表达手法、情节安排、人物塑造,了解他们的结构安排和语言运用,从中学习到许多宝贵的写作经验和技巧。
阅读还可以启发我们的创作灵感,让我们对文字和故事有更深的体会和感悟,开阔我们的想象力和思维空间。
读书不仅仅是为了娱乐和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一个优秀的作家必定是一个博览群书的人,只有通过大量阅读,吸收大量的文学营养,才能够有充足的素材和灵感,才能够有充足的能力和底蕴来写出优秀的作品。
我们应该始终保持阅读的习惯,尤其是要多读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多研究一些优秀的作家,从中汲取养分,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读写结合阅读与写作是密不可分的。
阅读可以激发我们的写作灵感,而写作也可以深化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思考。
当我们在阅读中遇到一些好的句子或段落时,可以做些标记或摘抄下来,可以看到不同作家的表达方式,有助于我们积累写作素材,从而丰富自己的文学修养。
而且在阅读中,我们也可以模仿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进行一些写作练习,提高我们的写作技巧。
我们还可以通过写读心得的方式,加深我们对文学作品的理解。
在阅读之后,我们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总结感悟,写下一些读后感或心得体会,这样能够更深刻地吸收文学作品的精髓,增进对己所金所读的理解,也能够提升我们的文学鉴赏能力。
写读心得还可以帮助我们巩固所学知识,培养自己对文学作品的品味和审美情趣。
指导写作在进行写作时,我们应该注重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读导写,三年级读写结合指导
摘要: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难教,学生习作难字当头,教师在积极地探寻和尝试,力图改变这一现状。
提高学生作文质量是很难一蹴而就的,这是一个长期的积累学习的过程,是一个由模仿到创新的过程。
关键词:三年级;仿写;仿句;仿段;仿篇
三年级是学生习作的起步阶段,学生刚刚迈入相对一、二年级要求较高的写作门槛,对习作总有畏难情绪,不知该写什么,怎么写,三言两语就写完了,不知如何吐出300左右的字来。
而广东本土的学生,用普通话表述的能力很差,通常不知道怎样将自己的本土口头语言转化为普通话的语言,更别说是习作上的书面语言,这个过程还真的可能要在脑袋里转几个弯,因此,说出来的话,写出来的文字是否通顺,是否清楚表达了自己的意思都不知道,无法达到新课标里所提到的那样: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更有的是普通话的音近字、同音字、形近字区分不清楚,乱写一通,整篇习作错字连篇。
学生原有的底子我们无法改变,教师的教学指导就变得尤为重要。
教本就是最好的范文,读写结合,以读指导写作,是一种非常好的途径。
学生最早的学习就是模仿。
“学习”一词在《礼记》里解释为:“学,效。
习,鸟频起飞。
”因此,在反复不断地效仿和模仿他人的行为,是使知识得到巩固和提升、技能达到熟练的过程。
而三年级模仿写
作是习作学习的开始。
一、由简入深,仿句
仿写,可以是仿句、访段、仿篇。
俗话说“欲速则不达”,在开学的前两周进行“以读导写”的仿句训练,引导学生从阅读课文中去学习、借鉴,写好句子。
如,第一课《燕子》的第一自然段是一个长句子: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
首先让学生读两遍,然后填空再读:一身()羽毛,一对()翅膀,加上()尾巴,凑成了()小燕子。
出示仿写内容:一()的()发,一()的眼睛,一()的嘴巴,这个()的人就是我的(爸爸、妈妈、表姐、弟弟……)开始时,让学生自由地根据自己心中的人物补充词语,接着就写下来。
其中有学生写道:“一头光亮柔顺的长发,一双黑珍珠似的眼睛,一张能说会道的嘴巴,这个活泼可爱的人就是我的小表妹。
”看着学生写出来的一个个句子,尽管有的用词一般,心里真为他们高兴,觉得孺子可教也。
又如,在教学《荷花》第二自然段,也用“有的……有的……有的……”进行仿写练习。
品读这个句子后,我趁机问道:“春天来了,你看到的树木都是一个样吗?都发芽长叶了吗?”学生纷纷说不是,举手说看到的不同树木不同的情况。
我立即出示:“春天到了,大地万物复苏,大树各有各的样子,有的……有的……有的……”让学生动笔写下来。
学生一听说要写下来,立刻利索地写起来。
有的写榕树还是老样子,好像一点也没改变,有的写木棉开
出了鲜红灿烂的花朵,可不见一片叶,有的写操场上的树木抽出了新芽,满树嫩绿,充满了勃勃生机。
通过投影展示作品,表扬亮点,并让写得好的学生到讲台前读作品等方法,使到学生写话的热情高涨,个个不愿落后于人,看着他们的劲头,我不禁微笑。
二、突破关键,仿段
段构成篇,写好段,就能写好篇。
我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段式结构,掌握组句成段的规律,引导学生入门悟道。
例如,《赵州桥》第二、三自然段是先总写,再具体写,第三自然段用了一个承上启下的句子;《惊弓之鸟》最后一个自然段的因果式;《富饶的西沙群岛》基本每个自然段用的都是总分的写法。
在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时,我指导学生学习用先总写,再具体写的方法描写操场西北角的大榕树。
总写树“高大粗壮”的特点,抓住最有特色的树干、枝叶、气须写具体,要用上平时积累的好词佳句。
经典范文的引导,学生感知写作方法,感知到写作的艺术,体会到该如何去表达,不会在写话时一句话就表达完,知道什么是写具体,不会因为无话好说而烦恼。
以前,学生总是写一句“操场边有一棵大树。
”就不知写什么,现在通过模仿,他们知道了要抓住事物的特点描写就能写具体。
教学的成果我在第二学期进行了巩固。
如,在教学《翠鸟》一文时,第一自然段就作为读写结合仿写的训练点。
指导学生读,让学生领悟这段话写的是翠鸟的外形特点,抓住颜色、体形、眼睛、嘴的特点,运用比喻句和形象生动的词语按一定的顺序把事物写得形
象、生动、具体,表达出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学生动情地朗读后我引导说:“大作家能把翠鸟写得这么生动,我们也能。
我们也是一个小作家。
”看着学生一脸的不相信,我继续说:“不信?我们来试试。
”我出示了一段小白兔吃草的视频和几张小白兔的图片,说:“今天我们模仿《翠鸟》的第一自然段来写小白兔的外形。
”首先让学生用一两个词形容小白兔,然后让他们找出小白兔最有特点的地方,根据回答梳理出“嘴、眼、耳朵、尾巴、毛”,再学习用比喻句和好词说出特点,最后按顺序写下来。
困难逐个分解,特点逐个写具体,击破不知该写什么、怎么写的难题,这时再问学生,要写好一段话难吗时,我看到了学生脸上的自信和笑容。
三、前后照应,成一整体,仿篇
段能写好,一篇文章最重要的部分就解决了,要构成完整的文章,就要继续指导写好开头和结尾。
结合课文《富饶的西沙群岛》指导学生用总—分—总的结构写好一篇文章,并把开头和结尾作为仿写的重点进行指导。
读第一自然段,让学生明确开篇点题。
引导:读题目就知道写的是什么地方?(西沙群岛)而第一自然段一开始就告诉我们写的是哪里?(西沙群岛)这就叫做开篇点题。
再问:题目告诉我们西沙群岛的特点是什么?(富饶)题目是眼睛,也就是说文章就是围绕着哪个词来写?(富饶)第一自然段有写出西沙群岛的特点是物产丰富、可爱,也就是体现富饶这一特点,这叫做立意。
文章的开头就要点题立意。
用这种方法写《助人为乐的班长》一文的开头。
有一位学生写道:“班长是我们班里的头,每一位同
学都听从他的指挥,服从他的安排,为什么呀?因为他是一位助人为乐的人,许多同学都得到过他的帮助。
”开头过关,紧接就是如何结尾了。
学生读最后一段:岛上的英雄儿女日夜守卫着祖国的南大门。
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可爱的西沙群岛必将变得更加美丽、更加富饶。
思考与文章的开头有什么共同之处。
明确开头写西沙群岛物产丰富,后面写西沙群岛更加富饶意思都一样,这样写法就称之为首尾呼应。
要求学生用首尾呼应的方法写《助人为乐的班长》的结尾。
一个学生写道:“这样一位助人为乐的班长怎么能不令人敬佩?”另一学生写道:“助人为乐的班长,在你的带领下,我们的集体将更加团结友爱。
”在第二学期,再通过课文《画杨桃》的读悟后,再次加强指导这种前后照应写法。
现在,学生都能写出篇幅完整的文章,能将所积累的好词佳句运用到习作中,有的甚至用上名人诗句、歇后语、俗语等。
如,学生在文章中用上:“孙悟空的脸——说变就变”介绍他的妈妈;一位学生写景物变了的一篇文章时用诗句结尾:“这真是朱熹说的‘无边光景一时新’啊!景色是一位‘魔术师’,会七十二变啊!”,在本学期第七单元的检测中很多学生就采用了开篇点题、首尾呼应的表达方法,如:题目是“九龙大道变了”,第一自然段:啊!九龙大道变了。
结尾:九龙大道变得太美了呀!我们的生活也像九龙大道一样越变越美!
在教学实践中学生学习一种方法,往往不止是一次练习就能掌握好,只有读读写写,写写读读,读写结合,在反复交替的训练过程
中,逐渐强化和内化,才能掌握一时难以掌握的东西,最终转化为能力。
总之,读写是个有机的整体,如同鸟之双翼、车之双轮,要同等视之,不可偏指,方能完成小语大纲中的“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任务。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萝岗区九龙第一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