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结构设计工程师必备之结构篇

合集下载

产品结构之设计准则及机构安全规范

产品结构之设计准则及机构安全规范

产品结构之设计准则及机构安全规范产品结构设计准则及机构安全规范是为了确保产品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满足用户需求,并保障用户和产品本身的安全。

以下是一些关键准则和规范的总结:1.合理的结构布局:产品结构布局应合理,确保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和连接方式能够实现承载设计要求和功能要求。

2.结构材料的选择:根据产品的使用环境和功能,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结构设计。

材料的强度、耐磨性、耐腐蚀性等性能要符合产品的设计要求。

3.系统的可靠性设计:在产品结构设计时,要考虑各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例如,对于机械结构部分,要采取适当的缓冲和阻尼措施,以减少震动和振动对其他系统的影响。

4.安全可靠的连接方式:产品的各部件之间的连接方式应具备足够的强度和可靠性,以确保在产品正常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失效或松动的情况。

5.机构的操作安全:对于存在危险操作的机构,应设计合适的安全保护措施,如防护罩、安全开关等,以减少操作过程中可能导致的事故风险。

6.机构稳定性的考虑:产品结构设计时要考虑机构的稳定性,避免出现过分敏感的结构,防止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不稳定的情况。

7.强度和承载能力的设计:根据产品的使用要求和负荷要求,对产品的各结构部分进行强度计算和设计,以确保产品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承受相应的负荷,并防止结构部件的破坏。

8.机构的易维护性:产品的结构设计应考虑到维护和保养的需求,便于维修和更换关键部件,提高产品的可维护性和寿命。

9.符合相关安全标准和法规:产品结构设计应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和法规,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合规性,避免可能产生的安全事故。

10.安全性能测试和验证:对产品结构进行安全性能测试和验证,确保产品能够满足设计要求和安全标准,没有明显的安全隐患。

总之,产品结构设计准则和机构安全规范是确保产品能够满足设计要求、用户需求和安全标准的重要内容。

在产品设计过程中,应密切关注产品的结构合理性、安全性能和稳定性,并依据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验证和测试。

结构工程师必懂的资料

结构工程师必懂的资料

东莞美儿宝玩具有限公司制作:郭仲良需要掌握的机械知识一、分类知识平面连杆机构凸轮结构轮系结构棘轮机构轮槽机构螺旋机构一、常用机械传动分类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蜗杆传动塑胶结构一般优化设计原则加强筋的拔模角一般取0.25°—2,塑胶件表面有皮纹或是结构复杂的应加大拔模角,可达到2°。

这是因为形状复杂的制品脱模阻力大,例如:拔模角不够大的时会出现拉花现象。

在塑胶件结构设计中,应避免在流料方向的尖角,因为这样会产生局部应力且有注塑缺陷。

倒圆角的一般原则,圆角半径的大小外R取2倍壁厚,内R取0.5—1倍壁厚。

塑胶件加强筋的设计,基本厚度等于0.5倍壁厚,高度小于等于3倍壁厚,圆角大于等于0.25—0.4倍壁厚,拔模角大于等于0.5,间距大于2倍的壁厚。

加强筋应布臵在塑件受力较大之处,以改善塑件的强度。

加强筋应作对称分布,避免塑件局部集中。

同时加强筋应尽可能设计得矮一些。

胶件壁厚尽量均匀,小型玩具塑胶壁厚一般在1MM——2MM之间,最薄不能超过0.8MM。

否则会造成出模困难。

合金(一般指锌合金)壁厚要控制在0.8MM以上,对由于出模而必须加厚的部位也要尽量减少厚度,以节约原料。

圆丝筒、六角丝筒配胶柱,一般胶柱直径应大于丝筒孔径0.1MM。

小型玩具一般采用自攻螺丝孔定位。

孔径按照受力大小的原则比选用螺丝直径小0.3MM —0.7MM,其中ABS材料孔径选用0.3MM—0.5MM,PP材料或PE材料孔径选用0.4MM—0.7MM。

孔上端要有一沉孔,高度要确保使螺丝头不外露。

一般超声线为60°,高约0.3MM。

零件设计要尽量方便模具的制造。

常用塑胶材料的物理特性及识别方法玩具中常用塑胶材料的物理特性及识别方法,如表1所示。

表1:玩具中常用塑胶材料物理特性及识别方法:注塑工艺知识1、注塑的常用名词问答1/注射成型包括那些阶段?注射成型过程包括塑化与流动、注射和模塑冷却3个阶段。

2/什么叫塑化与流动?塑料在机筒内径加热到流动状态。

产品结构设计-结构工程师必备概要PPT文档52页

产品结构设计-结构工程师必备概要PPT文档52页

产品结构设计-结构工程师必备概要
11、用道德的示范来造就一个人,显然比用法律来约束他更有价值。—— 希腊
12、法律是无私的,对谁都一视同仁。在每件事上,她都不徇私情。—— 托马斯
13、公正的法律限制不了好的自由,因为好人不会去做法律不允许的事 情。——弗劳德
14、法律是为了保护无辜而制定的。——爱略特 15、像房子一样,法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家电产品结构设计结构工程师必备

家电产品结构设计结构工程师必备

家电产品结构设计结构工程师必备家电产品是现代家庭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其结构设计对于产品的实用性、安全性以及用户体验都有着重要影响。

作为家电产品结构设计的专业工程师,需要具备一定的技术知识和技能,以确保产品的可靠性和良好的用户体验。

以下是家电产品结构设计工程师必备的几个方面的要求。

首先,家电产品结构设计工程师应具备深厚的材料学和力学基础知识。

在材料学方面,工程师需要了解各种不同材料的特性和适用范围,如金属、塑料、玻璃等。

同时,他们还需要了解材料的强度、刚度、耐磨性等物理性质,以便在产品设计中选择合适的材料。

在力学方面,工程师需要掌握力学原理和应力分析方法,以进行结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计算和评估。

其次,家电产品结构设计工程师需要熟悉CAD(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和其他设计工具。

CAD软件在家电产品结构设计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它可以帮助工程师快速、准确地绘制产品的三维模型,并进行虚拟装配和分析。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设计工具,如有限元分析软件,可用于评估产品结构的强度和刚度,提前发现潜在的设计问题。

另外,家电产品结构设计工程师需要具备良好的创造力和设计思维。

家电产品通常需要满足不同的功能要求,如美观、易用、安全、节能等。

工程师应该能够在满足这些要求的前提下,设计出创新且具备竞争力的产品。

他们需要对用户需求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理解,提出合理的设计方案,并能够通过不同的设计方法和技术手段将其落实到实际产品中。

此外,家电产品结构设计工程师还需要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在产品设计过程中,工程师通常需要与多个相关部门和人员合作,如产品经理、工艺工程师、供应商等。

他们应该能够与团队成员进行紧密的沟通和合作,以确保产品设计的顺利进行,并及时解决设计中的问题和难题。

最后,家电产品结构设计工程师还应该时刻关注最新的科技发展和设计趋势。

家电产品市场竞争激烈,不断涌现出各种新的技术和设计理念。

工程师需要保持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以适应行业的发展并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结构工程师必备》课件

《结构工程师必备》课件

1
建筑物和道路工程的施工
了解建筑物和道路工程的施工流程和技术要点。
2
桥梁、隧道等工程的施工
研究桥梁、隧道和其他特殊工程的供有效的结构施工管理,确保项目按计划进行并符合质量标准。
结构维修
结构检测和评估
了解结构检测和评估的方 法,发现结构中的问题并 制定修复方案。
结构维修和加固
学习如何对已损坏的结构 进行修复和加固,以延长 其寿命和提高安全性。
现代结构材料和技术
介绍现代结构工程中使用 的先进材料和技术,提升 结构的性能和可靠性。
结束语
1 结构工程师的未来发展趋势
2 总结及其它建议
展望结构工程师未来的发展方向和领域, 以及面临的挑战。
总结课程内容,并提供在实践中发展技能 的额外建议和资源。
3
结构分析的基本方法和原理
学习结构分析的基本方法和原理,以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结构设计
结构抗震设计
研究如何设计能够抵御地震等 自然灾害的结构。
具有特殊性能的结构设计
探索设计具有特殊功能和性能 的结构,如大跨度结构和高层 建筑。
基础设计
学习如何设计稳定可靠的建筑 基础,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
结构施工
概述
职责介绍
了解结构工程师的核心职责,包括设计、分析和验证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地位和作用
探索结构工程师在工程项目中的重要地位和对项目成功的关键作用。
理论知识
1
梁、柱等结构基础知识
掌握梁、柱和其他结构元素的基本概念和性能特点。
2
钢材、混凝土等材料力学性质
了解常用结构材料的力学性质,包括钢材、混凝土和其他材料。
《结构工程师必备》PPT课件

产品结构设计·设计师必备产品结构与模具知识

产品结构设计·设计师必备产品结构与模具知识

产品结构设计·设计师必备产品结构与模具知识模具几个主要结构和注意事项•枕位及对插结构•枕位注意事项1.尽量避免在枕位的两侧面倒圆角。

请看以下拔模分析2.侧壁的插破斜度一般要求最少单边1度;如果枕位很高,产品不允许做到1度的话,最少要保证枕位侧壁上下尺寸差有0.1mm•对插结构注意事项1.注意对插孔一般要比成型胶件结构要大。

要注意对插孔尺寸不能太小,避免模具强度的不足。

同时要避免在卡钩的两侧壁棱线倒圆角2.插破斜度一般要求最少单边1度;如果枕位很高,产品不允许做到1度的话,最少要保证侧壁的上下尺寸差有0.1mm如下图中的不良案中对插结构的棱线处倒了R角,造成模具会产生尖角如下图中的不良案中插破位置的尺寸过于薄弱,模具会产生薄钢•斜顶的基本结构和注意事项斜定的基本结构A:该寸表示斜顶的斜度,一般不大于12度B:该尺寸表示斜顶的厚度,一般不小于8mmS:该尺寸表示产品倒扣的尺寸大小L:该尺寸表示斜顶安全脱出产品的安全距离••斜顶的注意事项1. 产品的倒扣不能过大;避免斜顶斜度过大2.产品要留给斜顶足够的运动空间,避免斜顶厚度薄弱或安全距离过小3.产品倒扣内部和产品与斜顶顶面的接触面不能有和斜顶运动方向相反的胶位4.在对产品功能无影响的情况下尽量采用对插结构•斜顶实例分析•滑块的基本结构和注意事项•前模滑块基本结构•前模滑块注意事项1.注意产品设计时产品的倒扣量尽量做小,因为3板模前模部分的开模量有限。

这样可避免使用油缸抽芯时出现的滑块锁紧的问题2.避免出现上图中右图所示的错误设计方案1.注意产品设计时避免出现与滑块运动方向相反的斜度和阻碍滑块运动的结构,如筋条,突起等2.避免出现上图中右图所示的错误的设计方案•滑块实例分析模具尖角和弱钢的避免产品拔模斜度•一般原则:1.前模拔模斜度1度,一般最小不小于0.5度2.后模 0.5-1度,优先取1度的拔模斜度3.较深的筋条和螺丝柱的拔模斜度按以下要求:保证根部和口部的单边尺寸差最小为0.1-0.15mm4.所有的拔模斜度方向为减胶方向• 咬花面的拔模斜度:要视咬花纹的粗细而定,一般不小于3度(具体需向咬花厂商询问最小的出模斜度)• PMMA产品的拔模斜度:由于PMMA 塑胶的特殊性,一般要求此类产品的拔模斜度保证3-5度的出模角,避免产品侧壁的拉伤• 特殊形状的拔模斜度:有部分特殊结构对不能按一般通则,如多孔的位置,比较深的胶位,散热孔密集的筋条形状等一般都要取较大的拔模斜度为避免孔太多太密集而引起产品拉伤,一般孔的拔模斜度取到单边3-5度为避免散热孔附近筋条太多太密集而引起产品拉伤,一般筋条的拔模斜度取到单边3-5度产 品壁厚• 胶位厚的位置和胶位薄的位置的过渡一般产品要求壁厚要均匀,如果不可避免胶位厚度过渡,那么在胶位厚与胶位薄的相接处请用圆弧或斜面进行过渡,避免在产品的外观面出现影印(外观有咬花要求的要特别注意)•避免局部胶位过厚产品局部胶位过厚会引起产品外观的缩水,如果缩水严重的话还会影响产品重要的装配尺寸•筋条1.筋条的厚度(根部尺寸A)理论上可以做到产品表面壁厚的80%,但实际我们推荐筋条最大做到产品表面壁厚的60%,这样可以避免产品表面缩水2.筋条的(口部尺寸B)一般不小于0.8mm;产品较大时,该尺寸最少要保证为1.0mm,如下图左•螺丝柱1.螺丝柱我们通常会做火山口减胶,以避免产品表面缩水2.为方便打螺丝,我们会在内部孔边缘追加C角(上图右)•案例分析左上图中筋条设计在卡扣的中间位置,这就使模具外侧要做滑块,内侧要做斜顶增加了模具制作和加工的难度;右上图将筋条移到了内侧,使模具只需要做一个滑块,大大简化了模具的结构。

产品结构设计资料(含图文实例)

产品结构设计资料(含图文实例)

二、压铸件设计
2.5、拔模斜度
拔模斜度的大小与零件的结构、高度、壁厚及表面粗糙度有关,在允许的范围内,尽 可能取大值,有利于脱模。 非圆形内侧壁的拔模斜度如下表,外侧取表下表值的一半。
拔模高度 圆形 非圆形
<=3
>3~6

3°30’
5°30’ 4°30’
>6~10 2°30’ 3°30’
>10~18 2° 2°30’
>18~30 1°45’ 1°45’
>30~50 1°15’
>50~80 1°
>80~120 0°45
1°30’ 1°15

>120~180 0°30’ 0°45’
>180~250 0°30’
0°30’
2.6、相邻距离
尽量避免窄且深的凹穴设计,以免对应模具处出现窄而高的凸台,因受冲击易弯 曲、断裂。如下图所示,当a过小时,易使模具在此处开裂,为使模具在此处有足够的强 度,a值应不小于5mm。
2.8、文字和图案
文字大小不小于5号字体,凸起高度0.3~0.5mm, 线宽推荐0.8mm.,出模 度10~15度,如果外壳表面采用喷粉处理,其外侧面的文字及图案的凸起高度采 用0.5mm,如果凸起高度用0.5mm以下的话,外壳喷粉之后会其字形及图案就 会模糊不清。
二、压铸件设计
<1>材料成份和力学性能
合金牌号 ADC10 ADC12
Si(%) 7.5-9.5 9.6-12
Cu(%) 2-4
1.5-3.5
Mg (%) <0.3 <0.3
Fe(%) <1.3 <1.3
Al 余量 余量

产品结构设计工程师必备之结构篇

产品结构设计工程师必备之结构篇

产品结构设计工程师必备之结构篇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结构篇塑料的外观要求:产品表面应平整、饱满、光滑,过渡自然,不得有碰、划伤以及缩孔等缺陷。

产品厚度应均匀一致,无翘曲变形、飞边、毛刺、缺料、水丝、流痕、熔接痕及其它影响性能的注塑缺陷。

毛边、浇口应全部清除、修整。

产品色泽应均匀一致,表面无明显色差。

颜色为本色的制件应与原材料颜色基本一致,且均匀;•需配颜色的制件应符合色板要求。

•上、下壳外形尺寸大小不一致,即面刮(面壳大于底壳)或底刮(底壳大于面•壳)。

可接受面刮<,可接受底刮<。

所以在无法保证零段差时,尽量•使产品:面壳>底壳。

•一般来说,上壳因有较多的按键孔,成型缩水较大,所以缩水率选择较大,•一般选%,底壳成型缩水较小,所以缩水率选择较小,一般选%。

结构设计的一般原则:力求使制品结构简单,易于成型;壁厚均匀;保证强度和刚度;根据所要求的功能决定其形状尺寸外观及材料,当制品外观要求较高时,应先通过外观造型在设计内部结构。

尽量将制品设计成回转体或对称形状,这种形状结构工艺性好,能承受较大的力,模具设计时易保证温度平衡,制品不以产生翘曲等变形。

应考虑塑料的流动性,收缩性及其他特性,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制件的所有转角尽可能设计成圆角或用圆弧过渡。

塑料件设计要点开模方向和分型线每个塑料产品在开始设计时首先要确定其开模方向和分型线,以保证尽可能减少抽芯机构和消除分型线对外观的影响;开模方向确定后,产品的加强筋、卡扣、凸起等结构尽可能设计成与开模方向一致,以避免抽芯减少拼缝线,延长模具寿命。

脱模斜度脱模斜度的要点脱模角的大小是没有一定的准则,多数是凭经验和依照产品的深度来决定。

此外,成型的方式,壁厚和塑料的选择也在考虑之列。

一般来讲,对模塑产品的任何一个侧壁,都需有一定量的脱模斜度,以便产品从模具中取出。

【免费下载】产品结构设计工程师必备之结构篇1

【免费下载】产品结构设计工程师必备之结构篇1
刮(面壳大于底壳)或底刮(底壳大于面壳)。可接受面刮<0.15mm,可接 受底刮<0.1mm。所以在无法保证零段差时,尽量使产品:面壳>底壳。 • 一般来说,上壳因有较多的按键孔,成型缩水较大,所以缩水率选择较 大, • 一般选 0.5%,底壳成型缩水较小,所以缩水率选择较小,一般选 0.4%。 结构设计的一般原则: 力求使制品结构简单,易于成型;壁厚均匀;保证 强度和刚度;根据所要求的功能决定其形状 尺寸 外观及材料,当制品外观要 求较高时,应先通过外观造型在设计内部结构。 尽量将制品设计成回转体或对称形状,这种形状结构工艺性好,能承受较 大的力,模具设计时易保证温度平衡,制品不以产生翘曲等变形。应考虑塑料 的流动性,收缩性及其他特性,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制件的所有转角尽可 能设计成圆角或用圆弧过渡。 塑料件设计要点 开模方向和分型线 每个塑料产品在开始设计时首先要确定其开模方向和分型线,以保证尽可 能减少抽芯机构和消除分型线对外观的影响; 开模方向确定后,产品的加强筋、卡扣、凸起等结构尽可能设计成与开模 方向一致,以避免抽芯减少拼缝线,延长模具寿命。 脱模斜度 脱模斜度的要点 脱模角的大小是没有一定的准则,多数是凭经验和依照产品的深度来决定。 此外,成型的方式,壁厚和塑料的选择也在考虑之列。一般来讲,对模塑产品 的任何一个侧壁,都需有一定量的脱模斜度,以便产品从模具中取出。脱模斜 度的大小可在 0.2°至数度间变化,视周围条件而定,一般以 0.5°至 1°间比 较理想。具体选择脱模斜度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a. 取斜度的方向,一般内孔以小端为准,符合图样,斜度由扩大方向取 得,外形以大端为准,符合图样,斜度由缩小方向取得。如下图 1-1。 b. 凡塑件精度要求高的,应选用较小的脱模斜度。 c. 凡较高、较大的尺寸,应选用较小的脱模斜度。 d. 塑件的收缩率大的,应选用较大的斜度值。 e. 塑件壁厚较厚时,会使成型收缩增大,脱模斜度应采用较大的数值。

结构工程师常识范文

结构工程师常识范文

结构工程师常识范文1.结构力学知识:结构工程师需要具备扎实的结构力学知识,包括静力学、动力学、弹性力学、塑性力学等。

他们需要了解如何计算和分析不同形式的结构的受力情况,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材料和设计方案来满足设计要求。

2.结构材料知识:结构工程师需要熟悉不同材料的特性和使用限制,包括钢材、混凝土、木材等。

他们需要了解不同材料的强度、刚度、耐久性等参数,并在设计中合理选择和使用材料。

3.结构设计准则和规范:结构工程师需要熟悉国家和地区的结构设计准则和规范,以确保设计满足相关要求,并能够遵循正确的设计流程。

常见的结构设计准则有中国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美国的《ACI318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等。

4. 结构软件和工具:结构工程师需要熟练掌握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分析软件,如AutoCAD、SAP2000、ETABS等,以加快设计过程并提高设计质量。

此外,他们还需要使用一些手工计算工具,如结构计算器、公式手册等。

5.结构施工和监理知识:结构工程师还需要了解结构施工的基本流程和工艺,并能够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和指导。

他们需要参与施工现场的监理工作,确保施工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问题。

6.结构安全评估和防护知识:结构工程师需要了解结构安全评估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如何进行结构抗震、防火、防爆、防风等方面的设计和评估。

他们还需要了解如何选择和安装结构安全设施和保护结构的措施。

7.结构维护和修复知识:结构工程师需要了解建筑物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能够提供相应的维护和修复建议。

他们需要具备一定的知识和技能,以处理结构加固、裂缝修补、腐蚀防治等工作。

8.经济性和可持续性考虑:结构工程师需要综合考虑结构设计的经济性和可持续性。

他们需要在满足安全性和功能性的基础上,尽量减少材料和能源的消耗,降低建造和维护成本,同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9.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结构工程师通常需要与项目团队中的建筑师、土木工程师、电气工程师等其他专业人员密切合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构篇塑料的外观要求:产品表面应平整、饱满、光滑,过渡自然,不得有碰、划伤以及缩孔等缺陷。

产品厚度应均匀一致,无翘曲变形、飞边、毛刺、缺料、水丝、流痕、熔接痕及其它影响性能的注塑缺陷。

毛边、浇口应全部清除、修整。

产品色泽应均匀一致,表面无明显色差。

颜色为本色的制件应与原材料颜色基本一致,且均匀;•需配颜色的制件应符合色板要求。

•上、下壳外形尺寸大小不一致,即面刮(面壳大于底壳)或底刮(底壳大于面•壳)。

可接受面刮<0.15mm,可接受底刮<0.1mm。

所以在无法保证零段差时,尽量•使产品:面壳>底壳。

•一般来说,上壳因有较多的按键孔,成型缩水较大,所以缩水率选择较大,•一般选0.5%,底壳成型缩水较小,所以缩水率选择较小,一般选0.4%。

结构设计的一般原则:力求使制品结构简单,易于成型;壁厚均匀;保证强度和刚度;根据所要求的功能决定其形状尺寸外观及材料,当制品外观要求较高时,应先通过外观造型在设计内部结构。

尽量将制品设计成回转体或对称形状,这种形状结构工艺性好,能承受较大的力,模具设计时易保证温度平衡,制品不以产生翘曲等变形。

应考虑塑料的流动性,收缩性及其他特性,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制件的所有转角尽可能设计成圆角或用圆弧过渡。

塑料件设计要点开模方向和分型线每个塑料产品在开始设计时首先要确定其开模方向和分型线,以保证尽可能减少抽芯机构和消除分型线对外观的影响;开模方向确定后,产品的加强筋、卡扣、凸起等结构尽可能设计成与开模方向一致,以避免抽芯减少拼缝线,延长模具寿命。

脱模斜度脱模斜度的要点脱模角的大小是没有一定的准则,多数是凭经验和依照产品的深度来决定。

此外,成型的方式,壁厚和塑料的选择也在考虑之列。

一般来讲,对模塑产品的任何一个侧壁,都需有一定量的脱模斜度,以便产品从模具中取出。

脱模斜度的大小可在0.2°至数度间变化,视周围条件而定,一般以0.5°至1°间比较理想。

具体选择脱模斜度时应注意以下几点:a. 取斜度的方向,一般内孔以小端为准,符合图样,斜度由扩大方向取得,外形以大端为准,符合图样,斜度由缩小方向取得。

如下图1-1。

b. 凡塑件精度要求高的,应选用较小的脱模斜度。

c. 凡较高、较大的尺寸,应选用较小的脱模斜度。

K28514 6F62 潢731193 79D9 秙28236 6E4C 湌Y22709 58B5 墵29938 74F2 瓲d. 塑件的收缩率大的,应选用较大的斜度值。

e. 塑件壁厚较厚时,会使成型收缩增大,脱模斜度应采用较大的数值。

f. 一般情况下,脱模斜度不包括在塑件公差范围内。

g. 透明件脱模斜度应加大,以免引起划伤。

一般情况下,PS料脱模斜度应大于3°,ABS 及PC料脱模斜度应大于2°。

h. 带革纹、喷砂等外观处理的塑件侧壁应加3°~5°的脱模斜度,视具体的咬花深度而定,一般的晒纹版上已清楚例出可供作参考之用的要求出模角。

咬花深度越深,脱模斜度应越大.推荐值为1°+H/0.0254°(H为咬花深度).如121的纹路脱模斜度一般取3°,122的纹路脱模斜度一般取5°。

i. 插穿面斜度一般为1°~3°。

j. 外壳面脱模斜度大于等于3°。

k. 除外壳面外,壳体其余特征的脱模斜度以1°为标准脱模斜度。

特别的也可以按照下面的原则来取:低于3mm高的加强筋的脱模斜度取0.5°,3~5mm取1°,其余取1.5°;低于3mm高的腔体的脱模斜度取0.5°,3~5mm取1°,其余取1.5°外形及壁厚一般不宜小于0.6~0.9mm,常选取2~4mm。

a. 壁厚要均匀,厚薄差别尽量控制在基本壁厚的25%以内,整个部件的最小壁厚不得小于0.4mm,且该处背面不是A级外观面,并要求面积不得大于100mm²。

b. 在厚度方向上的壳体的厚度尽量在1.2~1.4mm,侧面厚度在1.5~1.7mm;外镜片支承面厚度0.8mm,内镜片支承面厚度最小0.6mm。

c. 电池盖壁厚取0.8~1.0mm。

d. 塑胶制品的最小壁厚及常见壁厚推荐值见下表。

塑料的成型工艺及使用要求对塑件的壁厚都有重要的限制。

塑件的壁厚过大,不仅会因用料过多而增加成本,且也给工艺带来一定的困难,如延长成型时间(硬化时间或冷却时间)。

对提高生产效率不利,容易产生汽泡,缩孔,凹陷;塑件壁厚过小,则熔融塑料在模具型腔中的流动阻力就大,尤其是形状复杂或大型塑件,成型困难,同时因为壁厚过薄,塑件强度也差。

塑件在保证壁厚的情况下,还要使壁厚均匀,否则在成型冷却过程中会造成收缩不均,不仅造成出现气泡,凹陷和翘曲现象,同时在塑件内部存在较大的内应力。

设计塑件时要求壁厚与薄壁交界处避免有锐角,过渡要缓和,厚度应沿着塑料流动的方向逐渐减小。

决定壁厚的主要因素:29491 7333 猳i31639 7B97 算,34849 8821 蠡20646 50A6 傦23771 5CDB 峛W结构强度和刚度是否足够;脱模时能够经受推出机构的推出力而不变形;能否均匀分散所受的冲击力;有嵌入件时能否防止破裂;成型空的部位的熔合线是否会影响强度;能承受装配时的紧固力;棱角及壁厚较薄的部分是否会阻碍材料流动从而引起填充不足。

壁厚太小,熔融塑料在模具型腔中的流动阻力较大,难填充,强度刚度差;壁厚太大,内部容易生气泡,外部易生收缩凹陷,且冷却时间长。

通常壁厚小于1mm时称为薄壁。

薄壁制品要用高压高速来注塑,其热量很快被模具镶件带走,有时无需冷却水冷却。

圆角的设计塑料制品的尖锐转角既不安全,有对成型不利,在尖角处模具容易产生应力开裂。

消除塑料制品尖角的转角,不但可以降低该处的应力集中,提高塑料制品的结构强度,也可以使得塑料材料成型时有流线型的流路,以及成品更易于顶出。

另外,从模具的角度去看,圆角也是有益于模具加工和模具强度。

塑料制品的所有内外侧的周边转角圆弧都尽可能的大,以消除应力集中。

但是太大的圆弧肯可能造成收缩,特别是在加强筋或突柱根部的转角圆弧。

原则上,最小的圆弧转角为0.5~0.8mm。

圆角一般取0.5~1.5倍壁厚;圆角大小宜取:R=1.5T r=05T T—壁厚 R—大圆弧 r—小圆弧若R/T<0.3,则易产生应力集中,若R/T>0.8,则不会。

加强筋40207 9D0F 鴏32617 7F69 罩^35296 89E0 觠24664 6058 恘23687 5C87 岇40038 9C66 鱦39592 9AA8 骨加强筋的合理应用,可增加产品刚性,减少变形。

应避免筋的集中,否则引起表面缩印。

作用:在不增加壁厚的情况下,加强塑料制品的强度和刚度,避免塑料制品翘曲变形;合理布置加强筋还可以改善充模流动性,减少塑料制品内应力,避免气孔缩孔和凹陷等缺陷;在装配中用于装配或固定其他零件。

根筋倒角:R=T/8 倒角可以改善溶胶流动性,避免制品产生应力开裂。

但倒角太大制品背面也会产生收缩凹痕。

加强筋的厚度一般为壁厚的1/3 ~ 1/2;筋与筋之间的距离大于4倍壁厚;筋的高度小于3倍壁厚;加强筋的脱模角度一般0.5~2.0度。

为了增加塑件的强度和刚性,宁可增加加强筋的数量,而不增加其壁厚。

塑料制品表面有蚀纹或结构复杂的应加大脱模角,最大可达到2度,这是因为形状复杂的制品脱模阻力大,拔模太小易产生拉花现象;加强筋尽量对称分布,避免塑件局部应力集中;加强筋交叉处易产生过厚胶位,导致反面产生收缩凹痕,应注意在此减料。

凸起设计作用:减少配合接触面积,不至于因制品变形而造成装配困难,同时也使模具制作和修改更加方便。

凸起飞高度一般为0.4mm当凸起或骨位引起内部收缩,表面出现凹陷时,可在凹陷位增设花纹等造型。

孔的设计孔包括圆孔异型孔和螺纹孔,而任何一种孔又包括通孔台阶孔和盲孔。

孔的形状和位置的选择,必须以避免造成塑料制品在强度上的减弱以及生产上的复杂化为原则。

a. 孔与孔之间的距离,一般应取孔径的2倍以上。

b. 孔与塑件边缘之间的距离,一般应取孔径的3倍以上,如因塑件设计的限制或作为固定用孔,则可在孔的边缘用凸台来加强。

c. 侧孔的设计应避免有薄壁的断面,否则会产生尖角,有伤手和易缺料的现象。

通孔周边的壁厚宜加强,切开的孔周边也要加强。

•35658 8B4A 譊32170 7DAA 綪38337 95C1 闁o7盲孔深不宜超过孔径的4倍,而对于孔径在1.5mm一下的盲孔,孔深更不得超过孔径的2倍。

若要加深盲孔深度则可以台阶孔。

除圆孔之外的孔都称为异型孔,成型时应尽量采用碰穿。

异型孔拐角要做圆角,否则会因应力集中而开裂。

异型孔空口加倒角而不加圆角,目的是有利于装配。

成型螺纹制品上的螺纹用于连接,加工方法有注射成型机械加工自攻及嵌件。

内螺纹成型分:强行脱模和采用特殊的内螺纹脱模机构。

避免使用螺距0.75mm以下的螺纹,最大可用5mm。

长螺纹会因收缩的关系使螺距失真,应避免使用。

螺纹不得一延长至成品末端,因为这样产生的尖锐部位会使模具及螺纹的断面崩裂,一般与0.8mm的直身部分。

螺纹需要有2~4度的脱模角。

螺丝柱的设计长度不超过本身直径的3陪,否则必须加设加强筋,因为太长会引起困气充填不足推出变形等。

如支柱的高度超过15.0mm的时候,为加强支柱的强度必须加加强筋,作结构加强之用。

一般在独立存在,螺丝柱较高,外径较小,受力较大时都要考虑做加强肋。

螺丝柱的作用是连接两个制品,位置不能太接近转角或侧壁否则模具容易破边,也不能太远,否则会连接效果不好。

由于圆柱根部与制品壁连接处的壁厚会加大,会导致制品表面产生收缩痕迹。

这时,模具上必须在圆柱根部加钢减小壁厚,这种结构俗称火山口。

25388 632C 挬B21985 55E1 嗡p30746 781A 砚24218 5E9A 庚40569 9E79 鹹40123 9CBB 鲻嵌件的设计在塑料制品内嵌入金属或其他材料零件形成不可拆卸的连接,所嵌入的零件称嵌件。

目的是为了提高制品的局部强度硬度耐磨性导电性导磁性或增加制品的尺寸和形状的稳定性,降低材料的消耗等。

嵌件的四周易产生应力开裂,嵌入的嵌件应与塑料收缩率相当,不能有尖角锐边,在模具中必须可靠地定位,高度不得超过其定位部分直径的2倍。

标记产品标识一般设置在产品内表面较平坦处,并采用凸起形式;选择法向与开模方向尽可能一致的面处设置标识,可以避免拉伤搭扣的设计又叫锁扣,直接在塑件制品上成型,注意用于装配。

分为永久型和可拆拆卸型,与单边扣,环形扣和球形扣等。

1. 数量与位置:设在转角处的扣位应尽量靠近转角;2. 结构形式与正反扣:要考虑组装、拆卸的方便,考虑模具的制作;3. 卡扣处应注意防止缩水与熔接痕;4. 朝壳体内部方向的卡扣,斜销运动空间不小于5mm;扣位从产品的总体形象考虑,要求数量平均,位置均衡,设在转角处的扣位尽量靠近转角,确保转角处能更好的嵌合,从设计上预防转角处出现离缝问题,设计扣位应考虑预留间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