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特色 创新举措 资助育人两肩挑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突出特色创新举措资助育人两肩挑

——西南大学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情况介绍

各位领导、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好

非常荣幸能有机会参加教育部的新闻通气会。西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211”工程综合大学,学校办学以师范教育和农业教育为特色,是国家免费师范教育试点的6所高校之一。目前在校学生5万余人,其中本科学生3.8万余人。学生生源主要来自经济不发达的四川、湖南、贵州、重庆农村和边远山区,困难学生所占比例高达31%,贫困学生突破1万余人。面对庞大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学校党委行政高度重视,根据《教育规划纲要》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要求,在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的指导下,紧密结合自身实际,突出特色,创新措施,以学生为本、助学强能,做到了资助、育人两肩挑,确保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

下面我先向大家介绍一下我校近几年在开展资助育人工作方面的的主要成效、措施和特色经验。

一、主要成效

胡总书记在新年贺辞中指出,要“着力促进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关注民生,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学难问题是重大民生工程,是高等教育最紧要、最根本的问题之一。近几年,国家也不断加大助学工作投入力度,资助标准和覆盖范围逐年递增,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学生资助工作既是教育担当,更是政治任务,充分反映了国家意志和国家战略。近年来,我校将资助育人工作作为重大民生工程来抓,积极贯彻中央精神。2011年,各类奖助学金评定与发放金额累计1.52亿元,其中国家助学贷款3700多万,学费补偿、贷款代偿1300多万,国家奖助学金2300万元,免费师范生生活补助5500万元;勤工助学420万,农林类补助150多万,临时困难补助170多万,学校投入奖励和减免学费1200多万,社会资助385万,基本做到了应助尽助,覆盖在校70%学生。

二、主要措施

西南大学坚持求真求细,注重细节的工作要求,注重推进资助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透明化建设,努力开拓思路,创新工作方式,不断提高资助工作的效率和管理水平。

一是构建“1+x”立体化的资助体系。西南大学以“资助育人,助学强能”为目标,以“在资助中坚持育人,在育人中创新资助”为主线,建立起国家奖助学金、助学贷款、代偿资助、免费师范生教育、勤工助学、社会资助、学费减免、以及菜金补助,节日慰问补助,临时困难补助等“1+x”立体化资助育人体系。确保从入学到毕业离校,资助工作能覆盖大学生生活的全过程。

二是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学校于2007年成立了西南大学助学中心,配备了专业的工作队伍,平均年龄32岁,全部具有硕士以上学历和学位。建立健全资助人员业务培训机制,覆盖全校31个学院,目前已举办20多场次培训会,引导各级工作人员认真学习国家资助政策,举办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办理工作流程等讲座;建立健全资助工作奖惩机制,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评优评先活动,形成良好的比、学、赶、帮、超的工作氛围。

除了积极加强专职老师队伍建设外,学校还积极培养学生干部骨干队伍,建立学生勤工助学服务中心和学生特立服务总队等学生组织,两支学生队伍是我校资助育人工作强大的宣传助手和助推器。吸纳其成为资助工作的传播者、宣传者、实施者。实现了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三是加强交流与合作,提升资助工作水平。结合我校地处西南地区的实际情况,加之远离重庆主城区,为更好的推动学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提升与发展。我校积极施行“走出去”政策,学习吸收工作经验。先后与上海交通大学、重庆大学、贵州大学等建立交流和联系,与重庆晨报、花旗银行北碚信贷公司等10余企业建立联系机制。与此同时,暑假期间,组织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代表成立暑期社会实践队,深入农村基层,走访调研,撰写调研报告,提高社会实践能力。

四是加强学生认定工作,以三级公示制度为平台,确保“应助受助”。

学校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采取学生个人申请、班级民主评议、院系审核、学校复核的方式开展。同时,我校还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实际特点,在认定办法里增加了辅导员直接提名的权利。建立资助工作网络化、电子化,实行校、院、班三级公示制度,使资助工作的每一个流程和步骤都接受全体师生的监督,

合理分配资源,保证资助工作公开、公平、公正。

三、工作特色与经验

切实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是解除他们学习和生活的后顾之忧的稳定器,同时也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成才的助推手。西南大学助学中心积极进取、努力创新,在贯彻落实国家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的同时,积极探索资助育人途径,突出特色,重点实施“五个一”工程,做到既助其贫困,又育其精神,确保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

——拓宽一站式“绿色通道”,畅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之路。学校组织“百名辅导员访千家”大走访活动,将“绿色通道”延伸到学生家门口;入学后,制定有针对性的个性成长方案,实行包括“辅导员老师对新生”、“服务队志愿者对新生”等在内的“一对一”爱心结对,帮助他们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打造一支“公益队伍”,启发受助学生饮水思源,感恩奉献。学校将受奖受助学生编入以大学精神命名的“学生特立服务总队”之中,在校内,开展“创先争优我先行”系列活动,组织捐款救助重病同学;在校外,积极参与“森林重庆”和“绿化长江大行动”活动,为重庆市各种大型活动提供志愿服务。其先进事迹吸引了媒体的广泛关注,被光明日报称为“是一支播撒大爱的队伍,又是一支自强不息的生命之歌”,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建立一所“培训学校”,提升受助学生综合能力。学校先后开办了英语四、六级、机关公文应用与写作、电脑应用技术、勤工助学岗前培训、寒暑假带薪实习等专门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系列培训班。作为实施“1+x混合学生资助体系计划”的具体措施,已经成为学校结合创先争优活动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办实事、送温暖的一项实际行动。

——举办一场“勤工助学招聘双选会”,激励受助学生自立自强。学校每年设置1000余个勤工助学岗位,举办“勤工助学招聘双选会”。并以此为契机,开设职业规划相关讲座,进行竞聘指导,以提升学生的应对能力。“双选会”坚持“贫困优先、尊重志愿、竞争上岗、双向选择”的原则,既为学生提供了勤工助学岗位,又培养了学生认识职场、适应社会的能力,也是为将来进入社会的一次演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