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丙苯过氧化氢处置应急方案

合集下载

过氧化氢突发环境应急预案

过氧化氢突发环境应急预案

一、总则1. 编制目的为有效应对过氧化氢突发环境事件,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对环境的影响,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预案。

2. 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等。

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过氧化氢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等过程中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 市应急指挥部负责统一指挥、协调、调度全市过氧化氢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工作。

2. 市环保局负责组织协调全市过氧化氢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指导、监督相关单位开展应急处置。

3. 市公安局负责维护事故现场秩序,依法查处事故责任人,保障应急处置工作的顺利进行。

4. 市卫生和健康部门负责组织协调医疗救援工作,确保伤员得到及时救治。

5. 市消防部门负责组织火灾扑救和应急救援工作。

6. 市交通运输部门负责组织运输车辆、人员及物资的调配,确保应急处置工作的顺利开展。

7. 事发地政府及相关部门负责组织协调事发地应急处置工作,落实应急措施。

三、应急响应1. 信息报告发现过氧化氢突发环境事件后,事发单位应立即向市应急指挥部和市环保局报告,同时向事发地政府及相关部门报告。

2. 应急响应等级根据过氧化氢突发环境事件的危害程度,应急响应等级分为四个等级:一般、较大、重大、特别重大。

3. 应急处置措施(1)事故现场处置1)隔离事故现场,设置警戒线,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2)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故源,防止事故扩大。

3)组织专业人员进行事故处理,确保人员安全。

(2)环境监测1)对事故现场及周边环境进行监测,掌握污染物浓度变化情况。

2)根据监测结果,采取相应措施,降低污染物浓度。

(3)人员疏散与安置1)根据事故危害程度,组织受威胁人员疏散至安全区域。

2)对疏散人员进行安置,确保其基本生活需求。

异丙苯过氧化氢处置应急方案

异丙苯过氧化氢处置应急方案

****有限公司旧厂房设备管线拆除项目异丙苯过氧化氢泄露处置应急方案项目名称: ****有限公司旧厂房设备管线拆除项目业主: ****有限公司现场 : *******************异丙苯过氧化氢泄露处置应急方案一、异丙苯简介及危害性概述异丙苯过氧化氢又称过氧化氢异丙苯,简称CHP或CHPO,结构式为C6H5C(CH3)2OOH,分子量152.19。

白色结晶体,相对密度1.040。

熔点52~55℃。

半衰期tl/2=0.1h(195℃)、1.0h(165℃)、10h(145℃)。

分解温度75℃。

活性氧含量10.51%,活化能132.56kJ/mol。

闪点61℃。

溶于乙醇、丙酮、异丙苯等。

可燃。

有毒。

危险性类别:第5.2类有机过氧化物。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吸入、摄入或经皮吸收后对身体有害。

高浓度时,对眼睛、皮肤、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强烈刺激作用。

接触后可引起烧灼感、咳嗽、喉炎、头痛、恶心和呕吐。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燃爆危险:本品易燃,具爆炸性,有毒,具强刺激性。

若操作不慎,可能发生危险化学品的泄漏事故易引发火灾爆炸、中毒等次生、衍生事故。

二、简述为了有效地应对拆除施工过程中可能突发的异丙苯过氧化氢泄露事故,提高突发事故的快速反应能力,组织指导和规范所属部门应急管处置工作,最大限度地预防、减少衍生事故的发生,保障职工生命安全和履行企业的安全职能,使事故损失降到最低,火灾事故突发时能够迅速、有序、有效地开展应急救援行动,保证外部环境的稳定和正常的生活秩序,特制定本项目重大危险源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三、编制依据1.《消防法》2.《安全生产法》3.《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四、适用范围厂区内成品储存、相关设备及管道拆除区域及厂区装置五、制定本预案的原则、方针“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把预防事故发生放在首位,对重大危险源作业管理部门、操作员工实行全面安全教育,提高这些人员的岗位操作技能以及处置突发事故的能力。

双氧水突发事件处置预案

双氧水突发事件处置预案

一、编制目的为保障公司生产安全,降低双氧水突发事件对人员、财产和环境的危害,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特制定本预案。

二、编制依据1. 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标准;2. 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制度;3. 双氧水生产、储存、使用等相关操作规程。

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公司生产、储存、使用双氧水过程中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包括泄漏、火灾、爆炸、中毒等。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领导小组(1)组长:公司总经理(2)副组长:公司副总经理、生产部经理(3)成员:安全环保部、生产部、设备部、人力资源部等相关负责人应急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挥应急处置工作,确保突发事件得到及时、有效处置。

2. 应急救援队伍(1)消防队伍:负责火灾、爆炸等火灾事故的扑救和现场救援;(2)医疗救护队伍:负责中毒等事故的现场救护;(3)环境监测队伍:负责现场环境监测,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4)后勤保障队伍:负责应急物资的供应和调配。

五、应急处置流程1. 突发事件报告(1)发现双氧水突发事件时,现场人员应立即报告应急领导小组;(2)应急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应急救援队伍进行处置。

2. 应急处置措施(1)现场救援①迅速隔离泄漏区域,设置警戒线,防止无关人员进入;②关闭泄漏源,防止双氧水进一步泄漏;③对泄漏区域进行通风,降低双氧水浓度;④对泄漏的双氧水进行收集、处理,防止污染扩散。

②火灾、爆炸事故①立即启动消防系统,进行灭火;②使用适当的灭火器材,对火势进行控制;③对伤员进行现场救护,及时送往医院;④对事故现场进行清理,消除隐患。

③中毒事故①立即将中毒人员转移到安全区域,进行现场救护;②根据中毒程度,及时送往医院;③对事故现场进行通风,降低双氧水浓度;④对中毒人员密切观察,防止病情恶化。

3. 应急处置结束(1)应急领导小组宣布应急处置结束;(2)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查明责任;(3)对事故损失进行评估,制定恢复方案;(4)对应急救援队伍进行总结评估,提出改进措施。

异丙苯处置应急方案

异丙苯处置应急方案

****(宁波)有限公司旧厂房设备管线拆除项目异丙苯泄露处置应急方案项目名称: ****(宁波)有限公司旧厂房设备管线拆除项目业主: ****(宁波)有限公司现场 :异丙苯泄露处置应急方案一、异丙苯简介及危害性概述异丙苯,分子式C9H12,分子量120.19。

亦称枯烯。

无色液体有芳香气味。

熔点-96℃,沸点152~153℃。

密度(20/4℃)0.862g/cm3。

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和物,爆炸极限为1~8%(体积)。

不溶于水,溶于乙醇、苯、乙醚和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

在强无机酸的作用下可分解为苯酚和丙酮。

脱氢后可生成α-甲基苯乙烯、因此可用于生产苯酚和丙酮、α-甲基苯乙烯,以及异丙基苯过氧化物等。

也可用作提高发动机燃料辛烷值的添加剂。

可由苯在催化剂存在下用丙烯进行烷基化而制得。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属低毒类。

能刺激皮肤和黏膜,有较强的麻醉作用,能引起结膜炎、皮肤炎,并对脾脏和肝脏有害。

由于排泄缓慢,可产生积累作用。

急性中毒表现与苯、甲苯相似,但麻醉作用出现较慢而持久。

表现有粘膜刺激症状以及头晕、头痛、恶心、呕吐、步态蹒跚等。

严重中毒可发生昏迷、抽搐等。

异丙苯对造血系统影响不明显。

危险特性:易燃,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属于第3.3类有机过氧化物高闪点易燃液体,若操作不慎,可能发生危险化学品的泄漏事故易引发火灾爆炸、中毒等次生、衍生事故。

二、简述为了有效地应对拆除施工过程中可能突发的异丙苯泄露事故,提高突发事故的快速反应能力,组织指导和规范所属部门应急管理处置工作,最大限度地预防、减少衍生事故的发生,保障职工生命安全和履行企业的安全职能,使事故损失降到最低,火灾事故突发时能够迅速、有序、有效地开展应急救援行动,保证外部环境的稳定和正常的生活秩序,特制定本项目重大危险源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过氧化氢二异丙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过氧化氢二异丙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过氧化氢二异丙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
过氧化氢二异丙苯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回目录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
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
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惰性、潮湿的不燃物料吸收。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泡
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

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回目录
法规信息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
施细则(化劳发[1992] 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
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常用危险化
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 13690-92)将该物质划为第5.2 类有机过氧化物。

过氧化氢事故应急处置预案

过氧化氢事故应急处置预案

一、编制目的为了规范过氧化氢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危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二、编制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3.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4. 《突发事件应对法》5. 《过氧化氢安全管理规范》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境内过氧化氢生产、储存、使用、运输、废弃处置等环节发生的火灾、爆炸、泄漏等事故的应急处置。

四、工作原则1. 以人为本,安全第一;2. 统一指挥,分级负责;3.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4. 快速反应,协同作战。

五、组织体系1. 应急指挥部应急指挥部是事故应急处置工作的最高指挥机构,负责组织、协调、指挥事故应急处置工作。

应急指挥部下设以下工作组:(1)现场处置组:负责事故现场处置工作;(2)医疗救护组:负责伤员救治和卫生防疫工作;(3)交通管制组:负责事故现场及周边道路交通管制;(4)信息宣传组:负责事故信息收集、发布和舆论引导;(5)物资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的采购、调配和供应;(6)后勤保障组:负责事故应急处置工作的后勤保障。

2. 地方人民政府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协调、指挥本行政区域内过氧化氢事故应急处置工作,确保应急处置工作有序、高效地进行。

六、应急响应1. 预警分级根据事故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将过氧化氢事故应急响应分为四个等级:(1)一级响应:事故危害特别严重,影响范围广泛;(2)二级响应:事故危害严重,影响范围较大;(3)三级响应:事故危害一般,影响范围较小;(4)四级响应:事故危害较小,影响范围有限。

2. 应急响应程序(1)事故发生单位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向应急指挥部报告事故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控制事故发展;(2)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组织应急处置工作;(3)现场处置组根据事故情况,制定现场处置方案,并组织实施;(4)医疗救护组根据事故伤害情况,组织伤员救治和卫生防疫工作;(5)交通管制组根据事故情况,实施交通管制,确保事故现场及周边道路交通畅通;(6)信息宣传组及时收集、发布事故信息,引导舆论;(7)物资保障组根据事故应急处置需求,调配应急物资;(8)后勤保障组提供事故应急处置工作的后勤保障。

双氧水应急处置方案范本

双氧水应急处置方案范本

双氧水应急处置方案范本引言双氧水是一种常见的化学药品,可以用于多种用途,如杀菌、漂白、清洗等。

但如果不正确使用或储存,双氧水也可能带来一定的安全风险。

为了使工作场所的员工在使用双氧水时能够及时准确地采取措施,必须建立一套应急处置方案。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简单易懂的双氧水应急处置方案范本,可供参考。

紧急情况在以下情况下,应当启动双氧水应急处置方案:1.双氧水泄漏或者被人误食;2.双氧水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产生安全隐患。

应急预案对于引起双氧水泄漏或误食的情况,应该采取以下应急预案措施。

双氧水泄漏如果发生双氧水泄漏,应该立即采取以下措施:1.疏散周围人员:当发生双氧水泄漏时,需要立即疏散周围人员,并确保他们远离泄漏区域以避免出现意外伤害;2.启动急救:当双氧水泄漏时,可能会出现皮肤灼伤、眼睛受伤等情况,应立即启动急救措施;3.封闭泄漏区域:当发生双氧水泄漏时,应尽快封闭泄漏区域,并使用防护设备,以避免泄漏进一步扩散;4.执行处理程序:双氧水泄漏后,需要执行相关处理程序,将泄漏物清理干净,并妥善处理废弃物。

双氧水误食如果发生双氧水误食,应该立即采取以下措施:1.立即洗胃:双氧水误食后,应立即进行洗胃。

可以将温水或盐水注入口中,吞咽几次,引起呕吐,达到清洗胃的效果;2.启动急救:因双氧水误食而引起的病症可能很严重,应立即启动急救措施,并将患者送往医院就医。

双氧水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如果双氧水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并产生安全隐患,应该采取以下应急预案措施。

1.疏散周围人员:当双氧水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时,应该立即疏散周围人员,并确保他们远离受到影响的区域;2.确认反应物质:需要采取措施确认与双氧水发生反应的物质,并查明其风险等级;3.启动应急预案:根据双氧水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的特点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采取措施控制反应,并将危险降至最低。

总结以上是一份简单易懂的双氧水应急处置方案范本。

尽管双氧水是一种相对安全的化学药品,但在使用和储存中仍然可能带来安全隐患。

过氧化氢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过氧化氢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为有效预防和应对过氧化氢生产、储存、运输、使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过氧化氢生产、储存、运输、使用过程中的各类安全事故,包括泄漏、火灾、爆炸、中毒等。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指挥部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指挥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下设以下工作组:(1)现场指挥组:负责现场救援、疏散、警戒等工作。

(2)医疗救护组:负责伤员救治、转运等工作。

(3)物资保障组:负责应急救援物资的调配、供应等工作。

(4)通信联络组:负责应急信息的收集、整理、报送等工作。

(5)善后处理组:负责事故调查、善后赔偿等工作。

2. 应急救援队伍应急救援队伍由企业内部员工、专业救援人员、志愿者等组成,负责现场救援、疏散、警戒等工作。

四、应急响应1. 预警(1)过氧化氢生产、储存、运输、使用单位应建立健全预警机制,对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进行预测和预警。

(2)发现事故隐患时,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消除隐患。

2. 应急响应(1)事故发生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成立应急指挥部。

(2)现场指挥组应迅速组织人员疏散,设置警戒线,确保人员安全。

(3)医疗救护组应立即开展伤员救治、转运等工作。

(4)物资保障组应迅速调配应急救援物资,确保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5)通信联络组应确保应急信息畅通,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事故情况。

3. 事故处置(1)泄漏事故:立即切断泄漏源,设置警戒线,防止泄漏物扩散。

同时,采取吸附、中和、稀释等措施,降低泄漏物浓度。

(2)火灾事故:立即启动灭火系统,使用二氧化碳、干粉等灭火剂进行灭火。

同时,组织人员疏散,确保人员安全。

(3)爆炸事故:立即切断电源、气源,防止事故扩大。

同时,采取隔离、封堵等措施,防止爆炸物扩散。

(4)中毒事故:立即组织中毒人员撤离现场,进行急救处理。

同时,采取通风、排毒等措施,降低空气中过氧化氢浓度。

过氧化氢使用应急预案范文

过氧化氢使用应急预案范文

一、应急预案编制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3.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4. 《过氧化氢安全技术说明书》5. 企业实际情况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企业生产、储存、使用过氧化氢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泄漏、火灾、爆炸等事故的应急处置。

三、事故风险分析1. 过氧化氢具有强氧化性,遇有机物、还原剂、金属粉末等易发生剧烈反应,引起火灾或爆炸。

2. 过氧化氢泄漏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3. 过氧化氢与水反应产生氧气,氧气浓度过高可能引发窒息事故。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指挥部- 指挥长:企业主要负责人- 副指挥长:分管安全生产的副总经理- 成员:各部门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等2. 应急救援组- 组长:安全生产部部长- 副组长:安全管理人员- 成员:消防队员、医护人员、应急物资保障人员等3. 信息联络组- 组长:办公室负责人- 成员:各部门联络员4. 后勤保障组- 组长:后勤保障部部长- 成员:物资保障人员、车辆保障人员等五、应急处置程序1. 初步报警- 发现过氧化氢泄漏、火灾、爆炸等事故时,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2. 启动应急预案- 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应急救援组、信息联络组、后勤保障组等开展工作。

3. 现场处置- 火灾事故:立即启动消防系统,使用二氧化碳、干粉等灭火器材进行灭火;同时,疏散现场人员,防止火势蔓延。

- 泄漏事故:立即关闭泄漏点,隔离泄漏区域,设置警示标志;使用砂土、石灰等吸附泄漏物,防止污染扩散。

- 爆炸事故:立即疏散现场人员,设置警戒线,防止无关人员进入;使用防爆器材进行现场勘查,确定爆炸原因。

4. 医疗救护- 现场救援组对受伤人员进行急救,并迅速将伤员送往医院救治。

5. 环境监测- 应急救援组对事故现场及周边环境进行监测,确保环境安全。

6. 事故调查- 事故发生后,成立事故调查组,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制定整改措施。

过氧化氢泄漏应急处理方法

过氧化氢泄漏应急处理方法

过氧化氢泄漏应急处理方法过氧化氢是一种致命的气体,对人体、动植物以及环境都有极大的危害。

一旦发生泄漏事故,必须立即进行应急处理,以尽可能减少伤害和损失。

以下是过氧化氢泄漏应急处理的方法。

第一步:自我保护1.1. 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如化学防护服、化学防护手套、防护面具、防护眼镜等。

1.2. 立即撤离泄漏现场,远离有毒气体,确保自己的安全。

第二步:报警和通知相关人员2.1. 在安全的地方拨打紧急电话(例如中国的110或120),向相关部门报告泄漏事故。

2.2. 迅速通知现场工作人员和相关部门,以便他们采取适当的措施。

第三步:控制泄漏3.1. 尽可能远离泄漏源,避免直接接触泄露的过氧化氢。

3.2. 封存泄漏源,以防止进一步泄漏。

可以使用塑料布、沙土、纸箱等材料将泄漏处进行覆盖,以防止气体扩散。

3.3. 如果泄漏源无法封堵,可以使用干燥的沙土或化学品吸附剂将泄漏物质覆盖,以减少气体扩散。

第四步:排除火源4.1. 检查周围环境是否存在明火或静电火花等可能引燃过氧化氢的火源。

4.2. 打开通风设备,保持空气流通,尽量消除火源。

4.3. 如有必要,可以采用灭火器材将明火扑灭。

第五步:处理泄漏物5.1. 确保使用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化学防护手套、防护眼镜等),小心地清理泄漏物。

5.2. 使用干燥的沙土或化学品吸附剂将泄漏物完全吸附,防止进一步扩散。

5.3. 将吸附剂和泄漏物双重包装,后续交由专业的废物处理公司处理。

第六步:通风和恢复6.1. 打开通风设备,增加室内外空气流通,以稀释过氧化氢的浓度。

6.2. 定期测量空气中过氧化氢浓度,确保室内外环境安全。

6.3. 重新评估泄漏事件,记录事故经过和教训,以便今后的预防和处理。

第七步:事后处理和调查7.1. 组织事故调查小组,进行详细的事故分析和评估,找出事故的原因和责任。

7.2. 更新应急预案,完善应急处理和事故防范措施。

7.3. 对事故处理的效果和救援措施进行回顾和总结,以提高今后类似事故应对的能力。

双氧水安全应急救援预案

双氧水安全应急救援预案

一、预案背景双氧水(过氧化氢)是一种常用的化学试剂,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工、食品、环保等领域。

然而,双氧水具有腐蚀性、刺激性,若不慎接触皮肤、眼睛或吸入,可能导致严重的伤害。

为提高双氧水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成立双氧水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统一指挥、协调和调度应急救援工作。

2.应急救援指挥部下设以下工作组:(1)现场指挥组:负责现场指挥、协调和调度应急救援工作。

(2)医疗救护组:负责伤员的救治、转运和医疗保障。

(3)安全防护组:负责现场安全防护、警戒和隔离。

(4)物资保障组:负责应急救援物资的调配和供应。

(5)通讯联络组:负责应急救援信息的收集、传递和发布。

三、应急处置流程1.事故报告(1)发现双氧水安全事故的单位或个人,应立即向应急救援指挥部报告。

(2)应急救援指挥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核实事故情况,并启动应急预案。

2.现场处置(1)现场指挥组应迅速到达事故现场,了解事故情况,制定应急处置方案。

(2)安全防护组应立即设置警戒区域,隔离事故现场,防止事故扩大。

(3)医疗救护组应迅速对伤员进行救治,必要时进行现场救护。

(4)物资保障组应确保应急救援物资的供应,满足救援需求。

3.应急处置(1)针对皮肤接触: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持续15分钟以上,并及时就医。

(2)针对眼睛接触: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持续15分钟以上,并及时就医。

(3)针对吸入:迅速撤离现场,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吸氧,并及时就医。

(4)针对火灾: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干粉灭火器等灭火,防止火势蔓延。

4.事故善后处理(1)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查明责任。

(2)对伤员进行后续治疗和康复。

(3)对事故现场进行清理和恢复。

四、宣传教育与培训1.加强对双氧水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全民安全意识。

2.定期开展应急救援培训,提高应急救援队伍的应急处置能力。

五、附则1.本预案由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解释。

双氧水的事故应急预案

双氧水的事故应急预案

一、预案背景双氧水(过氧化氢)是一种具有强氧化性的化学物质,广泛应用于化工、医药、环保等领域。

然而,由于双氧水具有较高的危险性和腐蚀性,一旦发生泄漏、火灾、爆炸等事故,将对人员、环境和财产造成严重损失。

为提高应对双氧水事故的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最大限度地减少双氧水事故造成的损失,确保人员生命安全;2. 及时、有效地控制事故,防止事故扩大;3. 最大限度地减轻事故对环境的影响;4. 提高应急救援队伍的应急处置能力。

三、预案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公司内部双氧水生产、储存、运输、使用等环节发生的泄漏、火灾、爆炸等事故。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指挥部(1)总指挥:公司总经理(2)副总指挥:公司副总经理、各部门负责人(3)成员:生产部、安全环保部、设备部、人力资源部、财务部、行政部等相关部门负责人2. 应急救援小组(1)现场救援组:负责事故现场处置、人员疏散、伤员救治等工作;(2)警戒保卫组:负责现场警戒、交通管制、信息报送等工作;(3)医疗救护组:负责伤员救治、卫生防疫等工作;(4)后勤保障组:负责物资供应、通讯保障、车辆调度等工作;(5)技术支持组:负责事故原因分析、技术指导等工作。

五、应急处置程序1. 初步处置(1)事故发生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通知应急救援小组;(2)现场救援组迅速赶到事故现场,进行初步处置,包括切断泄漏源、控制火势、疏散人员等;(3)警戒保卫组对事故现场进行警戒,确保无关人员不得进入;(4)医疗救护组对伤员进行救治,并送往医院;(5)后勤保障组提供必要的物资、设备、人员支持。

2. 事故扩大处置(1)若事故扩大,现场救援组应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请求增援;(2)应急指挥部根据事故情况,组织各部门协调配合,采取相应措施;(3)技术支持组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为后续处置提供技术指导。

3. 事故善后处理(1)事故处理后,应急指挥部组织各部门进行事故调查,查明事故原因;(2)根据事故原因,制定整改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3)对事故伤亡人员及其家属进行慰问和赔偿;(4)对事故影响的环境进行监测和治理。

异丙苯过氧化氢引发温度

异丙苯过氧化氢引发温度

异丙苯过氧化氢引发温度
异丙苯过氧化氢是一种常见的有机过氧化物,它可以通过加热或加速
剂的作用而分解。

而分解所产生的氧气会使容器内部的压力增加,进
而引发一系列危险事故。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应当采取一系列措施来
最大限度地确保安全。

首先,我们应当合理安排操作序列。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应该先将异
丙苯和过氧化氢分别倒入不同的容器中,然后再按照正确的比例将其
混合,并将其装入反应釜。

如果一开始就将它们混合在一起,可能会
引发温度升高,从而导致爆炸。

其次,我们应当注意控制反应的温度。

因为过高的温度会导致反应速
率加快,从而导致内部压力升高,容器炸裂。

因此,在实际操作中,
我们应该采取措施控制反应温度。

可以通过控制加热速率或加热温度,或者将反应器放在水浴中进行加热来控制温度。

最后,我们应该在操作前充分了解异丙苯过氧化氢的特性和危险性。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应该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对于任何不确定的操作,应当先进行试验,确保安全性。

总的来说,异丙苯过氧化氢的分解会产生高温和氧气,容易引发危险
事故。

要确保实验安全,需要在操作前充分了解特性和危险性,并采取控制温度、合理安排操作序列等措施,确保实验的安全性。

过氧化氢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过氧化氢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一、总则1. 编制目的为确保在过氧化氢生产、储存、使用和运输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应急处置,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2. 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单位过氧化氢生产、储存、使用和运输过程中发生的安全事故。

二、事故风险分析1. 过氧化氢具有强氧化性,遇有机物、还原剂等易引发火灾、爆炸。

2. 过氧化氢泄漏、溢出或误食、吸入等,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3. 过氧化氢与水反应产生氧气,遇火源可能引发爆炸。

三、应急组织与职责1. 应急指挥部成立应急指挥部,负责事故应急处置工作的全面领导和协调。

2. 应急救援小组(1)现场指挥组:负责现场事故指挥、调度和协调。

(2)抢险救援组:负责事故现场抢险救援工作。

(3)医疗救护组:负责事故受伤人员的救治。

(4)后勤保障组:负责事故应急处置所需的物资、设备、车辆等后勤保障。

四、应急处置措施1. 事故发生时的应急处置(1)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通知应急救援小组。

(2)现场指挥组迅速组织人员进行现场警戒,隔离事故区域。

(3)抢险救援组立即进行事故现场抢险救援。

(4)医疗救护组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

2. 事故现场处理(1)切断事故源头,防止事故扩大。

(2)对泄漏、溢出的过氧化氢进行中和处理。

(3)对事故现场进行清理,确保安全。

3. 事故善后处理(1)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分析事故原因。

(2)对事故责任进行追究。

(3)对事故进行总结,完善应急预案。

五、应急保障措施1. 物资保障(1)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物资,如防护服、呼吸器、消防器材等。

(2)建立物资储备库,确保应急救援物资的供应。

2. 人员保障(1)定期对应急救援人员进行培训和演练。

(2)确保应急救援人员具备一定的应急救援知识和技能。

3. 资金保障(1)设立应急救援专项资金,确保事故应急处置工作的顺利进行。

过氧化氢二异丙苯处置应急方案

过氧化氢二异丙苯处置应急方案

****(宁波)有限公司旧厂房设备管线拆除项目过氧化氢二异丙苯泄露处置应急方案项目名称: ****(宁波)有限公司旧厂房设备管线拆除项目业主: ****(宁波)有限公司现场 :过氧化氢二异丙苯泄露处置应急方案一、过氧化氢二异丙苯简介及危害性概述过氧化氢二异丙苯又称硫化剂DCP、过氧化二枯茗。

分子式:C18H22O2相对分子质量:270.37。

白色结晶;熔点41~42℃;相对密度1.082;分解温度120~125℃;折射率1.5360;升华温度100℃(26.7Pa);活性氧含量5.9%;活化能169.99kJ/mol;闪点133℃;室温下稳定,见光逐渐变成微黄色;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乙酸、苯和石油醚等;活性氧含量5.92%(纯度100%)、5.62%(纯度95%);溶于苯中半衰期:171℃:1min,117℃:10h,101℃:100h;是一种强氧化剂;可燃;低毒,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吸入、摄入或经皮吸收后对身体有害。

高浓度时,对眼睛、皮肤、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强烈刺激作用。

接触后可引起烧灼感、咳嗽、喉炎、头痛、恶心和呕吐。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易燃,具爆炸性,有毒,具强刺激性。

属于第5.2类有机过氧化物,若操作不慎,可能发生危险化学品的泄漏事故易引发火灾爆炸、中毒等次生、衍生事故。

二、简述为了有效地应对拆除施工过程中可能突发的过氧化氢二异丙苯泄露事故,提高突发事故的快速反应能力,组织指导和规范所属部门应急管处置工作,最大限度地预防、减少衍生事故的发生,保障职工生命安全和履行企业的安全职能,使事故损失降到最低,火灾事故突发时能够迅速、有序、有效地开展应急救援行动,保证外部环境的稳定和正常的生活秩序,特制定本项目重大危险源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三、编制依据1.《消防法》2.《安全生产法》3.《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四、适用范围厂区内成品储存、相关设备及管道拆除区域及厂区装置五、制定本预案的原则、方针“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把预防事故发生放在首位,对重大危险源作业管理部门、操作员工实行全面安全教育,提高这些人员的岗位操作技能以及处置突发事故的能力。

过氧化氢安全应急预案

过氧化氢安全应急预案

一、应急概述过氧化氢(H2O2)是一种强氧化剂,广泛应用于消毒、灭菌等领域。

然而,由于其强氧化性,若使用不当或发生泄漏,可能会引发火灾、爆炸等严重事故。

为确保人员安全和财产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单位在使用、储存、运输过氧化氢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类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挥应急处置工作。

2. 应急处置小组:负责具体实施应急处置措施。

3. 技术支持小组:负责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

4. 信息报告小组:负责及时、准确上报事故信息。

四、应急处置措施1. 事故发生(1)立即停止使用过氧化氢,关闭所有可能泄漏的阀门。

(2)组织人员疏散,确保人员安全。

(3)切断事故现场电源、水源,防止火势蔓延。

(4)设置警示标志,隔离事故现场。

2. 事故处理(1)对泄漏、溢出的过氧化氢进行清理,使用干粉、沙土等吸附材料覆盖,避免与火源接触。

(2)对受污染的设备、场所进行清洗、消毒。

(3)如遇火灾,立即启动消防系统,使用二氧化碳、干粉灭火器等灭火。

3. 人员救护(1)立即将受伤人员转移到安全区域,进行初步救护。

(2)对吸入过氧化氢蒸气或皮肤接触者,立即给予吸氧、清洗等措施。

(3)根据受伤程度,及时送往医院救治。

4. 环境保护(1)对事故现场进行环境监测,确保空气质量、水质等符合国家标准。

(2)对受污染的环境进行修复、治理。

五、应急演练1.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2. 演练内容包括:事故报警、应急响应、现场处置、人员救护、环境保护等。

3. 演练结束后,对演练情况进行总结、评估,不断完善应急预案。

六、应急物资及设备1. 配备必要的应急物资,如灭火器、防护服、口罩、手套等。

2. 确保应急设备(如消防系统、通风系统等)正常运行。

3. 定期检查、维护应急物资及设备,确保其完好。

七、附则1. 本预案由应急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2.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原有预案同时废止。

双氧水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双氧水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一、预案概述为有效预防和应对双氧水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火灾、泄漏等事故,确保人员生命安全、财产安全及环境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单位双氧水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的各类事故,包括但不限于火灾、泄漏、中毒、环境污染等。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指挥部(1)成立应急指挥部,负责全面协调和指挥应急救援工作。

(2)应急指挥部由单位主要负责人担任总指挥,分管安全生产的副职担任副总指挥,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2. 应急救援小组(1)成立应急救援小组,负责具体实施应急救援工作。

(2)应急救援小组由安全部门、生产部门、设备部门、人事部门、环保部门等相关部门人员组成。

3. 应急救援物资保障组(1)负责应急救援物资的采购、储存、发放和管理。

(2)物资保障组由采购部门、设备部门、仓储部门等相关部门人员组成。

四、事故预防与预警1. 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法规,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2. 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安全可靠。

3. 加强现场安全管理,严格控制操作规程,防止人为失误。

4. 建立完善的双氧水事故预警系统,及时发现和报告事故隐患。

五、事故应急响应1. 事故报告(1)事故发生后,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并启动应急预案。

(2)报告内容包括事故时间、地点、原因、影响、伤亡情况等。

2. 应急处置(1)现场救援1)立即组织人员疏散,确保人员安全。

2)切断事故源,防止事故扩大。

3)对受伤人员进行现场急救,并送往医院治疗。

4)对事故现场进行隔离,防止二次事故发生。

(2)环境监测1)对事故现场及周边环境进行监测,确保环境安全。

2)如发现环境污染,立即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

(3)信息发布1)及时向相关部门、单位、公众发布事故信息。

2)根据事故发展情况,适时调整信息发布内容。

六、事故善后处理1. 调查事故原因(1)成立事故调查组,全面调查事故原因。

(2)根据调查结果,对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

过氧化氢异丙苯安全技术说明书

过氧化氢异丙苯安全技术说明书

过氧化氢异丙苯安全技术说明书一、引言过氧化氢异丙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实验室和工业生产中的化学品。

为确保使用过氧化氢异丙苯的安全性,本文将从储存、搬运、处理以及应急措施等多个方面进行详细的说明,以便用户正确、安全地操作该化学品。

二、储存要求1. 储存环境:过氧化氢异丙苯应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场所,远离火源、热源和易燃物。

2. 包装容器:采用耐腐蚀性能良好的包装容器储存,如玻璃瓶、塑料瓶等,确保包装容器密封良好,防止泄漏。

三、搬运注意事项1. 个人防护:搬运过程中,操作人员应戴防护眼镜、防护手套、防护服等个人防护装备,以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

2. 避免碰撞:搬运过程中,应避免过氧化氢异丙苯与其他物品碰撞,以防止包装容器破损导致泄漏。

四、处理措施1. 泄漏处置:若发生泄漏,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清除,可使用吸附剂将泄漏液体吸附后进行处理。

2. 废弃物处理:过氧化氢异丙苯属于有害废物,不得随意倾倒。

应按照当地相关法规进行集中收集和处理。

五、应急措施1. 人员安全:在事故发生时,应立即撤离人员,并远离泄漏源,确保人员安全。

2. 通风处理:如泄漏物进入室内,应立即开启通风设备,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3. 报警通知:在事故发生后,应立即报警,并通知有关部门进行处理。

4. 紧急处理:在紧急情况下,可使用适当的灭火器材进行灭火,但应尽量避免直接接触泄漏物。

六、使用注意事项1. 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使用过程中应避免过氧化氢异丙苯直接接触皮肤和眼睛。

2. 远离火源:在使用过程中,应远离火源和高温环境,避免引发火灾或爆炸。

3. 使用通风设备:在密闭空间中使用过氧化氢异丙苯时,应开启通风设备,确保空气流通,减少有害气体浓度。

七、存储期限过氧化氢异丙苯的存储期限一般为1年,超过存储期限的化学品应进行处理,不得再使用。

八、结论通过本文的详细说明,我们了解到了过氧化氢异丙苯的储存、搬运、处理以及应急措施等方面的安全技术要求。

在使用过氧化氢异丙苯的过程中,我们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做好个人防护措施,以确保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异丙苯过氧化氢处置应急方案

异丙苯过氧化氢处置应急方案

****旧厂房设备管线撤除工程异丙苯过氧化氢泄露处置应急方案工程名称: ****旧厂房设备管线撤除工程业主: ****现场: *******************异丙苯过氧化氢泄露处置应急方案一、异丙苯简介及危害性概述异丙苯过氧化氢又称过氧化氢异丙苯,简称CHP或CHPO,结构式为C6H5C(CH3)2OOH,分子量152.19。

白色结晶体,相对密度1.040。

熔点52~55℃。

半衰期tl/2=0.1h(195℃)、1.0h(165℃)、10h(145℃)。

分解温度75℃。

活性氧含量10.51%,活化能132.56kJ/mol。

闪点61℃。

溶于乙醇、丙酮、异丙苯等。

可燃。

有毒。

危险性类别:第5.2类有机过氧化物。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吸入、摄入或经皮吸收后对身体有害。

高浓度时,对眼睛、皮肤、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强烈刺激作用。

接触后可引起烧灼感、咳嗽、喉炎、头痛、恶心和呕吐。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燃爆危险:本品易燃,具爆炸性,有毒,具强刺激性。

假设操作不慎,可能发生危险化学品的泄漏事故易引发火灾爆炸、中毒等次生、二、简述为了有效地应对撤除施工过程中可能突发的异丙苯过氧化氢泄露事故,提高突发事故的快速反响能力,组织指导和标准所属部门应急管处置工作,最大限度地预防、减少衍生事故的发生,保障职工生命平安和履行企业的平安职能,使事故损失降到最低,火灾事故突发时能够迅速、有序、有效地开展应急救援行动,保证外部环境的稳定和正常的生活秩序,特制定本工程重大危险源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三、编制依据1.【消防法】2.【平安生产法】3.【危险化学品平安生产管理条例】四、适用范围厂区内成品储存、相关设备及管道撤除区域及厂区装置五、制定本预案的原那么、方针“坚持以人为本,平安第一,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把预防事故发生放在首位,对重大危险源作业管理部门、操作员工实行全面平安教育,提高这些人员的岗位操作技能以及处置突发事故的能力。

双氧水应急救援预案

双氧水应急救援预案

双氧水应急救援预案背景双氧水是一种广泛使用于日常生活的化学品,常用于清洁、消毒、漂白等用途。

然而,如果未能妥善处理或者使用不当,双氧水也有引发意外的风险。

例如,在某些情况下,双氧水可能会氧化剂剧烈反应并产生危险的气体。

因此,针对双氧水意外情况的应急救援预案十分必要。

应急响应当双氧水意外情况发生时,应根据现场情况进行有组织的应急响应,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步骤一:迅速判断现场是否安全在发生意外的现场,首先要进行现场安全的判断,包括判断是否有其他危险物品,是否有未被发现的受害者,现场是否可以人员进入等。

步骤二:确定现场化学性质根据事故现场的化学品名称和特性,判断化学品的性质以及可能引起的反应。

对于双氧水,最可能的风险是与易燃物质反应导致火灾。

步骤三: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在确定了现场情况和化学性质后,要迅速采取有效的手段,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

对于双氧水意外情况,首先要远离现场,封闭容器并保持通风,以免氧化反应扩散导致危险。

步骤四:拨打紧急电话在尽可能降低现场风险后,应立即拨打当地的紧急救援电话,例如中国119或120。

同时,要尽可能详细地提供事故现场的信息,例如事故地点、危险品名称和数量、受害者人数和状况等。

这样可以帮助救援人员有条不紊地展开应急救援工作。

步骤五:进行人员救助和医疗处理在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前,应尽可能地抢救受害者,例如将其转移到安全区域、进行简单的急救处理等。

一旦救援人员到达,要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协助和配合,例如指引救援方向、提供必要的物资等。

受害者的伤势和状况决定了所需的医疗处理数量和质量,因此必须尽可能提供详细信息。

预防措施对于双氧水意外情况,预防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方面一:加强安全教育建议提高对使用双氧水的人员的安全知识和化学知识,以便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双氧水的使用和储存,减少不必要的事故发生。

方面二:密切监控监控双氧水储存的条件,例如密闭度、温度等因素。

必要时进行检查和保养,及早发现问题,避免事故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预案启动条件 发生事故后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事故应急预案启动。
1.重大危险源不论发生什么事故,现场操作人员未能及时消除
2.重大危险源发生较大物料泄露并着火,岗位操作人员未能及时 处置
3.接到作业现场发生泄露事故及衍生事件、请求支援的报告。
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
1.
现场事故应急指挥部办公室 (以下简称应急办公室) 是应急指挥 部的火灾事故日常办事机构, 设在项目现场,接受应急工作任务安排。
****有限公司旧厂房设备管线拆除项目
异丙苯过氧化氢泄露处置应急方案
项目名称:****有限公司旧厂房设备管线拆除项目
业主:****有限公司
I[T|. *******************
0
用于批准
版本
日期
状态
编制
审核
批准
批准
日期
监理
异丙苯过氧化氢泄露处置应急方案
一、异丙苯简介及危害性概述
异丙苯过氧化氢又称过氧化氢异丙苯,简称CHP或CHPO,结 构式为C6H5C(CH3)2OOH,分子量152.19白色结晶体,相对密度1.040熔点52〜55C。半衰期tl/2=0.1h(1955(165C10h(145C)
7)起草上报材料;
8)负责现场应急处置工作资料的收集和总结;
9)建立、更新、管理公司与区域联防单位、协议救援机构及社
会救援机构档案;
10)安排我厂应急指挥部的交通、生活等后勤保障工作;
11)完成应急指挥部交办的其它事项。
2.4现场指挥
1)掌握火灾现场动态和发展趋势;
2)全权负责第一线事故现场抢险,应急救援工作;
4)负责落实上级部门对应急处置的要求;
5)宣布救援工作结束;
2.2副总指挥
1)协助总指挥收集事故的相关信息,对事故的严重性作出迅速 而准确的判断;
2)负责分管部门应急处置工作的落实;
3)协助总指挥处理应急救援预案启动后的其它相关事宜;
4)完成总指挥交办的其它任务;
2.3应急指挥办公室
应急指挥办公室是应急指挥部的负责办事机构, 在应急指挥部的 领导下,开展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
3)及时组织非抢险人员和受伤人员撤离现场;
储运特性
严禁与酸类、易燃物、有机物、还原剂、自燃物品、遇湿易燃物品等并车 混运。车速要加以控制,避免颠簸、震荡。夏季应早晚运输,防止日光曝 晒。
灭火剂
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禁止用砂土压盖。
二、简述
为了有效地应对拆除施工过程中可能突发的异丙苯过氧化氢泄 露事故,提高突发事故的快速反应能力,组织指导和规范所属部门应 急管处置工作,最大限度地预防、减少衍生事故的发生,保障职工生 命安全和履行企业的安全职能, 使事故损失降到最低, 火灾事故突发 时能够迅速、有序、有效地开展应急救援行动,保证外部环境的稳定 和正常的生活秩序,特制定本项目重大危险源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组长
负责进入施工区 域车辆安排
事故警戒区警戒 工作
10
4
现场消防组
组长
使用砂土、二氧 化碳、泡沫、化 学干粉等灭火剂
12
5
现场抢险组
组长
事故现场工艺处

4
6
现场抢救组
组长
救出受伤、中毒 人员到达安全位 置,以及诊疗前 的清洗工作
6
7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现场抢修组
组长
保障救援设施正 常使用、对泄漏 源进行检修
5
8
现场报告组
三、编制依据
1.《消防法》
2.《安全生产法》
3.《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四、适用范围 厂区内成品储存、相关设备及管道拆除区域及厂区装置
五、制定本预案的原则、方针
“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把 预防事故发生放在首位, 对重大危险源作业管理部门、 操作员工实行 全面安全教育, 提高这些人员的岗位操作技能以及处置突发事故的能 力。坚持各项安全管理制度,认真执行重大危险源的巡检制度。建立 建全重大危险源档案, 完善出入库登记制度。 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1.3技术保障组
项目部建立生产重大事故应急救援技术保障组,由各部门负责人
负责
1.4救援专业组及职责
项目应急演练人员构成及分工表
序 号
应急组织
负责人
成员及分工
人数
职位
姓名
成员名单
职责范围
1
现场指挥部
现场指挥
组织生产系统的 紧急停工及事故 应急演练。
3
2
现场技术组
组长
对现场事故进行 分析并安排处理
4
3
现场警戒组
组长
发现事故报告调 度事故情况
3
10
现场监测组
组长
现场异丙苯过氧 化氢含量监测,外 排水异丙苯过氧 化氢的含量监测
4
11
现场医疗组
组长
组织伤员现场救 护及护送
4
合计
57
2•
2.1总指挥1)接受和服从上级主管部门应急指挥中心的领导与指挥,落实
具体的应急指令;
2)负责发布启动应急预案命令;
3)确定事故现场抢险救灾指挥人员;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燃爆危险:本品易燃,具爆炸性,有毒,具强刺激性。若操作不 慎,可能发生危险化学品的泄漏事故易引发火灾爆炸、中毒等次生、 衍生事故。
爆炸物危险特性
第5.2类有机过氧化物
可燃性危险特性
易燃,具有强氧化性。遇热、明火或与酸、碱接触剧烈反应会造成燃烧爆 炸。与还原剂、促进剂、有机物、可燃物等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有燃烧 爆炸的危险。
应急机制响应期间,办公室安排专人值班。 拆除工程应急组织机构图:
1.1施工现场应急指挥部
组织机构
重大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
总指挥:
副总指挥:
成员:
1.2现场应急指挥
应急指挥部是项目部发生突发事件时临时应急机构。现场指挥
由应急指挥部指派,一般情况下由项目最高领导担任。当现场指挥丧
失指挥职能时,应急指挥部立即重新指派或由现场最咼领导接替。
分解温度75C。活性氧含量10.51%活化能132.56kJ/mol。闪点61C。溶于乙醇、丙酮、异丙苯等。可燃。有毒。
危险性类别:第5.2类 有机过氧化物。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吸入、摄入或经皮吸收后对身体有害。高浓度时,对眼睛、 皮肤、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强烈刺激作用。接触后可引起烧灼感、咳嗽、 喉炎、头痛、恶心和呕吐。
1)安排项目部应急指挥部的值班;
2)接受所属单位突发事故报告,根据事故的类型和级别向应急 指挥部汇报;
3)按照应急指挥的要求向公司报告,通知应急机构各职能组启 动预警系统;
4)向应急救援人员分发统一的现场应急救援标识;
5)及时掌握事故发展动态,并向上级应急指挥中心报告事故发 展情况;
6)协调公司各职能部门应急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