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 预习提纲

合集下载

《故都的秋》预习学案

《故都的秋》预习学案

《故都的秋》预习学案一.自读全文,快速筛选信息。

1.找出文中总写秋故都的秋特点的句子。

2.标注出文中集中写景的段落。

分别梳理主要写了哪些景物?找个合适的词语,表明各个景物的特点。

二.精读主要写景的段落,体味故都的秋味。

1.你认为哪个景物的描绘最能体现故都秋的深味?请说说你的理由。

2.请勾画出文中流露作者情感态度的句子。

用一个词概括作者对故都秋的情感。

3.为何郁达夫笔下故都的秋是这般的清、静、悲凉?三.对比阅读。

欧阳修《秋声赋》节选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凛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

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

翻译:大概是那秋天的样子,它的色调暗淡、烟飞云收;它的形貌清新明净、天空高远、日色明亮;它的气候寒冷、刺人肌骨;它的意境寂寞冷落,没有生气、川流寂静、山林空旷。

所以它发出的声音时而凄凄切切,呼号发生迅猛,不可遏止……这就是常说的天地之严凝之气,它常常以肃杀为意志。

本文写于作者五十三岁时,作者晚年虽身居高位,但回首往事,屡次遭贬内心隐痛难消,面对朝廷内外的污浊、黑暗,眼见国家日益衰弱,改革又无望,不免产生郁闷心情。

对政治和社会时局心情郁结,对人生短暂、大化无情感伤于怀,所以他对秋天的季节感受特别敏感,《秋声赋》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刘禹锡《秋词》其一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1. 以上两个语段中描绘的秋和《故都的秋》中的秋有何不同?2. 为何同为写秋景,却有不同之处?四.就阅读文本时的不解之处提问,请将你的问题写下来。

故都的秋学习要点

故都的秋学习要点

一、学习要点、目标1、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1)抓住文中写景的语句,借助想像自己感受此时此景,进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品味文中抒情议论的语句(3)联系作者的经历背景来深层把握文中的感情2、理解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我们会写什么景物?为何他不写著名之处?为何是寻常甚至破败的景象?3、品味明白晓畅、简洁清丽的语言4、理清文章思路,品味文章的语言,体会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进而感受文中的自我,总结基本的抒情散文的鉴赏方法5、拓展连读探究中国文人与秋的关系,提高学生文化品味6、领会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体会作品的情意内涵。

7、整体感知文章,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赏析文学语言,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领悟散文的鉴赏方法,写作手法8、学习作者的写景手法,品味作者的清丽语言。

9、体会散文的深层意蕴。

重难点:(1)找到并从作者的描述中体会“清静悲凉”(2)问什么作者会认为北国的秋给人以悲凉的感觉10、了解作者及创作背景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品味语言。

引导学生从意象的选取入手,体会作品独具特色的散文意境。

重难点:从文本入手,品味鉴赏蕴含着作者深情的词句。

体会作者是如何通过选取意象来表现其心中独特的故都的。

二、预习提示1了解作者以及写作背景2、反复朗读三、方法:诵读法、评点法(问题——任务的形式)、点拨、鉴赏、讨论意象品味法:槐树的花,而且是生命衰亡的迹象类文比较赏读法:与老舍的作品《一些印象》或是《济南的冬天》(色彩把握上、心境上、情趣上)语言咂摸法谈话法、品读法四、教学设计1、从哪个方面写古都的秋的?一个字概括。

2、读一二段,概括北国和南国秋的特点。

四个和三个字3、读第三至第十一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1)作者分别从不同角度为我们描绘了秋花、秋槐、秋蝉、秋雨和秋果五幅故都秋景, 那么, 上述秋景的描绘, 是以时间为序还是以空间为序呢?(2)故都秋景丰富多彩, 可作者为什么只选取上述秋景来写呢?试从主客观两方面分析。

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高一语文预习提纲)一、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体味作者的感情2、品味文章以情驭景、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3、领悟作者认知人生的心境二、作者介绍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现代作家。

与郭沫若等成立“创造社”。

后发起成立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性格抑郁善感,主要作品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等。

抗战爆发后,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后流亡苏门答腊岛坚持抗战。

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杀害。

他的作品在不同程度上,揭露社会罪恶,表露内心苦闷,意义积极,或有颓丧情绪。

他提倡静的文学,写的多是“静如止水似的遁世文学”。

其作品情景交融,文笔优美,感伤情怀、主观色彩及浪漫主义色彩浓厚。

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辗转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品故都秋“味”,写下散文《故都的秋》三、词语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歧(zhī)韵一椽(yuán)嘶(sī)叫耗(hào)子B.潭柘(zhâ)寺落蕊(ruǐ)橄榄(lǎn)落寞(mò)C.普陀(tuó)山房檩(lǐn)陪衬(chân)夹袄(ǎo)D.廿(niàn)四桥着(zhuó)衣混沌(dùn)椭(tuǒ)圆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姿态赏玩即使黄城人海B.细腻清闲啼唱尘沙灰土C.田圆深沉严厉不能自已D.蓑弱悠闲陶然回味不永四、预习思考1)通过预习,你认为文章体现了作者对故都秋怎样的情怀?1、你认为本散文中起提纲挈领、统摄全篇的作用的“文眼”是哪一句?2、你认为文中描绘了哪几幅秋景图?分别如何体现了文章中描绘的秋的特点?2)朗读第一二段,思考作者分别是怎样概括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的特点的?面对不同的秋色,作者的感受又是如何的?3)阅读3-11段思考在这一部分中作者都描绘出了哪几幅秋景图?这几幅秋景图是如何体现出故都秋的特点的?第一幅图中,思考:为什么作者认为牵牛花以蓝色和白色为最佳?4)拓展延伸:填上你认为合适的词语陶然亭的( )的芦花钓鱼台的()的柳影玉泉的()的夜月潭柘寺的()的钟声5)小结关于本文的感情基调,有人认为本文是颂秋的,但也有人认为是悲秋的,你认为呢?说说你的理由。

高中语文 故都的秋课课练 大纲人教版第三册

高中语文 故都的秋课课练 大纲人教版第三册

训练十故都的秋课前预习无师自通1.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无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落蕊.〔ruǐ〕驯.鸽〔xùn〕租赁.〔lín〕厦.门〔xià〕B.椽.子〔chuán〕平仄.〔zè〕橄.榄〔ɡǎn〕歧.韵〔jí〕C.颓.废〔tuì〕折.耗〔shé〕檩.条〔lǐn〕廿.四桥〔niàn〕D.细腻.〔nì〕恬.适〔tián〕混.沌〔hùn〕潭柘.寺〔zhè〕答案:D解析:A.“赁〞应读“lìn〞;B.“歧〞应读“qí〞;C.“颓〞应读“tuí〞。

2.以下加点字的书写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凋零.混.沌疏.落落寞.点缀.B.啼.唱嘶.叫撕.打悠.闲幽.远C.萧.索赝.品囹.圄记载.穿凿.D.叱.咤惊蛰.肇.事装帧.睦.邻答案:B解析:B.撕—厮。

3.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使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不逢北国之秋,将近已.十余年了。

B.秋天,不管..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

C.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

D.在北平如果..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

答案:C解析:A项中应为“已将近十余年了〞;B项中应改为“无论〞;D项中“如果〞应为“即使〞。

4.以下句子中“像〞表比喻的一项为哪一项〔〕A.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

B.〔南国之秋〕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C.这嘶叫的秋蝉,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D.北方人念阵字,总老像.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

答案:B解析:除B项外,其余表比拟。

故都的秋 预习提纲教学教材

故都的秋  预习提纲教学教材

故都的秋预习提纲《故都的秋》导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学习目标】1.理解本文是怎样扣住“清”、“静”、“悲凉”来描绘故都的秋景的,又是怎样通过对比来突显故都之秋的特点的。

2.体会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艺术手法。

3.语言品味与学习。

【重点难点】1.学习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2.探讨故都的秋的文化意蕴和作者的审美情趣。

【学法指导】缘景入情法【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郁达夫(1896—1945 ),现代作家,浙江富阳人。

1913 年留学日本,曾经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

1922 年回国从事文学创作活动。

1930 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赴武汉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并到新加坡积极宣传抗日。

后流亡到苏门答腊。

1945 年9月被日本宪兵杀害。

主要作品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道德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带有颓废情绪。

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

2、写作背景从1921 年到1933 年4月,郁达夫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

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 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 年2月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三年。

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得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

在游山玩水过程中,写了许多游记,这是他在这段时期创作的主要收获,为我国现代游记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1934 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3、缘景入情抒情写意是中国传统文学最突出的特征之一。

古代有“情动于衷而形于言”的说法,讲的就是文学的抒情性。

抒情作为一种主观表现,并不能脱离现实,而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与评价。

《故都的秋》知识点清单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故都的秋》知识点清单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高一语文必修上册(新教材)第七单元第七单元《故都的秋》知识点清单14 故都的秋一、重点剖析1. “故都”就是北平,作者为什么不直接把标题写成“北平的秋”?答案:作者之所以不用“北平”而用“故都”入题,是因为“故都”更能体现散文的抒情性。

“故”给人以历史悠久之感,也蕴含着怀念之情;“故都”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也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秋”确定了描写的内容。

“故都”与“秋”结合在一起,暗含着一种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融合的境界。

以此为题,明确而深沉。

2. “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是文章的“文眼”,其在语言表达上有何特点?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答案:(1)特点:①运用了排比手法,文气顺畅;②先用了两个单音节词“清”“静”,又以一个双音节词“悲凉”结尾,有抑扬顿挫的声韵之美。

(2)作用:概括全文意旨,奠定全文感情基调,总领下文。

作者借写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来表现自己因迷惑、抑郁、失望而徘徊的忧思与落寞之情;或者说,正因为作者有这样的心情,才感到故都的秋特别地来得“清”“静”“悲凉”。

3. 为什么作者对“陶然亭的芦花”等著名风景的描写只是点到即止,却着力描写家家户户到处可见的秋景?答案这是由作者当时的思想感情决定的。

作者所处的社会环境在他的内心投下了忧郁和凄凉的阴影,他追求“清”“静”,内心笼罩着淡淡的“悲凉”。

正因为如此,作者对“陶然亭的芦花”等著名风景的描写只是点到即止,而选择了最能表现自己内心感受的家家户户到处可见的秋景来着力描写。

在作者笔下,萧索的秋意与落寞的秋情是统一的。

4. 为了体现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作者精心描绘了五个画面,请给每个画面拟一个小标题。

在这五个画面中,作者是如何突出故都的秋的特点的?请结合课文内容简要分析。

答案:不能。

“家家户户”运用叠字,不仅使文章具有韵律美,还说明秋蝉分布广泛、数量众多;“养在家里”则进一步拉近了秋蝉与家之间的距离,给人一种亲近感;“家里”既呼应了前面的“家家户户”,又照应了后面的“家虫”。

高中语文《故都的秋》自主学习 大纲人教版第三册

高中语文《故都的秋》自主学习 大纲人教版第三册

高中语文?故都的秋?自主学习大纲人教版第三册1.本文的文眼在哪里?它在文章中起了怎样的作用?参考答案:本文的文眼是“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此句提纲挈领,笼罩全文,如同一根银线将全文贯穿起来。

文章的第一段便提出文眼,接下去的记叙局部,便紧扣“清〞“静〞“悲凉〞这一线索,逐一描述了故都的自然景物。

文中对景物的描绘都是紧紧围绕“清、静、悲凉〞这一点来写的,而这也恰恰是作者真实感情的流露。

作者对于“秋〞的形态、神韵的着笔,目的在于表达对故都的眷恋与哀婉之情。

作者的爱国、爱民与“落寞〞“衰弱〞的真实感情,融进了故都以至北国的秋中,因而既独特又平凡。

所以说,无论是记叙描写还是议论抒情,文章自始至终都没有离开这根主线。

2.在文中,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来描写故都的秋? 突出了这些景物什么特点? 这些景物描写融入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情趣?参考答案:作者写故都的秋选择的景物:秋晨民居小院所见的“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青天下的“驯鸽〞,槐树叶底“漏下来的日光〞,破壁腰中的“牵牛花〞,“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早晨铺得满地的槐树“落蕊〞, 被称作“北国的特产〞的衰弱的“秋蝉〞,又奇又有味的“北方的秋雨〞以及雨后话秋凉的“都市闲人〞,北国的枣子树和其他鲜果等等,这些自然风物可概括为“秋花图〞、“秋槐图〞、“秋蝉图〞、“秋雨图〞、“秋果图〞五幅画面,表达了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

在作者笔下,故都的秋就在故都的民宅内外,胡同两旁,槐树前后,就在天上、枝头、嘴边……从这些存在于天空地面、千家万户的秋姿、秋态、秋声、秋实、秋意中,可以看出作者是一个具有平民倾向又饱受颠沛流离之苦的文化人,也可以看出作者对具有浓厚北国地方特色的人情风物的热爱与赞美,对故都之秋的神往、眷恋,还可以看出作者借此流露的真切、深沉的民族感情和追求淡泊、恬静、悠闲的生活情趣,及所流露的深沉的忧思与落寞之情。

3.本文多处使用排比,它们具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参考答案:文中有许多并列句子或短语,具有工整、雅致之美,抒情味很浓厚,朗读起来又具有音韵之美,显示出作者很强的语言驾驭能力。

故都的秋提纲

故都的秋提纲

故都的秋学习提纲【学习目标】1、理解本文是怎样紧扣“清”“静”“悲凉”来写故都的秋的,又是怎样通过联想来把故都的秋与南国的秋进行对比的。

2、理解本文的脉络结构。

领略故都的秋声、秋色、秋味。

【学习重点】体会本文“情景俱到,既细且清”“真切灵活”的散文特色,进一步体会散文“形与“神”的辩证关系。

【预习内容】1.完成下列诗句落霞与孤鹜齐飞,停车坐爱枫林晚,自古逢秋悲寂寥,,不尽长江滚滚来。

古道西风瘦马,,,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2.注音混混沌..沌()( ) 潭柘.寺()槐.树()扫帚.()落蕊.()一椽.破屋()廿.四桥()蟋蟀..()( ) 嘶.叫()房檩.()平平仄.仄()譬.如()颓.废()鲈.鱼()3.好句积累:收集关于秋天的诗句写下来,至少四句。

4.作者简介郁达夫(1896—1945),现代作家。

浙江富阳人。

1913年留学日本,曾经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

1922年回国从事文学创作活动。

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赴武汉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并到新加坡积极宣传抗日。

后流亡到苏门答腊。

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杀害。

主要作品有《》《》《》《》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道德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带有颓废情绪。

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

5.写作背景从1921年到1933年4月,郁达夫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

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2月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三年。

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得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

在游山玩水过程中,写了许多游记,这是他在这段时期创作的主要收获,为我国现代游记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教学提纲

故都的秋教学提纲

1、 第1、2段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来写“故都的秋”的?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鉴赏散文的表现
手法题的步骤:
答案:
① 第1、2段主要运用了对比的手法。
1、明确手法
② 把南国的秋“慢、润、淡”的特点和 北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作 对比。
2、结合文本, 具体分析
③ 突出了作者认为南国之秋不及北国之
秋的独特感受,借以抒发作者对故都 3、效果+情感
(12):议秋,从理喻的角度进一步 赞颂秋,赞颂北国之秋。
总括(13-14):照 味应 不前及文北,国再之次秋强,调直南接抒国发之作秋者的对色 故都之秋的无比眷恋之情。
3、作者眼中的秋景有何特色?试找出文章的文眼。 (1) 特色:清,静,悲凉;
(2) 文眼: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 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老舍《“住”的梦》:
“秋天一定要住北平。天堂是什么样子, 我不晓得,但是从我的生活经验去判断, 北平之秋便是天堂。……在北平的秋天,是 没有一项不使人满意的。”
学习目标
• 1、了解郁达夫的生平,以及把握散文的情节 结构; • 2、品读文本,领悟诗人对故都之秋的眷恋之 情,并学习鉴赏散文的表现手法; •3、了解 “以景显情,以情驭景”的写作手 法。
的秋的向往及眷恋之情。
结尾两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运用了什么手法?
答案:
① 结尾两段也是用了对比手法。 ② 把南国之秋的色、味和北国之秋的色、味
作对比。 ③ 突出了作者认为南国之秋不及北国之秋的
独特感受,直接抒发了作者对故都的秋的 向往及眷恋之情。
10
2、作者在第3—11段中描写了五幅画面,请 用四个字概括出这五幅故都秋天的画面。并 请具体分析每幅图画中的景物是怎样体现了 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的?

故都的秋课件教学提纲

故都的秋课件教学提纲
缘法究效 缘境明意 参考答案: ①描写特色是动静相宜、以无声衬有声。 ②秋意凉,秋雨骤,桥头孤影,京腔微叹,营造出 秋悲凉、落寞之意境,写出了北国的秋韵。
作者用这样一段话来作为文章的结尾:“秋天, 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生命的三 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请谈谈 你对这段话的理解和感悟。
故都的秋
积累整合
感受鉴赏 思考领悟
运用拓展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郁达夫(1896—1945), 名文,字达夫,现代著名作家、 诗人。早年留学日本,与郭沫 若、成仿吾、张资平等人发起 创造社。大革命时期,在上海 与;鲁迅、茅盾等人发起成立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8年在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 大会上当选为常务理事。同年 在新加坡主编《星州日报》等 报副刊,发表作品,声援抗日 斗争。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 秘密杀害,年50岁。
说说下一段话中蓝体字在表意上的作用。 可见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 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 题解: 体味限制性词语在表意上的作用。 参考答案: ① “尤其”,程度副词,强调了“秋”作为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意象,它是华夏灿烂文明 的积淀,民族文化心理的折射。 ②“非要……才”,构成条件复句,强调华 夏文化,起源于北方,集翠于故都,在故都的秋 中得以完美的凸现,因此,只有在北方,“才能 感受到底”。
缘法究效 缘物察境 参考答案: ①在景物描写上的特色是:定点多方位,用天、鸽、树、 破壁、花构筑立体的画面;侧重色彩描绘,碧、青、日光、 蓝均做冷色调的处理。 ②如此描写,展示了故都秋的清、静、悲凉意境,写出了 北国的秋色。
下面片段,在景物描写上有什么特色?起到了什么样的 表达效果?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 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 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 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 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 下并且还觉得有些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 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题解:

故都的秋 大纲

故都的秋 大纲

故都的秋讲课人:巩义五中韩江涛教学目标:⒈领悟作者流露在文中的主观情感,学习本文以情驭景、借景抒情的写法。

⒉品味文章明白晓畅、简洁清丽的语言。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秋天,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骚人墨客。

从古至今,关于“秋”的诗文,可谓汗牛充栋。

著名现代作家郁达夫笔下的“秋”会是怎样一种景象呢?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独领30年代咏秋散文风骚的精品《故都的秋》!二、解题介绍郁达夫和写作背景郁达夫简介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省富阳人,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

郁达夫是一位具有多方面才能的作家。

他在小说、散文、诗词、文论等诸多领域都具有深堪的功力和卓越的成就,而且形成了自然畅达而热情坦荡的风格。

题目:古都的秋三、反复诵读,整体感知.(学生有感情地自由诵读。

)思考:全文的文眼在哪?故都的秋有哪些特色?这些特色集中体现在哪些段落的描写中?明确:清静文眼3~11段悲凉四、意境鉴赏问题:作者在文中描写了几幅故都秋天的画面?庭院晨景槐树落蕊秋蝉残声秋雨话凉枣树奇景(师生共同研讨庭院晨景槐树落蕊其余三个场景学生自己分析)思考:故都的秋即使在作者那个时代,也有明艳之色,也有繁闹的景象,作者为何避而不写,而写秋天的“清、静、悲凉”?五、语言鉴赏例句: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的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师生共同分析例句,请同学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思考你喜欢的理由和前后左右交流)六、探讨读罢全文,你认为郁达夫在文中是颂秋还是悲秋?明确:文中的秋景中融入了作家情的眷恋,对故都的向往;而作家的主观情感中又有秋的落寞,而且全文的基调是忧伤的,悲凉的,因此可以说是作者对故都的秋的一曲悲凉的颂歌。

七、小结全文文贵创新,要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和个性。

在不少人面对众多的咏秋佳作望而生畏,欲写止笔时,郁达夫却以自己个性鲜明的思想,选择独特的角度,运用与众不同的手法,为咏秋佳作增添了新篇章。

故都的秋预习提纲

故都的秋预习提纲

故都的秋预习提纲
1、结合练习册做好相应预习,了解作者,了解背景。

2、文题叫“故都的秋”改成“北平的秋”好不行?
3、有感情诵读文本,走进文本,走近作者。

理清本文写作思路?
4、郁达夫的笔下,故都的秋在哪里?
5、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写出了故都的秋的如何样特点?从哪些语段中,你感受、体察到了作者所谓的“悲凉”?你如何看待这种悲凉?
6、本文作者调动了听觉、视觉、触觉来感受故都的秋,使写景状物有声有色、有动有静,并融入了深沉而细腻的感受、情思。

找出来,在文本上做些圈点勾画,写出自己的真实摸索。

7、什么缘故以“南国之秋”作对比?
8、立足文本,你还能生发出哪些问题?并作出答案。

9、你读过哪些描写秋天的诗词歌赋?你喜爱其中的哪几篇?小组交流后,读给同学们,做个简要的赏析。

荷塘月色、故都的秋预习课 (1)

荷塘月色、故都的秋预习课 (1)
必修二第一单元 《荷塘月色》《故都的秋》 预习课
导(5min)
本单元主要学习写景状物散文,阅读这一类写景抒情的散文,要展开 想象的翅膀,力求身临其境,感受作者心灵的搏动,体会作者所描述的 美景,由此而进入一种审美的境界。在阅读过程中,尝试着做一些圈点 批注,写下你的心得;对那些美妙的段落,要反复朗读,熟读成诵,逐 步增强对散文的鉴赏能力。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最有代表性的一篇写景抒情散文,是这一 单元的重点篇目。在《荷塘月色》这篇文章中,朱自清先生运用娴熟细 腻的描写,悉心遣词布字,把自己的淡淡的愁绪融进了荷塘月色的景致 之中,使人阅之动容,为之陶醉,心随文动。它是一篇典范的,又独具 特色的写景抒情散文,是中国现代散文的精品。《故都的秋》是郁达夫 描写北平秋景的散文,我们可通过学习其精巧独特的艺术构思和优美隽 永的语言,体会作者深沉蕴藉之情与作品的独特韵味。
弥漫:充满视野,满眼。 欲盖弥彰:盖:遮掩;弥:更加;彰:明显。想掩盖坏事的真相,结果反 而更明显地暴露出来。 弥天大谎:弥天:满天。形容天大的谎话 弥补过失:补偿、赔偿过失 弥留之际:弥留:本指久病不愈,后多指病重将死;际:时候。病危将死 的时候。 没精打采:形容不高兴,不振作。 光彩夺目:夺目:耀眼。形容鲜艳耀眼。也用来形容某些艺术作品和艺术 形象的极高成就。 五彩缤纷:五彩:各种颜色;缤纷:繁多交错的样子。指颜色繁多,非常 好看。 兴高采烈:兴:原指志趣,后指兴致;采:原指神采,后指精神;烈:旺 盛。原指文章志趣高尚,言词犀利。后多形容兴致高,精神饱满。
检正字音
给下列标红字注音: 鲈鱼 廿四桥 房檩 颓废 潭柘寺 lú niàn lǐn tuí zhè
查字典,解释下列词语:
颓废:意志消沉,精神萎靡。
隽永:[言辞、诗文或其他事物]意味深长,引人入胜

《故都的秋》教案(含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故都的秋》教案(含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荷塘月色朱自清[学习目的]:1.把握作者情感的发展变化,了解作者不满黑暗现实,向往自由生活的思想感情。

2.揣摩文章典雅清丽、准确生动、富有韵味的语言,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3.熟读课文,背诵第四、五、六段。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领悟文中作者想暂时忘记现实中的一切,结果又无法忘记,一种难以言传的微妙幽深的矛盾情绪。

2.语言运用的技巧难点:1.为什么要联想到江南的采莲,为何要引用梁元帝的《采莲赋》?2.通感的运用[教学设想]:1.预习提纲:①看单元提示和课文前的“学习重点”,明确学习任务②自读课文,参照注释,查工具书,准确认读,积累词语。

③回忆初中学过的朱自清的文章,总结有关的文学常识。

2.课上巧妙设计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质疑,讨论发言。

3.加强朗读[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重点]: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揣摩直接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分析作者感情的发展变化。

[教学内容与步骤]:一、导入新课:1.复习有关朱自清先生的生平、作品等知识。

在现代散文的长卷中,朱自清的散文独树一帜,引人注目。

他以优美动人的篇章扩大了新文学的影响。

想必那至诚至深的亲情、那生机勃发的自然景象已永驻你美好的记忆中了吧!那就请同学们谈谈你所了解的朱自清。

学生发言,教师补充(展示投影):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是毛泽东称颂的“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的作家、学者。

生于江苏东海县,祖籍浙江绍兴,自祖父以来定居扬州,所以自称“我是扬州人”。

1920年毕业于北大哲学系,在江浙等地的中学任教,参加文学研究会。

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

初中我们学过他的《背影》、《春》。

代表作有散文与诗的合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朱先生的一篇情文并茂的名作《荷塘月色》。

(板书文题、作者)2.简介《荷塘月色》: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是现代散文中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素为读者所喜爱,尤其是选入中学语文教材以后,更为人所瞩目。

《故都的秋》预习案

《故都的秋》预习案

姓名:______________ 班别: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故都的秋》预习案 1号导学目标(一)知识教育目标1.领会课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的艺术风格。

2.了解作者在描写故都风物时为何要突出“清”、“静”、“悲凉”的特点,从而体会作者是如何把自然风物的客观色彩和作者内心世界的主观色彩巧妙融合的艺术手法。

(二)能力培养目标1.训练学生在阅读中快速把握文章意蕴,并作适当归纳的能力。

2.在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基础上,训练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3.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审美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体会作品的感情色彩同当时的时代背景的内在联系,理解一个正直文人不满于现实又无法找到出路的苦闷心境。

进而让学生懂得当时国民党白色恐怖的严酷。

(四)重点、难点学会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文题背景题目解说:“故都”(北平)点明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恋之意,也暗含着一种文化底蕴。

题目呈现一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优美境界。

背景资料:从1921年9月至1933年3月,郁达夫曾投入了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并进行文学创作。

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在杭州居住了近三年。

在这其间,郁达夫的确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

在游山玩水的过程中,他写了许多游记。

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此文。

秋诗秋词1.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2.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杜牧《齐安郡中偶题》3.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刘禹锡《秋词》4.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人教版新课标高一语文教材故都的秋教案提纲

人教版新课标高一语文教材故都的秋教案提纲

人教版新课标高一语文教材故都的秋教案提纲【人教版新课标高一语文教材故都的秋教案】一、教学目标本节课主要通过教授《故都的秋》这篇经典的现代散文,让学生掌握散文的基本语言和写作技巧,培养学生鉴赏和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让学生深入理解散文中的用词和句式,掌握现代散文的基本语言特点;(2)让学生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思想,体会他对于故都南京的热爱与情感;(3)让学生学会运用鲜明的个性化语言来表达自己对于生活的情感和思考。

2.教学难点(1)让学生理解作者对于故都南京的情感与思考,体会现代散文的魅力所在;(2)让学生学会运用鲜明的个性化语言表达自身的情感和思想,让自己的语言能够更加生动、有力。

三、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可从这样一个问题入手:你们觉得“故都”的涵义是什么?老北京?南京?洛阳?杭州?…通过这样的引入,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自主探讨“故都”的含义。

2.听读课文播放朱自清先生的《故都的秋》语音,并配有图文,让学生跟随音频听读课文,感受现代散文的语言魅力。

3.分析课文(1)分析段落结构将文章分成若干个段落,让学生分析每个段落所表达的主题或情感,并对于段落的结构进行简要的分析。

(2)分析语言使用让学生分析课文中作者使用的语言手法和语言特点,例如:修辞手法、文学样式等。

4.个性化写作在分析完整篇课文后,让学生自己搭建自己的词汇组和语言团,以写一篇自己关于“故都”的文章,让学生可以灵活运用课文教的语言方法,展开自己的想象空间,这样的写作教学方法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5.课堂讨论让学生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写作成果,然后进行课堂讨论,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对他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修改,改进自己写作的缺点。

四、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本节课目的不是让学生全面认识现代散文中的一切,而是要让学生为散文中少许字符和语言感受作准备,从而去体会到现代散文的美和文化。

以上就是人教版新课标高一语文教材故都的秋教案,虽然只是一个简单的提纲,但是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况进行相应的修改和调整,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故都的秋》教案教学提纲

《故都的秋》教案教学提纲

《故都的秋》教案《故都的秋》教案教学目标1.赏析本文秋景,掌握以情驭景、情景交融的艺术方法。

2.体会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以及严谨呼应的结构。

3.学习鉴赏写景抒情散文的方法。

重点难点1.领悟作家内心的独特感受,欣赏大自然的优美景致。

2.掌握文章情景交融的写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黑板课时安排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赏析本文秋景,掌握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2.体会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以及严谨呼应的结构。

重点难点1.引导学生分析故都的秋的特点。

2.品鉴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们知道,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秋,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

古往今来,咏秋的佳作也实在太多太多,人们写秋的着眼点也各不相同:秋风萧瑟,残荷听雨,秋有声;霜叶黄花,秋草碧水,秋有色;天高云淡,北雁南飞,秋有形。

但大体而言,古人多哀秋怨秋,今人多喜秋颂秋。

现代作家郁达夫也是颂秋。

今天,我们就来共同赏析郁达夫的著名散文《故都的秋》。

二、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介绍。

1.作者简介郁达夫(1895-1945)其人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

1913年赴日留学,1921年参与发起成立创造社。

1922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

回国后编《创造》季刊、《创造周报》等刊物。

1923年起先后在北京大学、武昌师范大学等校任教。

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1938年底赴新加坡,从事报刊编辑和抗日救亡工作。

1945年日本投降后被日军宪兵杀害。

1952年,被中央人民政府追认为“为民族解放殉难的烈士”。

郁达夫的创作风格独特,成就卓著,尤以小说和散文最为著称,影响广泛。

其中以短篇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迟桂花》,中篇小说《迷羊》、《她是一个弱女子》和《出奔》等最为著名。

小说多以失意落魄的青年知识分子作为描写对象,往往大胆地进行自我暴露,富于浪漫主义的感伤气息,笔调洒脱自然,语言清新优美,具有强烈的主观抒情色彩。

2.写作背景从1921年9月至1933年3月,郁达夫曾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并进行创作。

故都的秋预习学案

故都的秋预习学案

预习问题:(写在书上或纸上)1、故都的秋的特点是什么?文章是怎么体现这些特点的?2、作者对故都的秋是赞颂还是悲叹?你是从哪里读出来的?3、作者为什么没有重点写游人如织的名胜之地,而是关注了北平平常的生活和景致?4、秋蝉、落蕊、秋草这些意象有什么特点?作者为什么会重点去写?5、虽然郁达夫对故都的秋极尽赞美,但是字里行间却透露出一种悲凉和忧伤?6、同学们回去以后查阅郁达夫的相关资料,并且阅读郁达夫的其它散文。

郁达夫写作的特点:首先,郁达夫强烈地表现出作家个性,这是郁达夫散文创作的理论认识,也是他“散文的心”。

他在文中无所顾忌地对自己的思想、生活细节进行详细的描写,非常强效地表现了他“自叙传”的独特风格。

第二,忧郁感伤的情调。

郁达夫的散文,与小说一样与众不同,忧郁感伤的情调深深地烙印在他的创作中。

第三,恣肆坦诚、热情呼号的自剖式的文字。

第四,回肠荡气的诗的调子。

另外,郁达夫散文中那种不拘形式纵情宣泄的抒情方式,郁达夫的散文发出的是带有强烈个性的自己的声音,篇篇洋溢着回肠荡气的诗的情调,热情坦白,毫无遮掩地表现了一个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动乱社会里的苦闷心情,展现出一幅幅感伤,忧郁而又秀丽、隽永的情景交融的画面。

读者对郁达夫作品的评价:郁达夫于1896年12月7日出生于浙江富阳满洲弄,三岁父亲去世,自小身体不太好,体弱多病,早年留学日本,长达十年的时间,并开始创作小说,后和郭沫若等组成“创造社”。

他提倡“静的文学”。

回国后先后在北京大学、武昌师大、广东大学任教,最后辗转到了新加波主编《星州月报》,因日本军迫近,撤退至苏门答腊的巴爷公务,化名赵廉。

因精通日语,被日军迫作翻译,1945年日本投降后被日军宪兵杀害。

1952追认为革命烈士。

郁达夫的一生颇为颠簸,作品也是毁誉参半,但苦难却锻造了才子,郁达夫在文学上,有多方面的建树,有小说和散文传世,还有旧诗词。

论者也多是三者并提,有的说他小说最好,有的说他的旧诗词最妙,但我以为,他的散文最好。

高一学法指导·《故都的秋》

高一学法指导·《故都的秋》

高一学法指导·《故都的秋》课文研讨一、整体把握本文是现代散文中的名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

由于本文的写作离今天已经久远,学生要充分把握文中的意蕴和情味可能有些困难,所以应当先作些作者情况和背景介绍,并提示学生诵读,宜慢不宜快,认真体会景物描写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当读到作者直接抒怀时更要认真感受作者的心意、情怀。

要注意课文的文眼,即“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此句提纲挈领,笼罩全篇,更要认真领会,循此线索整体把握文章大意。

文章开头和结尾都以北国之秋和江南之秋作对比,表达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

中间主体部分,按照“清”“静”“悲凉”的三个层次,逐一描绘故都的清秋景色。

共有五种景况,即清晨静观,落蕊轻扫,秋蝉残鸣,都市闲人,胜日秋果;最后以议论收尾,进一步赞颂北国之秋。

首尾照应,回环往复;中部充分展开,酣畅淋漓。

作者将苦涩的“品味”与生动的景物描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特殊的神韵。

他不写故都皇家宫殿、园林,也不写远近郊区众多优美的自然风光,那些景致虽然也代表了故都的特色,但似乎离老百姓生活很遥远。

他只是依凭一个普通文化人士的眼光来观察和体验故都之秋,他笔下的秋味、秋色和秋的意境与姿态,都笼罩着一层浓厚的主观色彩。

例如写“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在破壁腰中,静对着”蓝色的牵牛花,从寻常景象甚至破败景象中看出、体验出美来。

写“北国的槐树”的落蕊,“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写“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

这些细腻而独特的感受、忧郁而优美的情怀,恐怕只有郁达夫这样一个具有士大夫倾向的读书人才能体验得到,才能表现得这样细腻而深刻。

最能表现情景交融的是“清”“静”“悲凉”的描述。

“清”“静”,既是对客观景物特点的描写和总结,又是作者内心的感受:“悲凉”,则更多的是作者的主观感受,与景物既有联系又无必然联系(因为感秋可生悲也可生喜,悲者也未必从秋景得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故都的秋》导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学习目标】1.理解本文是怎样扣住“清”、“静”、“悲凉”来描绘故都的秋景的,又是怎样通过对比来突显故都之秋的特点的。

2.体会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艺术手法。

3.语言品味与学习。

【重点难点】1.学习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2.探讨故都的秋的文化意蕴和作者的审美情趣。

【学法指导】缘景入情法【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郁达夫(1896—1945 ),现代作家,浙江富阳人。

1913 年留学日本,曾经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

1922 年回国从事文学创作活动。

1930 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赴武汉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并到新加坡积极宣传抗日。

后流亡到苏门答腊。

1945 年9月被日本宪兵杀害。

主要作品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道德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带有颓废情绪。

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

2、写作背景从1921 年到1933 年4月,郁达夫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

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 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 年2月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三年。

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得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

在游山玩水过程中,写了许多游记,这是他在这段时期创作的主要收获,为我国现代游记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1934 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3、缘景入情抒情写意是中国传统文学最突出的特征之一。

古代有“情动于衷而形于言”的说法,讲的就是文学的抒情性。

抒情作为一种主观表现,并不能脱离现实,而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与评价。

情感源于现实,更要寄托于现实。

因此,在对抒情性文学作品(散文)进行鉴赏的时候,我们应该从三个层面(声音、画面、情感)逐步进入,其中最为重要和普遍的是“画面——情感”层,即作者在作品中为读者描摹的“景”与作者所希望表达的“情”之间的关系。

【学习过程】一、基础训练1 、掌握下列字词的读音:混混沌沌()一椽破屋()潭柘寺()落蕊()著着单衣()颓废()廿四桥()鲈鱼()2、快速阅读全文。

边看边划出作者描写的景物。

划出表示颜色、声音的词语、短语。

二、能力提升1.故都就是北平,标题为何不用“北平的秋”?2.阅读第一段,找出文眼句,初步感知文章的基调。

3.体会情景交融的特点,学会赏析。

(1)文中对北国之秋的描写集中在哪些段落?描绘了哪几幅图画?为它们拟出小标题。

(2)你认为哪一幅画面描绘得最为生动出色?试作一点赏析。

介绍一种赏析法:缘景入情法首先把握故都之秋的总体特点(清、静、悲凉);然后结合具体画面分析该特点;最后探寻出思想感情或作者的审美情趣。

赏析“斜桥话秋图”示例从都市闲人咬着烟管的姿态和互答时缓慢悠闲的声调体味出“清”;从息列索落的秋雨声体味出“静”;从灰沉沉的天色、凉风冷雨、青布单衣或夹袄和他们闲话秋凉的微叹体味出“悲凉”;如果说前面几幅画面属于风景画的话,那么“斜桥话秋图”则是一幅风俗画。

闲人话秋的的京腔京味烘托出浓郁的北国秋味,而他们的微叹和互答恰好能唤起作者的落寞和感伤。

作者深爱这样的秋景,与当时作者思想苦闷、向往隐逸恬淡生活情趣是有直接关系的。

4.语言品味,体会明白晓畅,简洁清丽的特点。

如写“槐树”: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进来,会铺得满地。

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上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如写“秋雨”: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一下起雨来了。

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晴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

5.阅读第2、第13段,指出南国之秋的特点,作者为什么在文中多次写到南国之秋?6.综观全文,作者到底是“颂秋”还是“悲秋”?如何认识北国之秋中流露出来的深远的幽思和孤独?三、延伸拓展搜集与“秋”有关的诗词、佳句,探寻秋的文化意蕴。

【反思与感悟】【当堂训练】1.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五幅秋景图: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通过对故都秋景的描绘,赞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也流露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正像是黄酒这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这段文字中“黄酒”、“稀饭”等四个喻体是用来比喻_____________,“白干”、“馍馍”等四个喻体则是用来比喻_____________.。

用一个成语概括句子所要表达的意思:__________.。

3.文中在谈到牵牛花时,作者为什么说“我以为蓝色或白色为佳”?试结合本文的文眼略作分析。

邢台一中高一语文新课标导游式教学《故都的秋》导学案高一语文组赵瑞平 2009.11导学目标(一)、知识教育目标1.领会课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的艺术风格。

2.了解作者在描写故都风物时为何要突出“清”、“静”、“悲凉”的特点,从而体会作者是如何把自然风物的客观色彩和作者内心世界的主观色彩巧妙融合的艺术手法。

3.体会课文疏朗不羁的行文与精到细腻的笔触相结合的语言特点。

(二)、能力培养目标1.训练学生在阅读中快速把握文章意蕴,并作适当归纳的能力。

2.在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基础上,训练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3.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审美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体会作品的感情色彩同当时的时代背景的内在联系,理解一个正直文人不满于现实又无法找到出路的苦闷心境。

进而让学生懂得当时国民党白色恐怖的严酷。

(四)、重点、难点作者是在一种特定的心境下写下《故都的秋》这篇散文的,作者选取的故都风物自然带有作者心灵的影子,作者为什么不写火一般的香山红叶、明镜似的昆明湖水,对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等也只是一笔带过,原因何在?作者到底描写了故都的哪些风物?抓住了这些风物的哪些特点来描写?从这些故都风物中折射了作者什么样的内心世界?这些都是鉴赏这篇文章的重点,也是难点。

导学方法1.适当介绍作者及其作品的艺术特色。

郁达夫的小说、散文中有或多或少的伤感,甚至带有颓废色彩,如《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等。

这种伤感除了有个人情感特点的原因外,更主要的是时代在作者心灵打下的烙印。

2.强化朗读,注重有感情的朗读。

在朗读中领会,在朗读中鉴赏。

3.有重点地分析一些段意。

自由讨论,指导点拨。

知识链接1.关于秋的描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碧云天,黄叶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毛泽东独立于橘子洲头,看到“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万类霜天竞自由”,感受到的是秋天的壮丽。

杜甫登高,笔下出现了“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悲凉秋景。

柳永在秋中辞别、徘徊,目之所及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和“杨柳岸晓风残月”,他笔下的秋是凄苦的。

2.简介作者及其艺术风格、本文的写作背景。

郁达夫(1896—1945)现代著名作家,浙江省富阳人。

自1913年始留学日本10年,饱受了屈辱和歧视。

1922年回国后,一方面在大学任教,一方面搞创作,是“创造社”的重要成员。

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抗日战争爆发后,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

家庭的变故、国家的现状,激起了作者无限愤慨,后流亡苏门答腊,坚持抗日战争。

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

主要作品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出奔》等,作品风格清新,抒情浓烈,有感伤情调,有时流露出颓废色彩。

本文写于1934年8月。

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这段时间,他思想苦闷,创作枯淡,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

游山玩水,留下了一些很好的游记。

重点、难点的学习和目标完成过程1.释题:“故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秋”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明确:“故都”两字指明了描写的地点,为何不用“北平”代替呢?因为即含有一种文化底蕴也含有深切的眷恋之情。

“秋“确定了描写对象与故都结合在一起暗含着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一种境界,题目明确而深沉。

2.学生思考题:1)本文描写了故都秋天的哪些风物?明确: 牵牛花、槐花落蕊、秋蝉残声、秋雨凉风、枣树奇景。

2)课文为什么不写火一般的香山红叶,明镜似的昆明湖水,对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等也一笔带过?明确:作者所处的社会环境,在他内心投下了忧虑和冷落的阴影,他追求“清”“静”,并笼罩着淡淡的“悲凉”。

正因为这样,他言下的秋味、秋色和秋的意境与姿态,自然也笼罩了一层主观感情色彩。

文章不写富有“暖色”的香山红叶,也不写游人如织的颐和园,而写“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在破腰壁中,静对着”蓝色的牵牛花。

文章紧扣“清”“静”“悲凉”这三个带文眼性的词,来描写景物的特点。

对景物的描绘,作者往往只用寥寥数笔略作勾勒,便将读者带进了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之中。

3)能表现文章感情基调的是哪几个词?作者对它们是分别描写的,还是通过所选取的不同景物,从不同侧面同时加以渲染和刻画的?试举例说明。

明确:本文能表现感情基调的词语是“清”“静”“悲凉”,作者是通过所选取的不同景物,从不同侧面同时加以渲染和刻画的,而不是分别描写的。

举例分析(1)牵牛花:“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是在写“静”;“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一椽破屋来住着”、“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既是在写“静”,又突出了“清”;“疏疏落落”的衰草,体现了“悲凉”。

(2)槐树落蕊:整段渲染了寂静的气氛,突出了“静”。

“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几句,给人以清静悠闲的感觉,突出了“清”。

“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几句,抒发了悲秋之感,紧扣了“悲凉”。

文眼:清静悲凉牵牛花碧绿的天色驯鸽的飞声疏疏落落的衰草故静对着都槐花落蕊“扫街……清闲”极细微落寞风极柔软物秋蝉残声啼鸣衰弱秋雨凉风都市闲人息列索落凉悠闲缓慢4)简述课文的结构,文章是怎样前后呼应的?明确:①写作者对北国之秋的感受与向往1.总起②江南之秋不能让人满足①清晨所见、牵牛花②槐树落蕊故记叙③秋蝉残声前都2.分写④秋雨话秋凉后的⑤枣树奇景呼秋议论:凡是有情趣的人,对于秋应总是一样地能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觉①写南国之秋的色味比不上北国之秋3.总写②直抒作者对故都之秋无比眷恋之情扩展阅读《秋声赋》--欧阳修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