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国动画之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承中国动画之美

——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内容提要:回顾动画发展的历程,以及迪斯尼成功的经验,从中发现中国动画发展的出路以及如何发扬中国动画。

关键词:魔术幻灯皮影戏视觉暂留遮幕摄影美术电影全动画内容形式剧本视听语言赛璐璐水墨动画剪纸动画拉毛剪纸1998年,一部动画电影让中国人的感情十分复杂,一方面我国古典题材被好莱坞动画巨头迪斯尼搬上了大银幕,制作十分精良,确实使我们对于自己国家的古老传统以及对它的挖掘带来了新的认识和定位;另一方面,影片中那个似是而非的花木兰和她的故事,不仅陌生,更使得国内动画原创者颇感尴尬。

是的,我们自己古代的女英雄没有能够被我们自己的主创人员挖掘重塑,而是在一只外表中国色彩但是骨子里透出“美国特色”的木须龙的陪伴下,操着一口流利的英语踏上征程的时候,我想每一个支持中国动画的人都有那么一点遗憾和失落:为什么我们做不到?

我们都知道,美国动画片经过了自身的发展,形成了与日本截然不同的风格与特点。它包含天真的视觉效果,清晰易懂的玩笑幽默,以及条理分明的技术表现,构成了强烈自主的动画风格。他们极少批判人类的失败,社会状况,或是心理的纠葛,有关世界大事且留给政治家和作家去处理。电影只要跟着大众流行走,形式和内容毋须太复

杂,电影中的道德观很单纯,善良必定战胜邪恶。以《花木兰》为例,它以剧情为主导,设置曲折动人的情节,使影片显得生动有趣,人物性格鲜明。更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动画片非常注重细节的刻画。《花木兰》作为迪斯尼重金打造的动画巨作,在美国人的改造下,中国经典的传说<木兰辞>几乎被改的“面目全非”,另一方面,迪斯尼为了迎合东方的审美情趣,特意为该片设置了与以往的动画片不同的风格。由于是中国的经典传说,所以无论在画面视觉上还是整体风格上都有意识的借鉴了中国画的一些技法,工笔与水墨相结合,点与面相结合,虚与实相结合,显得意境深远流长而突显出浓郁的东方韵味儿。而在美国先进动画技术的帮助下,使写实与写意间达到了完美的协调平衡。再辅以优美动听的音乐,确实使影片有着引人入胜的感觉。正如成龙看了之后曾说:“我真的很讶异迪斯尼对每个角色的刻画都这么仔细,也十分感动,尤其是许多视觉上的设计都令人叹为观止。”

无可否认,迪斯尼的世界是五彩缤纷而迷人的,作品大都采取家喻户晓的童话故事为题材,以动画电影的特有条件,配上富丽炫目的色彩,优美动听的音乐,极力呈现人工化的温情世界,很轻易地就获得儿童以及家庭观众的喜爱。

反观<木兰辞>的原产地中国,虽然拥有“花木兰”“梁祝”等许多优秀素材,但是却在动画产业上一直禁锢不前,无所作为。与美国动画产业相比,无论是在制作理念还是动画本身,国产动画片与美国动画片的差距都是相当大的。由于中国动画片承载着过多的“说教”责任,而使得国产动画产业的市场严重缩水,此外,国产动画的节奏

缓慢,且缺乏时代气息,故事本身又缺乏可陈之处等等诸多方面的不足,丧失了相当比例的一部分观众。另一方面,由于国外动画片大量冲击着中国的动画市场,使得国内的一部分动画人模仿外国动画形式,从而丧失了中国动画自身的特点。

根据动画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我们不妨反思一下,怎样才算是一部成功的动画片呢?中国动画的出路究竟在哪里呢?

动画的历史很长,真要追溯其起源,大概要推至两万五千年前石器时代的洞穴壁画,其中记载着人类藉图画表现动作的欲望,但它进入近代科技领域,结合魔术幻灯,绘画,电影的观念,进而发展成为一门独特的艺术形式,则要到19世纪末期。

动画这个词其实应该是袭自日本人在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前的称谓。战后,日本人则使用由“Animation”转化而来的片假名外来语拼音统称包含偶动画,线绘动画等技巧所制作出来的影片。Animation Film或Animation,翻译成动画,只能说代表了愿意的一小部分,它其实是更广义的,把一些原先不具生命的(不活动的)东西,经过影片的制作与放映之后,成为有生命的(会动的)东西。正如诺曼麦克拉伦(Norman Mclaren)这位动画大师所说:“动画不是‘会动的画’的艺术,而是‘画出来的运动’的艺术。”它所强调的是‘运动’(motion),而运动的来源则是每一格画面与它之前及它之后的画面彼此之间些微的差异,所以他才会说:每一格画面于下一格画面之间所产生出来的效果,比每一格画面本身的效果更为重要。中国在1949年之后,把动画这类型的影片改成为美术电影。

动画这个名词经历了由卡通(卡通影片)——卡通动画——美术电影的过渡。不管如何变化,都遵循着《周易》中的一句话: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穷’指事物发展到顶点,‘变’指由顶点向反面变化,‘通’指变为反面之后又开始新的发展,‘久’指有这些变化后才能长期的存在下去。)

动画的故事(也是所有电影的故事)是开始于17世纪阿塔纳斯珂雪(Athanasius Kircher)发明的魔术幻灯(magic lantern)。所谓“魔术幻灯”,其实是个铁箱,里头搁盏灯,在箱的一边开一个小洞,洞上覆盖透镜,将一片绘有图案的玻璃放在透镜后面,经由灯光透过玻璃和透镜,图案会投射在墙上。18世纪,魔术幻灯在法国风行起来,19世纪在欧美大受欢迎。中国唐朝发明的皮影戏,是一种由幕后照射光源的影子戏,和魔术幻灯系列发明的从幕前投射光源的方法,技术虽然有别,却反映出东西方不同国度,对操纵光影相同的痴迷。它在17世纪被引介到欧洲演出,不亚于同时期的魔术幻灯,魔术幻灯流传到今天已变成玩具,而且它的现代名字叫投影机(projector)。

在进一步说明动画发展之前,必须提到1824年彼得罗杰(Peter Roget)出版的一本谈眼球构造的小书《移动物体的视觉暂留现象》(Persistence of Vision with Regard to Moving Objects)。书中提出如下观点:形象刺激在最初显露后,能在视网膜上停留若干时间。这样,各种分开的刺激相当迅速的连续显现时,在视网膜上的刺激信号会重叠起来,形象就成为连续进行的了。上述观点就是动画赖为基石的视觉暂留现象。

1895年电影在法国正式诞生,卢米埃尔兄弟首先公开放映电影,一群人能在同一时间看到一组事先拍好的影像。卢米埃尔兄弟发明的“电影机”(Cinematographe),放映了著名的《火车进站》《海水浴》等片,将电影带入了新的纪元。1896年,卢米埃尔兄弟的电影在全世界放映。动画影片却延迟了将近10年左右的时间才问世。其中的部分原因是由于动画片高昂的制作成本,时至今日,动画片依然是需要高投入的文化产品。

1906年,在爱迪生实验室工作的布雷克顿(J.Stuart Blackton)制作了《滑稽脸的幽默相》(The Humorous phases of funny face),这也是世界上第一部动画影片。此后,法国人艾米尔柯尔(Emile Cohl)进一步发展了动画片的拍摄技巧,同时,他也是第一个利用遮幕摄影(matte photography)的方法,将动画和真人表现结合起来的先驱者,因而被举为当代动画之父。

另一位早期伟大动画家是美国的温瑟麦凯。他不是发明动画的人,却是第一个注意到动画艺术潜能的人。他是一位知名漫画家,也是第一个发展全动画(Full animation)观念的人。所谓全动画是指一秒24格的胶片中,画满24张动画纸或赛璐璐片的动画。1914年,他推出动画史上的种子电影《恐龙葛蒂》(Gertie the Dinosaur),他把故事,角色,和真人表演安排成互动式的情节。之后,他做了可称为影史上第一部以动画表现的纪录片《路斯坦尼雅号之沉没》(The Sinking of the Lusiitania)。他以一个漫画家专业的素养,为动画开辟了路线,也预告了一个美式卡通时代的来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