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第3节+物质的密度(第2课时)

合集下载

《第四章 物质的特性 第3节 物质的密度》作业设计方案-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四章 物质的特性 第3节 物质的密度》作业设计方案-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

《物质的密度》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学生对密度概念有深入理解,能够区分不同物质在质量和体积相同时,其密度如何变化。

2. 学生能够掌握测量物质密度的方法,并能够根据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

3. 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增强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作业内容1. 实验操作:要求学生自行选择三种不同物质(如水、铝、铁),利用天平、量筒等工具进行密度测量实验。

根据实验数据,分析比较三种物质的密度大小,并讨论物质密度的变化规律。

2. 报告撰写:要求学生对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总结,分析实验中可能出现的误差及原因,提出进一步优化实验的措施。

3. 小组讨论: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就如何更有效地学习密度这一知识点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并在课堂上分享。

三、作业要求1. 实验操作作业:要求学生认真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记录准确的数据,并及时分析实验结果。

2. 报告撰写:作业需保证报告内容清晰、准确,分析问题深入,总结有建设性。

3. 小组讨论:小组讨论要求成员积极参与,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尊重他人的意见。

4. 提交时间:请在课后一周内提交所有作业。

四、作业评价1. 实验操作作业:评价学生的实验操作是否规范,数据分析是否准确。

2. 报告撰写:评价报告内容是否完整、逻辑是否清晰、分析是否深入。

3. 小组讨论:评价小组讨论中成员的参与度、观点是否具有创新性,以及是否能够尊重并吸收其他成员的观点。

五、作业反馈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对密度知识的掌握情况,我们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抽查,并与学生进行反馈交流。

对于完成质量高的作业,我们将给予表扬;对于完成质量较低或存在问题的作业,我们将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密度知识。

请同学们认真对待本次作业,我们期待看到你们的精彩表现!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作业目标1. 巩固学生对密度概念的理解和应用;2.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3. 增强学生运用密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3节密度及题型(含答案)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3节密度及题型(含答案)

密度及题型一、物质的密度1、密度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该物质的密度。

符号:ρ水银的密度为13.6×103千克/立方米,它所表示的意义是1立方米的水银的质量是13.6×103千克密度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与物体的形状、体积、质量无关,即对于同一物质同一状态,密度值是不变的。

(如:一杯水和一桶水的密度是一样的;)通常不同的物质,密度也不同;说成“密度与质量成正比或与体积成反比”都是错误的!2、 密度的公式: ρ=V m (公式变形:m=ρV V=ρm ) ρ表示密度,m 表示质量(单位:千克或克),V 表示体积(单位:米3或厘米3)3、密度的单位:(1)常用密度的单位:千克/立方米 或 克/立方厘米(质量/体积单位就可)(2)两者的关系:1克/立方厘米=1000千克/立方米 1千克/立方米=1×10-3 克/立方厘米(3) 水的密度:1×103千克/立方米或1克/立方厘米(4)单位转化: 1毫升 = 1立方厘米 = 1×10-6立方米 1吨=1000千克=1×106克1毫升 = 1×10-3升 1升=10-3立方米例、(1)ρ铝=2.7克/厘米3=________千克/米3。

(2)ρ铜=8.9克/厘米3=________千克/米3。

(3)ρ水银=13.6×103千克/米3=________克/厘米3。

(4)ρ水=1000千克/米3=________克/厘米3。

4、密度测量(1)测固体体积的方法:①用天平测出物体的质量m①在量筒内倒适量的水(以浸没待测固体为准)读出体积V1;①用细线栓好固体慢慢放入到量筒内,读出这时水和待测固体的总体积V2;①用V2—V1,得到待测固体的体积.①由ρ=m/V=m/(V2-V1)计算得出物体的密度。

(2)测液体体体积的方法(差值法):①在烧杯内倒入一定量的液体,用天平测出其质量m1;①将烧杯内的液体倒一部分到量筒里,记下此时的量筒内液体的体积V1;①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的液体的质量m2;①量筒内液体的质量为m1-m2①由ρ=m/V=(m1-m2)/V1计算得出物体的密度。

2022年初中科学同步讲义(浙教版) 七年级上册 第4章 第3节 物质的密度(学生版)

2022年初中科学同步讲义(浙教版) 七年级上册 第4章 第3节 物质的密度(学生版)

第3节 物质的密度课程标准课标解读1.理解密度的定义,知道不同的物质一般具有不同的密度,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2.能写出密度的定义式,并能用来解决简单的问题。

能说出密度的两个单位,能对两个单位进行换算。

3.会用量筒、天平等器材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解读1:概述物质密度的含义和密度所反映的物质属性,常见题型为选择题,难度较小。

解读2:应用密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使用天平、量筒、刻度尺等常用工具测定固体或液体的密度。

常见题型为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解答题,难度适中。

知识点01 密度(一)实验探究: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提出问题:相同体积的铁块和铝块,铁块的质量大。

当铁块的体积增大后,其质量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物质的质量与体积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猜想与假设:成正比、成反比或不成比例。

实验设计:①取体积不同的铁块和铝块若干,分别用天平测出它们的质量,并记人表中;②分别求出质量与体积的比值;③比较比值,得出结论,验证猜想。

进行实验:①取体积不同的铁块和铝块若干,分别用天平测出它们的质量,并记人表中;②用排水法分别测出铁块和铝块的体积;③分别求出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并记人表中。

数据记录与处理:物质 实验序号体积/厘米3质量/克 单位体积物质的质量:质量/体积(克/厘米3)铁块 1 10 79 7.9 铁块 2 20 158 7.9 铁块 3 30 237 7.9 铝块 4 10 27 2.7 铝块 5 20 54 2.7 铝块630812.7目标导航知识精讲结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恒定的,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是不同的,这个比值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

为了描述这特性,科学中引人了“密度"这概念。

(二)密度的概念,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用字母ρ表示。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三)密度的公式ρ=m/V公式中的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ρ表示密度,公式表示的意义是某种物质的密度等于该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此式是物质密度大小的计算式。

2024年《物质的密度》教案

2024年《物质的密度》教案

《物质的密度》教案《物质的密度》教案1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物质密度的概念;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学会量筒的使用方法,一是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的方法;二是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体积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地测定一个物理量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学法点拨本节在学习质量、密度概念及用天平测量质量的基础上,学习测量物质的密度。

学习利用公式间接测定某个物理量的方法。

量筒的容积单位一般是毫升(mL),也有使用立方厘米(cm3)作单位的。

1mL=1cm3。

同许多测量仪器(电流表、电压表、天平)一样,量筒也有量程和分度值。

测量物体体积的方法:规则形状物体可以用直尺测量。

不规则形状物体可以用量筒测量。

用量筒测量体积常用“溢杯法”:将物体浸入盛满水的容器中,同时将溢出的水接到量筒中,读取量筒内水的数值便是该物体的体积。

测量石蜡等密度密度比水的密度小的固体的体积,可以采用“悬垂法”:先读取悬挂重物被浸没于量筒中液体对应的体积,再将石蜡和重物系在一起浸没于量筒中,读取此时的液体体积,两者的差便是石蜡的体积。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通过上一节课学习,我们知道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在实际应用中有重要的意义。

1、问:什么叫物质的密度?怎样计算物质密度?2、出示一块长方体铁块,问:要测这铁块的密度,需要测哪些量?用什么器材测量?记录哪些量?怎样求出铁块的密度?3、再出示一块任意形状的石块和装在小碗的盐水问:能否用测长方体铁块密度的方法测这块石块的密度和小碗里的盐水?用刻度尺不行,那么用什么仪器来测定形状不规则的石块和盐水的体积?出示量筒,指出液体的体积可以用量筒来测量。

二、量筒的使用指出:量筒中液面呈凹形时,读数时要以凹形的底部为准,且视线要与液面相平,与刻度线垂直。

高中化学 必修第一册 第4章 第3节 第2课时 共价键

高中化学 必修第一册 第4章 第3节 第2课时 共价键

第2课时共价键[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了解共价键、极性键、非极性键的概念,会用电子式表示共价键的形成过程。

2.会识别判断共价化合物,熟知分子结构的不同表示方法。

3.理解化学键的概念及化学反应的本质,培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核心素养。

一、共价键与共价化合物1.微观探析,认识共价键的形成思考1Cl2是怎样形成的?(画出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和电子式)用电子式表示其形成过程。

提示(1)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电子式:。

(2)氯气的形成过程:两个氯原子各提供一个电子→两个氯原子间形成共用电子对→两个氯原子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形成稳定的氯气分子(3)用电子式表示其形成过程:。

思考2从原子结构角度分析氢原子和氯原子是怎样形成HCl的?用电子式表示其形成过程。

提示(1)HCl的形成过程:氢原子和氯原子各提供一个电子,氢原子和氯原子间形成共用电子对,都达到稳定结构。

(2)用电子式表示其形成过程:。

思考3分析Cl2和HCl共价键的不同之处。

提示Cl2:由同种原子形成共价键,共用电子对不偏移,成键原子不显电性;HCl:由不同种原子形成共价键,共用电子对偏向Cl一方,Cl一方显负电性,H一方显正电性。

2.共价键定义: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

3.共价化合物(1)定义:以共用电子对形成分子的化合物。

思考4判断下列哪些物质是共价化合物?(填“是”或“不是”)。

①CH4__________;②CO2________;③HNO3________;④ C2H5OH________;⑤NH4Cl________。

提示①是②是③是④是⑤不是(2)与物质类别的关系1.判断正误(1)共价键与离子键的成键微粒是一样的()(2)非金属元素只能形成共价键()(3)只含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4)共价化合物中可能含有离子键,离子化合物中也可能含有共价键()(5)稀有气体分子中一定存在共价键()答案(1)×(2)×(3)√(4)×(5)×2.下列元素最易形成共价键的是()A.Na B.MgC.Al D.Si答案 D3.(2022·广东肇庆高一期末)研究化学键有助于人们理解物质的某些性质,下列物质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的是()A.CaCl2B.CO2C.H2SO4D.K2O2答案 D解析CaCl2中只含有离子键,CO2与H2SO4中只含有共价键,K2O2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目录和各章知识结构图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目录和各章知识结构图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目录和各章知识结构图
第 1 章科学人门
第1 节科学并不神秘
第2 节走进科学实验室
第3 节科学观察
第4 节科学测量
第5节科学探究
第 2 章观察生物
第1 节生物与非生物
第2 节细胞
第3 节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第4 节常见的动物
第5 节常见的植物
第6 节物种的多样性
第 3 章人类的家园―地球
第1 节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
第2 节地球仪和地图
第3 节组成地壳的岩石
第4 节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
第5 节泥石流
第6 节地球表面的板块
第7 节地形和地形图
第 4 章物质的特性
第1 节物质的构成
第2 节质量的测量
第3 节物质的密度
第4 节物质的比热
第5 节熔化与凝固
第6 节汽化与液化
第7 节升华与凝华
第8 节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研究性学习课题
一收集生物样品,尝试生物分类
二观察动物的形态和生活习性
三调查当地主要岩石类型
四蒸馏法海水淡化
附录常用法定计量单位
第二章知识结构图
第四章知识结构图。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课时练 第4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3节 第2课时 化学键 分子间作用力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课时练 第4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3节 第2课时 化学键 分子间作用力

第四章分层作业24 化学键分子间作用力A级必备知识基础练1.下列过程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水结成冰B.碘的升华C.打磨石器D.镁的燃烧2.[广东江门高一期末]下列各组物质中,化学键类型完全相同的是( )A.HI和NaIB.Na2O2和NaOHC.NaCl和CO2D.H2S和CCl43.[山西怀仁高一期末]下列过程中,共价键被破坏的是( )①甲烷燃烧②溴蒸气被木炭吸附③酒精溶于水④HCl气体溶于水⑤碘升华⑥NH4Cl受热分解⑦氢氧化钠熔化⑧Na2SO4溶于水A.②③⑥B.⑤⑥⑦C.①④⑧D.①④⑥4.氢化钠(NaH)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H2:NaH+H2O NaOH+H2↑,该反应可用于野外生存的生氢剂。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NaH和NaOH都是离子化合物,但化学键类型不同B.该反应中存在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断裂与形成C.该反应中存在非极性键的断裂和形成D.NaH中氢离子(H-)的核外电子排布与氦原子相同5.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H2O很稳定,与水分子间存在氢键有关B.F2、Cl2、Br2、I2的熔点依次升高,与它们的分子间作用力依次增大有关C.液态HCl不导电而熔融NaCl能导电,与前者为共价化合物而后者为离子化合物有关D.干冰(CO2)易升华而NaCl晶体不易熔,与前者克服的是分子间作用力而后者克服的是离子键有关6.[河北邢台高一期末]X、Y、Z、W、R是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短周期元素。

Z为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2倍,Y、R同主族,且两者核外电子数之和是X核外电子数的4倍,W是地売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Y、Z、W简单离子半径最大的是W的简单离子B.X、Z、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两两间均可发生反应C.W、Z单质与氯气反应的产物,均含离子键D.XR2分子中各原子都满足最外层8电子稳定结构7.[广东实验中学高一期末]科学家合成的一种化合物是很多表面涂层的重要成分,其结构如图所示,其中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只有X、Y在同一周期。

初中科学教科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三节物质的密度

初中科学教科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三节物质的密度

1、特性:密度是物质的一种_特__性__,不同物
质密度一般_不__同__,
与物质的 种类、状态、温度、气压等有关.
2、物质的密度值跟物质的质量 无关、体积 无关 、
形状、 无关 位置 无关

3、一般情况下,不同的物质密度不同。
4、密度相同的不一定是同种物质,如煤油和酒精,冰和蜡。
基础过关
1.根据密度公式ρ=m/V,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第四节物质的比热
版权声明: 本课件仅供下载者个人使用,严 禁用于商业或者上A B
C
v= 250分米3=0.25米3
ρ= m V
6.75×102千克 =
0.25米3 = 2 .7×103千克/米3
答:该物质的密度为2 .7×103千克/米3;
查表得该物质可能为铝。
应用二.求质量 ( m = ρv )
例:体积为2 ×103 dm3的罐子,盛满了煤油,求 所盛煤油的质量?(ρ煤油=0.8 ×103 kg/m3)
(2)2.7 g/cm3 = 2.7×103 ㎏/m3
铁块1 铁块2
质量g
79 158
体积cm3
10 20
质量/体积g/ cm3
7.9 7.9
铁块3 237
30
7.9
A.同种类的物质,它的体积(增大几倍 ),它的质量 ( 也增大几倍 );且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 定值 ).
B.不同种类的物质,质量跟体积的比值一般是( 不相同)



盐水
酒精

6.两块实心的正方体铁块,大的正方体边长是 小的正方体边长的2倍,则大小正方体铁块的密
度之比是_1__:___1,体积之比_8___:__1__ , 质量之 比是__8___:__1___。

物质的密度(密度测量)(PPT课件(初中科学)13张)

物质的密度(密度测量)(PPT课件(初中科学)13张)
的密度将会 偏大 (填“偏小”“不变”或“偏大”)。
小缙从超市买来一瓶橙汁,他想利用实验室器材测量其密度
(1)为了测量结果更准确,下列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是 ECDAB (用字
母表示)
A .用天平测出剩余橙汁和烧杯的总质量
B .计算橙汁的密度
C .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橙汁,用天平测出橙汁和烧杯的总质量
4.3.2 密度的测量
一、测量小石块密度
1.实验原理
2.实验仪器
m
ρ
V
托盘天平、量筒、水、细线
3.实验步骤:按照下图的顺序进行实验。
100
1008080源自606040
20
ρ=
ml
ml
小石块


V1
40
20
V2
4.偏差分析
(1)先测V后测m
密度偏大
(2)先V2后V1
密度偏小
注意:质量测量、量筒读数误差导致密度偏大或偏小。
这样测有什么问题?
三、测量液体密度(差量法)
以下方法测量的是哪部分盐水的质量?
m1
ρ=
m2


(1)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牛奶,测得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为106 g。
(2)将烧杯中部分牛奶倒入量筒,再测出烧杯和剩余牛奶的质量。
(3)算出牛奶的密度为
1.1 g/cm3。
(4)若操作第(2)步时,不慎使少量牛奶附着在量筒内壁上,测得牛奶
二、测量小木块密度(吸水后体积不膨胀)
ml
ml
ml
ml
木块
V2
V1
ρ=


求出V吸
有什么问题? 木块吸水,V2 偏小,密度偏大
二、测量小木块密度(吸水后体积不膨胀)

第4章-物质的特性-科学新教案

第4章-物质的特性-科学新教案
科学
七年级全一册
新课标版(ZJ)
第1节 物质的构成
第2节 质量的测量
第3节 物质的密度 第4节 物质的比热 第5节 熔化与凝固 第6节 汽化与液化 第7节 汽化与液化 第8节 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本章总结提升
第4章 物质的特性
科学·浙教版(ZJ)
第1节 物质的构成
科学·浙教版(ZJ)
第1节 | 物质的构成
射的。当飞船进入轨道运行时,轨道上没有空气(气压为零),据 实 验 数 据 可 知 , 此 处 水 37℃ 就 可 沸 腾 。 飞 船 向 阳 面 温 度 可 达 100℃以上,而阴面却在-100℃以下。完成任务后,飞船返回大
气层,与大气层摩擦,温度可达2000℃以上,足以熔化任何金属。
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
)
(2)物质能有三态变化,是由于分子间有一定的空隙。( (3)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温度升高时,分子的运动加快,分 子之间的距离也一定增大。( ) ( )
(4)由分子构成了一切物质。
[答案] (1)对
(2)对
(3)错
(4)错
[解析] 构成物质的微粒除了分子外还有原子和离子。
科学·浙教版(ZJ)
第1节 | 物质的构成
科学·浙教版(ZJ)
第1节 | 物质的构成
6 .由 26 个氨基酸分子结合而成的多肽分子,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空隙 (2)分子之间有一定的__________ 。
[注意]构成物质的微粒除了分子外还有原子和离子。 2 .扩散现象 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现象,叫扩散
现象。气体、液体和固体中都能发生扩散现象。
科学·浙教版(ZJ)
第1节 | 物质的构成 3.用分子运动的观点解释汽化过程 蒸发 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离 处于液体表面的分子由于 ___________________

七上科学第四章知识整理

七上科学第四章知识整理

七年级上科学第四章《物质的特性》知识点第一节物质的构成1、定义:分子是的一种。

2、性质:(1)分子很。

(2)分子之间存在。

(3)分子不停的做。

(4)分子之间有,分子之间存在。

3、分子之间空隙最大,液体、固体分子之间间隙比较小。

4、扩散现象说明了一切分子都在,还能说明分子。

分子的运动与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的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物体的,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

5、蒸发的微观解释:处于液体表面的分子由于要的过程,,分子运动越剧烈,越容易离开液面。

6、用分子的观点解释水蒸气容易被压缩,而水和冰并不容易压缩:水蒸气、水和冰都是由分子构成的,但水分子之间较大,水蒸气的水分子之间的,而水和冰的水分子之间很小,所以水蒸气易被压缩,而水和冰不易被压缩。

7、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说明:。

8、闻到各种气味都是现象的结果。

第二节质量的测量1、一切物体都是由组成。

. 叫质量。

物体的质量是由决定的。

它不随、、、的变化而改变。

2、国际上质量的主单位是,单位符号是。

其他单位有吨(t)、克(g)、毫克(mg)。

1吨= 千克 1千克= 克 1克= 毫克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 ,一个苹果的质量约为150 ,成人:50Kg—60Kg,大象6t;一只公鸡2Kg,一个铅球的质量约为4Kg.3、测量质量常用的工具有、、等。

实验室中常用测量质量。

4、托盘天平的基本构造是:5、在使用托盘天平时需要注意哪些事项:①调平:将托盘天平放在上。

将拨至“0”刻度线处,调节,使指针对准分度盘或指针在中央刻度线左右小范围等幅摆动。

(判断天平是否平衡的依据)当指针偏左时应当如何调节平衡螺母?把左端的平衡螺母向移或右端的平衡螺母向移②称量:左盘物体质量= +(游码以端刻度线为准,注意每一小格代表多少g)加砝码时,先估测,用由加到,并调节直至天平平衡。

用已经调平的天平测量物体时如果称量过程中,指针偏左,说明左盘,此时要向或是,如果是指针偏右,则要。

注意:不可把潮湿的物品或化学药品直接放在天平左盘上(可在两个盘中都垫上大小质量相同的两张纸或加两个相同的玻璃器皿)。

2024版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课时练 03-第3课时 密度的测量

2024版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课时练 03-第3课时 密度的测量

第4章物质的特性第3节物质的密度第3课时密度的测量基础过关全练1.(2021四川成都中考)关于用天平、量筒和水测量一个枇杷密度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应该先测枇杷的体积,再测枇杷的质量B.用调好的天平称量时,枇杷应放在右盘C.所用量筒的分度值越大,测得体积越精确D.枇杷浸没水中,表面附有气泡,测得密度偏小2.(2022山东泰安中考)李华同学在实验室测量盐水的密度。

调节天平横梁平衡后开始测量,先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杯内盐水的总质量为90 g,然后将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如甲图所示,接着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的情景如乙图所示。

根据实验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S7104002) ()A.量筒内盐水的体积为50 cm3B.烧杯内剩余盐水的质量为27 gC.量筒内盐水的质量为63 gD.盐水的密度为1.1×103 kg/m33.(2022北京中考)小京测量金属块的密度时,先将金属块放在调节好的天平上测量其质量,天平平衡后,右盘中所放砝码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金属块的质量为g。

再将金属块用细线系好放进盛有40 mL水的量筒中,量筒中的水面升高到如图乙所示的位置,则金属块的体积为cm3。

该金属块的密度为g/cm3。

(S7104002)甲乙4.(2022黑龙江龙东地区中考节选)小亮在测量盐水密度时,天平调平后,进行了如下操作:(S7104002)①用天平测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盘中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g;②将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液面位置如图乙所示,盐水体积为mL;③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为87 g,则盐水密度为g/cm3。

5.小科在实验室里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体积较大的矿石的密度。

(1)测得矿石的质量是210 g;(2)因矿石体积较大,他按图中所示方法进行测量,求得矿石的体积为cm3;(3)矿石的密度为g/cm3。

6.(2021江苏南京中考)小明利用天平、量筒、烧杯和电子秤等器材测量盐水和鸭蛋的密度。

8年级物理苏科版下册教案《 物质 的密度》

8年级物理苏科版下册教案《 物质 的密度》

八年级物理苏科版下册《6.3 物体的密度》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密度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学习液体压强、浮力和物体沉浮条件的基础,它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这一节的教学,不仅使学生学到知识,而且渗透了一个研究问题的方法。

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还会遇到许多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理量来定义的新物理量。

如,比热容、热值、电阻等,他们都是从某一个侧面反映了物体或物质自身的一种性质,又都是用“比”的形式来表达的。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学密度前已具有测量等知识的基础,在生活中已具备应用物质的气味、颜色等特征来区别不同物质的知识和技能基础,这些都是当前学习中较有利的因素。

学生把数学中浅显的比例知识用到物理中来,理解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个定值的含义有些困难。

三、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1)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2)能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找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的关系;(2)学习以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变性(物质的本质特性)来定义密度概念的科学思维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密度反映的是物质本身所具有的特性。

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对物质属性的认识有新的拓展。

四、重点、难点重点:1.导出和理解密度的概念、公式、单位。

2.知道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会查密度表。

难点:1.帮助学生完成科学探究的过程。

2.密度概念的建立,理解同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一个定值的含义。

五、教法(1)教法:讨论、启发、探究式教学和生活实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

(2)学法:1.应用实验探究2.应用理论联系实际六、教学思路:七、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引入:你知道阿基米德是如何帮助国王鉴定这个皇冠是否纯金的吗?教师展示:随机出示铜丝、铁丝、铝丝、一杯水、一杯酒精。

(出示后放在讲桌上)图1:铜丝图2:食用油问:这里有铜丝、铁丝、铝丝、一杯水和一杯酒精,你能把它们分辨出来吗?说明你是怎么分辨的?在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要分辨物质,就要知道并且利用物质所具有的一些特性。

《物质的密度》PPT课件

《物质的密度》PPT课件

m ρ2
1000kg =1.1m3
0.9×103kg/m3
增加的体积: 1.1m3 -1m3=0.1m3
答:体积增加了0. 1m3。
密度应用三:求(大型)物体(液体)的质量 有一用纯铜做成的纪念碑,体积为15米3,问质量是多 少?
解: m = ρV = 8.9 ×103千克/米3 × 15米3 = 1.335 ×105千克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1.密度是表示在体积相等的情况下,不同的物质质量 不同的这一种特性。 2.密度既然表示物质的一种特性,每种物质都有一定 的密度。不同物质有不同的密度。(可利用这一点 来区别物质)
密度应用一: 计算密度,确定物质
体育课上用的铅球,质量是4000克,体积约为570厘 米3,这种铅球是纯铅做的吗?
第3节 物质的密度
学习目标
1.知道密度的定义、公式、单位,理解密度的含义。 2.能用密度的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利用密度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生 活中简单的问题。 3.正确使用天平和量筒,能够通过实验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 度,掌握测量密度的方法。
返回
有3个体积相同的由铜、铁、 铝三种金属材料制成的圆柱 体。请你把他们鉴别出来。 先根据颜色先将铜辨认出来,再用磁铁将铁和铝分辨出来。
(1)调节天平平衡,称出小石块的质量为m;
(2)选择合适量筒,将小石块用细线绑住,往量筒
倒入适量水,读出水的体积V1,然后小心将小石 块浸入量筒中的水中(全部浸没),读出此时水的
体积V2; (3)计算ρ石=
m V2-V1
2.盐水密度的测量
(1)先用天平称出空烧杯的质
量,m1; (2)将盐水倒入烧杯、用天平
典例分析
例 一只氧气瓶,刚启用时瓶内气体密度是ρ0,则

《第四章第3节物质的密度》作业设计方案-初中科学浙教版13七年级上册

《第四章第3节物质的密度》作业设计方案-初中科学浙教版13七年级上册

《物质的密度》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加深学生对“密度”概念的理解与认识,能掌握密度的基本定义及单位。

2. 学会利用基本工具测量物质密度,培养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二、作业内容(一)理论学习1. 复习课本中关于“物质的密度”的定义及计算方法,完成教师提供的学习笔记模板,归纳整理相关概念。

2. 完成小测试,加深对密度的物理意义、应用范围等知识点的掌握。

(二)实验操作1. 准备实验器材:天平和量筒等。

2. 学生按照实验步骤,独立完成对某物质的密度测量,包括取样、称重、量体积等环节。

3. 记录实验数据,计算密度,并绘制相关表格和图形,展示测量过程及结果。

(三)探究作业根据教师提供的资料或个人生活经验,选取生活中常见物质,比较其密度差异,分析原因,撰写短文或制作小报告。

三、作业要求1. 理论学习部分要求每位学生独立完成,并保证准确率。

2. 实验操作部分需按照教师指导的步骤进行,注意安全使用实验器材,并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3. 探究作业需结合生活实际,选取的物品要具有代表性,分析要深入、合理。

4. 所有作业需按时提交,字迹工整,格式规范。

四、作业评价1. 教师将根据学生的理论学习完成情况、实验操作过程及结果、探究作业的深度与合理性等方面进行评价。

2. 评价标准包括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实验操作的规范性、数据的准确性以及探究作业的创新性等。

3. 评价结果将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的一部分,优秀作品将在班级内进行展示与分享。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指出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2. 通过课堂讲解、小组讨论等方式,对共性问题进行解答与讨论,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3. 鼓励学生之间互相评价作业,分享学习经验与方法,促进互相学习与进步。

4. 对优秀作业进行表扬与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些兴趣与动力。

通过以上的作业设计旨在全面、系统地锻炼学生对《物质的密度》课程内容的理解与实践操作能力。

物质的密度(课件)-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物质的密度(课件)-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画出铝块的m-V图像。
4. 分析图像(以铝为例):
由图象可看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
的关系是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说明
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其一般式为m=kV,代入一组(m,V)
数据,即可算出k=2.7g/cm3.
80
60
40
20
0
10
20
30
40
一、探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实验结论:
同种物质的不同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m/V为定值;
直到有一天他洗澡时,当他把脚伸
进装满水的木桶时,水就溢了出来,
顿时他灵机一动——有了。
导入新课
几天后他当着国王及大臣的面,取两木盆盛满水,在一只
木盆中放入皇冠,另一木盆中放入等质量的纯金。根据溢出水
的体积,他就断定——皇冠不是纯金做的。
这是为什么? 学习了密度的概念就明白了。
导入新课
②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中国运动
C. 体积V乙′=5cm3乙的质量m乙′=ρ乙V乙′=2g/cm3×5cm3=10g,正确。
D. 当甲乙两物质的质量相同时,乙物质的体积较小,故D错误。
生活•物理•社会
生活•物理•社会
微小差异引起的重大发现
19世纪末,英国物理学家瑞利(John
William Rayleigh,1842~1919)发现:由氨制取
某种物质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
密度(density),通常用ρ表示。
质量
密度=
2.密度公式
体积
3. 密度单位
m
ρ
V
①国际单位:质量的单位是千克,体积的单位是米3,则密
度的单位是千克/米3 ,符号kg/m3,读作千克每立方米。

人教版化学必修1课件:第四章 第三节 第2课时

人教版化学必修1课件:第四章 第三节 第2课时

(2)氨气吸收 2NH3+H2O+SO2===(NH4)2SO3
一定条件 8NH3+6NO2 ======= 7N2+12H2O
4NH3+6NO ======= 5N2+6H2O
一定条件
栏目 导引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特别提醒
(1)酸雨、光化学烟雾、臭氧空洞均与氮氧化
物有关。
(2)用碱吸收SO2和氮氧化物时所发生的化学 反应方程式不必死记硬背,重在理解分析。
栏目 导引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解析:由图示可知,A为SO2 ,B为SO3 ,C
为H2SO4,D为H2SO3。
(4)CaO~H2SO4~2H+
56 g m(CaO) 2 mol 0.005 mol/L×1×103 L
解得:m(CaO)=140 g=0.14 kg。
栏目 导引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栏目 导引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即时应用 2.(2010· 高考海南卷)下列物质中,可形成酸 雨的是( ) B.氟氯代烃 D.甲烷
A.二氧化硫 C.二氧化碳
栏目 导引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解析:选A。二氧化硫及氮氧化物是形成酸
雨的主要污染物,酸雨的形成过程为: SO2→H2SO3→H2SO4或SO2→SO3→H2SO4; NO→NO2→HNO3,故A正确;B项中氟氯代 烃主要危害是破坏臭氧层,引起臭氧空洞;
栏目 导引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环境 污染 臭氧 空洞 赤潮 和水 华 白色 污染
形成原因 氮氧化物和氟氯 代烃的排放 含磷洗衣粉的大 量使用及其废水 的任意排放
主要危害 地球上的生物受 太阳紫外线的伤 害加剧 使藻类过度繁殖, 水质恶化,发生 在海水中为赤潮, 淡水中为水华 破坏土壤结构和 生态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课时 密度公式的应用
阿 基 米 德
密度公式的应用(一):
1.计算物质的密度: ρ=m/V
计算密度.鉴别物质
2.计算物体的体积: V=m/ ρ
可以计算一些体积难以测量的物体 (如沙子、等一些形状不规则的物体)
3.计算物体的质量: m=ρV
有些物体的质量太大不便于直接测量
1.计算物质的密度: ρ=m/V
1. 当ρ1=ρ2时
mm
=1
2
VV
1
2
例:一块石碑的体积是30m3,
要计算它的质量,取一小块样
品,用天平测出其质量是140g,
用量筒装入100ml的水,将样
品浸入水中,水面上升到
150ml,问大石碑的质量是多
少?
罗马帝国图拉真皇帝记功碑
2、当V1=V2时
m ρ1
= 1
——
m 2
ρ2
例:一个瓶中装满食用油,油的质量是2kg,油 用完后,若用此空瓶来装水,可装多少千克的 水(食用油的密度为0.8×103kg/m3)
有一枚纪念币,它的质量为16.1g,体积为1.8cm3,试求 制成这种纪念币的金属的密度。
解:已知:质量m=16.1g=16.1×10-3kg
体积V=1.8cm3=1.8×10-6m3
m
ρ=
V
16.1×10-3kg
=
=
8.9×103kg/m3
1.8×10-6m3
答:制成这种纪念币的金属的密度是8.9×103kg/m3 。
6.0×103kg/m3 < 7.8×103kg/m3
故此球是空心的。
解法二:比较体积法.
解:假设此球是实心的,由公式ρ=m/v得 v实= m / ρ
= 3kg / 7.8×103kg/m3 = 3.85×10-4m3 = 0.385dm3
0.385dm3 < 0.5dm3
故此球是空心的。
解法三:比较质量法.
3、当m1=m2时
ρ1V1=ρ2V2
例:1m3的水结成冰,求冰的体积?
答案:1.11 m3
思考练习
1、“铁比棉花重”的说法对吗?
2、在三只相同的烧杯内分别装着质量相同的 水,酒精和氯化钠溶液,根据他们的密度判 断哪一杯装的是水?
3、小明家上月共用了8米3自来水,已知当地的 水价是1.8元/吨,那么,小明家上月支付了多少 水费?
3.计算物体的质量: m=ρV
矗立在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它的碑心石是 一块巨大的花岗岩,在长14.7m,宽2.9m,厚1m的碑心石 上刻着“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怎样知道它的质量?
解:由公式ρ=m/v得 m=ρV = 2.6×103kg/m3 ×42.6m3= 110.76×103kg
答:碑心石的质量是110.76×103kg。
解:假设此球是实心的,由公式ρ=m/v得 m 实= ρ v = 7.8×103kg/m3 ×5×10-4m3 = 3.9kg
3.9kg > 3kg
故此球是空心的。
解题心得归纳: 这三种方法用其中任何一种都可以判断出球是实心
的还是空心的.但如果题目还要求求出空心部分的体积, 则用第二种方法更简便些.
密度m/ρ
用天平称得一捆细铜丝的质量是445克,已知铜 的密度是8.9×103千克/米3,这捆细铜丝的体积 是多少?
解:由公式ρ=m/v得 v= m/ρ
=445g/8.9g/cm3= 50cm3 答:这捆细铜丝的体积是50cm3。
可以计算一些体积难以测量的物体 (如沙子、等一些形状不规则的物体)
可以计算质量难以测量的物体 (如金字塔、人民英雄纪念碑等)
密度公式的应用(二):
判断金属球是否为空心 一只铁球质量是3kg,体积是0.5dm3
试判断此铁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 (已知铁的密度是 7.8×103kg/m3 )
解法一:比较密度法.
解:由题意得 ρ=m/V 3kg =----------------- = 6.0×103kg/m3 5×10-4m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